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装备制造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5:2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装备制造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装备制造业论文

篇(1)

近年来,随着沈阳经济的蓬勃发展,其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快速上升,装备制造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根据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有意识地组织产业转移,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沈阳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强大实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和数量可观的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根据装备制造业企业规模的大小,实施不同的产业转移战略。

一、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转移模式

1.直接投资模式

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形式是跨区域直接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跨区域直接投资是指企业跨越区域界限到其他区域去投资设厂,进行生产和销售。在运行上表现为发达区域企业对发展中区域的投资行为。在国际上,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及产业移入国的产业升级主要是由经济高梯度国家向低梯度国家的直接投资来实现的。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能够使抚顺迅速积累资金,为区域经济的起飞创造条件,产生要素注入效应。同时,伴随产业转出地沈阳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将越来越高。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将那些传统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部分环节转移出去,利用抚顺优越的地理条件,廉价的土地等生产要素,以及优惠的税收财政政策,也可有效降低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

2.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

在国际市场上,企业一体化是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配置各种要素资源,精确地管理着各国的协作企业,形成一体化的产销网络体系。内部化是企业一体化形式的一种,是将各个生产协作企业并入跨国公司之内,再加以整合,通过使各子公司形成更为专门的内部分工来提高整体效率的模式。内部化的实质在于用内部管理取代外部市场,用内部分工取代市场分工。内部化的意义在于企业将各项在市场上进行的交易纳入企业内部进行以节省交易费用。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可利用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通过对抚顺企业进行股份购买、收购和兼并,然后对其进行改造或提高装备水平或加强管理等,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如沈阳机床一厂的原材料供应大部分来自于抚顺,通过对抚顺原材料供应企业的内部一体化,可有效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同时,对抚顺企业而言,不仅为企业引进了资金、技术等有形资源,更为企业带来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和新的管理方式等无形的资源。

3.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

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是跨国公司一体化战略的第二种形式。它是指跨国公司仅保留最关键的功能,如研发和销售,其它功能通过外包或合作借助外部企业完成。在虚拟化组织形态下,整个产销网络体系中的众多企业虽然在同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却并不属于同一个跨国公司,对该跨国公司而言,它们仅是执行其某种功能的一种虚拟组织。虚拟化模式的核心是企业借助外部力量完成某些内部功能,它的关键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环节上,而将附加值低的环节虚拟化。

在虚拟化的具体形式中对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的是零部件外包,即OEM或者ODM。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对沈阳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产业转移也是比较适合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沈阳机床一厂为例加以说明。近年来,沈阳第一机床厂提出了“协力”的概念,认为企业的生存和兴旺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取决于它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协力是指与供应商和协作厂商之间建立的新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共同的市场,实现共同的利益。经过发展规划,沈阳机床一厂逐渐加强了专业化分工。在零部件生产上,仅保留关键件的生产,而将其他自身成本高于市场的零部件输出,交由外协外扩厂商完成。通过协力概念的成功应用,有效缓解了机床一厂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改善了企业“大而全”的组织模式。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内部管理效率明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迅速增强。鉴于这种模式取得的良好效果,沈阳装备制造业大型企业都可以运用和发展这个模式。由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原料或提出样品的样式和规格等要求,必要时提供技术和设备,给予一定辅导,由抚顺装备制造业企业完成相应生产和加工环节,并收取一定费用。即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主要进行产品的最终组装、研发、提供关键技术和进行附加值高的配件产品生产。而抚顺配套企业主要生产技术含量低、批量低、专业性分工要求高的各种配件和半成品。这种模式的广泛应用将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以及沈抚共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转移模式

1.整体迁移模式

造成整体迁移的重要原因:一是一种具有更大增值能力的新兴行业造成了行业的成长替代。二是企业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企业须向一个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迁移。

沈阳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大多为零部件加工和配套企业,技术含量较低,规模较小。而沈阳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高端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制造,重点培育和支持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那些传统的、技术含量较低的零部件加工和配套环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那些已经失去优势的中小企业的整体迁移为大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同时,随着沈阳的发展,各种要素价格持续上升,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将逐步提高。此时,中小企业应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地域,将企业迁移到具有区位优势的抚顺,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合作研发模式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实力有限,或创新能力不足或生产能力不足,产业链短,因此,合作式的生产、研发的模式也比较适合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合作研发模式体现在前后向关联企业的合作、生产型企业与研发型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上。首先,由于装备制造业工艺复杂,生产环节较多,造成一些企业只是在某一领域上有所擅长。这样,处于前后向关联的企业可根据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与其他企业合作生产,形成集群优势。其次,生产型企业应加强与创新研发型企业的合作。研发和创新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沈有一定创新研发能力的企业可与抚顺生产型企业合作,以弥补自身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也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在科技创新中,基础研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之后的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基础研究是一项新产品诞生的基础和前提。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的发源地,因此,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应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目前,抚顺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以及一批重点大学,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禹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组织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篇(2)

一、引言

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是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其主要思路在于通过对决策单元(DMU)进行线性组合构造有效前沿面,通过解每一个决策单元相应的线性规划来判断该决策单元是否位于有效前沿面来评价其相对有效性。DEA方法自问世以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有不少学者应用此方法对不少领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马占新,唐焕文利用改进的DEA方法对东北某省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叶世绮,莫剑芳利用DEA方法中的C2R模型对四个经济特区宏观经济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本文采用C2R模型来评价1998年~2007年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的投入产出相对效率。

二、C2R模型基本思想

在一个经济系统或一个生产过程中,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每个DMU都有m种输入和s种输出,其中Xj=(x1j,x2j,…,xmj)T,Yj=(y1j,y2j,…,ysj)T,(j=1,2,…,n)为决策单元的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向量。则DEA方法的C2R模型线性规划问题如下:

假设上式线性规划求得的最优解为λ*,S*+,S*+,θ*,则基本结论如下:当θ*=1时,表示与生产可能集中所有投入产出模式相比,DMUj0的投入向量己不可能被等比压缩,也就是说此时加大投入不会再增加产出,显示了该决策单元的有效性,即DEA有效。当0<θ*<1时,即DEA无效。当λ=1时称为当年规模收益不变,表明当年达到最佳产出规模;λ<1时,称为当年规模效益递增,且λ值越小规模递增趋势越大,表明在这一年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入,能获得更大比例的产出;λ>1时称为当年规模效益递减,且λ值越大规模递减趋势越大,表明在这一年里,即使增加投入,也难以获得更大比例的产出,甚至得不到原有的产出。

三、实证研究

1.工业行业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从技术和经验上,DEA对DMU个数有如下要求,一是参考集中的DMU应该具有“同类型”特征,二是通常认为参考集元素的个数不少于输入输出指标总数的二倍为宜。除此之外,还应该避免输入(输出)集内部指标间的强线性关系,经过全面系统的分析,确定四川省装备制业业效益评价的输入指标为:固定资产投资、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确定输出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和外销产值。由《四川省统计年鉴》整理出10年(1998年~2007年)各指标的数据,因篇幅有限,略去投入产出表。利用EMS软件实现,计算θ、λ和k值,得出DEA结果如表所示:

2.结果分析。(1)由表可知,在1998年~2007这10年中,2004年和2006年、2007年这三个年份的投入产出效率值θ=1,这三个近期年份相对于其他年份来讲,投入产出状态已达到最佳,投入无冗余,其固定资产投资、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投入都已达到最优程度。(2)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的其余几个年份均为DEA无效,说明资源间组合未达到最优,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规模递增的单元均为技术无效,说明规模效益递增的取得大多是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对技术依赖不够,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这与四川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长期以来,四川的装备制造业过于依赖资源型生产,在技术领先、科技含量高的领域却发展不足,处于“三高一低”的局面。且由于装备制造业占到四川省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0%,其产业内的资源利用率等现状,间接造成四川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3.对非DEA有效的单元的改进。保持现有产出不变,根据公式x=(1-θ*)xn+s-*可计算出各个投入指标可节约量,即现有投入的投入剩余。保持现有投入不变,根据公式y=s+*可计算出各个输出指标可增加量,即现有输出的产出亏空。由此可算得装备制造业的1998年固定资产投资若为306.9727万元、财务费用若为12.9737万元、利息支出若为220.8926万元,可得到其最佳产出组合为工业总产值301.7067万元、外销产值8.1305万元,使该年达到DEA有效,即经营效率最佳,其他年份同样计算。

三、提高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相对效率的建议

综上所述,提高现有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远比增加投入资源更重要、更有效。一是建立技术中心。由国家投资,依托东汽等大型企业,联合中国科学院工程所、东华工程科技公司、四川大学、重庆钢铁设计院等单位,组建国家装备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使之成为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的龙头。二是增加科技投入。建议设立国家级的新材料创新基金,省、市两级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对重大科技攻关予以大力扶持。三是加强科技合作。引进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与国内国际的大型制造企业合作,争取摆脱资源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向技术含量高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篇(3)

在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初期,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企业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主要是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进行,循环经济标准的实施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措施推进。企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

(1)强化全员培训。通过大量的宣传、培训、研讨、交流等形式使企业员工熟悉国际能源和绿色制造准则,提高循环经济标准化意识,树立以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为主线的大局观念,在注重循环经济标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利用标准来规范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实力。

(2)强化依法管理。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贯彻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使之全面渗透于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设计、生产、投入、厂区环境、工作生活等重要环节。通过制定符合法律规定的管理制度来安排好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明确职责分工,调整好内部关系,规范工作流程。

(3)强化依法贯标。凡是国际上通行的、涉及同行业产品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都要成为全员无条件遵从的标准。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每个员工的贯标行为,扎实推进贯标工作,在企业内形成了解标准、重视标准、贯彻标准的良好氛围,以贯标改善企业运行状态,进一步夯实企业规范管理基础。

1.2市场导向采标型模式

在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中期,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健全,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循环经济标准化经验,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企业主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及国际上同行业先进企业标准。在市场导向采标型模式下,企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

(1)重构企业经营目标。明确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主体地位和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彻底转变单纯追求利润额经营目标,更多关注生态安全与社会福利增进等目标,走绿色创造发展之路。重视标准化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将标准化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使标准化工作卓有成效地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服务。

(2)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以产品研发为切入点,将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贯穿于包括市场调研、开发设计、工艺工装、生产制造、检验包装、市场营销等产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制定实施产品标准化策略,增强产品的适用性,使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销售收入水平,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3)建立技术标准体系。根据企业自身的技术张金梅: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模式研究水平和产品特点,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在内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将标准化工作融入到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工艺制造、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中去,用标准来规范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坚持企业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以期达到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不断进步。

(4)创新采标工作机制。摆脱为了采标而采标的带计划经济色彩的采标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实质性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技术标准。把采标与自主开发、产学研合作、引进技术消化创新、加速技术创新步伐等多种研发方式相结合,坚持科学采标、主动采标。通过采标工作,实现自主创新,从而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1.3标准主导参与型模式

在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后,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健全,企业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在这一阶段,企业具有了较强的循环经济技术与标准化科研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循环经济标准化经验,能够自主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根据市场需求,企业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并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标准,促进技术的产业化和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已完全融入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精益制造之中。在标准主导参与型模式下,企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

(1)以持续采用国际最新标准为基点,创新并形成更高的企业标准。为适应企业技术进步及满足市场需求,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国外标准最新版本,在消化、理解、吸收和转化的同时,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加大企业标准的系列化、通用性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力度,使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间的衔接更加合理。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准创新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联动。加强对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信息、产品使用信息和竞争企业产品实物质量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坚持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为主导,把技术开发工作纳入到标准化工作的轨道上。重视研究和推广能够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与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建立横向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开发平台,推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其综合应用开发,促进技术与标准的融合。

(3)以提高研发能力为动力,参与制定国家乃至国际标准。不断提高每年投入标准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专利技术研究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将人才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列为企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深刻认识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以及标准对企业形象提升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努力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工作,显著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

