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本科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5:0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本科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本科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95-02

目前国内对高职本科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是高职本科教育内涵、特征的研究,即什么是高职本科(What);第二是关于高职教育层次高移至本科的必要性研究,即为什么要发展高职本科教育(Why);第三是关于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路径选择研究,即如何开办高职本科(How)。

一、高职本科教育内涵、特征的研究

关于高职本科教育的内涵,研究者们一般认为,高职本科教育是定位于本科层次的培养高等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而言的,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兼具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并侧重技术教育的本科层次教育。高职本科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相比,其特征如下:第一,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本科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中职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第二,专业设置基础。高职本科的专业设置基础主要是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要根据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来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和较大的灵活性。第三,课程体系。高职本科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注重培养对象所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的实际,把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限制在技术开发、运用与创新所必要的范围内,实现“足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完整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第四,教学模式。高职本科比较适宜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工程实践的教学模式。第五,对教师素质要求。高职本科教师队伍建设应将高学历的学科梯队建设与“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并重。

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高移至本科的必要性研究

支持高职教育层次高移的理由主要有如下三点:

1.高职教育层次高移至本科是20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从20世纪中叶起,随着西方各发达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工程教育为代表的高职本科教育在各国迅速崛起。美国早在1969年就开始设立职业技术学位;英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了以多级职业资格证书取代各级学历(学位)证书的制度,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有机会上本科、研究生直至博士学位;在我国台湾地区,自1974年就开始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技术教育体系。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向本科乃至更高层次发展已是一种国际共识。

2.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层次高移至本科的内在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管理不断出现,使生产一线对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格发生变化,高职专科已很难适应一些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和部门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的同时,还要培养大批高级技术应用人才。社会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愈来愈旺盛,人才规格层次也越来越上移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因此要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分工细化的时代要求,必须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积极搭建技术平台,提高劳动者素质。总之,确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本科层次的应有地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客观要求,既忽视不得,也延误不得。

3.受教育者对于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诉求,是高职教育层次高移至本科的外在推力。由于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人才在层次、结构、质量上的系统化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人们教育理念的冲击,高职专科层次毕业生社会生存压力的加剧和对职业发展空间的渴求等,高职学生对于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机会的需求愈加强烈。受教育者需要本科以及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以满足其学业的连续性、学历与高学位的高层次追求,实现其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梦想。

三、发展高职本科的路径选择研究

积极发展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高职教育,系统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是建立健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性已成共识,但在高职本科发展路径选择方面还存在较大分歧。许多高职教育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完全对立。目前理论上大约有五种发展高职本科的途径选择。

1.将部分本科院校,特别是地属普通本科院校或行业特点鲜明的普通本科院校改制,举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2.由高职专科院校,特别是办学基础比较好、办学效益突出的国家示范性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举办本科层级的高职教育。

3.通过部分普通本科大学办高职学院的方式实施高职本科教育。

4.遴选部分高职专科院校的优势专业或品牌特色专业实施高职本科教育

5.通过高职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发展高职本科教育。

四、文献述评和未来研究方向

根据以上的文献综述,可得出以下结论:一、在高职本科教育的内涵、特征的研究中,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较多,对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和师资建设的研究较少。针对所有专业的普遍性研究较多,针对某一专业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门性研究较少。二、在发展高职本科的路径选择研究中,对普通本科院校转制或开办高职本科的理论研究较多,主要集中于高职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定位、本科院校进行高职本科的教育的可行性、人才培养目标或某一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对高职专科升格高职本科的系统的理论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高职专科与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差异化方面,缺乏对于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对于基于高职专科某一特色专业,如何突破其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高职本科试点的研究,则更为匮乏。三、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的研究理论研究较多,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方向应侧重于高职教育独立体系的实践设计、高职专科升格本科层次的可行性研究,高职专科特色品牌专业开展本科教育的模式研究等。

参考文献:

[1]张弛,张磊.我国高职教育层次高移的必要性分析[J].职教论坛,2012,(19):43~46.

[2]程忠国,李玉春,刘丹青.高职本科:一个亟待探索与创新的教育层次[J].教育与职业,2007,(24).

[3]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4]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职教论坛,2003,(1).

[5]罗文柯.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构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9(4).

[6]钟云华.对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15).

[7]李法春.设立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8).

篇(2)

1基本情况

大陆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主要由综合性大学或医科大学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医检专业)承担,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1]。目前,大陆开设医检专业的本科高校有一百多所。教育部于2012年将医学检验专业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制4年,满足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理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医学检验相关工作。由于医检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一年后才能参加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故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并不是教育部考核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指标。台湾地区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主要由部分大学及科技大学的医学检验(暨)生物技术学系(所)(以下简称医检系)承担,旨在培养掌握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目前,台湾地区开设医检系的本科大学有十余所,学制4年,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可获理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参加“考选部”举办的医事检验师考试,通过后向主管单位申请执业登记,方可从事医事检验师工作。由于台湾地区医检系应届毕业生获取毕业证后就有资格参加医事检验师考试,因此,考试通过率也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结合考点讲授知识,学校还举办医事检验师考前培训。

