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4-08 17:05: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篇(1)

2水电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2.1风险控制对于水电建设项目的风险,如果要进行风险的管理和规避,则要有效控制风险。具体要做到以下3点:①工程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也是承包商与发包商合法权益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的作用,可避免两者之间出现违法操作。因此,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强烈的风险意识,对工程合同中的每一条条款进行认真、仔细的阅读,并充分考虑其中是否存在风险因素,避免日后产生经济纠纷。②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时,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施工单位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的施工项目,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较小,施工单位可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制订总价合同形式;在一些大规模的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施工情况常发生变化,常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干扰,具有极高的风险性,所以,需要制订适当的风险转移措施,利用单价合同的形式降低合同风险存在的概率。③优化设计方案,控制风险。科学的水电工程设计方案可为水电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因此,必须学习和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

2.2风险转移在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可将项目风险有意识地转移给其他建设方。通常情况下,风险转移包括以下2种措施:①购买保险。由于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较长,且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一旦工程项目存在风险,会对项目的投资者甚至是建设者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承包方在项目工程建设前投保,则当施工过程遭受风险和损失时,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条款补偿一部分资金。②完善合同条例。一方面,总承包商可通过合同将工程项目转让给其他承包商或进一步分包,这样可实现风险分散;另一方面,可选取具有良好信誉的第三方作为担保方,为承包方提供担保,这样可有效分散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2.3风险规避如果水电工程项目遭遇某种风险的概率较大,或某种风险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则管理者应对该风险制订相应的策略,以合理规避风险。所谓“规避风险”,指的是运用合理的策略从源头上规避风险,从而杜绝风险发生,这样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承包方和建设方的损失。现阶段,常用的风险规避策略包括放弃或拒绝工程项目、提高施工竞标的价格、向招标方提出合同条件和选择保守、稳健的项目建设计划等。虽然运用一些手段可规避风险,但依然会给承包方和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损失。然而,与发生风险造成的损失相比较,规避风险后的损失会大幅度降低。

2.4运用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或降低索赔根据相关合同对工程风险进行重新划分,能体现合同的公正性。工程索赔是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索赔具有十分广阔的领域,比如,它贯穿在工程的施工、设计和相关变化等方面。以合同条款或推断条款为依据进行工程索赔,有利于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各方的利益。

篇(2)

银行是从事货币资金交易的场所,其风险的主体是无形的货币资金。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是一种依靠存款和借入资金来开展经营的特殊企业,由于其并不直接从事产业活动,所以自有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远远低于一般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必须是动态的,动态的管理是需要通过实时评估,不断地监督和检查工作效果,进行连续的再评价来完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广义上是通过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来预测风险、分析风险、回避、排除或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以达到控制风险、降低商业银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和保证经营资金的安全的目的。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特点及风险类型

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都直接表现为货币资金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风险的最大特点是资金涉及面广、涉及金额大。从吸收存款到发放贷款,以及后续的贷款收回等一系列经营过程中银行都承担着风险。银行风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与经济主体的行为目标、决策方式和经济环境相联系可以把商业银行的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和投资风险。不同类型的风险有其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现今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已步入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二、银行卡项目的风险管理

(一)银行卡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

商业银行中银行卡项目的风险管理具体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四个方面。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研究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正视风险存在的客观事实,从银行内部经营环境到外部纷杂的环境中识别风险因素,作为度量、分析风险的方向,初步确定风险评价的范围;二是根据不同业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做系统的分析与归类,以决定业务的规模,适度地确定业务比例以保证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到有效地分散风险;三是对已有的风险找出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加以控制、降低、转移与消除,最终优化结果使风险成为促进银行的盈利机遇。商业银行中银行卡项目的风险管理都需要在这几点基本要求下进行。

(二)风险管理的模式

银行卡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大体分为三种:一是客户经理负责开拓业务、撰写客户基本信息和业务情况,,并与风险经理共同管理客户风险,风险经理主要是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二是客户经理全面负责银行的开拓业务和风险管理。风险经理从风险的角度出发分析风险事项,辅助客户经理的工作;三是客户经理只负责开拓业务、维护客户关系,不参与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银行卡项目的风险管理通常采取第三种风险管理模式。具体风险管理模式的结构框架。这种模式配合精细化管理理念对于授信业务的要求较高只有做到标准化、专业化、自动化和流程化才能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和“以客户为中心”业务理念下为目标客户提供高要求的银行卡项目风险管理增值服务。

三、银行卡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银行卡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个人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导致持卡人信用风险高。根据之前商业银行中出现的信用卡欺诈申请现象分析,多数案例都是持卡人利用虚假资料申请办卡,利用信用卡可以透支功能欺诈消费或支取现金,造成银行风险损失。造成这种状况的内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机制不健全,银行缺乏信用评级体系,对于办卡人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

2.风险管理人才缺乏,风险管理方法单一。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卡项目的风险管理方面,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现有风险管理人员经验尚浅导致项目风险管理难度大。在风险控制方法上主要采用风险规避,没有考虑多样化管理、通过迎接风险并研究风险管理与控制经营风险从中获利。

3.银行卡项目法律体系弱,地区间协作机制不健全。银行卡项目法律体系滞后是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无法争议的事实。由于法律体系弱导致银行卡发卡行、受理行、商家与持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常有出现交叉和模糊现象,增加了银行卡风险管理的困难。当发生银行卡业务跨地区犯罪案件后,未实现地区间协作来减少、转移风险机制。

