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意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许多人在思想认识上,就是喜欢贪图小便宜,所以,会在接收到这样的电信电话或者是短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天大的幸运,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自然就会上当受骗。建议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不要相信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2.身份信息防泄
有一部分人喜欢在ATM机上抽钱后,把小票拿到,但是,看一看就扔掉了,这给一些电信诈骗者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因此,在个人身份信息或者是家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上,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要在取钱的时候,相信外人,最好只求助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3.核对真实信息
如果你在接到了短信或者是电话的时候,记得,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信息。可以利用下面的方法,打电话给当事人,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如果当事人的电话无法接通,则可以向当事人身边的朋友或者是同事或者是其他的家人征求意见。人多力量大,自然会挡住诈骗者。
4.耐心辨别真伪
如果你个人不能确定的话,最好是找家里人商量一下,当然,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最好是辨别一下真伪,如果有银行发来的,你可以拨打银行的服务热线咨询一下,如果是其他的地方,你可以查一下网络,看一下,其到底是真假,现在网上有好多公布了的假信息等。
5. 树立正确态度
第二,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中某些负面的东西腐蚀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毋庸讳言,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等价交换”和“追求利益最大化”规则与理念引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确造成了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严重扭曲,也极大地冲击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网上不受约束的所谓“言论自由”助长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滋长。与传统的意识形态媒体较容易规范管理相比,新兴的意识形态媒体不仅可以随意发表言论、传播速度很快,还可隐秘自己的身份,从而导致管理部门很难及时有效地规范管理网上言论。
从主观上来说:第一,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和生产适应不了社会实践发展的形势。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实践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相关理论也要跟上。尽管执政党历来十分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和生产,也为此投入了不少人力、财力和物力,如前些年中央大力推行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但实事求是说,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其研究成果很少为国内外同行所认可,连传统意识形态阵地内的高校都很少主动使用它做教材,更遑论其在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影响力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研究和产出的成果不能回应社会实践中的挑战,不能说服网民接受和认同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
第二,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和传播满足不了受众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在活跃于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基本上都是青年学生和知识精英。前者处在成长期,他们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尚未确立稳定牢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后者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二者普遍存在求新求变的心理预期,容易接受与传统意识形态不同的西方思潮和理论。而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与传播的理论、方法及手段,因为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忽视受众个体成长的特点,满足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导致青年学生和社会精英们转而进入网络寻求各种新奇的思潮和理论。各种错误思潮和理论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乘虚而入,很容易获得求新求变网民的认同和接纳,并轻而易举占领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重视著作权问题
2010年5月,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魏剑美状告龙源期刊网版权侵权并依法胜诉,龙源期刊网法人代表、总裁汤潮拒绝支付总额两万多的罚款,被行政拘留惩罚。一时间,“龙源事件”升温,成为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依据《著作权法》及2006年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著作权人的作品进行网络传播的确构成侵权。当期刊数字化遭遇网络版权保护,“龙源事件”暴露出一个行业的现实法律困境。
今年7月中旬,龙源期刊网总编辑穆广菊在接受访谈时表示,2006年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网站内容传播,一定要征得作者同意,获得作品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方能传播。她认为,这一规定对于期刊行业不具备可操作性。在我国期刊行业,杂志社与杂志文章作者签署著作权协议的并不普遍,甚至几近空白。这一现实当然是由于杂志文章较专著、图书颇为短小、汇编作者众多、持续出版等诸多因素使然,杂志社如果像图书出版那样与每一个杂志作者签约刊用,可能杂志社必将为此设更多的编制、以增加人手来完成这个工作,这一工作量将不亚于内容编辑。所以,传统期刊杂志社通常只给刊用文章的作者发放稿费,以此体现著作权人权益。
但是当期刊网络出版走向深入的同时,杂志社没有与作者明确授权范围,已经成为当下版权纠纷的主要症结之一。诸如龙源这样的公司,虽然它逐一与合作期刊社签署了授权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规定了期刊社的收入分享比例中作者著作权益比例,但是作者只要向网站提出维权,现行法庭就会判处是网站方败诉。原因就在于网络环境下的版权立法滞后,导致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出版企业以及作者之间的版权纠纷。
汤潮则认为期刊数字内容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现行的法规严重制约了数字版权的价值提升,应当站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高度,明确著作权人权益在知识产权价值链中的主体地位,完善数字版权法规。
如果说“龙源事件”是一个行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那么具体到个体的网络编辑职业从业者,则可能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遭遇各种各样的著作权问题。网络编辑在组稿、审稿、编辑加工过程中,在进行版式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均涉及作者的著作权问题。应对著作权问题,网络编辑的核心要义是避免侵权;面对形形的法律陷阱,网络编辑必须熟知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工作规程作业。
另一方面,网络编辑也应加强对自身著作权的维护意识,在一定条件下,网络编辑对其策划的作品、专题报道、版式设计等也付出了独创性劳动,享有特定的著作权。
警惕隐私权问题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广义上讲是指保护网络隐私不受侵害、不被公开、不被利用的权利。其主要内涵包括:网络隐私有不被他人了解的权利;自己的信息由自己控制;个人数据如有错误,拥有修改的权利。简而言之,网络隐私权是指网络上未明确声明允许公开的所有的有关个人的信息和数据,不被非法收集、公开、侵犯和利用的权利。
2006年发生的“虐猫门”堪称网络“人肉搜索”的里程碑事件,也引起了网络隐私权问题的争论。尽管在猫扑网产品运营总监杜培源看来,“人肉搜索”就是很多人集中在一起,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搜索方式”、“共享的互助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法律环境下,民法、刑法对隐私的界定都是比较模糊的,网络隐私权更处在灰色地带,网络编辑不能忽略个中潜藏的法律风险。
按照腾讯网于2008年5月的《腾讯科技“网络隐私”调查报告》,根据目前已发生的案例和媒体报道,网络隐私侵权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非法收集、储存他人资料;
二是非法传输他人资料,泄露他人的隐私;
三是一些网络服务提供商由于安全技术的缺失,导致信息泄露;
四是非法利用个人资料;
五是擅自篡改个人信息或者披露错误信息。
此外,还有非法进入他人的电脑、电子邮箱,窥视他人的隐私,利用技术进行网络的监听等都属于侵害隐私范畴。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关于网络隐私权的规定都是属于行政规章或行政法规,属于粗线条的笼统概括式规定,并没有特别针对隐私权的保护,只是规定了“不得”怎么样,并没有相应的救济方法和救济程度,一旦发生网络隐私侵权,其隐私权内容范畴的界定、规则原则、侵权责任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隐私权的保护必将更为严格,相关立法也会更为完善。
防范新闻失实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任何以牺牲真实、客观为代价的新闻传播,虽然在一定的时间段儿之内可能吸引到公众的注意力资源,但长期而言,丧失的不仅是传媒的社会责任,其公信力也必然受损,最终造成媒体经营绩效的下降,遗患无穷。
网络传播的技术特点,决定了网络新闻在时效性上具有客观优势,却在权威性、真实性方面先天不足。近年来,网络假新闻的盛行便是明证,一些机构评选的“年度十大假新闻”甚至成为重要的社会议程,引发广泛关注。
2003年3月29日,中国日报网站发出“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洛杉矶遭到暗杀身亡”的假新闻,一时间引起国内新闻网站的竞相转载,像新浪这样的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也因追求时效性而栽了跟头。不可思议的是,不到一个礼拜时间,韩国众多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再次重演了这一假新闻闹剧。
0引言
