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汽车电气设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4:3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汽车电气设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汽车电气设备

篇(1)

一、汽车电气系统构造概述

其组成非常复杂,内部部件有很多,例如,电源设备,发动机,蓄电池,以及信号、点火、照明、电气与发动装置等。各个部件彼此互作,一起为汽车运作提供保障。任意部件发生故障均将对汽车功能产生影响,所以,平时一定要认真维护各个部件。

二、电气设备故障成因分析

(一)零件质量与磨损的差异

汽车中零部件较多,各个零件在原料、厂商、年限方面均有所差异,所以运行中,各个零件的磨损程度也有区别。部分零件使用频率高,磨损严重,比如发动机、离合器等,因频繁受到打火或摩擦等影响,其寿命短于其它部件。所以,一定要经常性地检查与更换上述部件。要是部件在受损严重的条件下仍投入使用,那么汽车运行的时候,它们或许将停止工作甚至起火爆炸等,安全隐患非常大。另外,要是生产组装汽车的时候其中的零件不合格同样将造成安全隐患。

(二)油、燃油质量

两者的质量关系着汽车使用寿命与。其中,存在一些驾驶员为节省保养费或燃料,有时候选择质量不好的产品,从而对部分零部件产生损害。

(三)司机技术与使用环境

驾驶汽车必须按照相应的原则和方法。使用科学,才能保证汽车运行状态良好,延长其使用寿命。相反,要是驾驶员违反要求进行操作,其磨损率会明显提高,最终导致其寿命下降。另外,当汽车运行于恶劣环境中时,例如路面不平、恶劣天气等,磨损也会明显增加,同时故障率提升。

(四)维修技术维修是解决汽车故障的一个方法,但是,因有些维修人员技术功底差,或者维修的时候并未根据规程进行,这样能够对汽车产生二次伤害。此外,定期维修时,因维修人员的工作态度不认真等,未及时将许多问题排除,这样后期会对司机产生威胁。

三、汽车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和维修

(一)发动机故障及维修

当汽车打火开关转动到开的时候,发动机如果没反应,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第一,启动系统出现问题,进而发动机转动不了,也有可能是蓄电池存电不足,再就是考虑点火开关是否出问题,线路是否接触不好或者是有没有发生断路的情况。第二,点火系统出现问题,看点火线圈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点火器有没有故障发生。第三,燃油喷射系统出现问题,可能存在燃油管变形的情况发生,或者是油箱内还有没有油,燃油压力调节器工作是否正常等。第四,进气系统出现问题,需要查看空气流量计有没有坏掉,怠速控制阀控制线路正常与否,或者是怠速控制阀空气管有没有破裂。维修方法:第一,把启动机打开,要是发动机和启动机都不能像正常状态一样运转,那就需要检查汽车的启动系统,检查启动机的线路是否正常,点火开关和保险丝有没有问题,蓄电池存电是否足够。第二,把油门踩到一半,接着再打启动机,要是此时能够发动启动机,那就需要从怠速控制阀线路上找原因,也有可能存在进气管是否漏气的情况出现。第三,检查外观,例如查看进气管路有没有漏气,各个软管连接是不是正常,另外,曲轴箱通风装置软管破裂与否,有没有漏气。第四,查看供油系统和高压火花是否正常,如果油箱有油,并且存油足够,看看燃油管供油压力正常与否。

(二)汽车行驶有异味

汽车故障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气味也不一样,可以通过散发出来的气味来辨别故障发生在哪里。打个比方,如果汽车行驶中有烧焦的味道出现,就有可能是汽车电线发生了短路,如果能够闻到明显的汽油味,则有可能是油箱漏油,或者是油管漏油。维修方法:汽车电路发生问题,务必第一时间关掉电源,然后查找线路具体在哪里发生故障。如果闻到汽油味,就一定要查看油箱有没有破损,漏油管是否漏油,切不可因为简单的气味而忽视这些问题,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汽车运行中有异响

汽车正常运行是不存在杂音的,如果有异响,同时其响声沉闷,而且振动感比较强的话,那就说明汽车出现严重问题了。举个例子,汽车发动机正常转动若机油缺少了,那就会使摩擦加大,声音也就加大,也会有敲砧板的声音出现。如果汽车在行驶中拐弯出现异响,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汽车差速器中的行星齿轮发生故障,再有,汽车发动机如果缺缸工作,那么排气管就有可能发出突突的声响,如果在行驶过程中,离合器分离周缺油,那么驾驶员在踩离合器的时候就会有沙沙的声响。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汽车运行中所发出的声响不同,我们就可以判断故障发生在哪里。

(四)汽车空调发生问题

汽车空调对汽车驾驶员与乘坐的人来说意义重大,其正常工作就可以做到冬暖夏凉,若果故障,就发挥不了其作用。汽车空调发生故障一般多发生在空调高低压管上,检查故障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空调疯了和制冷都调到最大处,然后开开A/C开关,把引擎盖打开,最主要是查看压缩机和电子扇是否正常工作,倘若压缩机出现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高压排气顶针压住,此时再看看冷媒是否溢出,如果有冷媒溢出,而且感觉比较强的话,那就是汽车空调的电路系统出现故障。一般空调制冷系统工作正常的话,高压管的温度会维持在五十度到六十度之间,而低压管的温度会维持在五度到六度之间,具体措施就是用手进行感应,以此来差看高低压管哪里出现毛病。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多种情况,在具体的驾驶过程中,除了要按规定驾驶以外,还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同时也要定期检查和保养。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对汽车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维修,便于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把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黄欲飘.汽车电气设备常见故障与排除[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1:199-200.

