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4: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过程控制系统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

篇(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逐渐代替工业经济,社会各界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教育培养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若干问题,如学位论文质量下降、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等。随着社会各界对研究生教育的质疑不断增多,提高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结晶,不仅可以反映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现行的学位论文管理体系亟待优化。

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研究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杨同毅(1999)将质量保障概念引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认为学位论文质量应由国家、社会和学校三方共同保障。张意湘(2003)、溥纯芝(2005)和严江(2012)指出了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选题不合理、缺乏创新性、开题把关不严、导师指导不力以及答辩流于形式等,并提出从研究生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陈勇和王道红(2006)认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除了要重视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积极采取措施保证规章制度落实,如对研究生院的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对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等。另外,王科(2011)认为研究生自身也应当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培养阅读经典原著的意识,恪守“原典为王”、学以致用、质量本位的理念,充分汲取经典原著的营养,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知,绝大多数相关研究仍徘徊在现象描述,忽略了对管理体系背后理论基础的思考。因此,本文将基于控制论视角,探讨如何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优化,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的教育水平。

基于控制论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控制论是现代科学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1948年,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的专著《控制论》出版标志着控制论理论的形成。控制论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对生物和生命现象的研究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哲学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也有很大意义(童天湘, 1979)。控制论认为任何系统、过程与运动都可以看成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控制是一个十分广泛而重要的概念。一般来说,控制是在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以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系统稳定地保持或者达到某种特定状态,或者使系统按某种规律变化的一种过程(刁在祥, 王少君 & 张军波, 1998)。控制论把系统的功能作为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不论这个系统是动物还是机器,控制论只考虑它们的功能,而不考虑它们的其他特征(张峰, 2008)。根据控制论的基本思维方式,要先确定控制想要达成的预期目标,根据确定的预期目标来选择可行性的工具与手段,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使受控对象达到之前的预期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保证控制的有效性,可以进行信息反馈。根据控制论的观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个可控的过程。我们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为目标,从开始到论文完成,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对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最终目的。为了体现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本研究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划分为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阶段。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指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前所需要进行的控制,这主要表现为对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控制。生源质量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因素,经验表明:生源质量的高低会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高质量的生源是优秀学位论文的基础,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不仅会降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引发外界对高校办学质量下降的思考,还会对高校的品牌知名度造成长远影响。反之,这些不良影响也给研究生招生带来不便,导致高校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因此,高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竭力保证研究生生源质量。

第一,完善研究生推免制度

推免生一般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参与推免的学生一般都是各学校根据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考核成绩择优确定推免资格的,相对于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的考生来说,推免生具有更好的专业能力(李彩丽 & 缪园, 2009)。因此,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推免制度,保证推免各个环节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假期夏令营活动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活动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之后的招生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另外,高校应当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的力度,到优质生源地进行宣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对于能力优秀、表现良好的本科毕业生,给予其推免生的资格。同时,对推免生的初试和复试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坚持客观公正,保证推免生的招生质量。

第二,加强研究生全国统考制度改革

自2003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加大了对研究生统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将原来的“3+2”考试制度改革为“3+1+1”考试制度,正式将复试列入了考试录取环节中,从而扩大了高校的招生录取自,为高校选拔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张意湘, 2003)。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长期存在的“重成绩、轻素质”的弊病。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部分高校在复试环节中缺乏细致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导致复试过程流于形式。因此,为了确保生源质量,目前迫切需要对研究生复试环节进行改革。首先,要确保复试流程的公开、公平以及规范性,复试的具体内容要科学合理,全面考察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对复试小组成员进行资质审查,明确成员的具体权责;最后,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监督小组,对研究生复试全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复试流程的透明度。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指在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中所需要进行的监控,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培养制度设计、导师指导和开题报告审核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和综合素质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期间培养制度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导师的必要指导也是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李艳明, 2004),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设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途径,在论文撰写之初就要严格把关,确保过程控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一,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制度

首先,及时修订培养方案,改善陈旧的课程设置,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高授课质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社会对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培养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常宝英, 2008),但有些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能与时俱进、课程设置落后,导致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这些都会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学校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对研究生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合理设置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方法课程的比例,使三者协调,既让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同时,鼓励授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引入丰富灵活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校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加强研究生的基础文献学习。基础文献学习对研究生培养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巩固,丰富其知识结构,并从中学习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接触到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领域,增进对交叉学科的了解,引导研究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更多的启发。基础文献学习的重中之重是要加强对国外经典文献的学习,通过阅读外文文献,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知识面,从而掌握当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外文文献的利用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外文文献的利用状况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创新程度的重要标志(张意湘, 2003)。因此,高校应当有导向地加强研究生基础文献学习的力度,建立正式的文献分享机制,鼓励研究生进行文献分享和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最后,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创新性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还要注重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提供创新平台、设置科技创新奖学金等措施,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这些创新实践活动能够增强研究生对学术的了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其科研水平。高校应当大力推进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深度参与,通过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其科研兴趣。另外,高校还应定期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学术探讨,从而为学位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立合理的导师指导机制

一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自身水平,明确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导师制度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姜晶玲, 2005),研究生导师的思维方式、学术作风在日常的学术辅导过程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保证优质的导师素质,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遴选机制,及时将道德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引入到导师队伍中来,促进导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优化。再则,高校应为研究生导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鼓励导师参与进修学习,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然后,要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对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有明确的规定,导师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给予建设性的建议,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

二是注重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对于学位论文质量来讲至关重要,好的选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题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它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查阅文献,科学的辩证思维,发现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文道贵 & 潘建红, 2008)。好的选题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推敲,要对研究相关领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选题作为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需要导师的必要指导和帮助。导师应当指导研究生通过资料查找和信息搜集,了解研究问题的最新进展,启发研究生的创作思维,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另外,导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结合研究生自身的能力和特点,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第三,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学位论文选题阶段的工作总结,也是学位论文写作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作为学位论文撰写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要加强对开题报告管理,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高校可以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为研究生传授开题经验和写作技巧,避免开题中存在失误。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对开题报告的格式进行统一规范,如开题报告的内容可以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等。责成学院组成开题报告专家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意见。对于审核合格的开题报告予以通过,对于审核不合格的也要给予意见,修改后再进行审核。

3.终结控制

终结控制是指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成果检验,它主要表现在成果审核、答辩程序和激励机制上。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学位论文完成的必要步骤,高校通过对学位论文撰写结果进行控制,了解研究生论文的写作进展和工作质量,对撰写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第一,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审核制度

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后,需要由评审专家小组进行审核,对研究生的论文成果进行评价。高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选取合适的指标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评价制度上,建议采取导师和专家组共同评议的机制,先由研究生导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再采用“双盲评审”的方式交予专家组进行评价。“双盲评审”是指研究生在送审的学位论文中要求隐去研究生本人及其指导教师的个人信息,而论文评审专家也对研究生及其导师保密(刘之葵 & 周, 2007)。在综合导师和专家组的共同意见后,得出最终的评审结果,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第二,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

