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湿地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近年来,随着湿地保护管理事业蒸蒸日上,全国各地纷纷兴建了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博物馆和湿地宣教中心等相关机构。然而,单体的展示机构相对于全国众多湿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湿地之间需要一个能够集中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整合全国湿地资源,展示湿地之美和湿地保护管理成果。
中国湿地博物馆一直在为此努力。从年初开始,他们就着手筹划一个旨在展示全国重要湿地的博览会,并争取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浙江省林业厅和西溪湿地管委会联合主办这场盛会。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周密筹划和反复完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于10月28日在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中国湿地博物馆隆重拉开帷幕。这是我国首次对国内所有的国际重要湿地进行全面展示的一次盛会,也是一个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成就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崭新平台。
目前,我国已拥有41块国际重要湿地,这些湿地类型多样、资源丰富,是我国湿地中的“精品”。这次展示会通过依托这些“精品”及其丰富的湿地资源,经过持续30天的展示,重点推介了杭州西溪湿地、江西鄱阳湖湿地、甘肃尕海湿地等国际重要湿地,不仅介绍了湿地资源特色,展示了湿地的魅力,更宣传了我国在湿地保护管理,特别是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方面的成就,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起了湿地保护意识,从而加强公众保护湿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我国湿地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还有效地扩大了湿地文化的影响力,以湿地文化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以湿地生态旅游形式促进湿地保护工作,从而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作出新的贡献。这样的展示会,也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活动。
我国的国际重要湿地是全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管理好这些国际重要湿地对推进全国湿地保护、履行湿地公约、提升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以来,各级政府、各管理部门、各国际重要湿地管理机构都为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国家林业局作为主管部门也一直十分关注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项目是重点实施项目,正在编制的《“十二五”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也继续将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列为重要内容。去年启动的全国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将国际重要湿地作为重点补助对象予以补助,以期通过这些资金全面提升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水平和管理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还通过有限的财政补助对各国际重要湿地开展了生态监测,并公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全面展示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国家层面,我们也需要进行一些总结。这次展示会对外是展示、宣传,对内、对各国际重要湿地管理部门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自我总结、提高的一次机会,这也是开展这次展示会的重要目的。
创办全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和《国家湿地》杂志
组建全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可谓是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又一大胆创新。这一构想首先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全国各地的湿地类博物馆、湿地保护机构更是积极响应。有了领导层面、会员层面和专业层面的全面支撑,中国湿地博物馆于去年10月成功召开了联谊会成立大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11个省市的17家湿地类博物馆单位成为联谊会成员,中国湿地博物馆被推选为会长单位。该联谊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又诞生了一股新生力量。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湿地博物馆是世界上围绕湿地单一主题最大的博物馆,在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带动下,全国部分省区市和自然保护区已经建设或正在筹建用于展示湿地生态效益和功能的博物馆和宣教中心20多处。”在今年秋季召开的联谊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又有宁夏沙湖博物馆等6家单位加入,联谊会组织进一步壮大。
与此同时,同样由陈博君馆长发起创办的《国家湿地》杂志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连续出版了10期高品质的杂志,在全国湿地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份厚度达98页的全彩杂志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湿地展示、湿地科普、湿地人文、湿地研究和湿地动态等各个方面,每期发行量达4000册,投递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30个省市自治区。刊物发行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和全国各地区湿地保护单位的广泛赞誉。这本刊物的面世,填补了国内湿地综合刊物的空白。
面向国际承办活动提升美誉度
中国湿地博物馆面向国际积极争取承办活动,在国际大舞台进一步展示自己。2010年举办了“美丽城区”品牌塑造创意发想会,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和国内的创意大师们齐聚博物馆,为西湖区打造“美丽城区”献计献策;成功举办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馆馆长“西湖沙龙”活动,来自日本大阪、意大利威尼斯、法国巴黎等全球42个城市案例馆馆长和代表齐聚一堂,交流经验与心得;在上海国际博协大会期间,通过组织展览,向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博物馆代表展示和宣传自己,期间有世界300多家博物馆单位的代表实地参观了中国湿地博物馆。此外,韩国博物馆协会、美国湿地专家代表团、香港湿地公园等纷纷慕名前来参观交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使中国湿地博物馆的美誉度在国际上得到了有效提升。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提升
中图分类号:G246 文献标识码:A
0 缘起
近年我国不少原本属于乡村或郊野的自然湿地逐渐成为城市土地扩展的一部分,其用地性质和使用功能亦随之改变,除承载原有的生态功能外,还应满足一定的市民日常休闲活动之需,可以称之为城市湿地公园,系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其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1】2005年国家建设部城建司颁布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中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界定为“在具有天然湿地资源的城区,通过绿地系统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形成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多功能湿地公园”。【2】
本文以虎丘(三角咀)湿地公园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竞赛方案为例,通过对设计理念的阐述,为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永续利用提供借鉴。
1、概况
虎丘湿地是苏州1996年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四角山水之一。到2012年底总共完成5.56平方公里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湿地特质的公园景观。随着苏州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虎丘湿地公园周边的新区发展对公园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从而开启了第二个五年全面提升的新阶段。本次规划项目分为虎丘湿地公园未建区详细规划及已建区完善提升两个层次内容。未建区由东区、西区两部分组成,东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32.7公顷,西区规划总用地面积237公顷。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德国瓦伦汀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和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完成的方案在2013年度苏州国内投标设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2、规划设计
