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论坛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本刊讯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经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同意,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定于7月26日至28日在山西太原举行首届中国法院文化论坛。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人民法官的品格与追求”。论坛由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与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届时,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将出席论坛并讲话,法院文化分会名誉会长(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领导)、会长、副会长(部分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委员(部分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论文作者将出席论坛,参会人员约200人,将有50篇优秀文章进行论坛大会发言。
本届论坛是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自去年11月5日成立后举办的一次重大活动,是该分会贯彻最高人民法院领导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法院文化分会成立时作出专门批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充分体现人民司法事业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法院及法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职业道德以及行为准则等,既具有完美的精神内涵,又具有丰富的物质内涵,既表现为外在形象,又表现为内在素质。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执法公正的法官队伍。法院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大事,更是人民司法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大事。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各级人民法院都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这项工作,使法院文化建设伴随着人民司法事业共同发展、共同前进。”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对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各级法院应集聚智慧,在人民法院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上切实迈出新步伐、走出新路子,为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他强调,要大力培养人民法官“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用“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领风尚、弘扬正气,是当前各级人民法院的一项重大宣传教育任务。
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会长李玉成就本届论坛的组织和筹备多次作出部署,他指出,本届论坛旨在深化广大法院干警对法院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丰富法院文化内涵,充实干警思想,在增强法院干警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审判水平和审判作风的提升,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促进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创建学习型机关作出积极的努力。
另据了解,本届论坛论文征集成果丰硕,全国法院系统广大干警积极参与,认真撰写文章,踊跃投稿。据初步统计,各高院组织论坛文章800余篇,向法院文化分会报送224篇。这些文章紧紧围绕“人民法官的品格与追求”的主题,从不同角度阐述法院文化的现状、内涵,深刻发掘人民法官的思想、行为特征,并紧密结合三项重点工作及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阐述法院文化建设的发展前景,以及如何培育和引领人民法官的职业品格和价值追求。
境界所蕴含的这一文化和精神价值已经受到世界人文学者的普遍重视。现代物理学理论也证明了中国人文精神的高明与伟大,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必然是归一的,但是是归东方,而不是归西方。就境界来说,西方思想是“有我”的,而中国是“无我”的。中国人以抱一为天下式,西方则没有这个“一”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重以不变应万变。而这里的不变不是绝对的不变,而是“得一”大道上的变化,过去中国文人做这样的对联,上联是“千山千水千才子”,下联是“一天一地一圣人”,显然后者略高一筹,这是一个境界问题,而这个境界就是现在人大多不认识的大化之境,它是靠天地万物化育而成,他应是与众生同体,合天地成形的大象之境。其大为无限大,上不封顶,下不封底,有才者任意驰骋,尚不能触其边角。这个境界可谓正大而光明。
境界的形成是多纬度的,单纯的线性或面状思维都是不可取的。古人云:物有大而不普小而兼通者。镜子再大所映必偏而不能遍,明珠虽小但可鉴包六合。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圆的价值,大事大圆成,小事小圆转,好诗每句如珠圆,流美圆转如弹丸,心灵运行非直线而为圆形,圆象道体,圆者无极而太极也,形之浑简完备者,无过于圆。先哲道体、道妙,亦以圆为象。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这是人之大境界,非常人所能达到,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甚至为终生所难以企及。人和人的距离很快就会拉开。但是这种差距不是象一些浅薄之士所理解的那样,总是处心积虑地想翻出与前人不同的新鲜花样,你往前走,我往后退,你向上看,我朝下瞧。其实这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所谓蔽则新是也。难得是找圆的中心点,不中不正,不正则不大,不大则不久。能从理论上认识够,认识到的很少,这仍需要教育,而且是大境界的教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印度的释迦牟尼都是具有这种大境界的伟大思想家,他们为世界人民所承认,为世界学者所仰慕。我们现在搞精神文明的画家却并不太了解这个情况,由此看到我们当今的境界仍需要充实。我们还不能搞超越,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超越的地步。古人云:盈科而后进,我们还缺乏深入的继承。由于思想境界的浅薄,心境达不到中和平淡,心态得不到自在松弛,心情也自然不会静下来,也就必然导致身心不健康,因而不能避免出现火、躁、浮、动的心态,作品自然就会流露出这种情境。肤浅躁动、刺激、有火气和有纵横气的作品是病态的,是短命的,更达不到与终生同体的永生。
现在我们看古人,只视表面不看精神,原因是没有识别精神的能力,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知道的,我们内心不知道的自然也就看不出问题,就不可能达到中华民族的大境界。这个境界是不能为威武所屈,不能为富贵所,不能为贫贱所移的精神境界。
现在一些画家的思想处在对现实问题的相互反映和刺激之中,受逼于现实问题之下,现在的潮流是什么,什么容易入选,什么容易获奖,什么容易卖钱,就画什么。也有人看外国人的眼色,讨西方人喜欢,别人承认才是对的,这就放弃了最根本的原则:自尊和自信。而把自己的观念建立在别人的好恶上,变成了追名逐利和赶时髦的东西,从而成为后殖民是进步,认为这才有世界意义。这是地地道道的洋奴文化和洋奴意识,这同样是无头脑、无知识、不成熟的表现。孔子讲仁者乐山,主要是仁者的思想能安于义理,厚重不迁,不会随便的改变主意。山主静,水深亦静;深则静,浅则流,不安静深不了,不深也静不下来。还有一种人很有自信心,但缺乏知识,结果表现为狂妄自大,看
不上今人,看不上古人,盲目自我崇拜。又因为多年来接受的都是西方模式的美术教育,所以对自己的祖宗采取的是虚无主义的态度。人类文明的进步,美术家的精神纯化,都需要教育在断裂的鸿沟上架起桥梁,让今人真正了解中国人的艺术境界。
中国大陆电视谈话的兴起
作为电视媒介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节目形态之一,谈话节目在中国大陆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包含了“公共空间”、“娱乐”、“社会意见和舆论”的多种成分。
从西方媒体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电视往往在一开始就承袭或部分承袭了广播电台节目的传统,各种各样的谈话始终在电视屏幕上占有一席之地,象美国早期的娱乐杂耍谈话节目“BroadwayOpenHouse”(NBC1950)和新闻与公共事务谈话节目“MeetthePress”(NBC1947)、“FacetheNation”(CBS1954)等,多多少少都源自电台广播一样(GSCOTT1996)。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情况则多有不同。一方面,中国大陆的第一代电视从业者大都来自报业和电影业,使得电视节目从一开始就体现出以画面的高度“唯美主义”和解说词的高度文学性和修饰性为主要表现风格和审美取向;另一方面,在1980年代以前,中国大陆媒介所强调的宣传意识至上的原则和前苏联将纪录片视作“形象化政论”的观念,使电视从业者和受众双方都非常习惯于屏幕表达“高于生活”的神圣性,生活化的聊天自然难于涉足其中。除了政府高级领导的讲话外,在1980年代以前,电视节目中几乎不使用同期声(陆晔1997)。198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社会的改革开放引起了人们对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普遍关注,中央电视台1995年2月开办了《电视论坛》,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就某些重大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发表看法,当年12月11日主持人赵忠祥和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总指挥和总工程师们就宝钢建设问题进行的讨论,便是较早的一例以主持人和嘉宾为中心的电视谈话(陆晔1997)。然而,这种电视讨论与其说是“谈话”,到不如说是“采访+演说/做报告”更贴切。或者说,这类节目,传播方式仍然是“单向”和“自上而下”的,传播内容仍然比较单一,节目中出现的,往往都是具有相当级别的各种高层人士,普通公众较难介入。
