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新型合作经济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5: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型合作经济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型合作经济

篇(1)

坚持以发展提升农户家庭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村合作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服务为支撑,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任务。要因势利导地加快承包农地的“自愿、依法、有偿”流转,促进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成长,使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和农民合作社的主体成员,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三位一体”新型合作服务合作体系中的主体和基础作用,形成集约化家庭经营和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新型双层经营体制。

坚持以强化全产业链的合作服务功能作为新型农村合作服务体系的核心任务

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需要全产业链的服务,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农业现代化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是否享有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当前我国农业整体全产业链服务还不发达,原有的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和各类为农服务组织处于部门分割、各自为战的状况。因此,在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服务体系中要坚持把强化全产业链的合作服务功能作为核心任务。既要充分发挥和强化各类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又要联动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涉农部门职能转变等综合配套改革,通过改革形成纵向与横向紧密联合的农民合作经济联合组织,使之成为能覆盖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具备系统提供生产、供销、信用等功能服务的合作服务综合平台。坚持以合作制组织和市场化运行相统一作为新型农村合作服务体系的运作原则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以合作制原则组织起来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实行的是对内按合作制原则组建和分配运行,对外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合作制组织和市场化运行相统一作为运作原则。一是要坚持合作制原则和合作服务组织的性质,把“三位一体”的合作组织办成由广大社员按合作制原则实行民主管理和红利分配的组织。二是要按市场化运行的要求,致力于增强这一合作组织的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达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三是要处理好“三位一体”垂直体系之间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县、乡镇农合联之间必须体现联合合作和服务规模效率机制,要进行合理分工,形成各层级服务体系的协调发展。

坚持多元主体、多条路径、多种模式作为新型农村合作服务体系的实现形式

尊重农民群众的选择与实践创造,是我们农村各项改革得以成功推进的基本经验。因此要积极鼓励多元主体、多种路径、多种模式的“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的实践探索。一是在多类合作综合重组型的“三位一体”农合联模式的发展和完善上,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各类为农服务体系的组织联合和功能整合,形成能够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和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功能的合作经济联合组织体系。在组建的路径上,注重联动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涉农部门职能转变等综合配套改革,使市县和乡镇一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形成紧密的合作服务综合体。二是在专业合作社功能拓展型的组织模式的发展和完善上,要以做大做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的联合服务组织为基础,提高专业合作社的联合发展水平,注重拓展专业合作社的供销、信用合作功能,完善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

篇(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随之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组织模式杜洋、分布广泛的特点特逐渐凸显出来。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多达15万个,其领域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运输业、加工业以及销售服务行业等。这种全方面的发展模式对农村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合作组织仍处于起步阶段,资本尚未成熟,运行模式也没有得以最终确定,并且在资源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1.2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农村合作经济在建设初期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形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农村合作经济主要是以农村当地的特产为主要的经营产品,将农村内部经济串联成一条有序的经济生产链条,逐渐的扩大经营范围,形成规模化经营模式,对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与传统的农村经济经营模式相比,更加系统化、一体化,对农村经济起到整体的带动效果,从而也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力。(2)带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逐步形成,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科学化的整合和调整,对农户的生产动力以及劳作热情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公司+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使得农户亲身投入到农产品加工、生产、规模化经营体系中去,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有较大的帮助。(3)降低了经济发展成本,实现了自由民主的自治制度。农村合作经济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大大降低了其中的经济发展成本,并且带动了该地区的连带经济增长。通过相关政府部门对农村合作经济的政策干预,农村合作经济形成了村民自治制度,在经营和管理上更加的自由民主。这样的自治模式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2.1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农户参与率低,辐射能力不强

从前面我们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分布来看,当前我国的合作经济组织大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模小,能够达到成百上千会员,具有一定影响规模的合作经济组织很少。而这些小规模的合作经济组织未能真正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合作经济组织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不明显,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抵制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较差。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有合作基础的省区,一些省区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几乎是空白。即使在发展较快的省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参加率也不高,有的农户甚至还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组织。

2.2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各种管理和科技人才

从调研的情况看,有专业技术和经营组织能力的经济能人是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我国传统上重工轻农,以农养工,造成人们普遍轻视农业和农业教育,一些管理技术和科技人才不愿意服务于农业企业,甚至连农业院校培养的专门农业人才也不愿意到农村服务。很多合作组织的成员都来自于农民,农村中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凝聚和带领农民共同闯市场的能人少。虽然基层政府,涉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拥有较多的知识资源,但实际上他们对合作社知识也缺乏深入了解,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活动能力和经验,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和管理也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2.3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不够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中弱者的联合,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组织,西方国家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在我国,由于政府引导不到位,导致部分农户对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不高,对合作行为表现不积极,存在“搭便车”心理和观望心理。而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员对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少地区的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中不能很好地履行政府的职能,存在着宏观层面支持不明显、微观层面干预过多的现象。

3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策

3.1创办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面对工商企业和其他服务组织的竞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充分发挥根植于农民,了解农民需求的优势,逐步由技术交流、生产服务向生产服务、市场销售等综合发展,向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型转变,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实现农产品的多次增值,使合作经济组织及社员获得更多利益。同时,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要积极为非社员提供服务,通过其经营范围的扩大,不仅能够增加收入,而且能够增强对农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2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智力支持

农民是合作经济的主体,他们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思想文化水平对合作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些,我们要对农民及时进行教育引导,用成功范例做示范,激发农民自觉加入合作组织。另外,我们要通过定期文化培训和有针对性的知识讲座和技术传授,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3.3建立高效民主的内部管理体制,增强对社员的凝聚力

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效率低下,其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内部成员素质低以及组织内部管理章程不完善,导致部分社员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从而损害了广大社员的利益。

3.4加大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

篇(3)

1、数量偏少,分布不够均衡。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总量不多,地区分布不均衡,产业类型相对单一,尤其是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富民股份合作社数量更是偏少。

2、规模偏小,辐射能力不强。我国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大部分处于初级阶段,规模普遍偏小,农户覆盖率偏低,无法实现产、供、销一体,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不明显。

3、档次不高,服务层次偏低。大部分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经营活动仍停留在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生资采购等初级阶段,缺少农副产品销售、贮藏、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的更深层次服务。

4、管理松散,运行缺乏规范。存在组织化程度偏低问题,表现出管理缺乏规范,合作约束力不强,合作和退出随意性大。管理上往往组织者自己决定一切,合作农户没有发言权,没有二次利益分配。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还没有完全转变。部分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怕担责任,增负担,宣传、发动、组织上缺乏热情;农民害怕利益受损,持观望态度,不敢大胆加入合作;部分致富能人和带头人怕担风险,怕个人技术、资源和市场外泄,怕个人利益受影响,因此不愿意带头组建。

2、法律法规体系相对滞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和发展壮大需要刚性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引导、支持和保护。从当前的法律法规体系看,旧的法律法规修改慢,专门法规出台滞后,缺乏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无法可依,支撑作用不强。

