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国际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6:0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国际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国际教育论文

篇(1)

成人教育论文政策应体现广泛性、包容性和综合性三个原则。[2]广泛性是指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成人教育政策应包括广泛的学习内容,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包容性是指受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要保证不同民族、处于不同地域、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也能接受成人教育。综合性是指成人学习的目标应包括个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多维向度。《贝伦行动框架》为检测当前成人教育政策提供了框架和标准。要理解成人教育政策的情况,首先要弄清世界各国对成人教育的理解状况。

一、成人教育官方定义程度较低,理解差异较大成人教育政策是保证和实现成人教育权力和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策制定者对成人教育的立场、价值取向、理解不同就会影响到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等各方面。因此,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影响成人教育政策的关键因素。成人教育的官方定义可以有效反映人们的理解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有58%的国家对成人教育有官方的界定。其中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最高为73%、欧洲北美61%、非洲地区54%、阿拉伯地区43%、亚太地区最低为41%。[3]有些国家对成人学习与教育没有文本定义,但实践中存在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概念,成人教育既有文本的显性理解,也有实践的隐性理解。通过分析成人教育的官方解释,成人教育的理解大体分为单一向度和多维向度。按照教育对象、内容和目标等,单一向度的理解可分为三个类别:

1、单一向度是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线性思维,缺乏综合性;只看到了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初衷。世界上约有一半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多维向度,将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整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为:

(1)依据教育程度、目标和形式,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和公民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联合成为一个整体。

(2)目标包括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目标,个人目标包括提高就业能力、公民参与水平和生活品质。

2、少数国家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扫盲教育,以15岁以上的人群为目标群体,教育程序和目标缺乏具体性。

3、(第二份)对成人教育更为广泛的理解不可不归功于国际组织所颁布的《汉堡宣言》、《贝伦行动框架》等文件所起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4、六分之一的国家将成人教育理解为成人基础教育或第二次教育机会,是对生活技能的培训。

5、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许多国家将TVET作为唯一关注焦点。

二、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普及较低,种类多样教学语言政策作为成人教育政策的一项分类政策是衡量教育包容性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间教育流动越来越常态化,在流动的社会中,人们所处双语或多语环境情况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世界各地存在着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在保护文化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为不同人群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越来越成为成人教育政策考虑的重点议题。教科文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多语世界中三个教育原则:(1)支持将母语教学作为建立学生和教师知识和经验、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2)支持不同教育水平的双语或多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性别公平的手段和社会语言多样性的关键要素。(3)支持语言作为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确保尊重人的基本权利。[15]据以上原则和各国具体情况,除了没有制定和分类未知两种情况外,全球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共有9种类型(详见表2)。教学语言政策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应用较广;地方语言较多的用于扫盲教育,其他国家语言的使用有教育程度的限定。报告显示:52个国家没有制定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全球只有58%的国家制定了语言政策,许多国家的教学语言政策是覆盖各类型教育的,不仅仅针对成人教育。[16]成人教学语言政策相比成人教育政策的普及程度,比例较低;教学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辅之以地方语言”的国家数最多达到了21个。部分欧美国家为移民提供本国语言的培训,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融合。

三、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以功能主义目标为主成人教育理解的差异性、教育政策对象的多样性、成人教育政策的综合性原则等都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应当是多维性的。多维的政策目标具体表现在各国的成人教育政策中。71%的国家在成人教育政策中设定了目标,通过分析,成人教育政策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提高和发挥整个教育系统或其构成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把其纳入到终身学习框架中。

(2) 加强成人教育的内部效能,即提升成人参与水平,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果。

(3)具有人文性目标,在于使成人学习和教育产生影响或带来更为广泛的益处,主要指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目前成人教育政策以前两项目标为主,[11]前两项目标属于成人教育系统的内在目标,是教育本身要达到的目的;第三项则属于教育之外,能对个人、社会带来发展和变化。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的。东欧国家爱沙尼亚促使教育体系更加开放,保证成人的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主动性与社会责任感,减少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比例。[12]可见,其政策目标既有成人教育系统的内部统筹,也有个人、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但在实施具体的政策目标方面,功能主义教育观成了实践上的优先选项。杜尔凯姆作为功能主义代表人物,认为教育目的或功能由社会来决定,培养人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13]具体表现在政策上就是关注成人教育的就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职业教育作为重点,为市场培养有知识、高技能、适合工作的人。区域性组织、各国政府普遍把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14]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显示,这种政策目标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四、政策对象为四类人群,关注就业和弱势群体教育政策对象即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教育政策所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人群。[7]目标人群范围的大小是成人教育政策包容性原则的标尺。报告显示:全球成人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有四类:

(1)按某一年龄段的人群。主要包括有全年龄段(full age spectrum)人口,即15岁以上的人群,包括青年、中年和老年人,是最为广泛的目标人群。苏格兰有项光荣承诺,就是向所有公民提供优质教育。[8]有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劳动年龄人群(15—65)划为成人教育政策对象;有少数国家还将最活跃劳动人口(15—45岁)作为教育对象;欧美11个国家强调将老年人作为成人教育的对象。

(2)与就业相关人群。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全球70%的国家将政策目标群体定位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就业人群、失业和半失业人群,其目标在于提高成人就业能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篇(2)

同样,高等医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必将跨越传统国界,走向世界。中国医学教育界面临着以全球化为契机,以及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挑战。我国已有一些重点医学院校和重点大学的医学院,进行了医学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落实,中国经济后发达地区的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日益明显。

1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必须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作为高等教育的场所,大学的起源当初就具有国际化的性格。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大学发展的周边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各国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环境问题等),已经超过国界,成为必须由全世界共同来解决的国际问题,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一样具有国际性。社会的飞速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要求高等教育加速国际化的发展,计算机智能化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缩短了时间和空间。

