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教师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彻底变革。而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相当密切,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本次课程改革的成败。可以说,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个教师都将在这场改革中被重新“洗牌”,也必须在这场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应,在改革中促进自己的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而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因此,新时期不仅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是“人师”。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对自己是否履行了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言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监督,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师的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具有了职业良心,就能够从内心深处自觉抵制违犯职业道德的任何邪念。
一、教育良心的内涵与特点
1.教育良心内涵。教育良心可以表现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主要内涵,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首先“恪尽职守”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作责任和纪律的要求。教育工作中的“恪尽职守”表现为两条,第一条要求教师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按照社会和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如,认真备课、上课,遵守工作时间及其他工作规范等等。第二条是要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就会受到职业良心的谴责。其次“,自觉工作”的要求是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个体和自由的特性。“慎独”的美德十分重要。因为教师的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是无人监督的。虽然有教育对象的面对,但学生往往没有全面监督教师工作及其质量的能力。二是教师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没有边界和限度。
如教师不仅要完成校内的工作,还应当与家长、社区等方面建立教育联系。这一联系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力上的投入,怎样才算践行了使命,我们无法有明确的界定。再次,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而且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观念转化为外在行动的具体而细微的实践过程,赞扬、褒奖包含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形式多样,他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教师良心的上述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教师与社会、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联系是,它们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等。教师的良心与教育事业有必然的联系。2.教师良心的特点。首先、层次性高,所谓层次性高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一是现代教师经过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都有较高的对于教育道德义务的自觉性。二是教育良心的调整范围广泛,要求较高。如,教师的言谈举止,必须力求反映较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否则就不是足以垂范于学生。其次,教育性强。所谓教育性强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检验教师良心的最终标准当然只能看良心之外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二、教育良心的意义
1.良心对教育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职业良心对教育行为的调空作用表现在教育过程的全部环节中。在教育工作开始之前,教师的良心会行使对准备采取的教育行为的“预审权”。教师的良心会问教师自己“:这样的行为合适吗?”“这样的行为有益于学生吗?”“他会受到伤害吗?”等等。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良心则会努力行使“监察权”,它会提问“:预期的行为有应有的效果吗?”如果没有,良心会引导教师采取措施上的调整。教育活动结束,良心会行使“鉴定权”。教育良心对特定教育性或褒或贬,教师也就或者自豪,或者忏悔。教育良心因此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最好的导师或学校。
2.教育良心对于职业生活的精神意义。教师的职业良心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自我评价机制的存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社会、学校、同事甚至学生的不公正的对待,会面临许多矛盾。教师的职业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职业生活作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即使是遇到较大的委屈时依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做到所谓的“事业为重”。所以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精神人格的保护神,是教师鞠躬尽瘁,积极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三、教育良心的形成与修养
1.社会状况对良心形成的作用。一个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会自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对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给予恰当的尊重,一个人人恪尽职守的社会氛围,显然也是有利于教师形成较高水平的职业良心。
我国普通高等公共体育教学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严重的教育教学滞后性,如:教学内容狭窄、教学方法调一、教学效应不佳等诸多不良现象。以体育技术教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比较重视教育的显性意义,忽视受教育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形意义,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挫的现象,当他们离开校园,有些院校大三上学期就彻底的告别了体育这个十几年的教育长伴者,甚至有些学生离校后认为高校体育教育毫无意义。这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系与学生即将面对的现实社会严重脱节,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一大硬伤。同时,在我国高校多数院校存在“笼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拒绝分类教学模式,让部分学生产生一种上体育课的心理压力,不能让公共体育课程回归当初的教育本质和教学目标。
2.客观因素限制。
