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门诊换药室护士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2: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门诊换药室护士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门诊换药室护士

篇(1)

由于门诊是开发对外的,与外环境没有中间隔离区,与外部的卫生状况,空气质量都直接相连通,因此换药室应每日紫外线消毒,经常通风,光线充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证工作环境清洁卫生。换药患者应取适当的姿势便于露出伤口,用消毒镊子揭去敷料,操作要轻,尽量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出血倾向,接触无菌敷料的镊子和接触伤口的镊子要分开,防止污染与交叉感染。敷料与伤口粘连,应先用盐水将敷料浸泡减少患者疼痛。原则上先换缝合伤口,再换感染轻的伤口,后换感染重的伤口。

2 预防交叉感染的主要手段是消毒隔离

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者是护士,灭菌工作的执行也是护士,这些都与护理操作规程紧密相关。为此,重视护理管理,增强无菌技术操作的护理质控管理,才是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关键。

良好卫生的环境是门诊换药工作的先决条件,门诊换药工作主要包括伤口处理及更换敷料,其目的在于观察伤口的情况,清除伤口分泌物,异物,坏死组织及脓液,以保持伤口引流畅通,控制局部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换药过程中须正确对伤口进行评估,积极清创及根据伤口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湿性伤口敷料,根据伤口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停药或者加药以及某些必要操作,从而有利于病情恢复。现将平日遇到的情况总结如下。

2.1疖是由金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的皮肤单个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常见于小儿和青年,多发在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地方。当皮肤不清洁或经常受到摩擦,刺激以及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毛囊内的细菌即可生长繁殖,继而引发感染。换药方法初起换药时可用70%酒精球擦拭疖肿处,然后敷以黄金散,数日或1w后红肿消退,如症状不缓解,持续数日敷黄金散,直至疖肿化脓破溃。此时换药要轻挤出脓液及黄白色脓头,若挤不畅通,可在脓头破溃处留一小条纱布,可每日引流脓液,待疖消肿退无痛感,可告痊愈。发生在上唇,鼻及鼻唇沟范围,即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在换药时不可挤压,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可敷黄金散让其自行消散或破溃脓液流出而恢复。

2.2痈是由金葡萄球菌引起的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腺,汗腺及其四周组织的急性化脓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多发于皮肤厚而韧的部位,如颈部,背部等。

换药方法和护理按疖的处理方法外,还要注重和及时清理大量脓液,逐个清除脓头,并做好纱条引流。对于重度感染者应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宜每8h给药1次。对青霉素过敏不宜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克林霉素。

2.3切口浅部感染缝线脓点及戳孔四周感染。小的脓点可先用无菌干棉球压出脓液,再涂于碘酊和乙醇,一般红肿可自行消退。若切口四周皮肤红、肿、切口硬结、疼痛,可用0.5%碘伏浸润纱布覆盖切口及四周处,效果较好,一般敷1w左右,隔日更换敷料,红肿消退,无腐蚀性,着色轻等优点,且只要颜色未褪仍保持有效。属缓慢释放性质,即所谓"药后效应"。

2.4切口感染较深,切口四周明显红肿时应拆除该处缝线,甚至用镊,钳撑开切口处皮肤及皮下组织,敞开引流脓液。对于感染伤口,根据创面大小、深度、分泌物的量、性状、创缘和创底组织变化,肉芽生长情况,结合细菌培养结果,体温变化,血常规改变,明确致病菌种类,处理时先以碘酊或乙醇棉球由外向内擦拭消毒伤口四周皮肤,再以生理盐水棉球沾除创口内饿分泌物及脓液,较深时用镊子深入脓腔尽量去除脓液。以盐水棉球清洁伤口中心到边缘,反复数次。据创面,伤口情况选用引流物,浅部伤口常用凡士林或石蜡油纱布。伤口较小而深时,应将凡士林纱布送达创口底部,但不可堵塞外口,个别小的引流口需切开扩大。由于肉芽组织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一般无需在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2.5甲沟炎是指甲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感染,是细菌通过甲旁皮肤的微创破损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在手指,多用于刺伤,撕剥肉刺或修剪指甲过深等损伤引起。在足趾,多因钳甲或鞋子过紧引起,大多发生在拇指。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93-01

换药室是整个创伤外科医疗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患者后期康复的重要责任。为了使患者精神愉快地达到身体迅速康复的美满预期,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着各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换药室的护理干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了心理、生理、社会、饮食、环境等方方面面,我们在换药室所进行的护理干预主要是根据“舒适护理”的理念来引领整个过程。舒适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期待的护理才是真正的舒适护理。

1、 患者的期待

从我们多年来的观察和了解,患者对换药室的期待可总结为两个字:快、好。“快”一方面是指伤口康复快,也就是治疗的周期尽量短,这样换药的次数相应减少;另一方面是指护理人员在每次换药时手法娴熟,技术精良,缩短每次换药的操作时间,患者在换药时所感到的疼痛和不适也相应减少,易于耐受。“好”当然指换药方法规范、正确,伤口愈合快,每次能心情轻松、愉快的接受治疗,疼痛少。由于又快又好,换药期间的治疗费也相应的减少。如能满足患者这样又快又好的需求,患者自然对换药室有高度的信任感,患者原有的忐忑心情就会消除,焦虑、疑虑甚至是恐惧心理也会减轻或消失。当然不同患者还有各自不同层次的需求,如患者权益的公正对待、隐私的保护、详细而细致的康复指导、饮食指导、换药室的环境等等。

2、 采取的措施

舒适是一种感知,是从心理上感到愉悦,从而在生理也使身体感到放松和舒适,使之达到愉快状态或减低不快程度。所谓“舒适护理”是个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方式,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应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各个方面处于愉悦状态,或最低限度地减少其不愉悦的程度[1]。心理舒适是指心理上是否感到舒适,如满意感、安全感等;生理舒适是指身体对所处环境如湿度、温度、光照、噪音、换药时的坐卧条件的生物感觉;社会舒适是指包括家庭、就业、人际关系(在这里重要的是医患关系)等社会关系带来的舒适感。舒适护理可使患者积极地接受治疗并参与其中,与护理人员密切配合,这样又反过来促进舒适度的提高。我们在实施这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不断从患者的反映中加以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这些原则我们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2.1 心理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既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又应在舒适护理中起主要作用,心理护理贯穿于换药的整个过程,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并积极鼓励病人家属给予心理支持[2]。它能促使患者愉快的接受治疗,使整个护理干预过程美满地进行。外科换药患者的常见心理特点主要有紧张恐惧心理、忧虑怀疑心理等[3]。紧张恐惧心理以初次换药者为甚,慢性伤口换药者由于伤口局部血运较差,愈合时间较长,显效较慢,故常产生失望感,从而产生忧虑、怀疑心理,整天忧心忡忡,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每次换药前我们通过规范的温馨用语以及适当的肢体语言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在操作前应委婉地告知在换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适和疼痛程度,并坚定而有信心地告知你有办法减轻这种不适,用以稳定患者情绪,增加对疼痛的耐受力,有效地减少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换药过程中耐心解释,介绍以往患者好的经验,观看以往同样伤口愈合的图片,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才能降低患者不愉快程度,增加其对疼痛的耐受性,使患者情绪稳定、身心放松,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使整个护理干预过程更加顺利。

