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7-10 12:31: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

篇(1)

2.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及其超越

3.中国与新加坡当代大学德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4.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有效衔接研究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

7.论大学德育生态环境之建构

8.中美大学德育比较

9.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德育中的运用研究

10.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11.    论美育对大学德育的促进作用

12.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13.论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缺失

14.当代中国大学德育现状和趋势分析及实施路径研究

15.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和根源

16.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的一种反思

17.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8.    构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效机制

19.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大学德育

20.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德育

21.古典儒家“大学之道”与当代中国大学德育 优先出版

22.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的大学德育文化取向研究

2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大学德育改革发展

24.应用型大学德育工作新途径探究

25.儒家思想对韩国大学德育的影响启示  

26.孔子教育思想与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回归

27.大学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28.浅谈大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9.浅谈大学德育

30.基于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

31.大学德育中对红色资源开发的运用探索

32.生命叙事:让大学德育回归人的情感真实的路径

33.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比较性分析

34.道德关怀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35.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基于文化哲学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构建

37.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

38.自媒体视野下大学德育的挑战与机遇

39.职业倦怠:大学德育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40.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41.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42.“志功”思想与大学德育

43.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44.大学德育的诗情意

45.张伯苓大学德育思想的当代意蕴

46.从博雅教育维度审视大学德育:目标、方法及途径

47.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德育意蕴解读

48.从教育“三个面向”谈大学德育的发展方向

49.古代书院的道德教化功能对当今大学德育建设的启示

50.基于德育生态现状的大学德育困境思考

51.责任教育:一个大学德育主题的再阐释

52.信息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

53.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德育教育工作

54.古之《大学》对今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55.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

56.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57.大学德育教学改革初探

58.古典文学和大学德育中的美学思想

59.大学生德育教育思考

60.《大学》中的道德教育

61.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4篇

62.大学个人德育总结

63.大学生德育自我鉴定

64《大学德育自评》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65.大学德育分真有那么重要吗!!

66.大学德育概念

67.浅谈大学德育

68.大学生毕业德育总结2015

69.大学德育工作计划

70.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71.2016年大学德育上半年个人总结范文

72.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73.大学生德育教育

74.大学德育有效才是硬道理

75.新编大学德育

76.大学德育总结

77.大学德育文坛

78.浅谈当代大学德育教育

79.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0.大学德育研究_购买大学德育研究相关商品

81.大学德育环境及建设

82.树立现代大学德育理念

83.班主任德育的时代境遇与突破路径

84.大学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85.大学德育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86.2014年英语六级作文预测

87.大学德育教程

88.从一个案例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89.大学德育学

90.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91.大学德育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92.《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93.大学德育价值和德育目标

94.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

95.e时代的大学德育

96.大学德育:如何走向首要位置

97.《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

篇(2)

首先,德育没能因人而异。学校一直用统一的德育标准来要求学生,德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因人而异”,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不能区别对待,致使很多大学生对德育不接受、不认同,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其次,德育和智育脱节。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强调智育,对德育工作严重忽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已形成,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着眼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违背学生实际需求,不能很好地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最后,知行严重分离。德育工作过于抽象和理想化,德育脱离实际,不具备可操作性。在实际过程中,德育和政治教育混为一谈。重说教,轻实践,使得德育流于形式。德育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很多学生难以接受和认同德育目标,出现逆反心理,导致大学生出现知行分离的现象,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德育理念脱离实际

德育理念是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在德育中,一部分德育工作者脱离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坚持“教条主义”,这严重了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很多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还把德育仅限于对课本内容的简单解释,不能满足大学生更深层次的内心需求;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只重视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把属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教育一律归于政治教育,限制大学生的人生视野,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此外,在实际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太重视自己的权威地位,忽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只强调社会价值,忽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缺乏人文关怀。学习是一个互动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德育中过分强调德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师生互动过程,致使部分大学生对德育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三)德育内容有待提升

长期以来,在大学的德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刻意强调内容的正确性,对德育的目的丝毫不掩饰,在德育过程中过分重视政治内容的教育,强调灌输“正确的”思想,回避那些“错误的”观念和社会现象,一旦大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现实状况,就会对课本知识产生怀疑,这会降低德育的信度。在信息普及的当代,德育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内容,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借鉴国外有利的文化内容。当代社会,独立、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许多大学德育内容仍旧停留在一成不变的课本上,德育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跟不上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不能解答大学生疑点、难点问题,不能开阔大学生认知视野,德育内容滞后于大学生实际需求。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场所,家长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家长不注重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不能发挥很好的示范作用,部分家长把学习当作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事情,只抓智育忽视德育,造成大学生智育水平和德育水平严重不平衡。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开展德育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能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的素质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图书馆、宿舍、社团等有利文化活动不能开展,校园精神建设滞后,不能有效开展引导作用。

(三)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建设,受市场经济金钱观和道德观影响,很多大学生开始倾向于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不屑一顾,自私冷漠,缺乏责任感,不敢和歪风邪气、违法行为作斗争。信息网络的发达,使得一些错误的言论思想广泛传播,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成熟,他们很容易受到这些过激言论的影响,从而迷失自我。

三、增强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探究

(一)以人为本,尊重个体

大学生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几乎已经成为共识,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大学生的权利和权益、尊重大学生的思想感情是德育工作首先要做到的。在新的德育中,应更充分注入民主、自由元素,让每个大学生成为德育工作中的主体,能对等地和德育工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激发大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中。德育工作者也尽量“弱化”权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更加平等、积极的姿态融入德育中来,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自我道德建设。

(二)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开展积极的德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选择接受一些有益的价值观。“知行不一”是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德育中,除了一些德育实践活动外,还要通过日常生活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引发学生对德育的实践,促进学生道德他律转化为自律,完善自己的德育体系。

(三)开展整体教育

目前,大学生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有部分学生缺乏公德意识、价值观扭曲、缺乏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思想。因此,大学生德育必须坚持集体价值和人文教育,但是在集体主义价值之下也要保障个人利益。德育内容不仅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还要吸收西方优秀文明,中西结合,确保德育内容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

篇(3)