公共领域理论一直受到政治世界的关注。而基于“公共”概念本身的限定性,不论是其提出者阿伦特,还是对公共领域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哈贝马斯,都只能给出其特定语境的阐述。在阿伦特看来,“公共”在于“最大可能的公共性”和“世界本身对所有人而言是相同的”[1];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主要在于“政治公共领域”,并只存在于“公众”与“共识的语境”。[2]公共领域是介于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中间环节,是基于“国家—公共区域—私人”三元结构的社会存在。哈贝马斯在勾画了资产阶级发展初期理想的“公共领域”的美好图景之后,因“再封建化”之忧视公共领域为“利益竞争的场所”[3],哈贝马斯只能以“理性共识”[2]作为获取正义的理想目标。然而,这种“理性共识”却具有意识形态特征,随之“公众”变为“大众”。[4]“公共领域”的乌托邦之惑在网络信息时代似乎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1哈贝马斯视域的公共领域
1.1公共领域的提出与特征
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社会、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公众自由讨论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公共空间,“在这里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得以形成”[5]。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根本特征,公众应具有公共理性,讨论的话题是公共议题,谋求的是公共利益,最终形成公众舆论,约束公共权力。[2]这一领域具备高度开放性、理性批判性和公共利益性等特征。其结构性要素为公众、媒介、公众舆论(非正式性制度),运行机制则为:公共性是公共领域运行的原则机制,公共性决定了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和公共领域的开放性;协商或话语民主是公共领域的方法机制,是公众实现公共权力治理的主要路径;理性共识是公共领域的核心机制,体现着公共领域的精神、行为方式以及行为目的;舆论生成是公共领域的结果机制,是通向公共权力的关键步骤。
1.2公共领域的去意识形态构想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以公共性、理性、协商、共识、舆论等因素构建的理想领域,同时也是基于历史性的考察而提出的,虽然具有特定的情境性和局限性,仍然以雄辩的姿势维持着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在场。然而,哈贝马斯也不得不对“再封建化”作出探讨和理论修饰,面对意识形态的变更,科学技术的强势出场,哈贝马斯仍然对其“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进行辩护,从信息时代的许多特征与其他社会形态“相似性”前提得出“对狩猎与采集社会和电子社会都缺乏疆界,这就导致两者之间许多惊人的平行现象”[6]。然而,“平行现象”并不足以支持信息时想公共领域的回归,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的领域。网络通过信息化进程,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网络空间塑造着人类新的公共领域,并产生新的意识形态。
2网络技术催生的公共领域与网络意识形态
网络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官方的意识形态侵入,造成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借助于网络论坛、报纸、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交互平台,网络给出了主体参与、媒介等公共领域的基础要素,并赋予网络民众了多元文化与思想,为新的公共领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1网络公共领域的特征
网络公共领域同时具备虚拟性与现实性。虚拟性消解了不平等,基本上成就了哈贝马斯视域的平等与自由。参与者以匿名身份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地域、阶层,营造了相对平等规则,为网络的公共性创造了基础,也促进了公共领域的开放。多样的、自由的平等的交流为达成理性共识与产生公共舆论创造了条件。然而,基于特定规则与限制,身临其境并不完全。虚拟性扎根于人的意志与参与者的现实性。在很大程度上网络行为只是人们现实行为的网络映射。此外,网络公共领域具备高的交互性。在波普尔的知识世界视域中,虚拟社会空间实现自由的人-机-知识的自由交互;在拉图尔的视域中,则是无缝之网,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建构。网络破除了传统媒介的权威性,低效性和垄断性,为公众提供自由、平等交流的媒介,营造产生公共舆论的规则与基质,为产生协商与话语民主提供了全部要素。
2.2网络公共领域的优势与劣势
网络公共领域较之其他四种公共领域[7],有着绝对的优势。首先,网络公共领域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其次,网络公共领域“去”除了中心化。中心化是层级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民主的主要矛盾。网络规则有效地去除中心化,重新建构新的网络规则与伦理。最后,网络公共领域的超强交互性为公民的平等交流、协商与话语民主提供了条件,促进了网络舆论的产生与传播,进而对网络规则与现实权力产生影响,使网络空间成为理想的公共领域。同时,网络技术因技术本身,社会规则与伦理制约缺陷产生多重劣势,在于语言霸权、数据鸿沟和权力复归。语言霸权造成了信息资源占有与分布的不平等。网络运行与平台建设需要软、硬件资源。网络的传播与运营与现实经济、文化息息相关,网络资源占有的不平等造成信息传播的梯度和分布,形成信息交流的单向度,产生数据鸿沟。数据鸿沟是因为网络资源的不均衡而造成的“信息落差”与“知识隔离”。信息流动的不畅通造成话语权控制。数据成为新的能源:数据的产生、获取、分析、应用等过程成就新的生产方式,形成新的生产力。数据鸿沟牵涉到数据资源背后的科技强弱,经济增长方式,现代化进程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促使不同利益集团的权力入侵与复归。当前,不论网络的规则有多么的自由与开放,都无从消除网络资源的昂贵与工具主义的复归。网络公共领域成为新的知识资产之上的“美好家园”。网络资源共享的神话带来公共领域的萎缩和公众参与话语民主的新的不平等,网络公共舆论的产生和对网络内外权力影响式微。网络与网络公共领域重新笼罩于意识形态之网。
2.3网络意识形态的产生
网络技术的点对点逻辑架构了网络平等、自由、开放以及共享的技术价值理念,然而却不能脱离现实控制要素,从而陷入了意识形态的控制之中。网络意识形态不只是网络空间的拟像,而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展。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技术与现实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交集与价值耦合。网络意识形态并非网络空间所特有的意识形态,也并非现实社会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简单延伸与表现,而是网络与社会的相互形塑。
2.4网络意识形态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影响
网络公共领域的理想构想需要在网络意识形态的情境下重新进行界定。网络意识形态主要包括网络技术决定的意识形态内容,网络话语决定的意识形态内容和拟像的意识形态内容。网络技术自身无从摆脱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即意识形态”咒语,其自身所蕴含的技术占有控制和工具理性成为新的利益阶级控制民众的介质。此外,网络的沟通话语是网络世界的主要交互方式。网络话语权因社会阶层自身的网络生境而决定。话语民主在网络语境也需要重新衡量。网络是网络与信息技术共同建构的拟像世界,在鲍德里亚来看“媒介形式本身就是意识形态”,因此网络毋宁说是公共领域,不如说是网络技术与消费社会合谋产生的消费主义的拟像表征。在网络中除了技术表征的真实幻象之外,更多的是对网络公民的意识形态控制,引发公众参与的相对民主,而意识形态作为非理性之源,会通过情感之源影响公众,从而滋生语言暴力,进而影响“理性共识”的达成。网络公共领域在何种情景之下才能保持公共性进行理性的交流与协商,从而实现网络公共舆论的达成,为公共权力的进步产生影响,需要探讨。
3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是培育网络公共领域的主要路径
3.1网络意识形态与网络公共领域
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权利与私人利益入侵,使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发生了变化,网络公共领域丧失了沟通的功能,影响到话语民主。而话语民主是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立足之本。无论是哈贝马斯在最初的提出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理想模型的弱意识形态作用,还是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的强意识形态作用,可以通过遵循特定的程序进行中立的商谈。中立性存在于三个条件的实现,即公共领域的讨论将正义看作是高于善的话题,公共领域对讨论话题的筛选和公共空间参与主体的平等商谈和理性。这三个理由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从而实现中立的去意识形态化。而对于商谈来说,妥协的谈判和政治伦理的商谈都带有意识形态特征,只有道德的商谈,才是完全正义的,是完全的理性共识。[8]借助于哈贝马斯的中立性之说与道德的商谈,是否可以规避网络意识形态对网络公共领域的侵袭,从而重塑网络公共领域的晴朗空间,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是培育网络公共领域的主要途径。
3.2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是实现治理的软途径
意识形态有着巨大的显功能。意识形态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不论是作为马克思视域的“统治阶级”的虚假意识,还是代表某个阶层的具体的价值观念体系,还是将科学技术本身视为意识形态的副现象,亦或是仅仅作为文化符号的概念,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而从意识形态入手,规避其对公共领域的侵入与影响,则是实现网络公共性的软途径。
3.2.1治理的逻辑
根据意识形态对公共领域的影响方式,分为治理的外在逻辑与治理内在逻辑。治理的外在逻辑就是对由国家或者社会等外在领域所施加的“虚假意识”的弱化和对由于网络等技术要素、资源的获取、规则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调控。治理的内在逻辑就是淡化公共参与主体的自身价值观念和环境的符号化要素。总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崇尚理性批判,推崇自由意志,整合多元意见,从而实现个人诉求与公共诉求的融合,进而实现对公共权力的制衡。
3.2.2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机制
遵循外在逻辑的治理机制包括对由国家以及社会等外在要素所施加的语言霸权的抵制,对数据鸿沟的弥合以及对权力复归的抑制;对由网络技术、资源的占有与规则制定所产生的要素,则需要提升技术相关的治理机制;对于内在逻辑的治理机制则在于培育公共理性,创造公共价值,创建网络公共空间的法制化秩序。哈贝马斯没有将意识形态视为网络公共领域实现的阻碍,反而将公共领域建构于特定的阶级和历史事件中,在看到“再封建化”危机之时,仍然通过区分强、弱意识形态影响,为公共领域空间的拓展提供了道德商谈之路,而真正的去意识形态化也只能是相对的。但通过特定的机制,最终可以通过公共主体的道德商谈实现网络公共领域的去意识形态路径。
3.2.3网络公共领域的意识形态治理之重塑
公共领域崇尚集体的理性,即理性的“互动”,将私人的、局部的、单向度的行为扩展形成普遍性的“公共”活动,也只有将个人的理性转化为集体理性,才能够成就公共理性和实现国家以及社会的公共价值的实现。网络的技术化规则与社会的整合之路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特殊阶段,对于网络技术这一崭新的技术之物,塑造的并非技术或媒介本身,而是通过新的技术创造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营造的新的社会语境的建构作用。网络公共领域不可能逃离“网络—技术媒介—社会语境”之惑,而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之路是实现网络公共领域的必要之路。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A].文化与公共性[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王晓升.强意识形态、弱意识形态与理性共识———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看意识形态斗争策略[J].学术研究,2011(4):14-21.