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领先一步。美国极力倡导教育国际化,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不论在进行教育国际合作和人员交流方面都可以说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这种国际化的活动,给美国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除了即刻可见的利益(以经济利益最为明显)外,还有许多尚未显现的潜在利益和影响[1]。欧洲,特别是西欧地区,是世界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而且还出现了作为跨国界、跨文化学习和国际教育的先驱——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因为这两所古老的著名大学曾是当时欧洲知识传播与研究中心),并诞生了曾经成为世界教学、科研中心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2]。在日本20世纪70年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已被列入讨论议程,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和改革外籍教师招聘、留学生外派和接受等制度,为其高等教育国际化创造条件。现在,一些著名的大学正在有计划地实施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在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4年7月3日颁发《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第14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在这个精神的指导下,中国的一些综合性院校广开校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等医学教育必然要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全领域的国际化。

1.2医学学科本身性质决定教育国际化高等医学教育是国际上可比性和通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领域,医生应具备的许多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致的,全球化的力量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正变得日益明显[3]。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将彻底打开对外经济贸易的大门,医疗服务领域的开放程度加大,医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严格和规范的临床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医学技术交流和人员跨境流动趋于频繁,医学人才培养和准入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3跨国疫情需要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不断出现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医学难题使国际医疗的合作增多:始于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的鼠疫大流行,总共波及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让世界震惊,并一度让全球医疗界感到束手无策。近年来的禽流感疫情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公共卫生问题不是某一国家自己的事情,而是全世界的公事。还有一些医学难题的存在(恶性肿瘤等),促使世界各国的卫生医疗界加强合作、携手攻关。世界卫生医疗界的合作基础就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化。

1.4经济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也明显增长。人们在要求延年益寿的同时,也要求有更高的生活质量,而高质量的生活质量需要高度发达的医疗技术作为保障。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不应只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专利,而应该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发展中国家更应加快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先进经验和医疗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同时也将自己在医学上的长处奉献给全人类。

1.5医学教育国际化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但现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并没有完全适应于新的医学模式,表现在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学生培养的理念和一些课程设置上并没有充分体现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在医疗活动中还广泛存在重躯体治疗,轻护理、心理安慰和人文关怀的现象,一些医务人员对心理安慰和人文关怀只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发达国家的高等医学教育有着较好的教育、教学体系值得我们学习,要真正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一定要实现国际化。

1.6医学教育国际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至2005年,我国大学平均升学率已超过21%,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期。随着大学的扩招,高等医学院校的生源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院校的师资、教学资源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已成为重大课题。目前,我国医生数量已达每千人口1.65人,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但我国的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所受教育的年限和层次上也差别很大,我国高水平医生的缺口较大。要保证高等医学教育质量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毕业合格标准问题,采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都在致力于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研究和推广,我国的高等院校教育合格标准应积极向国际标准看齐,才能保证我们的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我国的医学教育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1.7医学教育国际化是医学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经济后发达地区医学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大多面向当地,主要为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医学教育关系到人世间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人的生命和健康。世界各地的居民不分种族和阶层,理应享有同样行业标准的基本医疗服务[4]。生命的同一性决定了经济后发达地区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

我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下达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并投入巨资全面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工程。经济后发达地区的医学院校应不甘落后、主动出击,把握教育国际化和我国全面启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契机,勇于探索和实践。每个医学院校均有其自身的特色,推崇医学教育国际化并不是全盘否定院校自身的特色,我们应探索走国际标准本土化的道路,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体系在国际化的同时进一步保存和发扬自身的特色。而且我国的医学教育特色也只有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才能发扬光大。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推进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从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出能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使医学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跨越性、可持续性发展。

2中国经济后发达地区医学教育的现状

中国经济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部,这些地区的医学教育大部分由省(自治区)属院校承担。由于地处经济后发达地区,办学经费紧缺、教学资源不足、信息不灵,导致办学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与国内外医学教育界、医学界的交流少、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困难、师资整体水平不高、办学规模小、生源起点较低,医学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现阶段,他们对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思考是个别的、零星的,没有形成体系。由于条件所限,大多数院校持等待、观望的态度,推进医学教育国际化困难重重。

3经济后发达地区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设想

3.1改变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适时调整办学定位办学意识和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经济后发地区的医学院校改变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是推进医学教育国际化至关重要的问题。应把所培养的人才目标定位在能与国际接轨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上。这些地区的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思考、勇于创新。院校领导要把此项工作当作事关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工程来抓,并争取得到当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3.2针对医学教育的“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积极推行教学改革IIME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制定出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的提出给医学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了一个系统、明确、全面的方案与标准,更提供了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它强调培养新型人才中人文精神、科学素养相统一的重要性,突出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特质。它的内涵也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相适应[5]。针对“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规定的医学生七大学习领域的要求与60项细则,重新制定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方法、积极创办模拟医院开展临床模拟教学、加强电子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重点加强医学生的医学观念、人文教育、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执行“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时,应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要看到各校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完全西化,在推进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和发展自身的特色。

3.3加强师资的培养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医学生,必须先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按现状,必须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来培养高水平的师资。每年有计划地选送骨干教师出国参加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如攻读学位、访问学者、短期专题培训等,他们回国后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学术讲座,他们在带来学科新知识、新观点、新进展的同时也能给本校教师以触动、起到催人向上的名人效应作用,促进学校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

3.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国际交流合作是实现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搞好国际交流工作,应成立国际交流处,它的职能应定位在推进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业务部门,而不仅仅是办理具体涉外事务的部门。国际交流处应经常思考如何加强国际交流事宜,为校级领导班子当好促进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参谋。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开展科研课题的国际合作、与国外医学院校建立友好关系、有计划地派出和接收留学生。积极探索与国外医学院校的学分互认制度,促进本校教学的国际交流合作。