高校德育教育的尴尬现状已在不少相关文献中得到反映,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其不仅归因于当前社会的大环境使然,也根源于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模式。那么高校德育教育的模式是怎样的呢。根据笔者的考察,其模式特点可总结为: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并以说教为特色。在教学实践中,不但学生对此种模式表现出腻烦的情绪,甚至部分教师也感觉到课程教学空洞无味。为此,针对目前在德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便是刻不容缓的事情。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在知行结合下的德育教育模式,才能促进学生获得思想和精神上的升华。因为,“知”为“行”提供了路径指向,而“行”又不断强化学生对“知”的体会。正因如此,让茶道思想走进高校德育教育之中,则成为了能较好践行知行合一教学原则的方式。

1茶道思想的德育功能分析

从学理层面来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茶道思想的德育功能:

1.1茶道思想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养分

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仍然着力于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然而,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和商品经济环境下,课堂教育在面对当前多元化社会思潮并存的环境下,显得无能无力。这就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课程地位始终处于尴尬的境地,而且在历来的教改中也难有起色。事实上,相比较塑造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也许使学生的内心获得一种安静的状态更有意义,这种状态能促使学生反思和感悟。可见,茶道思想在这里就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养分。

1.2茶道思想为知行结合提供了内容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已经对知行结合形成了清醒的认识。但在教学中却感知到,建立起一种适度的实践路径则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在当前以塑造学生道德价值观为主线的教学中,促使学生去“行”的无非就是践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但这种践行需要与社会形成良性的互动来实现,问题就在于社会大环境并不一定会给予大学生这种机会,而且我们也不能为此来制造某种社会场景。但茶道思想更加关注人的内心和行为修养,进而就能在大学生心性养成中获得实践的方向。

1.3茶道思想为心性修养提供了启示

之所以笔者十分强调心性修养的重要性,根源于大学生在职业素质养成中,忍耐力、专注度、进取意识等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状况。众所周知,现阶段不少大学生不安于现状而平凡跳槽,这本身就是一种浮躁心理的外在表现。因此,茶道思想就为大学生的心性修养提供了启示。

2茶道思想走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那么茶道思想如何与高校德育教育对接呢。对此,需要从以下三个导向中来寻找到其中的切入点。

2.1个体情感导向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知晓,笔者对于高校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现行的教育目标不同,笔者认为德育教育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诉求,这是基于大学生所处时代环境的一种考量。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着明显的就业危机感,而且在互联网时代也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这二者所形成的叠加效应作用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必将为他们带来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因此,茶道思想在与德育教育对接时,应以大学生的个体情感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茶道思想的比较优势。

2.2职业意识导向

从务实的角度出发,高校德育教育应能助力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素质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主要指向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但传统德育教育缺乏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素材,而且形而上学的教学方式也无益于学生职业心态的养成。将茶道思想引入到德育教育之中,茶道思想外在的茶道活动便能为大学生建立起知行结合的认知路径,进而就能较好的塑造他们的职业意识。可见,以职业意识培养为导向,也构成了茶道思想走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2.3行为约束导向

高校德育教育之于大学生群体,应追求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持久的行为约束效应。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学生只有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行为约束能力,才能在与社会互动中实现个人存在的价值。茶道思想和茶道思想所依附的茶道活动,能够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茶道思想能够担负这样的功能。

3实践中的难点问题解析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当前还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难题:

3.1难以形成茶道思想与个体情感间的共鸣

在当前的高校德育教育中,任课教师习惯于将德育教学作为公共课来对待,而忽视了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这种习惯也在教改中自然延伸到了对茶道思想的引入,即仍然以一种说教的姿态出场,而未能与学生的情感需求之间形成共鸣。这种情形真实存在,从学生的课堂反馈中也可以感知到,他们似乎并不会主动的将茶道思想与自身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而是将茶道思想当作文化素材来对待。因此,这一难点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3.2难以形成茶道思想与职业意识间的契合

这里的职业意识应从具体的行业、岗位中来进行认识,但这对于高校德育教师而言则是一个难题。本校学生主要以体制外就业为主,而且大多进入到了企业这种组织去就业。不难看出,企业组织生态和高校组织生态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而且各自的游戏规则也不尽相同。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德育教师往往以高校这种体制内单位的职业意识,来直接对接企业环境下的职业意识,进而这就使得茶道思想难以精确契合企业的职业意识要求。

3.3难以形成茶道思想与学生个体间的融合

只有形成了与学生个体间的融合,才能使茶道思想连同茶道活动植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植根性将最终转换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伴随着他们的职业生涯。但如何实现茶道思想教育能够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仍是一个难点问题。

4对策

根据上文所述,对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调整德育教育的目标

调整德育教育的目标,意在与从整体上纠正当前忽视学生内心感受,以及忽略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局面。只要这样,才能为茶道思想的引入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具体就德育教育的目标设计,其应紧密联系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趋势,以及通过分析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来进行价值取向界定。笔者建议,德育教育目标应分为常规目标和现实目标两类,常规目标以传统德育教育目标为导向,而现实目标则植根于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范畴。

4.2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

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便能够与德育教育的现实目标相契合,也才能为引入茶道思想提供入口。但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只是一般要求,而真正去实现这一要求则存在着手段上的困境。毕竟,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被教师直接观察出来,而且德育教学受到时空维度的限制,也无法有足够的机会来进行观察。那么这时就需要寻求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协助了。笔者建议,这里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来获取样本数据。从而,为茶道思想的引入提供第一手资料。

4.3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

在引入茶道思想时,需要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这就要求,需要促使学生在参与到茶道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来感悟到茶道思想,并能自觉的利用茶道思想来调试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这就需要一定的场地资源。在开展茶道教学时,可以与专业所在院系进行合作,通过利用专业实训场地来作为茶道教学场所。另外,还需要挖掘高校人文教学资源,使得真正懂茶道的师资来为学生进行授课,并从中来提炼出茶道思想来。

4.4发挥校园社团的职能

要将茶道思想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茶道思想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形成一种良好的职业心态。那么,这就需要发挥校园社团的职能。校园社团所开展的活动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学生之间也更容易沟通和交流。这里教师所要发挥的作用在于,帮助组织与茶道有关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担任现场指导。

5展望

当前大学生正面对着的是发展的时代、开放的环境和改革的现实,而大学生较之小学生、中学生对校外世界怀着更强烈的了解和参与愿望。这使高校德育内容增加,难度加大,也要求投入更多的精力。虽然我们向来也强调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上下协力。齐抓共管,但在原有体制下,“党委抓德育”、“行政抓智育”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工作职责划分。使高校德育在实际运作中主要成为党委线下政工干部的“专利”,德育工作有时被当作了学生思想间题的“救火’工作。从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难以将正神的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稳定的价值追求,自觉调适个人与他与社会的养系。为此,今后需要创新高校德育体制,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显得,也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的现实选择。

6小结

当前高校德育教学模式特点可总结为: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并以说教为特色。在教学实践中,不但学生对此种模式表现出腻烦的情绪,甚至部分教师也感觉到课程教学空洞无味。对此,本文认为:茶道思想为育德教育提供了养分、茶道思想为知行结合提供了内容、茶道思想为心性修养提供了启示。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围绕着:调整德育教育的目标、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发挥校园社团的职能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1]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谢文平,陆书建.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45.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8.006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ll Staff

Education Engineering System

KUANG Cuifang, LIU Xiaoyong

(Hu'nan Electric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1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Hunan Electric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o build a project and full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pecifically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actively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reate full education atmosphere; the second is to broaden the ways of educating people, educating people to build a full new platform; Third,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build the full new system of education.

