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5:0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英语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中英语教案

篇(1)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英语教学不仅要充分发展人的智力因素,还要依靠其他一切心理因素,英语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心理因素之上。情感因素直接影响英语学习,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高中英语教学更符合实际要求,让学生学得更透彻,笔者认为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基础教学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量的积累是最重要的一环,一个英语学得好的人,一定具备大量的词汇量,许多词汇不仅能脱口而出,还能拼写出来,并很好地与他人交流。增加词汇量最好的方法说到底还是背单词,但是背单词是件很苦的事情,老师可利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比如情景刺激法、互动互背法,最重要的是及时复习。学习英语需要长时间坚持,否则很容易遗忘。因为很多生活中常用词单词书上没有,所以要课外补充一下,比如看电影电视剧、介绍英语著作等。老师要时刻引导学生,用大段的时间背单词,效果并不好,长时间枯燥记忆易造成催眠效应,以至于背单词的时候犯困。而用若干个5分钟~10分钟的时间段替代整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空闲就可以看。听力练习是最基本的对话,而且发音一般很标准,多听能够提高单词的重复率。听的时候分精听和泛听两部分,精听是指每个词都要弄懂,泛听最重要,掌握语速和语调,以及总体印象都要靠泛听。泛听中听到的词,才是真正应该记住的词,所以别害怕精听的时候什么都听不懂,精听的意义在于找出没听清的那些词,泛听要听精听已经听过的内容,温故而知新,是进步的源泉。增加词汇,要看什么用途,如果以长期的英文学习为目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文章,把不会的单词记在本子上,有空复习,假以时日,一定会提升很快。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对英语产生兴趣,才能投入学习当中,才能让老师的教学更有效果。老师在课堂中应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可通过成语接龙游戏、猜英语谚语游戏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单词afraid时先做动作,将双手放在胸前,装作害怕的神态,让学生猜afraid的意思,这样在表演中即可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普遍喜欢富有幽默感的老师,表情冷漠、语言乏味的老师,课堂气氛会显得枯燥。幽默是一种艺术,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在教学中应充满发挥自身的幽默感,将这种感觉带入教学、带入课堂,它能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身心疲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每节英语课都有所期待。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课堂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因为教材难度的加大,过多进行书本知识教学与训练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讲解。多媒体课件可充分利用动画、音乐、图形、文字等进行生动教学,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周还可安排一到两节经典英语电影放映课,为学生讲解每部影片的背景含义。教师还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开始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高中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得到改革。英语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果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结合,就能让英语课堂更有活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英语知识,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结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借用高科技信息资源与设备可以让教师英语教学发挥自身的特长,达到教学目的。

四、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去留心班上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一些对英语放弃或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可以进行多方位的开导,夸其所长,找出他的薄弱环节进行点拨,让其对英语重拾信心。同时,课外是师生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跟学生谈心,从而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必要时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比如篮球赛等。如今很多学生喜欢上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创建一个专门的英语讨论群,在群里多发一些与英语有关的文章、视频、诗句等。鼓励学生在群里尽情发表与英语有关的言论,可在每周的一个指定时间,在群中引出一个与英语有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当然,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分组英语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和讨论中对英语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与默契。

五、合理安排练习作业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学案导学”是以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益的教学策略体系。其操作步骤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本文就“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方法等进行一定的说明和探讨。

1 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内因是决定事物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正如英语中的谚语所言,“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应成为协助“主体”加强记忆的“助学者”;帮助“主体”掌握新的语言材料的“示范者”;安排“主体”进行语言训练的“组织者”;判断“主体”运用所学材料表达准确与否的“评判者”。总之,要使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有效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则是其参与学习的最直接表现。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一旦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这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有力保障和核心措施。现行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开始都有Warming up这一环节,可用来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要提高单词教学的主动性、灵活性、趣味性。激发起学生想学,想记的欲望。当然记单词不能一味地只死记硬背,要与短语和句子联系起来。英语单词也和汉语一样,一词多义,一个很简单的单词和不同的词搭配,在不同的环境,意思会完全不同。所以,单词记忆必须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

2 学案设计

(1)列出学习目标。为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通常在学案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出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展开,而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动手、动脑,从而达到训练思维、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效果。 学习目标作为第一步,要在一开始就向学生开门见山地交代清楚,同时在导学中确立的学习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结合点,给学生一个明确、恰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不会产生畏惧感,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快速阅读训练。培养学生快速阅读以掌握大意,获取初步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是从文字中迅速全面获取有用信息的科学方法,也是一种高效率的思维方法、记忆方法和教学方法。快速阅读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学中快速阅读的设计,通常是由教师给出两个指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然后再设计一些与文章主要内容有关的问题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其形式主要有正误判断、单项选择、问题回答等。设计的问题一般是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全文一遍就能找出答案,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并培养兴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快速阅读训练时,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学法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3)精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并获取进一步信息的能力。精读训练的实施,要建立在学生通读全文,掌握文章主题思想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发展主题思想的主要事实,或者按照要求找出特定的信息。由于精读训练要求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个环节设计的问题的难度应大于快速阅读中问题的难度。通常问题的设计要更多地涉及文章的隐含意义,可采用infer、suggest,conclude 等词设问,同时,对此类问题的main idea答案在文章中体现的语句要仔细研读,对关键词、句要仔细琢磨,不仅要理解句子的本意,更要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如有生词,要引导学生猜测词义;如是长难句,要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加以理解。