3.5积极探索多渠道的办学资金来源办学经费紧缺是制约后发达地区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瓶颈,没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再完美的计划也如同纸上谈兵。后发达地区的医学院校要通过多渠道积极筹措办学经费,在争取更多的政府拨款、充分利用国内外贷款的同时,还应通过社会募捐、校友资助、开展产学研结合等形式争取更多的办学经费。

3.6推行英语教学改革、开展双语教学语言是沟通与交流的基础,要实现培养出能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专业人才,必须通过语言关。英语是国际交流中应用最广泛的语言。首先,要针对后发达地区医学院校学生起点相对较低的现状,延长英语必修年限,开展5年或7年不断线的外语学习模式,使英语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学业的始终,在培养英语读写能力的同时要重视英语口语教学,构建全程英语教学新体系。其次,要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探索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教学。双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形式,通过双语教学、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在巩固学生公共英语的同时可以学习专业英语知识。

3.7加强信息化的建设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经济后发达地区的医学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建设,搭建和改进网络教学和信息平台,设立专门的网络教育中心。尽管要建立较高层次的校园网络系统的前期资金投入较大,但足不出户便可接受国际教育、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享有强大的信息平台,将进一步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其后期收效无疑是巨大的。

3.8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要做到人尽其才,分配制度要进一步向教学一线倾斜,强化教师、教授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以确保医学教育国际化的精神能够主体深入。

4结束语

中国经济后发达地区医学教育国际化势在必行,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推行医学教育国际化,才能使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培养出能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医学院校才可能获得跨越性、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建.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01(1):55-62.

[2]王留栓.欧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谈起[J].外国教育研究,2000,27(2):54-58.

篇(3)

《严谨的网络学习交互研究:对未来远程学习研究的启示》一文指出2007年以前国际上远程教育的交互研究缺乏严谨的方法,以及对交互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过于积极地假设等问题,这也是目前我国的交互研究中存在和需要反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文中提出了包括交互的概念、教育与技术设计紧密结合以及评价的效度与信度三个方面的网络学习交互研究的设计与评价模型,在促使未来的网络学习的交互研究更加严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虽然这篇文章发表于6年前,对于规范我国交互相关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等效交互原理”是国际远程教育专家特里•安德森教授2003年提出的重要交互理论,他与日本学者宫添辉美于2010年合写的《等效交互原理》一文对该原理中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审视,并从交互的价值和数量的角度对该原理进行了可视化的表征,且对国际上与等效交互原理直接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述评,提出了进一步深入探究应该关注的关键问题。这篇文章的重要价值不仅仅在于文章内容本身以及该理论对交互设计的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在于对与这篇文章相关的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启示作用,以及研究者不畏权威、通过实证来验证理论,并不断反思和发展理论的求真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态度。

篇(4)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教育是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重要途径,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范围更多地是乡镇农村基层教育单位,这就决定了县级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在贯彻实施我国农村教育法律法规方面要发挥关键力量,通过完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来完善农村教育行政执法。因此,加强和改进现阶段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对于推进我国农村教育行政执法具有重要价值。

(二)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是整个教育行政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行政单位中,县级行政单位数量多、分布广,与基层组织的联系也较紧密。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也是如此,其执法对象直接面向农村基础教育,与关系最为复杂的基层教育进行直接接触,有利于深入了解教育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教育行政执法问题解决提供第一手资料。因此,研究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对于整个教育行政执法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完善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和实现依法治教的目标。

(一)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尽管当前我国关于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但都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法律法规,针对地方教育特殊性的教育法律则很少,尤其是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更不用说健全的法律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旧的教育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而新的教育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这给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内容不够具体、比较含糊,且大都没有制定实施细则或办法。可见,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尤其是县级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影响着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问题主要是指由谁来执法和怎样执法的问题。在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机构,大部分是由县级行政执法机构来执法,可能会导致执法不够专业等问题。教育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甚至部分执法主体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执法资格却在行使执法的权利。另外,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程序建设滞后,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执法程序;教育行政执法的责任也不明确,尤其是在过错责任追究方面,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往往会导致部分执法人员知法犯法现象的发生。

(三)教育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高素质的教育行政执法队伍是教育行政高效执法的重要保障。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行政执法的要求。部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既与整个社会法律意识不强有关,也与执法人员自身思想观念有关。相比高层级的教育行政执法,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职业素质整体偏低,专业知识不扎实,这些都会影响到教育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尤其我国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方式仍然比较传统,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行政执法的要求。另外,部分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思想作风不正,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思想严重,对本职工作不作为、乱作为。

(四)教育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资格和地位通常都由单行法律法规、规章确定以及授权或委托,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设置受制于教育行政和事业单位机构的构筑框架,所以教育行政执法主体更加多元化。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执法主体职权的模糊性,而是相关执法主体的职权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使用。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欠规范的地方:一是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关系未完全理顺,有些教育行政执法主体既受县级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的领导,还受教育局相关部门的领导;二是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不规范,对于谁来决定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很多部门都可以授予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三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不清,学校既可以作为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对象,同时也可以作为教育行政主体实施相关行政权力。

(五)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欠规范

目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存在执法行为欠规范的现象,这除了与部分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偏低有关外,更多地是执法制度层面的问题。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很大,教育法不可能对每个地区的教育行政执法行为作出具体的规定。因此,这就要求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机关执法人员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做出执法行为的选择。另外,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程序操作性也不够强,有些地区甚至没有适合本地区的执法程序。在我国民族地区,目前仍然有很多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单位没有相关的执法程序,很多执法人员仅凭自身经验或习惯执法,而不能按程序规定执法。所有这一切,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改进,必将会影响到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质量。

(六)教育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没有权威的监管机构和完善的监督制度,我国部分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往往流于形式,很难起到对县级教育的监管作用。由于部分执法人员自律意识淡薄,又缺乏约束自己执法行为的制度,加上经不起各方面的诱惑,最终可能误入歧途,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力量也有待加强。社会监督、网络监督等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大,将直接影响到良好教育行政执法环境的形成。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策略思考

