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大全11篇

时间:2022-07-10 21:58:1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

篇(1)

2、学会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获得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语言的特点,体悟句中所蕴涵的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丰富情感。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的情感。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七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学生都比较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好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美文的兴趣,从本文运用的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透过语言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含义、运用及其在语言中的表达效果,进而探究思想感情。

2、界定相关概念:

(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它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2)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把事物人格化,变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的。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3)衬托:衬托是语文学科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即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使能目标]

1、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3、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有何相通之处。

4、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原型定向阶段

(一)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

典型例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解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1、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景物的特点。

(1)分析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景物与比喻中的喻体、拟人中被人格化的事物之间的关联。

如上述例子:一圈小山有什么特点?摇篮的形态又是怎样的?

[解析]一圈小山和摇篮二者从形态上看是一样的,四面高,中间低,都是四面边缘起伏舒缓,中间平坦舒适,所以把一圈小山比作是摇篮。

那些小山低声说话,把小山人格化,赋予了人的有语言、有情感的特点。

(2)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使得所描写的景物更加具体、形象。

如上述例子:把小山比成摇篮,摇篮是给谁睡的啊?摇篮给人以什么感觉呢?

[解析]摇篮是婴儿睡的,很舒适柔软,给人以安全感,使得小山亦很温馨。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的句子的语言特点。

(1)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达到何种特点。

[解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一圈小山和摇篮有相似之处,即二者边缘起伏舒缓,四面高,中间平坦,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即“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独具魅力的语言给人以温和之感,使文章语言更加具体可感,突出济南的冬天是让人感到安适的。

(三)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修辞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情感之间存在着何种相通之处。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在语言上给人以何种感觉、体悟。

如上述例子:济南城能够感受到小山给予的什么?小山又能给予济南人们什么呢?

[解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喻成舒适而柔软的摇篮,给予人们的温暖闲适的感觉,老城还在“安适地睡着”,小山不忍打扰,只是像哼唱摇篮曲一样和济南城“低声地说”。不仅是对躺在摇篮里的济南城说的,还是对生活在城里的人们说的,并且语言上呈现出清新流动的特点。

(2)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指出其表达的感情。

如上述例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达到流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从各个角度入手,生动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的喜爱之感,欢喜之情。

(四)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

[解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更加形象生动、真切深挚地表达作者对济南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赏、惊叹之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感人的脉脉温情,潜藏着朦胧的春意,所以人们才会想象“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使得写景的整个画面灵动起来了,想着想着也温馨、暖和起来了。

二、原型操作阶段

在原型定向阶段通过学习目标获得了原型。此阶段要求操作活动以“捕捉初感―粗解情意―联想比较―品味感悟”这一原型的整体框架展开的方式出现,依次按照模型的操作要求做出每个动作,不遗漏或跳跃,形成完备的动作动觉映象。

基于上述原型,逐一分析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的所有句子: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⑦“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⑧“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⑨“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⑩“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篇(2)

在一次次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着。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重视师生互动活动,以及互动活动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从而构建起主动、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于是出现了小组合作课、活动课、研读课等教学表象。课堂活泼热闹,学生似乎行动起来了,原先沉闷呆板、平平淡淡的语文课有了很大的改观。可我总觉得课堂上的主动权依然牢牢地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的行动还是离不开教师预设的思路。课堂上“活”的仅仅是表象,而不是实质。如何实现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角色转换,依我之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

一、时间上留有余地

留白是艺术中的一种常见手法。艺术的魅力常常显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和欲语还休的含蓄留白。文学作品是艺术,课堂教学也是艺术,高明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时间上应该给学生留有余地,显现自己的“留白”意识。文学作品表达的妙处,从某种程度上看,在于说与不说之间。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发现和延续这样的精妙之法。新课程强调,要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说的过多过实,把课堂塞得满满的,占据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那么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只能成为一句空谈。学生不论是对文本的研读,对文本问题的提出,还是对文本中蕴含情感的体验与共鸣都需要足够的时间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自由讨论得出的结论,即便有不足之处,也远比老师灌输的答案更有营养、更弥足珍贵。教师要有所“舍”,才能有意外的“得”。在课堂教学中在时间上对学生留有余地,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教学的深入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也要避免过犹不及。课堂上的时间是宝贵的,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不是让学生“放羊散漫”,而是要求教师精简教学陈述,精选教学环节,从而实现更高的目标。因此一堂课根据不同的文本,教师要进行不同的时间分配,什么时候给学生研读、思考、体验,留下多少的时间空间,都需要老师根据教学经验细细去把握,做到松弛有度。教授《变形记》时,我讲解了卡夫卡的异性寓意,和学生探讨了孙悟空的异性寓意,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知识、生活实践,讲述了自己发现的一些现代异性想象,分析了异性寓意。这个过程我认为是学生对书本间接知识的一个延伸、改造和升华。我给学生留下了50%的课堂时间,我觉得这是值得的。而在教授《劝学》时,我安排学生利用课前的预习时间去疏通文义,归纳实词、虚词,课堂教学时,针对有关荀子的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态度的观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展开讨论,我给学生预留了30%的时间,既不影响知识目标的完成,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目标和情感的目标的重视。合理地规划课堂时间,把学生和教师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去看待,充分利用45分钟,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二、内容上留有余地