3、资金问题成为发展瓶颈。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服务水平提档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农民自有可支配入股资金有限,合作组织自身由于资质和抵押物的限制又很难从金融机构得到信贷支持,加上政府扶持资金有限,制约了组织的发展。

4、运营管理缺少人才支撑。受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社会认可等多种因素影响,优秀人才不愿到农村从事涉农工作,造成了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大量的会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影响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管理的规范性、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5、政府引导支持存在缺失。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方面的支持对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作用明显,但实际管理中却往往出现供给不足、力不从心。体现在政策支持不到位、财政支持力度不大、税收政策难以落实,造成农民土地流转受限、运销成本过高等。

6、内部运行管理缺乏规范。管理上缺乏规范性,管理机制欠缺和管理能力软弱是主要原因。在制度方面缺乏监管,造成财务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基金积累制度、民主决策规定、民主监督机制等缺失或形同虚设,对发展壮大形成阻碍。

二、加快发展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

1、加强宣传引导,转变思想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转变思想观念,使广大干部主动掌握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政策,引领农民积极自愿参加合作经济组织,使各类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乐于参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和建设发展,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良好氛围。

2、挖掘合作潜能,丰富合作模式。在促进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地域优势和产业特色优势,论证时要着重考虑当地的经济基础、社会发展条件、产业优势、产品特色等再进行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丰富合作形式和合作模式,提高合作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广“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开展股份制合作,风险共担,合作共赢。

3、完善法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法律法规是一切合作和竞争的准则及框架,是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保障。虽然针对于各类经济发展的法规相继颁布并不断完善,但针对于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专门法却相对滞后,加之原有相关法不能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及时修改,导致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会偶尔出现无法可以的尴尬和被动。

篇(4)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而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业产业化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比较好的组织形式。不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不得要领。

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催动农业生产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它改变了单家独户进入市场势单力薄的地位,使个体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微观层面上结合起来,以较高的组织化程度、理顺的组织结构和适度的规模进入市场。可以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基础。同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纵向一体化经营,也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农业合作组织还可以为成员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并能享受国家某些减免税待遇,有利于农业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再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承载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承载了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功能,从根本上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给广大农民提供了组织的依托和学习提高的平台,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经营中,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将得到脱胎换骨的更新和改造,他们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现代生活和科技的信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营销和投资的理念、社会参与的意识以及勇于开拓的企业家精神。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将催生出新一代的、整合的、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这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保证。

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种模式

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句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由分散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模式。

2.1 "公司+农户"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非农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后,流转农民承包的土地形成农场,然后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并按照工业化生产形式,由公司雇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该模式以句容嘉汉生态农业园等由工商资本投资的农业项目为代表。这种模式中,农民收益包括两方面,一是从流转的土地上获得租金收入,一是通过在农场务工获得劳务收入。

2.2 "大户+农户"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农村中一些大户或能人,通过自身的成功经营形成示范效应后,联合其余农户组成合作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该模式以张小虎葡萄专业合作社、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在农户认识不够的情况下,大户能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对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2.3 "合作社+农户"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组成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社员的农业生产,提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该模式以西冯花草木专业合作社和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前者是,少数农户通过发展草坪、苗木等高效农业取得成功。在其带动下,其余农户自发组织起来,联合从事高效农业生产经营,但并不都是从事种植,而是逐渐形成一套种植、收割、运输、销售等严密的分工合作体系。后者是在全国三农人物、农业科技专家赵亚夫的支持下,于2006年2月成立,是江苏省第一家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实行"六个统一"的生产模式,即统一规划作物生产布局、统一提供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免费供应农业生产资料、统一农产品品牌包装、统一组织市场销售。

从发展的实践看,这几种模式都能有效地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经营规模过小和进入市场困难等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但也存在一些区别。在"公司+农户"中,工商资本的投入比较容易解决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农业发展难题,但这种模式以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劳资关系中公司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农户不是最大的受益者,两者之间很难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大户+农户"中,合作社发展严重依赖大户或能人的自身素质,利益分配也容易向大户或能人倾斜,农民也不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合作社+农户"中,社员之间不仅保持了身份平等,而且通过利润的两次分配,农民获得了最大利益。

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实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处于“龙头”或“中介”地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带动主体,推进了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的共同带动下,2002年形成农业产值及农产品加工产值近170亿元,税利5亿多元,我市670万农民人均增收40多元。

3.2 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协调、组织工作,使分散的农业生产实现了适度的规模经营生产,最大限度减少农业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篇(5)

党的十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对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允许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这一政策的号召下,国家、政府、企业、大户业主、资本管理机构、甚至部分科研机构纷纷涌入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主体的异质化使得利益调节紊乱,出现了危害广大农民利益的问题。

1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发展的背景

1.1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农民为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信息、技术、资金、供销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家庭经营基础上,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组建而成的经济组织”。它主要特征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满足共同的经济、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的民办性、合作性、经济性、专业性。

1.2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背景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这些利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有效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单家独户农民进入市场势单力薄的弱势地位。扩大了农产品商品销售规模,使个体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微观层面联合起来,以较高的组织化程度、一体的组织结构、适度的组织规模进入市场,实现分散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大提高农户的市场谈判能力和竞争能力。然而,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激烈的外部竞争和内部经营管理的制约下,它的发展背景不容乐观。第一,现有的农合组织经济实力不足、组织松散,集成规模较小,在抵御风险方面能力不足,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第二,人才匮乏、大部分农民社员科技素质较低,由于成员之间的作业协同能力差,部分产业开发执行起来困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第三,内部机制不完善,“产供销”没有实现有机组合,在利益纷争面前,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2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异质化及其影响

2.1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异质化 异质化是一个医学界名词,此处借用是为了突出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主体的“不统一、良莠不齐”的特征。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在有机组合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又加上各主体实力差别较大,势必造成弱势主体利益受损的情况。

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异质化带来的影响 参与主体的异质化像一把双刃剑,对于我国现代农业体系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是它促进了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转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合组织的发展。

一方面,它能有效解决我国农民长期单打独斗、势单力薄的生产现状。金融机构的参与能有效缓解农民缺乏资本,对农业投入力度较小或不敢投入的问题;科研机构的参与为农民提供科技支持,缓解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农产品含金量低的现状;市场各销售平台的参与解决了农民市场信息闭塞,生产与市场脱节的弊端;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参与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通过深加工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营体系的各参与主体中,对市场利益的追求是其根目的,单纯追逐自身利益必然导致利益平衡紊乱:农民为市场风险买单,影响农民增收;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周期长,无法抢占市场先机;企业见风使舵,农民丰产不丰收;缺乏法制保障,维权后患无穷;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介入滞后,损害农民利益。