论文答辩是对研究生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现场考验,是研究生获得答辩专家小组对论文成果的审核、认定或否决的过程(刘敏, 2007)。为此,学校要制定严格规范的论文答辩程序,答辩专家小组的成员选择要保证客观性和公平性,答辩过程不是走过场,专家小组要严格按照答辩流程,通过提问了解研究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所研究问题的掌握程度,对研究生是否能够通过答辩予以判断。

第三,建立合理有效的奖励机制

对于优秀的学位论文可以设立奖励来进行鼓励。一方面,这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后续的研究生加强对学位论文的重视,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督促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制度,但是从执行力度来看仍有上升空间,再就是重精神激励的同时也要加强物质激励,鼓励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脱颖而出。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管理,从而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本研究从控制论视角出发,优化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过程来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学位论文既能体现研究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反映研究生从事科研的能力,是检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鼓励研究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后的成果检验,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不断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和优化。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201411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YB3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实验教学项目(SY201429)成果

参考文献:

[1]常宝英.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 24(18): 47-49.

[2]陈勇, 王道红. 浅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 29(3): 51-53.

[3]刁在祥, 王少君, 张军波.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J]. 管理信息系统, 1998, 22(S1): 110-112.

[4]姜晶玲.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措施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 2005, 41(22): 37-38.

[5]李彩丽, 缪园. 硕士生生源质量与学位论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26(9): 8-11.

[6]刘敏. 问题与对策: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审思[J]. 湘潮(理论), 2007, 3(1): 66-68.

[7]溥纯芝.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 12(6): 57-60.

[8]刘之葵, 周. 工学类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评估标准的探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7, 30(12):182-184.

[9]李艳明. 试论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两个因素[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21(11): 58-61.

[10]童天湘. 控制论的发展和应用[J]. 哲学研究, 1979, 25(3): 75-80.

[11]陶涛, 陈虹, 阳小华. 风险控制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中的应用[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1(4): 34-37.

[12]文道贵, 潘建红.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8, 24(4): 86-91.

[13]王科. 强化经典原著阅读意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1, 27(6): 131-132.

[14]王颖, 徐雷.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评、控治理模式研究[J]. 国际商务, 2012, 26(4): 113-120.

[15]严江. 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4(4): 8-10.

[16]杨同毅. 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9, 16(3):52-56.

篇(2)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高校合并后的这十多年来,在财务管理方面,内部会计控制不时地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弱化,形成管理上的“盲区”和监督中的“真空”状态,导致腐败和贪污等丑恶现象不断发生。这就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思考如何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完善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确保合并高校财产安全,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制定有组织、计划和调节、控制的一系列会计制度,以确保合并高校各项事业有秩序地、有效地运行。所以,我们有必要以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作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论的观点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仔细分析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以满足合并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保证合并高校的财产安全、提高教育资金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体现合并优势,保证合并高校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

一、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合并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

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并高校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3、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

4、相互牵制原则。

5、成本效益原则。

二、我国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专门针对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虽然我国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加大了对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建设的力度,但研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较多,而研究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较少。我国已实施的有关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一直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体系。由于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做指导,理论上对内部会计控制又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位,因此高校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二)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心和重视,其原因主要是:高校以往一直是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而且高校会计制度中对学校没有成本核算的要求,没有对利润的追求动机,其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简单,因此忽视了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设,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基础十分薄弱。

(三)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健全。高校一般都建立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但总体来看,仍很不健全,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项目不够全面,如有些高校未建立对外投资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和执行程序不够规范,风险增大;二是内部会计控制约束的对象不够全面。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有些高校约束的主要是对财政经费进行会计处理的人员,而对各校办产业及后勤实体等进行会计处理的人员约束得很少;三是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不够广泛。如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经费的内部会计控制,而弱化对预算外、特别是创收经费等的内部会计控制;有些高校未将二级财务纳入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

(四)合并高校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评价的审计制度建设滞后。内部会计控制具有监督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性的特点。由于其强调对经济活动事前监督和过程控制,因而能将某些违规、违法、不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在一般情况下,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与评价是通过内部审计来完成的,内部审计在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其具有独立性。高校对内审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无法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

三、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内部会计控制

(一)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内部会计控制必须有健全的体系建设,只有健全的体系、完备的制度,才能有效地进行合理、有效、透明、公正的财务运作。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主要涵盖以下六个方面:

1、会计核算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体制和程序、会计科目、财务报告、主要会计处理方法和执行的会计政策、费用开支标准、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特殊事项审批制度等。

2、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办法、预决算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收费管理制度、违章处理制度、经济责任制度等。

3、货币资金及实物资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收付管理制度、银行存款核对制度、印鉴使用保管制度、资产购买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物清查盘点制度、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对账制度、在建工程管理制度、往来款项管理制度等。

4、重大事项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大型基建及维修项目管理制度、其他重大事项管理制度。

5、票据及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收费票据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的保存、移交、销毁管理办法。

6、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机构、岗位、财务人员、会计委派制度、工作成效奖惩等管理办法。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的素质决定着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也决定着会计控制能否顺利进行。所以,拥有一批有水准、讲诚信、讲道德、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基础,也是实施内控制度的关键。一是要求会计人员知识素质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会计知识,同时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国家有关的政策、法令、法规,并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是要求会计人员道德素质高。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和执行的好坏,与会计行为人的道德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会计控制。高等学校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使会计工作的一些程序变得简易化,整个会计核算完全依赖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来支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许多高校使用网上银行处理银行结算业务,资金的划拨在瞬间即可完成。由此,资金的安全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凸显。同时,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方式也与手工模式不同,过去针对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不再适应电算化的要求,而应从系统控制和人工控制两方面做好内部管理,通过严格会计控制程序来保障。首先,要保证软件系统的合法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加强电算化系统操作和维护控制,加强电算化档案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设计合理的操作程序,健全数据输入、修改、审核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注重电算化过程的相互牵制、权限设置制衡,加强各项安全保密措施。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没有监督的制度是不完善的制度,没有监督的存在,就不能有效地控制会计行为。监督不是摆设,它必须要有可行高效的机制。高校应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内部会计控制是一项长期的、涉及到诸多经济内容的系统工程,有了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可以较好地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正常、有序地运行。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45-02

一、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迫使企业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和管理科学现代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抗风险能力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于是风险管理被提上了日程。为了有效的管理风险,企业不仅要处理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时刻关注经营中的风险因素。这就需要企业各部门对风险管理有清醒的认识,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尽最大可能降低企业的风险。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管理控制系统,本身就具有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以及保持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功能,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管理会计的研究中,并没有针对风险控制的理论与技术的专门研究。本文以战略管理为视角,建立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

