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内容:苏教版小语第二册《小松鼠找花生果》
朗读指导片段一:
屏幕出示句段:小松鼠问蚯蚓:“这是什么?”蚯蚓说:“这是花生。”
师:谁能把这句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生读了一遍,将蚯蚓说的话用了“降调”,并将“花生”两字加重和拖长了。)
师:不可拖音,听老师怎么读。(教师读,并要求学生模仿读。)
朗读指导片断二:
屏幕又出示句段:“小松鼠睁大眼睛,自言自语地说:‘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
师:谁能读出小松鼠自言自语的味道?
(一生朗读,语调低沉,语气惊疑。)
师:很好!大家拜他为师,自由练读一下。
案例2:
屏幕出示句段:“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想想在朗读时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学生各自试读)
生1: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生2: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我想突出“瞧”字,因为“瞧”字加重语气,可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力。
生4: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5: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6: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围绕这一点,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定教”新课程新教学模式传递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关注教而忽视学的教学方式。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师说,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无所事事,昏昏欲睡。有教无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没有学生投入地思考感悟,没有学生参与质疑释疑的教学是假教学。在新理念的冲击下,有些教师又过于放手,没有明确的指导,让学生自由探索,任其发言,结果导致学生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所谓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往往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种有学无教的教学,同样是假教学。
以学定教课堂,凝聚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崭新理念,但教师的“引导”依然是影响学生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引导”的优劣高下,直接影响着“学”的成败得失,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引导”,善于“引导”。
一、引导于学生思维的“衔接点”
虞大明老师在执教《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文时,当学生理不清诗歌的脉络,弄不清诗歌的结构时,虞老师第一次“引”:每一节诗写了什么?并以第一节为例,概括出“大海上巡弋着战舰和水雷”,教给了学生概括的方法,很快学生完成了任务。第二节:沙漠中有坦克和大炮;第三节:夜空中有频频发射的导弹;第四节:草地上散落着地雷碎片;第五节:我们的希望和祈盼。第二次“引”:如果要把全诗分成两个部分的话,你会怎么分?因为有前面每一小节段意的概括,学生很快突破了这一学习难点。学生说:“把1~4小节分在一起,因为这四小结都是写什么地方因为战争怎么样了,而第5小节写我们的希望和祈盼。”
这种对学生思维“衔接点”的有效引导,有利于学生自我思考,学生更善于自己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教师为学生搭设了梯子,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尝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引导于学生思维的“停滞点”
在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时,蒋军晶老师在学生初读后,让学生说说凤辣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纷纷回答:凤辣子对黛玉很热情、关心,处处为林黛玉着想。当时,在听课的时候,我真替蒋老师捏了把汗!这形象完全跟凤辣子相反吗!但看蒋老师不急不忙,将计就计,二读: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凤辣子对黛玉的关心、热情的?学生纷纷聚焦关键语段,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到了一个“停滞点”,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的话,学生很难突破对凤辣子原先的形象理解。这时,蒋老师抛出一问:既然是热情、关心,王熙凤问了黛玉这么多问题,她有想知道答案吗?请再次默读课文。三读后,学生达成共识:不想。那问这么多问题却不想知道答案,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如梦初醒,才明白凤辣子那么做都是为了讨好贾母、炫耀自己。我暗暗佩服蒋老师的功力之深。四读:凤辣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最后,学生概况出凤辣子是精明的,有心机的。
所以,当学生思维走入某个“停滞点”时,教师不要轻易否定,急于纠错,过早下结论,而应该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做一个将孩子引向成功的“导航者”。在成功引导之后,就该把思考的空间交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和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
三、引导于学生思维的“创新点”
《半截蜡烛》这篇文章是一个短小的剧本,讲述了二战期间,法国伯诺德一家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最后保住了藏在蜡烛里的秘密的故事。
大部分教师一般就按照常规来教这篇文章。(1)揭题,了解故事内容;(2)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说说谁的贡献最大;(3)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但盛新凤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却另辟蹊径,以“导演说戏”“演员演戏”“编剧续戏”“观众评戏”四个环节来展开教学。“导演说戏”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演员演戏”,挑选演员,找杰奎琳的外貌描写;演出神,考考你是否了解杰奎琳的内心,研读杰奎琳是如何机智勇敢地拿回蜡烛保住秘密的。“编剧续戏”是一个读写结合点,说说德国佬走后,一家人会有怎样的对话?这一环节渗透了剧本的写作方法,利用舞台说明和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推动情节。“观众评戏”,是对课文的质疑:据说有些观众看了这个戏后,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最后是由杰奎琳保护了蜡烛,何必还要费事写伯诺德夫人和杰克与敌人的周旋?这是第一个疑问。还有一个疑问:剧本的题目是否改成“生死攸关的蜡烛”更好?针对这样的疑问,你们这些小观众又有怎样的评论呢?任选一个话题发表你的看法。
教师用拍戏的方式进行了巧妙设计、引导,其实就是旧汤换了新瓶,但就是这一有创意的设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兴致盎然,乐于参与其中,非常投入。
四、引导于学生思维的“反思点”
“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和发展”,这是许多教师的肺腑之言,同样反思也适用于学生。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新课与旧知的联系;课中,引导学生反思哪种方式最有助于学习、探究;课后,引导学生反思今天的学习成果及仍存在的疑问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了,学习态度更端正了,学习效果和情感也大大提高了。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教师的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知识、智慧、灵感、修养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巧妙地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使课堂教学熠熠生辉。幽默艺术作为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例如我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指名一位同学读书,他读到 “张飞嚷到:‘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个麻绳就把他捆来了!’”时,把“一个”读成了“一根”。此时,立即有学生指出。我随即答道:“果真是一个鲁莽的张飞!”既是对他读书草率的一种批评,也是对课本中人物的一个评价,学生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此时,教师正是运用了幽默性的语言,善意地帮助学生。而学生的笑,则是领悟,更是获取知识的快乐!
