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马歇尔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5:3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马歇尔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马歇尔计划

篇(1)

“一带一路”将不仅联通亚欧乃至亚非、拉美的通道,还将有自己的政策、金融、贸易、文化平台。“石油美元”基础上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将不再“唱独角戏”,“天然气人民币”的前景呼之欲出。

在博鳌论坛上这样一份规划,非常值得关注的“接地气”重点在于,要实现人员资金物资能够便利的流通,为经济一体化提供基础。

篇(2)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1

一、“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概念界定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了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为沿途国家的相互合作构建平台。马歇尔计划,是由美国主持与进行的,旨在修复二战后西欧各国因战争造成的惨败经济与境况,对后来欧洲的发展和世界格局产生影响。

二、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相似之处

1.均可以解决国内生产过剩的经济问题

美国在二战后国内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是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因。将过剩的产能输送至战后百废待兴的欧洲各地,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美国经济危机问题。我国由于房地产、投资行业的热潮,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一带一路”所能辐射到的国家里,发展中国家占较大比例,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将我国过剩的产能、资金输送至这些国家,既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建设,也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均可以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

马歇尔计划在实施中对美国极为有利的一项即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是促进美元逐步成为世界货币的首要功臣。“一带一路”搭建我国周边区域合作平台,增加我国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尤其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的设立,推动中国国币走向国际化。

3.均对本国外交政策有推动作用

美国在二战中与苏联形成两极对峙的场面,因此在二战结束后,出台马歇尔计划,想要拉拢西欧各国以壮大自己的阵营,进而为巩固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打下基础。我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则主要是为了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沿线国家的合作与新发展,它与我国外交政策是一致的。

三、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之处

1.设计构想不同

美国在战后提出马歇尔计划,解决本国自身问题,帮助战后欧洲各国,想通过马歇尔计划笼络欧洲各国抗衡苏联,为称霸目的做好铺垫。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是希望通过它实现我国与周边各国互利共赢,走和平发展之路。

2.本质目标不同

美国选择在二战后出台马歇尔计划,拉拢西欧各国,通过有附加条件的帮助进而加以控制,为以后的称霸目标打好基础。我国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过杰出贡献。现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是在新形势下对丝绸之路的新发展与新推动,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有力一步。

3.时代背景不同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战争是时代的主题,当时欧洲各国经济遭到重创,美国希望借此机会拉拢西欧各国,以此对抗苏联。我国的“一带一路”是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将自身的优势与周边国家进行分享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层次。

4.辐射国家成分不同

马歇尔计划的构成国是美国级西欧各国,均为资本主义国家,且都属于第一世界或第二世界。"一带一路"的包含范围则比较广阔,沿途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有助于推动各类国家优势互补,实现沿途国家的新发展。

5.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同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主要是向西欧的国家提供资金、劳务、产品等,最重要的还有政治的支持,想要削弱社会主义力量。“一带一路”则是与沿途国家分享优质资源,加强彼此的合作,建立贸易平台,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比“马歇尔计划”内涵丰富得多。

四、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根本区别

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我国推行“一带一路”政策,既不以意识形态划分,也不以经济的先进落后划分,旨在促进沿线周边所有国家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是包容、公开、公平的新型平台。马歇尔计划是迎合冷战需要产生的,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对立。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我国一直以来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一带一路”所辐射的所有国家,均按本国意愿决定是否参与,没有任何附加条件。马歇尔计划在帮助西欧各国的同时,强行赋予众多不平等条约,成为插手西欧各国经济的筹码。

3.中国一贯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建设性作用

“一带一路”致力于加强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的价值取向。中国作为新生经济力量,有责任与义务带动周边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实现不同国家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马歇尔计划"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立,使世界笼罩于战争的阴云之中。

4.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战略抉择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为了更好地谋求和平发展,而“马歇尔计划”看上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五、结语

总之,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看待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对比。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来看,二者确实有类似之处。首先,二者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其次,从客观看结果来看,二者都拉动了计划参与成员国的经济的发展。但马歇尔计划是带有政治与安全属性的,而“一带一路”是单纯的为了共同的发展。但是,正因为有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一带一路”的具体实践中才有经验与教训可寻。

参考文献:

篇(3)

林毅夫:现代经济增长的性质,就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基础设施和制度的不断变迁。按现代经济学的常规,研究经济结构和变迁的原因,就是结构经济学;为同原来的结构主义相区别,所以叫新结构主义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结构是内生的。旧结构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都把结构和制度看作是外生的。旧的结构主义把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作为参照系,要求发展中国家照搬照抄来发展;新自由主义则以发达国家的制度作为参照系,倡导发展中国家同样推行发达国家的制度安排。

新结构主义与传统经济学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前者认为结构是内生的。工业革命后的经济发展史表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断加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所在。在18世纪以前,即使在西欧国家,人均收入增长非常缓慢,按照经济史学家的研究,人均收入翻一番用了1400年;18世纪以后,人均收入翻一番用了70年;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人均收入翻一番只需要35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加快。一国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其产业必须符合比较优势,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要素禀赋也不同,使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都不一样。因此,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是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不同,其所需的基础设施也就不同,相应所需要的制度安排也就不同。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必须同实体经济的特质相匹配,超前或落后都不好。

另一方面,传统经济学总是以发达国家有什么、发展中国家缺什么,发达国家哪些方面做得相对比较好、发展中国家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作为参照系,以此来制定经济政策。而新结构经济学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发展中国家作为自身的参照系,看它们有些什么,在此基础上能做好什么,把能做好的发扬光大。上世纪50年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取得经济成功,就是按照自身要素禀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按照发达国家优先发展大产业的路径来发展经济。依样画葫芦的结果必然是削足适履。

《文汇报》:新结构经济学强调市场以及政府的作用,这样的见解肯定同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经验”有关。