(4)以质量持续改进为支点,不断优化产品标准。产品的演变与发展日新月异,标准必须及时适应市场与技术快速变化和发展的需求,不断注入新的、先进的内容,用以指导企业科学生产,提高产品性能,满足国家标准和市场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以低碳设计促进标准创新,推进标准化工作逐步走向国际化。通过持续不断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标准质量,在实现企业可持续低碳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国内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顺应国际化的潮流,抓住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掌握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实现我国从被动采用国际标准到主动引领国际标准制定的突破,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篇(4)

2河南省装备制造产业工业设计现状分析

2.1河南省装备制造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认知现状调查

通过对河南省重点培育的51户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考察,包括登陆企业官网,与企业管理层(研发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邮件访问,获取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认知现状。从企业网站的招聘信息来看,明确提出招聘工业设计专业的有8户,占15.7%,招聘人数在2人,均是成套设备生产商。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产业的现实状况,即目前河南省有能力生产成套(台)设备的企业虽然都拥有自己的产品价值链,但由于技术差距、品牌差距的存在,价值链的效益不高,产品的研发投入不够,产品外观造型多是抄袭或跟风模仿,对工业设计的投入非常有限,另一方面,非成套设备生产商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零部件配套商,根本不会去关注工业设计的价值。通过网络邮件调查“工业设计的作用(多选)”,调查一共发出153份邮件,共收到131份回复,其中明确回复“不知道什么时是工业设计”的有23份,认为工业设计的作用是“使产品更美观”的有98份,认为工业设计的作用是“使产品更好用”的有32份,认为工业设计的作用是“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有16份,认为工业设计的作用是“提升品牌形象”的有15份,认为工业设计的作用是“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的有9份。

2.2河南省装备制造企业工业设计相关数据调查

对企业管理层回复的邮件进行分析,统计河南省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造型设计阶段主要采取的形式、企业工业设计师的岗位规模、学历结构现状。对“企业在产品造型设计阶段主要采取的形式”的统计,由工程师负责的占63.6%;由企业工业设计师负责的占18.2%;与设计公司合作的占11.4%;与设计院校合作的占6.8%。对“企业工业设计师在岗人数”的统计,0人占54.8%;1-5人占28.6%;5-10人占11.9%;10人以上占4.7%。对“工业设计师学历结构”的统计,大专学历的约占34.3%,本科学历的约占65.7%。

2.3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现状

从调研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整体发展滞后,与国内其他装备制造业发达地区比较,工业设计发展水平远不足以支撑河南省装备制造产业的转型与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51户河南省重点扶持的装备制造企业中仅有8户近两年在招聘工业设计人员,而其它工程、营销、管理、财务等人员几乎各企业每年都在招聘,由此可见工业设计在大多数企业中处于边缘地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知程度远远不够。大部分企业管理层人员对工业设计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美工”层面,依然把工业设计与“表面功夫”混为一谈,对于工业设计在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加品牌价值中的作用知之甚少,没有意识到工业设计在成套装备产业链中的价值。(3)企业工业设计人才层次普遍偏低,无法参与或不足以承担企业产品研发的重要任务,在企业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河南省装备制造企业工业设计人员学历结构主要集中在本、专科层次,几乎没有工业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设计在企业应用的深度。总之,在调查的河南省装备制造业重点扶持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工业设计的价值,企业重技术轻设计,一味地强调技术创新,几乎忽视了工业设计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

3产业升级背景下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发展策略

3.1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业设计的基础

比较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较好的地区,其发展之路有以下共性:一是工业产业基础雄厚;二是政府引导,搭建平台,在企业推广工业设计,为企业与设计机构建立合作桥梁;三是通过地方高校加强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积极推动企业与地方院校进行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5][6][7]。目前,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从规模上具备了发展工业设计的产业基础,同时河南省装备制造产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3.1.1政策基础-行政导向2006年,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了工业设计对于制造业发展的作用。2007年,国务院的《关于加快服务业的若干意见》6次提到了发展工业设计。2010年,工信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2011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在重点推进的八个领域的高技术服务中,排第一位的是研发设计服务,对发展工业设计给出了相关的行政建议。2012年,工信部印发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尽管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前所未有地重视工业设计,但是,通过在河南省工信厅网站以及文献资料查阅,发现河南省政府部门关于发展工业设计的政策文件还相对较少,政策基础较为薄弱。3.1.2人才基础-高校规模河南省经教育部批准设有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的本科院校共有9所,近年来部分院校也相继获得了设计学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教学水平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国内外设计大赛中频频获奖,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全国各地。但是,跟其他设计教育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以下差距:(1)办学层次有待提高。河南省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已经初具规模,但办学主要还是集中在本科阶段,有硕士点的高校也不多,目前,河南省还没有工业设计博士层次的教育。(2)培养体系有待改进。部分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完全照搬国内其它院校,培养目标不切实际,没有自身的办学特色,造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能力不接地气,不符合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要。这是目前很少有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留在河南本省工作,人才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

篇(5)

二、完善合同管理建章建制工作

合同管理工作涉及部门繁杂,环节颇多,为了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规范环节推进,应通过制定明确专项规章制度的形式,对于岗位、职责、等重要核心内容进行明确。

(一)设立专业合同综合管理岗位

设立合同综合管理岗位,具体负责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对所属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参与重大项目的法律论证、谈判、合同文本起草;负责合同审查审批流程的管理、设定;负责对机关部门承办的合同进行综合审查和管理;负责对所属单位上报的合同进行综合审查;负责合同履行综合管理;负责合同信息统计分析与应用;负责合同系统的应用管理和运行维护;负责合同专用章的设计、审批和备案管理;负责合同示范文本的制定与使用管理;负责合同签约授权管理;其它属于合同管理的事项。

(二)明确合同承办人员职责

合同承办部门是指负责合同事项启动和推进合同签订的主责部门。其应负责按相关规定以招投标、谈判的方式选择合同相对人,并组织合同谈判和起草工作。因此合同承办部门应当合同签订的前期工作进行充分的准备。