目前对于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论著针对风险管理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可归结为两大派别,一类是从宏观角度构建风险管理控制系统,将风险管理控制系统归结为几大部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管理控制。另一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专门领域或机构进行风险控制,例如,信用风险管理控制系统的建立,项目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系统分析等。对于将管理会计融入风险控制系统的研究,国内还很欠缺。目前西方管理会计界对人力资源会计、智慧资本会计、社会责任会计、质量会计、宏观会计等新会计领域的研究表明,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此外,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与风险控制相联系的不确定性分析。管理会计的不少著作和研究论题都是围绕战略管理会计展开的,它将传统的管理会计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但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有文章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已将风险管理作为其内容的一部分,说明管理会计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是能够提供战略支持的。因此建立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是有必要的,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将风险管理具体化,而且还能丰富和完善管理会计的内容和体系,使管理会计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基础

进行风险管理的手段是通过分析研究,尽可能把更多社会一般认为的外部动因纳入控制管理范围,使之成为可控的内部动因,进而探索更大范围内部动因的管理方法。显而易见,信息的传输和分析、加工和处理贯穿于所有经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贯穿于风险管理的过程,在风险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承担相应责任。如何发挥管理会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这就需要建立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就是将管理会计的方法和职能运用于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能更有效地控制风险,使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的一个有序循环的整体。笔者认为,要建立此系统,必须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一)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建立的依据

1.系统论。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模式、性能、行为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为人们认识各种系统的组成、结构、性能、行为和发展规律提供了一般方法论的指导。世界上的具体系统是纷繁复杂的,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千差万别的系统分门别类,以便分析、研究和管理,如: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宇航系统、通讯系统等等。如果系统与外界或它所处的外部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那么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开放系统,否则就是一个封闭系统。系统论为建立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提供了思维指导。

2.控制论。人们研究和认识系统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系统。控制论则为人们对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一般方法论的指导,它是数学、自动控制、电子技术、数理逻辑、生物科学等学科和技术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科学。基于控制论思想,可以挖掘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和制约性。

3.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的业务处理,是利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如按成本性态对成本分类、成本预测、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全面预算等方法,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管理会计信息用于对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和评价,合理利用企业的各项资源,为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值服务。管理会计的目标与风险管理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它所提供的信息,必定能为控制风险所利用,而且会贯穿于风险管理系统的始终。

4.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流程即风险识别、风险测度、风险控制三大部分,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使风险降至最低。风险管理流程并不停留在增强风险意识或测量风险程度上,它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的风险回报达到最佳化。有三种根本的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一是企业有选择的发展,二是创造利润,三是控制负面的风险。而这三种方法都离不开管理会计所提供的预测决策信息。企业有选择的发展,必须对市场行情,客户资信,企业自身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创造利润,必须针对管理会计提供的报告和报告分析进行决策。控制负面风险,要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划清负面风险和正面风险的界限。控制负面风险的过程中,管理会计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1.可行性原则。可行性要求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要具有可操作性,风险管理会计系统方法要简便易行,便于管理者接受和理解,控制系统的有关指标体系内容要精练。

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要求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提供的风险信息应当与企业管理者的风险管理需要相关,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现存的风险,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可靠分析并进行控制。

3.整体性原则。整体性要求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把各要素加以整合,以发挥管理会计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最大效能。

4.权衡优化原则。权衡优化是指在选择和实施风险管理方案时,尽可能用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效果,使风险管理达到最佳程度。实现成本、收益、风险三者综合权衡。

5.方法集成原则。方法集成要求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要综合应用风险管理、管理会计、管理学等相关技术方法,使集成后的系统能够满足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要求。

三、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联关系

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信息源、预测中心、控制中心、评价中心三个子系统和反馈机制五个部分构成,这五个部分依据风险管理流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1.控制系统信息源。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主要信息源,它不仅能提供以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还可以提供非财务信息,这些非财务信息又可进一步分为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其中客观信息包括运营信息和实物信息,比如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和生产时间信息。主观信息包括消费者满意度评价、员工的能力、员工满意度评价和新产品的表现等等。

一个企业要想有效地控制风险、降低风险并不断地繁荣发展,必须设计和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高效率的分销渠道,开展富有成效的市场营销活动,快速地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尽管管理会计信息不能保证这些至关重要的活动取得成功,但是匮乏和扭曲的管理会计信息将使企业面临严重的困难甚至更大的风险。所以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必须有效利用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

2.预测中心。预测中心主要发挥风险监测功能,通过管理会计等相关学科的技术方法和控制系统信息源,预测企业将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风险形成的潜在因素。预测中心主要完成风险识别(包括风险发现、风险分类与风险分级)、风险指标确定等工作。

3.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主要发挥风险诊断治疗功能,根据预测中心提供的报告针对风险指标进行分析,并进行风险决策,采取控制措施。控制中心主要完成风险控制决策的工作。

4.评价中心。评价中心主要发挥风险保健功能,对风险决策进行评价。主要内容有:第一,风险管理决策评价。评价现时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的实际情况,验证预测中心、控制中心所做工作的有效性,即评价风险预测及对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分析是否正确,评价风险管理决策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二,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评价。主要是评价风险管理各环节工作实际成绩,总结各环节的经验教训,找出每个阶段的工作对实际风险管理效益与预计风险管理效益的偏差程度。第三,风险处理技术评价。通过风险处理方案实际执行的风险指标与预测的数据对照比较,使企业进一步了解风险处理方案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差距,检验风险处理方案设计的正确程度,为新风险处理方案的评审提供依据。

5.反馈机制。反馈是系统的重要环节。评价中心基于预测中心和决策中心的成果,在完成本中心的工作后,要时刻关注信息的变化,将评价效果反馈到预测中心、决策中心以及信息源,伴随时刻变化的信息以及企业所处环境状况必须相应调整预测中心与决策中心的工作任务。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必须进行循环往复的工作,才能适应动态多变的环境,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序循环的系统。

(二)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基本模型

注:Fx――预测中心 Cy――控制中心 E――评价中心

f1――预测中心的初始阶段即(风险发现)

f2――风险分类

f3――风险分级

f4――风险量化,确定指标

c1――指标分析

c2――风险决策

(序号代表预测中心的运行顺序)

I――信息汇总输入

Gm――指标汇总输出(以报告形式)

Dn――决策汇总输出

R――(决策、方案、技术)评价结果输出

“-----”表示反馈过程

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功能迎合了管理会计的风险管理功能,风险的分析、决策与评价过程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功能。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充分地体现了管理会计的系统分析、决策支持以及控制评价功能。另外作为具有反馈性的控制系统,必须进行不断的更新调整,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也充分展示了管理会计的设计改进功能。