林毅夫:理论总是来自现象。新结构经济学既有来自中国和东亚的经验观察,也有理论的分析。

关于政府和市场,1993年世行出版的《东亚奇迹》一书在总结东亚经济成功的经验时,认为一是出口导向,一是对市场友善的政府干预,这里,既有市场又有政府。2008年,以迈克尔·斯宾塞为首的经济增长委员会的经济增长报告,总结了二战后持续25年或更长时间取得年均7%以上增长的全球13个经济体的成功经验,归结为五点:开放经济,宏观稳定,高储蓄高投资,以市场为基础,以发展为导向的有能力的政府。这个报告同时强调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新结构经济学强调以市场为基础,同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分析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就会发现,市场和政府必须同时存在。按照结构内生和要素禀赋理论,资本积累的速度必须比人口增长速度快,资本来自剩余积累,更多的剩余积累必须来自按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和前提。但是,现代经济发展为什么还需要政府?因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特性就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这种升级需要先行先试者,先行先试必然充满风险。发达国家往往是以专利方式激励先行先试者,发展中国家则是想办法给先行先试者以一定的外部性补偿,同时,政府还应当成为各种基础设施和制度完善的提供者和协调者,以便为先行先试者提供合适的环境。我之所以主张回到亚当·斯密,回到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加以研究,但不主张回到《国富论》,是因为斯密用8年时间写作《国富论》时,实际上尚未认清工业革命的进程。《国富论》假定技术和产业是给定 的,要在此条件下进行资源最优配置,所以,斯密只强调竞争的市场,不强调政府的作用。但是,从斯密到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这是斯密当年所没有看到的。在给定的技术和产业条件下如何最优化配置资源固然重要,但是,如何使技术和产业不断升级更重要。

《文汇报》:从理论上说,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是否存在一个理想的边界范围?如何才能克服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失灵”以及政府干预过多这两个极端?

林毅夫:在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上,过犹不及,不及犹过。比如,结构主义对政府的强调就过了,造成资源错误配置,发展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造成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因此乞求政府的各种保护补贴,导致种种扭曲和寻租,这就是过犹不及。但是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是不及犹过。如果只强调市场竞争,政府不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降低交易费用、补偿外部性,就会导致产业和技术升级非常困难。智利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按“华盛顿共识”进行改革,没有形成新的产业,一直走不出“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例子。

在产业升级中,政府应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其实,在十五、十六世纪英国追赶荷兰的进程中,政府对毛纺业提供了大量政策支持,而在英国取得全球霸主地位后,德国、法国、美国在追赶过程中,政府也给予了大量政策支持。今天,在发达国家,政府往往通过专利保护、对基础科研加以有选择的支持、政府采购、行政规定(比如目前美国对新能源使用比重的规定)等方式发挥着因势利导的作用,以诱导产业和技术升级。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发挥政府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否则就是自废武功。当然,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对企业给予外部性补偿,并不是要保护那些竞争能力不足的企业。这里面存在着质和量的根本区别。

“新马歇尔计划”为发达国家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

《文汇报》: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逐渐达成的共识。为此,您的新著提出了以超的完全信用货币“纸黄金”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构想。提出这一构想的新意何在?

林毅夫:“纸黄金”是针对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的。以单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有着内在必然的矛盾,也就是一国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之间的矛盾。美国放松金融监管有利于发展其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美国经济能支撑巨大的外贸逆差,在于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这也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来源。长远看,如果仍然以一国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其内在矛盾永远没法解决。

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处于上升势头,总量占全球经济的50%以上,因此,以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既方便又稳定。应当看到,多元储备货币的国家都存在结构性问题,会造成短期投机资本在国际市场间大量流动,导致储备货币汇率急剧波动,资产泡沫此起彼伏,给储备货币国带来大量问题。这样,大家都是受害者。为克服国家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必然存在的本国利益和国际利益的冲突,推出“纸黄金”这一构想可谓适逢其时。

《文汇报》:为振兴全球经济,您特别提出“新马歇尔计划”,也就是大规模投资于全球的基础设施。这样的构想如何能够在各国家得到普遍认同?

林毅夫:各国经济发展固然仍以国家为主体,但是,任何发展政策,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眼下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发达国家相对更加严重。大家最关注的是欧债危机。就欧债危机而言,如果债务国不进行结构性改革,短期援助计划都只是止痛药而已。结构性改革如此重要,为什么欧洲国家不推行?因为结构性改革短期而言是收缩性的,降低工资,减少福利,金融去杠杆,短期会使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继续攀升,从而加剧社会和政治不稳定。传统上,一旦出现危机,总是通过结构性改革提高中长期竞争力,以货币贬值来增加出口,以此抵消因结构性改革出现的经济收缩。但是,在当前发达国家仍然没有进行结构性改革的条件下,很难通过货币贬值增加出口、提升竞争力。美欧目前通过释放流动性来应对危机,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有鉴于此,我提出“新马歇尔计划”,就是给发达国家提供进行结构性改革的空间。也就是通过对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发达国家的出口需求。这种投资是双赢,发达国家可借此进行结构性改革,走出金融危机,而发展中国家可以消除自身的基础设施瓶颈,从而获得更快发展机会。在发达国家依然拥有货币储备权和印钞权的现实条件下,发达国家与其通过大量印钞购买政府国债以刺激消费需求,还不如通过印钞来投入全球基础设施以增加就业。与前者相比,后一种投资长远来看更有利。

《文汇报》:问题在于,“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主体又该寄托在谁的身上?

林毅夫:首先,G20国家要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诸多国际发展机构应充当这一计划的实施主体,包括欧洲发展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拉丁美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其主要功能就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其项目选择、设计和执行的能力非常强,以这些国际机构为依托,同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可以使“新马歇尔计划”顺利推行。

篇(4)

比较政治学是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的政治学学科分支之一,从其学科化的历程来看,其发展与兴盛得益于国家地位的提升以及国家“外向化”程度的增长,受现实政治需求的影响较大。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国家战略的外向性并不明显。但现阶段,中国崛起成了不可否认地事实,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从全球比较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国家。伴随着这一需要的同时,比较政治学也将开创学科发展的新时代,从而为中国对外战略的实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比较政治学的现实意义

比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源于简单的观察,是人类意识形态生活中最早的形态之一,之后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不断发展,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再到奴隶制社会之后封建社会,到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的现状,当人类开始用比较的方法认识社会组织形式的时候,就产生了比较政治学这门学科。

比较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意识形态研究学科,有三点核心的要素作和其他学科的区分概念,第一,顾名思义,比较的研究方法必须始终贯穿每一项研究工作,在进行研究工作的时候,使用比较方法进行时,必须在理论上有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以使得该项研究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所以比较方法是一种可以包容其他学科原理和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依据现代社会所新发现的任何具有科学性的理论概念和事实。作为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独立的政治实体,现今社会形势下的比较政治学可以概括为“对民族国家的比较”。只有跨国的政治比较才属于比较政治学,这是其学科边界。在这一理论意义下我们可以理解为研究对象是民族国家,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上述对象为唯一。在研究的事实上,所有的在同一个民族国家框架和情境下的每一个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第三,作为一门以比较方法贯穿始终的研究学科,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这是一门经验科学,每一项研究都不能在推断中寻找理论依据而是必须以已经发生的事实为依据,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才是唯一的可取之道,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描述和研究来陈述比较政治现象,是本门学科的第三个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丰富发展的过程。日益提升的国家地位,对外战略的提出,为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动力: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议题。

