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建筑创作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1 21:38:5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创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筑创作

篇(1)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98-01

一、关于建筑创作

有人说建筑师的工作和上帝一样神圣,我想这应该是应为二者具有从无到有的创造性吧。尽管很神圣,但既然人能掌控,那么总可已分出其特点。

首先是创作性。建筑创作是属于创新创造的范畴,所仰赖的是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开放的思维方式,其目的是以不断地创新来发展工作对象的内部空间和外在形式,达到丰富人们生活的目的。其次是综合性 。建筑创作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作为一名建筑师,必须对相关学科有着相当的认识与把握,方能游刃有余地驰骋于建筑创作之中。第三、双重性。建筑师运用的主要是“形象思维”即借助个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逻辑分析的结果充分地发挥表达成为建筑语言――三维乃至思维空间形态。因此在建筑创作时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二者不可偏废。第四、人们认识事物都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于资源耗费巨大的建筑工程,要实现令人满意的完成度更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需要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优化选择方案,需要不断地推敲、修改、发展和完善。第五、社会性。建筑从来就不是私藏品,因为不管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它从环境中诞生,就会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

二、关于城市设计

当前,城市设计理论已比较丰富,我比较欣赏是余柏春的?“城市设计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形体秩序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思维方式及设计和管理原则。

城市设计不仅仅止于设计城市空间,而是设计城市空间发展的进程,具体的说尽管城市设计要参与物质形态的直接构造,城市环境和形态确是城市设计的对象,但对形态环境构思安排并不是其主要内容。

城市设计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片区和小于片区规划等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总起来说,现代化城市设计内容大体上就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型:即工程设计型和政策过程型。前者是以具体方案设计为其成果,一般都以规模比较小、内容比较具体的空间地段为对象,后者则以政策导引为其成果,一般是规模范围较大地区乃至整座城市为对象。通过政策、导引进行引导或控制。但无论哪一类,都要同时考虑物质空间和社会环境的协调。

三、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设计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建筑设计实现、完善和丰富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设计对象不同。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的全部空间。从空间地域角度,要划分为市区、分区、地区、地块、地带等;建筑设计的对象是建筑本身和其周围。

(2)设计深度不同。城市设计一般做到方案及概念性设计的深度,表达出形体空间的具体形象及相互关系;而建筑设计应做到技术设计和施工图。

(3)设计的范围内容不同:城市设计的性质决定了它还要为除了建筑设计以外的一切公共空间内的专项设计提供指导,从而能塑造出完整、和谐、美丽的城市空间环境。建筑设计专注于建筑本身的比例、尺度和细部构造等。

(二)建筑师的“城市设计观”

建筑师的“城市设计观”应首先建立两个观念:

(1)整体观念,即正确处理建筑与其所处城市空间的关系,建筑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环境观念,即尊重自然环境,尊重人文的脉络,尊重周围存在的物质空间环境,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

(三)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

这种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定位,包括建筑物在特定空间中的地位、方位以及主要出入口等。

(2)定量,主要是建筑体量与空间环境的容量相适合。

(3)定形,主要是形式,也包括风格等。

(4)定调,主要是色调,也包括格调、韵律等。

四、结语

城市设计应该成为建筑师必备的思维之一,因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不仅要对业主负责,同样也要对城市空间,广大市民负责,因为城市空间是属于广大市民的。

篇(2)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创作;影响因素

一、建筑设计的概念

所谓的建筑设计,通常是说为了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使用功能要求以及环境要求,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的设计行为,在选择物质材料时,主要将建筑物的景观环境、文化文脉以及历史文化作为依托,以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作为背景,形成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或符合审美对象要求的产物。具体涵盖了建筑行为中所有具有意义和功能的设计,也是一种由建筑进化到构想的体现。

从广义的层面上来看,建筑设计涵盖了与建筑物相关的所有设计行为。按照设计的阶段对其进行划分,可分为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初步设计以及建筑施工图设计三种形式。若按照设计内容进行划分的话,可将其分为建筑设备设计(包括建筑电气设计、空调设计、通风、建筑给排水设计和建筑供暖等)、建筑物理设计(包括建筑热学设计、建筑光学设计和建筑声学设计)、建筑结构设计等。

从狭义的层面上来看,所谓的设计,是指相关于建筑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本文着重研究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

二、设计过程的内容

建筑的设计过程,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通常是指建筑师产生设计概念到具体设计图纸的过程。从广义的层面上说,涵盖了前期策划、构思、方案设计、扩初及绘制施工图等步骤;从狭义的层面上来说,涵盖策划、构思、设计以及扩初等步骤。

1、策划

“策划”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军事思想当中,在很多历史的著名战役当中,所谓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指即为策划,表明是经过预先设计与严格谋划的具体行动。

这里所指的策划,并非是指将现代科技和建筑理论结合在一起,为之后设计建筑提供符合逻辑的、科学的设计依据。而是策划设计任务书当中的内容。换而言之,即为在明确整体规划目标之后,按照定量得出的相关理论及设计依据。是对规范、技术、设计条件与设计要求的综合,应从设计条件和相关要求入手,将设计资料与经验作为参考依据,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任务书中所制定的目标,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量化分析自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前期准备资料以及分析任务书的重要性。

在建筑设计的具体过程当中,策划是第一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应明确设计目标、社会、建筑师、用户以及业主之间的价值关系,揭示与设计相关的所有信息和设备。

2、构思

建筑是一门艺术,源于对美学的判断,生活的积累。这里所谓的构思,是在满足审美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材料的可实施性。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对大体轮廓、各要素、设计范围、功能以及目的的初步界定与设想。在设计前期,建筑师的构思与设计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运用多种构思方式,将概念设计作为设计的核心,以客观的市场定位与调研作为基础,从而进行有目的性的设计。

从理论上来讲,建筑设计构思是一个充分惠及各种因素,通过分析总结,对建筑物创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专业性、创造性的探索过程,在整个设计环节,是属于尤为重要的步骤。

3、方案设计

在做好构思与策划两个步骤之后,应着重研究设计任务书当中的内容及相关要求,运用专业知识、现有的技术与资料将所有的素材与构思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完整的、专业的、可行的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的前奏,需要大量的理性分析、收集整理和沟通工作,将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环境、道路交通、水文地质、风向日照、生态植被、生活生产习惯以及业主的要求和投资、规划条件和各专业的技术要求进行整合,确定建筑的总平、体量、空间、立面、平面以及场地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灵魂。

4、初步设计与扩初设计

所谓的初步设计与扩初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是介于施工图与方案两者之间的过程,扩初设计,通常是指以设计方案为基础,对建筑进行深入设计的专业,业内人士将其称为扩充初步设计。

