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旨提财务风险定义的解释,可以概括为:由于一些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或融资不当等因素导致企业丧失正常的账目资金偿还能力,从而使企业投资人的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呈消极背离的危险。任何一家企业都会经历财务风险,这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必然,是企业运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而我们对此,只能采取一定的规避手段和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将其消除的可能性是无法实现的。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活动分为四个方面,即:资金筹划、资金投资利用、资金的回收和利益分配。相应的,各种不同财务风险也不约而同,这需要企业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医院作为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具有独立性的经济实体,其虽有自身的经营特殊性但也包含了普通企业的普遍特性。在时代的发展要求下卫生体制的大力改革,使当今的医院管理工作也不得不逐渐转向。这使得经济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变的更为复杂,对于风险的预期与掌握更加始料不及,造成不同程度的财务收益差异和损失,膨胀了医院的财务风险性,使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更为担忧。
二、当前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经济环境因素
“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当前,国家、政府把卫生事业的主要精力都致力于农村和社区的建设中来,而一些大中型医院,诊疗项目调整,药品价格不断下调等导致医院融资成本和购买设备成本的上升,医疗赔偿增加等原因,造成医院财务风险。
2.内部经济环境因素
(1)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备
第一,筹资策略不合理。在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下,医院由于政府财政补助减少导致资金来源减少,此时医院都开始盲目融资,致使医院的财务状况总体失衡,要承受过多的债务,导致资金不能正常周转。
第二,资金回收不安全。随着政策的不断改革,目前医保定点医院收治的参保患者越来越多,而医保部门不能及时的拨付医保费用,导致医保的定点医院的负担明显大大加大,致使定点医院的运营成本和资金周转压力也越来越大。
(2)资产管理薄弱,财务控制效果差
第一,当前多数的医院都由于财务资金管理不善从而导致流动资金或现金的无法使用或坏账、死账。如,一些医院并未把资金合理投入到医院的正常运行中,使可利用资金没有发挥其良好的使用价值;或者一些医院盲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占用大量资金造成资金的短缺,使医院陷入寸步难行的运作状态。
第二,医院应收账款资金回笼艰难,这是造成医院财务管理资金短缺的重要因素。
第三,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合理,日常管理松散,缺失严格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步骤,使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由于这样的不善管理,导致医院大量固定资产的使用浪费和流失恶性循环。
(3)成本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
成本管控是影响企业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健全、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丰盈企业资金之本。我们知道,在医院中,各类药品与各种医用器材是医院资金使用的“重头戏”,因此,对于它们的妥善管理是节约成本的先决条件。在实际中,医院往往忽略了缺货成本、储存成本及管理成本,只是将降低药品与医用耗材的进价来控制药品的购置成本,使得部分紧俏药品与医用耗材缺货、而部分药品与医用耗材大量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医疗资金不仅效率低下,更是导致医院资金周转困难。
三、如何有效的规避当前医院财务风险
1.强化管理体制,严格贯彻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统一领导,集中核算”是医院要执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依据医院的业务的相关特点,严格分离互不相容的职务,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制衡机制,使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减少制度漏洞,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应细化核算科目,准确清晰地反映医院业务的经营状况。
2.成本核算和管理,积极开展医院经济活动分析
建立医院成本管理组织和成本核算网络体系,为强化成本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实施全面成本核算和管理,为医院构建成本经营优势。要在医院建立成本考核指标和严格的成本考核制度,以责任成本为重点,将其纳入到绩效工资考核分配体系中,使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使得医院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3.规范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
根据年度、季度的财务计划编制预算,此预算要遵循积极稳妥的原则,对整个财务状况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另外,对于大型设备的购买应该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对于预算外的经费支出需要书面申请,经医院及财政相关部门同意后才能划拨资金。对于预算的制定,医院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并且应定期对其进行审查和核实,如果发现问题,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规范和完善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是有很大的必要性。
总结: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医院整体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医院财务管理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领导者通过明确的财务报表和对财务状况的了解可及时、全面的了解到医院整个运行系统的全貌,在这样真实、有效、可靠的数据显示中,领导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和整合医院的管理竞争力,尽可能的减少财务风险损失,使医院的生产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刘硕,崔佳音,韩振武. 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体会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2) .