3 应对异质化促进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路径

3.1 政府做好“守夜人” 以政府为主导的参与模式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自主性和活力,但市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又要求政府必须做好宏观调控,因此政府必须首先明确与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将该下放的权力放给市场,把该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权利归还,让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自主状态下充满活力的发展;第二,扶持、引导、规范,做好配套设置。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对参与主体的资格、权限和相关行为规范,把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下各参与主体的第一关;第三,注入强大的资金保障,有效缓解农民生产资本投入不足的窘境,同时又给农民增加敢于扩大投入的信心,从根本上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力。

3.2 形成参与因子利益协调模式 从内部参与主体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秉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方针,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首先,在利益分配方面,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兼顾公平,防止企业、大户业主、销售商等层层克扣,设立最低保障制度,严把利益分配各环节。其次,在风险规避方面,建立风险共担制度,化整为零。目前农民主要面临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将可能在各个环节出现的风险责任分担的同时,又设立一定的专项基金,实现责任共担。从而应急管理重大事故及灾害,解决由农民为市场风险以及自然风险买单的现象,防止农民血本无归。第三,健全控制体系,完善治理方式和民主管理方式。优化合作组织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合作组织内、外部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做到社务公开、财务公开。

3.3 加大科技引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体系

让科技保驾、以法律护航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产学研”一体的科技机制,积极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并通过定点培养和扶持,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同时科研机构在参与时应缩短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周期,最新产业开发可以配套相关技术人员,全程跟踪产品的生产以及相关技术的使用,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在法律规范上,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其调整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以规范不同参与主体的行为和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其次各参与主体要从主观上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法行事、以法维权;同时相关法律部门更要为广大农民提供法律援助,为社员敞开拿起法律武器的大门。

4 结语

伴随着我国农业转型的发展,农业生产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我国农业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任重而道远。目前,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政府和市场等因子共同参与经营,将这些因子有机融合构成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新农业经营体系的一个发展思路,也是协调各种异质化参与主体利益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定(B/OL)(2008-02-02)

[2] 《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经济网

[3] 《农业科技,还要迈几道关?》人民网

[4] 李玉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研讨会综述》,《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8年第二期

篇(6)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组建,按章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经济组织。从外延上来看,它是当前我国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等组织的总称,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截至2010年底,凉山州共有各类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838个,成员11.2万人,带动农户45.3万户,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

一、凉山州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量少、规模小、发展不平衡

从凉山州的实际情况看,不少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都存在生产经营规模过小、产值小、会员少、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就合作经济组织在凉山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中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畜牧业、蔬菜和林果等产业,而粮食、油料等产业就很少,总体上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这也说明某些产业的初级产品市场需求已趋饱和,而本地精深加工发展十分薄弱,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运营机制不够完善

大多数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十分松散,在内部运行机制上很不完善。一是章程不规范。大多数合作经济组织的章程要么流于形式,要么规范性差,有的合作经济组织甚至连章程都没有;二是制度不健全。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方面缺少可靠而有效的机制,使得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组织成员的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不少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停留在单纯的提供市场信息、推广技术、代购某些生产资料等中介或科技服务的状态,与合作经济组织成员间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在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方面则是更加缺乏。

3.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一是一些地方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关心、支持缺乏力度,出台的某些扶持办法缺少可操作性。二是部门服务不到位。在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上,存在着诸如多头管理、登记程序繁冗、收费标准不一等问题。三是氛围不够浓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大意义宣传教育不够,导致很多地方的干部、群众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不清,心存疑虑,甚至有不少错误的看法。

4.组织成员合作意识差,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长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和部分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错误认识导致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较为注重眼前利益的实现,缺乏应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长远眼光,缺乏长期互助合作的思想和理念,合作意识较差。同时,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大量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专业人才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专业人才极度缺乏,直接影响了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二、加快凉山州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引导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通俗易懂和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基层干部群众正确对待农民组织化,充分认识到分散无序的农户没有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处于被动地位,正确把握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地位和作用,增强农民群众的合作意识。其次,要抓好典型示范。各县市要选择1-2个产业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组织有活力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典型,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第三,要注重培训指导。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合作组织基本理论和具体操作方法的管理人才,在基层干部和农民中间造就一批熟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基本知识的骨干。

2.科学推进,因地制宜

由于各县市现实条件存在差异,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也要结合本地农村发展的实际和要求,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方法。坚持“发展与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相结合”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紧紧依托和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以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为导向,从农民合作要求和市场需求出发,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体现主导产业特色的专业合作组织。

3.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要坚持“办一个、成一个”的建设理念,加强对现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合作组织自我完善服务体系,扩大营销功能,发展对外经营,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形成产权明晰、服务优质、制度健全、利益联结稳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对较为成熟的新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要积极引导它们向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和更紧密的利益联结形式发展。积极探索和引导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再联合,使合作组织成员数量、带动户数、空间跨度、合作领域能够得到较大发展。

4.优化环境,多方扶持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是资金扶持。政府财政应当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建立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基金,提供贷款担保和贴息等。财政支农要向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示范项目倾斜。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二是税收优惠。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对合作组织销售的自产农产品或简单加工农产品,以及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培训业务等方面,给予少征或免征各种税费。三是服务到位。各涉农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认真执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优惠政策,积极营造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

篇(7)

随着我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要不断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中相关政策以及方案实现创新,农民对土地具有一定的支配权利,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提高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实现经济转型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基础以及物质基础发展提供较大的便利条件。

一、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形成的制度特点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主要是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及传统的经营体制。在分散小农体制下,不仅要使农民对农业中存在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支配,还要提高农民对生产要素的积极投入。但在小农体制发展下,我国农民组织程度不断降低,不仅农业生产以及其中的相关要素配置规模呈现下降趋势,农村经济与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农村治理结构的分散现象,导致农民组织形式以及农村的经营方式都需要改变。针对该条件,对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阐述,并在新时期改革发展下,利用新方法对其优化,不仅促进了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形成,也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

(一)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制度的优点与缺点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积极建设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改善我国传统的农村经济运行模式,还能我国的经营体制进行积极改进,并通过分散的小农体制,使我国农民获得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使用权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农民对生产要素的积极投入。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较大劣势,随着小农体制的不断改革,农民形成的组织化也不断降低,从而使农业生产要素以及其中经济规模发展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经济产量不仅出现逐年降低的现象,还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进步。而且,还加大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特别是农村治理结构出现严重的不协调现象。所以,针对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优势与劣势的阐述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农村合作组织以及经营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改革方法

在目前发展形式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本文中需要利用相关措施有效改革。首先,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与建设中, 要解决小农户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并在自身形成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在这种执行条件下,不仅增强了农村的生产能力,还使自身在发展下形成较高的自我保护能力,以保证自身能力得到积极提高,从而降低其中存在的风险。然后,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还要提高农民的边际收入。因为在现有的农业发展中,其中的边际效应以及农产品不断减少。其次,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中,还要提高农村合作组织的核心价值,其中,不仅要提高农村的生产规模,还要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再次,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中,还要使农业在生产中形成有效的发展环境,并使农民能够适合当前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后,要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更要促进农村生产的整合效应与流动效应,以使农村生产要素得到积极提升。

