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装表接电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和《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二五”培训工作意见》中关于加强培训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全面实施省电力公司“人才强企”和“三新”农电发展战略,提升基层农电职工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打造一流农电职工队伍,省公司提出了在农村供电所实施“四个一”(即一档线、一台变、一间学习室、一间训练室)工程。为广大农电人员创造“就近、随时、方便”的基本培训条件,解决基层农电人员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的需求,达到作业行为标准化,安全保护规范化,全面提升基层农电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江苏省电力公司职业训练基地承担了《农村供电所实施“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的科研任务,笔者现浅谈该课题的研发制定原则。
一、立论依据
1.国家职业农网配电营业工技能等级要求
结合江苏省电力公司职训基地开展的国家职业农网配电营业工高级工、技师技能等级要求,达到作业行为标准化,安全保护规范化;征求来自全省农村供电所生产经营一线的学员意见,了解农村供电所人员对培训工作的要求。
2.制定“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课题研究步骤
确立了制定“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步骤:一是收集全省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农村供电所以及农电员工对技能培训工作的需求;二是对国家职业农网配电营业工培训需求进行提炼,进而拿出既有培训类产品一般特质又能贴近生产实际的产品研发条件和建设标准;三是将真实的应用于生产营销实际的设备装置引入到培训中;四是细化“四个一”工程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
3.“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定位
明确“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中核心项目“一间实训室”内应配置的实训装置,按照“组合式、模块化、插件式、多功能”的要求到相关厂家进行了调研,初步提出了“配电装置安装排故一体化、表计回路装接检查一体化、表计抄核纠错一体化”的研发条,力争实训室培训装置的配备具有鲜明的农电特色,同时使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多地满足农村供电所的培训需求;特色项目“一档线、一台变”;基础项目“一间学习室”包含计算机联网学习课件、查询以及阅览室等功能。
二、技术标准制定原则阐述
1.技术标准制定依据
本标准根据《农网配电营业工-国家职业标准》、《江苏省电力公司农网工程建设标准》、《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以及《江苏省0.4kV~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等规范制定。
2.“一档线、一台变”建设的技术原则
“一档线、一台变”主要包括一档或一档以上10kV、0.4kV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配电线路、一台10kV双杆架设的配电变压器以及相关配电装置,可以进行配电线路架设与检修、配电变压器安装与检修等技能培训和考核。
(1)“一档线、一台变”培训功能。农村供电所室外“一档线、一台变”实训场主要实现10/0.4kV线路架设、配变台架安装、负荷开关安装及常规操作、绝缘子和金具的更换、导线修补与更换、线路线材压接、拉线制作、10/0.4kV电力电缆的制作、变压器分接头的调整与直流电阻的测量、变压器接地装置的安装与接地电阻的测量、低压接户线及电能计量箱的安装、检查与更换、10/0.4kV线路巡视与障碍排除、线路杆位测量和电杆组立与纠偏等培训功能。
(2)实训场地要求及主要建设内容。农村供电所室外“一档线、一台变”实训场面积应在100~400㎡左右,建设内容包括一档及以上的10kV和0.4kV共2个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培训线段,一台容量不超过315kVA的配电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供电所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安装其他配电装置(10kV断路器、分段开关、并联电容器、故障指示器、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等),场地上配置防高空坠落等各种安全装置。
(3)“一档线、一台变”主要设备。农村供电所室外“一档线、一台变”实训场设备主要有:变压器、低压配电箱、变压器台架金具、直线杆、终端杆、10kV金具与绝缘子、0.4kV金具与绝缘子、拉线盘及拉线、故障指示器、三相接户角钢、单相接户角钢、单相计量箱、三相计量箱等。
(4)仪器仪表配置要求。农村供电所室外“一档线、一台变”实训场配置的仪器仪表和工器具主要有:双臂电桥、接地电阻摇表、四极接地电阻测量仪、2500V绝缘电阻表、1000V绝缘电阻表、500V绝缘电阻表、单臂电桥、导线连接钳压工具、测距仪、测高仪、紧线器、脚扣、脚板、双控保险带、安全帽、成套电工工具等。
3.“一间训练室”建设的技术原则
主要配置用于配电设备安装与故障排除、电能计量装置装接及通电前检查、电能表抄读及计量异常处理等训练的综合实训装置。
(1)“一间训练室”主要培训功能。农村供电所“一间训练室”主要实现以下培训功能:低压电源接入系统原理;低压照明及动力回路接线原理;低压照明及动力设备安装及维护(含电工基础工艺);常见低压照明及动力回路故障排除;低压无功补偿控制接线原理与常见故障的排查与检修;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直接接线或经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接线的各种情况测量、绘图和分析计算训练;对各类错接线方式进行判断和分析以及对电表误差电量的退补等培训;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训练等。
(2)“一间训练室”场地及设备配置要求。农村供电所“一间训练室”面积应在40~80㎡,训练室内应配置具有配电设备安装与故障排除、电能计量装置装接及通电前检查、电能表抄读及计量异常处理等功能的综合实训装置,同时配置工器具柜、仪器仪表柜以及相应工器具和仪器仪表。
(3)“一间训练室”主要配置设备。农村供电所“一间训练室”主要配置以下设备:低压配电安装与排故综合实训柜、装表接电检查分析智能实训柜、电能计量抄核智能实训柜等实训装置各1~2台。农村供电所“一间训练室”还可配置以下设备(物品):仪器仪表柜、静电地板、白(黑)板、仪器仪表桌、移动工具小车、数字(指针)万用表、组合工具、工具盒、实训桌椅、若干规格导线、绝缘垫等。
4.“一间学习室”建设的技术原则
主要包括配置与农村供电所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技术类和管理类书籍,能与省公司网络大学相连的若干台计算机等设备。
(1)学习室主要功能:学习室主要满足农电人员基础知识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可采用自学、网络大学课件学习、集中授课、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
(2)学习室场地及主要配置设备。农村供电所“一间学习室”面积应在30~60㎡,室内应配置有书柜、书报架、学习桌椅、计算机(原则上按照每5人/台需求配置)及计算机桌椅、白(黑)板,有条件的亦可配备电子录放设备和教学投影仪等教学用具。
(3)与农村供电所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类书籍有:《农网配电营业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装表接电-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抄表核算收费员-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用电监察员-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力负荷控制员-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配电线路-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送电线路-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力电缆-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内线安装-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农村供电所人员上岗培训题库》、《中低压配电实用技术》、《农网配电营业工岗位及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农网配电营业工-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常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手册》、《低压配电常见问题分析》、《低压电气技能操作作业指导》、《计算机操作基础教程》等专业书籍;与农网有关的规程和标准,如《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农网配电营业工-国家职业标准》等;与农网相关的技术类期刊,如《农村电工》、《农村电气化》等。
(4)与农村供电所管理相关的管理及励志类书籍有:《你在为谁工作》、《细节决定成败》、《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读本》、《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体系知识读本》等;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农电管理的制度汇编等;与农电管理有关的期刊,如《农电管理》、《供电企业管理》、《电力职工教育培训》等。
三、该技术标准的创新亮点
1.高度提炼国家职业农网配电营业工技能等级主要培训项目
将国家职业农网配电营业工高级工、技师技能等级主要培训要求,高度提炼成“一档线、一台变、一间实训室、一间学习室”,即“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
2.高度浓缩实训柜功能空间
核心项目“一间实训室”内配置的实训装置,按照“组合式、模块化、插件式、多功能”的要求,初步提出了“配电装置安装排故一体化、表计回路装接检查一体化、表计抄核纠错一体化”的研发条件,将原先的7块实训柜浓缩至3块实训柜,使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多地满足农村供电所的培训需求。
3.高度实现“就近、随时、灵活”的基本培训条件
在农村供电所建设“四个一”的基础培训设施,为农电人员创造“就近、随时、灵活”的基本培训条件,满足基层农电人员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的需求,达到作业行为标准化,安全保护规范化,全面提升基层农电人员业务技能水平。
4.“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实行“四个统一”
即统一技术标准规范,统一各材料规格,统一实施方案图纸,统一验收标准。这样各项清晰明了,便于执行到位。
5.农村供电所兼职培训员的选聘和培训优化到位
农村供电所应按配电运检、装表接电、营业抄核三个专业设立兼职培训员,兼职培训员优先选择技术骨干和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等级的农电员工。同时,兼职培训员负责组织本所农电工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自学和网络课件学习,组织员工开展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操作训练。
