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英语口语实训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市场对既懂商务知识又具备英语技能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同时也对商务英语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其人才培养应朝着具有较强综合性应用能力的方向努力。商务英语的口语化是商务英语最具有实践性的一个特点,作为在就业环境中学历并不占优势的高职生,如果具备熟练的商务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商务英语口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社会性较强的主干课程,有着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学特色,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对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实践和研究。
一、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要求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具有不同于一般口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首先,它的教学内容更多地涉及商务日常活动,内容涵盖了商务活动的全过程,与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动向密切相关。其次,教学环节实践性较强,教学过程高度模拟现实商务活动情景,既包括迎接外商、电话联系、安排行程、购物、宴请等日常国际商务活动,又涵盖市场调查、订购、谈判、签约、支付、装运等基本国际商务环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参与这些情景模拟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另外,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需要很大程度地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学,如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公关礼仪、跨文化交际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商务英语口语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以提高学生在商务情景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为目标的一门主要课程,实用性和目标性很强,能直接体现学生商务英语水平。但由于该课程历史较短,加之传统英语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条件的局限、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课时欠缺等各方面的原因,该课程尚未形成一个比较规范的教学体系,还存在如教学模式单一、教材选择不科学等方面的问题,总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三、增强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经过三年的口语训练,学生毕业时口语水平应达到什么程度,能否在未来可能遇到的交际场景中迅速反应,对答如流,不受繁琐的商务程序所影响,也不被专业词汇所迷惑,这些都是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思考和准确把握的问题。笔者通过数年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实践和思考,提出增强教学效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确立更明确的教学目标
根据高职教育即就业教育的特点,确立与专业相关的岗位群对商务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如:国际商贸业务中的办公文秘、商务现场翻译、商贸业务等岗位所需具备怎样的业务素养和商务英语口语能力。然后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设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内容。
2.选择更科学的教材
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重其内容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结合,要在充分体现语言知识和专业内容的基础上突出教材的交际性和信息性。教材的具体设计应采用模块式和任务活动型,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制作质量精良的教学磁带和光碟,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课件,以及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建设等。
3.采用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情景交际式教学法
交际法是20世纪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流派。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主张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通过句型加情景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根据当代交际法理论,在设计口语活动时应尽可能考虑将真正的生活情景、真正的交际目的和真正的角色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谈,从而激发他们参与交际活动的兴趣和活力。教师在课前应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商务口语交际的资料,然后在课内通过多媒体播放,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觉,扩大信息输入量,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如观看外贸洽谈的影像,学生通过观察获取表象和基本情节后,初步产生用语言表达的欲望,并且对如何进行类似交际行为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这时再阅读教材提供的文字材料,或听与教材相关的语音材料,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注意到与情境相关的语言特点,获得直观立体的贸易洽谈的语境知识。
2)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意义是首要的,强调任务完成的有效性。学生在参与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会更主动地调用所学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来完成任务,并通过不断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相关知识运用,因此能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能力。任务型教学强调任务执行优先于语言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在使用语言时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更关注交流中意义的传递,减少对形式的关注,因此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与交流的信心。
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前任务,即任务设计。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等。任务环,以个人、双人、小组等形式执行各项任务。小组向班级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后任务,由分析(教师分析并评价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联合运用多种方法,如两人活动、小组活动、话题讨论、游戏、竞赛、自由演讲、角色模拟、新闻会、看图说话等。
3)实训教学法
由于商务英语口语的高度实践性,学生应该更多地接触公众性的商务活动,如参加外贸公司的日常活动,去商品交易会和房产交易会的现场,等等。在这些场合中,他们可以了解商务活动建设多个校内实训室及较好的校外实训环境,日程和规范,实践课堂和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积极钻研的能力。学校应该多给学生创造这样的实习机会,搭建良好的实践实训教学平台,如:商务实训室、企业、行业协会和国际会议等。还可以与某些会展中心和外贸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生也应该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多加实践,学以致用。
总之,要想增强商务英语口语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就必须改革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师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语能力,才能不断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商务口语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樊晓燕.浅析交际法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2):142-143.
[3]邓庆.交际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双语学习,2007,(06):8-9.
“视听说一体”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运用、视听素材,借助多媒体,以任务为基础,首先将语言信息输入,再经过学习者内化吸收后通过小组配音、短剧表演等方式输出,即以视听为前提,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基点,以期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口语实训的质量。
一、影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因素
1.方言的影响使得语音不标准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学生的普通话都不是很标准,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因此地方口音及英语基础都对英语口语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这其实也与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英语教育有关,大部分基础英语教育的老师由于轻口语重语法忽视了学生在讲英语这一能力上的培养。因此,由于缺乏英语口语方面的锻炼和训练,导致在课堂上不愿意开口。在进行口语练习时,很多学生怕出错,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更不愿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导致大部分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仍然操着一口中国式英语,甚至是“哑巴英语”。
2.母语思维使得的口语表达不地道
几乎每个的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都会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听到英语再翻译成汉语进行理解,然后用汉语思考出要表达的内容,最后翻译成英语说出来。显而易见,这样的思维过程,一定会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如果始终以这样的逻辑思维来讲英语,永远不会说出地道的英文,而是说成中国式英语,即使学习英语多年,词汇量再大,在口语表达上也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缺乏信心羞于开口
由于缺乏信心而羞于开口,尽管许多学生已经意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并且知道提高口语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张开嘴,勇敢地说出来,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克服恐惧、害羞的心理。其实在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是很渴望有锻炼的机会,但由于基础差,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怕发音不标准,表达不准确而被人嘲笑,因此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总是沉默是金。所以,这些学生直到大学毕业,英语口语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提高。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作为一位一线的大学英语教师,深切感受到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还是较差的。有很多学生都是在被动地学习英语,如果老师不点名基本上都不会主动发言。近年来,随着各个高校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以及多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大胆尝试及应用,大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英语口语人才。但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仍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陈旧的教学方法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言堂的形式广泛存在,缺乏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氛围。口语教学往往是教师机械操练,缺乏师生间情感、思想、信息方面有意义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去运用语言和培养交际能力。