2.1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应基于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刻认识,在保护利用日益稀缺的湿地资源基础上,充分尊重基地环境的自然演进过程,与地域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滨水活动有机结合,让全社会都能共享湿地的乐趣和魅力。
2.2设计理念
本规划以城市到自然的“渐变”为核心理念,提炼基地本质的地貌语汇,如森林、湖泊、鱼塘的特色肌理,规划出具有地域特色元素主题公园。
2.3设计目标
(1)将“地方特色文化、园林湿地风光、生态娱乐休闲、城市主题商业”有机结合于一体,形成特色鲜明,兼具传统与现代风情、注重游客参与体验的国际性湿地主题公园。
(2)打造苏州西北部的生态绿肺和度假胜地。
(3)建设标志性空间,树立姑苏区与相城区的入口新形象。
(4)体现苏州历史文化与产业特色,为艺术文化旅游提供新型体验空间。
(5)开发体验活动,为周边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提升整体城区的品质和周边土地的价值。
(6)设计标志景观点与绿色廊道,在空间上与虎丘塔形成呼应,提升大虎丘区域内的景观品质。
2.4、总体结构
规划将虎丘湿地片区总体结构分为一心三区、公园十二景。设计强化形成了东西、南北两个渐变轴,以达到城市到自然的渐变、森林至湖泊的渐变从而形成自然与城市肌理的衍生,湿地公园与虎丘绿脉的相联。
图1 总平面图
图2 功能分区图
2.5 功能分区
(1)中央湿地景观区
公园入口位于基地东北角,采用引导性较强的轴线布局方式形成入口景观轴,增强礼仪感与阵列感,设置大型雕塑景观塔与空中景观走廊,强化公园标志性的同时,使游客在水、路、空等多种路线进行景区观赏;原有湖心景区植被较为完整,但交通串联不力,同时由于小岛过多,造成水流不畅,缺乏大面积亲水空间,规划设计并原有的“三湖”为一湖,在最少改动的原则下,方便水体流动,延伸景观视线,增加可用湖面面积,扩展亲水空间;湿地体验区整体风貌较好,加入部分休闲措施,如观鸟亭、景咖吧、湖边烧烤等,提升环境品质。
图3 主入口鸟瞰图
(2)文化商业区
园区东侧定位为文化商业区,分为三个主题街区。北部为新姑苏风情商业街区,与入口广场有机相连,采用传统的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规划手法,打造一个符合苏州建筑与生活特色并与园区形成紧密的商业纽带;中部为文化体验街区,设有渔家文化体验区、吴文化展览中心、水稻之乡农家乐等项目。建筑风格上运用自由的形态,起到了衔接与过度的作用;南区紧邻沪宁高速,城北西路、虎丘公园景区等重要节点,区位优越,规划设计为高端综合商务区,在形态上与西侧森林疗养区的山地形成呼应,半周环抱湿地公园,三个片区形成不同机理组合,给整片东区商业带来了丰富与多层次的业态。
图4 文化商业区鸟瞰图
(3)森林疗养区
规划区域相对独立,设计定位为高档森林疗养区。贯通原有水系,同时将适度整合土方,结合密林围合,营造出国际级的生态别墅群。空间以一水两纵三环的交通路网进行地块划分,具有高档居住、疗养、休闲式度假酒店等多个功能,遵循“户户临水”的设计宗旨,更有江南水乡的民族文化特色。森林区域设迷你高尔夫、青年运动中心、拓展训练基地,森林氧吧等功能满足各类型业主需求。利用人行环道进行串联,方便人流到达各个景区。
2.6 交通组织
交通设计强调除通畅便捷的机动车交通外,考虑自行车和步行空间所构筑的慢行交通体系,贯穿滨水岸线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在可达性原则的基础上优化完善交通体系。规划范围共分成14米、8米、4米、2米等4个等级的道路,其中西塘河路在现状9米机动车道的基础上增设5米非机动车人行道,完善慢行交通体系。规划结合主要功能区出入口及组群建筑的地下空间设置旅游大巴停车场以及私家停车场。
规划自行车步行道路自成系统,串联起不同的景观节点。沿湿地的景观小路、步行桥、亲水平台、以及在周边分布的活动场地成为市民休憩交往运动的重要场所。
2.7 水体设计
针对虎丘现状提出水源保护、运行调度及人工湿地三项“正生态”技术对策,通过雨水收集等多种生态技术手段达到水源保护的要求、局部增压等方法实现水质循环与流动、人工湿地等生物措施实现水体净化和游赏的有机结合。对已建成的驳岸在不变动线型与不影响防渗要求的情况下,以软化装饰的方式,把水生湿生植物融进岸线,组合成多样化的景观水岸空间。
2.8 绿地系统设计
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停车绿地、滨水绿地、生态绿地、街头绿地、湿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系统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上的植物,通过丛植、列植、群植等多种种植手法,运用丰富的造景技巧,如漏景、障景、对景等,营造丰富多样的绿化景观。
2.9游线组织
根据公园内部游览人群的行为规律推荐组织旅游线路,分为一日游线路即从公园主入口进入,途径渔歌广场、美食街、糖果沙滩、湿地观鸟区,到达湿地体验区;二日深度游游线:主入口开始,途径文化商业街,鱼米文化体验街、综合商业区,到达休闲湿地区,第二天高档疗养区出发途经湿地体验区、湖心景观区,到达文化商业区。
3、结语:
一个建设成功的湿地公园,首先要实现规划中所确立的目标核心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其次,要具备生态完整性,能自我维持,实现低成本管理,避免成为“奢侈品”,甚至成为区域发展的负担【3】。本规划希望在充分挖掘虎丘湿地公园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为实现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1-0021-05
一、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寻找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切入口
苏州中学园区校是2005年9月建成的新校。张昕校长主张“多元文化教育”,提出了“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办学理念。如何实现这一办学理念?学校必须寻找真实的、有意义的切入口,逐渐生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2.探索构建个性课程文化的途径
2005年又适逢江苏省进入新课程,新课程提出了“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学生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学校必须考察自身拥有的校本优势,创造性地构筑一个厚实的、富有个性的、可操作的文化平台,逐步建立自己独特的课程文化。
基于上述背景与思考,园区校拥有的一片自然湿地作为真实生动、功能独特、蕴意深刻的活资源而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中。园区校内不仅拥有丛生芦苇的自然湿地,同时,园区校还坐落于一片独特的人文湿地之中,周边有草鞋山等众多良渚文化遗址。
湿地,自然与人文结合,其内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为构建独特的课程文化提供了真实的资源;湿地,多元与共生结合,其暗含的和谐相融的意境与园区校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恰有异曲同工之妙,“湿地”可以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一种隐喻。
综上所述,利用地域优势资源,构建独特的湿地文化,既能践行新课程基本理念,又能带动学校文化建设,逐步生成独特的学校课程文化。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构建融合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湿地文化课程体系;
(2)确立湿地文化多元与包容、体验与创造的价值追求;
(3)实现湿地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目的。
2.研究内容
(1)开展综合考察,建立课程资源
在课题组科学管理下,通过野外考察生态湿地,探寻远古文明遗址,开展研究性学习,开设《湿地文化》选修课,设计“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举办学术沙龙,建立野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成立学生社团等,把地域资源转变为课程资源,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
(2)编著校本教材,形成课程体系
在积累丰富的原始素材之后,独创出跨学科的《湿地》校本教材,并纳入到学校的必修、选修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中。
(3)构筑室内、室外两个立体课堂
利用校园内保留的自然湿地,规划建成室外湿地生态园,展现湿地生态物种多样性。博物馆在2005年建校初期就已建成,现在确立以湿地文化为主题,建成室内湿地文化博物馆,命名为“西马博物馆”。一个生态园,一个博物馆,构成了自然与人文融合、学习与研究融合、学校与社会融合的独特的学校文化景观。
(4)出版记录过程性研究的文集与杂志
在起始年级有《湿地》课程的必修学习,每周还有《湿地文化》课程的选修学习,每学期还有以湿地生态、湿地考古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社团——西马学社和泽奇学社,活动精彩,资源丰富。课题组将把这些精彩资源以摄影集、文集与杂志的形式记录下来。
(5)寻找湿地文化可持续研究的生长点
课题研究总有时间期限,但湿地文化作为园区校的一种特色文化,要思考如何让湿地文化有新的生长点,让其成为园区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魂,不断显现现代学校特质的实力、磁力、张力和非凡个性。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围绕课程文化构建这一核心,从操作层面看,有以下三个研究步骤。
1.选定课程主题,构想课程框架
课题组成立跨学科的教师研究社团——“西马学社”,该社团成员涉及生物、地理、历史、考古、文学、数学、化学、英语、艺术等多种学科,成为一个融合自然与人文学科的“教师研究共同体”。经过多方论证,课题组确立了湿地生态、湿地生活、湿地文明三个研究主题,建立从自然、人文到精神领域的立体课程构想。
构想课程框架时,有六个问题需要关注:课程目标是什么?优势资源如何转化为课程资源?如何搭建课程平台?采取何种学习方式?教师怎么教?如何评价?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将直接影响课程开发的生命力。真正有生命力的课程应该在目标、内容、学习、教学、评价、管理等方面体现变革,即变应试目的为综合素质培养,变单一内容为跨学科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变知识教学为问题教学,变考试评价为过程评价等。