(4)语言知识学习对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导学进行突破训练。学习语言知识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因此,这一步骤是教学的重点,其中所要学的语言知识是指在阅读文章中所出现的重要的语言现象。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再把学生看成是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认可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设置形象、生动的语境,鼓励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操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题型的设置可多样化:完成句子、单项选择、句型转换、英汉对译等。练习的方式可采取以旧代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5)达成训练。达成训练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以达到学习目标。为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及时性巩固、吸收,最终转化成自身的语言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要紧扣大纲要求,设计一些典型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并挖掘其潜能。并在一定的阶段,让学生参与一些测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

(6)能力训练。能力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环节的题型设计要适当地加大难度与NMET接轨,同时还应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

3 导学学案的使用

(1)“导学学案”一般是在阅读课前发给学生,发学案的同时,如有需要,可让学生先将较难的、妨碍理解全文的生词预习一遍,但不宜面面俱到,不一定要对每一个生词都事先预习,有些生词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猜测或者推断其词义。

(2)在学案导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思维活动,从而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学案导学的使用对英语阅读教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不仅给高中英语教师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身为一名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英语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精神,不断地更新观念,用新课程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用教学实际来检验新课程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程共成长。而学案导学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通过运用任务型教学原则优化教学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促进他们知识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活动导学案的运用则是基于上述理论运用过程中而形成的教学思维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运用能力。这种活动导学能够通过创造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活动导学案概述

活动导学案就是在任务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的引导创造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教学,深化学生的理解感悟和综合运用。

该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整体性,活动导学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优化升级,具有全面整体性;(2)互动性,活动导学是师生等教学力量的互动交流,能够形成互动生成的有效情境;(3)发展性,通过活动导学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鼓励学生综合表达运用。

2.活动导学案运用方法

2.1明确活动任务,优化导学氛围。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明确一定的活动学习任务,通过任务引导优化导学的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变得更为活跃,有效增强学习运用能力。

根据活动学习任务的需要,以学生学习发展需要为根本,优化活动学习任务,就是要在尊重学生学习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的文化背景,建议学生运用互联网络资源、英语报纸杂志等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根据任务学习探究目标、过程,以及表达的发展需要优化导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通过明确这样的学习任务激活学生的学习认知思维,增强学习体验。像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七Unit 1“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 B TV and audio devices:areview教学中,根据活动任务要求,可建议学生通过展示自己拍摄的DV画面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What do you get from TV and audio devices?并结合“Reading A”中的习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本的整体理解。

2.2注重活动过程,增强学习体验。

活动导学案的运用重点在于活动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践活动增强学习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学习体验。通过这样的形式优化教学,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认知思维能力。

在活动导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参与课程教学,更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更好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予以必要的引导。可通过同伴合作加深理解,增强认知体验;通过小组合作加深理解,增强学习效果。同时,针对学生的学习认知实际情况,注重综合语言的表达运用,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学习探究,增强自身的理解感悟能力。

以这样的形式进行探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运用能力。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Fog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Reading A”中的习题,就“What’s the character about the people in the novel?”进行思考探究,让学生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思维的能力。以这样的形式进行教学,更是课程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话题。通过这样的理解感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运用能力。

2.3关注导学反思,深化综合运用。

活动导学案在不断的反思中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要求,对课程的教学过程及具体目标任务进行有效的反思。这种反思不仅是对新课程英语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总结和归纳,更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需要。

在反思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实际情况,尤其是学生在活动导学过程中的表现实际优化教学过程,丰富学习体验。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从语言知识优化和学习思维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以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这些学习反思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重要体现,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反思,更能够深化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这样的教学反思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和思维得到充分激活,有效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加深理解感悟。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思考反思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呈现,以此培养他们正确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的能力,增强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导学案的需要,做到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

3.活动导学案运用的反思

3.1活动导学案运用应该体现学生的学习地位,围绕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2活动导学案运用应该突出互动学习生成,鼓励学生在互相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知识技能。

3.3活动导学案运用应该注重启发引导。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注重引导式教学,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体验。

综上所言,活动导学案的运用能够在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的基础上,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学生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更能够加深理解,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1版).

[2]刘雪琦.中学英语“问题预设启发式教学法”探究[J].魅力中国,2010,(01).

篇(4)

新课改后,随着英语知识学习的深入,高中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正在形成的学习策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他们的英语学习既受地点、教师、语言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也受思维能力、智能因素、学习策略、学习兴趣等主观因素的影响[1-3]。这些主要依靠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实施的有效教学。新课程改革为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和机遇。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经调查发现,新课改后高中师生仍然在疲劳状态下工作和学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容乐观的现状:

1.照本宣科式的英语机械教学,其教案是高中英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复制”,照抄照转,其讲课又是高中英语教案的“搬家”。

2.独角戏似的英语表演教学,视高中英语教学为演讲,旁征博引,故作艰深,目中无高中生,独自挥洒宣泄。

3.以英语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不是从高中生的认知状况出发,而是从教师自己对高中英语教材知识的理解出发,视高中生为容器,生灌硬注。

4.不顾及本地本校的教学条件和基础,盲目引进外地高中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亦步亦趋地“鹦鹉学舌式教学”。

5.为获取高中英语教改上的虚荣,刻意追逐新奇,制造轰动效应,做表面文章进行英语“虚假教学”。

6.不负责的让高中生放任自学,不留英语作业,不批英语作业的“敷衍教学”或“懒惰教学”等等。

二、高中英语教学的应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针对新课改后高中英语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根据高中英语实施有效教学的原则,笔者进行了高中英语教学的应对――有效教学策略的深入研究。

