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活德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4:2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活德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活德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41

Moral Education Returning to Life

――Realization Path of Moral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FAN Yalan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Life" is the common voice of the community and even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is facing the tide is educated, scientific and marginalization of the crisis, "Return to Life" is very important. Based on Husserl "life-world" ground-breaking introduc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education and life and Dewey "Education is life" and Tao's "Life is Moral" Two typical Life Moral elucidation theory, argumentation "moral return to life", students need to practice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moral and ethical life experience with these two aspects of moral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of ways.

Key words moral; life; moral education; life moral education

“现代德育由于其知性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悬挂在空中破碎而又抽象的德育,这正是现代德育陷人困境的主要根源之一。”①因此,德育要回归生活,打破其原有的知性框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悟道德、深化道德,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让学生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②生活是德育的根基和土壤,德育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到生活,生活与德育密不可分。本文所探讨的生活德育论就着眼于生活与德育的紧密关系,试图解决当前德育困境、为现代德育注入新的活力。

1 奠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理论上,德育回归生活,受到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极大影响。胡塞尔针对实证主义的科学危机,将生活世界作为与科学世界相对立而存在,提出“回归生活世界”。生活德育论的研究也需要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胡塞尔对“生活世界”是这么定义的:“生活世界总是预先给定的世界,它总是有效,并且预先就作为存在着的东西而有效,但并不是由于某种意图,题材范围,或按照某种普遍的目的而有效。每一种目的都是以它为前提;即使是在科学的真理中认识这样一种普遍的目的,也是以它为前提,并且已经是以它为前提。”③生活世界不同于理论化、抽象化的科学世界,它是一个具体的、直观的世界,与我们的体验直接相关,是切切实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日常的、可感觉的现实世界。

首先,生活世界是一个日常的人们生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是绝对的中心,没有人生活世界也无存在的意义可言。“人们就是生活于这样的世界中,经验着这个世界,感觉着这个世界。它是人的世界,只有在其中,人的地位和价值才得到充分的彰显。”④其次,生活世界是一个奠基性的丰富世界,作为对立面的科学世界也必须建立在它的基础上。人是靠实践活动感知自己的存在、体验与他人沟通的过程并接触与感官直接相连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就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实践的场域。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生活世界是人的活动的基础。也因为人的活动的存在,生活世界是丰富的,充满着无限可能性。最后,生活世界是主体间的世界。胡塞尔十分注重生活世界中人们的交往活动,提出了“交互主体论”,认为人们的交往活动分为互识即相互认识、相互理解与共识即相同的理解两种。由此,胡塞尔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提高到了生活世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为“德育回归生活”作了很好的铺垫。它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人是生活世界的绝对中心和价值主体;生活世界是所有活动的基础,是人们实践的场所,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它也应该是交往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为依托的生活德育,也注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道德,实现道德的从内化到外化再从外化到内化转换过程。生活德育论继承了“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宝贵的德育时机,学生从生活中习得道德。当然,道德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是一种动态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生活德育论要求学生必须积极参与交往的生活世界,在交往中感受道德的实现。

2 德育与生活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为生活德育论作了基础性的解释,那么德育与生活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进行德育与生活关系的深入剖析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生活德育论的理解。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是德育的手段。因此,探讨德育与生活的关系需要以道德与生活的关系为基础。

首先,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活。“从历史的源头来考察,道德从根本上源于生活的需要,源于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社会往。”⑤世界本无道德,因为有了人,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进而创造了道德。生活实质上就是由人与人的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组成的。因此,道德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是在与人们共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在维持交往性和互动性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生活需要道德。“道德与生活具有同一性。生活都是道德的生活,尽管不一定都是良善的生活,但一定蕴含着道德的因素。道德是生活的内在规定,是生活的魂灵。”⑥社会不论是螺旋式的上升还是波浪式的前进,总的趋势总是发展的。而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需要道德,道德是实现社会良序发展和美好生活的保障。最后,道德在生活中实现。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⑦实践性是生活的基本属性,道德通过实践外化出来,也是通过实践化为内在的德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实践于生活既是道德的目的也是道德的手段,道德的价值是通过生活的实践来体现的。

同样的,德育源于生活,德育是与道德相伴随产生的;美好的生活需要道德,当然更需要实现道德、进行道德教化的德育;德育的过程不是符号化的知性记忆,而是实践中的生活体悟,学会做人、将道德践行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生活承载着德育,德育引导着生活,德育与生活融为一体。

3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的两个代表教育家是杜威和陶行知。他们都十分重视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消融了教育与生活人为建立的分界线,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希望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而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德育为“五育”之首,生活教育论的思想对生活德育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1 杜威:“教育即生活”

美国民主主义教育家杜威是教育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标志着一个时代。“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是他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立足于生活的实践性,认为教育是生活经验的积淀。“一切真正的教育是来自经验的”,“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⑧杜威强调“做中学”的思想,认为经验只有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才能取得,因此,杜威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就是强调生活中实践的重要性。人们所接受的教育不仅来自老师和书本上知识,更多地来自经验的习得。知识是外在于身体的符号,通过生活实践中的视听触味嗅――“五觉”的感官经验将这些符号知识内化、掌握;有些知识更是直接从生活实践中获得。例如,老师和书本传授的道德知识即“我们应当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应当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来直接体验,转化成道德经验、道德事实。因此,德育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的道德经验积淀的过程。另一方面,他的思想立足于生活的社会性,也就是“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杜威认为,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将这样一种状态应用到学校生活中,让学生在学校中也能体验社会的状态,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贯通。

总之,无论是实践性还是社会性,都是“教育即生活”思想的体现。

3.2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结合中国的实际,继承和发展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主张。

