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杭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据《新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12月以来,约有21家机构密集推出60多份报告,一致看多贝因美,大多做出“推荐”及“强烈推荐”评级。受此影响,贝因美股价在3个多月时间里翻了1.4倍。
股东却借势高位套现。就在贝因美股价处于低位时,控股股东大量增持。待股价大幅拉升后,持股5%以上的股东开始减持。
不难看出,这家上市不到两年的婴幼儿食品公司目前上演的大戏,既是一次机构的狂欢,更是一场股东的盛宴。
看不懂的战略
2013年3月21日,贝因美公告称,已于3月20日与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和张民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以102.39万元的价格收购贝因美集团持有的妇幼保健公司70%的股权,同时以43.88万元的价格收购张民持有的30%股权。收购完成后,妇幼保健公司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为了支持妇幼保健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降低财务费用,提升公司未来整体效益,在此次股权收购完成后,贝因美拟使用自有资金1900万元对其进行增资。
对于此次收购的原因,贝因美表示妇幼保健公司将致力于母婴营养品及相关业务的研发和经营,有利于丰富公司产品品类,拓展相关业务,符合公司品牌定位与发展战略。
这次收购的资产质量如何呢?公开资料显示,杭州贝因美妇幼保健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妇幼保健用品、化学试剂、水处理设备、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及批发等,而且近3年均未有生产经营活动。财务数据显示,该妇幼保健公司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净利润分别亏损5181.21元、12463.85元和6585.56元。
经评估,妇幼保健公司在评估基准日2012年12月31日的账面净资产146.28万元,由于没有主营业务,也没有明确的未来经营规划,该公司评估值增值额为零。
令人不解的是,贝因美在2012年11月份刚刚决定出售旗下婴童用品等业务及相关资产。公司当时公告称,为专注婴童食品业务,公司拟以“1元”的价格出售包括杭州贝因美婴童生活馆有限公司100%股权、杭州比因美特孕婴童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权、杭州丽儿宝日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及杭州宏元保险有限公司100%股权。
从财务数据来看,这些非主业早已成为贝因美业绩的“包袱”。2010年转让标的资产合计营业收入1.76亿元,占公司2010年营业总收入的4.36%;合计净利润亏损1587.44万元,合计净资产亏损1943.82万元。2011年,转让标的资产合计营业收入2.44亿元,合计净利润亏损1566.14万元,合计净资产亏损3039.96万元。
贝因美此前表示,转让婴童用品等业务后,公司将收回其投资,有利于集中资源用于婴童食品主业的发展,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既然以1元钱出售非主营业务后,致力于发展主业,此次为何又高价收购其他非主营业务呢?
“公司此前甩包袱专注主营尚在情理之中,也是投资者乐于看到的,但这次又涉足妇幼保健业务,则让人有些费思量,不知这家公司到底要干什么。”一名北京的股权投资人对记者表示。这名投资人甚至认为,贝因美此次收购是为了做高股价。
理由是,“从贝因美公告中看得出,妇幼保健公司目前并无成熟的产品和经营模式,未来究竟经营何种产品,除了公告中的简要说明,公司也并未披露更具体细节”。
《新财经》记者欲就此事采访贝因美董秘,多次拨打其办公室电话,均无人接听。记者以投资人身份拨打了公司总机,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称,董秘因事外出,不在公司,“如果有疑问,等回来后再与他联系”。但截至发稿,记者均未联系上公司董秘办公室。
机构吹捧助股价大涨
尽管贝因美这次收购让投资者疑惑,但却得到了机构的充分肯定。就在收购公告当日,东兴证券、长江证券、平安证券3家机构相继公司调研报告,一致表示看好贝因美的未来发展。
事实上,贝因美自2011年上市以来,一直备受机构的青睐。
在贝因美的招股书中,一长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股东名单中,中金、平安、光大等资本大佬纷纷现身,平安证券还是该公司的上市保荐机构。
在贝因美的股东中,PE(私募)就有15家,其中,J.V.R International Limited(吉维尔国际有限公司)、以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为后台的Perpetual Treasure Limited分别为第二、第三大股东,合计持股达12.57%;而光大控股旗下直投基金所设立的3家项目公司合计持有发行前贝因美总股本的6.23%。此外还有西子联合控股、新湖控股、浙商创投等。
上市后,机构对贝因美的热度并未减弱。据数据显示,机构自上市后就相继买入贝因美股份。巅峰时间,最多有41家机构持有贝因美的股份。截至2012年12月31日,依然有8家机构持有该公司股份1965万股。
除持有公司股份外,不少券商研究机构对贝因美的调研报告更是不断推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3月21日,上市不到两年的贝因美共有150份机构分析报告,其中90%都看好贝因美。
在众机构纷纷捧场的情形下,贝因美二级市场股价一路上涨。2012年3月21日,贝因美二级市场股价最高涨至39.99元。约3个半月时间,其二级市场股价翻了1.4倍。如果按照东兴证券报告给出的47.1元的目标价,该股较21日收盘价还有17%的上涨空间。
机构不但频繁出报告,而且报告推出时间也很巧妙。2013年12月初,贝因美二级市场股价跌入谷底,股价最低为16.38元/股。此后,机构开始密集向好调研报告。
据记者粗略统计,自2012年12月10日至2013年3月21日,约有21家机构共了60份贝因美调研报告,除东北证券分析师在2012年12月的调研报告中对贝因美给予了“谨慎推荐”外,其余59份调研报告均表示看好贝因美的未来。
中投证券、平安证券、光大证券、长江证券在不到3个半月时间里,了超过6个调研报告,即平均每个月至少两个报告。中投证券的表现更是令人惊叹,在2013年1月至3月21日的3个月时间里,共了10份报告,其中两份报告表示“看好”,另外8份都作了“强烈推荐”评级。
平安证券作为贝因美的上市保荐机构,对贝因美的未来更是赞赏有加。在平安证券对贝因美出具的调研报告中,其评价全部是“强烈推荐”。除平安证券和中投证券外,还有两家机构东兴证券、广证恒生也分别出具报告,给予“强烈推荐”。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证券旗下全资直投子公司平安财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2009年贝因美的第5次增资扩股中,以现金增资800万元入股贝因美,持有贝因美发行前总股本的4.91%,为公司第四大股东。这种“保荐+直投”模式一直非议不断。
大股东成最大赢家
机构纷纷吹捧的同时,贝因美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却通过低吸高抛的手段,成为这场资本狂欢中的大赢家。
2012年12月13日,贝因美公告称,2012年12月5~11日,公司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通过深交所证券交易系统合计增持公司股票301.2997万股,增持平均价格为18.22元,占公司总股本的0.71%。截至2012年12月11日,贝因美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增持公司股票573.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5%。贝因美集团有限公司现共持有公司股票1.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0.01%。
在贝因美集团不断增持时,公司股价已经从上市发行时的42元跌至20元以下,跌幅达50%以上。
在控股股东低位增持完成后,随着利好因素的不断释放,贝因美股价开始上扬。随后,贝因美股东开始减持。
2013年1月11日,贝因美公告称,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PERPETUAL TREASURE LIMITED的《通知函》,该股东于2013年1月9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26%,本次减持后, 该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1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9%。
公告当日,贝因美股价为23元左右。
3月12日,贝因美再次减持公告,其股东First Solution Limited于2013年1月28日至2013年3月8日期间,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25万股,本次减持后First Solution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CEL Baby Food Investments Limited等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1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9%。
公告当日,贝因美股价为33元上下。
在此之前,有消息称贝因美剥离业务是为了给PE退出护航,贝因美并未对此做出解释,但从上述减持行为来看,这一观点并非毫无根据。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 贝因美2012年4月份限售股解禁之后,由于解禁市值相当于此前流通市值的5.06倍, 因此,解禁当日起,贝因美就频繁现身大宗交易平台,致使该股一直处于弱势,而该议案提出时,公司股价相对于上市之初最高时的50.88元,已经跌去了六成。
