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关于中秋节的名言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成绩优异,每次考试我都争取发挥自己最好的一面,考试后我的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当然也离不开我的努力,我清楚地记得我四年级刚转来的时候,对英语一窍不通,但我刻苦学习战胜困难,我学习主动,遇到不会的就去请教老师或同学,必须把这个不会的题弄明白为止。偶尔成绩不好时,我会以“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激励自己,因为我坚信的至理名言“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我的兴趣爱好广泛,有读书、跳绳、打羽毛球……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读书,我每天都会捧起书来津津有味地朗读起来,不看书我就觉得缺了什么东西。我一看书就会入迷,钻进了书海里,谁叫我,我也听不见。科普书带着我翱翔在浩瀚的宇宙,让我认识天王星、木星、火星等各种各样的星球;童话故事书给我插上了幻想的翅膀,让我自由自在的飞翔在幻想的世界里,我与机灵的小猴,乖巧的小兔,还有调皮的小狗……拉起了手,成为了好朋友;昆虫类的书带我去探索深不可测的大自然的奥秘。这些不同种类的书充实了我的大脑,开阔了我的视野。
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与老师互动,我还认真倾听,不愿错过一点儿知识。我作文写得很好,还写过一个小品剧本,我组织组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我绘画也很好,我有一幅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登在了学校教育小报上。
针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学习。我校设立了专门的时间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明确的任务和内容。我作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首先向各年级教师了解其所学内容。在课前3分钟经典诵读。开发和利用文化经典,对提升在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我校已经把《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论语》、《诗经》、《孝经》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化经典列入校本教材,进入课堂。将经典诵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从对传统经典的好奇,到对内容的初步理解,到彼此间的相互传诵。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或道德课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深邃含义,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到“知而行”,逐步达到“行更知”的道德教育途径。
二、建设美德环境,创造美德教育氛围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很长,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好坏和健康成长。要使传统美德在学生中广为传诵,并发挥其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校园环境建设尤为重要。我校为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购进了很多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图书。并开放图书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系列内容,学校不仅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材及图书,还应广泛开放图书资源,如建立经典文化走廊、班级图书角等,让学生始终“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同时,课间十分钟在校园内播放诵读碟片、歌曲,让学生时刻呼吸书香浓郁的空气,在中华经典文化优雅和谐的旋律中陶冶心灵。我以此为契机,课前、课中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讲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从中使学生受到教育。校园文化从名人名言到经典传闻,展示传统美德的做人之道;从浅显语句到卡通造型,从学生简短体悟到稚嫩诗画,渗透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理解,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挖掘教材资源,领悟美德教育实质
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有很多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事例。我在实际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融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发现并利用课程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其与当代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例如在讲品德的试金石一课。提到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仁”、“礼”“德”,并把“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这种社会伦理道德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思想包括。我就添加了许多有关孔子的思想理论。孔子第一个把“人”和“仁”联系,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者爱人”,倡导“爱人”要以互爱为前提,认为只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彼此相爱和谐.因此,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应该“和为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已复礼为仁’,这是一种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公德.。这样结合课程内容特点,有机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四、活动体现成效,深化美德教育内涵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结合德育内容,大力开展序列主题活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非常宽泛,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教育德目,选准切入点,将传统美德的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进行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如“忠孝”教育,是学生首要学习的,但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并以队、团等活动为主线,遵循“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德育原则,开展“读、讲、赛、评”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序列活动,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体悟、探究、思考和积累,使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
五、结合现实生活,开展节日庆祝活动。
“生活即教育”,对传统美德的学习,不能仅停留于讲古人、学古人的层面,要赋予传统美德的时代内容,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精神生活中的重要节目――节日。尊重自己的传统节日及民俗文化,是尊重和热爱自己民族的表现。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创新庆祝、纪念活动形式,使传统美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母亲节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知恩、报恩、施恩”,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将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知道,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地里、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而言,让学生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是必须的,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实现跨文化的交际。然而,现在不少教材尤其是中学英语教材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不注重中国文化的输出,对中国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却很少介绍。学生学了这样的教材,对西方的事物和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对自己国家的东西却说不清道不明。比如说,许多学生知道“万圣节”来历[1],却不知道清明节的神圣肃穆;知道情人节的确切时间,却不知七夕节是阳历还是农历的七月七。只注重学习西方文化和思想,在缺失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的情况下,急功近利的去突击英语的表层学习,其结果只能是两种语言都一知半解。究其原因,英语教师一味地强调英语文化教学,单向地导入英语文化,片面的理解和吸收英语文化,对母语文化一直很少涉及,使母语文化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轻视和冲击,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视状态。