(二)加强银行卡项目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1.加强监管,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库。完善的金融机制和信用评级体系。可以通过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库来提升信用卡欺诈信息交换速度和效率,实现风险信息共享,实施银行卡风险事件联络人机制,进一步防范银行卡违法犯罪行为。

2.培养自己的职能风险专家,采用多样化管理方法。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难题是跨越机构改革和流程标准化阶段,细化业务岗位设置,避免岗位交叉,从多个环节加强风险防范。尽快培养专业化职能风险经理,引入国外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对不同类型银行卡项目采取差别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

3.健全行内法制体系,建立跨地区风险管理协作。

篇(3)

在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国家政策或者企业管理思路的变化都可以影响项目的建设,受重大性的决策影响可能项目叫停,或者已经完成的工作要返工。

(2)信息系统项目灵活性大的风险

在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用户需求都是通过前期调研确定的,每个人对于一个事的想法,在经过时间或者工作思路的变化,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都会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人员的知识体系不同,设计的系统架构和思路也不会完全一致;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程序设计和编程习惯不同,这些都是很常见的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设计和开发的灵活性大的风险需要控制,才能保证信息系统项目顺利进行。任何项目都有风险,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必然有效地进行了风险管理。由于项目建设中总是有不确定风险,我们要避免或减小风险发生后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整个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中需要关注和重视项目风险管理。

二、以SAP系统升级项目为例分析

介绍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该项目是SAP系统从ECC5.0到ECC6.0的技术升级。经过对重点风险分析后得出:第一该项目的技术风险高,原因是SAP系统用户数较多、自定义开发及接口也较多,与该项目同期关联实施的项目还有10个左右。第二项目质量要求高,原因是保证原有SAP系统及基于此系统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不受影响并能正常运转和使用。为了完成项目的目标必须控制项目的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充分重视风险管理。根据风险管理理论,结合信息系统项目实际情况,在项目建设中坚持进行风险管理,依据风险管理理论为了降低和避免项目风险采用了如下的措施:

1编制风险管理计划

在SAP系统升级项目启动后,我们按照风险管理理论,编制了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制定了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处理和执行计划。本项目是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项目,项目规模比较大、项目干系人多、系统使用用户多并且该项目的上线时间固定。因此,项目进度是最大的项目风险,若不能如期上线,将会影响到公司的运作。为此,在项目启动后,召集了项目小组成员开会制定项目计划。首先按照SAP系统的ASAP实施方法论制定了项目的总体计划,明确了项目准备、蓝图设计、系统实现、上线准备和上线及上线支持各个阶段的任务和完成时间。倒推出各步完成的时间,制定了出现延迟风险的处理方案。制定了项目例会制度,每周召开项目例会,汇报项目进度及出现的风险,制定风险的应对策略。为了控制进度的风险,还要应对国家政策或者企业需求变化等突发的事件,为适应新的企业需求等突况调整项目计划。总之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和项目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实时的进行调整。

篇(4)

二、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够明确,缺少执行力。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施工企业开始意识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纷纷针对工程项目风险制定相关管理战略,但制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时,多停留在口头理论阶段,各项策略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也没有切实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及工程项目情况,制定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缺乏实用性,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向过于笼统,这并不利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现。导致整个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缺乏规范性和科学严谨性,还有一些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缺少保障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落实的制度,使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职能根本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人员是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开展的成败。但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在人才储备时多注重于增加技术人才,缺乏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的重视,导致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缺乏人才,工作开展中多临时拼凑、抽调,导致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很多人缺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完全不符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要求,不具备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一些老员工虽然具有非常丰富的组织经验和水平,但文化水平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力却仍显不足。刚引进的毕业生,虽然文化水平较高,有较高的专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历,难以承担大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一些老员工思想陈旧,墨守成规,对于新人的意见不予理会,造成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强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1.强化相关规章制度。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从施工计划、建筑材料、合同签订、资金供应、工程项目验收等多方面考虑,全面掌握整个工程项目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想要把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离不开严格的制度作为基石,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制度更是强化各部门配合度的有利工具,近而提高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协调性。制度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导向和科学依据,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制度还能够起到规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行为的作用,解决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付了事,缺乏责任心,随意性大的问题。加强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执行力,避免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开展中只做表面功夫的现象,提升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及质量。

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队伍。想要改善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加强人才培养必不可少,施工企业应加大建设优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队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离不开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和队伍,优秀的风险管理队伍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一直以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质量差,和人才缺乏有着莫大关系。目前施工企业现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多文化水平较低,缺少风险管理经验和技能。施工企业应对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学习强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构建一个专业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队伍,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保驾护航。

3.加强资金管理。资金的投入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的基础和前提,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只有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加强资金管理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如果施工企业施工中资金周转不灵,避免材料短缺造成停工,影响工期,不能如期完成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必然会违约需要赔付大量违约金。想要降低工程项目风险,必须要优化资金管理和周转问题。对工程中每笔支出款项加强监管,避免财务管理不当带来的损失,切实降低工程项目风险。

篇(5)