1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逐步完善,传统的公立医院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内对外都存在着显著需要改革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需求。公立医院体系外,国家层面上,对公立医院的扶持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转而国家将政策的主要重点放置在社区医院和县级以下医疗单位上面;从医疗的行业层面上,医疗成本逐步提高,医疗效率较低以及医院的口碑下降问题都比较显著;从医疗市场上看,国家在大力支持民营医院的设立,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体系,对公立医院的发展形成了显著的冲击性。对公立医院体系内,各种国家政策制度的要求也推进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近年来财政部下达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公立医院也在实现内部控制。因此,公立医院必须搭建完善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
2当前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在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前,要先了解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潜藏于医院运营的各个环节,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产生。
2.1市场经济因素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卫生体制的变革,推进了公立医院对信贷市场的依托,国家政策的倚重越来越倾向于社区和县级以下医疗机构,而对公立医院的侧重越来越低,而医疗行业的发展要求公立医院要不断地做大做强提升市场的竞争力,这使得许多的公立医院采取扩大信贷范围的方式,采用负债经营的模式来拓展自身的规模,同时也使得医院的债务风险进一步提升。
2.2法律法规因素
随着居民城镇化发展的提高,居民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在近年来不断出台降低社会医疗成本的政策文件,如药品零差价、医药分离等政策的出台都对公立医院的经营情况造成一定影响;同时,随着居民对医院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医疗纠纷的诉讼的提高以及医疗事故的追溯等都对医院财务情况造成影响。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推进,政府的基础卫生投入占比越来越重,公立医院医疗投入占比越来越轻,变更的投入方式对公立医院产生了新的财务风险。
2.3医疗技术因素
在当前医疗技术日益完善的阶段中,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方式的复杂性也显著提高。面对复杂高风险的医疗技术,一旦在医疗过程中出现医疗状况和医疗事故,会导致医患风险的增加,出现医患纠纷,影响医院的财务状况。
2.4卫生行业因素
作为国家主要公益机构之一的公立医院,国家针对公立医院救死扶伤的社会公益性提出无条件对医患进行救治的要求。但是往往存在没有能力进行医疗救助的群体,虽然医院在这种救助活动中存在义不容辞的作用,但是这种情况的增加往往导致了公立医院医疗负担的增加,引发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尽管我国的许多公立医院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无法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文章立足于此建立了基于ERM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3ERM概述
ERM(EnterpriseRiskManagement,企业风险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职业会计团体潜心研究的科研成果。泛指一个实体组织制定的可识别可能影响该实体的事件并为实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程序。在我国,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指引文件都引用了ERM的结构框架。当前,我国的公立医院较多运用传统模式实施财务风险管理,而把现代先进技术方法ERM应用于研究解决当前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的理论还很罕见。
4基于ERM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探索
4.1明确目标
一是搭建合法性目标。搭建的ERM框架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要符合服务利益相关人的要求。二是目标的受益人。ERM框架致力于向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和顶层设计者披露医院存在的财务风险,为下一步设计合理财务制度提供保障。三是搭建指向性目标。运用ERM的方式主要用于提高公立医院医疗的效率,提高医院的资金利用率,确保医院整体的财务安全。四是搭建长期性目标。通过ERM的运用不仅可以在当期改善医院的财务风险,同时可以与医院的长期目标相结合,为医院的长期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4.2ERM框架构成要素
ERM构成要素主要由环境、目标、事件、评估、响应、控制、信息沟通、监控八个要素,要发挥ERM的功能,需要整合各个要素,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确保ERM框架良性运转。
4.3ERM框架运行模式
ERM框架运行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公立医院的主管机构和公立医院的各级管理机构以及二级分支机构和部分进行签订风险责任书,并对风险进行细化分解,进行考核确定。实现对预期风险的监控和潜在风险的化解。
5防范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策略
5.1树立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理念
要从根本上建立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理念,按照医院的规模和人员的素质,分批分次进行培训和提升。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理念灌输至医院的各个分支节点,实现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全面化。
5.2完善公立医院治理结构
ERM框架下,构建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探索公立医院的管办分离制度,建立公立医院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在公立医院范围内实现决策和监督的分离并能互相制衡的制度。充分利用管办分离的制度对经费的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批管理,杜绝医院的盲目扩张和融资,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
5.3创新风险管理措施
ERM模式下,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不能简单地倚重风险识别以及限额管理,要充分利用更加全面和复合的管理模式,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多样方式设立更加全面的指标体系,加强内部控制,采用合理的绩效目标,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
5.4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运转中起着积极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作用,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建立良好的医院文化也能促使医院不断地改进改善,使全体公立医院员工的目标与医院的发展目标意识,推进ERM项目在公立医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林.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从激励到控制[M].黄长全,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激烈,使得医院经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给医院财务带来风险。医院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运行偏离预期,从而使医院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如何避免财务风险,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进行以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医院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盲目投资,财务结构不断恶化
医院领导层过于相信自己能控制好局面,低估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在对项目进行投资前要做好可行性分析,不能盲目投资,增加医院的财务风险。财务结构恶化表现主要是资产负债比例过高;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低于业务支出的增长速度。
2.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只要进行财务活动,就存在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只要把资金管好,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不少财务管理人员不重视人员间的相互控制和制约,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内部财务监控是财务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要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我们目前内部财务监控主要是事后控制,但是事后控制并不一定有效,只是在年终考核时得到一定的重视。如果没有实质的财务监控,就会出现财务信息不实、国有资产流失、财务收支混乱等问题。
3.投资缺乏科学决策
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需要进行大规模投资,引进高技术人才,改善医疗环境。把钱花在什么地方,这就涉及到决策问题,医疗服务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不少医院缺乏项目分析,导致投资项目工期长,资金回收慢。大量的数据表明,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对于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往往过于自信。这样认知上的偏差会导致非理性的行为,非理会导致企业决策偏差,决策偏差产生医院财务风险。
4.收益分配不规范