[3]转引自刘丹鹤.网络空间与公共领域实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71-74.
流行语外,还会有图片和各种符号。表意风格短小犀利、一语中的,不避隐讳、不留情面,甚至有的口无遮拦、尖酸刻薄。口语化是民间表达最鲜明的特征,是在线网络文学批评“在场”的标志。网络文学批评结构比较松散,以交流畅晓为基准,会出现口语交流的弊端,使行文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此外,有的网络文学批评体现出语言粗俗的特点,有些人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网络的自由使得大众有了话语的掌控权和言论宣泄的突破口,肆无忌惮的宣泄成了草根表达的特色。通俗化的批评话语为僵滞的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言说方式,使文学批评情感更真实,批评实践更贴近民意。从另一个角度看,网络文学批评在民间沦为一种个人宣泄的工具,弱化了文学批评的理论本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形象,也使权力解放和言论自由等价值被导向偏差的境地。
2.批评范式
网络文学批评没有文体、章法和风格的限制,随性与不羁是它最鲜明的范式。以点评式的批评为主,往往随感而发、短小精悍,不拐弯抹角、引经据典,全凭评论者性情所致随意成文,不会通过抽象的阐释和严谨的演绎论证出一个结论,更不会探讨文章布局、表达技巧等诸多问题。它只是个人才情和性情的展现,带有感悟性的人生体认,如有网友对安妮宝贝的评论:“安妮宝贝的书给我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颓败,失落,茫然,又一无反顾地向前飘零。人们在渴望一份长久的感情,但没有任何一种感情叫他们停下彷徨的脚步。他们经过一些人,偶尔停驻下来观望,而后失望地离去,心隐隐地作痛。放肆地喝着酒,忧愁地吸着烟,貌似的潇洒,实在的无奈,等等。”这类批评保持了批评者逼真而鲜活的阅读感觉和心灵体验。另外,网络文学批评常常只针对某一个人的某一具体文章而不带有普遍涵盖意义,因此无法将某一批评模式某一流派的批评方法运用其中。例如“灌水”这种评论往往紧随作品其后,通常用“赞”或“顶”等某一个字就表达了对文章的喜爱和支持,注重当事时的感悟,而这种感悟也仅对此篇文章有效。“板砖”式批评都是单纯针对某一作品的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评论,没有固定的论式,全凭批评主体个人的喜好决定。批评者一般不会对一类文学现象进行批评,更不会表达晦涩生硬的文学理论,不代表任何学派,不属于任何群体,只是具有鲜明的个体倾向性,突出强化自我和自我感受,自觉地去中心化而注重现实性和时效性。网络文学批评没有固定的批评范式和系统,是其作为民间批评的典型表现。不成系统、散漫自由的批评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不受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角色的束缚,最大限度地体现批评应有的活力和自由。
3.娱乐性
民间对于文学的关注总是从趣味和“切身相关性”出发的。来自民间的网络文学批评的娱乐性是显而易见的。第一,阅读和批判浅尝辄止。有些人并没详尽地阅读作品,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后就从直觉出发只言片语地给作品下评论;即便是态度端正的批评者,在网络阅读环境下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和耐心去认真地撰写完整的评论文章。第二,游戏的态度。有些批评主体以好玩、游戏的态度对待批评,没有鲜明的目的,随心所欲,或调侃或冷嘲热讽,甚至是恶搞,多半从个人的主观喜好出发,断然判定作品的优劣得失。批评对这样的批评主体友来说,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剂和消遣品而已,有时仅仅是一时间的情感冲动和宣泄,虽偶尔会有一些思想的火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情绪化过重,缺乏对文本的理智、客观的深入分析,经典与权威在这里被消解。
4.批评姿态
网络文学批评的通俗性、游戏性、娱乐性、随意性和批评姿态的民间性无一不显示出与民众混同而与精英文学相对抗的姿态。它因贴近民意、表达民声而易引起共鸣,使受众接受程度远高于传统文学批评,这是一种和民众站在同一高度的批评姿态。从批评的意图上看,有些人的批评仅是为了宣泄,是长久以来被边缘化、被压抑、被忽视的一种反抗。他们批评的目的就是为了挑战精英、消解权威,充分释放自我精神体认。这是民间文化对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所谓主流批评的某种不敬和逆反,从中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慰。有些人批评的动机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为了追求更高的点击率,以惊世骇俗的夸张形式与姿态引得他人的关注,从而造成与所评论文本的背离而更多凸显个人化的特性,并且喜欢用比较绝对的、带有攻击性的字眼去否定作品,不冷静、不客观、不全面的姿态使其难以形成精英批评所具有的批评力度和气势,缺少批评的说服力。网络文学批评以独树一帜、随性而倔强的姿态迅猛占据了各大网络批评平台,但力量微弱。
二、网络文学批评中透显的民间意识
(一)网络文学批评的自省精神
网络文学批评充分展现了批评主体的自觉性和自发性,透显着深刻而积极的民间意识,使文学批评的自由精神、自省精神、现实关怀和自我意识在民间得到不断深化。网络文学批评活动是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具有一定民主、自由精神的活动。每个写作主体主动、积极地在网络空间进行自由、平等的交流,这是民间对自由精神的认同和渴求的体现。在传统批评中,批评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文化意识,大众在被动接受过程表现出消极、麻木和躲避,而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学批评对精英权力的消解使大众有机会参与一切文学活动,网络空间的民众可以自信地对任何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不去理会社会主流或经营理念、批评标准、文学界限等,已经意识到文学批评可以是人人可为之的精神活动、人人都有权拥有的精神诉求,这既是一种文学批评的民间自省,也是大众自我意识和自我精神的自省。同时,它体现了人们内在的逆反心理和人们追求角色认同的心理需要。民众意识到批评是把文学当作精神的家园看待的,找到精神家园的感觉能够激发人的生命能量,这种体验使人认识到文学批评其实是在面对自我和生命本身。此时,批评的书写从客体的认知转变成主体的表达,因而每一次批评都是自我的不断丰富和发现的过程。这种原生状态的批评所具有的民间精神与独立个性是在真正实践一种大众批评,带着清醒的大众本位意识推动文学批评大众化。
调查显示,大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几种流行语中关注“网络炒作”的占多数;关注“寂寞语式,杯具用语”、“火星文”和“非主流”的大学生人数紧随其后;关注“人肉搜索”的大学生占总调查对象的30.3%;关注其他类型网络文化的占25.0%。说明大学生平时愿意关注网络流行文化,跟随网络文化潮流。50.0%的大学生“偶尔关注”时下的焦点和热点问题;42.0%的大学生会“经常关注”;“每次都关注”的大学生占4.4%,只有3.6%的大学生选择“没关注过”。数据明确显示,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高,如表2所示。
(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广
大学生不仅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高,参与度也比较高,69.9%的大学生会利用网络对时下的焦点话题发表文章或者评论,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有热情有行动力,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另外,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多种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利用网络参与各种与实际生活接轨的活动,比如网上购物,网络交友等。如表3所示。
(三)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防备心理
表4显示,73.9%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防备之心;10.0%的大学生不相信网络文化;11.5%的大学生崇尚网络文化,希望自己也能参与。随着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像网络恶搞“杜甫很忙”这样的网络文化副产品。38.5%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副产品“没有太多看法,只把它当成一种单纯的搞怪行为,乐一乐就过去了”;21.2%的大学生认展”;17.7%的大学生认为这“与网络本身性质与网民素质有关”;12.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对社会权威的颠覆,为草根群体争夺话语权的有意行为”;10.0%的大学生认为这“与社会目前的氛围有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态度比较客观,虽然有部分学生崇尚网络文化,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对网络文化有防备之心。同时,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文化副产品只是单纯的娱乐搞怪行为,与目前的社会氛围,网络本身和网民的素质都有关。可见大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网络文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大学生热衷使用网络流行语
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有“MM”、“886”“神马都是浮云”、“内牛满面”、“亲”、“伤不起”等。由于调查时间的不统一,这些网络语言也随时间先后出现的频率不同,可见网络流行语以难以预料的速度在呈现新的变化。这些网络流行语无一不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情感状况和对价值的判断标准。同时,他们不仅在网络上流行,很多也融入到了现实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流行语。
二、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态度与行为
(一)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学习带来便利
通过调查,77.9%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能够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74.8%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获得很多音频、视频资料,丰富了精神生活”;67.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获得很多学习资料方便了学习”;52.4%的大学生选择了“认识了很多朋友,通过与网友交流减轻了压力”;15.7%的大学生认为上网花费太多时间,会影响学习。由此可见,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网络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大学生高度关注和参与网络热点问题
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比较高,他们经常通过网络听音乐、购物,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并积极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尤其是通过微博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1],可见微博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而这种影响在公共事件和公共领域更为明显。2010年“我爸是李刚”经过微博爆料,人肉搜索,在网络上大范围流传,以表达对这种嚣张狂妄和无视法律的抗争,最终正义得到伸张,平复了网民的愤怒。从2006年彭宇案引发至今的“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的大讨论,2011年“小悦悦”事件,都通过微博的形式掀起了激烈的争论,引发人们对道德底线的思考。2012年黄岩岛事件激起微博网民集体讨论,一方面使社会公共事件更加透明,让大学生坚信正义的存在,对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进一步加强,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缺乏完备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如果这时候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对这些公共事件形成扭曲的认识。
