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4: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园林专业技术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

篇(1)

1. 屋顶花园工程

1.1 施工计划,我参与了屋顶绿化和庭前小院工程.的施工,山水文园一期工程共九栋六层建筑,室外大墙已经装修完毕,并且大部分为玻璃装饰或者落地窗,所以无法用卷扬机工作,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全部用人工将材料运送到屋顶。增加了成本,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期进度,做好合理的施工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1.2 施工工艺,屋顶的现场情况是与室内地坪相差60公分,当然防水的上卷高度也符合做屋顶花园的要求。但是屋顶花园的草坪、花卉的面积多些,如果全部铺轻介质没有必要,并且会提高造价成本,所以我们通过研究,制定了一个符合实际情况和降低造价成本的施工方案。首先在整个屋顶平面和立面铺设隔根层,立面上卷高度要超过种植轻基质平面5公分,然后在隔根层上铺设30公分高的轻质陶粒砖,其中种植灌木和小乔木的位置下方不铺设保证足够的土壤厚度,另外有需要修筑园路或汀步的地方要砌到相应高度,保证面层比种植面稍高。然后再在陶粒砖基础上铺设硬质塑料排水板,再在排水板上粘贴无纺布作为过滤层,防止轻基质流失。最后再铺设轻基质,铺设完成后浇水让轻基质下沉,整平再种植。

1.3 轻基质,轻基质是我公司自行研制的xxxxx基质,它的特点质量轻、蓄水能力强、土质肥沃等优点,主要配制有蛭石、壤土、松树有机质(锯末、松叶、树皮等)、膨化鸡粪等按照1:1:2.5:0.5比例进行配制。

1.4 在郦城小区的屋顶绿化工程,d1-d8的楼层是由日本著名设计师设计,屋顶为云式波浪式屋顶,远看就像飘在空中的云彩,可是屋顶的坡面达70度,对屋顶绿化施工造成了不小的难度,为此我们向甲方建议,在屋顶施工时坡度较大处预留与地面平行的多排钢筋,高300,行距1000,间距800.。然后用排水板拦挡基质,其余做法基本相同。

2. 下沉小院工程

2.1基础墙的拆除、破碎、粘钢加固

在xxxxx工程中,有一项是下沉小院单项工程,小区为回迁房改造工程,要在a户型和d户型做下沉小院,须用水钻拆除地下室的部分基础墙,然后用液压钳对钢筋混凝土进行破碎,为确保结构的承重问题必须要对拆除的基础墙进行粘钢加固,首先将水钻拆除面剔凿、打磨平整,在打孔、植化学锚栓,然后用丙酮擦出粉末,待干后用石英砂环氧树脂砂浆填补有较大缺口的平面,接下来将裁好的钢板粘接面打磨去锈,再用jn建筑结构胶粘接,涂抹均匀,切忌空鼓现象。

2.2抗渗钢筋混凝土工程及排水工程

为保证下沉小院干燥,此工程采用c25、p6抗渗混凝土,挡土墙与主体的相接处开细槽加遇水膨胀胶带。在下沉小院的一角最好是在楼梯的下做一个积水坑,安装自动提升泵排水到小区的雨水井中,参照国家标准规范图集。

二、XX年7月至今在xxxxxx集团参加工作,门头沟区潭柘寺xxxxx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

篇(2)

一、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内涵

人们常把绿化养护管理理解成一种低级而简单的重复劳动,事实并非如此,绿化养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园林建设的再生产工艺,是研究如何遵循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前提下,按照种植设计的意图采取修剪、施肥、移植调整、防治病虫害、灌溉等措施,通过合理的人工干预,使各类植物在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色彩调和的外貌,同时保持各自生态位,各得其所,共生共荣,互利互惠,构成一个稳定合理的复层的植物的复杂过程。

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1、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要想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市容、提升城市形象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必不可少。城市公共绿地管理不但能提高绿地景观效果,也是美化城市的必要手段,因而植物需要浇水、施肥等养护管理,并且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养护和管管理。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实践,其管理水平和管理体系逐年提高和完善。目前,我国各绿化管理部门和养护企业都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牢固树立绿化养护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意识,切实做好管养工作。

2、健全竞争机制,强化管理、指导和监督职能,提升养护水平和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用创新的思维开展工作。在完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的同时,加强沟通,和谐共处,逐步形成良性管理体系,促进良性竞争,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机制。

加强监督、考核工作,严格按考核结果拨付管护经费。养护工作无小事,通过每月养护测评工作,日常巡查沟通和定期养护质量意见征询,加强对管养企业的监督、技术指导和每月检查考核工作,充分发挥管养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实践检测,总结提升,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分析,以便及时解决。通过意见征询,思想沟通,解决养护工作中发现的细小问题,进而使企业的养护管理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不断促进企业提高员工技术能力。我们结合养护工作实际需要,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求教,定期开展一系列园林专业技术培训。在定期的园林管养总结会议中,让养护企业骨干了解当今形式下的新技术和新趋势,了解园林养护规范,切实提升理论认知能力。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安全第一的理念牢固树立企业员工的心中,并学到规范的安全技术在工作中加以使用。针对园林绿地中常见病虫害,对员工进行详细的园林植保技术指导,指出病虫害的形态特征,防治手段,以及新生物环保农药的防治特点。针对管养技术相对较差的企业,组织安排有丰富经验的管养企业派送园林工程师进行实地技能指导,以传、帮、带的方式切实提高管养企业员工理论认知水平的同时,提高养护专业技能。

3、加强和提升管理理念,走和谐持续发展的园林绿化管理道路。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统一,操作规范化、管理系统化并健全机制、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长效管理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对绿地系统进行优化调整,在园林绿地伴随植物生长的同时,达到景观效果良好与资源最大利用的双赢。在不损坏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追求景观的生态美丽、自然和谐,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施肥、修剪、移栽、补种,重新调整抽稀等技术手段,调整绿化结构,优化绿化配置,保持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