(一)学习效率的提高

1.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形象转化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帮助高中生内化抽象知识,让高中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注重给高中生以丰富的高中英语感性认识[4]。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通俗是高中英语教师解决抽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2.高中英语教材的和谐处理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要学会理清框架、归纳重点、分散难点,帮助高中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知识点,要善于寻找切入点对高中英语教材内容灵活处理、融会贯通、统筹安排,使复杂的高中英语知识点融合为和谐统一的有机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证高中生学习过程的自然流畅。

3.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循序渐进

高中英语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未知部分的信息、观点和概念与已有的高中英语知识体系顺利联系起来,新旧融合、新旧对比、新旧转化。

4.高中英语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高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寻求对策、深思如何帮助高中生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等把静态的高中英语理论知识与所代表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让理论知识常青,积极发挥理论知识的优势,把理论知识融入高中生的实际生活,避免理论学习游离于高中生个体经验以外。

5.高中英语学科思想的领会

教学不仅要保证高中生学习和接受英语学科的系统知识,还要帮助高中生深刻领会和掌握高中英语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等[5]。

(二)学习结果的讨论升华

1.课堂提问。高中英语教师要善于将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问题,精心设计、有效规划,努力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量。

2.课堂导学。高中英语教师要根据和针对高中生思维的具体状况,点拨、启发、引导。

3.课堂互动。要组织英语讨论和争辩,引导高中生各抒己见,让高中生在生生互动的讨论和争辩中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促使高中生反思自己和他人的高中英语认知策略与成果,学会把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

4.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解读。面对高中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师的解读要打破标准的、统一的教学解读,进行个性化解读,思维风格越独特,教学风格就越鲜明,教学效果就越显著。

(三)学习体验的提升

高中英语教学要切实关注高中生心灵深层的精神活动,重视高中生对生命的真切体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关注高中生内心世界的追求、引导高中生追寻生命的意义,抵达高中生的心灵深处。

三、结语

高中英语教育目标开始变得多元化,用发展的眼光对高中英语新课程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更为理性地对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有效教学的策略问题进行探讨,这是对于新课改后英语教学一种积极的反思,也是为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李华.教学生成视角的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7.

[2]陈秋苗.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J].中学英语之友(高三版).2009.4.

[3]李翠君.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方法[J].新课程(教师).2009.4.

篇(5)

Eachboyandeachgirlwantstoservethepeopleinfuture.

Morethanonestudenthasseenthefilm.

Manyashiphasbeendamagedinthestorm.

Moremembersthanoneareagainstyourplan.

一些有两个部分构成的名词表示衣物或工具作主语时,谓语通常用复数形式:glasses,clothes,trousers,shoes,

compasses,chopsticks,scissors等。

但如果主语用akindof,apairof,aseriesof等加名词构成时,谓语动词一般用单数形式。Apairof

shoeswasonthedesk.

并列主语如果指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这时and后面的名词没有冠词。例如:

Truthandhonestyisthebestpolicy.

Thegirl’steacherandfriendisayoungdoctor.

Toloveandtobelovedisthegreathappiness.

Goingtobedearlyandgettingupearlyisagoodhabit.

Aknifeandforkisonthetable.

当主语后面跟有aswellas,asmuchas,nolessthan,alongwith,with,like,

ratherthan,togetherwith,but,except,besides,including,inaddition

to等引导的词组时,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按主语的单、复数而定。例如:

Theteacheraswellasthestudentswasexcited.

Theroomwithitsfurniturewasrented.

A(great)numberof修饰可数复数名词,谓语动词用复数;agreatdealof,alargeamountof

修饰不可数名词,其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关系代词who,that,which等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的数应与句中先行词的数一致。例如:

Thosewhowanttogopleasesignyournameshere.

Someoftheenergythatisusedbymancomesfromthesun.

季节、月份、星期、节日、假日、一日三餐、学科名称,球类、棋类名词名称前一般不加冠词。

1/2one(a)half1/4one(a)quarter

形容词的顺序:

系动词be,grow,get,become,feel,appear,prove,seem,look,keep,smell,taste,sound,turn,remain限定词+数量形容词(序数词在前,基数词在后)+性状形容词+大小、长短、高低等形体+新旧+颜色+国藉+材料

Thosethreebeautifullargesquareoldbrownwoodtable

某些以a-开首的形容词例如:afraid,alike,alone,asleep,awake,alive等只能作表语,不能作定语。

某些以-ly结尾的词是形容词而不是副词:friendly,lively,

lovely,lonely,likely,deadly,silly,orderly,timely等。

1)close接近地closely仔细地,密切地

2)free免费地freely自由地,无拘束地

3)hard努力地hardly几乎不

4)late晚,迟lately近来

5)most极,非常mostly主要地

6)wide广阔地,充分地widely广泛地

7)high高highly高度地,非常地

8)deep深,迟deeply抽象意义的“深”

9)loud大声地loudly大声地(含有喧闹的意思)

10)near邻近nearly几乎

bad/ill,badlyworseworstlittlelessleast

表示一方不及另一方时,用“less+原级+than”的结构表示:Thisroomislessbeautifulthanthatone.

表示一方超过另一方的程度或数量时,可在比较级前加表示程度的状语,如:even,alot,abit,a

little,still,much,far,yet,byfar等修饰:Heworksevenharderthanbefore.

注意:byfar通常用于强调最高级。用于比较级时,一般放在比较级的后面,如放在前面,应在二者中间加“the”。

Heistallerbyfarthanhisbrother.

Heisbyfarthetallerofthetwobrothers.

某些以-or结尾的形容词进行比较时,用to代替than。superior,junior,senior等。

HeissuperiortoMrWanginmathematics.

