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政治课堂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3: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政治课堂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政治课堂教学

篇(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 前提。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 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 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 。在第一堂课激发了学习兴趣,这只是第一步。要想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保持长久的兴趣,还需教师在 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 、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 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 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 。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满足让学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通过一堂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地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其次、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让

学生身体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时,借用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反复地去体验。在理解教材、领悟人生意义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和谐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谐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都能产生求知的愉悦,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再次、努力把目标转化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向。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设计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最终掌握知识,并在这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问题还要具有一定梯度,能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在问题情境中掌握课本有关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政治课教学的优化组合

在政治课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直现美的形象,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是渗透美感 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投影、幻灯、录像、VCD影碟等多媒体协助下,课堂上同学们随时都可感受美的形象,在自然、社会千变万化美的形态中把握美的真缔。一方面使同学们深入地掌握课本知识,增强德育功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美感领悟能力。在这德育、美育双向交汇过程中,现 代化的电教手段起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中介作用。

在政治课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感悟美的声律。美的感受、美感教育是个多维体、全方位的感知过程。对听觉系统而言,感受美的只能是声律美,尤其表现为音乐美。现代化音响系统进入政治课 课堂无疑为教学情趣的渲染、审美情感的激发、声律美的感悟起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政治课要有感召力必须具有感染力,具有感染力必须渲染音乐美的教学情境。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现代音 响系统拓展了学生音乐美感的欣赏和感悟能力,增强了政治课的感染力,使德育和美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在道德感化中熏陶美的情趣,在美的境界里陶冶美的心灵。政治课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电化教学手段作为中介渗透美感教育,是个崭新 领域,有待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奋进和探索。

四、在政治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师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时必须同时考虑到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中进行的,这种气氛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心理环境呢?一、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将教学环节适当向课外延伸。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心理环境首先得精心备课。但是,备课绝不仅仅是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还包括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恰当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在课外常与学生交流,也有利于将学生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开发成新的课程资源。二、在引入新课上狠下功夫:激发兴趣,巧设悬念,营造积极思考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激发兴趣,巧设悬念能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政治课方面的知识,大千世界中举目皆是,只是学生留心不够,一旦被教师点化出来,往往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好情景。三、设计难度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争论和探究,营造活跃而又有趣的课堂探究气氛,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欲罢不能”地自主探究。首先要设计好问题的难度。难度太大的问题,学生会望而却步;而难度太小的问题,学生又会觉得不屑和乏味。一定要将问题设计成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的果子”,这样,学生才既不会感到畏惧,也不会感到乏味,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1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需要更加地接近生活,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每一位教师关注的问题,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对于提升学生政治素养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呢?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课堂上的提问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精彩有趣的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中来,使学生明白问题的关键,而且能启发学生学习的意愿和自觉性,这就要求教师理解教材深挖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对于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必须是教学手段为教学目的所服务,课堂上的知识性要和趣味性相统一,课堂提问既要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要使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政治课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课堂趣味性就会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因此在政治课堂提问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提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政治教育由于理论性非常强,单纯靠讲解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如果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适时地进行激发,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人注意的提问不断加强,就可以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对知识的吸收。

二、课堂教学要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确实应该尊重教材,但是不应该墨守成规、照本宣科,对于教材中涉及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要善于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使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发展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感知能力。如可以让有的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对自己的同学进行采访,或者对当前的焦点问题进行意见征集,通过组织这些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应用,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锻炼。

政治课堂教学应将教材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和自己周围发生的事件能及时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如果学生感觉到有困难,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教学的小范围走出来,对课本知识理论进行升华总结。所以,政治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使课本中的理论体系能与现实生活中的焦点事件有一个很好的连接点,还要根据这个连接点巧妙设计相应的实际问题以及学生间的讨论,有条件的要鼓励学生课后积极进行实践等。

三、注重师生课堂交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应该贯穿于政治课堂的始终,因为师生间的交流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纽带。在课堂上没有良好的充分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不能顺利地进行。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课堂交流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课堂上的知识点的讲解,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是师生交流的一部分,因为交流毕竟是由师生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科学知识传授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看到教师知识传授的是否全面,是否具有系统性,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从教师的讲授中体会和接受的内容的多少,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课堂交流中的知识传递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而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多向知识传递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师生课堂交流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有效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远离课堂教学,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进行有效互动交流,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所以,教学过程要特别注重师生间的互相交流,使课堂交流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是老师和学生对课堂知识点要进行必要的质疑和探讨。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提出问题产生疑问在课堂教学中更为重要,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大力扶持,使课堂交流在学生提出疑问、进一步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促使政治课堂教学活动能有效地进行。