体育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与健全一直成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体育设施简陋、器材匮乏、设施陈旧,难以给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必需的硬件保障,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文章作者在通过走访交流调查,占很大比例的高校学生认为在公共体育课堂能学到的有用的东西很少,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与将来参加课堂的原始认知相差较远,不能及时满足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需要,使缺乏对课堂的热情,甚至波及到其他大学专业学科的学习。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多基于对未来社会工作实践的需求,能够对学生毕业步入社会角色转变有实质性的帮助,课程教学应围绕不同学生集群进行展开。
二、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意义
1.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分类教学的推广与实施,使枯燥的体育课程由简单而又单一的跑、跳教学向快乐的教育的本质纵深进行发展。让课堂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能够让教师感受教学的快乐,使学生在快乐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让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回归到教学的本位。各方面有利因素在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的集结,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幅上升,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体育教育教学中来,最终使沉积已久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向积极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转变。
2.有利于深化我国高校课程改革。
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的地位不断被显性化,如何为科技保驾护航,助推社会腾飞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大课题和使命。作为教育的高等殿堂———高校,高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成败,高校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公共体育课程长期以来被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进行教学,而长期以来沿用缺乏创新精神的“笼统”式教学模式,让师生的参与热情不断受挫。普通院校公共体育分类指导教学法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公共体育这一单一课程的课改发展,而且能够形成样板式效应,助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和完善,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发展目标。
3.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
据调查了解,我国大学生各项身体技能素质正在不断下滑,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学生体重呈现瘦、胖相当的哑铃模型,近视率接近90%,近视率居全球第二。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数据的呈现,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敲响了一记警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以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体魄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目标,高校体育的分类教学开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热情度,对学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的体验课程设置的目标有极大的帮助,让身体各项机理得到充分的调节和锻炼,有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开展策略
1.灵活课程设置。
高校公共体育课分类指导教学切入点在教学课程设置上,高校在学生入学第一学年的公共体育课程以体育基础课为主基础课,侧重在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之上,内容主要有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在第二学年增设选修科目,主要有三大球大球、艺体等项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使其受益终生。针对多数高校在高年级不开设公共体育课的现象,作者认为体育课程的开设是相当必要的,课程的不断实施有利于他们养成体育锻炼形成习惯性,把健康身体形成必然性;同时有利于高年级学生顺利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分类教育的方法应不断地进行创新,各高校应适当增加了理论课的教学课时,注意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乐于学习。
2.转化思想认识。
通过长期实践证明,大学生对公共体育的见解往往局限在大学教育,忽略了体育的长期有效性,很多学生在离校后便放弃了对体育的坚持,受益终身的体育,因其长期不练,终究毫无益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应在增进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现有基础上,强化体育意识、认知的培养,使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各种要求。同时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注重个体学生教育教学,满足学生个别个体的需求,设立新颖的体育课,把学生引导到体育兴趣上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两手手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指根以上关节,掌心空出。两手大姆指紧扣球的上方成“八”字形,要求:握球后两手自然下垂放于身体前下方。握球和持球时要重点注意两点:
①两臂肌肉放松的基础上手应握稳球;
②在动作时要充分发挥两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如有不少学生投掷实心球时持球手指完全放松是错误的,持球握球时两手手指应适度紧张,而且平时可用钢球练习来加强手指、手腕力量。
2、预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站位比肩稍宽一点,前脚掌离起掷线约20-30厘米,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左右脚间距离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看前上方。
3、预摆
预摆是为了使人体和球获得一定的速度,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较为良好的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不可过多,过多就会影响信心。当最后一次预摆时,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速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4、最后用力
众所周知,实心球是一项考查力量性和动作速度的运动项目,力量是基础,而动作速度却是核心,出手初速度与出手角度是影响原地双手后抛实心球的重要因素,这两个因素控制好坏对最后成绩影响极大。人体的动作速度决定了实心球的速度,用力距离越大,时间越短,则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就越大,实心球飞行的距离就越远。而投掷中有效的最后用力与出手距离对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影响很大,所以说,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重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当然球出手时,我们还要注意好出手角度,一般来说,后抛实心球的出手角度控制为40—45度。
二、力量练习是关键
1、发展局部肌群力量:俯卧撑、引体向上、卧推、屈臂撑、卧推、前推。举重物练习或爬竿。
2、提高膝关节、踝关节肌肉蹬伸力量:负重提踵、收腹跳。
3、发展腿部肌群力量:负重蹲立、蹲跳。
4、发展躯干肌群:仰卧起坐,俯卧收背,转体练习。
5、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抛实心球训练手段.