扩充设计图纸的深度,就是要使初步设计的图纸尽量的深化完善,这样就可以使得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和各专业图纸之间的矛盾能够被尽早发现,不仅有利于施工图的完善和各专业设计之间的协调,而且能够有效缩短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时间,还有利于将工程概算书尽量细化和实际化,对于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也有积极的意义

5、施工图绘制

施工图是一种深度设计,是方案或扩初的延伸,直接指导施工,更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

三、影响设计过程的因素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建筑学是一种对环境、建筑物进行深入性研究的学科,是以人类专业性建筑知识及相关经验为基础,对建筑进行一系列的创作,构造出创新型的环境及外在形态等。一般情况下,建筑学涵盖两方面内容,即为艺术与技术。传统建筑学通常是以城市村镇、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室内家具、建筑群以及建筑物的设计作为研究对象的。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前进,建筑业也开启了蓬勃发展的大门,城市规划与园林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由于建筑设计过程是动态的,所以,不可变因素、可变因素、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均能够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们主要阐述影响建筑物设计过程的具体情况。

1、策划阶段

策划阶段是以设计任务书为基础的,属于收集、分析资料的过程,对指定对象进行深入性的、全方位的剖析,为下列步骤的展开作好铺垫。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物资、策划条件、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设计任务书当中的内容是影响这一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2、构思阶段

构思阶段是以策划阶段为基础的,建筑师通过运用专业性知识及现有条件,对建筑物的大体轮廓、各要素、设计范围、功能及相关目的进行初步界定与设计。开发商的意志、前期资料的准备工作以及建筑师的专业素质、个人修养是影响此设计阶段的重要因素。

3、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与扩初设计阶段――施工图绘制阶段

这三个阶段都与建筑师的设计思想息息相关,每个阶段都是对上一个阶段的改进与深入,所以说,开发商的意志、建筑师的专业知识、个人修养、现有的设备与物资条件、前期的准备材料以及当地政府下达的决策是影响这一步骤的关键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陈晨, 孟聪龄, 杨天洋. 勒・柯布西耶九个建筑创作原型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以太重集团总部建筑设计为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3,44(3):389-392.

篇(3)

21世纪将是多种学科技术并存的时代,它必将形成推动建筑发展的巨大动力,建筑整体设计也就越来越重要,建筑师必须把握时机,充分发挥建筑师的主导作用,主持好各项建筑工程设计。

建筑整体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新概念,其特点是全面地与建筑相关的各个元素-外部环境、建筑构造、技术装备等协同,并将高品位的建筑创作和综合新技术融为一体。

高品位的建筑创作,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即未来的要求,这就是说,如何尽可能地节省自然资源,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以降低建筑设备的使用数量和减少整个工程的费用。

综合新技术是充分发挥各学科技术特长,创造和运用新技术,并与外部空间、建筑体量、建筑构件之间的全面协同,从而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每项建筑工程建设的成功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建筑创作是建筑师付出的智慧和期望;建筑工程设计是建筑、结构、设备专业赋出的艰辛和力量;建筑工程建成是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付出的辛勤和汗水。

90年代初期,我们对整体设计的概念有些粗浅的认识,自觉和不自觉地在工程设计中做了些工作,取得一些收获。本文着重从获部组"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杭州市工商银行金融综合大楼和杭州市交通银行金融大楼两栋建筑谈起,论述其整体设计-建筑创作的综合技术,在两项工程设计中建筑师为达到整体设计的优秀,在各阶段设计乃至建筑物建造全过程中都充当了创作者和协作者。

两项目正式投入使用4年多,整体运行协调、良好,达到预期效果,又被大众所接受和赞赏,并获得各种荣誉-优秀设计奖、科技进步奖、工程质量奖、地方十佳景观、最佳造型形象奖等等,无一不是给建筑师和工程师们的欣慰和自豪。

建筑创作

在强调建筑整体设计的时代,建筑师们的创作观念和设计方法要有所突破,创作灵感迸发将更多地建立在建筑整体设计的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要学会和提高建筑整设计的综合能力,具备新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我们在上述工程中运用了新的设计观念,强调了建筑创作的整体性。

现将这两栋建筑工程的设计概况和建筑创作构思作以阐述。

1)杭州市工商银行金融综合大楼,属综合性大楼,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主楼总高度84米,22层,裙房4层,局部6层,地下室2层。

设计总体思路突破我国银行建筑传统的设计模式-封闭、厚重、森严、功能单一等,创造出一栋多功能型、开放型、与国际商业银行的模式接轨的建筑。

建筑造型洒脱、开放,形体是由双曲面组合而成,主楼呈"向南围合的曲面",裙房呈"向北围合的曲面",两者围合而成"聚宝"的内涵。

建筑物蓬勃向上,立面设计采用大面积坚实的花岗石墙面,大面积带形铝合金幕墙和部分玻璃幕墙,并将三者交织成刚劲有力的整体,通过造型和实体墙面的逐层收束,形成简明、挺拔、节节向上的动势,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建筑平面和室内空间设计成多功能型和开放型,将营业、洽谈、办公、会议、接待、康乐、观光融为一体。宽敞明亮的二层营业大厅统一在意大利大理石的浅黄调中,加上自动扶梯、喷泉、灯光的衬托,使空间显得非常气派、高雅和朴实。智能型的计算机网络中心,开敞式智能化办公空间及各配套用房合理地分布在各个楼层。顶层圆形观光层,电梯厅各层观光层,可将西湖风景尽收眼底,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温馨。

2)杭州市交通银行金融大楼,属纯金融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39.9米,地上13层,地下2层。因所处地段的周围建筑度均比它高,设计者特将本建筑设计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外观,其立面设计成新古典形式,建筑基座采用粗犷花岗石,显示雄厚实力,上部采用火烧花岗石和竖向条形与点状铝合金窗组合作为饰面,展现银行建筑高贵典雅、庄重的性格。

在上述两项创作中,除精心刻画建筑形态和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相交融外,为要达到建筑整体设计优秀之目的,建筑师还根据地域和工程特点,向各专业提出以下要求:

(1)严格控制建筑总高度;

(2)创造有利于智能化的舒适的净空高度;

(3)满足业主需求的建筑面积;

(4)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投资;

(5)精心设计,运用推广新技术;

(6)各专业紧密合作,优化设计。

综合技术

建筑物要具有强大生命力,必须要有可持续发展空间,要有丰富内涵和综合新技术。在上述建筑工程中,推广运用了建筑智能化技术,无粘结预应力扁梁-平板结构技术和扁梁结构技术,底板温度配筋技术和地下室基坑围护新技术,微机控制STL冰蓄冷空调技术,复合式保温隔热墙体技术,组合式配电室等新技术,无疑给建筑整体设计添注了新的生命力。