2.2 换药前的护理干预[4]

(1) 环境的准备:这是能否给患者以良好第一印象的重要一环,换药室一定要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明亮,卫生、整洁、安静、安全。我院换药室是中央空调,为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要求每天上、下午各开窗通风30分钟;我科还将以往的白色遮帘换成淡蓝色,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在房间的角落我们放置绿色植物;所有物品固定位置整齐摆放,使用“五常法”管理物品。总之,要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就感到有被尊重的愉悦和舒适的氛围。(2) 人员的准备:护理人员按照我院的《护理人员形象重塑》的要求,淡妆上岗、着装整齐。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对自己病情的想法等等。根据患者的病情讲解换药的目的,今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换药的常识,配合的方法等;并说明良好的配合是尽快痊愈的重要条件。同时应为患者摆放一个舒适的操作,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最大限度地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能以平和的心态,愉快地接受治疗。

2.3 换药过程中的护理干预: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用正确的换药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尽可能选用不同的优质敷料,例如:如果伤口有可能与纱布粘连时,我们建议患者使用防止粘连的水胶体敷料。此外,操作手法要轻柔快捷,尽量减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要密切注意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表情,适时询问患者的感受,恰当地及时处理。总之,以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换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为出发点。

2.4 换药后的护理干预:每次换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详细告知患者应注意的事项,必须注意的自我护理要点和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下次换药时间。考虑到患者可能会记不住这些内容,我们将各种注意事项制作成精美的卡片发给换药的患者。换药后还需对患者进行饮食及运动指导,例如慢性伤口的患者我们建议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有伤口的患肢尽量制动,休息时抬高患肢等。从而使患者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避免反复。

3. 效果评价

3.1 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到95%以上,普遍表示不同程度的赞许。特别是患者感到整个治疗过程确实达到又快又好。

3.2 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减少了换药时的恐惧和忧虑情绪,大多数患者能心情轻松的配合治疗,有其他心理障碍的患者也能不同程度地放下心理包袱,积极接受治疗。

3.3 环境的舒适度改变,使患者来到换药室就获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继之能心情轻松愉快地接受治疗。

3.4 整个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增进了患者对自身疾患的认识,对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有深远的效果。

3.5 认识到在换药室中进行舒适护理干预,还有很多改进和创新的空间,要改进、要创新就必须掌握多种知识,多学科的配合是改进和创新的主要途径,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勤于学习,这样才能思路广阔、触类旁通,工作才会有新的发展。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从患者的反应中汲取营养,在改进和创新过程中随时注意舒适的效果。

4.小结

4.1 医疗属于服务行业,因此必须象抓医疗质量一样抓医疗服务。而医疗服务的好坏体现在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4.2 以舒适护理为主体的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情绪稳定,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顺利、迅速地康复的目的。

4.3 舒适护理是由心理护理、人道关怀护理及有效的医学技术护理等多种护理手段相结合的一整套护理干预体系,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需要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因此,它将促进护理人员加强学习,钻研相关护理技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此外,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使命感的认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提高,使整个护理工作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

篇(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85-01

晕厥又称昏厥,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而倒地,是护理换药工作中常见的急症。晕厥的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约占全部晕厥的58%。门诊护理工作中换药病人多为急诊外伤、感染等所致,发生晕厥的现象时有发生,必须引起换药护士的高度重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换药室共发生35例晕厥病人,通过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病人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男29例,女8例,年龄21~68岁,12例为外伤清创病人,20例为换药病人,3例为陪护者。35例中有3例为完全意识丧失患者。晕厥均发生于操作中和操作后。

2晕厥常见原因

2.1疼痛刺激因素: 为晕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疼痛是人体表面或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多发生于体表敏感部位如四肢末端、浅表皮肤的清创和换药等。这些部位由于神经末梢丰富、痛觉敏感,再加上有些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差、痛阈低,在清创或换药时因疼痛而出现晕厥症状。病人首先述说疼痛,继而有恶心、乏力、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不及时发现,数分钟内出现意识丧失而倒地。

2.2心理因素: 多发生于初诊患者,由于对治疗过程缺乏了解和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在清创或换药时表现为明显的恐惧、焦虑、紧张,导致呼吸急促、换气过度致脑部毛细血管收缩,脑缺氧而出现晕厥[1]。有的患者是看到自己创面出血或他人的血液时因过度心理紧张出现明显的晕血症,发生晕厥。3例陪护者就是在陪护亲人换药的过程中发生晕厥。晕血病人大都发生于男性,女性患者因自身生理特点对出血的恐惧较少。

2.3低血糖所致: 大多发生于上午换药时间,因病人处于空腹状态,轻微的疼痛和心理紧张都可增加晕厥发生的机会。主要是由于血糖减低影响大脑的能量供给所致[1]。晕厥前常有头晕、乏力、饥饿感等,进而意识不清和晕厥。

2.4环境因素: 护理操作间环境闷热、声音嘈杂、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是导致晕厥的主要诱因。

2.5体质因素: 一般认为晕厥发生于体质虚弱者,尤其是在空腹、劳累、疲倦或呕吐、腹泻有效血容量不足时更易发生。

2.6其他原因: 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及在空腹抽血时容易发生晕厥;女性发生率比男性较高,可能与女性对各种刺激敏感性高、忍受力和承受力较差有很大关系。

3预防

3.1心理护理: 是一种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援助。护士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通过自己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去影响患者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与行为,帮助建立有利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2]。如在接诊时,以同情、理解、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位病人,通过交谈沟通,大致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态度,有的放矢进行心理护理。对心理紧张的患者,解释处置方式和伤口愈合的基本过程,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使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防范意识,减轻和消除紧张、恐惧、焦虑心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出血多的创面及时给予止血并隔离病人的视线,安慰病人找些轻松的话题与病人交流,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以减少晕血的发生。同时,通过交流和沟通,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减少晕厥发生的机会。