陶行知对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多地强调教育应当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体悟,生活在这里处于从属地位;不同的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将生活放到首要位置,认为生活才是中心,给生活以教育。“从整个生活出发,过整个的生活,受整个的教育”,陶行知强调生活重要性,突破了以往生活教育论的保守倾向。“社会即学校”的思想突破了狭隘的学校教育的限制,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⑨这是对教育场所和空间的拓展,旨在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的范畴。“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原理的方法论。他是这样阐释三者关系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它体现了“教训合一”、“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理论。他不仅强调“生活”的中心,而且强调“做”的中心,将生活教育论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3.3 德育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德育化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两位思想家的生活教育思想有所差异、也各有侧重,但是都以生活为基点、以实践为根本、以人为主体。其实,他们的生活教育论应用到德育中更为切合,也正好满足了德育的需要。德育就是一种生活德育,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实现道德,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杜威与陶行知分别强调的是德育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德育化。前者要求德育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后者要求以德育来改造生活,使社会生活成为道德的生活。无论是德育的生活化还是生活的德育化,都是德育回归生活、融入生活的体现;无论是经验的积淀还是做的中心地位,目的都是通过道德的生活实践体验,实现道德从内化到外化、外化到内化的转化;无论是“学校即社会”还是“社会即学校”,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通过个体亲自参与生活体验,发挥人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体悟道德,指向德育的目标。

4 总结

经过胡塞尔“生活世界”的铺垫、德育与生活关系的讨论和杜威与陶行知这两个典型生活教育论思想家思想的解释,我们对生活德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生活德育论的最终指向是德育课程,希望能解决当下德育课程“直接道德教学”的困局。杜威对于“直接道德教学”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可惜的是,在以杜威、陶行知为代表的生活德育理论思想提出许久后的今天,德育教学仍无法走出应试教学、知性教学的怪圈,道德教育效果仍不明显。幸而,近些年来,生活德育理论又重回人们的视线,也取得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相信,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将指日可待。

注释

① 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②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150.

③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0:558.

④ 王文鹏.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德育启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⑤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理论论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⑥ 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4).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6.

⑧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50.

⑨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80,633,408.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2] 汪凤炎.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3] 高德胜.道德教育评论2012――生活德育论的反思与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5.

篇(2)

三是注重大道理的说教,轻视基础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首先要让他们遵守做人的最起码的准则。国外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老人在回答记者关于“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等等。这些最基础的文明行为习惯成为他成功的起点。

四是以往的德育工作还有一个误区,就是用同一目标培养儿童,用同一模式教育儿童,用同一标准评价儿童——以大工业标准化生产流程对待教育。

新的世纪对学校德育提出新的挑战,我们的对策是,确立“生活德育”思想,提出学校德育应走到儿童生活中去,应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努力践行“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

德育应走到学生生活中去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国外有位教育家说:学习就是学生的活动,社会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而学生就应成为广阔天地的大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者。杜威曾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学生接受教育,接受磨练,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

学校德育如何走到儿童生活中去呢?

在观念上,教师要认识到我们手中是正在成长的活生生的生命,每个儿童都是大自然的作品,每个学生都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利。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富有创新的潜力,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对新事物的追求和敏感往往超过成人,教师是他们平等的朋友,爱他们是我们的天职。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强迫他们服从,歧视顽皮儿童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对学生权益的侵犯,是对神圣的教育的亵渎。

在行动上,教师要亲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了解学生鲜活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童年时的生活是真正独特的、光彩夺目的、不可再现的生活。我们认为,一旦我们走进儿童的生活,就会发现色彩斑斓的儿童世界,他们的想法是成年人所没有的。例如,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见报后,有一些学生产生困惑:“可惜我遇不到歹徒,成不了英雄。”这时,我们的德育就可与儿童向往英雄、又不全面认识英雄的鲜活思想相沟通,提炼成一个个热点、焦点和是非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对话和辩论,发动一场关于“英雄观”的讨论,明确了只有平时“见难相助”,关键时刻才能“见义勇为”,同时遇到突如其来的情况也要机智应对,量力而行。而那些默默无闻地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人都是无名英雄,也是最可敬的人。

儿童的生活有多宽广,德育的途径亦有多宽广。

1、课堂生活,应重在感悟和体验。

学科本身就蕴涵着许多德育内容,如语文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迅速感悟课文规定的情境,在情感上同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这样才能收到陶冶情操、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数学课,要让学生多体验辩证的思想,严密的逻辑,精确、简洁的语言表达。社会课,要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环境保护的重要等等。在课堂上,老师要有目的地向后进生倾斜,让他们朗读和发言,让他们体验成功,寻找自信,缩短差距。

2、课余生活,应重在交往能力、做人准则的培养。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现代德育学理论揭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显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可能形成。并不是把外在规范告诉给受教育者之后,就会变为他的美德。因而,在课堂学习之余,师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在创造师生间交往关系的同时,也创造着生活,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从而也建构着自我。另外通过生与生、生与他人间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在自然、真实、直观的冲突交往和生活情境中,学会如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何与他人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3、家庭生活,应重在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

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物质的贫乏,艰苦生活的磨练,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弥补了学校德育的软弱。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家庭教育,往往把生活中的困难、劳累和挫折都由家长去代劳,民谚说得好,“勤劳的母亲养了个懒女儿”,而这些孩子一旦进入社会,碰到困难、遇到挫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论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还是面向未来的要求,都要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4、社会实践,应重在参与。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我国的社会生活涌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但是,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感悟,学校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仍旧不能上升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

我们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这片热土,从看周围的变化来感受改革开放的大成果。同时,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提高,以学生的眼光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例如,我们依托红领巾法庭、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红领巾一条街”等校外教育阵地,开展“法庭听证”、“学农学工”、“我当售货员”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体验各种社会职业的作用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东西部手拉手”、红领巾献爱心等活动,体验友情和爱心、体验小伙伴顽强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体验弱势群体生活的艰辛和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等等。