[2]马瑞亮,姬素云,苏张磊.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模块化教学研究[J].河南农业,2016,24:20-21.

篇(2)

1 涂装生产线电气设备控制技术的原理

浅色车身的车型在电涌的条件下会转换到地下链接部分由升降机、运输链、转台等过程共同运作从而完成工序的连续运作,进而实现面漆工艺技术的进程。然而在这个运作的总过程中间,任何一部分都是在PLC程序的指导下控制完成的。我们可以参考转台站的例子来分析自动化控制的具体过程,转台站主要是被用来对承载车身的滑橇进行转动,传输操作,有利于流水线的自动化运转。比如说对轿车进行涂装操作的时候而且深入到全自动的系统内部,辊床驱动载动车身滑橇并且完成涂装生产线的工作任务之后会自行恢复到车身上件点,并且迅速的进入到准备工作的状态,为下一辆车型进行涂装生产。

变频器的用途是驱动汽车自身的刹车交流系统实现对电机系统减速命令,最终拉动转台进行位置移动。交流减速电机 1 是用来带轮转动机来驱动辊轮转动,从而使他们可以同步。交流减速电机2的作用是使辊床被驱动进行同步运作,从而实现使转台转动的目的。电感传感器1是对输送辊床入口处进行准确地定位,从而准确地进行输送定位。当获取滑撬物料时从设备设备输送的车辆信息的时候,电感传感器 2 是对旋转转台进行明确的定位,当检测到转台旋转到位时给 PLC 提供输入信号,棍床会停止运作。从而实现正常运作,限位开关会对PLC输送信号,PLC会对刹车控制系统进行即刻的控制。

2 炉温的PID控制

涂装线温控仪表在全自动化的过程中被使用的次数比较高,油漆的烘干炉风幕区下的标准温度范围是(100~14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烘干才可以实现所规定标准的涂膜。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被调得太高,而且停留时间久,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轻则阻碍黏膜的附着力,严重的话会造成涂抹破碎甚至脱落,进而影响涂装效果。冷却室,也是依靠冷风对附着物进行强制降温,但是必须是刚从烘干室内输出的,这样可以使汽车对下一个程序的要求自动适应而且不影响外部的温度。冷却室应该设置在烘干室的出口处,通常情况之下应该是两个车位的距离,所里这里就需要PID的操作开控制温度。通过数字温度控制仪表所规定的标准参考数据,会自动将需要测试的对象和最初设定标准值来做对比,会把被测对象和将4~20mA的电流信号主动输出到PLC的模拟输入模块,通过软件处理之后传送信号到变频器进行控制风门电动机程序,通过控制封门开关大小来控制温度的高低。

3 变频器的运用

变频器就被用来强制转化改变电源固定的过高的频率和电压来使它适应交流电机的运转速度的一种电子设备。它的好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内做到高频率的连续控制转速、控制电动机正反的灵活切换、可以实现高效的的启动和停止,除此之外,变频器还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不仅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自身的防卫,还可以保证电机不受损伤。

4 车身信息设别系统

MOBY的鉴别系统分成了两个方面:移动数据存储器 MDS 和读 / 写装置 SLG。MDS 与 SLG要求必须进行方当面的现实安装,SLG 可以对任意区域逆进行扫描并且获取数据,SLG 需通过接口部分来获得数据从而积们进行对应的操控指令。在汽车涂装生产线上,各工位的检测和执行机构元器件是采用安装在西门子 ET200x 远程站接口的形式。车身的自动获取数据的识别系统可以从电泳、喷漆、储存等主要的自动化工艺过程中获得自己需要动作信号的操控信息以及汽车自身的车型信息,从而实现对白车身的输送路线、电泳参数 、喷漆的颜色和次数等自动控制。通过 PROFIBUS 现场总线将通信技术和信息数据获取和处理系统进行合二为一,可以加强着买这方面的自动化功能。

5 总结

由于汽车涂装生产线电气设备控制技术的运用和引进范围都很大,而且涉及工作范围广,因此,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涂装生产线工艺设备大部分技术都吸取了三层控制网络布局( 以太网、现场总线和分布式 I/O) ,采用组态软件作计算机监控画面,以 S7-300CPU 作为过程控制器,结合光纤网络和 MOBY 读写器构成一个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 PLC 自动化进程对油漆烘干炉温度进行 PID 的自动适应性的控制,不仅提高了汽车车身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而且能适应不同类型汽车生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秦益霖.西门子S7-300PLC应用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社出版社,2006(09).

篇(3)

《汽车电气设备与检修》是学校的精品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抽象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其线路繁杂众多, 学生只有经过反复实际操作,这才能熟悉各电器系统原理和整车电路,掌握其原理并用于维修中。这门课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从事汽车检修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作用是使学生掌握汽车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仪表系统、照明信号系统、辅助系统等知识,具备各种电气设备的拆装、检查及调整方法,能运用汽车电气设备知识分析汽车电子设备常见故障的原因,并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等操作能力,并为学习《汽车电控系统》课程作好准备,培养能胜任汽车电路维修岗位人才。课本主要是机械工程出版社《汽车电气设备与检修》(温国标,2008),辅助教材主要是我们学校专业领导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自主编写的桑塔纳2000辅助改装版电路图和相应的练习手册。