二、中美崛起对外战略比较

大国崛起的概念是二战以后兴起的研究现象,通过对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兴衰史进行总结研究,意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总结。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上升,西方社会开始流传“中国”的声调,在此情况下,我国国内研究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大国崛起的研究领域。大国崛起一般指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等九个资本主义大国兴衰的历史过程。

美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从殖民地迅速崛起,并在后崛起阶段持续走强。纵观美国崛起历史,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使其占据了有利地缘政治条件,除了这一主要原因之外,在制定国家对外发展战略方面,美国审时度势,也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比如,建国初期,处理与霸主英国的关系,冷战后对苏联的遏制、对欧州的援助关系。中国崛起的历史情况远比美国的复杂。但比较幸运的是,中国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崛起环境,除了获益于冷战结束之后总体向好的国际和区域安全与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要归结于对外政策的转变(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对周边和西方国家的威胁降低,也使中国对它们更具经济吸引力。

中美在崛起的过程中都需要处理与霸权国、与其他大国和与周边国家这三个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都有与之相应的对外战略的提出。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提出背景、目的、方式分析比较后发现,两者有着本质差异。

(一)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方案”。通过捐赠、贷款、有条件补贴等形式对二战后的欧洲进行直接的经济、物资援助,但和西欧相关接受援助的国家签订美援的相关协定,这些条件对美国当时国内大量的过剩产能提供了出路,由于,美国在二战中大量的军事工业产品可以随时转成民用工业和产品,面对西欧二战后的一片残破,这些产能对西欧来说正是他们缺少的,双方一拍即合,这一计划既能为西欧在战后的重建提供急需的物资和财政支持,又能让美国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后劲更足,在此基础上,西欧避免了向东欧和俄国那样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和发生,保护了西欧的资产阶级政权的稳定,维护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二)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因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称之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基于国际战略的考虑,中国一再反对在两者之间划等号――马歇尔计划的成功实施,确立了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而中国当前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于二战结束以后,中国是当前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参与者而不是挑战者。

(三)两者的比较

“一带一路”略与马歇尔计划之间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这种相似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在政治及其他层面,两者是不同的。

1、经济层面的相似性

都是在全球经济低迷和国内产业结构急需调整中提出的战略构思,主要体现在海外存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本国拥有充足的资金、过剩的商品和闲置的生产能力,积极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等方面。

(1)大规模的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在二战中,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但是自身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外来资金的援助。当前的亚洲,中亚、西亚和南亚等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广大亚洲发展中国家迫切的需要改善本国落后的基础设施现状。

(2)本国拥有充足的资金、过剩的商品和闲置的生产能力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障碍被清除,第二次工业革命随后大规模开展,以制造业为首的美国经济全面工业化开启,十九世纪末,美国一举超越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由于美国远隔重洋,虽然以主要参战国的性质进行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是战火没有烧到美国本土,美国本土工业因此大发战争横财,随着两次战争后德国、英国、法国的彻底衰落,美国成为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全面的霸主,战争结束后,没有了巨大的消耗来源,巨大的工业产能使得美国本土市场急剧饱和,美国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市场来化解国内的过剩工业产能。

目前,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尽管中国国内市场巨大,但是中国地方政府高企的债务和地方政府支持下持续的工业产能,无法完全被消耗,制造业产能扩展过速,国内过剩的产能难以被化解。

(3)积极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

美国在实行马歇尔计划时首次正式提出“欧洲一体化”的观念,为欧洲的复兴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带一路”特别强调沿线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标准、技术的对接,逐步建立起欧亚非互联互通的网络。

2、两者的不同性

(1)运行机制强调平等互利

马歇尔计划将欧洲整体纳入其主导的自由经济政策秩序之下,维护了美国的经济霸权,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作为一项政治和安全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苏围绕战后欧洲形成的政治真空进行争夺,所以制定之初就将苏联排除在外,具有明显的谋求势力范围的特征。

相较之下,当今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一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各国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基于此,“一带一路”战略首先强调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任何有合作意愿的沿线国家都可以参与,是一项完全开放的合作倡议。

(2)合作内容更加丰富

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时,认为应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方式,其实已经基本指明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合作内容。

(3)开创经济合作新模式

“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如何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作为南南合作的伟大构想,既是对理论界的挑战,也对实际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马歇尔计划只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在美国的主导下支持欧洲经济恢复。

三、马歇尔计划对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很多方面与“马歇尔计划”存在差异,但两者都是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促进出口增长和就业增加,在借鉴“马歇尔计划”成功的经验的同时,也要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实践提出有效的策略。

(一)重视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成立国际层面的协调机构

客观准确定位自己,审慎地处理好与世界霸主美国的关系。受各种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一带一路”战略面临重重困难。而目前的中国只是具备了资金和产业实力,军事和政治影响力还比较低。因此,如此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在国内,需要成立强有力的机构。在国际上需要成立一个跨国家的区域性协调机构,处理诸如国际铁路、公路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事宜,以及其他需要协调的事项。

(二)国内率先完成产业升级,构建“利益共同体”

从国际分工看,中国以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为主,与“一带一路”区域的很多国家大多是直接竞争关系。中国想要顺利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使其他国家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受益,必须进行产业升级,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对外直接投资顺利的保证。

(三)构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组合,政府和市场齐头并进

目前,“一带一路”战略主要由政府积极推动,但是,再好的规划也需要企业的配合,市场才是战略实施的主体。在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在政府推动之下,大量的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其中,使大量的过剩产能和美元流向西欧国家。当前,中国企业在把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输出中国的文化和理念、加强与所在国民众的沟通等方面,可以肩负较大的责任。另外,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提高自身决策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处理好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实践探索逐步解决。

(四)促进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

当美国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捐助者的形象,以一种近乎馈赠的方式,使大量的美元注入欧洲的同时,马歇尔计划大大促进了美国对西欧的商品和资本输出,更为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打下了基础,因而显示了“美元换盟友”的效果。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重中之重,而基础设施建设最关键的是资金问题。当前,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投资领域以及储备货币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都非常小,还需要在贸易等方面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