德育应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

“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生活德育观倡导德育以活动为中心,一切德育活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德育过程中,把学生看作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活的生命体,主张尊重他们,解放他们,关心爱护他们,通过创设有利于他们全面、主动发展的多种多样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认识活动、教学活动、劳动活动、创造活动、品德方面的活动和情感方面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让他们的生命潜能在丰富多样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培养学生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体系。

1、注重发扬主体精神。

每次德育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学会自尊自爱,学会与人合作,品尝成功的快乐。如我校的“小龙人中队值周活动”,通过鼓励和支持学生自治、自理、自立,培养主人翁意识,并使每个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他律”和“自律”,既学会自我评价,又学会自我调控;既学会管理自己,又学会管理别人,真正达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2、注重坚持全体参与。

开展各项活动,班干部和音、体、美等尖子学生锻炼和提高的机会特别多,相反,一般学生大多只充当配角。我们应抛却浅薄的功利观,走出应付中心工作的任务式小圈子,真正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教师应努力唤醒蕴藏在这些学生身上的潜能,激活他们身上最优秀、最灵动的天性。我校在“雏鹰争章”活动中,教师能洞察儿童心理,成功地在班里设立水长、花长、灯火管理员、师生悄悄话传递员、童画廊廊长等“十佳自我服务岗”,定期评选班级的“卫生功臣”、“作业标兵”,颁发班级大雁奖、新星奖和金苹果奖。不仅所有班级有值日班长,有的班级还有两套班委。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很好弘扬,以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学生同样表现得生龙活虎。

3、注重良好环境的创设。

学校的一切活动,如升旗仪式、班队活动、晨会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等,均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做到德育活动系列化、制度化、阵地化,努力构成一个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环境,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实现潜移默化。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晨会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自主晨会活动研究,开创了“生活万花筒”、“欢歌一曲”、“一周望”、“知识爆米花”、“实话实说”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栏目,为学生喜闻乐见。班队活动也根据学校、级部、班级特色,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天降大雪,带领学生赏雪、画雪、写诗;春风送暖,和学生一起踏青、放风筝;在野外开展自护、自救的演习;组织学生写友情劝诫信,帮助好朋友一起改正一个缺点;开展丰富多采的小龙人龙年系列活动,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德育应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

篇(3)

比如教材《小马虎旅行记》一课,是根据课程内容标准的第一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的第一条“做事用心”,和第三方面“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第二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来编写的,通过虚拟人物“小马虎”浏览马虎国的故事来进行教育,我觉得其中把“盐当糖放、建百层高楼没造电梯”等环节与一年级学生还较遥远,因而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改造。根据经验和平时的观察,新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较多不细心、不认真、马虎了事的现象,而最关键的是学习上的粗心问题。于是我设计了“做拼音卡片”、“传悄悄话”、“做小先生”几个活动,在学做拼音卡片后,我采访了几位做得好的小朋友,问他们是怎么做的,有的说“我看着教师的卡片,记住了拼音字母的顺序”;有的说:“我细心地看,老师前2个字母圈圈在右边,后2个字母圈圈在左边”;有的说:“我先读了两遍,再像老师那样,认真写下来”。我边听边板书:看、记、写。这样,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真正贯通,课堂呈现的活动情境是真实的,自然的,为学生熟悉的,也是学生生活提升发展所必需的。这样,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体现。

二、了解孩子,以更好地组织活动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组织好活动的前提。不同的学生也是有差异的,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小组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而讨论在小组活动中更是经常用到,我在开始组织学生讨论时,走了一些弯路:常常在确定讨论主题后,有的学生为了抢先回答,乱喊乱叫;有的学生只顾想着自己的答案,而不注意别人的回答;还有的学生高声打断别人的谈话,很没有礼貌……我真对“小组讨论”失去了信心。可是后来一想,我的学生还只有一年级,他们自制能力差,表现欲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但同时他们又特别信任老师、善于模仿。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坐到学生中间,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又要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但跟以往不同的是请大家当老师,先来看看我们这个组是怎么学习的,评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讨论话题,于是,我就近跟同学讨论起来,其他同学们好奇极了,静静地望着我们,他们感到很新鲜。我们讨论结束时,“小老师们”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你讨论之前,先分好说话的先后顺序”;有的说:“一个人发言,其他人都认真听,而且声音很轻”;有的说:“一个小朋友讲完了,其他小朋友才提出意见”;有的说:“有的小朋友说得好,别的小朋友夸他真棒”;有的说:“有的小朋友接受帮助说谢谢了”。别看学生年龄小,你一言我一语还真把我刻意流露的优点找出来了。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希望其他小组的小朋友,在以后的活动中也能得到表扬,甚至比我们组更出色!”从此以后,我抓住一切机会反复强化,使学生形成习惯,小组讨论变得有序、热烈。

三、相信孩子,以更好地开创活动

如果活动的每个过程都是由老师设计,然后按照老师的想法一步不差地走下去,这样学生怎么可能完全有兴趣呢?其实在活动中许多事情可以由同学们自己解决,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策划自己,这样他们没有过多的约束,就能想出很多有趣的办法来。

那次我上《我们的校园》一课,在设计“分组参观校园”这个环节时,我真的担心,孩子们跑出教室后会不知所措或乱闯乱跑而发生意外,所以费劲周折调好课,借来几位高年级的同学来带领他们,结果校园是有“序”地参观完了,但回来以后反馈的情况却很不如意,同学们仅仅是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一起走了一趟,回来后机械地向我汇报他们的一些情况,语言干巴巴的索然没味。我想这样不行,于是在第二个班大胆尝试,把孩子们分成8个组,选出组长,然后不作任何规定,让他们先商量喜欢去哪里,可以去哪里,然后自己想办法去。结果令人欣喜,在反馈情况时,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向我汇报他们去了哪里,是怎么走的,路上碰到了谁,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么解决的,有几个小朋友还捡来了一些垃圾。这使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到: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创造性、创造精神,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即使做错了、做乱了也没有什么关系。这样才是真正的孩子的活动,而不是活动孩子。

四、发展孩子,让活动走出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源于生活又体现于生活,它对学生的引导是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出来的,我们要更多地关心儿童是不是在实际生活中懂得有礼貌,是不是能真正地在生活中能养成好的习惯,是不是在生活中真正具有探索事物的那种好奇心。我们要努力去追求真正的活动型课程,《品德与生活》教材上的所呈现的内容,是不是都要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如果不是,哪些需要在课堂上做?哪些需要跟家长沟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哪些可以在校外去做?哪些是需要课堂跟课外结合?