四、结论

本文设计的风险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目前还是一个雏形,一个尝试,其内容和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能为企业控制风险,有效的管理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希望能拓宽管理会计的领域,使其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李天庚.企业风险管理及控制模型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刘运国.管理会计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在教学资源满足教学要求的条件下,选择和使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最佳教学方法涉及对两个方面问题的反思。一是对学生先修课程基本情况的全面了解。二是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知识体系的深刻认识。本文从第二个问题出发,探讨最佳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众所周知,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关于自动控制规律的技术基础课程。其知识体系由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传递规律、控制规律及其这些规律的实现技术所构成。其核心任务可表述为给定一个被控对象或过程后,按工程或其它需要给定一组性能指标要求,然后再依据实际上的限制与约束,设计控制器来控制这个被控对象或过程以满足这组性能指标要求。从方法论上讲,自动控制原理要回答的问题正是针对上述要求下控制器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能不能做、如何做、做得怎样等这样几个问题。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由此而形成的这样一个知识体系,其特点既是经验的、又是逻辑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相对的;既是复杂的,又是开放的。而从方法论基础上看,该知识体系又是模型论、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等相关内容的产物。实践证明,在素质教育理念与精英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同于传统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有效迁移这样一个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说明、解释、示范、重复和协同五大方法。这些方法互为独立,又互为补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活”的整体。其内涵主要由自动控制原理所固有的知识特点以及课程所贯穿的教育理念与情境共同来决定。

1说明方法

说明是利用已有知识揭示事物本质及其内外部联系的一种认识过程。多以实验、假说、经验归纳、数理演绎等形式出现。如果说要在逻辑学上给说明下个定义,则说明就是从说明项推出被说明项。由于人与知识的关系是一种单向关系,不能沟通和互动,在此情况下,要想让学生理解,教师只能使用说明方法来实现。通过说明所获得的理解,其效果的好坏与人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当时师生所处的教学情境有关。换言之,教师说明水平的高低与其认知基础、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有关;学生所能达到的理解水平的高低则与其认知基础与认知能力有关。例如,如何判定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就需要用到说明而不是解释。对于较为复杂的概念,我们还可以使用隐喻的方法加以说明。例如,什么是控制系统的自由运动模态?

2解释方法

基于认识论意义上的定义,解释就是消除困惑和误解;解释就是变不知为已知;解释就是揭示含义、阐述原因,陈述理由。多以直观、猜测、思辨等形式出现[1]。例如,什么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就需要用到解释而不是说明。换言之,在自动控制原理中,当有关定律、定理中的符号、意义及其应用不能由其他定律或定理来说明时,就只能依靠解释。当教师面对学生时,解释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解释的水平与理解的质量既与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有关,也与教师的表达能力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也与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激发状态有关。从方法论角度看,使用解释方法最多的场合是对那些本体概念与终极结果的阐释,即对原因的原因、结果的结果的阐释。

3示范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中的相关仪器设备的学习使用,主要是依靠示范方法来完成的。示范常用于对那些具有规范性、程序性、演示性知识的处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控制步骤、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系统调试过程的演示等。

4重复方法

重复即反复说或反复做的意思。内容与形式的变换本质上也可视为一种重复。在教学或认知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强化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遇有学习上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可以通过重复方式加以强调,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有重复性说明、重复性解释,重复性示范三种教学方式。以上是基于方法划分的。如果从内容上划分,重复有全部重复与部分重复之分;如果从结构上划分,有提纲挈领性重复与细节性重复。重复的认知效果由人的认知基础与认知能力决定。而重复的语境效果,还与教师的表达能力有关。无论哪一门课程,都有必要进行适度的重复,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在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从第一章绪论到第五章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了这样一条提纲挈领性全程重复主线:即在绪论一章中提出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和精确性。在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中,将这三个基本要求与控制系统模型的结构参数一一对应起来:即结构参数决定稳定性,结构参数决定快速性,结构参数(与外加输入信号一起)决定精确性。在第三章时域分析一章中,一方面将系统的动态时域行为与系统的闭环零极点(即系统的结构参数)一一对应起来,系统的闭环零极点变化,系统的动态时域行为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又通过量化方式将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转化为一组表征控制系统品质的时域性能指标。在第四章根轨迹一章中,将闭环系统的根分布情况(即系统的结构参数)与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一一对应起来。根分布发生变化,系统的性能随之发生变化。在第五章频率特性法一章中,一方面打通频率特性与系统结构参数的一一对应关系,一方面打通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与频率特性的一一对应关系,一方面打通时域性能指标与频域性能指标的一一对应关系(转换关系),最后通过对比重述各章中所提及的一一对应关系,最终可将这些对应关系简化为一个:即结构参数与三个基本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一来,就可轻松地抓住控制系统校正设计的本质:只是设法改变系统的结构参数以此来改变系统的性能,进而满足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为了有效解决控制系统校正设计这一教学难点和重点,我们从第一章绪论开始,就依次在每一章中为此打下伏笔,当课程进行到第五章时,在处理校正设计这一教学难点时,就能帮助同学们顺利闯关,收到水到渠成之教学功效。

5协同方法

所谓的协同教学,就是指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教学资源,在打破教学资源之间的壁垒的条件下,在深层次上进行整合,主次分明、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某一教学目标的过程。协同教学追求的是“协同教学效应”,即“1+1>2”的整体教学效果。协同教学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单向性或双向性。或具有单向的拉动作用,或具有单向的推动作用,或具有双向的推拉作用。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引入的协同教学内容是哲学。引入的目的有三个:一是缘自于自动控制原理的方法论色彩十分浓重,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协同整合顺理成章;二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解读自动控制原理相关理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思想,从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哲学视野,同时也为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事物提供了机会;三是有助于跨学科人才的培养,这是因为哲学是学科知识体系之间最好的“衔接剂”。自动控制原理所在学科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开展了多年的试点工作,已取得了多项教学研究成果。其中协同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提出,便是其中的一项教学研究成果。从跨学科人才培养上来看,开展协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学科自身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限于篇幅,有关协同教学方法的具体介绍请参见文[2]。

二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考试方法改革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由教育和教学改革的结果引起的。教育改革使得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这种教育转向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为之提供有效服务。因此,当教育目标发生根本性改变后,旧的教育评价体系必须要做出及时的调整以适应服务教学的新要求。由此,作为教学评价体系组成内容的考试方法也不得不随之改变。这就是考试方法改革的由来。

1考试方法的基本内涵

从逻辑学功用定义角度出发,可以给所谓的考试方法下个定义:考试方法就是那些能提供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证明功能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法。其外延就是现有的那些传统考试方法,诸如绝对方法与相对方法、形成性方法与总结性方法、开卷方法与闭卷方法、笔试方法与口试方法、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一元化方法与多元化方法、累加方法与非累加方法等,也包括那些划分不太准确和对称的诸如大作业、课程设计等。伴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这些历史上就已经存在的主流考试方法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2考试方法的基本问题