3.2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良好的治疗环境能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减少紧张、焦虑心情。护士要时刻保持换药室内环境的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物品摆放有序,地面无血渍、污渍,避免不必要人员的进出,减少噪音侵入,医疗废物及时清理等,尽一切可能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减少晕厥发生的机会。

3.3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对每位患者应仔细了解病情,掌握病史,处置前向患者解释处置时可能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操作时动作轻柔、熟练,认真仔细观察评估伤口情况,采取一切有利于患者的措施,消除引起疼痛的因素。如湿润伤口敷料,钳子末端避免直接接触伤口,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等;对于疼痛敏感部位或情绪过度紧张的患者,尽可能给予平卧位,必要时经局部麻醉后再进行清创或换药等。

4晕厥时具体护理措施

晕厥是在短时内迅速发生的意识障碍,可引发全身的生理反应。一旦发生,病人不仅增加痛苦,而且影响治疗。具体措施如下:在操作过程中要学会察言观色,发现病人有脸色苍白、出冷汗或主述有胸闷、心慌、恶心时即立即报告医生,同时采取以下措施:给予平卧位,头部放低,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抬高下肢增加回心血量,利于晕厥恢复。开窗通风,观察神志、脉搏,预防摔伤等;平卧片刻后,病人不适症状即可自行缓解或患者意识恢复后给予口服适量温开水或糖水。待病人能起床后,嘱其再休息20分钟,直到完全恢复体力再离院。对于空腹换药的病人,原则上进食后再处置,以免发生低血糖性晕厥;若一旦发生,除给予平卧位外,含糖饮料是最及时有效的方法。对于以往有晕血史或精神过度紧张、创面较大、处置时间较长及小手术病人尽量给予平卧位,以免晕厥的发生。男性患者,由于人格、社会角色等因素影响,即使在心理紧张或见血时,相比女性患者而言,男性不易表达自己的感受,晕血发生的机会明显多于女性。因此,对于男性患者,不能放松警惕,要边处置边观察,及早发现病人的脸色变化,防止晕厥的发生。另外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刻苦练习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如两快一慢注射法、无痛注射法等,减少疼痛导致的晕厥。各种护理操作房间要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空气清新,避免人群拥挤和声音嘈杂。优良的环境可带给患者舒畅的心情,消除晕厥的诱发因素等等。 5小结 晕厥是一种急症,是护士在各种护理操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掌握晕厥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是护士的必修课,只有这样,只有遇到晕厥患者心不慌,做到有条不紊,努力减少或避免晕厥发生,将晕厥意外伤害降到最低。换药中各类病人都有可能发生晕厥情况,只要我们在服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一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消除引发晕厥的可能因素,能有效降低晕厥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娄探奇主编. 诊断学.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61-63.

[2]张明岛主编. 医学心理学. 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2.203.

[3]郑颖聪. 门诊注射患者晕厥预防及护理. 当代护士,2006,3(1):75-76.

[4]张莉花.门诊换药室发生各类晕厥的预防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38.

[5]李宗明.临床疾病鉴别诊断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

篇(4)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4-0085-02

doi:10.14033/ki.cfmr.2015.24.046

门诊换药室是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外伤创面或感染等进行换药处置的场所,是医院的一个重要诊室,其特点为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大,创伤及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高[1]。因此,必须切实做好门诊换药室的消毒管理工作,加强医护人员素质,保证换药室的环境卫生,将预防交叉感染作为门诊换药室的重点工作之一[2]。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换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换药670例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0例,女360例,年龄5~80岁,平均(56.23±17.34)岁。

1.2 方法

1.2.1 严格管理医护人员 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强化无菌观念,如要求操作前后应用“六步洗手法”流水清洗并消毒双手;操作时必须穿着工作服,佩戴口罩,帽子,并定期清洗更换。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并组织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调离患有传染性疾患者员[3]。

1.2.2 完善换药室管理规章制度 如物品清洁消毒登记制度、消毒液更换时问登记制度;严格控制换药室进出人数和人员,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检测空气质量;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并执行;要求使用专用抹布和消毒药液对室内桌椅物件进行消毒灭菌,保持清洁;及时处理使用过的敷料、引流器等一次性医疗物品;及时严格清洗消毒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必要时进行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不使用过期药物和医疗用品。

1.2.3 医护人员及时正确处理创口 根据伤口严熏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换药方式;换药时遵守清洁伤口再现,感染伤口在后的原则;换药时检查伤口是否红肿,是否有血迹,是否有分泌物等;彻底清除创口处的异物,缝合时保证皮肤对位;根据伤口选择相应的药物,必要时给予抗生素药物[4]。

1.2.4 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心理健康指导对于患者,尤其是创伤严重的患者的意义厦大,无论换药时间长短,换药过程复杂与否,都应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指导,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恐惧感[5]。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将创伤情况、换药时长、注意事项等告知清楚。对于儿童患者,与其交流沟通或鼓励可以分散其注意力,减少恐惧感,减轻疼痛。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减少换药后意外情况的发生,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影响,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足护理效果和预防效果更加良好。

1.2.5 改善换药的环境 门诊换药室的布局最好分内外两室,外面为等候室,里面为换药室,每次只能一名患者进入换药室换药,对于外伤患者有开放性伤口的应直接进入清创室,伤口处理完及时清理血迹,对室内物品进行消毒后才能让其他患者进入换药室;除了常规的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外,每日应对患者座的椅子、桌面以及患者可能接触到部位用消毒液擦拭,进行感染较严重的伤口换药后应尽可能及时进入空气消毒。定期进行空气培养及物品、椅子、桌面进行微生物监测,动态监控,及时有效地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6]。

2 结果

所有患者创口均痊愈,且没有发生交叉性感染,护理措施及感染控制结果优异,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对伤口换药处置的满意664例(99.10%,664/670)。

