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房地产调控研究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房地产宏观调控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从宏观上对房地产业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控制,促进房地产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平衡与整体优化,实现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活动。
在1993年、1998年、2003年、2005年、2008年、2010年我国对房地产进行了重要宏观调控。1993年~1996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第一次出现过热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我国的沿海城市(海南等),为了抑制房地产行业的泡沫经济,国家出台了“国16条”。1998年~2002年在此期间爆发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出现萎缩现象,房地产行业也进入了低靡。为此,国家出台了“23号”文件,文件指出必须刺激消费,拉动内需。2003年~2005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再次出现过热现象,由于土地使用权必须实施相关的方式取得,导致房价大幅度攀升。为此国家出台了“121号”文件和“18号”文件。2005年~2007年房地产行业依旧保持上扬趋势,主要以我国沿海城市为主,价格不断攀升,为此国家出台“国八条”“国六条”等相关文件。2008年~2010年房地产行业开始走向泡沫,短短三年中,房地产行业从低靡走向高饱和状态,房价依旧继续攀升,为此国家出台“国十条”等相关政策。最新的调控政策无非是同志在十报告中表述,必须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
二、中国房地产行业政策现状
1、第二套房贷
第二套房贷的政策比第一套房贷在审查、放贷环节严格许多,目的在于限制一部分群体通过炒房影响房价的正常状态,与此同时,第二套房贷的政策也影响了居民的购房需求及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2、存款准备金利率
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是国家为了控制房地产行业泡沫经济的手段之一,我国从2006年以来,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不下十次,光2011年上半年就调整了6次,目的在于控制相关金融体系,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不仅影响是对房地产行业而言,认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收控。
3、保障房政策
保障房政策是国家在2008年年底正式出台,保障房政策主要是为了住房困难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同时还开展了棚户区住房改造计划。保障房政策的出台影响了国家房地产行业,对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冲击来源于中小收入群体对购房的需求。
4、限购政策
限购政策是国家在2010年4月份出台,先后对51个城市做出相关政策要求,主要是对当地居民采取“限二禁三”,对非当地居民采取“限一禁二”。此政策一经出台对已经摇摇欲坠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过对于国家出台的任何政策我们都分析有两面性,再次控制房地产行业的泡沫经济。
三、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市场还不够稳定
房地产市场还不够稳定主要体现在城市区域的划分(一级城市、二级城市、三级城市等),一级城市房地产市场活跃度相对稳定,同时,二手房交易也相对稳定,对于二级城市、三级城市来说房地产市场在结构制度上有所欠缺,与此相连的二手房交易体系也不够健全。
2、房地产市场客户量不稳定
目前,房地产市场客户量的不稳定体现在二级、三级城市。一级城市的房地产供应量已经达到饱和,房地产商纷纷涌入二级、三级城市,却造成了有房无客户的现状,有研究报告显示,只要拥有手机的人每天至少可以接3~4个房地产开发商发来的销售短信,或接到相关的销售电话,盲目开发却给开发商带来风险。与此同时,给开发商带来的风险也影响着相关连带市场。
3、房地产市场开发商的能力大小
据统计,我市具有房地产开发商资格的企业就有500家以上,虽然有500家以上但是实力却不等,与国家的开发商企业实力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从我市房地产开发商来看实力就有所不等,比如:香港豪德、中航、时间控股等都是我国有名的开发商。
4、房价过高
房价过高是影响居民购房的关键之一,与此同时,居民的购买力也决定房地产行业的兴衰。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居民的购房能力始终低于房地产发展的速度。
四、改善房地产行业现状的建议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房地产行业的兴衰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能加快城市发展的进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调控房地产行业的现行状况和如何控制泡沫地产。房地产行业经久不衰,但是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保障以及居民购买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熊婕(导师:吴中宇) .我国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6-10-01.
[2]张勇(导师:朱玲怡) .对构建武汉市城镇居民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D].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04-01.
[3]褚超孚(导师:贾生华).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及其在浙江省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06-01.
[4]祝亚辉(导师:傅鸿源) .城市社会弱势群体居住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4-05-10.
1.我国房价现状
我国的房地产价格自2000年以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自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投资增速始终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因而房地产业己被公认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贡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上升,房地产价格也持续上涨。2000-2007年我国房屋销售价格累计上涨了82.9%,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房价的持续上涨。不过,2009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房价又开始回升,2010年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并且全年持续上涨。由此可见,近年来全国房价上涨速度迅猛。
2.我国房价高涨的原因
我国房地产价格有强烈的地域特点,但是我国部分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地区房价增长速度高涨的原因却有着可供研究的共性。
2.1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形势大好
在1978-2008年的30年,中国的增长速度大步加快,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家整体实力到个人居民收入及外部储备,各种经济指数的增长都是很快的,GDP平均年增长率在9%左右。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世界罕见。依托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也在进行着多、快、好、省的建设中,城市的整体功能随着大量有形和无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相继投入而得到大幅提升,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满足了部分国民的住房需求。然而,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的房价上涨。因此,这是我国房地产价格高涨的基本所在。
2.2 不规范的房地产金融市场
房地产行业是第三产业中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开发运营全过程是一个整合资金、资源的过程。金融业对于房地产业来说,其作用相当于血液之于心脏,依靠开发商自己的资金完成房地产运作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早已不可能。不仅如此,在房屋购买者买房过程中,金融业也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住房金融服务,帮助其改善住房条件。但是我国的一部分信贷资金价格是受政府管制的,并非完全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运作。所以一些真正有需求,而且需求合理的房地产企业不是都能顺利的得到所需要的资金,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所需资金又由于金融制度本身的缺陷而难以实现;相反一些资质不良的房地产却总能通过非正常渠道或者大笔数额的贷款或融资,这样金融企业的资金流动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另外,房地产金融机构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规范的经营,房地产商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困难,这些都使得房地产市场资金的配置效率低下,增大了房地产行业的生产成本,那么最后这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负担最终还是要转移到房价里面去的。所以最终结果是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
2.3 住房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自1998年房地产实现了商品化与社会化之后,人民的住房需求主要是依靠市场解决。但是纵观全球,即使是德国、日本、新加坡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依然有高达半数的民众的住房问题是依靠政府保障性住房予以解决的。如果缺乏可靠、安全、完善的住房保障系统,商品住宅的刚性需求就会变成民众头上的一把剑,造成“住房永远需大于求”的错误民众认知,逼着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虽然近两年中央开始重视社会保障房的建设,但无论从资金的来源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还远未形成制度和住房保障体系。因此,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是造成房价高涨的重要因素。
2.4 对于房地产行业定位不当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建设在住房制度改革的强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其发展对钢铁、建材、化工、纺织、家电等60多个行业的拉动作用巨大,推动了其相关行业的发展,达到增大内需的目的,极大地发展了国民经济。所以尽管目前房地产行业问题多多,但是却有一个比较大的所谓“共识”,那就将房地产定位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地方政府为了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倡导“土地经济”,以高地价换取地方税收、地方官员的政绩。所以,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定位不当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房地产行业价格高涨。
2.5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结果
房价的高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房价高涨所造成的社会不和谐问题也引起中央政府的关注。2005年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八条”,到2006年“国六条”对其进行的补充和更加强有力的落实,以及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对首付比例的规定,无不显示出我国政府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态度,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控制房价,不能让房价再疯涨下去了。但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税收和地方政绩,反应并不积极,许多地方政府官员或者消极应或者曲解中央政策,明里暗里力挺房市,使中央政府调控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正如新华社所发文章的标题所言,管“政策效应初显”,但住房供给的“结构问题仍未解决”。所以,中央和地方的博弈结果使得房价高涨未能得到有效调控。
3.法律调控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合理房地产产业法律制度