在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实践中,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在点滴积累经验的同时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进行科学创新的园林绿化管理。

三、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创造安静宜居的城市环境应当做到

1、制度规范化,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规范管理。

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绿地面积40000m2,其中草坪面积15000m2,草花600m2,有高羊茅和百慕达黑麦草两种品种。乔灌木共有34种,乔木主要有香樟、广玉兰、银杏、白玉兰等,花灌木有山茶、红枫、石榴、火棘、杜鹃等,果树有梨树、柑橘等。其中有较多的整形绿篱如龙柏、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等。

2、管理人性化,健全竞争机制,提升养护质量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我们管理层的共识,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在完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的同时,加强沟通,和谐共处,逐步形成良性管理体系,促进良性竞争,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机制。

篇(3)

1.1 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是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集合。风险管理是以最小的代价降低纯粹风险的一系列程序,包括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风险的识别与评价、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以及对风险管理计划持续不断地检查和修正[1]。风险管理以预防、减少和分散风险为目标,尽量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但最终不能彻底消除风险。

园林绿化管养风险管理是对管养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以达到减少意外损失或利用风险盈利之目的的工作[2],包括风险分析、制定并实施风险处置方案。

1.2 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风险控制进行研究。目前国内风险管理的研究多涉及工程风险管理,由于工程风险管理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我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只对安全防护作出相对详细的规定,对于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等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2 园林绿化管养中风险管理的内容

2.1 人的风险

2.1.1 绿化建设、养护的专业人才缺乏。首先,当今园林绿化建设已从单一的种植逐渐转变为设计、施工、养护等多方面,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绿化管理部门熟悉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有专业技术职称及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人才缺乏,在选择设计、施工、养护等单位时易受上级部门影响,无法保证相关单位资质及其人员知识、技术和经验。其次,绿化养护要求工人日常在户外日晒雨淋、在台风季节需要抢险并应付较多突击任务,但普遍工资水平低、年纪偏大,年轻人怕辛苦也不愿意入行,导致人员断层。

2.1.2 市民对公共绿化爱护不够。一是在许多风景优美、配套完善的街旁绿地、小游园小广场中,市民或游人在休憩时乱丢垃圾、随意踩踏草地、采摘鲜花等。二是市民不爱惜花草树木,存在随意砍伐、私自迁移、甚至偷窃名贵树种获利等自私自利的行为。

2.2 技术的风险

2.2.1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水平不高。一是政府部门作为业主,易在上级部门的干预下选择设计、施工、养护等单位,这些单位不一定都具有相应的资质,绿化建设专业人员的水平也不能保证,导致植物选择、种植条件、景观配置效果等受到影响。

2.2.2 精细化养护不足。一是由于绿化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绿化养护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标准不符合要求,往往只重视浇灌这一环节,忽视病虫害防治、树种选择、树形修剪等方面。二是绿化工人逐年退休没有后备力量,人员不足导致修剪树木不及时,特别是台风、大雨过后更是来不及清理断枝,对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3 园林绿化管养中风险管理建议

(1)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绿化养护水平。首先,开展绿化设计、植物选择、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技术培训,鼓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获得职称,培养一支绿化建设和养护的专业队伍。其次,注重技术工人的福利待遇问题并尽量提高其社会地位,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对绿化产生兴趣,对缓解断层现象有积极作用。

(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人人爱绿化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各界媒体的宣传,相关绿化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绿化主管部门定期开展与市民的互动活动,促进公众形成“爱绿、护绿”的观念和自觉爱护公物的共识。

(3)强化养护监督。为持续保持良好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提高城区园林绿化管理养护质量,在公共绿地养护评比方案的基础上,政府主管部门坚持每月进行1~2次巡查,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和合格三个等级,直接与各养护单位的养护经费拨付挂钩、与养护单位党政负责人奖、罚挂钩。同时,随着社会化承包养护面积的扩大,承包单位加强对已推出社会承包绿地的监督和管理,合理解决承包单位在绿化养护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管理经验,调动养护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养护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绿化养护水平。

(4)加快修订《广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现行绿化条例为1997年颁布,随着社会情势的发展,在规划建绿、保护绿化成果、监督管养以及法律责任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城市绿化管理的新局面。

4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成为环境建设越来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绿化管养既有工程建设方面的风险,也有养护管理方面的风险;既有人的风险,也有技术的风险。管养水平的高低关乎主管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影响到其公众期望值。如何通过各种风险控制方法,达到最适成本、最低风险、最大效益的目标,是政府部门最注重的问题之一。园林绿化管养过程中,仍会有预想不到的风险出现,只有不断总结风险出现的规律,不断完善风险对策,合理使用风险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发生风险造成的损失,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篇(4)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居住环境景观设置不协调

景观可以分为软质和硬质景观,软质景观指的是植物造景,它需要长期的过程才能够体现出明显的效果和优势。由于开发商急于求快的特点,现阶段实际的居住区园林中较多的为硬质景观。但是从长远角度分析,软质景观具有更好的生态效果。另外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区占有的比例较小,从而降低了绿化与生态的质量和标准。园林景观设计没有从“人性化”和长远角度考虑,导致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整体质量降低。

(二)水景景观设计存在负作用

水具有大自然的灵性,其可塑性较强,能够展现出动静的双重效果,并且能够与植物、雕塑、水池、建筑物等不同的艺术作品相组合。水的灵动与生气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主题。现阶段居住区开发商也逐渐认识到水景的作用,但是一味的贪图新奇和独特,而导致水景的施工、管理以及后续的维护出现很多困难,从而产生了水景负作用,由此降低了园林工程的质量。

(三)园林建设材料质量不达标

楼盘开发商由于急于想回笼资金,而在建设完成以后就进入了销售或居民进驻环节,导致绿化工程施工时间短。在园林绿化工程苗木选材时,选用大规格的树木,或者选用的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造景效果。园林建筑材料使用方面,选用不合格的水泥和钢筋等,都会影响施工质量,也降低了园林的景观作用、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四)园林景观施工技术不到位