在比较从句中为了避免重复通常用that(those),one(ones)代替前面出现的名词。that指物,one既可指人,也可指物。that可代替可数名词单数和不可数名词,而one只能代替可数名词。例如:

Thebookonthetableismoreinterestingthanthatonthedesk.

Aboxmadeofironisstrongerthanonemadeofwood.

表示倍数的比较级有如下几种句型:

Aisthree(four,etc.)timesthesize(height,length,width,etc)ofB.

Thenewbuildingisfourtimesthesize(theheight)oftheoldone.

这座新楼是那座旧楼的四倍大(四倍高)。[高三倍]

Aisthree(four,etc.)timesasbig(high,long,wide,etc.)asB.

AsiaisfourtimesaslargeasEurope.亚洲是欧洲的四倍大。

Aisthree(four,etc.)timesbigger(higher,longer,wider)thanB.

例如:Yourschoolisthreetimesbiggerthanours.

你们的学校比我们的学校大三倍。

表示两倍可以用twice或double。

表示“最高程度”的形容词,如excellent,extreme,perfect等,没有最高级,也不能用比较级。

如果复数名词前有many、few,不可数名词前有much、little等表示量的形容词时,该用so而不用such。如:

I’vehadsomanyfallsthatI’mblackandblueallover.

MrWhitegotsolittlemoneyamonththathecouldhardlykeepbodyand

soultogether.

但little不表示数量而表示“小”的意思时,仍用such。如:

Theyaresuchlittlechildrenthatthetheycannotcleanthehouseby

themselves.

6)almost与nearly

在very,pretty,not后用nearly,不用almost。例如:

I’mnotnearlyready.

在any,no,none,never前用almost,不用nearly。例如:

Ialmostneverseeher.

need表示“需要”或“必须”,作情态动词时,仅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在肯定句中一般用must,haveto,oughtto或should

代替。例如:

Youneedn’tcomesoearly.

NeedIfinishtheworktoday?--Yes,youmust.

注意:needn’thavedone“表示本来不必做某事而实际上做了某事”。例如:Youneedn’thavewaitedforme.

“shouldhavedone”表示应该做到而实际上没有做到。

Youshouldhavestartedearlier.

“oughttohavedone”表示过去应做某事而实际未做。

Yououghttohavehelpedhim(butyoudidn’t)

书报的标题,小说等情节介绍常用一般现在时。

表示感觉,愿望和状态的某些动词如have,be,hear,see,like等词一般不用进行时。

有些动词形式上是主动结构,但表示被动的意思。常见的有可和well,easily

等副词连用的不及物动词sell,wash,write,read,clean,cook等。例如:

Theclothwasheswell.这布很经洗。

Thenewproductsellswell.这新产品很畅销。

Thepenwriteswell.这支笔很好写。

在动词arrange,command,demand,desire,insist,order,propose,request,

require,suggest等后面的宾语从句中用“(should)+动词原形”(虚拟语气)例如:

Wesuggestedthatwe(should)haveameeting.

Weinsistedthatthey(should)gowithus.

Thedoctororderedthatshe(should)stayinbedforafewdays.

Hedemandedthatwe(should)startrightaway.

advice,idea,order,demand,plan,proposal,suggestion,request等名词的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其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的结构“(should)+动词原形”。例如:We

allagreedtohissuggestionthatwe(should)gotoBeijingfor

sightseeing.

Myideaisthatwe(should)doexercisesfirst.

在feel,hear,notice,observe,see,watch,have,let,

make等词后的补足语中,不定式不带to。但是这些句子如果变成被动结构时,就必须带to。例如:Ioftenhearhimsingthe

song.

Heisoftenheardtosingthesong.

注意:不定式动词在介词but,except,

besides后面时,如果这些介词之前有行为动词do的各种形式,那么,这些介词后的不定式不带to,否则要带to.如:

Shecoulddonothingbutcry.

Whatdoyouliketodobesidesswim?

Ihavenochoicebuttogo.

作定语的不定式如果是不及物动词,或者不定式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是不定式动作的地点、工具等,不定式后面须有相应的介词。例如:Heislooking

foraroomtolivein.

Thereisnothingtoworryabout.

Pleasegivemeaknifetocutwith.

There/Itisnouse/good/notanyuse/good/uselessdoingsth.

动词后可以用动名词作宾语,但不能用不定式:

admit,appreciate,avoid,consider,delay,enjoy,escape,excuse,feel

like,finish,forgive,giveup,imagine,include,keep,

mention,mind,miss,practise,putoff,resist,risk,suggest,can’thelp,

can’tstand(无法忍受)等。

Itriednottogothere.(我设法不去那里。)

Itrieddoingitagain.(我试着又干了一次。)]

meantodo有意...meandoing意味着...

Imeantocomeearlytoday.(我打算今天早些来。)

Missingthetrainmeanswaitingforanotherhour.

(误了这趟火车意味着再等一个小时。)

allow,advise,forbid,permit

Wedon’tallowsmokinghere.Wedon’tallowstudentstosmoke.

动词need,require,want作“需要”解,其后跟动词作它的宾语时,若表示的含义是被动的,必须用动名词,或不定式的被动式。例如:

Thewindowneeds(requires,wants)cleaning(tobecleaned).

在短语devoteto,lookforwardto,payattentionto,stickto,beusedto,

objectto,thankyoufor,excusemefor等后的动词也必须用动名词形式:Ilookforwardto

hearingfromyousoon.

Badlypolluted,thewatercannotbedrunk.(原因)

Beingwritteninhaste,thecompositionisfullofmistakes.