2.积累课程资源,编著校本教材
有三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库。第一,文献查阅。通过阅读与搜集文献资料,建立有关地域资源的文本和图片资料库,资料内容涉及面要宽广,为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教材提供依据。第二,野外考察。调查、探寻与访谈,带着问题出发,揣着收获归来,积累第一手的原始素材,这是个性课程开发中最珍贵的部分。第三,行动研究。有专长的教师引领着学生开展一系列的专题研究活动,比如学术沙龙、校本选修学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通过有计划的实践、观察、感悟和反思,积累丰富的专题研究资料。在这里,教师的专长和学生的特长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行动中转变为一种不可复制的课程资源。师生共同考察所得的丰富的摄影图片、大量的调查笔记,都是可以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原始素材。
课程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并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编制个性化的校本教材,要把握好四个原则: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性与可操作性统一、可读性与探究性统一,关注社会生活与掌握研究方法统一。这样编制的教材感性与理融,实践与理论结合,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综合,使课程能以一种亲近的方式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3.构筑物化平台,形成课程文化
教材仅仅是文本化的媒介,真正让课程具有生命力的还需要构筑与课程内容配套的物化平台,即构建看得见、摸得着、能探索、有意义的立体教育平台,让课堂动静结合,成为学生体验、探究、质疑的学习场所。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一)创建跨学科的湿地课程文化体系
我们按照课程组成要素,构建了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该平台将以关注全人发展为价值取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课程内容的模型建构、情境创设、内容拓展、学科细分等,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富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资源”的系列教材将涉及所有中学学科领域,引导学生感受学科之美。“课程平台”将以博物馆与生态园为核心物化平台,我们将设置必修、选修、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个学段都有机会接受湿地文化课程的学习与研究。
(二)衍生构建系列学科分支教材
已出版的《湿地》教材是跨学科的综合性教材。作为课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正以《湿地》教材为蓝本,衍生构建十八门系列学科分支教材,这些分支教材将以学科知识作支撑,以学科能力培养为依托,以专业化视角形成课程内容体系。系列学科教材将聘请高校教授担任各分册顾问,由学科教师研究编著完成。湿地文化将以课程学科的全面建设,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平台。
(三)创建课程分享与互动交流机制
在构建湿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生态园和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使两个课堂成为具有专题性、探究性、实用性、互动性、开放性的立体教育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课程分享与互动交流机制,使湿地文化课程不仅成为促进广大师生探究学习、终身学习的实践平台,而且成为广大师生共同追求“天人合一”,摒弃功利心,充满探究幸福感,充满人文情怀的发展平台。主要包括五项具体工作:增设互动空间;建立信息平台;开发游学课程;发行杂志期刊;建立友好学校。
三、课题研究所形成的理性认识
(一)教育价值观可以用课程来表达
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教育价值观,而教育价值观需要用课程来表达。课程表达的内容应该是现代的元素,即指向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湿地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课程文化,很好地表达我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的未来发展,人与自然相融、人与社会和谐服务。面对湿地即为“失地”的命运,作为教育者,应该唤起学生保护自然环境、尊重文化遗产、追求天人合一的美好心愿和行为。湿地“物种生态多元”与地球学习村“人种文化多元”,二者理念暗合、相融,体现的正是“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的教育根本。我们的学生,应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追求,这是最具生命力、最有希望的教育景象。
(二)课程文化应关注回归生活
文化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与土壤。利用地域资源,创造和生成属于自己的课程文化,构建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智慧和艺术。湿地文化立足于脚下的土地,有着鲜明的乡土色彩和自然天成的教育价值。它指向身边的环境,强调学生在身边的体验中发现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它又指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满足他们未来理性生活、智慧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的需要。湿地文化涵盖自然与人文,融合学校与社会。使自然、社会和人都成为课程的丰富来源,因此课程文化拥有动态生成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三)学校文化的构建要能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目的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这种发展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个层次的发展是一致的、完整的、统一的。
湿地文化是基于学校校本优势资源的创造,是广大师生共同认可、共同践行、共同创造、不断积累的过程和成果,因而师生是湿地文化的建设和创造的主体,也是湿地文化的受惠、享用的主体。湿地课程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平台。湿地文化已渗入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学校真正成为全体师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四、课题研究产生的成果和影响
(一)理论成果与影响
1.创造性地将地域资源转变为活的教育资源
课题组成员不仅创设了属于自己的精品课程,而且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在芳草萋萋的湿地上创造出了奇迹:湿地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是我们,把关注湿地的焦点引向了身边,把身边的湿地资源带进了课程;湿地是孕育文明的摇篮,是我们,把寻找湿地文明的足迹留在了远山近水之间,建立了我们自己心目中的湿地文明史;湿地具有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涉及多个研究领域,是我们,把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研究特点,淋漓尽致地在《湿地》教材中表达出来了。
课题组构建了融合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湿地文化课程体系,建立了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的现代课程生态观。自然即课程,课程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使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并在感受、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人地和谐的现代价值观。生活即课程,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发展的活的源头。自我即课程,课程向自我开放,教师把自身的专长与特长资源开发为课程资源,学生也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2.创造性地用湿地文化来隐喻学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
湿地文化的隐喻性最重要的有三点:(1)共生的。生态多样性是湿地充满活力的前提,隐喻多元文化的共生、理解与价值尊重。(2)润泽的。水是湿地的灵魂,湿地文化的润泽喻教师内在的深层体验与学生内在的深层渴望融合在一起。(3)和谐的。湿地文化之美,美在多样性,美在和谐与平衡,多样、包容、共生、和谐,这是最有生命力,最生机勃勃的景象。
3.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湿地课程文化