(三)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网络“红人”
网络平台造就了数不胜数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的雷人造型,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筷子兄弟”的过往青春,“龅牙哥”、“茫然弟”等一夜之间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网络红人,文化的主客体没有了界限,精英和大众享有了同等的话语权,除此之外,还有“杜甫很忙”、“诸葛亮不亮”等网络恶搞人尽皆知。大部分大学生对此都有防备之心,认为这纯属娱乐,能够正确客观地看待网络文化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愿意自觉抵制网络糟粕文化。
(四)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与大学生生活的现实性接轨
大学生中最为普遍和广泛的网络文化现象有听音乐、网络交友聊天、查阅资料、观看网络视频、微博论坛、网上购物、玩网络游戏等。过去听音乐通过收音机、录音机或者CD机,而现如今通过网络听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的交往通常是在人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种交往往往会受到交往工具和通讯工具的限制,而现如今人们通过QQ、电子邮件等网络通讯工具拓展了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这种虚拟性弥补了现实的不足,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主要工具。网络购物已经是大学生购买物品的重要渠道之一,它将网络的虚拟性与实际生活的现实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大学生在网上选购好需要的物品,通过网上银行付账,再通过物流公司将物品送到购买者手中,完成了由网络虚拟性到实际生活的现实性的转化。然而虚拟的网络背后是现实的人,这些活动虽然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由于网络上存在大量不良信息,网络安全难以保证,网络道德感弱化,网络欺诈、网络侵权等层出不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了重要的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从事网络文化活动。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塑造合格公民
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通过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行为,提高公民公共道德、公共责任,塑造合格与成功的公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功能,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在互联网整体格局中,目前高校红色网站与一些规模较大的商业网站或社交网站相比,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还相对较弱。因而,学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提升校园网络的吸引力,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要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上思想文化平台,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建立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现代性于一体的“红色网站”。要在内容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并提供和完善各项有益于大学生的网络服务,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成才需求,增强其感召力;建立师生互动平台,真实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让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努力使红色网站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网上精神家园,从而使学生愿意进入红色网站,愿意接受先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民意识和公民水平。
(二)推进网络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公共责任
网络语言随着网民不断增多和时展在不断的壮大,新词语层出不穷,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大学生也是追捧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群体,这些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既有一定的时代性也体现了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得不思考将这种话语体系用于教育中,切实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网络文化的宣传教育,利用网络语言的优势,发挥其信息传播功能,扩大学校教育的覆盖面,让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熏陶,抵制网络文化垃圾的腐蚀,提高在公共领域的行为规范,按照合格公民的要求提升自身素养[2]。
(三)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确立大学生公民公共生活观念
网络文化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法律意识的建设却远远滞后于网络发展的速度,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法律意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使校园网络的运行和管理有法可依,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抵制网络糟粕文化,远离网络犯罪,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确立大学生公民公共生活观念,做合格守法公民。
(四)创新网上与网下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公民人格
虚拟空间的问题是对现实世界的折射,网上的问题根源在网下。通过网上和网下的互动,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公民人格。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人行事都要考虑周围人的反应,这种无形的道德监督抑制了人们恶的冲动。但在虚拟的世界里,这些规范似乎显得模糊不清,没有人监督,没有边界,人们可以无所顾忌。网络活动从表面上看,是自己在与电脑这台机器以及机器上显示的符号打交道,实际上是在与通过符号与之交流和操作电脑的另一网络主体打交道。因此,网络文化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知行统一,一方面在网上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赋予更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在网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弘扬主旋律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和实践中不断健全公民人格。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文化教育合力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并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的主要力量,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而且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敏锐性和鉴别力,同时还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网络语言应用能力,积极营造正确的网络舆论,不断提高网络文化引导的能力与水平,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强化网络教育队伍。要在学校宣传部设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学校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评论员、管理员和信息员等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形成各方配合、责任明确、优势互补的工作队伍体系。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的快速普及,信息化时代全面到来,网络环境成为构成人们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纸质出版物将被多媒体出版物、电视、网络等挤占市场份额的趋势几乎是必然的。在此背景下,图书编辑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内容方面,提高纸质出版物质量,以不变应万变,把最好的内容提供给读者。在媒体呈现方式方面,要以变应变,尽可能地将传统出版与新媒体出版结合起来,争取新的读者和用户,这样,才能保持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一些思路与对策。
(1)在网络环境下,新媒体层出不穷,在社会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纸质出版物受众不断下降,使得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图书出版市场陷入更为激烈的竞争之中。为了应对市场单品种效益下降的趋势,出版企业往往增加品种,出版物数量以超出此前数倍乃至十数倍的速度增长,以品种换市场,以数量换码洋,品种的增长导致编辑工作量大幅度上升,选题策划、组稿、来稿加工工作应接不暇。快编,快校,快速出书,不可避免地对出版物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2)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抢占市场先机成为纸质出版企业提升销售业绩、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这导致图书编辑出版的周期缩短,图书编辑们的工作紧张且时间不充足。导致选题策划、组稿、审核校对等工作环节时间受到挤压;紧张的工作节奏下,设计、印制部门压力也很大,加之许多出版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强化了对装帧、印制等环节的成本控制;图书出版工作常常顾此失彼,导致图书编校质量、印制质量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无法充分体现纸质出版物传播、收藏的价值。