(1)正面掷实心球: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双手持球于脑后,屈膝后仰成反弓姿势,通过前屈预摆,以蹬伸、收腹、挥臂将实心球向前上方掷出。
(2)正面抛实心球:以两脚左右站为宜,双手持球于胯下,屈膝、半蹲等,通过蹬地、送髋、抬臂将球从体前抛出。
(3)侧抛实心球:侧对投掷方向,双手体前持球,转体、扭腰,通过蹬转将球从体侧抛出。
(4)后抛实心球:两脚左右站,背对投掷方向,持球于胯下,屈膝、半蹲,通过蹬地、送髋、伸臂,将球经体前上绕至脑后上方出手。
(5)坐姿前掷:适当分腿及并腿坐着练习,双手屈肘持实心球于脑后,通过快速收腹、挥臂用力向前上方掷出。
(6)跪姿前掷:两膝跪着练习,上举球、屈肘,通过收腹、挥臂用力将球向前掷出。
三、柔韧练习不可缺
柔韧索质直接影响到最后用力和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发展肩部柔韧性,是影响原地双手后抛实心球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肩关节和腹背部的柔韧性的训练必不可少。锻炼肩关节的主要方法有:
1、压肩练习,以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可以两人一组相互同时压肩,也可在单杠上做压肩练习。
2、双人拉肩。
3、肩部持棍绕环。
4、倒立等练习
锻炼腰部的柔韧性主要方法有:站立体前屈、俯卧背伸、转体、甩腰及绕环等。针对专项让考生背对肋木练习背弓拉伸技术,要求学生双手头上背拉肋木形成满弓。
四、灵敏素质要具备
一般灵敏素质是指完成各种复杂动作是所表现出来的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专项灵敏素质是指根据各专项所需要的与专项技术有密切关系的以及适应变化的外环境的能力。
提高考生灵敏素质训练的主要手段
(一)让运动员在跑、跳当中准确协调地作出各种动作,如改变方向的跑、各种躲闪和突然起动的练习
(二)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有立卧撑、十字变相跑、综合变向跑。
(三)专项训练中强调投掷实心球用力的顺序性,后蹬地、前腿支撑、收腹、立腰、大臂带动小臂用力鞭打、实心球出手后缓冲,这些动作环节依次进行,并为最后投球做准备和服务。
五、心理调节需加强
此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体育考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考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来自于平时训练时的信心,因而首先就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抛投,每个练习,只要认真完成成绩有所提高,老师就要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觉得“我能行”从而更有兴趣更乐意去训练。
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为什么要加强学校心理教育?怎样实施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基储原则、内容、途径、方法是什么?心理教育效果如何评价?等等,都需要具体深入地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探讨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近百年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历程,中小学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偏重于传授系统的知识;第二阶段,重视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智能;第三阶段,既重视“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又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和凯洛夫教育学,再到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的教育”、阿莫纳什维利等倡导的“合作教育学”、上海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等等,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这三个阶段的历程。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阶段。各国都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目的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首先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且特别强调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1972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偏重强调使整个人类的各民族掌握生存的技能和能力,因而提出“学会生存”的教育主题,到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又一致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关心科学。其实质是强调未来21世纪的人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成立了从事心理教育的专门组织,如日本中学里设“生活指导部”,台湾、香港的中小学普遍设立“辅导处”,制订有关心理教育的实施纲要并组织实施。人们对健康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正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或缺损,而是指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的健康教育也由偏重于生理卫生教育而发展为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内的全面健康教育。
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面向21世纪,在调整中小学培养目标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如日本强调学生现阶段应具有“宽广胸怀、健康体魄、丰富创造力”,具有“自律精神与公共精神”。1988年《美国的潜力---人》研究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应培养人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高度适应性;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识,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法国的教育目标中提出:“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澳大利亚未来教育委员会的埃利亚德博士认为:“21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首先是创造,应重视发展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应善于和别人搞好关系。”
与此同时,对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国际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如1989年1月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合作召开了“亚太地区小学生情感教育研究会”,会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品质:理解情理、体谅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有责任心、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困难,能自控、自信、自爱。
二、心理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在学生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品质,人们通常把学校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但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还应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即心理教育)。当然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1.心理教育与德育
德育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在目前实施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心理品质的目标要求。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里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基础---体格;人格的价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由此可见,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一定也具有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2.心理教育与智育
任职教育学员的特点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岗位经验,有部队工作经历,大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知识和水平,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然而,目前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还主要围绕学科体系,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缺乏对任职教育学员层次和水平的全面分析。一些学员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还在按部就班地接收教师讲授内容,经常感到吃不饱,而基础薄弱的学员却听不懂课程内容、跟不上课程进度;一些课程的设置与学员的岗位差异比较大,学员提不起兴趣,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还是教员用传统的学历教育思想和方法进行任职教育,没能针对任职教育学员信息素养要求的不同和岗位任职的个性化差异等特点“因岗施教”。