四、实现措施
1.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省公司农电工作部负责制订农村供电所“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负责农村供电所“四个一”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审查和下达工作;省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四个一”工程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四个一”工程培训指导意见,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农村供电所“四个一”工程培训工作。各市、县基层供电所负责汇总、审核、上报各农电工培训计划;负责根据批复的培训计划组织供电所农电工开展基础知识自学、网络课件学习及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训练;负责农村供电“四个一”培训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负责根据实际情况,收集农电工培训需求,提出完善培训设施和培训方法的合理化建议;负责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农村供电所“四个一”培训效果评估工作。
2.分步推广实施,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2010年,在全省1570个农村供电所,挑选200个供电所分步推广实施,不断总结经验,稳步以点带面推进。
3.基层农电工培训要求措施
基层农电工参培基本要求:参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自学和网络课件学习的学时不应低于48学时/年;参加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操作训练学时不应低于48学时/年。
管理要求措施:供电所负责组织本所农电工日常培训工作,兼职培训员对员工建立培训档案,培训实施中应做好培训(实训)日志和员工培训考勤记录;供电所要设专人负责“四个一”培训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设备损坏要及时报修,保证培训设施时刻处于可用状态;基层农电工参加培训应利用业余时间,不能影响日常工作;市、县供电公司要建立供电所培训质量定期抽检制度。定期抽取供电所员工进行考试、考核,考核情况纳入供电所年度工作考核;市、县供电公司要不定期对供电所培训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了解最新培训需求,并整理汇总上报省公司。
五、实用价值及评估
1.实用价值
农村供电所“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实用性高、针对性强、效果大;可以全面提升农电员工的技能素质,快速适应电网发展形势的需要。
2.效果评估
2、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
3、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
4、学习利用工艺工具独立进行电话机的装焊和调试,并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
5、看懂电话机的安装图,了解电话机的基本原理,学会动手组装和焊接电话机。
6、通过对一台正规产品电话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学会调试电话机,能够清晰接打电话。
7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工程实践观念及严禁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风.
二、工艺要求、电子元件知识
1、相关元器件
主要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发光管、稳压管、振铃集成模块,拨号集成模块,晶振、ic等。
2、安装工艺要求:
(1)动手焊接先检查元件是否齐全正确,再把元件进行分类,使在安装时更顺手也可以减少安装失误。然后再用
电工电子实训总结
万用表将各元件测量一下,看是否电子元件的值是否正确。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
(2)在瓷介电容、电解电容及三极管等元件立式安装时,引线不能太长,否则降低元器件的稳定性;但也不能过短,以免焊接时因过热损坏元器件。一般要求距离电路板面2mm,并且要注意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性,不能插错。
(3)电阻的安装:将电阻的阻值选择好后根据两孔的距离弯。曲电阻脚可采用卧式紧贴电路板安装,高度要统一。瓷片电容和三极管的脚剪的长短要适中。
(4)各零件安装好后,便是焊接了,这是电话机组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是我们自己操作电烙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特别小心,要严格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地做,切不可急于求成,粗心大意。
三、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有载调压开关话通信中实现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用户设备。由送话器、受话器和发送、接收信号的部件等组成。发话时,由送话器把话音转变成电信号,沿线路发送到对方;受话时,由受话器把接收的电信号还原成话音。电话机一般分为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类。磁石式电话机,用磁石式手摇发电机作振铃信号源并配有通话电源。它对线路和交换设备的要求低,通话距离较远,机动灵活,使用方便,可不经过交换机直接通话。因此,它适用于野战条件下和无交流电地区的电话通信。共电式电话机,由交换设备集中供给通话和振铃信号电源。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户间通话由人工转接。自动式电话机,是在共电式电话机上,加装拨号盘或按键盘等部件组成的。它通过拨号或按键发送选号信息,控制交换机进行自动接续。使用简便,不需要人工转接
北京奇胜开关插座,但自动交换设备较复杂。另外,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功能的电话机,如录音电话机、书写电话机、可视电话机、智能电话机等。
电话机是美国人a.g.贝尔在1876年发明的。中国于1903年建立了军用电话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军用电话机正朝着体积小、重量轻、效能高、功能多、环境适应性强的方向发展。
三、实训小结
通过此次的电话机的组装使我对电子工艺制作过程及一些相关注意事项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1、焊接的技巧或注意事项
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他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
(2)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
兴趣是一种愉快的心理倾向,成功的体验对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而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生。因此兴趣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老师自然也就永远负有培养的重任,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聪明。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底子薄,接受能力差”,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了解所学专业的的总体学习内容。应从专业基础课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习示波器使用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用老婆婆器观察电工电子实验台上信号发生器的各种输出波形,学会观察以后,再观察交流电源的正弦波形并测量其电压值,学生兴奋地发现,孩童时代就已感知能使电灯亮起来的照明电,居然能从示波器观察到“形状”和“大小“,为学生揭开了电的神秘面纱,学生开始对电有所认识,产生对电有关知识的学习愿望、自然也就激发出急切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等测量设备操作使用技能的欲望。
其次,在赏识中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技能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勤奋、自主地学习专业技能,并化为待续发展的内部动力。同时,让每个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万用表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中,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是学习万用表使用的理论重点,若直接讲授原理,学生必然觉得索然无味,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可利用“万用表电阻档需要接通电池才能工作,且黑表笔接电池正端,红表笔接电池负端”这一现象作为引出使用万用表知识点的“开场白”。教师可以在讲解工作原理之前,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万用表,并请学生到讲台演示。在好厅心的驱动下,学生很快就发现,当万用表两表笔相碰接时,仅在电阻档时表针能转动,而在电压档和电流档,则表针不能转动。在帮助学生总结以上现象后,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表针不能在每个档位都能转动呢?当学生急于探索其中的奥秘时,讲解万用表的工作原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教学,使专业技能得以持续发展
在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要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在提高学生动手技能水平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技能操作的理论根据。实验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每次实训课的学习内容都必须具备练习的有效条件:(1)明确练习的目的,让学生首先有明确的思想认识,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课堂练习。(2)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有关的基础知识,避免盲目尝试操作,提高练习效果。如对万用表的使用练习,要向学生讲清楚为何实施测量时,一定要养成“碰测”的习惯,为何MF47型万用表测量完毕后,一般要将万用表置于高电压测量的档位上或置于关机的档位上,使学生理解这是出于保证安全使用万用表,避免档误操作可能造成损坏万用表的道理。学生便很容易理解并习惯地遵守正确的操作方法。(3)练习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如在组织学习制作扩音机的课程实践中,指导学生先简后繁,有步骤有计划进行。应首先结合具体线路进行理论的讲解,然后按各个分单元电路分别进行器件测量、器件安装,讲解保证焊装质量的重要性,克服马虎、侥幸的心理。当线路通电调试出现故障时,注意引导学生重在思考、分析和判断,理解各级工作状态的测量,增设电气测量点,反复操作练习,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加深对整体线路的理解。同时启发学生学会多样化测量方法,学会使用万用表的测量、示波器的测量以及间接值的测量等。通过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产生切感,对所使用的食品设备增加熟悉感,可以消除专业课学习的单调枯燥感。