3 讨论

为了避免门诊换药室发生感染的现象,医院虽然采取规范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方式,然而现今门诊换药室仍然保持着较高几率的感染的发生[7],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环境污染。空气是疾病主要传播媒介,一些常见的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沙门氏菌、链球菌等,在室内存活的时间长达5 d,门诊换药室人员流动率极高,带有菌种较多,使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这些病原体会随空气流动感染患者,从而引发交叉感染[8]。(2)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没有遵守换药室的规章制度,无菌观念不强,医源性感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医护人员未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如为患者换药时不佩戴口罩、帽子;医护工作者没有形成较强的无菌操作观念,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创口进行缝合前,为清创或清创不彻底和缝合伤口时,缝合不良,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长均易造成交叉感染;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同时换药,没有做到每个患者换药后及时洗手或消毒手,未及时清理污染敷料等都可能引起院内交叉感染。头皮部位伤口缝合未备皮,创口被毛发污染出现交叉感染[9]。(3)医疗器械用具污染。为患者换药过程中,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的消毒方面不达标,忽视换药前拆剪患者敷料用的外用剪刀处理是否合格,脚垫是否进行消毒处理等,这些用物同样是可能引起院内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10]。(4)医疗垃圾处理不当。不及时有效的处理门诊换药室的医疗垃圾会污染室内环境,诱发致病病原体传播,并引发二次感染,威胁患者健康。

针对性上述引起门诊换药室感染因素,本文通过严格管理医护人员,完善换药室管理规章制度,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多与患者沟通,正确快速处理伤口,控制换药室人员流动,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及时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物品等医疗垃圾,消毒清洗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改善换药的环境、监控人员加强管理。结果所有患者创口均痊愈,且没有发生交叉性感染,护理措施及感染控制结果优异,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对伤口换药处置的满意664例(99.10%,664/670)。因此,在对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之后,采取有效适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换药室内患者交叉感染,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玉梅.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6):545-546.

[2]黄春霞,曾萍,陈萍红.门诊换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91-93.

[3]李茜,郝花.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6):679.

[4]席祖洋,郭春兰.门诊换药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554-555.

[5]刘育莲.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150-151.

[6]胡淑英,胡明英.基层医院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管理薄弱环节及管理措施[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8):980-981.

[7]张淑霞,钟红玲,赖燕.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对策[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6):405-406.

[8]胡明霞,张剑利,夏燕萍.换药室专职质控员岗位的设置与成效[J].护理学杂志,2012,27(外科版):56-57.

篇(5)

结果:对策实施前患者认为护士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回答问题不够仔细,不能就相关治疗目的及时间安排准确解释,最重视的是护士的服务态度,其次是护士的技术,最不能忍受护士粗心大意,认为优质护理最重要的是服务态度。

结论:在科室护理人员队伍建设中要注重礼仪和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人员理论及操作技能等是提高队伍素质及服务质量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门诊 输液 素质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232-02

门诊输液室是病人流动性很大的治疗场所,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品牌,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优质护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对100例门诊输液病人的问卷调查,得知他们对门诊输液护士的素质要求及满意度,并针对调查结果,在科室护理人员队伍建设中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1年1月-3月来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100例患者,其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16岁~75岁(50.8岁±7.6岁);纳入标准:意识清楚,有一定读写能力,能理解问卷内容,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病人按1~100编号。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采用自制的患者对护士职业素质要求调查表,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②患者对护士素质满意情况分为4个等级,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③患者对护士素质要求。

1.2.2 调查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并向调查者解释调查目的并取得其同意,当场发放并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表2。

表1 对策实施前后患者对护士素质满意度(%)

项目

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措施前措施后措施前措施后措施前措施后措施前措施后

护士具有良好的仪表举止90%93%6%6%3%1%1%0%

护士总能耐心回答问题45%70%30%22%20%6%5%2%

护士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86%90%5%5%4%4%5%1%

护士主动关心70%89%20%7%6%3%4%1%

护士态度热情礼貌65%90%14%6%15%4%6%0%

护士尊重您的隐私79%85%15%10%5%5%1%0%

护士能有效与您沟通89%91%9%5%2%4%0%0%

护士能提供各项治疗的目的及时间安排70%88%18%8%6%2%6%2%

表2 患者对护士职业素质要求(%)

项目结论

您认为护士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专业知识丰富技术一流态度和蔼经验丰富

20%28%32%20%

护理中您最希望得到是什么态度亲切专业指导娴熟的技术善于沟通

30%23%27%20%

您最无法忍受的形象是什么态度冷漠技术生疏粗心大意知识不足

25%25%30%20%

您认为优质护理最重要的是什么态度和蔼沟通技巧专业知识丰富技术娴熟

30%20%25%25%

由表1可知,措施实施前90.0%以上的患者对护士职业素质满意。但也发现有少数患者对护理服务并不满意,认为护士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回答问题不够仔细,不能就相关治疗目的及时间安排准确解释,说明护士的职业素质仍需提高。措施实施后患者对护士职业素质满意度明显提高。

表2显示,患者最重视的是护士的服务态度,其次是护士的技术,最不能忍受护士粗心大意,认为优质护理最重要的是态度和蔼。

3 对策

3.1 注重礼仪,微笑服务[1]。组织学习礼仪课程,由专业人员授课,对患者输液前后的接待及护送离院等制定一系列文明用语及行为规范,统一服装,区别于普通病房的护士,鼓励淡妆上班。举办微笑课堂,通过角色互换让每位员工感受微笑的重要性,并要求每个人找到自己最美的微笑。

3.2 优化工作流程,体现优质护理。

3.2.1 增加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排班模式,根据人员个性特点及工作经验组合排班,发挥每位护士的优势;加强医院后勤支持系统。

3.2.2 医院采用电子管理系统,医嘱处理网络化,杜绝了因医嘱字迹不清而造成的错误。设立了自动喊号系统,使得输液排序透明化,从而保障输液秩序,减少医患之间、患者之间的矛盾。

3.2.3 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创新,倡导细微护理。为体虚年老等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提供特需输液室服务,在医院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要,让患者在舒适中顺利地接受治疗,早日康复[2]。

3.3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

3.3.1 根据知识互补原则将人员以5-6人为一组分为3个小组,每个月由其中一组组织一次理论授课工作,3组轮流负责,以一年为一个学习周期,每月学习完毕进行理论考试,根据考试情况分析总结并调整学习计划,以巩固学习成果。

3.3.2 以全国卫生系统操作技能培训项目为标准,每月选择一项进行集中培训与考核,对考核成绩未达标者,采取一对一培训直到达标后进入下一作培训与考核,使每位护士的操作水平均达到一定高度。

3.4 延伸护理,体现特色。对每一位门诊输液患者均纳入患者资料库,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史、异常检查结果、使用药物情况等。此后由专门的护理人员以电话或上门随访的形式进行后续护理,如居家饮食宣教、电话解疑等。

篇(6)