把课文内容说得通透明白,如同看一部未经剪切的毛片,失去了想象的空间,也就缺少了参与其中的乐趣和二度创造的激情。很多文学作品本身存有大量的空白,召唤读者的自我解析,具有无穷的魅力,教师切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轻易进行填充,让作品失去灵魂,而应该把这些空白留给学生做“自耕地”。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的空白留的富足,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触动的又是何人之情,内容上总是留下一些激发人去想象、去体会的空白,而不是密密实实,不留缝隙的。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结尾是开放式的,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得知项链是假的,马蒂尔德是惊讶、悲伤、愤怒,抑或是高兴?她往后的岁月是幸福的开始,还是悲剧的延续?如此充满悬念的结尾,作者却没有写出来,戛然而止,留下无穷的想象的空间。任何文字填充进去,都会限制另外的无数种想象的美丽,收不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参与文本,于“空白”中读出“存在”、品味“存在”。

空白具有召唤学生自主创造力的作用,它对学生呈现出开放的状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见解对作品进行自由自主的再创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去关注文本中预留的空白,还要带领学生去挖掘深藏在文本中的空白。鲁迅的《祝福》,文章一开头,就安排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结局,但从“我”疑惧自己害死了祥林嫂到短工的那一句“还不是穷死的”,看似有问有答的内容,却在行文中留下了一片大空白——是谁害死了祥林嫂?是她的婆婆、是鲁四爷、是柳妈、还是“我”?通过学生面对空白时的求知渴望,对空白步步挖掘,答案层层深入,抽丝剥茧的坦露出来,这样的自我获得,比教师的讲授要更深刻,更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发现这些空白之处,交给学生一块自由发散思维、深入思考问题的领地。

但内容上的留白也不宜太多,如果文本中已经有预留的空白,老师教学时,相对的要给学生一些冗余,冗余与留白是相对的,它保证了文本信息的确定、有序和可预见性,是学生接受信息、理解文本、重新整合,乃至最后的情感生成的基础。如果不确定、不可预见的东西太多,文本的文字与内在指向之间的联系被切断或者太模糊,会让学生陷入思维的混乱,每个字、每句话都认识,就是不知所云,对文章的表达主旨琢磨不透。教师主动从文本中给学生创造留白的空间时,既不能高冗余,又不能多空白,内容需要精挑细选,应该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特定的主题、能让学生据此联想类比生成,把握好内容留白上的度。

三、情感上留有余地

篇(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打造卓越课堂的课程中,我们也应与《标准》的要求一致。“卓越课堂”要求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积极转变学习方式。具体一点就是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愿学、会学、乐学,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的成功的幸福。这一要求是与《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致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学、导学、助学、评学。下面,我将论述这几种学习方式在具体的课堂中运用与体现。

一、教师导学

“导学”不等于常规意义的“导入语”,它还包括“学习目标”出示。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体类型、作家风格、作品的内容和具体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包括所教学生的思想水平、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年龄差异和个性特点,还有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而灵活运用的。而导入语的设计必须与你所设定的“学习目标”相契合。学习目标的设定也必须是“三维”的、有层次的、明确的。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留有空间,有既定目标,更应有“生成性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尽最大可能发展自己的学习潜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在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学:“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绘过春天,赞颂过春天。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古代诗人描写春天的佳句――杜甫《绝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穿瓜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奉为描绘春季的经典作品,朱自清先生的《春》,下面将进入自主学习阶段,同学们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朗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有韵味儿的词语或者句子,并做批注;用结构图的形式整理作者的写作思路。这两个学习目标既有知识与能力目标,也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还提供了方法指引。在老师这样导学下,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自学,而第一个目标还给了学生极大的发挥空间,为后面的学习,对文章语言品味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当堂自学

当然,在新课程背景下,“自学”的范畴非常广。本处指的是课堂内的“自学”。卓越课堂对学生在课堂内的“自学”提出几个层次的要求,以完成老师预设的学习目标;能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做好圈点;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大胆创见,实现生成性目标。当然,自学既是一种外在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能力的培养。既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又要在学生掌握一定学习策略的基础上“会学”,同时还得在意志力的基础上“坚持学”。因此在“自学”过程中,教师的“导学”仍然不能忽视。仍以《春》这一课的“导学”为例,其中一个“自学”目标是对自己认为有韵味的词语进行勾画并批注。关于批注,学生在小学阶段应有所了解,但其精神内涵未必能够把握。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中进行示例解析,使学生对“批注”这一形式有直观的印象。

三、同伴助学

“同伴助学”是打造卓越课堂的必要学习方式。孔子也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拥有志同道合的学习朋友,对相互的学习是有极大提升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个班级一般有6~8个学习小组,一个小组有6个左右的学习伙伴。小组内按照“同质”或者“异质”分组。两类分组各有优劣,当然分组的目的都是为了体现合作学习这一精神。同伴助学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可以在很多时机得以实施。课堂自学之后自然会产生疑惑,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助学的功能,小组成员间相互答疑。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更是助学精神大放异彩的时候,小组成员拧成一股绳,将合作进行到底。