新形势下,人们对居住区园林绿化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也有很多园林施工单位,但是存在大量绿化公司转变为施工企业的现象。为了实现成本控制,这样的施工企业一般只配备一到两名技术人员,即使是大规模的待施工的园林工程也只配备2--3名技术人员。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够扎实,这样少数的几名技术人员并不能全面掌握水、土、电等方面的施工技术,这就降低了工程质量。同时,监理公司由于缺乏专业的园林监理工程师,而影响了工程质量。

二、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景观设计人员水平

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需要与小区的整体规划综合起来考虑,与总规划同步实施和进行,便于在总体规划中将园林绿化工程规划中的地形规划、植物群落规划综合考虑进来,最大限度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由设计单位全程负责管理工程的相关工作,即设计规划、方案设计、竣工管理等全程负责,并且及时解决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将设计规划中的“画图”规划与园林实际施工结合起来,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完成,为居民提供一个宜居的舒适环境。

(二)综合分析水景景观设计

山水相依,城中有水则灵秀,水景是美化城市的关键因素,也是提升居民居住质量的关键。但是,城市的自然水资源并不富足,不是依山傍水的城市就需要人工造水,以清洁的水景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城市水景具有人造特点,存在资源浪费、管理困难等问题,在设计城市水景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在建设水景住宅的工程设计中,引入新方法、新技术,创新设计与施工新模式,充分运用水的自净作用,借助水自循坏来保障水景的可持续发展特点。实现生态水景的目的,并且改进管理方法和模式,降低水景管理中的物业管理成本,使得生态水景小区建设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

(三)加强园林植物材料监督

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植物材料的选取非常重要,对于环境质量和绿化工程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在植物选材方面,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与绿化功能和目标相结合,实施合理而科学的植物搭配,乔木与灌木、慢长与快生、常绿与落叶等相配合,使得树种在色彩、树形等方面能够相互配合种植。乔木、灌木、花草等相得益彰,相互融合,提升了绿化覆盖率的同时,也美好了居住环境,便于养护和管理,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建材与苗木采购渠道要规范,要求对质量的监督管理,以促进绿化工程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提升科学施工管理水平

园林绿化施工需要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加强培养施工人才,提升施工队伍的技术,特别是需要重视园林景观、水电专业技术施工方面的人才培养。另外,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健全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的相关技术要求、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等,施工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投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规范园林绿化施工程序。加强对施工企业施工资质、施工质量的审查与核定,根据施工企业的经济与技术实力等科学评定企业资质等级,选用适当的施工企业来完成绿化项目施工工作。另外还应该加大引入绿化专业技术施工和管理人才,促进绿化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总结

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需要考虑绿化的功能与内涵,结合人们对生活环境和质量的要求,实施科学性、人文化的施工设计与管理。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园林绿化在居住区实施的的基本意义与功能。第二、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审美需要和观赏作用,结合现代化设计规划的特点,综合考虑,全面分析,因地制宜的设计与居住区建筑物相匹配的园林绿化环境。以此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改善城市绿化环境。

篇(5)

(二)施工人员。虽然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发展迅速,相关施工人员也日益增多,但总体来说整个施工队伍仍然以农民工为主,专业水平相对较低。施工队伍不能正确解读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对相关施工规范和程序认识薄弱,导致施工质量明显降低。同时,整个施工队伍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导致人心散漫、缺乏组织纪律性、工作效率低。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三)养护阶段。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从事园林绿化养护的工作者大都是非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的养护人才。由于养护从业者的专业技术知识薄弱,不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最终导致了植物成活率不高、病虫害威胁大、花草树木参差不齐的一系列现象。

二、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施工相关材料控制和分部工程处理。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工程规格有了显著提升,与之相对应的综合性工程也不断增多。如何有效处理铺装、绿化、给水与土建工程的相互关系成为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从工程全局出发,遵循绿化、土建、给水的基本顺序进行科学施工。当然也可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适当穿插其他相关工序。

2、全面系统地控制材料订购、取样、订货、检查、验收等各环节,确保所选材料的安全、可靠。比如土建阶段的各种原材料、机械设备、相关半成品;绿化阶段的花草、树木、相关支架等。

3、对所采取的施工方案必须进行反复论证,确保施工技术科学,施工方法合理。从而实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整个园林绿化工作的总指挥。因此,工作者必须认真进行标后审图和施工设计工作。一旦工程中标,项目经理应该充分调动该项目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认真宣传项目质量标准和员工责任感。同时,把项目安全和项目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手抓项目安全,一手抓项目质量,带领整个团队积极地投入园林工程建设中。

(三)苗木的栽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问题。

1、精选苗木在苗木的选择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必须以符合设计规格和要求为前提进行苗木选择;第二,所选苗木应长势良好,形状美观。第三,尽量使土球保留大些,并确保苗木根部完好无损。

2、苗木运输注意事项。这里主要讲述苗木长途运输的注意事项。第一,对于根部在外的苗木应先将其根部蘸上足量泥浆,然后用湿草进行包裹处理。第二,运输过程中应将大树树冠朝向汽车尾部方向放置。第三,在苗木与汽车相接处的地方加上软垫,有效减少汽车对树皮的摩擦。

3、苗木种植。把树苗栽好后需要对其进行简单修剪,确保树木外形美观,同时需要对树苗进行定期浇水。种植时树坑尽量大些,然将树苗放入坑中,扶直树苗,加入含有机肥料的土壤并逐渐捣实,最后在苗木周围做一圈水堰。

4、苗木种植后的管理。针对不同季节,应采取不同的树苗管理措施。比如:夏季太阳光线强烈、温度高,应该采取遮阴措施给苗木遮阴,同时还应该采用石灰水涂抹树干的办法来降低外界温差对苗木的影响,防止树皮干枯。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应该采用草皮或者草绳包裹树干,防止冻死。