二、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经济转型的要素

(一)新型与旧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比较

近几年,我国农村在发展中,特别是土地制度管理发生较大变化,因为我国经济组织已经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激烈的市场格局变化形成了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根据产权以及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进行分析,农村合作组织存在较大差异。如:在启动结构以及产权结构上进行分析,通过政策启动,在合作社与发展趋势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农民所有权以及与其形成的关系是一种合作。但实际上,其中的权利并没有改变,一些土地被纳入到合作社中去,土地所有权还是一种合作关系。所以,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并没有改变农村的产权制度,而是改变了最基本的生产方式,特别是土地的产权分属问题。如今,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实施与农业转型发展存在一些相同,它不仅促进了组织的多元化参与,还为农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制约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因素

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不断发展过程中,要思考在发展中存在的阻碍要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农民参与的新型合作社比例还比较低,在农村合作组织进行土地调查期间,虽然在表面上是农民进行登记申请形成的合作组织,但实际上,一些在背后形成的大多都是一些企业、供销社等。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农民中登记创建的农村合作组织并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企业,从而使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出现严重的解散现象。在现如今市场激烈竞争下,要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建设,不仅要维持自身的生产能力,还要提升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三、结束语

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相关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使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符合当前市场中的竞争趋势。

参考文献:

[1]安鑫.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村经济转型[N].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5):19-20

篇(8)

一、市场经济落后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困境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全货币化的筹资方

式不符合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市场化程度低的实际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货币筹资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这种完全货币化的筹资方式,客观上脱离了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市场化程度低的实际情况。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由集体来承担,个人只承担一小部分,而且一般不用交现金,而是以“工分”的形式从集体经济的收人中扣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三方投资,强调三方的责任,但在广大中西部市场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筹资难度相当大,尤其是农民个人自筹的那部分资金。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由于其市场化程度低,集体经济不发达,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较少,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无力支持合作医疗的最低基金筹集。对于市场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个人来说,尽管每年不少于10元的参保金的数额不大,但对市场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来说,经济落后,交通又不方便,七沟八梁一面坡,几年进不了一回城,一家几口人,叫他们每年拿出几十元现金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确非常困难。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中西部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很难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遵循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总体原则是正确的,但相对于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而言,仍是一种“富人”保障原则,也就是说只有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的“富人”才能缴得起合作医疗保障金,而真正需要保障的穷人,通常也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因收^过低,缴不起合作医疗保障金,而无法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给予的合作医疗待遇。但当“参合率不能轹时,强迫命令就出台了。“新合医”成了政府对农民施惠的代名词,农民成了被动的受惠者”。这不仅不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突出对经济弱势群体保护的—般陛原则,而且在医疗公平性方面易于两极分化,富裕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多数贫困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出于经济原因很难得到满足。同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自愿参加制度必然形成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群体,针对体制外人员侵蚀体制内资源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难以避免。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筹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曾在农村合作医疗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依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了,集体经济组织基本解体,缺少集体经济支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资金筹集失去了这一稳定可靠的保障基础。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忽略了农村集体经济这个稳定可靠的保障基础,从而直接导致了其运行的持续性难以为继。

二、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的特点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非货币型发展路径

(一)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的特点

1.市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人均货币收入低下。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民的生产收入主要来自各种农产品等实物收入,其中一部分由农民直接消费掉,剩余部分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交通不便的影响,很难通过流通转化为货币来形成农民的货币收入。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人,其中西部l2个省区为1305万人,其人均年收入为668元。而他们的大量农产品却因为交通不便运不出去而卖得非常便宜,有的甚至烂在地里无人收购。比如,在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岳宋乡有一个叫木古坝山寨,那里的茶叶是绝对的绿色产品,可是1斤茶叶只卖到2元钱,如果拿到城市卖,绝对可以卖到50元以上。木古坝的1斤茶叶在城里可以换到l0斤杂交稻种子,城里的1斤杂交稻种子在木古坝却能换到8斤茶叶。

2.市场经济落后地区货币经济缺乏,实物经济普遍存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和价值尺度,其作用应该是与实物经济的运行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是为整个社会生产和经济的正常运行服务的,其总量和构成都应该与实物经济相适应,而不应该脱离实物经济独自运行。因为货币脱离实物经济而独自运行虽然可能使个别经营者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但对整个社会生产来说,不仅没有增加任何东西,而且还可能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指向错误的方向。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货币经济的运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经与实物经济的运行脱节,具有了自己的领域,自己的运行轨迹。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多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中近50%为实物收入,农产品商品率低下,以自给自足为主。

3.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更为严重。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几百万人,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据测算,根据现有的土地承载力,我国农业仅有1—2亿从业人员就足够了,剩下的一半以上的剩余劳动力亟需转移。尤其是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数量更为可观,估计劳动力中有60%一75%为剩余劳动力。加快对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转岗技能培训步伐,以区域化带动专业化,在剩余劳动力中创造劳务品牌,铸造劳务名牌,并使创牌的触角不断向高技术行业延伸,从而促使剩余劳动力在劳务品牌形成中逐渐升值,增加农民收入,乃当前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劳务化的当务之急。

4.环境劣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同时并存。我国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位于西部,虽然那里的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草地状况日益严峻,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率和土地产效率普遍低下,但是这些经济落后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等自然资源。在全国已发现的16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均有发现,特别是能源、金属矿产以及生物等资源在全国占有显著地位,其中45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在总量约占全国的40%,开发潜力巨大。以陕西陕北贫,其实施的外援项目,无论数量、质量、效果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使宁夏的生态得到了很快恢复,农民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由此可见,如果一个经济落后地区既无一定的自然资源,也无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在这样的自身力量相当薄弱的地区,实施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难以为继,那么发展外援型合作医疗制度乃其最佳选择。发展外援型合作医疗制度,争取外援、借助外力、加快发展,需要制定一套专门针对本地区具体情况的医疗卫生服务引进计划,同时,依据循证医学可知,大部分的疾病是与环境污染、营养不良和生活习惯不良直接相关的。因此,在利用外援时应将农村卫生的重点放在普及基本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将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和健康促进等社区卫生建设结合起来,这样,农民的受益面最大,受益程度也最深。利用外援方式改善市场经济落后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其关键在于强化政府牢固树立群众利益第一的观点,切实落实项目责任制,信守各项协议,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4.根据具体情况,也可建立以上三种路径的混合模式。混合模式的建立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在结合当地丰富的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外援,充分发挥三种路径的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混合模式中,可以合理发展土地、劳动力密集型农业技术,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引进和改造,切实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鼓励企业以农民医疗卫生事业为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共同发展,实行农业从“土地——产品——加工——流通与销售——农民医疗卫生事业——农业的进一步投入”的规模化经营。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非货币型发展路径选择对策

1.非货币型发展路径选择应当遵循多样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情况复杂多样,因此在选择非货币型发展路径时应遵循多样化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能搞一刀切。一是要充分认识建立非货币型发展路径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走非货币型发展路径的工程量很大。同时,我国各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均衡,选择非货币型发展路径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多样的模式,以满足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农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