2课程设置

大陆医检专业本科课程主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程包括专业相关选修课和少数公共选修课。台湾地区医检系的课程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课程包含通识课和专业必修课。比较两岸课程设置后发现,台湾地区医检系本科课程门数较多,主要原因有3方面:(1)台湾地区本科高校通识课程较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台湾地区高校通识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社会、哲学、数学、逻辑、物理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多个领域[2],许多高校要求学生在上述领域选择几类课程进行学习。大陆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课时数较少,包括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和计算机类等,其中思政类占比较大,这使得大陆本科高校通识课程数比台湾地区本科高校课程数少。(2)台湾地区医检系许多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是分为两门课程开设的,而大陆医检专业的专业相关课程理论与实验是融合为一门课程开设的。以生物化学为例,台湾地区设为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两门课程,而大陆则为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实验一门课程,这使得台湾地区医检系本科课程数比大陆医检专业课程数多。(3)台湾地区高校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因此设置较多生物学相关课程。大陆医检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检验专门人才,所以生物学相关课程开设相对较少。可见,高校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密不可分。

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医检专业实践性强,其实践教学逐渐受到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医学检验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有实验、见习和实习3种形式。(1)两岸高校均开设专业相关实验,区别在于大陆医检专业的许多课程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而台湾地区多数高校是先上理论课再上实验课。(2)见习方面两岸差异较小,但在毕业实习时差异明显。大陆本科医检专业学生最后一学年被安排到实习点进行不少于40周的实习。台湾医检系学生每学年都有在校修课任务,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准备医事检验师考试,往往会压缩实习时间(约20周)。总体来说,大陆本科高校医检专业比台湾地区高校医检系更注重实践教学,而台湾地区高校更注重理论学习和应对医事检验师考试。

4英语教学

篇(3)

高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的推动,高职教育的目标是直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对于本科教育来说,二者不仅仅是学制上的差异、教育认证的差异等。因此研究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本质区别要走出这些表面的差异,从深层次去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和各自的优势。

1 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1.1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区别

本科教育教育对人才的定位为: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

学术型人才是指主要研究和探讨各种理论知识,从而又产生新的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在学习上不需要获得资格认证,只要拿到学位证就可以。工程型人才是指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归到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以会的学位认证的理论学习占据的比重仍然要高于以获得资格认证实践学习的比重。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是为了产生和验证理论,最终的目标还是以理论为主。

技术型人才是指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技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都有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但是二者最终的目标却是截然不同的,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理论主要是为实践而服务的,因此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以获得资格认证的实践学习占据的比重要远远高于以获得学位证的理论研究学习。职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从实践再到实践的模式,主要的学习就是实践,代表性的人才就有我们通常看到的高级技师。

1.2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

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能够从事科研工作和基础技术工作的高级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要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工作方法,对于实际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的做出判断和解决措施,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最终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职业岗位。还有个别的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则主要是以培养技术和理论专业性非常强的高新技术人才,在企业单位内主要是管理型人才和教育培训内人才。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为基础培养一批能够直接从事第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主要是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面向的岗位为企业单位的高级技工或技师。能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最主要的还是专业技术。

2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本质区别还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是按照学科的体系和架构进行设置的,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即将从事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来设置的。

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基础是该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架构,按照“宽口径, 厚基础”的标准,在课程安排上更加注重学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基本的课程设置有三大块组成: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以及专业课。对于技术型比较强的专业,除了基本的课程设置以外,也注重对提高学生的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的培养。课程设置也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而高职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首先是以市场所需的岗位为基础的,因此一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是以市场岗位需求来设定的。从而,高职教育的课程安排上的职业性特征非常明显。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安排主要是以够用为原则来设置的,对于专业技术型课程安排的比较多。因此,总体来说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除了基本的专业课之外,对理论知识课程的安排更加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

3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在教学要求的区别

本科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着重强调学科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看中教师的学历、科研的能力以及理论基础水平。对于教学要求上除了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更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去开展更深次的讨论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对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全面指导,多开展技术实训课,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的传输给学生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高职教育要求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以职业导向为基础,对于专业课教师除了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以外,更加看重教师的工作经验。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才能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工作中讲解和应用技术,才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对于高职教育开展的实训课程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要尽可能的与实际工作现场相似,更加看重学生是否能够真实的去实践和操作各种技术,为学生日后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通过分析和探讨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本质区别可以看出,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区别不是表面上所说的层次不同,而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人才需求而开展的两种不同教育模式。

篇(4)

[4]BHDW.Merkblatt Für Bewerber Mit Fachhochschulreife[EB/OL].

[5]BHDW.Merkblatt Für Beruflich Qualifizierte Ohne Schulische Hoc- hschulzugangsberechtigung nach der Berufst?tigenhochschulzugangsverordnung-BerufsHZVO[EB/OL]..

[6][7]Prof.Kay Wilding.Studiengang- beschreibung-Elektrotechnik[Z].2011

:9.14.

[8]DHBW.Erl?uterungen zu den Mod- ulen(zu §3 und § 4).Qulit?tsma- nagement Handbuch(BandⅡ)2012[Z].

573-574.