(四)提升施工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1、绿化公司方面。绿化公司应努力提高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施工队伍人员的的整体素质能够充分反映一个绿化公司的整体素质和施工水平。因此,绿化公司必须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技术培训,重视员工的继续深造,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从而不断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2、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方面。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是我国园林绿化的监管部门。要想全面提高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应广泛采用招标制度。鼓励具有园林绿化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参与投标。通过这种方式选拔施工质量好,信誉高的企业,同时淘汰那些不重视施工质量的施工单位。

(五)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资料。保修书和工程技术资料是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资料。妥善收集、整理竣工资料不仅能够为建设单位提供有效的后期维修凭证和使用凭证,还有利于对整个园林绿化工作进行有效总结。因此,项目经理必须妥善安排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资料相关工作,从而促进工程圆满竣工。竣工验收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最后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验收资料的整理和归类不仅有利于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还可以确保该项目符合国家园林绿化设计标准等相关质量要求。

(六)养护管理的控制。养护是保持园林绿化工程长期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管理问题是影响养护工作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资金缺乏、设备落后、人员配备不齐全,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第二,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苗木生长相关知识缺乏,导致严重的病虫灾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工作者必须清楚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培训,努力提高养护团队管理水平,促进苗木健康成长。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066-01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使得从校园走出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其着重点在于培养更具竞争力的社会性人才,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了使园林专业的人才在技术方面可以更加强硬,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教育机构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以项目为导向引导人才进行专业培养的新模式,在项目的辅助之下,人才的专业技能在其带动之下可以更加深入,以此为基础必定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看到教学效果,必将成为一种显著办学优势。

一 新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色

新型教学模式指的就是区别于传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快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以项目为主导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新教学模式的基本点在于,必须时刻以职业的岗位需求为中心,有目的性、有计划地进行园林项目的选择且加入设计,将一个完整的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有组织地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学生在项目的处理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的树立个人的培养追求。高职院校的教学方针应是培养符合园林项目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在整个技术人才专业知识培养过程中始终都会掺杂项目的概念,项目是人才培养的引导路线。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特色在于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实践完美结合。课堂知识传授的环节可以与园林规划生产紧密联系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自身情况实际出发,依照各自的喜好、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以此为基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目标性会更加清晰,在整个系列的环节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生产底层,这就使得学生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现今的行业变化,了解最新潮的园林构建思想、最实用的管理思想以及先进的技术。

二 进一步展开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必须注意项目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有目的性地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以真实的园林项目为基准,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选择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密切注意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始终重视学生技能与岗位之间的联系,有计划地构建教学方案。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氛围,带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快速有效地完成技能传授和吸收。

2.以项目需求为导向实施教学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在整个人才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始终离不开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项目是专业知识的载体,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可有效地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完美融合。一方面,在园林项目处理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书本知识讲解,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分析、总结,最后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知识。这样,学生可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实际的处理方式以及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项目教学的同时,学生能明确地知道目前所学的理论在园林工程中的实际意义。学习的针对性得到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主动性也会有所激发。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规划也会随着项目的进行而变化。根据实际项目的开展状况,学生的掌握能力和熟练程度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方面的综合培养必定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获得更宽广的思维空间。

3.项目的进行可以促进教学变革

新的项目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园林工程的教学评价。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将学习社会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新方法。

新的教学模式可引导学生提升自我的创新能力,使其在社会竞争中具有更强的抗争力,自我的个性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专业的园林技术人才应具备行业的资格认可,学生可通过获取各种资格证书来进一步取得考核筹码。若学生持证上岗,必定可增强竞争力。企业在聘请刚毕业的学生时,首先注重的是该学生的专业素养,其次是该学生对整个园林专业技术的自我建议和意见。因此,学生的综合能力才是市场重视的。

三 结束语

目前,园林制造业是一个发展迅猛的产业,市场的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与日剧增。为了在社会中更具竞争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时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提高自我专业素养。学校也应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为社会提供更全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篇(7)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构建园林城市群病虫害测报系统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日益恶化的居住大环境,呼换人人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绿色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城一区一园一村”的战略(现代田园城市、国家休闲区、国家东部公园、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的现实需要。

经过10年的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衢州市、江山市已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龙游县、常山县、开化县也已荣获省级园林城市荣誉称号,衢州地区已成为全省第一个园林城市群。创建工作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接下来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责任依旧重大,特别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这一块。

2008年,衢州市区重阳木食叶害虫锦斑蛾大暴发,锦斑蛾幼虫食叶危害,老熟幼虫吐丝下垂、着地,市区新马路被记者戏称为 “水帘洞”。2010年春夏之交,衢州市区发生蚜虫风暴事件,对市民日常出行造成一定影响;前些年,南京市、丽水市发生红棕象甲危害加拿利海枣,几乎引起当地加拿利海枣全军覆没;2013年,衢州市区桃树流胶病、法国梧桐、香抛等蛀杆害虫危害大暴发。近几年来的灾害性天气呈现多发、高发态势,引起园林植物病虫害多发、高发、危害性加重。当今时代,绿地养护需要大植保。

衢州市各区块、各县市区由于地域相邻,相距半径基本在100公里之内。由于昆虫的迁飞习性、病害的随空气气流、雨水等转播的特点,为了提高整体防治效果,各区块、各县市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有必要进行区域联防、区块联防,以实现共同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二、目前我市园林城市群病虫害防治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治现状

经调查,目前我市市本级各区块、各县市区的绿化养护责任单位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往往只是根据当地已经发生的园林植物病虫危害情况进行被动防治,甚至害虫危害已经很严重了,才开始防治,导致在同一地区防治工作没有统一性、协作性,防治效果不理想,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比如2008年,新马路重阳木食叶害虫锦斑蛾造成的严重危害,衢二中、市实验学校的校园内重阳木锦斑蛾造成的严重危害。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预测预报机构不健全,没有网络化。