2.教学设备讨论

这门课的汽车设备配备比较集全,主要有五台桑塔纳2000的改装台架,这可以方便学生检测汽车各个电气方面系统电路;还有八台丰田花冠汽车车身电路,这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汽车上的电路线在汽车具体的哪个位置,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电路知识。还有八台桑塔纳新发电机,八个万用表、八个式灯和相应的拆装工具。再加上各个系统的可移动台架八台。方便学生学习充电电路、起动电路、点火电路、灯光仪表电路和雨刮电路等。我们这门精品课程课的设备还是很集全的。

3.学生情况讨论

本课程主要教学对象是初中毕业起点的二年级学生,初中时候学习一般,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一年级的时候,虽然学了一些汽车专业基础课程,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所以在授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出发,要把讲课的速度和深度,课堂的效果都要把握好。尽量能让学生在本节课就能消化这个章节的内容。

4.课程的教学安排讨论

现在我们学校的一体化教学,这门课实行80课时的教学时间,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完这门课的整体课程,这个月的时间都是在公共实训中心度过的。这相对来说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有缺陷,在上完课讲完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后,由于实训台架条件的限制,在内容巩固实训的活动中,很难满足60多号的学生每个人都能去检修和检查台架上的电路或实训项目。两个老师也很难满足60多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再加上如何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在这里我提出我一下观点。仅供参考。

二、本人的个人成长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处理

这里我主要讨论一个观点,那就是如何能在教学中达到共赢的目的。共赢在我这里的定义就是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放心,家长对学校安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用一年多的时间在教学中摸索和探讨。到今天我才找到了一些眉目,为了达到更美好的共赢,这都需要以后我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学习和请教,更需要我在课后的反思。

1.老师的态度决定一切,脾气决定成败

这门课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效果怎么样,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如何!这除了看这门课的相关内容外,更重要的还是看任课老师的态度和激情,俗话说,态度决定成败。如果一个老师教学的心都不在这里,都不在课堂上,上课都是为了应付任务,或者应付领导了之,不关心学生学习的情况如何。那么这门课注定是教得不成功的。学生学习心情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一个好的教学态度对这门课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刚刚踏上教学岗位的时候,性子有点急,教学有些冲动,这就避免不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冲突和矛盾。记得我第一次主讲的时候,我那时不经意朝着一个方向看,或者注视着某个人讲一些注意问题和做人道理。那时,从我朝的方向就有一个学生气冲冲的站起来,很生气讲到老师你怎么老说我,又不是我犯的错误,又不是我说话玩手机。为什么每次受伤的总是我。然而我的反应也是很强烈,也跟他嚷道,我没有专指某个人,而是讲你们班这样的学风,学习态度没端正。后来我才知道,我专注看一个方向讲话,会有学生误解我是在讲某个人或某件事。在后来这个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面给我认了个错。从这件事上我认识到,以后讲课说话之类的不能专注一个地方看了,更不能跟着学生的脾气或朝着自己的脾气跟学生杠上,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在后来的教学中,吸取了这次的教训,我几乎很少跟学生生气,这也没必要生气,想想自己当时真的是太年轻气盛了。在老师行业这个大河流里,我慢慢的从大学时候的棱棱角角逐步被冲洗得圆圆滑滑了。可能我已经融入教师这个神圣行业中去了。教学共赢真的需要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脾气。

2.课堂氛围需要老师的互动讲解,更需要学生指导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发现教着教着,部分学生都倒下了。对此,很多老师要么视而不见,继续教学而且还讲得头头是道;要么放之不管,让其呼呼大睡。我是看不下去,也没达到这样的境界,如果学生不听,我宁愿不讲。我们老师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那样的话活得太累了。如果学生都没心思听课,那我讲也是白讲还不如不讲。给他们讲讲他们感兴趣故事,讲讲当今社会热门话题或跟学生开开玩笑:今天第一个问题就是我长胖了没有……与学生的互动就在于此。在教学中引入新鲜元素这固然重要,这不仅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产生了兴趣,也会对老师的讲课风格有所接受。但要真正能让学生学到东西,这不仅仅是有了任务和项目那么简单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上到讲台来讲课指导,以完成本项目的教学任务。学生上到讲台上来讲课,让学生指导学生,这样一来,老师叫醒来的学生也有心情听课了。因为对他们来说同学上到讲台上讲课这毕竟是一个新鲜的元素,他们更迫切的想知道他们的同学学得怎么样,更希望他讲得不对或讲不出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希望他们同学能在上面出丑而幸灾乐祸或者看他讲得怎么样。还有就是这对上去讲解的学生也是一个锻炼。我们教的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不久的将来就要面向社会,出去就业了,所以有必要在这时候给学生锻炼一下胆量和口才表达能力,这不仅仅是一种教授知识,这更是一种适应社会能力的提升。学生上去讲解,这可以体验一下心跳加快的感觉,更能体验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讲课的不容易,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就能体会老师在讲台的不容易,多为老师着想。老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就会轻松很多。同时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师生感情好了,教学自然就轻松很多。教学氛围的形成在于互动,这样师生合作,教学能不成功吗!综上所述,让学生上来讲解,百利而无一害。共赢的目的在于老师教得放心,学生学得开心。同时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在开心中学习,而不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接受知识的。

篇(4)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业,尤其是现代汽车修理行业必备的专业知识。该课程主要学习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检测及故障判断与排除等内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下面笔者谈一谈本门学科的实践教学。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设备不足。实践教学主要方式为以班级为整体的演示性教学。演示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正确讲解,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而实验室设备台套数不足,学生很难有操作机会,不能实际操作,教师也不能预计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无法进行针对性讲解,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2.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是根据工作实际设置故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和排除,而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3.专业理论和实践老师教学脱节。专业教师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类型。理论课教师不注重实践训练,实践课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重复教学但是效果不佳。教学队伍的“断层”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汽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4.反馈信息无法测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并能独立操作,都无法进行测评。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传达到教师那里,造成单向教学,教学效果势必受影响。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方向