2.语言环境的缺乏
有人曾经说过,在国内学十年英语不如在国外待一年。可见英语的语言环境和氛围是多么重要,而现在中国就缺少这样一种自然的英语环境。而所谓的外教课和双语教学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解决实质问题。
3.僵化的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有些学校不单独开设口语课,口语属于听说课的一部分。许多班级人数在五十人以上,甚至超过七十人,使得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不均等。
4.凌乱的口语教材
英语能力的提高应是“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彼此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受以前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制也缺乏口语练习的内容,主要以语法、阅读为主。
三、“视听说一体”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改进口语教学和培养学生口头交流能力
人类的语言是从听说发展起来的,我们幼儿时学习母语也是从听说开始的。在日常交际中听与说往往是相伴而生的,有输入也有输出,这才形成交流。只有通过输出,才可以对输入结果加以验证,学生的理解才会在自己的输出中得到确认、修正、补充和完善。大学英语把听说分别设置成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两门独立的课程,往往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1.“视听说”口语训练有利于强化中国人口语
据国外学者实践研究证明:在阅读中我们只能记住30%,只听能记住20%,通过其他方式:触觉、味觉、嗅觉、肢体语言等记住其他的50%。因为我们中国人在英语方面阅读能力较强,口语听力较弱,而“视听说”口语教学方法首先以视觉为引导,带动我们的听觉神经,全方位调动每一个细胞学习英语。“看中听、听中写、听中说、说中学”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通过大量“英语广播、电视、电影、歌曲、名人访谈、脱口秀(talk show)”等实战场景,使学生将语言、技能与文化融为一体,全面系统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实用能力,
2.“视听说”口语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通过听课、观察、模仿等方式学习。而现代英语口语教学中,为适应外贸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特定环境中熟练自如地运用口语进行沟通的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开展主题突出、情境真实的互动情景教学。如指导学生观看真实的口语交际场景,鼓励学生组建小组,对视频材料进行模仿和创新。课堂上,就材料中所出现的问题向学生提问,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话交流,引导他们自然地进入真实情境,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同时让学生就所扮演角色,畅谈自己体验和感悟,进行分组讨论,使每个人都参与口语实践活动;还可让学生就热点话题进行辩论,让学生自由组合,现场发挥,激发他们提高口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愿望;布置“任务型”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课后延续训练,鼓励学生听广播、读报纸、查阅有关资料并积极参与课外英语口语活动,如英语沙龙、英语演讲等。
四、结束语
学生口试成绩优秀,听力水平也大大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学生的言语能力和交际能力也与日俱增。同时,英语口语教师也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还必须努力钻研教学,熟练驾驭教材,才能使口语教学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交际能力的场所。
参考文献:
[1]贾冠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1,(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001-02长久以来,我国的许多外语学习者,甚至是一些教师都认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只要学好语法,多背词汇,纠正发音并进行反复的操练,就一定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门外语。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外语学习者,包括那些历尽千辛万苦通过高考、外语基础较好的大学生在外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缺少真实语境,缺少与英语本族语人互动的机会。在这种不利的外语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只能依靠教师的口头描述和自己的凭空想象去理解,而往往却不知道所学的语言形式与何种情景语相匹配和应用,因此哑巴英语成了一种尴尬的必然结果。由于目前国内尚无将“补缺假设”理论和教学过程联系起来的实证研究,这使该理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基础上,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可证性有待考证。所以本研究试图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科学的量化研究,即从传统的直觉经验方法向基于实验和统计的实证研究方法转移,从而使得该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可证性和应用性。
一、“补缺假设”理论及对金融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1.“补缺假设”理论
“补缺假设”一个听起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词汇,其实是一种外语学习理论。该理论(The Compensation Hypothesis)是由我国著名学者王初明教授在2003年提出的,旨在阐释专业外语学习的机理。补缺假设(王初明2003)认为目的语语境知识的缺失是造成母语迁移的原因之一。此理论从外语学习环境的特点出发,根据语言使用离不开语境这个常识进行深入推理,将长期被忽视的语境知识学习提升到必不可缺的位置,将原本一直归于语言形式补缺的母语迁移转而归于母语语境知识的补缺。提倡在自然语境中学习外语,而在外语学习环境中,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手段来弥补语境的缺失。这一观念的改变为如何看待外语听说读写提供了新视角,为改进外语学习和教学提出了新思路。
2.“补缺假设”理论对于金融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哑巴英语”和“中国文化失语症”是英语交际中的两个极端情况,反映出英语教学中两个被忽视的重要环节。根据“补缺假设”原理来分析金融专业英语实训教学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应从语境和英语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进行补缺,才能够使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英语口语能力,才能够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从外语学习环境的角度 ,提出“补缺假设” ,由于外语环境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 ,在外语理解、习得和使用的过程中 ,大脑中的母语语境知识介入补缺 ,进而激活与母语语境知识配套的母语表达式 ,母语迁移因此而发生 ,影响外语学习。补缺不是指因外语表达式的欠缺而由母语结构去替代 ,替代的发生是语境知识补缺的结果。
为了适应滨海新区新兴的金融商业圈需要,金融专业英语课程是围绕金融业务服务这一主题,针对金融专业学生而展开的英语口语教学与实践的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训课程。它要求学生既有基本的英语语言功底,还要懂得金融业务及财经专业知识,并能掌握口语表达技巧以及一定的专业术语。这对于基础不是很扎实的高职学生来说,要求之高之难是可想而知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原则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而“补缺假设”这一理论正好从英语学习环境的角度,提出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该理论为专业语言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我们重新认识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英语教学,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思考。
二、研究设计
1.拟解决问题:在“补缺假设”理论的指导下,是否可以对以往被认为不尽合理并枯燥缺失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评价,是否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课件弥补自然语境的缺失;向动态教学手段倾斜,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专业术语等语言材料进行量的积累,进而大量模仿演练达到质的改变,验证 “补缺假设”理论在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假设,从而使学生们在模拟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中熟练专业词汇语句,提高交流及应变能力。最终使我们的金融专业英语课程变成就业上岗培训项目,充分打造高素质的金融从业人员。
2.研究方法方案
(1)基础性调研:在实验开始以及结束时,学习者都将接受一次问卷调查。通过对比了解学习者专业口语现状、水平及其对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兴趣、授课方法、学习态度等是否产生了显著变化。
(2)实践应用:通过对英语口语水平相当的两组平行班进行的对比研究,来验证“补缺假设”理论在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假设。在实验阶段,实验班采用“补缺假设”理论教学法,而控制班则采用传统教学法。两个班除了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课时都是相同的,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及客观性。
(3)数据采集:研究者将收集记录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模拟场景等语言环境的静态资料(如:照片)动态资料(如:模拟录像)及PPT资料,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小组积分制,对每次的模拟演练进行评分,并把成绩量化为数字。
(4)统计报告:运用前、后期调查评测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从而检验接受“补缺假设”理论教学法的实验班学生的测试结果是否优于接受传统教学法授课的控制班学生。
3.特色与创新
该研究为语言学理论联系高职英语教学实际的实证研基础和可操作性。本研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科学的量化研究,即从传统的直觉经验方法向基于实验和统计的实证研究方法转移,从而使得该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和可证性。并且最终能将该理论应用到教学法中为编写教材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补缺假设”理论对于专业英语实训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补缺假设”理论对于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假设,使学生们在模拟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中熟练专业词汇语句,提高交流及应变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金融专业英语教学真正有效地转变为实训实践教学。对“补缺假设”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是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进行的重新评价和使用。将现代语言学理论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拓宽了研究的视角,在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上更加具有建设意义和推广价值。参考文献:
目前,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多数由公共英语教师担任。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无法与学生深入交流。由于教师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在备课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压力。也有少数院校聘用医学教师从事医学英语教学,但其在语法、口语方面又有所欠缺[3]。
1.2缺乏权威、统一的医学英语教材
目前市面上正规出版的优秀的基础英语教材及配套的光碟、磁带及电子版教材品种繁多,相关的辅导资料也很丰富。相比之下,医学英语教材的发展明显滞后,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为选择合适的教材而感到头疼。部分院校自行编写校本教材,但在权威性和全面性方面还有待提高,难以保证教材的高质量[4]。另外,医学英语口语方面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
1.3评价体系不科学
目前,医学英语口语评价主体主要是任课教师,没有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中。对于专门开设医学英语口语课程的院校,教师一般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没有开设英语口语课程的院校,教师一般仅仅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如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口语学习进行评价,甚至有些院校根本没有将口语纳入医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另外,许多教师只关注学习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态度和方法则很少进行评价。由于医学英语口语评价的工作量比较大,执行起来也比较复杂和麻烦,所以许多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常常忽视评价的质量,甚至仍沿用基础英语口语的评价标准,无法反映学生医护、医患沟通能力,缺乏专业特色[5]。
2理论基础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首次提出案例教学法,这种采用真实案例的授课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案例教学法进行研究。国内对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刘新荣[6]在对案例教学法内涵、原则及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研究生公共英语口语课的教学原则及教学设计。方平、钱放等[7-8]研究者以某一单元案例教学为例,通过问卷评价案例教学的效果,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研究案例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效果,并总结其优势。相比之下,案例教学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凤毛麟角,仅有唐娟、袁月红[9-10]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医学英语中的应用效果。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在医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是必要的、可行的。但目前国内缺乏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医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研究,而且对于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的整体设计和实施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也只停留在单一层面上。
3实践探索
3.1课程设置
我院在第一学期72课时的公共英语和第二学期36课时的医学英语之后,于第三学期专门开设了36课时的医学英语口语课程,具体英语课程设置及目标见图1。在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公共英语基础和掌握了一些医学英语术语和语法知识之后,再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符合学习英语的规律。根据课时安排,学习内容共设置12个单元。教师通过认真备课、精挑细选,建立了案例素材库,并征得多方专家意见,在反复论证后,最终确定了12个案例,涵盖了职业道德、医学前沿、传染病、职业理想、公共卫生等方面。遴选案例时应根据以下几点原则:(1)案例选取的数量要大、范围要广,并且要与时俱进;(2)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案例;(3)案例的深度要有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4)案例呈现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如既有文字、图片等传统的形式,又有课件、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医学英语口语课程案例库中的一些案例素材见表1。
3.2课堂教学
以其中一个单元“人类克隆”为例,呈现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大体将这一单元的教学分为3个阶段。(1)课前准备阶段。从学生性别、口语水平、交际能力、性格等方面考虑,以自愿为原则,均衡地将实验班分为5组(A、B、C、D、E),每组由7名组员组成,每名组员课前准备阶段的分工不同,获得的分数也不同,组员根据自愿、协商的原则自由挑选任务并获得相应的分数。这一模式不仅确保了课前准备时小成员较高的参与度,也为教师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要求学生课前搜集并自学相关医学英语术语、句型和语法。因为口语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练习,所以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讲解较精读课少很多。而且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积极地参与讨论、流利自如地表达观点,才能得到有效训练。(2)课堂教学阶段。根据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通过对医学英语教师的访谈,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和本门课程课时的安排,笔者制订了每个单元的课时分配,见表2。课时的分配只是为了指导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保证学生口语训练的时间,而不是要求教师死板地照做。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活动实际开展情况和对课堂的掌控,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需要强调的是,在学生30分钟的讨论和自由辩论时,教师不能作为旁观者,要扮演好“引导员”的角色。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讨论话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巩固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医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3)课后复习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对本案例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撰写500字的报告。教师批阅后,选出最佳的报告并对其小组给予平时成绩的额外加分,计入最终期末成绩,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将案例讨论时涉及的医学英语术语、主要语法、句型、交际技巧以及教师本人对案例的评述报告用英文以书面的形式(即讲义)分发给学生,便于学生课后复习。有学生反映口语课就是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发言,下课时知识点就全忘了。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测试巩固。所以笔者在授课计划中除了期中、期末测试外,又加了两次阶段性测试。
3.3评价体系
医学英语口语课程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不仅强调学生的评价主体性,还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要求教师明确评价目的,认真实施评价措施,充分利用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来改进教学方法。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进行相关文献研究、向兄弟院校借鉴先进的经验,还在校内开展研讨,主要研究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如何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合理融合;(2)如何避免人为的主观偏倚,特别在学生互评时如何避免受人际关系的影响;(3)如何合理分配各个评价内容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最终制订出如下的课程评价体系:期末口语测试占20%;期中口语测试占20%;学生自评占5%;学生互评占5%;课堂表现占20%(主动回答问题、活动参与度、PPT演示及汇报);两次阶段性测试占10%;课外作业(课前任务、课后撰写总结报告)占10%;出勤率占10%。
3.4第二课堂
在课堂上,由于班级人数多,每位学生口语训练的机会很少。在其他学生面前,有些口语能力差的学生由于自卑心理不敢开口,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与课堂口语训练的积极性[11]。而在第二课堂中,医务剧表演比赛、实训基地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英语角、英文医务剧欣赏等系列活动,创造了真实的、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国际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高职院校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talent;training objectives;training program;vocational 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217-02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走出去”的战略下,一大批国际工程承包(施工)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铁路、公路、地铁、房建等项目的工程承包业务。近几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承包商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份额稳步提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市场已经遍及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迅速发展,施工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问题日益突出,它们急需更多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加入到这队伍中去。
面对施工企业对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抓住历史机遇,决定以国家级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开设“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专业”试点班(以下简称“国际工程试点班”),培养高职类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
1 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到中国铁建集团总公司、中国土木、中铁十八局和十五局等有海外建设项目的企业集团深入调研。企业普遍认为,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应区别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有特色、上手快”的“一专多能”一线施工技术人员。企业对高职所培养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能够坚持在施工一线工作。近几年在国家“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施工企业大步走向国际工程市场。2009年仅中国铁建集团承揽海外工程项目72项,海外新签合同额达人民币597.155亿元,同比增长41.6%;待完成合同额1204亿元,同比增长45.4%;海外工程承包实现收入达223亿元,同比增长29.7%。国际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是一线技术人员需求量比重大,所以随着承揽项目的增多,施工企业严重缺乏现场工程师(Site Engineer)、试验工程师(Testing Engineer)和测量工程师(Survey Engineer)等一线技术人员。
二是要“一专多能”。所谓“一专”是要求国际工程技术人员要精通本职岗位技能,如测量工程师要掌握测量原理、测量方案的编制、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数据处理等专业知识。而“多能”是指技术人员除了精通本职岗位技能外,还应了解其他岗位技能,以便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同事完成工作任务;如测量工程师不要求能够掌握工程试验仪器操作和试验数据处理等知识,但能在试验工程师的指导下做一些试验的辅助工作,如取试样等。