湿地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课程文化。首先,它把实现办学理念与践行新课程理念融合在一起,是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可操作的、富有个性的文化平台。从先进理念到有效实践,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二,湿地文化是在湿地中“生长”出来的,湿地上诗意地“栖居”着一群秉承苏州中学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耕耘者,天时、地利、人和。从真实到创造,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三,湿地文化课程基地,既有教学平台,又有系列教材,更有个性化的课程制度,有着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从课程要素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四,湿地文化课程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科学与人文兼备的综合素质。从课程整合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五,湿地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气息,是可以在学校的氛围中品味到的,湿地文化也是一种有形的资源和媒介,它能渗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课程改革、学术研究、多元交往、文化景观建设。从文化功能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
(二)实践成果与影响
构建了基于“探究与创新”的湿地文化课程,其核心课程资源包括“一本教材、两个课堂、定期杂志”。
1.一本教材
《湿地》(中英文版)教材是目前国内惟一的由中学教师编著的湿地教材。《湿地》教材既有知识性,又有可操作性;既有可读性,又有探究性;既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存环境,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它感性与理融,实践与理论结合,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综合。
湿地文化课程已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围绕湿地文化主题开展了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比如“湿地文学”,“文明演变与湿地因素”,“湿地水成分分析与净化”,“史前玉器鉴定”等等。学校还开展研究性学习,举办学术沙龙,建立野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五年多来,学生的综合实践成果已经汇聚成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湿地文化研究摄影集》展现了学生野外考察的精彩片断;《湿地文化研究文集》汇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湿地文化》杂志的视野从世界到中国、再从中国到身边的湿地环境,记录了我校师生实践研究的足印;“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记载着师生实践研究的整个过程。2008年5月,我校“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获得了江苏省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2009年3月,《湿地》教材获得了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
湿地文化给予学生创造的灵感。学生不仅仅满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阶段性学习,更希望通过创建自己的社团,把湿地文化同自己的理念结合起来,享受创业与研究的快乐。学生创立的“绿色卫士”社团,倡导保护湿地,低碳生活。“Green Plan”社团,创建了绿色生态的有机农场,准备种植绿蔬与鲜果。“泽奇学社”的理念是“湿地文化与世界遗产保护”,努力为模拟申报太湖湿地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呼吁……
2.两个课堂
室外规划建成了苇风芦影的大自然课堂——西马斜塘生态园。占地约15亩,野生物种有60多种,基本还原了湿地生态景观。生态园有2/3的面积为野生环境,因此湿地生态恢复良好,食物链自然构建完整。湿地生态园已成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探索自然奥秘的特殊课堂。
室内设计构建了一个知行合一的立体课堂——西马博物馆(湿地文化博物馆)。面积1500多平方米,分三层。一层为湿地生态馆,陈列了60多种湿地物种标本。二层为湿地生活馆,分出三个典型江南湿地人文场景。三层为湿地文明馆。展示了教师珍藏为主的70余件湿地古文明玉器,师生可零距离接触中华民族早期文化的物质结晶。
两个课堂,旨在倡导两种学习模式——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模式与探索类专题研究模式。让学生从平板的文本学习中走出来,再走进“三维课本”中,知与行合一,探究永彰。
3.定期杂志
《湿地文化》杂志是继《湿地》教材出版后的又一拓展亮点。杂志于2009年12月创刊,苏州生态协会会长徐文涛先生在创刊号上作序。该杂志的创刊理念是“培养创造意识、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杂志栏目丰富,视野由远及近,目前已出版五期,刊登了64篇文章,了100多幅精美图片,成为校园文化中的精彩篇章。
4.游学课程
2010年10月,我们依托生态园和博物馆两个物化的立体教育平台,开发了《湿地游学课程》,面向国内外学生开展公益性的游学活动。游学课程内容:聆听、体验、探究、参与。至今,生态园和博物馆已接待中外游学师生6000多人次。
园区校有着“地球学习村”的背景,1300名中国学生与苏州德威国际学校700多名外籍学生共处于一个校园里。如何真正实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生、融合?湿地是建立多元交往的最自然、最世界的共同语言,湿地课程是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策略之一。2008年10月10日,苏州德威国际学校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在生态园开始了第一次共同研修湿地课程的活动。至今已有 六次中外学生共同学习课程的活动。
(三)社会效应
湿地文化研究关注社会生活,强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价值观,这契合了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理念,符合时代精神。研究成果在推广的同时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光明日报》、《苏州日报》等各大报社,天津卫视等电视台都作了专题报道。
五年来,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对草鞋山文化遗址进行了多次寻访、考察、采集、探究,每次考察后,我们都通过学校网站大力宣传与呼吁,草鞋山遗址的保护现状正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
总之,课题组成员在研究湿地文化的过程中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课题研究文化”,它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情感与意识,一种和谐诗意的生活方式。
A Study on School Wetl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CAI Ming
湿地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随着城市建设的规模扩张,湿地环境保护意识也在逐渐提升,由于湿地面临较为严重的污染,为此,需要运用生态文化的理念,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出其特有的价值,从而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传承地域文脉。
一、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过度公园化的状态
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例如认为城市湿地公园就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在公园内设置一些科普性的设施。这样,就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为了一种人工气息浓厚的公园,甚至还更有甚者,在湿地公园的边缘地带构建商品房。
2.景观设计存在同质化的倾向
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规划和设计人员的意识较为同质化,通常是采用种植芦苇、菖蒲、荷花等植物,就成为了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内容,再加之水生植物的开发有限,使城市湿地公园景观雷同现象较为严重。
3.文化的缺失
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中,通常只注重自然生态建设,而对于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挖掘较少,存在文化开发缺失的问题。
二、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规划与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设计,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尊重生物多样化的特点,要在建设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要用生态文化设计的理念,实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文化设计与规划。
1.湿地公园的特色景观规划与设计
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土的植物材料和地形风貌,进行特色化的景观规划与设计,要栽植适应于湿地环境的湿生植物,并成带状或大片栽植,形成群体规模之美。在种类的选择上,可以选取视觉感官较好的植物,如观花植物、观叶植物、灌木、藤本植物,这些特色湿地植物有花叶芦竹、香蒲、千屈菜、黄昌蒲、旱伞草、菱白、萍蓬草等,要在湿地的平面上构造成飘、浮、立的景观特色,要注重栽植均衡与稳定、色泽与质地、比例与尺寸,要形成步移景异、以小见大的特色植物群落。同时,还可以设计出进退有序的曲线,形成蜿蜒曲折的绿色植物走廊,从而增加欣赏的层次感,避免呆板和单调。
特色景观设计与湿地的地形地貌要相吻合,可以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规划动植物的栖息环境,设计典型性的地形地貌景观,如湿地沼泽区、湿地漫滩区、湿地灌木丛区,还可以在其中放养一些湿生生物,饲养适合生长的湿地生物,要保证湿地走廊的连通性,并规划和设计一些湿地小品,吸引人们的目光。例如广西靖西龙潭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城市范围内,在这个区域内的生物物种丰富,龙潭湿地主要以大龙潭水库为主体,形成了典型的“森林—湖库—河流—地下河”复合生态系统,并以珍稀濒危特有洞穴鱼类和靖西海菜花为代表,营造出了丰富的动物生境,别具特色和风味。