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由病毒引起,只有少量源于继发性细菌感染[1]。但在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普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在正常剂量下,除具有治疗作用外,还可以引起不良反应,如果不合理应用,不但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还可能会使体内某些致病菌产生耐药现象。国内外研究者表示,合理干预用药可以明显缩减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减少患者的药费支出。鉴于我院门诊患者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量较大的情况,我们制定了有效的干预措施,并达到了有效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7月起开始对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合理用药干预,分别从2011年4-6月和2012年1-3月两个时间段中随机抽取600张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门诊处方作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

1.2 方法

1.2.1 确定观察指标及其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1200张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分析非干预组及干预组处方中的药品种数、抗菌药物名称、数量、规格、用量及处方金额等数据,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x2检验,比较非干预组和非干预组之间的差异。

1.2.2 合理用药干预方法 对非干预组的600张门诊处方统计数据并进行点评,分析我院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菌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召开药事管理与治疗研讨会,汇报分析结果,讨论解决方案,依据讨论结果制定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医疗组及药剂组,对各组成员统一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培训和考核,使其具备成熟的抗菌药物处方能力和药品调剂能力;增强医务科与药剂科之间的团结协作,定期点评门诊处方,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经过两方讨论寻找解决方案,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经过6个月的合理用药干预,对干预组随机抽取的600张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数据,采用x2检验比较非干预组与干预组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

2 结果

2.1 非干预组和干预组抗菌药物应用的一般情况 见表1。

通过χ2检验比较非干预组和干预组的数据,结果抗菌药物不同给药途径给药量、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2.2 非干预组和干预组药物选用种类及使用情况比较 见表2。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其病原多数为病毒,只有少量源于继发性细菌感染。多数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急性鼻炎、咽炎和喉炎[2]。本院就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采取了用药干预,通过干预,本院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化,使用率从80.25%减少到29.46%。

在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中,急性细菌性中耳炎、鼻窦炎的病原菌主要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拉莫杆菌为主,治疗应选用阿莫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第1、第2代头孢菌素等;咽炎及扁桃体炎的病原菌主要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治疗应以青霉素类为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的可选大环内脂类药物代替[3]。由表2可见,干预后,第1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上升,但是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率从干预前的21.49%下降到6.95%。结果表明,我院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日趋合理化。

呼吸道感染一般表现为轻度感染和中度感染,一般不需要联合用药抗菌[4]。干预前,我院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二联使用率为13.32%,三联使用率为0.56%,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实施用药干预后,我院基本没有出现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

以上的研究内容及结果显示,我院的合理用药与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降低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能够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汪复,张婴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0-185.

篇(7)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使用抗生素输液者2400例,年龄13―68岁,其中男性1230例,女性1170例,使用抗生素原因;呼吸系统疾病670例,泌尿系感染590例,胃肠道感染580例,其他部位感染560例,使用抗生素的种类:β一内酰胺类药物占40%―50%,氟喹诺酮类占20%―30%,其他类抗生素占10%―20%,抗生素使用时间2天至7天。

1.1 评估

1.1.1 患者评估

一年以来,我们通过简单问卷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患者只知道是“消炎”的,对于药物的名称,怎样用,有什么副作用,使用该药物有什么注意事项均不知道,只有10%的患者能够说出相关药物知识;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所有治疗者均迫切希望了解自己的疾病及所使用的药物。

1.1.2 护理人员能力评估

根据本科护理人员的学历,工作经历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合理选择安排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门诊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患者的药物指导及护理。

1.2 护理诊断

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诊断侧重于患者的意识、行为、认知,心理等方面,表现为焦虑,对相关疾病及药物知识缺乏,病人角色淡化,导致出现不遵医行为,影响治疗效果。

1.3 用药护理

1.3.1 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疾病及所用药物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及药物有一定的了解,消除紧张心理,指导与鼓励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对战胜疾病要充满信心。

1.3.2 指导正确遵医用药

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壮大,诊所、药房不断增加,为患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很多患者都是在不懂药的情况下自行买一些“消炎”药服用或注射,病情不见好转才到正规医院,耽误了病情;甚至于盲目求医,短时间内在不同地方看病,所用药物不同相互之间产生不同作用也不知晓,甚至产生细菌耐药性,我们教育患者在我院治疗期间须停止外院用药。

我们向患者讲解输液时间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进行,严格遵医嘱,每天一次,两次或三次,不能擅自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在护士告知的输液时间内准确及时输入抗生素,以保证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我们曾碰到一肺炎患者,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每天两次,每次100ml,患者因不想影响工作,只想每天输一次,通过我们对药物作用的原理介绍及心理指导,患者欣然接受,完成了正规7天抗炎治疗,最后病情痊愈离院。

1.3.3 指导患者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如是否有头痛、头昏、皮肤瘙痒、皮疹、腹泻、胃部不适等反应,嘱其尽量避免空腹注射抗生素,如有不适,必须及早向医护人员报告。

1.3.4 指导患者有些药物如青霉素,头孢噻肟钠等β―内酰胺类药物使用前必须要做皮试,更换批号或停药3天以上必须重做皮试,皮试阳性者禁用。在我院门诊输液室配备有氧气及急救盒,盒内备有肾上腺素,地塞米松,一次性注射器、砂轮,棉签等急救用物,告知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时必须到具备有急救药物和设备的医院,在临床上我们曾遇到一次典型的过敏性休克病例,患者,女,40岁,医嘱:生理盐水100毫升内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克静脉滴,皮试阴性,以前无药物过敏史,常规配药后,缓慢静脉输入,滴入约60滴(2分钟)后病人感胸闷,咽喉不适,口唇面色苍白,立即停止药物输入,将患者平卧于输液椅上,急呼急诊医生,氧气吸入,保暖,测血压75/50毫米汞柱,立即遵医嘱使用抗过敏抗休克药物,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半小时后恢复正常,留观24小时后患者离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前无需做实验,但副作用较多,有严重胃肝肾疾患者用前应告知医生,避免加重损伤。

1.3.5 输液速度的调节

输液速度是医务人员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好的,请家属及患者不可自行调节速度。

1.3.6 患者在使用药物后需观察半小时,无反应者方可离开。

1.4 评价

通过我们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进行抗生素药物的用药指导,增加了患者的医药知识,强化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了治疗效果。

从大量的对使用抗生素药物的用药指导,以及在处理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的患者中,我们通过与患者的合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能及时控制过敏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护患关系更融洽,得到了患者的理解与尊重,当他们在输注过程中有不适时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护士在给予及时正确处理的同时,通过关切的语言,表情与动作,使患者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