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营造和谐、成功的课堂氛围,首先应当构建一种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突破传统的教与学的对立关系,课堂不再是教师单独的演讲场所,而是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的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潜能。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师生之间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在民主的气氛中进行,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教学的设计,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民主、充分发挥能动性的课堂。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的情绪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控,要时刻铭记教师自身的情绪随时都会影响到课堂的氛围。因此要切记不要把在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带到自己的课堂上来,那样将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和紧张,从而给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带来不良的隐患。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断追求教学的民主性,尽力提高自我的感召力和向心力,让学生怀着自信和愉悦的心情完成课堂教学。

总之,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我们要用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和提高,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篇(3)

在新疆教育落后的山区中学,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手段还滞留在孤立化,封闭化的阶段,依然是靠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上课。显而易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一日不改变,政治教学质量就一日不能冲出谷底。而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确定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方法与过程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才能达到政治课的以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的政治课堂教学的目的。因此,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必须变,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的功能目标。下面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平常,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况,有些老师一味强调发挥讲的优势,课堂上一讲到底,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境地。在这种单调、沉闷的课堂结构禁锢之下,不要多长时间,一个生机勃勃的班级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讲---听”纯粹是一种简单地向学生灌注的过程,教师把学生当成盛装知识的容器。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少,但知识灵活运用和探究创造能力差,智力与情感世界全面发展受到了限制和损害。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初中政治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主动地、能动的学习,强调理解、运用、发挥、创造,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努力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温情能温暖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笑容能化解学生的畏惧,教师的关怀能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的微笑是一种自信,一种教养,更是一种良好的风度,一种独特的成熟的心态,一种教师特有的气定神闲,宽容忍让的精神的体现。有老师微笑的课堂,一节课就能轻松度过。教师用微笑来肯定学生们的表现。学生们情绪就稳定,心情就舒畅,对知识技能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便能更主动,更高效地学习,从而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如上课时教师情绪低落或一脸严肃甚至严厉,就会让学生们产生胆怯,惶恐,不安紧张的情绪,上课如临大敌,心绪不宁,这样的课堂氛围,师生双方都会疲惫不堪。教学效果就自然大打折扣。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师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景的主因。身为老师,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过得愉快,也能让他们过得悲惨。教师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教师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也能伤人,更能救人。无任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是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决定于教师为了更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试着忘记自己的权威,做个与学生平等相处的人;试着忘记学生的种种意外,做个公正无私的人;并能学会理解学生,学会听学生说,学会同学生说,学会替学生想,学会欣赏学生,学会理解学生,能成为学生的朋友,能成为学生的良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和教师平等共处,才愿意与老师交朋友,学生才能从心底喜欢这个老师,也才能从内心喜欢你的课,从而满怀信心的,以一种敬佩的心态投入到你的课堂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努力创设一种平等、和谐、快乐的气氛。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如在提问学生时不能只关注优等生,还要照顾后进生的感受,教师提问的时候应该把难一点的问题给优等生回答,把适中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后进生,什么样的问题问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心中有数,但你能不能让学生知道,以免给后进生造成自卑的心理。如果教师给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回答问题的机会,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感受,让成功的喜悦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政治课的氛围。

篇(4)

1.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老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识记和消化,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发展为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当前形势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避免出现老师“大包大揽”,学生“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要从演员变身导演,学生则由台下观众转为领衔主演。在“合作交流”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的信心。

4.精讲多练 提高效率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必须于课前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研究和策划,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每道题、每句话都应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教法操作模式

1.留时间思考

思考才能领会,理解,才能温故知新,由感知升华到思辨。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单凭教师分析讲解显然不够,至于希望通过“讲得多、讲 得细、讲得深”达到学生的透彻把握更是缘木求鱼。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要“思”就要有时间。

在新授概念时,教师应在点化之后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所谓“客观实在”,就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所谓“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就是“无论你看得见看不见,摸得着摸不着,相信不相信,承认不承认,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然后就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任何眉飞色舞、精辟绝伦的讲解、例举,都取代不了学生自己对哲学这一最基本概念的感悟。

概念如此,原理也不例外。教师要指导学生由论据证论点,由论点理论据;由理论联系实践,由实践强化理论;由世界观看方法论,由方法论透析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弄清原理的来龙去脉,把握它的深刻内涵。“思考”是抽象思维的过程,要求开动脑筋,展开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这里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教师的越俎代庖只会使学生徘徊于思维的迷宫而达不到真理的顶峰。

2.留时间练习

思考的结果是懂,但懂的仅仅是理论。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常言道,听一百次不如做一次,“做”能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做”也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

讲授新知识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新内容,发现“难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备而来,目的和重点自然明确。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原理的归纳,也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责任只在引导学生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他去死记硬背。