我们在大肆宣扬说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将本土文化渗透在各个方面,并且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当然,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本土文化是在仔细分析和研究现行的教材的前提下,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适当渗透中国的文化,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的同时收获中国本土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正确有效地将本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立足教材,渗透熏染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人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healthy eating”的教学中,我巧妙的将中国的常见的饮食名称进行文化渗透[2]。如tofu(豆腐)、soybean milk(豆浆)、clay oven rolls(烧饼)、fried bread stick(油条)、(boiled)dumplings(水饺)。egg and vegetable soup(蔬菜蛋汤)、tomato scrambled eggs(番茄炒蛋)、rice-meat dumplings(肉丸)等等。这样,课堂中学生除了知道西方的汉堡等饮食外,还清楚的记住了我们自己吃的东西该如何表达。
2 英语表达中国古典诗词与格言谚语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见这样的情况,学生会背诵出很多西方的谚语格言,而对中国的很多名言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中国有许多谚语、格言,把它们翻译成英语后也朗朗上口,而且与英语的一些谚语有异曲同工之妙。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hours in the evening. 一日之计在于晨。It is dogged that does it.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There is no ending to learning. 学无止境[3]。So said, so done. 言出必行。同学们拓展了英语知识面,而且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同时,对于古诗词的翻译,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英语课堂上如果能尝试把好的古诗翻译成英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古文的兴趣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比如, 人日思归 Home Thoughts on Man’s Day(人日思归)。让学生大胆尝试翻译,适当加以引导,必然能一举两得,既能复习古文,又能中西文化结合。
3 渗透节日渊源,传承民族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魅力独特。在中国人心目中占重要位置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4]。在人教版必修三U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一文中讲述世界各地几个国家的主要节日,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春节是放在文章的最后,而且只是寥寥几句。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机会巧妙地将关于中国新年的历史文化渗入其中。尤其是要说到为什么中国人过新年要吃饺子以及饺子的来历,为什么要放鞭炮,等等。
4 让中国的艺术大放异彩
在人教版选修六U1“Art”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我们的国粹之一国画的认识是少的可怜,更不用说用英语表达了,比如中国的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国画的画技等等。如果我们将这些渗透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国画的认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自豪感。
将本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既能够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意识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这正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结合各种富有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践自己的所学内容,激发兴趣,获得学习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张 兰:《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西南民族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八期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古诗词
虽然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优良的精神,但如今初中学生受到流行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生想要学习和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韵味,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古诗词教学中,从而在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智慧等总体表征,历经了上下五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了历史上多种不同的文化内容,具有凝聚性和兼容性的特征,而且其注重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价值,以期起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并学习中华民族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如今我国主张素质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具有鲜明的育人功能。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诗词内容基本都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杜甫、辛弃疾等著名诗人都在诗中描写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关怀,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除了爱国主义精神外,学生还可以学习古诗词及诗人中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如诗人陶渊明仕途坎坷,但它所写的诗词却悠然自得,体现了陶渊明乐观的精神。另外很多诗词中都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宣扬,目前学生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甚少,而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境,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2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