1、建筑智能化技术

90年代初期,智能建筑仅作为一种概念从国外传入中国,计算机网络基于10BASE-T标准在国际上推行不久,使智能建筑的信息通讯骨架-综合布线系统成为一种趋势。为使银行建筑适应时代的发展,设计者用超前的眼光极力推荐和设计了综合布线系统,这在当时可谓首家采取该项技术设计的现代化大楼。

(1)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通讯传输网络,它使话音和数据通讯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和外部通信网络相连。它包括外部电信网络的连接点与内部信息工作区的话音式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的布线部位。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美国AT&T公司产品。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组成。

(2)保安自动化系统

大楼保安监控系统分成公共场所综合监控和金库专用监控两个系统设备。

金库专用保安监控系统在金库、代管库、运钞车库进行严格控制,人员出入跟踪记录,对金库各面墙均设震动报警传感器,在各相关房间设有摄像机、红外微波探测器,并设置监控自动化控制。

为实现大楼智能化,建筑师完成了完善的室内环境设计,创造了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开辟了大小不等的室内外休闲空间,即绿色的中庭和屋面,为整天在自动化装备前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休息和调节的天地,同时在具体的地面、墙面和吊顶设计中都采用了特殊的建筑构造节点。

2、无粘结预应力扁梁-平板结构技术和扁梁结构技术

为满足建筑师提出的保证高度的要求,结构专业设法减小结构构件高度,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平板结构技术和扁梁结构技术。

(1)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比普通梁板节约混凝土用量为15%,钢材用量节约27%,梁高减小300mm。

(2)采用扁梁结构比普通梁板节约混凝土用量约10%,钢材用量节约6.6%,梁高减小200mm。

在建筑总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上述结构可使整栋大楼增加一层建筑面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底板温度配筋技术

在地下室设计中,对底板进行抗裂计算后,采取周边保温施工技术措施,取消了中间排温度应力钢筋,仅配置上下二排受力钢筋,这既节省了工程造价,又满足了地下室底板抗渗、抗裂的要求。

4、地下室基础围护设计和施工新技术

在围护桩设计中采用两项技术措施:

(1)悬臂受力围护钻孔桩设计采用单面加强配筋技术,节约钢材约60t,节约投资约28万。

(2)降低围护桩顶标高与压梁技术,全部围护桩长减少1.5m,压梁标高低于自然地面1.5m,改变围护桩侧压力受力点高度,节约混凝土137.9立方米,钢材16.08t,经计算直接减少投资30.4万元。

5、冰蓄冷空调技术

冰蓄冷空调技术在我国尚属新技术,它的最大优点是电力移峰及节省运行费用。在设计中,蓄冰模式采用部分(分量)蓄冰模式,因为部分蓄冰制冷机利用率高,蓄冷设备容量小,比常规空调制冷机容量小30%-45%,是一种更经济有效的运行模式。

为配合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实施,运用了智能化技术,对蓄冰空调系统采用了微机控制,主要任务有以下五方面:

(1)根据用户冷负荷的需求,按电费结构的特点,自动设置冰蓄冷系统最佳的运行方式,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

(2)充分利用蓄冷装置的容量,当日应尽量把所蓄冷量基本上全部用尽;

(3)自动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保障冰蓄冷系统主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4)自动记录系统运行的参数,显示系统运行流程图和打印系统运行参数报表;

(5)预测未来的供冷负荷,确定未来的优化运行方案。

冰蓄冷空调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表明控制系统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系统运行节能效果显著。

6、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

针对杭州地区,冬季要采暖、夏季要降温的气候特点,特将本大楼围护结构设计成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即:装修、保温、隔热三者合体,更好地实现建筑节能。

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是结合立面造型特点,将立面装修材料设计成铝板,其构造为:在框架结构内填砌空心砖,在空心砖墙外侧干挂美国氟碳涂层亚光铝板。

铝板对太阳辐热有着高效的绝热性能,在同样的太阳辐射热作用下,由于外表面材料的性质、颜色和粗糙程度的不同,所能吸收热量有很大差别,这差别以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统(α)和材料辐射系统(Cλ)来表示:采用α和Cλ值小的外表面材料具有显著效果,铝板α、Cλ值小,其α=0.26,Cλ=0.4,浅灰色面砖α=0.56,Cλ=4.3。

铝板为干挂与空心砖间设有空气间层,因为铝板置于大气及空气间层中都有较好辐射换热条件,此构造在冬季对于室内采暖也起着高效绝热作用,因此,无论在夏季或是在冬季都能很好地实现建筑节能。

7、推广组合式配电室技术

考虑到一层铺面的"黄金"价值,大楼的总配电设于东侧,设计中第一次尝试将变压器同低压配电设置于同一房间,组成组合式配电室,大大节省了变电所面积,并采用上下层布置,建成投运后的整个配变电系统,功能清楚,布局紧凑合理,系统调度灵活。这种技术在以后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已成为典范。

结语

建筑整体综合设计的模式既能提高建筑的适应性,又将是必然的趋势,尤其在强化后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更为重要。在我国随着经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运用到建筑上,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优秀的建筑整体设计出现在我国建筑舞台上。我们要不断总结、不断进步,这是历史赋予建筑师和工程师的重大责任。

篇(4)

现代符号学的产生源于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在本世纪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的符号学家皮尔斯几乎在同时提出了符号学的概念。其后,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和其得意门生――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将符号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人就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艺术是解释人类经验的特殊符号,人的本质即表现在他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明”。从而为符号学美学――文艺符号学奠定了基础。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当代著名文艺科学家罗兰・ 巴特最终把符号学原理全面推延到一切当代文化的领域。罗兰・ 巴特认为“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是一种语言,”既然是一种语言,那么自然可以用符号学的方法来研究各种文化艺术现象了。

建筑符号学的出现

在西方文化意识认知基础上,建筑在某种程度上与文学、诗歌、美术等艺术作品相类似,文艺符号学的研究成果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引入了建筑领域,而后在一批学者(如意大利语言学家艾柯,美国建筑理论家詹克斯以及建筑师文丘里、纽约五人组等)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建筑符号学的基本构架。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把符号学引入建筑对话不仅有其现实性,而且有助于我们把研究目光转向人类创造建筑文化的体验形式,而非作为客体的建筑物,它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真正需要探求的世界。

符号学理论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人类对符号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建筑领域也不例外。譬如古埃及金字塔对几何型符号的运用,西方折衷主义对古典柱式(即历史性符号)的推崇等等。而将符号学理论全面深入的应用于建筑创作还是在本世纪70年代,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等建筑学派都或多或少的涉足于符号学理论领域,其中尤以起源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为甚。