从教育史上看,所有关于考试方法的改革运动,抛开政治等其他因素,其核心问题就一直没有变化过,那就是考试方法的信度与效度问题。所谓信度是指考试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为真与假的判断),即两者的差距;所谓效度是指考试结果与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或教学构想(教学假设)的一致性(为适用性判断),即考试结果覆盖后者的程度。在教育理论上,一个设计良好的考试方法主要是指能在信度和效度这两个方面有所改进或提高的方法。但在教育实践上,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予以高度关注,这就是考试方法的复杂度问题。如具体操作时的难易度、使用时产生的各种成本费用 等,而这已是管理学的问题了。因此,应考虑在教育学和管理学这两个维度上对信度、效度和复杂度进行相应的折中,即一定要把管理学方面的问题考虑进来。换言之,即在教育学维度里应分析和研究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各种不利因素及其消除方法,在管理学维度里应认真考量考试方法操作的难易度及其使用的成本与代价。教育史表明,对于这样一个二维问题,以往的考试方法设计很少考虑到管理学维度里的问题,从而导致在信度和效度方面具有良好表现的一些考试方法由于缺少管理学维度方面的考虑,而遭到淘汰或弃用。这类方法的缺点主要表现在操作起来程序烦琐、计分繁杂、时间成本大等方面。事实上,影响信度与效度的因素非常多,可以说会涉及一个教学系统的方方面面,教师的、学生的、设施的,甚至是环境的等等。因此,在设计或选择考试方法时,应设法把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3累加考试的基本内容

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法已完成了由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向累加考试方法的转变。其基本内容构成为:(1)计分方法(满分为100分):1)平时成绩占10分;2)作业成绩占5分;3)实验成绩占15分;4)两次平时测验成绩占10分;5)期中考试成绩占20分;6)期末考试成绩占40分。(2)考场安排与试卷印刷:1)主讲教师自行与学校教务处联系安排考场事宜;2)主讲教师自行去学校印刷厂印刷试卷。其中,两次平时测验取成绩高的一次,自从第一次测试之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明显提高;实验成绩由三个实验的单项成绩累加构成,每个实验的单项成绩满分为5分。仅从内容构成上来看,累加考试的复杂度就已非常明显了。对此应当给出其合理性辩护。

4关于累加考试的合理性

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引入累加考试方法,而不被认为是一种瞎折腾,就需要对其合理性提供有效的辩护,以维护有关考试方法改革主张的正确性。其合理性辩护的基础是对如下问题的教育学反思与教育哲学反思[3]。

关于考试方法。狭义地讲,考试是判断与评价学生知识迁移与技能掌握情况的手段之一;广义地讲,考试是判断与评价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情况的手段之一。如果一种考试方法的使用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高效率的、准确无误的有效判断与评价,那么这种方法就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这是管理学之外的常识性认识。那么这种单纯的教育学评价方法是什么?是累加考试?还是非累加考试?还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甚或还是其他?

累加考试方法的设计原则。累加考试方法的设计原则是什么?从表面上看,其教育学上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应是科学性、公正性、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高效性、简单性和实用性。而实际上这是任何一种考试方法设计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和追求的目标。那么,累加考试如何才能实现这一原则和目标?

考试方法作为教育学的一个范畴,其有意义的可实际操作的内容并不多,由于学科专业的差别性,其共性或一般性特征并不多。如此,这会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累加考试方法的设计带来怎样的困难?

一切累加考试的共同特征是加权性。那么传统累加考试与新的累加考试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何异同?有何本质区别?新的累加考试能否取代传统的累加考试?取代的结果如何?按照库恩有关科学范式的理论[4],当考试方法在其本体论、方法论以及所贯穿的价值观中,仅有各自的内容发生非本质变化时,这种取代就不会是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那么这种改革有何意义?这种改革会不会被认为是一种改革的伪命题?为改革而改革?

进一步的问题是:区别于传统的累加考试,新的累加考试的内容、形式及其意义是什么?其设计依据如何确定?其实质性、针对性又如何体现?

从教育实践上来看,每一种评价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由于累加考试主要体现的是过程性评价。那么传统中的结果性评价如何在累加考试中体现?

教育实践结果表明,传统考试方法在总体上来说不能说是失败的,那么新的累加考试如何保证其成功性?

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名目繁多的累加考试,但大多数都由于评价效率不高而被弃用,能够延续至今的也只有所谓的二八开、三七开之类的简单加权的累加考试。我们如何才能突破这一历史局限性而实现对传统考试方法的超越?而不被认为这种改革仅仅是一种考试方法的简单化或复杂化?

最好的评价方法应是历史评价与现实评价的统一、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统一,因此评价方法应体现出一定的辩证法思想。因为在很多时候,对学生的主观评价往往更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而且这种评价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这一辩证思想如何在累加考试中体现?又以什么方式体现?

总之,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关乎对为什么改革、如何改革、改革的效果如何以及改革的代价如何等几个重要问题的回答,值得认真思考。有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其可行的方法是建立在对教学与考试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反思。这样考察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问题的好处是:一不脱离实际,能有效避免纸上谈兵。二是针对性强,能有效减少主观随意性。三是全面性强,能有效减少改革的漏洞。

参考文献

[1]陈其荣,曹志平.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理解与解释”[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4-30.

篇(5)

如何在内部控制中发挥文化对各级内部控制人员的塑造和行为引导作用,强化各级内部控制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文化①通常隐含于组织制度并作为其行为前提思维模式的假设,已经被组织成员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普遍认可,人们的行为会自觉、甚至是不自觉地受到这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影响。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不仅是内部控制这类正式制度的补充,更是影响内部控制模式的选择与发展的因素。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在企业正式制度和组织结构难以触及的地方发挥作用,即利用文化的作用,引导、约束企业内部控制人员在履行其控制职责时,遵循商业伦理,强化职业道德意识②。劳拉・纳什(Laura Nash)提出处理管理决策时企业文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一是选择应该遵循什么法律并决定是否遵守这些法律;二是在主流法律外的经济社会问题之间进行选择;三是在自身利益和公司利益的优先性之间进行选择③。其中“在自身利益和公司利益的优先性之间进行选择”问题,就是强调通过文化建设倡导企业各类人员的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引导、规范其行为的重要理论依据。正如2002年美国《商业周刊》指出,安然公司的失败并不只在于财务造假或高层腐败,还在于其企业文化。安然不顾一切地强调收益增长和个人能动性,加上常规的公司检查和平衡的缺乏,终于使企业从一种奖励激进性战略的文化蜕变为一种日益依赖于不道德捷径的文化,文化治理的空白往往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缺陷。林恩・夏普・佩因(Lym Sharp Paine)将公司道德视为高绩效企业的基石,并指出领先企业不仅能够制造财富,生产和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要成为“道德角色”的表率――作为在道德框架下开展业务的、深具责任心的代表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柯林斯和波拉斯在《基业长青》一书的研究中指出,“基业长青”的企业主要为使命所驱动,而不纯粹为利润指标而驱动,这里的“使命”便是一种公司道德文化和社会责任⑤。