收益分配主要是指如何权衡医院发展与医院职工利益之间的关系。收益的分配不当会对医院的经营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投资回报率会逐渐下降,当医院的投资回报率不能满足职工的最低要求时,就会打击职工的积极性。少分配或不分配会引起职工的不满,不利于留住人才,影响医院的发展。但是过于发放职工福利,会造成影响医院流动资金,降低了医院的偿还债务能力、错过投资机会、加大外部筹资额度,进一步影响医院财务风险。
5.资金回收存在不确定因素
医院资金回收过程存在一定风险,主要是病人的医疗费用无法收回或收回不及时,有些会形成坏账。例如病人恶意逃费和承担的社会义务救助产生的医疗费用,以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新农合参保病人出院后,医保部门不能及时拨付医疗费用,加大定点医院的运营成本,给医院资金回收带来风险。
二、针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目前,很多医院的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大部分医院没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医院的领导层要对风险有深刻的认识,从根本上防范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要从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针对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和不确定因素,财务管理在追求节约的同时,应该有合理的伸缩余地。
2.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医院要按照科学的决策机制运作,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医院投资要严格执行招标制度,科学施工、项目竣工验收等。医院进行投资时要充分考虑投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医院的积累、银行贷款额度、财政拨款制定投资预算,为决策提供支持。
3.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增加财务透明度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防止财务黑洞,有利于资金统一调配,也提高了财务分析房的效率和质量。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医院财务风险通过观察某些财务指标变化就能被发现,对医院财务风险发挥监测预警作用。对于财务风险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工具进行识别和预警潜在的财务风险。
20世纪60年代,美国爱德华・阿尔曼提出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多元判别模型在西方企业财务风险预测成功率很高。但是在我国具体运用中要考虑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
医院财务风险预警的另一个方法是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趋势变化进行综合判别。也就是医院可以通过监测净资产收益率、收支结余率、总资产报酬率等考察资产获利能力;监测平均门诊人次费用、病床周转率等分析经济效益;监测总资产增长率、收入结构增长率等衡量医院的发展潜力。
另外,现金流量也应注意监控,医院是否有足够的可用资金决定医院医疗服务的能否正常开展。现金流量预算能为医院提供预警信号,便于尽早采取措施。
三、结语
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在实践中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创新,使医院财务风险管理逐渐科学化、规范化,从而促进医院高效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提出应对措施,为医院领导层作出科学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大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与应对[J].决策探索,2007;17
1.财务筹资风险。
医院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更新换代医疗设备,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往往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这就会产生筹资风险。筹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当筹资产生的利润大于债息率时,带来的是收益增长的效应,反之就是收益减少的财务风险。
2.财务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医院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医疗行业竞争激烈,医院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不得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添置先进医疗设备,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目前,大部分医院的设备采购和项目建设缺乏财务专业人员参与可行性论证,导致可行性报告中的经济效益分析缺乏专业性和可靠性,极易引发投资风险。
3.财务经营风险。
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医院在经营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财务风险:
(1)应收帐款变现风险。
(2)医疗纠纷赔偿风险。
(3)重大决策失误所带来的风险。
(4)存货管理风险。
(5)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流失风险等。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医院不可能消除财务风险,只能采取措施将财务风险对医院的危害降到最低。充分认识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
1.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很多医院仍然实行传统的经验性管理,习惯于行政指挥,轻视内部控制,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办法。
(2)医院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医院现有财务人员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知识结构老化、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而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和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的。而在实际工作中,医院会着重于培养临床一线人员,而忽略了加强财务人员的后续培养。
2.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医院之外,但对医院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风险。如国家实行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就加大了医院的欠费风险。
(2)利率风险。医院未能充分考虑自身偿债能力,在不适当的时间用不适当的筹资方式筹集了资金,使医院支付高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资本成本而蒙受经济损失。
(3)信用风险。主要指交易双方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合同造成的财务风险。
(4)法律合同风险。指由于合同本身不细致、不明确、不合法等原因造成合同不能执行引起的财务风险。
三、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
医院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因此要求医院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其次要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正确的预期和控制,最大限度地消减可能遭受的损失。控制医院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1.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风险防范意识差是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医院必须树立职工的风险意识。只有树立风险意识,医院才能主动采取可行的防范措施。医院领导层应认真分析医院的经营环境,明确医院财务风险的容忍度,并制定医院风险管理政策。
2.实施稳健的财务融资策略。
在大量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下,医院竞争日益激烈。医院可通过适度融资来推进医院发展,但是也不能盲目融资,必须实施稳健的财务融资策略。通过对比过去各个时期的财务数据,同时预测未来5年医院的发展状况,确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最佳融资方案。同时要对按期偿还债务性筹资及利息有足够的估计和准备,防止信用危机的出现、财务风险的恶化及财务困难的加剧,将风险意识贯穿于融资过程的各个方面。
3.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立足于会计又不局限于会计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程序及动态改进过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应当遵循合法性、有效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适时性等原则。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就要求医院领导要改变家长制管理模式,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规范运作的工作流程。
4.建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1)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防范财务风险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因此,防范财务风险,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为必要。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的卫生投入重点也在发生转变,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医院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目前财政资金补偿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外力,走负债经营的路子,这样势必存在着各类财务风险,惟有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才能在经营活动中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及成因
