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朗读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众所周知,语言的本质就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而语言交际的本质即口语。口语作为语言的第一性,一直是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制定“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要想让学生用英语开口说话,就得一开始就要求大声朗读。初学者应以模仿录音、影视等标准外语为主,养成“天天读,早晚读,大声读”的良好习惯,为今后“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课程英语教学应突出朗读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让学生能够进行朗读练习,有
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朗读水准
我们应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农村中学缺少所学外语的客观环境,学生是在汉语的环境中学习外语,日常生活中也不有理想的语言输入。而这种输入正是语言习得的源泉,尤其是像我们这样语言环境相对落后的学校,平时听说的机会很有限,每天学生学英语只有45分钟的一课时,课堂上练习的时间又不过是几分钟,同时老师还要面队60位左右的学生。面队此种情况,最好的补救措施就是朗读。我让学生先模仿录音,再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每周还进行朗读比赛。将要讲授的内容,让他们各自操练、对练(workinpairs),朗读得越熟越好。
除晨读外,我们可利用每天晚自习前半小时去指导学生晚读。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很快。朗读算得上是“准口语”,它弥补了缺少现实英语交际的不足,它还是从书本内容到实际生活不可替代的一个中间环节。作为学生,要将书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熟能生巧的语言技能,就得事先认真朗读。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它既是读,又是讲,所以“朗读”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必要性是不言而语喻的。要学好它,务必要下苦工,学习有声英语,这就需要多听多说,多朗读,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切实地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朗读还具有一些独特的作用:(1)有利于理解欣赏语言的文本材料,矫正学生一些不正确的发音,增强学生朗读的节奏感,提高学生对语言措词和释义的消化与吸收的能力;(2)通过朗读能够弥补阅读中的一些不足,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检查轻重音准确与否;(3)朗读可使学生认识到书面语言只是口语的不完整符号,朗读同口语一样,有着表达意义的语调、表情等不可能在书面语中准确地再现;(4)朗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只要方法得当,有的放矢,在日常学习中让学生注重朗读的实用性,就不难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
二、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与基本技能,给学生充足的机会来展示朗读才能,增强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表扬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能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提高时,他们会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大胆地鼓励他们去阅读。口语并不单单是“说”,它必须以听为前提,“听”是理解言语的过程,而“说”则是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我们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英语的朗读说话训练中去。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布置每天的朗读任务外,还留有一定量的听力作业。具体做法是:让每位学生准备几盒空白磁带,将每天布置的听力训练题、模仿朗读的内容,选择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部分,在周末录下来,写上姓名,周一到校上交,而后在班上进行评比,选出优胜者给予奖励。除此而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可通过速记的方式记住一些语言句子的关键词,并由这些关键词来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达语句。通过长期不断的朗读训练,一些学困生的英语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学生通过这样长期的朗读训练,定会有一定的收获与提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从不吝啬表扬,而是找出其闪光点,多加鼓励,让其克服胆怯的心理;平时尽量不批评学生,使他们敢于读、乐于读,切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因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随时随地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积极肯定的态度是对学生的良好心理暗示,有利于培养其学英语的自信心。
三、灵活地运用多种教法进行教学,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育学认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成为在教师正确引导下的自主学习。教者应百计营谋,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诸如领读、范读、伴随着情景的朗读、齐声读、男女分组读、复述和背诵,等等,也可进行单词、句子、对话和课文的朗读比赛。同时,利用课余活动开展一些英语朗读游戏和课外活动,既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培养其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的朗读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可采用上述的朗读教学方法外,还可让学生根据教材文本的要求,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去进行对话交流,这也是对朗读的一种拓展和延伸。这样,学生在亲自的参与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语言朗读水平,也能进一步地培养自己的正确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这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能够进一步地增强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运用能力。
二、强调细读的方式
读书是不能慌慌张张、急于求成的,一定要重视涵咏,对书中的韵味进行咀嚼,对其进行慢慢消化和理解,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要对表现儿童多的语句进行细细品味,说明孩子们在哪,那么春天就在哪,跟着孩子们就能找寻到春天,通过对文章语句的品读,我们可以理解其隐含的意思:孩子们活泼可爱,就像春天似的生机勃勃。比如,在对古诗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之后利用领读以及赛读还有唱读等方式,再引导学生去理解其中的诗意,了解其中的感情,最后再进行诵读,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学生在反复进行诵读的时候,感情也会更加深入,在反复诵读之后就会对其更加理解。反复诵读是学习和鉴赏的一种方法,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好的帮助。有哲学家认为,模仿这一行为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宋代朱熹曾经说过,看书就要首先熟读,将书中话背诵下来,就像从自我心中说出似的,如此便可在书中获得一定的收获。模仿也就是依据前人经验进行发展的自己的理论,当自身还没有能力创造理论时就要借鉴前人经验,并对前人研究路线进行模仿,省掉不少麻烦。同样,增加阅读量,对自我文化底蕴进行丰富,积累经验,利用自身阅历与理解,对其意蕴进行模仿,才能逐渐发展出自我理论。对小学生培养语感也不例外,如果只是依靠教师讲解是很有限的,其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修养。课本中的内容是有限的,主要的作用就是引导,课文中选取的文章只是文学海洋中的九牛一毛,还有更多的部分必须要长时间进行积累,并反复进行思考,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量,从中吸取风格不同的文化知识。
一、培养学生读的兴趣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领读、齐读、自由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种形式读的特点,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来朗读。各种形式可以交替进行,富于变化,使学生感到新鲜,吸引人,充分地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如讲读《惊弓之鸟》一课时,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不仅读出不同身份的人物特征,而且加入表情和动作。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把课文读熟,而且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便兴高采烈、津津有味地准备,争先恐后地表演,在欢笑中不仅锻炼朗读水平,而且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更增强朗读的兴趣。