著名符号学家莫里斯认为符号学由符构学(符号的组成),符义学(符号的意义)及符用学(符号的起源、应用、效应)三部分组成。而新现代主义建筑家彼得・埃森曼的符构探索,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迈克尔・格雷夫斯对建筑符义的研究以及新理性主义代表人物阿尔多・罗西对建筑语意起源、效应的关注恰好可与以上的莫里斯符号学理论相对应。以下结合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与各建筑流派作品简要论述符号学在当代建筑领域的运用。

1.彼得・埃森曼的符构探索

作为纽约五人组的主要成员埃森曼在建筑符构上的研究和探索引起了整个建筑界的关注。他将建筑造型设计当作与外界事物毫不相干的纯符构系统,以探索建筑形式的生成过程。在其代表作“住宅二号”中,埃森曼抛开了传统的平、立、剖面设计方法,也没在外部形式上花功夫,而是和语言学一样把线、面、体确定成建筑设计的基本语汇,再由建筑的深层结构,通过特定的转换法则形成建筑的表层结构。这样,人们可以明了建筑外形的生成过程,对建筑空间有更丰富、更准确的认识。他这种强调设计过程的类似纯数学的研究虽然很难被一般人接受,但对当代建筑理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 迈克尔・格雷夫斯对建筑符义的研究

同为纽约五人组成员的格雷夫斯的建筑作品虽然常给人一种儿童搭积木的感觉,但与那些简单堆砌古典建筑符号的自称为后现代的建筑师不同,却与埃森曼一样,借助现代学派的一般认识,来解决建立在符号学意义上的建筑构成问题。他的作品强调符号的所指和能指的统一,对于他的代表作波特兰大厦人们通常认为是对古典主义的异化,但无论是竖向的还是横向的立面三段式,以及每组六条的12条混凝土外墙壁柱与一块浅红色拱心石形状的色块,组成的巨大的柱式象征的表情图形,都是建筑师按两个一对的系统作解释的理论基础上实现的。只是在绘制的图纸与实际建筑之间的差别,是普通人难以洞悉的。与埃森曼所不同,格雷夫斯的作品不仅能为广大公众所接受,而且能与其他建筑师以及对特定的建筑艺术语言很关心的人,在符号代码的深层意义上产生共鸣。因此,格雷夫斯“可以称得上后现代主义的化身。”

3. 新理性主义与符号学

同后现代主义一样,新理性主义也诞生与20世纪60年代,针对已逐渐教条和僵化的“现代主义”提出质疑和修正,主张从传统中寻找失去的意义。但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新理性主义追求历史根本的语意来源,透过理性了解建筑本质的语构手法,这显然比某些运用历史素材拼凑建筑的手法寓意更加深刻。其代表人物意大利建筑家阿尔多・罗西的建筑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是现代与传统的中和。与波特兰大厦绘出许多历史遗墨,但孤立的处于其环境中的情况不同。欧洲大陆尤其是西方古典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意大利,有着丰富的古典人文气息,浓厚的本土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罗西备受现代教育的大脑――理性与情感、传统与现代应该是相融的。其作品往往只在大轮廓上仿效传统建筑,师其大意。如他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世界剧院”,在充满古典韵味的水城威尼斯的运河上那么引人侧目,但同时又与其所处的环境是和谐统一的。罗西的建筑不仅是对建筑符号的起源研究,同时关注符号的应用、效应,进一步体现了符用学的含义,关注人类行为学方面的符号作用。

结语

篇(5)

建筑创作思维是指贯穿于建筑师建筑创作全过程的一种大脑活动,也可以说是设计中的思考。建筑创作就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有时是随机的,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突发的。建筑师是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某种草图和模型,凝聚了对时空的巧妙构想,反映出其哲学思想和对建筑有关问题的正确分析。创作之前,建筑师往往要把客观条件加以罗列、分类,观察其对创作的制约关系,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提出优秀的方案。因此设计作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入程度决定的。

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训练是传统的美术训练。由此,美术思维方式(西方古典审美价值系统)和美术设计训练(平面与立体构成),成为建筑教育的一部分。美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表现,那么,以美术训练为基础的建筑学同样强调表现,就是将建筑师工作的侧重定在表达与交流,而不是建筑本身的研究。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结果是画面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相混淆,甚至有时画面的质量凌驾于建筑的质量之上,同时,它把四维的建筑经验降为二维。这就造成建筑师更关注甚至只关注建筑的外部形象,淡化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质,抹杀了建筑与美术,特别是与雕塑之间这一关键的差别。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建筑创作思维活动,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等。设计教学宜侧重设计信息的读解、设计思维的构成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可有效地提高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徒手草图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是提高和开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也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

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内容十分重要。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另一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和做好一个设计的前提,亦是目前设计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对于学生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的能力,利用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将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图示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思维方式的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想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外部来,通过图形使之外向化、具体化,在思维过程中需要脑一眼一手一图形四位一体。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阐述道:“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视觉的思维帮助我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

在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勾勒,使图形跃然纸上,而所勾勒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被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作进一步的思考、判断和综合,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愈发深入、完善。可见,徒手设计草图这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对视觉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三者的综合。在这个过程,不在乎于画面效果,而在乎于观察、发现、思索,强调脑、眼、手、图形的互动。徒手设计草图的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及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建筑工作模型

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上,弗兰普顿在主旨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早就敏感地提出来了,“建筑包涵着如此多的元素、如此多的技术以及如此不同的问题,以至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必要的知识。”“我们必须承认建筑实践主要是一种技艺。技艺是建筑的开始,从很多方面来看也是终点。”同济大学建筑教育体系中,强调的构筑训练就是动手营造、制造,强调物质和形态的操作训练。通过动手做模型、通过三维构件进行空间构图训练,人的脑、手和塑造的形体间的互动和统一,使学生体会由脑产生的形体,如何通过手的制造而产生;而产生的形式又如何进一步促进脑的思考,完善这一形体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形体。

模型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是建筑工作和理解能力中伴随草图不可或缺的工具,能满足草图的变动和多样性的需求,可以进行建筑空间和功能的推敲和尝试。工作模型以建构的元素——体量、片板、支柱将空间想象呈现第一次的具体转化。在工作模型中,可以研究细节不同的设计图之间空间造型的关系,并且解决与设计相关的建筑元素的结构和组织问题,但不需做关于正在成型的最终陈述。在工作模型中我们可以推敲建筑和周围环境、地段的关系,获得比较清晰的空间造型,它们的内部和外部以及之间的关联性都能在工作模型中臻于理想状态。