报告编号:189366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6年版中国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 1893660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675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Email: kf@Cir.cn
网上阅读: cir.cn/R_ITTongXun/60/ZhiYeZhongJieFuWuShiChangQianJingFe
nXiYuCe.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职业中介服务机构是人力资源市场的载体,职业中介服务对促进劳动力供求均衡、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降低劳动力交易成本方面、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的公共就业服务更能起到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透明度、保持人力资源市场的公平、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避免陷入不利地位的特殊作用。综观世界各国,职业中介服务在促进劳动者就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的2016年版中国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职业中介服务逐步建立和发展完善。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职业中介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职业中介机构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提供的法律和政策环境。2002年以来,在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鼓励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发展,提供就业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清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和职业中介机构侵犯求职者权益的行为。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将民办职业中介机构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鼓励其发展,组织其参与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工作,并给予政策支持。
中国通过职业中介服务实现就业的人数在整个就业市场中所占比重较高,基本上占50%左右,有的地方更高。这说明,中国职业中介在促进劳动者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中国政府仍将大力鼓励发展私营职业中介机构,这是促进和保障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提高市场效率的重要方面。
《2016年版中国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在多年职业中介服务行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职业中介服务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职业中介服务市场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职业中介服务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分析。
中国产业调研网的《2016年版中国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职业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职业中介服务行业前景预判,挖掘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正文目录
第一章 职业中介服务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中介服务业的概念与构成 一、中介服务业的概念 二、中介服务业的构成
第二节 职业中介服务的定义及范围 一、职业中介服务的定义 二、职业中介服务的范围
第三节 职业中介服务与就业服务的区别 一、行为主体不同 二、作用对象不同 三、目的取向不同 四、服务性质不同 五、实施方式不同 六、关系构成不同
第二章 2014-2016年世界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美国职业中介服务发展概况 一、公众职业服务机构
二、职业中介机构 三、猎头机构 四、咨询职业服务机构 五、其它
第二节 2014-2016年欧洲私营职业中介机构发展概况 一、松绑后的蓬勃发展 二、举足轻重的劳务派遣业务 三、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竞争与合作 四、私营职业中介机构的自律
第三节 2014-2016年欧洲对私营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 一、英国情况 二、荷兰情况 三、其他欧洲国家情况
第四节 从Manpower公司看欧洲私营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和特点 一、劳务派遣服务 二、职业培训和求职者测评 三、与政府合作开展公益性就业服务
第五节 2014-2016年欧洲私营职业中介机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积极引导我国私营职业中介机构健康发展 二、在公益中发挥私营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 三、结合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确立劳务派遣管理框架 四、借鉴欧洲新经验为制定就业促进法配套法规提供参考 第三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发展经济及社会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三、城镇人员从业状况 四、存贷款利率变化 五、财政收支状况
第二节 2014-2016年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一、2016年中国总体就业状况 二、2016年初中国就业形势严峻 三、2016年中国就业计划指标情况
四、2016年中国就业完成计划指标的政策措施
第三节 2014-2016年金融危机下中国就业形势变化及未来展望 一、金融危机的经济冲击 二、对中国的就业影响 三、未来就业形势展望 四、政策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政策法规环境概况 一、我国政府立法促进职业中介机构规范发展 二、政策支持带来职业中介服务健康发展 三、政府鼓励发展私营职业中介机构 四、我国职业中介市场之门向外资开启
第二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相关政策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 四、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有关职业中介政策的解读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人力资源市场的职责 二、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 三、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 四、职业中介机构不得从事的行为
第五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与市场经济建设共舞 二、中国积极推进职业中介服务发展
三、2016年职业中介开创“租赁”生产线新模式 四、2016年初我国职业中介市场开始火热 第二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发展特点 一、职业中介在解决就业矛盾中逐步发展完善 二、形成以公共就业服务占主导民办中介为补充的格局 三、职业中介服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发展变化 四、民办中介发展迅速并在发展中引导其不断规范 第三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中国职业中介规范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三、信用差阻碍我国职业中介发展 四、规范发展职业中介服务的措施
第六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产业运行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中国民办职业中介发展的巨大贡献 一、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信息桥梁 二、促进就业与发展经济良性互动 三、促进就业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 四、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
第二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机构的行业自律及实践思考 一、行业共同价值观是建立行业自律的基础 二、行业自律要体现在每一个服务环节 上