Key words all staff education enginee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多元文化思潮影响下,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传统的“救火队”式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已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因此湖南电气职院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引进CRP高校管理系统,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融入日常各项管理中。

1 积极组织学习,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为了推动CRP高校管理系统的应用,构建全员育人工程体系,我院多次组织教职员工学习了CRP高校管理系统模块应用、全员育人理念和典型案例,认真学习和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在学习文件基础上,创新性提出新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立体体系,即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者全员参与教育体系中,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从而达到高校德育工作最大化。“全员育人”是指高校上下联动,全院一盘棋,齐抓共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与否,不能只靠专职辅导员和学工部门,而是要靠全院上至行政领导下到后勤杂工,人人关心,个个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上下齐心协力,在全院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和格局,真正把学生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细处。

为了营造浓厚的全员育人氛围,我院党委在行政会议上三令五申,从制度制订到监督执行,多渠道、多方法,多管齐下。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清晰地看到全院教职员工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心路历程,从“不愿管―我要管―乐意管”;对学院实行的CRP高校管理系统模块的运用,也从“最初的生疏不懂操作、不愿花心思、嫌麻烦,到现在熟练运用,一天不用闲得慌。”同时,我院大学生自身修养、行为素质也得到极大的提高,我院也从最初名不见经传的高职院校到成为省示范高职院校、全国魅力校园等。目前我院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即教书、管理、服务与育人浑然一体,全院上至行政领导下到后勤杂工自觉在工作中承担自己的双职责,甚至是多职责。

2 拓宽育人路径,搭建全员育人新平台

全员育人多路径是指育人路径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参与育人机制和育人资源也多元化、全面化,具体来说就是由过去单一的学校路径转变成家庭、社会、学生个人多元路径,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个人全员参与的育人机制。各育人路径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态势,且各育人路径凭借自己的优势和资源,通过搭建一体化育人沟通平台,积极对话、交流等方式树立全员育人目标,形成“由内而外、由点构面”发散性式育人路径网络,最终构建共同承担育人责任的统一体。

2.1 搭建学校、社会、家庭、学生个人一体化育人沟通平台

全员育人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德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一体化育人格局,从而避免三者之间德育工作效果的方位抵消,从而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学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发现学生问题及时通报、沟通。如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为了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情况及子女在校表现,我院定期向学生家长发放校刊和校报,定期向学生家长寄送学生在校期末考评成绩,从而让家庭更好地参与学校管理,更好地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其次,我院不定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教育阵地和一切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融入社会,深入生活实际,识国情、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

2.2 开辟“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管理渠道

在全员育人工程体系中,学生既是全员育人的服务对象,也是全员育人实施的主体,因此在全员育人工程体系中至关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我们重点不是“教”,而是如何“导”,给学生必要的体验、尝试和选择的机会,帮助学生们将自身的潜能调动并发挥出来。高校学生自我教育组织,如班委会、学生会、各种社联团体等能引导学生发挥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同时通过创建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自我教育活动载体,让学生在活动策划中、组织中、执行中,不断地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校园管理中,我院在院办公室、后勤服务部门、各系部学工办办公室等部门设立学生助理、副班主任、食堂监督员、宿舍卫生检查专员等岗位,帮助教职员工打理班级事务和学生日常管理事务,定期对食堂、宿舍进行监督检查,广泛采集学生们对食堂、宿舍等地方建设性意见,从而不断地完善食堂、宿舍管理制度,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物美价廉的就餐和就寝环境。

3 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全员育人新体系

要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重视资源整合,构建全员育人新体系。

3.1 抓好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首先定期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研讨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和创新工作理念。“个人智慧终有限,全体智慧大无边。”让辅导员们彼此推心置腹,将自己在工作中的困惑讲出来,在相互追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互动交流中尽情汲取自身发所需营养。改变过去“孤军奋战、单打独斗”工作方式,实行“共同攻关、共渡难关”有效尝试。其次,对辅导员提出了“四要”:一要做到“五勤”,即脑勤、眼勤、口勤、手勤和腿勤;二要做到“一本五心”,“一本”即指以学生为本,“五心”即指细心、责任心、爱心、耐心和热心;三要树立“四新”意识,即指工作角色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四要具备“四意”即指全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最后,作为高校的管理者,作为全员育人体系中一员,要改变过去“检查督促”的角色,不再是“专家”“领导”“检查者”角色,而是全员育人工程体系中一员。和专职学生德育工作者站在同一阵线,注重一线调研,制订好工作计划,注重德育工作者之间专业切磋、管理方法改革、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协调与合作等,在全院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之间搭建好信息交流、经验推广和专题研究平台。

3.2 积极开发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体教育平台

当今在我国偌大的手机使用群体中,高校大学生所占比重极大。手机媒体成为了大学生与外界沟通、网上学习、获得信息、休闲娱乐等等重要通讯工具,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影响极大。手机媒体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者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保罗・莱文曾在他的书《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说到,“手机是一种超越电脑网络的新的革命,手机把我们又重新送回了大自然,让我们同时能够走路和说话。”在他的书我们认识到手机的疯狂、神奇和温馨,以及其对家庭、生活、商务和战争的影响。现实确实如此,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带来正负面影响。一方面,其信息量大、知识资源丰富,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快捷通道,另一方面,因其网络资源自身具有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很难规范手机不良信息、手机犯罪等不乘虚而入,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作为高校管理者,我们应该积极开发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体教育平台。通过主动创建校园手机媒体硬件平台、丰富校园手机媒体文化活动、提高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素养、制定校园手机媒体运行机制等措施开发应用好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体教育平台。作为一线高校德育工作者,更是要与学生网上网下多沟通交流,做好跟进、引导、规范等工作。让手机媒体成为正面意义上的文化媒介和信息载体,避免它带给大学生负面、消极的影响。