1.模块化教学。鉴于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汽修、售后或相关部门,该专业学生首先必须掌握构造原理特性等基础知识;其次必须具有独立的故障判断、排除等修理技能。此外,还应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型号、性能特点以及相关设备使用等技能。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将教学工作分为如下几个模块:第一模块:种类型号模块。该模块主要就汽车电气的种类、型号、型号特性等进行分析讲授。第二模块:原理特性模块。该模块为基础模块,通过原理和特性掌握,为下一步学习故障判断和排除打下基础。第三模块:构造、拆装、检修模块。第三模块和第二模块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第四模块:识图、接线、故障判断和排除模块。该模块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汽修专业必备的专业技能。第五模块:仪器设备使用模块。该模块要求学生认识使用仪器设备,学会用才能会修。以上模块的划分,是为了使教学知识点更为集中,方便教学工作开展和学生学习。

2.理实一体化教学。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为主线,辅助教学设备为载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视觉、听觉和行动为一体,听课、提问、实践操作相贯通,全方位教学。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一体化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教学模块的设计,一定要考虑本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在遵循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注意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浅到深,从基础到专业,避免“断层”;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不能过分注重理论学习,更不能盲目增加实践学习时间,造成理论和实践比例失当,可以将理论学习放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满堂灌”,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1.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现场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故障三者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开展。通过现场教学进行实践,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实行“协作学习”的组织模式。协作教学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包括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认知、充电系统和故障诊断、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判断和排除等,都有大量实践环节,加上教学设备、实践导师缺乏和学生自身兴趣等原因,引入“协作学习”模式很有必要。协作学习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精神为宗旨,根据学生成绩、技能水平和学生兴趣,随机分成不同档次,组成协作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作用。

3.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理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忽视实践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总体上升。“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就是给予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对等的地位,提高实践所占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也避免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滥竽充数、相互抄袭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真实性。

篇(5)

1传统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弊端

目前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教材内容过于滞后,很多最新的内容没有在教材当中体现出来,理论介绍多于实际操作,设置的课程没有与迅速发展的汽车电气设备相符,毕业生在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需要。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它应用的是制约学生发展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严重忽视了社会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被禁锢,使学生学习缺少积极性。对于汽车电气设备课程这种极具抽象性的学科来说,如果只是填鸭式讲授,学生很难有学习兴趣。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效率非常低,教师的授课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是教授基础知识,没有职业针对性的授课内容,中职的学生本来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就很吃力,所以这种枯燥的方式直接导致他们厌学情绪的滋生。而学校仍然很注重理论考试,自然就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2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改革方向

根据目前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改革方式:第一,改变教学方式。原来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所以要以探究为向导来实施。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包含的专业课内容非常多,综合性非常强,理论课程非常抽象。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可以减轻课程的难度,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得扎实。通过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引领学生一点点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增添学习的趣味性。以继电器的使用为例,学生正常要学会将继电器接到电路当中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速度。首先,教师可以提出起动继电器的作用问题,学生会给出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保护点火开关的答案。教师可以接着问过点火开关的是要小电流还是大电流的问题,学生会给出小电流的答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流过继电器触点的是小电流还是大电流的问题,学生给出大电流的答案。教师继续问点火开关能否与触点连接的问题,学生给出不能的答案,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掌握了继电器的使用方法。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可以将需要回答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由学生在启发式提问中回答,答对一个加一分,并将成绩算成最终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由于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往往会抢先回答教简单的问题,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第二,要加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式的方法完成学习目标,实现实践性教学。首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差异将他们划分出不同知识层次,因为如果按照最低标准要求全体同学就会耽误学习较快同学的时间,如果按照最高标准来要求,就会使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进度,丧失学习积极性。所以改变单一评判标准是最好的办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按照学习基础分级,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体验。以硅整流发电机的教学设计为例,按照不同的基础将同学分为一层与二层。一层的同学要熟悉硅整流发电机拆装与安装部位、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用和外部接线情况,第二层的同学只要掌握硅整流发电机各基本组成部分常见故障的分析就可以了。一层的设计是针对基础扎实的同学提出的,而二层是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设置的。当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在解决完二层的问题时会觉得学习非常简单,会有兴趣学习一层的知识。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满足的喜悦。其次,可以丰富教学组织的形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他们单一的学习方式。在研究起动机与硅整流发电机主要部件的结构时,可以通过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对部件自发拆开再安装上来激发出学习兴趣,根据各小组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在学生领悟后根据所学内容提出问题以竞赛的形式对同学进行考核。在竞赛的过程中,根据同学的表现情况进行记录,将记录作为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内容,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又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促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首先要改革评价方式,促使内容多元化。将实际操作增添到考核过程中。这种考核可以考察到学生真正学习的情况,如果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就会通过这个考核呈现出来。这种考核会增添学生的压力,只有反复的实践,才能通过这个考试,所以许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就会在课后找到老师自主练习。其次要丰富评价的主体。利用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发挥学生主体的的作用。在制定评价内容是,要充分听从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密切合作制定改革措施。如果学生对教师评定的结果有异议,可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客观的评价结果,使学生的人格在评价中获得较好发展。

篇(6)