(三)设定合同执行专人专责制度

执行合同的部门或单位是合同履行的责任主体。合同执行单位包括负责合同履行的合同承办部门、合同签订后实际承接合同履行工作的其他部门或单位。合同执行单位全面负责合同履行工作,其主要职责为:按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催促合同相对人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接受或出具合同履行相关资料;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合同履行验收;实时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及时向合同综合管理部门报告合同履行异常情况,收集相关证据,按规定程序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提出合同变更、结算、解除申请;建立合同履行台帐及档案。合同执行单位应对每份合同指定履行负责人,负责具体合同的履行工作,确定其权限,需要其签署合同履行相关文件的,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篇(6)

华为在20年前还是作坊式的小企业,如今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中兴通讯由一间300万元成立的小公司成长为年收入51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为什么这两个曾经不起眼的企业却创造了惊人的业绩?如何能使这些初步获得成功的企业基业常青?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通讯设备制造企业成功的因素分析

1、华为技术。(1)清晰的战略定位。从华为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华为多年来一直坚持专业化战略,在产品开发上一直实施业内闻名的“压强战略”,在决定成功的关键技术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20多年的发展中,“压强战略”始终贯穿于华为的研发、营销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多各环节,这种清晰的专业化发展战略定位让华为心无旁鹜地致力于基础通讯设备的研发,最终被思科列为未来最具竞争力的对手。

(2)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中国没有哪一家通信企业能像华为这样每年都拿出超过销售额10%的资金用于专门的产品研发,对一个前途未卜的3G持续投资上百亿美元进行开发。华为这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在NGN网络的研发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顺利实现由中低端路由器向高端路由器的转换,最终拥有和国际通讯巨头同场竞技的实力。

(3)强势企业文化。华为公司奉行的是“狼性文化”,狼的三大特性: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狼性文化”的主要表现是:华为在产品研发上大手笔投入,为开发产品而不计成本;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积极进行像狼一样的市场攻伐。《华为基本法》第一条就写道:“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狼性文化促使华为始终为了自身的进步不停奋斗着。

(4)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华为的营销战在业界历来以快、狠、准著称,不管是在创业初期推行的“农村包围城市”还是在发展过程中令对手叹为观止的客户关系经营,华为的目标只有一个:拿到订单,占领市场。作为公认的“营销帝国”,华为总能采用最有效的营销模式快速占领市场。

2、中兴通讯。(1)明确的战略定位。与华为的专业化发展战略不同,中兴一贯将自己的战略定位在多元化、差异化上。20多年来中兴通讯一向采取低成本稳定发展战略,至今成为惟一拥有全套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基站及交换系统的中国厂商。在研发与营销投入上,中兴并不像华为那么大手笔,中兴租用的办公楼都是不显眼的办公楼。

(2)市场导向,而非产品导向。2003年中兴的销售额曾历史性地超过了华为。中兴超越华为主要在CDMA和小灵通两个产品上,表面上这只是两个产品的问题,但实际却是战略的问题。中国联通最开始选择IS-95A增强型CDMA技术而放弃CDMA1X这种更为先进的技术,其重要原因是建设经营CDMA网络的国家大都采用IS-95A技术。中兴认准中国必然会采用成熟的技术而非最先进的技术才能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

中兴通讯开发小灵通产品可说是运用了“蓝海战略”。虽然小灵通被认为是被淘汰的技术,但中兴通讯还是决定专门从事小灵通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在中兴看来,中国农村面积广阔,固定电话需求较少,用户分布零散,但仍然需要铺设大量的线路,缆线维护成本较高,小灵通通信可以解决有线通信实施过程中的难题。事实证明中兴通讯公司的决策是正确的,小灵通为中兴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3)“中庸之道”的企业文化。从中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兴一直采取稳中求进、低成本开发的战略,这与中兴的“中庸文化”有着密切关系。首先,中兴能够把握国内市场的每一个热点。从GSM、CDMA到小灵通以及到现在的TD-SCDMA,中兴几乎能够把握每一个国内市场的热点。如在手机终端产品呈爆发性增长的2002年,中兴通讯也没被落下。中兴通讯是国内唯一提供GSM、CDMA和PHS三大系列产品的手机生产企业,在CDMA、PHS手机上获利丰厚。其次,中兴拥有齐全的产品线。据说中兴拥有世界上最齐全的产品线,“不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中兴始终坚持的做法。

二、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1、性价比优势丧失。华为、中兴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于利用国内的人力成本优势,向电信市场提供更具性价比的电信解决方案,挑战成本极限。据统计,欧洲企业研发人员的年均工作时间只有1300—1400小时,而华为研发人员的年均工作时间却达到了2750小时,是欧洲同行的两倍。与此同时,华为研发的人均费用只有2.5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的人均费用大约为12—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正是依靠不计多干、苦干,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研发投入产出比接近大多数西方公司的10倍,这就是华为低成本的核心所在。

电信设备企业的几次大兼并,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合并,除了增强产品线和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的考虑以外,最大的希望还是节省成本。当华为还在奋力追赶北电、朗讯等二流电信设备商时,全球的电信设备市场只剩下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思科和摩托罗拉等五大玩家,华为以前产品的性价比优势逐步消失,而完成整合的巨头们下一步的目标则必然会对准华为。

2、缺乏市场应变的战略管理能力。国际电信巨头在短时间内完成合并使我们看到了他们优秀的战略管理和实施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市场的清晰和完整的认识,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有效把握,对市场挑战和威胁的及时预警,对企业自身定位和战略的理性的思考。

中国企业刚刚进入国际化竞争,在灵敏度和企业战略应变上还需要加强。虽然华为也曾与马可尼谈判过收购,也曾同西门子商量过兼并,但是都没有成功。由于中国企业应对变化的战略不够明确和肯定,在落实的细节上过多地纠缠、犹豫不定,并且缺少跨国并购经验的经验,导致了落实行动的迟缓。

3、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由于外国企业申请的专利太多,目前在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坚实的技术壁垒,如当前移动通信领域大部分专利仍掌握在日、美、韩等国手中,而且这些国家都拥有移动通信领域的世界级企业,如三星、松下、爱立信、日本电气、高通等,专利的申请人也多是这些企业。现在由中国提交并被采纳为国际标准的数量较少,领域狭窄。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外的大制造企业的科研投入一般为年销售额的4%左右,进入90年代后这种投入明显加大,为10%左右。近年为了研究和开发3G移动技术和其他新技术,国外有的大公司对移动通信的科技投入提升到16%。就科研投入的比例而言,中国一些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科研投入比例也相当大,但由于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生产规模无法与国外大型制造商相比,所以从绝对值看,目前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科研投入仍然很少,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科技投入低导致了中国通信制造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的薄弱,