1.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在医院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医院的财务收益和其预期收益之间发生偏离,从而使医院产生蒙受损失的可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具有其行业特殊性,但是也具有一些企业特征,存在着财务风险。当前实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现代医院的管理要向企业化的管理转变,医院的财务活动也变得更加复杂,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日益增大。医院财务活动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可能引起财务风险,使得医院出现经营危机。财务风险不但对医院的正常财务资金运动产生影响,也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做好财务风险的预防工作,对医院来说意义重大。如何防范财务风险,已经成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的重要内容。
2.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以从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外部环境方面:医院运营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产业政策、金融市场的状况以及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等,另外,各级政府对不同的医院也有不同的融资偏好。医院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给其带来财务风险。其次,内部环境方面:医院的财务管理活动的偏差会带来财务风险。类似于一般的企业,医院的财务活动也是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等几个方面,不同方面的财务活动可能会带来不同的财务风险,这些都需要医院进行应对,加之医院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医院产生财务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现状
1.资产流动性较差。一些医院片面地通过降低药品进价来降低药品购置成本,忽视了药品的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存货大量积压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多,医疗资金使用效率十分低下。
2.资产变现能力较差。除了少数医疗设备属于高利润率的投资项目外,相当部分的医疗设备,尤其是如X光机类的基本医疗配置项目,基本上没有收回投资的可能。加上现代医疗设备价值高、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如果不能取得预期的投资效益,医院需要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
3.应收账款比例大。医院应收账款主要由医疗欠费构成。医疗欠费在各级医院普遍存在,不仅给医院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且直接影响医院财务成果的真实性。
4.财务经营信誉持续降低。财务信誉是医院的无形资产,是医院理财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财务信誉,对医院的筹资、信用结算、药品卫生材料的采购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信用低的医院不但筹资困难,还会损害医院的整体形象,给医院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下降。部分医院存在医疗质量降低、门诊量减少的现象,收支结余长期出现赤字,资本不能保值增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下降。
三、医院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1.外部环境带来的财务风险。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将医疗重点放在了社区和农村,在一些大中型医院中,不断下调药品价格、金融市场变动等使得医院购买设备的成本上升,融资成本也上升,另外,患者随意拖欠医院费用和医疗赔偿增加等原因也使得医院的财务风险加大,使医院财务陷入资金困境。现阶段,医疗服务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患者也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的质量,给医院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逐渐体现出越来越高的重要性。医院的财务管理通常会面临较为复杂的工作情况,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问题,还涉及到公立医院的经营战略,怎样加强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目前已经成为医院财务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它也是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使得医院能够顺利运行。笔者将分别从:财务管理对医院的重要性、医院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基于内部控制下如何促进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财务管理对医院的重要性
医疗改革取消了药品的加成费用,医院也因此损失了很大一笔收入,而且其它项目的收费增加也难以补全这一损失,并且其它项目的收费对于增加医院收入方面来说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因素都将给医院带来沉重的财务压力。为应对医疗改革之后医院出现的财务问题,必须依靠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以及改进医院财务管理手段的方法,才能够保证医院在医改的形势下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
二、医院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一)财务内控观念不足
很多的医院目前还是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根据财务工作人员的个人经验进行指挥,并未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管理和工作。有些工作人员并未做到按章做事,做事时更加注重灵活性而非规范性,影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效力发挥,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容易出现管理漏洞,严重会损害医院的经济利益,影响到医院效益。松懈的财务内控环境,无法严格贯彻财务法规,财务内控失效,严重影响医院的管理水平。
(二)内控管理成本提升
医院的运行成本与内部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环节多,控制效果好,则医院的运行成本也随之提升。但是如果医院内部控制不足,且运行资金、人力、物力均不足的情况下,还不断的健全内控,则会影响医院的发展。相反,如果医院为了减少成本,内控环节减少,运行成本降低,则会造成管理的低质量,难以维系监督体制,造成医院内控执行力不佳,造成管理失控或者是更大的损失。
(三)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但是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了财务内控的效果。如果出现工作人员个人素质不佳或者是缺少相关的从业资质,不了解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则会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与合法。目前,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中,会出现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没有及时调整和补充内控制度,缺少应对措施,影响财务管理工作,造成内控制度建设落后。
三、基于内部控制下如何促进医院财务风险管理
综上,笔者对医院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诸多问题,为促进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的提高,医院必须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对策,如:加强内控管理工作、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优化成本管理方法、制定符合要求的成本预算机制、改变财务管理观念,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加强内控管理工作
规范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影响着医院管理的工作展开,有利于实现财务内部控制。内控管理的规范化,使得工作内容更加细化,明确分工,了解岗位职责,使得工作流程规范化,有效的减少工作疏忽,有效的运行内部管理,实现控制目的,有效的补充和调整内控管理,不断健全内控制度。
(二)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财务内部控制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活动,内控环境过于松懈影响着财务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所以要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内部控制观念,严格把控医院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度。而医院的其他部门应该积极响应内部控制制度,改善内控环境的宽松情况。
另外医院应组建审计部门,负责执行审计工作以及监督,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审计部门和审计制度的诞生,使得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和监督变得有据可查,在神经部门进行过监督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监督内控管理考评,加强内控环节,评估内部控制制度成本并且有效的控制成本,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提出意见。
(三)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
在新会计制度发挥效能之前,医院对财务的意识比较单薄,在成本管理上也比较粗放,从而加大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应加强精细化的理念,树立全面的成本管理观念,对医院日常运行所涉及的所有成本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考察,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的方式避免资源浪费,实现全过程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医院在核算财务内容时必须坚持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严格遵守会计制度,并实现对医院财务成本的精确控制。