0引言

所谓一体化教学即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突破理论课、实验课以及实训课之间的界限,把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生产技术融合起来,教学活动较为集中,教学场所设置在实验室或者实训车间来实现教学目标与任务,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没有过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固定式教学模式,而是坚持“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更加强调对学生动手与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不但能够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又能够有效改善因为学生理论基础差而对部分知识无法理解的问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环境与器材准备

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提升,强化其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效率提高。过去的课堂教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利于其创造思维的培养。在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中包含了很多实物教学内容,我们在对学生展示实物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学生不了解的问题,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将讲解和演示操作联系起来,从而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清楚,把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各组学生在工作平台中拆装训练,教师走到学生中进行巡回指导,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随时进行提问,也可以直观的看到汽车电气设备的教学模型等[1]。

2课堂教学实践

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后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训,关系到正确使用和维护的内容时,也应当借助于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知识原理借助于实验与生产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探索,强化其理解与认识,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际案例一体化,从具体到抽象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统一。下面我们借助于发电机原理和维修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来探讨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流程[2]。

3教学反思

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善于诱导学生而非是代替学生得出结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把控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第一时间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让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真正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指导者。

4课程考核

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考核采取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模式,学生的成绩由期末理论知识测试与实践操作分别50%组成。实践操作部分主要是设计蓄电池检测、发动机检修、充电系统故障诊断、灯光系统故障诊断以及空调系统故障检修等构成,由学生进行抽签分别选择其中两个项目进行考核,这样能够确保他们在复习时能够实现全面复习,防止出现仅针对考核项目实施复习的问题[4]。

5效果分析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操作之间相互脱节,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这是很多因素所导致的。第一,很多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是很强,我们在理论教学时仅仅进行单纯的知识讲解对其而言相对困难,尤其是关系到部分相对复杂的结构与原理,因为一些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足,很多时候往往对于一些基本原理都没有弄清楚,学生从听不懂逐渐的发展到不想学。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又何谈教学效率的提升。而我们选择一体化教学方法之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直接对着实物进行学习,非常直观也更容易理解,学习起来也具有很强的积极性,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学生的基础成绩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操作技能也更加熟悉。与此同时,因为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项目充分结合了汽车电气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所以学生在掌握这些操作技能之后也能够将其应用到未来的工作实际中去,实现学有所用,有效的提升学生在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6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在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促进了一体化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我们应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士恩.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课程设计[J].汽车维修,2017,(04):15-16.

[2]杜子文,何前儒,刘光清.“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2):42-43.

篇(7)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业,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设备不足。

实践教学主要方式为以班级为整体的演示性教学。演示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正确讲解,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室设备台套数不足,学生很难有操作机会,不能实际操作,教师也不能预计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无法进行针对性讲解,不能完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自身的指导作用。

2.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生产实际设置故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和排除,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3.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教学脱节。

实践指导队伍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教师不注重实践训练,实践课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重复教学但是效果不佳。教学队伍的“断层”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汽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4.反馈信息无法测评。

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并能独立操作,都无法进行测评。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传达到教师那里,造成单向教学,教学效果势必受影响。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的教学方向

1.设计教学模块,明确目标。

鉴于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汽修、售后或相关部门,该专业学生首先必须掌握构造原理特性等基础知识,其次必须具有独立的故障判断、排除等修理技能。此外,还应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型号、性能特点及相关设备使用等技能。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将教学工作分为如下模块:第一模块:种类型号模块。该模块主要就汽车电气的种类、型号、型号特性等进行分析讲授。第二模块:原理特性模块。该模块为基础模块,通过原理和特性掌握,为下一步学习故障判断和排除打下基础。第三模块:构造、拆装、检修模块。第三模块和第二模块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第四模块:识图、接线、故障判断和排除模块。该模块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汽修专业必备的专业技能。第五模块:仪器设备使用模块。该模块要求学生认识使用仪器设备,学会用才能会修。以上模块的划分,是为了使教学知识点更集中,方便教学工作开展和学生学习。

2.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为主线,辅助教学设备为载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视觉、听觉和行动为一体,听课、提问、实践操作相贯通,全方位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更要注意各个模块的相互渗透,以能力为主线,全方位实施。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实习,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场所等教学资源,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注重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一体化教学,需要把握以下环节: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教学模块是一体化教学的依据,教学模块的设计,但一定要考虑本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在遵循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注意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浅到深,从基础到专业,避免“断层”;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不能过于注重理论学习,更不能盲目增加实践学习时间,造成理论和实践比例失当,可以将理论学习放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满堂灌”,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1.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现场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故障三者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开展。通过现场教学进行实践,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实行“协作学习”的组织模式。

协作教学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的。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包括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认知、充电系统和故障诊断、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判断和排除等,都有大量实践环节,加上教学设备、实践导师缺乏和学生自身兴趣等原因,引入“协作学习”模式很有必要。协作学习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精神为宗旨,根据学生成绩、技能水平和兴趣,随机分成不同档次,组成协作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作用。

3.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

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理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忽视实践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总体提高。“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就是给予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对等的地位,加大实践所占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同时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避免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滥竽充数、相互抄袭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真实性。

四、结语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本身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避免脱节。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崇毅.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

篇(8)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高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一门必修课。 目前《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技能逐项讲解过关的陈旧教学模式。而对于自控力差、个性日趋自由化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课堂中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传授已经吸引不了他们,一部分学生会慢慢从教师的一贯思路中撤退,而一部分学生即使坚持到了最后,往往也是学了课内的知识,而没有真正理解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缺乏实际运用能力,严重影响后续课程学习,也影响以后到汽车服务企业就业不能很好地衔接,造成了就业时无法胜任实际岗位需求的现象。