初中学生由于阅历和年龄的原因,其价值观、道德观还极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情怀,语文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从众多古诗词中精心选出的优秀作品,很多诗词都表现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诸葛亮在《出师表》描写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崇高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另外杜甫、文天祥、陆游等诗人均纷纷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爱民之情,语文教师加强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及诗人的伟大情怀。另外初中语文古诗词还提倡崇高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如孟子提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重视正义的思想和精神,并斥责了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群体,同时告诫学生要明确义和利,不要因利而失去本心。
3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3.1扩大学生古诗词学习范围: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在中考制度的影响下,语文教师仍然会受到考试内容的影响,对于考试内容之外的知识讲解比较少。而一般语文考试中,很少涉及到古代文化相关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较少。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古诗词中对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介绍,如作者的名、字、号、籍贯等。语文教师在教学《公输》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公输是字,班是名,而公输班之所以又叫鲁班,则是指“鲁国的班”。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解或组织学生自行了解古文中的宗法礼俗、音乐、年龄称谓等古代文化常识。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通过古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引导出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如教师在教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时,可以向学生传统“仁政”治国思想,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治国策略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3.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兴趣:
由于很多古诗词晦涩难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对古诗词产生兴趣,也就无法了解中古诗词中蕴含的中华传统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兴趣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征,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兴趣。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出师表》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三国演义》联系在一起。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电视、电影、小说及英雄人物比较感兴趣,而《三国演义》的电视、电影作品较多,教师可以从电视、电影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另外《三国演义》中包含诸葛亮、关羽、吕布等人物,而诸葛亮作为《出师表》的作者,教师可以从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描写文字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诸葛亮的了解兴趣,继而对《出师表》产生兴趣。另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意境和智慧,从而使学生逐渐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出师表》体现了诸葛亮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学生在理解诸葛亮的情怀后,会被诸葛亮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从而投入更对的精力了解相关知识。
3.3把握古诗词精髓,加强情感体验:
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及诗人的精神,还需要学生通过品味古诗词中的古典韵味,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气息。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语调、语速、节奏、重音等朗读方式,体会和品味古诗词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渔家傲•秋思》时,需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将词中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表现出来。每一首诗词都有中心思想,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需要向学生讲解作者在诗词中融入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可以体验到诗词和作者的情绪,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李清照的词《武陵春》时,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整篇词的忧愁之情,此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李清照如何借助景色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从而使学生在体会到诗词情感的同时,了解李清照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4加强游戏、竞赛等教学形式的应用:
初中学生古代知识储存薄弱是导致学生缺乏对古代文化常识了解较少的主要原因,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向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中国古典读物的任务,如《诗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另外语文教师还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促使学生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另外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接龙、古代文化常识竞赛、对联比赛、经典名言默写等,从而起到巩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思想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徜徉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海洋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教师可以通过策划成语故事接龙的游戏,让学生比较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在成语故事接龙过程中,不仅需要及时回答出正确的成语,还需要讲出该成语的涵义及典故由来,从而使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并加强对相关传统文化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我国非常注重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语文教师考虑的重要问题。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古诗词教学联系在一起,通过扩大学生古诗词学习范围和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等方式,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庞宪文 单位: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中学
参考文献
[1]谢小惠.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58-160.
[2]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3]唐舒敏.品味古典诗词意蕴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从传统文化视野谈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育功能[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2:47-49.
[4]马丽丽.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6,10:138-139.