三、注重将技能与能力培养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需要一定的能力,而知识的技能的掌握又会促进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的能力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知识和技能这两个要素。实验实训的教学特点是,既可以传授知识,又可以训练实际操作技能,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较好地完成电子技能训练课,参加电工电子等专业技能等级考试,并在为期两周的扩音机制作课程实践中,从简单的操作开始,学习相关理论的知识,了解每项操作的必要性。当器件准备就绪,学生都有一种迫切学懂扩音机线路工作原理的冲动,此时的理论知识学习,从以前“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理解了整体工作原理以后,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完成各项制作过程,并进入必要的高度和故障排除过程,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扩音机的安装制作实践中,不仅学到了制作的工艺技能,也学到了电气的测量测试工艺技能。当扩大音机闭市成功,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工作能力。
1、学习焊接电路板的有关知识,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电子电路实习报告。
2、看懂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学会动手组装和焊接收音机。
3、学会调试收音机,能够清晰的收到电台。
4、学习使用protel电路设计软件,动手绘制电路图。
二:焊接的技巧或注意事项
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他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
2、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
3、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
4、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1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
5、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
三:收音机的原理
本收音机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等部分组成接收频率范围为535千赫1065千赫的中段。
1、具体原理如下原理图所示:
2、安装工艺要求:
动手焊接前用万用表将各元件测量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如中周、变压器),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电阻的安装:将电阻的阻值选择好后根据两孔的距离弯曲电阻脚可采用卧式紧贴电路板安装,也可以采用立式安装,高度要统一。瓷片电容和三极管的脚剪的长短要适中,它们不要超过中周的高度。电解电容紧贴线路板立式焊接,太高会影响后盖的安装。棒线圈的四根引线头可直接用电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次即可自动上锡,四个线头对应的焊在线路板的铜泊面。由于调谐用的双联拨盘安装时离电路板很进,所以在它的圆周内的高出部分的元件脚在焊锡前先用斜口钳剪去,以免安装或调协时有障碍,影响拨盘调谐的元件有T2和T4的引脚及接地焊片、双联的三个引出脚、电位器的开关脚和一个引脚脚,实习报告《电子电路实习报告》。耳机插座的安装:先将插座靠尾部下面一个焊片往下从根部弯曲90度插在电路板上,然后用剪下来的一个引脚一端插在靠尾部上端的孔内,另一端插在电路板对应的J孔内(如图),焊接时速度要快一点以免烫坏插座的塑料部分。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要弯曲后,直接插在电路板上焊接。喇叭安放挪位后再用电烙铁将周围的三个塑料桩子靠近喇叭边缘烫下去把喇叭压紧以免喇叭松动。
3、调试过程:
测量电流,电位器开关关掉,装上电池(注意正负级)用万用表的50mA档,表笔跨接
在电位器开关的两端(黑表笔接电池负极、红表笔接开关另一端)若电流指示小于10mA,则说明可以通电,将电位器开关打开(音量旋至最小即测量静态电流)用万用表分别依次测量D、C、B、A四个电流缺口,若被测量的数字在规定(参考电路原理图)的参考植左右即可用烙铁将这四个缺口依次连通,再把音量开到最大,用双联拨盘即可收到电台。在安装电路板时注意把喇叭及电池引线埋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并不要影响调谐拨盘的旋转和避开螺丝桩子,电路板挪位后再上螺丝固定。当测量不在规定值左右时仔细检查三极管的极性有无装错,中周是否装错位置以及虚假错焊等,若哪一极不正常则说明哪一极有问题。
四、用protel制作电路图
使用protel99SE制作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五、体会和感想
通过本次实习学习了焊接电路板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了焊接的具体操作;了解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学会了动手组装和焊接收音机,而且在散件的组装过程中还进一步学习了电子技术以及电子安装工艺和测量调试技术;在用protel制图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本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在实习时,犯过不少错误,比如焊接时的漏锡、虚焊、焊锡无光泽;组装收音机时的杂音等等,好在有老师的及时教导和自己的细心研究,问题都顺利的解决了。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自己对科学和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电路实习报告总结二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个月的时光就这样匆匆从指间流逝。从开始接触电工电子实习,到自己制作网球状音响,一个月来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电工电子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电子技术的实习要求我们熟悉电子元器件、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操作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装调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个这些日子以来的的电子实习,使我对电子元件及音响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在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我熟悉了手工焊锡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了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并且熟悉了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此外,在电工方面我掌握了常用的电工工具,如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万用表、电烙铁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电子方面,熟悉了常用电子器件类别,如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型号、规格、性能、使用范围及基本测试方法。在理论知识方面,我还系统地学习了:①元器件的焊接技术 ②元器件基本知识和测试 ③万用表的使用等等。
实习起初,我们先是听指导老师详细讲解各器件的用途与实习中用到的工具的使用,以及焊接技术的要领,及安全知识教育。之后我们便进入到电子技术实习的练习操作中去了,以前虽然接触过电烙铁,但毕竟没有实际操作过,总是怀有几分敬畏之心。而电子电路主要是基于电路板的,元器件的连接都需要焊接在电路板上,我们谨小慎微、认真练习,不敢有丝毫懈怠。
实习中最关键的就是焊接。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焊接技术日趋成熟。当我终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在这一过程当中我深深的感觉到,看似简单的,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这一次的实习没有多少东西要我去想,更多的是要我去做,一看电路图都懂,但没有亲自去做它,就不会懂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看一个东西简单,但它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东西也与你的想象不一样,我这次的实习就是要我跨过这道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
实习当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再一步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的。实习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的表贴电路的焊接。培养和锻炼我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为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更加体会到了学以致用这句话的道理,终于体会到实习前的自大,实习时的迷惘,实习后的感思这句话的含义了,有感思就有收获,有感思就有提高。
总之,实习使我获得了表贴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其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再一步一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的。在实习过成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出现错误,一
定要认真的冷静的去检查分析错误!在最后终于听到自己所做的表贴收音机成功播放出动人的声音,真的很高兴,总算觉得自己的努力还没有白费!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81-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它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知识的持续利用率较高,服务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突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规划教学环节,设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对《电工基础》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实践。
