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沟通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3 11:13: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沟通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沟通教育论文

篇(1)

在信息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与问题学生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一些学校会采取分班的措施,将问题学生隔开,也有专门开办学校来“整治”问题学生的。事实上,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教育在对待问题学生的时候,总是会采取消极的放任态度,而这样也就缺乏了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沟通与尊重。

一、霸道且强硬的“工读学校”

老师喜欢优等生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因为这些孩子好管理,不会惹麻烦。而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多数是指学习成绩差、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当问题学生现象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社会各界就开始从各个方面来讨论他们,各种影响因素被大家乐此不疲地挖掘着。于是专门“改造”问题学生的工读学校出现在了众人眼前。我们确实从中看到了不少成功案例。但是,这样的一些报道却将我们对工读学校的幻想默默粉碎,例如,2010年湖南长沙倍腾学校打死学生事件。又例如2013年11月,四川的10岁小学生因不守课堂纪律被罚写1000字检查时,却留下“老师我真的做不到”这样的遗言后,最终跳楼结束生命的悲剧。

面对这样的报道,我们不禁要问,教育究竟把问题学生至于何地?不是说,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吗?不是说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吗?不是说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其价值不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的更有意义吗?不是说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尊重的问题吗?为什么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这样的尊重却成为了被学生、家长甚至教育工作者们所忽略?为什么问题学生的梦想就那么不受重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好好听听问题学生们的心声呢?为什么人们就不能与问题学生良好沟通呢?

二、最温暖的策略:沟通与尊重

工读学校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对问题学生的误解,而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有效的沟通则是误解形成的根源。

(一)理解与信任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日本一部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极道鲜师》,里面所讲述的问题学生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爱打架的、缺少父母关爱的、家庭困难的……一群十六七岁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整天不务正业,被学校视为污点,并单独划分成一个班级,任其自由发展。

我想,这也会是现今大多数学校分划分重点班、普通班的原因之一。在台湾,这种问题学生集结的班级,也被称为――放牛班。

由于刻板印象,我们会直观地认为问题学生便是一无是处,他们只会到处惹事,只会为学校带来麻烦,他们所说的任何话都不值得被相信,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错的。而且,在一件公认的错误事情上,当事人是一个优生和一个问题学生,作为老师,通常情况下都会首先将问题学生列为嫌疑对象。

影片里的山口久美子老师坚持相信自己的学生,在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自己班上的学生,甚至连学生自己都放弃了自我辩护的权利而说出“算了吧,反正就算我说不是我做的,也没有人会相信我。你们老师都是一个样!”这样的言语时,山口久美子老师依然真心地相信这自己的学生。

当看着对问题学生恶言恶语的老师们,她说:“不要轻视别人,将人用‘垃圾’来形容,这样的语言暴力又是许可的吗?就是因为有你们这种老师,他们才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

当看着一位父亲拒绝相信自己那典型的问题学生的儿子时,她说:“为何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你这样也算为人父母吗?难怪孩子会变成这样。从不曾正视过他,也不愿倾听孩子的话,到最后只会渐行渐远。你只是因为他违背你,而对他有成见。你到底怎么看孩子的?成绩优秀,运动全能,对父母惟命是从就好吗?”

其实,问题学生很希望被人理解,很希望有人能够倾听自己,然而成人却用“异样”的眼光将他们拒之门外,才使他们逐渐变得不相信老师,不相信学校,不相信社会,甚至不敢相信自己。

(二)尊重是沟通的核心

在一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中,被视为笨孩子、问题学生的孩子们曾经这样说,“全世界的大人都是一样的。凡是我们喜欢的,他们都不喜欢。所以有时候的日子过得很不快乐。”“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讲话多了,就是沟通了。其实他们都是自己讲,自己爽,而我们通常是假装在听,然后一边进,另一边出。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其中一个老师也这样对家长们说,“他们的门已经关了,你需要一把钥匙,少看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就是这把钥匙了。有了钥匙,就容易沟通了。”“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烂的,你把它切掉,它还是个好苹果。你把它丢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面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方面,我想,我们还是做得不够,至少,在现在看来,身为教育工作者的人们,还没有用一种平等的尊重态度来对待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家长也是一样。家长、老师以及优等生们,更愿意注重精英教育。试问,那个孩子不想成为优秀的人,那个孩子愿意被抛弃被怀疑?

因此,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教育不仅应该是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具,而且不关注对人的尊重的社会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不关注对人的尊重的人生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生;不关注对人的尊重的教育更不是一种健全的教育。不健全的社会、人生和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恶性循环”,从根本上威胁到个体的幸福和社会文明进步。同时学校教育也应意识到,遏制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恶性循环”,在社会、个体与教育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积极的“良性循环”,最根本的就是就是站在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与孩子们平等沟通。

教育之道,留给教师的只有八个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教育与问题学生的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思考,但请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带着平等与尊重的态度,用善意的、信任的、鼓励的眼光来对待这些问题学生们吧,因为他们也希望能与这个世界好好相处。

参考文献:

[1]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周怡译.文化与承诺.[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7

[2]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1

[3] 刘晓东.论成人也应向儿童学习――从玛格丽特・米德的代沟理论看成人与儿童的关系.[J].教育导刊.2005.10

篇(2)

我们借鉴国外心理健康研究方法,结合本国国情、文化背景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创造性的本土化研究,探索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Analysis,TA)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

一、沟通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现状

1.沟通分析理论的基础

沟通分析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EricBerne)创立的一种人格理论。沟通分析法在理论的架构上,虽然承精神分析学派而来,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里,析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的概念,强调的不再是生物性的驱力,而是偏重于感觉和情绪。并且这三种自我状态是具体可观察的,不是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抽象性的概念,在这一方面,沟通分析法有其突破性的成功之处。TA对人格结构的看法是:若此三种状态能顺利转换,便可形成良好的适应性人格;假如其中产生混淆、污染、排除的情形,不适应的行为会因此而生。从沟通方面来说,若在三种自我状态下,能以互补式沟通进行,那么沟通是顺利、延续性的;若出现交错式、隐藏式的沟通则会使沟通产生问题。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而言,沟通分析可以帮助他减轻症状,改善适应,增进健康;对于没有心理障碍的人而言,沟通分析可以帮助他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学习人际沟通技巧,可以有效地在现实环境中寻求最佳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贡献于社会发展。