产业法是指调整国家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属于经济法中宏观调控法的范畴。而我国房价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政府对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不明确。我国政府将房地产业定位为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的定位导致地方政府为寻求加快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资金,以经营城市土地获取高地价,把地产作为“资产”来利用,放弃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责任。因此,要调控房地产价格回归理性,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尽快制定房地产产业法,规范我国房地产业的定位、发展目标和指导原则,明确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目标、原则,明确地方政府在保障居民实现住宅权的首要责任,制定切实有效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使房地产业法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3.2 构建多元化的房地产法律制度
结合我国的具体土地制度和改革开放的现实国情,建立多元化的房地产市场制度势在必行,即对部分的普通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应当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制度来解决;对于满足部分普通居民对于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则通过市场化的商品房制度解决,但在贷款、税收、首付比例等问题上政府应给与必要的支持;对于对满足国内高收入群体和外来投资者的住房需求,则通过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制度来解决。这样保障了各类的住房需求得以实现,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我国目前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正在逐步摸索完善中,缺乏专门性的法律保障实施。大部分保障性住房政策都是以政令形式颁布的,相较于法律法规,缺乏持久性、稳定性。因此,构建多元化的房地产法律体制势在必行。
3.3 构建合理房地产土地、金融、税收制度
法律的作用之一就是调整利益分配。因此,为了改变房价高涨的局面,可以从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入手,从源头上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不合理的现象。首先,为了避免“土地财政”可以适当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使用金的占有份额,地方政府对土地使用金的使用应有法可依、公开透明、专款专用。其次,应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引进先进的金融工具,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也为广大群众提供有效的住房信贷服务。最后,应针对多元化的住房去求合理地利用房地产的各种税收设置达到调节住房市场供需的目的。
4.结论
从前文可以看出虽然国家一直在对房价进行调控,但成效颇微。其中固然有房地产价格涉及面广难以调控的因素,更是因为政府调控手段单一、调控力度不大以及缺乏法律的持久性。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具有确定性的手段便是法律调控。法律所特有的预决性、稳定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恰好弥补了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和不确定性,法律调控能有效地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从数字看中国房地产的发展[OL].北方网省略.
[2]杜蔡承.中国房地产价格失控的原因与对策研究现代商业[J].2008(9):76.
[3]潘永盛.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11-12.
[4]王玉贵.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及我国股市、房地产泡沫实证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一、房地产价格规制的概念
(一)房地产价格的概念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商品主要是以城镇商品房为主,房地产的价格也主要表现为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商品房的价格,因此房地产的价格也被称为"商品房价格",简称"房价"。
(二)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基本构成要素
房地产价格(主要指买卖价格)主要是由九项因素构成的:土地取得费用、前期工程费、配套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管理费、销售费、税费、利息和利润。
(1)土地取得费用因房地产开发土地取得方式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以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的城市熟地,土地取得费即为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取得的城市熟地,土地取得费即为土地转让费。
(2)前期工程费指房地产开发商委托设计、监理、审计等专业机构进行工作所需的费用和施工前期所必须要进行的各项手续性工作所需花费的费用。
(3)配套费是为房地产开发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配套而必须投入的费用。
(4)建筑安装工程费是为进行建筑安装工程而必须向建筑承包商支付的费用,它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
(5)管理费指导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办公费和人员工资福利费等在某一个项目上的分摊。
(6)销售费指为了进行房地产销售而必然发生的广告宣传费、销售费、办公费等。
(7)利息通常是指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利息。
(8)税金主要有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其他相关税等。
(9)利润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应获得的回报。它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开发经营成本以后的余额。
二、我国房地产价格规制的历程
改革开放之后,实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同时,逐步形成了房地产价格政府规制的法律基本框架。1983年国务院《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明确了房地产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1994年《城市房地产交易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新的房地产价格管理原则,对交易价格实行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为主导的房地产定价机制。2003年《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地方政府稳定房地产价格的行政问责制。2010年1月《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首次规定了省级人民政府对房价的稳定负责; 2010年1月《国十条》从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房的增加,通过信贷政策房地产税收政策的实施来调节需求达到稳定房价的作用。2012年《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要求房地产价格要严格明码标价并执行"一房一价"政策,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落实问责制,完善价格规制政策,同时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
三、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一)开发成本因素
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房地产行业带动的土地拍卖。土地价格成本占房地产总建设成本的20%,土地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房地产建设成本的上升,房地产价格自然而然就会水涨船高。
(二)市场需求旺盛
城市人口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人们对住房的质量要求高,改善型住房需求增长;城镇化进程加速,旧城改造带来的需求,这些都增加了对房地产的需求。
(三)资本市场的因素
资本市场不发达,投资工具稀缺是造成房地产市场资金过热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银行信贷的迅速扩张,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与投资机会,人民币升值,导致外资大量涌入,进一步扩张了房地产市场。
(四)房地产市场体系不够健全
短期投机行为盛行,如消费者"买涨不买跌"、"温州炒房团"等;房地产要素市场发展不协调,房地产要素市场包括土地市场、金融市场和原材料市场等,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影响,成本上涨的压力增大。
四、我国房地产价格规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房地产政府规制工作起点低、起步晚,不管是政府规制的理论基础还是实际操作经验都无法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我国房地产价格政府规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规制的目标不明确
我国历次的房地产价格规制都是围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这个主要目标进行的,直到2010年国家颁布通《通知》强调当前时期的房地产价格规制的目标是"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即"稳房价"。
(二) 政府规制政策执行不力
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地理位置和消费者的购买热情都会对房地产的价格造成影响,自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后,住房要通过市场,房价不断升高。200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十七点八。
(三)政府规制监管不到位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在政府干预过多的同时,政府监管力不够,同时法律监管,民意监管及舆论监管的建设远远滞后于市场发展速度,市场交易混乱,缺乏针对于发商的有力约束。
(四)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房地产价格政府规制的两个主体,在价值目标、行为准则以及利益诉求等方面都一致,都是社会公共利益和诉求的代表者,但二者管辖范围和工作落脚点和出发点略有差别。
五、完善房地产价格规制的对策
房价一路上涨,房地产业泡沫仍然在继续发展。一旦房价暴跌来临,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危险应该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这也是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城镇住房体系。
这意味着要通过多条途径保持市场供应,增加丰富产品供给来源。首先要加快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其次,继续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推出限价房。最后,加大住宅土地和商品房供应及打击囤地等空置房,增加商品房实际有效的房源。
(二)逐步取消中国商品房预售制度。
因为能解决开发商资金链的50%资金,商品房的预售已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调整税费分配制度。
由于财政分配不平衡,房地产成为地方政府的最大财政收入来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60%上交缴中央,留给地方政府的财政不到一半,却承担着60%的财政支付压力。
(四)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垄断规制。
对房地产的实际销售价格进行监督和管理,成本加适当利润的方法(平均销售价格)并公布指导价。
(五)改革中国土地制度。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造成房价上涨最重要的原因。自2003年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拍挂制度后,出现很多"地王",致使土地价格上涨幅度远远高于房价,房价很难再降下来。
(六)建立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市场透明度。
利用IT技术,建立全国联网实名房产登记制度,使政府对现有居住水平及房地产结构完整把握,对干预策略提出数据支持,对投机需求进行管理与调控。
六、结论
房地产是我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房地产价格规制的研究,为政府进一步调控房价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价格规制中问题的分析,从七个方面提出进一步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对策,来完善政府在调控房地产价格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专著:张红凤著,《西方制度经济学的变迁》[M],经济科学出版社年版,2005年。
[2]专著:余建源著,《中国房地产市场凋控新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3]学位论文:炎贤锁,《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6月。