一、充分备课程备学生,保证教学质量
结合我校学生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精炼而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因此对教材内容进行划分为必学、选学、技术应用和实训项目四个层次,采用积极灵活的教学模式。
1.必学内容:主要选择那些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如欧姆定律、电位的计算、基尔霍夫定律、楞次定律、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结合实际应用,力求概念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这部分是讲授的重点,大约占用总课时的40%。
2.选学内容:是指教材中难度高一等级的知识,引入相关内容的定义、概念及思路,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叠加定理、电源的模型的等效变换、诣振电路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起到旁侧的作用,这部分大约占用总课时的20%。
3.技术应用内容:是指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拓宽知识面的内容,教师提出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理论联系实际。如:常用电池、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单相电能表、漏电保护开关等。这部分大约占用总课时的10%。
4.实训项目内容: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突出对学生树立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意识。课程主要在实训室里完成,占总课时的30%。
二、突出知识应用,体现职教特色
1.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要时刻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主动地思考。如在学完简单直路电路部分。进入复杂直流电路学习时,由于这两种类型电路采用的分析计算的方法是相同的,所以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达到知识的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目的。
2.适当采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重直观性、实践性,对课程比较抽象的内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从而便于学生的理解。
三、加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工基础》是后续各门课程的基础,仅有理论讲解是不够的,实训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门课虽然是专业基础课,但实训操作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实行理论与实操按7:3的比例进行安排。如让学生焊接电路,装接日光灯,电气布线,参观工厂电力网及设备等。在一单元内容学习完后,在实训室进行设计训练,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基本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这门课程的基础性与职业性。
四、改变评价办法
新课程改变了原有评价体系,克服传统教育评价存在的弊端,把评价看作是促进教学,促进学习手段,使评价完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与教改相配套的评价方法是加强平时学生课程表现、学习主动性、综合运用性及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的考核,并增大其在课程评定中所占比例,原则上平时成绩与卷面考试成绩之比为5:5。
总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有针对性和互动性,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空间,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有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做出恰当的调整,选择出恰当的授课方式,使教学达到较好的统一与协调,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最佳的教学收益。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路分析课程中的实施
1.创设情境,布置任务
学生刚开始学习电路分析课程时,有很高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要面对日益复杂的电子线路,加之随着高校扩招,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越来越差,学生的学习心理上容易产生很大的畏缩恐惧感,影响了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些简单而有趣的任务,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2.任务实施
由于职业院校的许多学生物理基础并不好,遇到电路分析,非常容易失去兴趣。而学生只能通过对某认知对象的自主决策,建构并把它组合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才能够理解和使用所学到的任何一个新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教学。例如:在摩托车照明电路的装接与检测教学中,可设置单电源电路的分析与检测、多电源电路的分析与检测、等效电路的分析与检测等具体教学任务。通过相关教学任务可使学生学习电路及其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基尔霍夫电流与电压定律的应用、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的具体应用、电路的规范连接、电路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万用表等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等知识与技能。
3.完成任务
教师在讲解电路的过程中尽管演示得比较详细,在教学中也进行巡回指导,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例如,在讲解线性电路分析方法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先介绍较为简单并很容易理解的“支路电路法”,通过例题使学生发现用该方法求解时不仅列写的方程数多而且方程求解较烦琐,从而引导学生提出“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教师即可顺势引入“网孔电流法”、“节点电位法”等其他解决途径;讲解“戴维宁定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该定理在具体运用中有什么用途”?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不仅能对“戴维宁定理”加深认识和理解,还为引出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埋下伏笔。这样通过积极引导,教师就可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4.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方面:与完成任务相关的材料是否齐全?制订的工作方案是否及时?方案是否完善?能否熟练连接电路?是否具有安全文明意识?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使用是否规范?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是否符合要求?课堂汇报是否流利、有无见解?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有无迟到、旷课现象?工作台面是否整洁?工具和仪表使用完毕是否归位?等等。
理实一体化;总结;自主探究;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已不能完全适应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尤其是在培养士官技能方面收效甚微。因此,形成一个以岗位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士官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一)电类课程具有基本概念抽象、知识点分散、分析方法多样、器件和电路类型复杂等特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实施中,不仅要求学员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强调学员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员在校期间的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理论融入到实践技能中,使学员能够通过实作的方式学会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一直是困扰电类基础课程教学的一大难题。
(二)学员职业的特殊性,很难对自己岗位联系不大的基础课程产生兴趣。还有的属于转专业学员,所学课程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并且多数学员的学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弱,学习电类课程时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但我校学员大多来基层部队,有很强的动手欲望,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实验课的效应,广泛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学员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专业课中装备分解、组装和检修打下坚实基础。
(三)同时开课的班次较多,实验室的安排非常紧凑,不能在理论课后立即安排相应的实验课,导致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脱节,致使很多学员对理论课似懂非懂,实验课遗忘实验原理,不知如何操作,使得教学效果变差。
针对以上的现象,如何同时提高学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理论知识,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教研室全体人员集思广益,并结合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学经验,已在近几年推行以“做中学,学中做”为主要模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和要求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将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的局限,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是即能够突出学员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员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构架,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但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员的业务水平的要求较高,对学校的硬件设备设施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满足相应的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以下特点的课程比较适合开展理论实践—体化教学:理论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不进行实验不易理解的课程内容;技术性强,不进行训练难以掌握的课程内容;研究性强,不通过实作无法讲授的课程内容。