三、结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兴和华为这样的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已经在很多重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在规模、技术、品牌等方面与跨国企业的差距依然很大。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在成功地实现了优秀到卓越的跨越之后,下一个关键的挑战是如何使企业能基业常青。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实力、市场运营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证企业的长久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悦:世界主流通信制造企业整合对中国通信业的影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

[2]成媛:我国通信设备企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篇(7)

 

从2005年7月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开始人民币汇率由8.27一路升值到2011年2月初的6.58的水平,累计升值约20%。然而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不断加大。装备制造业也不可避免的会面临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挑战,而且加之我国制造业本身固定资产投入大和计划经济遗留缺陷,造成它对风险反应慢,抵抗风险能力弱,所以该行业面对的挑战更加严峻。辽宁省作为装备制造业大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希望通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细分行业的分析,为辽宁省和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环境下保持良好稳定的发展。

一 模型建立

1.方程建立

借鉴Fama-French(1993)的三因素模型,拟通过增加汇率变动作为新自变量来解释公司价值影响因素。所以可称为四因素模型。采用下面基本方程估计各子辽宁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

其中代表第个行业第个企业在第月每股每月收益率。代表无风险收益率,本文采用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进行估计。代表第个行业第个企业在第月超额回报率。代表股票市场月收益率论文格式,本项目采用上证综指月收益率作为股票市场月收益率进行估计,表示股市第月超额回报率。代表人民币汇率在月内的变动率,本项目采用国际清算银行(BIS)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收益率作为汇率变动率进行估计。由

得到,代表第t月内平均汇率水平。

代表第月的规模因素,为小规模公司与大规模公司收益率之差。代表第月的账面市值比因素,为市净率高的公司与市净率低的公司收益率之差。按照Fama和French在1993年的文章中所使用的划分方法,我们可以按照股票规模和账面市值比将股票进行分类。根据股票的流通市值的大小把样本股票分成两类,股票流通市值大的分为一类(B类),小的分为另一类(S类),比例为各占50%。根据账面市值比高低把样本股票分为3类,分类的标准是把所有样本股票中账面市值比最高的30%归为高(H)类,中间的40%归为(M)类,最低的30%归为低(L)类。然后把所得分类进行交叉,得到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股票市值形成一个资产组合,记成SL,SM,SH,BL,BM,BH

计算方法如下:

借助此方程,希望在研究中求出这一外汇风险暴露系数。进而通过汇率变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的微观分析去研究辽宁省装备制造行业中各子行业受汇率变动的影响。

2.样本选择

本文首先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细分为7个子行业。然后重点选择了沪深两市中辽宁省装备制造行业7个子行业中的全部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其中金属制品业3家、普通机械制造业3家、通讯设备制造业2家、电子原件及器材制造业2家、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家、汽车制造业3家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家。采用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间的月度数据进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3.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1)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LLC检验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均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序列均为平稳序列论文格式,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估计。

(2)协整检验

采用基于Engle - Granger二步法发展起来的Kao检验来对各子行业股票收益率与汇率变动、市场收益率、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得出,至少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变量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因此检验结果显示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至少存在一个协整方程。

4.模型选择

由于面板数据存在两维特征,进一步估计之前要确定模型的设定形式,即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对于模型的设定形式,可以根据所研究问题的特点来决定。如果仅对样本自身的效应进行分析,则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如果是用样本推断总体效应,则宜使用随机效应模型。鉴于本文实证研究只是基于装备制造业大类,关注其中各子行业自身特定情况对外汇风险暴露系数的影响,并未侧重由各子行业情况考察、推断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外汇风险暴露状况,在这方面Panel-data的固定效应模型更具优势,所以我们针对各子样本建立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

1

二 模型结果分析

1.参数估计结果

在对模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估计时,考虑到截面成员所受的外界冲击基本相同,同期成员的随机误差项可能是相关的,具体使用的是Cross-section SUR估计,其回归结果见表1。

表1 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外汇风险暴露系数估计

 

行业

JSZP

0.899679**

(21.205435)

-0.090315**

(-0.343659)

1.566690**

(3.668327)

0.018564

(0.045545)

PTJX

1.033440**

(20.581688)

-0.700326**

(-2.576595)

2.053987**

(6.559008)

-0.630762**

(-2.110594)

TXSB

1.034377**

(20.402309)

-0.339461*

(-1.326687)

3.116497**

(6.880087)

-0.888141**

(-2.054509)

DZYJ

0.923233**

(16.736245)

-0.700479**

(-2.576957)

2.737826**

(7.045861

-0.889138**

(-2.397708)

JSJ

0.905160**

(13.176456)

-0.619688*

(-1.537819)

2.327638**

(4.041535)

-1.048399**

(-1.907463)

QCZZ

0.998182**

(14.358390)

-0.810589**

(-2.494467)

1.540573**

(2.532047)

-0.304571

(-0.524538)

DQJX

1.013858**

(12.536355)

-0.736504**

(-3.205583)

1.957501**

篇(8)

引言

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中地位显著的重要产业部门,是指为国民 经济 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因其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产业关联效应显著等特点已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水平、创新能力、 工业 实力的综合反映,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其他产业的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及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在当前国际制造业的转移中,一方面,发达国家因 成本 上涨和对资源的珍惜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将国内的传统制造产业向外转移,对装备制造业则是将生产环节外包;另一方面,发展

三、四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及原 材料 主要依赖进口。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研发的投入都显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优势产品的开发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和产品较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在一些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如大型铸锻件)方面也主要还需要依赖进口。