三、从业者的共同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有利于行业自律的形成 四、以共同价值观建立行业自律要坚持不懈 第三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第七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重点省市运行格局分析 第一节 江苏省
一、江苏职业中介在就业服务中的作用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二、江苏省职业中介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三、无锡市大力培育发展职业中介机构
四、2016年苏州率先出台政策管理民办职业中介机构 五、2016年徐州市大力整顿职业中介市场 第二节 浙江省
一、浙江省职业中介机构的发展现状综述 二、宁波加快职业中介服务业发展步伐 三、杭州职业中介机构面临的挑战及投资策略 四、江山市鼓励职业中介机构服务经济发展 第三节 广东省
一、深圳职业中介荐失业人员就业可获补贴 二、广州大力清理整顿职业中介机构市场
三、2016年广东进一步发挥职业中介促进就业的基础作用 第四节 福建省
一、厦门职业中介服务市场全面放开 二、厦门职业中介首现连锁模式
三、晋江市加强对民办职业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 四、2016年福建开展清理整顿职业中介市场秩序 第五节 安徽省
一、安徽省职业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状况 二、2016年亳州大力规范职业中介机构市场发展 三、2016年春节 后合肥职介市场用工热提前到来 四、滁城个体职业中介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亟需规范 第六节 湖北省
一、湖北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基本现状 二、湖北职业中介服务事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三、湖北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促进湖北职业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第七节 其它
一、2016年北京依法整顿职业中介服务市场 二、上海创建规范和谐的职业中介市场的对策 三、2016年日照市首批民办“放心职介”产生 第八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优势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大连锦绣职业中介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企业服务项目 三、企业会员 四、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昆山诚达职业中介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企业销售网络 三、企业成功合作案例分析 四、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智联招聘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智联招聘用户注册分析 三、智联招聘竞争优势分析 四、智联招聘最新统计 第四节 英才网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英才网竞争优势分析
三、徐州英才网网站流量统计报表以及同行业网站对比 第五节 51job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网站当月收录查询情况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六节 上海利松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企业合作单位
三、企业服务项目分析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七节 苏州新桥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企业服务分析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八节 苏州市博信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博信合作客户分析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九章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前景分析
一、未来职业趋势分析
二、职业中介走向规范化
三、服务发展趋势
第二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市场预测分析
一、服务项目发展预测分析
二、职业中介服务价格预测分析
三、职业中介服务用户需求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章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职业中介服务投资吸引力分析
二、职业中介服务投资热点分析
第三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投资前景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分析
二、政策风险分析
三、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四、资金风险分析
第四节 专家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 2000-2016年江苏省职业中介机构规模表
图表 2000-2016年江苏省职业中介机构规模图
图表 1999-2016年江苏省职业中介服务企业提供求职登记数量及中介成功总人次
图表 2000-2016年江苏省职业中介和劳务服务对经济的贡献日趋凸现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税收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 2016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六大数字透视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
图表 人民币升值对服装纺织产品出口的影响
图表 金融危机下多管齐下化解城镇就业压力
图表 大连锦绣职业中介有限公司服务项目
图表 大连锦绣职业中介有限公司会员
图表 昆山诚达职业中介有限公司销售网络
图表 智联招聘最新统计
图表 徐州英才网网站流量统计报表以及同行业网站对比
图表 网站当月收录查询情况
图表 上海利松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服务项目分析
图表 州新桥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服务分析
图表 苏州市博信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客户分析
图表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市场预测分析
图表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盈利预测分析
“长三角三大板块经济增长的模式各有特点,江苏是政府推动的外向型经济加民营经济,浙江是老板经济加民营出口,上海是政府通过国有经济推动对外开放。由于有政府推动,江苏在速度上领先是不奇怪的。”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说。
江苏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兴远认为,江苏沿江8市集体“领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随着全省投资环境的改善,民间投资出现较快增长并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2005年苏州民间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7%,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引起关注的还有江苏沿江8市彼此的差距在缩小,尤其是苏中3市迎头赶上,使8市增速的高、低差不过0.4个百分点,不仅大大少于上年的2.9个百分点,而且远低于浙江环杭州湾7市的2.8个百分点。
对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新“亮点”,刘兴远表示,这说明江苏沿江开发的效应在日益显现,苏中快速崛起的势头在增强。“前些时候到南通如皋调研,以前不怎么出名的如皋港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上了很多项目。”此外,由于沿江高速、苏北铁路和润扬大桥的相继通车,江苏南北的交通条件明显改善,苏中经济增长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日益显现。
平稳、较快、协调发展使江苏沿江8市对长三角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2005年,沿江8市经济总量占长三角的比重上升为43.1%,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比重分别升至45.5%、41.9%和43.4%,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4个、0.6个和2.5个百分点。
不过,江苏沿江8市和长三角其它城市一样也遇到了经济增长趋缓等问题。无锡统计局的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长三角16市中,除扬州、镇江、泰州3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上年有所提升外,其它城市均有所回落,最高的回落了3.4个百分点,16市增速均值回落了1.5个百分点。