一、企业概况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于1991年1月29日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房地产业务的发展。近年来,万科凭借对经营环境变化的敏锐嗅觉和及时应对,公司业绩逐年上升。仅2011年,公司就取得了70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达280多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8%,到2012年,公司总市值达790多亿元,居同行榜首。可以说,不管是主营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还是净利润等,万科都在同行中遥遥领先,并有望一直保持着这种发展势头。
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一)企业资产负债分析
1.万科资产负债现状。资产负债是一家企业的骨骼,理解资产负债结构及其发展状况是分析一家财务及盈利状况的基础。因此,我们通过纵横对比来分析公司近几年的资产负债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从而了解公司资产负债的合理性。2009~2012年,万科的资产总额分别为1376亿、2156亿、2962亿、3788亿元,年均增长率均在27%以上,且有望继续保持这一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与此同时,万科的负债总额分别为92亿、1611亿、2284亿、2967亿元,其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29%以上。可见,公司的资产总额在保持高速的增长的同时,其债务比率增长的速度更加快。
2.万科资产负债增长的横向对比分析。从横向对比来看(见表1),2011年万科的资产增长率为37.36%,高于同期招商地产、保利地产和金地集团。2011年万科的负债增长率为41.80%,略低于同期招商地产的43.23%,高于保利地产的31.42%和金地集团的32.28%,可见万科的资产负债总额增长率略高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且处于合理水平,足见万科在行业中的领头地位。我们还发现:几乎各家房地产企业的负债增长率都领先于其资产增长率,说明在整个房地产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下,其现金流量比较缺乏,但都很擅长运用财务杠杆来促进企业的更快发展。
(二)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首先,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来看,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且大大超过主营收入,表明公司的营业收入过度集中。2008年以后,万科的现金流量与净利润之比快速上升,但2011年由于受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净利润之比以及现金净流量均出现负增长,表明在政府对房地产行业打压的大背景下,公司的现金需求压力开始加大,甚至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其经营风险开始加大。其次,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方面,万科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不断上升。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企业规模逐渐扩大,要求企业不断增加资产投资,而且房地产行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对于像土地等不动产投资需求更大,再加上我国房价和地价的不断攀升导致了房地产企业对投资活动资金需求的进一步加大。最后,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上,因为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类,企业的项目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筹资活动对该行业显得尤为重要。2008~2012年,万科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由58.66亿增长到162.86亿元,且万科的资本结构对负债有较大的依赖性:主要依靠负债筹资,其资产负债率平均为60%。
三、企业盈利能力及利润分配状况
(一)公司的盈利状况分析
从表3可知,万科的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具体来看,主营业务收入从2008年的4099177.92万增长到2012年的10311624.51万元,增长幅度为151.55%,年均增长率30.31%。与此同时,该公司的三项费用(经营、管理和财务费用)也大幅度增加,其他几项指标也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表明公司的规模和效益也在同步增长。此外,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与主营业务利润率亦出现同步变动,可见净利润主要来源于正常经营所得,盈利能力增长稳定。另外,对比2010~2012年的数据可知,万科的销售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均出现小幅下降,这是因为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和整个行业竞争的加剧。总体来说,万科的赢利状况仍处于行业的较高水平,表明该公司的增长能力较强。
(二)利润分配状况分析
由表4所示,各指标额均快速增长,说明近几年公司的经营业绩很好,盈利水平较高,对投资者有较强的吸引力。2008-2011年,万科的分红派息方案分别为:每十股派现金1.0元、0.5元、0.7元、1.0元,可见2008年公司的分红比例是很高的,之后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分红派息比例较上一年大幅降低,直到2010年以后才逐步回升,这主要得益于整个行业的盈利状况的改善。同时,与行业其他企业相比,万科的盈利水平和分红派息比例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不仅得益于整个行业经营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品牌化战略和经营绩效的改善。目前,在国家加强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背景下,笔者认为,虽然短期内万科的业绩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政府的调控政策也将加速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整合和优胜劣汰。尤其是金融政策的变换,不仅对公司拓展融资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公司整合行业资源,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化优势,万科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结构不合理
房地产的开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所以它们常受融资问题的困扰。通过万科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发现,它的负债比率是很高的,且负债总额增长迅猛。万科所获得的资金大都来源于银行贷款或按揭贷款,一旦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迷时候,企业将出现资金周转不畅,融资难度加大的困境,只能求助于一些金融中介机构,那融资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些企业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预付定金、赊销商品和银行贷款等来融资,但政府对房地产企业利用股票筹资亦监管严格,通常仅少数大型企业方可以IPO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于是,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仍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进行筹资,这无疑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二)企业的财务和盈利状况波动较大
通过分析万科的财务报表可知,无论是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还是现金流量或者每股收益等,都存在着较大的波动性。这说明公司的经营绩效受宏观经济和政府的宏观政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和最近两年的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房地产企业的业绩表现更是大起大落。作为行业龙头的万科,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有着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而在行业景气的时候,其业绩则会率先反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公司的历年每股收益中可以看出。
(三)资本结构不太合理
经过多年发展,万科已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无论是它的公司治理、经营战略还是品牌管理都已成为行业的典范。但是,将万科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行业其他企业(国内和国外的房地产公司)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其资本结构离最优状态还是有一定得差距。这主要表现在:负债规模略有保守,负债结构不合理和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为此,公司应结合自身的成长环境、整个行业形势和政府相关鼓励政策等不断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这样才能使其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更加合理。
五、对策与建议
(一)鼓励多元化融资
我国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其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作为行业龙头的万科也不例外,虽然万科通过股权融资获得了一部分资金,但相对于其自身的发展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短期资金的需求,主要还是依赖于银行贷款。这种一元化的融资方式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建立健全多元化融资市场,不但可以降低银行风险,更有利于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现金流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为应对现金流不足问题,房地产企业应该将现金流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制定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鼓励销售,加强资金回笼,缓解现金流压力。同时,应加强企业的现金流预算,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开发和经营策略,对各阶段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进行严格监督,确保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有序、可控进行。此外,建立独立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现金流集中管理,对企业的重大业务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现金流的流畅安全,提高现金的周转速度,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推进公司品牌化战略,实现企业盈利最大化
万科自成立之初就关注于企业的品牌化战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公司品牌定位不明晰,导致传播定位不明确,使得公司的品牌化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万科应继续推进品牌战略管理,鼓励品牌创新,打造专业高效的销售、服务流程,与客户建立长期良好的密切合作关系,以优质产品和服务及品牌效应取胜,在客户群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房地产行业竞争加剧的今天,积极推进公司的品牌化战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更是企业实现盈利最大化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明辉.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状况及融资情况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张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3]屈丽华.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朱顺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主成分分析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
[5]朱佳.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屈志钢.万科房地产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探讨[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短短10年时间,“买房难”已经成为让中国老百姓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到底是什么在推动着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迅速上涨?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因素。
一、 宏观因素。决定楼市走向的因素很多,包括人口结构、宏观调控政策和房价泡沫程度等,下面我将逐个展开分析