Observation of “Dual-system”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Germany

——Taking Baden-Wuerttemberg State Dual-system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U Chang-chun

篇(5)

(2)基于OBE理念和国家标准,完成2018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全面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从源头上杜绝“水课”,打造“金课”。

篇(6)

1重新修订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调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比重

根据学校制定的“应用型、工程化”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思路,重新修订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根据开设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各专业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实验能力,对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按不同学科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模块设置,根据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特点,大幅增加实验教学课时,过去我校生物化学共10个实验,30学时,调整后共16个实验48学时,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比例达到4:5.同时,完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遵循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进行,突出学生基本知识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将生物化学前沿动态及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

2重新整合生化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三大板块”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将实验内容划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大板块,课时比例3:1:1,构建一个既突出专业特点,又能逐步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2].(1)精选“验证性实验”内容,夯实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在验证性实验板快中,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熟悉掌握生化实验中的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验证性实验的开设主要为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2)开设“综合性实验”,强化培养学生综合研究素质,在综合性验板块中,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研究素质的培养.综合实验的开设,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以“综合性”实验题目整合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自然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3].(3)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科研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性实验”模块中,应针对教学大纲科学、理性的设计实验,实验题目自拟,要有综合性并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设计性实验的题目要有趣味性,力求引导学生设计出一些有创意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应提出有悬念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在“设计性实验”模块中[4],学生应该充分突出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激发创造热情.学生学会如何查阅相关文献、选择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试剂、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等问题,整个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在“设计性实验”模块中,指导教师应该对实验学生进行分组,分析学生自定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保障实验药品、仪器的正常供应;对实验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对各组实验结果和过程进行考评.通过开设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实行开放式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1)生物化学实验时间的开放,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受实验条件和时间安排等条件影响,学生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去做事先就规定好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无法发挥学生实验创造力.为了让学生能够比较自由安排自己的实验时间,我们对实验时间实行开放管理.采用预约制,实验室在时间上尽可能开放,学生通过预约随时都可以进入实验室.学生和实验指导教师互动,实验指导教师采取值班的形式.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网上选课,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做相关实验[5].(2)生物化学实验内容的有限开放,根据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实验项目,完成实验教学大纲的实验内容外,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内容,供学生自由选择.这些开放性的实验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法,选用实验设备,配置实验试剂,实验前将方案和指导老师讨论,审核可行后,由学生自行完成.(3)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开放,采取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多室实验设备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资源,打破各个科室的保护壁垒.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的培训.对实验室人事分配方案进行了调整,责、权、利明确,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采取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后,实验室的容量大幅度提高,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最大程度上优化了实验室的现有资源[5].

4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设备更新及管理

(1)规范和完善实验室制度建设[6],现行实验室制度是多年前制定的,已跟不上时展的需要,需要补充一些新规定和措施,用规范和完善的制度去规范实验室的操作和仪器使用.量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责任,达到有效管理的目标,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制度的功能,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打好基础.(2)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设备的建设,对一些实验仪器和实验用品,应该爱护、细心使用,对一些精密的大型实验仪器,应该建立“仪器管理档案”,建立和制定“使用登记证明”制度,填写使用登记证明.定期对实验室硬件设施进行调试和维护.(3)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更新实验室设施,扩大实验室硬件投资规模,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一些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性能好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更新,扩大实验室硬件投资规模,确保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不断增加实验室的实验功能和科研的实力.另外,加强实验室软件投资和建设,包括科研和工作人员的培养制度、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培训方法和方式.(4)增加实验室建设的管理经费,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增加实验室经费投入,促进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室建设管理经费,提高实验室材料的管理经费,加大学生培养经费,强化实验室培训功能经费,协调好培养教育经费.

5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考核手段改革

为保证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应充分重视学生对实验课成绩评定这一环节,需制定一套全面的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的考核办法.在生化实验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提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加强实验课综合考核力度,建立一套能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实验考核体系.将生物化学实验成绩分为4部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各占总成绩的30%,实验技能竞赛成绩占10%.每次实验成绩细分为4部分:前期预习情况占20%,实验过程完成情况占30%,实验技能掌握运用情况占25%,实验结果与讨论情况占25%.通过这种方法,改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促进学生认真做实验,规范书写实验报告,认真分析实验结果,这种考核方法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实验理论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教师有了可参照的执行标准,改变了过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的成绩评定方式.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手段多元化

1传统生化教学手段的改进与完善

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手段是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及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除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外,我们还积极实施自主性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实验的教育效率.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高实验教育效率.传统上的实验课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遵照实验指导,按部就班地依照实验步骤去做试验,这样学生很难达到训练科学思维和提高实验创新能力的目的.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我们实施自主性教学模式,表现在让学生自己培养实验材料、自主配制实验试剂等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己查阅数据,进行试验细节的论证和讨论,让学生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培养动手操作和科学研究与思维能力,提高实验的教育效率.实验的学时是有限的,我们提倡广泛的实验后的公开讨论和辩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特别是建议学生把问题和解释写成报告的形式,教师必须给与认真地答复.

2新型生化试验教学手段的应用

篇(7)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与骨干,是一个大学的基石。它往往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从国际范围看,世界各国的本科教育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甚至是根本性变革,传统的本科教育受到新的挑战。许多国家如英国、德国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也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出发讨论了本科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本科教育的十大对策。目前在我国,本科教育存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目标雷同、特色迷失、盲目追求“大而全”,纷纷向北大、清华一流大学看齐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本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国本科教育继续陷入这种趋阃的漩涡,随波逐流,多数高校会在竞争中丧失优势,加重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最终导致整个高等教育迷失方向。因此,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应当且必须走多样化发展之路。

事实上,教育多样化早就出现在现代教育中,但至今我们之所以讨论这个话题,是因为目前教育的多样化不能得以充分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都对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因此,教育要求向多样化发展也越来越迫切,本科教育更是如此。