建筑设计中方案的雏形、比较、选择是通过建筑设计师不断的创造性思维而逐渐发展、完善和最后形成的。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的三维空间的艺术再现,它直观地反应出建筑物和周围地形的联系,建筑物全方位、多角度的形体特点和视觉效果,这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这对于设计方案的产生、选择、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你切实感到物质世界通过心的感应和手的操作可以表达得如此丰富,如此触动心灵。

四、建筑理论思考

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社会科学。理论上的思考,可以使建筑师保持风格的延续,做出积极的探讨,而不是随波逐流。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是历史的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参观各处名胜古迹,所以常常感慨的原因是,其中的建筑,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建筑的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于它较为久远的穿梭了时间的隧道,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圣母院,都是建筑的无穷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只是在某个时期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后被推倒,那么建筑的意义丧失了很大一部分。之所以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里弄的价值会很高,因为,四合院上体现的是中国封建时代家及住的观念,而上海的里弄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化,商品化的一种密集的居住方式,它是旧有的家族观念的解体,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实例。

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应该反映人的意识,建筑的主体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识非常的复杂,而且深深的烙上时代的印迹。因此建筑,也应该关注社会。故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建筑是一定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听国外的建筑大师的报告,他们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理论,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

因此,加强建筑历史理论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学会如何思考。一旦设计时,平时的关注在大脑里早已进行了分解、整合、重组,成为了一种潜意识,就会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厚积薄发,成为了属于设计师自己的宝贵财富。

“我强调的是因时、因地、因事而设计的分析型手法,时地、事都是可变因素。我的分析手法要求我对三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和目标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衡。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贝聿铭。

篇(6)

“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耶语)。

一、引言

建筑创作思维是指贯穿于建筑师建筑创作全过程的一种大脑活动,也可以说是设计中的思考。建筑创作就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有时是随机的,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突发的。建筑师是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某种草图和模型,凝聚了对时空的巧妙构想,反映出其哲学思想和对建筑有关问题的正确分析。创作之前,建筑师往往要把客观条件加以罗列、分类,观察其对创作的制约关系,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提出优秀的方案。因此设计作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入程度决定的。

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训练是传统的美术训练。由此,美术思维方式(西方古典审美价值系统)和美术设计训练(平面与立体构成),成为建筑教育的一部分。美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表现,那么,以美术训练为基础的建筑学同样强调表现,就是将建筑师工作的侧重定在表达与交流,而不是建筑本身的研究。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结果是画面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相混淆,甚至有时画面的质量凌驾于建筑的质量之上,同时,它把四维的建筑经验降为二维。这就造成建筑师更关注甚至只关注建筑的外部形象,淡化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质,抹杀了建筑与美术,特别是与雕塑之间这一关键的差别。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建筑创作思维活动,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等。设计教学宜侧重设计信息的读解、设计思维的构成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可有效地提高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徒手草图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是提高和开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也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

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内容十分重要。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另一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和做好一个设计的前提,亦是目前设计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对于学生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的能力,利用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将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图示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思维方式的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想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外部来,通过图形使之外向化、具体化,在思维过程中需要脑一眼一手一图形四位一体。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阐述道:“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视觉的思维性功能帮助我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

在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勾勒,使图形跃然纸上,而所勾勒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被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作进一步的思考、判断和综合,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愈发深入、完善。可见,徒手设计草图这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对视觉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三者的综合。在这个过程,不在乎于画面效果,而在乎于观察、发现、思索,强调脑、眼、手、图形的互动。徒手设计草图的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及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建筑工作模型

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上,弗兰普顿在主旨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早就敏感地提出来了,“建筑包涵着如此多的元素、如此多的技术以及如此不同的问题,以至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必要的知识。”“我们必须承认建筑实践主要是一种技艺。技艺是建筑的开始,从很多方面来看也是终点。”同济大学建筑教育体系中,强调的构筑训练就是动手营造、制造,强调物质和形态的操作训练。通过动手做模型、通过三维构件进行空间构图训练,人的脑、手和塑造的形体间的互动和统一,使学生体会由脑产生的形体,如何通过手的制造而产生;而产生的形式又如何进一步促进脑的思考,完善这一形体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形体。

模型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是建筑工作和理解能力中伴随草图不可或缺的工具,能满足草图的变动和多样性的需求,可以进行建筑空间和功能的推敲和尝试。工作模型以建构的元素——体量、片板、支柱将空间想象呈现第一次的具体转化。在工作模型中,可以研究细节不同的设计图之间空间造型的关系,并且解决与设计相关的建筑元素的结构和组织问题,但不需做关于正在成型的最终陈述。在工作模型中我们可以推敲建筑和周围环境、地段的关系,获得比较清晰的空间造型,它们的内部和外部以及之间的关联性都能在工作模型中臻于理想状态。

建筑设计中方案的雏形、比较、选择是通过建筑设计师不断的创造性思维而逐渐发展、完善和最后形成的。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的三维空间的艺术再现,它直观地反应出建筑物和周围地形的联系,建筑物全方位、多角度的形体特点和视觉效果,这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这对于设计方案的产生、选择、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你切实感到物质世界通过心的感应和手的操作可以表达得如此丰富,如此触动心灵。

四、建筑理论思考

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社会科学。理论上的思考,可以使建筑师保持风格的延续,做出积极的探讨,而不是随波逐流。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是历史的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参观各处名胜古迹,所以常常感慨的原因是,其中的建筑,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建筑的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于它较为久远的穿梭了时间的隧道,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圣母院,都是建筑的无穷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只是在某个时期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后被推倒,那么建筑的意义丧失了很大一部分。之所以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里弄的价值会很高,因为,四合院上体现的是中国封建时代家及住的观念,而上海的里弄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化,商品化的一种密集的居住方式,它是旧有的家族观念的解体,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实例。

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应该反映人的意识,建筑的主体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识非常的复杂,而且深深的烙上时代的印迹。因此建筑,也应该关注社会。故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建筑是一定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听国外的建筑大师的报告,他们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理论,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

因此,加强建筑历史理论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学会如何思考。一旦设计时,平时的关注在大脑里早已进行了分解、整合、重组,成为了一种潜意识,就会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厚积薄发,成为了属于设计师自己的宝贵财富。

“我强调的是因时、因地、因事而设计的分析型手法,时地、事都是可变因素。我的分析手法要求我对三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和目标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衡。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贝聿铭。

篇(7)