(原因,强调写的过程,故应用现在分词一般被动式)

Havingbeendesertedbyhisguide,hecouldn’tfindhiswaythroughthe

jungle.(为了强调已完成的动作)

Askedtostay,Icouldn’tverywellrefuse.

这里asked可能意味着havingbeenasked,也可能意味着when/sinceIwasasked,但用了having

beenasked就不会有歧义。

下面句中过去分词表示的时间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时间相同,所以不能代之以强调先于谓语动词的现在分词完成被动式。例如:

Coveredwithconfusion,Ilefttheroom.我很窘地离开了房间。

United,westand;divided,wefall.团结则存,分裂则亡。

HeusedtoliveinLondon,use(d)n’the/didn’the?

Thereusedtobeacinemaherebeforethewar,use(d)n’tthere/didn’t

there?

Suchthingsoughtnottobeallowed,oughtthey?

Heoughttobepunished,oughtn’the?

但在正式文体中,用oughtwenot形式。例如:

Weoughttogo,oughtwenot?或Weoughttogo,shouldwenot?

含有情态动词must的句子表示推则,作“想必”解时,疑问部分不可用mustn’t。若前句强调对现在情况的推测,疑问部分用aren’t(isn’t)十主语,例如:You

mustbetired,aren’tyou?若陈述部分的must表示“有必要”时,附加疑问句部分则用needn’t。例如:Youmust

gohomerightnow,needn’tyou?

当mustn’t表示禁止时,附加疑问部分一般用must。如:

Youmustn’twalkongrass,mustyou?

前句谓语动词是must

have+过去分词时,若前句强调对过去情况的推测(一般有过去时间状语),疑问部分的谓语动词用didn’t+主语;若前句强调动作的完成,疑问部分的谓语动词用haven’t(hasn’t)+主语,

例如:

Hemusthavemetheryesterday,didn’the?

Youmusthaveseenthefilm,haven’tyou?

陈述句谓语部分出现否定词缀时(前缀或后缀),疑问部分仍用否定结构。例如:Heisunfitforhisoffice,isn’the?

如果陈述部分包含有no,never,hardly,seldom,few,little,nowhere,

nothing等否定或半否定词时,疑问部分用肯定形式。例如:Heishardly14yearsold,ishe?

如果陈述部分的主语为everyone,someone,noone等不定代词,其疑问部分的主语可用he,也可用they。

Everyoneknowshisjob,doesn’the?

Everyoneknowstheirjob,don’tthey?

Noonewashurt,werethey?

I’mlate,aren’tI?

Onecan’tbetoocareful,canone(you)?

Haveacupoftea,willyou?

Let’sgothere,shallwe?Letusgothere,willyou?

同位语从句跟在名词后面,进一步说明该名词的具体内容。引导同位语从句的名词主要有fact,news,promise,idea,

truth等。连接词用that(不用which)及连接副词how,when,where,why等。例如:

Hisdelayisduetothefactthatthecarwentwronghalfway.

Thenewsthatourteamhaswonthematchistrue.

Sheaskedthereasonwhytherewasadelay.

关联词只能用whether不能用if表示“是否”的情况如下:

A)在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例如:

Thequestioniswhetherthefilmisworthseeing.

Thenewswhetherourteamhaswonthematchisunknown.

B)在主语从句中,只有用it作形式主语时,whether和if都能引导主语从句,否则,也只能用whether。例如:

Whetherweshallattendthemeetinghasn’tbeendecidedyet.

Ithasn’tbeendecidedwhether(if)weshallattendthemeeting.

C)在介词之后。(介词往往可以省略)例如:

Italldepends(on)whethertheywillsupportus.

D)后面直接跟动词不定式时。

Hedoesn’tknowwhethertostayornot.

E)后面紧接ornot时。

Wedidn’tknowwhetherornotshewasready.

F)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只能用whether。

Whetheryoulikeitornot,youmustdoitwell.

G)用if会引起歧义时。例如:Pleaseletmeknowifyoulikeit.

该句有两个意思:“请告诉我你是否喜欢”。

或“如果你喜欢,请告诉我。”用了whether就可以避免。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必须用“that”引导定语从句:

1)先行词是不定代词:all,few,little,much,something,nothing,anything等。Allthatwe

havetodoistopractiseeveryday.

2)先行词被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所修饰。

ThefirstlessonthatIlearnedwillneverbeforgotten.

3)先行词被all,any,every,each,few,little,no,some,等修饰。

Ihavereadallthebook(that)yougaveme.

4)先行词被theonly,thevery,thesame,thelast修饰时。

HeistheonlypersonthatIwanttotalkto.

5)先行词既有人又有物时。Theytalkedofthingsandpersonsthattheyrememberedinthe

school.

先行词是表示地点时,要根据从句的谓语动词是及物的还是不及物的。如果是及物的就用that(which),否则用where。

Thisisthehousewherehelivedlastyear.

Thisisthehousethat(which)hevisitedlastyear.

用no

sooner…than和hardly…when引导的从句表示“刚……就……”。主句中的动词一般用过去完成时,从句用过去时;而且主句一般倒装,把助动词had提到前面。例如:Hardly

hadIenteredtheroomwhenIheardaloudnoise.

代词作主语时,主谓语序不变。Hereitis.Herehecomes.

当句首状语为表示地点的介词词组时也常常引起全部倒装。

Southofthecityliesabigsteelfactory.

Fromthevalleycameafrighteningsound.

表语置于句首时,倒装结构为“表语+连系动词+主语”。

PresentatthemeetingwereProfessorWhite,ProfessorSmithandmanyother

guests.

GonearethedayswhentheycoulddowhattheylikedtotheChinese

people.