1.人口结构的变化
这里的人口结构包括25―40岁人口占整个国家人口的比例和城市中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之比。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的生育高峰在1965年前后,1962年的出生率是3.71%,1965年是3.78%,1970年是3.3%,一直到1978年之前出生率都在3%以上。但在1978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这一数据下降到了2%以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在2000年左右正好是处于买房高峰――这是导致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的重要原因。
此外,98年开始的大学扩招使得近十年来每年都有几百万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毕业生到城里工作,其中绝大部分人会成为永久城市居民。而且,随着中国城镇化不断加速,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这些人虽然大部分不会永久留在城市,但他们在城里一样需要住房,他们产下的第二代也会有相当部分留下。以上两个城市人口构成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商品房仍有巨大的需求。
2.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在美国房价大跌引发危机后,中国决策层终于清晰地看到楼市泡沫破裂时的巨大危害,从2007年7月开始陆续出台措施,调整银行的信贷政策、收紧房地产资金的源头。银行的信贷政策是影响资金供应直接的重要的因素,而资金供应又决定着房价走势――当流向房地产的资金足够多时,就可能同时在三个方面拉动房价:(1)开发商利用充足的资金囤积土地,导致土地供应紧张,推高地价,从而推高房价;(2)在房价将持续上涨的良好预期鼓舞下,开发商会故意囤积成品房,坐等房价上涨;(3)投机者、自住者和投资者可以更便利地买房,这必然刺激需求,推高房价。因此,资金是影响房价的“生命之源”,限制了资金供应,住房消费必然受到巨大影响。而上述措施的确在08年收到一些成效,但随着次贷危机的加剧,政府再次放松了银根,扶持房地产行业,由此引发了再一轮房价疯长,甚至波及到了二、三线城市。
3.房地产的泡沫程度
2008年以前的10年,中国房地产处于“暴利时代”。何为暴利?根据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提出的托宾Q比率判断,目前我国商品房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比率,大约在3―5倍之间,远大于1,表明房地产业仍有200%―400%的暴利,房屋售价中约有67%―80%的泡沫。而且,没有证据显示这一比率在未来有下降的趋势。
二、中观因素。中观因素指房地产行业内部的影响因素
1.房地产的市场完全程度
房地产的固定性决定了其市场是地区性市场,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甚至一个城市不同地区之间都没有可比性。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交易对象仅是一种权益,即所有权或部分所有权,这就使买卖双方都不能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此外,绝大多数购房者都是以自用为目的,并且很少有买者一生中多次购买,对市场供求信息了解不足;而投资或投机者由于人数较少,对诸如市场上是否存在足够多的买家,区域内房产替代性是否强等信息同样较难获得。但开发商对供给信息却心中有数,彼此容易结成垄断或价格默契(同盟)。因此,房地产市场是标准的不完全市场,市场不完全,垄断高价就很容易产生。
2.信息对称程度
目前,与房地产相关的信息基本掌握在开发商与政府有关部门手中,既得利益集团把这些信息利用得可谓淋漓尽致。无论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还是开发商,公布信息时都是最大限度地让数据“体现”自己的利益,于是不仅开发商提供的数据与政府部门经常冲突,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也往往有巨大差别。各种数据互相打架,各种信息彼此冲突,在这种信息极度不对称、极度缺失的局面下,民众无法得到真实的信息,谎言因此弥漫中国楼市。其结果就是民众被既得利益集团牵着鼻子走了一程又一程。理论上房地产利润是30%―40%,但开发商利用信息优势,一方面对大众质询的房屋成本避而不谈,另一方面大肆炒作,使利润达100%甚至300%以上!
3.管理机制
中国房地产开发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对房地产实行专营。开发商只要拿到资质,通过前期运作,凭借优势投入少量现金就可拿到土地,拿到土地就可在银行进行土地抵押贷款付上地价款,开工建设后又可将在建工程抵押给银行,房子完工时又可以进行按揭销售刺激消费,每个环节都可实现空手套白狼,利用强大的银行体系支持,大肆圈地,循环操作。管理机制的不合理加剧了房地产市场不完全性。高额的利润使每个城市有限的几片新规划建设土地全被几个开发商垄断,高价几乎不可避免。
中国人其实直到今天还是很传统的,骨子里对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他们拼了命也要买下一套房子,这便成为了地产商们坐拥高价房的自信来源。在这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游戏里,中国房价要降,依然长路漫漫。
参考文献:
[1]学位论文 人口年龄结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 蔡春 中山大学 2008
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资决策前,对与项目有关的资源、技术、市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和评价,判断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财务上是否盈利,并对多个可能的备选方案进行择优的科学方法,其目的是使房地产开发项目决策科学化、程序化、从而提高决策的可靠性,并为开发项目的实施和控制提供参考。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项目立项、审批、开发商与有关部门签订协议、合同的依据,是项目筹措建设资金的依据,是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论文写作,房地产项目。
1.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特点分析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的过程本身就是房地产商品的生产过程,房地产产品的总成本费用之和即为总投资,其财务效益主要表现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销售收入。对于一般的房地产项目而言,经济评价主要是财务评价,因此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即财务评价的特点:
1.1微观效益分析与宏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
房地产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不能只看项目本身的获利能力,还要考虑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即考察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对国民经济有多大贡献以及需要国民经济付出多大代价。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房地产开发商更应该重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方向的分析,根据国家的需求,更多的投资经济适用房、中小型住房等项目。论文写作,房地产项目。
1.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财务评价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唯一的量化的评价部分,必须进行数据的预测估算,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更加直观,能直接反映项目的效益,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业,迫切需要从粗放式开发向集约式开发过度。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下,房地产开发商要扩大开发利润空间,必须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量化开发过程中的每一项成本支出,摆脱过去粗糙的定性分析,从而真正达到全过程量化监测成本费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风险。
1.3分析过程中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主观性所占比重较大;
如实践中,由于编制财务评价报告的目的不同,委托人及编制人对财务评价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使得财务评价主观意识较强,受委托人和编制人员影响较大。投资额、房价、销售量等是编制人员可以对财务效益进行主观控制的手段。编制人员对风险的态度和对项目的认识也会使财务评价表现出很强的主观性。
2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
2.1以投资机会研究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投资项目或投资方向提出建议,即在一定的地区和部门内,以自然资源和市场的调查预测为基础,寻找最有利的投资机会。投资机会研究相当粗略,主要依靠笼统的估计而不是依靠详细的分析。该阶段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为±30%,研究费用一般占总投资的0.2%~0.8% 。如果机会研究认为可行的,就可以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
2.2初步可行性研究
在机会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项目建设的可能性与潜在效益进行论证分析。论文写作,房地产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精度可达±20%,所需费用约占总投资的0.25%~1.5% 。
2.3详细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是开发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是在分析项目在技术上、财务上、经济上的可行性后作出投资与否决策的关键步骤。这一阶段对建设投资估算的精度在±10%,所需费用,小型项目约占投资的1.0%~3.0%,大型复杂的工程约占0.2%~1.0% 。项目的评估和决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于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项目及重要的小型项目,必须经有权审批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咨询评估单位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论证。未经评估的建设项目,任何单位不准审批,更不准组织建设。
为了进一步调控房地产业,保证其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颁布了相关政策或者法律法规,力图控制当前我国房价上涨过快的发展趋势。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八条”,将之前的房地产法令作了进一步细化,巩固和扩大了房地产业调控发展的新成果,这些政策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的商品房大量堆积,库存增加,房地产企业难以盈利,甚至无法收回成本。尤其是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更是不断下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房地产业的停滞不前,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在当前楼市政策地不断深入下,房地产业的发展已经不是某个企业所能控制的,而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笔者将对当前楼市调控背景下,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本论文的研究对于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及研究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启示。
房地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不断深入
在国家的楼市调控背景下,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规模化经营的趋势不断深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对房地产的需求量,特别是普通住宅及经济适用房的需求量进一步提高,这导致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过热。同时,房地产的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很多小型的、并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也跻身于房地产行业。但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供大于求,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很多企业已经濒临破产。此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国家制定了商品房预售政策等,保证房地产企业能够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而正常运营。房地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我国新华社消息,2013年我国又大约30家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额突破百亿元,总的销售额早已经突破8000亿元。
