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网络课件大全11篇

时间:2022-04-03 10:31:2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课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网络课件

篇(1)

引言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的高速发展,网络教学已经越来越受欢迎。网络教学需要网络课件的支持,也可以说,网络课件是实施网络教学的重要工具。我国学校多媒体课件已经实施很多年,并且也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网络课件与多媒体课件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而我国的网络课件在制作过程中还不是非常成熟,还有待提高。

1.网络课件的发展方向要把握准确

随着网络化教学的快速发展,网络课件也由此而生。网络课件不仅要能够体现传统课件的教学特点,而且还要具备网络教学的特点。由此可见,我们应该进一步强化网络教学,尽量不要让传统教学来束缚网络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网络课件的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而且要注重网络可见的设计,从而使得教师更能够发挥出其指导的作用,进而也使得学生自学更加有目标和有方向。在网络课件设计时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而且还要注重课件的层次以及其内容的有机联系等,从而扩充网络课件内涵,使得网络教学更加透明化。另外,在设计网络课件时,要将网络教学思想贯穿于每个环节,确保把握好网络课件发展方向。

2.通过培训方式来提高网络课件的整体制作水平

网络课件的质量不高,很多表现为课件的制作水平不够。要想提高网络课件的质量,必须要加强制作人员的网络课件制作能力。参与网络课件设计和制作的人员不是授课的教师就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他们工作和特长各不相同;由此,可根据各类人员的特点,广拓培训途径,因地制宜地安排人员培训。可以定期选派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到院校外参加网络课件相关的技能培训;在教学间隙,集中组织授课教师进行包括网络理论知识和软件技术的网络课件技能培训,同时挑选优秀教师为教育技术人员进行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的课程设计培训。通过多途径的培训,使授课教师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各抒己长,实现独立、协作完成制作网络课件,最终达到提高网络课件制作水平的。

3.加强网络课件程序设计

网络课件程序设计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在进行程序结构设计时,必须将课件的教学内容安排好,使结构知识更加系统化,知识结构的设计要按照对象的本身特点来进行,知识结构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直线结构、并列结构、层次结构、符合结构。在进行知识结构设计时,还必须将知识内容的关系体现出来,设计出来的知识结构能够让人明白学科教学规律。程序结构设计总体来说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内容导入,第二部分是知识讲解,第三部分是练习。内容导入主要就是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展示,第二部分知识讲解就是对本节课要将的知识进行讲解,这个部分是最占资源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第三部分的练习,此部分可分为主练习和补充练习,主练习就是对这节课做学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或者进一步深入扩充,这种练习就是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的情况下,而补充练习则是学生还没有掌握知识,用一些练习来进一步学习和理解。

功能设计包括基本功能设计和扩展功能设计,课件的基本功能设计由多媒体课件的任务决定。扩展功能设计由多媒体技术功能决定(帮助、联想、推理的实现)。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最基本的功能,也是主要特征之一,是它区别于其它电教教材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多媒体课件的本质属性。对于课件的交互性的设计,必须根据课件的性质、用途、目的、使用对象的水平和需要等因素进行精心设计。智能性则是多媒体课件的扩展功能,也是课件的主要特征之一。课件的智能性,一般表现为课件的运算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评估选择能力等。课件的智能化程度在课件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和严密设计,它是课件设计中难度较大的问题之一,它对课件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应当精益求精地进行设计并力求实现好。

网络课件除了要重视内容外,还必须重视外观,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件外观设计就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1)听觉元素。在网络课件中,听觉元素是不可少的。网络课件的对象大多数都是成年人,因此,文字解说占比重较大,音乐次之。解说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对象获得知识的程度,在内容安排解说词时确保能够发挥人声,促进教学对象的理解。(2)视觉元素。在网络课件制作过程中,颜色的调配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学生们有可能厌烦看它,更不用说学习了。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的课件是以色彩柔和为总体的设计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应采用的颜色。为了突出画面重点,对文字的大小要适宜,配以背景明度及色彩相对比较明显的文字,可提高文字的清晰度,并将图片动画、图像等放在屏幕中间,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把操作信息放在屏幕图像下边,用低饱和度、低亮度来显示不需要的强调的信息。设计者应充分利用电脑的软、硬件工具,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根据编程工具和开发平台的特点要求,加工、制作课件所必需的图片、动画、影像及文本资料等可视媒体,并运用美学原理科学合理地将其布置在课件的各个部分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教学内容。

4不可忽视界面的设计

整个课件应设计人机友好的界面,为了体现界面统一和谐的原则,采用同一章节选用相同的背景,不同的章节选用不同背景,但保持整体界面设计风格一致,并做到简单明了,使学习者一目了然。从使用角度来讲,应当是一个典型的"傻瓜"系统,无需去专门学习其操作方法,就能灵活自如地使用。在章节菜单及页面菜单上均设置返回主菜单或退出的按钮,以便学生有主动控制权,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每一章节的内容学习,而不受某种顺序的限制,也可以任意退出当前所处的界面及整个课件,随时结束学习过程,在屏幕上显示有关下一步操作的充足指示信息,详细地告 诉用户为执行下一步操作需要做什么,为使用者提供"导航"。在任何时候以某种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他所需要的帮助信息。如关于屏幕中某些菜单的说明,某一按钮的说明等等。所有的帮助信息应当尽量是具体的、详细的而非泛泛的。课件应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者完全介入到学习过程中。

总而言之,完善网络课件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教师的支持,而且还需要软件设计者的支持以及美工人员的支持。在网络课件制作时,一定要分配和每个人的任务,明确他们的责任,尽量进行模块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涛. 多媒体网络课件设计与制作初探[J]. 浙江教育技术, 2009, (03) .