中国大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TALKSHOW)当数1993年1月开播的《东方直播室》。当时,新成立的上海东方电视台在每晚7:00-7:30这个往往令地方电视台望而却步的晚间黄金时段,开办了这档演播室直播谈话节目,与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新闻栏目《新闻联播》进行收视角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该节目以社会热门话题为依托,以演播室谈话为主干,以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互动为支撑,既体现出中国大陆电视传播观念的变化,也是第一次把“演播室受众(STUDIOAUDIENCE)”这个特殊的受众群体放在了与主持人和嘉宾同等重要的地位,“构筑中国电视全新的传-受关系”(李良荣,陆晔1995)。在一些文化学者眼里,节目的直播形式和“演播室受众”对于热点话题的参与,使得这个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作为普通市民“将他们原有的群体心理释放出来,参与公共生活、表达社会情绪的民间思想空间”(王元化1995)。在这里,电视谈话开始体现出“公共空间”的文化特征。也许正因为这个节目承载了太多的社会意义,而“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其形式意义是要大过谈话内容的,谈话和要旨是‘问题’的提出而不是‘问题’的深入,而‘问题’本身又是很有限度的”(徐醒民1995),在开播两年多以后,该栏目因为社会性热点话题的“枯竭”从每周五档改为每周一档、双周一档,最后无疾而终。紧随在《东方直播室》之后开播的同类直播谈话节目《今晚八点》(上海电视台1993年2月)也几乎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偃旗息鼓。
1996年4月,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开播。较之于《东方直播室》“主要强调一种谈话的氛围和仪式”(沈莉1999)——“谈话”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实话实说》更具有市场化背景下现代电视节目生产的自觉意识:从话题甄选、谈话层次设计、有关资料的准备、记者前期调查、嘉宾的选择与搭配、主持人的风格定位与现场组织策略、大屏幕使用、灯光设计、现场乐队功能、现场多机摄录和后期编辑等,各环节的实施和有机协调多体现出对海外同类节目的模仿和借鉴,而且借鉴得十分到位,专业化程度很高——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已不仅是作为一种仪式和氛围的“谈话”本身的象征意义,而是“谈什么”和“怎么谈”——话题的市场“卖点”和谈话的技巧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主持人的自然、松弛、冷面幽默和平民化——被业界人士称作“犹如邻居大妈家的儿子”,使得节目在“生活化”的同时凭添了许多“娱乐”成分:即使是社会意见和民间舆论的表达,在这个节目中也因为语言的机智幽默和生动活泼而增添了单纯的娱乐色彩。《实话实说》开始作为一种“类型”(FORMAT)节目的市场化运作,影响中国电视界,进而影响受众。
于是,在1990年代后期,电视谈话大行其道,和其他大众媒介产品一起,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也同时体现出市场化大环境当中受众的文化选择以及背后的社会文化特征。
海派电视谈话节目的地域文化特点
上海是一个都市化程度高、地域文化特点突出的城市。尽管作为中国大陆最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对于西方文化具有天然的吸收能力,但从中国大陆的媒介市场化的角度看,由于其自身文化上的紧密性,大陆其他城市的文化产品在上海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更显示出上海的媒介产品和受众之间,在文化上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
1998年到1999年,上海的各家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走红的情形下,重新相继推出谈话节目《有话大家说》(上海电视台1998年10月)、《城市心情》(东方电视台1999年4月)和《走进心世界》(上海教育电视台),同时,有线电视台的各个专门频道,也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先后推出《评头论足》、《看球评球》等影视类、体育类的谈话节目。此外还有东方电视台每周末的沪版《非常男女》——娱乐性谈话节目《相约星期六》,和幼儿游戏类谈话节目《欢乐蹦蹦跳》。这些节目以突出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较短时间内培养起相对稳定的本地观众,《有话大家说》的收视率目前已远在《实话实说》的本地收视率之上。(参见[表1])
文化学者认为,海派文化,或者更进一步,可称作“上海文明”,其最基本的文化心理品性在于“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和“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反映在文化上,就体现为雅俗文化之间的巧妙平衡——融合了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和顾及现实可能性的世俗智慧(余秋雨1995)。
上海的电视谈话节目充分地体现出在受众和电视产品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之间的城市文化特征。《有话大家说》的节目定位是“大众话题评说”,虽然从话题处理和主持人的表达技巧上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实话实说》的“地方版”,但和《实话实说》的文化取向和风格非常不同。从《有话大家说》的编导阐述中,便可以看到一些海派文化特征:
全中国,北京人被公认是最能侃的,上海人的嘴皮子真不如我们的头脑有名。但是,做了几期《有话大家说》节目之后,我们惊异于发现了上海人潜能的另一面——能说会道的一面。
上海人不是政治家,我们不善于调侃国家大事中的条条框框;却能从身边的小事中提炼待人处事的准则。
上海人不是雄辩家,我们务实,用一些最朴素的语言,讲一些老百姓的大实话。
上海人也不是小市民,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国际大都市中,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正在逐步“接轨”……①
《城市心情》则以“理解都市情感,沟通凡人心灵”为主旨,试图“为城市人带来一种‘新世俗关怀’”,在话题设计和节目风格上较《有话大家说》更具有都市白领情趣;《走进心世界》发挥教育电视的特点,以“心理分析指导”的方式探讨人际关系、自助、心理和反映现实生活。
从个人收视情况看,上海电视谈话节目的主体受众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0岁至59岁的城市市民群体(参见[表2])。这个群体本身就是最能够集中体现城市文化品性的主体人群。因此,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尽管在电视谈话走红之前,屏幕上一种十分兴盛的以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节目——大学生电视辩论,但至少在《有话大家说》当中,真正的受到观众欢迎的电视谈话高手,却不是有较高文化水准的大学生,而是平民百姓当中的中年人。②这不仅和生活阅历有关,也和电视谈话节目的主体观众的城市文化需求相关。
话题选择:电视受众与电视产品的文化依附关系
一般认为,对于电视谈话节目的观众来说,话题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一项有关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受众调查表明,73%的观众认为,电视谈话的话题是决定其是否收看一个节目的最重要因素,尽管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吸引力也很重要③。
从中国大陆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选择看,从《东方直播室》直到早期的《实话实说》,电视谈话节目起步阶段的话题选择,大都集中在社会热点上,而进入成熟阶段则逐渐分化:《实话实说》正在“改进社会生活话题节目类型的同时,发展人生体验话题的节目类型”。④上海的电视谈话话题则较多集中在都市生活方式、生活形态和生活观念,以及社会问题和社会公德。(参见[表3]、[表4])即使是同类话题,《实话实说》一般围绕个案展开,而上海各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则更趋于群体化,更接近上海城市市民的生活趣味和文化品性,如《有话大家说》有关生活方式的话题“经历公厕革命”、“家电故事”、“股民故事”,有关婚姻家庭和人际关系的话题“嫁在上海”、“什么样的女性最幸福”,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道德的话题“戳穿马路‘阿乍里’”、“说话要说普通话”、“自行车被透以后”;《城市心情》的时尚消费话题“追风网球”、“透视内衣橱窗秀”等,都是取材于上海特有的都市生活和城市文化,与受众在文化上的契合程度是比较高的。《有话大家说》2000年的收视率几乎在6至9个百分点之间,“电视谈话节目收此效应,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成绩。”⑤
简短的结论
电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文化情景。业内的批评家们因此而认为,在笛卡儿时代,一个人可以说“我思故我在”,但在今天这个大众媒介时代,恐怕只能是“我上电视故我在”(RobertAbelman,1998)——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把传统上私人领域的文化元素和社会公共领域交织在一起,而且由于受众的深度参与,更加强化了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情景之下,电视产品和电视受众之间除了消费产品—消费者相互依赖关系之外,在文化上同样紧密的共生共荣关系。上海的电视谈话节目,为我们提供了在电视受众和电视节目的关系基础上,一个透视海派文化特征的样本,并最终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传感器,对于当代社会文化品格表达和塑造的作用。
有话大家说城市心情实话实说
1网络故事(生活方式)畅想未来
2人体模特儿(文化观念)漫游未来我的儿子太潇洒(消费观念)
3出国打工记(生活方式)聪明的烦恼(青少年教育)
4我与电影(娱乐)“保险”保险吗(社会观念)强子(个人奋斗经历)
5自行车被偷后(社会问题)昨天、今天和明天(青少年教育)
6过年话吃(生活方式)没完没了好心情(娱乐)新世界(残疾人的社会关怀)
7初九话酒(生活方式)读本好书过个年(生活方式)
8我在马路边拣到……(社会公德)文明养狗(生活方式)再哭一次就长大(青少年教育)
9今年冬天几把火(安全)走自己的路(交通安全)
10讨债人的苦恼(法律)洋雷锋(社会道德)住家男人(家庭关系)
11网上消费谁来保护(法律)
类别(%)政治/社会事务经济/消费教育娱乐生活方式社会问题/公德婚姻/家庭关系法律法规环境体育其他
有话大家说3.96.610.56.618.414.510.57.95.36.69.2
城市心情4.2-8.316.729.216.712.5--4.28.2
实话实说4.67.710.86.216.010.827.74.61.51.58.6
注释:
①/yhdjs
②应启明,谈话常识,广播电视研究1999/5
③Broadcasting&Cable,Sept.28,1998
④/talkshow
⑤/yhdjs
⑥资料来源:上海广播电影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⑦资料来源:陆云鹏,上海地区谈话类节目个人收视率分析,广播电视研究1999/5
⑧资料来源:/yhdjs,/talkshow,《城市心情》栏目组
⑨资料来源:同上
参考文献:
Abelman,Robert,ReachingACriticalMass,LEAInc.1998
Fiske,John&Hartley,J,ReadingTelevision,Methuen&Co.Ltd.1978
Morley,David,Television,AudiencesandCultuies,RoutledgePublishers1992
Scott,GiniG.,CanWeTalk?ThePowerandInfluenceofTalkShow,
Williams,Raymond,Television:TechnologyandCulturalForm,RoutledgePublishers1990