我觉得家庭、家长是我们最能信任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是达到本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本课程需要搜集与整理大量的资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仅靠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在家长学校上,积极向家长宣传《品德与生活》课程改革理念,宣传《品德与生活》课的目的与要求,积极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家庭中配合活动的需求,帮助学生查找和整理资料,帮助学生完成生活中的体验。像《上学路上》、《盼盼迟到了》、《放学啦》、《坐立走有精神》、《小马虎旅行记》等,哪一个活动不需要家长的配合?比如我在《告别小马虎》课结束后,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带回家,由爸爸妈妈来做评委,先记下他平时在生活中有哪些马虎,然后改一个,就奖给一个笑脸,促使学生慢慢改掉生活中的马虎。本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品德与生活》新课程开启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空间,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接近自然、接近儿童的实际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而为每一个孩子学会做人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1、《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品德与生活》教师用书;

3、《心理学大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作者:邵志芳);

4、《教育理论》(研究出版社)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篇(4)

学生所叙的生活故事中,有很丰富的道德资源,需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质疑、争辩,引导学生去伪存真,挖掘有利于推动学生道德发展的资源,让学生设身处地经历道德体验,逐步抽象为道德知识,进而促进道德观念的形成。

比如,在教学《遵守规则》这一课时,一学生叙述跟爸爸开车出门,在斑马线礼让行人,等了很长时间,有个奶奶对爸爸竖起大拇指的故事。叙述的学生很自豪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坚持这样做,但有学生却提出:常常有路人不走斑马线,随意横穿马路,这样根本无法让,也不该让。学生们围绕“这种情况该不该让?”的问题激烈地争论起来。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甚至是辩论,澄清了已有的价值观念,学生之间互相支招,帮助同伴寻找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教会同伴如何面对这些事情。

二、生活叙事丰富道德体验

在生活叙事过程中,无论是叙述内容、叙述方式,还是叙述者、倾听者,都有丰富的德育体验资源值得挖掘。以生活叙事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德育课堂活动中来,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满足了学生好说好动的天性,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消除自卑,培养自信,更满足了儿童倾诉和获得伙伴认同的心理需求。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我是小学生啦》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新学校经历的事情,学生们纷纷讲到新生培训那天,学校开展“书包节”活动的感受:鼓号队夹道欢迎时感受到哥哥姐姐及学校对自己的欢迎;家长给自己背上书包那一刻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与家长拥抱分开时家长的眼泪瞬间让自己觉得长大了;老师跟我们打招呼时灿烂的笑容,让我不再害怕新学校……在小伙伴奶声奶气、断断续续的叙述中,学生感同身受,仿佛回到了当天,想象体验唤醒了“亲身体验”,道德感知更丰富更清晰。

三、生活叙事引导道德行为

生活叙事让品德教学充满体验和智慧,但最终还是要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

篇(5)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品德教学中,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我成长的故事》,课前教师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做成电子相册,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展示照片,请这位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引出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特别是有一个小男孩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小袜子,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由于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因此,课堂上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教学活动化,让儿童在课中体验。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通过情境表演与文本对话。

如《做聪明的消费者》这一活动中,让学生模拟商店中购物的体验。

师:别的小组都选购到合适的商品,你们小组为什么没有买到规定的商品――牛奶?

生1:因为没有好牛奶。

师:那不是有好几家店都在卖牛奶吗?

生2:可是他们有的是过期的,有的是三无产品。

师:你怎么知道是过期和三无产品?

生1:左边那家店卖的牛奶有效日期是昨天的;另一家店的牛奶没有生产厂家。

师:可是他们的价格很便宜,还买一送一。(教师举起买一袋牛奶送一支铅笔的实物。)

生3:万一吃坏了肚子,就要上医院,付的钱可比一支铅笔多多了。我们还是要先看质量,然后再看价格。

生4:老板太可恶,竟然对过期食品进行伪装,骗我们去买,幸亏大家都睁大了眼睛,没有上当。我们要举报他,打消费者投诉电话。

师:同学们,虽然你们今天没有买到规定选购的商品,但是你们作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很强,而且还敢于与侵害消费者的行为做斗争。

生3:那个老板肯定要破产了,大家都知道他为了自己赚钱,伤害他人,谁还会去他的店里买东西啊!