AmongthegoodsareChristmastrees,flowers,candlesandtoys.

HehasbeentoBeijing.SohaveI.

LiWeican’tanswerthequestion.NeithercanI.

部分倒装

用于省略if的虚拟条件状语从句。Hadyoureviewedyourlessons,youmighthavepassedthe

examination.

3.用于“形容词(或名词、动词)+as(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中。例如:Prettyassheis,sheisnot

clever.

Tryashewould,hemightfailagain.

如果从句的表语是名词,其名词前不加任何冠词。

Childashewas,hehadtomakealiving.

用于nosooner…than…,hardly…when和notuntil的句型中。Notuntiltheteachercamedid

hefinishhishomework.

用于never,hardly,seldom,scarcely,barely,little,often,atnotime,not

only,notonce等词开头的句子。

NevershallIdothisagain.

Littledidheknowwhothewomanwas.

6.用于以only开头的句子(only修饰副词,介词短语或状语从句时)。OnlythisafternoondidIfinishthe

novel.

OnlyinthiswaycanyoumasterEnglish.

OnlywhenhetoldmedidIrealizewhattroublehewasin.

如果only后面的词组不是状语,则不用倒装。

OnlyWangLingknowsthis.

用于某些表示祝愿的句子。Mayyousucceed!祝你成功!

stomach-stomachs,aGerman-threeGermans,

anAmerican-twoAmericans,mancook-mencooks;

papers报纸,文件manners礼貌drinks饮料

inaword简言之inotherwords换句话说

havewordswith与某人吵嘴

haveafewwords(aword)withsb.与某人说几句话

篇(6)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一、精心设计英语教案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结构,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以突出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目标。同时还要兼顾中专生的兴趣倾向、个性特点、英语水平、发展速度、内在潜能等多个因素,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或话题讨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确保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满足求知的欲望,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得到最优发展。

二、创设有效语言情境

语言的表达需要情境的激发,只有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才能拥有更深刻的感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可以满足学生好奇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深入开展。例如,英语教材多是以国外环境为背景的,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国内的学生而言在理解的时候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创设语言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场景,通过全英语演绎,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强化学生在特殊环境中语言运用技巧的掌握。

三、实施情感教育策略

情感与态度和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概括地说,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会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与内在潜能,使其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效果。新课改下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注重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富含情感体验的实践活动,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英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一资源,充分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如,以教学“Earthquakes”一课为例,我先为学生播放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雅安大地震的一些视频与画面,给学生以深深的震撼,以此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强烈情感,带着这种情感进入课文学习,学生会更用心。

当然,以上仅是对高中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几点浅显的探索,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篇(7)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直存在重视知识传授、忽略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严重扭曲了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无法激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学案导学式教学是运用导学的方式进行目标训练,以学案为载体开展的教学活动。要想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处理好“导”与“学”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开展高质量的学案导学式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学案导学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学案导学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体制下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重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学习。

2.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案导学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案导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积极参与到英语阅读课堂中,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案学习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阅读教学中,加深对英语文章的理解。

3.促进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教师在学案导学中应该转变自身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引导的方式支持、协助学生进行英语阅读,鼓励学生积极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引导,以此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4.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案导学式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以鼓励为主,借助学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英语文章,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学案导学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通过预习学案完善英语教学活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认真预习学案,并且细致编写课堂学案,以此保障英语阅读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编写针对性、应用性强的预习学案,引导学生对学案进行必要的预习,之后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授课计划,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学案,引导学生了解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The United Kingdom这一课中,教师先让学生了解重点词汇与表达,然后让学生明确课文的功能项,提出英语课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后,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可以带着问题听课,以此找出英语课文学习的关键点。通过这种学案导学的方法,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以此营造出轻松、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

2.通过预习学案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学案的编写,并且在预习学案过程中完善教学活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学案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预习,并且按照学案中的教学目标,认真细致填写预习过程。通过预习学案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为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以深层阅读作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在速读后对文章会有大致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阅读过程中注意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和地点等,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框架,深入分析英语文章中的生词或者句子的意思。此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按照预习学案进行预习,正确理解和回答学案中提到的问题,学习过程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之后重新阅读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然后由教师解答。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速读,加深对英语文章的印象。无论什么类型的英语文章,学生都应该对英语文章进行速读,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并且在阅读之后逐一解决这些问题。

学案导学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案导学式教学的优势,以此有效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中国分类号:G718.5

引言:暗示法使用了生理学、心理学、精神治疗学的整体性规律,让学生的头脑与身心,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当中,通过理性及感性的方式将其结合成一体。在教学的过程里,使用暗示、联想的方式,将脑力、体力、音乐等方式相结合,不断开发和研究学生心理潜能,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在愉悦的环境里学习。

一、暗示教学法的主要原则

1、愉悦且不紧张与精神集中的心理放松原则

心理学研究说明,轻松愉悦、自信乐观的正面情绪可以提高智力活动,而紧张、忧愁、悲观等负面情绪会对智力的开发起到阻碍作用。所以暗示教学法就是要营造出欢快、轻松的课堂氛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里采取的不同方式、不同途径,例如:营造教学氛围、使用艺术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有意识及无意识的统一原则

暗示教学法判定大脑在参与学习的过程里不只是左半球在运动,同时右半球也在运动。不只存在有意识的活动,还具有无意识的活动。不只是有理智的活动,还具有情感活动。暗示法教学需要老师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情感和理智的统一体看待,通过暗示法,激发出学生的无意识潜能,因为人的潜能只要被开发出来,就会让人获得无法想象的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3、暗示的相互作用原则