1.2教学内容满足不了任职学员多样化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适应性与针对性不够,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员的岗位特点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内容要求差异性大,有强调基本操作的,也有注重应用发展的等,传统的围绕某一本或几本教材内容进行的讲授很难满足学员多样化学习的要求;二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与应用的不断涌现,也必须要求将这些新的知识内容纳入任职教育的教学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时展的要求。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在这两方面还存在不够与时俱进的问题,脱离部队现状的纯技术式课程内容也满足不了学员有针对性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需要。
1.3教学方法满足不了提升能力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突出理论知识,有限的实践内容也往往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分开进行,可以说还是以围绕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起主导作用。然而,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重视课程和课堂教学设计,突出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高综合应用和研究能力,因此计算机课程教学也要加大研讨式、案例式等实践性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2以任职岗位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
2.1任职岗位信息素养能力要求分析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中要想谋求更多“信息优势”,需要用信息化标准培养和造就大批信息化人才和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各类人才。从目前军队干部队伍特别是管理干部的现状分析看,学历、知识结构日趋合理,但离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信息意识不强,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比较欠缺,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不足,因此结合不同任职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养必不可少。信息素养的概念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最初提出,其基本解释是“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能力”[1]。我们综合考虑军队工作岗位和专业,将信息化人才分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新装备操作人才4类,针对这几类人才,将信息素养分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基本素质是各类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普遍的素质,专业素质则是信息化人才必须具有的与履行本职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信息素质,是对各类型人才信息能力素质的特殊要求[2]。军队信息化人才任职岗位信息素养能力分析见表1。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新时期军队干部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3方面:①知识层面,即信息的基本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②技术层面,指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③意识层面,主要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如果要培养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掌握丰富的信息知识,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能力的高信息素养干部队伍,就必须加强以计算机课程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设计与规划。
2.2计算机课程对提高信息素养的作用
从任职教育学员信息素养分析看,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意识是先导和保证。以计算机课程为主流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素养提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即是计算机技术,信息能力通过计算机课程学习得以提升,如在信息的获取方面,现代各类传感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以计算机原理为标志的计算机硬件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在信息传输方面涉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尤其是以因特网为核心的各类网络传输与应用越来越普及;在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方面,离不开高效的数据库管理技术、信息安全、最新的云技术等;在信息的加工处理方面涉及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的各种应用技术涉及的层面就更加广泛,如办公自动化、网页处理、搜索引擎等。从军队武器装备信息化到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更离不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撑,因此计算机课程在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且不可或缺。与此同时,在计算机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起来也更直接和高效,对信息素质的提高相比其他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见,通过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大大提升任职教育各层次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2.3以岗位任职能力为驱动的课程体系
围绕任职岗位能力需求,如何科学构建计算机课程体系,合理规划课程模块和评价机制,提升任职学员信息素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任职岗位对信息素养的能力需求层次呈递进结构,而且根据任职培训不同层次岗位的信息素养能力素质要求,可以将计算机课程细化为五大模块,即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计算机操作课程模块、计算机技术课程模块、计算机管理课程模块、计算机指挥课程模块,分别对应各类人才岗位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能力需求,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设置若干单元,如在计算机指挥课程模块中设置信息作战单元、计算机管理模块中设置信息化建设单元、计算机技术模块中设置程序设计单元等,学员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取不同模块、不同单元进行学习。新课程体系的评价考核主要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和目标要求,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包含完成的质量、完成的效率、学习与工作态度、综合评价等[3]。评价机制分为上机笔试、上机操作、分析报告、研究报告、口试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课程的不同单元灵活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任职培训层次与计算机课程体系及评价考核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基于任职岗位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主要优势体现在3方面:①针对性强,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岗位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模块学习;②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基于岗位更加人性化的教学体系使得学生能够在各个模块与单元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进行强化;③促进教师对与部队建设有关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指挥等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3以任职能力提升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要重点关注的就是教学组织与实施,关键是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3.1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员快速学习的能力离不开从大量信息资源中对信息的检索、识别和利用,为此教师可以依托校园网搭建多层次、多体系的信息素养公共学习平台,整合各方资源,进行在线信息素养学习,使得信息素养的教育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平台中除了要提供详细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试题库等资料外,还应该配备专门的教师进行在线答疑和辅导,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起到督导作用,同时需要科学研究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通过最终的考核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如针对某些信息技能类的课程可以采用上机自动选题的方式,关键是考核内容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3.2开展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提升创新能力