二、多样化:我国本科教育的现实选择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本科教育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提高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的同时,也使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正如马丁·特罗教授所认为:“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种理论,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它具有一种预警功能。”他进一步说明:“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l5%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注意到,当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达到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开始发生变化,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已经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我要提醒他们,高等教育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即将发生的变化,我们要有所准备。”马丁·特罗教授指出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人数的增长也意味着学生的家庭出身、特性、动机、志向、兴趣和经历的多样等教育同样的多样陛来反映教育中学生的多样性”。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需要高等教育也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因此产生了学校设置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定位。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本科教育理应随之发生一系列变革,形成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共同发展,来适应人们的多样化教育需要,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我国目前高等学校本科生数量与1998年相比翻了几倍。其中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扩招,使一般的地方性教学型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在扩招前,许多教学型高校实际上承担了部分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的任务,而扩招后教学型高校就不再有“精英学生”,“精英教育”的任务落在了重点大学的肩上,地方高校、教学型高校则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也就是说,大众化阶段高校的分工将更加明确,本科教育结构类型调整成为必然。

然而,现实中一些举办本科教育的院校职能不清,分工混乱,相互串岗,盲目攀比,追求办学“大而全、高而尖”,拼规模、争升格,纷纷提出了大同小异的发展目标,使我国高校本来已经存在的“干校一面”、特色不明显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更加严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就像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所指出的,高等学校“要各看各的情况,不要互相攀比,一哄而上。不要工农兵学商,什么都想办。不管怎么说,万事皆备于我’是不行的。不要把多样化社会化看成是小而全、大而全”。因此,本科教育只有去除趋同化、走多样化发展之路,才能帮助高校走出角色错位,浪费资源的误区。

(二)社会需求多元化需要本科教育多样化

一方面,高校发展目标严重趋同,纷纷追求“全省一流”、“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干校相争于一域,盲目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的不良倾向十分普遍,致使众多高校在追求着一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精英,很少有独到的人才培养规格表述和相应的培养模式设计。结果,不同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难免干人一面,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标准件”和“通用件”。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很多企业难以聘到一线急需的大量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干人一面,使得原来的“就业难”更是“难上加难”。由于人才市场不健全,社会上仍存在着高层次人才与低层次人才之间简单替代的现象,因此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进而更加模糊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因此面对经济与社会的转型需求高等教育面临着结构改革与调整的严峻任务。

众所周知,“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类型多层次的,而这些人才需要在不同的学校里进行培养,必须以相应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依托”。在研究生教育和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本科教育类型如果不多样化,还是一味地沿着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单一方向发展,势必会激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违背社会对本科教育的实际需求。是关注升层次、新增学位点,还是着眼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是重“学”轻“术”,还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些问题已尖锐地摆在高等学校面前。如果再不正视这些问题,而是一味地关注升层次、增学位点,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需求之间的不适应性和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

因此,新一轮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我国本科教育必须以多样化来回应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性。高校必须面向国家和地方需要,合理分工,做到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本科教育之间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三、我国本科教育多样化的思路

(一)树立本科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观念

教育作为一个相伴人类社会而生的系统,自当有五彩缤纷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能够调和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只有充分把握其“同一性”,又特别注意其“差异性”,才能不断地促进教育事业发展,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正确定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厘清办学层次和类型的边界,以不同的层次、类别、形式、特色的教育来满足社会和人们的不同需要,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亟待解决和研究的课题。一所大学能做什么,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人类作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取决于该所大学拥有的资源特点。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尤其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办学历史、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科研环境、学术氛围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都需要科学、理智地看待自己所处的地位,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分工、分类发展本科教育事业。如教学型本科院校应当集中精力发展实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应当集中资源办“精英教育”。当然,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是学校规模的扩大,还包括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包括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进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增强等。

(二)坚持精荚型本科教育和大众型本科教育共同发展

近几年,高等教育经历了高速度、大扩招等大规模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较之以前的精英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会有所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本科教育首先就遇到了在高等教育中定位的问题。根据《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实际上在高层已意识到并完成了这种理念的转换,将本科教育定位于“高等基础性教育”。同时所有高校都承担着大众化教育任务,似乎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了,不再需要也不要提精英教育了。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则意味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的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而且各种学校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马丁·特罗教授指出:“从精英向大众化、普及转变,并不意味着前一个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得到转变。相反,事实证明,当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容纳更多的学生,发挥更加多样化的功能时,前一个阶段的模式仍存在一些高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同时,“当代高等教育正向两端延伸:上一端(即学术性大学)循着学术性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趋向现代化、整体化、国际化;下一端(即非学术性大学)则根据实用原则,朝着‘庶民高等教育’方向发展,趋于大众化、普及化、多样化”。理论上,精英教育机构培养的是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理论基础比较宽厚,并在宽的基础上有所专,成为创新拔尖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是实用型、职业型技术人才,只求理论够用,着重于学好职业知识技能,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有一定技术的专门人才。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精英型的大学,一般不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虽然有的也办大众化教育,但大多是另设附属机构,另搞一套模式。大众型人才的培养,是由社区学院、多科性技术学院、短期大学、开放大学等来承担的。因此,在我国,本科教育一方面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对人才培养的精英意识,也就是要坚持大众化阶段的精英型本科教育与大众型本科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格局。