四、结论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国家战略的外向性并不明显。这一背景下的中国比较政治学成为我国的政治学学科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比较政治学对于他国政治的研究不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制度,而是为本国的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西方国家曲解和误读中国,而且中国的现实国情,为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也创造了条件。

国家地位日益提升的基础上,对外战略的提出也为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动力:它不仅为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也为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议题。

本文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为例,通过比较政治视角对其加以客观剖析,两者在解决资本过剩和产能过剩上有共同点,但之间有着本质差异。中国应该在借鉴马歇尔计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制订有效的策略:重视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成立国际层面的协调机构;国内率先完成产业升级,构建“利益共同体”;构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组合,政府和市场齐头并进;促进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尼考劳斯・扎哈里亚迪斯,《比较政治学:理论、案例与方法》,宁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2] 郝诗楠,《“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新机遇与新议题》,探索,2015.5。

[3] 林跃勤,美国大国崛起及其对金砖四国的启示,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10.10。

[4] 史长虹,《美国崛起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科技信息。

[5] Odd Arne Westad,Restless Empire:China and the World Since 1750(London:The BodleyHead,2012)。

[6] 巴里・布赞迈克尔・考克斯,《中美两国“和平崛起”之比较》,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2014.03。

[7] 李昀,《美英史学界关于马歇尔计划的研究》,世界历史,2010 年第4期。

[8] 孟琪,《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比较与借鉴》,阅江学刊,2015.8。

[9] 李莉,《马歇尔计划与早期欧洲一体化进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0] 王义桅,《论“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与传承》,学术前沿,2015.05上。

[11] 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序论。

[12] 张洁,《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

[13] 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

[14] 何维达、辛宇非,《“马歇尔计划”的成功经验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学术论坛,2015.8。

[15] 崔斌,《美国崛起过程中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策略》,2009.9。

[16] 孟祺,《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变――基于贸易附加值的视角》[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6。

[17] 欧阳潇潇,《美国:从美元到世界――浅析“马歇尔计划”》,中国商界,2008.8。

[18] 潘维,《比较政治学及中国视角》.国际政治研究,2013(1)。

篇(5)

多讲“倡议”和“合作”,少讲“战略”和“地缘政治”

“一带一路”是以经济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倡议,中国没有特别的地缘战略意图,然而部分国际舆论将“一带一路”解读为中国向周边及欧亚大陆推行的具有扩张性质的地缘政治战略,曲解和误读倡议的目的和意图。应更多使用“倡议”“经济合作”等软性词汇,避免使用“战略”“地缘政治”等硬性词汇,将倡议政治化和地缘战略化。各省市在表达和宣传本地区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时,慎用“排头兵”“桥头堡”“重要节点”等具有强烈军事色彩的词汇。同时,尤其应该注意在英文语境下用词的准确性。对“一带一路”的英文表达应多用Initiative、Economic Cooperation等词汇,少用Strategy、Plan、Geopolitics等词汇。

多讲“共商、共建、共享”和“对接”,少讲“中国主导”

中国无意追求“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权,更无意谋求在地区事务上经营势力范围,《愿景与行动》文件明确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给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欧洲等地区的沿线国家强加落实中国版的“亚欧大陆发展纲要”、不强求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框架,也不事先预设区域一体化的具体目标,而是在自愿参与、平等协商、充分了解沿线国家发展诉求的基础上寻求优势互补、利益汇合点和最大公约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探索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及机遇。

多讲“开放包容”,少讲“中国中心”

在“一带一路”沿线,各主要大国和地区及国际多边组织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地区合作倡议,比较典型的包括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印度的“季节”计划、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多边经济合作、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推动的泛亚铁路计划和亚洲高速公路计划、亚洲开发银行牵头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欧洲―中亚交通与能源倡议等。

“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非排他性质的合作倡议,不是零和博弈和对抗游戏,更不是对已有合作倡议的排斥、挤压和替代。中国与俄罗斯、美国、印度、欧洲等在各自倡议下进行对接、形成良性互动的氛围,在主动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面的同时不回避分歧和竞争面,但没有必要夸大各方利益的对立和冲突。中国与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在具体项目合作上也可以营造多方参与的氛围,并充分发挥现有机制和倡议的多边合作延展效应。

多讲“经济合作”,少讲“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与 “一带一路”没有可比性,存在本质区别:从时代背景来看,美苏全面对立导致冷战,而全球化时代相互依存加深导致国家间对合作共赢的诉求上升;从目的来看,“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欧洲经济援助、实现欧洲复兴以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地缘计划,而“一带一路”则是重点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合作的经济合作倡议;从方式来看,美国对欧洲的援助施以联合援助等附加条件,而中国在《愿景与行动》文件中明确表示将不干涉他国内政作为共建原则之一;从实施主体来看,“马歇尔计划”由政府主导,而“一带一路”坚持企业主体的市场运作。

多讲“惠及所在国民生”,少讲“中国海外利益”

篇(6)

APEC会议开幕之际,“一路一带”和海外基建产业链概念股的主升浪,宣告了中国版马歇尔投资大主线掘金大战开幕了。

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就是中国通过对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发达国家的出口需求,其核心战略是将四万亿人民币投向海外,从而实现双赢的国家战略。第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筹建,成为中国向全亚洲进行资本输出的战略性平台。第二,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财富,拥有全球最强的基建能力、装备制造能力,将推进新兴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达国家的高铁、核电等建设。第三,近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强调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第四,传闻设立1000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基金,为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和基础设施提供融资,预示着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即将起航。综述,笔者认为中国版马歇尔投资大主线属于国家战略级别,必将带动以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为核心的牛市大行情,基建承包、工程机械、铁路建设、核电建设、通讯建设、物流等领域将迎来更大的投资机遇。

第四季度以来,主力机构沿着“高铁核电一路一带海外基础建设”进攻路线图,全线展开中国版马歇尔投资大主线攻势。笔者对第四季度(截止本周四)以来的涨幅榜数据分析得出结论:马钢股份(57%)、晋西车轴(48%)、中国中铁(42%)、晋亿实业(40%)成为高铁产业链新四大天王;连云港(52%)、北部湾港(35%)成为“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新双子星,北新路桥(51%)继续担纲成为丝绸之路领头羊;湖北能源(57%)太钢不锈(44%)成为核电新龙;中国交建(44%)中国电建(41%)振华重工(39%)、中材国际(37%)成为海外基础建设的双龙。