Abstract: Generally,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even their syntheses. With prevailing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ynamic. The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s,Human relation that can be beneficial to responsibility for groups or to altruistic behaviors is very importa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haracters of gentleman that can be in favor of virtue are highligh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rmony that makes for motivat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preach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t will make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by the releva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nfucianism; Taoism; Pos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for positive mental health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绩卓著,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但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根植于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之中,热衷于把人的心理现象理解成一种自然的现象,或者将之看成具有与自然现象相类似性质的客观实在。所以,主流心理学不得不强调其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检验性的重要,忽视甚至否认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坚持还原论和自然主义,把复杂的人的心理还原为物性和动物性,从而导致心理学的研究本体――人性的失落。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正在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坚持以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研究目标,它不是简单地对消极心理学的完全否定,而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即在批判中继承。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强调个体的优点和人的价值,它利用更加科学、更加人文的思路和方法研究如何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蕴藏于人内心的活力,增强人们的自信心,正确树立人们的人生信念。变传统的“问题式”、“病理式”心理健康教育为以积极预防和发展为取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创立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主张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一心理健康教育新理论为当代中国高等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厚重,博大精深。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诸多学派,最具影响力的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及墨、法等重要学说流派。现在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泛指儒释道三家学说及其综合体。贵和尚中、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慎独、天人合一、阴阳相生相克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影响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以儒家文化为主干,兼容道佛等家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积极心理学盛行的今天,越发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积极心理学最早在美国兴起,它主张采用一种全新视角来诠释心理现象,强调用人的积极力量、美德和善端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变关注人的心理问题为关注人的内在潜能,并借此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一些实际的乃至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力量,并通过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潜能使之获得美好生活。积极心理学主要涵盖三个层面的研究内容:第一个是主观层面,这个层面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作为个体――人的主观体验,具体包括心理满足、内心平和、安宁、对未来充满希望以及乐观等。这一层面重点关注的是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的心态看待自己的过去、幸福、乐观地感受着现在和积极、主动地迎接未来;第二个是个体层面,该层面主要研究的是人格特质,尤其关注的是存在于人格之中的那些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的人格特质。如,研究包括个体智慧、勇气、仁慈、感激等24种人格因素,并努力探寻一条能够使生命个体具备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方法;第三个是群体层面,主要以积极的组织系统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了对安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区、高效能的学校、积极、健康的家庭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各种媒体等,从而使公民具有责任、利他、礼貌及所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4]。我国学者孟万金在借鉴和整合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今时代精神创立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因为积极心理品质不仅有助于心理疾病好转,更好地预防心理疾病。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更多关注于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则对人性优点及人的价值更为关注,主张通过发展来化解问题,明确提出“开发潜能,减负增效”与“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人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发挥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有利于群体责任感、利他行为等品质的培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没有哪个中国人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由此可知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能使人感到安全和温暖,满足了个体的心理归属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理解是需要将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它强调的是个体的社会关系和谐,人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一个分子、一个角色,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命个体,而是一个具有伦理道德的社会个体,每个人均为群体关系的派生物。
尤其是,儒家学说中用“仁”来处理社会中所有的人际关系。孔子用“忠恕”解释“仁”,认为“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了实现“忠恕”的目标,儒家文化倡导自我反省。
儒家文化用礼来调整和规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实现“和”的目的。儒家学说认为,如果把“仁”当作人际交往的核心,以“礼”作为人际交往规范,就能在人际互动中有效约束人的行为,减少人际交往的摩擦,缓解人际交往的紧张与冲突。
人自从来到世界上便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一个人良好的适应性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道家文化尤为重视人与环境的适应与和谐,道家文化的主题是“天人合一”,核心是“道”。祸福相依乃是天道,生命枯荣是自然规律,祸福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个体品性的自然结果。据此,人在面对伤害或冲突时,应该“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