三是要有专业外语的听、说能力。目前,从事国际工程施工高技能人人才状况令人堪忧,要么懂技术不会外语、要么会外语不懂技术。而国际工程急需的“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懂商务”的“四懂”国际化施工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根本不能满足施工企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上述要求,校企共同制定了高职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国际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工作岗位,培养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进行土木施工设计、试验、技术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和方法;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国际标准、运用国际语言交流、具有国际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
2 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确立了高职院校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后,培养目标应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2.1 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学制为三年。培养方案强调“做中学”,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国际工程施工专项能力。各年级段实践教学的侧重点为:
一年级侧重加强基础英语、口语训练,学习国际工程商务礼仪常识等,使学生具有国际工程视野,熟悉国际规则、惯例和多元文化,具有国际化理解能力与跨文化适应能力;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二年级侧重加强专业英语学习,强化口语训练;选择优秀学生到国际工程施工现场参观,使学生亲身体验国际工程施工项目。开设专业课程,培养学国际工程施工专项能力。三年级加强专业口语训练;参与国际工程的管理与项目施工,加强国际工程实训,到国际工程施工项目上,实战工程管理、施工口语等技能。外籍教师、专任教师、工地现场技术人员和专职英语教师共同指导。
2.2 构建课程体系 在原有的高职高专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培养目标,补充一些新课程,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国际社会政治与文化》,介绍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宗教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增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多元文化,能够在国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与外方人员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避免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的冲突。
开设《英语社交口语》《土木工程施工口语》等课程。使学生熟悉国际商务礼仪,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应用国际语言与外方人员交流。增设国际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如《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估价》等,使学生懂得国际工程的商务运作流程、具有国际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
在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开展双语教学,教学内容中引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施工、设计等技术规范,并引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使学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专业词汇,熟悉国际工程技术标准。
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坚持“一专多能”的原则。即,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将本班学员的培养目标细分为工程试验、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投标报价等专业方向。学员在选定专业方向后,按要求学习该专业指定的专业英语词汇和口语,不选择该方向的学生,要求掌握相应知识,但对相应的专业英语词汇和口语不做要求。见表1。
2.3 建立双语教学机制,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培养合格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外语是关键,更需要提升教师的国际工程教育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牢牢掌握,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英语的教学与应用。除了开设《英语》和《英语社交口语》等基础英语课程外,对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应配备双语教材,要求授课实施双语教学,所有试验实训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都要求用英语,逐步建立和实施双语教学机制。双语教学的实施,对专业课程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院通过到海外施工一线挂职锻炼、出国进修、讲授双语课程、编写教材、聘请施工一线的专家教授讲学、参加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的国际工程教育能力,培育起一支强有力的专业课程师资队伍,以满足教学要求。
而对外语口语教学,则大力引进外籍教师,实现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由专门的外籍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口语和国际工程施工口语的教学。
2.4 实训条件建设 施工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要掌握大量的过程性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掌握与学习需要建设完备的实训条件,让学生真正处于国际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环境之中。
实训条件包括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训条件。在校内,对原有的生产性实训车间进行改进,将国外施工技术规范、试验检测规程等引入到实训车间,在实训过程中,使用英语编制实训计划和要求,用英语进行记录实训过程,编写实训报告,全过程使用英语,完全按照国外规范进行模拟实训。在校外,与中国土木工程总公司、中铁十八局和中机建设集团公司等国际工程施工企业合作,在国内外建设工地设立顶岗实习基地。在顶岗实习阶段,将学生们安排到国外的施工岗位上,直接参与国际工程建设在岗位运用专业知识,锻炼国际工程施工技能,实现零距离就业。
3 实践效果
按照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国际工程试点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3.1 通过新专业的开设,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就业期望和学习动力 学生们认真学习国外施工技术规范、试验规程等专业知识,奋力学习基础英语口语和施工英语口语,并取得良好效果。试点班毕业的学生已经完全能够识读国际工程施工图纸、技术规程规范和施工合同,能够运用专业技术词汇与国外同行进行施工技术、施工安全、质量检查等口语交流。
3.2 国际工程试点班毕业生实现了全部就业 国际工程试点班毕业生60%被用人单位留在了各个集团公司的国际工程处等海外施工单位。由于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有过硬的国际工程专项技能,已经有8名学生被施工单位派遣到国外施工现场,他们“一专多能”,吃苦耐劳,并良好的专业英语技能,在施工现场很快成长为一线施工技术骨干,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3.3 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我院国际工程试点班是在国家建设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大背景下的逐步实施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专业试点班的开设,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门路,解决了国际工程施工企业缺乏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教育教学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地开展口语技能大赛,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能够满足高校和社会联系需求。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口语竞赛受到了场地、情境、内容等方面的不足,让口语竞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提高口语竞赛的比重,认真的研究口语竞赛对英语改革的重要影响,制定出合理的可以精彩教学策略。
一、高职院校开展口语竞赛的现状
1.竞赛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经过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口语竞赛大多是从本科的口语竞赛中照搬而来的,通常都是对某一个特定的话题使用英语进行演讲,也或者是现场对广告图标画面等进行描述。这种传统的口语竞赛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拿来主义也会限制了高职英语的口语竞赛水准,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而高职英语口语竞赛中,确定的主题太容易或者是太冷都会让口语竞赛的效果产生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研究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设置针对学生群体的口语竞赛。
2.受场地情景等方面的限制。高职英语大部分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工作情景应用能力,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使用顺畅的英语进行交流。学生只有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才能够展现真实的英语水准。但是在实践中发现高校一般都是在报告厅或者是吕堂开办口语竞赛,在局限的环境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不能彻底的展示出来。而且高职英语开办口语竞赛的环境创设也非常重要,高职英语院校在开展商业口语竞赛时,应该选择外贸企业的办公室或者是展会;在公共英语口语竞赛是应该选择正式的工作现场或者是专业的实训室作为精彩的地点。对高职英语院校进行口语竞赛研究发现,大部分的英语院校并不能满足开展口语竞赛的要求,受到场景的限制,这不利于学生的口语竞赛能力提高。
二、口语竞赛在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
1.提升了口语英语发音的准确性。在学习英语竞赛的前提就是要使用背流利的口语发音,开展口语竞赛就能够让学生自觉锻炼准确的英语发音。在高职英语口语竞赛开展的时候评为最关注的也是学生的发音,学生为了获得较好的口语竞赛能力就要不断的纠正自己的发音,让口语发音更加的准确更加的地道。This class we will learn about the English pronunciation。There are many factors which are common to al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ique you nations。The problem is cents for each government generally seek to control the flow of Economics.
2.促进学生流利的英语表述。口语竞赛不仅考查学生的发音,也要对口语表达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进行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过程中会受到词汇量的限制,因此丰富的英语词汇量是进行口语精彩的基础。缺乏英语词汇学生就不能使用正确的英语语法和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进行口语竞赛的时候,学生就会积极的拓展英语词汇使用地道的英语举行来展示自己的思想。
Generally speaking,especially recent highs with rails are usually bill to standard get you.The border of narrow in the range are not enough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any brake against you in a railway system.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train designed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the train can consist of one or more or any other railway cars.