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给予尊重和信任。比如老师可以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积极同学生进行交流,及时给予学生关爱,激励学生获得自信心,而学生也要学会尊师重道,这样才能够让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才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并且还可以让老师认可自身的工作价值,拥有成就感。

二、暗示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老师和教材的权威性

此处的权威性并非指老师在学生面前有多么严肃、多么严谨,不让学生对老师有任何质疑。而是需要老师在专业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可以使用一些艺术的方法较好的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可以和学生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材的权威性指的是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是十分权威的,由于人们通常对权威的任务或者信息较易记住,所以这样的信息来源可以提高记忆的暗示作用。

2、暗示法里明显的暗示方法就是幼稚化

幼稚化指的是学生具有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受大人的看法、思维所影响,从而可以更加快捷的吸收知识,提高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因为小孩的心理屏障相对较低,心理阻碍相对较少,由于年龄的增长,心理屏蔽会越来越高。所以,暗示法提倡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并且老师也要将学生看成是孩子,让他们可以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学习。在操作过程里,通常采取听音乐、做游戏、讲故事、表演等方式激发出学生的潜力[2]。将教学内容的基本原理、要求以及表现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引发出最好的教学效果。

3、双平面意识

双平面指的是人们对周遭明显的刺激物有反应,对潜意识的刺激物也同样有反应。人的个性能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产生很多刺激因素。这些因素可以让接受者产生很多信息。这样的第二平面成为了最直观的印象。在学习过程里,头脑的两个平面如果可以相互协调,就能够将潜意识的智力能动性发挥出来。

4、语调和节奏是暗示法最普遍使用的方法

语调属于双平面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里,使用不同的语调,可以让学习效果特别是记忆效果明显提升。比如:老师在讲课时,可以让内容变得极其生动,可以通过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语调进行讲解,就一定会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节奏可以加快潜意识的反应,还可以让头脑吸收更多的知识。节奏感尤其适合使用在诗歌、谚语以及较富有节奏感的篇章当中。老师有意识的使用节奏方式,就可以让文章更加优美、动听,让学生具有较为深刻的印象,也加强记忆力。

三、暗示教学法的启示

暗示教学法理论体系同当前教学论紧密相连,对于采用哪种理论进行指导教学并提升教学的质量,具有以下几方面观点:首先,由教育目的来看要强调发展论;其次,由教学效果来看要重视最佳论;再次,由教育对象而言要注重学习论。暗示教学发的基本思想以及以上理论观点是十分契合的。

1、在教学观方面暗示教学法的建立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中并不是由老师教学生,而是透过老师不断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行为达成教学的目标。

2、在教学的过程里暗示教学发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动性,建立自然情景让教学的过程成为一种自然的、真实的情景交际活动。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来获取所需的知识,如此获得的知识才会十分牢固,使用起来也会非常便捷,也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教学成效。

3、在教学方式上,暗示教学法透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启发学生的潜力[3]。暗示教学法不赞同苦学,注重的是教学氛围是否可以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心理氛围,并通过不同的暗示方式,让学生可以在一个非常轻松的氛围里学习,将学生的潜意识以及积极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最大程度的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将学习过程中的苦变成甜。只有真正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才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提高素质教育的教学意义。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里,所有教学方法都存在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如果想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由教学实际出发,使用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利用。所以,只要将暗示法的理论实质进一步明确,将学生对学习的潜力和能动性激发出来,综合各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实践的过程里有效的运用,就一定可以让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篇(9)

“学案导学”是教学中心转变的进一步深入。有人把课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作演员和观众,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就得像演员一样通过表演吸引学生,但是这种单向的尽悄表演无疑就是“满堂灌”了,较少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独立意识、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培养和发展。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正由传统的“教”为中心向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方向转变,“学案导学”正是适应这一改革的—个具体体现。

在“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方法中,教师要扮演好三大角色。课堂活动前,教师为策划者,课堂活动开始前,教师应确定教学内容,对教学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备好学生,了解教学对象、所教学生知识水平,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自学方法。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的不同而给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从中受益。因此,精心编写学案是实施导学的关键。学案的编写既要揭示内容的内在联系,又要反映内容结构要素的逻辑联系。既要突出重点、难点的深化理解,又要体现整体结构。注意习题设汁不要太直接,注重新颖性、启发性、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兴趣。

二、“学案导学法”的特点是注重学案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师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充足的条件,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渐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采用“学案导学法”,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1 可以创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热情参与,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问题,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1 . 2 可以使教学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自学在前,教师讲课在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教师无须在课堂上再讲述,节省了课内时间,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 . 3 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教师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开发了学生潜能,变注重“教师的教”为更注重“学生的学”;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多维互动”。

2、“学案导学法”的教学模式。

2.1 学案设计:学案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主要凭借,其基本框架包括学习目标、预习方法、预习内容、问题讨论、预习检测等几个方面。

2.2 学生分组:根据各班的实际人数、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差异等,以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主持本小组的活动。

学案制定好以后,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做好组织者的工作。告诉学生如何自学,明确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参加到语言活动中来。在组织者角色之外,教师还应同时是课堂活动的参加者,教师要下讲台,在学生中间,成为其中一员,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营造轻松自然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在无意识、无压力、无忧虑的环境中,使所学知识潜移默化地进入潜意识中。

三、“学案导学”的具体操作在不同

课型中都体现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大纲》指出:英语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结构的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词汇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运用词汇组合成浯句和语篇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所处的语言环境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要实现培养学生以上语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㈠的,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语言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总体操作程序是这样开展的。