有条件的园林单位,如衢州市园林管理处,每年都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但预测报结果基本上仅限于单位内部使用,测报延续性不够,没有系统化;园林绿化养护对外公开招投标的单位,比如柯城区建设局园林所、衢江区园林处、龙游县市政园林管理处、江山市园林管理处、常山县市政园林处,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已属于养护中标单位日常养护工作内容之一,进行预测预报的积极性不够高。养护责任单位因缺乏植保专业技术人员,也仅仅是根据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以前的防治经验对当年病虫害进行危害后的被动防治,有时难免错过最佳防治时间,比如衢江岸边防洪堤上香樟树食叶害虫樟巢螟的防治,常常防治效果不理想,树枝上挂满虫茧,对景观影响非常大。一些居住小区绿化病虫害防治更是盲目化或根本不进行防治,比如南市区的五一小区雀舌黄杨上的食叶害虫黄杨绢野螟,危害非常严重。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病虫害的寄生地或传染源而危及周边园林植物。

2、测报站点少,覆盖面小。

测报单位仅选个别地点做调查分析,往往造成测报片面性,同时,由于测报站点少,且与市区的水利部门、交通部门、教育部门没有实现网络化,联系较少,对那些具有较强飞行能力或有迁移习性的昆虫活动监测存在漏洞,这些昆虫来势凶猛,危害较重,防治难度较大,如2007年,衢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年,武汉长江大学李传仁教授在武汉市区发现法国梧桐上危害的刺吸性食叶害虫—方翅网蝽,经过评估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有中度危险的园林植物害虫。我市园林处植保人员在市行道树法国梧桐上也监测到有此害虫危害,幸亏及时防治,没有造成大的危害;2010年衢州市区的蚜虫风暴事件,很多市民仍然记忆犹新,事件的起因一是当年春季降雨量比往年同期明显偏少,天气适宜,导致柑桔蚜虫大量繁殖,二是市区周边乡镇种柑桔树的农民,因柑桔价格低廉,对柑桔树上的蚜虫没有进行有效防治,导致迁飞蚜大量迁飞繁殖,飞往市区危害,影响市民的日常出行。

3、测报人员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单位有关植保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也或多或少地做一些预测预报工作,但由于这项工作专业化程度较高,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技术人员有时也难以准确把握各种病虫害在当地发生的具体时间、危害程度、危害范围等。一般园林绿化养护公司病虫害防治人员更不具备预测预报能力。

4、养护责任单位病虫害防治往往不够到位。

象市区的长竿街、东河沿、中河沿、西河沿、道贯巷等处的行道树无患子近年来因蚜虫危害严重,因养护责任单位防治不够到位,每年一到秋天常出现提前落叶,大量蚜虫分泌物漂落到地上,引起无患子植物叶片、人行道铺装地上一片污黑现象,严重影响园林植物景观、城市卫生。

三、构建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病虫测报系统的重要意义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的一项极其重要工作,预测预报及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地域性、专业性。目前国内各地区仅有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福州市等极少数大城市建立起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

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根据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及气象条件等来预报一定时期内病虫害发生的时间、数量、强度等信息,以便及时组织人员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掌握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寻找出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间,有以下三点好处:

一是可以使打药及其他的防治措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园林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农药在城市的使用量,节省农药及工时,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成本。

二是可以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是可以结合气象条件和养护措施较好地指导园林绿化养护实际工作,使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走上以预防为主,走上注重生态,走上以人为本之路。

如果能在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中建立一套专业化、网络化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使病虫害发生、危害及防治信息能够网络化,并将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以植保简报形式第一时间发给市本级各区块、各县市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部门,要求各相关绿化养护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间段内,针对同一类园林植物病虫害,用同一类农药组织预防、防治,使病虫害防治工作形成区域联防、区块联防的机构框架,则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防治效果。

四、下步工作举措及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出发,下步建议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各项工作落实:

1、衢州市园林管理处作为全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部门,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监测、防治方面有专业优势、技术人员优势、多年的防治经验积累,因此有责任、有义务牵头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为全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撑。

2、在市本级的中心区、柯城区、衢江区、西区、绿色产业集聚区、江山市、常山县、龙游县、开化县各设置若干个测报点,形成一个测报中心(衢州市园林管理处),8个病虫信息收集点(各县市区、各区块)的测报平台。每个测报点各配备1名植保员做好日常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危害的日常监测,测报分中心将植保员的日常监测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定期上报测报中心,测报中心进行数据汇总、研判,定期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指导、提醒各园林绿化养护责任单位做好当前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防治工作。

3、在每年春季、夏季园林植物病虫害高发期,市园林处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市本级各区块、各县市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上门服务,进行点对点式的技术指导,以便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防、防治工作。

4、每年年末,利用养护工作相对空闲时间,测报中心积极与上海市、杭州市园林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向其学习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成功经验、有益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时组织各测报分中心的植保员进行当年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工作的分析、归纳、总结,为下一年度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工作打下基础。

5、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日常监测、加强预防、加强防治,把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的园林植物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8)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14-02

一、“2.5+0.5”学制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及国家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建设的需要,中等专业学校学制将由原先“2+1”模式转变为“2.5+0.5”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5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时间为0.5年。

1.“2.5+0.5”学制的实践

2013年江苏、广西等省份开始在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学制分段模式的改革,学生在校时间由原来2年延长到2.5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比原来缩短了0.5年的时间。改革后学生的校外实习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学期,这就要求学校创新管理思路,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5个学期进行教学改革,正是通过学校的管理教育弥补学生0.5年的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时间的空缺,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与企事业单位节奏合拍,缩短学生与企事业单位的磨合期。江苏、广西等省份的实践证明,“2.5+0.5”学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贵州省林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2.5+0.5”学制的实施

2015年秋季,贵州省林业学校园林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在2013级园林专业2个班级开始执行“2.5+0.5”教学模式。