(二)在教材上,教员要针对所教专业的特点,所任学科的特点,学员岗位的要求,精选教材或自编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组织编排。在讲授内容上要体现针对性与实用性,以任务为主线编排好教材内容。课程安排上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不割裂理论与实践,做到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实践“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理论。
(三)教学场所上,最好选用相关实验实训场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这样可充分地使用实训设备,提高教学效果了。另外许多教学器材并不能搬到教室,只有在实训场地内才能很好地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
(四)教员能力上,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者,而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尤其是在课前设置任务时应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难易适中的任务,并且在实作的过程中教员能够排除突发的故障。因此,需要的是理论知识丰富并且具有指导学员实作的能力的双师型教员。
本校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正好具有以上四种特点,因此可以开展、实施。并且,通过几年试点班的实施情况,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元器件这一章,单向可控硅的学习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这样实施的:
(一)以学员熟悉专业案例引出学习内容,消除畏难心理
以往学员反应电工电子技术课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和一些专业知识联系不密切,甚至和某些学员的岗位毫无联系,导致学员对电工电子技术课认知有偏差,觉得难学、学了也没多大作用。为了解决这种现状,教研室从专业系收集了大量专业装、设备的案例,和电工电子技术的每章每节知识点对应起来,便于学员从熟悉的装、设备入手学习。比如在引入单向可控硅的内容时,先以学员常见的舰船上的各种用电设备(动力用电、照明用电、信号用电)为例,说明不同的设备需要不同电压,而这些电压都需要发电机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输出电压怎么才能够稳定呢?举出发供电专业课中大家熟悉的发电机设备中电压调节器,指出起到稳定电压的就是单向可控硅,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最后在了解了可控硅的工作性能,又回到电压调节器,利用单向可控硅的知识分析它的调压原理。这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相比,用学员熟悉的装备来讲解元件,不但可以提高学员对单向可控硅在专业电路中应用的认识,还可以缓解学员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学习兴趣。
(二)“做中学、学中做”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锻炼学员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将实作和理论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方式是需要学员的自主探究作支撑。学员的自主探究分为两种形式:
1.对理论知识的探究。在学习实作之前要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自主学习,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用万用表判别单向可控硅的电极之前,首先需要自主学习单向可控硅的外形、符号和结构,了解了这些才能通过结构进行分析,然后用分析的结论进行测试,这也符合学员对事物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
2.是对实作过程的探究。比如在探究单向可控硅工作性能时,先给出学员六种可能的情况,然后让大家思考如何操作,并且请一组学员上讲台用示教板操作,逐一测试得出结论。在学习触发导通性能的测试时也是先让学员根据单向可控硅的工作性能,思考如何操作,然后由教员引导再进行自主测试。自主探究和测试的过程既让学员对单向可控硅的工作性能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学员动手能力。
实作和理论的结合都以调动学员内在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在实作的过程中验证理论的正确,在认识理论的基础上强化实作技能又能增强教学效果,又加快学员技能的形成速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自主总结实作结论,培养学员分析和总结能力。
在判别单向可控硅的电极时,先让学员通过分析结构,利用二极管的测试方法分析单向可控硅电极的判别方法,然后分析测试现象进行总结,得出测试方法。探究单向可控硅工作性能时,首先给学员几种情况然后让学员连接电路一一测试,测试后学员通过实验现象总结结论替代教员直接给出正确结论。在探究单向可控硅的维持导通和关断方法时也是采取“一做一总结”的方法。最后新课结束由学员再次总结本次课学习的内容,教员加以点评。这种自主总结结论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员对实作过程的专注,也锻炼学员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人才,特别是电子行业产业的发展技术推陈出新,变化更是日新月异,高技能人才紧缺,高职院校成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近几年来,我院对电类专业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进入职业角色的适应期较长,且岗位技能水平不高,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也不高。经过深层的调查和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没有很好地对接,实践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因此,电类学生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浪潮中必须走在前面。下面我们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讨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
近年来,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学习领域”课程建设方案迅速成为我国各大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指南。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将相关内容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整合成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内容,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线,将理论和实践教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六步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一节课在程序上和时间上科学地加以规划,融教法和学法于其中并辅以现代教学手段,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包括: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步骤。我们将“六步法”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相结合,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作过程之中,学习和掌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工作过程的全局出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与工作岗位更贴近的职业能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六步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根据“六步法”的六个环节可将《模拟电子技术》的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项目引入及信息收集、项目计划、确定方案、实施方案、电路检测及调试、演示讲解及总结评价。各阶段的教学时间安排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下面以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为例,探索六步法的实施过程。
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5、6组,每组8-10人为宜,分组的方式由教师自己决定,由各小组成员选出各组小组长。然后在学生当中选出一个项目负责人,该负责人最好是技术能力强、较有威信的班干。
1.项目引入及信息搜集
教师结合学生前面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定合适的项目任务,学生则以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将自己事先做好的项目成品展示给学生看,演示项目成品的功能,让学生对项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任务要求不必太多,可放宽范围给予学生设计空间。根据引入的项目任务,学生应通过互联网或参考书等搜集项目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师向学生讲解项目中应用到的新知识点。
项目任务:用分立元件设计并制作一个输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要求输入交流电压220V,f=50HZ,输出可调直流电压。用万能板或自制PCB板焊接电路。
信息搜集: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的基本资料,电容、二极管、集成稳压器的测量方法,万能板布线方法或印制板图设计及制作(Protell 99设计及制作)、焊接技术等。
2.项目计划
各小组根据搜集的资料,分析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设计需求,设计与规划完成项目的步骤与方法,形成一个初步可行的方案。例如:根据搜集的资料和项目要求选择元器件,并列出所需元器件清单,画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图,撰写计划书,制定任务分配表及进度表等。