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对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需要在任职教育各层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大力提倡。例如,在军队信息化建设单元中可将部队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整理成案例,供学员分析研究。在对案例的研究中,学员自然就会对案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学习,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得出他们认为正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员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评价、信息运用等能力得到提升。实施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的关键是案例的设计要全面,对能力的训练目标要明确。
3.3运用模拟仿真与实战培训相结合,提高实战能力
“从实验室中学习战争”“从模拟演练场学习战争”已成为当今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2]。计算机课程教学在这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教师要加大利用模拟系统、模拟环境进行课程教学,构建网上作业、网上训练、网上推演、网上对抗等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员在近实战的实践与演练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能力和素质。
二、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以“活动为载体”突出教学重点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要突出以活动育人为载体,其实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也要倡导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学生技能水平。如我校在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和四轮定位实训教学时,让获得该项目省级技能大赛学生为“师傅”,免费向社会进行二级维护和四轮定位维护的教学活动,通过此项活动,既展示了我校的学生技能水平,更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教学效果很好。
三、在实训教学内容中,以“效果为目标”突出教学能力
二、“三生教育”理念融入政治教学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课内容政治色彩较浓,理想性成分较多,与学生身心发展相脱离。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过分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性、创造性,体现不出新课改要求的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1.思想政治课内容理想化和缺乏实践性经过几次的课程改革与调整,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知识、文化生活与唯物主义哲学,增加了选修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思想政治新教材打破了原来的严谨的知识体系,增加了不少的图片材料,设计了不少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共同探究,但是有些例子却不见得有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应有的知识水平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只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考虑到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教学内容的单调,与社会生活缺乏广泛的联系,与复杂的社会问题及现象相比较理想成分和政治色彩都过重。更没有针对学生者的实践需求和思想实践,使得学生在政治课教学中参与度低,缺乏教育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2.高中学生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强高中阶段学生大多都处于生理发育期,身心发展极不平衡。各自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局限,使得他们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时往往出现片面的特点[3]。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在考试的指挥棒下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不重视,认为学习政治就是记记背背的问题,学起来比其他的科目容易,课后没有花太多的时间结合生活来思考,往往只是在考试时候突击地记背,没有理解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意义;另一方面对学习内容和问题分析过于片面,政治课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文化生活和哲学与生活等几个部分,这些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解答相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往往产生片面的认识。
3.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下,思想政治教学处于一种枯燥、低效的状态中,它的作用唯一体现在期末的考试成绩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逐渐形成一种“说教”的教学方式,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单一性。一些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让学生很好地参与进去,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背离了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要求,也不符合教育规律。教学过程往往缺乏学生主动参与、建构,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政治课程教学,这样的教学学生没有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体现。
三、思想政治课融入“三生教育”理念的途径
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逐步树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不仅学会知识性的学习而且形成正确价值观[4]。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转变自身观念,确立现代教学观。在政治教学融入“三生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感知生活,享受生活,发展生活。
1.教学目标的达成以“三生教育”理念为依托,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在高考指挥棒下政治课学多以知识性机械式的学习为主。政治课不仅是理论性和知识性的学科,更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导向的生活化学科。“三生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将教学目标指向生活化,丰富和提升学生生活为最终目的。知识的学习通过认知、感悟、体验来获得,并且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目标既要体现理想性、先进性,又具有现实性、普遍性,既要关注人的精神追求,又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思想政治教学长远与现实的双重目标。思想政治教学要把教学的内容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单一目标向多维目标转变,从而在实现教学目标效果的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成长。
对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的基础素质要求就是要求教师掌握通识教育理念,并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展开工作和进行教学。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通识教育一般了解的教师占82%,完全不了解的教师占12%,比较了解和很了解的教师占6%。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师,通识教育理念有助于英语人才的“复合化”和“创新化”。经过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学生成了一定程度的“考试机器”,创新素质和复合能力的发展都受到严重限制。因此,教师的通识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2.专业素质要求