2.选择非货币型发展路径应积极探索建立合作医疗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形式之一,是新时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它既能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支付能力,又能节约市场的交易成本,还能维护农民的自身利益。在市场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以非货币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号召发展合作经济,容易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也许这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3.政府应把发展合作医疗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列为非营利性组织,利用各级政府的扶贫资金给予支持。基于目前我国国情,卫生资源的投入能力有限,非营利性医疗组织应该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非营利性医疗组织的发展,政府应通过引导、调控和支持等方式,为其发展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对这种合作经济组织在管理上也可采取招标承包经营的方式进行。

2.市场经济落后地区货币经济缺乏,实物经济普遍存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和价值尺度,其作用应该是与实物经济的运行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是为整个社会生产和经济的正常运行服务的,其总量和构成都应该与实物经济相适应,而不应该脱离实物经济独自运行。因为货币脱离实物经济而独自运行虽然可能使个别经营者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但对整个社会生产来说,不仅没有增加任何东西,而且还可能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指向错误的方向。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货币经济的运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经与实物经济的运行脱节,具有了自己的领域,自己的运行轨迹。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多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中近50%为实物收入,农产品商品率低下,以自给自足为主。

3.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更为严重。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几百万人,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据测算,根据现有的土地承载力,我国农业仅有1—2亿从业人员就足够了,剩下的一半以上的剩余劳动力亟需转移。尤其是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数量更为可观,估计劳动力中有60%一75%为剩余劳动力。加快对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转岗技能培训步伐,以区域化带动专业化,在剩余劳动力中创造劳务品牌,铸造劳务名牌,并使创牌的触角不断向高技术行业延伸,从而促使剩余劳动力在劳务品牌形成中逐渐升值,增加农民收入,乃当前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劳务化的当务之急。

4.环境劣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同时并存。我国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位于西部,虽然那里的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草地状况日益严峻,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率和土地产效率普遍低下,但是这些经济落后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等自然资源。在全国已发现的16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均有发现,特别是能源、金属矿产以及生物等资源在全国占有显著地位,其中45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在总量约占全国的40%,开发潜力巨大。以陕西陕北贫困县为例,一方面,这些地区七沟八梁一面坡,生存环境恶劣;另一方面,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资源。一般来说,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大多为这种情况。

(二)市场经济落后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非货币型发展路径

在任何一个经济体中,非货币收入都是相当重要的。据美国经济学家估算,在美国这样发达的市场经济中,非货币收入平均占收入总量的25%左右。根据我国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的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特点,要在这些地区推行货币化程度很高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可以探索建立非货币化的以实物合作为主的医疗制度,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点,从而使之“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其可能的发展路径有:

1.如果一个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就可以建立以土地合作为主其他资源为辅的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现阶段,土地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广大农民的生活保障,土地作为保障手段对穷人尤其重要。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很不均匀,西部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土地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海拔高,自然环境复杂,分散的家庭承包经营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体农户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力度与利用效度,从而导致土地等自然资源对缺乏劳动力的个体农户的保障作用失灵。在一个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如果土地资源丰富,那么建立以土地合作为主其他资源为辅的合作医疗制度,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提高经济效益,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而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促进农民增收。诸如建立体弱年老农民“以部分承包地换医疗保障”的机制,在公正公平、农民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书面签约,以不低于现行合作医疗的保障标准,按时支付补偿金。政府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社会融资,携手合作,联动发展,利用土地使用权抵押、土地合作信托、土地储备等方式,对置换出来的土地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共同投入,形成合力,高效盘活土地,实现土地产出的最大化。同时建立起完善合理的退出和约束机制,有效地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共赢共利局面。实践表明,在一些保留了部分集体经济或乡村工业发展得较好的农村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甚至还代替农民个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集资金,因此,这些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率都是100%,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得非常好。如陕西洛川县永乡乡郭家村利用部分村集体土地发展苹果产业,自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都为全村所有村民缴纳合作医疗的筹集资金,村民的参合率每年都是100%,村民们都比较满意。这些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代替农民个人成了最大的筹资主体,既解除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压力,又缓解了基层地方推行合作医疗的筹资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合作医疗的出资额度,从而增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能力。

2.如果一个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就可以建立以劳务合作为主其他资源为辅的合作医疗制度。劳务合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现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概念已逐步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我国部分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但劳动力素质很低。这不仅表现在市场经济落后地区自然条件差、饮水不卫生、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从而导致市场经济落后地区部分农民的身体素质差方面;还表现在市场经济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方面。在这样的“贫困——人口多+素质低一贫困”的恶性循环地区,现行的合作医疗制度仅起着外因作用,难以通过内因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真正效用。拉文斯坦首创的“推拉理论”告诉人们,人口流动是“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推力包括人口增长、低生活水准、缺乏经济机会等;拉力包括劳动力的需求、在新居住地改善生活的可能性、获得更多的经济机会、优惠的劳动力政策等。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劳动者在劳务市场上不停地交流和比较各种信息,做出流动与否的决策,对当事双方都有好处,劳动力富裕国家输出劳动力,可以减少潜在的社会经济压力;劳动力接受国似乎也从中找到了解决劳动力短缺的办法。因此,在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可以建立以劳务合作为主其他资源为辅的合作医疗制度。譬如,政府高效担当起自己的服务角色,加强对国际劳务市场的调研,建立境外劳务信息网络,抢占先机,对外承包劳务市场,对内给予一定支持,建立劳务综合培训基地,每年甚至每个季度都挑选出一批劳动力进行对口的职业技能强化培训。达到培训要求的学员,如果能劳务输出,就可以为国家赚得外汇,政府按其赚回外汇的多少,给予其家人一定比例的医疗支付补偿金,其标准不低于现行合作医疗的保障标准;达到培训要求的学员,如果能在国内流动,流^地政府也可依据合理的标准,对其家人进行—定的医疗支付补偿金,以保持流人地一定的劳动力数量,从而解决“民工荒”的困境。这样,政府的外部力量不仅有利于通过内因长效激励流出地劳动力积极主动改善自身素质和技术层次,而且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脱贫,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3.如果一个市场经济落后地区既无一定的自然资源,也无可利用的社会资源,那么在这样的地区,只能发展外援型合作医疗制度。外援方式在当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国外来看,非洲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非洲国家中有相当部分地区,自然资源匮乏,社会资源也不丰富,外部援助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其经济发展,同时也增进了这些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医疗卫生方面,外部援助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20世纪末,肯尼亚,津巴布韦等国利用外部援助,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肯尼亚妇女的总生育率由1977年的811个降至1993年的514个。赞比亚利用外部援助,解决了其西部省的大部分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仅1985—1993年,由援助而兴建的水井高达108眼,使2115万人从中受益。从国内来看,宁夏在总体上是一个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相对贫乏的省区,但宁夏是在全国较早利用外援的省区之一,其实施的外援项目,无论数量、质量、效果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使宁夏的生态得到了很快恢复,农民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由此可见,如果一个经济落后地区既无一定的自然资源,也无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在这样的自身力量相当薄弱的地区,实施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难以为继,那么发展外援型合作医疗制度乃其最佳选择。发展外援型合作医疗制度,争取外援、借助外力、加快发展,需要制定一套专门针对本地区具体情况的医疗卫生服务引进计划,同时,依据循证医学可知,大部分的疾病是与环境污染、营养不良和生活习惯不良直接相关的。因此,在利用外援时应将农村卫生的重点放在普及基本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将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和健康促进等社区卫生建设结合起来,这样,农民的受益面最大,受益程度也最深。利用外援方式改善市场经济落后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其关键在于强化政府牢固树立群众利益第一的观点,切实落实项目责任制,信守各项协议,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4.根据具体情况,也可建立以上三种路径的混合模式。混合模式的建立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在结合当地丰富的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外援,充分发挥三种路径的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混合模式中,可以合理发展土地、劳动力密集型农业技术,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引进和改造,切实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鼓励企业以农民医疗卫生事业为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共同发展,实行农业从“土地——产品——加工——流通与销售——农民医疗卫生事业——农业的进一步投入”的规模化经营。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非货币型发展路径选择对策