二、朗读训练重在指导
1.指导口脑并用读。
教师应要求学生见于书,入于耳,显于脑,并诱其发于心,诵于口,表于声,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神游所悟。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感情吟诵,然后逐步领悟:(1)色彩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地,色彩鲜明;(2)恬静美――月光泻满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让学生尽情地想象、朗读。
2?郾抓住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在教学中朗读的训练,应从整体入手,沿着篇、段、句子、词语的路子进行。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是这样讲读的:(1)初读。让学生自由读全篇课文,初步领略一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学生读后对桂林山水总的感觉怎样。初读的目的在于了解课文内容的大概;(2)细读。让学生重点读三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抓住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通过反复的读,可知大海的动、西湖的静、与丽江的动而不觉动的对比,产生一种奇特的美,这就是细读产生的效果;(3)重点读。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奇峰突兀,怪石嶙峋……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重点读课文,揣摩重点句段,词语,可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全面。
3.感受形象,体验情感。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感的关键。学生在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出发,而且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更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一、朗读教学的必要性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就是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书,把视觉形象﹙文字﹚变作听觉形象(语音),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感情,从而传情达意[1]。由此可见,朗读具有一定的难点及复杂性。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凭空想象学生会一蹴而就,不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学指导,忽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诚然,中学阶段的朗读不必运用一定的表情、手势,也不必脱稿表演。但是,也不能搞“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念读。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朗读教学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能帮助学生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进行全面感知。人在朗读时,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的再创造。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思想、意蕴既受到熏陶感染,又培养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师生应在课堂上朗读,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形成高雅气质。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二、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呢?基本做法:首先,教师须练就过硬的朗读基本功,能经常在课堂上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笔者在每次教学现代诗歌《乡愁》时就首先进行朗读,不管学生是否熟悉老师、是否理解诗歌,他们总能报以热烈掌声,由此可见朗读的魅力。其次,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告诉学生学会朗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要经常练习,逐步提高,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朗读意识,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再次,组织一些朗读情景课或其他竞赛活动,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朗读兴趣,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最后,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留心观察与欣赏专业播音员专业播音、影视作品的演员的口头表达及专业朗读作品等,让学生开阔眼界,受到熏陶,从而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三、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1.指导学生细致地理解作品内容,体会情感,揣摩朗读的技巧。
朗读的基本目标,首先是需要理解所要朗读的作品,其次是寻求适当的表现方法,力求达到正确的思想感情和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以声传情。
朗读时既然要用有声语言把作品的思想内容明晰地表现出来,就必须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深刻的理解和细致的分析。只有深刻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掌握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才能正确表达每一句、每一段乃至全篇的思想感情。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它,并获得与作者同样的感情和态度。这样,设计语言表达才有基础。
2.指导学生逐步掌握朗读语言技巧,必须做到准确、朴素、自然。
正确地理解作品是表情达意的基础,而恰当地运用声音的表现技巧是表情达意的条件。因为构成思想感情的语言因素是靠声音实现的。朗读者的声音表现技巧和真实的感情相配合才能以声传情。
准确是指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分得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朴素是指不要脱离生活语言拿腔作调。
自然是指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要真切、自然,切忌表面化地、形式地套用停顿、重音、语速、升降等技巧。
句子语调的抑扬、语速的疾缓、语音的轻重、语句的顿歇是声音表现技巧的主要手段。
(1)语调是指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这种变化是由说话人对他所说事物的态度决定的。
如“今天天气很好”就可读出不同的语调:
今天天气很好↗?(不太相信。语调升得快而高)
今天天气很好。(极端肯定。语调升得快而低)
今天天气很好!(天气之好出乎意外)
今天天气—很好。(沉吟)
今天天气很—好!(感叹)
语调有平直调、扬上调、曲折调、降抑调四种基本类型。
平直调,全句语势平直舒缓,音节拖长拉平,用来表示庄重、严肃等语气,常用于叙述、说明、判断的陈述句。
扬上调前低后高,整个句子的后半句明显升高,句末音节上昂,用来表示反问、设问、疑问、惊讶、鼓励、号召等类语气,常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
曲折调高低起伏,变化多端,用来表示嘲讽、反语、暗示、双关、怀疑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
降抑调,由高到低,语势渐降,用来表示祈使句。
如朗读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第七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守卫家乡的哨兵?”由于句式和句子语气不同,朗读时,前四句采用直调,后面四个反问排比句则应用扬上调。如此就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的停顿指的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停顿。这是根据生理的需要与表达意义的需要而作的间歇、休止。对朗读者来说适当停顿,可以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
朗读的停顿通常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三种类型。
①语法停顿,是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一般情况,标点符号是语法停顿的参考。除此,当一句话中的定、状语较长时,距中心语远的要停顿。例:“微风吹拂着她那/飘逸/秀美的长发。”