在中国马歇尔投资大主线上,基础设施产业链全线爆发,中国制造产业链流光溢彩,一路一带概念股卷土重来。在基础设施投资产业链上,振华重工、中国交建大显龙头本色,连续涨停成为基础设施产业链的龙头旗帜,率领以山推股份、柳工、中成股份、常林股份为代表的工程机械概念股,以中材国际、中工国际、北方国际为代表建筑承包商概念股强势上攻,成为本周新兴起的热点。在中国制造投资主线上,高铁产业链强势依旧,核电产业链升级再现。本周以湖北能源、中核科技、应流股份、江苏神通、上海电气为代表的核电核能产业链概念股,以马钢股份、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为代表的高铁建设产业链概念股,继续高举中国制造大旗,成为走出海外的强势军团。在一路一带投资主线上,以连云港、五洲交通、北部湾港为代表的海上丝绸之路概念股,以北新路桥、国际实业、天山股份、宁夏建材、祁连山为代表的陆上丝绸之路概念股,在借助APEC春风下,更有不俗的表现。

展望后市,笔者认为中国版马歇尔投资大主线,其升势将贯穿到岁末年初,建议中线关注。

篇(7)

史感是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对文化意义的理解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它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范畴,最能体现教育的本质追求。本文以《美苏争锋》一课为例,探索基于“人性化”教学立意的高中生史感培养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某些借鉴。

一、史感与“人性化”教学立意

史实、史料、史感是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史感培养的根本旨趣在于将历史人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品格与学生的品格塑造融合起来,以此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奠定完整人格、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学立意中的“立”就是确立,“意”指的是主题、宗旨。因此,教学立意就是一节课的教学主题,它是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学情和教科书的基础上确定的,它包含了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等。“它是学生人格发展与历史知识蕴涵情意的融合”,是历史课堂的灵魂所在。“人性化”教学立意就是要从“人性”出发确定教学立意,并在教学立意的引领下实现史实整合、史料研读和史感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悟历史,完善人格。

在高中生史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学立意的确定处于核心地位,教学立意品味的高低决定高中生史感培养的效度。

二、《美苏争锋》一课“人性化”教学立意的确定

(一)教材分析

《美苏争锋》这节课讲述了二战结束初期美苏两国由于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从合作走向对抗,最终形成了以美苏争锋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的历史。大部分的教学设计都是沿着“冷战”的原因、过程、影响几个方面依次展开的,同时穿插史料探究印证。这样的设计偏重知识梳理,也关注史料的探究,但却忽视了学生史感的培养,让历史教学陷入肤浅。如何让美苏争锋这段宏观的历史体现“人的踪迹”,充满“情的感染”,实现“魂的追求”?其根本之道就在于确定一个高品位的“人性化”教学立意。这种教学立意“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贴近学生又服务于学生,既能统率知识和能力又不至于削弱知识与能力”。

(二)立意确定

“就教学立意而言,史观不仅可以确定教学立意的价值取向,也提供了教学立意的基本视角。”儿童史学是以历史上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史学分支,属于新社会史范畴,它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及其变迁作为研究的焦点。受儿童史的启发,笔者尝试透过儿童史视角,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定为“通过历史中儿童的经历看美苏争锋的世界”。

美苏争锋是一段“大历史”,它充斥着大国的博弈与纷争,世界的和平与战争。儿童是普通民众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把儿童与美苏争锋放在一起似乎并无较大的联系,但是历史的味道恰恰在这种“小人物”与“大历史”的角色冲突中迸发,并碰撞出更多情感与智慧的火花。

(三)选择素材

“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节课中学习资源的整合、学习程序的设计、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内容的编排等,都需围绕主题展开。”在“通过历史中儿童的经历看美苏争锋的世界”这一教学立意的统率下,笔者在教学设计中使用了大量的儿童图片,其意图首先是整合史实。《美苏争锋》一课涉及的主干史实很多,若是单纯地列举的话,学生的学习效率势必受到影响,而辅以相应的儿童图片的话,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衔接史料,儿童图片可以作为史料间的一种衔接,从而提高历史通感,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史料以及认知的建构。最后是激发史感,将历史中的儿童的图片展现给学生看,给予学生视觉冲击,进而促使他们思考问题,并且通过师生对话以及生生对话等方式将感悟表达出来,达成提升史感的目标。

三、《美苏争锋》一课教学片断的展示

片段一:马歇尔计划

展示图1。

师:材料一为我们展示了奥地利的孩子拿到美国皮鞋的情景,同学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图片中孩子的表情?

生:心花怒放、欣喜若狂。

师:很好,图片中孩子的开心是发自内心的,这也折射出马歇尔计划当时在欧洲的积极影响,哪位同学来归纳一下呢?

生: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恢复经济,许多欧洲人对美国心存感激。

意图分析:马歇尔计划是一个大事件,它对欧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照片中小男孩身上破旧的衣服和手上的新皮鞋形成了鲜明对比,脸上欣喜的笑容直指人心。这张照片是一个大时代背景之下小人物的直接写照。从对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关注,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马歇尔计划在欧洲人心中的分量。这种感性认识一旦激发,学生就不难理解马歇尔计划对西欧产生的影响。

片段二:德国分裂

展示图2。

师:这张图片反映的是德国的孩子隔着铁丝网和水泥墙眺望远方的亲人。看到图片中的孩子,你们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感受到了悲伤和凄凉。

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生:因为一道柏林墙把德国分成两半,也隔断了很多普通民众的亲情。

师:二战后苏联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后来德国一分为二。1961年东德政府在苏联的支持下修建起柏林墙,以阻碍东德人涌入西德。于是,一道水泥墙,无数铁丝网、机关枪将柏林一劈两半。一道柏林墙造成了多少亲人离散、骨肉分离,所以有人说柏林墙是德国历史上最难以抹去的伤疤和最大的伤痛。幸运的是柏林墙在1989年底被拆除,1990年两德重归统一!

意图分析:柏林墙是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一个缩影。一道墙隔开的不仅仅是两边的交通,更隔断了很多普通人的亲情。分裂对于普通民众情感上的割裂是最让人震撼的。选取这组图片,目的就在于从分裂对儿童的伤害的视角审视两德分裂这段历史,使学生从内心更加珍惜祖国的统一。

片段三:越南战争展示图3。

师:《战火中的女孩》这张照片拍摄于1972年,此时越南战争已接近尾声。久战不胜的美国军队已经变得歇斯底里,对着赤手空拳的村民狂轰滥炸。凝固汽油弹从天而降,一个女孩不幸被弹片击中,不得不扒掉燃烧的衣服。而在惊恐失措的孩子们旁边,一群美国士兵在悠闲地散步,仿佛那些孩子的哭喊根本传不进他们的耳朵。我不知道大家第一眼看到这张照片是什么感受?