四、活动展学

所谓的“活动展学”,其实就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在这里,一定要注意不能曲解了“成果”一词。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公开课,学生对老师的提问都是对答如流,天衣无缝。老师预设的目标学生完美的实现,这样的课堂不是卓越的课堂,这是弄虚作假的课堂,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课堂。真正的卓越课堂里,学生的“展示”是不确定的,是生成的,甚至是有破绽的,但正是这样的展示,才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展示。通过这样原生态的展示,我们老师能够近距离地触摸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指导后面的教学安排。通过这样的展示,同学之间能够看到自己及同伴的学习能力,能够激励先进,催促后进。总之,卓越课堂要求的展示学习活动形式不必拘泥,但必须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以一切学生发展为本的展示活动。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卓越课堂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是成功的开始,卓越课堂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革是不竭的动力,卓越课堂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朝“卓越”进发吧!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曹明海先生在著作《语文教育文化学》中指出:"如果说基础教育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母语教育课程,则是陶冶人性,建构灵魂,完善心智,促进生命个体成长的摇篮。"在所有学科中,语文可以说是最贴近人的心灵,最接近人的生命的学科。每一个文学作品的诞生,都凝聚着作者对生活的感知,对生命的体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在探讨审美,在思索如何将新课标中对审美的要求落到实处。于是,大部分的老师借助多媒体,通过音频、视频,将文本转化为灵动的音乐,转变为可观可看的影视剧,为了美而美,部分老师觉得改变了课堂形式,就达到了培养审美情趣的要求,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形似创新,实则换汤不换药,结果只是让语文课变成成了一堂音乐课、影视剧品评课,学生站立在文本面前,依然不知道这样的文本究竟美在何处,他们都认为这样的文学作品是美的,但是这种美不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田芳曾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所以,究其语文审美教学的最重指向,是对生命的思考,我们通过教材中的文本,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律动,要让学生知道摆在我们面前的生活无论是光鲜的,还是晦涩的,无论是令人欢欣的,还是让人沮丧的,无论是一路鲜花,还是满路荆棘,都会让我们懂得生命的厚重,都会让我们体验到成长的快乐,都一样值得我们珍视。所以语文的教学就应该直抵人的生命,直达人的灵魂深处。

一、 告别"大一统"式的教学

学术界一直都没停止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大讨论,20世纪50年代,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语文课成了一种变相的政治课,后来当人们意识到这样的错误性时,在1956年又将语文课本中教材的选材选定为经典名著,于是语文课又成了活生生的纯文学课,然而又有人提出这种纯粹的文学欣赏忽略了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在对语文学科不断的认识和改革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介入对语文教学的讨论、深思、探究,渐渐的语文的教学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工具性胜利的压倒了人文性,对于人的培养,对于情感的教育慢慢淡化出语文课堂,开始出现了以教参中的观点为主流观点,进而操控整个课堂的"大一统"教学,不同教师对同一文本的解读是完全相同的,不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也是完全相同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压制着学生的声音,语文文本的理解渐渐成了一种公式化的解读,古诗词中只要出现怀古,就是诗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看到鲁迅的小说就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这种刻板的"大一统"教学,让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教条,于是造成学生在不认真阅读文本的前提下,就先入为主的对文本进行"准确无误"的解析。这些现象都让当今的语文教学走向尴尬的境地,更多的学生认为,对于语文我学与不学,听与不听都是一个样,我只需要背一背老师讲的答题技巧,同样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样的"大一统"教学的确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分数,本是以"立人"为主的语文教育,慢慢成了"积分"的呆板化教育,"成绩至上"论压抑了许多孩子心灵的成长和个性的解放,不要说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就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都在这样"大一统"的教育中慢慢消失,在这样枯燥的课堂里,学生的个人情感得不到重视,心灵得不到解放,个性无法张扬,于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漠视生命,轻生的现象屡见报端。由此,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生命的思考太少太少,对生命的尊重度也太轻,我们一味的追求着升学率,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我们一味的强调着标准化,却忽略了学生是个有独特思想的生命个体,我们始终在谈论人文关怀,我们始终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摆在最前端,可是在最为基础教育组成部分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中,我们却将生命教育淹没在了这标准化的、"大一统"的教学里,我们生生将生命的美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剥离出了我们的课堂,我们成了客观的、非生命性知识的搬运工,却忘了我们的文学是生命的载体,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对生命的审视和解读。将生命意蕴导向教育,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是最有意义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怜爱"。

二、 师生对话--生命里的遇见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性,不仅仅要改变"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学生的倾听者,而学生则应该做一个教学的参与者。

(一)教师要做学生的倾听者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故而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这种声音不是教师灌输的,不是教参约束出来的。就像伽达默尔所说的"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种对话中理解自己",我们要做的就是去用心倾听学生对自己的理解,对自己心灵感悟的表达。作家之所以能将平淡无奇的生活转换成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在于作者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对生活中痛感的切身体察。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倾听学生自己对生活的领悟。郁达夫《故都的秋》,朱自清《荷塘月色》,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等等,不论哪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缜密的思考,我们通过对这些文本的解读,要让学生学会观审自己的心灵,表达内心对生命的感受。春之明媚,夏之绚烂,秋之静穆,冬之凛冽,不同的季节会带给人不同的生命体验;月华皎皎,光影交织的画卷带给人的感受并不非得是教参中所谓的作者由悲到喜,又由喜转悲的情感变化;童年、少年、青年,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是一本巨大的深刻的教科书,所有的生活经历都叫我们认清什么是成长。因此我们在解读教材中的文本时,不能总是以教参为中心,将文本的内涵"读"给学生听,而是我们去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以自己的个体体验去思考文本,表达内心,在文字与自己的生命体验之间,学生才能真正的探究作者的内心,读懂作者的灵魂,感受到作者心灵的搏动,最终唤醒学生真实的生命情感。