②逻辑停顿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义,而表现出词组、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例:“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久而最短,/最易被人忽视/而又最易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③结构停顿是指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段落大于句群,句群大于句子。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能使学生获得对教材内容的直观感受,正如心理学所强调的“直观教学”一样,语文的直观就体现在语言上。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学生自己的朗读,师生共同的分析都构成了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朗读,就是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情地读,是将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学生在对作品主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成分。而朗读式教学法也恰恰是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先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讲解,挑字词、段落进行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或者单独式的朗读。这种朗读训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在朗读中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契合点,从而体验作品的审美意境,深层次地把握课文内容。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法宝,其技巧是多样的、形式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朗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有了良好的大环境,学生才更加愿意朗读和体验。其次,在施教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在朗读时,教师通常会根据课文的内容、题材来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和节奏,使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对比导读、理解导读、模仿跟读等多种方法,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最后,朗读的形式是多变的,有集体合读、个人朗读、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对待感情细腻婉转的诗词,多采用配乐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对待一些戏剧选段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老舍的《茶馆》、的《雷雨》。总之,在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中,学生总能体验出语文的独特韵味。
三、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一)朗读式学习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应盲目地让学生“死读”,而应由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动,脑子在思考。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着,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朗读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朗读法;初中语文;教学;运用
朗读,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相反,早在几千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课堂上。翻阅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教学主张便可知道朗读是多么的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一个“读”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在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变,其中包括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在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大纲中对朗读有着明显的强调,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说明朗读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朗读教学方法的概念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认识教材内容的直观感受,正如心理学所强调的“直观教学”一样,语文的直观就体现在语言上,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学生自己的朗读,师生共同的分析都构成了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朗读,就是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情地读,是将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学生在对作品主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在创作的成分。65而朗读式教学方法也恰恰是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会采用让学生先进行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讲解,挑字段进行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或者单独式的朗读的教学模式。这种朗读训练可以调动学生身体多种器官,在朗读中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契合点,从而体验作品的审美意境,深层次地把握课本内容。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运用方法
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法宝,也是老师的艰巨任务。在这一方法运用中,它的技巧是多样的,形式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特殊矛盾特殊分析。首先,在朗读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朗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有了大环境的铺垫,学生才能更愿意地去进行朗读和体验。其次,在施教过程中,老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朗读时,老师通常会根据课文的特点,题材来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朗读节奏,使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对比导读,理解导读,模仿跟读等等多种方法,旨在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最后,朗读的形式是多变的,有集体合读,个人朗读,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对待感情细腻婉转的诗词,教师多采用配乐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对待一些戏剧文字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老舍的《茶馆》,的《雷雨》。总之在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中,学生总能体验出语文的独特滋味。
三、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朗读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身心结合的锻炼方式,而且朗读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朗读教学中,不是盲目乏味地让学生“死读”,而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加着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读,脑中在思考,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地集中着,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说朗读式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莫大的帮助。
四、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学习兴趣