2.沟通分析理论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

国外学校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使用沟通分析理论于各种教育,主要应用在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领域。Johnston[1]研究发现TA是有效地增强交流意识、加强学生人际交流的方法。WonJS[2]发现批判性父母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问题中心、放松紧张;教养性父母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积极关心、寻找社会支持、问题中心;成人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问题中心、积极关心、放松紧张;自由性儿童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放松紧张、积极关心、寻找社会支持、冷漠、问题中心;顺从性儿童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希望、冷漠、问题中心。国外把TA理论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主要涉及在人际交流、自信、团体训练、自我实现、个案咨询等。目前我国TA理论应用研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在师生沟通等方面的研究[3]。

二、沟通分析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沟通分析理论在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前人的研究证明了沟通分析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它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意识方面,在提高学生自尊、自我概念、适应性方面均有很好作用;对有行为障碍的学生有治疗作用;对择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该理论引用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1.理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人际沟通分析的概念架构有他独特之处,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通俗易懂,学生易理解掌握。以往的心理学理论专业性强,深奥难懂,学生只是泛泛学习一些,有个印象,谈到实际用途,学生感觉无法应用,仿佛是没什么用途。相比之下,人际沟通分析的概念架构不但浅显易解,而且更为实用。它没有咬文嚼字的定义,一个人不必具备心理学背景,只要受过短期的人际沟通分析培训,便能利用该理论分析自己和他人。对于自己不满的人,还可以马上用它来谋求改善的途径。这种立竿见影的功效大学生是非常渴望的。

2.以发展性为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人际沟通分析所提出的PAC体系,也具有它的正面价值。它把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和“儿童”三种状态,该概念架构的“自我”是具有理性的,它既能思考,又能作判断。

我国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既承袭了中国人的一般人格特征,又存在着自身特点,即大学生群体所独有的人格气质和行为表现。这当中既有积极的进步因素,也有不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

个人利用该理论分析自我状态,客观地分析自我成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如果对自己不满,他可以下定决心,坚定意志,将其自我状态进行改善。换句话说,人际沟通分析的人格理论模式认为:人是自己的主人,不是环境或潜意识的奴隶。只要他愿意,他便能决定自己的未来。这种积极的看法使得人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也比较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不管从前发生过什么,人类对自己的行为仍要负起责任;它要求我们主动地改变,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它促使我们达到自我控制、自我意向,并且发挥选择的自由。另外,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工具,参加辅导的学生也无需为参加而感到“担忧”。

3.推广性强,弥补供求间的差距

交流分析特别适用于团体辅导。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极缺乏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很显然的,特别适用于团体治疗,推广性强,能够弥补供求间的差距。近几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透过课堂教学、杂志报刊、各种宣传,不断向大学生倾销,但基于各种原因,期望和实际间总是有很大的裂缝,交流分析正好能够弥补这个裂缝。因为,基本上,它是个教与学的设计,训练我们如何分析自己的行为。它特别适用于在团体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相互作用分析在团体环境中的效果最佳。交流分析最大的贡献,在于提供人们自己能使用的工具,教给大学生一种自己能够使用的工具,有利于贯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尝试研究

1.编制自我心态图

我们应用沟通分析理论,根据自我心态的五种功能编制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心态图(EGOSTATE)问卷[4]。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129。应用该问卷对我国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实测,揭示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心态功能结构。根据对546名大学生的测试数据统计的结果,把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分析出了大学生的自我心态图的9种类型:开朗型、苦闷型、任劳任怨型、自我主张型、合理型、矛盾型、压抑型、幼稚型、平凡型。测试显示,性别、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不同专业的方差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对自我了解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2%的大学生了解自己,还有18%的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对人生态度(对他人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我不行、你行的占大学生数的4.4%,认为我不行、你也不行的占5.5%,认为我行、你不行的占大学生的9.3%,认为我行、你也行的占大学生的80.8%。

2.团体心理辅导

应用沟通分析理论对20名大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通过16PF、SCL-90、EGOSTATE、主观量表、活动心得及访谈,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维护心理健康有显著性效果[5]。其中,16PF问卷中聪慧性、敢为性、自律性、稳定性、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7项人格因素及“适应与焦虑因素”、“内向与外向型因素”、“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心理健康因素”4项相关因素有显著性改善;对SCL—90症状问卷中的各项症状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团体辅导显示了阳性总均分有显著差异,除敌对症状无明显改变以外其余9项症状有显著性改善;通过对辅导前后学生自我心态图问卷中的五种心态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团体辅导显示了教养型父母心态、成人心态、自由性儿童心态有显著性改善,心理适应性有显著性改善。

3.个别心理咨询

运用沟通分析理论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起到良好效果。交流分析法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与访谈者通过合作,使彼此的三种自我心态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揭示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克服心理障碍的目的。在咨询中,最关键的是使访谈者的自我从儿童水平或父母水平逐步上升到成人水平,并用自己的成人水平与之对应。交流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教育过程,它通过让访谈者尽情的倾诉内心痛苦,发泄内心的情感,来了解他的人生态度,借以确定访谈者的PAC三种自我水平;接着向访谈者解释PAC,找出干扰、影响、混淆A、P和C,从而教育他放弃消极策略,改变生活态度,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发挥成人心态的作用。

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使来询者成为一个统合之人,使个人从“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成人式自我”的效能,而不再受他人的支配。由此,学会与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学会自我反省,是“交互分析疗法”的核心任务之一。

咨询的四个阶段:预备阶段——考虑学生来咨询的动机、求助原因;脚本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脚本、探讨如何脱离脚本;破除脚本——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改变建议;重新决定——学生做出新决定取代童年时期的脚本,尝试新的生活模式。

个别心理咨询的个案说明,沟通分析理论在个别咨询中能起到一定作用,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研究结果证明,沟通分析理论在语言上通俗易懂,所要分析的正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历,特别适用于在团体环境中生活的人们,能够弥补供求间的差距,相互作用分析在团体环境中的效果最佳,是一种教与学的机制,能教给人们一种自己能够使用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工具,参加辅导的学生无需为参加而感到“担忧”。该理论的优势可以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普及性、模式发展性、目标有效性、学生自主性。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影响大学生自我心态图结构的因素更多地是来源于社会不同的文化。本研究只是一项初步探索,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探索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继续深化研究。该理论在中国学校教育中有更广泛的推广意义。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成果将推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向更新的领域迈进。

参考文献:

[1]Johnston,Christineann,TheEffectsoftraininginTransactionalanalysisuponthe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TransactionsofGraduatestudentsinsupervision(EGOstates,productive,non-productive).Rutgersthestateuniversityofnewjersey-newbrunswick,1985,159pages.