陆晔,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李良荣,陆晔,从《东方直播室》看中国电视传播观念的突破,东方直播·文化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王元化,《东方直播·文化篇》序,东方直播·文化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中国古建筑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距今20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记载古人曾用丹粉涂刷在木构部分。《论语•公冶长》一书中提到管仲家的装饰———“山节藻”,刻着山岳的斗拱即为山节,而绘制着水藻的梁外的柱子则是藻。秦汉时期多用龙纹、绵纹和云纹作为建筑彩画常用图案形式。佛教在我国兴起之后,影响了南北朝时期的彩画,其绘制的图案吸收了佛教元素,增加了卷草、宝珠、字、莲花等图案。汉代的建筑彩画已非常发达,其彩画主要绘制于门楣、藻井及柱壁之上,色彩多用对比色,常用的色彩是石绿色和朱红色,利用两者冷暖关系、明暗关系以及对比色关系相互映衬,绘制手法上色彩多均匀涂色,“文以朱绿,饰以碧丹,光明熠熠,色彩斑斓”,正是对汉代宫廷装饰彩画的真实描写。西晋的彩画受当时新兴佛教的影响,佛教常见的象征元素如宝瓶、双鱼、法螺等被彩画艺术所吸收,并作为新兴的图案纹样,在此之后,秦汉以来的建筑彩画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建筑彩画色彩选用上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隋唐期间的彩画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彩画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图案绚丽多彩,色彩极其丰富,绘制技巧空前精湛,各种多彩的纹样相应而生。著名的“五彩间金装”的精致纹样就是在隋唐期间绘制而成的,该作品呈现出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美好景象,同一时期,栩栩如生、活泼形象的鸟图案、兽图案纹样显现在了建筑彩画内容之上。建筑彩画进入成熟期是在宋代,当时的彩画颜色分九种,其中以红、绿、蓝三色为主,用退晕的方法表达颜色的深浅,图案也高度程式化,此时的彩画施色上常用的是六种形式,六种彩画形式代表的是不同等级的建筑形式,在构图上弱化了写实性题材,更注重的是纹样的装饰效果,从而也使施工的进度加快了,彩画的纹样更加绚丽多彩。元代多发战争,但短短的一百年,我国古建筑彩画发展在此期间与宋代彩画相比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创造除了梁枋彩画的基本格局,其彩画色彩使用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主调为青绿色相间,以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对图案进行边线勾勒处理,在此工艺描绘下的彩画形式带给人们的是清丽的、素美的、强烈视觉冲击的艺术享受。另有雕刻装饰艺术融入了建筑彩画之中,成为一种新的绘制元素也首创于元代。
进入了明代、清代,绘制于建筑之上的图案形式更加精致,绘制技巧更加成熟、进步,其装饰艺术效果更加突出。明代建筑彩画逐渐开始规范,并进入成熟期,同时进行了严格的等级划分。清代彩画技术继承并延续了明代技术工艺,但在技术上进行了提升和改革,并形成了整套施工规范,规范对彩画绘制前期及过程诸多方面进行了严格要求,包括整体用金多少、整体基调、施工工艺、绘制内容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明代、清代的建筑彩绘特点就是更加制度化、标准化、程式化。清代宫殿、楼阁中绿色、青色的冷色调为基调的彩画形式,描绘出了古宫殿建筑的光彩夺目、美不胜收。这种基调的彩画也成了清代宫廷建筑的典型代表。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代表着清代彩画的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象征着富丽堂皇的、清丽的、灵活可爱的三种基调,从而用以区分不同建筑的等级。同时,到清代时期,建筑彩绘发展到顶峰,绘画内容上开始将山水和楼阁结合在一起,突出磅礴的气势。
彩画中蕴涵的中国文化
(一)“礼”观念的体现
古代的中国,人们崇尚的是儒家推崇的“礼”,“礼”作为最高精神意念指导影响着人们的一切行为。建筑的规划、建造,无疑也要听从“礼”的安排。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彩画,就其色彩、装饰方面都体现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各朝代相关书籍、文献中都可翻阅到对用色的严格限制,对建筑细节雕工工艺也有明文的规范,周代时,统治阶层就已利用色彩限制礼法,把青色、红色、白色、黄色及黑色五种颜色称之为“正色”,并以此五种颜色象征尊贵。战国时的帝王宫殿运用鲜艳的色彩彰显统治阶层的显著地位。彩画到了明代、清代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色彩的等级划分及彩画绘制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彩画的发展反映出中国建筑艺术受儒家礼制思想影响颇深。
(二)彩画中的象征意义
中华民族的象征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六书”中就有记载,“六书”中将造字方法进行了归纳,“指事”造字法就是运用各种象征性的符号来代表不同的汉字。也就是说,象征文化已深深渗透在我国的古建筑艺术之中。从整体构造到细节描写,从建筑方位到色彩描绘,各种象征意义蕴涵在我国古建筑的多个方面,而彩画中蕴涵的象征含义,更多的体现在不同内容和绘制图案形式、选材之上:
1.象征权利与地位。龙凤作为权利、地位的象征,常被用来作为统治阶层的各种装饰用题材,而宫殿中建筑彩画的主体内容也是龙与凤。龙的权力、富贵的象征地位早在周代就有了,代表的是帝王。后来,龙被民间想象成了神,认为龙是万虫之首。佛教也将龙奉为尊位,用以护法。龙在唐代、宋代用以象征风调雨顺、祥和福瑞,到了明代、清代则用以象征皇权。几千年来龙常常成为中国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因此,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寓意,象征美好、才智和吉祥,常和龙一起使用,凤从属于龙,用于象征皇后嫔妃。
2.象征喜庆、安康。自古以来,人们都有追求祯祥、平安的美好愿景,我国民间善于用各种纹样来预示美好的生活和吉祥太平的景象,这也包含着绘制于建筑之上的图案。灯笼锦的纹样出现在宋代,其图案纹样为灯笼,用以象征年谷顺成,风调雨顺。这些预示着年谷顺成的吉庆纹样,成熟发展于宋代,明代、清代时,发展成“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构思设计。其内容形式丰富多样,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万事如意的期待。寓意的多用方法:葡萄图案寓意子孙多多,仙鹤多指长命百岁,牡丹多指多福多贵,鸳鸯多用来比喻夫妻白头偕老等。谐音常用手法:用蝙蝠、梅花鹿、寿桃的谐音表达福禄寿的含义;梅花枝头之上的喜鹊用以形容喜上眉梢;而“金玉满堂”则用数尾金鱼来象征等。图案纹样也有其象征意义:回纹代表连绵不断,子孙万代,吉利深长,富贵不断,此外还有寿字、福字、喜字等常用于吉祥图案中的文字,用于表示对幸福、富有、长寿和喜庆之向往。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之前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所以教学时课前先安排了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预习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再次认识了研究物质的角度,并提出了对该物质性质的认识过程中不甚理解的问题。
(二)课上探究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对本节课的学情提前进行分析。课上首先对预习学案进行评价,师生共同对其中一份学案进行梳理,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之后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筛选,找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认识过程中的疑惑点,有的放矢。充分体现预习的价值。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学生熟知的用途出发,如:灭火、作制冷剂、做碳酸饮料,推测二氧化碳的性质,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该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真正作为探究的主体,教师要提出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你们对二氧化碳的哪一条性质最感兴趣?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展示并由其他组评价后实施方案。以“碳酸饮料”为例,教学中给学生提出问题:碳酸饮料和我们今天所学的二氧化碳有什么联系?由配料表可以看出雪碧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那由什么现象能证明这瓶碳酸饮料中含有气体?如何通过实验验证逸出的为二氧化碳气体?工厂生产碳酸饮料时是用设备加压使二氧化碳进入水中去了,那你们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水中去了呢?由矿泉水瓶变瘪的现象,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那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性质有什么变化?用什么方法来证实呢?是什么使紫色石蕊变红?你的猜测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为什么刚刚变红的小花又渐渐变紫了呢?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真正进入了情境,通过主动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进行探究,学生学会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回到预习学案,由碳酸饮料的用途出发,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既具有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质又具有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性质。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学生在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案的过程,提高了表达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教学效果明显。
1.1目标与内容在课程设计的层面,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具体目标,再根据具体目标,确定各水平阶段的内容标准。在课程规划的层面,要根据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目标和内容标准来制订水平教学计划,以便从总体上把握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在教学实施的层面(实施的课程),在一节课的具体教学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制订,一节课的目标与内容是具体的、相辅相成的;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又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