园林技术专业在新的教学标准下,基本学制为“2.5+0.5”模式,即今后的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时间达到2.5年,走上顶岗实习、实训的时间应缩减到0.5年。新的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在基本学制发生变化后,教学时间安排、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主要连接专业、课程结构设置要求、职业范围、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均会发生变化。

二、 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法(MTM)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应用广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在基础教育方面,该教学模式正在应用和推广。

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在第5学期开始进行模块化教学,对新学制进行初步探索。

三、制定模块化教学计划

第5学期由原先计划的顶岗实习改为模块化教学。通过社会调研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了更加接近学生学习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制定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校园木本园林植物电子图鉴、校园草本园林植物电子图鉴、GIS(地理信息系统)、测量仪器的使用、园林手绘、林业工程招投标概要和园林设计与施工等8个教学模块,安排8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模块化教学。

1.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置

一个学期进行18个星期的教学,根据模块相互之间具有衔接和延续性的特点,针对性安排教学模块的教学顺序,安排如下(表1):

2.教学模块一体化

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园林设计与施工为核心模块,其他模块围绕着这2个核心模块服务。形成2个一体化的模块群(见图1):

3. 设置园林专业主打模块

“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

园林设计与施工是整个园林工程中投入最多、技术最复杂的环节,因为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涉及的图纸设计、栽植技术、植物管护等,牵涉到园林景观效果。每年毕业生就业,对于在园林设计与施工这块做到好的学生,深受园林绿化企业的欢迎。“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作为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重头戏,安排在适合于施工季节的学期期末阶段进行教学。

4.设置跨专业选修模块

(1)“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模块

2015年贵州省全省范围内开展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大量需要具有林业知识的职业人才。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在下一个学期即可参加项目的顶岗实习。对园林专业的学生跨专业选修现代林业技术的专业课程,拓宽了园林专业学生就业面。

通过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和校园周边地区进行实地区划、调查、资源统计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二类调查的方法与步骤,在实习顶岗区间便可以在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二类调查工作。

(2)“GIS(地理信息系统)”模块

农林类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到GIS(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y(GIS)在林业资源管理与动态检测、林业专题图编制、森林经验与林业工程规划、森林病虫害管理、森林防火、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林业其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用、技术含量高的学科,通过模块化教学,引领学生入门。

四、精心编写授课计划

指导教师在编写授课计划之前,与学生探讨教学内容,根据近2年学习过的相关理论课程,确定各模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的时候,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偏重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五、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学

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和参与的多少。学生参与意识是决定教学效果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形成“参与式”教学。以“制作校园草本植物电子图册”和“园林设计与施工”2个模块为例:

1. 特色之一:“制作校@草本植物电子图册”模块教学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园林植物卡片(见图2),然后汇编成图册:

教师先用图片讲解某种园林植物的识别要点以及园林用途,学生通过在校园内寻找该种园林植物,进行拍照,填写识别要点及园林用途,最后在微机上把所有植物照片汇总成图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特别深刻、特别扎实。

2. 特色之二:“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教学

虽然《园林设计与施工》作为一门课程,有理论授课也有实践授课,但作为教学模块,更侧重于实际技能的提高。学生在其他模块学完后再学习该模块,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园林设计与施工这一模块。

教师在校园内划出一块区域(比如几块草坪和几条道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规划设计。根据学生的作品,指导教师对优缺点进行点评,提出缺点的解决办法。最后以把设计最好的作品,经过优化后,在校园进行施工实践。

指导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中,手把手交学生绘图、示范园林植物的栽植与管护,最后在形成植物景观的时候进行点评与总结。

六、组织教学评价

1.学生填写教学日志并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价

学生在教学日志中填写学习内容,填写学生的考勤,是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也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监督。每个模块化教学结束后,由学校教务科与组织学生对指导教师进行一次评价,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2.教师填写工作日志撰写总结

教师在工作日志中填写教学内容,学生考勤,每周工作自我评鉴,便于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中更好地总结经验。模块结束后,指导教师要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正意见。

3.教务科对师生评价进行总结

教学督导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进行听课和评课,学期结束后,根据收集到的评价资料,对模块化教学提出,进行阶段总结。

根据学生对教师授课水平的反馈意见,以及教师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务科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七、模块化教学管理

1. 撰写模块化教学总结

在学期结束后,根据指导教师的教学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学督导的意见与建议,由教务科总结模块化教学经验,对做得好的方面进行推广,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编写模块化教学校本教材

根据指导教师编写的教案进行汇编,装订成册,成为今后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校本教材。通过今后模块化教学不断的探索,对校本教材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本校各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396-01

一、风景园林的编制中关于方案设计的思考

在对风景园林进行工程设计时要注意风景园林的编制的一般规定,首先应该有正确的设计文件内容,包括目录、说明书与设计图纸。在设计文件的编排时要注意编排顺序,按照风景园林的编制进行完整的设计。在这个设计文件中,首先要对风景园林工程现状进行简单的概述,分析施工现场的环境地形和自然条件等,还要对当地的交通情况以及地方的配备设施有相关的了解。在设计方案中要对施工的范围和规模进行简要的概括描述,对当地的地形水体以及道路设施建筑物等有一定的分析研究。在设计方案中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施工现场的现状,对施工区位的实际条件和工程涉及范围以及历史文化都要进行分析认识,在对设计方案进行构思时还要有明确的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设计本身有一个总体的构思和布局理念,对风景园林的设计构思和功能分区景观分区以及空间分布都有大致的掌握。设计方案中还应该有对风景园林专项设计的说明,比如园林道路设计以及园林的交通分析,园林建筑分布安排和小品的构思搭配,园林排水送水设计以及电气运输设计等。