2.乡土景观元素的特色规划与设计
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运用自然乡土景观元素,对于传承地方文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中,融入乡土风情和民俗文化,可以增强景观的可识别性,保持其独有的地域特色和风格。例如在广西靖西龙潭湿地公园中,就以大龙潭湖库区大坝——三元桥河水流域为特色景观元素,进行湿地公园小品设计,如湿地旅游观光空中游廊、游览步道、河堤驳岩石栏杆等,利用艺术手法设计出乡土景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使游客流连忘返。
3.构建动物栖息乐园
在城市湿地公园中,可以为鸟类提供憩息的场所,这些珍稀的鸟类可以在湿地公园中,享受无拘无束、自由自的乐趣。同时,也为湿地公园提供了一个新的旅游项目,使旅游者可以观赏到鸟类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并意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增强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例如在广西靖西龙潭湿地公园中,就生长有92种鸟类,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还可以设计特色湿地动物养殖区,在广西靖西龙潭湿地公园中,就分布有脊椎动物192种,其中哺乳类15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58种,其中有一种为龙潭湿地公园所特有的鱼类——金钱巴,观赏游客络绎不绝。
4.提炼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
在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之中,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和历史内容也是设计内容之一,要对城市文化加以传承和发扬,通过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景观,根据适当的节日,选取适宜的文化民间风俗活动,从而可以为湿地公园增添亮点。例如在一些江南的湿地公园中,可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在湿地公园展开划龙舟竞赛活动等。同时,还可以将民间的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内容,采用复原的方式,加以塑造和设计,从而增强城市湿地公园的文化气氛,添加人文气息。
三、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与设计要遵循生态文化建设的理念,用科学的、实用的、生态的规划和设计方法,对城市湿地公园中的生态文化元素,进行拓展性的开发和运用。要在不破坏地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弘扬和传承城市湿地公园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内涵,使城市湿地公园具有变化性和特色性,在生态文化的注入之下,填充城市湿地公园的灵魂和内涵,从而设计出具有鲜明地域风格和民俗文化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
参考文献:
[1]夏婕.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恢复过程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贺莉.江西省城市湿地公园本土文化特色塑造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关键词:湿地生物;文化;社会功能;扎龙
Key words: wetland biology;culture;social function; Zhalong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300-01
0 引言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因此近年来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大庆市政府曾于2008年6月“以全新的理念认识湿地、保护湿地、开发利用湿地”为主题举办中国(大庆)首届湿地文化节。2009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局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中国杭州西溪第三届国际湿地论坛,全面展示宣传中国湿地保护成果,增强湿地保护意识,弘扬湿地文化,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中国湿地保护。[1]
1 研究湿地生物资源重要性
生物资源是湿地资源的核心,生物资源能否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湿地价值能否最大发挥的关键。开展湿地生物资源的文化社会功能研究,对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都具有十分积极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
2.1 野生动物资源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区内共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6种鹤类,其中白鹤和灰鹤分别为国家重点一、二级保护动物。除鹤以外,该区还生息繁衍着大天鹅、小天鹅、草鹭等鹭类;鸿雁、灰雁、翘鼻麻鸭等鸭类和许多鹬和鸥类。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还有51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近30种,极北小鲵、花背蟾蜍、黑斑蛙和黑龙江林蛙等6种两栖动物,以及鳖、白条锦蛇、虎斑游蛇和日本蝮等6种爬行动物。[2]
2.2 植物景观资源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为草甸草原、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4个植被型。其中草甸草原地区主要由羊草构成;草甸地区主要由狼尾草和星星草构成;沼泽地区主要由芦苇、水葱等构成;水生植物主要由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构成,其中以水生植被最为丰富。[3]
3 湿地生物资源社会功能
3.1 历史文化 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是在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这些影响因素中,动植物是形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它们作为最能体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在之物,常常成为人们借以表达自我思想感情的最主要媒介,如鱼文化、龙文化、鹤文化等,莲花浮萍等植物也有了特殊的寓意。
3.1.1 动物资源。从原始社会的彩陶起,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单体鱼纹、双体鱼纹等鱼文化的图案。并在图腾崇拜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龙。其后,在神话创作中又是鱼龙同族,只有鱼可以变化为龙,“鱼龙变化”一词便成为脱胎换骨,成为飞黄腾达的代称。“鲤鱼跳龙门”即喻古代读书人科举得中,进入仕途的理想。
丹顶鹤在古时候被称为仙鹤,因为“鹤”同“贺”,寓意吉祥长寿,因此鹤在古人眼中是一种神兽,古人以“松鹤长青”寓意对长寿的追求。仙鹤一生只有一个配偶,配偶死亡终身不续,因此仙鹤也成为爱情忠贞的象征。
3.1.2 植物资源[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是洁身自好刚正阿直的象征,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这样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
浮萍往往伴莲而生,意喻聚散无常,“萍水相逢”又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意。南宋时我国美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观浮萍成了当时的一种新风尚。
3.2 景观美学 扎龙保护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区内河流漫溢苇草丛生,60%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春秋两季,许多中外游客、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地前往扎龙,欣赏湿地如画的美景,一睹仙鹤齐飞的壮观。
3.3 休闲娱乐 2008年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景区面貌建设,在加强基础软硬件设施管理维护同时,放飞岛、外环路等四项景观工程皆已建设完毕,扎龙旅游体系日益成熟。游客可以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畅游扎龙自然保护区园区,参观展览厅和鹤类驯养繁殖场,与丹顶鹤近距离接触。
3.4 教育科研 扎龙自然保护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还拥有独特的湿地景观,湖泊密布,沼泽广阔。沼泽湿地对调节当地的气候和空气湿度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扎龙已经成为东北林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生命工程学院等大专院校重要的科研、教学实习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科研工作者前来进行湿地生态研究、鸟类的生物学研究等。作为四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扎龙湿地也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视。近十几年来,国际鹤类基金会的科研人员就曾多次来到这里实地考察,进行鹤类保护研究。扎龙在鹤类保护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国内外著名鸟类学家很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湿地中国[EB/OL]./.