近年来,网络力量逐渐强大,工作岗位对人才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同时,学生知识结构也产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与所教授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较高的专业教学能力。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既包括涵盖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英语基础知识,还应该包括文化知识以及风土人情知识。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往往教授专业英语,因此,所授专业的基础知识必不可少。发挥教师的作用,顺利达到教学有效性,都对专业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的教学能力包括一定的教学技巧,也包括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教学的顺利进行的素质。
3.创新素质要求
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不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素质。创新不仅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包括知识结构的更新,还应该包括教学媒体的创造性使用。教师职业的创造性和英语语言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创新素质提高的不可替代性和迫切性。
二、通识教育视角下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和途径研究
1.培养模式构建
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不是创新型和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创新素质的专业复合型英语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参与才能完成。培养这种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是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兹南尼基(Znaniecki)曾经提出:每个人无论承担何种社会角色都必须具备正常担任该角色必不可少的知识。冯凭将高校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归结为两类,即单一型结构和复合型结构。通识教育视角下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应该是专业知识、教学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通识知识的有机结合。知识结构的多元性需要通过多元培养模式来实现。建构复合英语人才的多元化专业知识结构,必然要求英语专业教师合理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的建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和迅速发展的社会对于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的需求。这样的英语教师对教师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培养应该是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着重培养教师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素质以及涵盖知识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复合水平。这种“塔”式培养模式能够比较全面的给教师培养提供指导理念,也对教师的具体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要求。
2.培养途径研究
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教师培养帕卡德教授指出大学要提供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第一次将通识教育和高等教育联系起来。通识教育涵义广泛,不仅涵盖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这些知识背后更深刻的涵义:人生哲理、文化思想、探索进取精神等等。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作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超过授课时限的东西。”目前通识教育的开展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通识教育师资的匮乏。结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情,有学者提出“与其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不如采取比较务实的做法:在设置一定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让专业教师承担通识教育的任务,在专业科目的教学中发挥通识教育的机能。”[4]专业教师承担通识教育任务,首先要求教师本人具有通识教育理念。如上文所述,大部分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仅限于一般了解的程度,有些教师甚至完全不了解。如此,很可能造成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模糊甚至误解,而通识教育的实施难免流于形式,举步维艰。高校英语在很长时间都是语言工具课,往往围绕对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培训而开展,而教师也会因为课时、意识等客、主观因素忽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容,从而很多围绕英语展开的课程失去了其应承载的人文通识意义。只有教师充分了解通识教育、在工作中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才能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英语教师转变观念,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授语言技能的传统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智发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扭转教育中技能性、功用性和应试性的思想倾向;其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对本职工作怀有“热情”付出“真情”,在言传身教中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传授给学生。以创新素质和复合水平为目标加强教师培养培养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培养这样的英语教师,需要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样的努力也分为两个层面,即教师学习和教师梯队建设。在教师学习方面,学校除了提供传统的攻读硕博士和国内国外访学机会,也可以开展主题性短期培训班(如教学提高主题、通识教育主题、师德师风主题、教学媒体主题等),还可以举办专题性学术会议(如认知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等)。此类教育方式对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受限于时间短、普及面窄等方面,效果有一定影响。所以,学校应该注重教师梯队的建构。教师梯队建设方面分为纵向梯队和横向梯队两方面建设。纵向梯队是学校根据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研水平将师资队伍划分为学术(科)带头人、学术(科)骨干、课程骨干、梯队成员、梯队后续成员。横向梯队是学校根据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将教师分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横向梯队的划分不会造成教学和科研的割裂或者断层,反而会更好的发挥教师特长,促进教学相长。两个梯队在人员、工作和研究上可以重合。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学习。怀有通识教育理念的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应该博学多才、博闻强识、思维开阔、勇于创新。现在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师“年轻化”,这些教师掌握了较扎实的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能力较强。然而,教师的其他水平却不容乐观,表现为中文水平的下降、文化知识的缺失、教学方法的欠缺、个人修养的有待提高。这些都可能成为通识教育开展的阻碍因素。因此,教师本人应该积极优化自己知识结构----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个人修养、加强专业知识,有意识地拓宽知识面,培养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讲解问题的思辨能力,并形成于教学活动,避免学生培养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能力培养为连接点加强教师培养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能力可以划分为知识能力、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三个方面。知识能力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与专业结合能力。英语语言知识能力是基础,包括,既要求听、说、读、写能力的达到,也要求语言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语言应用能力是桥梁。语言的应用在社会情境中进行,教师尤其应该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文化概念,还原语言文化使者的本质,给英语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英语语言和专业结合能力是最终目的地。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要求英语语言的工具化,英语语言和专业结合能为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教学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为实现通识教育视角下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需要不断探讨并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采取的是以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为主的传统的学课型教学方式。