(三)引入高等教育竞争机制

冯向东教授认为:“对高等学校合理定位的规范化和分类指导的原则,有助于减少竞争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让更多的学校把办学实践纳入一种理性决策和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过程,但首要的和根本的,是决定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竞争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裁判员”角色和高等学校的“运动员”角色,才能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使其真正地成为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引入竞争机制之前,政府首先要废除对非学术型高等学校的歧视性政策,创造有利于各种类型和层次高校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应当对学术型与非学术型高校、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一视同仁,即只要高等学校在其所属类型和层次上办出了特色和水平,就应该提供大体平等的资源配置和奖励政策等。

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一流大学,但绝不是要求所有大学都变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协调发展,并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才能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因此本科教育抓住机遇、整合资源,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各自的战略发展重点和特色,跳出“高、大、全”的误区,服务和贡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这应是我国本科教育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思路。

正如香港科技大学吴家玮校长所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在一个区域,等于一条鱼在水缸里,拿出来就会。一所大学必须清楚自己在国家、地区和不同阶段中的发展情况,比如属于哪种类型,与别的学校有何区别等,这些都考虑在内,才会定位清楚。不能都是研究型大学,要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O2.

[2]教育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词典(第三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4.

3]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4][7][美]马丁·特罗;王香丽译.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5]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180.

[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7.

[8]金世柏.对9O年代高教研究的思考[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1,(1).

[9]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10]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

篇(8)

(一)实习目的

安排教学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社会实践虽然安排在一个完整的学期进行,但并不具有绝对独立的意义。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机关运行。对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近几年来,我系在教学实习单位的安排上侧重于政府机关,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实际的行政管理运作状况,熟悉机关管理的基本节,实际体会一般行政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实习要求:

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鉴于此,我们对学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1、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学生不因实习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求教,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2、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安排在某一具体的岗位,工作可能很琐碎。我们要求学生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与此同时,也要把眼光放高远,从机关工作的全局出发,了解机关运行的基本规律、行政人的基本心态、行政管理的原则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更广的层面熟悉行政,增强适应能力。1、以“研究者”的身份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前通过“双向选择”(指定、自定)方式确定一些研究课题,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利用实习机会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准备地进行1~2个专题的社会调研,实习结束时要完成实习论文并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教学实习

(一)实习的时间安排教学实习的具体时间安排经过了一次调整。

1995年以前,严格按照3+0.5+0.5模式要求,安排在四年级上学期;后来发现这段时间与学生日益强烈的考研兴趣相冲突,尤其是在取消国家统一安排就业后,它还与各地人才市场的时间安排相冲突,在征求广大同学的意见后,调整为三年级下学期。一方面,该阶段学生已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半年的教学实习,学生会发觉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迫切需要有一段时间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与充实,系里可利用四年级上学期进行某些课程的设置与调整,以满足学生四年级下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及找工作的需要。

(二)实习基地的选取为适应专业方向与培养目标的需要,教学实习基地多选取省内各地各级党政机关。具体如下:

时间人数实习单位分布

90年(87级)30人南京、南通、扬州党政机关

91年(88级)30人南京市江宁县党政机关

92年(89级)15人无锡市郊区各党政机关

93年(90级)30人南京市浦口区党政机关

94年(91级)30人南京市各区级党政机关

95年(92级)20人南京市各区级党政机关

96年(93级)20人南京市、区级党政机关

97年(94级)28人南京市、区级党政机关

98年(95级)23人南京市、区级党政机关

1995年以前,实习学生全部离开学校,住在实习单位安排的集体宿舍,真实地融入机关生活中;而近几届学生多数都要在晚上副修其它专业,不能离开学校,因此,实习基地逐渐固定在南京市区,学生住在学校,早出晚归,尽可能地做到实习、学习两不误。

(三)实习前的准备

1、作好实习前的指导工作。请熟悉机关工作的教师作讲座或报告,明确角色转换的诸多要求和注意事项。

2、要求学生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包括:了解机关工作的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掌握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选定社会调研的系列课题等等。心理准备主要是注意角色转换,形成必要的心理预期,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做出适应性调整,力求以一个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投入实习过程。

(四)实习的日常管理参加实习的学生受双重管理。一方面,作为在校学生,要接受校、系的管理;另一方面,在实习单位,要遵守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实习活动加以必要的指导,并及时发现问题,在学生住地实习时期,系里安排2名青年教师脱产参与,跟队管理。在南京市区实习期间,本系除主要负责人送、接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外,平时与各单位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定期访问,双向沟通。另外,我们还强调实习学生的自我管理,通过健全党小组、团小组的组织建设,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相互督促。

(五)实习成绩的评定

为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实习效果,本系对实习学生的成绩评定分为两部分:

一是实习结束时,由所在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做出鉴定(部分单位实习鉴定附后);

二是由专业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实习论文进行评定,用百分制打分(部分实习论文见选编集)。

两者的结合最后形成成绩以12学分计入学生学籍登记表。

三、教学实习的效果与经验

1、教学实习促进了我系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和课程设置的调整。近年来,我系为适应学生的实践需要陆续增设与调整了一系列课程,受到同学的欢迎。