篇(9)

第二,新优势是相对于传统优势而言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就是要不断完善我国市场开放法律体系,实现政府管理行为的法制化,增加政府行为透明度,这是形成新优势的根本保证。用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标准严格管理输出商品质量、国际技术转让的合同签订、对外投资的资本运作、海外企业的资产评估及信用评级等,这是形成新优势的前提。提升我国传统产业水平,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形成新优势的基础。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我国企业坚持技术创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这是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展望今后*~*年,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源优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人力资本是保持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工资等要素价格将不断上升,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此压力下,提升人力素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核心就是要通过加大教育培训等培育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并与其他生产要素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创新优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形成创新优势,就是通过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进一步激发经济成长的活力,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篇(10)

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中,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GDP大幅下降,下降比率分别为2.6%、5.2%、4.7%、4.89%。相比之下,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GDP受危机影响不大,中国和印度两国甚至保持了9%和5.68%的高速增长。俄罗斯GDP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原因是,能源产业是俄罗斯的支柱产业,而在金融危机之中,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始终呈负增长,国际石油价格急速下挫,因此拖累了俄罗斯经济。

新兴经济体从危机中恢复的速度也快于发达国家,以自身的高速增长首先走出低谷,引领作用不断凸显。2010年,巴西第一季度GDP增长率迅速上升到8.9%,比上个季度上升了4.5个百分点。同期印度GDP增长率从8.6%上升到11.2%。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复苏脚步缓慢。2010年,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率仅为2.6%,日本季度GDP增长率仅为0.4%,欧洲各国则纷纷陷入债务危机中不能自拔。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人们普遍看好新兴经济体国家,认为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将成为今后拉动世界经济的新增长极。预计到2015年,巴西、俄罗斯与南非GDP的增长速度都将超过4%,印度和中国将分别达到8%和9.4%,全部高于3%的世界平均水平(详见表1)。

二、新兴经济体对外贸易特点

(一)大量进出口中间产品

由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主要从事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代工生产,因此这些国家大量进出口中间产品。表2、表3给出了新兴经济体进出口产品比重。由图所示,2009年“金砖五国”进出口中间物品的比重均超过资本物品和消费品的比重,其中印度中间品的进口、南非中间品的出口已分别达到了78%和72%。

中间产品加工贸易为新兴经济体迅速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提供了一条渠道。加工贸易使新兴经济体发挥了本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国内就业问题,对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兴经济体加工生产处于产品整个生产链的底部,进口原材料和加工成品两头受制,对于国家生产技术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帮助不大,所面临的对外贸易条件恶劣,所获得的利润较薄等情况也是不争的事实。

(二)对外贸易主要依赖发达国家

从金砖国家主要的贸易伙伴国来看,新兴经济体对外贸易主要依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金砖国家前七大出口和进口国及地区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既是金砖国家重要的出口目的国,同时也是他们重要的进口来源国。结合表2和表3可以得知,新兴经济体依赖向发达国家出口也是由于处于产业链下游,大量向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提供生产最终产品所需要的中间产品所导致的。此外,从贸易集中度来看,新兴经济体的出口贸易都较为集中,前七大出口国出口量占各国出口总量的47%以上。尤其是中国,向前五大出口伙伴国的出口量已经超过中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三)重要技术和生产设备依赖进口

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先进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新兴经济体自身拥有的高端技术很少,能够独立生产的设备也有限,因此,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对重要技术引进和生产设备进口的规模不断上升。2007年,中国、巴西和南非花费在获得专有权利使用和特定许可上的金额分别为81.92亿美元、22.59亿美元、15.96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23%、36%和25%。

机械和运输设备等生产设备也是新兴经济体最主要的进口产品,在巴西、中国、俄罗斯、南非四国进口产品的比重居于第一位,在印度进口产品比重居第二位。在该类产品中,巴西、俄罗斯和南非进口最多的是道路机动车辆,分别占三个国家2009年该类产品进口总量的21.5%、21.5%、19%;中国进口最多的是其他电力机械和仪器,占中国2009年该类产品进口总量的39.7%;印度进口最多的是电信设备,占印度2009年该类产品进口总量的19.2%。机械和器具非电器零部件是该产品中五个国家进口次多的产品,分别占五国进口第七类产品总量的17.9%、12.3%、17.5%、20.4%、17.5%。

三、新兴经济体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问题。

第一,新兴经济体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美国采用“量化宽松”的政策,致使美元对外币不断贬值,进而导致全球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加剧。新兴经济体国内所面临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本币升值压力更是不断攀升。根据巴西中央银行发表的《经济趋势报告》,巴西最近15周里有14周出现物价上涨。中国2011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生产价格指数(PPI)上涨7.2%,达到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自201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普遍已经采用加息、上调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积极对抗通货膨胀。如何在控制通货膨胀、本币升值的同时,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是对新兴经济体的一大挑战。

第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势力不断抬头,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复苏进程较为缓慢,长期以来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而欧盟国家又深陷债务危机不能自拔。在这种经济形势下,一方面发达国家人民对新兴经济体国家产品的需求大量缩减,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出口采取排斥的态度,这使得新兴经济体的对外贸易不可避免地持续受阻。以中美贸易为例,奥巴马政府已经对中国产品开展了至少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双方争端愈演愈烈。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时间,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出口贸易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来自发达国家的市场将会大幅萎缩,如何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以及寻找出口贸易以外的其他经济“引擎”将是新兴经济体共同面临的又一难题。