幽默为课堂注入了一脉新鲜血液,有了它,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有了它,课堂如同一首和谐明快的歌,旋律流畅,荡气回肠;有了它,课堂如同一幅构思不凡的画,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二、创新机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科学规范与否,而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我在教学《夹竹桃》一课时,打破教学常规,先教学第四节的最后一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这一点韧性指什么?”学生来了兴趣,立即在这一个段落中找到了相关句子,纷纷举手要求回答。紧接着我又追问:“院子里那些花”指什么花?学生纷纷在第三节中找到了那十四种花。此时,我适时引读:“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学生齐读了第四节。接着,我又引读:“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学生复读第四节。最后,我再读:“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学生激昂地读到:“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在这打乱自然段的一唱三叹的反复诵读中,学生既感受到了夹竹桃的韧性,也对作者的写法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于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应该归功于我对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吧。
三、板书机智
新颖的板书有时不仅让学生提纲挈领的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一种机智,让学生在板书的欣赏中感受到老师的机智!
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板书课题时,故意只写了“天游峰”。立即有学生喊到:“老师,错了,错了!”我说:“哪里错了?”学生说:“缺了个扫路人!”一下子,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上,也就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在学《半截蜡烛》时,我没有用教案和教参上对人物特点的列举,而是采用了画图:一个半截蜡烛,里面一个藏着秘密的金属管。在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逐步想办法时,我就在那燃烧的蜡烛上画上一道虚线,以显示蜡烛越来越短,情况越来越紧急!在学到杰奎琳端走蜡烛上了楼梯时,我把蜡烛的火苗改成了一缕轻烟,学生也因此而长吁一口气。当他们回过头来再读课文时:那种紧张气氛和人物的镇定在学生的朗读中都有了充分的体现。
四、生成机智
一、整合有效的练习资源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够系统整合有效的练习资源,如,课文中学习伙伴的提示、课后练习、课堂作业本等。将“学”与“练”无痕对接,融入课堂的整体学习。而同时追求朴实、扎实、落实的练习,是小学语文课堂走向优化的重要因素。
1.“以问带学”――以课后问题引领阅读训练
小学语文课后练习题揭示了课文的重难点,体现了语文训练的阶段性。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教师要将课后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
2.“以练代讲”――把课堂作业本纳入课堂训练
语文课堂作业本是为全面考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而设计的一本有针对性的练习本。因此,积极利用语文课堂作业本,实施有效练习,从而实现“减负”不“减质”的语文课堂教学。当然,在使用时,应该结合课堂,将这些练习进行加工后融入课堂。
(1)借助“课堂作业本”上的基础性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预习
如学习《童年的发现》时,第1题“读拼音,写词语”和第2题“根据句子意思,把画横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既可以作为学生预习情况的一项反馈内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第二天学习这篇课文时的作I负担。
(2)借助课内阅读类的练习,梳理文本内容,强化巩固对文本的理解
如《晏子使楚》课堂作业本第4小题――“默读课文,填空”教学时,即可适当将本练习进行加工梳理,设计成如下形式:
课文回顾:了解楚王是怎样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来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3)“小练笔”等类型的练习,提升对文本的感悟
高段“语文课堂作业本”中平均每一单元至少有一次小练笔,内容有扩写、改编、想象、缩写、拓展等,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在设计《慈母情深》小练笔时,笔者是这样操作的:
3.“以学定教”――以自主练习设计推进阅读进程
“以练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在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课堂练习。这些练习的设计要立足教材,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入不同形式的学习单,以一个个练习让学生充分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推进文本的深入研读。
学习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不但要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把感情写具体的方法,还要初步运用交替描写把画面写生动、写具体。所以,笔者设计了如下两个练习:
第一步,抓住一个画面完成练习,学习交替描写。
(这一练习指向“信息提取”和“整体感知”的阅读课堂练习。)
第二步:拓展想象画画,迁移表达,运用交替描写。
(这是基于课文语言和内容的阅读课堂练习。)
4.因问拓思――以课文学习伙伴的提示紧扣学习重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在课文中插入帮助学生学习,以“学习伙伴”呈现的话语。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料,引导学生自觉开展学习,从而形成主动利用该资源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充分展开训练过程
1.课前导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准备
课前导学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课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课前预习单”进行各类常规性、实践性的作业。
(1)常规性作业
我已认真读课文(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生字词;我认为文章中最易读错或写错的词语是( );我已在不懂的地方打上“?”。
(2)预见性作业
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读读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名字,根据人物的关系,用几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吗?通过对课文的预习,我认为诸葛亮是这样的一位人物:_________(可以用词语概括)。
(3)实践性作业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英雄豪杰的故事,比如说:_________,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要找他的故事读一读,我们来开个故事会吧!