面对这种现状,一味地抱怨学生不好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并根据汽车服务企业对汽车维修工的技能要求来实施教学。

我自己教过《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后,觉得以模块训练为主,使用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下面就谈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课前充分准备案例,让学生信服教师

我们可以这样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学生,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一边看书一边讲课,然后完全按照书上的内容去操作,你会认真听讲吗?你肯定会想:“还不如我自己看书学呢。”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眼光高,本身就带着叛逆思想,所以作为老师,课前充分准备案例是十分必要的。大家知道中学教学有统一的教材,有完备的教学参考书,教师的备课相对容易点,而高职院校教师的好多资料都是自己准备的,甚至有些教材需要自己编写的,这就需要教师更广泛地查阅资料、博览群书,并且需要深入学习,刻苦转研,以提炼出课程教学需要的脊髓。备好课过程是一个十分过程,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备课的质量决定上课的效果。所以教师研究课程一定要深入,涉猎的内容要广泛,总结概括能力更要全面,之后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把自己的思想观点融入教学中。每次课堂上教师熟练的操作会让学生从心里认为你是一个有“实力”的老师,学生从心里服你了,课堂纪律也就好了,讲课也就跟着顺畅了。

二、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是通过学习一个个包含许多知识点的实际个案,引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独立操作,就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懒惰的学生肯定想让老师给一个现成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去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掌握学习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当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案例的要求不同。比如刚开始练习的电源模块,主要是蓄电池与发电机。而汽车用的蓄电池是启动型的,必须能够在瞬间进行大电流放电的,能够充电后反复使用的。发电机呢则能够适宜各种转速与工况要求的。

三、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也十分重要。案例的选择既要有针对性、适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只有与学生相关的东西,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才能把学生吸引过来。比如以维修直流电机为教学方向的课程,先以风窗刮水电机、玻璃升降电机、坐椅电机等为案例,这些东西都是在汽车上经常见的东西,得到这些东西的参数也容易,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学生能把身边的东西维修出来也会有一种自豪感,从而增加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兴趣。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可把维修直流电机的要点总结出来。

四、案例的使用要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

案例教学不是要教师把整个案例从头讲到尾,而是特别要发挥教学中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特别是典型案例和综合案例,教师只需提供相应的素材、案例完成的形式和要求,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动脑筋,努力完成,像某个电气设备的短路现象,短路现象的主要表现?短路现象的处理方法、步骤?这样做出来的判断维修方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没有雷同,而且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篇(9)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31-03

《汽车电气设备》作为汽车专业类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汽车各电气系统的作用、构造、原理、使用与维修,教学内容在汽车维修岗位需求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我校以往的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即针对某一部分内容先进行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实验课;课程所有教学项目都结束后再集中进行教学实训,进行故障检修的学习。此教序模式理论与实践分开来教学,实践课程在理论教学全部结束后才进行,学生学习知识的连贯性不够,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汽车教研室以《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牵头对汽车基础类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实验资源,结合自身条件进行教学改革。经过改革,该课程不仅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一学期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明显高于改革前。

一、改革前课程状况

《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主要分为以下七个模块,教学计划安排52课时,教学50课时,系统复习2课时,传统教学课时对每模块的教学安排如下:

教学安排上采用理论教学两个班级合班上课,实验课单班上课,合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出于课时的安排,并不是每个教学模块都能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学生进行实操的联系课时不足;对于电气设备与电气系统故障检修没能安排课时进行,需后续其他课程中集中训练。

二、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

一体化教学改革克服了理论加实践教学方式的缺点,对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考核方式均进行了教学改革:

1.课程设计。取消每个模块的实验课,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统一为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实物、实验、设备搬到课堂上;在每个模块中增加对本系统的故障检修单元,深化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让学生能够对相应系统的故障进行检修,提升学习目标;不再单独设立汽车电气设备线路模块,将此模块的教学贯穿于整个课程中。每模块的系统故障检修单元均对此模块的电气线路进行分析诊断,汽车电气原理图、线路图在教学中逐步深入掌握。具体教学模块安排如下:

2.教学实施。由于课程的课时安排有限,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都比较紧凑,对于每个模块都制定预习提纲,要求学生在教学之前完成,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实行单班分组教学,每组5位同学,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使每位同学有机会动手锻炼,又足以相互配合;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板书列出提纲,让学生对具体内容进行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多媒体播放动画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各教学方式的优点。以10课时起动系统模块教学为例: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此模块的学习能够完成以下项目检修:(1)对起动机进行检修;(2)对起动系统常见故障能够进行诊断、维修。

教学实施:针对以上两部分技能要求,将本模块的知识分成三部分:起动机与起动系基础知识、起动机检修与试验、起动系统故障诊断,此项目的学时分配及教室安排如下:

该教学班级有40位同学,教学中5位同学为一组,每张课桌分配起动机一台、拆装检测工具一套;万能电器实验台进行起动机的空载和负荷试验;发动机台架可以设置起动系统故障,方便学生进行起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在起动系统项目授课之前,制定如下预习项目,让学生对起动机及起动系统有理论上的了解:起动机安装位置与作用、起动机结构及各部件作用、起动系统控制控制电路控制过程分析。(1)起动机、起动系基础知识。学生观察起动机在发动机台架上的安装位置,配合多媒体动画演示,慢镜头回放发动机起动过程,学生总结起动机作用、对起动机的要求、工作特性。各组学生合作拆卸起动机,观察起动机三大组成部分,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行分析起动机内部工作过程,用文字描述出该过程,教师检查各组的完成情况,在黑板绘图集中讲解起动机各部分零件及起动过程,多媒体动画播放起动机起动工作过程,各小组完善自己的文字描述。教师指导学生安装起动机。(2)起动机的检修与试验。此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对起动机进行检修,教师演示起动机检修项目及分析为何要检测该项目、该检测结果是否合格。各小组跟教师一起操作,记录各组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判断。每位同学轮流进行检测,如有疑问同学间互间帮助解决,具有代表性及统一性的问题教师补充说明。各组检测、安装完成后,教师运用万能电器实验台进行起动机空载和满载性能试验的分组指导。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此试验不再使用各组学生的起动机,使用一台在课前已固定在台架上的起动机进行。(3)起动系统故障诊断。此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能力,每4组同学使用一个发动机台架。学生课前预习此帕萨特起动系统控制电路,教师通过控制图引导学生分析起动机不起动、起动无力、起动机空转三种故障现象可能存在的故障原因,确定查找故障点的思路。学生熟悉台架上起动控制电路即可进行故障诊断分组练习,教师设置故障,各组起动发动机描述故障现象,给出此故障检测流程图,按其流程图完成顺序与质量在台架上进行排故,排故过程中对学生的一些操作进行规范。此种板书、多媒体动画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部分通过动画来辅助完成,提高了动手实践的时间比例,同时各小组间存在比较,可以大幅度提高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通过10课时的学习,大部分同学能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

3.课程考核。本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方式采用实操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课程成绩由期末理论考试与实操按照各占50%的比例确定。实操部分针对本课程所学,设计蓄电池检测、发电机检修、充电系统故障诊断、起动机检修、起动系统故障诊断、灯光系统故障诊断、空调控制系统故障检修七个考核项目,学生抽签选择其中两个考核题目,如此可以保证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做到全面复习,避免了只针对考试题目进行复习的弊端。

三、改革效果与存在问题

《汽车电气设备》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的连贯性的增加使学生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强化了实操技能,同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显示出比以往教学方式明显的教学效果优势,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奠定了基础。由于受到总体教学计划安排的限制,本课程的课时有限,无法进行反复的强化练习,学生无法积累检修经验,还需在后续教学中进行强化;由于教学场所和实验设备的限制,有的项目只能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无法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完整动手操作。针对以上问题教研室在拟将教学计划中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进行整合,增加一体化的教学时数,同时逐步增加实验设备台套数改善实验条件。在改善教学条件的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条件,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必备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吴涛,颜文华,周志国.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4):53-56.

[2]肖锡海.《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9):148-149.

[3]牟春燕.汽车电气设备的实践教学探讨[J].教书育人,2011,(09):102-103.

[4]刘子荣.基于任务驱动的《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探索[J].广西轻工业,2009,(10):142-143.

篇(10)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43-02

基于汽车电气设备技术迅速提高,中职生学习汽车电气设备难度增大,如何在有限教学课时里使中职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知识与技能,值得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去探讨。本文试就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中职生生源质量下降,他们中的大部分是无法升入高中学习或者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才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中职生大部分是应试教育下的失败者,意志力、自制力较弱,行为懒散,比较叛逆、浮躁、个性张扬等。而这些性格特点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机,大部分中职生学习热情不高,甚至认为学不学无所谓。由于文化基础较差,理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钻研精神,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许多中职生得过且过,学习效率低下,他们不愿学、不好学、不乐学、不勤学、不善学。但同时,他们的智力素质并不低,他们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因此,专业教学应注重发掘中职生的潜力,应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和快乐中学习、进步。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指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教学实行一体化,教学资料、教学媒体(设备)和教学方式实行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理论知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根据目标的需要确定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打破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一个教学任务由同一教师讲解,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室,师生双边交流互动,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它以一定项目(任务或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协调、引导作用。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担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掘学生潜能的责任,该教学模式比较切合当代中职教育实际。

三、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具体展开

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是现代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它具有以下特点:知识点多,抽象而难以理解,操作技术要求高,实践性强。该课程培养学生从事现代汽车维修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学好该门课程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应合理设计教学模块,以循序渐进为原则,由浅入深,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树立起学习汽车电气的信心。开展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时,教师首先应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需要与目标,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设置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教学目标和活动,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学习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趣味感,心理上为其放下思想负担,鼓励学生胆大心细定能掌握到汽车电气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重拾自信,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破除学生厌学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排除消极情绪影响。

(二)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检查汽车电气检测工具的使用。检查电路的基本工具有万用表、试灯、试电笔等。在教学生认识汽车电路前先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能用工具检测电源、电线、熔断器、开关、继电器、传感器、电机、电磁阀等电器元件的好坏,是学习汽车电气必要条件。

(三)识读电器元件的表示方法和电路原理图。引导学生能识别不同厂家汽车线路图上电器元件的图形符号及外型图,了解电器设备结构、原理,必要时让学生自己画图以加深记忆,从而弄清电器设备在线路图上的位置。单独画某一系统或回路主要电器设备的各接线柱,分析各个电器设备所处的电流方向,(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43页)分析回路中各元件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