如果将内部控制比作企业经营中的战略,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作为保障,则战略不能落地,控制难以生效。执行力的大小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流程、技能、意愿。流程是指企业运作流程,包括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技能主要是企业成员的职业执行技能,就是目标设定力、资源调配力、时间计划力、岗位行动力、过程控制力与结果评估力六种职业执行(做事)技能;意愿是指企业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具体到内部控制执行中,就是什么样的执行文化在影响、支配、制约企业各责任主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执行力。

显然,要想全面持续地提升内部控制执行力,就必须将执行融入企业的文化之中。如果没有文化意义上的改变,就不会有内部控制整体执行框架的形成。执行文化⑥凝聚企业全体成员的执行精神,开发各个方面的执行潜能,指导企业的执行实践,规范企业的执行行为,为企业及其成员的执行力提升提供无形的力量,真正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生态平衡与持续改进。诚信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同时,它作为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并通过外在的社会评价和内在的职业良知发挥作用。如果企业员工坚守诚信原则,就可以使所有雇员在一般和特定环境下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依据行为准则,保持客观的判断,从而使内部控制得以实施。正如COSO报告指出,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单位的氛围,影响内部人员控制其他成分的基础。包括: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员工的胜任能力;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授予权利和责任的方式等等。在控制环境这个要素当中,就明确提出了对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的要求。可见,诚信与内部控制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

一、文化与内部控制执行效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对人的行为规范及价值取向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思维定式。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人们对自己理想的定位模式。人的行为是对制度环境和制度规则的一种理性反应, 不同的制度环境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进而带来不同的绩效。严格地说,内部控制的制定、执行、监督都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人类行为是受文化影响的。文化对于内部控制这一制度安排的影响是普遍的、基础的,而且文化既可能产生正向作用,也可能产生反向作用,即适合文化的内部控制安排的运作相对顺利和高效,否则就步履维艰、低效运行。作为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文化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提升内部控制执行效率:第一,文化减少了成员预期的不确定性,有利于个体专用性知识和能力的积累;第二,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控制机制,文化补充了正式控制制度,可以减少监督成本;第三,文化可以改善成员的偏好函数,使成员趋向组织的共同目标,而恰恰是这种归属感降低了组织运行中的谈判和讨价还价成本。

企业文化对人类行为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即通过培养企业员工(包括管理层)的整体价值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等,以达到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目的。对员工的软约束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硬约束因信息不对称、成本收益原则等原因,无法涵盖所有应该约束的内容。“作为集体价值观和行动准则的集合体,(企业)文化在组织中发挥着一种控制功能。文化对员工的控制是基于员工对企业的依赖,而不是基于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和监督。那些在文化上对企业有依赖感的员工肯定会对个人目标进行自觉调整,使之符合企业价值目标(范黎波、李自杰,2001年)”。正如日本拓植大学今西伸二教授(1988)在《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探讨》一文中指出,企业文化是特定企业中既有特征的价值体系,由三项主要因素构成,一是价值体系――精神方面:企业哲学、经营观念、企业目标等;二是行为体系――工作结构、组织环境、组织结构、战略、规章制度、习惯、惯例等;三是经营风尚――基础方面:社会、组织风尚、传统、行为规范、成员行为能力等。

(一)控制环境决定了组织的整个基调⑦,并影响到组织人员的控制意识

控制环境包括几个不同的区域,其中组织的整体道德伦理价值观、管理理念和组织对待员工的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组织人员的诚实和道德品质及他们对道德原则的承诺,代表其正直的程度,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常基于正确的理由做正确的事情,道德伦理价值观是控制环境的基本要素,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取决于创建、管理和监控这些措施的人的正直程度和伦理价值观,组织中员工的正直程度和伦理状况,依赖于组织制定的伦理和行为标准及这些标准的传达方式和实施方式⑧。同时,内部控制虽然能有效地达到保护资产、保障经营管理活动合规性、效率性的目的,但制度无论设计得多么完善,运行得如何有效,都无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⑨。而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将理念有力地贯穿于员工的价值判断和是非标准中,并指导其行为方式,最终形成“行动力”。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能灌输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使员工有强烈的羞耻意识,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而在员工心中建立真正的自我约束机制,以弥补制度的缺憾。

(二)管理理念、经营方式、业务运行风格对控制环境的影响⑩

除了组织中人员的诚实和正直程度外,良好的管理理念也有助于避免出现高风险的环境,没有特定的控制措施可以用于改善管理理念。但是如果不好的管理理念导致了高风险的环境,就需要用更强的控制措施来更细地控制业务活动。高层管理人员的态度和行为对组织的气氛将起到决定作用。若高层管理人员的道德伦理行为的标准高,就会雇佣有能力的员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工作培训,建立良好的组织机构,以一个人的工作检查另一个人的工作,并保持保守的管理风格和财务报告制度;第二种组织气氛与此相反,高层管理人员常常过度使用雇员,员工培训的机会很少,工作定义不明确,管理人员常常高估成本,低估问题。底层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一般反映了高层管理人员的态度和行动,所以第一种组织有强有力的控制环境,而第二种组织的控制环境是非常弱的。

(三)企业制定的任何制度都不可能超越设立这些制度的人

企业制度的建立体现了管理者的经营理念,而其经营理念则体现了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和品行。百年老店中的“同仁堂”、“全聚德烤鸭”尽管是家族式的管理,但经久不衰。因为其管理者倡导的是中国儒家文化的“诚信”,其经营理念体现在“服务于百姓,取自于百姓”。一个立足于平民日常生活起居的行业,在内部控制上更多地要依赖于控制活动和业务流程的监督,其内部控制的建立应体现的是重质量、薄利润、零售范围广这些特点。这些著名老店正是恪守着这样的宗旨,才使其百年不衰。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支持和维护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四)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建立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统一和融合,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有机的结合。它是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它所支配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只有当企业中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内部控制才更有实效。企业内部控制的逻辑起点应当是“修自安人”{11}。“修自”就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基本内容。因此,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成为行为规范,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能有效地解决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图1用象限的形式说明了组织文化和内部控制之间在概念上的关系。那些建立并维持有效文化的企业最有可能长期生存和成功,没有这样的文化,恶化就会很快成为现实。

正是由于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各国在内部控制的建立中都十分重视员工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的承接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建设直接纳入内部控制的内容。如美国注册会计师David M.Wills和Susan S.Lightle两位博士通过对78家公司的调查发现,有7个公司涉及到为保证符合道德标准而建立了检查程序。例如,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够持续地理解统驭企业实践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政策,公司制定了一个持续的针对关键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管理受托方案”,督促他们遵循企业道德惯例,从而在企业营运中按照较高的道德标准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二、内部控制的诚信执行:基于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的分析