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它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如何训练?那就是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础。语感便是在学生坚持不懈的朗读下形成的,语感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对我国古老的诗歌认识上,朗读和语感便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诗经》中的美丽诗词,也正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才将那温婉或者是凄凉的所感之情完整地体现出来。无论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美好描写,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低低,通过朗读,总能品出别的一番滋味。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生成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快乐自由地学习,无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健康的心态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朗读式教学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最难的部分就要数古诗词的鉴赏了,而古诗词的鉴赏也正是考验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纵观初中教育的这一环节,学生们往往“谈诗色变”,诗歌真的很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诗歌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产物之一,它的节奏和韵律,它的意境和思想都被古今之人乐此不疲地探讨着,研究着。诗歌最初是靠音乐流传下来的,它被当成唱词,吟唱在大街小巷。所以,现代教育依然不能忽视诗歌的朗读的力量。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把握诗歌的主题意境是老师的重大任务。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流露出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道出诗人心里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凄凉。诸如此类的感情抒发,学生在朗读时自然有自己的深刻见解,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在朗诵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对中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雅云.比较朗读教学法初探[J].语文学刊.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由于电视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阅读量明显不足,朗读教学更不被重视。其实,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学习语言,而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阅读的基本功,朗读教学特别重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训练作指导,非常重要。现我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就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谈谈体会。
一、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让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克服那种浮光掠影的现象,要求学生做到三读:一读准字音,二读得通顺,三读得流利。教师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个别词句点拨,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
其次,在学生读流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摒弃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的情节分析法,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备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指导学生朗读,从而深入到课文中去。比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不仅向读者展现了草原的蓝天、绿地,还介绍了草原人的热情豁达。最后,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作者依依不舍的感情。文中的“总想高歌一曲,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地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教师不必细讲,只要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真正融入到课文反复朗读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先理解后读,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如《桂林山水》一文,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的秀丽风光,一边动情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风光,待学生的心思全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教师说:“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乘着木筏欣赏桂林美景,有哪位朗诵家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呢?”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气氛立刻活跃了。学生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效果非常好。再结合课文中描写漓江水和桂林山的句式反复朗读,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而且认识了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好处,从而培养了兴趣,喜欢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自觉朗读的习惯,最终达到熟读成诵。
二、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爱美情操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趵突泉》《阿里山的雾》《观潮》《林海》等都描写了大自然的景物,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再现画面,如:《林海》中的“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正像海边的浪花吗?”“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学生朗读这些语段,感受到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颜色、形状,好像亲眼看到了林海那起伏的波浪,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中“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读,不仅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而且让他们感受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让其领略到自然美,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写作能力
教师要自觉掌握和运用朗读的技巧,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训练。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有效指导,提高学生读的技巧,合理练习,巩固学生读的实践,获得朗读的技能技巧,从而形成言语能力,锻炼语感。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还包含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如在教学《我的战友》时,通过指导朗读,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的意志是何等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精神让人钦佩。学生从中受到了关爱集体的深刻教育,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四、反复诵读有助于感悟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古人云:诗言志。写诗歌,就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情感,那么陆游的《示儿》到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教学时可以这样启发学生:“通过读诗歌,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知道陆游的《示儿》到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现在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诵读,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朗读,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反复诵读,学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体会到了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有的说:“这首诗歌,说是诗歌,还不如说它是陆游的临终遗言。很多人临终时牵挂的不是自己的财产,就是自己的子女,更有甚者牵挂的是自己的衣冠板木、坟墓碑记。但是,伟大的、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呢?