改进和完善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应从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教育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教育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及教育行政执法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努力。

(一)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1.强化立法机关教育法律法规意识,加大立法工作力度

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县级有效教育行政执法的前提条件。因此强化立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在县级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立法机关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县级教育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教育立法机关应根据教育环境的变化和各地区教育差异适时制定教育法律法规,并对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作出修改和完善,确保县级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提高县级教育立法质量,强化教育法律的威慑力

从我国县级教育的实际出发,提高县级教育立法的质量,可以为教育行政执法机关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我国县级教育立法机关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教育立法质量。整个县级教育领域内都应该有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使教育行政执法“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立法机关要尽可能确保立法质量,让教育法律具备更强的操作性和严格的程序性。完善的教育执法程序是保证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正当、合法的必要条件。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强化教育法律的威慑力,提高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成本;明确执法权限,落实过错责任追究,为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起到保障作用。

(二)教育行政执法体系建设

1.加强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保障教育行政执法公平

高素质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是保障教育行政执法公平的重要基础。高素质的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觉悟;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熟悉教育和法学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具备一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因此,要加强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教育素养,确保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加大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其对教育法律法规的领悟能力,提高其教育行政执法水平。

2.完善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确保教育行政执法健康运行

完善的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是加强和改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前提,能确保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健康运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一是完善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全国各地区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做好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主体资格认定工作,确保执法主体的专业性和高素质;二是科学制定教育行政执法依据和程序并予以公开。县级教育相关部门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本县实际制定教育行政执法依据,并在媒体上公布;三是保障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经费。县级财政部门要保障教育行政执法的专用经费,保证执法活动能够有序开展。

3.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推行教育行政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

规范县级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推行教育行政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是确保教育行政执法质量的中心工作。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强县级教育行政审批工作。各县级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制度进行教育行政审批工作并予以公示,确保审批公正;二是严格教育行政执法办案行为。案件的立案及查处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逐级上报,重大案件要实行案件备案监督制度,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相关权利;三是规范教育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确保执法的公平、公正。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要具备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服务的意识,依法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4.始终把基础教育行政执法作为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重点工作

县级政府部门要完善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有效地转变我国县级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努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审计监督工作;完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加强对学校的评价工作以及监督检查工作。此外,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机关还要严格按照我国基础教育法律依法行政,对违法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并追究责任。

(三)教育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构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部门一般附属于县级人民政府或县级教育局,这受到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很大的束缚和制约,很难发挥真正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即使是监管活动,也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因此,要保证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的高效,就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使得监督机构与被监管部门相分离,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实效性。

2.积极推进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立法工作

当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监督法律,而缺乏权威法律依据的教育执法监督很难保证执法监督职能的发挥。国外许多国家都有明确的教育监督法律,如日本的《学校教育法》对教育行政执法的监督做出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我国相关部门也应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教育行政执法方面的独立的监督法律,以推动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发展。

3.建立最广泛的监督体系,突出“全监督”的概念

建立最广泛的监督体系,突出“全监督”的概念,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监督力量,有利于实现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效果最优化。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可以分为教育行政系统内监督和系统外监督两部分。具体包括:第一,要强化教育系统的内部监督,如教育督导、教师申诉等形式;第二,要强化县级人大监督,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因此要强化人大对教育行政执法的监督;第三,强化网络监督。要充分利用网络快速和便捷等特点来监督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第四,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等特征,因此必须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第五,要接受群众监督。教育行政执法的权利是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利,因此必须接受群众监督。

(四)教育行政执法环境建设

1.加大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宣传和培训工作

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整体偏低,尤其是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这直接影响到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效果。因此,相关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宣传和相关培训工作,不仅要求执法人员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更要让执法人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执法问题。

篇(5)

我国对外教育初期,其留学培养费用主要是由我国自主承担,但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费留学生逐渐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了7倍之多。由此可见,我国的对外文化教育已经呈上升趋势。而主要自费学生的来源则集中在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要远超于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汉语言的素质教育也逐渐备受重视。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各国人民也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的素质文化教育,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发展。因此,我国与他国的学术教育往来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来到中国感受中国的本土文化和风土人情。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只身来到中国,而学习者的教育层次也从本科延伸到博士不等,所学习的学科也由原有的汉语言类逐步发展到理、工、农、医等各个专业,这对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②。

(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相应的发展趋势。第一,我国的留学生成分与往年相比发生时了一些变化,自费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公费生,并呈上升趋势。第二,在留学生的生源结构方面,已经从以往的东欧几个友邻国家上升到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属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增长速度最快,且这些留学生属于自费生的占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可以有效带动文化素质传播。第三,在学历生当中,我国本土的研究生数量在逐年增长,而对外留学生的研究生数量却明显下降。第四,我国的对外汉语言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简单认知转换到如今的教学方法水平的问题上。更多的教师更加注重多样化、戏剧化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对之产生兴趣③。

二、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将目光投向中国,为此,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和挑战。为了应对新时代下的全新形式,我国对汉语言的国际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全新调整。我国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设汉语言教学小组办公室,现如今已可对国家汉办进行独立办理,并成为知名品牌。其中,孔子学院已成为知名代表。在我国,孔子学院已创立了相应的教育机构,更是分布于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传播我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国还多次举办海外中小学校长夏令营活动,为教师进行培训,派遣志愿者去海外组织编写材料,研究教学方法等内容。最为重要的是,海外教学及夏令营等活动都备受国家关注,并被给予大力支持。汉语言的大力推广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六大转变:第一,从汉语言教学到国际教学的转变;第二,从语言教学的走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第三,向大众化的应用教学转变;第四,从传统的教育推广向系统的国际推广发生转变;第五,从政府推动运作发生转变;第六,从传统的纸质推广向多媒体、多元化推广发生转变④。

篇(6)

除了社会重视的程度不够之外,在继续教育的教育办学上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国虽然经济发展得十分迅速,但生产力的水平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媲美,因此我国在继续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

