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好女婿事迹材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工作中勇挑重担,乐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带头学科学用科学,带领村民勤劳致富
xx镇是个农业生产大镇,历来以生产水稻为主。80年代初刚分田到户时,谁也不敢试种水稻新品种云天二0二,xxx成了第一个试种户,当时受到了村民的不少非义,可她坚信农技人员的科技推广,就这样,在她的精心管理下,水稻亩平单产增加80公斤,当年自家的吃粮问题基本解决。群众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该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后来她又试种了地膜蔬菜,极大地提高了蔬菜产量,自家种的菜不但吃不完,还可以拿到街上来卖,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变好了,阳秋菊将刚嫁来时的二间低矮土砖房换成了红砖房。
她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虽然生活好了,可还在不断的奋起。90年代以后,阳秋菊结合栗江镇的自然、气侯条件,再加上自己对市场的了解,认为发展水果种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动员全村老百姓上山开荒种植板栗、柑桔等名优水果,创办了栗江镇干果场,目前干果场每年可为村民创收近万元。在农村,到了冬季农闲时候,留守妇女们大都没什么事做,2004年湘绣落户栗江镇,于是阳秋菊同志就主动与栗江绣品站联系,领取绣品再发给村里的留守妇女,然后她再把村民的刺绣品收购来交到绣品站,为农村妇女们寻找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三、家庭和睦,尊老爱幼
xxx从80年代初和丈夫结婚至今,从没有和丈夫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夫妻两相互支持。xxx对老小更是体贴入微,自己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抢着做家务,在婆婆心里她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丈夫在家中则抢挑重担,任劳任怨。xxx的婆婆尽管有两个儿子,但婆婆多年来一直跟xx过。2003年婆婆患了胆结石,到衡阳动手术,xxx主动承担了陪护、照料任务,在医院一住就是十多天。婆婆出院后,还把婆婆接到自己房里,抱上抱下,递饭送水,使婆婆很快恢复了健康。阳秋菊丈夫兄弟二人,由于长兄较阳秋菊丈夫年长许多,长兄似父,这些年兄弟俩从未发生过口角,家里有事互相商量,多年来一直没有分家。平时侄儿侄媳在外打工,春节回来后都在阳秋菊家过个团圆年,使婆婆享受了天伦之乐,兄弟妯娌们高兴,子女们在一起过得开心,对长辈也很尊敬。
***,***省***市***中学政教处主任,***省第四届道德模范,他的妻子是东方市民族中学的一名教师。谈起***夫妻,很多人都会流露出佩服的神情,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夫妻有一份崇高的职业,更主要的是这样一个在别人眼里并不具备幸福条件的家庭,他们竟然有本事将家庭经营得幸福。
***一家七口人:他、妻子、儿子、父亲、母亲、岳父、岳母。(由于妻子家里只有姐妹两个,妻子又是长女,所以他们承担了照顾岳父岳母的责任)上有老人4位,下有小儿一个,正是担子最重的时候,而更难的是他和妻子一直两地分居,更是难上加难的是父亲瘫痪床上,岳父癌病在身。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夫妻却是恩爱有加,孝敬老人,关怀儿子,热心助人,和谐邻里,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周围人们的赞美。
一、夫妻恩爱