2.关键性练习,引导过程学的充分
在以“课前预习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自学思考后;关键还要结合“课内学习单”,设计1~2个核心的课堂练习,撑起阅读活动的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在个人思考学习的基础上,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如执教《半截蜡烛》时,一位老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练习:母子三人是怎么想尽办法保护半截蜡烛的呢?快速默读,补充完成发展情节图。
3.整理拓展,增强实践运用能力
练习具有“检查、反思、巩固、引领”等功能,在教学的巩固与延伸环节,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拓展练习,让听、说、读、写与作业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白杨》一课的整理延伸练习:
(1)白杨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________,然后写爸爸________,最后写爸爸看到________。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神―微笑―( )―( )―( )。
(2)联系上下文,我读懂了: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实际上就是_________。作者借赞扬白杨树赞扬________,这样的写法叫做________。我还知道人们常用“蜡烛”指________,“老黄牛”指________。
(3)写几句话夸夸自己的老师或者身边熟悉的人,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这样的整体回顾中,既体现了作业的实践性,又沟通了课堂内外,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以练导学”的课堂教学还有很漫长的道路需要走。如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自学能力,并科学设计语文课前预习单、课内学习单、课后作业单,形成一套适合高段学生使用的练习体系,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建松.学习单的设计与运用[J].小学语文教学,2014(4).
一、利用语音的“空白”,引领理解内涵
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学生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些问题即使他们没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一旦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
课文《老人与海》中有:“阳光下,它浑身明光耀眼,头、背都是深紫色的,镰刀似的尾巴在水里出没,嘴长得像一根垒球棒,尖得像一张细长的脸。”有学生提出:“嘴长得”的“长”字,是读cháng还是读zhǎng?讨论后,有的学生认为读zhǎng,理由是这里是比喻的说法,将嘴比作垒球棒,而且读zhǎng与下面的“细长”的cháng在读音上富有变化;有的则认为读cháng,理由是形容马林鱼嘴巴的长,进一步说明这条鱼非常大,不是一般小马林鱼的嘴巴那么短。
其实,学生分析到这里的时候,“长”的读音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长”字所蕴含的意义,因为通过这个分析过程,学生已经较深入地理解了文句内涵,达到了阅读的目的。
二、教师呈现视野的“空白”,召唤深层对话
教师的“教”要由学生的“学”来定位。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大胆地将自己的“前见”隐去,也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将他的理解、体验、思考和见解隐去,呈现给学生以“视野空白”,会是怎样呢?
教《半截蜡烛》时,当学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等。”我提出问题:“杰克明知道转移情报失败,为什么还要搬回柴火并且生了火?这堆火对杰奎琳的成功转移情报有帮助吗?”学生一下陷入了沉思之中。对于第一个问题很多学生都给出了准确的理解,第二个问题却难住了他们。这时我请他们边默读课文,边静思默想,不仅要联系上下文,还要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学生经过一番思考与讨论,终于有所发现:杰克虽然想以搬柴火转移情报失败,但他沉着冷静地继续生起了火堆无意中帮助了妹妹的行动。因为有了这一堆火,蜡焰就显得微不足道,也转移了德军的注意力,所以当妹妹提出拿走蜡烛时,德国军官便欣然答应了……
这时,我适时地表扬了他们:“这些隐藏在课文深处的妙处,被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时静思默想体会出来了,很不错。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很有道理的。”教师有意识将自己的“前见”隐去,呈现出一种无声胜有声的空白结构,留给学生以自学、反思、调整、追问、探求的自由空间,比起滔滔不绝的知识灌输来,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完美地实现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视野融合。
三、追求课堂时间的“空白”,涵泳品味话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3-0057-04
反思十年课改,语文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我们的理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不仅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解决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然而,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传统教学思想仍左右着我们的教育行为,语文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思维僵化,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精神和能力;课改之路误入歧途、矫枉过正,“讲”多“悟”少、“问”多“思”少、 “夸”多“批”少,机械训练多,探究学习少、重技巧,轻本位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现象既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是对新课改的背离。试想,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外在表现形式,语文能力得不到培养,素养又何以养成?实施素质教育,岂不成了空话?身为一个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充满梦想的追求者,是多么希望在教育的茫茫荒原里开辟出一条通往理想殿堂的康庄大道。以“话题・研读・交流”为要素的“话题导学式”阅读教学模式便是基于阅读现状而做出的大胆革新。
一、“话题导学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图解与建构
1. 话题。“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师生之间或师生同文本之间就某一话题而展开的交流。话题作为谈话的中心,应用在阅读课中便是为了更艺术化的点击教学目标、教学核心(中心) 。但教学核心(中心)往往通过层层剥笋才可以显现,对师生而言,它是一项艰难的长途跋涉的学习历程,有时教师难免把偏教材,教学目的南辕北辙,势必造成课堂低效甚至无效。而话题对教学核心起到还原作用,为教师提供一条高效、起码有效的课堂教学之路。因此,对于话题的认识便显得非常重要。施教者要达到教学核心,就要全面认识话题,同时也要巧妙处理围绕话题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因为任何理论的东西都必须通过其外在形式的展现才有意义,问题便是教师围绕话题在教学坡度上巧作的阶梯。但是,由于教学核心的不易把握,无疑给建构者如何引入话题增加难度,这需要在比较中厘清:
结合图解,通过同传统教学相区分,教师应努力使阅读教学与学生个人的和社会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以形成阅读教学的共同话题。通过研究话题特征,便于教学中准确选择。
(1)切入趣味性特征。学习贵在有趣,趣味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深奥硬涩的话题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便会陷入沉寂。
(2)目标一致性特征。话题的确定应立于“教师、学生、教材” 三维一体的基础之上,这是确定问题的核心原则。切记盲目混乱、脱离文本、远离生活的提出问题,更不可能漫无边际的大论特论。
(3)问题合理性特征。对于话题的外在表现,话题往往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呈现,一切问题的设置要围绕话题而展开;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以“问题”为驱动来推进课堂教学进程。问题的提出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研究学生,关注学情。找到文本、学生、生活的切合点。
(4)策略创新性特征。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教学材料,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和学会阅读方法,实现教法向学法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因时制宜、不失时机地创新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研读。 现代认知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过程的。阅读教学是一项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在阅读课中,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在“话题导学式”阅读课堂模式中,研读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研读重在“研”的精神和“读”的方法。其教学环节包括:朗读预习―引入话题―研读探究―交流巩固。其中,研读探究、交流巩固,两个环节最为关键,它是突破教学难点,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当然,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度适宜安排,并不拘于形式。
(1)研读探究,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话题(问题),采用各种读书方法。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依据目标、深入探究,合作攻关,完成既定问题。
(2)交流巩固,要求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交流,检查阅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教师适度进行指导点拨,从规律、方法、思想等方面帮助学生学习。
“话题导学式” 阅读教学模式把“读”放在第一位,既要初读感知,又要细读品味。以“研读”为策略,以“话题”为切入点,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交流。传统教学模式的首创者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这一观点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控制,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观点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一“讲”独大,学生的思维僵化,与教师、文本的交流始终被限制在“标准答案”的范围内,这便妨碍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当然,学生也可以围绕话题直接展开交流,但交流的过程缺乏依据、脱离实际、脱离教材,其呈现价值不高。新课改要求阅读教学应该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所以,在研读基础上的交流便更具有价值。这表明,课堂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同文本、生活之间的一种动态交往行为。这种参与并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分享、情感的共鸣。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所学知识,才会产生强烈的成功感和喜悦感,产生求知的内驱力。学生唯有通过对话交流,即通过研读课文,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交流不仅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教学模式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彰显了对阅读教学本质的认识和实现阅读教学价值的理性图解。其中,“话题”既是核心又是切入点,“研读”既是策略又是过程,“交流”是价值表现,三者是点、线、面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具有导向性、研究性、探究性的高效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三、“话题导学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教学策略变革的必要性。如果梦想牛换了马腿就可以跑得像马一样快,那简直是异想天开。这警示我们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停留在理论高地,不经课堂实践的检验,都不能成为成功的模式。教学活动的成功必须要敢于变革教学策略。“在教育领域,策略主要指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 这便强调应以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为起点,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定教学环境,灵活机动的选择和组合相关的内容、媒体、组织、评价等手段,真正体现教与学的统一。由此,在教学模式指导下进行教学策略的变革,探求符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便显得十分重要。
2. 教学策略在教学模式中的实践与探索。特级教师于漪说:点睛之笔,把文章的精髓鲜明的突出在学生面前。阅读教学以“话题”为睛,以“研读”为笔,以“交流”为墨,勾勒一幅精彩纷呈的课堂生命图。
(1)趣味契合性策略
案例1:
《半截蜡烛》主要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围绕“半截蜡烛”同敌人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的故事。学生展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抓住细节,以“我最敬佩的人物”为话题切合点,指导学生发现式学习。
师:同学们,比较三人的活动,你最敬佩哪一个人物?
生:小女儿杰奎琳,她很可爱,天真。
生:我喜欢伯诺德夫人,她机智勇敢。
生:我喜欢杰克,是个小男子汉。
师:读书贵在知,你们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很好。能结合课文谈谈一家三口都做了哪些事情,让你敬佩。用笔在文中找找依据。
(学生快速投入阅读,边读别找。)
生:妈妈一开始就就想出了在半截蜡烛里藏情报的绝妙主意。
生:杰克在被敌人威胁的情形下,保持镇静自若。
生:小女儿杰奎琳以天真为掩护,最后保护了藏有秘密的蜡烛。
师:同学们说的好像有些道理。为什么是杰奎琳最后保护住了秘密呢?不是母亲和哥哥呢?是不是她的功劳最大?妈妈可是第一个就参与了斗争啊!