在一片欢笑声中,全体学生都认可了这样的价值取向,纷纷鼓起掌来。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例如在《友爱残疾人》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课堂上,学生们对残疾人的难处分析得头头是道,诸如“上下楼梯”、“上厕所”、“吃饭”、“穿衣”、“过马路”、“下课游戏”等许多的困难和不便他们都知道。但我们也发现,他们的叙述却是那么的冷静和理智;课后,即使对身边的残疾同学,他们仍缺少关注,更谈不上帮助。显然,他们只是处于“隔岸观火”的状态,还没有真正走近残疾人。在一次教学中,一位教师选取了一些典型素材,创设了一个“走近残疾人”的体验情境,学生们认真地开始了尝试:有的蒙上双眼,拄着拐杖摸索前行;有的背着双手,低头弯腰贴着桌面用嘴去翻书;有的用手势比划着问路;有的用一只手穿衣,满头大汗却仍穿不上;还有的用双手艰难地挪动身体……仅仅十多分钟时间,他们的小脸慢慢地从开始的兴奋好奇逐渐变为严肃,对残疾人的友爱、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课后,他们对身边的残疾人给予了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尊重。学生在这种模拟情境中进行的活动,对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内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课堂延伸化,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篇(6)

老师每天和学生生活在一起,给学生教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学生也每天都关注着自己的老师,所以,教师的言谈举止,甚至细微之处都逃不过学生的双眼。可以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亲密感情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我们一定要用教师这个现成而优良的鲜活榜样去感染我们的学生,使得对他们的德育落到实处。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时时刻刻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用自己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可以说,学校生活中的教师美德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鲜活案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学生的内心需求了如指掌。所以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感悟,又要重视课外教材的应用,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利用班队序列活动、爱心行动计划、国旗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德育重在疏导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要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和批评,唯有主动出击,循循善诱,才能使学生的错误在“润物细无声”的意境中得以清除。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只凭教师“磨破嘴皮”是不够的,还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善于把握时机,为学生提供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创造一个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条件,才能把学生的行为一步一步引入健康的方向,我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开学初,我担任二年级班主任,一个星期下来,班级学生迟到、打架现象让我吃了一惊,望着乱七八糟的教室,我非常生气,如果对犯错误的学生一一惩罚,打击面太大了,还是一个个地说服教育?左思右想,考虑到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我何不用“以奖代罚”的形式,因势利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首先实施了“上学不迟到,涂个五红星”的内容,并将全班学生名字填好,制成表格,张贴在教室后面醒目的地方,方便到校后学生填涂和监督,这样一来,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纪律,就会得到一个红五星的肯定,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按时到校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自然形成了。后来,我又如法炮制地实施了“课间不打闹,奖朵小红花”;上课专心听讲,奖面小红旗”等内容,同样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德育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坚持和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学生的童年生活和我们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一定要为他们创造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换种说法:其一,学生是身心尚未成熟的特殊人类群体;其二,学生有获得关心、保护和教育的权利,还有犯错误的权利。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和爱学生,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看待,接纳学生的行为表现,并从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过程与生活环境中去理解其行为与动机,不能只做简单的是非评判和道德说教。那年我教三年级,学生某某是从外校转来的,住在亲戚家,平时他的学习和生活几乎无人问津。有一天,同桌拿来一支崭新的钢笔,某某见了羡慕极了,可同桌连碰都不让他碰一下。一天下午,某某早早来到教室,看见同桌的钢笔放在桌上,他情不自禁拿在手里,爱不释手,不一会儿,第一个同学、第二个同学……跑进了教室,一念之差,他把钢笔塞进了自己的书包……事情告到了我这里,我一听顿时来气:“这个外来的学生净给我添麻烦,一定得好好收拾他一顿。”等到他战战兢兢地站在我眼前时,我的气顿时消了一半,问明了情况后,我送给他一支钢笔:“老师知道你是因为喜欢钢笔才这样做的……”第二天早上,一张检讨书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上面写道:老师,我最害怕您说我“偷”了别人的东西,您不但没说,还送我一支钢笔,是我错了……

其实,学生某某“偷”同桌钢笔的行为并不是大人眼中“偷”的行为,仅仅是出于喜爱和羡慕而萌生据为己有的心理作用的结果。我想,这种行为的偏差表现在小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是正常的,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要忍受学生的一切过失依旧不放弃他;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他,要为学生的自我改变创造条件,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动力。

事实上,生活中即使有这种或那种毛病的学生,他们的身上也有积极因素,能够找到闪光点。所以,学生德育需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善于充分地对这些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加以梳理引导,就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生活,更健康地成长。

篇(7)

由于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我校学生午餐一直得不到好的保障。初中学生的身体发育必须保证良好的营养,解决午餐,对学生成长过程是个大事情。从2010年开始,我们就意识到要改变这种现状,而且“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已成为学校共识。学校领导通过行政会议反复研究和征询级组老师意见,制定出《学生午餐和午休制度》,提出了勤俭午餐不浪费的教育口号。

1. 吃饭时要保持安静

每天中午,配餐公司把学生的饭送到学校,在大堂里,把一盒盒的饭用箱子装好,按班别分好。每班派4名学生,把饭搬回课室里,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饭,每班安排一名老师管理;学生吃饭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边吃边说话,“食不言寝不语”说的就是这个理。

2. 要吃干净,不能浪费

要求学生要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这是最基本的品德教育。要求学生不能挑食,尽管不合口味,为了不饿肚子,也要把饭吃完,饭盒里的饭菜都要吃干净,不能剩饭和菜。

3. 要保持卫生整洁

吃完饭,把桌面擦干净。培养学生吃饭的好习惯、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吃完饭自己打扫的好习惯比考试考80分要好得多。这些是实实在在的养成教育,没有花架子,没有口号。这些好的习惯,是学生终身受用的。

二、健康午休睡好觉

解决了吃饭问题,我们又提出了“健康午休睡好觉”,要求学生健康睡眠,养成睡眠的良好品质。学校行政干部首先带好头,尤其是下级行政,一律服从级长统一安排,不能有特殊。主要做法是:学生饭后,休息20分钟,去去洗手间,喝口水,在走廊里走动走动。午休铃一响,全体学生就要回到课室,准备午休。同样,每班也安排一老师看午休,要求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要锻炼学生,磨练学生,养成好的作息习惯。现在的学生普遍睡眠不足,这中午一个小时的午睡可以补充睡眠,下午上课也有好的精神状态。