同时,由于我国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缓慢,不少企业开始相互抱团,共同应对危机,各种行业论坛不断建立,尤其是中国地产金融拓展联盟的成立,为各个会员提供了最大的房地产项目池,同时为其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从最大程度上满足了金融拓展联盟中各种会员的生存发展需求。在当前楼市调控背景下,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规模化经营趋势将会进一步提高。
房地产行业内的资产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其运作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
对房地产业资产质量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土地的质量。第二,资产配置的能力。但就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只关注土地的储备量,而忽视了土地的再次利用。大部分房地产土地,都不能进行延续开发。从资金方面来说,2011年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为63.58%,已经突破了最大资产负债比例,对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而在当前楼市调控背景下,我国的各个房地产企业将会面临着更加严重的资金缺乏状态。如何筹到更多的发展资金,保证其顺利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
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进行改革创新,扩大融资渠道,提高其运作能力。首先,房地产企业应该加强自己的信誉建设,提高自己的信贷能力,确保能够贷到必要的发展基金。其次,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要进行股票发行,提高自己的融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发行相关的债权等。最后,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帮助REITS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实现落地。这就需要我国各个部门,包括建、财税、证监、保监、银监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为REITs提供配套发展环境。
房地产行业的深度并购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
自2010年以来,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强,手段也在不断提高。为了应对这些政策,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并购实例正在不断增多。相关数据显示,近2010年,我国房地产业的并购实例有84起,占我国全部行业并购实例的13.5%,并购金额超过3亿美元。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并购实例还在不断地深入。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能力有限,创新能力不足,在行业竞争中败下阵来,被一些较大的房地产企业所吞并。并购和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中重要发展策略之一。除此之外,原先房地产行业内一些并不以房地产为主导产业的企业逐渐退出房地产行业,这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并购的步伐。
4.商业地产发展较快,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
随着国家各种限购令的不断出台,住宅性地产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很多住宅地产不断囤积。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一点,国家的各项房地产政策都是针对居民住宅的,而商业地产并不在限购的范围之内。因此,商业地产受到了各个房地产企业的重视,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同时,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逐渐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居民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房产的购入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
但随着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的目光聚焦于商业地产上,我国的商业地产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各个房地产企业必须进行创新。这就要求各个房地产企业必须充分考察当代消费者的生活需求,考虑不同的消费阶层的消费需求,制定最合理的发展策略,例如创新商业地产的设计模式等。
与其他行业不同,房地产行业的投入较大,风险较高,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房地产业在当前的楼市政策下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困境。
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必须在变革中求发展
为了进一步活跃房地产市场,提高经营效益,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快变革。首先,要加快改革发展机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等,保障产权,推动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合理、健康发展。其中,房地产法律法规是企业转型的重要推力,同时也是企业转型和正常运行的重要的法律保障。各种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可以防止房地产发展过程中投机现象,保障各项权益,而制度则是房地产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例如土地管理制度、税收制度及房地产销售制度等。另外,只有具备产权的房地产企业,才能享有更大的自主经营权,促进产业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总之,在当前的楼市调控政策下,我国的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同时又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优化房地产的产业结构,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是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任务之一。同时,房地产企业必须改变自己的经营管理方式,促进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的深入,调控其发展方向,将房地产数量的增长转向性价比的提高。这样一来,房地产企业才能在危机中找到发展机会。同时,各个房地产企业必须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进步与技术创新,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提高自己的社会效益等。相信未来,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一定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士辉.楼市调控下房地产经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C].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2012年年会――市场变动与估价、经纪行业持续发展论文集
[2]严金海.中国的房价与地价: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J].技术经济数量经济研究,2012(1).
我国自古就有安居乐业的古话,先安居才能乐业。因此,在中国对住房的需求自古就有,而且对人们来说,住房一直都是刚需需求。在十报告中,住房问题一直是热议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房地产经济的飞速增长密不可分。“房子”已经不仅仅是用于自住的必需品,也成为能够保值增值的投资对象[1]。沈阳作为东北三省中经济发展最强的城市,其房地产经济也十分活跃。研究沈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是为了更充分地认识沈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也为购房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通过搜房网数据,对沈阳市2015年10—11月份房地产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然后以此分析了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
一、发展现状
根据辽宁省统计资料来看,2015年10月沈阳市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6528/m2,与2014年10月相比,是呈下降趋势的,但是与同年9月份比,同比增长0.61%。根据搜房网沈阳信息数据可以看出,沈河区、和平区、皇姑区商品住宅10月份交易均价排在前三名,这三个区基本都在二环内,地理位置极佳,因而房价也较高。而沈北新区、苏家屯由于在三环之外,距离市中心较远,商品房均价也偏低[2]。11月份,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中显示沈阳截至11月末,商品住宅均价达到7222/m2,大约每平方米较10月份上涨了15元,环比增长了0.21%。总成交面积达到百万平以上,但环比跌7.8%,成交套数为14524套,总体比上个月多了41套。从整体销售情况来看,浑南新城成为热点区域,这与市政府南迁有密切关系。
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商品房价格的因素,一般认为与国家宏观调控、地方政府政策、地区地价高低,人口迁移、城镇化水平以及居民工资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沈阳市10—11月份房价变动情况来看,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国家政策是影响房价的主导因素
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命脉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国家通过调整税收、实行货币政策,适当调整汇率,加以控制房价。其中,房地产税是政府干预房地产经济活动,通过引导房地产资源合理配置对社会财富进行公平分配[3]。此外,政府所在地迁移情况也影响房价,浑南新城在11月份成为沈阳房地产市场中销售最火热的地区,这与政府南迁、南站即将开始运营有必然联系。而且,地铁四号线的建设以及部分公交线的开通等基础配套设施的修建[4],也促使浑南新城房价走高。
(二)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房价
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国民生产总值与房地产市场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房地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5],房地产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城市发展活力不足,产业发展落后,城市造血功能较弱,便通过加大房地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房地产经济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也随着提升。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获知,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大东、皇姑以及铁西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达到3万元以上,苏家屯、沈北地区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都达到160亿元以上。
(四)城镇化进程间接影响房价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定使更多的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对住宅的需求增大。根据六普资料,沈阳市非农人口比重都比较高,尤其是沈河、大东、皇姑其非农人口比重都达到了90%以上。人口城镇化会加强居民对住宅的刚性需求。此外,人口城乡之间的流动也能促进城市房地产的发展。本市迁入人口最多的区是沈北新区,截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沈北新区迁入人口高达30万。
三、总结与建议
(一)沈阳市各区房价变化情况与政府政策息息相关
由于政府宣布南迁以及地铁等基础设施的增加,使浑南区房价有小幅上涨,而且成为销售热点区。此外,国家宏观调控房价最重要的手段是调整货币政策。
(二)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房价
居民收入提高,其购买力也随之提高,而且这样使得居民的享受意识增强,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增大。这种炒房方式势必太高房价,不利于房地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城镇化中人口的迁移间接影响商品房价
人口规模是决定住宅最大的市场需求容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城市化水平决定了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6]。在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口不断进入城市变为非农人口,这导致人口规模增加。
作者:刘鸿雁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芦浩.辽宁省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10月沈阳房价地图:苏家屯涨幅度最大沈河售价最高[EB/OL].房价点评网,2015-11-07.