1.2过程与结果过程和结果在教学上是一个统一体,关注过程与兼顾结果是一种动态的关系。体验和生成是探究教学过程性价值的核心,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与成长来说则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表现在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实践能力和思想意识等方面,以保证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坚持“关注过程,兼顾结果”的基本原则,以致于体验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的实现,即实现探究教学的过程价值。
2实验教学中的探究
化学教科书中的实验主要是以验证或巩固相应知识为基本出发点来设置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根据给定的实验方案操作,并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于给定的实验册中,再填空式地写上可预期的实验结论和解释,就算完成了实验,同时教师也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写预习报告,实际上这样刻意去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抹杀了学生探究、创造的机会。
2.1以实验现象为出发点的探究如何将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以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要思考的问题。将问题直接暴露在学生面前,可以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提问。在探究性实验的假说验证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以职业院校的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很难得出完全符合实际的正确的结论,这就更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在得到实验现象的同时更注重过程。这既是探究性实验的特点,更是探究教学的精髓。
2.2以实验的装置为出发点的探究化学实验装置往往由常见的玻璃仪器拼凑而成:一种装置可能有多种功能,一种任务可以由不同的装置来完成。因此,利用实验装置进行有效的探究教学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探究教学找到了新的切入点。一种装置的多种功能往往通过归纳综合而得来,一种任务的多种途径往往通过分析解剖或装置改进而得来。例如:制取气体的装置可以启发学生如何改变细节可以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实验装置的改进探究,不仅让学生从原理上理解了装置功能与优劣,还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发散思维,因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教学中的有效做法有:有意暴露教学实验中的矛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多做设计性、探究性实验,增强实验内容的探究性等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的内容可以是条件、装置、步骤、产物、异常现象、失败原因的探究,也可以是实验绿色化、趣味化、生活化、现代化的探究等等。3概念教学的探究
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强调“双基”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基本概念都能讲解深而透,只怕学生一知半解,有时会出现过分注重概念本身的含义与科学性,过分的精细,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
3.1加强概念间联系的整合探究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某些必然的联系,有并列关系,也有上下位关系,充分利用这些关系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开展探究教学的一个研究视角。例如:在有机结构教学中有很多相互联系结构关系值得在教学中以联系的观点整合探究,如官能团间的相互影响:从甲烷、苯的性质,到甲苯的性质,发现甲基变活泼,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苯环的邻对位性质变活泼,能与硝酸生成三硝基甲苯等等。教师如能够引导学生这样对所学知识点加以整合,同时利用化学实验、多媒体等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3.2注重概念发展的整合探究职教化学中一些发展性的概念可采用模糊教学,不必苛责、“不求甚解”,在教学中灵活把握,才能体现教学的艺术。又如对元素周期表模型的建构中要抓住了建模本质:排表原则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尝试,不仅能加深对周期表理解,更能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3问题解决中的变式探究
复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与针对性,在复习的过程中应以问题为导向,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通过探究教学,不断完善和深化化学知识。笔者认为采用先以教材为本,后以问题解决中抓住其本质规律进行变式探究,在问题解决中要做到形变而神不变,紧扣知识主线,通过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复习效率。通过以问题导向的探究教学可以理清问题脉搏,抓住问题关键,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复习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总复习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或小专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广阔性)。培养学生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实践后的探究反思
探究教学在实施时需要学习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刚开始时从表面上看效率比较低,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知识和练就全面的必要的技能。适应一阶段后,学生养成了探究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探究的课题以课本上提供的素材为主,不仅不影响对知识的系统学习,而且还能使知识更加全面和丰富,更能贴近实际生活。探究教学能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探究教学所强调的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发现学习、科学精神等必将为创新教育开拓新的路径,使创新教育能够真正付诸于现实。
探究教学博大精深,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对探究教学应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上的一种尝试,虽然这种只是处于探究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时还过多,但学生已经向探究式教学方向迈出第一步,希望通过不断的尝试、总结,使探究教学能在以后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深入。
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导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探究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化学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
关键词:探究教学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刘知新主编.学科素质教育丛书·中学化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一、概述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中蕴含了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希望与祝福。船舶也是一样。对于邮轮公司来讲,每一艘船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为船舶取一个好名字,对一艘船日后的运营非常重要。另外,船名也是船籍国船舶文化与习俗的印记。
近十年来,邮轮旅游开始在中国兴起,邮轮产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邮轮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之中。每一艘国际邮轮和其他普通船舶一样,有且只有唯一的一个英文船名。而国际邮轮进入中国后,为了方便称呼使用,每一艘邮轮的英文船名都被翻译为中文,例如,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的“海洋绿洲号”(Oasis of the Seas)、歌诗达邮轮公司的“幸运号”(Costa Fortuna)、银海邮轮公司的“银影号”(Silver Shadow)、精致游轮公司的“星座号”(Celebrity Constellation),等等。游客乘坐邮轮旅游,学者研究邮轮经济、邮轮产业等邮轮相关问题,广告宣传中的邮轮视频等一切与某一艘邮轮有关的事情,我们都习惯称呼邮轮的中文译名。由于翻译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加之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从翻译的中文船名中很难完全感受和体会到国外邮轮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无法完全了解邮轮文化的历史背景。
二、邮轮英文名称分类
我们选取了知名度较高的16个邮轮品牌,如美国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Royal Caribbean International Cruises LTD)、嘉年华邮轮公司(Carnival Cruises)、歌诗达邮轮公司(Costa Cruises)、丽星邮轮公司(Star Cruises)、精致游轮公司(Celebrity Cruises)、地中海邮轮公司(MSC Cruises)、银海邮轮公司(Silversea Cruises)、公主邮轮公司(Princess Cruises)、荷美邮轮公司(Holland America Line)、挪威邮轮公司(Norwegian Cruises Line)、冠达邮轮(Cunard Line)等,对其158艘邮轮的名称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将邮轮英文名称分为以下几类:
1.美好或励志的词汇