在他临终的时候,他所牵挂的是祖国,他所放心不下的是祖国,他感到悲痛的不是自己要离开人世,而是支离破碎的祖国何时才能统一。这一腔爱国热情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古人朱熹曾经指出:“凡读书……只要是多读几遍自然上口,永定不忘。”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会发现语文老师的确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了,也在想方设法用各种朗读方式去提高教学效果,一时间课堂上书声琅琅。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朗读有效性的时候,发现琅琅的书声背后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朗读现状分析:1.朗读目标缺失。新课程强调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的个性。所以在朗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大多改变了过去学生集体朗读的方式,采取的方式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表面上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但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朗读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本内所含的意韵。
2.朗读对象单一。在我们的课堂上,朗读课文的对象似乎永远只是课代表、班长或朗诵能力强的同学,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同学们,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下面请我们班上的朗诵专家为大家朗诵,大家仔细体会;或者是老师范读。公开课、优质课上这样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老师往往只是将目标关注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同学身上,朗读成为了学习好的同学的展示才能的舞台,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的环节。
3.朗读缺乏情境。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他的情感流露不是随时涌现出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有给学生设置恰如其分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章,读懂作者,读出感情。在不作情感激发的铺垫下,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有感情地读课文,那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方法重焕青春,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一、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
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傻读,朗读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但有的老师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或者把朗读作为教学过渡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当学生在朗读时,老师忙于写板书,或者思考下一个教学步骤,根本不注意学生读的怎么样,有的老师甚至连学生读错了也没有发觉,更不用说学生的朗读有没有读出情感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未雨绸缪,全盘考虑,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朗读是为了读准字音,还是为了体会感情?是对课文大致的了解,还是对某句关键句子细细品味?对有的课文适合集体朗读,有的课文适合个别朗读,有的课文需要分角色朗读,有的课文集体朗读更富气势,做到心中有数;对课堂上分几个层次朗读,做到统筹兼顾。我教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时,既有教师范读,又有学生配音朗读;既有刚上课时的整体感知朗读,也有诗歌分析过程中的情感品味朗读;既有整首诗歌的朗读,也有其中一句史诗的朗读,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激荡着学生的感情,使朗读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部分。
二、赋予学生读的权利
叶圣陶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
1.激发兴趣,全面参与
朗读不应该是少数人的舞台,课堂上老师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不可否认,在班级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说话都很低声低气,不爱表现;有的学生因其学习基础差缺乏朗读信心,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朗读,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就沉默下去了,试试亲身体会文章内容的机会,因此老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给他们以鼓励、安慰和指导,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朗读自信心,从而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朗读的和谐氛围,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2.提高朗读地位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然而在新课程下理念的指引下,师生互动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成为课堂上的主旋律,使得朗读始终成为教学舞台上的配角。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在现代语文课堂上理直气壮的读起来,引导学生一点一点把课文读懂读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全部的想象和联想,当他们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的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1.老师的情感渲染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情感的流露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就要善于做一个情感的触发点。譬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戴望舒的《我用我残缺的手掌》,两文中无不饱含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愤慨之情,但90后的学生并不熟悉那一段历史,不清楚祖国所受的苦难,自然很难捕捉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所以,朗读起来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时,教师要及时点发这个情感触发点。在课堂上,我用低沉的语调讲述作品的背景,讲述祖国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屈辱,教室里早已静了下来,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眼神中流露出愤怒之情,我知道学生原本平静的心湖已经波澜起伏,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果然在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中,激情澎湃,与其说学生在读课文,还不如说他们在呐喊。那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二、课始展示,渲染学习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我们语文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会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荷”专题的学习伊始,我就投影出示了清丽脱俗的“清风荷影”图,让学生们感觉自己就在荷塘边上;在学习《老山界》一文时,我在白板上投影了一幅举着火把在崇山峻岭间攀登的图画,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和英勇豪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生动直观的画面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三、课中展示,突出重点难点
我们坚信,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重在“学”,“教”应服从“学”。杜郎口学生“自由、自主、自学”的课堂模式,在复习课、训练课上使用的确是很有效的,但在一些理解程度较高的新授课上就勉为其难了,如文言文教学。学生的预习有时只是教学参考书的搬抄,并不能真正弄懂弄透;学生的讲读有时也只是自顾自讲,至于其他学生有没听懂,主讲的学生也不闻不问。这样的学习效果必然要打一个折扣。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不仅能使整个学习环节流畅自然,而且能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突出重难点。毕竟在学生听、说的过程中课件展示,本身就有醒目的效果;何况这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课件呢?如果在多媒体展示的同时,教师再配上得体的肢体语言,强调效果会更显著!