无锡统计局的专家认为,长三角经济增长的趋缓,主要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各城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目前长三角各地正处于反思和调整期。“相比于浙江的原生型民营经济,江苏的民营经济和政府有着密切联系,是次生型的,活力不够,因此,江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向应是从政府推动逐步转向市场推动。”刘志彪说。
(4月11日《新华日报》)
相关链接
长江经济带将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总规模重心区域
目前,长江经济带集中布局了钢铁、石化、能源、汽车、机械、电子、建材等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雄厚的工业产业基础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总规模的重心区域和生产力提升、产业升级的支撑基地。
1 药品的市场销售排序信息
1)登陆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全国医药商品信息网”,从“全国药品销售分析报告”栏目可以查询到历年27家样本商业公司1 500多种药品的市场销售金额排序;从“全国医药商品信息”栏目可以查询到42家样本商业公司150多种药品的市场销售金额排序以及主要生产厂家的销售金额。
2)通过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或者艾美仕市场调研咨询(上海)公司网站的“中国城市样本医院数据库”,可以分别查询到历年全国20余个城市300多家样本医院、3 000多种药品的购药数量、金额、剂型规格和生产厂家的市场份额。
3)如想了解某个药品的一般销售排序情况且该药品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可以登陆安徽“华源医药网”(省略)或湖北“九州通医药网”(省略),这两个网站有大宗药品的定期销售排序情况。
4)如想了解某个非处方药品在药店零售排序情况,可以登陆广州“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省略)和北京“中国健康网”(省略),从中可看到某月某类药品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药店销售的排位前10位药品排序。当然,想掌握某类药品在零售药店中的详尽市场占有情况,也可以与艾美仕市场调研咨询(上海)公司或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联系,委托这些机构做产品专题调研或者向其购买已有产品零售市场的研究报告。
2 “药品招、投标”、“医保目录”收载情况
如想查询药品是否进入“医保目录”或“招、投标”的情况,可以登陆“百度虫医药商务网”(省略)。该网是杭州百度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下辖的门户网站,在这里可以进行全国及各省、市“医保目录”以及全国各地“药品招标”信息的查询。有些药品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但可能进入某省、市的“医保目录”,检索时要仔细。
3 药品的市场竞争信息
1)如对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感兴趣,可以登陆“中国健康网”或“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使用“药品名+市场”进行组合检索,一般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中国健康网”由北京东方特比公司主办,“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两网中有关医药市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都较齐全。
2)如想得到系统的市场分析报告,可以进入“中国报告大厅”(省略)网站。该网站成立于2002
年10月,是由厦门宇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通并运营的一家大型专业化市场研究网站,提供针对企业用户的各类信息,如研究报告、市场调查、统计数据等。该网主页上有不同行业研究报告分类目录,其中“医疗医药保健”栏目下又分化学药、原料药、中药、医疗器械、保健品和其它有关条目,内有一些报告是可免费阅读和下载的。当然,也可以选择须付费的在线专项报告定制业务。
3)可以直接登陆相关制药企业的网站,及时了解它们的生产和经营动态。其中研究上市公司的季报和年报是收集竞争对手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
4 国家医药政策和法规信息
如想了解国家医药相关政策和法规,可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sda.省略),点击“政策法规”栏目,即可以看到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政策和法规等文件标题了。如知道政策或法规的文件名,也可以输入关键词检索。
5 卫生资源信息
1)如想了解国家有关卫生资源的信息,如各地的医院、卫生院、诊所、医生的分布和数量,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可以登陆国家卫生部的网站(moh.省略),点击“卫生统计”栏目,即可看到各年度的“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等文件,查阅所需的信息。
2)如想了解“新农合”的有关情况,可以登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省略.cn)。该网站是在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及其国外贷款办公室的指导下,在英国国际发展部、世界银行和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的支持下,于2004年6月开通的一个公益性的专业网站。目前设立的栏目有:政策法规、动态消息、试点工作、活动图片、专家文库、学术园地、国际信息和在线咨询等。
6 药品的临床医学文献
1)如想了解有关药品的临床医学文献和信息,可以登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网站(nstl.省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是2000年6月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其网站列有中、外文期刊、图书、会议资料、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文献数据库栏目,免费提供题录和摘要,但索要全文则需要付费。
2)也可以选用“中国知网/CNKI”(省略)上的数据库。CNKI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它采用自主开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CNKI收录范围包括期刊、报纸、博、硕士论文等,可以向用户提供1 500万余条文献题录,800多万篇全文文献。
7 新药研发数据库
“中国天然产物数据库(CNPD)”是北京创腾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开发的综合性天然产物数据库。这一数据库是在MDL化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并完成的,是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建立的一个易于使用的综合性天然产物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力图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从中国国产植物中分离、鉴定的天然产物的物理性质、生物活性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结合中国传统中草药的应用实践,利用最先进的计算机化学信息管理手段,为中国的新药、天然产物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提供一种重要工具。
“CNPD”目前已收集了57 000多个天然产物,涵盖天然产物的37个类别。类药性分析结果标明,“CNPD”中有约70%的分子是类药性分子。
8 “非专利药仿制和医药中间体的信息情报数据库/Horizon Global”
汤姆森公司(Thomson)开发的世界领先的“非专利药仿制和医药中间体的信息情报数据库/Horizon Global”,具体内容包括世界范围内上市药物的上市情况、销售和专利,以及很多机密情报与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和供应情况等。通过使用“Horizon Global”可以调研特定产品的发展机会,寻找合作伙伴和医药原料、中间体的供应商,追踪竞争对手,并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全球范围内的获得专利许可的机会,同时通过对全球12 000多家制药公司的10 000种上市药物的活性成分来源、供应情况的分析能够定位自己的主导产品或新产品,从而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搜索引擎与网络营销分析师卜梓琴撰文对该事件做研究分析。以下为《“谷歌退出中国”事件影响分析报告》(简版)部分摘要。
二、对谷歌自身影响分析
(1)在中国搜索市场,谷歌在中国的份额约30%,甚至有些研究表明已达到40%,只居百度之下,在中国行业地位非常高;据CNNIC的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底我国网民达3.84亿,手机网民达2.33亿,此外不断尝试“线上”战略进行网络营销的企业数目也在不断增长,所以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若谷歌放弃已经占领的搜索市场份额十分可惜,若退出后再进入,相对难度系数就会提高。