(四)优化成本管理方法
1、创新成本结构
对医院的成本结构进行改进,分析新医院会计制度环境下医院的成本结构完善方向。从医院整体运行的角度,改变医院纯粹的成本投入及医疗消耗之间的关系,合理组织资金利用。全成本结构包含了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统计以及对流动资金的统计,另外也包含了对医院无形资产的统计,同时明确了医院工作人员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和医院的形象价值。
2、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
如果医院所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就可能出现医患纠纷,医疗诉讼的问题也会较为突出,因此医院用在官司方面的资金将更多,这显然不利于医院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对此医院必须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为医院规避风险这也是新会计制度的科学性表现。
(五)制定符合要求的成本预算机制
新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医院的整体效益基本都呈下降的趋势,主要还是医院还没有对新会计制度做到完全适应的原因,而这并不是新会计制度制定地本意。根据这一点,医院应加强加快对符合新会计制度要求的成本预算控制机制,首先应以新制度为指导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高效的预算报表;其次应加强会计设计监督工作。
(六)改变财务管理观念
目前,医院若想要在医改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加强对员工市场化的管理意识是必要措施,但除此之外,医院也应改变自身的财务管理观念,开展综合治理的措施,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原则,从根本上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医院应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改进原有的财务管理理念,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及市场环境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目前,医院必须要作出科学合理的转型措施,从管理型机构转变为经营型机构,将自身的财务工作由纯粹的资金管理提升到适应市场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的财务管理对于医疗改革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不仅可以满足医院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降低政府的投资负担,目前医院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或多或少影响到医院财务管理,据此医院部门应采取合适对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超,洪学智,邓盼,李平,李t迪,戴力辉. 基于内部控制框架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4
首先,培养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医院领导大多数所学专业为医药类,对经济、财务领域的知识比较生疏,加强医院领导对财务风险的认识,提高财务决策科学化水平,在进行医院日常业务的有效管理的同时,务必要不断强化相关人员的财务管理专业素养,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深入、系统地分析财务报表,适时把握医院的基本状况,要能够深刻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利弊。此外,还要定期聘请懂经济的教授来医院为领导及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讲授经济管理的要点与方法,使医院的经济管理更科学、更规范,为医院培养新时期的医院经济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经济管理使医院能够在垄断竞争的市场和改革的大环境中扬长避短,努力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其次,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制定财务战略计划时,务必要充分运用已有的科学的决策经验与方法。医院领导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种种因素,在做好医疗管理的同时,一直坚持对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通过对医院资金结构、负债状况和财务进行系统的分析,实现医院资金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最后,要进一步提高相关财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可以说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深刻地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的实际质量。因此,抓好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必须要做好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还要通过坚持不懈的知识更新来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于财务风险要做到及时发现并做好预防,为医院的经营与管理决策的制定做好信息基础。
二、强化医院成本管理
要想强化医院的成本管理,就必须重点抓好人工费、材料费、资产使用率,特别医院中药品、卫生材料占比重大,其周转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资金使用率,通常来说,资金的低运用率,往往伴随着财务的高风险,对药品、医疗设备等必须要进一步减少库存量,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此外,还要把成本核算管理深入到各个科室与个人岗位中去,实现与绩效考核的整体挂钩,让广大职工的个人利益能够与医院的实际效益保持同步,从而强化职工的经营、管理以及参与的意识,使职工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养成良好的成本节约习惯。并通过成本核算来强化财务管理过程的评价与控制,做到财务风险的准确预测与分析,找出医院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为医院制定下一步的经营目标而提供重点依据,从而大大降低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医院将原有物资部门整合为一个从材料、设备、供应到配送、使用的一个有机整体。材料、设备、采购进行招标。配送设有专门的“168”配送中心。在组织物流的过程当中,要实现两个部门将物流视为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行全面的管理,既各司其职又互相监督,使医院物资在采购环节上实现公开和透明,让物流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与细致,达到降低成本的经济管理最终目的。
三、针对医保费用以及医疗欠费进行重点管理
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关键内容是过大的医院的流动资产比重。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收住院与病人医药费用以及医疗应收款。这两项资金可以说周转的速度较快,这则能够说明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也就意味着同时具备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而应收医疗款的大量存在,则会产生大量的的坏账,一旦应收账款中积累了大量的坏账,那么就容易导致医院资金负债表中的资产被严重地夸大,则会直接导致医院不真实的资产统计,使得收入虚增,从表面上来看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益被过分地夸大,以致埋下隐患。我们可以将改善医院财务管理的具体办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医院的内部管理制度。第一步要优化医院的各个收费环节。强化管理力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并对入院的病人包括姓名、职业、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其次,务必要在住院处设置专项的会计岗位。主要负责接收与审核医院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收费单据,进行详细的总结、核对以及上账。此外还要配备催账小组。负责催收应收账款,做好应收账的收、欠记录,及时反映催款情况。
(2)严格欠费审批制度。欠费审批制度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医院要加强对于该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要定岗并配备专业的人员开展工作。其大体流程是由病人递交书面申请函,表明具有实际可行性的还款计划,经由其主治医生填写病人的基本病情,最终由主管院长确定批准后才能够生效,而对于那些没有经过相关医院领导批准的欠费,必须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头。
(3)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督与控制。对病人的检查要细心,要始终将责任心贯穿于工作的全程,不能在利益的趋使下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在用药方面,必须要科学合理。对于处方药品必须要严格管理,将不正当药品销售抑制在萌芽中,控制药占比。此外,对于医保病人的特殊用药,如果药品并不在医保的范围或自付比例较高,必须要征得患者的同意,努力提高治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病人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4)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政策法规意识。加强对于国家各级政府医疗改革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精神,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教育医院上下的全体医务工作者务必要严格地遵循医保的相关规定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施治,在医保规定的范围内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科学用药,并对于在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问题,要及时与医保部门纪念性第一时间的沟通与协调,寻求解决途径,从而杜绝因为执行政策的错误和不力为医院造成严重的损失。