(二)学生要做教学的参与者

我们的课堂是师生间心灵的对话,言语的互动,缺失了任何一方的引导、表达,这个课堂都不能称之为是一个成功的课堂。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在对课文进行解读和处理的时候始终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将学生引进课文中来,比如李镇西老师再教授《沁园春长沙》时,对学生说:把自己当做青年,去读这首词。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告诉学生:在朗读时,你就是朱自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不是一个单纯的倾听者,不是对文章的欣赏者,亦不是文章的评论者,而是整个教学的参与者,是文本的当事人,将自己放进文章中去,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作者,才能真正体悟到文中的情思,才能擦出智慧之光,才能激起心灵的碰撞。以置身事外的姿态去看待一个文本,以事不关己的心态去聆听一个故事,永远无法真正体会什么是生活的真谛,什么是生命的厚重,什么是内心的隐忍,什么是情感的爆发。从这样的层面来说,我们的课堂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她更像是一个人生舞台,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世间万象、人生百态。学生、教师,我们都是参与这百态人生的重要角色。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生命审视的过程,是精神成长的过程,没有生命情怀的语文教学注定不会激起学生的共鸣,更无法让学生获得生命精神体验与满足。法国作家孔巴兹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是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人。"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终极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篇(5)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特质,教学中师生与文本对话实质是一场思想的交流和会晤。教师应从细处落笔,掌控作者情感抒发的着力点,深入文本,向纵深延展,分析语言的妙处,从而渐入佳境。如:“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鲁迅《药》)按照小说情节演进过程来看,属于故事的开端:“买药”一节。对这一细节分析,着力点有二:一是动词的使用;二是标点符号。

“动词是语言的骨头,是建筑的材料。”(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施事与受事本是一组相对的语义概念,与动作的发出者、接受者相关联。教师可以从六个动词入手,动作的发出者完全系“黑的人”,他占据主动地位,连贯、娴熟、老练地发出:“抢、扯、裹、塞、抓、捏”。而受事者“华老栓”,明显被这些一贯的动作驱使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人血馒头”这笔交易就是在这样一种场合下完成的。再探,分号将六个动作截取为两段。“抢、扯、裹、塞”的语义中心指向是“人血馒头”;“抓、捏”指向的是“钱”。施事者一串连贯的动作,最终指向是“钱”。革命烈士的鲜血,被这样的两个人,以一场交易,草草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讽刺背后的悲叹,在语言深层结构分析中带出的张力,彰显着作者情感寄予的力度。

二、析语法,炼语言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言便是语文课堂的内核,脱离了语言解析的语文课堂会是什么样子?一旦遇到几个知名的作家作品,猛然下料,大谈特谈思想成就,孰不知,学生认知水平可能根本无法与“思想”接轨。活生生的语文课,便成了文学批评课。囿于应试,不考不教,造成学生语言知识的薄弱,大学老师责怪高中,高中老师责怪初中,试问,这样的恶性循环何时休?

锤炼语言,学习方法,巧妙运用应该是分析语言的常态。如:“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柔和的角度上。”(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从语法角度分析这个语句:状语倒装。倒装的目的是强调,简单地说,谁倒装强调谁。正常语序是: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显而易见,小屋与山的位置关系:清新、自然。同理类推,“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状语倒装,强调的是: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就像达尔文发现的有机界发展规律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不难理解作者恩格斯对逝者的赞颂与评价。

用语法知识分析语句,锤炼语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是偏偏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东西,理应发扬光大的知识,却少得可怜。语法知识的缺失,势必给语文学科教学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不难理解,笔者在学生时代就学的文章,转而为人师,这篇文章还“霸占”着大中小学教材,何故?从语法角度审视,经典永远是经典。

三、抓文眼,悟语言

“文眼”是窥探文章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更是理解文章内涵、精神的一把钥匙。如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对于此联,教师可能专注于描写的景物有哪些?更甚者,课后练习也是这样设计的。景物包括:“细草、微风、岸、危樯、夜、舟”。但是,“独”字怎么理解?诗的内涵就在这个字上。“独”字就是引领诗歌情感内涵的筋节。旅途中的夜晚,诗人踽踽独行,“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旷达气象衬托诗人的“独”。

再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水,一去不复返,隐喻时间。再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以愁绪喻流水。所以,才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白《行路难》)再一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诗人李白开篇就以“愁”字起笔,感喟时间易逝,无路请缨,一股愁情就已萦绕心间,挥之不去,这时的酒杯也就被诗人当作了媒介,一吐心中块垒。恰逢三两知己,“与尔同销万古愁”。“思想离开了词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不难发现,探究“文眼”对厘清作者情感抒发的“内燃点”和感情的基调大有好处。

四、借修辞,看语言

巧妙运用修辞手段可以给语言增色,这个道理谁都知晓。但语文学习,最终指向“用”,也就是“表达交流”。叶圣陶说:“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徐志摩《再别康桥》)从字面梳理,“金柳是新娘”。常规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的笔端,反过来使用,将“物”看做“人”,仿佛依依惜别的不是母校而是人一样,足见诗歌语言的奥秘所在。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2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新课程的独特优势。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利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中学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讲解中应该注重道德和思想品质的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内涵。