而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能够以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为目标,结合活动,在活动和协作中达到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目标,因此,对英语教师在具备创新和复合两个方面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创新和复合两个特质融入教学的要求。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专业教学时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步骤安排、专业和语言知识结合的能力以及课堂上对学生知识水平和参与度的把控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和自我训练来完成。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教育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该突出其职业性和实践性。职业性要求教师较多的参与在岗培训和到岗培训。通过在岗培训,加强专业和语言知识的结合;通过到岗培训,加强岗位知识的训练和积累,进行双向或者多向反思,通过循环的反思,提高职业性。实践性要求教师的知识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更新专业知识,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接受新事物,并拥有将新知识运用于一线的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的能力。
第一,以铁路企业的快速发展的针对性、定向性以及实际需要特点为依据,设立创新教育、实作能力、专业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这四大教育课程为培训的主要内容[2]。
第二,在铁路的运输规章、设备变化以及技术变化的实际情况下,对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知识等培训项目进行适度的超前开发或者编写和反映,以此实施有特色的教材课程培训。
第三,在铁路职工培训的方法上,应积极的推广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采取直观性、多层次以及多样形式的手段进行培训。并根据不同铁路职工的工作年限以及文化层次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计划,也可采取专业技能与相关理论相结合以及分散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以此实现铁路职工培训教育管理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铁路职工培训的奖惩型制度
奖惩制度作为考核铁路职工培训效果的检测方法之一,可有效的促进铁路职工在进行培训教育管理中以积极的态度接受职业培训,同时也可全面提升铁路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其具体的奖惩制度实施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铁路职工奖惩制度的实施中首先形成用人与育人的一体化形式,使职工的上岗培训和下岗培训形成环流机制,以此促成职工培训的全面化。
二、室内设计教育对原创性的培养
(一)原创性是室内设计教学的核心价值
由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原创性的培养更为重要,它代表一个设计者的自身素养与专业能力,同时体现教育的核心价值。教学的实质就是教与学的沟通,教学的目的是教方法,室内设计的教学应围绕如何思考、如何设计、如何实践等几大方面进行,培养学生的原创性也是体现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方面。室内设计原创性的培养首先要发觉学生的独特个性,进而针对其特点进行设计感受能力的训练,加强对文学素养的培养融入多种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善于发散思维的研究能力。
(二)材料创新对原创性设计的作用
设计离不开技术,材料是技术的物质条件。教育学生对材料知识的掌握是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这对培养设计的原创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善的材料知识体系,才能避免只在设计形式上做文章,将材料得心应手的运用在设计中更好的发挥设计创作潜能。
(三)技能教育与创新教育
设计的本意在于设计本身,绘图功底的技能表现已经不能成为衡量一个设计好坏的主要标准。技能教育不是室内设计的主要教学目标,而是一种表现设计效果的方式方法。设计创新能力的教学逐渐成为整个室内设计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四)多门学科的融合与室内设计的原创性
室内设计最早是随着建筑设计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与建筑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说明任何学科之间都会存在着细微的联系。室内设计是关系人类居住条件的重要因素,与人的活动、生活紧密结合,是体现生活习惯、价值取向、文化水平的重要表现。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不只局限于设计的表面效果,同时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设计创新的能力。
(五)突出民族个性的教育对原创性的影响
室内设计的教育体系本身是源于国外的教育模式,这种行业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在当初是适应中国社会需要满足大众需求的,但是在发展中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导致设计趋于单一化过多的模仿设计风格。突出民族个性的教育对原创性设计思维的培养产生必然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渗入,带给设计者更丰富的思考空间,打破了以往局限在“现代”的设计思维,可以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从而激发原创性、独创性的设计构想,是培养学生原创性思维的一个不难把握的契合点。
二、对于解决好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建议
1.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不仅指在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还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创造、学科建设、学生工作等各个软件建设方面,全校教职工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建立规章制度,共同建立一个尊重、积极、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建立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加强人际环境的建设,为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发挥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养成的办学特色,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提高个人职业素养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2.建立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能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高低。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者。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高职院校应当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者,须经过正规的、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操作训练,持证上岗。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心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因此校方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课程培训,督促其提高专业水平素质。一方面他们能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他们对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专业培训,提高学生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生工作者。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不单纯指心理辅导部门工作成员,应该扩大到各院部的辅导员、班主任,他们和学生有着密切接触,最容易掌握、发现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原因,学生也非常乐意和他们接触,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指导,能够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学生工作者定时召开工作会议,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以便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
3.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全校学生,而不单单只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或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学生。根据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