(5)依靠法律手段强化清欠力度。医院必须要依靠法律武器来积极地维护好切身利益,维护医院运营的正常秩序,医院可以专门聘请律师,对欠款数额大、催收难度大的单位与个人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经济仲裁机关使他们归还。
四、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的预警系统
医院财务预警是以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监测、预测,及时反映医院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医院各环节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发出预警信号,及早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为医院的经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医院财务部门制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及时计算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对比,找出风险存在的根源,及时防范风险的发生。下列指标常被用来判断医院的财务状况是否处于危险情况:
(1)资产负债率。该指标是医院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是评价医院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医院长期负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2)流动比率。该指标是衡量医院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流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关系,是流动性的决定因素最佳值为2∶1。流动资产高于流动负债,表示医院有短期偿债能力。但是,流动比率过高,又可能出现资金呆滞,造成资产的闲置浪费。
(3)速动比率。速动比率用来评估医院立即偿还短期负债能力的大小,最佳值为1∶1。
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各个医院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只有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才能实现医院的持续性发展。然而,由于内外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的作用使得在一定时期内,医院所获取的财务收益未达到预定目标而发生经济损失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控制财务风险,及时修正经营策略,提高医院运行质量,变得非常重要。
一、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防范财务风险
外部环境对医院财务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医院本身所不可控制的因素。外部环境包含的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国家医疗政策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给医院的经营管理造成较大的风险,因此,医院财务部门应时主动了解医疗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政策法规,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准确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方法,积极主动提高医院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应变能力。重点应放在加强医院自身建设上,以便在出现风险时可将其转化为医院可承受或可控制的风险。
二、加强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
(一)设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应符合医院的财务目标,而医院的财务目标又要依据医院目标。由于医院的运营目标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不断创新,提高医疗技术,扩大医疗服务,以较低的医疗成本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是通过财务风险成本的最小化来实现医院价值的。
(二)实行全程序的财务风险管理
从每个理财环节入手,建立健全财务计划和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处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一,预测和计划环节。收集和整理预测风险的资料,建立预测模型,选择预测风险的方法;对各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其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测试,对测试出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方范措施;对提出的各种预测风险的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风险较低的和收益较高的方案作为最佳方案。
第二,决策程序。对重大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活动实行严格决策程序和监管制度,减少盲目性;将反映理财成果的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相比较,发现差异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制定风险防范的对策。
第三,处理环节。对预料中的风险,应分析是否在预料的范围内,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同时,要检验计划和预测的制定是否合理。对预料之外的风险,应查明原因,并预算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医院应查清造成风险的责任部门,并确定弥补损失的对策。
(三)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医院应根据2006年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分别从预算、收入、支出、药品及库存物资和固定资产等方面结合医院实际境况细化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具体实施程序。同时,加强对医院经营和决策的管理与分析,在财务部门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稽核、原始记录管理、计量验收、财产清查、财务收支审批、成本核算、财务会计分析等制度,足额提取折旧基金、大修理基金、坏账准备金,及时清理应收账款,并切实贯彻执行,从而防范财务风险。
(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医院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各种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这样可以使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因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五)加强审计监督
审计是一个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内部审计可以预防医院投资决策的失误。投资决策是医院重大的经济活动,医院规模的扩大需要投资,基建维修需要投资。在如何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创造最佳效益,规范基建行为,避免盲目投资,减少决策失误等方面,内部审计监督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有利于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需要强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虽然不直接参与经济管理,但可以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发现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三、增强风险意识
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财务风险也就随之而来。
四、提高医院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
医院财务工作专业性极强,工作量大,因此,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才,但医院普遍注重对医疗人员的培养,并不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这就使部分医院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以致于不能发现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利于医院竞争水平的提高。改进财务管理手段,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深入持久地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活动,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职能作用,使医院的经济工作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五、不可规避风险的应对
财务风险的处理主要是在衡量和分析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有效地阻止或抑制风险事态的发展,减少损失程度。
第一,转移风险。医院以某种合理的方式将面临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如通过购买医疗保险的形式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若出现医疗事故,通过保险公司支付赔偿减少医院风险;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当然风险的转移符合合法、平等、公正的原则。
第二,接受风险。就是将医院自身能够承受的风险以及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承受下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使财务活动朝有利于医院方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雒敏.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
2、张英杰.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初探[J].现代医院管理,2009(6).