3.帮助学生使用口语顺畅交流。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口语竞赛时,一般都是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之下,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进行一对一的现场交谈。交谈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有产品介绍、企业介绍、日常交际、涉外业务,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考查非常要求严格。在口语情境表达过程中学生的临场反应、快速反应能力、语言应用能力都会得到综合的考验,所以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英语听说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英语知识结构表达能力。商务英语口语竞赛团队在教学和辅导中发现,获奖学生一般都是会认真按照英语口语课程教学的要求,每天坚持使用商务英语进行交谈,使用口语竞赛来激励口语的表达。高职院校开展口语竞赛,会让你英语教师认真地审视英语的教学现状,依据社会上的英语口语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提高,让学生依据社会的要求,提升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三、高职院校开展口语竞赛的改革策略
1.转变口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进行口语竞赛中非常注重学生对句式语法和词汇的解释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力争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感思想方面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开展竞赛之前,教师要转变口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不能只让学生会做英语题目,而是要锻炼口语的应用水平。每节英语课堂,教师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口语的针对性练习,可以开展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英语口语练习中,来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还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力争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主动地表达英语口语。
2.重视英语的听说练习。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将重点放在了读写能力方面,对于听说的训练存在不足,开展口语竞赛会让教师在改革的时候将重点放在了听说训练上,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口语技能大赛的宗旨是相悖的,这样人们就会意识到英语是交流的工具,只有在情境中使用,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它的价值。在可以竞赛平台方面,教师尽量为学生营造第二课堂,为学生展示真实的英语口语环境,自然日常的学习中就可以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也可以进行其他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英语交流过程中掌握英语的表达方法。
3.进行丰富多样的口语技能大赛。口语技能大赛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短文复述。口语技能大赛一般是初赛和复赛,初赛环节是进行短文的复述,在复赛环节可以进行即席答辩,进行交流现场描述的活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的问题来进行文章的复述,这样就会学校参加口语大赛提供了基础。在复述环节要不断的调整文章的长度,学会补充和删减内容。
(2)情境交流和图表描述。参加口语竞赛的选手抽取一幅情境的广告、图标等,依据给出的说明书来进行陈述,陈述时间为三分钟。还可以和外籍的主试官进行一对一的现场面试,也是三分钟的时间。在描述图表的过程中,广大的教师会带来教学方法的改革。
(3)即席辩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进入到口语辩论的环节,在这个环节要对学生的发音,一定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台上仪表设计等都是需要关注的话题。
高职院校积极地开展口语竞赛,有助于英语教学的改革。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如今口语竞赛开展过程中,找到限制口语发展的根源,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尝试。教师要密切地联系社会的真实需求,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口语应用环境,提升学生参与口语竞赛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何红娟.职业技能大赛对于提高高职教学的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4(5):52-5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经济、科技、文化交往与合作日趋活跃和深化,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载体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对大学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口语能力成为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考察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不少毕业生虽手揣四、六级证书,口语能力却滞后,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屡见不鲜。广大英语教师虽然也在研究采用各种方法来精心进行课堂设计,变老师“满堂灌”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可是,遗憾的是,尽管做了种种努力,学生的口语能力似乎并没有多大起色。因此肩负提高大学生口语能力重任的口语课堂教学面临更大的挑战。
2009年教育部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了:“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实践性和交际性。因此,在英语教学所涵盖的听、说、读、写、译几方面中,“说”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教师通过口语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广大学生摆脱“哑巴英语”这一困境,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广大英语教师应尽的责任。
一、英语口语教学的障碍分析
(一)语言基础薄弱。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接受了五年以上系统的教育,从理论上讲,他们都应该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高职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英语语法基础薄弱,基本概念模糊,时态语态混淆,词汇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沟通。
其次,语音语调知识的欠缺也是导致他们开口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不重视英语语音学习,所以往往语音基础较弱,而语音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因此发音不准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的英语交流,英语语音基础知识薄弱成为口语表达的一个障碍。
(二)自信心缺失。
自信心的缺失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它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产生厌学和逃避情绪,对英语口语的学习毫无兴趣,时常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他们经常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担心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或者担心犯错后,惹来笑话,带来误会;或者担心在与外国人交流过程中,引起误解和听不懂而出现尴尬的场面,等等。加上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所形成的“沉默是金”的习惯,高职学生很难突破这一道道的心理障碍开口说英语,因此在他们中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长此以往,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缺乏语言交流的环境。
交际教学思想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而我国学生是在汉语这一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学习过程是练习的过程。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而随着近年来各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许多院校都采用了大班课的教学形式。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更少,口语能力更难以提高。
(四)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在学习语言时,首先要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如果人们在口头交际时,不能够正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那么语言交流肯定会失败。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因此,当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进行交流时,若不熟悉对方的语言表达习惯、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和特定文化氛围,他们之间的交流就有可能令对方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或许引起误会,甚至会伤害对方。
很多高职学生在努力学语法、背单词、做习题,却忽略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英语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和我国存在不同的语言环境,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不明白他们的说话方式或习惯话语,就容易产生冲突、误会或交际的故障。
二、提高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效益的策略
(一)注重英语口语课程的职业性特征。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努力使教学贴近职业的需要和就业的要求,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专业课程,反映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英语口语在许多学校都成为必修课。口语是一种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口语教学就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使他们能就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比较准确地表达思想,做到语音、语调、语法基本正确,语言运用基本得体。
对于中国学生,要与国际接轨,成为综合应用型人才,除按国际标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英语这门国际性语言。因此,英语口语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主要是作为就业的一种工具,必然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具有职业性特征。除了能进行日常涉外交际外,还需能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日常涉外活动的交流。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专业英语口语技能的训练,体现高职英语课程口语的职业性特征。以涉外旅游专业为例,学生要想成为集翻译、导游、领队和从事其他涉外工作于一身的英语高级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本领,而且必须熟悉一般涉外业务和礼宾事宜及常规的旅游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应变能力,能独立分析和处理旅游及其他有关业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进行口语教学时,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开口,让学生自由选择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题材和情景,选择谈话方式,自由地进行交谈,体现口语的职业性特征。
(二)营造课堂语言环境和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应创设良好轻松的教学环境,营造情感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罗宾奈特(Robinett)说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热情、敏感和宽容”。这种态度应是对所有的学生而言的,这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是加强学生口语训练的主渠道。口语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只能担当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如同导演,戏只能由演员――学生来演。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设计课堂活动形式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交流情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兴趣的源泉在于应用”。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景开展教学,通过模拟在商店(at the store)、在银行(at the bank)、在图书馆(at the library)、在机场(at the airport)的具体情景,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言之有物,言之有境,言之有效。教学内容要尽量取之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用英语谈身边事,议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模拟餐厅就餐环境,使学生参与餐厅订位、点餐、用餐、付费及给小费的整个过程。在整个模拟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指导、协助和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改正和提高。