(2)谷歌产品涉及浏览器、操作系统等多种,若谷歌其他业务继续进行,退出中国的搜索市场后其他业务会受一定影响。除非谷歌已经找到创新并能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或新方式以及比较成熟的推广方案,不然谷歌在中国退出搜索市场而布局其他领域,不论从现在市场份额、潜力以及整个互联网行业竞争度,其优势不如已经比较领先的搜索领域。
(3)谷歌若退出中国的“退出方案”相对比较棘手,可能会面临诉讼等,直接或间接对其他国家客户可能也会产生“心理阴影”。
(4)“谷歌考虑退出中国”消息后,谷歌在盘后交易中股价挫跌,直接影响谷歌目前的海外市值,但谷歌目前的举动受到全世界关注,展示其全世界IT互联网巨头地位以及重大影响力。
三、对谷歌客户影响分析
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Google(谷歌)在中国有中企动力、中资源、上海火速、广东时代赢客、北京紫博蓝、北京品众互动、杭州网通互联、苏州寰宇、郑州易赛诺、成都盘古、河北正日商务、济南搜索在线、江苏福网、扬州鼎捷、金华国盛互联、武汉龙腾、上海天擎、南京网赢、西安为华、温州中资富投、重庆智佳科技、广东天拓、天津互联在线、青岛爱搜、厦门亿资和宁波虎翼等二十六家授权商渠道商和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数万家大中小企业客户,这些渠道商与企业在“飞天横祸”中急需另谋出路,有些对谷歌依存度高的企业,或将造成巨大损失,而其他还未成为搜索引擎客户的企业选择范围缩小。
此外,众多中小网站流量会急剧下降,其谷歌广告联盟营收遭受巨大的打击,部分中小网站站长将蒙受损失。
四、对搜索引擎市场影响分析
(1)谷歌退出后的市场份额被争夺,百度、腾讯搜搜、搜狐搜狗、网易有道、新浪爱问、微软bing等多家搜索引擎进一步搜揽、竞争谷歌客户、员工、渠道等优质资源。
(2)中国搜索市场几乎被百度与谷歌占领,“谷歌中国或退出”消息后,百度股价上涨,原先的市场平衡存在被打破的风险。
(3)谷歌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端互联网企业,已经从搜索向操作系统、浏览器等其他技术高端不断拓展衍生,直接或间接促进着中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不断去拓展思路与技术创新,此前除百度外,国内其他搜索引擎表现均未超过谷歌,谷歌若退出,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鞭策作用”消失,不利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五、对网民影响分析
中国网民尤其热衷谷歌技术、谷歌产品以及谷歌企业形象,作为中国网民重要的搜索工具之一,若谷歌撤出,中国部分网民会感到不便,心理也会“受伤”。
六、其他影响分析
(1)谷歌在布局中国市场时遇到较高的公共关系阻力、内部沟通障碍等问题,这为其他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布局中国“本土化”战略提供借鉴意义;
(2)中国企业布局全球战略的氛围紧张;
(3)中国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需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从本质(技术核心)上把握主动权与主握权。
(4)谷歌退出中国事件在国内外以及其他领域,一定程度上引起包括互联网巨头雅虎在内的“连锁反应”。
七、谷歌入华盘点:
(1)2000年,谷歌开发其主站Google.com的中文界面。
(2)2005年7月,微软前高管李开复加盟谷歌,主管中国业务。微软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谷歌,双方于当年12月庭外和解。
(3)2005年8月,谷歌在中国推Adwords服务
(4)2006年1月,谷歌推出中国搜索引擎Google.cn
(5)2006年4月Google中文名“谷歌”
(6)2007年1月谷歌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始移动搜索本地化
(7)2007年3月谷歌与互联网协会主办”Internet+互联网世纪论坛”,进入中国首次业界大会
(8)2007年4月谷歌推出首款输入法——谷歌拼音
(9)2007年5月谷歌生活搜索
(10)2007年6月谷歌组建中国工程院
(11)2007年8月谷歌首次与合作伙伴共同“天涯问答”和“天涯来吧”
(12) 2007年9月谷歌取得ICP牌照
(13)2007年10月谷歌推出中国版手机地图
(14)2007年10月谷歌简网址G.cn上线
(15)2008年3月谷歌中国主页首次改版
(16)2008年5月谷歌收购256.com
(17)2008年8月,谷歌与巨鲸音乐合作推音乐搜索推出在中国的免费音乐下载服务,与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竞争对手百度抗衡。
(18)2008年9月谷歌浏览器Chrome支持中文
(19)2008年11月谷歌中国正式iGoogle个性首页
(20)2009年6月,央视连续曝光谷歌涉黄
(21)2009年9月,李开复从谷歌中国辞职,创办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谷歌委任刘允接管李开复的商业和运营职责。
(22)2009年10月,一些中国作家与行业组织指责谷歌数字图书馆收录其作品为侵权行为,并表示可能起诉谷歌,持续至今谈判无果。
(23)2010年1月,谷歌宣布不再接受对其中国搜索引擎的审查,有可能撤出中国市场。
八、关于我们:
1、:本报告编制机构,是我国最早创办、也是目前唯一家以专注研究与传播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网络营销、中小企业等为己任的第三方机构。通过在线平台(b2b.toocle.com),研究中心日均各类行业动态稿件、分析研究文章与行业报告数百篇,每日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百余万电子商务相关用户群体访问。经三年多积累,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研究机构和新兴传播平台。
2、联系分析师:卜梓琴:搜索引擎与网络营销分析师;重点研究分析搜索引擎、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网络推广、搜索引擎优化等互联网应用领域TEL:0571-85337326;E-mail:bzq1@netsun.com;MSN:zjyhshdf@163.com;详情访问研究中心网站:b2b.toocle.com。
3、相关报告:
·《“百度被黑”事件分析与对策研究报告》(点击下载报告全文) new
·
·《我国境内资本市场媒体宣传功能研究报告》(点击下载报告简版) new
·
·《2010中国电子商务100位CEO调查报告》(点击下载报告全文) new
·
·《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点击下载报告全文) new
·
·《中国互联网外资控制调查报告(2009版)》(点击下载报告全文) new
·
·《金银岛网交所“仓单交易”B2B模式案例分析》(点击下载报告全文)
·
·《中国制造网综合型外贸B2B平台模式案例研究》(点击下载报告全文)
·
·《2009年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调查报告》(即将,敬请关注)
·
·《2009年全球买家网络采购调查报告》(即将,敬请关注)
·
·《2009-2010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调查报告》(即将,敬请关注)
·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调查报告》(即将,敬请关注)
·
·《中国电子商务与会展业融合调研报告》(即将,敬请关注)
·
·《中国B2C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建设研究报告》(即将,敬请关注)
·
·《中国电子商务之都B2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敬请关注)
·
·《2009中国中小企业搜索引擎应用调查报告》(即将,敬请关注)
·
·《2009互联网大事与大势年度盘点报告》(即将,敬请关注)
·
为高效地开展公司的工作分析,科学准确地对公司所属部门和所属岗位进行工作分析,特制订本计划。
二、计划的目标
1.对公司所有部门进行科学的部门工作分析,制订各部门工作说明书。
2.对所有岗位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制订各岗位的职务说明书。
3.建立规范的工作分析标准和流程。
三、计划职责
该计划主要由人力资源部经理负责,各部门相关人员予以协助。
四、工作分析的目的说明
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部为集团人力资源开发制定的发展规划,决定实施工作分析。此次进行工作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集团进行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的修改和制订,通过工作分析来了解集团分公司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关系及在此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术、能力,掌握各岗位的相关正确数据。
五、工作分析的用途说明
1.人力资源规划
2.人员招聘及甄选
3.人员任用及配置
4.薪资调查
5.薪资结构
6.员工培训及发展
7.职业规划
8.工作评价
9.职位分类
10.绩效评估
11.目标管理计划
12.工作流程分析
13.组织结构研究
六、工作分析的内容说明
根据集团分公司内部的实际部门设置与人员配置状况,此次工作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确认各分公司内部部门设置、各部门内部岗位的确认、岗位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及步骤、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关系、人员种类、工作技能等,最终完成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的制定。
七、工作分析的方法选取说明