1.2实施阶段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也会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实施,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过程开展活动。首先,学生要针对自己的任务进行需求调研。这个阶段,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或书籍查阅资料,并实地考察市场展开调研等方式来了解自己的项目需求。其次,是实施调研活动。学生首先要准备一些前期调研问卷和资料准备清单,再经过客户的确认后,按照调研计划实施各项调研活动。调研结果也要取得用户认同,最好得到书面沟通确认。最后,是调研后续工作的落实,做好技术交流、解决方案等。做项目不是一个人在做,而是一个团队在做,如果没有沟通就向用户提供了自己的思路,可能会给整个团队的思路带来干扰。

1.3监控阶段教师在监控项目的进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情绪。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是实践教学成功开展的重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求,教师在达到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要尽力满足学生的个人的需求。

2按照管理领域应该注意的问题

2.1范围管理项目实施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范围管理,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范围,引导他们明确哪些任务是自己的任务,哪些任务不是自己的任务。同时,帮助学生对项目进行WBS分解,也就是把项目分解为若干小任务,再把若干小任务逐层分解为更小的任务,直到具体的工作包。划分WBS时,可以按时间进度为依据。第一层是项目阶段性成果的框架,每层下面再把工作分解,直到最小的工作包。这样划分会比较直观,时间感也会比较强,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MicrosoftProject项目管理工具,用该软件完成进度计划时,就能自动为WBS的各个层次任务编码。

2.2沟通管理沟通是通过各种渠道反馈信息发送给接收方,并得到接收方的反馈,最终达成双方的一致意见的过程。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沟通合作的机会,学生在需求阶段需要和客户沟通;在开发阶段需要和团队成员沟通,还需要阶段性的与客户进行成果确认;在测试阶段,测试团队需要和开发团队沟通等等。在真实的IT项目中,沟通是项目中最重要的任务,沟通工作占据了团队成员的绝大部分精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沟通。让学生知道“沟通”是什么,为什么沟通,怎么沟通。在项目中,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如果在沟通中过分执着于说服他人,而忽视、甚至忘记了沟通本身的目的,那么项目一定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2.3进度、成本、质量的平衡在一个项目中,项目的范围、进度和成本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质量又受到这三个因素影响。在项目教学的实施中,进度和成本多多少少会出现偏差。所以,教师要教学生把PDCA的思想贯穿项目始终,同时合理使用甘特图、挣值分析等项目管理方法帮助学生对进度和成本等要素进行控制。

2.4文档配置管理团队中设置了专门的学生进行配置管理。及时地对文档进行管理,可以方便后期一系列活动的进行,同时也可以完善组织过程资产,不断积累教训和经验,方便以后的借鉴。

2.5风险管理项目的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分析到采取相应措施的一系列过程。实践教学中一定会有各种风险存在,比如学校对课改的支持程度、团队成员的技能、小组长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等。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高风险识别的意识,并引导他们处理风险,减轻风险对项目实施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当出现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控制情绪,端正态度。然后客观地列举出问题,并列出导致问题的原因,与学生一同讨论解决方案,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2.6变更控制“变”并不糟糕,糟糕的是缺乏规范的变更管理过程。在课程开始时,就要确定变更流程,一旦出现变更,就要严格按照变更流程实施。首先由变更的提出方填写变更申请。项目小组长进行变更影响分析,若认为变更是必要的,则上报变更委员会评审。如果审批通过,就实施变更,并对变更过程实施跟踪,对变更结果进行验证及归档。若变更委员会没有批准变更申请,则由项目代表与变更提出方进行沟通,传达拒绝变更的决定。

篇(6)

1、有损失或收益与之相联系;

2、涉及到某种或然性或不确定性;

3、涉及到某种选择。

风险肯定带有不确定性,但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不一定就是风险。因此,我们也可以如此定义项目管理风险:项目管理风险就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极的、项目管理人员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

二、风险的特点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第二,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任一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

第三,风险的可变性。

这是指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是可以变化的。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得到控制并消除,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第四,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大型开发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

三、风险识别及方法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有哪些风险应当考虑;

2、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这些风险所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如何?

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下面的风险识别方法:

1、分解原则:就是将项目管理过程中复杂的难于理解的事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容易被认识的事物,将大系统分解成小系统,这也是人们在分析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如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

2、故障树(FALTTREES)法:就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风险分解成各种小的风险,或对各种引起风险的原因进行分解,这是风险识别的有利工具。该法是利用树状图将项目风险由粗到细,由大到小,分层排列的方法,这样容易找出所有的风险因素,关系明确。与故障树相似的还有概率树、决策树等;

3、专家调查法:由于在风险识别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各种潜在的危险并作出对其后果的定性估量,不要求作定量的估计,又由于有些危险很难在短时间内用统计的方法、实验分析的方法或因果关系论证得到证实(如市场需求的变化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同类软件开发商对本组织的竞争影响等)。该方法主要包括两种:集思广议法和德尔菲法(Delphi)。其中后者是美国著名咨询机构兰德公司于五十年代初发明的。它主要依靠专家的直观能力对风险进行识别,即通过调查意见逐步集中,直至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一致,故又叫专家意见集中法。其基本步骤为:

①由项目风险管理人员提出风险问题调查方案,制定专家调查表;

②请若干专家阅读有关背景资料和项目方案设计资料,并回答有关问题,填写调查表;

③风险管理人员收集整理专家意见,并把汇总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

④请专家进行下一轮咨询填表,直至专家意见趋于集中。

当然,尽管目前有大量的风险识别方法可以利用,但风险识别理论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①可靠性问题,即是否有严重的危险未被发现;

②本问题,即为了风险识别而进行的收集数据,调查研究或科学实验所消耗的费用是否有意义;