生:因为杰奎琳很天真、可爱。
师:你的意思要把功劳都给杰奎琳吗?妈妈和哥哥没有功劳?同桌支持哪一种观点,讨论一下。
生:因为这一家人里面,伯诺德夫人年龄最大,斗争经验最丰富,所以她第一个想到了办法。
生:妈妈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缓解了紧张形势。
生:杰克冒着生命危险借烛生火,虽然没有成功,但鼓舞了妹妹。
师:同学们能够这样思考,这是太好了,伯诺德夫人第一个斗争,并不仅仅在于她的斗争经验丰富,而在于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母性的光辉。杰奎琳的胜利更是全家人的胜利,没有母亲和哥哥的示范,争取时间,杰奎琳哪来的勇气和智慧呢?又怎会成功。
“寻找教师和学生的兴趣契合点可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加深两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教学片段中,以“我最喜欢的人物”为话题切合点,引导学生深入教材,学生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迁移对比, 进而走出教材。活跃了思维,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2)对比迁移性策略
案例2: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知道《珍珠鸟》一课讲述了作者冯骥才赢得珍珠鸟信赖的故事。那么联系生活,我们讨论一下人与鸟的关系,好吗?
生1:我爷爷经常给鸟儿捉虫子吃,鸟儿很幸福。
生2:我爷爷经常外出遛鸟,对鸟儿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生3:我觉得鸟儿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很幸福;我也想成为一只鸟儿。
师:笼中的鸟儿是否都很自由?笼中鸟儿的叫声是否都很悦耳?笼中鸟儿和你们的爷爷之间相处的都和睦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意见不一,讨论起来,有的坚持己见,有的改变主意。看来学生们遇到了难题。这时我便引用古诗,巧作对比。
师:几千年前,人类已经注意到了人和鸟的关系,既然大家不好回答,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么看待这种关系的,出示古诗:
白居易 《鸟》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宋)欧阳修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生:鸟儿的生命虽然很低微,也不能伤害,因为它们还要哺育后代。
生:笼子里的鸟儿很可怜,失去了自由。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珍珠鸟》这篇课文,同学之间交流感受。
生:作者很了不起,他赢得了珍珠鸟的信赖。
生:应该把珍珠鸟放回大自然,给它自由......
师:在人的世界中,我们倡导以人为本,那么在鸟的世界中,我们应该以鸟为本,这样才会赢得信赖的根本。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谈了人和鸟的关系。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有限,认识还比较感性,对《珍珠鸟》这篇课文的意蕴缺乏深层的理解。在处理课文时,有必要给学生一些新的认识。而这种新的认识需要新的教学手段的介入,引用古诗对比这一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准确的把握课文,并初步具有简单的分析、归纳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发展思维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3)评价激励性策略
案例3: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授《卧薪尝胆》时创设了这样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情境:
师:同学们经过学习,知道勾践卧薪尝胆是要再战吴国,那么同学们觉得我们现在需不需要卧薪尝胆?
生1:我觉得不需要,因为我们现在都很幸福。
生2:其他国家都不跟我们战争,不需要。
生3:我觉得表面的意思是不需要,里面的意思是需要。
师:(对第三位学生)这就听不懂了,能不能说清楚一定,我相信你可以说清楚。
生3:像勾践一样卧柴草,尝苦胆,我们现在不需要这样,不过那种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愤图强的精神是需要的。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薛法根老师通过创设富有新意的话题情境,指导学生自主探究、释疑解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面对学生的回答,薛老师没有简单对待,更没有拿唯一答案去衡量,而是利用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积极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参与问题探讨的热情。学生激活了思维,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话题导学式”阅读课堂模式引起的思考
2 无视文本。逆向批判。不顾文本原有的整体倾向,以现代人的“非语文”观念解读文本,并对文本作逆向“反思”。如在学完《半截蜡烛》后,有学生认为藏在蜡烛中的情报之所以没有泄露,主要原因是那位喜欢杰奎琳的德国军官心地太善良了;解读《祁黄羊》时,把主人公“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耿直形象曲解成“是一个诡计多端的人”;在阅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觉得白骨精很了不起,认为她虽然屡战屡败,但是精神可嘉,在哪里跌倒,又从哪里爬起来。此类脱离文本价值取向、人文精神错位的“独特体验”,完全偏离了文本传达的信息。悖离了文本思想视点,故而显得荒谬。
3 脱离文本。死抄硬背。对文本中有关字、词、句的深刻含义以及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的理解,不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用心体会,反复揣摩,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字典或参考资料上的说法,死抄硬背。例如在教学《印度洋上生死夜》时,有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第一个“抽搐”的含义时,就让学生抄下了如下的解释:“抽搐也叫抽搦。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可局限于某群肌肉或身体一侧,或波及全身,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一种表现。”如此脱离文本,一味依赖所谓的标准答案,必然会助长学生的懒惰心理,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兴趣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感到快乐又能很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提高学习的质量。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法灵活多样,培养兴趣
1.用教师的激情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教学情绪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激发作用,这已经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成功的经验。当教师情绪饱满,则学生情绪容易亢奋;教师情绪低落,则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这种影响关系是成正比变化的。所以,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以乐观的人生态度出发,寻找各种快乐的理由,教师一踏进课堂,就精神焕发,神采飞扬,心中只装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去,以强烈的爱心,高尚的爱国之情、爱民之情、爱党之情感染学生。也只有这种健康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迸发出强大的感染力,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2.巧编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古诗时,总觉得离我们现代生活很远,很难理解。尤其低年级学生学起来更觉得吃力,鉴于这种情况,我尝试用编故事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没想到学习效果很好。比如,在学“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时候,我先把这首诗读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首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学生个个敛声屏息,听得津津有味,好似身临其境。我看到学生因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而爱上了学古诗。