[2]wonjs.studyontheegostatesandcopingstyleofnursingstudents.journalofthekoreanacademyofwomen''''shealthnursing.2002sep;8(3):608~619TAtodayP.89~91.

篇(3)

夏丐尊说过: “ 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生动活泼是当前教改的主要任务,研究和转化后

进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课题,要把更多的爱献给学习中的后进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后进生成绩差几乎不是因为智力问题,往往基础差,缺乏信心、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收入状况、性格、行为习惯的不同是造成差生也就是学习困难生的根本原因。在学习上、交往上表现出一种孤僻的性格,这是造成他们学习迟迟不进的重要原因。他们用自己的自尊,压抑着内心的情感,从不主动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他们的敏感、封闭、孤僻、多疑、自卑导致了他们的成绩一落千丈,最终成为学习困难生。有的学生甚至以乱为乱地放纵自己:我学不好,你们也别想学好。这样既影响了班上的纪律和老师的情绪,也干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下面结合具体的实际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拉进距离,培养感情,以真诚和信任动其心。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改变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多关心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例如,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首先谈一些他们比较感的话题:电脑、体育、游戏等等。当然,利用体育课和他们一起打球.踢球也是拉进彼此距离,进入他们感情世界的好方法。当取得信任,再加上适当的引导,学生都会很主动地谈到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惑,有时显得特别无助,往往这时候我才会跟他们分析要害。让他们认为我不是一个只会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大哥哥。因此在日后的交流中,我真诚地告诉他们,其实他们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学不好,只是方法不当而已,只要改掉原来不好的学习方法,拟订一份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能提高成绩的。然后帮他们指出原来学习方法不足之处,鼓励他们要多问,然后请一些科任老师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平时多给予一定帮助和指导。这样一来,这几位同学都感到身边每一个人都在关心和期待着他们的进步。总之,作为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就得得知道学生需要什么。

二、发掘优点,树立自信,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俗话说: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大人也希望受到关注和表扬,何况小孩呢?!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建立信心。

当你与后进生接触很多,感情较深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以前你没察觉到,那是因为你缺少发现。正如罗丹所说: “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等等。此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惜 “ 好话 ” ,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老师不光是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每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平时夸一句 “ 你真行 ”“ 好样的 ”“ 我为你而骄傲 ” ,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进生,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三、理解信任,鼓励进取,用心灵交流来感化。

矫正后进生的厌学心理,必须激励后进生树立远大理想。课上,我激励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讲科学家执着追求真理的故事;讲述科学与人类社会的极为密切的关系;讲述科学知识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课下与他们交朋友,谈理想,谈向往,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唤醒他们学好知识的内部动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的需要。当别人不理解不信任他时,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其上进,应从对孩子的理解与信任做起,特别是那些自信心很弱的后进生,他们更需要理解信任,更需要爱的温暖。面对大多数学生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周记的交流发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其实孩子的心是清纯的,老师一个期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舞的手势,一句关心的话语,胜过千叮万嘱。四、倾注爱心,循循善诱,互助中寻求共进。

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衍生出对学生的爱心,教学中要有一腔热情,不歧视后进生。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身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要注意对后进生实施情感方面的教育。对后进生的缺点、错误不能一味地指责或当众训斥,应该肯定后进生的某些方面的优点,鼓励他们微小的进步。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活动和劳动中接近他们,和他们交知心朋友,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后进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后进生要放低要求,从低起点开始;循序渐进,谆谆诱导,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促进他们逐步提高。

后进生的进步过程是曲折上升的,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反复。教师不管怎样关心学生的学习,毕竟不可能总在其身边随时辅导,及时纠正。因此为了能使后进生真正达到进步的目的,学生间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在座位编排调动时,总把较差的学生安排与较好的学生坐在一起。也许有人问:这样一来难道不会影响优生吗?不会!因为我在安排时,会跟优生说,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所以请他帮助辅导同学。这对优生就有一个压力和动力的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而对于差生来说则效果更是明显。教师不能看到某某老毛病又犯了,又丢三落四的了,认为其无可救药,罢手不管了,这样做往往会前功尽弃。后进生想一下子改掉自己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其必须有一个自我战胜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不例外。班主任要有乐观的态度和反复抓、抓反复的思想准备。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许多学生在品行、学习、个性心理锻炼中,时冷时热,一次或几次考试的失败,就灰心意冷,有的学生昨天才受教育,今又犯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反复或倒退。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允许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失败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教师应既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反复现象,不断给他们敲响警钟,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后进生引上前进之路。

因此,班级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事实证明,只有我们有爱心和耐心,认真地去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因材而施教,将浓浓的爱心撒向他们,这些迟开的 “ 花朵 ” 就会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五.创设成功,参与教学,以实践作契机。

后进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使兴趣强化,这就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分组研讨,多给他们表现自己创设成功的机会。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他们自己学习、实际制作,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在各种奖励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只有少数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受此殊荣,一般的后进生、“差生”只能“望奖兴叹”,很少受到奖励。如何奖励后进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呢?在实际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设立多种单项奖,故意降低一些项目的标准使得差生也有争取奖励的目标,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跃跃欲试的努力愿望。同时,我还有目的地发扬后进生的特长和“阳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起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自觉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朝着好的方向转化,逐渐使“闪光点”变成“闪光面”,使后进生赶上来甚至变成优秀生。

实践证明:针对后进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心态特点,多方位多渠道地创设条件,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给后进生一众多的“表现”机会,使他们自身潜在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获得成功,转化工作一定能成功帮助后进生认识自我,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这只是转化后进生工作迈出的第一步,关键是老师要积极创设参与机会,扩大活动范围,让他们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以期获得成功的欢乐,体验胜利的欣慰,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事实上,许多后进生智商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聪明的,只是他们的地位在班级乃至整个学校属于较低层次,在众多的场合下,没有“出头之日”,许多潜在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表现。

篇(4)

1、引言

目前根据国家科教兴国的策略,出现了众多的高校合并。合并后的大学为了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对各校区的网络进行重构,使它们互连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满足教学、科研、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那么怎样一个网络架构能满足这些需要,尤其要能适应新形式下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合并后的新大学网络架构模型,它在不影响前期投资的前提下投入一定资金能把各校区有机的连接起来,能较好保证以上的应用实现。