3.3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行为约束、情操陶冶、心理因素建构、精神品性的引领、理想人格的范型定位等育人功能。因此我院多年来,一直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塑造正确价值观。

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我院每年开展大量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是积极策划和组织学术科研比赛,鼓励学生将社会实践活动提炼总结成文字,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达到积极开展活动,研究性学结效果。例如,今年4月份在全院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小组调研报告大赛”、“大学生创业方案设计大赛”、“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会徽设计大赛”等;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形成独具我院自身风格和魅力的校园文化。每年我院组织开展读书月、寝室文化艺术节、校园文明“拍拍拍”摄影展、蓓蕾文学社征文比赛、“校园之星”评选、师生健美操比赛、迎新足球赛、秋季田径运动会等。三是科学指导和建设高水平、高规格的校园社团。社团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拓展平台,更是校园开展全员育人的重要载体。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我院从物力、人力、财力等多方面多渠道支持学生社团建设。为了确保学生社团活动场地,我院专门将校园老图书馆改建成学生活动素质拓展中心,共四层楼,专门用于学生各社团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高文化素质水平提供广阔的舞台,为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更是为整个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添光增彩。

总之,我院在全员育人工程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显现出很多不足,因此还有待各位同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并提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全员育人模式,使学生工作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前言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示。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以人为本思想与高校思想结合起来,构成人本管理理念,是高校教育思想的一种创新。加强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落实,为德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血液,也让德育管理的方法更加灵活[1]。重视人本管理理念的落实,才能让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得以提高。

一、人本管理理念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的应用问题

人本管理理念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与教育改革需求的创新理念,要使人本管理理念对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就要深入分析人本管理理念在德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一)过分重视情感育人、忽视教育理性

在人本管理理念落实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管理者认为加强自己个人情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互动作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就能够促进德育管理质量的提高。学生管理者努力用情感去感化学生,用情感去引导学生。但在情感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过分重视情感育人的作用,一味地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使德育管理工作的理性下降[2]。部分教师片面认为情感关系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威信,让学生信服自己。极端的教育思想,使少数大学生管理者与学生称兄道弟,一起吃吃喝喝,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也让师生关系变得过于社会化。在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一些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反而为了维护情感袒护学生,最终害了学生。教育理性的丧失,还表现在一些学生管理者一味地引导学生关注眼前的利益,告诉学生做到什么可以得到什么,影响了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合理建立。

(二)过分重视好人主义、忽视教育原则

加大大学生德育管理的人情味,是落实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表现。但是部分学生管理者纯粹地认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情味浓了,学生就可以接受教师管理的思想。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目标,一些教师开始无限制地加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情味。遇到问题只顾着人情,忽视了学校的纪律与原则。在学生制造问题的时候,学生管理者会先想批评教育会不会得罪学生,会不会影响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情味。更有的学生管理者没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原则,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会向上级领导求情,或帮助学生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味做学生眼中的好人,让学校的教育管理原则被架空,影响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意义的实现。

(三)过分迁就高校学生、忽视批评教育

在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者会遇到形形的学生。近些年来,学生因琐事跳楼自杀的新闻时有出现,这让许多学生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工作中变得小心翼翼。他们会在学生管理中迁就学生,为了落实人本管理理念,不对学生进行正面批评。管理者担心自己的正面批评与惩罚会有悖于人本思想,更担心学生心理脆弱,做出傻事。用迁就的方法纵容学生的错误,使学生认识不到个人错误行为的严重性,导致错误一犯再犯。德育管理虽然不是军事化管理,但也有严格的要求,只顾迁就学生,会毁了学生的一生。

二、人本管理理念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方法

将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需要教师认真分析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了解人本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将人本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人本管理理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应用人本管理理念推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优化的方法如下。

(一)重视人本化德育教育环境的创设

利用人本理念改革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就要利用人本理念教育思想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就要对高校的实际教育环境进行改革。用环境对大学生思想、人格与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去推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创新,有利于高校德育教育水平提升。首先,重视人本理念管理落实。人本理念在德育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格与价值观的形成,也能提高大学生的智慧与涵养[3]。落实人本理念,不仅要改革教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明确个人的做人目标。学校的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肩上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性,明确教育责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者要积极提高个人修养,认可人本管理理念,将人本管理理念与自己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使人本理念通过自己的实践工作渗透到高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具有人本意识,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人本化教学行为,能够配合教师的德育管理工作。其次,要营造人本化的关怀环境。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管理者要建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将学生管理工作视为服务学生的工作。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想尽方法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创设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工作氛围。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管理工作可以落实在许多方面,比如根据学生的需求,加长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应学生要求,扩大机房规模,提高机房网速;给学生创设专门的学习基础,组织具有同样学习目标的学生一起交流。除了学习方法,德育管理者还要通过生活上的关怀,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以学生为本的环境中。德育管理者可以建议学校提高食堂饭菜的质量,丰富品种;结合大学生和体育兴趣,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编排晚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管理者在德育教育中为学生思考,会激发学生的感激之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加强人本化德育管理工作科学性

第一,加强法律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每一个学习阶段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生活体验。在中学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家长对于他们的管理较为严格,他们更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走进大学,学生没有升学压力,不用考虑自己的成绩,家长也放松了家庭管理。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摸索着规划自己的人生,但大学生的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仍然处于建立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免疫力较差,稍有不甚,就会走入歧途。因此,为了保护大学生,更为了给大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者要做好法律教育。让学生学习与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并结合学校中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事情讲解法律后果,提高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绝不意味着纵容[4]。第二,加强民主教育。人本管理理念强调民主思想的落实,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可以向民主管理模式转变。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关注与尊重,也渴望能为自己做主。因此,在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来做决定。比如在组织迎新春晚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集合全体学生,通过投票来制定晚会的流程或节目的数量、类型。让学生参与到与自己相关事物的决定中,体会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德育教育信服度提高。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管理者绝对不能替学生做决定,更不能顶着为学生好的帽子剥夺学生的自我决策权利。教师可以开设网络交流平台,利用微信群或者网络意见箱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调动一切资源去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三)加强人本化德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高校要基于人本管理理念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就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德育管理队伍。素质教育的落实,不仅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更提高了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高校要不断优化德育工作体系,让高校教育工作进度能够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管理者要重视人本管理理念与德育管理工作的结合,给德育工作者更多的提高机会。学校要组织德育管理者定期学习最新的德育管理思想与方法,并在学习中交流,探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人本管理理念的引导下,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学校要重视学生干部的力量,给学生干部自我提升的机会,以学生干部为载体,打造一个学生化的德育教育体系,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内容的学生化,也就是人本化,促进人本管理理念的自然落实。