根据统计,船舶名称中美好或励志词汇的出现频率较高,这是因为一方面可以表达出这艘船的一些特点,另一方面可以传达正面和积极的力量,寄托人们对海上安全航行的期望。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的Allure of the Seas(“海洋魅力号”),Harmony of the Seas(“海洋和悦号”)均属于这一类。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旗下的24艘邮轮均以“of the Seas”结尾,构成了一个系列。邮轮航行在大海上,这样结尾一方面体现出船舶的航海本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大海的敬意。Allure这个词有“引诱、吸引”的意思,她和她的姐妹船Oasis of the Seas(“海洋绿洲号”)的名称是从竞赛中选出的,这体现了这两艘世界上最大的邮轮的特点和吸引力。“Save the Waves”是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从1992年发起的一项针对废弃物管理的环保项目,旨在保护海洋环境,将邮轮给海洋造成的污染降至最低程度。Harmony of the Seas(“海洋和谐号”)是2016年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最新投入运营的邮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邮轮之一。Harmony是“和谐”的意思,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邮轮与海洋的和谐。公主邮轮的Grand Princess(“至尊公主号”)是其至尊系列的第一艘邮轮,grand的意思是“宏伟的、豪华的”,可见公主邮轮对这艘船的奢华定位。迪士尼]轮公司的邮轮都具有鲜明的迪士尼特色和迪士尼元素,充满了梦幻和幻想元素,所以Disney Fantasy(“迪士尼幻想号”)名称的由来就不言而喻了。
2.自然地理
自古船舶就有用知名港口、城市、山川、河流的名称来命名的传统。人们希望借助其知名度来提升船舶的名气,寄托永恒存在的美好寓意。邮轮与普通的货轮不同,其承载物是人,所以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保证乘客的安全。因而很多邮轮公司希望邮轮有一个大气、长久的名字,如Costa的Costa Atlantica(“大西洋号”),Costa Mediterranea(“地中海号”),Costa Pacifica(“太平洋号”)。又如荷美邮轮以港口为名的Amsterdam(“阿姆斯特丹号”),铁行渣华公司(P&O Cruises)的Arcadia(“阿卡迪亚号”)。Arcadia是古希腊的一个山区,那里民风淳朴,生活安逸,邮轮公司取其长久、自由、安宁之意。邮轮是自由之轮,邮轮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享受慢生活。很多人将邮轮之旅看作是逃离之旅,远离大陆、城市的喧嚣,远离复杂的人情世故,远离原本的生活轨道,以此开启全新的生活,这一点从邮轮与自然有关的船名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宇宙的敬畏。自然是永恒存在的,人类在宇宙中如沧海一粟。因而以自然之物命名邮轮,象征着自由、永恒、惬意的生活。如银海邮轮的Silver Cloud(“银云号”),Silver Wind(“银风号”);挪威邮轮的Norwegian Sky(“挪威天空号”),Norwegian Sun(“挪威太阳号”),Norwegian Star(“挪威之星号”);公主邮轮的Star Princess(“星辰公主号”),Sea Princess(“碧海公主号”),等等。
3.珍稀宝物
每一艘邮轮的建造都耗费了邮轮公司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每一艘船邮轮公司都视若珍宝。邮轮公司以珍稀宝物为邮轮命名是希望借助宝物的力量庇佑邮轮。比如挪威邮轮宝石系列邮轮Norwegian Jewel(“挪威石号”),Norwegian Jade(“挪威翡翠号”),Norwegian Pearl(“挪威明珠号”)和Norwegian Gem(“挪威珠宝号”)是以西方国家最受欢迎、最尊贵的四种宝石命名的。走奢华路线的公主邮轮的Emerald Princess(“翡翠公主号”),Ruby Princess(“红宝石公主号”),Diamond Princess(“钻石公主号”)也选用了翡翠、红宝石和钻石三种名贵珠宝作为邮轮的名称。
4.人物名称
(1)神话人物。西方气氛浓厚,人们对古罗马和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神十分敬仰和崇拜。古代诸神拥有常人没有的神力和智慧,用他们的名字命名船舶是希望神灵们可以庇佑船舶平安。比如Titanic(“泰坦尼克号”),船名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巨人Titan。而铁行渣华邮轮公司(P&O Cruises)的Artemis(“月亮女神号”),取自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她是宙斯最宠爱的女儿,太阳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姐。除此之外,古罗马时代人们常以建造船只的方式向某位女神致敬,以女神的名字命名该船,这也正是自古船舶在书面语中都以女性的she来表示的原因之一。人文气息浓烈的邮轮更是如此,不仅常常以女神的名字来命名,而且在邮轮处女航下水之前都会邀请知名女性作为教母为船舶进行洗礼。(2)王族贵胄。冠达邮轮(Cunard Line)1840年成立于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王室在英国至今仍保有尊贵的地位,是奢华与王权的象征。冠达旗下的Queen Elizabeth(“伊丽莎白女王号”),Queen Mary 2(玛丽女王2号)和Queen Victoria(“维多利亚女王号”)以女王名称为船名,以此向女王致敬;同时借助王室贵族的名人效应,可以提升邮轮的辨识度和尊贵感,增加乘客对船舶的信任程度。
5.其他
(1)特殊含义。荷美邮轮公司的邮轮以dam(荷兰语是“坝”的意思)为结尾,旗下的Oosterdam(“奥斯特丹号”),Noordam(“诺丹号”),Westerdam(“威士特丹号”),Zuiderdam(“如德丹号”)这四艘船的英文船名前缀oost,noord,west,zuid,分别是荷兰语“东、北、西、南”的意思。这四艘船用这四种主要方位,寓意荷美邮轮纵横四海、无所不至的自由航行精神。(2)音乐系列。MSC地中海邮轮公司1960年成立于意大利,充满了地中海般的浪漫气息,其旗下的邮轮船名大多与音乐有关。如MSC Divina(“神曲号”),MSC Fantasia(“幻想曲号”),MSC Orchestra(“管乐号”),MSC Musica(“音乐号”),MSC Melody(“旋律号”),MSC Sinfonia(“序曲号”)。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船上奢华的生活和与众不同的文艺气息,从而大大提升了船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3)星座系列。丽星邮轮旗下的邮轮均以星座命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系列。如SuperStar Virgo(“处女星号”),SuperStar Gemini(“双子星号”),SuperStar Aquarius(“宝瓶星号”),SuperStar Libra(“天秤座号”),Star Pisces(“双鱼星号”)。以上邮轮的船身根据船名的含义绘有大型彩绘,美丽异常,远远望去就可以辨别出是丽星公司的邮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邮轮英文名称的命名特点
1.风格独特
只有形成自己的命名风格,才更容易打开邮轮市场,被邮轮乘客所熟知。如丽星邮轮的星座系列,MSC地中海邮轮的音乐系列,挪威邮轮的逃离系列,荷美邮轮的dam系列,等等。
2.文化浓厚
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邮轮名称给人一种探索的好奇心,这样的邮轮也更加容易得到宣传和推广,更易于被乘客牢记。如冠达邮轮的女王系列,不禁让人联想到君主制时期的英国,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特色。
四、总结
每个邮轮公司都有自己的取名偏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励志、优美的辞藻,地名,神话人物,自然风貌,宝物,星座,贵族人物名称,等等。每一艘邮轮名称中都蕴含了特殊的邮轮文化内涵,不仅传递出邮轮公司和邮轮的特点,还寄予了人们对平安长久和航行安全的美好祈愿。与此同时,邮轮公司也希望通过邮轮名称蕴含的意义去吸引更多的客源,提升邮轮及邮轮公司的知名度,从而打开更多的市场。
参考文献:
文化的概念有广狭义之分,最广义指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包括物态的、制度层面的、行为层次以及心态思想层面,而狭义的则仅指心态思想层面。物态层次的文化主要指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加工,创造的各种器物,物化的知识力量”。制度层面的文化是“各种规范体系”,随着清末变法、西学东进的热潮而消逝。但行为文化方面,“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却随处可见,如农村结婚仍遵循的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家产继承中的出嫁女几无份额,拒讼,被誉为东方司法独创的调解制度,以及刑法中主刑为什么是五种而不是更多,甚至“和谐社会”的提倡,这些都能在古代法律中找到原型(当然古今对和谐的理解有质的区别)。
但清末至今,众人对古代法律文化却大多持批驳的态度,似乎只有符合西方标准的社会才是至善完美的。近十余年法学家热衷于探讨中国法学何去何从,选择本土化还是西方化,所以深入研究古代法律文化既可知古又可鉴今。
一、中国法律文化概述
文化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如果没有西方法律文化的存在,也就不会有东方文化,中国法律文化的对称。“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而每一种特定的法律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1]”,法律文化作为文化整体下的子系统,从最狭义的定义看,是指一系列行为、风俗中所含的稳定的观念、心态。法律文化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学界主流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法律文化是由法律制度、法律思想、以及与法律相关的行为方式组成的复合体[2];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文化,主要指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中,并在精神和原则上引导或制约它们发展的一般观念及价值系统[3];法律文化既是一种用文化的眼光认识法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具有实体内容和对象化的文化结构,并且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着的[4]。
以上几种观点各具独特的视角,但都体现了以下几点:一是学科视角的转变,从文化学到法学。二是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三是研究活动性质的变化,由纯对象之争到方法之争。
二、礼与法的关系考察
法律文化的特征在于与“礼”这一概念的复杂关系,理解法律文化不能孤立地考察法本身,而应从法与礼关系的发展来研究法律文化。
(一)礼的起源及含义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在于礼,提及古代法律文化最直接的观念就是“德主刑辅”、“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但这并不是古代法律文化的全部。确切地说,由汉武帝尊儒术为始,成熟于唐代的《唐律疏议》,发展固化于元明清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源头在周公制礼,周公历经多次制周礼,形成一套完善的治理系统。
礼一开始就有义和制的区分,前者指精神层面的亲亲、尊尊(后来发展为忠孝节义),后者指“五礼(吉、嘉、宾、军、凶)”或“六礼”。此时的“礼”就是现在的“法”,因为其满足“法”的三大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法的产生和壮大是历史的必然。儒家重视礼义,法家重制度建设,各有侧重,而儒法在汉代的合流,根源在于两者起源的同一,是历史发展的螺旋上升而不是简单的反复。