***的妻子是东方市民族中学的一名教师。聚少离多的日子让两人无法相互依靠,也容易产生误会。但***却做得让妻子无话可说。每个星期尽量在周五前把事情处理好,一到周末就与妻儿团聚。团聚的短短两天***总是亲自下厨做上一大桌好吃的菜给家人享用,说是弥补;只要是妻子家里有事需要,***一定在第一时间赶到;***工作繁忙,家事繁多,有时这周末要处理学校工作,下周末朋友需要帮忙,再下周又有别的事,常是个把月都不能去看妻儿。对此,他有着说不出的内疚,但他的妻子却说,男人嘛,天地总得大些,能嫁给这样一个有责任有情义的男人是一种幸福。儿子也一直以爸爸为榜样,说长大以后也要做爸爸这样的人。正是彼此的真诚、信任和包容,尽管两地分居夫妻间却是从无间隙,恩爱如初。
二、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家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0年5月***的大嫂不幸去世,掉下四个未成年的孩子,看着大哥一身的疲倦,东明夫妻主动承担了四个侄子的所有学费和部分生活费,工资不高的他们,常常为接济哥哥家不得不去找别人借钱。尽管如此,在大哥和侄子面前,他们从来没有提过自己的窘况。李东明夫妻事事都为侄子们着想,看到侄儿脸色不好了,带去看医生;发现侄儿情绪有问题了,和他们谈心;春节到了,带着侄儿买衣服,买鞋子;开家长会。有一次,三侄儿上到高二时,自觉拖累叔叔,偷偷退学跑去深圳打工。东明夫妻追到深圳,苦口婆心把侄儿劝回,又去学校求老师再给机会让侄儿返校读书。对四个侄儿而言,这个叔叔婶婶比父亲更像父亲母亲。然而,“漏屋偏遭连夜雨”。2011年1月,***年迈的父亲患脑出血疾病,治疗期间医生多次分析:李父年事已高,这病最好的情况也是无意识的瘫痪,暗示了没有治疗的必要。一些亲人朋友也劝说还是放弃了,看着受病魔折磨的父亲,听着旁人的劝告,他心如刀绞,他的妻子却毫不犹豫地说他:“父母恩大,我们绝不能放弃,没钱先借着,以后慢慢还,别怕。”这样,在医治李父的五个多月里,***夫妻辗转借了十一万元钱。回到家中,为了照成好李父,***调好时间,每间隔两个小时就要给李父翻身、捶背,按摩,查看尿袋。李父不能自主大便,***就用手帮父亲排便,端尿瑞屎。早上天刚蒙亮,他就炖汤煮粥一口口喂着父亲。妻子为不能在他身边分担而感到内疚,他安慰着说:“我扛得起,你一个人带孩子也不容易。”
“褔不双至,祸不单行”,同年岳父被查出患有食道癌,***夫妻知道身上又多了一份照顾岳父的责任。虽是两地分居,但***时刻记挂岳父的病情,只要听说有哪种偏方对这病有帮助,他就不辞辛苦想方设法找到。有一次岳父患了带状疱疹,疼痛难忍,听说一种叫“鲎”的东西对这病有奇效,他托朋友从村里找到后,心疼岳父的疼痛他找朋友借车,不顾半夜驱车送到。岳父岳母常说这哪是女婿,分明就是儿子。
在东明夫妻的努力下,如今被医生宣判没有机会康复的李父正一点点好转,能自己舀饭吃了,有人搀着能走一小段路了,偶尔意识清醒时还能认得出人。岳父也在逐步恢复健康。
一路艰辛一路歌。生活给这个家庭以磨难,这对夫妻却以爱和责任给家庭以温馨。
三、关心邻里
尽管自家已有不少困难,可***一家却仍能把温暖延伸到亲朋邻里间。他们一家一直乐于助人,邻里朋友有个红白喜丧需要帮手,***不叫自到。同事母亲半夜急病要送医院,***找车,当司机。只要大家有需要,夫妻俩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别人帮助。俩人谦和热心,朋友有事总是找他们商量,请他们拿主意,在***只要提到这家人,人们除了夸赞还是夸赞。
四、学习进取,教子有方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夫妻深知责任重大,即使生活担子沉重,但他们从不放松对工作的认真,他们恪守师德,为人师表,认真备课授课,***曾被镇政府、学校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也多次荣获市级奖项。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妻子莫大支持的结果。关于孩子的教育夫妻有着共同的理念。他们认为为人当以德立世。所以特别注重对孩子品德的教育。他们一方面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礼让他人,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子做出榜样。其次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他们给孩子买大量书籍,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在他们的教育下,儿子李源听话乖巧 品学优良,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在天津市静海县静海镇二街村,有一个人人敬佩和赞扬的“孝女”——赵树芬。她八年如一日,精心照护年逾九旬的母亲,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新乐章。
在赵树芬母亲的房间里,94岁高龄,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安静地躺在床上,她穿着整洁,气色很好。屋内一尘不染,没有任何异味。八年来,赵树芬细心照顾母亲。为了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赵大姐不辞辛劳,精心地照顾着母亲的饮食起居,为了让食物容易消化,她每天给老人做流食。有一段时间老母亲不愿意喝水,每天让老人喝水成了难题,有一天赵树芬大姐忽发灵感,为老娘购买了婴儿用的奶瓶,将奶嘴用剪刀剪大,再用奶瓶装上可口的白开水,像喂幼儿一样地喂母亲水喝,这样老人就能很顺利地喝上水了,能够经常喝上水,老人上火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