一、在课文语言文字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悠悠中华五千年,中国有着太多太多让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文明、文字等等,而汉字则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文字,有着无法比拟的神奇力量。鲁迅先生对汉字概括的 “三美”“音美以感耳,一也;形美以感目,二也;意美以感心,三也。”即可说明汉字的美丽所在。作为现在的中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只有懂得自己民族语言的精美,才能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深和源远流长。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懂得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热爱本民族的语言本身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他们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必修一的 “梳理探究”部分《优美的汉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感受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在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无论诗词、散文还是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优秀的篇章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特有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许多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警句。对于这些经久不衰的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名句警句,教师应该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例如,在屈原的名篇《离骚》中,就出现了不少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可以让学生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可以让学生体味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人生追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可以让学生感受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高尚节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可以让学生理解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执着精神。在教学中,就这篇课文中的名句进行解析,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无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容易理解背诵。教师在教学中把它抽出来重点讲,从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能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新课标的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的优美课文,这就使朗读显得愈发重要。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朗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素质培养将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朗读《沁园春・长沙》,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感悟一代伟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和豪情壮志;朗读《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顾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朗读《小狗包弟》,可以让学生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懂得“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朗读《劝学》,可以让学生领悟学习的意义、作用以及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朗读《定风波》,可以让学生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朗读教材中的优秀篇章,通过有意识的朗读训练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带领学生打开传统美德的宝库,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四、在课文作者的讲解和课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探究教学中渗透德育

篇(7)

从2009年以来,我学校都在尝试昌乐二中、洋思中学的课堂模式,形成了基本的“学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质疑师生互动、展示交流教师精讲、总结提升达标检测”课堂四模块,我们的语文课堂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自主、质疑、展示、精讲,成了新形势下课堂的主流。在这样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中,我们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像语文课原来特有的那种品、赏功能缺失了。不可否认,课改后我们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了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但我们始终坚信,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有位名家曾说过:“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要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教师享受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一句话,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听说读写练、字词句段篇。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些。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那么,语文课怎样才能上出语文味?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浅谈以下几点拙见。

一、语文教师必须先有“语文味”

在课改中,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教师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不是德育课,不是审美教育课,不是纯粹的思维训练课,不是花哨的综艺活动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那一种课,都与语文味是背道而驰的,或者说不是我们所提倡和期待的。

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必须先有“语文味”: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感悟汉语言的一些基本规律与特点。其次,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汉语言的素养和语感水平,需要教师有对语言敏锐的把握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二、语文课上读出语文味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古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语文课是一门“抑扬顿挫”的艺术,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读要贯穿教学整体。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范读、默读、诵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离不开诵读,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诵读者与文本言语之声的碰撞、交流、融合,以读代讲、代问;以读传知、悟情;以读启思、悟理;以读赏美悟神,通过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语文素养。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我设计了三个大的教学板块,1、初读,理思路。2、再读,悟感情。3、细读,品语言。以读贯穿教学始终,在读的同时用班得瑞的钢琴曲《春野》作为背景音乐,从而使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活动中感悟到了文章的情感美,细细品味了文本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寓教于读,寓学于读中,使学生如临其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特色。

三、语文课上写出语文味

语文教学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落脚点在于写,写是对听、说、读的综合检验,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如何通过阅读教学给学生一些写作的引领,这得看教师的专业功底,教师能走进文本赏析,走出文本导写,学生就会写作,就能写作,就能写好,读中学写,学以致用,这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之所在。

为此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就应当集中把握三个问题,其一,写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研究内容——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个层次乃至全篇,都应有个正确的认识。其二,是怎样写的:引导学生研究写法——练字遣词、辞格运用、详略处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形式问题,应根据需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地解释清楚,使学生悟其“道”,得其“法”,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教学功力。其三,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提高品味、鉴赏作品的能力,搞清之所以“这样写”的作用和功效,增强其理性认识。当然,还应该引导学生在具体篇章中去认识形式,借鉴形式进而学会运用形式,真正把语文课上出语文的味道,体现出文本色彩。

四、语文课上品出语文味

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基本。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文课要关注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重视文字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

1、品“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透过题目,可以捕捉到许许多多的信息:文章的体裁,故事的梗概,写作的脉络,作者的观点……文章,通过题目这一眼睛,向读者暗送秋波,眉目传情。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就要品读文题,抓住了这一点就牵住了牛鼻子。

2、品“词语”。“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教学中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跟他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

篇(8)

引言:

学科教育带有学生观,这一点在盲校教学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教育对象的与普通孩子们之间的差异,是要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无论是教学行为、教学方式,还是教学理念都要采用个性化思考,来进行课堂教学。语文教育对于盲生来说,可以说获得外界信息最直接的途径。因此,盲生语文教育实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社会认知和文化认知。从社会认知维度上来讲,由于视觉上的障碍,盲生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不存在的。这一点由不得我们不承认。然而,发挥盲生听觉的积极能动性来进行语文教育的学习是具有关键性功用的。如何来进行语文教育策略和路径的思考,则是从事盲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教师所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盲生求知诉求考察与实现

从现实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盲生的学习动机性较强。对知识的重复性学习也是高于普通的学习者。处于视觉性的差异,学生对外界的感知主要来自的学生的听力系统。所以,学生更加善于提问,并充满着想像的空间。考虑到教学环境与盲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教学人员无论是在讲解,还是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的,都要关注学生具体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从现行课标上来看,社会化与生活化教学的提出,给盲生教育教学来带来了指引性方向。从学生具体的需求和生活实践入手,进行学生交流的途径和策略的论证。通过个性化与社会化学习相关课堂教学手段来满足盲生的各类知识的需求。

相对单一的盲生生活,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每个信息都有着一系列的理解和思考。并且,从不同的视角和空间进行自我理解式的想象,甚至是超越现实生活的具体场景。当教学人员的提到朱自清的散文《春》,富于诗意的教学场景带来学生不同内容的想象,并且,一个简单的词语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偷偷地”、“草坪”、“空旷”等一系列的充满想象的空间,都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且,部分学生通过周围事物的类比,给出了个体想象中的春天。教人员则需要因势利导,从学生的的情感升华的空间出发,对学生进行想象空间上的补充,实现学生春天图像的生成。通过给学生发言的时间,进行相互记忆或者理解上的春天的建构。同时,教学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找到相关春天描写的其他的听力材料来对学生印象的春天进行的融合,使学生在体验自我想象与他人想象接触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获得。