一、现代建筑功能原则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水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相比较与古代,现代建筑有了更加广泛、复杂同时也更加细致的功能类型,譬如,飞机场、博物馆、办公楼以及现代高层住宅等等。如何在现代建筑中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娱乐的需求,是每一位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所要考虑的一大要素。同样,在应用传统建筑符号、体现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设计当中,这样的现代建筑功能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在体现传统建筑神韵的同时,充分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功能的需求,就是在建筑设计中应当坚持的一大原则。

二、现代建筑材质原则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木构材质的运用,传统构件中的梁、柱子、斗拱等受力构件以及门、窗等围合构件基本都是由木材构成,古代建筑相对较小的结构体量以及中国古代森林覆盖面积大的特点决定了木构建筑在当时的广泛应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体量的增大以及建筑类型的增多,木材易燃,受力性能比较弱的物理特性决定了木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对结构,功能以及需求量的要求。一些现代建筑材质,如钢筋混凝土、金属材质、玻璃等早已取代木材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所以,运用现代建筑材质进行建筑创作也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三、现代建筑技术原则

由于现代建筑功能的日趋复杂以及建筑新材料的物理特性,在建筑创作中对建筑技术及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木构建筑营造中的准卯法在现代更多的运用于木构家具的制作过程中。由于现代建筑功能的需要,超高层、大跨度以及与现代新材料相关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在体现传统建筑特色的同时,满足现代建筑对结构及技术的要求,是进行现代建筑创作时要遵守的又一原则。例如,上海金茂大厦。

在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中,建筑师吸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SOM的主要设计人史密斯先生在谈到自己在如何进行构思的时候说道:“高层建筑源于塔……我试着按比例设计新塔,它吸收了中国建筑风格的文脉。”金茂大厦主体塔身的平面构图呈双轴对称的正方形,类似于中国古塔的四方塔平面。立面构图是13个内分塔节,在塔节处微微向外斜跳。整体造型以逐渐加快的节奏向上伸展并且四角内收,直至高耸的塔尖,这与中国的密檐砖塔非常相像。金茂大厦的技术处理也十分讲究,除在整体结构上运用了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之外,塔身遍布纤致的金属杆件,他们随着昼夜更替、心情变化、远近高低视点的变化或金或银、或蓝或灰,为这座融合了现代技术与材质的美丽建筑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四、建筑等级原则

中国传统建筑在营造中对建筑等级的要求十分严格,制定出了一整套严谨的等级和模数制度。如在传统中国大屋顶的设计中,庆殿和歇山顶只能应用于皇宫和衙庙建筑之中,传统民居建筑则只能采用悬山、硬山等屋顶造型;在建筑单体开间上,宫殿建筑则在9开间以上,体量巨大,衙庙、民居建筑开间和体量则依次递减;此外,在建筑构件的比例大小,装饰图案以及建筑色彩的运用上,不同等级及类型的建筑所运用的手法均有不同。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等级的要求虽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加之现代建筑类型的多样化,建筑如人,不同的建筑拥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在运用传统符号或建筑手法进行现代建筑创作中,对建筑形象的把握要符合它的性质和身份,要努力掌握好“度”。譬如,在政府办公楼、法院等类型的建筑创作中,更多的需要营造中雄伟、大气的建筑尺度和庄重、严肃的建筑氛围。在建筑总体布局上往往会采用与中国传统宫殿与衙庙建筑相呼应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在建筑单体及建筑色彩材质的选择上,也要选择能体现政府建筑雄伟大气严肃的性格特征。而在现代别墅设计中,则需要创造出亲切、宜人的建筑尺度和温馨、温暖的建筑氛围。在对建筑符号的选择中,会选取一些传统民居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布局手法以及建筑符号,如马头墙、花门、隔扇窗、小庭院等等,与住宅建筑的类型和气质相呼应。

五、地域性原则

在分析了以上几种原则之后,笔者认为,地域性原则是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应用传统建筑符号原则的重中之重。笔者将在下文中以陕北的富有传统地域色彩的现代建筑为实例,着重分析此项原则。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个省份及地区从自然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类型、植被类型以及人文积淀,如:历史、文化、民俗以及饮食习惯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而地域建筑是根据当时的生活方式、建筑材料、技术和地形、气候而产生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传统建筑除了拥有华夏建筑共通的一些特点之外,还随着地域、文化的不同,拥有当地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在中国,这些地域建筑特色更多的是体现在传统民居之中。如中国北方民居就分为以陕西关中平原地区为代表的关中民居:以陕西北部以及甘肃、宁夏等部分地区为代表的窑洞民居;以及以华北地区为代表的四合院民居等等。中国南方民居则以江苏、浙江为代表的江南民居;以安徽地区为代表的徽州民居以及福建土楼,云南民居等等。这些传统的地域建筑从建筑总体布局、空间比例、建筑造型以及材质色彩等都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此外,经过千百年地传承与创新,更与当地的文脉、历史积淀、风俗习惯等相互交融,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因此,我们在进行现代建筑的创作过程中,要注重了解新建建筑所在地区的地域特点,从当地传统地域建筑中寻找创作元素与灵感,切不能生搬硬套,把不符合当地地域特点的传统建筑符号牵强地应用于现代建筑创作之中去。

参考文献:

[1]戴蕾,白辉.重构城市建筑符号[J].建筑与环境,2007年(第5期)

[2]刘立钧,杨文斌.全球化进程中的建筑符号观[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2000.06

[3]李金龙.识别中国古建筑[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篇(8)

2.中西方文化之比较

2.1中西方文化的演变历程

对于文化,一定要有一个动态的理解。人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文化都是在与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摒弃旧的元素,同时不断产生新的元素而延续下来的。

以中国为例,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到汉朝的“独尊儒术”,魏晋时期的玄学兴起,以及隋唐以后儒、道与外来的佛教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既是多元走向又是整体复合的文化大系统。直到近代,中国文化爆发了一场大变革,从上世纪初以“打倒孔家店”为主旨的到今天,有人又在反思百年中国文化的变迁,试图构建所谓的“新儒学”体系,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从历史上看,西方文化的演变更是跌宕起伏:从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到中世纪黑暗时期的基督教文化,然后经过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近代的工业文明,逐步形成“以分析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现代西方文化,这是一个漫长的,同时也是非常惨烈的演变过程。

历史的事实证明,任何文化都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用一种静态、不变的观念来比较东西方文化这样两个大系统显然是很不科学的。

2.2中西方美学的差异

纵观中西方文化及美学的历史,不难发现,西方美学多是以“形”为中心,而东方美学则是以“意”――即“形神合一”、“情景交融”所产生的“意境”作为自己审美活动的核心。由形式美提升至意境美,这是一种由形及神,由景及情,最后创造出了更加丰富、更加深入人们心灵的美的感受。因此,情景交融是一种东方式的,有很高文化品位的审美理想。