总结

综上所述,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要做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德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与教育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人本管理理念的引导,通过日常德育管理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个人价值观与人生观。建立大学生德育管理体系,践行人本管理理念,才能让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得以革新。

【参考文献】

[1]张庆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

[2]赵萍.论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篇(6)

目前,高职院校多数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笔者结合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通过总结分析发现高职生在义利取舍,自我与奉献以及对集体,对社会贡献等方面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少社会责任感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自身

目前,对子女过分关爱和呵护已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特有方式。在长期被“宠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往往做事我行我素,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知行不一,责任感缺失,承受能力差,对公益事业漠然等。学生对自身利益的过分关注,从大学生活中集中体现只讲求索取,却忽视对集体的贡献。

2 教师方面

高职院校生源主要以中学学生以及中职学生为主。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德育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进入高职院校后,教师在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同时,尝试渗透德育因素,然而却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之间尚未实现有效的连接,实践环节的缺失或不足造成学生德育培育效果不佳。

3 学校方面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将办学重点放在教学实力提升和学校形象塑造上,工作重点是高职生就业方面。目前,社会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且高职院校也将技能培养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点来进行。但是,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度却相对不足,且与其他学科之间缺少交叉和融合,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多停留在表面,与实践活动的脱离,难以使学生承担自己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4 社会方面

信息化,信息传递变得十分便捷。一些来自社会的的不良思潮开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造成影响。特别是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思潮更是逆流回潮,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等造成影响,集中体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缺乏。

二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

目前,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已成高职院校必须清楚认识的问题。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症下药。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社会环境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元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多元社会下,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社会组织、利益关系、分配关系等均呈现出一定的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也逐步强化,由此造成了大学生对社会利益的弱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学生形成了对“金钱”过度追逐,过分看中物质交换,受到利己主义的影响。此外,西方自由主义浪潮的渗透,也使得学生对权力,对利益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极易走上个人本位主义的道路。

2 高职院校教育的缺位

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不仅承担着培育社会所需人才的重任,更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要为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然而,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德育课程比重不足或德育课程的缺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内容仅限于一些口号性,理论性的标语,无法做到与高职院校学生个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此外,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大学的文化素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多效仿同类院校,而忽视与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是造成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3 家庭教育的忽视

家庭教育是大学社会责任感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往往是终身。因此,如果家长重视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势必会对子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作用。据一项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有超过25%的父母选择让学生明哲保身,不惹麻烦;有超过50%的父母,在行为上要求子女遭遇特殊情况时,不参与或远离;很显然,在责任教育层面,许多家长并没有做到身体力行。同时,也有不少认为学生在高职院校不需要再接受道德教育等相关教育。正是这种放任的家庭教育理念,造成了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不去承担自身应承担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4 个人认识不足

目前,高职学生大多是“90后”,且其中独生子女占据了较大比例。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情况下,他们中的不少人养尊处优,未经磨难,备受父母呵护。当遭遇一定的挫折时,他们表现出的往往是意志不坚定,克服困难能力弱等问题。当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自身自控能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强等原因,他们无法准确的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也不能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出现了缺乏理想信念,目标缺失等问题。学生个人认识不足,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也缺乏正确的认识。

三 对当代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

当前形势下,构建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具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为培育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应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应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开展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提升大学生的责任认知水平。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应肩负起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环节,应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作为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来看待,首先必须充分尊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运用。其次,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和专题式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体验,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明确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律。

二是积极贯穿责任教育。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贯穿责任教育,并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倡导的“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渗透到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高职生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三是教师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当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时,应耐心指导,认真解决,循序渐进的提升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此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艺术性,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管理意识,实现由规范性道德向自主的道德转变,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2 注重高职生责任感在实践环节的培养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大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具体应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勤工助学。通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生提供实践中进行锻炼的机会,不仅可以减少学生的经济负担,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等,使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可以了解我国具体国情,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并利用自己的实践强化和升华这种责任感。

3 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时,高职院校必须做到奖罚。对有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应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对于见利忘义,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的高职院校学生应加以批判。通过分明的赏罚,使大学生明确什么信念是该坚持的,什么责任是该承担的,是他们以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为榜样,为标杆,见贤思齐。同时,有效地警醒那些存在错误行为的学生,使其能够良好的自我反省。

4 制度机制是高职生责任感培养的必要保障

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制度机制。通过健全的制度机制,使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能够长久坚持下来。应建立评优评先机制、 学生道德档案的建立和优奖劣罚的制度等各种方法都会加深高职学生对责任内涵的理解。

同时,加强完善权责教育和建立追究机制。通过制约机制的建立,培育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制约不负责任态度及行为的产生。同时,可以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类似课程的考核来评定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并可将之与成绩挂钩,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责任、 体验到责任。通过各项机制的协调运行,为有效培养社会责任感的不断提高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总之,高职生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高职生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高职院校应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将学校切实变成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阵地,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带动起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的普遍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峰.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5):130-132.

篇(7)

一、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诸要素

我国的德育教育从古到今基本做法是世袭制的做法,即通过常规的说教来引导下代人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形成让下辈人接受长辈人已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于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能让下代接受,那不是长辈考虑的问题,因此,对德育教育的方法上站在不同的社会地位,处在不同的家庭背景,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都有不同的鉴述和不同的角度思考。因此,德育教育的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中间需要我们从中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努力提升教育的方法的科学性,开创性的进行方法论的科学性进行的探讨。从方法论上讲主要包括:

(一)学科的设计与建设的方法。学科的设计应有承传性和前瞻性、承传性它有历史和文化背景。而前瞻性具有现代的文化思潮的鼓动,易被大学生接受。建立纯理论学科和交叉学科是德育教育的前提。没有学科理论的指导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现代各类教育家们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描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体现了历史教育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对德育教育理论规范的重视,对德育教育方法的重视。

从现代的德育教育学科建设上看,我们既不能弃古成今,也不能墨守成规,要学会古为今用,用历史的、现代的、客观的、与时俱进的理念研讨学科建设,并通过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建立相对的学科体系。这种学科体系既有传统的闪光点,又有现代的特色的标志,从而能体现出德育教育体制的时代特色。