2.允许学生的不同声音

语文教学分为能指和所指,也就是说存在着真实事物和想象的空间。盲生大多数没有见到过真正的现实中的事物,只能通过听的途径进行一系列的思考。而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的难以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的教学,同时,也没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教学。由于个体的想象未能有规范性范式进行规定,理解或想象上出现偏差是正常的现象。因此,教学人员要认知和理解盲生个体性形成和认知模式的了解。例如余秋雨先生《乡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邮票”一词则产生较大的差异,从修辞上来看,邮票则是感情传递的一种工具,客观点说,是虚拟的意象表达的一种,作者表达着一种浓烈的思乡之情,而抒发心中的想念于笔尖。学生们在听完课文则表现出不同的声音,对于意象的理解也产生相对较大的分岐。然而,在分析完课文以后,学生则能够大体上理解游子的心情。学生们通过教学人员的讲解,进一步认知了余先生所要表达的主体思想。

但是,对内容的剖析则还是存在着较大程度上的不同。教学人员则要听取学生们不同发声外,要有包容的心态,来面对每个积极地发言的个体,对于怯于发声的学生,在给于一定时间的思考,鼓励其发言,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众所周知,记忆是存在于个体之间,也是存在于相互之间的互动上,学生要针对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这样才能获得学生个体上思考与空间上的互动。从而,增加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和知识层而的扩展,对于大多数盲生来说,打开心灵的窗口,语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而语文教学课堂则是更加良好的交流场所。对学生个体来说,是一个能够进行相互接触,理解相互之间情感的最佳场所,无论是任何情境下,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大胆的发言,对学生个体化的培养都是有着积极地意义的。

3.学生阅读障碍与突破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阅读是个体知识能力的提高的重要因素。阅读也是教学人员实现教学不可或缺的必然路径。所以,阅读是极为必要。对于盲生来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果的阅读则是教学人员要解决的重要难点。通常情况下,阅读从以下四个层次入手,第一层面,是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字体感知,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感读阶段,此阶段是较为简单的读书阶段,学生往往在这一阶段有着较高的兴趣。第二层面,则是阅读一些简单的故事性教材。这一阶段,难度有所提高,是原有简单知识的整合与提高。对于大多数盲生来说,还是能够跟上学习的。

而第三层面,则是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学习,以社会知识为背景进行一系列的现实知识的理解,从根本上来讲,这一阶段则是转型期,部分学生则出现高原情况,难以学习或者获得新的知识。当然,第四个层面,则是对经典性书籍与文章解读,这一阶段则是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和不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才能实现的具体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语文教学中难以获得短期内的突破。对于教学人员来说,盲生阅读的能力的提升,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实现语文教学的四个阶段转型,也是语文教学实现的具体表现。故此,教学人员往往通过基础性解读和解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提升。

从建构主义基础上来说,这种做法具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学生也因此获得的一定基础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知识的积累。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而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转型的的表现过程中体现时间上的差异性较大,远远缩了成型期时间概念。其中,教学人员进行个体性解析或者对个体的具体思维进行有效的引导的情况下,教学人员往往会形成与学生步调一致的思维来促进个体思维的成长。

4.结语

盲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学人员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从多元性适应的角度出发,给学生以身心双向的全方位影响,从学生知识诉求进行考虑,从学生个体思考方式进行考虑。给学生充分讨论和表现个体自我的机会,给学生一定的交流机会,对学生表现的差异要及时进行思考,以促进其知识结构上的完善。社会、心理与精神三方面,都是影响个体成长的具体环境,盲生个体的需求则表现为心理上与社会上的,更加表现为精神上的,所以,教学人员要多元的视角来思考语文教育教学,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篇(9)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36-02

语文、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语文又是基础的基础。这道明了语文学科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单要注重字、词、句、篇的教学,还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内涵,将其与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语文的特殊功效。这对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联系

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的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个提法告诉我们,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比其它学科担负着更大的责任.也具有更多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辩证地处理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达到“因文释道,因道悟文”的目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特点,确定重点,选好结合点。这里的“特点”是指学生实际特点与教材实际特点,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他们所处环境的影响因素,教材的文体属类、表述的内容、表达的中心等。我们在开展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的语文教学时,应分析这些特点。手中的教材哪几篇适合学生。可结合哪个专题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何结合等,这些均要明确归类。教师可通过拟出教育点,确定重点,选好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系统而又自然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质”变期,他们由幼稚向半成熟过渡,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矛盾交错在一起。在网络开放的大环境中,“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因素必然冲击着他们,因此,我们对他们要侧重于革命传统人生观、健康的道德品质教育,以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塑造美的心灵。综观教材。分类后适于革命传统教育的有《生命的意义》、《记一辆纺车》、《七根火柴》、《俭以养德》、《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公而忘私、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品德教育有《纪念白求恩》、《分马》、《荔枝蜜》、《有的人》等课文;进行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教育的有《,你在哪里》、《市长》、《驿路梨花》等诗歌和散文。

抓住学生特点、明确重点、选好结合点进行教学,在思想品德教育上不贪大求全,不平均用力,而是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师授之自然生动、生听之亲切深刻,思想品德教育就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会受益匪浅。