1.2市场意识淡薄

继续教育的定位是成人教育,很多人都是大学毕业后或者公司的职员来参加继续教育,这样的人群与特点决定了继续教育的教育方向一定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只有需求才能决定办学的方向,只有需求的多少才能决定继续教育的招收人数。但是许多高校由于办学渠道开辟不够、对社会市场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刻,导致继续教育教育出的人才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的继续教育不去刻意的迎合市场,注定是不成功的。

2.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对策

2.1更新办学观念

要想搞好继续教育,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继续教育、要提高自己对于继续教育的认识,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对于当今的社会而言,单纯的普通的教育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国家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目标已经把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观念重视了起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稳步发展学历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因此对于普通高校来讲要重视起继续教育的发展、概念,将继续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和规划当中,提升继续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把继续教育当作学校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学校来说不仅是自己办学观念的进步,还是办学制度的变革,学校还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的专业来开办继续教育,这样会使继续教育也成为学校的一块招牌,毕竟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成年人,他们都有丰富的社会经历、经验,比学生来讲少了一些玩性,多了一些沉稳与认真,也许他们会更认真的学习,当然这个前提是学校加大对继续教育的重视,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2.2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无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若想发展高校继续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要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首先国家要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资,随着师资力量的加强,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就不能缺少国家这个最巨大的经济体的支持只要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师资力量会很快的建设起来;除此之外,各大企业也要支持本企业的员工参加继续教育,不论是在精神上的鼓励、支持,还是以资金的形式投资到高校帮助高校建设师资团队,各企业也可以自己建设自己的师资团队,为自己的员工进行本企业想要的继续教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学校本身对师资力量的建设的支持,高校是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科研最先进的地方,这里的学术人才数不胜数,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学术成就,只要高校本身想要建设好的师资团队,选择好的学科带头人,加大教师、教授的投入,没有理由不建设出好的师资队伍,高校还可以向国外的大学学习建设师资队伍、发展继续教育的方法,引进国外的人才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顾问等等。

2.3健全继续教育机制

如果想要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的更好,一个健全的保障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良好的机制、良好的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才会步入正轨,只有这样才会助推继续教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大的方向上要真正的实现政府依法管理继续教育工程、高校的继续教育要接受市场导向、相关的企业与部门要对高校的继续教育进行行业指导,学校要自主的建立自己学校特色的继续教育,单位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对那些认真进行培训并且进步很大的人进行一定的奖励、鼓励,对于国家而言要制定相关的有关于继续教育的专门的法律,完善国家对于继续教育的法规以及政策,国家对于继续教育要进行投入,例如帮助继续教育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平台,让从继续教育走出来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岗位,得到国家的认同、单位的接受、同事的羡慕,只有建立起类似于这种的整体的体质,才会让继续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从细节方面来讲,学校要学会利用自身的优点,要充分的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大力的发展属于自己学校的专属特色教育,挖掘出自身的办学潜能,从办学的形式、授课的方式方面积极探讨,与国际的继续教育做得好的学校合作,向他们学习。从企业方面来讲,要重视起继续教育这门学科,不能把它再当作是一门文凭课,企业可以将自身的需求与学校共享,企业将员工送到学校进行培养,学校按照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开启订单式的、一对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样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下,学校获知了市场需要的人才类型,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变化、具备了市场意识,而企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才,还得到了一个源源不断的产生人才的“基地”,这对双方来讲是一个共赢的行为,何乐而不为呢。

篇(7)

(一)教育认识方面

首先,国外将创业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就业政策来对待。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如何解决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的就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所以,一些发达国家将创业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就业政策来对待,力求更新劳动力的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找到就业机会。其次,国外将培养劳动力的创业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目标来执行。1999年6月举行的斯图加特欧洲大会的主题就是加强创业教育的建设。大会明确指出:教育要向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和知识,锻炼他们的企业家思维,这样才能使他们立于社会、立于时代。欧盟委员会《1999年就业指导纲要》也指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开设相关的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增强自我就业能力。

(二)教育形式方面

首先,国外的创业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宏观角度看,国外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业态度和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学习和创业技能的训练等。法国有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计划和机构;德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展小企业教育培训;澳大利亚常年开发创业教育课程和系列教材;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不定期地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投资家来学校演讲,鼓励有创业意识的学生与风险投资公司进行合作。这一切都表明国外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课程来看待。其次,国外的创业教育从小学开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美国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都开设创业教育,还引导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学习专业的职业技能。近些年来,法国也开始开展诸如“教中学生办企业”、“在中学里办企业”等实践活动,力求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和能力。

(三)教育条件方面

首先,国外的创业教育得到了政府和社会机构的资金支持。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联合行动。比如美国的创业流动基金中心、新墨西哥的企业发展中心都对本国的创业教育给予大力支持。法国政府也采取有力措施和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为青壮年提供技术、资金和经营方面的帮助等。其次,国外的创业教育组织非常活跃。为了支持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国外还开设了诸多教育组织,比如美国的创业教育组织活动就十分活跃,这些组织不仅包括学生组织,还有教师组织,所有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如全国级、地方级和州级等。美国的这些教育组织支持和鼓励创业教育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的开发和交流,吸引了大量的师生参与,在促进美国创业教育长远发展方面承担着不容小觑的角色。综上所述,国际创业教育积淀了不少有利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在创办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能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

二、从国际创业教育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国际创业教育经验比较丰富,我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以此促进我国创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一)转变创业教育观念

在全社会培养具有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是时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基础。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实践中获得启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就是学生要考大学,大学毕业后就是就业、考研或者出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也仅仅局限于应用型和研究型,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练习的模仿。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直接阻碍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整个社会和家庭也不注重创业教育的开展。据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创业教育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的全球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比例占据大学生毕业总人数的20%-30%,而我国竟不足1%。由此可见,转变我国的创业教育观念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我国要学习国外先进国家的做法,深化改革教育模式,将就业教育转变为创业教育。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突出教育创新,突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锻炼我国学生的胆识和能力,增强“含金量”。