2、网络通信技术选择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架构上通常采用fddi、atm和以太网技术,目前较流行的是采用atm和以太网技术。无论采用哪种技术都能很好满足教学、科研、办公自动化的需要。而远程教育系统是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通过internet来实现计算机的远程教学。其特点是:

①、资源的共享。集中了大量的优秀教师、丰富知识库和优秀的cai课件,为教学服务。

②、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很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网上可以传输声音、图象、动画,真正做到声情并茂,使得学习更加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老师、课程,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参入讨论、交流学习体会、请教老师。

因此通信技术是远程教育系统的基础,采用什么样通信技术是保证实现远程教育系统的关键。在高校由于资金的问题大多数是选用快速以太网技术或千兆以太网技术,但是由于以太网技术是以帧交换的方式进行传输,那么对于以声频、视频信号为特点的多媒体通讯特别是实时连续的网上授课、vod等应用,即使是千兆带宽,传输质量的控制qos仍然得不到保证,其使用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仍然出现滞延、停顿、抖动等现象。而atm技术是以信元交换的方式进行传输,它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易适应多种业务的综合,且具有qos管理机制尤其适用于大用户量数据量的多媒体数据传播,能保证远距离的传输图象、声音的质量清晰、流畅、稳定和可靠,因而成为构造大型骨干网的主要选择。

3、新大学的网络架构

合并后的新大学一般都是跨越几个城区,为了实现教学现代化、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必须选用atm交换机作为主干设备。通过光纤把各个校区atm交换机连接起来,构造整个新大学的城域网。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图:骨干网基本结构

通常atm交换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核心交换机,专用于atm设备之间的信元交换;另一类是atm边缘交换机用于atm网络和其他网络设备(如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连接。这样在每个校区选配一台atm核心交换机通过光纤把它们连接起来构成新大学的骨干网。在每个校区选配与校区相适应的atm边缘交换机,采用atm论坛制定的局域网仿真(lane)协议互连,通过lane协议可以把不同atm边缘交换机上的端口定义到同一个仿真局域网(elan)中,也可以使一个atm边缘交换机上的端口属于于不同的elan中。在整个atm网络环境下定义若干个逻辑上分开的elan,elan和elan之间通过第三层路由协议进行数据交换,这样整个数据交换环境与其他局域网构成的大网环境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上兼容形成整个学校网络结构,既能保护原有的网络投资,又能避免过多的重复建设。

4、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方案

武汉理工大学是由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汽车工业大学联合而成,由于各自校园网都是采用xylan公司的ominr/s-9千兆交换机,因此在每台交换机上配置一块atm模块就能起到atm核心交换机和边缘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光纤把各个校区连接起来构造整个武汉理工大学的网络结构。对每个校区的远程教室配置atm交换机并且把它们划分在一个网段上,确保远程教育系统能正常运行。

篇(5)

众所周知,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对于教育领域来说,非语言沟通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的一种特殊语言。它是指有目的地用身体动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相配合表达一定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强调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研究并训练教师的非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地运用非语言因素进行教学,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欧文・戈夫曼说过:“尽管一个人可能停止说话,但是他不能停止通过身体习惯动作的传播。”麦热宾则测量了信息传递的3种形式,即言语的、声音的和面部的信号,并发现在传递信息的形式中,言语信号占7%,声音信号占38%,面部信号占55%。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非言语表达在信息传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的非语言行为是一种符号,传递一定的信息,能为处于特定文化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非语言沟通可跨越语言不同的障碍,往往比语言信息更富有感染力。非语言信号所表达的信息往往不是很确定的,但却常常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更趋向于发自内心,并难以掩饰。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认为,语言表达在沟通中起方向性和规定性作用,非语言才能准确反映出人的思想感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约有60%~70%是非语言沟通方式,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由此可想而知。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非语言沟通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语文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非言语表达有效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弥补在某些状态下语言交流的不足,定会促进教学活动达到更佳效果。

二、教师的非语言沟通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形式及应用

非语言沟通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通过仪表、举止、表情、触摸、人际距离等形式表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晴雨表。在人际沟通中,来自面部表情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察觉,是非语言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教师的表情是教师的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的集中体现。通常情况下,“微笑是最好的入场券。”教师的微笑标志着自信和友好,是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有力的心理武器。例如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若微笑着点头,表示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给予学生勇气,甚至比用语言夸奖的效果要好得多。微笑面对学生会给学生亲切感,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默契的配合,从而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刻意地保持严肃之态,学生势必会感到压抑,课堂气氛也就会死气沉沉。另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表情符号也可以很好地传达信息,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愉悦、皱眉、深思等形象的表情符号,这些都对课堂氛围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实践证明,自觉地运用各种表情来传神会意,经常能收到预想不到的交流效果。

2 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然、得体的眼神交际手段。因为眼神的表义功能极为丰富细腻,将其与语文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可充分发挥其传情达意的功能。教师温和的眼神可使学生消除顾虑,亲切的目光可使学生得到亲人般的温暖,镇静自若的眼神可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凝视的眼神可使他们感到时刻在受到关注。因此,师生之间应适时保持恰当的眼神交流,有助于教师获得及时全面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掌控,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也可以在课件上现出鼓励、加油的眼神;学生回答正确时,课件上现出惊讶、赞赏眼神,这些都能很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 仪态服饰

在人际交往中,仪态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教师的服饰与仪表,作为教学艺术的一部分,能直接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服饰无小事!”尽管教师的内涵比服饰更重要,但不修边幅的打扮也会减损教师的内涵、气质以及对学生的感召力。教师的服装应简洁而庄重,明快而得体,符合教师职业规范。

4 手势

手势在体态语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手势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解读对方的心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不能把姿势动作看作一种普遍的符号,因为它并没有明确的含义,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形成某一象征的意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手势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有助于描述和强调教学活动,使言语表达更有力、更形象、更生动。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重难点问题伴随恰当的手势,可以使学生用来判断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关键部分,以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用什么样的手势,多用还是少用,全看表情达意的需要,要根据对象的年龄特点、文化程度和对语言的状况而定,机械套用只能弄巧成拙。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势功能,例如对学生的反应满意时在课件上呈现大拇指的手势等。

5 人际距离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沃斯霍尔曾说过:“空间也会说话。”作为语文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还应注意根据不同情况调整与学生之间的人际距离,以便更好地取得交流效果。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时,可采用公众距离,此时应声音响亮,姿态手势可适度夸张。在与学生进行一般辅导、个别交谈时,可采用个人距离,近距离的接触可以增加师生的亲密程度,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此时音量要适中。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学生交流时,教师要有意识控制调节与学生之间的合适的人际距离。