篇(9)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趋势。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1 应用型本科教育概念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实际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所具备的技术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迫切需要一种新型人才――应用性人才,从事现场一线的技能型职业。而传统的中专或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又达不到这样的规格要求,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成倍增加,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即政府重点发展一流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2001年4月,教育部在长春召开的“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上,探讨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模式设计、培养方案与途径、评价标准等涉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的问题,至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2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特点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胜任基层实际工作的需要。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紧紧围绕生产、管理和服务实际部门的需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的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要求,它培养的是应用型本科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其知识要求从普通本科教育的“够用”和“实用”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强调的是应当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具有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及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综合能力。它还强调一定的后续发展,具有专才性和即时性,也就是实际技能要强,工作上手要快,同时具有一定的发展后劲。在南方一些企业的招聘中宁愿要一个技师而不要一个博士的现象已不在少数,因此,上手快、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具竞争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体系特别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以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而闻名。

3 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界定

根据研究、教学、应用能力这三个方面强调的程度不同,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及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依托,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类型不同。 应用型本科大学是以服务地方或行业,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来确定其办学定位的。其目标是为区域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提供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以应用性为本质属性和灵魂。在专业学科设置上,应用型本科大学大力发展面向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专业学科,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专业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为区域现代化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实际需要提供服务。

二、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要性

1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的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目前从事高层次研究开发的人员毕竟是少数,高校大量的毕业生从事的是生产一线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市场更需要的是应用型教育,社会更需要的是应用型的人才,高等教育由“精英人才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应运而生的。“精英人才”模式导致的结果,一方面是培养的人才中,研究型人才相对过剩于社会需求,技术型人才又大量欠缺,导致了人才的结构性失业。这种由于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所造成的技术人才需求的失衡是经济发展的明显障碍之一。另一方面,一些不擅长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因未掌握相应的知识而找不到工作出路。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高等教育要走出传统的“象牙塔”,教育模式必须要加以改革,俯身走向市场,看看市场到底更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社会到底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要走出去,我们不难发现,拓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3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目标的要求

现代的一种理性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即人们所认同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因此,在教育上也应分不同的层次和类别来发展,而应用型本科教育正好弥补了教育层次上的这一缺陷,使得那些擅长于形象思维、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终于找到了继续发展自己特长和个性的教育场所。

4 为普通本科院校指出了办学方向和出路

正如前文所述,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政府重点发展一流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指导下,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与改革步伐较快,而处在中间的一大批以教学为主的非重点普通本科高校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那么这些院校究竟该何去何从?它们究竟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呢?其实,任何学校都应该有符合自己办学实际的发展规划。因此,非重点普通本科高校及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如独立学院,只有正确分析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才能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建议

近两年,全国众多传统的非重点本科院校及一些新办本科院校都在进行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如何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总结一下,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同时可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1 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在面向专业、强化基础、拓宽知识、突出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应用性专业特色,培养专业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 课程设置

(1)确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应用性课程体系设置应紧紧围绕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进行设置,依照应用性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既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多样的现场工作,又能在运用专业技能,实施一定的计划和应用某种策略,表现出灵活性和变通性,在解决问题时,又能反映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使整个课程体系能体现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结合。

(2)应针对不同行业的发展态势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应用型大学如何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办学方向和质量。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重要的是要做到依托学科,依托行业和企业共同设计制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社会相关行业的企业专家骨干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增强专业的适应能力,即在教学、科研、服务诸方面都以应用为导向,坚持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面向行业、面向人才市场需求来建设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上,在知识面的把握上,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由实用型、针对型转变为应用型、适用型,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做到外语、计算机,实践环节不断线,课程体系的设计做到文理渗透等。

3 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其教学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是应用性专业学科要在面向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考虑所学知识的学科性质,在搞好学科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专业建设,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生技术开发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模式的多元化特点

随着课程形式的多元化,培养应用能力教学模式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学校可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较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并由企业参与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定,为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并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在考核方式上,学校要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与传统的方法手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和考核过程达到协调和优化。

4 教学方法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应用为目的,其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是获得专业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对学校改革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问存在差异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专业兴趣等,虽然长期沿用的精英教育构架下的班级授课制能使大多数人能同时接受系统的知识培训,但随着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学校教学需要更多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随着人本主义理论的日益盛行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材施教目的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分层教学法是众多教学组织形式中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所谓“分层教学法”是指按照教学对象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教学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1913~)的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分层教学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要求,符合大学生个体行为特征要求。分层教学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教师的备课,辅导、作业的布置、讲评、测试和学生的预习、接受知识、复习和对教学情况的反馈之中。

5 教师队伍

教师是决定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主体。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师,而普通高等院校教师一般都侧重于理论方面的优势,社会实践方面较弱。目前的情况大体是:教师大多直接来自高校,缺乏实践经验,不了解学生将要面对的实际工作岗位;职称评定体系单一强调学历要求和科研成果;学校对教师的培训缺乏实用性,对教师的实践要求则没有明确的规定;一些高校推出双师型的概念,但含金量不高。因此,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关键。高等院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努力参与更多的社会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培养双师型教师,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专家论坛、专业学会或行业协会:支持鼓励教师走出去参与企业实践,适量从社会引进专职或兼职行业专家和企业专业人士等。

(1)建设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建设的关键。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办出质量的主要因素。师资队伍不仅是数量问题,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除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要达到普通本科院校评估的合格标准外,还特别要注意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具有职业(执业)资格的教师占有一定的比例。

(2)建立“教学咨询”指导中心,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立教学指导中心,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咨询”服务,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咨询”源自美国,它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培训,首先让教师找出教学中的有关问题,然后到课堂、学生中去观察,再向指导中心提出问题,由咨询人员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再由教师到课堂上加以试验。通过“教学咨询”使教师得到了充分的教学指导,获得非常具体的,可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使得教师树立反思性教学意识,自觉提高教学质量。