(二)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

教育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形象和言语往往会对被教育者形成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有正面的潜影默化,也有反面的潜在意识的侵蚀。因此,学生的品德教育首先应从老师自己做起。

1.教育者的自身德育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升华。对学生的无形影响的诱导。形成教育学生的德育思想意思的潜影默化的作用。拥有传统和现实的德育的形貌和内涵特征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展示力。

2.教育者的个人形体特征,寓教育人的良好个人形象,有传统感和现代感的高度聚合。给被教育者形象上的敬畏和审视力。

3.教育者有传统的语言积淀和现代流行语的风趣,形成引导启迪对学生德育思想教育的以理服人的说教方法。

4.教育者对学生因过失导致的品德缺失的现象,用身教的训导,激发学生的良知和自控的心灵转化。

5.教育者因自身疏于导致的不良形象,善于公开检讨和自纠。迎获学生的认同和谅解,远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综合上述五点,学生的德育教育它属一种启迪与引导相结合式的教育。这是教育者自身的宣传身教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典型案例的教育方法,德育教育可借鉴历史的和现实的典型案例进行示范的说理,通过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里需要社会舆论导向的传播和教育工作者掌掌握。正面的德育教育的正面素材,使受教育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典型的案例中受到启发。在典型案例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案例的特点进行正面的说教分析,典型案例应有3个特征,一是代表性,品德示范效应的代表性具有社会公认的特质,受众心理强,感化力深,不同的年龄,层次,都易接受。二是特点显著,有教育的深度,诱发的意义。很具有长远的影响意义。三是典型案例应对现实的教育背景。通常与时代的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典型的案例是一种现身说法的教育,他往往有一种特殊的现实指导教育意义。因此,典型案例教育在德育施教中更有特殊的效果。

(四)自律自勉的教育法。受教育者往往处在“被”教育者状况。“被”教育存在两个不同层面的效果。一是很好的被引导,并能接受。二是不能很好的接受,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两种结果是同时“被教育”情况下产生的两个不同的结果。如何来把握好这种“被教育”的正面效应,笔者认为应对学生的自律自勉上下深功夫。要学生自己明白自律自勉的真实内涵。做到了自律自勉后能够达到自身生存的效果。例如自律自勉的人在社会行为规范是个什么样的人。社会又如何对待他们从尊重、鄙视、赞扬都有个判断。实际上,自律自勉做好了,学生自身同样能够自觉的遵从社会的规范。顺应于社会精神文明的总体需求。自觉维护个人、团队、社会的道德形象。因此,我们应从培养学生自律自勉的习惯,更有利于开展德育教育。

现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从社会的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其方法很多,有许多的方法可借鉴传统教育,西方的教育,现实社会归纳出的方法,应该说教育的形式是有限的,但方法则是无限的,有很多的方法通过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提炼形式新的教育方法,因此,我们应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升华。

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评价

在学生德育教育的评价上应包含多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的内容是相对的,而评价标准则是绝对的,为什么?因为评价内容有具体性。可以利用某一个内容来选择评价。因内容的局限性,因而导致结果结论的局限性。而评价标准则有均衡。虽然道德的评价标准有传统与现实,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等评价标准上的差异,但从道德的评价水准和道德的评价标准上水平线基本一致,人类的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的尺度是一致的,而是先进与落后,时间的快与慢形成时空上的差异,由此形成内容与标准的相对分离。笔者认为在我国现行教育的评价标准应在五个方面:

(一)学生个人行为的评价。

现代大学生多属由童年转向成年的过度期,从父母依托中走向社会的群体生活,基本的行为举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这种行为不仅与学生的家人、家庭教育有关,且与生长环境及周边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因此,学生的个人行为具备特殊性,从学生的个人行为评价和德育教育结果的许多来讲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仰评价。学生的个人信仰的目标可判其他人的价值取向,为什么这么说呢?信仰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从品德上衡量,就是高尚与低劣。价值取向是人的品行的风向标,有品有德才是我们社会最需要的人,无论对家庭、对社会及未来社会信仰、工作态度、为人准则的导向。

2.言行评价。学生的言行举止。从现代社会而言,由传统的东方沿袭,到现代西方文化的渗透,大致的言行举止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无论是传统语,现代化的网络语都再现了时代的特殊感,语言的进化、举止上的时尚也反映的人类进步的标志,但是如何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来评价现代的文明呢?笔者认为应有三个标准,一是言行举止符合传统和现代的美。二是言行举止具有广泛的受众心里,并被不同的社会群体接受。因此,学生的言行举止的评价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表达,而是一个综合的评议方式。三是言行举止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破而不失实,利则是创新。

3.习惯评价。学生的生活习惯。大学生生活习惯性赋予了高校服务育人的特殊使命。如何培养好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从常规而言,学生到大学应到了自立的求学阶段,但中国的背景家庭式长起来的小孩自立概念和能力较差。从国外的经验看,到十六岁开始,小孩就有一段自立的工作日。而中国的小孩从小学到高考都依赖于父母的怀抱。这是自然形成了差异,也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加上了一层服务育人的责任。那么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又如何评价。笔者认为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自立程度。包括学生的自觉学习和生活料理等项。二是大学生做人的准则,关爱心、责任心等项。三是对社会的关注度。有很强的群体意识和团队意识。这个是作为学生生活习惯的评价标准,简而言之它是学生成为社会人复合性人才的标志之一。

4.校风的评价,校风班风反映了群体学生的现实风貌也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学风和德风的真实体现,在高校集中的城市和区域有时会出现一些时尚的语言。例“吃在某高校”“玩在某高校”“谈恋爱在某高校”等。这些评价式不仅反映了学生对校风的评价,同时也可反映出学生和家长们对学校的风气的好与坏的评价标准,因此,高校的校风和班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信誉,也会影响到学生班风的荣誉。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应拔高到高的层面,从施教入手,解决好德育教育问题,从校风和班风的评价上讲,一是学校德育教育导向的评价,主要从学科的设置,学校宣传的力度,学校班级德育教育的风气。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二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氛围好,从学校到老师,及班级注重德育的教育程度。三是社会对高校的校风的评价。四是媒体对高校的德育教育的评价是从高校之间纵向指标来评价。因此,校风班风评价虽然有偏颇的一面,但总体是公平的。