[2] 秦立金. 网络课件开发的研究探讨[J]. 青年文学家, 2009, (14) .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201-01

多媒体网络课件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基于Bor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的能在Internet上的课件。对于学校来说多媒体网络课件是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以及互联网上执行,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器来学习课件。多媒体网络课件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表现形式丰富,多媒体网络课件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学生难以想象或理解的理论及现象,可以用多媒体来生动直观地模拟出来,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及复杂的程序设计过程,以图形、动画、音频或视频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除此之外,网络课件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不但包含教学大纲或教材中规定的内容,还包括扩展内容、引导学生向更高知识和能力层次发展的问题和任务。教与学活动的安排与建议等内容,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资源丰富、内容全面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共享性好,网络是一个极其开放的互联环境,在网络环境中,人们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够部分或全部地获取、使用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从而使网络中不同时空的资源可以进行共享,充分发挥了网络中信息资源的效用,这就是网络环境的资源共享特性。用HTML编写的web型网络课件是存放在网站服务器上通过校园网或互联网的,多名学生可以通过终端上的浏览器与服务器同时连接,同时获取课件信息,进行学习。网络上可以有多人同时使用同一个课件。教学课件、教案讲稿、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课后作业以及上机实验和课后测试等教学资源可以放在网上共享。这就使知识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加大了自主学习空间。间接提高教学质量。(3)交互性强,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满足学生课外学习需要的同时,也方便了学生与教师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课件中,设计课后答疑模块,学生可以随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教师将会及时给予解决。此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更新教学课件等信息。

本文以《VFP数据库应用》课程为基础,基于B/S体系结构,采用ASP、ACCESS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以Windows XP为开发平台,设计实现了一个结构完整的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学录像、在线测试等教学全过程的多媒体网络课件。

1 VFP多媒体网络课件的模块设计

该网络课件可分为首页、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学录像、在线测试、答疑解惑、相关资源总共八个模块,各部分功能模块的作用如下:(1)首页设计:首页模块是整个网络课件的入口,它主要介绍了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为学生进行各模块内容学习提供了索引,学生通过单击模块标题便可方便的进入相应的模块学习。(2)课程设置设计:该模块主要以单页的形式介绍VFP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及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3)教学大纲设计:该模块主要从课程性质和任务、教学基本要求、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系统的介绍,学生可以通过鼠标单击的方法查看相关内容。(4)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资源模块是整个网络课件的重要部分,主要向学生提供各章节课件和电子教案,可以直接浏览或下载使用。另外该模块还向学生提供了作业习题和实训项目,学生可以在课外下载练习。(5)教学录像设计:该模块是整个网络课件的核心部分,包括67节教学录像,每节教学录像长达十几分钟,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对课内没掌握的知识点或操作加以巩固。(6)在线测试设计:在线测试模块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交互式的测试环境,测试题主要以往届二级考试的选择题为主,该模块主要使用Flash创作完成,与传统的测试方法不同的是,学生在做完某套测试题后,单击“提交”按钮后,在每道选择题的前面都会出现一个动态的脸型图标,若该道题目正确,则显示一个笑脸图标,错误则显示苦练图标。若要查看答案可直接单击“答案”按钮。因此,在线测试模块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完成每道题目。(7)答疑解惑设计:该模块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和平台,在这里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QQ和网页形式进行在线交流,课后学生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通过该模块及时向老师提问,老师讲及时给与解答。(8)相关资源设计:相关资源模块实际上是一个常见问题处理和二级相关知识介绍的子页。在该模块中列出了学生在学习VFP中可能遇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而二级考试简介主要对二级考试大纲和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2 VFP多媒体网络课件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由于各功能模块在设计思想和代码实现上很相似,故只讲述教学资源模块内容的添加、修改:

sub addjxjh()

BigClassName=request("BigClassName")

SmallClassName=request("SmallClassName")

xueqi=request("xueqi")

kemu=request("kemu")

jiaoshi=request("jiaoshi")

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ql="Select * From jxjh"

rs.open sql,conn,1,3

rs.addnew

rs("xibei")=BigClassName

rs("zhuanye")=SmallClassName

rs("xueqi")=xueqi

rs("kemu")=kemu

rs("jiaoshi")=jiaoshi

rs.update

call Confirm("恭喜!成功!继续请点击确认!","add_jxjh.asp","Manage_jxjh.asp")

rs.close

set rs=nothing

end sub

3 结语

篇(3)

二、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开发的过程

(一)制作队伍

农业机械学课件的制作队伍由专家及主讲教师队伍、教育技术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三部分组成。由主讲教师队伍根据课程内容撰写课件的制作稿本,教育技术人员配合教师进行课件的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技术人员负责整个课件制作的技术构架和后期的安装调试。三支队伍组成网络课件开发小组。课件的开发制作汇集了专家、任课教师、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等各路精英。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专家的指导和一线教师的经验,在教学设计上有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进行教学设计和媒体的选择以呈现各种教学资源,在课件的框架搭建和技术实现上有计算机技术人员的保障。各部分工作人员各司其责,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出符合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需要的网络课件,满足了教学需求,符合教学规律,运行平稳顺畅。

(二)前期准备

农业机械学网络课件制作,一般使用MacromediaDreamweaverMX2004进行框架设计,并使用FireWorks和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界面及艺术字的美观设计,利用FLASH制作动画,使用Adobepremiere对视频进行加工处理,利用ASP技术开发教学讨论模块。开发组根据农业机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总结以往教学经验,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讨论课件制作整体框架,确定主要教学内容、课件结构、制作方式和制作工具;收集课件开发中所需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以及各种数据;讨论课件教学过程的设计;明确开发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分工合作。

(三)教学设计

农业机械学课程课件效果的好坏、是否符合教学需求,关键在于教学设计。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教学设计过程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内容设计、情景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六个模块。开发组通过分析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合理地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依照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步骤,同时对课件的制作和学生的学习进行定期的形成性评价和最终的总结性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农业机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大纲,课件的结构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四)课件制作