(3)现代出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新兴媒体对传统出版的挑战还在于,它比传统出版企业更能吸引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网络媒体工作虽然辛苦,但对于青年人来说,是富有魅力的的工作;同时,薪酬也比传统出版企业要高。很多大学生就业都愿意到网络企业工作,而传统的出版企业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在这―方面,传统出版企业反映还比较迟钝,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补充新鲜血液,培养编辑后备力量。对于现有的在职人员,也未能制订有效的编辑激励政策和积极的培训计划。许多图书出版企业尚未从过去的事业单位工作模式中摆脱出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激励等方面能力与经验不足,未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导致图书编辑在自我提升、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积极性不足。
网络环境下的编辑出版工作,对图书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家出版社为了在图书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实行了编辑个人效益与图书销售经济效益挂钩的政策。这就使编辑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具备传统模式下的图书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能力,还要应对市场;同时,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必须要贯彻执行,因此,编辑在编辑意识方面应当灌注新的内涵,有新的提升。
2.1社会效益优先的意识与创新意识的提升
(1)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变得混乱而快捷,不但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虚假的、混淆大众视听的、消极的消息也普遍存在,对社会舆论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而图书长期以来都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其宣传的精神、传承的文化与知识,绝大部分是积极的、先进的、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图书编辑作为图书的设计者、组织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认识到图书与网络信息的这一不同点,充分突出图书在传播先进、积极思想和知识方面的优势。最近,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强调了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一对关系中,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2)图书编辑要树立创新意识。图书是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的重要载体,创新不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源泉,也是图书出版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图书编辑应充分认识到自身是出版事业创新发展的主导者,主动承担起图书选材、策划、设计创新的责任,使图书在内容、形式、外观等方面具有新意和独创性,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传播先进技术、思想、文化的重要价值。除此之外,网络环境下,信息碎片化现象较为普遍,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碎片化的信息和病毒式的传播往往不能给每位参与者带来系统而全面的信息,而图书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为读者提供十分全面、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理念和相关信息。因此,图书编辑应经常浏览网络信息,从中搜集读者们喜爱的、关注的话题,积极发掘新题材。同时注意浏览相关信息,从中发现不足、找出缺陷,并在图书编辑过程中予以弥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网络信息成为图书编辑工作创新的源泉与动力,而非威胁。
2.2市场意识的拓展与提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图书出版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图书编辑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图书的销量与读者的反馈,最终关系到图书出版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因此图书编辑应及时创新工作理念,树立市场意识,在选题策划与编辑工作中处处以读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图书编辑在图书出版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图书出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对此,图书编辑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充分认识到市场导向对图书编辑工作的深刻影响,将图书视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重视市场对图书的检验,将市场销量与读者的反馈作为衡量自身工作成效、评判自身工作成败乃至改进今后工作的重要依据。(2)在选题、策划、编辑、审核等各个工作环节中处处做到以读者为中心,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与读者的积极沟通等准确抓住读者的喜好和阅读需求,使图书的题材、内容、编排方式等充分迎合读者的习惯与喜好。(3)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图书编辑工作的系统性,在编辑工作中将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审核等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筹划和组织,将策划理念渗透到图书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中,同时将发行商的营销优势、受众关注热点等因素充分纳入策划过程,时刻创新和突出图书的卖点和特色,进而确保其实现最理想的销量和口碑。(4)树立品牌意识。知识经济时代,品牌价值成为影响图书市场的重要因素,而图书编辑是图书品牌塑造的第一推手。图书编辑应结合目标群体的喜好准确定位图书品牌,并在图书选题、策划、编辑等各个环节全面渗透品牌理念,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提升图书的市场知名度、认知度,逐步扩大图书品牌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2.3读者意识的提升
只有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适应读者的喜好与习惯,才能真正赢得读者的青睐,实现理想的销量并树立良好的口碑。网络环境下,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同时,其选购图书的渠道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实体书店,在终端上的电子书阅读也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对此,图书编辑―方面要充分把握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对电子读物和纸质出版物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突出纸质出版物的优势,并努力打开电子书的市场,实施“一鱼多吃”,实现市场最大化。此外,在图书选材策划与编排的过程中,应充分满足读者们的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需求,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图书编辑工作。
在图书出版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在网络传播给纸质出版物带来深刻影响的形势下,作为图书出版业的核心力量,图书编辑应审时度势,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下编辑出版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美国资深编辑阿兰・威廉斯将编辑扮演的角色概括为:“是挖掘好作品的搜猎者、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还是在作者与出版单位间扮演不同角色的双面人。”结合这一观点,与网络环境下图书编辑工作的实际情况,一名合格的图书编辑应具备以下能力:
3.1提升信息获取与整合利用能力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编辑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对图书出版过程的一系列设计、组织、控制与管理工作来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进而促进书业的发展与进步。图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编辑、输出和传播的过程,而网络环境下,信息鱼龙混杂,信息的传播迅速而混乱,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图书编辑只有具备很强的信息辨别、处理、挖掘、整合能力,才能真正捕捉到有利于图书出版的有效信息,把信息资源转化为出版资源,推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优秀作品,满足市场需求和广大读者的需求。
3.2提升市场调研与预测能力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读者的关注点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由此也就给图书市场带来的很大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随着互联网、电子书、网上图书馆等信息科技媒体的介入,使传统的图书市场的蛋糕被不断分切。在这样的形势下,图书编辑只有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才能保证竞争的取胜。在网络背景下,读者的阅读的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需求也变得多元化。因此在选题策划之前,图书编辑必须对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确保图书的选题与市场的需求吻合。(1)图书编辑要对其他出版社的相关图书进行调研;(2)要对读者群进行调研,了解相关图书在市场中的销售情况,读者对图书的评价情况等。图书编辑对读者群进行调查,可以很好地掌握读者更喜欢哪一类的图书,对图书的选题策划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确保选题的准确性、可靠性,特别强调在网络时代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数据分析,使传统调研和现代大数据技术有效结合。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培养图书编辑的市场预测能力,还能有效降低图书出版的风险。
3.3提升选题策划能力
结合图书市场的需求,做出选题策划,才能保证图书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图书编辑应该对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有较大的把握,确定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题,这是图书编辑在目前大环境下应该具备的工作理念,在进行策划选题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如下几方面的因素,(1)市场行情;(2)读者群;(3)市场上同类书的销售情况等,结合这些因素,来确定图书的出版内容、风格、封面版式的设计等,在策划设计的图书中,要打造出自己的亮点,要更具吸引力,能够贴近读者,贴近市场。此外,图书编辑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更多地掌握信息,更好地确定选题的特点,以这一特点来进行图书的宣传,靠创新性来加大对读者的吸引,打造出自己的精品,不断提升图书编辑的策划能力。