练习是检查理解广度和深度的工具。只“思”不“练”,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全面、深化和巩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定量的选择题、思考题,让学生于练习中发现知识点的误区,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有时还需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后,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到工厂去调查研究,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做”是学习的根本,是学习的捷径,只有“做”得出色 才算是真正领会,才能把书本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

3.留时间整理—记录

先是思考,又到实践,再则整理和记录。“记”是对旧知的回忆和对新知的记忆,既是巩固又是提高。理解了并不一定能够记住,记住了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与学生交谈常常会有这样的对话:这个原理你懂了吗?懂了。这个原理的内容是什么?记不得了。既然记不得,又怎能说是懂了呢!诚然,死记硬背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大忌,但切不可因噎废食。

重复是记忆的重要形式,然而教师的重复绝对不是学生的记忆。每新授完一个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应要求学生即时强化记忆。给定较短的时间,明确具体的内容,当场抽查。有理解作基础,加上时间的限制、气氛的压力,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其记忆能力。复习旧课时,教师更应坚持“提问——记忆——回答”的原则,或回忆概念,或归纳原理,或比较关系,都要让学生先作准备、先“记”。在这个过程中,“记”是目的,其他是手段。

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利用“空白”让学生记忆那些该记的内容,不要把“记”留到课后,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遵循教学规律,趁热打铁。

三、新教法原则

一要求实,具体概念或具体原理的新授与复习,没有固定的模式,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譬如,哲学要多思多悟,政治多写多“记”,而这两门课都要多联系实际。至于经济学,最好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多了解些实际知识,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篇(5)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篇(6)

二、悬念诱思式

即教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二个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因此,安排这种悬念诱思式教学导语,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内心世界里产生跃跃欲试的强烈意识,设法破释教师设置的悬念,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愤而启之”、“悱而发之”的状态。

例如,在《哲学常识》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目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先给学生简要地讲述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皇宫里宣讲哲学的故事,然后设置悬念:“莱布尼茨提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是他又说‘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种说法不自相矛盾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能回答吗?(短暂停顿,观察学生表情)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如此一 段简短的导语,可以诱导、“迫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三、情境切入式

即教师从课前班级的某种具体情境入手,则某个(些)学生的言谈举止、教室的布置或变化、班级刚开展过的某种活动等等,或者教师有意识地对某种情境稍作加工处理,随机应变,灵活自然地加以简要的概括、总结、点拨,然后迅速地切入该节课的教学主题。例如,在一次上《师德常识》中“个人离不开集体”一目时,刚上课,一支横卧在讲台上的粉笔被风一吹,顺着桌面掉到地上,跌断了。我们没有忽视这个细节,觉得它是切入这节课教学主题的一 个很好的情境。于是,就将跌断的粉笔从地上捡起来,又拿了一盒粉笔(纸包的),沿着刚才那支粉笔下滑跌落的路线,把它轻轻推下讲台,拾起来让同学们仔细查看,竟无一支跌断。这时候,便说了如下一段导语:“同学们,刚才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可是你们思考过它说明了什么吗?能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有限的,而由多个乃至无数个个人所组成的集体的力量则是强大的、无限的!你们说呢?(学生们会意地笑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一个方面‘个人离不开集体’----”。这种由具体情境切入教学主题的教学导语,因势利导,生动活泼,其效果当然也比较好。

四、提问吸引式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29-01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编、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二、追求和谐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回归生活,让政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烈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平生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篇(8)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基本素质,更是上好政治课的必备手段。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就好比是点燃兴趣的火柴,有的教师能点燃兴趣,有的教师只能熄灭兴趣。所以,师欲善其教,必先美其言。尤其是对理论性、思想性较强的政治课堂,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语言修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

一、流畅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主要成分。学生从政治教师的讲授中,能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教师授课的语言流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语言流畅是政治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教师要把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自然、连贯、轻松、流畅的语言,行云流水般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语言氛围中学习知识。与流畅相背离的是习惯性的废话、重复、停顿这是政治教师的大忌。这一习惯是有些教师长期以来不注重语言修养而留下的痼疾,而要改掉这一不良习惯,非下大气力不可。精心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使授课语言流畅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将教材烂熟于胸,授课时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教师流畅语言的视昕对象是学生,这种流畅必须为学生所体验,即语言传达的信息必须是学生需要和能够接受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不着边际地夸夸其淡,那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以致达不到教学目的。

二、生动

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口语的能力,这就为教师施展语言技巧提供了可能。生动的授课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辨别力,往往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要使语言生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活泼。教师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会使学牛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采用低声音、慢节奏,以便使学生有一个思考,回昧的余地;在讲述一般性内容时,采用高声音、快节奏,以达到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形成印象的日的;在论证某一结论而引用材料数据时,采用高低、快慢交错进行或连珠炮似的语言,以加强结论的町信度。这样,教师通过语言的感染力,在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也传达出另一种信息,即这些内容是可识、可记、可信的。