(二)教学形式多样。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语文教学全过程有预习、讲读、练习三大阶段,同理,思想品德教育也要通过这些过程中的阶段、环节来实施,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自然熏陶、潜移默化。例如《纪念白求恩》一文教学中。可安排在预习阶段来实施,要求学生想想: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白求恩的哪些精神?使学生在思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在教《生命的意义》一文中.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一段,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但要记住,千万别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要努力做到“文道统一”,在论“道”中“量”要适可,“形”要多样.“联”要自然,力求做到“因文释道,因道悟文”。

二、语文教学与美育的联系

审美教育,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存发展的一种教学体系.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和健全体魄的强大源泉。语文课本的内容,几乎均选自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名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语文课本上学到美学,是当代中小学生的共同愿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形式美”的教学。美的内容必须配上美的形式,使学生得到形式美的熏陶。叶圣陶先生的大作《苏州园林》,其结构十分精巧,形式很美.“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整篇结构,本身像苏州园林那么精致美丽。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节押韵,形式活泼。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味”与“无味”对比鲜明;《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以敌之矛,攻敌之盾,具有层层推进之美。柯岩的《,你在哪里》,全诗句式整齐,间隔反复和铺排的诗句,形式也十分优美。课文中美的形式比比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分析课文时要抓住这些“形式美”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得到美的熏陶。

(二)“人物美”的教学。“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母亲在娃娃的眉心点上一颗红点。姑娘在鞋帮绣上一朵春花,小伙子在长长的赶车鞭上挂一簇红缨子,都能使人领略到生活的美。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写“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么淳朴可爱”,作者从肤色、身材、姿态、精神风貌和气质,展示了战士的朴实之美。《梁生宝买稻种》写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夹着用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三条麻袋让人联想到农民那种一心为集体、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是一种农民的淳朴之美。《第二次考试》描写陈伊玲的服饰“嫩绿的色”和“咖啡色”,让人联想到“春天早晨亭亭玉立的小树”,这是艳丽美,是青春之美。《七根火柴》中“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的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堆火柴,红红的火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米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这是一种崇高之美,它使我们看到了革命前辈的情操之美。《我的老师》中“他从来不大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写出了师生间的心灵相通之美。《愚公移山》中,愚公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命不息,挖山不止,智叟却笑而止步,写出了愚者不愚,智者不智之理。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写的是冯铿烈士“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这是用反衬的手法,写出了人物的心灵之美。教师在分析这些人物形象时,要通过语言、动作、性格特征等展现人物美。

(三)“环境美”的教学。小学语文《少年王勃》里的诗句“水天一色,霞鹜齐飞”描绘赣江壮观、秀美的自然景色。烈士在《可爱的中国》里曾这样写道:“不但是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优雅的雁荡,与夫‘秀丽甲天下的桂林水’可以傲倪一世,令人称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是的,神州大地无山不秀,无水不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样的描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达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昧,油蛉在这里低唱,蟋

蟀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和木莲藤缠绕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写出了百草园这环境的静态美。《春》中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的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是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写出了环境的柔和美。《听潮》中“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含着血腥的浪花溅在我们的身上”,写出了环境的粗犷美。朱自清的《春》、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杨朔的《香山红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分别为我们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之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饱览那一幅幅淋漓的画卷,去赞赏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去领略美丽的无限风光,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语文教学与理科的联系

(一)词语教学与理科的联系。本文中的“理”特指“自然”的意思。实践证明,运用语言学常识能较准确地解析理科中的概念和含义,而不至于张冠李戴。反之,在教学一些词语如“事倍功半”或“事半功倍”时,单用语文角度去解释“倍”数和“半”数就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接受。而从数学角度去解释这两个词语,把“倍”与“半”用“4”与“2”来比较解释,就浅显多了,学生也较易理解。

(二)语文教学与理科的联系。在一些说明文的教学中,很有必要与理科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教者就会对“死海不死”的原因进行解释。要使学生明白这个原因,就必须涉及到物理学的“浮力”问题和化学中的物质元素结构问题。死海为什么“不死”?就是说人跳进死海不会沉下去,这就说明海水的“浮力”大。死海中的水浮力为什么这么大呢?这就得用化学角度去解释死海中水的成分。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如果教学《死海不死》这篇文章时。单从语文角度去解析是很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中国石拱桥》、《人民大会堂》课文中的结构问题,尽可以从物理学“力学”的角度去解释。这样教学,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篇(10)

人物形象分析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作家塑造的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揭示形象最本质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从而了解作者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进行鉴赏、评价,不仅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的美学意义,并通过对人物情感的体验,促使学生受到振奋、震动,看到人物精神世界中最美的内涵,影响其心理行为。《小桔灯》中的“小姑娘”这个人物形象非常典型,在她幼小、瘦弱的外表下隐藏着美丽的精神世界,小小年纪就承受贫寒的不幸重压,要面对的恶劣环境。然而她用“笑”,挺直身子来迎接不幸,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对待现实、憧憬未来,表现出镇定、乐观、勇敢的精神。对光明,对幸福的渴望支撑起小姑娘灿烂、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透过人物形象的表象,去发掘人物形象丰裕的精神之美,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完整、立体的人物形象,而且可以通过学生的体验领会,产生情感的共振及对形象美学意义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人物形象的特点,剖析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把那些无序的美学内容串联起来,给学生展示具有质感的完整的精神美的内容,这样可以触动学生审美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语言分析来感受意境美