③偏差问题,即由于风险识别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所获得的结果是否客观、准确。

四、风险分析及方法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事件所带来的后果的分析,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与可能影响项目的潜在的相关后果。风险分析的出发点是揭示所观察到的风险的原因、影响和程度并提出和考察备选方案。要描述并量化一个特定风险及其程度,通常要做某些建模工作。帮助风险分析的建模手段很多,典型的建模方法有:

1、进度网络模型:风险评价审查技术(VERT)或计划评价审查技术(PERT),包括独立的活动网络,用于分析对项目管理过程中某个事件的影响;

2、寿命周期费用(LCC)模型;

3、快速反应速率/定量费用影响模型。

前两个模型用于考查进度风险和项目费用风险。当在制订项目开发计划、确定项目过程优先级和维护软件等方面有多种选择供考虑时,可以使用。快速反应模型在项目资金受到挑战时使用,经常发生在预算周期期间。这些挑战大多数发生在项目就要开始之前,因而可能严重影响整个项目的执行。快速反应模型也可用于考查可能存在的费用影响,以确定该项目规划的各种备选方案所需的预算分配。

此外,风险分析还有四个目的:

1、对项目诸风险进行比较和评价,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

2、从整体出发弄清各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以便制定出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

3、考虑各种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化威胁为机会,同时也要注意机会在什么条件下会转化为威胁;

4、进一步量化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估计中的不确定性。

风险分析的结果是一张"预测清单".它应该能够给出项目管理过程中某一危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其后果的性质和概率,一般关于概率有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之分,客观概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大量试验用统计方法进行计算;另一种根据概率的古典定义,将事件集分解成基本事件,用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不可能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因为通常我们所遇到的风险事件都不可能作大量试验,又因事件是未来发生的,所以不能作出准确的分析,也就很难计算出客观概率,这时只能由决策者或专家对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作出估计,这就是主观概率。主观概率就是用较少的信息量作出估计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根据事件是否发生的个人观点用一个0到1之间的数值来描述此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就是利用专家的长期经验对事件所作出的直觉判断,直觉判断出偏差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近些年来科学家们正在从各个方面探讨减少这些偏差的程序和方法,如前面的德尔菲法实质上就是利用大量的直觉判断来解决个别人直觉判断容易出现的偏差问题,专家系统及人工智能系统等则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决策以提高直觉判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向客观实际的逼近。科学实验事实证明,大多数人的估计都不可能超出他们所经历的和认识到的,这是由于经验的有限性及认识过程的局限性所导致的。如何才能保证主观概率作到尽可能的准确,是今后长时间内仍然需要研究的问题。

风险分析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有:概率分布、概率树及外推方法,PERT、GERT,而蒙特卡洛方法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日益得到广泛使用的重要方法,使用于问题比较复杂,要求精度较高的场合,特别是对少数几个可行方案实行精选比较时更为重要。掌握上面这些方法,对于提高项目管理人员驾驭风险的能力具有很大作用。

五、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利用某些技术,如原型化、软件自动化、软件心理学、可靠性工程学以及某些项目管理方法等设法避开或转移风险。我们前面对项目风险所做的一切研究,目的就在于实现良好的风险控制。在结合实际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建议使用以下风险控制步骤:

1、与现在在职的项目成员协商,确定人员流动的原因(如,工作条件差,收入低,人,市场竞争等);

2、在项目开始前,把缓解这些原因(避开风险)的工作列入已拟定的控制计划中;

3、当项目启动时,做好人员流动会出现的准备,采取一些办法以确保人员一旦离开时项目仍能继续(削弱风险);

4、建立项目组,以使所有项目成员能及时了解有关项目活动的信息;

5、制定文档标准,并建立一种机制以保证文档能及时产生;

6、对所有工作组织细致的评审,以使更多的人能够按计划进度完成自己的工作;

7、对每一个关键性的技术人员,要培养后备人员;

8、在项目里程碑处进行事件跟踪和主要风险因素跟踪,以进行风险的再评估;

9、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保持对风险因素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

篇(7)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意义重大。建筑企业要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要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的分析,对建筑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风险类型进行准确的识别与评估,通过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与风险控制对策实现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的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因素变多,风险也随之多。所谓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通常是指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管理从而降低甚至消除风险不良影响的过程。通过风险管理的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项目的管理成本,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项目安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所有影响施工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即,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施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地震、风暴、水灾等天气现象何时发生、何时结束以及造成的后果都是不确定的。另外,除了天气因素,不同的施工项目及施工环境,也会造成施工风险的不确定性。如,在地基施工过程中,测量不准确,或是夯实不合格造成的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等,轻则影响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甚至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失。因此,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至关重要,加强对建筑工程中的风险管理能够使得企业尽可能的降低经济损失,降低生产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2、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现状

2.1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项目的风险管理是必须要建立在一套科学有效机制的基础上的,是需要借助风险控制机制来实现对项目风险的有效控制,而企业在执行中最薄弱的环节往往就是机制。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缺少准确的定位,导致建筑单位内部的很多部门设置没有完全的按照岗位的责任要求进行,而且也忽视了在施工现场的风险管理工作,导致风险发生时抗击风险的能力严重削弱,进而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

2.2施工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的缺乏

建筑施工企业受行业影响,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基层建筑工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不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由于缺少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使得整个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在意识上忽视了这方面的管理,对施工的各个环节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导致施工别是关键部位的施工中出现很多的漏洞,给下一施工工序的正常_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从意识上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十分的有必要。