[3]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房地产价格、地方公共支出与房地产税负关系研究———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109-119.
“城市化决定论”认为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激增,土地资源稀缺,住房需求旺盛,物以稀为贵,故房价持续走高。黄祖斌在他的博客中提到“要提高中国的城市化率,中国的房价长期来看一定要降低,让一般收入水平的人也能够买得起。” (《房价大跌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要求》)
城市化在房价一路飙升的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高房价又会对城市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从两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一是城市化促使房价居高不下,而是高房价对城市化的抑制作用。我们不会把重心放在城市化这一概念上,但首先必须明确一下对城市化水平的衡量。从本文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健康、平稳、可持续的城市化不是简单表现在城镇人口和总人口的比率上,而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二三产业之间的协调的发展。也就是说,不单看农民是否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是否有城镇户籍,更要看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条件、收入状况和享有的社会保障、福利等。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推动房价上涨
1.初步分析。从城市化进程来看(下表),中国城市化水平涨幅比较平稳,每年保持在1%~2%之间,到2005年底,全国城市化水平达到42.81%。
从房价变化趋势来看(下图),1991年~2005年,中国房地产价格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年均增长9.83%,远远超过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
陈石清和黄蔚在论文《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实证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中指出: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总人口不断增加,这也意味着城市人口的绝对数在更大幅度地增加;城镇居民对生活性消费用房的正常需求在扩大,商业与工业用房的生产性用房的正常需求也在扩大;城镇居民对以上用房的投机性需求相应增加。
2.实证分析 。本文作者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与误差纠正模型,考察了1991年~2005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两个变量分别是中国房地产价格(FDCP)和中国城市化水平(CSH)。
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反过来,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当长期均衡关系出现偏离时,从非均衡状态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的速度比较慢。中国城市水平的提高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总体上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响应,但具有不明显的滞后一期效应。
3.对于中国房地产价格高起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李建峰和李小庆在论文《我国房地产供求态势的思考》(北方经贸 2005(12))中提出:房地产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广大工薪阶层有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愿望,而他们有能力购买的经济适用房太少,另一方面高档商住楼,写字楼和别墅等出现一定程度的闲置。崔光灿在论文《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宏观调控》(中国房地产 2006(01))中提出:(1)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基本特征:阶段性,城市差异性与协同性,泡沫性。(2)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基础性经济变量的关系:经济增长、收入水平、利率、人口数量及城市化、通货膨胀率。(3)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非基础性影响因素的关系:心理预期、金融与财政政策。
三、房价对我国城市化的负面影响
房价上涨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但是过高甚至畸高的房价却会对城市化造成负面影响,使城市化不能健康推进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现阶段我国房价飞涨,高房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对于高房价对城市化的影响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实证分析也做得不够严谨,我们选取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了回顾。
1.文献简介。(1)《房价、农民市民化成本和我国的城市化》。这篇发表在2004年3月《农村经济》的论文,作者陈广桂,围绕着我国城市房价这个问题展开研究,讨论了房价虚高是造成我国农民市民化成本高昂、农民市民化成本收益率规模递增以及国城市化滞后的反常现象。(2)《房价上升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由杨柳和杭雷鸣发表的房价上升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这篇论文主要分析了高房价对我国城市化的阻碍作用, 认为稳定住房价格有利于城市化战略的顺利推进。
2.文献回顾。(1)城市房价虚高的经济现实。“中国三口家庭总收入为13543.5元,据以计算的房价收入比为12. 4:1。也就是说,在不吃不喝、没有其他支出的情况下,一个家庭为购得平均住房面积的住房,需要花费12. 4年的积累。而西方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大多在2:1~7:1之间。其中,日本为6.7:1,这个比例在被比较的这些国家中也属于比较高的。很显然,中国的住房价格在不讨论其绝对价位是否合理的情况下,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一般公民的承受能力,也超出了国际公认的公平标准。”房价上涨改变了居民家庭财富的分配格局,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在城乡之间, 房价的不同涨幅导致家庭财富增长向城市居民集中;在城市内部, 房价大幅上涨导致财富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这主要因为,由于银行存款利率较低等原因, 住房便成为部分高收入群体首选的投资对象。(2)房价虚高是导致我国农民市民化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住房成本占农民市民化成本的比重,根据上述资料的简均计算,我国平均高达30. 7 % ,占家庭总收入的20 %左右。而西方国家通常认为,住房成本占总收入的比重在5 %~8 %以内,才是可以接受的。在“利率租金决定机制”有效的情况下,房租收入比过高只能归因于房屋价款虚高。” 作者通过计算农民生活成本明细,计算家庭住房成本占生活成本的比重,说明了房价虚高是导致我国农民市民化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
高房价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一是房价过高将使农村劳动力缺乏向城市转移的必要经济基础。据调查,绝大部分市民表示难以承受当地房价。二是房价过高将使进城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减少。三是房价过高将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心理成本。农民是理性的, 他们进城时总是带着各自的动机与愿望, 如果他们的期望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他们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稳定性就会下降, 并影响农民的进城决策, 与其在城市因贫困而边缘化,还不如留在农村图个安稳。
(3)房价虚高对我国城市化的负面影响以及高房价阻碍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形式。农民市民化成本虚高是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我国不同类型城市的农民市民化成本收益率(家庭总成本与家庭总收入的比) 存在着以下关系:超大城市(0.782)>大城市(0.607)>中等城市(0.487)>小县城(0.44)>农村小城镇(0.325),我国的农民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率是规模递增的,受农民市民化成本收益的影响,我国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将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农民市民化成本虚高将会在客观上减少居民的有效需求,造成市场上有效需求不足,并通过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来减缓城市化进程。
高房价阻碍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形式: 制度性壁垒与市场性壁垒。制度性因素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市场因素包括就业市场、住房市场等。在制度性壁垒方面,户籍制度被认为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城乡劳动力市场人为隔绝的户籍制度的继续存在, 造成了暂时性的劳动力流动替代了永久性的人口迁移。在市场性壁垒的方面,城市对于新进入的农村劳动力来说,则有许多方面,如劳动力市场, 消费品市场与住房市场等, 都会对新进入者的居住稳定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小结
人口移动、房价波动统一于城市演化过程当中。城市人口增长必然产生对土地、住房的需求, 从而导致城市地价、房价上涨。近年来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是与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人口的增长不无关联的。值得重视的是, 房价上涨对城市发展具有反馈机制的作用,以稳定房价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措施是与城市化战略相契合的, 稳定住房价格有利于城市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四、总结
本文从两个角度探究房价与我国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关系,一是城市化促使房价居高不下,而是高房价对城市化的抑制作用。城市化确实对高房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当前的高房价并不是由城市化引起的正常的供求关系所致。城市化推动房价居高不下的预期导致房价虚高反过来极大的增加了城市化的成本,阻碍了城市化健康稳定的推进。也给宏观经济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投机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套现,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动,房地产将成为最大的最危险的不稳定因素。有必要调控房价,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同时保证城市化稳定、循序渐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石清,黄蔚.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实证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
[2]李建峰,李小庆.我国房地产供求态势的思考.北方经贸,2005(12)
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房产税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本科经济学金融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是
您的国家:广州
您的学校背景:普通大学本科,排名前20%。
要求字数:开题报告:3千字
论文用途:本科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
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房产税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选题背景:
近年来由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其已经成为了我国当代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房地产业在当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性的推动性作用。在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的带动是可观的,但于此同时其所展现出来的民生问题也是较为严峻的。至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全面的住房改革,实现了以住宅制度市场化以及货币化的发展目标,以此为开端,房地产业无论是就地方财政问题还是地方的经济增长,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但在伴随着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城市房地产的价格则更是展现出了一种更为快速的增长速度,1998年我国的商品房价格为2063元/平方米,而20XX年我国的商品房价格已经增长至6200元/平方米,增长幅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民众的收入水平,从而成为了我国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不稳定因素[1]。税收作为国家政府对于国家以及地方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政府在对于房地产业进行监管以及调控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各地方的房产税都不尽相同,不仅如此,在学术界对于房产税的征收问题以及如何征收的问题也一直以来都有着巨大的分歧。
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
研究综述:
艾诺拉和马腾纳(2015)在分析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住房优惠的原因时认为:住房的分布比金融资产更公平,大部分家庭最重要的财富是房屋。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2015)研究发现,住房占净财富的比例与净财富的数量成反比。因而在给定税收和公共支出的前提下,将低税率配置给房屋,将高税率配置给金融资产,是税负转嫁给富裕阶层的表现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工作报告。由此产生的效率损失是民主政治和社会公平的代价。
参考文献
[1]韩颖.我国开征物业税的法律思考[D].湖南大学,2015
[2]孙振华.我国个人住房房产税立法问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XX
[3]张军.房产税恐不合中国国情[J].社会观察,20XX(2):56-60
[4]童大焕.别指望房产税能降房价情[J].新华网,20XX年01期
[5]贾康.中国房地产税费改革的基本设想[j].2015年8月7日
[6]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中国物业税研究:理论、政策与可行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5.