第二,多变。教师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可有多种方式,如开门见山、旁征博引等。而方式的选用,在很多时候必须视学生的精神状况而定。中职生的学习时间长、负担重,一天内大脑会出现几个“兴奋抑制”周期。当学生注意力集中,即处于兴奋期时,教师须适时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句,以最简练的语言,将重点内容交待清楚。这时,切不可漫天撒网、旁征博引,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注意力分散,如有人打瞌睡或小声讲话时,教师可暂时离开教材上的词句,或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谈一件近期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将谈话内容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回到教材内容的讲授上。

第三,幽默。只要有心,幽默无处不在。政治课涉及面广,会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因此,幽默是使教师教学语言生动的法宝之一。它简捷明了,能表达出深刻的内容:它令人捧腹,课堂上师生开心一笑,大家心情愉悦,教学效果更佳。

三、清晰

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是政治课教学的核心。一堂课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强调什么,落实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否则,学生理不清线索,抓不住中心,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用宏亮的声音清晰地表达出来尤为重要。怎样才是语言的清晰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到以F几个方面:

第一,清晰地表述概念、原理的不同层次。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一向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对语词的逐层分析,是使概念清晰可辨的有效方法。

篇(9)

二、发挥非智力因素,构建立体、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的策略

(1)设立特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兴趣、情感、爱好,这些因素通常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学习品格的形成,以及智力的提高和开发程度,更贯穿于整个成长和进步的学生时代。新时期的初中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崭新的、愉悦的教学情境,来不断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进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政治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重要的知识点配上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大大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从而构建立体、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的教学环境模式如下:发挥电化教学优势,将政治教学内容通过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形象化,教师针对不同问题设置相应的情境结合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能够激发学生产生疑问的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带着解开迷惑的欲望去学习政治课,就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政治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学的能力。

(2)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俗话说,老师是学生的再生父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热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政治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和老师要相互尊重,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这有利于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

篇(10)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课堂教学模式长期得不到转变,那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无法得到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放在重要的位置。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什么问题都感到好奇,探究的欲望比较强烈,喜欢刨根问底。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正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想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的亲自实践。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使自己融入社会和集体。最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运用到了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生动直观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和深刻。高中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主要渠道。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高中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以致于影响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把德育有效地渗透到整个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优化了政治课堂教学,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了落实。

篇(11)

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学校,落实到教师,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教学中要体现素质教育,就要求政治教师们在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由单纯性传授知识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每个教师都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要勇于转变教学方式,对教学策略大胆创新,由原来的背教材、背教参转变为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的实际在完成新课目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时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了解政治学发展的新动向,向提高自身素质要质量,促使自我加压、自我提高。同时,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要靠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二、优化教学结构,提倡因材施教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主渠道,以质量为生命。因此,新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有丝毫放松,而且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整体优化,让素质教育的目标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中。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应做到“五化”,即教育思想先进化、教学方法优组化、教学过程全优化、教学功夫高能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改革课堂的教学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师主导下,用师生较低的消耗,去赢得较高教学效益。为此应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优化师生关系。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这要求我们“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微笑、激励和爱心带进课堂,营造一种平等、宽容、民主和愉悦的氛围,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正如一位名师所说的,老师职业需要你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着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给学生新鲜和圣洁的思想。

2.优化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要做到“四个统一”:即完成教学任务与实施心理调适的统一;教学知识与渗透德育的统一;讲授与训练的统一;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优化教学方法。首先,坚持启发式,实行“分组教学”。做到五个尽量:尽量让学生观察、尽量让学生思考、尽量让学生表述、尽量让学生发现质疑问题,尽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次,承认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惟一的方法是因材施教。“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是总法则”,这就是在教学组织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让优生吃饱吃好拔出尖来,让后进生吃得进消化好。对后进生实行“四个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巡视辅导优先,板演练习优先,作业批改优先,加强当堂反馈矫正。

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目的是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提倡愉快教学、成功教学、情境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教学实践中,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中学生以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进行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劳动等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信念。这的确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生情况,分成小组,选出组长,对其进行专门培训,建立组长负责制。在老师指导下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允许学生尝试,不怕学生失败。使学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且通过自身探索找到成功的方法。

最后,加强学法指导。教最终是为了不教,应根据“授之于渔”的思路,结合政治教学实际进行学法指导。教学最重要的是获取结论的过程,也要讲求方法,要让学生作为一个探究者,一个摘桃的人,去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思、动口议,强化思维,到最后让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满满一筐“桃”,更重要的是获取“桃”的方法和成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