3.4提升营销宣传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众多图书出版企业已经认识到营销宣传的重要性,而在以往的编辑出版工作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选题不被看好的图书经过有效的营销宣传而取得了理想销量的例子。而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与内容对营销宣传的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对于图书而言,其营销宣传工作与编辑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图书编辑有义务通过合理的选题、策划与推广手段来促进图书的销售,实现图书出版应有的价值。
一、档案的文化属性及意义
1.档案文化属性
档案文化既是当前文化丛林中的一株新枝,又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化现象。不管是竹简、甲骨文,还是古书典籍,与档案都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尤其是最近,档案文化正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百姓和社会中。因此,要科学、正确的认识档案文化,正确理解档案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的内涵。
1.1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就是档案。文化的积淀只有通过人们世代传播才能延续下去,失去传播就会导致文化的“死亡”。 传播文化的媒介很多,如报纸、电视、图书等。档案作为一种重要媒介也对文化进行着传播,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的档案,在传播中能够促使文化增值,具体表现在质和量的增放:质的增放说的是信息传播中价值意义的增加,量的增放主要说的是传播面的扩大。
1.2档案对文化的变迁进行了反映。文化变迁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和文化特质出现转变,尤其是结构性转变的过程。比如,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五四”运动,提倡科学和民主,提倡新文化,摧枯拉朽传统的旧封建文化,导致了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一次较大的文化变迁。我国历史档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为研究变迁规模及文化变迁提供了可能,而认识文化变迁规律的对于现代文化建设事业的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档案史料是民族文化教育的生动素材,它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在目前的社会历史环境下,档案文化教育功能主要在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上得以体现,利用丰富的档案文化资源和档案馆藏,整理挖掘出反映我国社会革命和建设辉煌成就、近现代优秀文化成果等档案资料,提供给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以生动的历史教材,能起到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特殊作用,从而达到对社会公众行为和思想进行调控的目的。
1.4档案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财富。在过去的社会文化中,都存贮着历代人们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创造成果,所以呈现出文化的丰富多样。存贮文化的时间越久,就有越深厚的底蕴。缺少了历史文化的存贮,也就无从谈起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人类存贮文化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档案,档案是人类文化的贮存器。一旦失去档案文化的存贮,人类文化都将是不成熟的和短命的,人类的知识基本上都是来自档案文化的历史存贮。从古至今,档案文件的内容都是通过符号的形式在甲骨、竹木、纸张、磁性介质等材料上依附,具有极其广泛的内容,对以往的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全方位地反映。不难看出,档案对人类文明的过程和全貌不仅忠实地记录并再现,而且它还对人类文化科学技术、人类历史具有延续的作用,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亦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的文化价值十分重要。
2.档案文化具有的现实意义
因为在人们所有的社会活动中渗透着档案,档案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记录,因此档案是一种深厚而丰富的文化积淀,其本身就是一座宝库。提出和认识档案文化属性,对公众及社会来说,对档案部门来说有利于其克服“档案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档案密不外传”、“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副产品”的保守认识;有利于认知和认同档案文化,有利于在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中列入档案文化,使之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有利于促进档案部门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觉醒;有助于档案文化理念的树立,自觉地置身于社会文化中对档案去进行收集、挖掘、保护、及利用等;树立科学的档案观,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有助于树立文化的档案观,使档案部门开阔思路,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树立开放的档案观,对档案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树立档案文化产业观,促进档案文化力增强;树立社会的档案观,对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拓展。
二、网络化关系着档案文化意识的提升
档案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对其他文化建设来讲档案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的参照作用。我们对其网络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对档案文化意识进行强化和提升,这对于重新研究和认识档案工作以及积极促进档案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会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1.档案服务要高效、及时、面广
通过网络信息的及时性、高效性,营造的文化环境更具有时代特色,改革落后的服务方式,树立科学的服务理念。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拓展档案服务领域,其内容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在社会生活中档案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档案工作要顺应新的时代要求,从档案馆中走出来,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由落后的服务手段变为先进的服务手段,由被动变的服务方式变为主动的服务方式。要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档案馆进行武装,借助计算机网站,使更多的利用者阅读档案。
2.丰富档案馆藏,集中管理档案
利用网络信息的集中性,积极开展好档案收集工作,使人文档案馆藏不断得以丰富,为形成档案文化意识打下坚实的史料基础。中国资源广阔、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其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所以,在档案的收集工作中对其文化属性必须注意,尤其要重视收藏管理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档案史料以及反映民族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的档案,细致认真地进行编目、整理,对其系统性、完整性、权威性和真实性予以保正。
总之,档案信息网络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条件下档案工作者应该肩负起引导全体社会公众挖掘档案文化价值、强化档案文化意识、更新观念的时代使命,立足本部门、本地区的工作实际,对各类档案文化资源努力保护和充分开发,努力营造良好的档案文化氛围,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文化建设得以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颖婕,吴永志.档案信息网络化的优缺点分析[J].兰台世界,2007年02期.
当大学生面对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感到迷茫或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的时候,他们对虚拟世界还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对其本质还不够了解,以至对世界观的现代形态没能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得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和冲击,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全新的世界观,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
人们已经习惯了传统意义上的世界观:它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外在世界之间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今天,我们去定位全新世界观的研究对象,它依然是整个世界以及人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然而,整个世界以及外在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对象世界是单一的现实世界,而虚拟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使单一的现实世界不再单一,而变为二重化的世界,即:真实的现实世界(即真实世界)和虚拟的现实世界(即虚拟世界)。对象世界的变化要求人们的观念形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赋予世界观以全新的内容和意义,我们需要在真实世界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也需要在虚拟世界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全新、科学世界观的树立有赖于人们正确地认识虚拟世界的本质,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关系。
虚拟首先是一种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同其它技术一样,虚拟技术在本质上是一个中介系统,当然这种中介系统和传统的中介系统有所不同,“传统的中介不能派生和创设客体,而只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桥梁”,“而虚拟技术这种中介系统其本身就能展现为一个虚拟现实,它派生和创设着虚拟客体,若没有虚拟技术,就不可能有虚拟客体。”