(二)礼与法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法不等同于现今意义上的法,仅指制度规范层面,而不当然包含法的学理学说,这一观点严复有明确的表述。中国有礼刑之分,以谓礼防未然,刑惩已失。而西人则谓凡著在方策,而以一国必从者通谓法典”,并进而指出西方法对应古代中国的不仅是刑律,更有理、礼、法、制之意,简言之,西方法既有制度规范又有学理学说之意,现代法理学对法的研究就是这样,而律在古代多指制度规范,法(确切说是律)的价值剥离为“礼(义)”,礼是中国古代法律追求的目标。
三、中国法律文化的特征
(一)对和谐的不懈追求
古代的和谐指的是一种朴素的自然主义精神,既包括对自然也包括对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自然,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就是打乱了整个宇宙的秩序、自然的秩序。这种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法律上表现为:一是对生态的保护,如秦律中对违天时狩猎的处罚;二是始于汉代的秋冬行刑制度。《唐律·断狱》“诸立春以后,秋分以前决死刑者,徒一年”,违时行刑,被视为逆天之道,会受到刑事处罚,因为刑杀是剥夺生命的屠戮,“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所以刑杀当在秋冬以与时令相符。三是无讼观念,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虽说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下,多讼都不是社会的追求,讼作为对和谐、秩序的破坏从来不是古代法律的目的,但中国似乎更有特点,无讼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标准。
(二)对道德和礼的追求
这里的礼既有礼制也有礼义。从历史的发展看,法(刑)的产生即是维护礼治,西周的“明德慎刑”思想就有了偏“德”(这里的德不是指道德)之意。而张中秋在《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中表述,汉武帝至东汉末年,“引经决狱”和研究律学,从解释法律这种侧面迂回实现维护礼治。但此时引经决狱本身即表明礼和法还是分立的。西汉宣帝“亲亲首匿”入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引经入法”,借立法之机把“八议”(曹魏新律)、“准五服以治罪”(晋律)、“官当”(北魏律)、“重罪十条”(北齐律)入法,礼的内涵、制度得到法律的确认。隋唐承旧制,把礼奉为最高的价值评价标准,凡礼之所认可的就是法所赞同,反之,礼之所去亦法之所禁,即“礼之所去,刑之所禁,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后汉书·陈宠传),达到了“唐律一准乎礼”。
(三)法的工具性价值的突显
中国法在产生时也有自己的核心,也有公平正义的因素,《说文解字》中“灋,刑也,平之如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就有公平判断之意。但这种核心又有一套自己完整的体系,即人伦道德,经统治者整理后的礼(周公制礼),法的价值就在于礼的实现,法本身没有产生自己的完整内核,虽然也有公平正义的追求,但公正的标准在于礼,而不是法。简言之,法在维护“礼”的实现的工具性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同时,不自觉地丧失了自身的价值。这在晚清政府修律中的“礼法之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民国时“立宪与共和之争”都有体现,礼的过分强大拘束了法律的自我进化。
(四)重人情轻“法律”
“人情即法,重于法”,第一个法指的是法的价值,是判断法的标准,第二个法指的是具体的条文,即法条是维护人情的工具,必要时可以破法容人情。最重要的是当法与情冲突时,不能轻易破法容情,而须等到法律的修、改、废的原则维护了法律的权威。西方也有宗教规范等与法的权威对抗,犹如礼义与法的对抗,但法的公平正义理念占据了上风。而在中国争取权威的斗争中,源远流长的“人情文化”占据了上风,人情的强大压灭了法的权威,即使有严格执法的个例,但却不能得到民众和统治者的认同,因为法本身的价值不是最终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社会文化视角:以往对电视文化的研究常常局限于文本本身,而忽略了这一文化活动的社会过程全身。随着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演变,电视文化已走出象牙塔,融入广大民众真实生动的生活中,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的品格。作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学视角、人类文化学视角的关注,也许能使我们穿越数量众多庞杂、质量良莠不齐的电视文本,抵达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的剖析。在这其中,意识形态视角的分析尤为重要,因为一切文化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代码”。从到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学说、文化研究学派、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批评无不是这些理论的重心。
大众文化视角:电视文化所表现出的商业性、消费性、大众娱乐性、通俗性(甚至媚俗性)、技术性、可复制性、程式化、无深度感正是大众文化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体现出与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致性、同质性。因此,在对电视文化的研究中,借鉴西方某些学术思潮对大众文化已有的研究成果,虽不能祈望彻底解决中国电视文化存在的问题,也不是无益的。如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使我们认识到电子传播作为生产力给对电视文化生产带来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人造成的新的控制,认识到其意识形态的操纵性、欺骗性的一面;后现代主义理论让我们对电视文化的世俗性、扁平性、游戏性、狂欢化获得了一种哲学上的认识高度;后殖民主义理论则令我们对电视文化、大众文化中的全球化倾向、文化同质化倾向保持高度警惕;新历史主义提醒我们,以“戏说”为代表的电视文化可能导致的危险;文化研究学派以它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跨学科的学术胆识,启示我们以宏观的社会文化研究与微观的文本研究相结合,在微观的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宏观的文化研究……这些理论奠定了以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审理电视文化的理论基础。
传播文化视角:电视文化与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等其它大众文化形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以科技含量极高的影像的传播与接受方式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视听文化,并对其它形态的大众文化形成强大冲击,获得了存在的独特性和优势性——影像传播文化的特性。所以说,传播学理论从电视传播的全过程来考察电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为电视文化的理论研究开辟一条更切实有效的新路。正如高鑫先生所说:“研究电视理论,首先要研究‘电视传播学’,因为电视本身就是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而存在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电视节目,统统鲜明地烙印着信息的‘印记’。因此,抓住‘传播’也就抓住了电视理论研究的根本。”无可质疑,随着从播放型到数字化、新媒介的传播模式的全新构型,电视文化将会发生更为深刻的革命,因为传播模式的改变必将影响所传播的文化本身。
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有个看似倒置的观点——合格第一,优秀第二。学校文化在人才培养上的核心价值判断决定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计划措施等一切呈现形态。基础教育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而现实是由于“偏追”的影响,整个基础教育坠入一种选拔和淘汰的深渊。高中是决战的前沿,小学和初中是后续梯队。在这种战时机制上,学校无法放松心情来做教育,一切围绕中考和高考的轮子转。在这种高速的旋转中,不断地产生着新的选拔和淘汰,看一看官方数字背后真实的辍学率,可能会让人触目惊心。这一切皆源于核心价值判断的失误。既然是大众化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合格的教育,并把合格教育做为衡量学校教育的基本尺度。具体到高中,但凡通过毕业会考,取得毕业证书,都应算合格人才。以合格教育为核心价值判断,弱化选拔和淘汰,才能心平气和地做教育。开齐课程,培育特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实在合格教育中,优秀的产生是自然的事情,甚至由于科学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会有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这样,优秀的成长不是建立在废墟上的成长,而是共同成长中的突出成长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重视合格,鼓励上进,把合格放在第一位,追求优秀在其次。有特立独异的学校文化做主导,我们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流于俗。
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精神。当学校文化充溢于整个校园时,就形成一种氛围,称之为“文化场”。尽管它不可触摸,却是客观存在,浸润和濡染着在场中的每一人,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大家都在读书,个别不想读书的学生倍感无聊,也跟着读书;大家都在说笑,个别想读书的学生也就懈怠下来。作为农村高中,区位上不占优势,全市前2800名学生被城区重点高中一网打尽,而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不足2000人。我校收的是全市2800名开外的学生,而家长和学生对我们怀着和重点高中同样的期待。重点高中是把应该考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而我们是把原本考不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在现行的中考招生体制下,我们没法改变体制,只有改变自己。学校确立“一主两翼”的特色教育办学思路,即“以美术为主体,以音体为两翼,带动发展,协调共进”,我们的学生照样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校门。
二、管理文化:让管理提升层次