3.举例讲授,培养学生兴趣
我在讲低年级语文知识“形声字”时,讲到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时,学生一下子记不住且分辨不清。这时我讲个小故事:从前一秀才过桥时,见对面一年轻女子,就想凭自己的一点文字知识进行戏弄,说:“有木是‘桥’,无木也是‘乔’,加个‘女’字旁,你是小‘娇’”。那女子听后反唇相讥:“有米是‘粮’,无米也是‘良’,加个‘女’字旁我是你小‘娘’。”秀才被羞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学生听后哄然大笑,兴趣大增,懂得了形声字的意义,学得了形声字的知识。
4.学生表演课本剧,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走进课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就要让他们动起来。在教学《半截蜡烛》时,根据这篇课文的体裁,课前,我让学生准备表演课本剧。学生声情并茂的表演让我目瞪口呆,从台词到人物动作甚至细小的表情,学生的表演可圈可点,小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台下学生的阵阵掌声。学生欢快地有说有笑,连那几个平时很自由散漫的学生也加入了绘声绘色的讨论,这样的课堂让我激动不已,心里却不自觉地进入了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5.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设备电气化、教材形声化、表现多样化的特点,它的使用拓宽了教学的时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扩大了教学容量。形象化的教学,借助电、光、形、声的神奇配合,使得教学形式更直观、更形象,教学效率更高,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能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思路是:重在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形声结合,营造良好的氛围,不断将教学纵深推进,同时渗透时代精神,激发每位学生的崇高感,使命感,并在中结束全文,产生课已尽而意无穷的回味余地。
二、注重学生课外实践,培养兴趣
我国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么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我结合教学实际和我班学生现有的条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学习了《遨游汉字王国》后,我让学生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用错字的情况,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办手抄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展示学习成果。就这样每次活动完以后,学生上课积极讨论,不光学到了知识还学会关心生活,关心社会,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语文兴趣。
一、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标准评价建议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实施评价要面向所有学生,看到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实施课堂评价要打破教师“说了算”的弊端,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恰恰将本该属于学生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师生、生生平等互动的评价氛围,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发挥教师评价的引导、鼓励和激发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一句不经意间说出的话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一节课甚至一生的“评语”。
如在教学一年级孩子《秋游》这篇文章时,我通过媒体的演示和动情的范读,让学生感受到秋游的快乐, 并组织孩子一起到操场上,让大家寻找秋姑娘的足迹。回到教室后,我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有的说:“秋天来了,小草穿上了黄毛衣。”有的说“我很快乐,我对着白云喊‘你好吗?’,白云笑眯眯地看着我。” ……还有很多充满童趣的语言,我想这都来自于他们亲自去生活中体验那种快乐。在评价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朗读时,以“你就像个小小朗读家”、“你真是太会读书了”、“你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来鼓励孩子。因此,我得出,生活中教学可以为教师的评价语言创造出更多精彩。
2、引导学生在互评中学会欣赏和肯定
正是由于同伴的认同和肯定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互评环节,让他们在互评过程中学会欣赏、学会肯定、学会反思、逐渐成长。以阅读教学为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读书的声音大小、情感色彩、发音吐字准确性、流利程度、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如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我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表演。表演结束后,让大家针对同学们的表演展开积极的讨论,并对同学们的角色表演进行评价。很多同学的评价语就十分精彩,如“李同学简直是名艺术家,把伯诺德夫人都演活了!”,而被评价的同学则更加自信了!
3、引导学生学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过程是开启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能过程。在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评价方法和态度上给学生以指引。以汉字书写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汉字书写的笔顺、整体框架美观程度、整洁程度、大小等方面加以评价。
比如:在《钱学森》一课中,学生在课前查照资料时,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并在课文的学习中结合资料了解了有关钱学森的更多内容, 由此结合习作6:介绍名人,在课后我班开展了“ 走进名人、伟人生活”的实践活动,同时同学间还展开大讨论,将自己读到的、想到的和大家分享,在交流中明白更多的道理。这样,比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 灌进”伟人、名人的知识来的要有效果的多。通过这一项活动的开展, 我们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还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后对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孩子们都能说的头头头是道呢,不少同学在之后总结了自己的优缺点,针对不足还进行了纠正计划,分外可爱!