通过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使患者在门诊输注抗生素的过程中,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有了更多了解,保证了用药安全,避免了乱用抗生素现象,提高了治疗效果。

1.5 体会

在门诊静脉输注抗生素过程中,护士应随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出现差错,一旦出现差错或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措施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对患者的危害;要能正确进行药物指导,要求护士要有丰富的护理及药理知识,具备良好的应急处理能力,这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并且从临床不断积累经验,在抗生素输注前多与处方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病情,以便正确与患者进行交流指导,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对门诊静脉输注抗生素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未出现一例护理纠纷,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达98%以上,促进了病人的早日康复。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某高校医院门诊换药室换药日志病例的登记。选取2011年9月~2013年7月来我校门诊换药室换药的在校大学生,涉及病例1883例。其中,男性1100例,女性703例,门诊换药病例主要是由于外伤、甲沟炎、疖肿、术后换药(包皮切割术、狐臭手术),见表1。

1.2方法

1.2.1换药前准备工作 换药室内实行紫外线消毒,消毒2次/d,每次控制在1h为宜;使用乳酸进行熏蒸,1次/w,2h/次;使用湿法来进行清扫,并保持环境整洁,器械设备包含碘酒、刀剪、换药碗、酒精、止血钳、雷佛努尔、缝合包等。护士在进行换要前,需要向患者解释清楚换药的必要性,进一步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情绪,让患者能很好的配合换药[1]。护士应该戴好口罩、帽子、修剪指甲,并做到衣服整洁,并使用肥皂水或消毒液对双手进行浸泡。

1.2.2换药处理 一般来讲,清洁的伤口需要每3d更换1次药,检测伤口是不是存在红肿的情况,并对伤口的血迹、分泌物进行及时清除。在拆线的时候要观察具体部位,颈部5d,面部4d,上肢12d,胸部7d,下腹9d,下肢14d.如果患者的伤口内有引流片,应该在进行手术之后得到48h进行及时清除,在清除引流片应该使用生理盐水蘸上一定的棉球将分泌物擦拭干净,感染性伤口一般是在最后进行换药,换药的时候应该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肉芽组织生长相对较慢的话,可以采用雷佛努尔纱布,如果患者的伤口的分泌物较多的话,可以使用攸锁纱布,伤口性的血性分泌物多的话,可以直接使用凡士林纱布,按照不同伤口的分泌物性质、多少、颜色来换药,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并考虑用抗生素换药。

如果是感染性伤口周围的绷带、敷料可以用手直接去下,然而,与伤口靠近的引流物、纱布等,需要使用镊子取下。如果是顽固性的溃疡,因溃疡局部的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营养障碍,或者是创面处理不当等的额原因,导致创面长期溃烂不能及时痊愈,这时候应该技术寻找原因,全面改善身体情况,局部性的可以使用中药生肌肉膏敷贴,而对结核菌所导致的感染性创口可以请外科医生进行协助处理,需要使用雷米封类药物来进行换药,不能盲目性将扩大创面,并叮嘱患者多吃一些高蛋白、热量相对高的饮食,促进伤口的愈合度,糖尿病患者因为本身机体抵抗力大大降低,感染伤口会出现长久不愈的情况,应该使用胰岛素来进行治疗,控制糖分的摄入量,糖尿病患者控制好饮食,多吃蛋白、鱼类、蔬菜等促进伤口愈合。

2结果

采用正确的方法换药,伤口愈合快,效果明显,见表2。

3讨论

3.1创面与换药的问题 创面与换药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进行缝合前,伤口清理不彻底,导致创面的毛发与血痂粘合到一起,这为再次换药带来一定的困难。②伤口中的异物没有进行及时清理,导致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容易引发感染,对伤口痊愈和功能恢复产生负面影响。③在进行缝合时,因为对合不整齐,伤口愈合期延长。④在对脓肿块进行切开引流时,因为引流切口不够大,对引流通畅产生直接影响,由于不能及时将引流条及时清除,导致窦道形成后,愈合比较困难。⑤在进行拆线时,如果是缝线深陷、细小以及容易出现结痂的情况,如果不进行充分的湿敷的话,就会出现缝线断裂和线头残留的情况,或者是皮肤缝线出血以及损伤处出现新皮肤与肉芽组织[2]。

3.2护理人员需注意的问题 护理人员需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因为门诊换药的患者是随到随换,如果出现患者比较多的,护士就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换药,存在不洗手、不带口罩等问题。②在进行换药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双手持镊法,出现混用、镊子相碰等问题,违背了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3]。③污染物桶未进行及时盖严,也未能一直保持封闭状态,容易污染空气。

4对策

4.1了解换药病因 一般来讲,在进行换药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换药病因进行有效把握:擦伤主要是体育运动、意外摔倒、体能测试等原因所致;撕裂伤主要是激烈性的对抗比赛导致;烫伤主要是因为水瓶爆裂或者是暖手宝灼伤引起的;甲沟炎主要是因为长期穿不透气的鞋所致;疖肿主要是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

4.2从患者伤口具体情况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清洁伤口没有必要再次进行清创,缝合消毒就能让伤口愈合。而感染伤口需做清创处理,伤口转为清洁伤口,尽快实现一期愈合[4]。缝合伤口前按照清创范围备皮,了解创面性质:明确何种器械所伤,及时清除异物、失去活性组织。在伤口内止血。从伤口形状出发,从张力小的地方逐渐延伸缝合到张力大的地方。在缝合的过程中,皮肤一定对位,保证皮肤能较快愈合。

4.3深的伤口需问询医生后,判断神经或肌腱是否损伤,是否需要两层缝合,是否应放置引流条等。为了确定伤口的性质,也可开展X线检测,确定是否有异物,这样能避免出现带异物进行缝合的情况,保证患者早日康复[5]。

4.4对地面、换药室内陈设物加以清扫,并采取擦拭性消毒,时刻保持换药室内卫生。严格根据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值班护士每天都需要对换药室环境进行紫外线消毒、对换药室内所用器械也进行消毒,这样做不仅利于对患者换药,还能有效保护换药人员被病菌感染,保护自身安全。

4.5在拆线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对伤口局部浸渍。如果伤口小于3cm,需用消毒棉签蘸生理盐水对其缝合线进行擦拭;如果伤口大于3cm,采用无菌纱块进行湿覆,湿度可控制在浸润但不可滴水为最佳[6]。湿覆时间在10min为最佳,沿着缝线的湿润度,在遇到线头分离时,需清除棉签或者纱块。如果是常规性消毒拆线,能有效减少拆线对伤口的刺激,减少患者痛苦,便于顺利拆线[7]。

4.6提升高校门诊的护士职业素养。高校医院门诊的护士素养提升,可以通过参与培训、现场教学、自学以及观摩教学等方式,来提升护士的职业技能,让其全面掌握换药室内的工作流程,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并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需要的器械与物品[8],使换药室能保持在最好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姚卫华,祖占霞,彭永华. 浅谈心理护理在门诊换药室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1(06):348.