(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我国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入手,将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积极鼓励各类大学甚至中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并将社会各类创业资源与创业家的成功经验引入学校,密切学校、社会与家庭的联系,使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我国政府和社会相关机构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创业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在开展创业教育方面要承担倡导者和扶持者的角色,颁布相关政策,稳定创业教育的开展,这一点要向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学习。另外,学校要向学生系统传授创业管理的基础知识,拓宽创业实践活动的层次和范围。这种做法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还能挖掘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能和事业上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生要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培养出大批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三)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管什么样的教育都要做到以人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创业教育中尤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创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人力资源是每个国家保持竞争优势的最佳“法器”,也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生产要素。所以,在开展创业教育时,我国要将爱护人、信任人、关心人、尊重人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放在首要位置,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借鉴、学习美国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将中国教育强调务实的作风与美国注重浪漫的风格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将中国教育的“学多悟少”与美国的“学少悟多”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将中国教育强调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美国教育注重开拓学生的独立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将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与美国教育注重智力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五是将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严谨、系统与美国教育注重知识内在联系和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创业创新不仅仅要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还应该作为一种高尚品质来塑造,以此激发和锻炼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优化创业教育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我国的创业教育仅仅局限于组织学生参加创业竞赛或者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科技公司或商业企业的操作层面上,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多数高校也仅仅在大四阶段开展创业教育课程,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能体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相比之下,美国的创业教育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的正规教育,这值得我们大力借鉴。我国创业教育应该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主,教学内容也应该有所侧重。由于我国在挖掘创业教育教材方面有所薄弱,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使用的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因为美国的创业教育比较发达、完善,所以我们可以从美国大学给本科生开设最多的创业课程中选取几本教材,翻译成中文推荐给我国大学生,比如《创建和运营新企业》(Startingandrunninganewfirms)、《家族企业》(Familybusiness)、《如何写创业计划书》(Ventureplanwriting)等等,这些教材使用面较广,可以增长我国学生的创业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

篇(8)

在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作多方位探索,通过“系列教育”达到某一方面教育的成效,将“系列教育”的成效融会贯通,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通过一个个为国捐躯、英雄献身的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业绩来激励学生,开展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的活动,还可以将一些为祖国建设事业流血流汗、无私奉献的英雄们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尤其在近年反暴力恐怖活动十分艰巨的情况下,用身边的反恐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情感。在“学英雄、学雷锋”的活动中,我校曾多次组织师生开展“情系我的兄弟姐妹”捐资助学活动,为本校的贫困学生献爱心活动,以及为身边的小伙伴分忧解难,每年五月借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县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温暖等。通过“国情系列”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以后,深入浅出地讲清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确立长大以后要报效祖国的观念。通过“成就系列”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了解家乡的发展史,特别是近几年的新气象,激励学生增强努力学习、练好本领的紧迫感。学校还利用学校特有的教育素材进行教育,即开展“校史系列”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爱他人、爱集体、爱学校、爱国家的情感。由此可见,抓住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十分重要的。

二、积极引导爱国的行为

篇(9)

化工过程设计本质上是一门基于理论指导的实践教学课程,理论教学终究是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同时,构成化工过程设计课程群的各门课程特点不一。例如,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主要讲授化工过程系统模拟与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建立化工单元操作与过程系统数学模型及流程模拟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系统综合与能量集成的基础知识与策略,内容上偏重于数学分析;化工安全与环境则主要讲授危险化学品的储运、管理和处置,危险评价方法的确立,常见化工安全技术,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及标准,包含许多法规、标准及规范方面的内容[4-5]。因此,化工过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必须与一般的基础理论课程有所区别。如果只讲授理论不关心应用,教学时则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而过分强调应用,则易导致理论基础薄弱的后果。

1引入案例教学模式

笔者引入了案例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内容依托于工程实际案例,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例如,在讲授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的动态模拟部分时,以甲苯单硝化间歇反应器放大模拟、热危害分析及反应器失控模拟为教学案例,模拟放大过程中由于热效应而导致的反应器内温度在短时间内超限这一动态过程,提出将反应方式改为半连续操作这一解决方案,并分析了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控制阀故障、搅拌器故障、控制系统失效等冷却系统失效状况下反应器的失控过程。再比如,讲授化工安全与环境课程的系统安全评价与分析方法时,以氯乙烯悬浮聚合生产聚氯乙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失控聚合釜爆炸事故为对象,明确了爆炸原因应为体系压力超过聚合釜承受能力,继而分析出导致该事件发生需同时满足的反应压力异常升高、泄压失效和紧急处理系统失效这三个原因,再递进分析出导致反应异常压力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搅拌停止或引发剂过量,而紧急处理系统失效的原因则为计算机控制失效或加终止剂系统失效,由此层层深入,研究了反应失控聚合釜爆炸的多层次原因,从而使学生掌握事故树分析这一安全分析方法。案例教学因为具备生动性、趣味性和应用性等特点而深受学生喜爱,学生通过案例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理论。

2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篇(10)

一、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作用

(一)语言教学中的辅助因素

留学生所在地区的很多生活现象都和当地的方言、民风民俗息息相关,要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有时单靠普通话还远远不够。以方言为例,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和语音受到方言影响。而我国方言众多,教学中难以操作,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中很少涉及方言的内容。浙江大部分地区属吴方言区,方言区内部差异明显,和北方方言不同。吴语区虽是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在推普道路上依旧有许多阻力,尤其是一些方言词汇、语法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本地居民和教师的语言组织形式。如吴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蛮”,可能就让留学生一头雾水。因此在方言词汇和语法教学上,需要教师多留心。