2.3缺少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

施工方承担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无论是参与施工的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可能是造成工程损失的风险源。施工单位在意识上的认知不足,直接导致在人员的安排上出现散漫现象,除此之外,没有了专业管理人才的支持,在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研究上也就不能顺利的进行,这样就会造成风险管理的恶性循环,始终处于不利的状态。

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

3.1提升风险管理的意识,实现有效防范

由于建筑行业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并且作业难度较高,因此建筑行业的风险发生率较其他行业来说普遍较高。加强风险管理可以帮助建筑企业正确认识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帮助管理层和决策层了解风险管理对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部门应当重视风险管理工作,认识其重要性,对施工人员进行风险教育与宣传,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和管理培训,加强他们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认知。从项目部管理人员到施工操作工人,都必须具有风险管理意识。遇到施工风险可以采取科学、有效地措施来规避风险。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入风险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提升对项目风险的重视程度,使得企业的领导层能够对风险管理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进而加大对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在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准备阶段,需要风险控制的管理人员能够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准确的分析预判,并且对风险事故发生几率较大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测评,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此外,还应明确的是只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了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准确的判别,进而实现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3.2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各项风险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进行强化,确保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有制度上的保证,并对管理制度进行高效的贯彻执行。 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是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素,一套有效机制的建设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才能实现的。在具体的建制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先参考一些在施工项目风险控制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再结合企业自身现状修改调整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对实践中暴露的制度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将风险管理贯穿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部阶段,即从工程的项目确定阶段直至最后的竣工阶段全部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风险预测与评估,对其发生的过程进行监测,并对风险进行评价。对风险实行全方位的管理,要全面的落实风险控制责任,建立完善风险控制体系。这就需要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风险之中,通过对某一风险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得出其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具体影响,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针对工程项目的每一个阶段要对风险进行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的评价,尽最大的可能缩减因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和预期效果。最后还应完善公司的奖惩机制,通过建立标准明确的奖惩机制不仅能够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经济上的奖励,以此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还能够对工作出现问题的人员起到警示的作用,让他们加深对工作失误的印象,减少出现失误的可能性,进而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

3.3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也必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对促进建筑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对其进行利用 ,促进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也应如此。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需要将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系统建设范围,需要项目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管控制度、仓库物料、施工设备管理制度、项目施工管理制度等等。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蕴含的潜在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以及分析,进而提出科学的处理措施,而且还能够实现对项目的各个阶段实行实施动态检测,将风险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并将其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4、结语

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中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关系着施工的质量和进程,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应充分认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通过风险管理的手段将潜在的风险因子消除在萌芽阶段,逐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建筑工程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篇(8)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2.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3.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3.1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在我国承建非洲某国公路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因技术条款中忽略了铺路砾石的强度指标,施工中不得不进口砾石,工程成本大幅度提高,导致工程严重亏损.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FIDIC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如果业主的合条件与FIDIC合同条件不同,应进行逐条的对比研究,分析业主为什么要修改这一条,是否隐含着风险.

3.2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FIDIC红皮书关于工程索赔的条款已由第三版的1个分条款增加为5个分条款,形成独立的主题.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也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尽管工程索赔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可以计量的.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3.3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稳定且承包单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不大,其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对予工程量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幅度均较大的工程项目,其风险量较大,应采用风险转移策略,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测算成本状况的工程,贸然估价将导致极大风险,只能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建设方.

对承包商而言,不善于工期索赔必然导致工期延误的风险;不善于费用索赔必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亏本.实践证明,如果善于进行施工索赔,其索赔金额往往大于投标报价中的利润部分.因此,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对降低工程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3.4非计量风险的防范

非计量风险指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动乱、、法律制度的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外汇风险、通货膨胀、保护主义及税收歧视等.这些风险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称作“致命风险”.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折与预测,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泉眼、流砂等.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3.5非计量风险管理和措施

在项目目标设计阶段,对影响项目目标的重大风险进行预测,研究各风险状况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即进行项目的敏感性分析.

在投标报价前,分析业主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业主的工程款落实情况和支付信誉;在编标报价阶段,要熟悉招标文件,做好现场勘查,在单价和总价中考虑风险因素;在订立合同阶段,对于过分刻苛的合同条款提出修改要求,以减少合同风险.

篇(9)

国际BOT项目所需资金越大,实施时面临的投资风险也就越大,风险的妥善处置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需要对投资风险的管理对策进行研究,因而从项目跟踪阶段就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和评价,确定风险种类,拟定相应的风险回避对策,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风险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AHP)

对国际BOT水电项目风险评价本文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1](AHP).对一个复杂的、难以量化的问题总是先按问题的最终目标(总目标)、分目标(中间准则)、子目标(指标层)几个层次将所分析问题层次化,然后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测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种元素相对重要程度(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极端重要)的认识,一般采用数字1~9及其倒数的度量方法.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得到的特征矩阵进行归一化得到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次(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称为层次总排序.为了保证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要求随机一致性比率CR>O.1.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得出投资项目风险评价结果.

3国际BOT水电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BOT方式的特殊性,其风险因素也有其独特性.归纳起来可概括为政治风险B,、经济风险B2、法律风险B3、环境与移民风险B4,及经营管理风险B5等5种风险[2].对5种风险进行分析,进而得到国际BOT水电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价,就构成了BOT水电项目的风险情况,将影响项目风险用定量方式表示,构成BOT水电项目风险模型,见附图,作为最终是否进入该国采用BOT方式承包的理论依据并加以实施.