二、使用蕴含启发性、生成性和人文性的评价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在教学中起着很大作用。教师赋予个性灵活的语言尤为重要。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言要具有启发性、生成性和导向性。
1、评价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蕴含启发性的评价语言如同一缕智慧阳光能深入孩子心灵,让深藏心底的艺术的种子、智慧的种子、和谐的种子等许多种子生根发芽,苗壮成长。
如教学《狼和小羊》时,让学生戴上头饰上前表演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创设了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并能使他们更直接地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加以发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比我们平时的说教所起的教育效果显然要好得多。教师在评价孩子们的表达时,用上:“我觉得你的想法很不错”,“你的特别有道理”等评价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学会了比较,学会了推理,尝试着反思和探究。
2、评价语言要具有生成性
新课程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创新与生成,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相机调整预设的目标和程序。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和利用一切资源,抓住每一个机会,用自己的评价语言带领学生不断拔节成长。
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听写词语,其中有两位同学在黑板听写。听写结束,大家对照课本相互检查。在黑板上听写的那个女生把“几十户人家”写成了几十尸人家”,孩子们纷纷指出。老师没有批评女同学,而是微笑着对大家说:“今天听写效果很好。大家都能够对照书本相互改正错字。有趣的是有些字写错了就认不出来了,而有些字写错了就变成了另一个字,让你永远也忘不了。你们看‘几十户人家’的头上一点少了就变‘户’为‘尸’了。这一点就像人的脑袋,人的脑袋都没了还能活吗?当然就成‘尸’了!”(孩子们都哈哈的笑了。)同学们,其实汉字很有意思,每个汉字都想一个小迷宫,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故事等着你去寻找。”这本来是学生错写的两个字,但是教师及时捉住了这一契机,利用学生的错误,生成了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富含生成性的评价语言即保护了W生强烈的自尊心,又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课堂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了生机与可能。
3、评价语言要具有人文性
一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请了两位成绩悬殊较大的同学朗读课文。结果,成绩较好的同学当然赢得众生好评,成绩较差的那个孩子迎来的则是大家的一致否定:声音小、语句不通顺、没有感情、有错别字等。老师接着说:“谁还能比他读的更好。”此话一出,这个孩子脸更红了,头埋更深了,一节课再也没主动举手。试想,如果这位老师能够以学生自己为参照,运用以下语言:
“结果不是最重要的,积极主动参与是最棒的。这一点上我们要向你学习。“
“读书并不难,多读几遍一定就可以。老师相信你能行。”
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语言即能让被评价人虚心接受、增强自信心,又能让其他孩子学会包容、等待,提升综合素质修养。
一、基础: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践行高效的小组而合作学习,创建合理配置的学习小组是关键。学习小组的科学配置,能够让小组内成员明确自身承担的职责,同时也能在自身付出努力的同时享受合作带来的他人智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建合作小组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班级实际,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差距有限,但同时也要确保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彼此互补,从而为相互之间的帮扶奠定基础。
1.常规性分组:让每个成员绽放精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频率较高,为了课堂组织的方便常常采取最常规分组的方法,即按照学生的座位安排顺序就近分组的方法。这样的分组方法建立在学生座位安排的基础上。通常教师安排学生座位时就已经通盘考量了学生之间在性别、能力、个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合理统筹的安排。这样的分组方法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操作,对于正常课堂教学秩序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学生能够节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小组内合作的效益。
2.分项性分组:让每个成员形成互补
即教师依据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引导学生采取自由组合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教师统筹安排各种类型的学生,既有学习成绩拔尖、出类拔萃的同学,也有学习能力稍弱需要帮扶的后进生;既有善于表达古灵精怪的调皮鬼,也有态度踏实严谨的小博士。教师让这些不同类质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就是让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小组的合作学习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达到人人有发展、个个有提升的效果。
二、保障: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学习氛围
1.在时空上:为学生的合作学习铺路架桥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是要让学生解决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这就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和准备空间,否则合作学习会流于形式,浮光掠影一般毫无实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交出“教”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拥有独立思考的机会,真正发挥每个学生个体的价值和作用。
笔者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了让学生合作探究扫路人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留出了接近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阅读、发表见解、综合归纳、调整反思,从而得出小组学习的成果并在全班交流。正是由于合作的时间充裕,学生的学习成果才能得到根本性的保证。
2.在关系上: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清除障碍