(二)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也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因其属吴越文化圈,内部还可分为吴文化圈、越文化圈和瓯文化圈。优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让这里形成了较独特的水乡文化,且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逐渐兴起了商贾文化,因此本地域的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强。浙江的文化源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发端较早,余姚县罗江河姆渡文化、嘉兴马家滨文化、余杭良渚文化等都具有原始南方农耕文明色彩。由物质生产衍生出的各类器物、饮食、技术、民俗和艺术也有可探究的空间。唐宋以来,市民文化、商业文化也逐渐兴起,话本、诗词和戏曲艺术斑斓多彩。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今外国友人来中国,对语言和文化学习的需求各不相同。除了经济情况和教育资源的考虑,也有不少人是出于对某一地域文化的喜爱而学习汉语。因此在汉语文化教学中,地域文化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中外人际交流和社会交流的解码器

汉语国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留学生实现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个人而言,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从群体而言,则是实现社会团体乃至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我们不妨以民俗和方言文化为例来说明。乡音是地域群体的凝聚因素之一,浙江地区方言复杂,反映了本地区地域认同感。方言易形成共同的文化习性和观念,在语言表达上更加融洽。由于方言差异,很多地域性的风俗禁忌也需要通过谐音联想才能更好理解。浙江一带因为经商历史悠久,素来有在农历二十八日迎财神的习俗,因“廿八”与“年发”是谐音,寓意“年年发”。再如温州地区春节常用瓶、碗来代指“平安”也是谐音。留学生若有方言需求,方言学习将是融入当地生活的好方法,只是其教学标准及设计还不成熟。不过在通识性方言概览中,让水平较高的留学生接触方言的基本情况是有益处的。

从国际层面而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更不能小觑。各类经贸文化的合作活动都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了解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风俗禁忌。譬如饮食方面,浙江人重清淡、喜稻米、好河鲜海产,这就不是“南甜北咸”能涵盖的。浙江作为水稻产地,米酒文化兴盛,绍兴黄酒闻名海外,由此衍生的餐饮酒礼的地域特色也是社交的重要内容。

二、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启示

(一)教学内容的启示

1.多样化

浙江文化包含农耕文化、水乡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特质,在风俗、语言、思想上都有古越族的遗存。明清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盛行,使浙江文化和传统中原文化差异明显。这些抽象概括的地域文化特点总结需要通过具象内容说解。譬如从地理环境入手了解浙江的水文、土地和气候情况,就让留学生对稻米、桑蚕、渔业等农业生产有了具体认识,再谈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丝织品、民俗、手工业、商品经济、市民文化就不会太困难。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我们需要重视章法和逻辑。

2.实用性

学以致用给学习者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激发其持久学习的动力之一。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很难达到我国传统母语教学的规模,每个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大体需求,注重生活中常用的文化内容教学,如浙江的饮食习惯、风味小吃、旅游资源、生活禁忌等。至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则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需要再做取舍。

3.专业性

目前来华学习汉语的学习者除了语言进修生,还有众多研修不同专业的人士,他们克服语言障碍的目标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类情况则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内容,如经贸专业可能想了解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史和贸易模式;人文专业对浙江的艺术、文学和社会风貌感兴趣;医学专业希望了解浙江医学技术和发展等内容。

4.选择性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教学中的文化大多是传统或优秀的文化。作为汉语国际推广所宣扬的中华文化,同样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文化。然而有时本国国民观念上认同的优秀文化,在其他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看来未必尽然。若是过于渲染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反而会引发学习者的反感,所以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文化材料并非易事。在坚持“优多劣少”的基础上,我们只有具备自我批评的态度才能赢得认同。以浙江商业文化为例,它为文化产品开发、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推进提供了便利,但在重商意识下的迷信风俗、利益至上的偏狭观念却是糟粕。若是教师能在课堂中让留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学习者则会对商业文化的理解更加到位。

(二)教学原则

1.总原则――双“因”原则

汉语国际教育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八字总纲。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母语文化背景各异,需要注重层级性。在初级阶段,教师只需概括介绍较典型的地域文化;在中高级阶段可尝试系统的文化教学。此外,浙江各地的文化也不同。同样是饮食文化,浙南和浙北却有差异,嘉兴有粽子、金华有火腿、温州有鸭舌。又如农耕习俗,宁波流行“驱蝗虫”、“稻花会”,金华崇尚“拜犁”,很多地区稻米有“尝新”活动。

2.实用交际为主,人文情怀为辅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短期的语言教学中,我们还应把握为交际服务的实用性教学原则。根据留学生实际情况,很多专业性和思维性较强的地域文化无需过分强调,教师可一笔带过或直接省略。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追求实用和效率而忽视文化的力量。比如多数留学生对饮食和旅游感兴趣,我们不能只罗列食物和景点,还需说明饮食寓意、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造景的匠心和审美意趣。教师应当建立这样的人文关照情怀。

(三)教学实施方法

1.课程设置

和北上广三地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不同,浙江的高校自我独立教学能力相对单薄。在短时期内提高师资以及科研建设很难实现,但区域内各个院校或机构的合作却是可操作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会带来相互之间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比如,对浙江地域的工艺美术文化感兴趣的留学生通过组织到本地区的艺术中心或是美术学院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缺失,克服学校课程设置的局限。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提高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强化教育科研团队才是良策。

2.教材建设

由于北京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发源地,除了部分教育资源雄厚的南方高校有自己的教材外,很多院校仍采用北京高校教材。这些教材中北方文化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但地域文化差异有时会给授课老师带来困扰,也影响留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这类问题也引起了教材编写者的重视,在内容选材上也加入了地域文化因素,但总体上还不太成熟。由于教材编写者自身的文化观念局限,在内容的选择上未必精准,有些内容略显陈旧。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应重点关注地域典型性,而不是地域专门性。优秀的教材创建需要不同地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的通力合作,编写能反映时代特色又不失文化底色的地域性课文内容。这样就不会让地域文化喧宾夺主。当然这一构想要付诸实践还需考虑众多现实因素,虽然亟待解决,却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发教材编写的乱象。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3.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教材编写、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都是长期性的工作,在灵活度和执行度上还需要时间磨合,因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只是教授者、指引者,更是文化协调者、合作者、倾听者,甚至研究者。教师在结合实际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性地讲授与学习者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现象,设计不同的文化主题,利用或创造教学资源。用真实鲜活的教学材料,由点及面、以小见大。