1.课件整体框架课件主要由首页、各章内容、相关链接以及友情链接四个部分组成。首页主要介绍了课件的主要内容以及特点。以第一章“耕整地机械”为例介绍各章内容。在进入第一章后,首先是问题导人,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对学习者初始能力进行检验,同时对本章内容进行概括性的了解。第一章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动画、教学录像、课程讨论四个模块。教学内容主要以网页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实物图片,增强学生对各种机械的认识,每一章后都包含课后习题,便于学生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动画是将传统教学中不易演示的实验过程开发成实验模拟内容。教学视频是将各种机械的工作过程完整地呈现给学习者,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农业机械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的深刻认识。教学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平台,可以进行课程内容的互动讨论,查看习题答案,实现作业提交,教师实时答疑等各种教学互动活动。四个章节结构一致,颜色有所不同,避免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心理。相关链接部分主要是展示与课程有关的参考资料,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友情链接部分提供了与课程有关的常用网址,方便学生查询专业资料,有效地进行农业机械学的网络学习。

2.课件调试运营当农业机械学网络课件制作完成后,由开发组成员按照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中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修改和调试。专家和教师负责课件内容的调整和修改,主要检查教学内容的完整Ij生和准确性、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规律、教学知识点是否有遗漏、教学内容是否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教育技术人员负责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调整和修改,检查课件内容是否能有效解决教学问题、教学情景是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是否合理和恰当;计算机技术人员负责课件的以及运行测试,主要检查超链接的准确性、是否存在死循环、浏览器的兼容性和是否能自动下载相关插件,并反复修改保证网络课件在网络上的正常运行。同时,任课教师在部分班级试用该课件,根据使用效果和学生反馈意见不断的对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力求完美。

三、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的特色

(一)拍摄实物图片还原机械构造

由于农业机械学的学科特点,其课件中包含大量的机械实物图片。为了保证图片的真实性,大部分图片都是由课题开发组成员在各种农业机械展览会上拍摄的实物图片,真实地还原了目前流行的各种农业机械,增强了学生对农业机械学知识的直观认识。在准备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还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课件制作过程,师生共建课件资源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农业机械方面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开发Flas模拟实验过程

农业机械学课件教学内容包含许多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这些知识点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难演示,学生不容易掌握那些抽象、复杂的知识体系和原理。因此,开发组成员利用Flash软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动画模拟实验过程,形象展示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教师在讲授内容时结合动画,形象生动地演示复杂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及其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教学动画反复演示过程,加深对农业机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制作视频素材再现工作过程

由于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很多农业机械原理的工作过程学生不能有条件在现场观看。农业机械学课程为了给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开发组成员在播种和收割的重要季节,亲自到田间拍摄各种农业机械的工作过程,通过编辑制作成教学视频,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观看这些来自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视频教学片,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原理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

(四)营造学习环境促进自主学习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课件为学生营造了丰富的学习环境:自主学习环境、协作学习环境、辅助教学环境。自主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动画、教学视频的展示,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网页自学各个知识点;协作学习环境主要包括课后习题和教学讨论,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习题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在教学讨论模块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协作学习;辅助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相关链接和友情链接,通过这些课外资料的阅读和学习,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锻炼了学生通过网络自学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应用效果

(一)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的运行界面

在沈阳农业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运行情况良好。课件导航清晰,每个页面之间既独立显示又相互链接,各页面之间的超链接准确无误,使用者进入页面后根据导航可以快速地找到所需内容。在多媒体素材处理过程中,将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在不损失效果的前提下进行最小化处理,网页的运行速度快,运行过程流畅,保证使用者以最快的速度浏览网页。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课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修改,保证课件内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使用者可以通过交互平台随时与管理员保持联系,共同维护课件,使其与时俱进(图2)。

(二)农业机械学网络课件的教学效果

篇(4)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3-3571-02

1 CAI简介

CAI是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简称,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和特性,通过人机交互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途径。CAI虽然被广泛译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其辅助教学的范围远远大于CAI的本义。

CAI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教授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系统。它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成功典范,是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重大变革的有力保障,是利用远程教育进行培训、学习、实施终身教育的基础平台,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CAI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及包含教学内容、反映教学过程的课件三部分,其中课件是最重要的部分。

1.1 CAI课件的特点

1.1.1 交互性与个别化教学

在良好的人机界面导航机制作用下,CAI系统的交互性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学生还可以自行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的步调和速度, 因而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个别化教学。

1.1.2 内容与形式多样化

CAI系统的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多样,不仅可以运用图形、文字及各种动态形象表达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声音模拟进行教学,集图、文、声于一体,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1.3广泛的适用性

只要具备相应的软硬件,CAI不仅适用于校园教育,还适用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还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远程教育。它不仅适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还适应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要,具有极为广泛的适用性。

1.1.4 数据容量大,信息读写速度快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容量的存储器使得CAI系统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而CPU运算速度和存储器读写速度的提高,使得CAI信息的读写时间极其短暂,能够及时提供教学信息,并能及时测定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1.5 能模拟,可通信

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用CAI系统来模拟教学实验过程、模拟训练、教学演示已成为现实。如果把CAI系统与通信设备进行连接,还可以建立CAI网络,使学习者能够互相交流,共享系统资源,从而有效地进行远距离,大范围的交互式教学。

1.2 CAI课件的功能

1.2.1 CAI能将复杂问题层次化

科学的概念、定理定律并非通过简单的讲解就能被学生理解,如果能把所涉及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通过彼此间的逻辑关系就能把复杂问题层次化。CAI课件通过控制图文显示的时间与次序,窗口切换等功能,可以达到控制教学过程,掌握教学节奏的目的,便于实施层次化教学。

1.2.2 静态图形动态化

教学过程中为了表现某种形式或关系,经常会使用静态图形,但静态图形无法表现出其中的动态联系。而CAI可以通过预先设计的程序,利用参数的变化实时绘制图形,动态描述静态图形的产生及图形的结构。

1.2.3 跟踪或演示过程

CAI充分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长,能够跟踪演示某一高速过程,并且能自主的改变其发生速度;同时,CAI还能保证安全环境下的化学过程的演示,变抽象为形象。