管理有三种境——人治、法治和“文治”。校长、制度和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学校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靠校长的思想、人格和能力;发展阶段,主要靠一套完备的、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成熟阶段,则主要靠学校文化。学校管理渐次由人治、法治走向“文治”,标志着管理达到文化的极致。在此过程中,校长有义务担当起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把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引领学校的主流文化建设,把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庄严使命。没有文化的意识和文化建设的自觉,总用一种行政长官的心态来领导和管理学校,永远做不成教育品牌。平度二中有三个教学区,从二中自身的管理实践出发,我们确立了“总部统揽,校区自治”的管理模式,提炼出“全”“细”“严”“正”“情”等五大特色。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平度二中的管理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一些看似复杂的得很简单。如评职称,局里给10个中高名额,最终就有10人报,没人争,没人抢;评先进,年度考核优秀,多年没搞投票评议了,都是累计积分制;年度零投诉。这些都是在和谐、务实和重效的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的。学校的管理文化一直秉持着以下两个理念:
第一,以人为本,重视教师。教育即服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第一,学生第二”,这种观念是对传统学生观的一种颠覆,具有现代意义,有利于打破“师道尊严”,转变教师观念,摆正自己位置,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有利于保护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和培植学生多彩的个性,进而催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的萌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从管理的角度讲,从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看,究竟是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一?我们认为校长只有照顾好教师,教师才会看顾好学生。当教师身处不公正的环境,工作超负荷运转,心理上又非常压抑时,满腹的怨气就会发泄到学生身上,从而给教育的对象带去师源性污染。究其原因,很多不是教师本身的问题,而是学校管理的问题。所以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要有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要关心教师生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价值实现,落实教师民利,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当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时,我们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所以校长在落实“以人为本”上,首先要重视和关注教师,这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前提。
第二,“人性第一,理性第二”。现在学校只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更准确地说只注重管理的量化,把目标分解,视完成情况计分,进行定量评价,这实际上是管理的一种简单化倾向。鉴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诸多因素中,有不少是无法量化、而对教育又是重要乃至关键的东西,像教师的人格、爱心等,它是不可以称量的。当过多、过滥地使用量化管理时,教师往往不是在教育的根本上下功夫,不愿做长远的打算,而是逐条研究应对量化表上的一个个项目,把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变成机械的操作,变成追名逐利的短视行为,因而就有了在教育这片知识密度较大的领地上种种不科学甚至野蛮的行径。这是把教师当做“工具人”而不是“情感人”“文化人”的必然结果。一个充满冷漠的“工具人”,只能培养更加冷漠和颓废的学生。因此,量化管理不是唯一的,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法宝。培养朝气蓬勃的学生要靠生气贯注的教师,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需要学校管理中诸多丰富的非理性因素的培养。这就是我们的人本管理文化。
三、科研文化:让科研渗透思想
平度二中在科研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做科研实际上是做文化”,于是将科研提升到文化建设的高度,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科研文化。“做有思想的科研”,代表平度二中教育科研所达到的境界。平度二中教育科研从自身发展经验出发,认为基层学校科研必然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始阶段,启动研究,生成和积累大量的过程性材料;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在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产生阶段性飞跃,能够提供研究展示现场;第三阶段是高级阶段,过程性材料为规范的和正式的著述取代,生成自己的科研思想,形成自己的科研风格和科研特色。我们将其通俗地概括为“三流科研出材料,二流科研出现场,一流科研出思想”。这一观点在2008年1月份山东省校本研究工作总结表彰暨现场研讨会上一经提出,便产生广泛的共鸣。
在科研上我们还有一个认定,就是“三流教科室主任指挥科研,二流教科室主任带头科研,一流教科室主任服务科研”。科研要重视材料积累和网络利用,提出“材料让科研站起来,网络让科研飞起来”。在科研运作上提出“柔性启动”“利益驱动”。在正确的科研文化引领下,学校科研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壮大。学校从2003年起步,2008年初以校本研究的丰硕成果成为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先进学校。
四、校史文化:让古旧烛照今人
我们提出“盛世修史,史为今用,用以育人,人才辈出”,把文化建设最终落实到育人上,避免为文化而文化的文化至上主义。平度二中是1952年建校的,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肯定有很多好的沉淀和积累。平度二中的史志建设从去年在青岛召开的“中国地方教育史志校史工作暨校史与学校发展研讨会”开始启动。
我们让档案室去“存史”,由校史室去“展史”。当师生们徜徉于其间,领悟学校历史文化的真谛,感受老二中人的精神激励时,便是“用史”。“用史育人”,正是校史研究的落脚点。一张老照片尽管算不上是摄影精品,但如果它是1959年抢收本校丰产小麦的照片,那就显得弥足珍贵。40多年前的声光电影自然无法追回,而这张照片,依然倔强地透射着那个年代的信息。一张1959年赴省参加飞行员体检的合影,其背景是学校门前的一座牌楼式建筑,称为“跃进门”,两侧横幅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这个牌楼能保存至今,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些蕴含文化价值的建筑,往往被当做危房拆除了。学校尚存20世纪50年代的一座大礼堂,苏式建筑,我们现在才知道它是历史幸存的宝贝,该好好维护。作为档案室的延伸和外在呈现方式,学校还兴建了碑刻长廊和书画长廊,与一字排开15间规模的校史展室并称学校文化的“三大长廊”。碑刻长廊以40年校庆领导、专家和书画家题词为基础,扩展而成。书画长廊以40年校庆书画为基础,加上师生书画作品组成,这样就从物态层面上,构筑起学校历史文化的立体呈现方式。
校史文化的呈现不是做给外人看的,更不是哗众取宠、博取名利的工具,而是二中人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一位老校友在展室里40年前的老照片上找到自己时,高兴地大叫起来,我们也幸福着他的幸福。当人们走进这个贯通历史与现实的长廊时,就会陡然意识到我们正在创造二中现在的历史,因而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
五、课程文化:让甘泉滋养心灵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协同推进。但是,教育理念有相对稳定之时,规章制度有相对完善之时,环境建设有相对饱和之时,活动文化一般也有定例,唯有课程文化建设没有穷期。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文化资源的研发也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度二中近几年编辑出版了《给女儿的39封信》(明天出版社,2006年5月,该书获当年度全国非虚构类图书排行榜第23名,排在霍金的《时间简史》之后);《班主任工作例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4月)等一批课程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学校文化从垂直的角度看是教育文化下的亚概念,从空间的角度看又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把学校文化放在本土文化的时空背景下加以研究。平度二中地处康城文化的背景下。古岘原系齐国下都——康城,田单大摆火牛阵就发生在这里。有春秋以来保存完好的大型古墓360余座,“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指的就是这里。学校据此开发出的校本教材《走近齐国下都——康城》是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走近康城儿女》是对乡土人文资源的开发。近年来,学校共编辑校本教材62种,公开出版13种,涉及道德教育、军事教育、生命教育、环保教育、女生教育和爱情教育等多个方面,形成比较完备的校本教材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形式,文化是教育的内容,而共同承载教育和文化的是阅读。抓住了阅读,也就抓住了教育的关键、文化的根本。平度二中以“书香校园工程”为抓手,以阅读教育为切入点,发动师生全员参与,共同营建,教师以《每周一读》为主,学生则每周一个专题,每个专题12万字,以此为师生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一个宽泛而坚实的基础,使学校文化、民族文化浸润、滋养人们的灵魂,达到不训而化,育人于无形之效。歙砚中的子砚为什么珍贵?古人开矿的矿碴被山洪冲下,在溪流中浸泡了500年,才那么圆润、亮泽,而教育就是要用文化的溪水浸润人的心灵。
六、终极感悟:文化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平度二中在2007全国示范高中竞争力论坛上做交流发言,提出一个命题——文化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有文化的学校才有魅力,有魅力的学校才有竞争力。学校文化建设要关注其转化和吸收,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是为师生所接受、存于内心并外显于行动的那一部分。如果堆砌了太多的“文化”却不被师生认可、接受并转化为行动,这种文化是死文化、无效文化,是文化摆设。所以,落实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关键不是将标语口号上墙就算完事,而是看是否将学校文化植于人的头脑,从而使人具备某种精神、气质、意识、境界和行动上的自觉。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形成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物理知识是由诸多概念和规律(定律)组成的。物理学是一门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都与生活、生产实际密不可分,都要借助观察和实验手段得以落实、深化。很多概念、规律既具体又抽象,更严密,逻辑性、实践性强。所有的规律都有其成立的条件,如果条件不明确或不具备,那么这些规律也就不成立了。同时与数学、语文知识的联系也很密切。可谓文、理两科特点融于一体、兼于一身。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但物理知识又有别于数学知识,它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如数学中的比例式a=c/b,可以说a与c成正比,与b成反比。但在物理中像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密度公式ρ=m/v,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等都不能按数学的思维去理解。再加上这次我们地区改革力度较大,物理用沪科版教材,也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