篇(11)

1.基督教对于儒教的超越

任何一种宗教或者信仰体系,一般地,其思想与理论至少应包括世界观或者宇宙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儒教是否是一种宗教,历来众说纷纭;但是,考虑到本文的题目,所以在此也就暂且认为儒教是一种宗教。儒教之所以被认为不是一种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缺乏宗教的一些要素,但它确实有着一整套相当完善的思想学说。而它的思想学说中,最富有价值的是它的道德伦理学说,

1.1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与基督教的价值观念的一致性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督教也有相似的观点,下面就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1.1修身。儒家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孔子说“我日三省我身”,基督教更是主张时时忏悔;孔子主张“礼乐”、“仁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耶稣说“爱人如己”;孔子提倡“忠恕”,耶稣说“要原谅人七十个七次”;孔子主张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圣经》也主张各人要按自己的本分行事为人。

1.1.2齐家。儒家极其注重家庭的伦理关系并认为“百善孝为先”;基督教同样认为婚姻是神圣的,比孔子还早五百年的摩西在他所传上帝的十诫中就明确宣告“当孝敬父母”。儒家认为“夫为妇之纲”;《圣经》也认为“丈夫是妻子的头”,犹如基督是教会的头一般。

1.1.3治国。儒家有非常强烈的国家观念因而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达两千多年。《圣经》同样要求信徒要尊重“在上有权柄者”,“顺服掌权者”,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在政治上儒家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圣经》也提倡主人要爱仆人,大的要服侍小的。

1.1.4平天下。“平天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即建立所谓“大同社会”。儒家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基督教尽管要建立的是天上的国度,但也愿天国能降临人间,或者起码要将福音传到地极。

1.2基督教对于儒教的超越

儒教与基督教在人性问题上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儒教主张“性善说”,基督教则认为自从人类的始祖因违背神的命令,每个人生而带有原罪,正是由于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使得儒家社会相对地缺乏法律意识而不能建立法治社会。

在家庭伦理方面,儒家社会不能建立“一夫一妻”制度;另一方面,基督教对于长辈是“孝敬”而非儒教的“孝顺”,使得基督教得以避免儒教盲目的“尊上”,同样的道理,在对待世俗的政权,基督教也是在顺服神的前提下顺服掌权者。

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伦理道德方面有着一些不足,其原因在于它缺乏相应的世界观或宇宙观与人生观,使得它整套的道德伦理缺乏坚实的哲学基础,而变成一套空洞的道德说教。的确人们有足够的理由发问“为什么我要进行道德修养,而不追求更加现实的东西,毕竟人生短暂。”

2.基督教对于佛教的超越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之间当然有不少的相似性。尽管佛教被称为一种智慧型的宗教,但本人以为基督教也同样能够超越佛教。

2.1佛教与基督教在人生观方面的相似性

佛教与基督教都同样认为每个人有独立于身体的灵魂。人类的肉体死亡后,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佛教认为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基督教则认为世界有“最后的审判”,公义的神将审判每个人。。

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无常”、“无我”、“苦”,而“苦”是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基督教也认为人的一生是“劳苦愁烦”、信徒在“世上有苦难”。但基督教认为人类的“苦”是人类为自己的罪所应付出的代价。

怎样摆脱“苦”佛教主张依据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劳、超脱生死轮回而达到“解脱”;基督教则认为人类唯有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而让上帝进到个人的生命之中,从而获得一个永恒的新生命。佛教与基督教到底谁的“办法”更有效,每一个认真在追求真理的人可以从历史和现实去寻找答案。

2.2基督教对佛教的超越

尽管现在的佛教自认为是入世的宗教,但本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宗教,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与儒家的“修齐治平”相去甚远。难怪唐代大儒韩愈要灭佛。而基督教却能与儒教在价值观方面有相同点。

尽管佛理精深,但佛教却没能解释宇宙、生命与人类的起源,恐怕一个“缘”字很难满足人类对于绝对真理的追求;另外,到底人类的“惑”与“业”从何而来?还有,既然所有的生命都处于轮回之中,那么,谁在掌管这个“轮回”大权?因此,本人认为,佛教正是在世界观或者宇宙观方面的欠缺,而使它缺乏理性方面的根据而逊色于基督教。

3.基督教对于道教的超越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本土宗教,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现在,也有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基督徒认为老子的《道德经》与基督教的《圣经》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认为老子有得到神的启示。而中国的道教就是尊老子的学说为其重要的哲学根据之一。

3.1基督教与道教在世界观方面的相似处

道家的道是超五官经验的,神秘而难以用人类的语言进行描述。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基督教也认为人类因为罪而与神已经隔绝,除非人类得到神的特别启示,否则人类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神。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之元始。如说:“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我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圣经〉〉约翰福音开头就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道家认为道为宇宙维护者,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有所谓:“道生之,德畜之”基督教同样认为神用他的权能托住万有。因此,道教认为宇宙、阴阳、万物皆由道化生,在这一点上,的确与基督教有很大的相似性。

3.2基督教对于道教的超越

尽管道教认为通过一定的修炼方法,包括服饰、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等,人可以达到成仙而长生不老。基督教则强调“因信称义”,即任何人只要愿意悔改而接受耶稣基督为他个人的救主,就可以得享永生。

道教尽管有一定的宗教仪式,,但对于普通的信徒来说,除了向神明祈求平安、升官发财外,很少触及到人类的灵魂,以至陷进迷信之中。而基督教则始终关注人类灵魂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