1.3 CAI课件的发展趋势――网络化

CAI作为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但以独立个人计算机为基础的CAI却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它不利于资源共享和教学管理;第二,缺乏师生、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过多依赖单机CAI课件可能会适得其反;第三,非网络环境下的CAI课件开发周期长,升级困难,交互性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课件的兼容性也较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转变为广域的、网络化的CAI技术,即网络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可以依托网络把多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时、高效的采集、加工处理、传输和播放综合性的信息,充分发挥人和设备的整体效能,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

2 网络CAI课件的总体设计方案

网络CAI课件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反映的是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其本质反映的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如图1所示。

而由于大多数CAI课件都是图、文、声、像样样具备,且大量地采用动画、交互等设计,故网络CAI对网络带宽要求很高。现在,随着各种Web Server的涌出,使得网络CAI可以在局域网上得到较好的使用。但不管是什么模式和风格的CAI课件,在设计的时候都必须考虑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媒体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交互设计、多媒体设计等多方面的问题。

所以网络CAI课件在设计上应该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重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实现软件的超链接结构,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为实现上述目标,考虑网上教学的特点,对于网络CAI课件的总体设计,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2.1 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并注重合作化。

学生是学习的认知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首创精神,如提供灵活多样的检索方式,实现学习路径的自动记录功能,设计供学生随堂使用的电子笔记等。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间的学习成就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时,其他的学生也能够达到学习目标,这更能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在网络CAI课件设计中,要注意设计两类合作和协商关系:

1) 学生间的合作

这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学生的合作互动取决于如下几个因素的设计:问题(任务)的提出、回报的获得、小组的状态、交互的技巧等。

2) 师生间的合作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人物,要能引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

2.2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素材,搭建良好的交互界面。

由于网络是向宽带、高速发展的,它使网络CAI的多媒体传输成为可能,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根据需要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内容。

将课程内容以超文本方式呈现,提供良好的导航系统和功能,赋予学生串联知识和网络浏览的自,并设计灵活多样的实践练习和训练内容,提高网络CAI课件的交互性。另外,提高软件结构的开放性,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相应的网址,对于同一知识内容,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能让学生进行交叉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重视评价反馈的设计

通过评价反馈功能的设计,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客观评价学生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达到情况。

我们在设计网络CAI课件时,除了尽可能地发挥Web page的潜力,如设计更加规范、清楚的导航系统、更加生动活泼的页面之外,还可借助其他一些强有力的课件设计工具,例如基于脚本Script的Toolbook,基于流程图的Authorware,基于时序的Director等。当然,设计网络CAI课件还可以使用专业的Web开发技术,如Java,ActiveX等。

3 结束语

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教育系统本身看,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人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网络CAI课件为手段已成为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但我们仍要明确,计算机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CAI系统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机结合的互补关系。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也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篇(5)

1、符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化学学科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总体认识的一部分,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而形成的,这是由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化学教学软件科学性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所开发的课件,必须保证完美的科学性,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在设计课件时,又必须充分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的课件才有实际使用意义。

2、体现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和学生的自主性。网络本身就是一个交互媒体,所以网络课件势必要体现网络教学的强大的交互性,通过各种超链接、网络 BBS、Email 等手段达到人机的交互对话功能。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是使用的主体,学生选择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查阅某种资料,都应该是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指导、答疑等。

3、符合教师网络教学的指导性和灵活性。虽然化学网络课件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在网络课堂中的现场指导性和课后的再指导都是不可缺的,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及时加以指导,同时注意应付各种出现的问题。

二、化学网络课件的制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

1、选定课题。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一般选择那些既适合于多媒体网络技术表现的、又是在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比如: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难以实现的化学实验、化学化工过程、对化学事实的理论解释等。

2、确定设计开发目标。根据所选专题及教学对象确定多媒体课件所要实现的目的和达到的目标。比如《化学电源及其应用》网络课件的设计我们确定了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原电池原理, 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 (2)、能力目标。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学生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的能力。(3)、思想目标。由了解化学电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拟定课件结构。在明确课题设计开发目的后,就要根据所选课题开发的需要拟定课件结构。

4、寻找资源素材,整合多媒体素材。设计好课件结构后,依据该结构寻找相关图、文、声、像等资源。如在寻找“化学电源”专题的素材中,对化学电源的视频、图片、数据等资料可在互联网或现成的资源库中寻找,并将素材纳入自己的文件夹中统一管理。然后对这些素材要进行整合,视频材料可以作些剪接,其他资源也可以加以修改,以利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课件的制作

制作化学网络课件主要是软件的选择和使用的问题,网络课件的制作平台主要是一些网页制作软件,如:Frontpage、Dreamweaver、 Fash等。在网页的制作中主要用到以下的技术:

1、使用框架结构。建议用三帧(包括横幅和目录)或两帧(包括横幅和目录)的网页结构,使网页的结构简洁、导航清楚,方便学生的搜索、浏览和学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些传统课堂教学中板书的作用,便于教师自己对网页的维护和更新。

2、借用BBS 讨论或聊天室技术。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或情况的反馈,设计教学网页时可运用 Email 和表单技术、 BBS 讨论或聊天室技术,让学生上传作业、发表意见和即时或延时讨论问题等,促进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各种信息传递和反馈。

3、嵌入高效搜索引擎和网站。制作教学网页时嵌入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同时链接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普网站、国家数字图书馆、环保网站、科研网站、化工网站以及某些专业网站等。方便学生的浏览和学习,以提高搜索效率,让学生及时得到很多丰富多彩的、最新的且准确的中学化学教育信息,拓展视野。

三、化学网络课件制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化学网络课件是个新鲜的东西,但许多老师已经在逐步制作和使用网络课件,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制作化学网络课件的过程中,容易陷入某些“误区”。

篇(6)