[7]穗现.关于开征物业税的若千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5年第三期:331
[8]AdamSmith.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20.285~286
[9]FraneoisQuesnay.TableauEconomy[Mj.Beijing:ComtnerialPress.1997.2528
[10]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86版,第280-281
[11]AlfreMarshallPrincipleofEconomic[M].Macmilla.1890.114~138
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二)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艺术,背后往往隐藏着企业的玄机。它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提供了企业管理层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正因为财务报表全面、系统、综合地记录了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因而相关利益人对它的分析极为关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税务部门、社会公众等在做经济决策时,都要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当然,分析财务报表需要依靠一定的分析方法与技巧,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决策。本文以青岛海尔为实例,从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与同业公司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该公司进行了综合财务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背景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根本要求,上市公司就是这种两权分离的代表,上市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外部利益者要求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就要通过分析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这就使此财务报表分析具有必要性。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了十几年,投资理论也处于一个培养和嬗变的过程中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目前市场已由散户跟风逐步向机构投资者理性分析变化,机构投资者正统的投资理论大部分都是价值型,因此如何从不同角度衡量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如何控制市场风险,是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所面临的问题。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指标很多,投资人要通过众多的信息正确把握企业的财务现状和未来,没有其他任何工具可以比正确使用财务比率和财务分析更重要了。
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国外财务报表分析的文献综述
白1897年格林纳(Greene)的《公司财务》出版至今,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传统财务理论时期,另一个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今的现代财务理论时期。传统财务理论与现代财务理论有明显的不同。从研究对象来看,传统财务理论注重研究公司内部的财务问题;而现代财务理论立足资金市场来研究公司财务管理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传统财务理论偏重描述性方法和定性分析,视财务指标为常量;两现代财务管理注重建立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视财务指标为随机变量。
对于财务分析的概念有如下几种表述: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waterB.Neigs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在于搜集与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判断过程.美国纽约市立大学LeopoidA.Bernstein认为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未来的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波特认为价值可看成是资金的生成和增值,则价值链就是价值增值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迸行分析,实质上也就是对企业的价值运动进行分析。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总裁兼财务总监巴瑞C.麦肯兰说:为了与信息时代接轨,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无形资产和软资产
WiseMedia
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工作报告。尽管财务管理理论总会有新的观点提出,但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在各国大致相同。例如,财务分析中的比率分析原理,财务计划中的平衡原理,财务控制中的分权原理,财务决策中的风险原理都基本一致。
国内财务报表分析的文献综述
对于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张从财务学研究对象所包含内容展开,认为从财务的本质资金运动出发,研究对象、职能、主体、环境等要素;从资金运动规律出发,研究财务管理目标、原则和体制等要素;资金运动规律应用出发,研究财务管理的环节和方法。
第二种观点主张是按逻辑的规定性由财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规律体系,构成基本理论结构体系:从外延方面看包括财务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方法体系等。
第三种观点主张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方法和理论结构体系都应该与国际接轨,研究方法提倡演绎性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包括货币市场学、公司财务学、投资学等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的概念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二条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如果将会计核算的过程比喻为产品的生产过程,那么,财务报表就是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然而,财务报表只是根据全体使用人的一般要求提供通用的数据和有关指标,不能直接、充分、有效地提供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周转状况等指标,也不能满足各特定报表使用者的特定要求,为此,还需要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其所提供的各项有关会计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整理、对比、分析、评价,从而形成对报表使用者有用的信息。
财务报表的构成
财务报表是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包括四张报表和一个附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理解财务报表的组成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四张报表加一个附注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的最低要求,而不是财务报表的全部;(2)本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列报,既适用于个别财务报表,也适用于合并财务报表;(3)其他具体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列报有特殊要求的,在遵循本准则列报的同时,还应按其他准则的要求进行列报;(4)现金流量表列报的内容和格式,按照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和对象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投资者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对企业的收益拥有分配权,但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里;企业管理者以取得报酬的形式接受投资者的委托,拥有企业的经营权,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受到投资者的约束;债权人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只拥有按期收回其借款本金和利息的权力;政府有关部门为了保证整个经济的整形运转而对企业进行间接调控;业务关联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其合作者的经营情况和信誉,为是否继续合作做出决策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业务关联企业等财务信息的需求者,构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
作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说的详细一点就是表中的财务数据和相关指标;同时包括了财务报表附注和审计报告;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某一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变化情况的信息,这种信息在许多报告使用者做经济决策时都是有用的;而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目的可以概括为:评价过去的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
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其推动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在对上市公司评估工作中,根据市场、技术等方面评估结果和财务预测提供的基本数据,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意义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系统的观念
(1)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功能是提供与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
WiseMedia
(2)信息的价值是运用信息给企业带来的期望效益(经济利益)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3)财务报表不经过分析,便不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和控制过程,因而无任何价值。
资源配置的观念
集团可视为一系列项目的投资组合,我们不仅应分析这一投资组合中个别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而且应分析整个组合的风险和收益。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将稀缺资源配置于我们自己最具有优势的行业,才能以较低的投入,冒适度的风险,获取更大的收益。
例外管理的原则
通过分析发现企业的异常或例外的财务情况,把管理层的注意力焦距于偏离轨道的问题。
绩效管理的观念
一切管理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组织的绩效。通过采用合适的财务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做出评价。
市场效率的观念
市场通常是有效率的,但是并不是总是有效率的。
技术路线
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论文结构
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国外财务报表分析的文献综述
国内财务报表分析的文献综述
财务报表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体系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青岛海尔为例的实证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背景
财务报表分析
同业比较分析
结束语
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第5周:交开题报告初稿,开题讨论;