三、结束语

非语言沟通的合理运用会大大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在语文教学时应适度合理、自然、精到地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和表达艺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举手投足、课件的情文并茂,与有声语言默契配合,相得益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非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及水平提高施以有益的影响,是语文教师追求完美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篇(6)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7-0046-02

一、概述

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需要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学员不需要到特定的地点上课,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渠道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在线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及运用这些技术所建立的具有双向交互功能的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它的发展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远程教育的教学中,毕业论文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有效手段。高校想要更好的完成毕业环节的教学设计,把好毕业论文的质量关,需要规范毕业论文的基本管理制度以及选题、指导和答辩等相应环节的关键内容,同时应着力建设络管理系统,学生可以依托系统进行论文写作,指导教师能够基于系统进行远程指导,教学管理人员也能应用该系统对毕业论文进行全面的管理。这样的管理平台,既能规范毕业论文的流程,强化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和监控,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网络通信工具,促进师生之间基于网络的交互,为学生远程学习提供丰富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围绕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应用对象和管理流程,对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功能构架进行了阐述,这对引导远程教育实践机构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

远程教育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应以网络为支撑,由远程教育实践机构统筹规划、控制,学习中心、函授站组织实施。其中,实践机构全面负责毕业论文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时间安排、确定毕业环节、安排指导教师、及最终的审查、评估成绩;各学习中心、函授站负责本教学点的毕业论文的组织与运行,督促学生及时做好毕业论文的各环节。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应用对象

管理系统应以用户为导向的原则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主要设计包括管理员、学生、教师、教学站在内的四个用户。

(一)教学教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

教学教务管理员对有资格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进行审核,查看学生学分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缴费等,负责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并向系统提交学生和专业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解决好论文设计过程中师生的诉求,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工作,对教学教务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存档。

系统管理员负责权限分配,对学生、指导教师、教学站的权限进行管理,对毕业设计各过程中的数据做好备份和维护工作,按论文设计时问安排及时设定系统功能开放关闭时间等。

(二)学生

管理系统中学生自身的信息,按阶段完成毕业论文的任一流程,包括选题、定题、上传开题报告、上传论文初稿、上传论文终稿等。

(三)教师

管理系统中教师的信息,按阶段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流程,其中包括提供选题方向,与学生协商交流后的定题审核,在论文设计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答疑,并对每一阶段给出得分和评语,开题评审、初稿评审以及终期评审。

(四)教学站

管理系统中本站信息及本站学生信息,随时查看论文设计流程,督促学生及时做好每一环节,协调好远程教育实践机构与学生关系,解决论文设计中的一系列问题。

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管理流程

对于初次参加毕业论文的学生,可以采用选配课的方式由学习平台进入论文管理系统,其中包括:设置毕业论文资格所需学分线、生成毕业论文资格名单、选配课、缴费、同步数据到论文管理平台;对于已参加过而未通过的学生实行毕业论文重修报名。整个毕业论文设计流程包括:选题、定题、上传开题报告、上传论文初稿、上传论文终稿、成绩评定、成绩公布。

(一)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主要包括:教学教务管理员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制定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教学站管理员根据学院安排,组织学生查看相关文件,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步骤、完成时间和具体要求。

(二)选配课(重修报名)和缴费

系统根据设置的条件学分线生成符合的学生名单,将毕业论文作为一门普通学分课程选配课,进入缴费环节。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只有成功缴费之后才有资格进入毕业论文环节。

(三)选题、定题和开题

学生可先白定或在给定的范围内选择课题名称,然后根据所选方向进行修改,与指导教师交流后最终确定论文题目。在上传开题报告后,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站管理员可以随时查看统计学生的开题情况,督促学生及时上传开题报告,教学教务管理员及时督促指导教师进行审核、指导。

(四)论文初稿和终稿

学生上传论文初稿之后,指导教师可以下载查看论文初稿,对论文的内容、结构、格式进行审查、修改,填写指导意见。学生可及时查看指导教师的意见,根据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在截止日期之前形成论文终稿。

(五)成绩评定、公布和导出

篇(7)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具备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合作日益频繁;跨国企业由于其国际扩张与合并,企业内部员工背景也趋于国际化。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企业之间与企业内部的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也成为商务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解决的根本是通过有效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交际分为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非语言交际作为沟通中的必要一环却常常由于其内隐性而被人们所忽略。然而,非语言交际在商务沟通中有着实际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以加强和补充语言表达,使沟通更为流畅。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人们的交际行为中,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交际来传递的。不论这一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如何,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程度却是毋需置疑的。

非语言交际的界定

从广义上来说,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都可以统称为非语言交际,它包括表情语言、手势语言、体态语言、空间语言、形象语言和首语等。据统计,一个人的面部就能表达25万多个表情,用手可以做出1000种不同的姿势。可见表情语言与手势语言的强大交际能力。体态语言是通过人的姿势来传递某种信息的非语言符号。空间语言是指讲话人之间的距离、人们之间的身体接触等。形象语言是指人们的服装打扮可能会传递出的信息,它既与先天素质有关,也受文化修养影响。首语是人们通过点头、摇头等方式发出的信息符号。以上所涉及的各种非语言交际方式是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双方的仪态和举止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大大超过他们谈吐所提供的信息量。

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方式的差异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互相传递信息中最重要且变化最多的一种交际方式。大多数面部表情由于人们的生理特性的制约而呈现相同的意义。但是,面部表情也是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的。西方人认为缺乏目光交流就是缺乏诚意或者是逃避,而中国人却会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而避免直接的目光交流。如果在中英商务交往中,中国人的礼貌就容易被误解为没有诚意,而西方人频繁的目光接触却会被中国人扣上没有礼貌的罪名。这种商务谈判终会由于不必要的误会而失败。一般来说,西方人的外露型性格给他们带来了丰富而夸张的面部表情,而东方人的内敛型性格则常常提醒他们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隐藏真实情感。因此,这是东方人在与西方人进行商务沟通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二)手势语

手是表达情感和愿望最有效的肢体部位。打手势时,动作稍有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有所区别,对某种手势理解错了,也会引起意外的反应。就商务沟通中最为常见的握手而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它的方式与含义也不尽相同。如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一般十分有力,而中国人握手往往是轻握一下,因为紧紧握手可能表示一种挑衅。在法国,在客人进来与离别之时都应与主人握手,但在德国只是在进门之时与主人握手即可。由此看来,握手的文化是如此丰富,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免文化冲撞与误会。