5.社会专业机构的评价:社会专业性机构的评价具有很强的专业标准性和现实性。社会专业机构的评价内容为:一是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指数;二是公众满意度的测评;三是学生家长对自己小孩的品德变化;四是学生自己对周边的品德进行评价。上述四项是综合评价高校德育育人的综合指标。

篇(8)

为了扎实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按照学院关于开展2006—2007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系专业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号召全系团员青年利用寒假深入社会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及指导建议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关注社会动态、感受校友真情、增强就业意识,促进全面成才。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相关精神,关注大学生就业动态,注重综合能力提高,倡导学习先进、汲取动力、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增强青年学生就业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和回报人民、回报社会的意识。

三、活动内容:

在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基础上,我系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联手推出“人文旅游系毕业生跟踪调查”。我们这次毕业生跟踪调查是以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为背景,立足学校人才培养,从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角度出发,是探索如何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一项有益尝试。为此,同学们可以开展深入的社会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以典型调查为主、网络调查为辅助的方法,实施对象总体为2004、2005、2006三届毕业生。 我们已经在校主页—人文旅游系—网站导航—学生工作—就业专栏处公告有关跟踪调查信息,调查表可以自行下载。

四、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2007年寒假

验收时间:此表格填好后请在2007年3月10日前寄或传真: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东区学林街280号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 许安 老师(收),邮编:310018。也可直接寄给原班主任或者调查者本人,或由调查者本人直接收回。

电话:0571-86929847 86929796 86929838

传真:0571-86929796(方老师) 86929878(丁老师)(2007年2月5号前,2007年3月5号后可用,其它时间请寄回以上地址)

五、验收形式:①. 1000字以上调查实践总结报告及相关照片资料;②.(自选)调查问卷回收(可寄或传到学校或者本人,最好是后者)。③.(自选)相关参访录音、DV资料;

六、总结表彰

同学返校后,系将对同学们的寒假实践报告进行评比,对于优秀的个人和团体奖给与奖励。并组织部分表现极为突出的同学,讲述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心得体会。人文旅游系2005、2006级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寒假期间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成绩将做为奖学金评比德育考核的依据之一,返回每份加0.5分。

七、活动组织形式和工作要求:

篇(9)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运用心理教育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轻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得以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成熟及人生的全面发展。而德育主要以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重在提高个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德育的内容充满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等。两者在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基础、教育实践等方面不相同,但它们都是满足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是为了塑造一个完人。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作用主体。无论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它们都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通过学生主体发挥作用。对一个学生来说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都在于通过教育促使学生主动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本质上都是以提高人的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效应。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1.调节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形势产生深刻变化,这对当代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效能形成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内在因素,由于大学生的某些不良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对教育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是不可避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改善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他们采用自我暗示、适当发泄、转移注意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以达到人格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目前,许多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产生了各种生理、心理反应,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一般的医药措施只能缓和症状,采取德育手段也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但如果采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行为治疗方法,则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某些行为障碍,从而进一步改善情绪和消除不良生理、心理症状。

2.互补功能。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向等问题的存在,实际上正是对他们心理问题的某种反映。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含有人格的教育,因此,德育的实施必然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无论是道德品德还是道德行为的教育,都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寻求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指导功能。在对象的研究上,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了客观基础。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见的测试、疏泄、自由联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学生的“内在冲突”、“心理危机”、‘行为障碍”及人格特点,有利于分析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在方法上提供了理论基础。传统的德育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健康教育中,我们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重新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要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不断增进高校德育实效性。

1.从理论上说有助于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德育过程中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是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决定。抛弃传统的德育方法和途径中的弊端,如: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做法,改变德育教育中学生被动参与的现状,鼓励学生通过心理咨询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素质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实现从经验总结的层次向科学理论层次的升华、飞跃。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它显著的特点就是教育者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进行情感交流。对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责怪、不呵斥、不张扬、而是循循善诱使学生心悦诚服、主动改正,他们能做到不在办公室和公众场合训斥学生,而是给予耐心的帮助。

2.从实践上说有助于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在日常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道德间题与心理问题,我们要善于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为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帮助。我们要把握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如: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环境、新生活的适应问题,毕业班则以就业问题为主,兼有恋爱问题等。我们还必须了解大学生个体的气质特征、性格特征,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具体的人和具体问题用具体方式进行教育,做到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挖掘和全面发展。这样,既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功能,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夸大心理及其教育的作用,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德育。

篇(10)

校园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还可以催人奋进,起到育人的功效。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体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要课题。而对于我们学院来说,刚刚升本,进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则成为了我院的关键。

(二)调查目的

1.全面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2.着重探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通过具体的实践调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4.从育人入手,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能力,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在对我院的调查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

(一)校园文化的畸形化

1.课桌文化。目前,许多大学生喜欢在课桌上舞文弄墨,把干净整洁的桌椅弄得花花绿绿、字迹斑斑。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格调高雅的“精品”不多,而平庸之作过滥。这一定程度上表明,部分大学生素质低下,自律能力较差,社会责任感不强。

2.宿舍文化。一方面,大学生在装饰宿舍上趋于低俗,往往都是将明星画像、美人玉照贴在墙上,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习惯使用粗俗,甚至污秽的语言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久而久之,这种语言就成为其他大学生的通用语。

3.广告文化。广告文化也在校园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高校已经成为众多商家的必争之地。广告栏、黑板、墙面等公共设施顺理成章地变为众多大学生进行兼职的重要阵地。他们以各种形式张贴广告,把家教信息、海报、销售等信息推送给每一个大学生。另外,还有些大学生竟然明目张胆地张贴代考、办假证等不良信息。

(二)校园文化现象的不良表现

第一,临时抱佛脚。大学中流行“60分万岁”的口号,经历了高中紧张学习的大学生开始放松自己,平时上课也不像高中时那么认真和努力。但是受高校学分制的影响,大学生又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分数。所以,大学生往往都是在最后一个月内背完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以应付考试。

第二,逃课。大学教授上课已经不像中学老师那么严格,他们会充分尊重你的发展,尽可能地让你自己来学会学习,多数任课老师只管上课,不管到课率也不管课堂情况,同时给辅导员工作增添了压力。

三、实践特色校园行为文化

(一)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德育观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更多强调人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一面,过分突出德育的思想政治功能。新课程强调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人自身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纠正德育的社会本位倾向,把促进学生个体道德完善这个德育的最直接、最本体的功能提到应有的位置。相应的,学校德育内容要从单纯服务于中心工作的需要,转变为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德育途径要从封闭式的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德育评价要从片面的认知评价转变为较全面的知行统一评价。