第七学期第6周:将英文翻译初稿及原版复印件、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
第七学期第78周:完成文献翻译(初稿)、开题报告(正式);
第七学期第1112周: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给指导老师;
第七学期第1316周:修改论文;
第七学期第1718周:论文定稿(打印、装订);
第八学期第1周:提交论文并进行答辩。
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三)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依据: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热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已成为现代学校居住必备。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热泵供热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地源热泵供热机组的快速发展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源热泵供热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地源热泵供热产品和技术,现在利用成熟的电子技术来进行综合的控制,并和太阳能结合更注意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意义: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同时,它还可供应生活用水,可谓一举三得,是一种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通常根据热泵的热源(heatsource)和热汇(heatsink)(冷源)的不同,主要分成三类:
空气源热泵系统(air-sourceheatpump)ashp
水源热泵系统(water-sourceheatpump)wshp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heatpump)gshp
平时还有人把热泵系统按照一次和二次介质的不同,分别叫做:
这些都是把热源、热汇以及空调系统的传递介质也包括进来分类形成的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另外,为了让我们在学习和讨论中更方便,介绍一些地源热泵室外能量交换系统的概念:
地下水系统
地表水系统
这些都是地源热泵的热源或热汇形式。(具体参见下图)
图.1.1土壤换热器(水平埋管)图
一、房地产行业发展概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就业、扩大内需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房价过高、投资过热、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从2005年以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一直高涨,每年增长率都远高于经济增长幅度和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关房地产价格的内容已经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对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的不满情绪也在群众中蔓延。政府为此采取了包括货币金融、税收、土地及行政等多种调控手段进行市场调节干预。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与影响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
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从宏观上对房地产业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控制,促进房地产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平衡与整体优化,实现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活动。
近年来,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越来越大。2009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0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二套房贷首付不能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2010年,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消费性贷款的禁止用于购买住房;对有违法违规记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暂停其发行股票、公司债券和新购置土地,各商业银行停止对其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和贷款展期。2011年初,万众瞩目的房产税在重庆和上海进行试点,标志着房产税的正式出台。近期,各住宅价格涨幅较大的城市纷纷出台限购令和限贷政策,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还在步步加大。
(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首先,国家宏观调控加速了房地产企业的优胜劣汰。房地产行业对于现金流的依赖十分严重,而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于银行,利率的变化会增加房地产商的融资成本,加大其生存压力。使得投机性开发商主动退出市场,并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
其次,国家宏观调控使得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更具公平性。实施土地的招、拍、挂政策,使房地产开发商获得土地的方式、价格以及过程都更为公开、公正、透明。房地产开发商都能够以竞标方式获得土地,偶然性获得暴利机会减少,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正常利润水平的形成,有助于减少盲目追求暴利的投资过度。
最后,随着我国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实施,市场观望气氖浓厚,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日益凸显。国内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多年未见的平静期,房地产市场将逐步转向理性消费,刚性需求的时期。当前形势下,房地产企业需要用真正的营销手段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如何在房地产市场中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将日趋增多的消费者的潜在购买欲望转化为有效的购买行为,是房地产营销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三)当前房地产市场营销面临的问题
1.营销观念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
在房地产需求火爆时期,开发商是以产品为主的自我观念,缺乏以保证购房者满意及广大业主的长期利益为产品诉求,缺乏以客户需求和感受为导向的营销观念,仍然停留在“市场营销即销售”的认识阶段。很多开发企业片面强调“卖楼”,没有真正把品牌战略落实到营销中来。没有体现出房产品牌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合理的、人性化的“建筑空间”,并赋予其具有现代精神、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及价值的内涵。
2.市场调研力度不足,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虽然房地产销售一直火爆,但也有一些房地产项目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很关键的一点是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由此导致决策失误。忽视了市场调研这一“从群众中来”的基础,其房地产项目也就难以迅速地“到群众中去”。从而导致产品滞销,当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发生紧缩的情况下,其销售则难上加难。
3.营销策划不够科学,不能形成整体和系统
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房地产项目的营销活动由诸多要素构成,分为许多环节。而目前,许多房地产项目的营销策划公司限于一个全案营销策划,提交几个平面广告设计,对于广告效果缺乏跟踪和监控,营销策划缺乏整体和系统性,营销策划的效果缺乏后评估机制。
三、国家宏观调控下房地产企业的营销对策
(一)针对政策、形势制定营销策略
近期国家宏观调控重点是住宅项目,尤其是中高档商品房,根据这一政策的倾向性,房地产开发商应积极调整营销策略,继续坚持以中高档住房为主的产品策略将导致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压缩中高档住宅的开发规模。并且利用不同类型房地产项目进行相互补充,利用不同类型房地产资金的相互调剂,以适应当前宏观调控形势下的房地产市场政策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可以考虑涉足一些非住宅产业,尤其是商业物业和办公物业的开发,在合理的融资模式的支撑下,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改变公司的资金来源,来增强公司的适应性。
(二)提升营销策划的水平和实效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也就是说,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市场将会趋于平稳,这也就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营销策划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意义将越来越重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建立并完善当前的营销策划的质量考评标准和体系,应当将评价权下放至项目公司,总部只是出台相关评价标准,因为项目公司靠近终端消费者,对市场及消费者的理解和把握更为到位,这有利于提高营销策划实效;其次,要重点解决策划思想和设计方案之间存在的偏差问题,由于设计单位与策划机构间的沟通存在一定误差,以及项目报批存在时限等原因,策划思想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可以让设计单位的相关人员提前介入到营销策划中,将营销策划能向上延伸,在创意期便进行营销策划,从而达到营销策划和产品创意的高度重合。
(三)实行差异化产品定位销售策略
异化是将企业提供的产品形成全产业内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差异化的方式可以是技术特点、品牌形象、产品开发、客户服务及其它方面的独特性。坚持差异化原则可以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价格敏感性的下降,避免和其他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它可以增加利润却不必追求低成本。在研究产品的市场定位时,不仅要关注价格、区位、购买人群收入等要素,而且要研究消费者的文化品位和家庭消费的阶段性等问题。就微观层面而言,消费者偏好又是随时可能变化的,如果缺乏对这些变化的充分考虑,房地产开发商将会尽失先机。所以说,房地产开发商应研究消费者行为偏好,进行市场细分,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和竞争优势。
(四)加强产品和营销策划理念创新
首先,产品创新必须关注市场,市场的需求是产品创新的最大动力。市场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国家政策、购房者都在趋向理性,市场趋向成熟,层次供应、层次消费的需要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其次,必须切实提高产品品质。这需要用完整的社区理念取代传统的小区规划模式。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立居住区的生态结构。生态社区的规划设计要面向未来,对未来有预见性,注重能源的保护和充分利用,建立新型的交通体制,建立智能化的服务系统。最后,要提高房地产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或对研发成果的整合利用能力。国内房地产企业中,极少数以自己的建筑研究中心为核心完成产品创新工作。大多数开发商则需要整合包括策划、规划、景观、建筑、室内设计等多家机构共同协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已促使设计机构调整生产经营体制向综合化发展。全新理念、全新技术、全新模式才能赢得先机,把握市场。
结语
房地产营销策划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段、工具来实现房地产价值的兑现。客户有着多种多样的需求,市场的大环境复杂万变,在我国房地产业正步入以调控促发展时期,更体现出真金不怕火炼。好的房地产营销策划是靠市场来检验的,只有不断将房地产营销策划从单一化向全面化发展,才能对提高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雅华,中国“住房痛苦指数”[Jll经济导刊,2009(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