根据集团分公司的人员配置情况,此次工作分析采取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
八、工作分析的相关流程说明
1.岗位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书的形成流程
· · · ·
· · · · ·
2.工作分析的流程
九、工作分析的步骤及相关人员、时间安排说明
1.项目小组的建立
工作分析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做周密的准备;不仅需要人力资源部各人员的团队行动,还需要各分公司行政人事部的协助。项目小组的框架图如下:
2.工作分析的步骤及人员时间安排
项目 对象 负责人 时间
1.1工作分析培训(部门和岗位两方面) 各分公司所属事业部总经理、分公司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 xxx 1—2星期(包括准备培训资料,拟定培训计划,视频培训)
1.2问卷填写培训(部门工作分析问卷和岗位分析问卷) 各分公司所属事业部总经理、分公司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 xxx 在发放问卷实时调研培训或者是视频培训
2.1工作分析问卷设计(部门工作分析问卷和岗位分析问卷) —— xxx
xxx
xxx 3—4个星期(包括分公司除总经理岗位外各岗位)
2.1员工填写问卷(岗位分析问卷) 各分公司部门经理、员工 各分公司行政人事部 3—5天
2.2各分公司部门经理审核问卷 各分公司部门内部员工 各分公司各部门经理 3—5天
2.3各分公司理审核问卷 各分公司所有部门经理及员工 各分公司总经理 5—7天
2.4各分公司所属事业部总经理审核问卷 各分公司所有部门经理及员工 各分公司所属事业部总经理 7—10天
2.5人力资源部收集问卷并整理 各分公司所有部门经理及员工 xxx
xxx
xxx 1个月—1个半月
3.1访谈题目设计 —— xxx
xxx
xxx 3—4个星期(包括分公司除总经理岗位外各岗位)
3.2确定访谈员工 各分公司所有部门骨干员工 xxx
xxx
xxx 访谈时实时选取重点岗位访谈员工
3.3人力资源部组织访谈并整理访谈信息 各分公司所有部门骨干员工 xxx
xxx
xxx 1个月—1个半月
4.1人力资源部综合整理工作分析问卷和访谈问题,撰写工作分析报告 —— xxx
xxx
xxx 1个月
5.1根据工作分析报告编写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书 —— 人力资源部、各分公司行政人事部 2—3个月
5.2各事业部总经理、各分公司总经理审核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书 各分公司所有部门经理及员工 各事业部总经理,各分公司 2—3星期
5.3人力资源部选取部分员工试用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书 各分公司所有部门经理及员工 人力资源部、各分公司行政人事部 1—2个月
5.4人力资源部进一步修订并最终定稿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书 —— 人力资源部、各分公司行政人事部 半个月
合计 —— —— 10—11个月
3.各调研分公司的选取及调研时间的确定
根据集团内部分公司的设置现状上来看,计划选取xx分公司(包括xx分公司),时间一个月;xx分公司,时间一个月;xx分公司(包括xx分公司、xx分公司)一个半月进行访谈调研。
4. 工作分析步骤详细说明
第一步:明确公司组织结构,对公司各部门工作进行工作分析。
(1)准备阶段:3月15号~3月22号
分析公司组织结构图;收集现有部门职责说明;明确部门分析要素;制作部门工作说明书模板。
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研究工作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确定工作进度表。
(2)调查阶段:3月23号~4月23号
编制各种调查提纲和问卷;根据具体的部门进行调查,主要与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经理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采取面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3)分析阶段:4月24号~6月24号
收集有关工作的特征及需要的各种数据,如规章制度、各人员对各部门工作的认识等。仔细审核已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创造性地分析、发现有关工作和部门的关键成分。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须材料和要素。对各部门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制作标准的工作分析表格。
(4)反馈运用阶段:6月25号~7月25号
对人力资源部制作的部门工作说明书进行讨论和定稿。运用部门工作说明书对各部门岗位进行工作分析指导与运用。
第二步:对各岗位工作进行工作分析;先对分公司部门经理以上岗位进行分析(8月上中旬),再对普通岗位进行工作分析(8月下旬)。
(1)准备阶段:8月20号~8月27号
确认工作分析方法;确定工作进度表;进行宣传,加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和定位;确定岗位分析要素。
制订工作分析规范,包括:工作分析的规范用语;工作分析项目标准书。
选择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有任职者、管理者、客户、工作分析人员以及有关管理制度。
(2)调查收集阶段:分公司部门经理以上岗位调查 8月28号~9月11号
普通岗位调查 9月12号~9月26号
确定工作调查方法,编制各种调查提纲和问卷;根据具体的岗位进行调查,主要与各部门经理和本职工作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收集有关工作的特征,以及所需的各种信息数据
收集任职人员必需的特征信息数据
采取观察法、面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3)分析阶段:分公司部门经理以上岗位分析 9月27号~10月11号
普通岗位分析 10月12号~10月26号
审核收集到的各种工作信息
分析、发现有关工作和任职者的关键成分
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要材料和要素
A.一般资料分析
(A)工作名称
工作名称标准化,按照有关职位分类、命名的规定或通行的命名方法和习惯确定工作名称。
(B)工作代码
各项工作按照统一的代码体系编码
(C)工作地点
(D)工资等级
(E)职务等级和岗位类型
B.工作规范分析
主要目的:全面认识工作整体。
(A)工作任务分析
明确、规范工作行为,如工作的中心任务、工作内容、工作的独立性和多样化程度,完成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使用的办公用具和材料等
(B)工作责任分析
通过对工作相对重要性的了解,配备相应权限,保证责任和权力对应。尽量用定量的方式确定责任和权力
(C)督导与组织关系分析
了解工作的协作关系和隶属关系。包括:直属上级、直属属下、该工作制约哪些工作,受哪些工作制约、在哪些工作范围内升迁或调换,协作关系等
(D)工作标准分析
(E)工作考评要素分析
(F)聘用条件分析
包括工作时数、工资结构、支付工资方法、福利待遇、该工作在组织中的正式位置、晋升的机会、工作的季节性、进修的机会等等
D.任职资格分析
(A)教育培训情况
受教育、培训程度,教育、培训经历、学历、资格
(B)必备知识
对使用的办公设备、操作规程及操作方法、 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安全技术、企业管理知识
(C)经验
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操作能力和实际经验。包括:过去从事同类工作的工龄和业绩等;从事该项工作所需的决策力、创造力、组织力、适应性、注意力、判断力、智力以及操作熟练程度
(D)心理素质
完成工作要求的职业性向,包括:体能性向,即任职人应具备的行走、跑步、爬行、跳跃、站立、旋转、平衡、拉力、推力、视力、听力等;气质性向、即任职人应具备的耐心、细心、沉着、勤奋、诚实、主动性、责任感、支配性、情绪稳定性等
(4)编制说明书阶段:10月27号~11月15号
将工作分析结果,以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工作说明书
公司中固定的、经常性的职位均应有工作说明书
按照统一的规格和要求进行编制
第三步:调整修改完善
对工作分析的所有结果进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用2个月(12、1两个月)的时间全面完善工作说明书,制订规范的制作、修改、操作流程,制订工作分析标准
十、工作分析项目的费用核算
实施该计划的费用主要包括差旅费,初步匡算,完成该计划预计需要xxx元。
明细项目列支如下:
项目 路费 住宿费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16)04-0001-03
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快速发展,信息化使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服务效率不断提升。但我国的电子政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1-2]。2014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在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中,我国排名第70位[3]。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各政府部门间对各自所有的信息不交换、不共享,从而形成信息海洋中的孤岛,即信息孤岛[4-6]。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大多建立和使用了较完善的信息系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7-9]。其中,由于诸多原因,许多系统互不兼容,自成一体,各个数据信息单独存放,不便于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极大地影响了信息效能的发挥。笔者就此问题对某地药品监管信息系统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在不改变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利用大数据平台治理信息孤岛问题及实现现有药品监管信息系统改造升级的对策。