(三)体态语言

姿态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以及姿势和坐立习惯也能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态。例如在动作幅度方面,南欧、中东、拉丁美洲地区人们讲话时动作幅度较大;而北欧、英美、中国、日本等国家就属于动作较小、幅度较小的一类。这些体态语的不同可能是源于东西方人士由于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西方人崇尚自由、平等,认为个体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平等而非等级的关系。但是,东方人士受到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影响,形成了重群体轻个体,等级分明的社会观念。在商务交往中,不仅要看到不同的体态语表现,同时也应关注造成这些不同的深层原因进而指导正确、适度的商务交往。

(四)空间语言

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于空间的使用具有不同的看法,这包括个人的领域、体距、位置的意义等。有学者研究显示西方人奉行的是一种独立的、外向的、有冒险意识的精神,长期形成一种“离散型”行为模式;而中国人群体观念强,往往把自己看成是群体的一部分,奉行一种“聚合型”行为模式。在不同的行为模式的指导之下,人们对空间的要求也有所区别。例如,西方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中国人这种概念就比较淡薄。如果在商务交谈中,中国人以主动靠近而表示亲切,而英国人却为这种靠近而感到不适进而本能的后退,但中国人可能会把这种后退解读为有意疏离。

(五)形象语言与首语

自古以来服饰都是人类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服饰作为文化标志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中,衣着也象征着身份和地位。在西方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律师和大公司员工衣着一般比较正式;在中国,这种工作对服装的要求相对较少,特别是政府工作人员衣着比较随意。但如果是在跨国商务会谈中,中西方的服装应该协同,为表示尊重而着装正式。在形象语言之外,首语也值得关注。虽然在大部分文化中点头都表示同意或打招呼;摇头表示“不”或不赞同,但这种情况也有例外。在北美,上下点头表示“我同意”,但在日本,上下点头只是表示我正在听呢。

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对第二语言形式(如英语)的理解只是成功商务沟通的第一步,而紧接而来的则是对不同文化中非语言形式的了解以及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体态语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

在商务沟通过程中,交际双方丰富的非语言行为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加大沟通信息量。优秀的商务沟通者除了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外,他们一般都很重视非语言交际在实际沟通中的作用。对这些细节的注意往往成为他们沟通中无往而不胜的法宝。

正确、恰当的体态语沟通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双方的情感交流,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表情、眼神、身姿、手势无不影响着他们各自的心境和态度,进而对双方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积极的非语言符号会使对方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为有效沟通创造理想的环境。一次适度的握手,一个恰当的微笑都会促进沟通的和谐。和谐的沟通氛围更加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同时,恰当地把握非语言符号,必然会赢得交际双方的信任和喜爱,使他们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思维潜力,进而形成活跃的沟通氛围,这对整个沟通的成功无疑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态语可以传达更为丰富的信息,加大交际信息密度。正确接受这些信息可以使商务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多种形式的信息同时作用于人脑,可以刺激人脑两个半球同时活动,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的统一。这样产生的沟通和交流往往效率更高而且信息更多。而且,非语言符号与有声符号相比,更加直观,能生动、准确的表现人的内心活动。有时还能够避开委婉甚至虚假的语言信息而看到事物的本质。由于非语言符号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体本能。所以,在人们言行不一致的时候,非语言信号较之于语言符号更容易反映人们的真实想法。同时,非语言交际,如眼神、身体姿态等可以表现微妙模糊的思想变化,有利于传递深层复杂的整体及内涵意义。从上述这些方面来看,非语言交际完全可以加大交际的信息量,使我们的商务沟通更加顺畅。

综上,人类的交际与文化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各国的不同文化逐渐融合,但在另一方面,非语言交际现象毕竟是体现各国不同文化和习俗的窗口,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因此,对于不同国家的非语言交际方式的差异应该采取包容和学习的态度,通过了解和理解这些差异调整交际方式以便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促使跨文化商务交流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程同春.非语言交际与身势语[J].外语学刊,2005(2)

2.王军.中西体态语差异的文化透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

篇(8)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构建

当下我国大力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则是一种相对中国特色与民族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改良,有效的让体育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我国特色化的体育教学,明确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定位。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培养更具特色的高校大学生。

1.当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常见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本身在师资力量、教学硬件条件、教学方案上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积淀,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上,对于传统民族体育教学在实际的落实还缺乏重视程度。首先,在常规的体育教学工作中,缺乏从意识层面去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更多的依赖与非民族体育内容教学,甚至导致传统民族体育内容教学缺乏特色性,也无法达到有效提升。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扩展,也无法有效的吸引学生投入足够的热情参与,不能有效的吸纳传统体育内容的精髓,相关民族文化无法得到展示。在教学方式上,更多的注重理论性研究,缺乏实践的大量积累与操作,更多的学生进行形式的模仿,缺乏对体育项目内容核心精髓的探索,久而久之让学生缺失相关体育学习的热情,体育项目的要领也无法有效掌握。甚至部分教师自身在教学上都缺乏深入的探究,缺乏专业经验与技术的积累,或者在教学传授上缺乏技巧,无法有效的运用语言与行为去阐述体育技巧与文化。或者部分教师更多的集中在理论层面的积累,缺乏实践操作上的提升。特别是长久的教学模式呆板化模式下,教师缺乏专业上的精进,教学内容陈旧,不符合时展所需。在传统民族体育教学内容上,缺乏多样化的选择,学生选择空间少,提供的教学内容学生兴趣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却没有对应提供,教学与学生诉求不匹配。

2.基于文化传承视野下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1)革新教学理念

在体育教学上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要提升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挖掘其文化价值。需要在教学方面管理上设定对应的评估要求标准,让教学理念能够落实到制度层面,提升对教师教学的促进激励作用。同时在配套的教学资源上提供支持,例如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材料工具的配备,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与改良,对于教学改良建议积极的吸纳并投入实践运行,做好实践评估工作的汇总报告,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做好教学情况反馈评估。