针对专业特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查询、熟悉、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然后充分利用课堂上的duty report(值日报告)及free talk(自由交谈)这一环节,让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汇报及交谈,使学生既得到口语锻炼又能巩固专业知识。学生对自己能用英语来表达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获得无疑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努力使教学活动多样化,以培养和增强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和能力。首先要认识到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应该选择学生熟悉、喜闻乐见的材料。如“足球”、“音乐”等材料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操练时,觉得有话可讲,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学习的兴趣。其次,由于大多数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基础较差,存在不够自信的心理。对于这类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有力量、有能力承担和完成某些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和理想的一种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巧提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交际畏惧。教师可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其在答对问题的成功经历中获得成就感,使他们克服交际畏惧心理,增强自信心,从而逐渐自发地、创造性地参与课堂活动,获得口头交际的成功体验。
2.采用适当的方式纠正学生的口语错误。杜雷(Dubey)和贝特(Burt)曾说过,“人不犯错是学不会语言的”。因此,教师对待学生交谈中所犯错误的态度,应当采取“无改错法”。学生在口头交际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法、语音、语句和文化性的错误。这时教师对出现的错误应采取鼓励和宽容的态度,激发他们说的意识,调动他们说的欲望,树立他们说的信心,让学生敢说、乐说、善说。教师应多使用积极评价,可采用集体讲评,课下个别交流等方式。正如Shrum & Glisan的研究所指出的,教师公开纠错不仅无效,而且会妨碍学生进步。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口语课并非语法纠错课,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必要一一指出,而应该注重其语言交流的效果。
(四)创设第二课堂语言环境,增加口语训练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来中国经商和学习的外国人也明显增加,但学生利用与外国人交流来学习英语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教师在课后应积极主动地组织学生,去参加各类真实及模拟的活动,创造第二课堂语言环境,使口语训练的途径多渠道、全方位。例如:与有关外贸单位联系,建立毕业生实训基地,请他们安排有实践经验的外贸人员来校讲座,安排学生拜访与实习的时间,更多地实践外贸英语。
学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口语实践的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收听BBC、VOA等英语广播节目、浏览英文网页、学唱英文歌曲、观看英文电影、结交英语国家笔友、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演唱、英语小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地道的标准英语,鼓励学生之间使用英语进行对话,等等,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总之,通过在课外积累大量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学生在课上说英语时才会更加自信或者更有“成就感”。比如教师可在每堂课的开始时给学生做“Talent Show”的机会,即才艺表演。可以唱一首英文歌,或是朗诵一首英文诗,或是模仿一段英文电影的对白。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英语,并以此推动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
三、结语
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既非一日之功,也不可一蹴而就,更无终南捷径,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中,英语口语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时代赋予的责任,转变教育观念,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克服口语表达中的障碍,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准确流利地进行交际的能力,进而促进高职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金朋荪.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23).
[3]王妍.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与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
[4]孙秀芳,齐俊.大学生英语口语语用能力调查及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6,(12):175.
[5]唐恩莉.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探析[J].文教资料,2006,(5):187-188.
2各项技能比赛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为了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师岗位,在校期间的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各项技能比赛与英语教育专业说开设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就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把口语课与讲小学英语课本上的故事比赛结合起来;把语音课的语音技能训练与语音语调比赛结合起来;把美术书法与简笔画、板书设计比赛结合起来;把英语教学法与说课、讲课比赛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未来所从事的教师岗位的职业技能。
3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为主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力求让英语教育专业各位任课教师都能根据职业技能要求,通多对课堂教学采取讲授-见习-模拟-评价的环节对学生进行随堂教学实训,让学生充分感受职业氛围。改变那种传统惯用的灌输式实训授课程序,采用启发式的实训教学程序。这种教学程序的改变能够使学生在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创新潜能,进行各种创新尝试,通过自主实践体验认知专业理论,使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实训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视频演示、网上信息等多种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实训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方便。
4校内实习实训与校外见习相统一
在学生学习一段时间的专业课和实训课后,把学生带到实训室进行集中实训,也可以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将学生带到实训室,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门的实践教学。这就要求校内要有标准规格的专业技能微格实训室。在微格教室里,利用投影仪、电脑、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模拟真实的小学英语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当英语教师角色,进行讲课、说课、评课等技能训练,并对真个过程进行实时录像,以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整改提高。校外见习就是让在校学生到各个实习实训单位进行实际教学感受。学生在外见习期间,所在院校要派专门的带队教师进行全程跟班,对见习学生的教案书写、说课、讲课、班级管理及课外活动组织等技能项目进行有效指导。在学生见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书面见习报告,并由实习单位给出该见习学生的评价,以便学生后期整改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经济、科技、文化交往与合作日趋活跃和深化,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载体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对大学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口语能力成为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考察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不少毕业生虽手揣四、六级证书,口语能力却滞后,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屡见不鲜。广大英语教师虽然也在研究采用各种方法来精心进行课堂设计,变老师“满堂灌”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可是,遗憾的是,尽管做了种种努力,学生的口语能力似乎并没有多大起色。因此肩负提高大学生口语能力重任的口语课堂教学面临更大的挑战。
2009年教育部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了:“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实践性和交际性。因此,在英语教学所涵盖的听、说、读、写、译几方面中,“说”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教师通过口语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广大学生摆脱“哑巴英语”这一困境,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广大英语教师应尽的责任。
一、英语口语教学的障碍分析
(一)语言基础薄弱。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接受了五年以上系统的教育,从理论上讲,他们都应该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高职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英语语法基础薄弱,基本概念模糊,时态语态混淆,词汇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沟通。
其次,语音语调知识的欠缺也是导致他们开口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不重视英语语音学习,所以往往语音基础较弱,而语音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因此发音不准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的英语交流,英语语音基础知识薄弱成为口语表达的一个障碍。
(二)自信心缺失。
自信心的缺失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它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产生厌学和逃避情绪,对英语口语的学习毫无兴趣,时常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他们经常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担心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或者担心犯错后,惹来笑话,带来误会;或者担心在与外国人交流过程中,引起误解和听不懂而出现尴尬的场面,等等。加上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所形成的“沉默是金”的习惯,高职学生很难突破这一道道的心理障碍开口说英语,因此在他们中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长此以往,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缺乏语言交流的环境。
交际教学思想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而我国学生是在汉语这一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学习过程是练习的过程。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而随着近年来各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许多院校都采用了大班课的教学形式。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更少,口语能力更难以提高。
(四)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在学习语言时,首先要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如果人们在口头交际时,不能够正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那么语言交流肯定会失败。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因此,当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进行交流时,若不熟悉对方的语言表达习惯、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和特定文化氛围,他们之间的交流就有可能令对方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或许引起误会,甚至会伤害对方。
很多高职学生在努力学语法、背单词、做习题,却忽略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英语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和我国存在不同的语言环境,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不明白他们的说话方式或习惯话语,就容易产生冲突、误会或交际的故障。
二、提高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效益的策略
(一)注重英语口语课程的职业性特征。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努力使教学贴近职业的需要和就业的要求,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专业课程,反映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英语口语在许多学校都成为必修课。口语是一种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口语教学就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使他们能就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比较准确地表达思想,做到语音、语调、语法基本正确,语言运用基本得体。