二、植物景观特色
沙湖公园植物选择形态美,观赏价值高,以一定景观特色的乡土树种为主,密切配合建筑、道路和地形进行配置,在栽植树量和分布上形成整体上的统一的同时,突出各区的特色。1.汲取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之精粹汲取江南园林精致婉约、小中见大的特色,利用本土文化传承赋予植物寓意来营造植物景观。“泉亭松韵”景点是在湖中心岛上以松科植物形成的松林;对面的小岛上则种植大面积水生植物芦苇;桃花林使人掩映在一片桃林之中,面对一池荷花,春赏桃、夏观荷;樱花林中设计了一座古典园林建筑“烟雨亭”,樱花开放季节,游人可以在亭中欣赏美景。2.大地景观文化艺术区是人流聚集最为集中的区域,设计主要体现林下空间的有机利用。结合广场、出入口等大面积铺装场地种植大型乔木,形成树阵广场,适应了武汉夏热冬冷型气候特征。同时,为了塑造城市的地域性,主广场种植了樱花、重阳木为主的大型乔木,绿化集中的区域选择耐践踏的草种,使绿化草地成为了市民的活动区域。另外,植物设计还结合地形与景观节点进行设计。比如,广场东侧的“宇宙思考花园”沿着地形高差种植了银杏、野黄桂、桂花等高大乔木,树种形式为环形结构;“智慧花园”则以草地造景为主,景观之间高低错落,视线交融形成了别具现代特色的大地景观。3.植物造景利用各种水生植物营造自然湿地景观,滨水生态区结合原有植物采用桂树、银杏,并引入水杉、荷花、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如场地西侧以水杉为背景,将铁路等不良景观屏障;湿地岛屿间点缀荷花、睡莲、千屈菜、黄菖蒲等水生植物;湖心的岛屿以香樟、乌桕、棠梨、苦楝、红果冬青、木本绣球等鸟嗜植物为主,再配以落羽杉、池杉、垂柳、醉鱼草等吸引鸟类所需昆虫的植物,沿岸设计了雁鸭类、絎鹬类栖息的芦苇、金叶苔草、水葱等植物。
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经济就会更具活力。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和更强的竞争力,并成为生产力中不可分割的要素。所以说,文化也是资本,也是资源,是一个地方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伊金霍洛旗在城市建设中必须树立以文“兴”产业、以文“兴”城市的理念,依托传统文化底蕴和现有的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人才,不断做强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名城。同时,要有重点地对城市进行文化包装,增加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附加值和发展竞争力。
民族特色文化对于提升民族地区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也是社会和谐的需要。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生活其中的人们产生着同化作用,进而提升人的精神气质,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丰富人的情感,提高人的智力水平,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和谐。伊金霍洛旗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蒙元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在这里传承延续、相互交融,先后被评为“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旗”等荣誉称号。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应继续充分发挥、利用传统文化的凝聚、、整合作用,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一座城市独有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文化品位,塑造着城市与众不同的形象,是城市凝聚力和自信力的源泉,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魅力所在。伊金霍洛旗是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新崛起的一个重要组团,也是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的重要立体交通枢纽。它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宜居上,更体现在文化上。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9%和87%,是“全国绿化百佳县”之一,创造了西部地区的绿色奇迹。旗府所在地——阿勒腾席热镇有东西红海子、掌岗图河、柳沟河、乌兰木伦河纵横境内,山地、丘陵、台地、湿地聚集于此,宜居环境天然偶成。只要把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充分利用,完全有条件打造成更宜居的城市。
其次,将地方民族文化贯穿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格。实现伊金霍洛旗可持续发展,一个总的指导原则就是要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一是在塑造城市整体形象时注重文化规划。要在城市建设中加大保护和发掘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地方特色,融观赏、文化、运动、休闲功能于一体;绿化与文化相结合,绿化与生态相结合;要根据发展需要,科学地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强化功能定位,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品位和现代质感;城市的文化规划要通过民族文化这个桥梁,科学地对接,巧妙地融合,还要系统考虑各个层面,让城市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
二是要科学创建并突出城市民族主题文化,形成一系列主题突出的景观、建筑、规划系统,让市民高度认同,向外界大力推介。近年来,伊金霍洛旗在城市发展中充分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先后规划建设了东西红海子湿地公园、母亲公园、英雄公园、王府广场等一批特色主题公园和广场。
1.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低碳城市”规划的内涵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低碳城市正式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城市建设模式,低碳城市建设,首先就是发展低碳化生态基础设施,增加城市碳汇能力,科学进行空间布局,包括规划、建筑交通、公共设施,增加城市适应气侯变化的能力;第二方面是能源供应低碳化,传统能源结构要低碳,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三方面是产业结构要低碳化,不仅仅是发展低碳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低碳化。
2.倡导生态优先,有限控制城市不可建设用地,引导城市组团发展
2.1保护“生态公园”、打通城市廊道,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2.1.1 保护城市生态格局
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这些要素组成一个相互连接、有机统一的网络系统。
(1)构建“楔形绿地”引导城市大型生态绿地入城
通过保护延伸至城区的连绵山体和河流水系,使之形成嵌入城市建成区的“绿楔”,将城郊自然景观引入都市地区,改善大都市地区整体的生态背景。澳大利亚墨尔本生态思想的引入使城市绿化呈现新的动态如澳大利亚墨尔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开展了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的公园整治,并以五条河流为骨骼,连接城市内部的林荫道及公园,组成楔状绿地系统。丹麦哥本哈根(Copenhagen),星状(五手指状)城市发展模式,绿地系统规划注重在“手指”与“手指”间楔入绿地及农田,形成指状布局形态。
(2)在城市建设地区设立环城绿带,限制城市无序蔓延,引导城市组团发展
环城绿带是指在城镇规划建设区一定范围内,强制设置的基本闭合的绿色开敞空间。鼓励在城区人口超过50万的城镇,连片建成区域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城镇密集地区设立环城绿带,限定城市增长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引导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见图1)。
图1
2.1.2 建设各类生态公园,发挥城市生态效益,增加城市碳汇
设立区域生态公园体系,重点培育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海洋公园,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构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体系。重点保护和维育对区域生态安全体系起核心支撑作用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等大型自然植被斑块,改善城镇密集地区人居环境质量。构建湿地公园系统,保护各类海岸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划定一些针对某种海洋保护对象的海域、岸段和海岛区,建立海洋公园、海岸公园。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生态公园的多种功能,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适当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见图2)。
图2
2.2 建设绿道网络