赵树芬大姐说:“即使如此细心照料,母亲有时还是会消化不好,甚至大便排不出来,我就用手往外抠,帮她排便,最近几年,老母亲已基本失去排便能力,我每天都要帮她抠大便。别人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不信,我坚信久病床前也有孝子”。赵大姐笑着说:“平日天气晴朗的时候,我和丈夫也会用轮椅推着母亲外出活动一下,晒晒太阳。在公园里我们看到都是父母推着小孩儿在玩,很少看到子女推着父母散步的,我们俩人对这种现象感慨很深,我和丈夫都发愿,要从自身做起,改变这种现状”。
赵树芬兄弟姐妹五人,她是排行最小的一个。18年前,79岁的父亲不幸去世,两年后,赵大姐的大哥不幸去世,接连失去亲人的重大打击,使老母亲陷入深深地痛楚之中。但是性格顽强的老母亲硬是从痛苦中坚强地走了出来,依然过着她的平淡生活。老人生活能够自理,生活倒也没什么问题,儿女们都忙着各自的工作。
赵树芬大姐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七八年前,她凭自己卖布料的小生意,每年能赚四、五万元。2007年,儿女们为了让母亲得到充分的照顾,就把老人送进了托老院。因为忙于做生意,赵树芬大姐就利用晚上和空闲时间到托老院去看望老母亲,帮母亲洗洗涮涮。就这样老人在托老院生活了二十几天。有一天,赵树芬大姐和她的儿媳妇一块儿去托老院看望老人,老人面带伤感,对照大姐说,她不想在托老院住了,不习惯这里的生活,说着眼里淌出了泪水。是啊,老人是在想念自己的家呀!
看到老人这样,赵大姐内心很酸楚,心里充满了矛盾。这时站在一旁的儿媳妇说话了:“妈,咱把姥姥接回家吧,您没有时间,我来伺候姥姥”。儿媳妇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赵大姐,当下,赵大姐心一横,做出了一个从没后过悔的决定,毅然把母亲接到自己的家,放下收入不错的生意,决定“全职”在家照顾母亲。
刚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的那段时间,母亲像小孩子一样任性,她常常白天睡觉,夜里活动,搞的家人都不能很好地休息。赵树芬大姐有些烦恼,但转念一想,母亲将自己兄妹5人拉扯长大,又何曾有过烦恼?将心比心,赵大姐深刻体会到母亲一生的不容易,孝敬之心油然而生。
赵树芬大姐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照顾着自己的母亲,在她的精心呵护下,5年过去了,母亲生活的既幸福又安详。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90多岁的母亲不幸摔了一跤,胯骨骨折,从此就瘫痪在床,失去了自理能力。这时,赵树芬大姐内心产生了一丝波动,心想父母亲生了我们兄妹5人,虽然大哥已经去世,但是还有三个哥哥,照顾老人是否应该轮班分担一下。她把自己的想法跟丈夫说了,丈夫当即心情沉重地说,如果轮班,老人必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也许过不了多长时间老人就不在人世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丈夫的一席话使她猛然醒悟,是啊,母亲已经90多岁了,现在这种状况还能活几年?从此赵树芬大姐排除私心杂念,全身心地照顾老母亲,丈夫也和她一块儿帮老人扶起扶坐,分担了照顾老人的重任。
说起自己的丈夫,赵大姐内心充满敬重。丈夫把老人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老人也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婿,经常夸奖自己的女婿,把女婿真正当做了自己的儿子。赵大姐的公公婆婆去世很早,丈夫因为没机会对父母很好地尽孝,所以常常心怀遗憾,他要在尽心照顾岳母身上补上孝敬这一课,因此,丈夫伺候老人,心甘情愿,没有任何怨言。赵大姐夫妻二人分工协作,照顾老人尽心尽力,体力方面的活大都是丈夫来做,细致的活大都是赵大姐作。他们夫妻二人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让老人尽可能地减轻老苦,安安静静地享尽天年。虽然老人不能自理了,但家里饭做熟了,丈夫总是先喂老人吃,自己从不先动筷子,言语行动饱含着对老人的孝敬。
赵大姐经常教育孩子说,姥姥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现在的人失去孝道,疼下不疼上,对自己的儿女百依百顺,割肉都行,对自己的父母就不耐烦了,这是本末倒置啊!