3.1政治风险

由于BOT水电项目延续时间长,难免要经历东道国的不同政府执政时期,后续政府常常拒不承认上届政府的承诺.政局动荡致使项目投资回收无保证,投资者无法获取最起码的回报,迫使投资者低条件提前转让.政治风险的主要构成是:政局的稳定程度C1、政策变动因素C2,项目公司所在国与东道国的贸易关系C3,如双边的贸易开放程度,是否有关税及贸易壁垒等.

3.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的主要表现为:(1)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规划,金融发展情况C4,其中包括货币自由兑换D1、外汇汇出D2、官方银行利率D3、信贷管理制度D4;(2)市场情况C5,其中包括价格风险D5、竞争风险D6和需求风险D7;(3)电力输送情况C6,其中包括国外送电D8、国内输送D9及省内输送D10;(4)所在国水电项目建设水平C7,其中包括电站建设D11、运行D12及维护水平D13;(5)建筑业水平C8,其中包含建筑队伍素质、能力D14、建筑业成本及经营情况D15及建筑规划D16等.

附图BOT水电项目风险模型

3.3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法律的完善程度和变动情况给项目带来的风险,包括专门设计和规范BOT所要求的法律文本,出现金融、工期和费用索赔等纠纷时,能得到及时仲裁或处理,保障投资人的建设和经营权、投资收益和抵押品赎卖权.项目获准风险应注明法律条文对项目特许保障,如优选移交权、废止或拒绝续订等违约风险.法律风险的主要构成是:法律完善程度C9、项目获准法律条款C10、项目违约法律条款C11.

3.4环境与移民风险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一般指气候条件、气象变化情况.BOT项目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降雨雪量、风力、晴雨天数,特别是自然灾害情况,如地震、洪水、风暴及海啸;项目对社会及人们生活与工作环境污染的限制因索.环境与移民风险主要构成是:地区移民情况C12、自然灾害情况C13、资源与环境保护情况C14.

3.5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是指项目公司在项目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或经营者的行为疏忽,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获利能力,包括经营管理者的素质C15、机组设备维护更新情况C16以及电站运行条件C17等.

4国际水电项目实例

4.1工程概况

我国邻国尼泊尔Kabeli-A水电工程位于该国东部开发区,海拔高程在400.00~600.00m之间.位于Tamur河的主要支流Kabeli河上,流域内降雨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2260mm.径流主要由降雨和融雪形成.坝址处流域面积864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4.63m3/s,保证率为95%的保证流量为4.76m3/s.充足的水量和集中落差条件,提供了丰富的水电资源.

工程区域内主要的岩石为花岗岩、千枚岩、石英岩和片麻岩.

水电站装机容量为30MW,年均发电量1.75亿kW·h,年利用小时数5830h,安装3台单机容量为10MW的水轮发电机组,为跨流域引水式电站.工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部引水工程、长4.43km的隧洞引水工程和水电站厂区工程等.

我国葛洲坝水利工程集团公司与尼泊尔联合开发该项目.开发的资本债务比为30∶70,资本金占有比例分别为80%和20%,占总投资70%的债务部分由葛洲坝集团公司负责筹集,项目所发电力由尼泊尔负责全部收购,收购电价按照2000年6美分/(kW·h)为基础电价,以后每年上涨3%,连续上涨15年.

根据工程总成本5579.4万美元,投资回收期7.12年,财务净现值4370万美元,财务内部回收率20.79%,财务指标优越.敏感性分析表明,本工程抗风险能力很强,即使在最不利的组合情况下,即投资增加20%、电价降低20%时,投资回收年限只有9.03年,内部收益率为16.22%,贷款偿还年限为7年.可见,本工程的经济效益显著.

4.2项目风险分析

从政治上看,尼泊尔政局还比较稳定,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均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尼泊尔与中国是友好邻邦,自古有商贸友好往来.国内政局一直比较稳定,经济也呈上升趋势.这对所有外国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主要条件.尼泊尔是最旱实施国际BOT项目的国家之一,因而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较为完备,吸引了国际上许多公司在该国开展BOT项目,包括水电站项目.在那里从事水电开发项目还是有发展前途的,因为那是一个水力资源丰富的国家,非常缺电,政府又缺少资金,因而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法律和法规,鼓励国际投资商开展BOT水电项目.由于人口并不多,民风纯朴,所涉及的移民人数并不是很大,问题也不很多.尼泊尔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没有发达国家的要求高,因而有利于我国企业进入.葛洲坝集团公司能承担国内外各种大、中、小型水电项目的设计、施工,但从未经营运行过电站,因此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但葛洲坝集团公司已在国内投资了两座电站,其中一座已开始发挥效益,另一座正在兴建,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因此,从这方面来看,风险并不是特别大.

4.3风险模型与分析评价

根据附图构建该项目的风险模型,建立其风险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各层权重及总权重排序.

按层次分析法,对影响项目风险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进行打分,得风险判断矩阵如表1,并求得归一化相对重要性排序权值W.

表1标准层BOT水电项目市场风险A的判断矩阵

得出特征值λmax=5.28,一致性检验CR=0.05.

同理可求出每层各自权值W、特征值λmax以及一致性指标(见表2~表7).