凭借虚拟技术创设的虚拟客体构成了虚拟世界两极对立中的一极,它和虚拟世界中的主体共同构筑着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的电子空间里存在着两类客体:一类是对真实事物的模拟。这是人们借助于虚拟技术所进行的“重建”或“再造”,使得人类历史中的过往“现实”、微观世界中的分子结构形态、人类不可能进入的微小世界(如人体器官内部)、平时不能到达的危险环境以及常态条件下不能展示的社会历史事件和人类活动的未来前景等等得以在虚拟空间中“真实存在”。一类是虚构。虚构的事物是建立在真实世界中主体幻想基础之上的。
虚拟世界中的客体和真实世界中的客体有很大的区别。真实世界中的客体在成为客体之前,它首先是一种实存,是一种尚未同主体发生任何关系的、但自身已经实际存在着的物质的或精神的东西,一旦它和主体作为对立的两极而出现时,它便进入了主体的活动范围,成为主体的对象即客体。虚拟世界中的客体则不同,它在成为客体之前是“无”,它的出现,完全借助于主体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技术水平,是主体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技术水平的结合。因此,虚拟世界中的客体归根到底是由主体赋予的,是主体借助于虚拟技术对真实世界中客体的某些属性的复制和创造。
主体的对象(即客体)世界被二重化为了真实客体和虚拟客体,使人们有必要去思考与之相对应的主体是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现实的客体世界所发生的分化相对应,主体也发生了分化,由过去单一的现实主体而二重化为真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同虚拟客体是真实客体的虚拟化一样,虚拟主体也是真实主体的虚拟化,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完全虚拟的数字化存在。当真实主体面对的客体是人类无力涉及的危险领域或不可能的可能性时,他会根据自身的需要以完全虚拟的数字化存在出现在虚拟世界的主体舞台上,去认识和把握虚拟客体;另一种,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是真实主体根据自己的愿望赋予自身以虚拟的人格,主体把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以某种面目来表现自己,这类主体所面对的客体大多是有“生命”的人。虚拟世界为主体塑造形象或者改变扮相提供了舞台,这是真实世界所不具有的,这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所指认的“人格面具”普遍化,并且在多元化交往中构造无数的“网络面具”。
然而,虚拟世界无论多么精彩,虚拟主体无论如何更能尽情地表现自己的个性,虚拟世界及虚拟主体最终是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主体所制约、所规范的。因此,虚拟主体与真实主体是一个主体的两种不同的身份,它们应当是相互联结、相互映照的,而不应该是相互异化的两个不同的主体。
虚拟客体和虚拟主体共同构筑了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出现使原本单一的现实世界不再单一,而分化为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而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个人来讲,虚拟世界的出现拓展了他们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他们的客体范围。
二
虚拟世界的出现,使大学生们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他们所面对的现实世界更为复杂。在这个世界中,真假难辨,虚实难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抓好。
1.增强教育主体的网络阵地意识,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许多高校有效地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
如东北大学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党委宣传部“视点网”、团委“先锋网”和学生处“学生信息网”为代表的一批思想教育类网站。西北工业大学积极抢占网上阵地,逐步形成了“管、导、建”相结合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他们还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表现之一:在网络建设和管理中,发挥大学生的助建助管作用。先后有数千名学生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参与了网站的制作、管理与维护,在活跃思维、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学生自身的政治素质也得到提高,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表现之二: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分别设立自己富有特色的网页,网页的创设过程是他们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立发挥了重要教育功能,并取得显著成果。
首先,它能有效地加大教育的信息量,及时收集和迅速传播教育思想和信息,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
其次,它为教育主、客体提供了平等、自由、及时的思想交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拥有了亲和力和说服力,更易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思想政治教育不再象以往那样显得十分被动,而具有了某种主动的色彩,这种主动性也有益于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再次,它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使我们能够防患于未然。当某一话题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当有人在网上提出过激的行为要求时,网络便成了反映师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这些表现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信号,提醒我们密切注意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中得以解决。
第四,它有助于各领域、各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联系与沟通,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冲破一校的限制,形成教育合力。
第五,坚持管理、引导和教育的三位一体。以管促教,以导促教,全力出击。
2.增强教育客体的网络中介意识和网络主体意识
教育客体网络意识的核心是网络中介意识,它是网络意识的根本,亦可称为网络本质意识。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网络中介意识,为学生揭示网络的本质。它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系统的一个要素,是主体接受客体信息赖以借助的手段和工具,它兼具主、客体双重特征。对于客体来说,中介传递着主体的作用;对于主体来说,中介又传递着客体的作用,它应当在主、客体之“外”来为主体服务,人应当是网络的主体,人在左右网络使其为自身的需要服务,而非网络是主体,人成为它的奴隶,为它所左右。
网络主体意识是网络中介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强调网络的中介意识,强调网络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并非意味着力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网络是完全游离于主体(人)之外的。恰恰相反,网络从一开始就具有“属人”的性质,它是主体人创造、为人的活动服务的。网络主体意识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们都是魔兽玩家”
魔兽,全称魔兽世界,是暴雪娱乐制作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参与者称作“玩家”。玩家LY,1986年生于四川,男性,崇尚个性,有活力,不失责任感。法学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之余广泛参与各类活动。
1.完整的世界比现实更宏伟
LY具有7年的网游经历,资深玩家。他认为“魔兽和其他的很不一样,完善的故事背景和属于自己的历史,让人感觉它已经不是一个游戏,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LY所说的历史,是暴雪娱乐公司为推广游戏专门编著的小说,至今已出至十五册,依靠这些故事,游戏被打造成一个拥有完善背景和庞大历史架构的魔幻世界。游戏角色方面,魔兽世界设计了12个个性鲜明的种族和10个拥有不同技能的职业。且均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包括各个种族故事背景、城市、能力天赋以及不同的运输方式和坐骑。游戏规则方面,角色拥有各类专业技能,通过团队作战可以增长级别,当达到一定级别后可以购买私人坐骑。甚至游戏有自己的流通货币“G”。
2.现实社会规范的虚拟世界观
游戏中,玩家少了很多现实社会的约束,但是在LY眼里,这个虚拟的空间也并不是什么都虚无。“你可以在里面随便发泄情绪,并且不用担心发生肢体冲突,但这并不是没有办法惩罚你。通过公共区发言举报你,大家知道了就都不愿意理你,也不愿意和你组团战斗,时间久了,你就失去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意义。”可以看出现实规范在网络空间里得到了延伸,虚拟角色背后是生活在真实世界的个体,内化的规范性在网上交往时依然发挥着作用——如果要生存,你就一定要守“规矩”,用实际行动赢得口碑。不过这些规范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指向,那就是维护有利于所有玩家的环境秩序。
3.真诚的无身份交往
在魔兽世界里,现实身体是缺席的,角色是虚拟的,可以根据玩家意愿任意更改。对于这一点,所有玩家十分明确,因此在选择交往对象的时候,像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职业、财富、权力等这些在现实中的择友参考条件通通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在共同完成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能力、品质和幽默感等作为人最本真的“灵魂”。这些情感的交往也可以让生活在压力之下的人们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这是网络交往的效果对现实生活感受给予了正向的作用。
(二)BBS版主的科技梦想
BBS的英文全称是BulletinBoardSystem,“电子公告板”。BBS最早是用来公布股市价格等类信息的。随着科技的发展,BBS系统已经发展成用户可以以匿名的方式通过远程访问,用电子信息的方式发表自己观点的设施。小W,男性,1987年出生,重庆某高校大三学生,来自重庆区县的农村,现为所在高校某著名论坛的版主,主要负责综合课堂和硕博招生两个版块。
1.由情感性关系向工具性关系的理性转变
小W从小学五年级起开始接触与使用电脑,主要用于娱乐消遣。初中开始接触单机游戏,从高一开始接触互联网,看视频、上论坛灌水、聊天。进入大学后,使用网络的习惯还在延续,但网络交往发生了变化。刚上大学时,小W注册了一个以学校命名的论坛。小W认为,加入这个社区是为了寻找一个归属感,通过论坛从别人身上了解了一个大学生应该做什么。之后,在决定考研后,“就开始经常去硕博招生版块去交流,借鉴经验,下载资料,但有些资料要高级别才能拿到,就开始有目的多发帖回帖,决定申请管理员——管理员可以看到所有的资料,这个很有吸引力。”在小W身上可以看到他基于网络交往与他人建立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情感性到工具性转变的清晰脉络。之前接触网络是为了娱乐消遣,但当网络的技能不断增进,随着年龄的增长,小W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网络交往达成一定的目标,而落脚点是在于有利于现实中自我的成长和发展。
2.虚拟社区的现实性