二、建筑材料网络课件的设计思路及内容

1.课件的结构设计

整个课件的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分两级菜单。最高一级菜单为课程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教案、教学课件、章节、实验、视频资料、在线测试、参考资料库、师生互动、教学科研成果等。一级章节菜单下分各个章节,学生点击之后可以直接进行各个章节的学习。

2.课件的内容设计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课件的内容要尽量丰富,更要和实际紧密结合,整体的课件内容如下:课程简介。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该课程的概括描述,主要紧扣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学这门课,即课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二是学什么,即学习内容;三是怎么学,即学习方法,各个章节联系不紧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材料间的对比学习,加深记忆。课程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课程教学要严格按照专业的培养计划及教学、考试大纲来执行。这一部分包括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章节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一章节的学时分配、重点及难点问题、课程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另外,还包括教学的手段等。课程教案。课程教案属于教学的辅助材料,主要是每一章的教学目的,任务,讲授的重点、难点,主要内容以及应该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等,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总体计划。教学课件。教学课件一般用Powerpoint制作,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包含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能对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章节。建筑材料课程各个材料自成独立的体系,因此分章节进行阐述。实验。建筑材料课程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实践教学对该课程教学非常重要。在整个内容中列出各个实验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报告的编写等。视频资料。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一些建筑材料的原材料制备、建筑材料的制备、建筑材料的测试等,比如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成型养护等各个环节。这样学生的学习更为直观。在线测试。在线测试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一定的检验,通过测试,学生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记忆与理解。当然,通过测试,学生也能对自己掌握课程的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薄弱点,进而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参考资料库。建筑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层出不穷,要对建筑材料的发展不断进行跟踪。因此,有目的地加入一些比如期刊网、混凝土网站之类的链接,能提高学生搜索资料的能力。师生互动。在此板块,学生可以留言,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学生的提问也可以激发教师的灵感,可以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教学科研成果。主要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展示,比如在研究一些课题时取得的成果。另外,也可以展示大学生创新科研活动,以激发学生进行科研的兴趣。

篇(7)

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涉及的建筑材料较多,有大量的理论内容,但学时一般安排得较少,最重要的一点是该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学生能否好好利用课后自由时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基于此,我们研究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互相结合的新模式。

一、设计建筑材料网络课件的必要性

建筑材料课程介绍了常用的建筑材料,还安排了一定的验证性实验。经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习,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网络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贯通,对课堂上教师无法详细讲述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课件进行更深的学习。课件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

二、建筑材料网络课件的设计思路及内容

1.课件的结构设计

整个课件的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分两级菜单。最高一级菜单为课程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教案、教学课件、章节、实验、视频资料、在线测试、参考资料库、师生互动、教学科研成果等。一级章节菜单下分各个章节,学生点击之后可以直接进行各个章节的学习。

2.课件的内容设计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课件的内容要尽量丰富,更要和实际紧密结合,整体的课件内容如下:

课程简介。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该课程的概括描述,主要紧扣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学这门课,即课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二是学什么,即学习内容;三是怎么学,即学习方法,各个章节联系不紧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材料间的对比学习,加深记忆。

课程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课程教学要严格按照专业的培养计划及教学、考试大纲来执行。这一部分包括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章节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一章节的学时分配、重点及难点问题、课程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另外,还包括教学的手段等。

课程教案。课程教案属于教学的辅助材料,主要是每一章的教学目的,任务,讲授的重点、难点,主要内容以及应该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等,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总体计划。

教学课件。教学课件一般用Powerpoint制作,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包含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能对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章节。建筑材料课程各个材料自成独立的体系,因此分章节进行阐述。

实验。建筑材料课程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实践教学对该课程教学非常重要。在整个内容中列出各个实验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报告的编写等。

视频资料。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一些建筑材料的原材料制备、建筑材料的制备、建筑材料的测试等,比如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成型养护等各个环节。这样学生的学习更为直观。

在线测试。在线测试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一定的检验,通过测试,学生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记忆与理解。当然,通过测试,学生也能对自己掌握课程的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薄弱点,进而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参考资料库。建筑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层出不穷,要对建筑材料的发展不断进行跟踪。因此,有目的地加入一些比如期刊网、混凝土网站之类的链接,能提高学生搜索资料的能力。

师生互动。在此板块,学生可以留言,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学生的提问也可以激发教师的灵感,可以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教学科研成果。主要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展示,比如在研究一些课题时取得的成果。另外,也可以展示大学生创新科研活动,以激发学生进行科研的兴趣。

三、结语

建筑材料网络课件的开发与制作,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辅助作用。学生通过对各个板块的学习,能加深对这门课程的认知,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讯作者:李刚)

参考文献:

[1]蒋荣立,张宗祥,孙经雨.无机与分析化学网络课件的研制与开发[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25(2):241-244.

[2]黄晓萍,肖,李迅.《计算机图形学》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与体会[J].中国电化教育,2003(203):64-66.

篇(8)

(一)网络课件的特点

利用幻灯片来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1.时空不限网络课件的关键特点便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互联网将世界上无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信息交流平台。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空闲的时间通过网络课件进行自主学习。2.资源共享,内容丰富网络课件可以实现资源的广泛共享。资源共享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大量网络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获得最想要的信息。网络使用者之间互相通信、合作学习。用HTML编写的课件可以到网络上,大量的学习者可以通过浏览器来获取信息、自主学习。由此来看,网络课件弥补了传统课件在资源共享方面的不足。网络课件不单单用于辅助教师完成课堂的任务,更主要方便学习者课后自主发现的学习。这就要求网络课件要包含广泛的学习内容,不仅有书中所涉及到的学习内容,还应该有扩展练习,不仅具有探究意义的创新任务,还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3.交互性强,信息反馈快网络课件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作用,达到多向互动的效果。运用网络来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者不仅很容易进行人机交互,也可以通过网络,使用电子邮件、QQ、微博等软件实现学习者之间的交流。4.高度模拟化,结构灵活当前,网络课件广泛应用超文本、超媒体技术。超媒体顾名思义是多媒体和超文本的结合,该种媒体是一种公认的最好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课件选择灵活的结构,也具有优秀的导航标志。方便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来设计课件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学习者随意选择感兴趣或者需要的学习内容。5.协作性学习者在同一时间可以访问同一个课件,从而形成学习小组。有相同的学习目的的小组可以通过信息交流工具进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群体中,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培养学习者的互助、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网络课件开发的意义