(2)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对于我国高校适宜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4个类别:武术、养生功法、少数民族体育与民俗体育等不同类型。武术类在各高校运用广泛,主要集中在长拳、简化太极拳与有关器械套路操作等;养生功法则集中在五禽戏、八段锦等;少数民族体育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毽球、木球与珍珠球等活动;民族体育则集中在舞狮、舞龙与赛龙舟等情况。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充分的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不仅要教学生套路与技法,更需要说明相关套路与技法背后的原因与文化内涵。例如,武术领域有不同的门派,不同的风格特色,同时注重习武要尊师重道,需要通过武术修为来提升个人品德,而后是个人的武术水准。而养生功法则是更注重人们通过一定科学方式达到身体的锻炼与养生效果,其中有较多的医学与养生理论知识,甚至会涉及到人们生活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知识。同时需要积极的吸纳中西体育技巧,对传统民俗体育内容进行对应的分析,提升教学的科学理论内涵。这种文化的传播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同的内容安排上需要做好优化配置,可以依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群体需求、不同时代特色进行对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可以依据不同年级开设对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硬性学习任务,让核心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有效的传承推广,其他的非核心体育内容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组队学习,或者纳入到选修课当中。总体来说,要树立核心普及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联合兴趣选修的形式相结合,让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能够得到延续。

(3)优化教学形式与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相对传统,但是可以运用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来让教学内容焕发生机。如果单一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缺乏有效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教学内容呆板枯燥,学生无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极大的下滑。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师生互动性,@样可以减少师生矛盾与冲突,让教学更加清晰明确,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针对性的教学安排,提升教学有效性。可以多采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做有效的烘托展现,提升教学指导的明确性。教师更多的在技术辅助下,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旁观与纠正,这样有效的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提升了教学因材施教的效果。传统一般由教师表现,学生模仿,教师需要花较多的精力去展现具体细节,从而没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学生与指导学生。而借助于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很轻松的获得教学有关信息与技巧知识,同时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通过相关素材来与学生具体沟通交流。其次,可以在教学中纳入更多的游戏化教学,让教学过程趣味化,增加一定竞赛元素,提升学生参与兴趣,有强烈的学习目标感。

(4)科学化教学评价

对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工作,需确保其科学性。例如要展开教师随堂测试,测试学生体育操作演练掌握状态,主要是体育项目的实际演练实操能力,非体育专业学生不进行笔试理论部分;其次,可以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状况做评价,让师生做双向互评,这样可以达到双向监督的效果。此外,需要有第三方评价渠道存在,主要是指派专业人员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做随堂听课,对教师教学情况做观察,同时接收学生的反馈情况。还可以对教师做额外的教学评估,包括学术研究、课程创新建设、学生社会性体育活动成绩等都可以纳入到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中。评价体系中要丰富性、多面性,这样才能有效的对教学情况做全方位的监督评价,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同时在评价上需要放宽一定尺度,避免过于严苛或者过于的上纲上线而抑制了教师的创新能力与教学改革热情,让教师有充分宽松的教学环境,对其教学创新与优化提升的行为应该给予对应的鼓励。

3.结束语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各方面力量的配合,要积极吸纳中外教学新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做改革创新。要多了解学生需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形式与内容,从而有效的达到教学模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篇(10)

一份刊物办得成功与否,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有的刊物发行量大,拥有自己固定的读者群,这些读者为刊物创造了生存条件,也成就了它的社会地位,如《国家地理》、《t望》;有的刊物没有固定的订户,只有大量的赠阅,可那精美的用纸和印刷将读者笼络得铺天盖地,因为他们的背后,支撑着无数的商家和企业,厚厚的若干页广告,足以令读者大饱眼福;还有的刊物既没有大量的订户,也没有太多的广告,但它仍然可以独立自主地生存,因为他们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举行各类活动,既活跃了刊物的专业气氛,也充实了自己的内容,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某些成功的专业杂志,他们以自己的办刊特色树立了品牌。

要把《计算机教育》这样一份杂志办好,就必须在品牌上下功夫,因为清华大学是国内一流的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图书已经形成了国内一流的图书品牌特色,这样的品牌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形象、一种资源。一个良好而相对稳定的市场就拥有了一大批读者群,这种品牌的发展为我们办刊创造了条件,我们可以依托这个品牌,在确立“读者――编者――作者――市场”的运作模式下,使杂志的品牌也尽快建立起来。

一是明确的读者定位,即紧紧围绕教育,深入计算机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第一线,始终让师生感觉到这份杂志“有用”。同时,刊物不仅仅是信息的提供者,还要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发展成为读者的引领者,从原来被动地传播信息,变成主动地引领读者选择信息。

二是要有良好的盈利模式,有了“有用”的内容,再通过适当的价格策略、方便的订阅方式和顺畅的读者沟通渠道,建立一种读编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意味着办刊只是销售杂志,也不仅仅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而是提供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在销售刊物的同时,还进行相关的售后服务和市场调研,从横向角度开发市场,同时搭建学校和企业的桥梁,并为人才需求的交流营造氛围。这样刊物才能锁定读者,从而形成读者-企业-刊物的稳定关系。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办刊,不仅为师生提供交流学术信息的平台,同时还举办各种学术活动,使教师尽快了解国内国外的计算机技术和教学方面的发展信息;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为企业储备后续力量;组织企业D学校供需见面会,使学校的教学计划更有针对性,为我国IT业的人才培养方针提供参考依据。

在杂志创刊一年的时候,我们策划了全国计算机教育论文评比活动,目前已举办了两届,每年一次,两届评比总共收到参赛论文500多篇,从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由教育部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计算机教育》杂志社联合颁发获奖证书。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了“全国计算机教育论坛”,聘请业内专家传授教学经验,同时增加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每次论坛都针对教学一线的热点和焦点展开讨论,使与会代表从中得到收获。两届论坛分别在哈尔滨和武夷山召开,受到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教学管理部门参会代表的好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专家们的支持下,我们有责任有信心将这个论坛一届届办下去,办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深入到计算机教育的最前沿,成为《计算机教育》杂志的品牌,成为我国计算机教育界的品牌。

在第一届全国计算机教育论坛上,杂志编委会主任李未院士在致辞中勉励我们“希望《计算机教育》杂志在这样一个历史形势下,充分利用媒体高速发展的优势,关注我国IT教育中的焦点和热点,成为讨论、呼吁和倡导计算机教育的平台”。

三年来,我们一共做了30多个专题,其中既包括“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和“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介绍”这样的介绍性内容,也包括“计算机统一考试是该叫停还是叫改?”和“研究生教育是稀释还是发展?”这样的争议性内容;既包括“中国计算机教育事业50周年”和“35所软件学院验收评估”这样的实时追踪报道,也包括“实践教学动起来”和“一堂课,我们究竟要传授给学生些什么”这样的一线教学方法探讨。这些专题紧紧跟踪教学中的前沿问题,为教师提供畅所欲言的园地。当然有一些专题还处于探索的阶段,也许探讨的结果目前还无法实现,但我们相信,有了争鸣,才会有主流的呼吁,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动力和目标,才会有更切合我国计算机教育实际情况的规章和制度。这正是媒体所应当发挥的作用,也是一份品牌刊物所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