(3)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建立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教师具备了高深的专业知识,未必就能够成功地进行教学,高深的专业知识,只能说明教师具备了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是解决了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而教师要想胜任教学工作,还必须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即“怎么教”的知识,尤其要掌握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深入浅出、自由灵活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要使二者有机结合,造就一个合格的教师,这就要求为教师提供丰富而开放的学习资源,建立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保证每一位教师有足够的获得现代教学手段的机会和场所。为此,有『必要建立计算机中心、媒体中心,并使之全天开放,坚持与教师持续合作,以使教师不断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同时,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选派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培训,承担企业策划,丰富教师的教学案例。

(4)保持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迅速,很快校内专任教师很难跟上技术更新的速度,为使学生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服务能力,外聘专业技术人员授课成为必不可少,学校可根据技术更新发展的情况调整聘请兼职教师。与研究性教育相比较而言,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外聘教师比例更需提高,提高的比例并非用于补充扩招后基础课教师不足的聘请,而主要是聘请在高新技术一线了解最新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师的比例,将改变教师队伍整体的智能结构。

总之,转变教育观念是准确定位关键,观念决定政策,政策决定结果。应该从政府主管部门、高等学校的决策层次到社会各个层面都要切实认识到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冯虹刘文忠:对应用型大学的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4):24~28

[3]任山章:中美分层教学模式之比较[J]科学教育,2,006,(2)

[4]陈小虎屈华昌 邵波: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2);59~58

篇(10)

1 医学本科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环境差。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医学关乎人的生命和健康。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偏重于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医学毕业生步入职业岗位后,往往重视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而轻视社会学意义上的病人,难以适应医学模式的变化和满足公众增长的健康需求,也与当下医患矛盾加深和医疗事故频发不无关系。 因此,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加强医学生的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高等医药院校也在积极地尝试着各项教育改革,并在摸索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在最关键的教学改革当中,对课程的设置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即生命教育的内容。虽然在目前所开设的医事法律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心理教育课程中都有所涉及生命价值方面的内容,但毕竟不全面、不系统和不深入,很难使医学生全面而准确地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这种教育体系中对生命教育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医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和轻视,也使医学生很难有正确的态度看待死亡,从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为此,在当今医学本科教育中,必须加强生命教育。

2 医学本科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生命教育与医学院校的专业特点相结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医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进而更好的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使医学生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态度去改变生存环境遇中的困惑和窘迫,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健康和谐发展。其次,通过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医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生命教育的涵养后,知识与技能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使医学生在将来的医学临床实践中履行他们救死扶伤的天职,维护病人的生命权益与健康权益。

总之,生命教育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理念,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所以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医学本科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医学本科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3.1 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把生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引入大学课堂,加强学生对生命知识的系统认识。独立设置生命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内地高校没有正式的生命教育。为了更好地在大学生中开展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组织相应的专家、学者编写生命教育的教材。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生命教育有更加科学、系统、理性的认识,明确生命对自身、对家人、对社会具有怎样的意义,并对生命意义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1]。

3.2 利用渗透的方式实施生命教育: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自己的思想,做教书育人工作。专业教师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时,将生命教育与人生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与医德教育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整合医学专业课程,渗透生命意识与生命伦理教育;使生命教育触及学生灵魂。使医学生在将来的医学临床实践中更好的履行救死扶伤,维护病人的生命权益与健康权益的天职。

3.3 使用体验教学实施生命教育:通过戏剧、角色扮演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2]。

3.4 组建学校生命教育研究协会:组建学校生命教育研究协会,动员学校有兴趣的老师和学生率先加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专题讨论、读书心得体会或文章报告等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组织本会成员为各级各类刊物撰写生命教育方面的文章,逐渐让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心中。

3.5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生命教育相关的网页: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应当充分利用这种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相关网页,扩大影响力,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生命教育的问题,争取得到社会各方力量的重视与支持,形成一个让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和谐的外部环境。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在医学本科教育中把生命教育进行到底,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人文工程。因为它能够使学生更加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的态度将更加积极,人生的目标和理想会进一步明确;生命的力量和质量不断增强和提高,生命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教师应用人文理念和哲学思想于教学中的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质量会不断地提高;青年学生将逐渐养成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进而对病人的生存权利给以极大尊重的习惯,在将来的医疗活动中,能努力去履行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爱和救护的责任,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和乐于奉献的活力去拯救他人的生命,去创造生命的奇迹。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专业认证;本科教育教学;教学质量;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其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以及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已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同时,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类型的深刻变化。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的培养大多体现在教学中,高等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育教学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能否有效地联系起来是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措施的专业认证是二者的粘合剂以及催化剂。因此,研究专业认证和本科教育教学具有必要性。

一、专业认证的概念

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专业认证是承认高校开设专业是否符合预先制定标准的质量保证过程,这个过程注重的是被认证专业之后的改进和完善。

专业认证具有开创性,它打破常规,建立前所未有的、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它具有公平性,专业认证的实施遵循一套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具有与国际公认工程教育质量的等效性。专业认证将成为工程教育界与工程界沟通的固定渠道,从而不断提高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对工程界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