第三,新兴经济体同时面临金融风险预警和金融监管的考验。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不断发展,这些国家同时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2008年,中国、印度、南非、巴西、俄罗斯分别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30.03亿美元、415.54亿美元、 90.09亿美元、450.58亿美元和703.20亿美元。大量国际游资加大了新兴经济体金融监管的难度,对金融市场风险评估和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利用好外资的同时,又能够有效的监管金融市场,谨防国际热钱扰乱本国的金融市场,也是新兴经济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四,新兴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格局之中,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符。这是由于,新兴经济体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经济总量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普遍很小。虽然金砖国家都进入GDP世界前十五名,但只有中国一个国家进入前五名。此外,新兴经济体不具有发达国家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进行制造业生产所采用的设备和重要零部件仍然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因此,在短期内新兴经济体难以改变处于低层次国际分工的地位。近年来,工业化过程已经基本结束的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一方面将高污染的低端生产环节转移到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提出“低碳”的要求,试图以“碳排放量”作为砝码来遏制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如何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下争取更大的利益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第四大难题。

第五,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造成竞争力的削弱。以印度为例,印度与中国相邻,人口总量相近,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速度也很快,成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因此,印度在全球范围内与中国竞争资源和影响力,两国在非洲的竞争就是最典型的一例。中印两国都需要从非洲获得石油、矿石等资源以支撑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中国每年从非洲进口的石油总量为3700万吨,而印度为1800万吨,双方存在很大竞争。鉴于中国近年来在非洲的影响力有所增加,印度也开始积极加强自身在非洲的影响力,强化了与塞舌尔、毛里求斯以及莫桑比克等印度洋沿岸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这种竞争思路削弱了两国的竞争力,阻碍了两国间进行合作。事实上,中国目前的比较优势在于制造业,而印度在IT、软件、金融、医药等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双方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

四、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合作路径

综上所述,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拥有一致的利益诉求,目前也面临相似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中国同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存在合作的基础。从本文所选择的代表性新兴经济体贸易数据看,近年来中国与这几个新兴经济体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中国是印度、俄罗斯和南非三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巴西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巴西和南非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印度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国,俄罗斯的第五大出口目的国。中国对于这些国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之间可以考虑构筑新型南南合作模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争取在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现有世界经济体制下,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由发达国家主导,所通过的决策往往也主要代表发达国家的利益。新兴经济体应该充分抓住历史机遇,团结起来,联合一致,齐心协力,促使现有国际秩序框架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同时提高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话语权,使之与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匹配。

篇(11)

中图分类号:G831.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2-0129-03

The Inspiration of Lifts and Interactions Innovation of Aerobic

Gymnastics

ZHOU Jianshe, ZHANG Lifa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 ha 410012, Hunan China)

Abstract:Lifts and interactions of aerobic gymnastics as an important co ntent to judge the artistic in aerobics have been highlighted. However, at this

stage, its innovation faces the bottleneck that constrains the promotion of rou tine’s

artistic of China’s aerobic gymnas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lift s and interactions, observes them in the video of the recent three World Aerobic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of space, time, method and a esthetic which influence the actions.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restructuring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factors is important to innovation. In terms of innovation , the rapid conversion of space adds adventure, the integrated use of methods re flects the complexity, the unique creativity of styles displays the uniqueness,

and the change with reorganiz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stimulates innovation.

Key words: aerobic gymnastics; lifts; interactions; innovation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是我国的优势项目,然而其中的托举与配合动作却是制约我国成套 艺术价值提升的瓶颈。托举是指当一名或多名运动员被举、抱、支撑或借助外力离开地面的 动作。配合是指个人或团体间的配合,以及在队形变化中的身体互动[1]。规则规 定成套动 作中必须有3次托举,并要求具有创造性和原创性,配合动作要突出团队协作并表现出相互 的交流与身体互动。近年来,竞技健美操托举与配合动作的重要性已逐步受到专家学者的重 视,曾有学者指出:队形变化与造型立意是集体项目中非常出彩的亮点,其奇巧和出其不意 的绚丽在成套动作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2],然而其相关的创新研究却近乎空白 。本研究 试图对托举与配合动作的本质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近三届健美操世锦赛成套动作 中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发展规律,为我国竞技健美操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创新提供思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八、九、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成套动作中混 双、三人和六人项目前三名的托举与配合动作。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和湖南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查阅与课题有关的文献,对有价值 的相关资料加以归纳与整理,了解各国运动员成套中托举与配合的特点及与其艺术分值之间 关系的有关研究,并了解国内外竞技健美操发展的相关动态。

1.2.2 录象观察法

通过对第八届到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前三名比赛中 的托举与配合动作进行研究分析,根据一定的分类依据对托举与配合动作在成套中所占时间 、出现频率、组合方式等进行研究。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电子表格),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和托举配合中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整 理和统计学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托举与配合动作的本质特征

2.1.1 竞技性特征

竞技运动离不开运动员本身所具有的体能、技能、智能以及心理能力[3],竞技性 特征是竞 技健美操项目赋予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基本特征。运动员必须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展示高超的力 量、复杂的技巧、完美的综合能力及心理素质。其竞技性特征实质上就是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特点在竞赛中得以展示的基本特征。

2.1.2 合作性特征

在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中,要讲究集体动作的一致性,合作动作的和谐性,造型动作的整体 性效果[4]。在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完成过程中,运动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细腻默契 的配合充分演绎着“合作”这一内在特征。

2.1.3 美学特征

竞技健美操是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目,托举与配合动作展示出的视觉冲击效果是艺术评判 中的重要内容[5]。完成托举与配合动作过程中所展示的左右对称、前后照应、大 小相辅、 上下相成、长短互补、曲直相连、动静互现 、主次分明等,就充分凸显了其奇特巧妙、流 畅动感的美学特征。

2.1.4 创新性特征

规则要求“世界级”的成套动作必须具备“独一无二”的创造性特征,托举必须为原创 [6]。只有奇特的东西和意想不到的东西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人们在看健美操比 赛时总是希望看到他们从未看过的动作。创新特征其实是托举与配合动作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

2.2 托与配合动作的影响因素

2.2.1 空间因素

空间指运动过程中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展性[7]。空间变化的层次、幅度与稳定 性能够给 人带来独特的视觉冲击,多空间是指动作过程中穿梭于高、中、低三个空间层次中的动作。 竞技健美操的托举与配合动作可以是各空间层次内绕三个轴的转动,也可以是在各层面中的 各种平动。一届世锦赛有混双、三人和六人三个集体项目,各项的前三名就是9套动作,一 套动作有3个托举,共计27个托举动作和若干个配合动作。通过对第八、九、十届世锦赛中 托举动作的空间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图1)。 单个动作展示单空间的比例在逐渐减少,而单个动作展示多空间的比例在逐渐增多。如第八 届展示多空间的托举动作占总数的41%,第九届占71%,而第十届达到74%。

根据数学排列组合可知,3个空间层次,可组合形成6个双复合空间和12个三复合空间形 式,还可以组合成其他多空间组合形式(表3)。在三届世锦赛中,托举动作出现了13种空 间组合形式,配合动作出现了7种空间组合形式。