在西方美学中,形式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有的学派甚至把“形式”提升到宇宙和美的本体或本质的层面。自古以来,西方人对形式的研究十分重视,在他们看来,形式所反映或代表的是美的本质和规律。两千多年来,不同学派试图从数理、心理、伦理等不同方面来阐释有关形式的问题。与建筑关系密切的如毕达哥拉斯的“数理形式”、格式塔的“完形结构”、卡西尔的“符号学”,以及源自哲学和社会学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等等,都是关于形式方面的研究。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美并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是可解可读的。西方建筑史中,那些著名的神庙、宫殿,都由一系列精确的数字关系所构成,如黄金分割定律以及比例、尺度等,这些都是一种美的法则。近现代建筑史中,解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也是和西方哲学和社会学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拓朴数学、仿生学以及通过电脑随机生成所产生的变化无穷的形象,更是使西方建筑师们的创作思路更加富有变化。

但也正是由于西方对于形式的过分追求,这也令他们陷入到一种极端的状态中――对于形式的绝对化。近五十年来,“唯形式论”、新“形式一元论”几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他们提出“形式就是一切”,甚至有些前卫艺术家认为“只有作品的形式能引起人们的惊奇感,艺术才有生命力”,“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艺术的观点也在于新奇”,这种极端主义的美学思潮对建筑有极大影响。西方的美学观从现代主义“功能决定形式”的一个极端,走向了“形式包容功能”的另一个极端。例如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等,就是一种追求形式的代表作,但是他们不仅是西方建筑界的炙手可热的建筑师,也是一部分中国建筑师的偶像。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形式的理解相对于西方来说就要简单得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相对于神、意、情而存在的外部形态,或者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文化对形式的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从古人的话中我们就可以得到证实,从老子的“大象无形”,庄子的“大美不言”,到“得意而忘形”等观念,几乎否定了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虽然以后出现的“形神毕出”以及“形神兼备”等描述,才慢慢提高了“形”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尽管如此,中国文化历史上对于形式和形式美的忽视还是对日后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西方建筑师的优秀作品,我们不能只是从“纯形式”的角度去欣赏,他们对形式和形式美进行研究,并把它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联系起来,这一点就值得我们重视与学习。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文化中所不具有的,中国文化所特有的部分――意境,古代的营造活动中更是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阴阳有序”的文化观念,“大象无形”、“大美不言”所描述的就是一种意境,这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它经历了由物质认知向美学认知的转变,追求一种托物表意、形以寄理的精神世界,最终形成了一种既具有一定功能,又极富意境的场所环境。这种感染力比建筑的外在形式美更为深刻,更为丰富,也更为持久。

3.中西方建筑创作理念之比较

建筑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理性思考与意向生成的结合过程,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应该同时包含理性与非理性这两方面的质素,两者缺一不可。如果缺乏理性,非理性就变成虚妄;而如果缺乏非理性,则理性就成了教条。一个好作品的产生,必然是理性分析和意象生成这两者有机的复合、完美的匹配。这就是建筑创作的方法论。

西方的建筑创作自古以来就是注重形式的,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就在他的著作《论建筑》中写道:“我认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不论是什么主题,这些部分都应该按这样的比例和关系协调起来,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再减少或更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审美就是以“恰当、匀称、优美、和谐”等作为建筑美的标准,建筑创作也一直是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西欧和美国一些建筑师提出了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例如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提出:“在建筑中,形式必须永远适合它所要满足的功能。”19世纪后期,美国芝加哥一批积极改革、大胆创新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形成了一个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其代表人物沙利文就一度主张“形式随从功能”的原则。这看似是对注重形式的传统观念的一次转变,但传统观念在西方的文化中是很难得以消除的,20年后,芝加哥学派就在学院派的冲击下沉寂了。从19世纪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间,倡导建筑改革的人更多了。有的人运用新的建筑材料,有的人在建筑形式和手法上进行创新,例如德国建筑师彼得・贝伦斯于1909年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透平机车间是一座反映新建筑观念的著名厂房建筑。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30年代是建筑思潮十分活跃的时期。由于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的象牙之塔。在这期间,影响较大的有表现派、风格派、构成派等注重造型风格的建筑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以及法国的勒・柯布西耶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主张强调建筑随时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主张发展建筑美学,创造反映新时代的新建筑风格。这也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建筑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在50~60年代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也有明显的变化,对建筑和建筑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现代主义建筑在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也出现相应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要求建筑形象更有表现力,他们不再遵从“形式随从功能”、“少就是多”、“装饰即罪恶”、“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等信条。他们提出建筑可以而且应该有超越功能和技术的考虑,可以而且应当施用装饰,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历史上的建筑手法和样式,现代建筑也应该具有地方特色等。因此,50年代西方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建筑师斯通和雅马萨奇为代表的典雅主义,以及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粗野主义”,还有强调在建筑中运用和表现高技术的“高技派”,强调建筑造型亲切宜人的“人性化”建筑和具有地方民间建筑特色的“地方化建筑”等。总之,西方建筑界对于形式追求的热情又再次变得高涨起来。

20世纪60年代后期,无论是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混杂、折衷、扭曲、含糊、迁就、过多,还是具有破碎、冲突、动感、不稳定的结构主义,都创作出许多造型夸张的、颠覆人们传统审美观念的建筑作品,由此可见,在西方建筑界中,建筑创作中都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对于形式的追求。

与西方建筑创作的历史相比,中国建筑的发展史最辉煌的时期多在古代,并没有经历西方建筑史中多种流派的激烈冲突与快速发展,近现代的发展更是缓慢,多是以向西方建筑学习为主,倒是中国传统建筑在空间和意境的塑造上有自己独到的手法。

其一,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西方的园林是以建筑为主体的,周围环境的布置多是围绕建筑展开,多呈对称分布,注重轴线和几何形态,如法国的凡尔赛宫等;中国的建筑空间则是注重的是一种室内外环境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虚实相生的匀质空间,并利用这样的整体空间来衬托建筑,烘托气氛。

其二,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早在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这样的观念存在,说明中国很久以前就意识到建筑与自然融合的重要性,在建筑选址时就知道要“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道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不仅塑造了一种意境,还可以使建筑具有生命力,形成良好的小气候环境等等。就如同在气候干燥的北方,人们总是会在四合院中种上一些花草树木;在温暖湿润的南方,人们在营造庭院时,更是广种树木花草,叠山置石,甚至运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将自然风景引入建筑中来。建筑自然化――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