对于中国学生,要与国际接轨,成为综合应用型人才,除按国际标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英语这门国际性语言。因此,英语口语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主要是作为就业的一种工具,必然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具有职业性特征。除了能进行日常涉外交际外,还需能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日常涉外活动的交流。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专业英语口语技能的训练,体现高职英语课程口语的职业性特征。以涉外旅游专业为例,学生要想成为集翻译、导游、领队和从事其他涉外工作于一身的英语高级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本领,而且必须熟悉一般涉外业务和礼宾事宜及常规的旅游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应变能力,能独立分析和处理旅游及其他有关业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进行口语教学时,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开口,让学生自由选择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题材和情景,选择谈话方式,自由地进行交谈,体现口语的职业性特征。
(二)营造课堂语言环境和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应创设良好轻松的教学环境,营造情感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罗宾奈特(Robinett)说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热情、敏感和宽容”。这种态度应是对所有的学生而言的,这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
课堂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是加强学生口语训练的主渠道。口语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只能担当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如同导演,戏只能由演员——学生来演。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设计课堂活动形式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交流情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兴趣的源泉在于应用”。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景开展教学,通过模拟在商店(at the store)、在银行(at the bank)、在图书馆(at the library)、在机场(at the airport)的具体情景,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言之有物,言之有境,言之有效。教学内容要尽量取之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用英语谈身边事,议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模拟餐厅就餐环境,使学生参与餐厅订位、点餐、用餐、付费及给小费的整个过程。在整个模拟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指导、协助和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改正和提高。
针对专业特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查询、熟悉、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然后充分利用课堂上的duty report(值日报告)及free talk(自由交谈)这一环节,让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汇报及交谈,使学生既得到口语锻炼又能巩固专业知识。学生对自己能用英语来表达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获得无疑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努力使教学活动多样化,以培养和增强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和能力。首先要认识到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应该选择学生熟悉、喜闻乐见的材料。如“足球”、“音乐”等材料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操练时,觉得有话可讲,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学习的兴趣。其次,由于大多数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基础较差,存在不够自信的心理。对于这类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有力量、有能力承担和完成某些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和理想的一种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巧提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交际畏惧。教师可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其在答对问题的成功经历中获得成就感,使他们克服交际畏惧心理,增强自信心,从而逐渐自发地、创造性地参与课堂活动,获得口头交际的成功体验。
2.采用适当的方式纠正学生的口语错误。杜雷(Dubey)和贝特(Burt)曾说过,“人不犯错是学不会语言的”。因此,教师对待学生交谈中所犯错误的态度,应当采取“无改错法”。学生在口头交际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法、语音、语句和文化性的错误。这时教师对出现的错误应采取鼓励和宽容的态度,激发他们说的意识,调动他们说的欲望,树立他们说的信心,让学生敢说、乐说、善说。教师应多使用积极评价,可采用集体讲评,课下个别交流等方式。正如Shrum & Glisan的研究所指出的,教师公开纠错不仅无效,而且会妨碍学生进步。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口语课并非语法纠错课,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必要一一指出,而应该注重其语言交流的效果。
(四)创设第二课堂语言环境,增加口语训练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来中国经商和学习的外国人也明显增加,但学生利用与外国人交流来学习英语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教师在课后应积极主动地组织学生,去参加各类真实及模拟的活动,创造第二课堂语言环境,使口语训练的途径多渠道、全方位。例如:与有关外贸单位联系,建立毕业生实训基地,请他们安排有实践经验的外贸人员来校讲座,安排学生拜访与实习的时间,更多地实践外贸英语。
学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口语实践的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收听BBC、VOA等英语广播节目、浏览英文网页、学唱英文歌曲、观看英文电影、结交英语国家笔友、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演唱、英语小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地道的标准英语,鼓励学生之间使用英语进行对话,等等,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涉外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对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的专业主要是旅游英语专业,它的起步及发展是在进二十年,但旅游英语专业已经迅速成为热门专业之一,其培养目标多为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掌握一定的旅游管理相关理论、拥有熟练的旅行社业务操作技能、能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处理日常事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在专业体系构建、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上各有侧重,有的重视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的重视旅游行业业务能力的培养。分析涉外人才培养的现状,会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开设的旅游英语专业中,英语语言基础课程的比重过大,课程设置中专业特色不突出。“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基础英语课程占据多数学时,且与专业课脱节;另一方面,“旅游概论”、“导游实务”、“中外民俗”等专业课学时少,且为中文授课,与英文课程无法结合。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多数从教该专业的教师都是语言类或者师范类的毕业生,只能从英语语言交际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缺少企业工作经历;企业引进的职业人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也不能承担全部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职业人也无法将专业知识及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结合。
(三)实践教学模式落后不符合社会对旅游人才的能力需求。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仍普遍采用传统模式,各院校只是局限于对专业技能简单机械的模仿及再现模式,综合型、应用型训练偏少,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与结合。
二、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善于跨文化交际与沟通,掌握实用的旅游知识,熟悉旅游业务,具有饭店旅行社经营管理和导游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在旅游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导游,涉外礼仪接待,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英语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具备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知识结构,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掌握实用的旅游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级阶段(三年级、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英语基本技能训练和旅游导游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风,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高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进一步扩大英语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旅游企业管理与服务技能训练,从而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课程设置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旅游方向三个主要课程模块。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译、英语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如: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中西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等课程。
3、旅游方向课程:指与旅游相关的专业知识课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英语口语、全国及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
(四)主要教学方法
1、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和活动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通过外语角、课外阅读、专业社团、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剧表演、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注意发展个性,提倡人人参与,培养合作精神。除参加校内学习和实践活动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2、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旅游模拟实验室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优势,开发多媒体课件,建设网络教学平台,逐步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3、旅游方向课程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旅游方向课程特点,推广角色扮演法、图片演示法、案例式、项目式、任务型等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现场模拟法、导游实地演习训练法、旅游现象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促进学生旅游实践能力的提高。
(五)专业特色
1、突出“英语知识与技能+旅游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培养特色,能力培养体现专业的交叉性和跨学科性。学生综合素质好,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又熟悉和掌握涉外旅游及旅游服务与管理知识,学生就业口径宽,适应社会实际和市场需要。
2、实践教学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校内外实训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的旅游技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毕业生能够直接胜任英语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
3、学生在国际导游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专长,取得全国通用的导游资格证书,从而使自己具有良好的竞争能力。
(六)考核
考核手段主要采取闭卷笔试及口试形式。考核内容兼顾知识与能力,注意客观型试题、主观型试题、记忆型试题和分析型试题的适当比例,试题力求科学、客观、逐步做到标准化。高年级部分课程的考核也可采取撰写论文、讨论和答辩形式等。毕业论文(设计)是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和方式。毕业论文(设计)用英语撰写,长度为5000词左右。要求选题有价值、论文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文字通顺,并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加大毕业设计的比重,鼓励学生采用旅游市场调研报告、旅游计划书、旅游营销方案等多种形式,报告长度与毕业论文长度大体相当,用英文撰写,把创新思维和应用价值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七)毕业学分要求