(二)产业组织水平不高,产业集聚效应虽然初显但集群化发展的程度还较低。虽然在德阳、自贡的装备制造业集中度较高,外协配套企业也初具规模,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但从产业链的发展要求看,以优势产品为龙头的产业链急需向纵深方向延伸,而目前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作程度不高,合作关系不紧密,配套企业的配套能力不强,配套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很低,更多的是从事简单重复的一般加工配套,专业化技术水平较低。

(三)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在国际上有综合竞争力的重装巨型航母集团。目前,四川装备制造业尚未形成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在重装产业资源上还未实现充分有效的产业整合,资源配置的 市场 化程度不够,重装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成套性能力不强,一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和成套设备制造能力不足,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较弱,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四)大件 运输 难、土地及能源供应紧张,重装企业发展的外部 环境 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能源和用地供应紧张,影响企业的发展;二是大件运输能力相对滞后,目前的大件运输通道通行能力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大件运输的需求,特别是岷江航道在枯水期,因水位不够,使运输大件受限,这已成为制约四川重装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四川省重装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五)重装产业人才状况不适应重装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一方面,随着重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重装人才,尤其是技术核心骨干人才、高层复合 管理 人才等关键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受地处西部内陆的区位劣势,重装人才出现了引进困难且易流失的不利局面。如何围绕重装人才需求,制定出符合本省实际的产业人才政策,从体制和机制上彻底解决重装人才引进困难,保证人才不易流失,是目前一个亟待研究和需要彻底解决的问题。

四、加快发展四川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和引导,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提高重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一是加大政府对科研的投入,充分发挥重装创新研制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带动企业加大对研发创新的投入;二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积极推进企业的国际国内技术合作与交流,集中研制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项目,为产业化和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尽快提升我省重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集中资源支持装备制造业国家级和省级工程中心以及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全面落实国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配套政策。

(二)改革和完善产品链的组织结构,提升重装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水平。一是实现纵向联合,延长产品链。以龙头企业牵头,向下游扩散产品。研究外协加工扩散的问题,按专业化协作思路组织生产;二是推动横向联合,实现哑铃式发展。核心企业掌握关键技术、关键市场两头,中间加工能力尽可能扩散、延伸到横向专业化加工企业,包括有条件地向协作企业整体转让部分技术,在核心企业和外协加工企业之间建立互惠的、稳定的外协配套关系。

篇(9)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205-02

本论文借助“投入―产出”法的思想,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科技生产活动进行有效性分析,计算其科技生产效率值,并据此进行分析评价。

一、DEA模型介绍

本论文中使用的C2R模型是DEA最基本模型{1}。假设有n个DMU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以及s种类型的“输出”,分别表示该单元“耗费的资源”和“工作的成效”。它们可由图1给出:

其中,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投入量;yr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类型输出的产出量;Vi为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一种度量(“权”);ur为对第r种类型输出的一种度量(“权”);而且xij>0,yrj>0,Vi≥0,ur≥0,i=1,2,……,m;r=1,2,……,s;j=1,2,……,n。

记Xj=(x1j,x2j,……,xmj)T,Yj=(Y1j,Y2j,……,YSj)T,j=1,2,……,n。则可用(Xj,Y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DMUj。对应于权系数V=(V1,V2……Vm)T,u=(u1,u2……us)T,每个决策单元都有相应的效率评价指数:

其含义可直观理解为{2}:hj等于1时投入得到100%产出,小于1时,投入没得到全部回报。例hj=0.75,直观含义,只要投入现投入的75%,即可达到现有产出水平。

我们总可以适当地选择权系数V和u,使其满足hj≥1,j=1,2,……,n。

现在对第j0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简记DMUj0为DMU0,(Xj0,Yj0)为用(X0,Y0),hj0为h0,1≤j0≤n。在各单元的效率评价指标均不超过1的条件下,选择权系数V和u,使hj最大。于是构成如下最优化模型。

则原分式规则转化线性规划为:

maxμTY0=VP

s.t.ωTXj-μTYj≥0,j=1,2,……,n。

ω≥0,μ≥0

分式规则与线性规则之间有如下定理{1}:

)若V0,u0为分式规划的最优解,则ω0=t0v0,μ0=t0u0为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并且两个规则的最优值相等。其中t0=1/(VTX0)。

)若ω0,μ0为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则ω0,μ0也为分式规则的最优解,并且两个规划的最优值相等。

C2R模型下DEA有效性定义{1}:

定义1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ω0及μ0满足h0=μ0TY0=1,则称DMUj0为弱DEA有效。

定义2若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某个最优解ω0及μ0满足h0=μ0TY0=1,且ω0>0,μ0>0,则称DMUj0为DEA有效。

从定义1和定义2,我们可以得出两点推论:一是若DMUj0为DEA有效,那么它也是弱DEA有效;二是当h0=μ0TY0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年度DEA评价

1.DMU确定。本部分选取年度作为DMU,共选取6个DUM即:DUM1为2001年度,DUM2为2002年度,DUM3为2003年度,DUM4为2004年度,DUM5为2005年度,DUM6为2006年度。

2.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科技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7项科技投入指标和4项科技产出指标作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产出评价体系,指标详见图2。

按照科技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所选取的数据,源于2003年度至2007年度辽宁科技统计年鉴(以下简称相关数据,具体数据略)。

3.DEA模型。本论文采用为转化线性规划的C2R模型:

maxμTY0=VP

s.t.ωTXj-μTYj≥0,j=1,2,……,6。

ω≥0,μ≥0

ω=(ω1,ω2,ω3,ω4,ω5,ω6,ω7),μ=(μ1,μ2,μ3,μ4)

4.计算结果。运用LINGO软件,根据相关数据,参照数据包络分析通用编程模型{3}进行程序编制,计算结果见表1。

5.结果分析。从DEA绩效系数看,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是EDA有效,说明科技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即科技投入得到充分的利用。2001年和2002年绩效系数未达到1,说明这两年不是DEA有效的,说明科技投入未全部得到产出。

从2001年到2006年综合评价来看,6年绩效尽管不是最优,但已达99%。其主要原因是2001年和2002年的影响,使总体未达最优,下面变换DMU和相关数据,分析2001年和2002年究竟哪个行业绩效导致两年度未达最优。