四、课尾展示,小结启发升华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古人朱熹曾经指出:“凡读书……只要是多读几遍自然上口,永定不忘。”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会发现语文老师的确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了,也在想方设法用各种朗读方式去提高教学效果,一时间课堂上书声琅琅。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朗读有效性的时候,发现琅琅的书声背后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朗读现状分析:1.朗读目标缺失。新课程强调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的个性。所以在朗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大多改变了过去学生集体朗读的方式,采取的方式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表面上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但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朗读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本内所含的意韵。
2.朗读对象单一。在我们的课堂上,朗读课文的对象似乎永远只是课代表、班长或朗诵能力强的同学,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同学们,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下面请我们班上的朗诵专家为大家朗诵,大家仔细体会;或者是老师范读。公开课、优质课上这样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老师往往只是将目标关注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同学身上,朗读成为了学习好的同学的展示才能的舞台,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的环节。
3.朗读缺乏情境。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他的情感流露不是随时涌现出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有给学生设置恰如其分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章,读懂作者,读出感情。在不作情感激发的铺垫下,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有感情地读课文,那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方法重焕青春,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一、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
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傻读,朗读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但有的老师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或者把朗读作为教学过渡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当学生在朗读时,老师忙于写板书,或者思考下一个教学步骤,根本不注意学生读的怎么样,有的老师甚至连学生读错了也没有发觉,更不用说学生的朗读有没有读出情感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未雨绸缪,全盘考虑,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朗读是为了读准字音,还是为了体会感情?是对课文大致的了解,还是对某句关键句子细细品味?对有的课文适合集体朗读,有的课文适合个别朗读,有的课文需要分角色朗读,有的课文集体朗读更富气势,做到心中有数;对课堂上分几个层次朗读,做到统筹兼顾。我教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时,既有教师范读,又有学生配音朗读;既有刚上课时的整体感知朗读,也有诗歌分析过程中的情感品味朗读;既有整首诗歌的朗读,也有其中一句史诗的朗读,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激荡着学生的感情,使朗读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部分。
二、赋予学生读的权利
叶圣陶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
1.激发兴趣,全面参与
朗读不应该是少数人的舞台,课堂上老师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不可否认,在班级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说话都很低声低气,不爱表现;有的学生因其学习基础差缺乏朗读信心,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朗读,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就沉默下去了,试试亲身体会文章内容的机会,因此老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给他们以鼓励、安慰和指导,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朗读自信心,从而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朗读的和谐氛围,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提高朗读地位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然而在新课程下理念的指引下,师生互动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成为课堂上的主旋律,使得朗读始终成为教学舞台上的配角。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在现代语文课堂上理直气壮的读起来,引导学生一点一点把课文读懂读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全部的想象和联想,当他们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的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1.老师的情感渲染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情感的流露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就要善于做一个情感的触发点。譬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戴望舒的《我用我残缺的手掌》,两文中无不饱含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愤慨之情,但90后的学生并不熟悉那一段历史,不清楚祖国所受的苦难,自然很难捕捉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所以,朗读起来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时,教师要及时点发这个情感触发点。在课堂上,我用低沉的语调讲述作品的背景,讲述祖国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屈辱,教室里早已静了下来,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眼神中流露出愤怒之情,我知道学生原本平静的心湖已经波澜起伏,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果然在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中,激情澎湃,与其说学生在读课文,还不如说他们在呐喊。