在此表中,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外语、中文、体育艺术与文学、人文素养、经济管理法学、信息技术。
专业技能必修课程包括基础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英语演讲与辩论。
专业知识必修课程包括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论文写作。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包括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实务及模拟导游、饭店管理原理、领队英语与实务、旅游英语口语。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专业技能选修、专业知识选修及专业方向选修三大类别。专业技能选修包括英语语法与实践、21世纪报导读、实用英语写作、英语报刊杂志选读、新闻英语视听。专业知识选修包括古希腊罗马神话、西方文化概论、中西文化比较、英汉语言对比、英语语言学概论、跨文化交际、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专业方向选修包括旅游学概论 、全国及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现代商务礼仪、中外民俗、旅游应用文写作与翻译、旅游资源管理与产品开发、旅游心理学。
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专业调查、课外阅读、专业社团、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综合技能训练及毕业论文。
三、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一)课程体系的设计
在进行专业课程设体系设计之初,应当进行旅游市场需求分析,根据企业、行业对于专业对应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和知识构成,与毕业生现在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和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挂钩,归纳出本专业课程列表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职业拓展课程。此外,在课程内容中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要紧紧围绕旅游市场需求来进行,同时又要充分考虑旅游高等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旅游行业相关职业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二)“双师”教学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高校应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教师。学校指派教师到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参与具体业务,加强教师对相应工作岗位要求和能力的认识与理解。教师还应围绕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研究如何将岗位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
(三)实践教学设施的完善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practice;problems;improvements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183-02
0引言
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和其他(对外)贸易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查,是衡量高等教育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不断开放开发,广西与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加强,社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校外实习有必要进行改革。本文主要指出了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改革的方式,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1存在问题
自从2000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以来,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始终以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为主,而且,实多与就业不挂钩,致使就业率低,学生也采取敷衍了事的应付态度,甚至出现伪造实习材料的现象,而已经与学院及系签订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却没有得到真正而合理的运用,有名无实。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步入社会之际,将校内所学的专业知识得以实际应用,有必要对以往陈旧的校外实习方式加以改进,而组织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是目前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2校外顶岗实习方式的研究
2.1 顶岗实习的指导思想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校内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和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实训基地及企业实习相衔接的原则进行校外顶岗实习,使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有机衔接,充分有效地运用现有的已经签订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及其它(对外)贸易企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国际贸易操作技能和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校外实习,使学生能够:①了解本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工作任务。②提高商务英语写作交际能力(包括函电和应用文)。③提高商务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包括接待和谈判)。④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能力(包括口译和笔译)。⑤熟悉并掌握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⑦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增强从业素质,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2.2 顶岗实习的改革之处①到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②到(对外)贸易企业顶岗实习。③校外实习与就业挂钩。④实习岗位尽量贴近所学专业的就业岗位群。⑤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指导老师既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同时也指导校外顶岗实习。
2.3 顶岗实习的时间每年的2月25日至5月25日为实习时间。学生得到实习单位认可的实习时间累计至少2个月,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前延伸校外实习时间。
2.4 顶岗实习的方式①安排部分学生到已经签订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与本专业就业岗位群相关的顶岗实习。已签订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有:广西北海利博盛安全用品有限公司,《中国-东盟博览》编辑部,广西双高文化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和南宁吉宝利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②安排部分学生到其它(对外)贸易公司进行顶岗实习。③由学生自行联系校外实习单位,最好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对外)贸易公司或企业。
2.5 顶岗实习的组织形式①用人单位同意聘用学生实习,并给学生发实习聘用函。②学生凭实习聘用函,到辅导员处领离校审批表填写。③学生按离校审批表的具体要求,办理离校实习手续。
2.6 顶岗实习的内容实习内容主要根据校外实训基地、(对外)贸易公司所安排的实习岗位和学生自行选择的实习单位的工作岗位内容而定。要求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对所掌握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交际能力和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实习内容主要涉及:商务英语写作(函电和应用文)、商务英语口语(接待和谈判)、商务英语口笔译、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及工作任务、商务文秘、商务礼仪。
2.7 顶岗实习的成绩评定依据①实习鉴定。实习结束时,除实习生本人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自我鉴定外,校外实习单位还须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工作态度、组织纪律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鉴定和评分。该实习鉴定将作为实习生实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②毕业实习报告。实习结束时,每位实习生必须提交毕业实习报告,着重总结实习生在实习工作岗位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收获和体会。该实习报告将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③实习考勤(实习工作量)。由实习单位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进行考勤。该考勤将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2.8 顶岗实习注意事项由校外实习单位填写实习生的实习鉴定表和实习工作量表(实习工作量日志表或实习工作量周志表),如果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有多个校外实习单位实习经历的,应由各实习单位分别进行实习鉴定、评分和盖章,同时还应由各实习单位分别填写实习工作日(周)志表及盖章。实习工作量日志表或实习工作量周志表选择其一填写。如果一周内每天工作内容相同,则可填写实习工作量周志表,如果一周内每天工作内容不相同,则填写实习工作量日志表。要求实习生拟写毕业实习报告。
2.9 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各项目成绩及综合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分数,满分100分。毕业实习成绩=毕业实习报告(50%)+实习鉴定(30%)+工作量日(周)志(20%)。
3具体实施措施
3.1 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相衔接为了使学生在开始进行校外实习前能够尽早地接触社会,了解贸易公司业务情况,了解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环节,衔接好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非常必要。具体办法:
3.1.1 发放调查问卷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授课教师及企业发放问卷了解各方对进行商务英语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方式的建议及企业对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商务英语交际人才需求情况的反馈意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1.2 开展课堂实训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工作环节或情景为导向,编写融合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谈判、商务英语交际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内容在内的实训手册,将其在相关课程课堂教学中运用。做到教、学、做结合。
3.1.3 开设课程实训周以工作环节或情景为导向,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训指导书,在相关课程教学进度中专门利用一到两周的时间进行集中实训,强化一学期所学知识。
3.1.4 开设中国-东盟博览会实训周编写中国-东盟博览会实训方案及实训计划。每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之际通过担任志愿者、翻译和设计问卷等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博览会中的办证、布展、投资促进会议等具体商务活动,直接接触东盟国家的外商。
3.1.5 开设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制作实训方案及计划。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实训模块,实训内容紧贴国际贸易出易环节,提供真实的任务和情景,目的是训练学生办公文字处理、涉外接待和谈判、函电和合同拟写、信用证审核和修改、制作全套结汇单据以及财务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能力。安排在配有计算机设施的实训室授课。通过开设此课程,增强学生的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提升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
3.2 拟写暑假公司(企业/ 机构) 调查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模板,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并记录关于某个(些)贸易企业具体的业务经营情况。
3.3 召开校园企业招聘会邀请各相关企业前来参加,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能提前就业。
4实施进展情况
以上方案及办法已经在07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实施。共5个班,235人。目前校园招聘企业招聘会议已经连续召开了两年,前来参加的企业累计达100多家。到目前为止,安排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就业的毕业生达6人。安排到其它贸易公司实习就业的毕业生大约50人左右。
5结束语
组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毕业生商务英语综合交际能力及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的不可缺少的方法,但在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探讨,
[2]广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
[3]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探讨,
[4]丁红朝.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训方式探索[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