3、王静,于忠军.医院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中国医院,2009(5).
4、黄曼丽,王宏.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6).
2.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识别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可以充当预警的各种指标模型众多,从财务经济成本角度出发,一般需要对一些所谓的“关键值”进行分析和控制,而这些指标的选择可能会对相关预测带来一定的影响。
2.1资金周转表分析法该方法是通过对医院的现金流量等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来预测医院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水平。资金周转表分析方法可以成为医院财务风险定量分析的重要补充内容。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非均衡理论,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在医院资金紧时,如果无法及时取得贷款,就容易出现内部资金链条断裂导致医院破产,所以医院避免发生支付危机,就应当重视资金周转分析,防止出现短期无力偿还而导致出现财务风险。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其判断标准过于武断而尚存争议。
2.2管理评分法该方法应用简单,而且通过多指标的加权打分,可以做到客观评价医院的财务风险状况,该方法克服了资金流程图分析法需要动态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导致使用成本较高的不足。管理评分法通过管理评分表的是设计,试图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定量指标的问题,管理评分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直接,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大致反映出医院的财务风险状况,也为及时发展医院财务风险的征兆提高了必要的条件。
3.公立医院财务控制的对策思考
3.1加强经营者风险意识当前,随着我国卫生医疗事业改革的全部推进,我国医院所面临的发展环境蕴涵了高度的风险。医院的经营管理者要强化医院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不能仅仅依靠医院的药品和医疗收入和利润指标来判断医院的发展质量,而需要从战略的角度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提高医院风险规避的主动性。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撑点需要依靠医院的财务人员来参与,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中,财务人员要积极的进行医院数据收集,并通过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来进行医院财务风险的初判,并成为医院管理层进行医院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财务人员要积极提供医院财务风险规避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要积极通过数据的表现来发现风险的内在,通过及时分析,提前预测和准确研判来提高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总体能力,为医院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11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0020-02
1 医院财务风险概述
所谓的医院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于在医院的经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使得医院的实际收益偏离了预期的利润目标,甚至是让医院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些因素就是医院的财务风险[1]。医院财务风险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资金方面和利润分配方面的风险等。财务风险不但影响医院正常资金运转,也损害医院的经济效益。只要医院存资产运营和经营活动,其经营收益和财务状况就具有不确定性,医院财务风险就不可避免。不管是面临何种风险,都会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会对医院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必须针对医院存在的财务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自从颁布了新《医院会计制度》之后,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多数医院都采用了企业化管理的方式来进行财务核算工作,使得医院的财务目标更为复杂多变。很多问题在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下不会出现,但是在新医院会计制度颁布之后出现了。因此,医院必须完善自身财务管理体制,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合理管理财务风险,才能在竞争中取得发展,确保医院持续健康的发展。
2 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 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
造成医院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外部环境的风险因素主要是指与医院相关的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比如说政策发生了变化,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等其他因素,这些都属于外部环境的影响[2]。我国在近几年逐步放开了医疗市场,很多医院的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很多民营医疗机构以及合资医疗机构,这也使得原有的医院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医院的财务管理面临很大医院的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国家还在不断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改革,不再是以前的“政策依赖型”,而是跟其他商业机构一样成为“市场导向型”。面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因素,医院必然会面临较多的财务管理风险。
2.2 内部环境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
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在医院的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内部因素,包括医院在筹资方面遇到的风险,以及在运营和利润分配方面存在的风险等。筹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投入不够、负债过多或者是结构不合理等,而投资方面的风险主要是欠缺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根据来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而浪费医院的资金。自从推行医保制度以来,采用了与原来不同的财务结算方式,这对于医院的资金运营很不利,会影响到医院的日常管理,使得医院的财务面临较大风险,需要医院根据新制度作出相应的改变。
2.3 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
其他方面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比如说医院的收入无法满足医院规模扩大的需要,医院自身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等,这些都会给医院的财务带来风险。在医院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本身风险意识淡薄,更无法站在医院的角度来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进而无法针对财务风险采取相应的举措。除此之外,就财务人员本身的专业素质来说,财务人员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改革后的财务管理体制,因此,财务人员只有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才能帮助决策者作出正确抉择,避免财务风险给医院带来的重大损失。
3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改善医院的生存环境
要有效防范医院的财务风险,首先要有外部环境的保障,这就需要相关的政策制度的支持,国家要加大对国内医院的保护,尽可能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外部环境,让医院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求得发展[3]。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医院都在追逐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医院不仅无法确保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同时也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政府要根据医改精神,加大对医院基建、大型设备、人员经费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规及保障措施来确保医院的发展。
3.2 医院建立完善的会计审核制度