生:我的感觉是震撼。

师:为什么会感到震撼?

生:我看到了孩子对战争的恐惧以及战争对孩子身心的摧残!

师:是的,战争是一头猛兽,这头巨兽一旦出笼,必然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这种灾难将苦痛降临在普通人身上,特别是这些无辜的孩子身上的时候,我们会对战争的危害体会得更为刻骨铭心。这张照片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奖,同年,美军从越南撤军,有人说正是这张照片使越战至少提前半年结束。

意图分析:这张照片展示了一个叫潘金淑的9岁越南小姑娘在这场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战争对普通民众的伤害直观得令人震撼。这张照片一经问世便震撼了世界,使得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对越战的反感情绪与日俱增。通过这张照片,学生对战争的危害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四、结语

教学立意与史感培养越来越受到高中历史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人性化”教学立意可以使历史教学摆脱对历史知识的机械罗列,摆脱史料的简单堆积和说教式的史感培养,从而使历史课堂充满“人性”地展开,让学生在“人”的历史中感悟历史魅力,提升史感,完善人格。本课,笔者从儿童史视角确定“人性化”教学立意,整合核心史实,发掘多维史料,提升学生史感,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将继续发掘视角、提升立意,不断探索基于“人性化”教学立意的史感培养的路径与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俊利.用“学术性”增强历史课堂“人性化”的研究与反思[J].历史教学,2014(11).

篇(8)

一、课本图片的含义

课本图片是指穿插在历史教材中为历史知识的学习提供背景知识或对课文中心内容和重难点加以形象解释的辅助图像。课本图片从内容表现来看,分为关于历史背景的插图、关于历史过程的插图和关于历史事物逻辑关系的插图,例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材采用的是关于历史背景的插图,通过两幅关于俄国贵族阶层的豪华宴会场景和底层人民食不果腹图像的对比,让学生感性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前国内出现的主要矛盾,更深刻地领悟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教材正是通过图片展现当时六国的地理位置及秦统一六国的顺序,让学生立体地还原秦灭六国的过程及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采用的策略;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教材设计中,关于美国重要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即总统、议会和立法机构的权力制衡,通过三维的历史图片,学生更形象地认识到三者所拥有的主要权力有哪些,这些权力在分配上是通过怎样的关系达到相互制衡的。这个图片显然要比文字解释更加形象直观,将抽象的逻辑关系通过形象的历史图片加以解释,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三权分立的理解。高中历史课本图片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上三种形式,但在实践中,存在上述三种设计交叉使用的情形。

二、高中课本图片的设计特点

(一)对学生未见过或不熟悉事物的描述

在历史教学中,有些人物生活的环境、有些时代的故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在理解上存在思维障碍,而课本图片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关于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认识,课文通过图片进行介绍,学生借助历史人物将历史事件有效地还原出来,或将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链接。例如,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课本图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成就,进一步回忆十月革命成功的历史背景、包含的主要内容、俄国选择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背景及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点。再例如,在的讲解中,引导学生借助线路图和地形图认识为了躲避的围堵,必然选择不能大规模进军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必然是一些地形突兀、气候恶劣的地区,并引导学生画出的路线图,对照地图标出地形,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在这样恶劣的地区,植物的生长很困难,的行军更困难,这样学生在认识困难的基础上就更加深刻地领悟了精神。

(二)对抽象内容的辅助解释

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内容脱离学生生活,有些情感的表述较为深邃,需要学生努力建构才能理解,或者说需要对内容作形象化的分解,才能促进学生将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建立新旧知识间的链接。如在学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在讲到“”期间的曲折时,教师以样板戏的图片作为切入点,为学生展示一系列样板戏的图片,并结合图片讲述有关样板戏的一些故事,学生受到启发,觉得还是生长在社会主义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对有了深刻的理解,对“”在“”期间遭遇的挫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提出的必要性有了自己的领悟和认识。《两级世界的形成》通过图片展示柏林墙,通过丘吉尔特幕演说的图片、医生给病人治病、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图片理解杜鲁门主义的真实意图,以及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历史图片是历史学科的眼睛,使历史学科变得丰富有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图片及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促进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吸收和认同,促进历史文化的真正传承。

(三)与中心内容相关的插图

文章中心思想情感的领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与学生实际生活不相联系的情感表达。例如,在《在发达的古代农业》的讲解过程中,应结合当代学生对农民、农业的轻视,通过课文图片学习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及农业文明为当时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并结合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的现状,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在国家富强道路上作出的贡献。在该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学习的难点是无法认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先进之处,在温饱问题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无法理解中国当代农业的困境。这时通过同时期中西方农业文明发展成果的比较,学生就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代灿烂的农业文明和当代中国人口大国的粮食困境,进而对珍惜粮食的情感教育就更容易接受了。

三、高中课本图片的应用

(一)运用课本图片理解课文

课本图片对学生理解课文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的学习中注重课本图片的应用。在理解课文中使用课本图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利用插图导入课文。例如,在开展《》的教学时,利用林则徐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片内容,回忆林则徐的历史背景,然后提出问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就不会发生鸦片战胜,你怎样理解?的历史背景又是什么?”导入新课;第二,利用插图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例如,在美国政治制度的学习中,理解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个难点,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边学边动手将总统、议会、最高立法机构的关系画出来,这样通过图片的再次重现,学生就能够理解三权分立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三,在课堂总结时使用插图。例如,在《的崛起》的课堂总结时,利用马克思、、的图片,总结的开展过程。

(二)运用课本图片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在观察课本图片、解读课本图片的含义时,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对图片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发展。首先,教师在利用课本图片理解课文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例如,在两极格局形成过程的学习中,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一幅医生给病人治病的图片,一幅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图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马歇尔计划的内容,思考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哪幅图片真实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内涵;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本图片的含义,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例如,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插图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美国、西欧、日本、中国等力量发展的图片的内涵,思考这些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因。

综上所述,历史课本图片包括关于历史背景的插图、关于历史过程的插图和关于历史事物逻辑关系的插图,课本图片根据课文内容设置在课文开头,根据课文中心内容的理解在课文结尾处设置插图,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利用插图,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篇(9)