从明年起,《计算机教育》杂志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承袭过去的办刊方针不变,只是改变了一些栏目设置,比如增设了“专栏”,聘请一线教师做杂志的专栏作者;下半月为学术版,主要以刊登学术论文为主,为普通教师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期刊是媒体,同时也是产品,如何经营好,是每个期刊出版人都要思索的问题。我们有幸成为国内计算机教育界唯一的行业媒体的创办者,有幸成为清华大学这样一个名校下的专业杂志的经营者,我们便有义务竭力树立起这份刊物的品牌,并期待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之日的到来。

……

篇(11)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量与质有机统一,并非简单的数量扩张,更应是在物质基础坚实、教育体系完善的基础上深化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实现质与量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程

十余年来,高校招生从数量和规模上一直呈上升状态,招生比率逐年增加,至2010年已超过25%。我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完成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教育阶段”的跨越。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整体提高国民素质,有力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升学率快速提升,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大幅增加

计划经济时代,“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得到充分体现。国家实行统招统分,上大学就等于有了工作,拿到了“铁饭碗”;对农家子弟来说,高考更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但高等教育入学率非常低,大部分学生难圆大学梦。自高校扩招以来,升学率快速提升,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再是难事了,从而有效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2.初次就业时间推迟,就业压力有所缓解

目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状况是发展教育的措施和化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措施之一。有数据表明,初中阶段学生规模从90年代至21世纪初依次递增,高中在校生逐年递增,必然给就业安置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通过教育大众化,让更多青年接受教育时间延长,减少了适时就业人数,化解了一定的就业压力。

3.拉动内需,推动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

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实行拉内需、促发展的经济战略。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借此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服务教育的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快速迈向大众化,加快了高等教育模式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提速,让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相应层次的教育,劳动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高等教育大众化于国家和社会,显然利多于弊。但在实践中也呈现出后天性不足,给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一是教育大众化,很大程度上是以降低分数,放低“门槛”为代价,使生源平均素质降低,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下滑尤其突出;二是改革精英教育、实行大众化教育,致使生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历含金量逐渐降低,各种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如“硫酸泼熊现象”、“马加爵事件”等;三是教育大众化给教育管理和后勤服务带来巨大压力,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育环境、师资问题日益突出;四是毕业生对口就业困难,出现严重心理危机,就业向低层次发展。

二、教育大众化下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基于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无论是办学机制、条件、规模、社会效益,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已有与普通教育“平分天下”之势,撑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职业教育在其发展道路上面临着不少突出难题和困境。

1.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落后于普通教育和基础教育;从教育成本分担来看,学费占经常性费用的比例快速提高,在未来几年依靠学费来扩大职业教育难以实现,特别是职业教育筹措能力的潜力已经不大。再者,大众化过程中用于建设性投资短缺非常严重,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出现了下降态势。

2.多元化发展模式尚未成型

办学形式多元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经之路。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集团化、多元化力度不够,存在单一情况;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和互通不力,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效果欠佳;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系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成型。

3.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严重失调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教育大众化目标导向下和规模效益驱动下,过于追求生源数量、规模的增长,忽视了内涵建设。量的迅速增长对教育管理各环节都产生重要影响。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不仅是量的增长,还应是质的变化。不能只顾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否则将无法化解增长所引发的各种压力而陷入两难境地。

4.政策扶持不力,发展后劲不济

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不少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强调发展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休系中的重要性。而现实社会仍然严重存在“重基础(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知识、轻技能”等倾向,职业教育正遭遇着难以想象的政策“瓶颈”。

迄今为止,特别是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没有明确的政策扶持和倾斜,仍然存在着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错误地认为“职业院校是不良青少年进行改造的基地”、“多办一所职业学校就可能少设一所监狱”;认为职校生很难掌握较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与智力支持,导致许多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难以及时地实施于职业教育,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读职校不如去打工”等理念渗透在我们的文化与观念中,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

三、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显然,高等教育大众化对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明确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实行适度规模扩展;同时,建议学校不断改善条件,扩充师资,完善管理,实现资源整合、优化、升级,加强教学管理,不遗余力地实施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并重,提升育人质量。

1.加大投入,保障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在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过程中,政府应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其办学条件,疏通社会教育投资的各种渠道,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走外延式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成人)教育,坚持适度规模发展,不搞“”。

在扩大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同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

2.建构特色鲜明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教育的大众化和多样化是密切相关的,多样化发展能促进教育大众化进程。

在大众化过程中,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分化程度不断提高。部分院校继续保持和实施精英教育和特殊人才培养,同时,地方性的、特色性的、职业性的、短期性的职业教育要快速发展,成为实现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加大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在大众化过程中构建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展与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合理、稳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地区、行业组建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区域合作,促进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发挥教育资源的聚集作用和辐射功能,形成学校、行业、企业、区域联运的“大职教”格局。

3.职业教育与普通(基础)教育并举

整体地、单维度地倡导或实施大众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大众化,不符合国情,更有损国家教育水平与文化水平。盲目地困守普通教育,不利于提高全民文化水平,不利于个人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应实行分层定位,满足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又要大力发展周期较短的、实用型和技术型的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的教育,在保证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各自特色的前提下,架构起各类型教育互通“立交桥”。职业教育应更加灵活开放,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人才成长格局;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使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4.建构双师素质教师梯队

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要在用人上做文章,提高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建设稳定“双师型”教师梯队,是发展职业教育、构建幸福和谐社会的要求。近年来“双师型”人才建设取得较大成就。高等院校除了做好专业精,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设外,同时加强师队伍优化资管理,使之专业化、合理化。学校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吸引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实践与学科研究。加强师德教育,重视培养教学骨干与学科带头人。

保障教学投入,改善教学基本设施和条件。加快考评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营造弘扬正气,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保证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及管理制度改革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调整课程设置,确保专业建设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以行动为导向,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切实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推行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推行“弹性”学制,把素质教育有效地融入职业教育中,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职业劳动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并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显职业教育特色;适时调整发展策略,争取广泛支持,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和文化氛围,职业教育就一定能走出困境,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民日报,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