表2政治风险B1的判断矩阵

注:λmax=3,一致性检验CR=0.

表3经济风险B2的判断矩阵

注:λmax=5.25,一致性检验CR=0.04.

表4法律风险B3的判断矩阵

注:λmax=3.05,一致性检验CR=0.03.

表5环境/移民风险B4的判断矩阵

注:λmax=3.16,一致性检验CR=0.02.

表6经营管理风险B5的判断矩阵

注:λmax=3.09,一致性检验CR=0.05.

表7子准则层中C4~C8的判断矩阵

以上λmax都经验证,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于是计算出A的总权重.W,=(0.21,0.24,0.225,0.231,0.259),进一步求得归一化后评价指标值:f(d)=(0.18,021,0.19,0.20,0.22).

明显可以看出,该项目经营管理风险最大,次之为经济风险,第三是环境/移民风险,第四是法律风险,而政治风险最低,这与尼泊尔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合.可以说,该项目总体上均属于“小风险”范围.尼泊尔政局稳定,法制趋于完善,给投资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5结语

BOT国际水电项目由于承包的“建设、经营、移交”的特殊性,其风险影响程度远远大于其他建设项目承包形式.因此,对BOT项目风险分析是项目取得最大经济利益的关键,也是协调各方利益的前提.BOT项目风险分析的现实意义是:东道国政府应创造条件完善BOT投融资的适宜环境,建立完善的商业法律体系及BOT专项法规.项目公司则应从项目风险评价中,明确风险分配与加强风险管理,规避风险,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层次分析法不仅将大量BOT项目风险定性因索定量,而且可将评价人员主观判断按照逻辑性、合理性、及时性加以调整,保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该方法为处理BOT风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供了非常简便、操作性强的工具.

篇(10)

合同风险的客观存在是由其合同特殊性、合同履行的长期性和合同履行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建筑工程的特点决定。合同的客观风险是法律法规、合同条件以及国际惯例规定,其风险责任是合同双方无法回避的,例如FIDIC条款规定工程变更在15%的合同金额的,承包商得不到补偿。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内,承包商须提出索赔意向通知等,可归类为工程变更风险,市场价格风险,时效风险等。虽然在示范文本中,从合同条件规定看,业主在合同中应承担的风险较多,但在目前,业主利用有利的竞争地位和起草合同的便利条件,在合同中把相当一部分风险转嫁给承包人,主要有合同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不平衡的责权利条款,合同内缺少和有不完善的转移风险的担保、索赔、保险等条款,缺少因第三方造成工期延误或经济损失的赔偿条款,缺少对发包人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工作效率低或发出错误指令的制约条款等。

二、合同风险防范的基本措施

首先,施工合同谈判前,承包人应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负责施工合同的订阅,并实施监督、管理、控制。要深入了解发包人的资信,经营作风和订阅合同应当具备的相应条件。了解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有权部门设计的施工图纸,是否有计划部门立项文件、土地、规划、建设许可手续,应拆迁的是否已到位,“三通一平”工作是否已到位等。从侧面调查了解发包人资信情况,特别是该工程的资金到位率,如果是开发单位应了解其主要业绩。招标工程应在投标之前,对招标文件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吃透业主意图和要求,全面分析投标人须知,详细勘察现场,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分析合同条款,制定投标策略,以减少合同签订后的风险。

其次,合同谈判或投标时,首先,施工企业在对发包人详细了解后,认为可以承担这项工程时,才能进行合同实质性谈判。对投标工程要对合同条款认真研究,尽可能在投标书中在作出响应投标文件实持性条款的情况下,作出有利的选择。根据发包人提出的要求,逐条进行研究,再做出是否能够承诺。尽可能采用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要依据通用条款,结合协议书和专用条款,逐条与发包人谈判,部分发包人提供的非示范文本合同,往往条款不全、不完备、不具体、缺乏对业主的权利限制性条款和对承包商保护性条款,要尽可能地修改完善,这样的合同一旦签订存在大量的隐含风险,最终将导致施工单位的巨大损失。减少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漏洞,可以采用施工合同洽谈权、审查权、批准权三权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办法。在人员配备上,让熟悉业主知识和精通合同的专业人员参加,大中型建设工程合同一般由业主负责起草,业主为了预防承包商的索赔,特意聘请有经验的法律专家和工程技术顾问起草合同,一般质量较高,其中既隐含许多不利于承包人的风险责任条款,又有业主的反索赔的条款。因而要求承包人的合同谈判人员既要懂工程技术,又要懂法律、经营、管理、造价财务等,因此承包人必须有精干专业的合同谈判小组。在谈判策略上,承包人应善于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移风险,达到风险在双方中合理分配,这就要求承包商对于业主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免除责任的条款应研究透彻,做到心中有数,切忌盲目接受业主的某种免责条款。否则业主就有可以以缺乏法律和合同依据为借口,对承包人造成的损害拒绝补偿,并引用免责条款推卸法律责任。使承包人蒙受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对业主的风险责任条款一定要规定得具体明确。总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施工合同管理的具体规定,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进行有利有节的谈判尤为显得重要。

第三,加强合同履行时管理

篇(11)

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目标体系是核心,所有的人员、流程和方法必须围绕风险管理的目标制定和执行;组织体系是基础,从组织制度上保证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全员风险管理的氛围;流程体系是关键,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的风险都要按照风险管理流程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方法体系是手段,促进全部风险的管理。四大体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房地产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各个体系的具体关系(如图1)。