就这样,我们的勤俭午餐、健康午休教育一直坚持到现在,学生已经形成习惯。老师管理从最早的每天每班一个人,到现在一个楼层一个老师管理,最后希望发展到学生自我管理的高级层次,这样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更多的是锻炼了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来,午餐午休管理我们没有收学生一分钱,我们的老师也没有一分钱的加班费,老师们的这种一切为了学生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篇(8)

瑞安经济较发达,吸引了许多外来务工者,而务工者的子女也随着父母来到了瑞安,所以,随着民工子女的增多,“民工学校”这个新鲜名词应运而生。在我们莘塍六小里,民工子女数量占全校学生的90%以上。这些特殊的班级,聚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民工子女,他们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等方面都落后于本地学生。如何在这样一个班级实施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呢?我认为可对民工子女实行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把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间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把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确实感到德育有用,德育就在身边,就在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不结合生活的教育空洞、言之无物、无序、无力,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我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和生活实际进行教育,旨在促进他们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

一、日常生活入手,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大多的民工子女是随着父母南征北战的,有的反复转学,中途免不了多次临时停止学业;有的是放在家乡父母家“治”不了,只好带回身边管教。这些学生的身上有许多不良习惯,打架、骂人是家常便饭。在学习上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平时懒得动手和动脑,能够用耳朵听的,他们不会动手记;能够看到答案的,他们很少提前思考,平时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只是等待老师的讲解,很少主动思考或向老师请教,没有养成互相讨论、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主动性较差,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严重不足。习惯差还表现在很多学生在处理和对待小问题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语言不文明等。所以要提高他们的素质,加强整个班级的管理,就必须改善他们的不良习惯。

1.自定班规,自我管理。

教育专家提出,德育应该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内化,努力构建主体性德育,确立“道德是人内心的需要“这一重要标尺,重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和沟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只有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都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当然,班规的具体内容每学期都要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班规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而不是被动地遵守。

2.要锄草先种苗。

有哲学家面对长满杂草的旷野,问他的四个学生: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四个学生的答案分别是:铲子铲、火烧、撒石灰和斩草出根。哲学家不置可否,相约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事实上,除掉旷野杂草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其实,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就好比那些杂草,虽然教师语重心长,家长甚至拳打脚踢,但这些都是铲和烧的办法,于事无补。教师何不换种方式,明晰“要想锄草先种苗”,用有意的、健康的活动,如下棋、打球占领学生生活的空间,让学生从根本上有所改变呢?健康的打球等活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发展学力,让学生动静结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用爱心排除心理障碍,促其转化

外来学生中“双差生”居多,究其原因是由许多因素形成的,其中心理障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如自卑心理、戒备心理、惰性心理等。因此,要提高民工子女的素质,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千方百计地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1.排除自卑心理,发扬其闪光点。

民工子女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与本地学生差异很大,居住环境的复杂简陋直接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民工子女的眼中,老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进取向上的心理,消极地对待学习,信心不足,自甘落后,存在自卑心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长,民工学生也不例外。由于父母打工忙,平时根本照顾不到孩子,孩子自己上学,自己作饭,自理能力较强,因此,我发扬其闪光点,表扬他们热爱劳动,在班中设立适合他们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特长,在班中建立起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帮助他们扬起自信风帆。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更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这更加符合民工学生的实际。成功者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创造机会―追求卓越―继而走向更大的成功。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失败与成功本身都是孩子成长必须面对的经历,关键是学生能否从中获取做人做事的经验教训,增强继续努力争取成功的信念,重要的是教师能否及时给学生以安慰和鼓励。“很好,再试一试“,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无论何时,教师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防止他们形成自卑人格,产生自我否定甚至的倾向。光荣与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和赞誉,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目前,我班学生形成了共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一次,那就是成功”。同时利用班队会,开展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优点轰炸”、“我爱我自己”、“丑小鸭与白天鹅”,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合理的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班中,只要谁有某方面的特长,就积极地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活动,让他们找到自信,从“生来不如人,学好不可能”的自卑心理中解脱出来。

2.排除戒备心理,弥合其融洽点。

在同外来学生家长的接触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存在一种思想:我们地区的人歧视他们,如果他们的子女在学校不凶一点是要吃亏的,所以有的家长错误地教育子女:要是有人惹你,你就狠狠地回击。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们也对周围的人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你好,我不好不关你事”、“破罐子破摔”的戒备心理。为此,我首先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方式,家校联系,形成合力。与家长交流思想,肯定他们及他们子女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实事求是地通过具体数据和例证指出他们的子女的行为和学习成绩与本地生的差距,希望他们积极协助学校和老师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通过沟通,家长消除了隔阂。其次,教师要给民工子女多一点信任,多几分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些怨恨,多几分关爱。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爱,甚至可以影响学生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对民工子女来说,更需要得到老师“血中送炭”式的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自尊心理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希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若老师冷落或随意伤害,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实行心理封锁,听不进受不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不会一味地责难他们,才不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心消除学生的戒备,让他们与老师融洽起来,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把两个积极性拧成一股绳,他们的进步就会成为可能。

三、立足生活,结合综合活动课开展活动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德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因而德育生活化是取得德育实效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因此,我开展了许多学生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面。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开发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以学生校内外生活中的细小而敏锐的道德问题为切入点组织综合实践活动,阻抗小,收效大。例如,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各种物质诱惑无处不在,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的民工学生应当如何面对现实,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消费,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就成为一个新问题。对此我开展了主题为“我们的零用钱哪里去了”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记录、采访、调查、统计、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了解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体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养成勤劳节俭、自尊自爱、量入为出的良好生活习惯。

同加工物质产品不一样,教育是一项活生生的人的事业,特别难做,但又特别值得做,它决定着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育人为本,已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他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调准,这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因此,教师应该以良好的情感素养影响学生的情感,用爱心、耐心教,尊重学生,尊重生活,在生活这片沃土上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篇(9)