医院需要有足够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防范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这就需要医院建立完善的会计审核制度作为保障。要对医院的财务管理进行控制,就需要不断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更新与健全医院的审核制度,在将财务管理操作规范化的同时将财务活动合同化,对医院与经济相关的各项活动都要采用合同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发现工作漏洞,提高医院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此外,我们还应该引进外部监管机构,增加监管的力度,不定期地对医院的财务账目进行检查核对,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提出解决对策,为医院的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运行保障,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3.3 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除了有完善的会计审核制度作为保障之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审计部门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并及时指出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得医院的财务制度更趋于完善。除此之外,内部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样才能真正监督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
4 结 论
总的来说,医院的财务风险防范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需要医院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能够为医院找出财务报表中的非正常指标和不确定因素,从而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医院财务部门作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职能管理部门,对于控制医院财务风险,确保医院经济安全的责任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近年来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目前医院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医院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客观条件下,医院的经济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如有些医院存在扩张并购等情况,有些涉及到会计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有些医院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筹资方式的选择,这样就会使医院的财务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使得医院的财务工作越来越复杂,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医院财务人员不能适应目前医院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还是墨守成规的以原来的思路去搞财务核算和管理,那样势必会造成医院财务与实际相脱节,造成医院的财务风险。因此如何控制医院的财务风险也是目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医院财务风险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有些是由于国家大的经济环境因素导致对医院的政策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医院经营风险;有些是由于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需要购进大型的医疗设备或者修建病房大楼等发生大规模借款等举债活动,如果不能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医院就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还有一些是由于医院本身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财务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认为医院的会计工作就是简单的财务核算功能,没有将财务工作上升到财务管理和经济决策的角度上来,没有发挥财务会计的监督作用;还有一些就是医院的应收医疗款中的公费医疗和医保农合欠款迟迟不能收回或者收回不及时,导致医院垫付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还有就是由于医院的收费有严格的标准,不能随意调整,随着现在通货膨胀的加剧,医院的采购成本不断增加,这也会导致医院净收益的减少,使医院面临经营风险等。
要想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医院应该重视财务工作,认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医院领导要认识到医院的财务风险是关系到医院生存发展的大事,不能认为降低医院财务风险只是财务科的责任,而是要站在医院发展的全局来看待。加强对医院财务工作的认识,了解一些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这样就可以从医院财务报表上及时发现医院存在的问题,从而合理的做出决策,形成对医院决策的约束力,将医院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二、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的财务制度中有很多关于内部控制的规定,这些都是医院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医院财务部门一方面要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原则规定科学设立工作岗位,做到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强化一系列控制措施。比如要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财务报销的内外三级审批机制,可以将银行出纳月末与银行对账的职务单独分离出来,专门设立一个岗位进行月末银行对账,在核对清楚的基础上填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样避免了银行出纳存在的潜在舞弊行为;对医院的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也可以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对医院各种票据的购买、入库、保管、发放、使用和核销等实行逐一的签字核销与对账机制等,签字报销要严格执行医院签字制度,在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进行相互牵制,保证医院经济活动的风险最小化。
三、加强医院预算管理工作
目前医院的预算还只是停留在总预算的层面上,只是对医院的收支按照上年的数据进行的简单增减预算,没有将收支预算明细到医院各个科室,将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进行全面预算。这样的总预算不能起到控制医院支出,增加医院收益的作用。医院应该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和分析考核等方面的管理。严格对预算项目进行控制,特别是一些关系医院发展的大型投资项目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在编制预算时要对医院的合理必要的支出预算进行合理控制,对一些现金流较差的投资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对投资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做出合理的决策。在编制科室预算时既要考虑到医院整体的发展需要,又要兼顾科室利益,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科学的使用医院资金,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
四、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医院财务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偏旧等现象。这样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医院财务活动中,就容易墨守成规,沿用一些旧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样就会造成会计核算方面的错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再加上市场不正当竞争手段花样翻新,防不胜防,财务人员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面临经济利益的诱惑越来越多。如果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就容易受利益的驱使做出损害医院整体利益的事来,因此医院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将财务人员的风险降到最低。
总之,医院的财务风险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是通过医院自身制度的建设和全体职工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将医院财务风险降低到可控的程度的。
参考文献:
[1]黄荣.加强医院财务工作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1(03)
[2]龚丽媛.浅谈优化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措施[J].企业导报.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