三、辽宁装备制造业按行业DEA评价

本部分针对绩效未达最优的2001年和2002年分行业进行DEA评价。

1.DMU确定。本部分选取行业作为DMU,共选取7个DUM,即:DUM1为金属制品业,DUM2为普通机械制造业,DUM3为专业设备制造业,DUM4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DUM5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DUM6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DUM7为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投入―产出指标确定。投入―产出指标同本文第二部分。

3.DEA模型。评价也采用为转化线性规划的C2R模型:

maxμTY0=VP

s.t.ωTXj-μTYj≥0,j=1,2,……,7。

ω≥0,μ≥0

ω=(ω1,ω2,ω3,ω4,ω5,ω6,ω7),μ=(μ1,μ2,μ3,μ4)

4.2001年计算结果。运用LINGO软件,根据相关数据,参照数据包络分析通用编程模型{3}进行程序编制,计算结果见表2。

5.2002年计算结果。运用LINGO软件,根据相关数据,参照数据包络分析通用编程模型{3}进行程序编制,计算结果见表3。

6.两年计算结果分析。从表2可见,2001年度七行业绩效评价中没达最优的行业是专业设备制造业。与其它六行业相比,只有75%,可定性地说明导致2001年在按年度评价中DEA无效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设备制造业绩效较低。

从表3可见,2002年度七行业绩效评价中没达最优的行业共有三个即普通机械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绩效评价值分别是81%、67%和68%,可定性地说明导致2002年在年度评价中DEA无效的主要原因,是普通机械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绩效较低。其影响按大小顺序依次为专业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

四、结论

按前述计算得出综合结论如下:2001至2006年辽宁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和产出DEA评价中,2003至2006年科技投入和产出达到最优;2001年与2002年未达到最优。

导致2001年未达最优的定性因素主要是专业设备制造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导致2002年未达最优的定性因素主要是普通机械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按其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专业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

总体上看,2001至2006年辽宁装备制造科技投入产出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中央政府和辽宁省的政策导向有最重要的关系,是政府导向和企业努力结出的硕果。同时,也应从中看到以往辽宁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产出DEA测算评价所反映出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效率比较低的问题,这些行业应在谋求加大科技投入时更需要重点注意控制科技资源的浪费,而其余的四个行业则因可以获得相应产出,需要从科技投入的数量方面多做努力。

注释:

{1}魏权龄,岳肯.DEA概论与C2R模型―数据包络分析(一).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9(1)

篇(10)

长期以来,人们对装备制造业物流活动普遍重视不够,成本管理方式落后,只是将运输、仓储等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单列出来,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许多物流环节的费用大多划入生产成本,致使物流成本在财务账簿中得不到真实反映。由于没有对物流成本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很难从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管理中发现问题,不利于物流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管理,特别是把现代成本管理模式融入到物流成本管理中,不但能形成新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实施有效的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而且能消除物流成本的盲区,进而不断降低物流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

1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的涵义与特征

1.1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的涵义

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一般包括:供应、仓储、搬运和销售环节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生产材料的采购费用,如运杂费、保险费、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合理损耗成本等;产品的推销费,如广告宣传费等;仓库保管费,如仓库维修费、搬运费等;有关设备、仓库的折旧费等;以及物流信息费、贷款利息和回收废弃物发生的物流费等。

1.2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的特征

1.2.1乘数效应性

物流成本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物流成本的下降通过一定的支点,可以使销售额获得成倍的增长。假使销售额为500万元,物流成本为50万元,那么物流成本削减5万元,不仅直接产生5万元的利润,而且因为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10%,所以间接增加了50万的效益,这就是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数效应。

1.2.2隐含性

我国物流科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存在着许多空缺之处。目前装备制造业对物流成本没有单独核算,最多只是把运输、仓储等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单列出来,而在整个运营过程中,许多物流环节的费用大多划入生产成本核算,因此无法明确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

1.2.3分散性

物流成本的产生并不单纯集中在某个或几个职能部门,而是跨越了涉及装备制造业的全部物资流动活动的范畴,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及其他的相关部门。由于物流成本的产生与物资流动密切相关,而物资流动的范围是跨越了装备制造业的众多职能部门,因此使得物流成本的形态呈现出比较分散的态势。

2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

物流在装备制造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各企业基本上是根据会计报表的分类办法,将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根据我国2001年8月颁布的《物流术语标准》的概念,物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等环节,各个环节都有相对应的物流成本。销售物流只是物流的一个环节,其成本仅仅是整个物流成本的一部分,这样就导致了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的模糊和低估,从而使得企业并不能对物流成本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控制。 2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失误

在通常的装备制造业财务决算表中,所表示的物流费用核算的是对外部运输业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或向共用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而对于企业内与物流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费、设备折旧费等各种费用则是与其它经营费用统一归集核算。因而,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装备制造业难以正确地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这使得装备制造业较难对物流成本实施管理和控制。 3物流成本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

装备制造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控制时主要还是运用一些传统的方法,而价值工程、网络优化、计算机控制等现代化成本控制方法很少被应用,更谈不上系统应用,因而难以发挥方法、手段综合运用的最优成果,致使成本控制中科技含量较低。

3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的途径

1建立物流成本专门化管理组织

建立现代装备制造业物流组织结构要从根本上解决内部物流职能分散、物流活动难以协调的问题,必须从改造组织结构入手,建立现代的装备制造业物流组织结构。为有效地实行物流合理化,谋求物流成本的降低,必须建立个专门负责物流工作的独立部门甚至建立一个物流分公司,对物流成本实行系统控制和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创造出物流效益。

3.2制订物流成本预算控制制度

预算与控制密不可分,核定的预算是执行物流成本控制规划的基础,物流成本预算的编制既是一个计划过程,同时也是确定控制标准的过程,即预算控制。 2.1预算标准要细化和科学化

物流成本非常繁杂,覆盖到装备制造业的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各个过程,它包括了供应、仓储和销售等环节人员的工资及福利,材料的采购费用,产品的广告宣传费,仓库保管费,有关设备和仓库的折旧费等等。这无形要求了物流成本预算必须根据物流成本的特点,详尽的划分各预算标准,细化到各个物流环节、各项物流费用,使物流成本预算科学化,具有可考核性,使预算落实到实处。 2.2建立物流责任中心,明确各自责任