那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叶圣陶先生曾讲过,阅读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要养成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本,其意在于使学生逐渐善读,最终能不待教师的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古人亦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充分强调了朗读的必要性。朗读不仅有利于语感的形成、提高口语表达水平,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思维。因此,朗读教学向来在语文教学中受到重视。笔者认为,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指导朗读教学将会大大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朗读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此理论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朗读教学,恰恰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去训练并领会朗读的技巧,去发掘并体验朗读的乐趣,这个过程是学生构建朗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因此,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朗读教学,适得其所。
二、树立生成性朗读教学观
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朗读教学,应当树立生成性朗读教学观。生成性朗读教学观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建构中训练并生成朗读技巧、建构朗读能力。这一过程表现为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基本的预设,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朗读文本交相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断地重建学生的朗读心理结构,从而生成朗读能力。
三、科学设计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观念的指导作用,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朗读教学设计中,通过科学的朗读教学设计,建构并生成学生的朗读技能。朗读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朗读训练目标。要对整个朗读教学目标和单元训练目标进行分析,以确定当前朗读训练的目标。例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正确把握朗读的节奏;恰当地读出语调、语势,准确地表现感情。要针对不同的训练目标,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朗读课上完成不同的任务和要求。目标的确定应当循序渐进,要求应由低到高。朗读目标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准确流畅。即要求学生朗读时语音准确、表达流畅,这是朗读训练的初级目标。二是技巧恰当。即要求学生在重音、停顿、连读、语调、节奏等朗读技巧的处理上比较恰当,运用较为熟练,这是朗读训练的中级目标。三是语感敏锐、技巧熟练。即语感敏锐、准确,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朗读技巧,感情丰富地进行朗读,这是朗读训练的高级目标。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训练点,使每次训练目标有所侧重。这样,学生一旦掌握前述的朗读技巧后,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创设朗读情境。创设与当前朗读教学相关的情境非常重要。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卜或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学习,学习者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从而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朗读教学应创设接近学生真实情感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朗读训练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朗读知识的应用和朗读技巧的建构。如在朗读《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月下荷塘的景色图片或影片,以此增强学生对荷塘月色的体验。
3.选择不同方法,设计自主训练。自主训练设计是整个朗读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应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朗读训练方法,对学生的自主训练作不同的设计。朗读训练方法比较多,如个别朗读、齐读、对读、赛读、分角色朗读、示范朗读、模仿朗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品读、美读等等。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朗读训练目标,设计出相应的学生自主朗读练习的方法。常用的自主朗读训练方法有:(1)模仿朗读。以教师或朗读水平比较好的学生的朗读为示范,学生进行模仿性朗读训练。通过示范者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和朗读欲望,并能为学生的朗读练习提供一个范本。学生根据示范朗读,进行模仿训练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自主的朗读体验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朗读技巧的过程。(2)录音朗读。即学生将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再由自己、教师或小组同学一起进行听、辩、议。学生在自己朗读的时候,往往较难发现朗读中的缺陷,而通过录音听,却很容易发现自己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再加上老师或小组同学的评议和指点,对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极有帮助。(3)表演朗读。即带有表演性的朗读。学生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朗读,表演朗读需要学生运用更多的技巧、投入更多的情感进行大胆的演示性朗读尝试。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进一步提高其朗读技巧的运用,强化其朗读技能的建构。(4)品读。即边赏析边朗读,在朗读中品味、在品味中朗读。这个过程是强化语感的过程,也是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建构朗读技能的过程。赏析是一种深入的体会和品味,它是对语言深人的知觉、感悟,是对朗读文本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语感得到了深化,而在语感的深化中进行品读训练,能进一步引导朗读技巧的运用,促进朗读技能的建构。(5)美读。即学生感情充沛、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要悉心体悟,表现出朗读中的音乐美。美读是朗读中的高层境界,教师应指导学生沿着言语的阶梯,去攀登作品的精神境界,将作品的思想感情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感情;将作品的言语积淀转化为学生的语感,并通过有声语言深刻、细腻地表达出来。这是朗读美学层次的境界。
4.设计协作训练。其目的是为了在自主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训练,以进一步深化对朗读技能的建构。协作训练过程是学生在小组中朗读,由小组进行评议,边议边练,使训练进一步深化的过程。具体操作步骤是:第一步,学生针对相同或不同的朗读材料,进行个别朗读;第二步,小组的其他同学进行评议、讨论,分析其优劣,指出缺陷,通过示范朗读等方法指导其朗读;第三步,学生进行个别试读,其他同学再评议、指导。经过这样几个回合,学生在协作互动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朗读技能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