我国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德育的目的都过多的关注集体、社会,而忽视对个人的关注。如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体现了对社会本位的重视和对个人本位的轻视。传统的德育还存在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一切,教育者在教育目的上形成追求高分数的德育目的,忽视德育的根本指向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过幸福的生活,不仅仅是识记一些概念、原则追求更高的分数。

(二)德育内容:重政治教育,轻“三生教育”

中学德育在内容上存在脱离学生生活的问题。由于受社会本位论德育目的的影响,德育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将此德育脱离真正的生活只能走上泛政治化的道路,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缺乏实践性及对个体社会行为的有效指导。其结果是违背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因此,德育应处理好道德与政治的关系,需要建立人是教育的主体的观念,德育在内容上应注重“三生教育”,促使中学德育走向生活化的目标。

(三)德育方法:重灌输说教,轻自主参与

德育方法是指在德育活动中将教师与学生连接起来,使他们在道德信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之间达成共鸣,以实现教师与学生道德的共同发展的德育方式。德育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活动结果的效率、效果。德育的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很少使用讨论法、示范法、角色扮演法。课堂上教育者与受教育的互动次数比较少,导致德育活动中强调灌输说教,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重纯粹的知识传授,使本应该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二、中学德育生活化的路径选择

(一)德育目的: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相结合

我国德育目的主要是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对个人的需要的关注不够。从个人的发展看,人是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人,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从社会的发展看,个人的需要是社会需要的主观形式。因而德育目的不能将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孤立起来,德育的目的应同时体现着两种需要。鉴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只有在考虑到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德育目的,才能在德育活动中取得预期的结果。因此,德育的目的应该兼顾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总的来讲,德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本位是社会本位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本位是个人本位的体现和保障。

(二)德育内容:重视“三生教育”

德育内容要体现时代特点,充满生活的气息。应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重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不断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一、生命教育指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关心自己和家人。2011年11月,严虎、陈晋东对长沙市2216名中学生自杀意念的调查结果说明,24.2%的中学生、18.86%的男生和30.35%的女生有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检出率为2.5%。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其二、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和经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关心自然和社会,强化生存意识,提高。生存的能力和生存态度。中学生生长的环境也越来越优越,但在面对困难、灾难以及外界压力时,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却非常令人担忧,对青少年加强“生存教育”变得刻不容缓。其三、生活教育提倡教育学生珍视生活,了解生活的常识,掌握生活的技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人的生命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33

前几年参加教学管理论坛,多次听到“5+2=0”“白+黑=0”理论,这是当今众多一线教师经常面临的尴尬与无奈,也是德育活动亟待解决的客观困境。与其抱怨社会环境不良,将教育矛盾问题归于客观,不如深深解剖自己,寻找解决的思路。看看我们的德育活动:“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眼前轻长久”的现象屡屡发生,从而使德育活动成为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因而也就失去应有的魅力和生命力。面对困境和社会发展需求,我们应立足学生的生活和成长需要,盘活德育方式和路径,努力践行德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新境界。

一、立足学生生活,激活德育活动内在潜能

德育不是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而是积聚于学生身边众多的点滴小事。完整的德育活动,应源自于生活,升华于生活,最终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立足于生活的德育,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1. 立足生活,选取德育活动主题

新道德需要使学生品质形成的源动力,而这又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实践,没有生活实践做基础,学生的道德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在德育管理中,我们应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动态和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道德诉求,用发现和研究的眼光看待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寻找德育活动的最佳突破口,从而设计活动,引领学生优秀品格的养成。如面对当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新要求,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来帮帮你”学雷锋活动,主要践行了“友善”这一价值观要求;组织开展了“狼来了――诚信故事会”,引领学生体会“诚信”这一价值观要求等。

2. 回归生活,践行德育活动要求

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是完整道德组成的四要素,特别是行为更尤为重要,因为道德品质最终要落脚于行为。仅仅满足于提高思想认识,却不能付诸于行为的道德活动,是无源之水,是空中楼阁,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德育活动必须加强道德行为培养,在生活中落实道德行为,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教师。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德育活动的固定模式,打破封闭,重视实践。如实行值日班长制、班级漂流日记等形式,参与班级事务、负责班级管理;同时让学生积极地走向社会,乐于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国家大事,在繁杂的社会情景中体验社会道德,体会道德抉择的艰难,让学生在现实情感中体验人际关系,在困难中磨炼意志,在具体实践中坚守道德情操,从而建立灵活多样、形式有趣的全方位德育育人模式,提高效率,促进德育活动可持续发展。

3. 立足平实,丰富德育活动内涵

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一个人……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这不仅告诉我们德育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德育绝不是简单的说理教育,而是融合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多领域学科知识综合性实践活动。如针对校园中的盲目攀比和生活浪费现象,笔者组织了“今天我当家”的德育实践活动,给学生限定生活消费金额,明确家庭劳动任务,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体验中领会勤俭节约、合理理财、热爱劳动、感恩父母、避免盲目从众等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我们德育活动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创设育人氛围,拓展德育活动发展空间

生活与道德是有机相融的。生活是道德的最佳载体,道德是美好生活的最佳体现,学校生活更是处处蕴藏着道德。纵观教育,学校生活是学生时期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活,德育活动首先应定位于学校内的德育活动。积极创设育人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班级活动,德育活动才会有广阔的活动空间。

1. 搭建展示舞台,“让每一面墙,每一块展板,每一件装饰物,每一个物品……”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

积极创设育人氛围,开展文化建设,应从展示学生的“亮点”入手,着重创设多个展示活动平台。如举办“节日手抄报作品展”“学习每月一星展”“班级走廊文化展”“‘国旗下讲话’讲稿展”等,为学生创设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两人三足跑、跳大绳比赛、多人迎面接力跑等集体运动项目,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班级凝聚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校园小记者活动、“拥抱春天”歌咏大赛、“弟子规”诵读大赛、学生服装设计大赛等活动,给学生搭自我展示平台,缓解紧张学习气氛,形成更加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氛围。总之,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进取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