(四)电气试教台架中认识某一系统或某一回路的连接和走向。坚持每次只看一条电路原则,从单一回路入手,开始时选择简单的车型和系统,如电器设备较少的起动系统。教师分析原理图后,并画出电器元件,再由学生在图中假想用导线把它们连接在一起,然后又在试教台上用真实导线连接起来。这个过程根据需要可反复进行,适当放慢速度,不能急于求成,定要使学生每学习一个回路就要完全掌握这一个回路的连接方法,明白电路的走向。对线路讲解要细化,结合线路图在整车电气设备试教台上进行线束查找,每一系统或回路电流通向哪个电气元件,每一分枝杈有几根导线,导线的颜色和标号,它们各接到的电器元件所经过的插接器,这样使学生对该系统在线束上有初步了解并逐步做到思路清晰,在此基础上进行线路故障的现象、原因分析、检测与排除训练。

(五)实车操作。通过前面充分的引导并由学生自己操作,每完成某一系统的台架分析后,接着就转到实车上进行系统电路的查找和检测,学生有了前期的基础,查找和检测就顺利得多,教师在旁指导,让学生动手检测定能较快掌握实车的电路检测技能。实车操作中,要有针对性设置故障点,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去查找和排除故障,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故障查找方法和排除思路,避免操作盲目性。

篇(1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汽车电气;检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107-03

汽车电气设备检修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内容涉及到汽车整车的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一系列问题,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应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选用专业实践中常见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具体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宗旨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实施过程,主要包括教师引导、资料收集、小组讨论、操作实践、交流和归纳总结等阶段。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汽车电气设备检修课程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及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目标与能力目标要求将课程设计为汽车电气基础与检修设备、电源系统检修、起动机不转的检修、点火系统的检修、照明与信号系统的检修、仪表与警报系统的检修、雨刮等辅助系统的检修、汽车电器线路图的分析等8个学习情境。案例教学法的学习任务或者项目来源于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本文以“起动机不转的检修”为例,介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一)故障案例的设置

学校现有全新威志V5教学汽车9台,根据图1,在4台车上设置如下故障点:(1)设置30A起动机保险丝断路故障;(2)设置AM2保险丝断路故障。在另4台车上加设一个起动继电器虚插接(接触不良)故障,1台车完好,作起动正常演示用。

(二)学生分组

将全班48个学生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情况分为8组,每组6人,尽量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结合专业特色每组以一个汽车品牌命名(如红旗组、奇瑞组、丰田组等),让小组的学生自己讨论,确立小组的目标、小组的标志、小组的口号、小组的分工。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主操作员1名、辅助操作员1名、记录员1名、检查员(安全员)1名、发言人(观察员)1名,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且分工可动态变化,以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教师引导

(1)教师描述故障案例:威志V5轿车,车主反映,打开点火开关至START时,起动机不工作,发动机无法起动。对车辆进行初步检查,发现蓄电池电量充足,初步诊断为起动系统不工作故障,需要对起动系统进行检测,确定故障部位并进行修理。

(2)器材准备:事先设置有故障的威志V5轿车8台,万用表8只,工具8套。

(3)维修资料:威志V5轿车维修手册8套,检修工单,评价表,图1(视情况不提供或稍后提供)。

(4)注意事项提示:实践中注意人身安全,注意万用表电阻档与电压档的正确使用,禁止带电拔插电线接头。

图1 威志V5轿车起动系统(电源系统)电路图

(四)资料收集

学生通过阅读案例材料,查阅相关维修资料,读懂电路原理图,根据教师设置的案例进行积极分析思考,进行资料整理。此阶段通常事先在课外完成。

(五)检修方案的制定

小组成员利用已经学过的起动系统的各组成原件的结构、原理的知识和检测的方法,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积极分析思考,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争取达成共识,制定出检修方案。

・教学教法・案例教学法在汽车电气设备检修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六)操作实践

操作实践是对小组讨论的检修方案进行验证的过程,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让学生大胆尝试,使他们在操作实践中体会、感受和领悟,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巡视观察,适时地给予必要的指导,掌握每组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使学生的行为掌控在教师的视野之下,并做好记录工作,以利于客观准确地进行评价。各小组记录员根据检修实际情况,填写好检修工单。

(七)交流分享

各个小组的发言人将本组的检修方案、检修流程、检修结果及经验和体会进行限时描述介绍,小组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此环节,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师点评与归纳总结

教师在学生总结分享的基础上进行以鼓励为主的点评。同时进行拓展,指出导致起动机不运转的其他可能的原因,如起动机损坏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九)评价学习效果

设立三维评价表,通过学生自评、学习小组内互评、教师评价等,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并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最终成绩挂钩。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思考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起动系统的构成及线路连接关系和检测方法,使学生上岗后具备排除起动系统的常见故障的能力,能较快适应维修岗位工作。由上述“起动机不运转”案例可见,运用案例教学法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达成教学目标。然而,案例教学法的实际运用需要相应的条件。

由于行动导向法特别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学习愿望,在存在小组与小组竞争的情况下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全部教学过程,但具体实施起来要求非常高,笔者认为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教学设备充足

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学情境模拟真实的生产现场,这就要求学校的实操设备充足,而且最好是区域使用较为广泛可供实际操作的真实设备。

(二)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开发校本教材

根据对工作任务的分解构建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根据学校的教学设备开发校本教材,并精心设计工作页(工单)。

(三)拥有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甘愿为设计工作任务、工作页(工单)付出更多准备时间的奉献精神。教师在进行任务设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此任务能否调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该任务能否让学生感兴趣?能否激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激发学习自觉性?如何让学生把他们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任务内容学生能否完成、是否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课前熟悉并深入研究任务,准备好任务讨论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

(3)介绍任务内容要讲究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

总之,案例教学法强调实践,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体现“做中教、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