契约思想起源于法律。在罗马法律中,契约是由双方意见一致而产生的相互间法律关系的一种约定{12}。现代经济学中的契约概念,比法律中的契约概念更为广泛。在经济学中,所有的市场交易都被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现代契约理论首先区分了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所谓完全契约是指契约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主要事件,愿意遵守双方签定的契约条款,当契约方对契约条款产生争议时,第三方比如说法庭能强制执行;而不完全契约正好相反。事实上,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等、事实的不可观察或不可证实性,现实中的契约只能是不完全的契约。现代契约理论还根据契约的表现形式区分了隐性契约(或默认契约)和显性契约。隐性契约指契约方之间的各种心照不宣的复杂协议,它没有成文的契约条款,只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显性契约则存在正式的契约条款和具体的契约内容。显性契约如各种法律、制度、合同等,隐性契约如文化传统、习惯、道德风俗等无形的非正式约束。在现代社会,声誉约束与国家强制是两种主要的契约治理机制。

笔者认为,内部控制与诚信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加内部成员在交易中的可预测性,通过内部控制与诚信的互补关系,相对可以更真实地描述诚信与内部控制之间关系的动态性。廉价而高效的内部控制的存在使得企业较少依赖诚信;而当诚信存在时企业可以降低因设置内部控制机制而带来的成本和复杂性。然而,大多数企业内部经济关系同时包含了内部控制与诚信,包含风险的内部控制的存在可能鼓舞公司承担更大的、基于诚信的风险。诚信既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更是内部控制的保证。内部控制规范和约束企业经济行为的首要条件是制度的完备性,但在现实中由于内部控制制定者的“有限理性”和会计经济环境的未来不确定性,制定完备的内部控制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而内部控制表现为一种“不完备契约”,内部控制的不完备性必然导致当事人(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及其他们之间)把剩余部分留给“隐含契约”。而隐含契约的实施主要是靠当事人的信誉来维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部控制的不完备性和隐含契约是信誉存在的前提条件,而信誉则是隐含契约实施的基础(李向阳,2000)。不完备的内部控制只有在得到信誉、道德等非正式制度支持的情况下才能有效运作。一个有信誉、有道德的当事人会选择被认为是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方式处理,尽量约束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并采取合作行动。“心照不宣”的信誉即使在形式上是非正式的,但其功能与正式制度一样具有“强迫性”,它诱导人们在正义与非正义、合理与不合理之间作出适当选择,以弥补正式制度的缺失。即使动用法律的强制力来维护内部控制的执行,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也与当事人是否重视信誉有关。更进一步地从逻辑层面解释,内部控制规范作为普遍的、无人格的行为准则,总是超越于具体的行为个体。这种普遍规范固然神圣而崇高,但在外在的形态下却未必能为行为个体自觉接受,并化为个体的具体行为。如何使普遍性的规范化为个体的行为?如何保证普遍的规范在个体行为实践中的有效性?这里无疑应当对道德、信誉予以特别的关注。因为道德、信誉具有将规范内化为个体以形成人格需要的功能。外在的、普遍的规范,只有通过理性的体验、情感的认同以及自愿的接受,逐渐融合于个体自我的内在道德意识,才能在众多个体的实践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信誉是内部控制运行的基础,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基础(李心合,2002)。

其实,在一个组织中,诚信和适度内部控制都是客观存在的,组织内的分工合作不仅依靠契约、制度等,在契约、制度无法涉及的方面更多地要依赖诚信,组织中诚信与适度内部控制行为之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诚信带有明显的基于道德的感情因素,是超越理性的,从而使诚信具有特殊的经济价值。如果没有诚信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和自我约束而过分依赖理性预期的手段,委托――关系将因投机行为或为防范投机行为而产生过高的交易成本。但是,过分依赖诚信又会引发分工合作的风险,理性预期则可以减少诚信的盲目性。因此分工合作中诚信与适度内部控制的程度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高水平诚信下的分工合作将弱化适度内部控制的作用;低水平诚信则需要高度的适度内部控制手段维系分工合作。组织中管理者给予被管理者的诚信,可以是从高水平诚信――低度适度内部控制到低水平诚信(不诚信)――高度适度内部控制这一连续区间中的任何一点。

(一)内部控制执行与显性契约

内部控制制度安排是一种显性契约,它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存在已被契约方广泛接受,因而企业缔约者无需每次重复签订这种契约。然而,内部控制契约又是不完全的,其不完全性表现在“任何内控系统,无论其设计和运行多么完善,对实现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控制目标都只能提供合理的而非绝对的保证。这些控制目标的达成受限于内控系统的固有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包括:决策过程中的错误判断、执行过程中的错误过失。此外,内部控制还会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勾结串通,或管理层越权而失效。另一个限制因素在于内部控制的设计必须考虑资源限制,以及内部控制带来的收益与执行控制的成本之间的权衡”(COSO报告,1992){13}。国家强制履行作为契约实施的最后保障,其有效性是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为前提条件的。法律作为一种契约,其本身是不完备的。由于法律的不完善,许多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罚。这种不完全显性契约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往往对各种备选的控制程序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虽然有既定的控制和监督流程等保证其强制执行,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利益的非一致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仅仅依靠显性契约安排是不足以保证内部控制的准确、高效执行。此时,隐性契约就可以在显性契约无法触及的地方发挥其作用。

(二)内部控制执行与隐性契约

显性契约是隐性契约存在的基础。隐性契约实质上是显性契约的衍生物。一般认为,相对于法律在显性契约实施中的强制性作用而言,隐性契约的实施不需要第三方的强制介入,主要依赖于自我约束,具有自动实施的功能(Telser,1980;Bull,1987)。但是契约各方在利益诱因下不可避免地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常常阻碍了隐性契约的自动履行。由于隐性契约无法得到法律强制力的执行,因此内部控制契约的履约动机和履约能力就成为关键问题。

隐性契约一旦建立就会产生一种持续效应。隐性契约的作用就在于为那些着眼于长期利益的当事人提供一种隐性激励,以保证其短期承诺行动,兑现现实利益。因此隐性契约可以成为显性契约的替代品。在没有任何外部激励的情况下,人能够预见到的至少是其最差努力所得,至多是其最好努力所得。隐性契约不能保证人选择最优努力水平,但至少能够让人尽可能地做到最好,以增加其长期效用,直至实现现实利益。

三、组织诚信契约:基于隐性契约的内部控制执行力文化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质是一组契约关系,是由作为显性契约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作为隐性契约{14}之一的企业诚信组成。如前文所述,内部控制显性契约的构建和履行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已有内部控制条款是客观公正并且契约的执行过程是诚实守信的,即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契约方)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组织诚信。

(一)组织诚信契约的效力根源

利益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契约研究也不例外。利益交易中力量的不平衡必然引起利益冲突,不同的利益冲突需要不同的利益协调机制,契约恰恰是解决人类利益冲突与协调的有效制度安排之一。为了有效解决交易中的利益冲突,进行利益协调,合理满足利益主体的利益实现,就必须针对不同的利益实现方式采取不同的制度安排。契约作为协调人类利益冲突的制度形式之一,是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的产物,因利益冲突而存在,以利益协调为目的,通过调整利益关系而对交易行为进行约束。因此,利益是契约的效力根源{15}。