设计方案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设计图纸,在整个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团队都要依靠设计图纸进行实际操作。设计图纸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的,在设计图纸中首先应该有施工的区位图,标明施工场地在城市中的位置,以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情况。之后应该有详细的用地现状图纸,在这个图纸中要标明施工用地的边界范围和周边的交通情况,还要对施工用地的地形描画等高线,对道路以及有使用价值的植物建筑物进行明确的标识。设计图纸中还需要有一张设计总图,对以上所述的两个图纸进行总结并加以更细致的描述。

二、风景园林的编制中关于初步设计的思考

有了设计图纸之后就可以进行施工的初步设计了,在这个编制中要注意初步设计的内容以及步骤顺序,只有通过相关部门的合法审核通过才能确立设计内容并加以投入工程使用。在初步设计中首先要有设计的总说明,也就是设计的依据,按照政府批准的相关文献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并且有详细的施工单位设计任务书和设计任务所需的技术资料。在初步设计的总说明中要标明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施工,简述整个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规模和初步设计的施工范围。在总设计中要对工程的概况和性质还有工程所拥有的施工特征以及指导思想都有明确的阐述,要进行有原则有结构有框架的构思设计。在总说明中还要按照政府部门的规定加入消防环保卫生节能等技术专业的说明。

在初步设计中还应该考虑到种植问题的设计,关于种植设计的文件中也应该按照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设计。首先要有明确的设计说明,对种植的计划任务和批准文件等依据有相关的描述,对种植设计的设计原则有准确的概述,并且对种植设计的分区和分类以及景观生态要求也有明确的表述。在初步设计中还要对种植土壤的成分进行研究分析以及规定,对种植植物种类的要求配置也应该细致的描述。

初步设计中还要有对风景园林施工的结构设计,根据工程的范围和所需使用的技术进行设计依据的编制,在内容上要突出对施工地质的资料研究,还要对施工主题的结构和基础进行选择安排,同时不能忽略设计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在不同景观的不同施工方式上要总结出稳定的施工措施,还要满足设计者的观念,结合以上内容进行结构的设计安排处理。在结构设计中还要考虑风景园林的送水排水系统,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按照严格的施工设计编制内容进行设计,对水源的条件和标准有详细的研究,对送水排水的系统设计要考虑到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在设计施工中还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能忽略不可控自然因素造成的影响。在送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时依旧要有详细的图纸设计,在图纸上描绘出水流方向、流量以及其他等系统要素。初步设计中最后要对施工所用电气进行设计,考虑到电气输送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工程项目的牵涉内容比较繁琐,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找到专业的设计依据和资料来进行参考,对设计范围有严格的把握。如供电系统的设计,就要参考关于负荷计算和负荷等级以及电压等级的专业技术性内容,在照明系统方面要考虑到光源材料的选取以及控制方法和设备的安置问题,在防雷和接地保护方面还要注意施工技术类别和要求。所以电气设计是需要非常谨慎的。

三、风景园林的编制中关于施工图设计的思考

施工图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图纸的准确性与施工质量是直接挂钩的,所以在施工图设计时要进行严格的审核批准,在图纸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必须详尽准确。如指北针和风玫瑰图的绘制,以及图纸的坐标网和城市的坐标网换算关系,水体的定位,建筑植物的区域定位以及绿化设计区域的定位。在风景园林的施工图设计中,要对风景园林的园路和景观进行详细的标注,在单项施工的设计图中要包括平面定位和立体定位等内容。对整个风景园林的施工结构要有明确的设计图标注。

四、风景园林的编制中条文说明的思考

在风景园林的编制中有明确的条文规定,这些条纹的说明内容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在不同性质和类型的设计项目中,所侧重的内容和中心不同,所以实际情况中应该根据一般规定结合特定情况进行设计说明和图纸设计。设计说明的具体内容如果与实际项目无关则需要省去,设计图纸则可以适当增加,以能够说明施工意图为主要目的来增加设计图纸的数量。对编制中的概算问题应该进行细致的考虑,施工过程所需要的经济,以及经济使用情况,工程费用的安排,设施器具的置购消费等,都需要明确的表述。为了保障整个风景园林的工程可以顺利完工,就必须对施工费用进行概算。还有编制中的关于园路景观小品的条文说明,要区别类别以及实际作用,然后按层次逐步进行分类组成。在整个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对于结构编制的条文说明是最为繁琐的,首先要进行初步设计,之后要进行实际校对和人工审核,所需要牵涉到的专业技术也很多,所以关于风景园林的编制中的条文说明一定要细致准确。

五、总结

在风景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其价值和功能被不断强化改造,从单一的欣赏功能建筑变成了多方面的高价值的建筑设施。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风景园林的编制条文就很难实现优秀的工程设计。目前风景园林的编制依旧在不断更改创新,其价值和内容也在逐渐升华,不断的增加其专业性,对于风景园林的专业化编制思考,需要广大相关人员共同努力,让风景园林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哲学――风景园林师的五大专业观与专业素质培养[J].中国园林.2008(01).

[2] 李燕.中国园林专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方向[J].河南建材.2008(03).

篇(10)

园林施工在整个园林工程中来看,是一项工作量极大工程,它的施工效果对今后园林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园林养护则是良好的园林景观形成和发展的保障。因此,园林施工工作必须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措施,保证施工的良好效果,同时,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园林良好发展趋势的形成。所以笔者将在下文中就园林施工和养护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性以及改进的措施谈谈自己看法和建议,希望能给予同行们一定的帮助。

一、浅析园林施工与养护相结合的必要性

园林工程在快速进行的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具有相当高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其中的园林景观的设计的环境就是地面和周围的建筑,并充分地与自然动植物进行联系起,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创造过程,而本身的山石地貌、景观的设计以及植被的绿化等的有机融合是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的必备条件,而三大要素的完美融合只是提供了一个成功作品基础,其效果具体实现还有赖于完美的施工过程和后期良好的养护工作,因此,园林施工和养护必须很好结合起来,才能将施工环节的良好效果很好地延伸出来,二者的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于整个园林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园林施工与养护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监督与管理工作的缺失