二、专业认证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对高等教育质量关注程度的提高,高等教育的评估和认证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并得到充分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和热点。专业认证作为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在本科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加深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全面推行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培养时代所需、社会所需的知识能力型人才的前提和保障。专业认证是一个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是实现工程教育水平和职业资格相互认可的重要措施。专业认证工作是职业工程师认证工作的基础,职业工程师专业认证的基础是职业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职业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是由高等工程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专业认证的核心之一是能力导向,专业教育评价“基于产出产品的质量”,即毕业生的质量。而高等工程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养成素质。通过专业认证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持续提高

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核心要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水平教学的基本保障。专业认证要求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好、水平高,促使教师明确他们在专业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并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为专业建设持续发展提供契机和推动力

认证乃是对于高校或其所设专业的一种社会公证,或者说,承认高校或专业的工作业绩,证实其教育质量和总体发展均达到了一定水准,有资格得到教育界及其为之服务的公众的信任。专业认证通过对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从而促使专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另外,它向公众提供专业教育质量的权威判断,引导并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其社会影响力会得到增强,会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形成办专业的良性循环。

三、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专业认证

专业认证将会把准高等教育发展的脉搏,对专业教育加以规范和指导,保证专业教育的质量,进而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教学应该贯彻专业认证的指导原则,方能办好社会满意的专业,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专业与课程设置

专业认证提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引导了高等教育办学以企业为导向的观点。企业与学校都必须达成人才培养是维系企业生命力的基础这个共识。专业设置要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预期的毕业生能力要求。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结构比例科学合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含外语)约为总学分安排的15%;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约为总学分安排的15%;工程基础类课程、学科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约为总学分安排的40%;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约为总学分安排的25%。

(二)实践环节

理论教学解决知识传授,实践教学促进能力培养和素质的养成。专业认证要求高校必须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除在校内开展实践教学外,还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动手、综合、实验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

毕业设计(论文)要尽可能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力、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等。

(三)师资队伍

具有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数量和符合学校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教师整体结构;有适当比例具有工程经历的专职教师,有一定数量的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力度,出台配套政策,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学校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注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培训,以提高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质量。

(四)支持条件

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设施如教室、实验室、实习和实训基地、信息资源等相关设施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具有稳定的校企合作伙伴,吸引企业积极参与专业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机会和条件。

此外,专业的招生就业上要有保障。进口和出口质量要过质量关。建立内部、外部质量评价机制和比较完备的毕业生跟踪反馈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基于专业认证的车辆工程本科教学实践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汽车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类型提出了新要求,迫切要求高等学校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广西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在柳州市政府、柳州汽车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创办起来的自治区高校中唯一一个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所属学科也是广西科技大学唯一的一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该专业多年来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努力办出以自治区级车辆工程重点学科为龙头、柳州汽车产业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把汽车专业建设成为学校品牌专业,广西的知名专业。专业办学规格定位为:立足柳州,服务广西,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着重针对广西汽车人才市场,依托柳州雄厚的汽车工业基础,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办出特色,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具备现代汽车工程或其它机械工程方面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车辆工程专业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课程体系包括社科人文、外语、数理、力学基础,计算机技术以及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课程,体现了文理渗透,专业传统基础与现代技术的渗透相结合,整体优化,结构合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社会需求作弹性调整,反映在课程体系上增加了不少反映汽车底盘、汽车车身工程新技术以及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新技术的选修课程。本专业教学计划全部课程共64门,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分为两个方向,汽车底盘方向总课程为60门,专业课与学科基础课有46门课,占76.67%,选修课程为25门,所占比例为41.67%,而且课程品位高,授课质量良好,至少有5门课程体现了文理渗透。具体实施中,四年本科前三年不分专业方向,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完全相通,第七学期为专业方向课,第八学期为毕业实习和设计。

车辆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目标中,充分发挥校企资源优势,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汽车实验室开展开放性实验。开展专业技能“尖子生”的培训模式,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专项操作技能。培训方向有:电焊技术;钳工技术;汽油机、柴油机维修技术;先进汽车诊断仪使用技术;汽车四轮定位等。实行“赛课合一”的创新实践教学,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车辆工程专业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是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及企业的实际需要加以完成的。

汽车学院获得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授权的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培训资格,给本校学生提供了参加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培训的机会,培训结束后参加考试,考试合格人员统一颁发OSTA(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证书。该证书等效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汽车技能认证培训使在校学生在学习之余掌握相关维修技能和技术,提高了实际汽车维修技能。

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以老年教师领头、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老、中、青”年龄结构配置合理的师资梯队;形成了学历结构逐年高层次化的教学团队。学院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学历教育和进修培养、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至今,先后派出了20人到国内外进修,教师全都具有硕士学位。团队教师中的博士学位的比例也在增加。

经过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团队进行的车辆工程优质专业建设得到了国内同行与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专业招生人数逐渐递增,由2003年96人增加到2013年280人,目前在校生达1500名,且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达100%。近三年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平均当年就业率为98%,排位居全校各专业前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五、结语

专业认证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也是各高校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契机。因此,搞好专业认证工作对于高校专业建设和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高等院校应该设法完善专业认证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秀华.就业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质量认证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14.

[2] 毕家驹.中国工程学位与工程师资格通行世界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1).

[3] 李茂国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29-33.

[4] 韩晓燕,张彦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J].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1):86-89.

[5] 张选民.关于高等教育认证机制的研究[J].教育研究, 2005(2):19.

[6] 李杼机,沙淑清.关于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9):38.

[7] 蒋宗礼.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解读[J].计算机教育, 2008(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