从国内外对网络教育的重视程度能够看出网络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网络课件作为网络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现代教育将产生重要影响。国家教育部2004年2月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基于系统的应用水平。[6]信息化教育需要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网络课件,将多媒体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学习者综合素质的培养。网络课件的灵活设计,以及优秀的网络课件要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当今网络化的信息社会,传统教育的理念、组织形式、教学方式都不能满足现代远程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学模式。由于网络课件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推动了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

二、网络课件的开发与设计探析

在设计网络课件时我们应遵循一些原则,使课件的制作有一定的方向性,使课件条理清晰、思想深入。网络课件的开发也有一些方法,根据需要的不同,使用的方法也不同,以下论述网络课件设计要遵循的原则和课件开发需要使用的方法。

(一)网络课件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提出:“网络课件库中的软件,要求能够自成体系,又能独立使用。所谓自成体系是指某试点学科中的网络课件要涵盖所有内容领域,不能有遗漏;所谓能够独立使用,是指网络课件的设计,要以知识点为单位,对每一个知识点,要设计合适本教学单元需要的网络课件,它可以独立用于教学。”[7]1.个性化和板书差不多的课件是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的。在课件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是群体的学习者,因此,课件首先要符合大多数学习者的一般特性。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应有特色,应该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设计出能满足特殊群体个性的课件。2.开放性原则在网络课件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提高课件内容的开放性,要应用超链接提供相关的其他知识点。要通过尽量多的渠道来引导解释某一个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性原则作为教学软件,教学性原则是网络课件设计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是评价活动的标准。[8]所以,在设计网络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件的内容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来展开。同时,课件的内容要有重点和难点,遵循最邻近发展区原则。4.科学性、规范性原则由于网络课件的使用人员广泛,所涉及的内容也会相应的广泛,所以,课件的设计一定要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高度的科学性,对课本中的概念叙述也一定要规范。否则,会误导学生的思维。同时,内容的合理安排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可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5.技术性原则网络课件面对的群体不同,其中有可以熟练操作电脑的人员,也有对电脑的操作不是很熟练的。为了尽量使学习者更容易地使用课件开发者设计的多种功能,发挥课件最佳的教学效果,这要求网络课件设计人员在设计网络课件的时候充分考虑学习者使用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兼容性,防止在使用的时候浏览不了。其次,要保证课件使用简单,使教师和学生容易掌握。最后,课件要有导航的标志,方便学习者查找相关资料。6.简约性原则网络课件要尽量简单,色彩清晰,使学习者一看便清楚,不能只是追求华丽。简约性主要包括文字和背景颜色不宜太过花哨,要突出内容,注意画面与背景色的差别,使学习者一目了然,使用简约的文本使学习者思路清晰,心情愉悦。7.艺术性原则优秀的课件要有美感。如:古典的文学课件要有古朴的、淡雅的背景,让人看了后心情愉悦,甚至能感受那种古典的意境。所以,课件设计者在设计每一科目课件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背景图片。同时,文字以及图片的搭配要具有美感,使课件简约的同时又很淡雅、舒服。艺术性和简约性统一又矛盾,简约本身就是一种美,而过于求美又破坏简约。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掌握好度。[9]

(二)网络课件的开发方法

1.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将软件的开发过程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维护等一系列的阶段,强调在定义分析阶段锁定需求,各个阶段顺序执行,逐个突破。[10]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清楚地区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错误和返工,保证软件质量。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用户需求不断提高,所需的开发周期相对较长。2.原则化法原则化法是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原型系统,通过用户试用,进一步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在此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而形成最终的软件系统。[11]这种方法能用本身具体的系统和使用者进行交流,能够了解使用人员的需求。3.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是集生命周期法和原型化法二者之长的方法。它通过反复完善原型系统,逐步逼近最终的设计目标,并且在每一个原型系统中,使用微型生命周期法以保证达到预期的目标。[12]这种方法适合远程教育课程的课件设计。

篇(9)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c)-136-0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利用网络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改变固有的学习模式,已经成为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特别是在医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要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而网络正是资源共享的最好平台。医学网络课件是医学网络教学资源的一种,也是医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索的有效认知媒体,当前医学院校校园网的建设为网络课件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 网络课件简介

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不同于传统的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网络课件由多个Web页面相互链接构成,其本质是一种Web应用程序。网络课件的开发采用B/S(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课件开发完成后,上传至网络中心服务器,面向全校师生,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观看课件。当前的网络课件多为“网页+流媒体”的形式,其中“网页”为电子化的学科教程,“流媒体”是边下载边观看的一种网络视频点播技术[1]。

2 医学网络课件的设计

开发完善的医学网络课件的前提是进行耐心细致的准备工作,包括合适的制作工具的选择、医学教学素材的准备、课件的页面设计和内容规划等。

2.省略、DHTML、Java等。

在制作麻醉学网络课件中,使用的软件包括FrontPage、PhotoShop和Flash。FrontPage是Office办公套件之一,软件风格与Word等常用应用软件相似,适合初学网络课件制作的教师使用。

2.2医学教学素材的准备

素材的准备是网络课件开发的基础。医学素材需要由教学一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提供,包括文字、图片、视频、Flas等。

2.2.1文字素材的准备文字素材是网络课件的页面中的基本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文字素材不仅仅是书本中的内容,还应该包含一些教学设计,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学内容要有层次地把重点、难点知识讲解透彻。在麻醉学网络课件的文字素材中包括课程内容、重难点解析及习题等。基于医学的特点,最好能够提供一些案例教学的内容,进而实现基于案例的教学。