为了吸引网友发帖、回帖,各类BBS都有激励机制。这个空间里并非我们想象一样平等,而是和现实社会一样,存在“阶级”划分。不同的等级,标志着不同的权限,虽然这个等级的身份和现实生活中的出身、背景不尽相同,但含义相似。网上的成长规则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延伸。小W所在的论坛也不例外,有自己的积分政策,按发帖数、在线时间、威望等折算积分。积分增加,你的身份也会从乞丐、法院实习、书记员、审判员到审判长逐级上升,一直到终身大法官。随级别的增加所获得的查看权限也相应增加,这一点就是网络空间的“按劳分配”。
3.受限的权力
在BBS环境里,版主依靠技术获得的权力是确实存在的,一方面他可以对发言进行管理,也可以根据发言的情况对用户给予封号处罚,而这些判断的标准相对主观;另一方面一般版主发言可以收到更多回应。但小W在使用手中的权力时并没有影响日常生活,他把网上和现实界分得比较清楚,而且他也把这种权力看作是版主这个身份赋予给他的责任,“作为版主有责任让这个版块健康地发展,更多的是一种服务。”小W的这种权威感并不明显,不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认知,但权力的便利让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资源,促进客观自我的成长与发展。
(三)人人网的另一个自我
人人网,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不仅具备了博客展现自我,记录自我的功能,还拥有更多即时交流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他鼓励用户以实名注册,排除了网络交往的匿名性。WML,人人网实名注册,80后,男性,河南人,大学二年级,个性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大一开始接触人人网。
1.交往主体人人网页面的文本呈现
人人网的个人主页由用户的部分主要有:个人资料、状态、相册和日志,现就这几个类别的文本对WML的人人网主页加以统计分析。综合数据和分析如图1,WML的个人主页上发表各类文章为287篇,其中心情独白部分是通过心情的表述表达自我形象,相册中有照片虽然是陌生人形象,但用户认为其与个人的形象有一定的关联,因此也将其归属为表现自我形象的部分,加上直接表现个人形象的共为98篇,占总篇数34%;生活记录为112篇,占39%;娱乐为12条;表达观点的有15条,其余与文章分析关系不大,归为无意义部分。从图表和数据统计可以看出,WML的人人主页主要承担了记录生活和表达自我的功能。从文本呈现分析,WML在人人网上呈现的形象为:外型不错的个性形象;伤感的诗人形象;广交天下好友的豁达形象;注意内省,但较少关注社会和学习。
2.经过修饰的网络自我
通过对WML长达5个月的观察,以及与其同学访谈,发现其个性特征大致为:长相一般,不算突出;语言能力和工作能力较强;比较有自信,善于表现,有良好的交际圈子;情绪化,易激动,好争辩。这种基于WML现实交际得出的社会评价,与在人人网上呈现的自我形象存在一定的偏差。而通过对当事人的访谈发现,其对自己的认识与现实观察得到的结果有很大的出入,但与网上呈现的形象表现出了更多的一致。可见,对自己这种认知先于网络的呈现,可以认定WML在人人网上构建的自我是根据自我的理想化认知完成的,与客观存在有一定差别,其在网上形成自我的时候进行了一定的选择和修饰。
3.网络环境的社会化成就
生活像块多棱镜,总会折射出我们不同的侧面。对于在不同领域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WML有着清醒的认识:“其实文字表现出来的我和别人眼里的我是不同的,平时大家觉得我比较随性,贪玩,不上进,但文字里的我就显得很深邃,但这两个都是我自己,我是个矛盾的人。”WML认为生活在社会当中就会有许多不同的身份,每个身份需要用不同方式来应对,网络只是多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表达而已。像WML表现的一样,很多人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不同的身份,懂得在不同时间释放自己不同的情绪,比如在工作时就要严谨,回到家里就要变得亲切。
二、研究结论
自1987年中国开始引入互联网,2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也日趋客观,用户的网络媒介素养也较原来大有改观。通过对以上主体的观察分析发现,网络交往主体对网络自我的认知比原来更成熟。
(一)延伸与约束
互联网技术以匿名化、操作简易化的特性赋予了网络交往隐蔽的特性、网络社会平等性的特点。但随着国人网络交往时间的增加,虚拟社会并没有出现之前想象的无政府状态,也不如我们预期的平等无差别。三例研究可以看到,互联网为网络交往相较于现实世界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现实社会的普适价值,依然在网络交往中被奉为圭臬,并为交往主体主动接受并践行。虚拟身份对于现实身份的背离,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是对于现实主体所受制约的一种补偿。无论如何,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之间的隐秘联系仍然是主体的个性品质,而这正是交往的核心所在。
(二)网络交往克服了现实交往障碍,有利于自我成长
现实社会里,我们制造了一些人为的符号以便于我们在交往中标记,但人为的约定却逐渐制造了一些交往障碍。网络交往平台,在无身份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更容易达到有效率的交往效果。魔兽世界里,为了共同目标奋斗,可以忽略年龄、职位、性别,我们更容易找到忘年交这样的纯粹感情;网络交往的即时性让远距离交往变得更频繁、更有效率。BBS里志趣相投让人们发言更踊跃,这种主动往对象的选择改变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内敛和沉默;人人网的个人修饰让人克服了现实生活的刻板印象,让我们更容易找到理想的交往对象。少了现实阻碍,我们在网络交往里更容易表现出真实的一面,不断通过交往对象的认可,从而达到对自我概念的强化和掌握,有利于真实的自我(也可以说理想自我)的成长。
(三)线上线下自我肯定的平衡机制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人生活节奏变快、压力变大,消极情绪得不到发泄。网络空间交往廉价,较易成功,使其成为我们缓解压力的安全阀。网络空间为擅长互联网技术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发挥能力的平台。现实生活中,当人们不能在一个领域里获得成功时,健康的解决方案就是去寻找其他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网络空间为现实空间扩展了一个舞台。换句话说,当他在线下不能获得肯定时,他可以在线上找到自我的肯定,而当线上不能获得肯定时,他又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领域。同时,从以上个例可以看出,交往主体对线上行为和线下行为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一般不会把线上的破坏带到现实中——这明显是不利于自我的。此时,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发挥了作用。
跨入高校的门槛,是每个高考生的渴望,而当他们跨入高校以后,由于很多学生高中阶段实行的大都是填鸭式教学,很多学生的学习形式都是死读书本、牢记硬背。这些现象导致了他们的学习形式比较单一化,信息接触不全面。高校的教学又比较灵活,教与学存在着很大的互动性和开放性,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尤其对于新生而言,他们的表现更为明显。加上高校的教学环节较为轻松,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导致了他们学习的不积极,对于信息意识更是淡薄无知。
2、信息能力、信息语言匮乏
信息能力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当代大学生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往往判断不出信息的价值所在,不能够及时过滤垃圾信息。仅仅会浏览一些娱乐、八卦新闻等信息,不能够快速抓住网络的第一手资料信息。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将资料收集完毕后无从下手,不会挑选和过滤,组织信息能力较差。此外,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文科生,他们缺乏一些语言知识,比如C++ 语言、VB 语言等,单凭自身的英语知识进行网络资源的利用,信息语言能力较差。
3、混淆正负面信息,不利于自身成长
在网络时代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一味沉迷于网络,混淆了正负面信息,在面对正负面信息的时候,不能够快速做出选择。更有一些大学生明明知道负面信息,仍旧作出各种难以想象的举动, 很多大学生通宵上网、废寝忘食。大学学习是人生学习的关键时期,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还导致了他们学业的落后,长此以往,既荒废了学业,整个人也变得萎靡不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4、安全意识不强,违法犯罪现象滋生
网络时代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但是网络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不能因为网络时代而有悖于常理。很多大学生在混淆正负面信息的同时,网上滥交网友,甚至约网友见面,安全意识极为低下。也有一些大学生通过各种聊天工具轻信他人,导致了钱财物的丢失。更有一些大学生通过网络信息陷入传销,严重阻碍了个人人生的发展。种种现象都体现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这种安全意识的低下,极有可能导致各种犯罪现象的产生。
二、大学生信息意识方式研究
1、建立高校网站平台,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
高校网站平台的建立是势在必行的,也是体现一所高校发展历程的标志。很多高校都设有一定的网站平台,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有利于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空间。为此,高校网站平台的建立要注重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切实为大学生打造合理、高效的信息平台,使得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意识到信息网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开拓有效的信息空间。
2、丰富大学生信息空间,教导大学生安全有效利用网络
网络时代的出现,无疑大学生是重点利用群体。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大学生平均上网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其他人群。高校应该利用大学生爱上网这一特点,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学会放松,安全有效地利用信息,以此丰富大学生的信息空间。比如地理专业的大学生在信息的作用下,可以浏览世界的地理概况,了解许多有关于地理的知识。由此看来,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也是专业提高的有效方式之一,高校教师应该引导大学生合理、安全地运用网络,在放松自己的同时,不断提高各种知识的见解。
3、提高大学生信息意识,培养具有信息意识的有用人才
高校应该不断和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更要注重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尤其在遇到各种专业问题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这一优势,达到顺利解决难题的目的。此外,网络信息给人们提供了千变万化的信息,大学生要善于分辨信息,取其可取之处,真正通过信息实现自己的学业,达到提高自身信息意识的目的。时代的发展势必使得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在信息意识的作用下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实现专业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的成长和成才,为高校不断适应现代化教学而不断努力。
4、加强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宣传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