根据利益的实现程度与时间不同,可以将利益划分为现实利益与潜在利益。现实利益是主体因过去或当前的经济行为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利益,具有短期性。潜在利益是主体需要在较长时间内通过进一步的行为才能够实现的利益,具有长期性。利益实现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契约结构。通常现实利益对显性契约具有约束力,而潜在利益对于隐性契约具有约束力。潜在利益主要形成于长期契约关系,或者更简单地说来源于持续、长期的合作关系,而合作的前提是彼此能够进行使自身感到满意的利益交换。那么具体到内部控制契约中,诚信契约就是确保订立内部控制契约的双方进行公允的利益交换,从而使其合作关系持续下去。也就是说,诚信契约的效力根源在于未来潜在利益的约束。由于放弃潜在利益是不经济的,因此契约双方都竭力维持双方的合作关系,而其主要的手段与媒介就是构建优质的诚信契约。诚信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必备环境。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我调节和自行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单位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所以,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内部控制系统与外界经常进行能量交换,而控制环境正是能量的直接承受者。要想内部控制发挥作用,就必须保证无论是企业最高管理层还是其他成员都应当做到严格一致地坚守诚信行为。应该说,诚信的核心问题是:在谋求个人利益时,如何对待他人利益。诚信的根本在于解决用道德规范约束从业人员的动机,而这正是内部控制效能发挥的基本前提。更为重要的是,管理当局的诚信态度(管理当局的诚实性和管理哲学)是决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因为,高级管理人员的状态――公司环境或财务报告编制的文化是影响财务报告诚实性的最重要因素。如美国Treadway委员会对119个1981-1986年间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讼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研究发现,这些公司的管理当局经常能够越过内部控制系统。从我国的许多案例来看,内部控制失效的症结点更是出现在权力层。因此,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决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二)内部控制诚信契约的实施机制

显性契约能够强制履行,而隐性契约只能靠自动履行。因此,内部控制失效本质上是诚信契约自动履行失败的结果,虽然它在表现形式上一般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等显性契约的违背。内部控制诚信契约的实施机制是以利益机制为核心,法律机制、竞争机制、伦理机制等多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1.利益机制

利益机制在内部控制诚信契约实施机制中处于核心位置,其作用主要表现为签约各方对企业履约行为的奖惩。利益机制的惩罚作用表现为市场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罚所导致的各签约方的不合作行为。克莱因(1999)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惩罚:一部分是直接终止契约关系带来的有关损失;另一部分是与企业在市场上的声誉贬值有关的损失。前者实际上是个人惩罚,后者是社会惩罚。惩罚能够发生作用的前提是信息传递能够迅速地被市场中的其他交易者看到,并能够对企业的失信行为作出一致的判断,即市场中交易者的行为具有同质性,对企业的惩罚能够实施。Kandori(1992)认为,如果欺诈行为存在传染过程,则社会规范将支持合作行为的出现。即尽管在一个社会中不同成员的交易十分有限,但如果存在信息传播机制能够及时将成员中的欺诈行为传达给相关成员,并由他们(不一定是受害者本人)对欺诈者实施惩罚,同样可以促使每个成员有力地维持诚实的信誉{16}。

2.法律机制

在探讨内部控制诚信实施机制时,人们基本上将法律机制排除在外,强调隐性契约的自动实施功能。事实上,正如隐性契约与显性契约密不可分一样,法律机制对于内部控制诚信契约的实施也具有一定作用。

法律机制对于内部控制诚信契约的约束作用在于为隐性契约的缔约与履约提供基本标准。法律机制是内部控制诚信契约实施的基础,这是由隐性契约是显性契约的衍生物决定的。隐性契约是在显性契约所规范的初始交易的基础上关于未来长期交易关系的规范。因此,显性契约的缔结与履行效率直接影响隐性契约的缔结与履行效率。法律机制对于显性契约的履行具有强制作用,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基本的交易环境,是市场交易发展的起点,是对交易行为基本的规范。因此,在内部控制诚信这一隐性契约履行中不需要法律机制的直接介入,并不等于法律机制对其履行毫无作用,而是一种间接作用。

现实中可以发现,法律制度完善并有效实施的国家,隐性契约的履行程度比较高。因为有效的法律环境为隐性契约的缔结与履行奠定了基本起点,有利于市场环境的净化与长期交易行为的存在,从而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反,法律制度不完善或者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的国家,由于显性契约的履行无法得到保证,隐性契约的缔结与履行都将受到很大影响,市场交易范围狭窄,交易成本过高,长期交易关系需要复杂明确的契约条款等。

3.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利益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之一,竞争机制的存在是交易者对企业的惩罚行为具有可置信性。社会网络中存在多家竞争的企业为交易者自由选择提供了基本条件,拓展了交易者的选择空间。当交易者遭遇到企业的失信行为时,将转向其他企业,使违约失信企业真正受到惩罚。社会网络提供了竞争机制排斥违约失信企业的平台,从而净化了竞争空间。如果企业期望通过与交易的隐性契约来获取收益,那么就必须遵守隐性契约发挥效力的竞争空间,否则企业将被排除在外。竞争环境为交易者终止企业的交易关系进行其他选择提供了可行路径,否则利益机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4.伦理机制

伦理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一旦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对人们的行为发挥较稳定且较强的指导作用。而人们的这种伦理道德意识一旦积淀为某种无意识,就成为如黑格尔所说的人的“第二人性”,并变为一种道德行为,习惯以后更是具有根深蒂固性。人们所具有的道德价值指导并制约着人们对实践目的性及其手段的选择,影响着人们对所从事实践活动的精神状态。而人们的任何一种重大实践活动,亦会反过来对其道德生活世界产生重大影响。马克思・韦伯在其《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论证了经济发展需要的动力,在他看来,伦理道德已不仅仅是作为人们行为的约束力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现实的人文精神动力发挥着作用,韦伯的基本立论同样适用于微观层次的企业及其员工行为的引导与约束。

综合以上分析,内部控制诚信隐性契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集中表现为利益机制、法律机制、竞争机制与伦理机制的综合作用。交易者的经济行为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交易者与企业的每次交易行为都是对企业经济行为的评价。内部控制诚信隐性契约履行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更是企业声誉资本的积累过程,也是社会总资本的积累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 程宏伟.隐性契约与企业财务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范黎波,李自杰.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5] 李永军.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6]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1(1).

[7] 刘建秋,刘冬荣.会计诚信解读:基于契约理论的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5(2).

[8] 刘建秋.会计诚信契约的理论框架与实现机制研究[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8).

[9] 郑志刚.声誉制度理论及其实践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

[10] 周密,金治中.论内部控制制度的经济学功能[J].求索,2006(9).

[11] 戴彦,汪艳.内部控制本原的经济学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2).

[12] 刘明辉,张宜霞.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 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