录像分析可以看出,托举动作第八届以中姿态的单空间为主,第九届和第十届以高姿态 到中姿态的复合空间为主。配合动作在三届比赛中以站立的高姿态为主,其次是地面空间的 姿态,其他复合空间的变化也时而有之。单个动作在空间层次的变化上经过了一个从简单到 复杂的发展过程,如地面平动中运动员移动路线和相对位置的变化、绕各轴翻转中运动员身 体姿态和表现形式的变化,其动作变化已逐渐体现出综合化与复杂化的发展规律,所以说空 间因素是影响托举与配合动作创新的重要因素。

2.2.2 时间因素

时间是指宇宙万物的运动各有其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以及彼此存在的前后相继[8]。 如单个动作、组合动作的持续时间,时间的有序存在体现动作在成套中所处的位置。托举动 作在成套中一般起着“龙头、凤尾与中坚”的时间作用,而配合动作则像珍珠不时地点缀出 绚丽的光彩。

通过对近三届比赛的托举与配合在成套中所占的拍值进行统计(表4),发现托举与配合动 作所占拍数整体成上升趋势。

第九届跟第八届相比增幅明显,第十届与第九届相比增幅不大。第十届世锦赛托举与配合动 作所占拍值总数达到8×8+5拍,占成套拍值的27%,略高于成套1/4的时间,说明了时间因素 是影响托举与配合动作创新的主要因素。

2.2.3 方法因素

托举与配合动作的方法因素主要体现在动作做法和人员组合两个方面。从动作做法来看 ,三届比赛中动作做法的种类数量呈递增状态。从托举动作的做法来看,如图1所示:第八 届的托举以展示柔韧和静力性造型多见,第九届和第十届以翻转、踢腿的动力性托举居多, 使由静到动的动作“活”了起来,这不仅是一种动作结构的变化,更是一种思想方法的创新 。

从配合动作的做法来看,如图2所示:第八届以简单的配合动作为主,第九届和第十届 发展到较为复杂的绕复合轴旋转与撑摆的动作,体现了动作方法的综合发展特征。在动作做 法呈现多样化的同时,还出现了叠加化,采用一连串方式完成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形式增多, 托举动作与配合动作、配合动作与配合动作的联合挂串也显现了动作做法多样性、复杂性和 创新性的发展趋势。

从人员组合方式来看,如图3所示:在三届比赛中托举动作的人员组合方式是以2托1为 主,配合动作则以两人、三人、六人一组的形式为常见。在托举中底座和尖子的人数组合也 表现出多样化,一次托举中不仅底座的人数在改变,被托起的尖子的人数和次数也在发生改 变。在配合中人员组合方式则更加灵活多样,越来越复杂的人员组合方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以上分析清晰的显示出方法因素是影响托举与配合动作创新的核心因素。

2.2.4 审美因素

2.2.4.1 托举与配合的立意美

托举与配合动作的立意在音乐的烘托下能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显示出勃勃的生机活力 。

2.2.4.2 托举与配合的形式美

形式美的表现有三个层面:一是动作造型;二是运动能力;三是心理表达。

2.3 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创新性启示

2.3.1 时空的快速转换增添惊险性

在托举与配合动作中,时空的利用率越大、转换越快,其体现出的艺术价值就越高。各 空间的快速转换考验的是运动员的空间支配能力和平衡能力,以及队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在 一个动作中,空中的身体姿态个数、空间层面的跌宕起伏体现着多样性,而在一定的时间与 空间内运动路线与方向的快速转换则直接增添动作的惊险性。

2.3.2 方法的综合运用体现复杂性

托举与配合动作中的方法是指各种托、举、抛、踢、搓、倒、滑、靠、转、翻、换位、 换把等动作做法。托举与配合动作是队员之间利用力的传递来完成动作的,用力又需要考虑 部位、方向、时间与方法的问题,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可以有效地创新动作。在一个动作或 一连串动作中,并非所有的技术因素都要改变,选择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量化,在动作的准 备、展示与落地的三个技术环节中巧妙地综合运用各种有利的方法去创造性构思,是创新托 举与配合动作的有效手段,是展示动作复杂性的有益方法。

2.3.3 造型的独特创意展示唯一性

独一无二的托举与配合动作必须具备高超的技巧性和常人不可及的超越性,不能是别人 一看就会,一学就象的动作。造型立意是托举与配合动作创编的引导因子,它要与成套动作 的风格与主题和谐统一。其前后照应、左右对称、高低起伏、象形诙谐、动静相错的造型要 顺应成套动作的发展思路,使它既具备单个动作的唯一性,又具备该动作只能有机的包容在 这独特成套中的唯一性。只有当各自独立的差异面处于特定的组合关系中,显现出一种必然 的内在关系,并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时,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这种独特创意显现的唯一 性是创新托举与配合动作所必须要考虑的。

2.3.4 各因素的变异与重组激发创新性

如前所述,影响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因素有空间、时间、方法与审美。空间有高中低,时 间有长与短、快与慢,方法亦多种多样,审美更由外而内。这么多因素的集合、重组与变异 将带来无穷无尽的变化,这些变化亦可以发生在动作的准备与开始、动作的形成与发展、动 作的结束与连接,还可以发生在两人、三人和多人之间,那些逆向的、跳跃的、螺旋起伏的 亦或顺其自然的都可以激起我们的创新欲望,创新可以无处不在,创新也可以无时不在。创 新是竞技健美操的生命,创新使托举与配合动作显现出耀人的光彩。

2.4 托举与配合动作创新的操作提示

1) 根据项目的人数特点,确定人数结构的主要形式。如六人操选择以6人结构为主,2~3人 为辅的托举与配合动作等。

2) 根据队员的身体素质特点,扬长避短地展示队员们良好的竞技能力。如用以力量素 质、柔韧素质或协调灵敏素质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托举与配合动作等。

3) 根据成套动作的风格特点,创编与主题风格相适应的动作方式。如流畅、活泼、缠 绵、刚毅、奋发等颇具想像力的托举与配合动作。

4) 根据成套动作的强度布局特点,起承转合地点缀和处理好运动量与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关 系。如在成串的操化动作后或地面动作前安排高位的托举动作或巧妙的配合动作。

3 结 论

1) 托举与配合动作的本质特征有竞技性特征、合作性特征、美学特征和创新性特征。2) 影响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因素有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方法因素和审美因素。3) 在创新中,时空的快速转换增添惊险性,方法的综合运用体现复杂性,造型的独特创 意展示唯一性,各因素的变异与重组激发创新性。4) 在进行托举与配合动作创新的操作中,要注意项目人数、运动员身体素质、成套风格 与成套强度布局等特点,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合成套内容与运动员特点的独一无二的托举与配 合动作。

参考文献:

[1] 国际体操联合协会健美操委员会.2009-2012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J].中国 健美操协会,2009,1.

[2] 周建社,方奇.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艺术审美与评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 8,31(5).

[3]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李永华.竞技健美操艺术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位毕业论文,200 7.

[5] 姚煜.浅析健美操编排的视觉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