1.引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导人或设置悬念,启发渲染或以旧代新等各种不同形式;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做好自学新内容的心理准备。例如,在阅读课前,结合课文内容播放有关背景知识的录音或录像,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启发性的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它不主张预设性,这些开放性"生成"演绎着课堂的精彩。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成为课堂开放性动态生成的沃土,生成开放性动态课堂是指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探究学习为目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的一种课堂形式,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是强调生成性,设计和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

生成开放性动态课堂的构建方法

1、 设置开放性情景促生成

由于情境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规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同学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等弊端,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可能性,如讲解have/has been to和have/has gone to的用法区别时可设计以下语境让学生讨论: have/has been to A: I couldn’t find you just now. Where were you? B: I have been to the supermarket. have/has gone to A: I can’t find your father. Where is he now? B: He has gone to the supermarket. 学生结合语境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个语境包含“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in the past.”和“I’m back now.”等信息;而第二个语境则包含“Father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in the past.”和“He isn’t back now. (He is in the supermarket now.或He is on the way from or to the supermarket)” 等信息。然后学生运用自己理解的语境造句。这种方式能促进学生动脑、动口和主动学习,能发展其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计算机和网络的强大的多媒体播放功能把原汁原味的英语提供了高中英语学习的视听大餐,它往往能促进生成开放性动态课堂的构建。和英语歌曲带入了课堂。让学生们始终沉浸在英语环境中。例如在讲授7b unit 5 reading部分时,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一些英雄救人、救火的场景,可以是录相、照片等,再配上适合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知zhang hua 对火灾发生时的反应是迅速的,显得沉着冷静,在整个救人过程中又充满了智慧和勇气。

2、 设置开放性活动促生成

在英语课堂中我们要经常安排一些活动,充分发动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如: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这里关注的是情感问题,涉及了英语的文字游戏:如: 1. C: What's that fly doing in my soup? W: Swimming, I think! 2. C: What's that? W: It's bean soup. C: I don't want to know what it's been. I want to know what it is now. 学生在反复读后也不由的会心一笑,恍然大悟。由此更深的了解英语,欣赏英语,进一步探究从而喜欢上英语。

3、开放性合作学习促生成

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开放性合作学习促生成,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应有助于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能使小组成员彼此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以Cultural differences为例教师可以围绕这个问题Can you think of any other different custom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让学生从greeting a friend;addressing(称呼)parents, a teacher, a colleague,etc;response to thanks after dinner;being modest in China等方面展开竞争讨论,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

各小组以表演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每个国家称呼等方面的区别。例如中国人对别人的赞美通常很谦虚,经常以“哪里哪里”回应,而外国人则会说“Thank you!”。如果把中文的“哪里哪里”用英语“where- where”来回答那么就不能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差异、关注教学的有效性。

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生成开放性动态课堂的灵活性,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并使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践证明,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从而推进英语课程的改革,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生成开放性动态课堂任务(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注重教与学的统一,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18-02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主动探究的习惯,不仅体现学生的课程学习主体价值意义,更是有效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习惯。英语教师要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以自主学习为前提,探究积累为根本,引导学生在提前预习和综合理解的过程中不断质疑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一、导学案的基本特征及运用价值分析

导学案(Guided learning plan)集学习目标、任务要求、知识训练为一体,凸显先学后教和整体训练的特点。导学案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引导性,归纳课程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在预习中提前熟悉知识。(2)任务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训练任务。(3)拓展性,根据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的情况,进行文化知识延伸,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运用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主要表现在:能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自觉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能为探究学习提供必要的载体帮助,使得任务型教学得以顺利开展;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感知语言,形成正确的语言学习思维。

二、设计导学案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主体需要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思维特点,采用层次化和类型式方法设计相应的预习思考题目,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2)过程探究原则,即围绕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感悟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3)拓展延伸原则,即围绕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注重文化知识视野的拓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有效运用导学案的策略

1.以学生学情为基础,设计差异性导学案

运用导学案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知识,以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语言技能运用为根本,引导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设计不同的导学案,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差异性导学案,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和学习认知规律。

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围绕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相应的导学案,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首先,导学案应该体现基础性,让全体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结构要素和达到基本技能运用要求。其次,应精心设置与教学目标匹配的学习探究任务,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再次,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导学案设计策略。以差异性导学案来引导课堂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更为深入。

例如,教学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一Unit 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 (Reading),教师可针对生词识记、短语运用、思维表达等,围绕识记基础知识、运用语句等,设计相应的学习案例。同时,可设计词汇预习训练、文本语篇大意表达、写作训练等多种学习案例。还可设计分段式的学习案例,围绕“How to understand the article?”来设计选词填空、回答问题、选择答案等形式的学习案例,以帮助学生在初步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突出探究式导学

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是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关键。教师设计导学案不妨以丰富学习感悟为切入点,进行相应的学习案例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学习思维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

教师要以任务驱动为引导,围绕探究来灵活运用导学案,可围绕课程难点知识设计讨论交流、探索发现等思考性较强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利用预习拓宽的学生的知识视野,可运用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规则,可运用书面表达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在多元化的导学中,不仅能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还能够形成学习的自觉性。

例如,设计《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Reading)的导学案,在学生阅读最后一封电子邮件的基础上,可设计“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fill in the blanks”环节。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深入研究文章题目及主旨,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以反思生成为动力,提高语用性技能

运用导学案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内化生成,可为学生预留一定的“空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总结和反思。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其次,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方式对导学案的运用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语言知识的转化运用。再次,鼓励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更为丰富的学习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学生进行反思生成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同时,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运用英语的水平,并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设计《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Reading)的导学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可设计“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using the phrases we have learned today.”的导学案,要求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完成导学案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