自1867年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由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建设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绿道网的规划建设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生态环保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绿道(Greenway)是线形绿色开放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具有较高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各类城市公园、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要节点在构建城市生态安全网络的同时,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游憩空间(见图3)。
图3
2.3 实行绿线管制
将城市内部所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林场、江河干流和主要河涌、大中型水库和湖泊、全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坡度大于25%的山地以及海拔超过50米的丘陵和高地;以及区域现状建成区外主要的区域通通道或规划的高速公路红线两侧各100米、城市快速路红线两侧各50米、铁路两侧各50米范围内的走廊范围;城市建成区外550千伏以上现有或规划高压线路控制60米的走廊范围,220千伏以上现有或规划高压线路控制35米的走廊范围,以及输油(气)管道控制50米的走廊范围,并以“绿线”和“红线” 形式界定其范围;形成一级空间管治区的布局。
3 建设绿色市政系统
低冲击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从而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保持和恢复自然生态。
3.1 推广绿色能源,统筹能源布局
(1)社区层面,能源供给多元化。在城市社区,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技术的使用,发展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如小型风涡轮、太阳能屋顶等;在乡村社区,鼓励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小型风机及农村沼气发电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为乡村地区提供更加多元的能源供给。
(2)城市层面,能源利用减量化。在城市发展集中式多联供能源系统,通过天然气发电为城市集中提供电能、热(冷)和水源等多种能源,从而实现高效节能。
(3)区域层面,能源结构优化。选择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规划建设绿色能源基地,加强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形成多元的清洁能源保障体系(见图4)。
图4
3.2 建立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水体修复为重点的水循环利用系统
(1)推动中水循环利用。借鉴德国经验,采取优先发展“工业用水、环境用水、绿化浇洒”等生态用水,推广示范“冲厕用水、空调冷却水”,技术储备“补充水源水”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建设自然式雨水收集系统。在满足通行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道路面积,提高绿地等自然生态基质的面积。道路建设应当推广渗水沥青、植物草沟等自然排水系统,补给地下水。构建“湿地—人工湖—河涌—河流”多级防洪排涝体系。在满足防洪排涝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景观功能,体现岭南特色。 建立高效统一的水务管理体系
(3)发挥生态系统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作用。修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在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维持碳循环等方面的生态效用。
3.3 普及分层垃圾收集系统与自动垃圾处理系统
(1)采用垃圾自动分选技术,建立分层垃圾收集系统。鼓励采用先进的垃圾自动分选技术,提高分选效率,降低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建立建筑层面、社区层面、城市层面的垃圾分类系统,通过分类收集,实现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
(2)试点推行自动垃圾处理系统。在高密度住区、机场等需要密集处理垃圾的场所推广运用自动化程度高、回收处理过程快的自动垃圾处理系统。
4 建设循环产业园
产业低碳化(绿能科技、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重点是建立“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生产观理念和绿色消费观。从企业(微循环)、园区(小循环)、城市(中循环)、区域(大循环)四个不同层面,促进“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的循环利用和体系创新。
4.1 微循环-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体系
鼓励发展静脉产业,大力培育和引进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废弃物排放。建立“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废物和废旧资源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例如:日本富士施乐公司基于“以永无止境的零废弃为目标,促进资源再利用”的方针,建立了“资源循环体系”,于1995年在办公室设备行业首次向市场推出使用再利用零部件的商品,建立了由“逆制造”和“零废弃填埋”所构成的商品设计到再资源化的“封闭循环系统”。2004年,还启动了由生产厂家主导的国际资源循环网络——亚太地区综合再生利用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零废弃”(再资源化率高达99.6%)。
4.2 小循环-建立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园
继续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建立生产流程的“原料-产品-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或最小化。在低碳化的发展要求下,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生态工业园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园区内部形成产业共生组合关系,上游产业的副产品或排放物可作为主导产业的原料,下游产业则以主导产业的副产品或排放物为原料,而主导产业自身则鼓励清洁生产,形成生态产业链条(见图5)。
图5
(1)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对园区企业进行分析,按照投入—生产—产品—废弃物处理的流程,园区应形成物质的循环流动。
(2)合理组织产业用地的空间格局:为将循环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空间上合理衔接使园区内部总物流最短,理想化的生态园区布局应该具有如下结构:核:布置生产型企业,方便与其他企业的物质交流和联系,或安排绿色能源基础设施,方便能量的传送。边:布置消费型企业,利用生产型企业的产品进行深加工。角:布置分解型企业,废弃物回收拆解或再生后供给生产型企业使用。各类企业的理想比例为生产型企业:消费型企业:分解型企业=1:2:1。
4.3 中循环-建立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中图分类高: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7-0079-05
1 引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越来越被忽视,掠夺式开发的弊病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和运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距离大大缩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得到极大加强。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急于求成的“拿来主义”往往使我们的城市丧失了其固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单一性和趋同性日益成为当前城市景观的通病。
俞孔坚博士认为:景观决定城市。如果一个城市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失落了“自我”,他说:“造出来的城是空的,有躯壳在,却没有人气。”
由此可见,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城市公共景观片区已成为人们认知一个城市、体验其空间的主要领域。其表达的城市景观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继承和传播的责任,而且其对地域特征的表达更是形成城市特色景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通过对“生态延续”与。创新设计”两个切入点,坚持整体性、生态性和创新性的设计原则,探讨景观规划如何保持地域特征,延续历史文脉,同时反映时代特征,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实现“人、自然、科技”的和谐共生。
2 目标定位――背景解读