2.2.2 图片素材的准备 在图片素材的准备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来对图片进行按需调整,如颜色、大小等。网络环境下,一般使用格式为JPG、GIF或PNG格式的图片,这些高压缩格式的图片有利于图片的下载,减少用户等待时间。页面中的小图片,如项目分类前插入的图片,可以选择GIF图片,这种格式的图片压缩率为50%,能显示256色[2]。如果是在课件中插入较大的图片,如全肺及肺叶图,对清晰度和色彩要求较高,则需要选择JPG格式的图片,这种格式可以10∶1到20∶1的比率下轻松地压缩图片,并且质量不会下降。

2.2.3视频及动画素材的准备 医学视频和动画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演示难以理解的医学知识和理论,适当应用视频和动画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网络中,视频通常使用RMVB、ASF、AVI等格式,也可以转换为FLV格式的Flash视频文件。

在课件中,加入一些Flas将为课件内容增添新的色彩。Flash软件作为网络设计三剑客之一,制作生成的Flash文件在网络上应用广泛。在网络课件中应用Flas有它独有的优点,如Flas是矢量动画,放大后不会失真,可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可以制作具有交互性的动画等。例如,利用Flas演示颅部副交感神经,可以清晰的显示由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睫状肌等的详细过程。

2.3页面设计

好的页面设计会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感觉新颖、印象深刻。医学网络课件的页面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如课件的整体结构、课件中章节的设置、课件的风格、颜色的搭配、版面的布局以及医学信息元素的运用等。在制作网络课件之前把这些方面考虑清楚,才能在制作课件时驾轻就熟,胸有成竹。

页面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3.1 界面设计 网络课件由多个网页构成,设计中要考虑界面友好和导航清晰。网页之间的跳转通过导航条进行,混乱的导航设计将导致学生无法很快找到需要的学习资料,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一个网络课件是否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是课件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用笔画出网络课件的框架,显示出所有网页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正如网页设计专家的忠告:“在计算机上永远也找不到好的方案。”

2.3.2 课件风格网页背景是课件风格保持一致的一个元素。网页背景包括背景颜色和背景图片两种,通常在课件中选择单一的背景颜色或过渡颜色,颜色选择中间色以便与其他颜色搭配,避免因为选择花俏的背景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常用的背景颜色有白色、淡蓝色、浅绿色等。

2.3.3 页面色彩 页面色彩搭配通常以一种或两种色彩为主,其他色彩为辅,以免造成色彩的混乱。保持课件内主体色彩的一致,改变局部色块,会给访问课件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将绿色作为课件的主体色彩,用橙色作为导航条的背景颜色,导航会比较突出。

2.3.4 版面布局在课件的页面设计过程中,对文字、图片等信息要做出符合教材要求和多媒体特征的布局。版面布局的形式包括两栏式、三栏式、多栏式等,在进行布局形式的选择时,要考虑分辨率因素,通常设计为两栏式和三栏式[3]。如图1所示,为常用版面布局形式。

2.4 教学设计

在当前网络课件的制作中存在一种误区,即过于追求技术上的“完美”,一味地追求显眼、追求吸引人,最终忽视了网络课件的本质是教育。事实证明,网络课件需要确立“教育主导”的地位,以教学设计为先导,设计合理的网站模式[4]。医学网络课件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医学的特点和特色,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层次地深入浅出地把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展现在课件中[5]。

例如,在麻醉学网络课件中,教学设计从如下三点出发:①对现行麻醉学教材的讲解;②临床应用的图解,如呼吸治疗、大咳血急救、单肺功能测定、单肺清洗等;③气管插管术的图片、动作要领的flas演示、intubation气管插管的过程影像视频等。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课件的制作不要成为教科书的文字搬家。围绕知识点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紧随教学思维进行探索性学习。如,在第九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中可以从以下3点提出问题:①肌松药有无麻醉作用?②肌松药有几种给药方法?哪种更科学合理?③如何进行神经肌肉功能监测?

提供医学案例内容进行讲解,通过不同的实例深化教学。如,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血液病患者的麻醉、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等,对不同情况下麻醉前的准备、麻醉特点与处理进行详细的解释,辅以图片及动画,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麻醉过程。

不同学科的教学设计也不尽相同,网络课件的开发离不开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参与,只有根据学科的自身特点安排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进行讲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3 医学网络课件的实现

经过精心细致的准备、设计之后,即可利用选择的网页设计软件制作网络课件。按照设计好的页面布局,制作出课件的每个页面。麻醉学课件利用FrontPage制作,采用三栏的框架结构,设计效果如图2所示。

网页的基本内容为:①网页头部分包括网络课件名称及一个简单Flas,导航条分别链接至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习题与答案及参考资料。②课件的网页体部分分为两栏,左侧为章节链接,因章节较多,十一章以后采用展开式。课件内容显示在主框架部分。③网页尾部分显示制作单位。

课件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提供了习题与答案,用以实现自测的功能。在课件内,学生可以观看视频讲解,亲手演示Flas,也可以进行自测练习。

网络课件完成后需要上传至网络服务器,利用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nternet信息服务)。的课件应该是成熟的产品,如果课件没有完成,暂时不要发送到Web上,因为网站都是幕后完成再的。在正式之前必须对网络课件进行测试,包括所有的链接并检查图片和Flas是否能够正常显示。

为了更好地实现交互,可以在课件内制作一个动态页面的留言板,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教师交流的空间,既可以方便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有助于扩充课件内容,获得学生的评价,亦能激励学生再次查看课件。

4 结语

医学网络课件能够多元化地展示教学内容,体现医学教学特色,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优秀的医学网络课件应该以教学设计为先导,同时具有很好的内容的关联性,设计要简单明了,导航清晰,图形下载快,并设计与学生交互的环节,才能最终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诸卫兵.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课件制作技术[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18(5):90-93.