由于物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这就势必给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相应的困难。
2.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决定。年龄处于13~15岁左右的初中生思维水平较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多以感知为主,停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浅层认识。物理知识虽以“物”论“理”、以“物”喻“理”,这也正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理”都能通过“物”得以明示,有不少定律、定理是在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建立理想化模型分析、推理出来的,有相当的抽象性。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浮力产生原因的分析,能量守恒定律的总结等。在就是接触物理前,脑子里虽有一些前物理概念,但不少前物理概念既根深蒂固,又与科学的概念相去甚远。如“力是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一科学的概念,与学生目睹的事实有冲突,全新的概念很难取代前概念。并且随着知识的加深,综合性加强,特别是从八年级下学期开始,一些问题积累多、遗留大、基础差的学生就更感困难,从而使物理难学和分化似乎成为必然。
3.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也是导致物理难学,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⑴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和教学评价影响,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一切围绕“中招”转。考试评估要求高,而且难度大,特别是八年级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如果不是面向全体,不能很好地把握难度,常使不少学生考得灰溜溜的,一蹶不振。严重影响今后的物理学习,八年级下学期的“分化”就突显出来。
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管教,不管“导”、不管“学”,教学两张皮现象严重。不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施,即使是演示实验也仅停留在把实验作为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目标的简单层面上;不重视概念和规律形成过程的分析,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难以体现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使本来生动活泼的物理变得“生吞活拨”。物理教学要么有“物”无“理”,要么有“理”无“物”。学生觉得物理真是“无理”,不是听不懂,就是兴趣衰减,或是高分低能。
二、防止分化的对策
1.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要发生变化,必须转变一个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把机会交给学生,把问题放给学生,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讨论探究,让学生教学生。教师起点拨指导调控的作用,这种角色的变化对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引导方面有着更专业化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及新教材的内容意图。
做好思想工作,和谐师生关系是防止两极分化的前提。在物理学习中两极分化发生在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难度比较大的八年级下期,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一阶段尤为重要,做好思想工作,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成就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丝不苟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
上力等,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2.突出学科特点。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产生于生产实验实践,也在实验实践中不断发展,物理学的全部科学知识和体系都离不开实验和实践。通过具体的物理实验和学生参与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变化中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求实合作的科学精神,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思维品质。学生起初只所以喜欢物理,不单单是因为物理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因为物理课上有很多实验,这是他们学习物理的直接兴趣,也是他们学好物理的思想基础。对此,我们时刻注意保护学生这种可贵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将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物理的持久动力,努力创造条件做好各种实验,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巨大的育人功能,发挥其综合效益,高度重视并付诸实践。以通过实验教学,落实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育人目标。
3.重视兴趣激发。
初中学生正处在物理启蒙阶段,他们最初对学习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抱有很大的信心,这正是学生学好物理、教师教好物理的有利因素和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直接动力。著名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说过: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因此,我们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充分发挥物理科学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为基础,努力创设物理情境,并结合物理新课程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物理”,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触境生情。
具体过程是:①创设物理情境,降低教材难度,恰当运动激励机制,激发兴趣。②加强和改进实验,培养兴趣。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条件,力争做好每节课的实验。③联系生活实际,重视知识应用,巩固兴趣。④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制作和实验,发展兴趣。
4.抓习惯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终生受益的事情,非一时一地的物理学习行为可比。不仅可以使“尖子生”得到应有的培养,而且还可以使中、下等生在物理基础知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是一种省时、省力、快速、高效、科学的先进学习方法,也是防止两级分化的有效方法。
一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两不代替。一不代替学生阅读,二不代替学生思考。在每节课中至少要有一半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或自己阅读、钻研教材,或与同学交流、合作学习,认真做练习和核对答案,教师积极巡视课堂去指导优生,辅导学困生,促进中等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问题,做一些调查研究,以便在下课前几分钟指导学生做好小结。纠正学生的错误,解决疑难问题,使作题规范化,促进知识系统化,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二抓习惯养成。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观察动手的习惯;讨论质疑的习惯;课堂记笔记的习惯;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和及时复习认真处理作业的习惯等。习惯培养重点放在八年级阶段,特别是八年级上学期至关重要。我们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持之以恒,直至达到“习惯成自然”。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它不仅有助于形成学习物理的良好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发展智力和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变被动为主动。
5.加强学法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教学是“教”和“学”两者的有机结合,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组成的统一体。在“教”与“学”这对矛盾统一体中,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全部活动最终都要落脚到学生的“学”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自己如何教,更关心学生怎样学,给学生以正确方法的指导,突出“授人以渔”的方法。
近年来,我们物理教研组在学法研究和指导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方面总结出“五步程度阅读法”;对学生关心的怎样学好初中物理问题,总结出“学好物理六字诀”;就课堂听讲提出了“怎样听好物理课”的要求;以及学习物理的“五记”与“五忌”,“怎样进行章后小结”,“记笔记的诀巧”和在物理复习中“重方法,求效益”等等。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