2. 立足班级主阵地,让班级成为德育正能量的辐射地。

班级是学校组成的基本单元,积极营造班级育人氛围是落实德育生活化的重要步骤。如变废为宝的废纸回收箱,卖废纸的钱用作班费,用于购置班级必须的日常用品。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环保就在身边,切实落实环保活动还能带来实惠的物质效益,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了环保观念,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另外,引领学生讨论形成班规生约、班徽、班刊活动、“2+1”帮扶活动、“班级主人”评选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也为德育活动的开展创设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健全后续管理,保障德育活动持续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采的德育活动显得神采飞扬,灵活多变的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无限兴趣和热情。然而,许多德育活动却是虎头蛇尾,序幕开得好,结尾却草草收场,德育效果自然可知。如何让德育活动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和健全后续管理,制定出合乎学校实际的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方可实现德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1. 在开展德育活动时,要积极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与评价机制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乐趣,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参与到活动中,成为德育活动真正的主人,明确分工,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真正激发学生内心履行道德行为的动机,进而体验活动成功后所带来的愉悦情感,达到自我管理与评价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2. 加强班级、学校层次管理,促进德育活动落实,健全监督、管理、奖励等他律机制

学生自我管理强调的是自律,但这并不代表德育活动放弃了他律。德育活动中自律和他律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他律是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重视引导、监督和奖励的后续机制。其中,激励机制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如建立“**活动优秀团队”“**活动之星”等评选制度。无论是评选的过程还是评选的结果,都成了学生寻找优秀人格楷模的途径,从而达到用正确的舆论价值重塑自我形象。学校层次要积极参与德育活动的实施,并给予指导性意见,既能避免散漫德育活动的出现,又能发挥正面积极引导之功效,确保德育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活动其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多维立体工程,我们既要立足于德育教育的制高点,保持德育的前瞻性;也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放低德育起点,让德育活动扎根基层,既重开始,更重过程;既重形式,更重内化,从而保障德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让德育活动洋溢生命的韵动。

参考文献:

[1] 王 ,王 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2005(2).

[2]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篇(11)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20-02

德育是人本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目标,我们除了要改善当前的德育方式方法外,还应将生活化理念带入德育中,构建生活化的德育体系,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生活化理念的高中学生的德育,能够将德育理论还原到社会生活中,通过生活现象以及生活逻辑的学习,以具有拓展性与实践性的教育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德育生活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德育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约束,德育应该主要是通过集体生活时间得到教育,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表明,教育是内涵于生活之中的过程。因此,在德育中将现实生活作为德育的主要阵地,将现实生活内容作为德育的材料,能够让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探索生活,不断培养自身的道德观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下高中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德育中,可以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加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德育生活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德育生活化能够拉近德育理论与生活的距离,从生活的层面上关注人的发展,从而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德育生活化是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并且设定符合生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从而构建符合高中生实际的德育体系。二是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化德育能够转变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的态度,创造富有生活化气息的课堂环境,提升学生兴趣与积极性,提升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基于生活化理念的高中生德育,能够提升德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激发教师将实践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

二、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一)扩展生活化需求的教育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实生活是实践的唯一阵地。因此在德育活动中,除了采用理论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外,还需要从学生未来的生活需求出发,不断地实践学生的德育理论知识。为了提高德育效果,教师需要搜集生活中的实例材料,让学生能够产生感性的认识,将生活与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理论的重要性,开阔学生思维,提升教育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关注课堂教材的内容外,应根据教材搜集生活实例,通过报纸、期刊等资源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将生活内容与理论结合起来,提升对生活的思考能力,并且同时了解到书本的知识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和学生讲到社会公德心时仅仅只是从理论层面来阐明这部分内容并不太具有感染力与说服力,为了让大家对于社会公德心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素材搜寻一些好的视频片段在课堂上给大家播放。当学生看到这些和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各种场景,看到人们的各种行为时,大家非常直观地体验到社会公德心的重要性,自身的这种意识也一点点在内心深化。这种生活化的且十分灵活的教学模式显然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作用。

(二)运用充满生活情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将生活主题导入课堂,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高中生的德育,除了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外,应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营造和谐、活跃的氛围,采取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实现人人有进步、个个获成功的理想效果。德育的生活化,以探究教育为主要的教育方式,鼓励教师与学生或则探究相关知识,将被动式接收变成主动性思考,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中,将学生的主题活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对生活的影响,改掉乱丢垃圾的坏习惯,并且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人人有责,从而达到德育的升华。此外,还可以将这种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拓展与延伸。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思辨能力,自身的是非判断标准与价值体系也基本形成。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往往也有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结合这个教学主题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让大家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来探究当前社会的整体环境污染情况,然后每一个小组可以自行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可以是大气的污染、水体的污染、土壤的污染、光污染等,让学生通过课下的研习探讨来进一步获知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并且找寻相关的治理对策。这个过程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的内容和生活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相信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会更为深化。

(三)构建凸显生活实际的教育平台。为了提升德育效果,应加强德育平台的建设,构建课堂、校园、家庭以及社会的生活教学环境。个体对信息的接受能力不同,而且外界环境对于学生的思想水平影响很深,因此加强生活化教育平台的建设,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了创造能够提升学生品德的校园环境,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定期举办文明卫士执勤、校园文化周等活动,选取生活中的教学材料,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创造具有文化气息的生活化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德育效果。以校园为平台来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得以发挥。例如,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挖掘文化节中的德育素材与德育资源,并且展开合理的利用。如果文化节的主题是探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们反思自己和父母间的交流沟通,进而培养学生对于父母的孝顺之情。如果文化节的主题是对于生态资源的探讨,这个主题则能够很好地展开对于学生的环保教育,让学生具备更为先进的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