3.确定方案
各小组通过分析所设计的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来确定电路的可行性,为了确保电路的可行性以及确定电路各元器件的参数,可用仿真软件Multisim对设计好的原理图进行测试。通过小组讨论和组员提意见的方式完善小组的方案,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方案的决策可提出意见但不能过分干涉,要知道学生可能会有错误的决策,但错误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甚至通过修正错误的方案达成既定目标,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4.实施方案
各小组实施确定的方案,包括购买元器件、画印制板图或装配图、组装电路等。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分配表中分配的任务执行。组装电路可在自制的PCB板上焊接(如果学生已学或正在学Protell99制图软件),也可用万能板设计电路的走线和元件的排列布置。
5.电路检测及调试
对焊接完成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进行检查,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焊接是否合格,用万用表检查有无短路和断路现象。若安装的电路有故障存在,工作小组应根据故障现象对照电路原理图进行讨论分析,利用仪器及仪表具体排查可疑故障点,找到确切的故障点并进行相应的修改。经确认无故障后进行调试,用示波器观察整流、滤波、稳压后的波形,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整流、滤波、稳压各输出点的直流电压。电路调试及故障排除的整个过程要在老师的监护下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6.演示讲解及总结评价
各小组轮流上讲台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包括分析设计思路、电路原理、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故障排除的过程、调试的结果等。每个学生要围绕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撰写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应包括查阅的资料、电路原理图和印制板图或装配图、电路原理分析、制作电路注意事项、电路的调试和故障的排除、感想收获等。根据各小组的讲解、展示的作品和实训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1)学生互评包括组内评和组间评。组内评是由工作小组组长组织组员点评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各小组成员的表现及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确定等级;组间评是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小组组长点评完成本项目过程中的优点及缺点,并确定各工作小组等级。综合组内评和组间评得出学生互评的结果。
(2)教师集中所有学生点评项目完成的质量,检验其是否合格。教师点评态度要中肯,以肯定优点为主。教师结合项目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要点包括工作分配是否合理、成员间的合作意识、提交资料的质量、作品的美观、功能的实现、在完成项目中存在的亮点及不足。
在六步教学法实施过程当中,实施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主持和引导。理论上《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最好能按照以上六步进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保证每一次教学过程都能完成这六步。老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有这六步的思想,尽量地呈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但在实际的教实施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因六部教学法的实施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行动上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但许多学生自觉自律性、主动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一个组往往只靠一两个学生执行项目任务,其他学生等着坐收成果,所以学生的行动需要加强巡视和规范。
(2)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面对众多的资料,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取舍,面对问题,不能够通过知识迁移和协作探究解决问题,表现为对教师和对能力强的学生依赖性强。
(3)该六步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时间比较难掌握,因为每一步的任务不一样,学生的水平不一样,关注的点也不一样,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意外而影响实施的进程。由此可见在运用这六步教学法的时候,老师需要做很多功课。如每个组的项目方案不一样,因此老师要掌握该项目不同方案的知识,才能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项目。
(4)教学法在我国高校中运用不多,方法还不成熟,教师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学习,而学生对此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它进行分解,比如只运用六步法中的两三步,进行一个小型的设计,让学生们逐渐熟悉和接受,老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运用和揣摩这种方法,等有了一定经验之后,再进行整个六步法的教学。
随着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的推广,它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这需要我们的教学工作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认识、探索和研究,寻求出解决方案,更好地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28-02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其中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又是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如果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广大教师不仅耳熟能详,而且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习惯,但该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先教后学,这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兴趣能力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也与现代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不相适应。而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新的电子技术(如汽车大灯光束自动调整系统,雨滴感知型刮水器系统等)在新车型的应用,使得汽车电气系统越来越复杂,但是中职的学生综合的整体素质并不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如何培养适应现代汽车快节奏的企业维修技术人才?这就对《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课程所采用的传统课堂模式提出了挑战。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扮演帮助者的角色,利用情境,协作、交流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先后产生许多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我任教《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学科教学过程中,多次尝试利用项目教学法,结合学校现有的设备,如充电系统中的发电机组装与调整、充电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起动机的拆卸与检查、起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电子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照明系统的电路分析,故障诊断、电喇叭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防盗系统的组装、电动门窗系统的拆装等。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教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流程,共同制定计划,最终完成整个项目,并开展个人或小组评价。学习的重点是学习的过程,整个过程学生全全参与,锻炼学生自身的能力。下面就是我在2011年上市课《电喇叭不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中如何对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中的应用实施及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的阐述。
一、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实施。
1.确定项目任务阶段。确定项目任务是项目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根据学生的状况,结合实际生产需要,提出一个或数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与学生一起就项目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最总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例如,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当电喇叭的组成,继电器的作用与结构,电喇叭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连接等内容讲完后,根据教学进程的需要,完成电喇叭不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这一项目任务,根据喇叭受控的线路不同(如捷达和现代车型的喇叭电路),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几种车型电路图,选择车型,最后确定与教学学习中电路图接近的现代车型作为完成项目的教学任务,贴近教学实际。在这一过程中,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提高识图能力。