赵树芬大姐照顾老人吃饭、吃药、洗衣服、打扫屋子。每天夜里都起来给老母亲换尿布,给老人盖好被子。为防止老人生褥疮,每天给母亲洗澡。天气凉时,每天用热毛巾擦一遍身子,夏天时每天早、晚各一次。
为了预防和减缓老人的肌肉萎缩,赵树芬每天都坚持给老人从脚到头按摩全身。当有人提起让几个哥哥都分担一下照顾老人的义务时,赵树芬大姐说:“哥哥、嫂子都很孝顺,也经常来照顾老人,但他们家里条件都不怎么富裕,都忙于生计,我多照顾一下老娘是应该的”。
前两年,老母亲身上长了许多癣,老人非常难受,由于年老体衰,再加上长期卧床,老人上肢已不能自由活动了,身体痛痒时只能忍受着。赵树芬大姐看母亲痛苦的表情,痛在心里,她到处求医问药,寻找偏方,给老人治疗。上天不负孝心人,老母亲的顽疾终于慢慢地好转了,老人身上的癣开始结痂,待伤口长好后,赵大姐再小心翼翼地把结的痂慢慢抠下来,经过赵大姐的精心护理,老母亲的癣竟奇迹般地痊愈了。
对于自己的孝顺,赵树芬说:“她伺候我小,我就得伺候她老。妈是自己的,伺候她都是应该的,没啥说的,只要她在,我就会一直这样照顾她,母亲能够活着,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
闲暇时,赵大姐常常回想起母亲以往的许多善行义举,往事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脑海展现:母亲乐善好施,经常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解决各种生活困难,排解家庭纠纷。看见讨饭的来了,她总是生起无量的慈悲心,请讨饭的到家里来吃饭;曾有一对父妻经常吵架,闹到法庭要求离婚,老母亲心疼他们的四个孩子,心想,一旦他们离婚,四个孩子便父母不全,家庭不完整,对孩子和社会都会埋下隐患,她苦口婆心地劝解夫妻二人要多为孩子着想,不能意气用事,她还做通法官的思想工作,请他做好调解工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终于恢复平静;她还经常给青年男女介绍对象,帮助许许多多有情人终成眷属;她戒杀放生,拯救了无数弱小的生命。古人讲善有善报,老母亲一生从未得过大病,现在虽然瘫痪在床,但身体器官依然很好,能够活到94岁,稀有难逢。赵大姐又想起自己已故的父亲,老父亲也是一位非常慈祥厚道的人,他严于律己,宽厚待人,有时孩子们在外边受了气,回家和父亲念叨,父亲总是说,这算什么,人家没把灰土撒到咱家锅里就行了。当时赵大姐兄妹们都很不理解,现在想想,父亲这是何等地胸怀啊!往事如梦,转眼就是几十年,父母善的基因已深深地融入了子孙的血液中!