[2]张欣.人文关怀在现代护理模式中的探索[J].当代医学,2010(30):124.

[3]吴巧梅.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换药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08(28):24~25.

[4]陈惠荣,冯慧娥.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6(35):147.

[5]叶雅英.不同年龄门诊换药患者的心理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1(02):160~161.

篇(9)

结果:实践证明,科学优化的护理排班在门诊人员短缺,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保障了护理安全,使各项工作高效安全运行,同时也保障了护士身心愉悦、健康,使工作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门诊科室特殊情况优化护理排班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96-02

以笔者所在的科室为例,通过对本科复杂现状的分析,来探讨门诊科室特殊情况下的优化护理排班的方法及效果。

1门诊优化护理排班的必要性

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的需要说明门诊优化护理排班的必要性。

1.1保障工作质量的需要。合理的排班是保证各项制度和标准得以落实的基础[1],门诊优化护理排班探讨一种高效的护理排班模式,提高了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2]。

1.2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需要。门诊优化护理排班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避免了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工作量大、人员紧张、节假日工作不好安排、护士带着情绪工作、工作隐患多等等种种不利因素[3]。

1.3保障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需要。优化护理排班时实施换位思考,需求先知[4],使工作时间得到合理安排,避免了护士连续性的高强度地劳动,体现了对护士个体的人文关怀,在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保障护士身心健康、杜绝安全隐患等等多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优化护理排班的方法

2.1实际情况。笔者为三甲中医医院门诊的一名护士长。管理了门诊三个小科室:门诊手术室、门诊换药室、肠道水疗室,三个科室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方,科内只有4名护士,也就是说每天必须有3名护士在岗,保证科室正常开放。

除此以外笔者所在医院规定每周有1天半休息,并且是无假日医院,周末门诊照常开诊,1天半休息科室自己调整,自2012年4月1日起,医院为了方便市民就医,科室开放夜间门诊。工作时间为下午下班后延长3个小时,为单纯加班并且不补休。

2.2排班需求。综上所述,科室排班班次有手术班、换药班、肠疗班、夜班、休息几种,周末正常上班,每人每周1天半休息,除了肠疗室固定的一名护士外,其它3名护士手术班、换药班、肠疗班、夜班尽量机会均等,周末正常安排上班。

2.3优化护理排班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排班需求,制定了排班模板如下:(注:手、换、手2三种班次顺序为手、换、手2,特殊情况下有变动)。

以此类推,每周人员滚动即可。从第六周开始以后的五周排班,为了相对公平,只需要把护士A、护士B、护士C三人的顺序换一下即可,其它都不用变动。这样五周一个轮回,模板照搬,大大简化了排班方法。

2.4优化护理排班的优势。通过模板可以看出,各种需求达到了最大化满足。

(1)严格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周一至周六每天都保证了门诊手术室、门诊换药室、肠道水疗室三个地方都有人上班,医院要求的夜间门诊每天都有人在岗。保证了工作质量。

(2)优化护理排班首先了解护士对工作时间的个人需求[5],排班时每个周六和周日,有四个人至少能休1天,只有一个人两天都在上班并且人员轮换,每个人五个星期才有一次两天都在上班。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大家和家人过周末的需要,身心得以放松。

(3)每周二、三、四、五的夜班护士当天上午都排的休息,避免了连续上班,减少了来回跑路,由于每名护士每周只有1天半休息,休息时间有限,所以其它三天周六、周日、周一三天时间没有办法,只有白班和夜班一起上了。

3优化护理排班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士是医院日常运营的基础,目前护理人力资源与病人的期望非常不平衡,如何通过管理合理使用人力资源从而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值得我们不断探讨与研究[7]。科学合理地安排护士工作时间不仅能够缓解其压力、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能够降低医院的人力资源运营成本,因此护士排班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排班中存在一系列劳动法规约束,外加需要考虑不同护士的能力级别差异,因此,护士排班问题(又称护士调度问题)是极为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3]。所以门诊优化护理排班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玉霞.门诊护士排班方式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3,2:65-65

[2]孙玉娇,赵海剑,高敏.弹性固定配对排班模式对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5):3068-3070

[3]闫学清,阿孜克丽.浅谈护士长排班技巧,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1,9:81-82

[4]唐富琴,张琳.人性化管理在护士排班中的应用,护理学报,2009,16,:18-19

篇(10)

外科门诊换药室是治疗外科炎症和创面的重要场所,包括外科所有专科的患者,而我院又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换药室每年承担着约12000人次的治疗处置任务,是患者流动性很强的治疗场所。护士与大多数患者接触时间短、次数少,且来往的患者知识层次不同,就诊时心情各异,不容易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近年来,换药室护士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了护理质量逐年提高,社会满意度也得到不断提升。

1 做法

1.1 转变观念,强化意识 “人性化服务”其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重视和关注患者的生存意义、价值,以及患者的行为自由和健康转轨。在护理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要求,患者的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上[1]。作为一名换药室的护士,应时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认真学习,认识人性化护理的实质和内涵,并学以致用,真诚服务于患者。

1.2 全面规范,打造亲情护理

1.2.1 规范职业形象,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统一规范着装,淡妆上岗,挂牌服务,全面推行首问普通话及文明用语,礼貌称呼,做到患者来时有“迎声”,去时有“送声”,合作后有“谢声”。工作时面带微笑,以愉快、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取得患者信任,配合治疗。

1.2.2 规范治疗环境,避免交叉感染 换药室的布局应合理,严格执行无菌管理制度,保持室内清洁,非换药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进入换药室的人员一律带口罩、帽子;一切换药物品均保持无菌,室内每天要定时消毒,防止患者发生交叉感染。

1.2.3 规范技术操作,减轻患者痛苦 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习伤口的分类、敷料的准备、换药的步骤、换药时的护理及观察、换药间隔时间等一系列专科知识,能准确、熟练、规范的完成操作;同时在服务的全过程中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如操作中,动作温柔轻巧,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涉及隐私部位换药时,注意保护患者,让患者独室,或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和缩短暴露时间;如老年患者常规询问病史,特别要询问有无心脏疾患等,协助选择合适,确保患者舒适、安全,换药完成后扶患者起床、帮助穿鞋;对糖尿病足或慢性伤口以及其他难愈合创面患者应提醒患者查血糖并根据伤口的特点做好解释工作,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更加了解伤口及创面的治疗愈合情况,治疗目的达到的同时,细心周到的护理,也会让患者满意度不断上升,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 结果