2.制定计划阶段。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项目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老师的认可。例如,学生分组后选择“现代轿车电喇叭不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时,首先要求他们设计出该车型的电喇叭电路原理图和电路接线图,然后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熟悉该车型的电喇叭系统的组成及元件所在位置,并能确定造成电喇叭不响的可能性原因。讨论需要检测的部件及小组成员的细分工和岗位转换。在此阶段,学生通过项目的制定互帮互助,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组织能力等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和提高。
3.计划实施阶段。学生在小组的分工及小组的成员的合作形成后,让他们各组完成教师提供的项目工作单的前期必会知识储备,为了检验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情况,设置情境模拟,提供各元器件,导线。让各组合作按照电路原理图连接电喇叭电路,按小组分工检测各元器件,学生在检测时互相交流,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选择正确的检测工具,利用仪器(万用表)对所选择的元器件进行甄别、判断,做出正确的判定,明确造成电喇叭不响的故障原因所在。学生根据电路检查要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内的原则,构思画出每组的电喇叭不响的故障诊断流程。各组交流故障诊断流程设计,指导教师辅助得出最优的故障诊断流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连接电路有可能出现导线连接错误,接触不良,连接电路出现短路、断路等故障,教师应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对学生及时指导和鼓励,分析电喇叭电路的常见故障。然后,学生收获各种可能引发的造成电喇叭不响的故障原因,结合实车就车诊断,按照合理的诊断流程诊断,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合作分工,判断故障所在,找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验收项目成果。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以及个人的辛勤劳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项目的实施,具有一种成就感。
4.项目评估总结阶段。针对在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指导学生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的方法进行反思、整理和总结,为以后的项目实施积累经验。例如,在对电喇叭的好坏检查时,学生都用的是万用表检测电喇叭线束两端的电压有无方法判断是否是喇叭本身故障,其实也可用试灯法或直接用万用表检测喇叭的好坏,或短路法方法不一,教会学生在判断其他电路故障时,这些故障排除的方法,很具有代表性和通用性,掌握这些方法,对解决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1.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直接影响到对本课程项目任务的制定,实施和测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同事也要创造机会,积极到企业顶岗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满足教学需要。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全力提升员工素质
突出培训体系建设
始终坚持服务公司发展,加强集约管控,创新培训体系,强化资源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国网湖南公司将培训工作纳入人力资源整体架构,利用SG-ERP系统实现培训项目在线管理,强化计划管控,规范培训工作机制。在国家电网公司制度体系基础上,制订《湖南省电力公司培训工作管理办法》,以及现场培训、技能实训、培训班、内训师、培训工作评价等办法和制度,完善培训制度体系。开展实训基地三年规划建设,建成设备设施和现场同步、适度超前,专业覆盖供电企业所有工种,单位覆盖所有供电企业的省公司、市州电力公司两级实训基地网络。建立省公司、市州电力公司两级内部兼职培训师队伍,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大力推进培训课程、教材标准化建设,落实“三考”工作要求,形成全员培训考试常态机制。
坚持人才强企战略
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创新实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办法”和“岗位能效工资管理办法”,构建员工“岗位”、能力发展双通道,迎难而上开展能力评价,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建立人才分类分级和专家评选制度,促进高层次人才成长。目前,国网湖南公司有国家级人才1人,国家电网公司专业领军后备人才15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48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5人,湖南省技术能手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
深化全员培训考试
始终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深化各类人员全员培训考试,突出现场培训和作风建设,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素质稳步提升。
积极开展处科级干部、管理人员、班组长和新员工培训,树立了生产管理人员春季轮训、班组长综合技能提升培训、技能人员“单元制、模块化”培训等新品牌。突出“差异化”现场培训,所属各单位“春季现场培训活动”和“暑期现场培训活动”形成常态。以赛促培,通过“四个随机”(即:随机抽班组、随机抽人员、随机抽项目、随机抽裁判)组织开展现场培训竞赛,强化全员能力和作风建设。适应企业发展,通过竞赛调考、技能鉴定、能力评价,掀起全员考试,员工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和经营指标的完成。
创新力
——推行“差异化”培训, 提高员工岗位适应性
为认真落实国网公司关于加强“三集五大”岗位适应性培训的工作要求,促使一线员工尽快适应岗位新要求,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湖南公司积极探索培训新模式,在组织对新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规程规范等内容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突出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不同岗位要求、不同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状况,大力开展“差异化”现场培训。坚持以工作现场为课堂,以工作内容为培训内容,培训的针对性强,有效缓解因工作任务趋于饱和而带来的工学矛盾。2012年以来,共开展“差异化”现场培训项目27574个,参培人员达14.95万人次,确保了全员基本适应新的岗位要求。
开展“差异化”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差异化”培训计划。突出专业差异,由专业部门牵头分析,针对各专业整体水平现有的差异,提出解决方案和培训需求。突出岗位层级差异,由工区和班组根据各岗位层级的职责要求差异,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提出差异化的培训需求。突出员工能力差异,由员工个人按照岗位要求,分析自身技能水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异,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全生产和营销服务的季节性特点,以及班组工作计划,统筹制定“差异化”培训计划。
创新培训形式,规范实施培训计划。不断创新培训形式,采取“导师带徒弟、作业前培训、现场演练、集中学习、技术讲座、技术问答、考问讲解、技能示范、岗位练兵、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等适当的形式来实施培训计划,并利用现代通讯、网络、信息等新技术,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生动充实的培训。规范培训计划实施管理,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并通过生产周例会等形式加强培训计划实施的管控,及时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形成闭环管理。
及时合理评价和运用培训成果。广大员工通过“差异化”现场培训,提高了技能等级水平。公司实行《湖南省电力公司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办法(试行)》和《湖南省电力公司岗位能效工资管理办法(试行)》,对员工进行合理评价,并按照作业员、作业师、高级作业师、专家来确定相应的岗位能效工资。
促进“差异化”现场培训工作常态化。将“差异化”现场培训工作常态化作为不断提升生产技能人员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分级负责,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组织开展春季、暑期等“差异化”现场培训专项活动。将其纳入周(或月)生产工作例会,定期分析和总结,同时纳入工区、班组和员工的绩效考核,将评价考核排名和结果与绩效工资分配、评先评优、晋级等挂钩,有力促进“差异化”现场培训工作的常态化。
行动力
——注重技能培训, 开展“送培上门”
近年来,根据国网公司统一部署,国网湖南公司新上划了二十多个地方电力公司,生产技能人员约三千多人。由于客观原因,新上划公司的部分生产技能人员不论是专业素养还是技能水平,都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需加大新上划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力度,加速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发展,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后岗位的要求。为此,从2012年8月开始,国网湖南公司多途径开展培训需求调研,结合各上划公司实际,系统设计课程、编制专用课件,为新上划技能人员量身定制了“送培上门、以点带面”的专项培训工作方案。专项培训方案共分为五个阶段,环环相扣,闭环管理,确保取得实效。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根据需求,制定工作方案和“送培上门”专项计划定,明确师资,开展课程设计和课件制作,同时做好场地设备设施的准备。
需求调研及方案编制结合年度培训专项计划的制定,公司组织通过文字调研、现场座谈等方式,进行需求调研。对新上划技能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重点分析,编制2013年“变电运检、输电线路运检、配电线路运检、装表接电、抄核收”五个专业的专项送培上门计划。制定公司“送培上门、以点带面”专项培训工作方案和各单位的的实施方案,明确培训目标、课程设置、时间进度、授课形式等内容。
第二阶段实施“送培上门”。公司培训(分)中心负责项目管理,选派优秀内训师授课,在人员相对集中的郴州供电公司实训基地和怀化供电公司实训基地设点,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培训技能骨干。
公司组织“送培上门”的实施,各技能培训机构负责项目管理,选派公司优秀培训师进行授课。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对技能骨干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为基层单位培养技能骨干和师资。