物流成本预算管理必须同责任成本结合起来,在装备制造业内部建立起各级物流责任中心,将物流成本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随着预算数据的逐级分解,预算的物流责任中心的层次越来越低,预算项目越来越具体。通过建立物流责任中心,不断细化物流预算责任,从而达到指标分解、层层下达、落实到人、逐级考核的管理效果。 3实行物流业绩考核

物流成本控制体系需要有效的物流成本考核,通过物流成本考核,将企业整个物流过程划分为各种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对每个责任中心明确其权力、责任及其业绩计量和评价方式,建立起一种以责任中心为主体,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通过信息的积累、加工、反馈而形成的物流系统内部的一种严密成本控制系统。 3.1编制物流业绩报告

为了反映成本考核的结果,让领导知道考核体系运行情况,让被考核对象知道他们的业绩被衡量、报告和考核,也为了便于纠正偏差,改进工作,应形成一个正式的报告制度。考核部门定期编制考核报告,报送领导层及有关部门,控制报告显示过去工作的状况,提供改进工作的线索,也是实施奖惩的依据。控制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实际成本的资料反映,“完成了多少”;控制目标的资料反映,“应该完成多少”;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原因,反映“完成得好不好是谁的责任”。

物流业绩报告就是根据会计记录编制的反映物流责任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揭示物流责任预算与实际执行差异的控制报告。根据物流业绩报告,可以进一步对实际执行差异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具体分析,以充分发挥反馈作用,使上层物流责任中心和本中心对有关物流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促使物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3.2纠正偏差,实行奖惩

物流业绩报告出来以后,考核任务并没有结束,还要做两件事:一是根据责任者完成目标的情况给予奖惩,二是纠正偏差。

兑现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是保证考核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奖励完成任务好的人时应注意:第一,奖励的对象必须是为成本节支做出贡献的行为人。第二,员工事先知道成本达到何种水平,会得到何种奖励。第三,避免奖励侥幸取得好成绩的人,由于客观条件发生变化而节约成本的不应给予奖励。第四,奖励要前后一致。保持政策的一贯性。惩罚没有完成任务者时应注意:第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责任归属,尽快采取行动,拖延会减弱惩罚的效力,要保持政策的实效性。第二,员工事先知道成本超支多少,要受什么样的惩罚,只有这样责任者才能接受惩罚。第三,惩罚要一视同仁,前后一致。一视同仁体现公平性,前后一致体现一贯性。只有保持政策的公平性与一贯性才能获得员工的广泛支持。

:

[1] 黄炎波,张汉江. 物流成本控制的系统方式[J]. 系统工程,2004(1):11-12.

谢庆红. 制造业物流成本探析[J]. 商业研究,2003(4):160-161.

王丰,姜大立,彭亮. 军事物流学[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篇(11)

0引言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下,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国是一个工业化大国,装备制造业在工业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运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手段对传统的装备制造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失败率却一直居高不下,鉴于装备制造业的特殊性,需要对信息化项目所涉及的时间、成本、产品、服务细节的需求和相互间可能发生的矛盾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平衡和协调。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达到提高管理信息化系统实施成功率的目的。

文章结合A公司信息化项目实例,对项目实施方B软件公司本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其主要问题反馈处理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问题反馈及处理机制,真正做到提升软件公司或管理咨询公司决策的科学程度,提高项目工作效率。

1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制造型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手段改造生产和管理的不同环节与阶段,实现智能化的生产销售,目的是减少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通过各个功能模块的信息化进而实现整个企业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最终目的是使装备制造业的整个产品设计制造、产品销售、日常管理甚至高层决策都实现信息化。

我国信息技术的初步发展与应用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信息技术主要用于推进我国国防军工事业的发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管理方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逐渐得到应用,一大批中小企业信息意识增强,开始关注管理信息化改造。但很多企业进行了所谓的信息技术改造以后,反而不知如何发展,供应链条出现断裂。本世纪初,众多的装备制造业逐渐开始清醒的认识到问题所在,从盲目的技术引进中改变过来,更加关注企业自身业务流程的改造与内部控制建设,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增进内外联系的工具被应用,与企业自身特点相契合,大幅度提高了经营效率。

2 A公司ERP项目实施分析

2.1 A公司ERP项目实施流程

ERP项目的实施流程建立在项目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这是B软件公司近几年来遵循和推崇的工作管理思想。整体的项目建设包括项目准备、蓝图设计、系统实现和验收交付4个阶段,这也是实施方法论的标准实施法。

为保证A公司ERP项目的实施能合理有序,在制定整体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之前,实施方B软件公司项目经理和实施顾问就针对ERP软件和实施合同涉及的交付范围对A公司业务进行系统调研,以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整个项目的具体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沙盘演练又叫沙盘模拟培训,是通过引领学员进入一个模拟的竞争性行业,由学员分组建立若干模拟公司,围绕形象直观的沙盘教具,实战演练模拟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竞争,在经历模拟企业3-4年的荣辱成败过程中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感悟经营决策真谛。该方法在对A公司进行员工培训时,软件公司项目小组的项目经理曾对此进行详细的讲解。

2.2 A公司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本文对该项目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对项目相关负责人员进行走访。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实施方B软件公司是严格遵循项目管理的“PDCA”循环处理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类解决”的思路进行处理。

在跟踪调查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实施方B软件公司在该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具体应对方式如表1所示。

3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反馈及处理机制

通过分析其实际实施效果,我们可知整个实施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双方项目小组信息沟通落差较大,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反馈信息存在敷衍现象,物料编码及蓝图设计环节耗费时间过长等。对此,结合装备制造业的特点以及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新的问题反馈处理机制,用以指导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如图2所示:

4 结语

本文在总结了装备制造业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了问题反馈及处理机制,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和实施人员在面对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和出现的问题时,掌握合理的应对思路,进而实现对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最终达到投入资源最小、实施质量最高的目标,保证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效果,提高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成功率,促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飞.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谈慧.基于项目管理的ERP实施过程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7(10):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