(二)家校携手实施新课程要取得社会与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同样,营造特色校园文化也必须有社会与家长的支持。学校可以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等渠道,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要求与影响达成一致。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具体且富于可操作性,如在寒暑假期间,可向家长发出教育子女履行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具体化措施的公开信等。

(三)丰富校园生活校园文化活动需要大学生逐一落实,而这一落实的方式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因此,学校可结合传统与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传统性教育活动,例如迎春晚会、学雷锋活动、文艺汇演等;第二类,常规活动,例如田径运动会、科技展演、篮球赛等;第三类,兴趣小组活动,例如书法班、音乐班、美术班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还增长了学生的才能,使教师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从而为学生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完善校园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将间接决定着学生的发展高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相反,不良的人际关系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其正常的身心发展。因此,高校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交际观,克骄、克躁,尊重基本的交际原则,保持良好的交际行为,重视对学生开展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健全完善的人际关系。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60-02

德育过程中的理想失落是创新性的课题研究,首先需要了解理想失落的内涵,并结合时代特点分析大学生的特点,总结哪些方面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理想方面的影响,并根据大学生自身的时代背景、家庭社会的影响以及学校德育过程找出应对之策。一直以来,对于理想都没有能做出一个科学的全面的定义。笔者认为,理想应该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精神目标来引导人的,是人在生活中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一种精神的不断生成与体现。虽然理想的具体内涵并没有统一的尺度,但是不管它如何变化,都不能改变理想作为对未来期望的这种品质。

一、正确理解理想失落内涵

理想作为人生的精神力量,它将促使每一个青年群体和个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使人的思想道德在实践中逐步升华,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展自我。理想决定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方向,是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动力。理想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展示了现实走向未来的发展前景。没有崇高的理想,把个人的名利、享乐作为人生目标,必定是胸无大志、无所作为、迷失人生的方向。理想失落意指理想信念的缺失,及对理想的理解带有明显的主观偏激意识。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我们才能摆脱个人的狭小天地,逐步树立起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因此,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境界,必须要确定远大崇高的理想追求,正确解决理想失落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失落的主要表现

(一)理想知识匮乏,行为举止失范

一些学生对理想知识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理想是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东西。大多数学生对理想信念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而且,在关于理想内容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更加倾向于“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追求“赚钱、发财”。有些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学习理想信念的相关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表现出知行不一、道德败坏的现象。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多少带着功利性色彩,讲好处、有回报的做法在同学间盛行,与所学理论知识极为不符。

(二)理想信念动摇,物质意识增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利用一切方法手段来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企图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壁垒,这些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都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大学生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严重,觉得读政治理论书无用,并且部分学生出现思想政治觉悟不高、道德素质欠缺、理想与信念发生偏差等问题。

(三)理想目标模糊,精神动力不足

当前的“90后”大学生偏重于对个人需求的追求,缺乏明确的理想目标,认为在激烈的竞争机制下,拥有足够的职业技能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找到体面的工作就行,而自身道德修养方面只要没有违纪违法就可以了。从近期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道德滑坡的现象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道德理想追求的热忱不高,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三、当代大学生理想失落的原因

(一)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来说

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扭曲,崇尚金钱至上,追求享乐主义,功利性思想日趋显著,以及大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是价值取向扭曲的表现。同时,大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引导,以至于在面对理想和现实两者时,更倾向于以现实为准则,缺乏现实与自我教育的结合,他们的理想伴有浓烈的现实色彩。

(二)从家庭原因来说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理想具有隐性教育作用。家庭结构以及家庭成员关系也是理想信念缺失的重要因素。同时,父母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理想目标和内容。有的父母不要孩子做家务、劳动,习惯铺张浪费,这些负面生活习性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

(三)从学校原因来说

以往我们对理想的认识大都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学生从内心厌恶思想政治课,认为是“洗脑课”。这一认识上的偏颇,往往导致理想教育的强迫性和盲目性。并且,从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看,还远远没有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保持一致。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上都要与时俱进,并更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理想失落等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理想教育应该立足于生活实际,建立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使个体在面对现实世界的同时,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从社会原因来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期带来了各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利用一切方法手段来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想,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大融合,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的混乱,直接导致中国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些都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

(五)教育合力不足

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是教育合力的整合过程,是社会、学校、家庭合力共同作用下重塑个人理想的过程。社会、学校、家庭对当前理想信念的教育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知,但是全社会合力的教育局面还未真正成型。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三者往往相互脱节,忽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以至于教育效果相互抵消的现象比较严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然在孤军奋战,学校的德育教学依然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决定性环节,而高校辅导员和教师队伍则仍承担着教学育人的艰巨任务。在教育合力中,社会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具有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具有隐性教育力量。不能忽视学校教育的领导核心地位,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的熏陶是当代大学生形成和塑造理想信念的关键,而社会环境的烘托是塑造大学生良好信念的里程碑。

四、当代大学生理想失落的对策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

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大学生在思想上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理论付诸实践,提高自我完善程度,在社会活动中勇于锻炼自我,认识自身的不足,并谦虚地接受批评,做到言行一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信念。

(二)家庭方面

增强家庭软环境的协调性。家庭是社会成员情感与经济最基本的承载体。在当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家长的指引是当代大学生形成和塑造思想的关键。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成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在日常行为中,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大学生,自觉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

(三)学校方面

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基础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解决理想失落问题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并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创新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方法。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完善,在理想教育过程中,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满足广大学生与时俱进学习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为教学手段的更新开辟广阔的前景。同时,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三个结合:即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相结合、理想信念践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能回避现实问题,要善于用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自觉的思考,主动的确立、修正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四)社会方面

改善社会环境,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角色责任和公民责任意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要回归生活,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也不例外。理想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最终理想又将归于现实。理想的树立和实现都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实践,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不仅要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更要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去实现理想。

(五)教育合力方面

优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理想信念教育环境的优化对于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性的作用。环境是决定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励学生的意志,在情景交融的环境下,通过情景的熏陶感染更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大学生更有效的获取知识,辩证的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环境相结合,并且有针对性地创建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环境,使学生融入到这种环境中,进而达到解决理想失落、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预期目的。

德育对大学生的教化在其人格培养中,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理想失落,严重影响我国德育的发展水平。大学生理想失落的解决,有利于大学生净化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提高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改善青少年德育有效性,对于青少年德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意义、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