儒家文化也非常强调人对环境的适应。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即当遭遇挫折或失败时,不应将原因归于环境或他人,而应该查找自身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永葆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有所作为。
2.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君子人格教育,有利于善端、美德的培养
俗语虽然有“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之说,但研究显示,相同文化性及相同生物性能使一个国家、社会或者同一种族的成员具有诸多相同或者相近的心理和行为[7]。儒家文化把人大致分成了两类,一类人是君子,另一类为小人。儒家文化中的君子泛指有较高文化、品德的人;小人则指道德与文化有缺失的人。“君子人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代表着自然,天的运行一直是刚健苍劲,君子为人处世应当像天的运行规则一样,追求自我进步,刚强坚毅,奋发有为,永不停息;作为地,其气势厚重和顺,君子待人接物应当增益美德,容载万物。儒家文化倡导人格教育应以造就君子人格(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为要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诸多君子人格教育的精辟见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
自我反省是君子道德修养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果有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只有通过不间断地自我反省,查找差距,弥补不足,才能实现自我完美人格。
3.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谐,有助于主观幸福感的激发
不同文化模式对幸福感存在不同的理解。一般地,文化模式常被划分为两种:个人主义模式和集体主义模式。个人主义的文化模式强调个人的内在感觉和思想,个人相对地拥有更多的自由;在注重集体主义的文化里,更强调群体(通常是家庭和朋友)内部与外部明显的区别。个人主义者往往以个人情绪体验作为判定生活满意程度的标尺;集体主义者却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生活满意与否的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属于后者。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精髓是“和”文化,其核心价值观中凝聚着相当丰富的和睦、融合、平和的思想与观念,“和”文化渗透于天人、自我、群我等各种社会关系中,也就构成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等内容。即对于生活于中国文化环境中的国人来说,主观幸福感不仅仅是一般感官上的与安逸,而是通过和自然、和自身、和社会的和谐互动中得到的那份心灵的平和与安宁。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提高。但是,社会发展的缺陷与人类的弱点也日渐显现:如,人类对大自然毫无限制的发掘、肆无忌惮的破坏、贪得无厌的掠夺,使得自然资源供应匮乏成为全球性顽疾;越来越多的废弃物的排放,已经打破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固有循环和平衡。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已成为世界性难题。“端起大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社会现象体现出人类主观幸福感指数的骤降。个人主义文化模式以其“无厌的贪”而无法阻止“骂娘”,中国传统文化凭其“知足常乐”的平常心成为了人类追求幸福的历史选择。
三、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建议
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区人们的行为、性格、思维及其价值观。当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西方文明越来越受到批判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越发突显。由此,建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色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选择。
1.营造环境,浓厚传统文化氛围
文化是特定的人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体现着该群体的精神、气质和独特追求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的综合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不论何种影响,生活于一定文化氛围中的个体,必然要受到该文化的感染与熏陶,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营造文化环境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一方面,用中国传统文化妆点大学校园,让学生随时随处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如,在校园内、教学楼道中张贴名人图像;在宣传栏内、线杆儿上悬挂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另一方面,让传统文化进入网络世界,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手机微信等渠道用传统文化占据学校舆论阵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汇聚社会正能量。如,通过建立校园网,或者以班级为单位形成微信朋友圈,辅导员或者班干部定时更新传统文化为内容在朋友圈内分享,以实现教育的目的。
2.编撰教材,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满堂灌的传统课堂因其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而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丧失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让生活走进课堂,已经成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现在,国内许多高校都建立完善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相关人员的配置。同时,很多学校还积极开发、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心理健康专门教材。如邯郸某高专,凭借邯郸成语典故之乡的地域优势,通过成语、典故等文化形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编写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材,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乐。如,在学习篇章中,通过“胡服骑射”成语典故,使学生明白学习重要的道理;而以“邯郸学步”的故事,让学生领悟到学习是建立在个体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抛开既有知识,新学知识将会无处可依;利用“纸上谈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离不开实践。等等。
3.开展活动,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文化是人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果,无形的文化离不开有形的实践活动。文化只所以能成为一个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系统,就是因为其产生于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推之,通过具体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受。
一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很多,除春节外,正月15日闹花灯,3月里的清明节祭祖,5月5日端午节赛龙舟,8月15日中秋节赏月,9月9日重阳节登高,腊月23日祭灶等。通过开展与节日相关的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传统文化活动除上述节日外,还可以开展其它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传统书法、传统美术、传统戏剧、群众舞蹈、曲艺、传统手工艺、杂技与竞技等。二是以中华武术为媒,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和载体,能充分体现武术的文化性与民族性。
中国传统武术,如太极拳,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根基,旨在追求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有研究显示,太极拳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症状自评量表》中的阳性诊断指数。
参考文献:
[1]李炳全等.主流心理学的困境与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文化心理学能否成为心理学的新主流[J].国外社会科学,2005(1)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3]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1996(6)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诸子集成本[M].上海:上海书店,1986
[6]杨国枢.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3(1)
[7]王淑梅等.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8]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