其三,空间形态的随意性:西方古典园林注重轴线意识,强调几何性、对称性,喜欢将自然环境人工化;而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江南建筑,多半是因地制宜,顺应地势而建,轴线的不断变化,空间层次及形态的不断转变,道路的迂回曲折,追求一种自然的、未经雕琢的空间意境。

4.中国建筑创作的现状

篇(9)

笔者将小品和建筑结合起来,作为独立的一门建筑类型,是以区别于一般的纯观赏性、没有功能意义的构筑物和雕塑。本文所指的小品建筑是指那些体量小、功能简单的“小建筑”,强调其在所处环境中的装饰性。小品建筑的定义涉及范围广泛,从一片墙到一座小型建筑均可归为小品建筑。

二、小品建筑的创作意义

2.1人们审美情趣的要求

小品建筑分布广泛,与人们的生活发生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与周围不同的景物和人群发生关系,因而必须具有灵活多变的体态、气质和表情。要做到这些,要求我们重视小品建筑的创作。

2.2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首先建筑无论大小,他们都是我们所创造的共享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部分环境中的标志性小品建筑,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小品建筑的设计手法和艺匠经营决不可等闲视之。此外,同时处于总体环境中的小品建筑家族中的成员,如车库、锅炉房、配电房、变电所、水泵房等,处理好了它们可以起到点缀环境和美化的作用。而处理不当,它们会破坏甚至会毁掉整个环境。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小品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与群体建筑协调,并尽可能的带有“环境建筑”的意味。

三、小品建筑的构思技巧

与普通民用建筑其他建筑创作不同之处在于,小品建筑的构思出发点较多。由于功能上限制较小,有的几乎没有功能要求,因而在造型立意、材质色彩运用上都更加灵活和自由。但从众多设计实例方案中,分析归纳出以下两种构思技巧和思维方式。

3.1原型思维法

众所周知,创作性的构思,常常来自于瞬间的灵感的产生,而灵感的产生又是因为某种现象或事物的刺激。这些激发构思灵感的事物或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原型”。正是由于原型的出现,使得创作有了一个独特的构思和立意。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关键在于原型与所构思创作的问题之间有“某些或显或隐的共同点或相似点”。设计者在高速的创作思维运转中,看到或联想到某个原型,而得到一些对构思有用的特性,而出现了“启发”。

古今中外,无论大小的成功建筑都受到了“原型”的影响和启发。如柯不西埃设计的朗香教堂,就受到了岸边海螺造型的启示;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构思的关键就是来自于中国古老格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启发。

原型思维法从思维方式来看,是属于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结合。对于小品建筑而言,是具象思维(具体事物和实在形象)和抽象思维(话语或现象的感知)转化为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在通过创造性思维,在发散性和收敛性思维的作用下,导致不同方案的产生。在这过程中,原型始终是占据创作思维的核心地位。

3.2环境启迪法

在小品建筑创作中,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建筑本身的体态和表情,从环境艺术设计及艺术原理来看,小品建筑所处的环境是千差万别的,作为环境艺术这个大系统下的“建筑”,它的体态和表情自然要与特定的环境发生关系。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它们之间去发现具有审美意义的内在联系,并将这种内在联系转化为小品建筑的体系或表情的外

显艺术特征。

因而环境启迪就是将基地环境的特征加以归纳总结,加以形象思维处理,形成创作启发,从而通过创造性思维发散,而创造出与环境相协调共生的小品建筑。

四、设计手法探讨及实例分析

在以上一种或两种构思技巧和思维方式的共同引导下,运用不同设计手法,对同一主题的诠释是不同的。笔者具体的结合实际工程和设计方案共同探讨小品建筑的设计手法。

4.1雕塑化处理

这种手法是借鉴雕塑专业的设计方法,其设计出发点是将建筑视为一件雕塑品来处理,具有合适的尺度和部分使用上的要求,力争做到建筑雕塑一体化。这是原型思维的一种表现。

在某景区山门及公共厕所设计中,作者根据当地出产红色岩石的特点(环境启迪),以雕塑化手法设计,模仿山石的自然组合形态,形成古朴自然的独特建筑形象。在彭一刚先生的作品中这类手法也较常见,如馆入口大门和鱼美人音乐宫入口处理等。

4.2植物化生态处理

手法的目的是为达到与自然相融合,使小品建筑有“溶入自然的体态和表情”。具体做法是在造型处理中,引入植物种植,如攀援植物、覆土植物等。通过构架和构造上的处理,在小品建筑覆盖上或点缀上绿色植物。从而达到构筑物藏而不露,适用于要求与自然相协调的环境。

如在某景区另一公共厕所的设计中,采用了这一手法,创造出生态厕所的品位。又如布正伟先生在其著作中的“苏州未来农业大世界”小陈列馆,展出主题为澳洲美利奴羊,由于甲方要求在建筑物上耸立一座雕塑,因而从构思一开始,就有意将该陈列馆想象成为一个长满青草的绿色土丘,这样,通过这一手法的运用,不仅与总体大环境相协调,而且这种陈列馆更具吸引力。

4.3仿生学手法

运用仿生,即是在设计中模仿自然界的生物造型(原型),包括动物、植物的形态。达到“虽为人工,宛若天成”的境界。

在石梅湾旅游度假村起步区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布置一些生趣盎然的仿生建筑,注意将其造型特点与建筑功能相结合。并考虑到将摹拟生物的生活习性结合地形布置(环境启迪),如珊瑚(海洋音乐舞厅)、鹦鹉螺(多功能厅)、展凤螺(海洋艺术展览中心)等布置在人造岛的水边,海贝结合海岸的礁石群布置,菠萝(风味食街)则如自然生长于士中,使之栩栩如生,自然成趣。

4.4虚实倒置法

通过对常用形式的研究和观察(原型思维),进而在环境的启发下运用之,以收到出人意料之外的强烈对比效果。

吉林闾山风景区山门设计,用四片镂空的石墙,表现出古代建筑庑殿的剪影形象,十分贴切的表现出风景区的性质和特点,又给人以新颖和强烈对比的作用。贝聿铭在巴黎卢浮宫扩建部分的地下入口,采用一简洁的玻璃金字塔,与卢浮宫的石砌埃及式建筑的厚重风格形成强烈虚实对比,而取得统一协调。

篇(10)

    前言:

    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但是在目前建筑创作多元化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对于地域性建筑创作本身也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繁乱趋势。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 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 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

    1. 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其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从建筑创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

    (2)“原型”的引用。“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和主张。

    2.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

    3.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篇(11)

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但是在目前建筑创作多元化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对于地域性建筑创作本身也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繁乱趋势。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含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地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

研究方法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含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

1.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其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从建筑创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

(2)“原型”的引用。“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和主张。

2.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

3.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