2.1 人性化服务,改善了护患关系 良好的人性化服务氛围,营造了一种充满人性的、人情味的人文环境,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满意为质量标准的服务,更是增加了患者的信赖度,融洽了护患关系。

2.2 人性化服务,提高了服务能力 通过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更新了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变满意服务为感动服务,感悟到了科隆(Kano)位阶图三层次理论的真谛,真正领悟到了人文精神是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与需求、病人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提高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了与人有效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2]。

2.3 人性化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 无论病人的疾病是否能够治愈,在护理过程中都应给予人性化服务,由于人性化服务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相关要求,不仅要求护士有规范的着装、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操作,丰富的专业知识、体贴周到的护理服务外,更激励护士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外科的新技术、新概念,在护理技术应用创新研究中注重服务效果评价,切实提高了护理质量,满足了广大病人的不同需求。

2.4 人性化服务,提高了护士形象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优质的医疗服务水平已成为医院工作的新起点。服务质量的高低,不仅会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选择。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更应保持自身稳定的职业素质,热爱自己的护理事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待病人,理解病人,满足病人合理的需求,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确立护士在病人心中的地位。

3 结论 医院门诊换药室实施人性化服务,促进了护理质量逐步提高,社会满意度也得到不断提升,在顺应医疗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11)

门诊外科护理工作岗位多、工作繁重。综合医院门诊的岗位一般设有咨询和导医服务台、挂号室、候诊室、分科检诊室、抽血室、输液室、手术室、保健室、换药室、急救室等,通常还配有中西药房、常规检验、划价收费等医技室以及住院处、观察室等。由于门诊外科平日接待的病人数量多,而且人群杂、病种多,医生变动频繁,所以对门诊外科的护理工作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概括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门诊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环节缺陷

(一)缺乏对患者的详细的入院宣传

现在很多门诊护士整体素质较低,在患者入院的时候,没有给予患者必要的详细的入院宣传,导致很多患者入住医院之后对于医疗的各项服务都要通过询问才清楚,而且各科诊室的先后顺序也不了解,从而导致患者耽误了时间,甚至有时候耽误了救助时间,错过了最佳医疗时间,对病患的身体造成危害。

(二)对患者的术前指导缺乏全面性

在手术前,外科护士对于术前的指导缺乏全面性。在临床的护理活动中,护理活动要建立科学严谨的护理质量控制流程,提高护理质量,针对门诊患者的不同情况、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来进行分类,护理人员要遵循术前必要的标准和规定,告知病人应该注意的全部事项。

(三)门诊护士的素质不高

门诊护士高年龄、低学历的比例很大,有的护士临床工作多年被照顾安排到门诊工作,其中有的是本院培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与护理学校毕业的护士差距很大,也有的护士不能自觉地更新知识,护理意识非常落后,导致门诊护士整体素质不高。

(四)护理操作不规范

由于门诊护士整体素质都不高,所以门诊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的事情常常发生。操作不规范,原因是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职业素质。而且服务观念陈旧,很多高龄护士多少都带有计划经济年代的官医色彩,“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高,从而导致了很多不负责、不规范的护理操作的发生,使病人的病情得不到好转。

(五)护理态度缺乏严谨性

护理态度缺乏严谨性,还是由于护士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随着现代社会法治进程的加快以及医疗市场的大力推进,病人的维权意识也逐渐提高,护理态度缺乏严谨性就会导致很多的问题发生,病人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服务转变为选择好的医疗服务,而且护士的培训以及知识水平不到位,很多细节方面无从了解,从而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发生,那么就会缺乏严谨性,导致病人和护理人员之间产生矛盾。

二、在外科门诊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策略

(一)树立细节管理的理念

要树立细节管理的理念,首先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细微处见真情,护理人员要关心爱护病人,这样才能体现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的品质。要时刻想着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如门诊外科的工作环境和小手术术前后护理、换药及其他各项操作、服务态度等方面,因为管理不善而引起工作失误发生,可以通过时刻注意工作环境内的空气监测是否合格、注意及时清除诊室、换药室、手术室内空调系统存留的污垢来改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换药前半小时停止打扫卫生,及时清理污染的垃圾等这些小细节对病人的病情是否好转都很重要,护士一定要随时遵照执行。这些都是体现一个医护人员爱护病人、关心病人的细节管理理念。

(二)提高门诊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1.医护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在职培训,重视继续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如,通过请专家来进行提高专业素质的讲座;派业务骨干和护士长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鼓励护理人员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护士把经验推广出去,与外界获得交流。有了新思想和新观点,才能及时应对门诊的突发事件。有了门诊护理人员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才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还要建立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功效结合”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将护理人员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患者关心爱护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条件,对于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对于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要实行末位待岗制度。

2.要培养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病人来就诊,都希望有一个好的护理人员为自己护理.。护理人员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群体,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安危,每位护理人员一定要热爱并忠诚于护理事业,理解护理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工作做到最好。要对患者倡导人文关怀,是每一位护士都能在及时完成工作的同时体验工作的快乐和归属感,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使每一位病患都能接受良好的护理。

三、疾控工作的重要性

门诊外科护理工作是疾控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疾控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护理人员要避免各种不足,比如缺乏对患者的详细的入院宣传,耽误患者治疗时间;对患者术前指导缺乏全面性,导致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护理操作不规范和态度缺乏严谨,导致病患的疾病不能及时痊愈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护理管理者要及时定期的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多组织讲座、多请一些专家来进行培训;对于患者的病历要懂得及时记录。培养细节管理的理念,时刻注意一名医护人员的形象,尊重关心患者,促进疾控事业的发展。

四、物品准备的技巧

在门诊外科接受治疗护理的病人都要消耗大量的医疗器材,如:无菌物品,外用液体,无菌手术包.消毒液.绑带,无菌敷料,骨科外伤固定之架等等.不及时补充医疗器材对我们的工作影响很大,所以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至关重要,医院工作的每一位员工工作的好坏,将影响到整个医院科室的工作的运转.

参考文献:

[1]刘华.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23).

[2]莫灶娣,沈丽妖,钟巧艺,刘丽萍,苏巴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在临床上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