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必须依托于小组内成员的精诚团结和相互协作,务必发挥每个成员自身的价值,决不能演化为优秀生将自己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后进生,实现新的填鸭式教学,更不异化为优秀学生的独角戏表演。而要彻底让每个成员有效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就必须在班级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让学生都充满自信,能够感知到自身为小组合作作出贡献。
三、策略:选择有效契合的合作学习方式
1.在角色表演中各司其职
角色表演需要众多演员之间心有灵犀的默契配合,有时更需要教师与观众之间心灵的沟通,有语言、情感、思想的交流。因此,角色表演无疑是一种非常棒的合作学习形式。在阅读教学中角色表演的合作性质,不仅仅体现在表演展现的过程,更体现在演员之间彼此协作进行准备阶段。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为了表现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国军官机智周旋的故事,学生从各自承担的角色出发,认真研读文本语言,交流人物内心情感的感受。
2.在交流辩论中反思悦纳
一、找准“度”――体验发展的逻辑起点
儿童体验是经历自身非本性的紧张与充满冲突的过程,而“度”的把持则是对这一过程的缓解与平衡。观照中庸之“度”即“用其中”,教师可以准确机智地选择好体验的逻辑起点。
1.毋意:不悬空揣测
准确触摸语言的意义世界,不能脱离语言的情境妄自体验,“想当然”“自以为”不可取,应以文本为本。如《早》一文,以花喻人的梅花意象朦胧、“早”字故事简单易读,学生可能不会及时建立起鲁迅的伟大形象。这时不能让学生凭空交流体会,应引导他们在反复品读中感悟到:梅花的品质正是鲁迅的品质,梅花就是鲁迅本人。
2.毋必:不绝对肯定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珍视”的基础是尊重。我们对学生的体验应有所肯定、有所区别,不能不加选择照单全收。这样的泛体验之如果存在,是对“珍视”的曲解,导致“绝对肯定”以“独特”的方式存在。
3.毋固:不拘泥固执
对学生的体验感受,我们要筛选、有价值地甄别,但也要适度包容。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学生体验的关键词隐藏在课题里,一读便知。但文中“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等语句,让学生产生了一些新体验。
4.毋我:不唯我独是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2]阅读教学最忌“早有定论”和“集体意见”。真正的教学应挖掘语言的“潜在物”,如从调达的前后变化中来看其品质,学生的认识就会走向深刻,体验也就更加强烈。
二、品味“趣”――体验内化的过程建构
体验是一种过程思维,也是创造并内化知识的过程。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文本的结构特点与心理发展之间的联结点,通过对过程思维的经历反思建立自我概念,并在新的情境中不断完善对文本知识的主动建构。
1.入境:发现意象流动的美趣
儿童入境应建立在文本还原的基础上,在生活情境中才能对语言提供的审美领域自由地欣赏与感受,用直觉捕捉并构建文本的形象。
教学《望月》片段:
师:我们欣赏过日出喷薄的壮阔,也赞叹过晚霞满天的绚丽,那么月光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
生:月光的美是一种安详的美。文中说,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她的清辉,真像母亲安详地、慈爱地看着我们。
生:我觉得月光的美是一种宁静的美。多么宁静而祥和的月夜啊,我被深深地陶醉了。
生:月光的美是一种跳动的美。
这种喜爱使学生在情感逻辑的驱动下,在一种妙不可言的状态中,通过自己的想象、深思、移情、悟解等心理因素碰撞、融合,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得新的意义。
2.亲历:追求思维砥砺的理趣
儿童对语言文字的习得实则就是要不断经历着创造、验证、获取的过程,每个新意义的产生都使思维处于积极提升、富有张力的状态。
教学《半截蜡烛》片段: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杰奎琳,二是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出根据说服对方吗?
生:应该是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杰克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不,应该是妈妈,她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辩论使学生的体验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两种意见”引发学生深入文本,寻找支撑性的证据,得出三种不同的观点,呈现出思维的理性之美。学生发掘的文本价值越高,不断生成和有待拓展的经验时空就越广阔,审美的意义就更加丰富,认知图式的建构也就不断深刻。
3.同行:享受心灵共振的情趣
儿童带着积极的情感对文本全身心投入探究,在情趣不断获得和生成的过程中,尝试循着作者创作的路径,与其对话“同行”。
教学《黄鹤楼送别》片段:
师: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这是一杯深情厚意的酒。
生:这是一杯充满敬仰的酒。
生:这是一杯充满不舍之情的酒。
……
情感是学生体验的内容、过程和动力。多个角度诠释“酒”的厚重,说明学生对诗有解读的渴望,情感体验的产生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揭示了学生探求文本路径的思维轨迹,把揣摩作者的内在情感从潜在的“猜想”变成现实的语言实现。
三、执守“格”――体验归宿的应然境界
任何活动都有其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则。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在于“物我合一”,映射到现实教学中,儿童体验就要遵循包含其自身在内的诸多之“格”,这样才能快速深入文本核心,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1.情境言说:主客交融
儿童体验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实现文本语义、经验向自身的“转换”。一旦阅读开始,感知、理解、想像、联想、情感等审美心理因素同时介入,儿童通过客观的“精神世界”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对象化为一种客体存在,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获得高扬的生命体验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于是就有了“我在世界之中,世界也在我之中”的交融之境。
2.文本意味:言意共生
文本内容与形式带有作者的思想意味,儿童体验应得言得意,观照文本的整体存在。文本包含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体验,形态应该是立体的。儿童的体验只关注文本的内容或形式都会造成审美对象的缺席,走向肤浅。如《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学生的体验容易滞留在故事情节中,忽视三次杀大黑骡子的对比以及对文本意图和时代背景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只能是表层的浅体验,并不能触及语言的内核。
3.儿童本真:情理合一
在体验中,理性和情感相互渗透与有机融合,二者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一旦理性占据文本,势必将语言规范化、制约语言的情感生成,走向技术阅读,强调了语言的工具性。如《司马迁发愤写》一文,过多的情感体验容易获得人物形象,却不容易获得语言的表达形式以及语言的本质力量。只有理性和情感的完美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体验,而且儿童的情感与理性都是积极的、自由的,当体验达到顶峰就会获得一种至美至乐的生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