中国央行资产规模全球第一的帽子让国内市场为之侧目。实际上,中国央行并非现在才获此“殊荣”,央行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分别于2004年6月、2005年9月和2006年1月先后超过美、欧和日央行,成为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2006-2010年间,央行的资产再度扩张2.4倍,2010年资产总额高达3.9万亿美元,占同年GDP的67%。

对于中国央行的资产规模,多家机构和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和结构变化,反映了中国出口导向增长模式、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外汇储备的积累,外汇储备增加的过程就是人民银行资产增加和基础货币上升的过程。

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央行资产规模是被动增加的,而非主动增加,真正主动的还是以美联储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央行。这主要是由于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中国长期以来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中国央行被动投放了大量的货币。

还有看法认为,中国央行大量发行货币的过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根据央行副行长易纲的研究,由于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商品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与此相应,中国经济需要一个特定的货币超发。以此来看,中国央行过去五年的货币超发就不难理解。

在我们看来,中国央行资产规模全球第一,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只要中国央行基于各种原因而不断扩张流动性,央行的资产规模也就会相应地持续扩张。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央行扩张流动性与美联储发行美元的效果完全不同。美元是国际储备和支付货币,其流动范围是全球市场。美国拼命发行美元,“受灾”的是全球其他国家,也就是说,世界各国承担了美元扩张带来的通胀压力。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由于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基本是在境内流动而非给全球提供流动性,带来的通胀压力完全由国内市场来承受。因此,与所谓中国央行资产规模全球第一相比,扩张流动性带来的长期影响更值得我们关注。

如何缓解中国央行扩张货币带来的压力?在我们看来,最终还是要从人民币国际化来找办法。说白了,中国要寻求类似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如果人民币也能成为世界市场上的储备货币和支付货币,现在担心的问题就不存在了,中国央行也才能真正把流动性扩张到世界。

篇(10)

依据获取和解读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对学生作答提出要求时,用模式化的训练才会真正形成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对有效并高效获取历史信息分析说明如下:[HT5”]

[GP]读取信息的能力

试题的信息包括试题指导语,题干和选项的陈述,设问和作答要求。读取信息就是要通过阅读试题,从文字、图表材料和设问中发现、收集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测试的意图。

历史学科信息资源丰富,贯通古今,门类繁多,综合性很强;历史学科高考试题的信息具有以教材知识体系为依托、以考核的能力要求为指导、以试题提供的材料为情景组织考试内容的基本特点。因此,学生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成为高考测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的考核目标。

首先,历史试题的材料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材料的呈现方式以文字的陈述为主,辅之以图表和其他方式。因此,分析、归纳、解读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明确问题所涉及的基本范围,理解问题的用意和目的,是学生完成试题的第一步,也是其准确作答的基础。

【例1】(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4题)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分析】本题旨在通过学生对古代罗马法的认识,考查其获取材料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在题中,材料描述的是原告只是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即由应打赢的官司变成输了的官司,这说明《十二铜表法》并不注重实际而过于注重形式。

【答案】B

其次,提炼历史学科的有效信息和价值,离不开历史学科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是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对于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试题,一定要以历史事实为基本线索,根据不同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有效信息就能够被完全提取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整合。

【例2】(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29题)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分析】本题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与君主专制的关系,重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比较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古代的君主专制权力比较薄弱的时候,就会出现国家分裂,国家分裂就需要出兵征讨,每次征讨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而君主专制就会进一步加强。自秦朝开始,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走向统一,君主专制也不断强化,这是一个历史规律。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错在“是……产生的前提”的说法;D项“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说法错误。

【答案】C

再次,在“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学生对已经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提炼信息主题,同时依托自己的学科知识储备,将相关信息升华为规律性内容,揭示其本质,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从整体上认识历史事物,解决历史问题。

【例3】(2008年宁夏文综卷第43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解析材料概括历史事件并阐述问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是冷战的发源地和实施冷战政策的最主要地区。作为冷战的起因,除了美苏之间的对峙之外,当时的自然灾害无疑使受到战争重创的欧洲各国雪上加霜,而1947年冬季的严寒就是其中之一。本题材料一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状况的信息,在自然灾害面前欧洲变得悲惨、混乱,人们贫穷、饥饿,生活艰辛,本来繁华的地区变得寥无人迹。材料虽然没有明确写出战争的破坏作用,但战争的因素却无处不在。因此,答题时,学生要理解材料,不仅从字面上,还要从字里行间最大限度地提取信息。材料一既有对具体景象的描写,也有形象的概括,勾勒出了一幅凄凉的图画。

第(1)问要求回答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学生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比较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首先,使欧洲成为现在这幅景象的是“人祸”即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大战。正是这场以欧洲为主战场之一的战争,给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使各国在严寒灾害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其次,“天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在材料里有比较清楚的说明。另外,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应该能够明确地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冲击和震撼。置身这样的“人祸”“天灾”之间,人们心理上灰暗、无助和绝望情绪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心理也是造成西欧各国失去生气的重要原因。因此,答案意要求回答出“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这一点。尽管材料中没有关于人们心理方面的明确描述,但在那样的具体环境下不考虑社会心理因素显然是不全面的。本问答案要点中单独给“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赋分,这也是为了增加试题的区分度。

第(2)问要求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马歇尔计划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但教材较多地强调和突出的是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各国的援助使西欧各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其实,马歇尔计划还有一个功效,即客观上推动西欧走向联合,这在材料中有比较明确的描述。因此,学生只有结合所学知识并看懂了材料二,才能对此问题作出全面的回答。

【答案要点】(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1947年冬季的恶劣气候使民众生活进一步恶化,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

(2)影响:西欧各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加速了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联合与结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遏制社会主义的影响。

最后,从哲学角度讲,信息是事物运动的存在或表达形式,是客观事物存在、联系、作用和发展变化的反映。研究信息的目的,就是要准确把握信息的本质和特点,以便更好地利用信息。信息与知识相比,知识是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在人们头脑中一种有序的、规律性的表达,是信息加工的产物。从新课程改革角度来看,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加大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资源包括两大系统,一是教科书的资源,二是教科书以外的所有教学资源。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科书仅仅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在新高考中,命题将更多地从教科书以外的资源中寻找材料。读懂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这是学生所应具备的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强调材料意识,培养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这是学生复习备考的重点。总之,学生高度关注历史信息,准确解读历史材料,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将会大大提升其解题能力。[FL)]