语言是构建意境的材料,作家为文达意,为了做到“毫发无遗恨”,对语言的运用是颇费心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要求学生成为“词的音乐家”,说明了表达在创设意境中的作用。所以,抓住语言分析,口嚼其词、品其味,往往能使文章的“境界”全出。这时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用审美的经验感知,就可以欣赏到意境美,发现作家的审美追求。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里的“山”,作者把它比成一个“小摇篮”,烘托看护者的“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抚慰,济南人“含笑”的欣慰和“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的憧憬,构筑了“慈善”的济南冬天的意境,折射出甜美安适,温情宁宁的美学内涵。这种清新、静美的意境,无疑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感悟意境的深邃的力量。

再来看朱自清名篇《春》中对雨景的描绘,那在暮色之中的雨,朦朦胧胧。写灯光,家家一灯如豆,隔着蒙蒙的细雨望去,灯火四周呈黄晕的光芒:写乡村景色,农人有“撑着伞慢慢走着”,有“披蓑戴笠”,一派田园风光;写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作者用拟人手法,着力渲染春雨沐浴的温馨,传达出春天雨中安静和平的气象,表现繁复的静态美,营造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通过语言分析,结合运用联想思维,可以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体会和发现美,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三、通过对环境的分析来透视生活美

环境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分,共同构成人类生活的舞台。这些环境既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舞台又决定了人们的爱好、习惯和作风,影响了性格的形成。所以,环境描写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艺术价值。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不同环境描写和小主人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作者对儿童生活的意义诠释。热爱自然,自由快乐,成为作品之中儿童生活的美的基本内容。然而作品的意义不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它借助这个小小的生活侧面,反映了封建教育的弊端和作者对生活美的追求。

通过环境分析来透视生活美,不仅仅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审美领域,还可以启迪学生领略文学艺术作品的巨大魅力。正确把握生活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来发现美

朗读是书面语文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像,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体效应。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解析,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诱发通感,起到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听别人读,可以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教育,如,鲁彦《听潮》描绘的落潮图是:“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叶飘零在水中,海睡熟了,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慷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读这些句子,语音要轻柔,语调要低而舒缓,从而体会作者的愉悦甜蜜之情,进入梦一般的意境中。而大涨潮到高峰时,情态变了:“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去,冲进了岩石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音响越来越大,战鼓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起来。”读这些句子,语音要加重,语调要高昂,速度要稍快,从中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怀,脑中再现大海涨潮到高峰时的雄壮美。

因此,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和情感的蕴含,做到“物以情观”“情以物兴”。用心去感受作者对人生的深深思考与精美巧妙的艺术构思,进而产生审美的愉悦。

篇(11)

小学生在高年级的学习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有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好学习上的主动权,同时也可以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只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在语文课堂中理解好教师所讲述的内容。

一、培养好学生的预习意识

进行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其实就是要让学生进行群体性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要按照学习任务与目标等方面的要求来对语文教材进行有效的阅读,以此来实现个性化的感悟,提出其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形成对课堂学习的期待感。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前的预习指导工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只有真正让学生明确不预习就只能被动地听教师的讲述,才能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帮助学生掌握好文章内容,跟上教师的步伐,实现思维的有效发展。对于一些通过预习想在课堂中验证是否与教师讲述一致的学生来说,也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所以,学生通过语文预习,可以感受到预习所带来的好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二、做好预习方法的指导工作

1.初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标准中针对不同阶段的阅读有着不同的阅读目标,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新的内容时正确与流利地读出是主要的目标,但是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生字与生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好问题,从而理解好文章的主要内容。

2.默读法

在预习中常常会用到默读法,而且对于这一方法来说,是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找出文章中相关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其中,省略了发音以及耳朵上的监听,这样也就使得默读成为一种比较高效的预习方法。在这一方法中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思考。

3.速读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更新,这样也就使得社会中的信息量在快速增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好速读的方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要快速地思考,头脑也要跟上眼睛的步伐来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好文章中的内容。如,学生在对《军神》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速读的方法来找出文章中因拒绝使用麻醉剂而获得医生称赞的事迹。这样也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军神的含义。通过有效地速读,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以获取好文章中的重点。

4.研读法

对于一些语文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指导其研读一些专题性的文章,以此来为学生的下一阶段发展奠定基础。如,在学习《匆匆》以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一些与朱自清有关的资料,或是通过分析《荷塘月色》等文章来明确作者的艺术成就与爱国情怀等方面。

5.适当地拓宽预习的范围

就语文预习来说,其实就是针对教材中的文章来进行预习。但是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在教材刚刚发下时就急于翻阅。所以教师就可以花费一些课时来引导学生针对新教材进行浏览,同时还要指导好学生,让学生按照相关的顺序来预习。(1)要先观察好教材中的彩图。(2)观看教材中的目标,掌握好需要学习的内容与重点环节。(3)还要掌握好教材编者的意图与要求等方面,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构建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掌握好学习的目标,更好地选择好课外的阅读内容。(4)学生在学习单元以前,还要让学生针对这一单元中的内容进行预习,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6.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资料

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进行预习,以此提高预习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获取更加全面的认识。如,在学习《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查阅一些作品的背景资料,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延伸性的阅读,找出《西游记》中一些比较经典的段落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7.帮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记忆力也不如用笔写一写效果更好,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课文的过程中要避免局限在传统的预习模式中去,而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通过标记出重点与难点,可以在教师讲解的时候加深印象。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在教学上的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裴健.小学高年级语文的预习指导问题分析[J].华夏教师,2014(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