随缘做善已成为赵大姐全家的生活习惯,有时赵大姐去菜市场买菜,碰到买卖双方因为讨价还价而发生口角,赵大姐总是上前说,别吵了!菜,我来买,大家都心平气和一些!她用自己的行动很快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赵树芬家却看不到晚辈对患病长辈的一点点嫌弃。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之举,赵树芬用她的实际行动去做着应该做的事情,践行着她的孝道,书写着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故事。
在照顾母亲的几年中,赵树芬夫妇很幸运地接触到了中华优秀的孝道文化,他们懂得了孝乃道德之本,是人的立身之本。他们明白了孝的三个层次:一是养其身。就是尽自己的能力让父母长辈衣食无忧,不能出现挨饿受冻无法过活的情况,这是孝的基本要求。二是敬其心。就是抱一颗诚敬之心对父母长辈,让其顺心顺气,快乐无烦恼。正像孔子所说,赡养父母,只是管他吃穿温饱,而不敬顺,那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因此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赵树芬夫妇除了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还注意让母亲有一个好的心情,他们常常谈过去的幸福往事,唤起老母亲美好的回忆,让母亲心情愉悦。三是弘其志。就是实现父母长辈心底的愿望,让他们的精神志向延续传承,发扬光大。赵大姐深知老母亲的愿望,那就是子女和睦,后辈兴旺。为了实现母亲的愿望,她和丈夫毅然承担了照顾老人的重任,不攀几个哥哥,但赵大姐夫妇的孝心孝行却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哥哥嫂子们一有时间就过来帮着伺候老人,帮着做饭,给钱,买东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谢赵大姐夫妇。
我国古代经典《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孝养母亲的几年时间里,赵大姐惊奇地发现,整个家庭变得更加和睦了,子女更加孝顺了,小孙子也懂事了,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了。看到这些,老母亲的心中是安详的,是满足的,赵大姐更是由衷地欣慰,她感到自己远离了贪嗔痴慢等不良习气,内心变得平静祥和了,身体也更加健康了。
赵树芬精心照顾母亲一晃就是8年,看着母亲平安地活着,她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回想自己照顾老人这几年,只不过是作了自己该做的事,但是自己的生活却发生了这么好的变化,赵大姐的内心产生了对母亲的深深地感恩,她深深地体会到“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母亲能够活着就是自己的福气!她初步明白了《孝经》上所说的“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道理。赵大姐常常说,自己距经典里说的境界还差得很远,自己还须继续努力!
中国传统经典里讲:“老我老以及人之老”,赵大姐夫妇,在孝养老母亲的同时,还把这种孝敬之心推及到其他孤寡老人身上,一有空闲时间,他们夫妻二人就帮本村的孤寡老人洗衣物,拆洗被褥,还经常给他们送去可口的饭菜和香喷喷馒头。老人们很受感动,逢人就夸奖他们夫妻二人是活菩萨。
近几年,赵大姐有萌生了一个更大的心愿,就是让母亲能够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她老人家成就幸福圆满的人生。在老人摔伤之前,在赵树芬大姐的影响下,老母亲就接触到佛法,近90岁时,还和大家一起去过金山寺,参加法会,拜佛菩萨。基于老人有这样的善根福德,赵大姐经常和老人一块讨论佛法,让老人对佛法建立信念。几年前,老母亲看了一盘讲临终助念的光碟,看完后,老母亲对赵大姐说,到我要走的时候,我也要这样办。基于让老母亲往生的愿望,赵大姐常常给母亲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让母亲生起往生的信愿。在赵大姐的长期熏染下,老母亲渐渐对西方极乐世界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信愿,每天听经念佛,求佛力加持。近两年老母亲语言表达功能有所减弱,但赵大姐夫妇仍每天与老人沟通,劝她在心里念佛,不要忘记佛号。为了实现让母亲往生的大愿,赵树芬大姐广结善缘,为母亲顺利往生作着充分准备。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我们真心希望赵大姐的大孝之愿能够实现!真心地祝愿老人家在百年之后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拍摄建议:
一、拍摄各种赵大姐及家人照顾老人生活起居的镜头;
二、拍摄赵大姐的生活环境;
三、拍摄赵大姐的丈夫照顾老人的镜头,录制同期声,表现他照顾好老人的心愿;
四、拍摄赵大姐子女照顾老人的镜头,录制同期声,表现他们对父母的赞叹;
五、拍摄街坊邻居的镜头,录制同期声,表现邻居们对照大姐一家孝敬老人的赞扬;
六、拍摄同修镜头,录制同期声,表现对赵大姐孝敬母亲,劝母亲念佛,希望母亲往生极乐世界的大愿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