第三阶段开展“以点带面”的培训。各二级单位组织参加过培训的技能骨干对其它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和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现场培训,以点带面,覆盖全员。
各二级单位按照公司培训内容、模式组织对其它上划人员集中开展培训。由参加过培训的专业技能骨干授课,传授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同时结合班组工作安排,在专业技能骨干带领下开展现场培训,以点带面,覆盖全员,确保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第四阶段技能提升培训。所有技能人员有针对性参加公司和市局举办的“单元制、模块化”标准化技能提升实训班。
新上划技能人员根据自身能力情况和技能等级状况,针对性参加公司和市局举办的“单元制、模块化”标准化技能实训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并通过参加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职业等级资格,满足岗位技能要求。
第五阶段总结评估。年底全面开展“送培上门、以点带面”专项培训工作的总结评估,统筹安排下一年度的工作。同时,为确保培训效果,公司要求全面落实岗位能效工资制,实行薪酬分配与能力相匹配的激励机制,激励技能人才立足一线岗位不断成长。
关键词 建构主义;电子技术基础;项目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064-02
《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繁琐复杂,概念多,原理抽象、枯燥难懂,操作深奥难明,学生难学难懂的情况愈演愈烈。如何把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成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去寻找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结果,然后再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为此,项目教学法表现出了明显的可操作性。
一、项目教学法实施理论依据
1.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2.以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任务为基点,让学生利用各种校内外的资源及自身的经验,采取“做中学”的方式,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得知识与技能。
3.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通过多元方式参与工作过程,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与师傅、同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从新手成长为专家。
二、项目教学法定义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最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在项目教学法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三、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1.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依托。
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3.学习成果以多样化为特征。
4.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设计
1.项目选择。对于具体电路,可由简到繁,由难到易,逐步展开,尽量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但有时也难免有一些例外,则可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作为完整的产品,电子制作应该具有实用价值与外观要求,项目产品最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产生直接的感官效果。要通过实践掌握各种电子元器件、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熟悉整机的构思设计过程、装配工艺、调试技能及各种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等。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编组,注意每个小组的人员搭配,明确组长的职责,并通过组长对每个项目小组实施全程指导和监控,掌握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某些小组或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产品评价和学生考核。每个学生都要通过考核得到该项目的成绩,其成绩由小组产品分、表现分、书面小结分和答辩分加权平均而成。此举目的在于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参与项目,使之通过项目实践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
4.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条件。双师型教师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充要条件;完善的实验设施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必要条件。
五、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根据项目目标和研究的具体情况,选择高阳县职教中心电子电工专业11电工班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该班学生已学过物理学,电工学等基础课程,初步掌握了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符合研究要求。
【知识目标】晶体二极管中发光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单向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
【技能目标】学会基本工具的使用,产品的拆卸,根据实物画出实物连接图,再进一步到原理图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巩固万用表的使用,整流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的识别、检测及安装连接,单向晶闸管的识别、检测及连接。
【德育目标】学会合作学习,尊重他人,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教学课时】16课时。
【教学过程】
1.首先要求学生按任务书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综合考虑学生的成绩、技能水平、综合能力等因素,将全班进行小组划分。
(1)认识六路抢答器,引入项目。
(2)拆卸六路抢答器。
(3)将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
(4)通过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来进行检测。
(5)通过使用Protel Dxp 2004软件绘制原理图和PCB图。
(6)自制印制电路板。
(7)教师提供元器件,学生根据电路图进行组装,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8)知识拓展:利用已学的知识,再此电路的基础上添加声音提示,可应用B点与电源负极之间的1.4V电压作为音乐IC或讯响器发出声响的触发电压。
2.相关理论实践相互融合。
任务一:认识万用表。
任务二:搭接电路。
任务三:万用表测直流电压电流。
任务四:万用表测电阻,各类二极管的性能好坏检测。
任务五:应用Protel Dxp 2004软件绘制原理图和PCB图。
3.进行项目检测与评价。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先后分三步分别进行考核与评价。即指导教师在实施前,将考核与评价的标准向学生公布;完成后,指导教师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及实际操作的结果综合打分;将表格内的所有分值相加,得到每个学生在这次项目教学法中所取得的成绩。
4.项目总结。总结该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完成,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的积极努力,还需要发挥小组团队的作用。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培养和训练了学生们独立操作、综合分析和表达的能力,还培养和训练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相互沟通的技巧及重在参与的能力。
六、在《电子技术基础》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项目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项目的确立。
(1)突出项目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突出项目的层次性。
(3)突出基本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4)突出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读和检测,突出功能电路的调试和测试。
(5)突出对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有效整合。
2.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是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要完整有序,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技能操作;既有学生的学,也要有教师的教,但仍应遵循学生的主体性运作。
3.项目评估。老师的评估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应做到成果评定与过程评定相结合。成果评定时有学生作品的可以进行直观评定,过程评定时根据学生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做出评定。
4.项目总结必不可少,并应适时把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项目总结应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中,“一题多解”是应该极力推荐的。另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知识进行解决,能逐步将小电路应用到大电路中。
参考文献:
[1]谢迎春.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07.
[2]李小辉.“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5,(5):97-98.
[3]陈振源电子技术基础(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钟启泉.教育方法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