[2]孙维颖.GIF图像文件的格式分析及显示[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1998,9(8):51-57.

[3]于慧凝.浅析网页对客户端分辨率的适应问题[J].科技信息,2009,8(28):591.

篇(10)

移动课件是指以学习内容制定为根据的移动多媒体学习课件。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运用移动设备如手机、电子辞典、便携式播放器等方便、灵活的工具实现交流式的教学互动以及科学技术、教育方面的信息沟通。移动课件的出现,使任何人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成为现实,也有效帮助了学习的社会化和终身化的实现。移动课件的出现,是数字化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崭新教育阶段的开端。在现代科技时代,将创新型科学技术融入现代教育中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移动课件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代表了现代教育系统网络化的重大创新。

1移动设备的特点

1.1便携性

移动课件具有方便携带、使用灵活的特点。学习者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来借助移动课件学习。移动课件的这一特点打破了传统常规,实现了课堂不仅仅是在学校,而是世界的任意角落都可以成为学习者学习的地点。在实践的过程中,移动课件也做到了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智能手机的兴起是移动课件发展的开端,而智能手机在移动课件上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移动课件的便携性。

1.2鲜活性

由于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所以在学习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还会了解更多的信息,使学习者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移动课件不但能显示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而且为了进一步加强移动课件的鲜活性,在学习个别的内容时还会插入视频,保证移动课件的鲜活性。进而,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热爱学习,也会通过移动课件在课堂上延伸知识,获得更多、更精华的知识。

1.3零散性

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中时刻遵循着“零散的”“小模块的”原则,学习者在运用移动课件学习的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是片段的、零散的,因为学习者在生活中频繁参加社会活动,同在校学生相比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集中学习。移动课件的出现解决了多数学习者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问题,达到学习者随时学习的目的。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课件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时间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通过移动课件的零散性可以让社会活动频繁的人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充实自己。

1.4个性化

移动课件是个性化的移动终端系统,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私人定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专属性、个性化的自助服务。学习者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依据自身学习的基础和要求进行定制,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在个性化特点上,与传统教育的时间不自由相比较具有绝对的优势。在时间安排上,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自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来判断和安排自由的学习时间。

2移动课件应用在网络教育中的适切性

在21世纪,“活到老,学到老”是基本生存概念,人们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所以不断补充知识、不断学习。而在这支学习队伍中,由于群体庞大,能力结构、学历层次都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教育方式只能满足一部分人对知识的需求却不能够满足所有人对知识的需求。但是移动课件的个性化特点,完全个性化的终端、支持私人定制、提供不同人群需要的不同知识,同时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在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教育不能够因材施教的问题。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规模的扩大,更为信息时代作出重要贡献。

3建议与意见

3.1加强研究移动学习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怎样使用智能手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进行学习成了目前面临的严峻的问题,而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移动学习体系的研究。当前,我国的移动课件体系是相对较薄弱的环节,而完整的移动学习体系必然要创新、监控、传播、回馈学习内容,并加强地点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个性化教学和实时信息分布数据库的使用。

3.2加大对软硬件开发力度

当前,我国开发出的大多数数字化学习资源都是基于线通信设备,并不能在移动终端设备上使用,无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而此时的智能手机的数据处理能力也无法与计算机等有线设备比拟,所以在移动课件运行的同时学习资源无法显示或者只能通过简化的方式呈现等问题随之出现,大大降低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学习效果。所以,软硬件的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转化在移动课件的实践与研究中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移动课件发展过程中,网络资费也是重要因素,在移动课件发展过程中,降低网络资费是开发移动课件的关键,只有网络资费下降,群众才会接受,移动课件才能够蓬勃发展。

3.3营造移动学习环境

在网络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冲击人们的学习、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移动课件是在移动通讯技术蓬勃发展的情况下诞生的,我们不能因为它即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而充满恐惧,更不能因为我们对新事物的质疑而停止前进的脚步,移动课件只有真正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才会体现出它的巨大价值,打造出良好学习氛围与环境。

3.4与社会进行合作

篇(11)

②物理《万有引力定律》

以上课件均能由学习者控制演示以及鼠标操作,真实科学,学生可以反复操作,可以加深对知识和规律的掌握。基本上能将课堂的内容反映到课件上,学生通过这些课件自主学习,通过教师所提供的资源对知识点有全面的认识。三者大致上都能达到网络课件的一些基本要求,不过也有各自的区别。在①中,教师提供了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的内容,学生能了解到课外的一些知识,另外,该课件中也提供了一些讨论性题目,学生根据参考内容按要求在网上聊天室上相互探讨,发表各自的观点,由于课文内容较多,教师对教材进行部分处理,提供较多的参考性内容。另外,在页面上还提供了一些拓展知识,这样可以让一部分层次较高的学生了解更多其它的知识。不过也有一些缺陷,比如课外知识上仅提供搜索引擎,这样学生搜索内容较难。在②中,教师提供了很多的课外知识点与课文相结合,这些知识点能直接给出详细内容的链接,这点非常重要。另外,教师也根据课堂需要提供了评价量规表,学生根据自己课堂所得给出客观评价。在③中,作者根据理科的特点,提供了一些直观的实验,学生自己分析内容,得出自己结论,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总的来说,这些课件能脱理原来教师控制的课件形式,由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面向Internet的网络课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网络课程能否正常地开展起来。目前虽然有一些比较优秀的网络课件已经用于具体的网络课程教学,但从上述实例发现,全面利用以上开发策略来设计的网络课件还是不多见的,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特别是在“练习与评价和在线交流”。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将课件交由学生就万事大吉,把以前由教师操作转换成网页就交给学生,一定要注意引导。由于文章讨论的网络课件既要扮演教师角色又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教与学并重型课件,在“双主模式”教学理论指导下多种开发策略相结合来进行网络课件的设计是最为合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马红亮.网络课件的概念及特征[D].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