1某地药品监管信息系统现状与问题
1.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承担药品不良反应资料的收集、管理和上报,目前使用的信息系统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该系统在获取外部系统信息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需查询实时更新的药品说明书方面的信息,但现有系统内不能提供实时更新的信息,工作人员只有利用外部零散的数据库资源查找信息;2)需查询药品生产企业及流通企业的主体资格、进货渠道、药品批号时,只能通过纸质件人工查找,效率不高;3)需查询药品使用情况、患者记录时,只能工作人员到医院去查询,与医疗卫生系统的数据库之间无信息共享,影响了工作效率。
1.2药品生产监管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承担药品生产、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依授权组织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GMP)认证,承担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核发工作。目前使用的系统是药品生产企业许可系统和GMP认证系统,该系统在获取外部系统信息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GMP认证和生产许可时,需查询企业在药品注册部门注册的药品品种信息和工艺信息,目前本部门与药品注册部门的药品信息还未共享,现场检查时是根据企业提供的工艺资料进行核查,但该资料可能与企业在药品注册部门注册的信息不一致。GMP认证检查中的缺陷仅包括了该缺陷类型的结果说明,药品生产监管部门需要了解更详细的检查结果说明时,目前尚无这些信息。在确定抽检企业对象时,可能需要对在较短时期内发生多次不良反应的品种进行重点抽查,但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不能实时传递到抽检计划部门,且未形成针对抽验计划需求的专题分析报告,不良反应监测部门技术支撑能力尚未充分实现。对于国家总局指定抽检项目的抽检结果,直接上报了国家总局,未形成本地抽检结果数据库,不利于利用历年抽检结果的对比分析来确定需要本地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企业,变被动监管(国家总局下达任务)为主动监管(主动抽检)。
1.3药品注册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承担药品、药用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注册工作,承担药品再注册及不改变药品内在质量的补充申请行政许可工作。其使用的是注册受理审查管理系统,该系统在获取外部系统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药品再注册时需企业提供GMP认证情况,但目前只有纸质报告在部门间传递,信息传递与分析效率不高;2)药品再注册时需企业提供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情况报告,目前也只有纸质报告在传递,信息传递与分析效率不高;3)药品再注册时需企业的生产资质、生产范围等,但目前药品生产监管部门尚无关于本地药品企业主体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信息难以共享,影响了工作效率;4)还未建立药品再注册信息数据库,对本年度已再注册企业及药品、剩余未注册企业及药品、应注册时间等信息无法进行动态统计,不便于对本年剩余工作量进行预判,也不便于对应再注册企业进行提前通知与催告。故药品再注册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需有本地药品品种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本地药品企业主体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作支撑。
1.4药品流通监管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承担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核发药品批发、零售连锁经营企业许可证等。其使用的是药品零售企业管理系统、电子监管网、特药网、药品零售企业抽检系统(本次调研主要考察了药品零售企业管理系统)。该系统在获取外部系统信息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工作中通过日常监管、举报投诉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等渠道来确定重点监管对象,但目前主要是根据纸质报告作人工分析,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系统,则可更科学、准确地确定重点监管对象;2)流通监管部门系统中无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经营企业的主体信息系统,仅有零售企业的主体信息,需补充完善。
2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孤岛治理对策
2.1信息系统改进策略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信息孤岛问题,笔者提出了构建基于本地化需求的大数据平台,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升级的对策,改进架构见图1。
2.2平台建设建议
2.2.1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促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平台建立药品基础信息数据库、医药企业主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医药企业行为基础信息数据库三大基础信息数据库,以促进各子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具体包括:1)建立本地药品信息基础数据库,即本地药品注册信息数据库,包括本地药品再注册相关的品种、工艺信息;药品说明书信息数据库,包括实时更新的药品说明书信息;本地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数据库,包括本地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估信息;本地医药企业药品流向信息数据库,包括本地医药企业药品供销存流向信息。2)建立本地医药企业信息基础数据库,即药品生产企业信息数据库;药品批发企业数据库,药品零售企业主体数据库。3)本地医药企业行为数据库,即本地药品企业抽检信息数据库,根据国家总局指定的质量抽检项目及本地的质量抽检项目的抽检结果,建立本地药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抽检结果信息数据库;GMP检查结果信息数据库,从GMP认证中心获取更详细的GMP检查结果信息。2.2.2利用共享数据为现有子系统增加功能模块在本地药品品种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本地药品企业主体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基础上,根据药品注册部门的需求,在平台上建立再注册信息分析与通知功能模块,对本年度已再注册企业及药品、剩余未注册企业及药品、应注册时间等信息进行动态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本年度剩余工作量进行预判,对应再注册企业提前通知与催告,该功能模块由药品注册部门进行使用与管理。2.2.3基于平台共享数据新增子系统基于平台的共享数据,在平台上新增本地医药企业信用监管与评级系统。从本地药品企业行为数据库和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数据库的信息中,提取本地医药企业违规行为信息,对本地医药企业进行信用监管与评级,最大程度地利用共享后的大数据信息。
3结语
在不改变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情况下,要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需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及改进升级现有信息系统[10]。具体措施:一是在平台上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基础信息数据库提升现有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性;二是在平台上利用共享数据为现有子系统增补新的功能模块;三是在各子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基于平台开发新的子系统,最大程度地利用共享后的大数据信息。本次调研结果对于利用大数据平台对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升级具有借鉴意义。作者简介:罗莉(196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药品安全监管,(电话)023-68810518;陈勇(1969-),男,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药品安全监管,本文通讯作者,(电话)023-63739997。
参考文献:
[1]薛明轩,杜晓翠,杨思思.大数据下我国电子政务的变革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10):107-110.