2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

2.1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用来确定风险来源和进行风险分类的过程。风险识别是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工作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风险识别。不同阶段的风险因素不同,风险分类和分组的依据也不同。

2.2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估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估是通过对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估计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在此基础上将风险按照高、中、低风险对风险进行排序,编制风险列表,最后根据风险的程度进行专题风险研究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风险分析的范围比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的范围要宽,应该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各个阶段的工作特点来对其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

2.3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监控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监控是对风险应对计划执行情况的修正和提高的过程,也是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保障。风险监控不仅仅依据风险应对计划采取风险应对措施,还应该随着项目的深入,对风险识别、评估的结果进行修正,对风险应对计划进行修改,即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控和再识别的循环过程。

3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面风险的应对策略

3.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根据风险预测评价,经过权衡利弊得失,采取放弃、中止开发项目,或改变开发项目条件,以避开风险源地,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的措施。通常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或可能损失后果太严重,又无其他风险管理措施可用时,常采用风险回避。风险回避的做法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放弃或终止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活动;另一种是改变活动方案,或改变工作方法。可以看出,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手段,有些迫不得己的意味。因为回避风险虽然能避免损失,但同时也失去了获利的机会。所以,在选取风险应对措施时最好慎用风险回避这种防范手段。

3.2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采取的降低风险损失发生概率,缩小风险损失程度的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目的,风险控制可以分为风险预防和风险抑制。前者以降低风险损失发生概率为目的;后者以缩小风险的损失程度为目的。风险控制从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入手,消除和减少风险隐患,降低损失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因而,它是一种积极的风险管理措施。由于风险控制措施成本低、效益好,不会产生不良后遗症。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风险,应优先采用风险控制措施。

3.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自己不能承担或不愿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单位承担所采取的措施。风险转移与风险回避不同,它不是放弃或中止项目开发,而是将开发活动中风险可能所致损失的法律责任转嫁给他人承担。风险转移也不同于风险控制,它不像风险控制那样是直接调节风险因素达到降低风险损失概率和程度,而是将风脸转移出去而间接达到降低自身的损失程度。

风险转移的主要途径有合同、保证、期货和保险。合同形式有固定总价合同、成本报酬合同、单价合同等;保险有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和人身险。各种合同的对开发商和承包商的风险影响程度不同,开发商可以根据项目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合同形式,合理转移风险,参见表1。

风险转移一般在以下情况下采用:(1)风险的转移方和被转移方(风险接受方)之间的损失可以清楚地计算和划分,否则双方之间无法进行风险转移;(2)被转移人能够且愿意承担适当的风险;(3)风险转移的成本低于其他风险管理措施。

3.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房地产开发者自己承担风险事件所致损失。在房地产开发中,对一些无法回避,难以控制和转移的风险,或因冒该风险可能获得较大利益时,在不影响开发者根本利益、大局利益的前提下,常采取风险自留措施。风险自留可分成两大类:计划性风险自留和非计划性风险自留。计划性风险自留是主动风险自留,其具体措施有:(l)自己保险;(2)专属保险;(3)损失摊销;(4)借款补偿;(5)自负额保险。非计划自留是被动自留,通过风险应急准备金来应对。风险自留对策应与风险控制对策结合使用,实行风险自留对策时,应尽可能地保证重大项目风险己经保险或实施了风险控制计划。风险自留对策也应与保险对策相比较,以便做出更利于节约风险管理成本的决定。

3.5风险利用

风险利用是指开发商利用人们惧怕风险、追求安全的心理,通过参与确实存在风险的开发活动,依靠自身扎实的风险管理工作,兴利抑弊,谋求自身最大收益的行为。风险利用是风险管理的较高层次,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必须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娴熟的技巧和高度的应变能力,才能对风险的可利用性和可利用价值进行分析,有效利用。例如在当前的土地市场化的条件下,经营性土地必须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取得。但是有些精明的房地产开发商却另辟蹊径,从土地一级开发入手,通过争取某地块土地一级开发的开发权,为获得二级开发权打基础。因为如果进行了土地一级开发,就从某种程度上提前对土地的相关信息进行了了解。在进行土地进入二级市场上市交易时具有先天的优势,获取二级开发权的几率就更大。即所谓的“曲线拿地”,就是很好地利用了政策风险。

4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面风险应对中注意的问题

4.1制定风险应对计划应具有针对性

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由于项目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在制定应对措施时不可能照搬现有的模式,必须根据项目自身的条件和项目风险识别、评估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制定应对计划时必须克服侥幸心理,为了减少费用支出,不对风险做有效的防范。

4.2注重应对管理方法的组合

无论是风险控制、风险转移还是风险自留等,每种风险应对措施都有它的局限性,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应注重多种方法的组合,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做出多种方案,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避免单一方案无效带来的措手不及。

4.3注意应对管理的经济性

为了避免或减轻风险获取较高的回报,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本着节省的原则,有必要对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做一个综合评估。比如在应对不可预测的风险时,往往可以采取保险或风险自留的方法,但是哪个方法更

经济有效呢,就可以根据投保的费用和风险预留金的支出做一个比较,从而选出更加经济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蕾.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特点及政策效应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07,(8).

[2]陈煌红,张欣.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面风险管理[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

[3]陈祖.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难点的探讨与分析[J].四川建材,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