关注历史信息提升解题能力

――2013年新课程高考考查特点解读

北京宋景田

新课程高考文综《考试大纲・历史》考核目标与要求关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一项,具体包括三点:第一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第二是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第三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这项要求往往被同学们所忽视,一是学生主观认为获取和解读信息比较空洞,二是其认为获取和解读信息多做材料题就可以了。其实,获取和解读信息本身严格来说不是能力。一段材料,在这段材料下面设一个问题,提示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材料里面,然后学生作答把它找出来了。这应该说和能力关系不太大。但是,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训练到什么程度,才真正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在实际考查中至关重要。我认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速度和质量才是真正的能力。

高考历史试题往往引用大量材料,其本质上是要求学生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所谓有效信息,是指蕴涵在材料中的、对题后设问具有针对性、对解答问题具有实用性的信息。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实,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这些信息,学生一般可以直接从材料的出处、注释、内容中获取。二是材料中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主张、历史发展规律等。这需要学生通过对材料进行解析获得。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针对历史材料的设问而言的,学生要根据问题有的放矢地认识材料。如果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设问有关,就是有效信息;反之,就是无效信息。在试题中,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具有下列特点:一是对于学生已学知识来说,有效信息具有结构的完整性,能够被纳入已学知识的网络之中,形成新情境、新构架。二是对于设问来说,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三是对于论证核心思想来说,其具有特定的实用性。学生在解题时应从上述三个特点的交叉位置上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是说,要从材料可能反映历史事物属性和特征的角度去寻找信息。

依据获取和解读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对学生作答提出要求时,用模式化的训练才会真正形成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对有效并高效获取历史信息分析说明如下:[HT5”]

[GP]读取信息的能力

试题的信息包括试题指导语,题干和选项的陈述,设问和作答要求。读取信息就是要通过阅读试题,从文字、图表材料和设问中发现、收集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测试的意图。

历史学科信息资源丰富,贯通古今,门类繁多,综合性很强;历史学科高考试题的信息具有以教材知识体系为依托、以考核的能力要求为指导、以试题提供的材料为情景组织考试内容的基本特点。因此,学生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成为高考测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的考核目标。

首先,历史试题的材料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材料的呈现方式以文字的陈述为主,辅之以图表和其他方式。因此,分析、归纳、解读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明确问题所涉及的基本范围,理解问题的用意和目的,是学生完成试题的第一步,也是其准确作答的基础。

【例1】(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4题)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分析】本题旨在通过学生对古代罗马法的认识,考查其获取材料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在题中,材料描述的是原告只是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即由应打赢的官司变成输了的官司,这说明《十二铜表法》并不注重实际而过于注重形式。

【答案】B

其次,提炼历史学科的有效信息和价值,离不开历史学科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是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对于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试题,一定要以历史事实为基本线索,根据不同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有效信息就能够被完全提取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整合。

【例2】(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29题)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分析】本题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与君主专制的关系,重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比较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古代的君主专制权力比较薄弱的时候,就会出现国家分裂,国家分裂就需要出兵征讨,每次征讨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而君主专制就会进一步加强。自秦朝开始,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走向统一,君主专制也不断强化,这是一个历史规律。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错在“是……产生的前提”的说法;D项“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说法错误。

【答案】C

再次,在“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学生对已经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提炼信息主题,同时依托自己的学科知识储备,将相关信息升华为规律性内容,揭示其本质,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从整体上认识历史事物,解决历史问题。

【例3】(2008年宁夏文综卷第43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解析材料概括历史事件并阐述问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是冷战的发源地和实施冷战政策的最主要地区。作为冷战的起因,除了美苏之间的对峙之外,当时的自然灾害无疑使受到战争重创的欧洲各国雪上加霜,而1947年冬季的严寒就是其中之一。本题材料一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状况的信息,在自然灾害面前欧洲变得悲惨、混乱,人们贫穷、饥饿,生活艰辛,本来繁华的地区变得寥无人迹。材料虽然没有明确写出战争的破坏作用,但战争的因素却无处不在。因此,答题时,学生要理解材料,不仅从字面上,还要从字里行间最大限度地提取信息。材料一既有对具体景象的描写,也有形象的概括,勾勒出了一幅凄凉的图画。

第(1)问要求回答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学生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比较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首先,使欧洲成为现在这幅景象的是“人祸”即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大战。正是这场以欧洲为主战场之一的战争,给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使各国在严寒灾害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其次,“天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在材料里有比较清楚的说明。另外,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应该能够明确地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冲击和震撼。置身这样的“人祸”“天灾”之间,人们心理上灰暗、无助和绝望情绪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心理也是造成西欧各国失去生气的重要原因。因此,答案意要求回答出“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这一点。尽管材料中没有关于人们心理方面的明确描述,但在那样的具体环境下不考虑社会心理因素显然是不全面的。本问答案要点中单独给“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赋分,这也是为了增加试题的区分度。

第(2)问要求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马歇尔计划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但教材较多地强调和突出的是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各国的援助使西欧各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其实,马歇尔计划还有一个功效,即客观上推动西欧走向联合,这在材料中有比较明确的描述。因此,学生只有结合所学知识并看懂了材料二,才能对此问题作出全面的回答。

篇(11)

德国等北部欧洲国家援助西班牙、意大利等南部欧洲国家,以保持西班牙人、意大利人甚至希腊人的高福利和最低工资线,当今的欧洲大陆正身处这一福利性经援的困局之中。而类似的困局曾经在20年前,在德国以一种更为剧烈的压缩版形式预演。那是东、西德童话般统一之后一场出乎意料的经济崩溃。事实上,导致两德统一后经济坠入寒冬冰点的根源,不是德国联邦政府政策上的冷漠,恰恰在于过于善意、积极的“热”经济政策——原西德地区对于东德地区的全面福利性经济援助。

1989年整个东欧剧变的背景中,东西德统一可能是当时最令人乐观的一处乌托邦场景。柏林墙一夜之间被推倒,就如同当初一夜之间被竖起一样。原东德民众如同旅游度假一般前往原西德地区,每人得到联邦德国政府100马克的赠送钱款,以便最初的安顿和生活。在针对东德同胞的宏观政策上,联邦政府仁至义尽。稍有一些金融意识的人都知道,一个国家即将崩溃时,其货币会是怎样的贬值而毫无购买力,而联邦德国政府以1:1比率接受整个东德马克兑换为西德马克。原东德工人工资是西德工资的三分之一不到,在工会与联邦政府的协商之下,决定设立政策,必须对东德工人一视同仁,即使留在东德的老工厂里工作,其工资也必须提升到与西德工人相当的水平。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