园林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极为重要的保障就是园林施工与养护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为了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园林业必须实现以科学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势态稳步向前发展,而这也必须依赖于园林施工与养护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而在实际工作中,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更不用说健全和完善了,对于施工和养护从业人员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没有得到严格的要求,并且对于干扰其工作质量的各类因素没有及时地被消除。

(二)施工与养护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其技术设备滞后

一直以来,政府与相关部门对于园林工程较为重视和支持,但是园林施工与养护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而现有的从业人员很多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就进入此行业的,专业知识相当欠缺,加之目前施工设备及技术滞后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造成了现阶段园林工程整体质量不高的现象。

(三)园林规划与设计执行力不足

园林工程的内容,不是简单种植花草树木的事情,其本身是具有较为复杂、繁重及专业性的工作体系,自始至终都是要求具备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的参与,也是需要对施工方和具体工作的计划进行较为科学的设计和规划的,这样才能让整个工程具备连续性与完整性。而目前园林施工与养护在实际的工作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存在施工及养护的工作计划的更改和调整以及工作行为的随意性较大,甚至出现重复作业等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园林规划与设计执行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原材料、人工等的浪费,很不利于园林施工与养护工作的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

三、园林施工与养护相结合的措施

(一)合理安排和使用园林施工和养护资金

合理安排和使用园林施工和养护资金在节约园林工程成本和提高其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就是详细制定园林施工与养护的资金的使用的计划书,将施工与养护各个环节中的资金使用纳入工程的全面预算管理中去,以园林施工和养护具体的档次为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材料,在施工与养护工作中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杜绝重复施工、随意更改与调整设计与计划的现象,避免随意削减养护阶段的资金投入,对后期养护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三) 加强施工与养护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工作人员是园林工程工作最为直接的实施者,加强其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对于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积极开展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比如,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到高校相关专业进行系统培训,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聘请专家组织培训活动,或邀请其到现场进行指导或传授相关的技术等,增加其专业知识的储配,切实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此外,我们也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来优化人员管理的方式,实行优胜劣汰,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增强其自我提升的意识。

(四) 进行施工与养护的规划,并设计出具体的工作方案

做好园林施工与养护的规划,设计出具体的工作方案,是施工与养护工作有效、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园林施工与养护工作的效果与进行设计工作的人员在设计理念和思路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进行施工前,我们的技术人员必须做好工程造价的预算工作,充分考虑到施工与养护工作中的所有细节,并对该园林项目的实际功能和性质有较为周全的剖析和把握。才能正真提高施工与养护的成效。

(五)将园林养护工作贯穿整个于建设过程

其实园林养护工作不仅仅是施工工作的延伸,它还应该贯穿到园林建设的整个过程当中去,也就是说,从园林工程的设计到施工,一定要为后期进行的养护环节打好基础,做足准备,只有这样后期的养护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实现园林设计和施工的良好效果,促进园林景观的良好发展。

(六) 建立健全园林施工与养护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园林施工与养护监督管理机制对于提高园林施工与养护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为一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建立并完善较为科学、有效、可行的管理方案,比如,选取技术过硬、工作作风严谨的人员对工地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指导,及时对施工与养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这样能有效保证施工与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的效果和效率。第二,可以实行目标管理的模式。比如,把施工和养护工作按区域落实到人头上,让他们正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样不但能施工与养护工作上的交叉、重复、遗漏的混乱现象,还有利于后期进行工作总结和分析,这也是施工与养护工作有效、有序进行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个园林工程的质量与园林施工及养护工作的落实、实施效果、管理水平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将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起来,并对其相互联系及重要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加以合理、有效的应用,来促进园林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101-02

园林专业技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群有:园林绿化设计、绿地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花卉苗木养护管理等。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植物与植物生理知识。因此,植物与植物生理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植物与植物生理的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借助学院开展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对此课程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学核心内容的选择不够精准

园林绿化的素材有植物、建筑、山石、地形和水体等,其中植物是最重要的素材。因此,在学习专业课前,必须掌握园林植物基础知识。扎实的植物知识是学习后续职业技术课程的重要基础。但是,当前在职业学校从事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普通高校毕业,接受的都是“知识目标”教育,毕业后直接到技校任教,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核心内容的选择往往较难把握,常常出现教师教得很累,而学生却在云里雾里的现象。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比较单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采取通堂讲授,即灌输式、填鸭式的方法,学生参与较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学习效果不理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并显示出其优越性。多媒体课件可插入图片与视频,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且大大增加了信息量,无疑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推崇。然而,多媒体的运用只是逐步取代了板书,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在课堂上为了记笔记而忙得焦头烂额,多媒体教学也变成“机授”为主的单向教学,并没有突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能很好地发挥。

(三)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

植物与植物生理的教学内容涵盖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生理生态和植物分类三大部分,无论是形态识别、植物分类、还是植物生理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然而,随着教学时数被压缩,实践课时也相应减少,并且学校一般都只是重视专业技术课程的实训设备投入,对于专业基础课的投入往往较小。因此,植物与植物生理的实验实训环节受到一定制约。

园林植物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改革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园林专业是一个学科交叉性极强的专业,学生学习内容涉及植物学、土壤学、栽培学、美学、建筑学、工程学、管理学等。如果要求学生对所有内容进行系统学习,不但教学时数不允许,学生也掌握不了。针对技校学生理论基础比较差,以及职业教育讲究理论够用、技术实用的原则,根据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是园林专业多门学科的基础课,是为后续学习园林花卉、园林树木、园林植物组织培养、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盆景与插花以及园林绿化设计等职业技术课服务的。因此,植物与植物生理的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其服务的职业技术课程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与调整。教学内容调整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也是课程建设与创新的重点和难点。如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章,内容比较多,其中涉及的生化过程也比较难,不需要作系统学习。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重点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简要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几个基本阶段,其中的生化过程可删除。而光照等环境因子通过影响光合呼吸作用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是园林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盆景等课程的重要基础,需要作重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