项目所在地的杭州余杭是杭州“在和谐中创业,以创新创业赢得和谐”的发展积聚地。生态景观核心区作为余杭创新基地“生态引领和谐・科技改变生活的展示窗口,将成为杭州市创新产业的希望所在。规划区所处的生态景观核心区位于创新基地核心区块内,规划范围南起文一西路,北至海曙路,东、西至规划城市支路,总规划面积31.20hm/。
在“旅游西进”的战略背景下,本项目是杭州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同时,作为余杭生态・科技岛空间结构“三带”之――南北湿地生态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基地核心区块“一轴一网”之“中央生态绿轴”北片区,可依托其生态基底,作为生态子系统维持地区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作为杭州西大门的景观门户、创新基地风貌展示的启动区块,本项目凝聚着整个创新基地的精华,扮演着新城中心的角色,集中体现了“生态・科技”的规划理念――是创新基地核心区中的“核心”。本项目以观光体验、创意文化、景观展示为主体功能,旨在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塑造多样的空间体验,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质的,集自然、人文和艺术、创新于一体的生态核心和科技绿洲。
3 现状特征――基地感知
基于对规划背景和基地现状有的放矢的解读,我们形成了对基地特征的基本感知。“虽无弱水三千,不是仙人不来”。水是余杭的灵魂。规划区北侧的余杭塘河是杭州主要的水上旅游通道,东侧的闲林港为主干河道,区内红卫港、姚家港、汪桥港等河流纵横交汇,分布着众多的港汉和鱼鳞状河塘,形成了塘漾棋布、阡陌纵横的水网肌理。区内色碧似染、错如棋盘的农田肌理多呈南北或东西走向;而冷、野、淡、雅的生态湿地则区别于农田呈现有趣的无方向,形成边界柔和的天然肌理。民居建筑以村落为单位布局,基本为沿路和河带型发展方式,虽然经过上千年的变迁过程,却始终表现出择水而居、依水而筑,四合院落、街巷串联的村落肌理。一座座粉墙黛瓦坐落在溪影桑阴中,与山水共同描绘出“一曲溪流一曲烟”的江南水乡景致。农耕文化和水乡湿地构成了规划区相承共生的文化脉络和地域特征,也是本次景观规划中关注的要点所在。
同时,我们充分发掘了基地的优势潜力:项目位于创新基地核心区启动区块,区位特征--显著,周边建设日趋成熟,余杭组团的总体开发带来了项目的建设契机。同时,基地的限制因素也很明显:平坦的地势虽然适宜开发各类项目,但消减了核心区立体形象;纯粹的生态功能易形成较为单一的绿化景观而缺乏引人参与的吸引度,而文一西路又将生态绿轴南北割裂,一分为二;河道防洪及污水处理也对景观塑造形成影响。
在对基地优劣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形成对本次景观规划方向的初步判断:展现创新特色的城市风貌窗口:差异化发展的城市生态功能核心区:连续而系统化的城市空间及景观系统。
4 景观对策一方案构思
本次景观规划,我们对巴窒罗那达尔哥诺-玛公园Diagonal Mar Park,Barcelona和巴黎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Ia Villette,Paris两个经典案例进行了详细解析。
达尔哥诺・玛公园利用延伸到不同地方的树状道路系统把这片14hm/的场地组织起来。水元素遍布公园中,在道路交叉处、与公园的连接点形成一系列小空间。设计者运用蒙太奇软硬对比并置的手法产生戏剧性效果,在一个中心被强化的同时,多个“中心”之间剧烈作用控制全园的整体性,让周边楼群成为背景,公园成为城市主体。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将网格节点上的亭子作为控制点,使公园结构能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保持自身协调性,具有伸缩性,使公园的林荫道延伸到城市之中,形成。园在域中、城在园中”的城市公园模式和可塑性空间公园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了“昼夜公园”的设计理念――借助美丽的夜景吸引公众到公园中来,提高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治安。
通过案例研究的启示,本次景观规划提出: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多功能复合的现代公园,不同中心的相互作用,立体化和连续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生态科技的环境整治手段和充分弹性的园区开发策略六大规划理念。同时,规划形成了本次景观设计的原则:利用现有水系组织景观空间,以现有的生态元素为基础串连基地人文记忆,让人们深深地体验场地所特有魅力的同时,公园作为城市大绿轴的核心以突出其展示和带动功能。
为了更清晰明了地展示本次景观规划的设计脉络,我们将其总结归纳为以下两个公式:
设计概念+文化脉络=农耕文化、水乡田园风光、历史传承:
设计概念+地域特征=城市化空间、生态系统、湿地景观。
并由此提出了我们本次景观规划的设计概
念――网络化有机生长,即通过建立复杂的联系网以产生新的变化,清晰的脉络裂变出多样的功能,如同细胞生长,具体演变为:以水网和路网为依托,连接绿化系统,绿轴延伸进入周边城市,构筑连续的景观空间;以连续的生态节点和独特的交通路径串联建筑和地形,编织层次丰富、活动多样的公园网络;丰富的水源网络如血脉与筋络,构筑与周边充分连接而又各成系统的骨架网络。
利用基地多样的现状,通过生态治理与强化,植人多样的功能,加强河岸水系与建筑相联系。
通过联系与整合,减轻绿轴割裂因素,通过核心展示与不同的中心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空间。
在此基础上,本次规划在设计概念的基础上拟定了包括加强绿轴整体联系,塑造连续性南北核心景观系统在内的另外三项措施对策:整合环境、重塑立体景观地形,提高防洪能力:融入创新元素,塑造创新基地形象独特的现代城市空间核心;结合景观引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期通过本次景观规划,体验自然及河流的存在,创造河网城市开放的空间体系,塑造城市门户生态廊道:同时,定义核心公共领域,带动地块未来开发,强化城市空间连接,完善城市功能。
5 规划蓝图――设计要素
5.1 总平面
在尊重原有水网肌理的基础上,以生态湿地贯穿基地,延续片区自然生长逻辑,城市景观要素点缀其间,通过交通廊道分割功能版块,延续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利用河道梳理和开挖的土方,堆置有趣的变化地形,并在不同地形里设置丰富的功能空间,搭建片区丰富的天际轮廓,形成未来城市风貌核心景观区。
5.2 景观结构
本次景观规划整体形成“一轴二环、四水系、七个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轴――观光轴:以可通行电瓶车的“观光轴”贯通基地,这条轴线在横向交通线割裂处高架连接。三维的主轴起伏变化,形成立体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二环――两条交通环行线:文一西路设置主要出入口,南北园区实行就近地下停车,并各设一条环形交通,兼具人行、自行车道、电瓶车道、限时开放车行道功能,通过景观桥伸入城市功能空间,体验“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景观意境。
四水系――复制原有水网尺度和肌理特征,四条河道形成“井”字形通航水系。在文一西路北侧扩大水面,东侧组织台阶式硬质景观泊岸带,设置游艇码头,做为核心区重点展示区。
七组团――科研办公、星级酒店、城市休闲、高档会所、农耕田园、鱼塘湿地、绿色开放空间七种功能组团。不同的组团中心相互作用,实现自然生态与城市功能的相互渗透。
5.3 水系、防洪及场地处理
规划河道水面标高为2.00,建筑地面标高为5.00。城市路面标高基本为5.00,通航水面上桥面标高适当增高为6.50,以保证通航。竖向规划保持基地内挖填基本平衡。规划将利用基地原有水网肌理,局部适当开挖增加水面,折线形的硬质泊岸与未来城市高层区结合,以塑造城市新中心。河岸柔和自然,或伸人、或退台,岸线变化丰富,形成码头、郊游、垂钓、晨练等不同功能的景观空间,港巷与滨水空间亲水处理,营造宜人、亲和的城市公园特质。
5.4 空间细部设计
本次景观规划通过不同的细部景观和处理手法,使其在空间形态上融汇了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和时代符号等设计元素,希望通过这些最能体现余杭特色的空间景观标志,形成传承基地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向人们讲述余杭的过去、延展余杭的未来。
景观形态一农耕田园和鱼塘公园延续基地原有的农田肌理和湿地肌理;艺术家之村里设置的雕塑小品等反映铜石并用时代的良渚文化特征;科研总部、会所和观光轴等则运用现代景观元素,传递时代信息。
铺装示意――以本地生态环保材料为主,如花岗岩、木材、碎石等自然材料,沿用传统做法与局部点缀的青砖青瓦、卵石立铺等铺地材料,共同延续着当地文化。
再有萝卜,吃后打嗝,也惹人生厌。但李渔认为它和葱蒜等又有所不同,萝卜这东西,生吃味儿大,熟吃没事。这就像有些人,你和它很生疏时,觉得像是小人,接触长了,熟了,就发现他也还算是个君子,就有些小的缺点也可以宽恕了,于是李渔宽恕了萝卜,照食不误。还有芥,陈者绝佳,老而弥辣,菜里拌了它的汁,再去吃,便如聆正人君子之论,“困者为之起倦闷者为之豁禁”,为食中之爽味,所以李渔声明,芥末他是每食必备。
朱冬熳
你在北京的胡同中迷过路吗?
“当然”。
这问题让我回想起某个冬日午后我曾在鼓楼附近的胡同里迷了路。漫无目的地乱走时,小胡同突然没了 大片冻住的后海就那么亮在眼前 群群的人正在用各式爬犁滑冰。阳光照在冰面上明晃晃的全是笑声。在那样的时刻你会相信,北京的魅力足以让人忍受她的一切缺点。
问我那个问题的人是柯卫方家胡同46号院的总设计师,
第一次走进方家胡同46号院时站在红宝石剧场与猜火车餐吧之间的草坪上,我的脑子里忽然闪现出后海冰面上的那片阳光。“在胡同里迷路时,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才会更容易发现惊喜。” 柯卫说。在方家胡同我常会听到路人说:咦这里还有这样个地方7这句话让我特别高兴。毋庸置疑这里是藏在胡同中的一个惊喜,
贾樟柯曾说:我想我这样的文艺青年在90年代我们的青春都在胡同里。如今有着700多年历史的万家胡同,让北京的年轻人们又多了个混在胡同的去处。
胡同的尺度与节奏都与人的日常生活非常接近。虽然这里比北京很多艺术区要小得多但这种尺度上的亲切感却反而成了种优势。方家胡同的综合性也让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区。在有些地方人们每次去所看到的内容都差不多,但在方家胡同,你每次去的感受都不会相同,你永远能看到不同的表演和展览,甚至同 个艺术家的每次表演也都不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