[2]吴昊,孙宝文.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实证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5):123-127.
[3]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国家行政学院.2014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电子政务成就我们希望的未来[Z].2014:80-81.
[4]符晓薇.如何走出电子政务信息孤岛[J].商业时代,2005(13):81-82.
[5]罗卫.电子政务“信息孤岛”新探———基于信息生态的视角[J].情报科学,2013,31(1):31-35.
[6]李希明,土丽艳,金科.从信息孤岛的形成谈数字资源整合的作用[J].图书馆论坛,2003,23(6):121-123.
[7]陈锋.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启示[J].中国药事,2008,22(11):969-970.
[8]潘丽霞,徐信贵.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信息公开[J].中国行政管理,2013,334(4):29-31.
一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及影响
(1)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日渐频繁
表2.1显示,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调查及最终反倾销措施在逐年增加,这种趋势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表2.1入世以来美国对华纺织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数目比较
年份
反倾销调查
最终实施反倾销调查
对华发起数
对华纺织品发起数
对华纺织品发起数所占比例
对华发起数
对华纺织品发起数
对华纺织品发起数所占比例
2002年
11
8
2003年
11
11
2004年
6
5
2005年
6
1
16.67%
2
1
50%
2006年
3
1
33.33%
3
1
33.33%
2007年
14
1
7.14%
12
1
8.33%
2008年
15
13
2009年
22
2
9.09%
10
2
20%
2010年
11
3
2011年
20
5
合计
119
5
71
5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贸易救济网整理
2002年到2004年没有反倾销案件,而从2005年开始美国对华纺织品开始反倾销,主要原因是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在2005年1月1日之后,纺织品配额将被取消,从而导致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贸易额逐年增长。2002年的出口总额是617.69亿美元,2004年是973.85亿美元,而到2005年则突破了1000亿美元,并且其后每年以超过200亿美元的规模递增,因此,美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而对中国的纺织品进行反倾销措施。
(2)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立案商品种类繁多
我国纺织业遭遇美国反倾销指控的产品范围相当广泛,几乎涵盖了纺织产品的所有领域,已从传统的各种原坯布、纱线及织物发展到各种面料,麻绳、鞋类,服装配饰等产品领域。
(3)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税率高
由于中国纺织企业对国际反倾销规则不熟悉,反倾销抗辩意识淡漠,经常被施以不公正的裁决,受高额反倾销税的限制,遭受严重损失。美国对我国立案的纺织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较高,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百,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削弱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表2.3入世后美国对华反倾销立案产品终裁征税案件中反倾销税率统计
终裁时间
产 品
获 得 分 别 裁 决 待 遇 企 业 数
分 别 裁 决 企 业 税 率
普 通 税 率
2006年
艺术画布
2
77.90%
264.09%
2007年
聚酯短纤
2
3.47%~4.86%
44.30%
2008年
复合编织袋
3
74.7%
91.73%
2010年
电热毯
3
93.09%
174.85%
2010年
带织边窄幅织带
13
115.70%
123.83%~247.65%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网
二 应对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的对策
反倾销使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在美国市场遭受严重打击。虽然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在逐年增长,但是在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20.1%下降到2011年的13.1%。增长率从2002年的15.76%增长到2006年的25.18%,然后逐年下降,至2009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因为2009年美国对我国纺织品发起了两起反倾销诉讼,明显的抑制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对我国纺织品产生了极大的恶性影响,因此,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保护我国纺织业的利益。
(1)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非市场经济地位是我国企业遭受不公平待遇。容易被提起反倾销诉讼的重要原因, 因此,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是减少他国针对我国企业频繁利用反倾销措施,保护自身利益的有力武器,。我国政府和民众应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促使美国确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2)调整出口贸易战略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对美国纺织品企业产生很大的冲击,容易成为美国反倾销调查的对象。因此,我国应适当调整外贸增长的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走出去”战略,到美国投资建厂,扩大直接投资,产品可以在美国当地直接销售,有利于在美国市场上的扩张。
(3)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应诉
当美国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时,我国的企业应积极抗辩,聘请有经验的律师为我们进行辩护。争取对我方有利的结果。企业应严格遵守应诉时间,如果时限规定没有得到遵循,则很可能导致对我国企业不利的结果。企业在进行反倾销应诉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行业协会的作用。
(4)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多是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只能依靠低廉的价格打开市场,因此极易被怀疑倾销。所以我国企业要提高出口纺织品的科技含量、增加纺织品的附加值。
参 考 文 献
[1] 孟祺.中美贸易摩擦的应对机制[J].管理科学文摘,2004(11)
[2] 杜冬梅.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反倾销案实证及对策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王阳.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16)
[4] 王莹.新形势下我国纺织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J],商场现代化,2010(16)
[5] 刘燕婷.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与我国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浅析
攀枝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温庭海
摘 要
近几年我国软件外包产业飞速发展,通过软件外包,我国的软件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成长。因此,软件外包被视为软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并提出解决我国软件外包产业所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软件外包,产业结构 复合型人才
我国作为全球软件外包的新兴力量,近年来发展很快,。2010年,软件外包的规模更是达到了2750亿元。但总体上看,我国软件外包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承接业务的规模、水平还是质量都与印度等软件外包大国存在很大差距。我国软件外包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规模较小
中国与印度一样,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承接国际软件外包项目,但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快速发展,而中国多数企业规模过小,从事软件外包企业数量和从业人数量较多,但集中度低,在经营规模上缺乏实力强劲的软件外包企业,《2007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及人才调研报告》调研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软件外包实现收入约20亿美元,营业额少于1000万元的企业占76.9%,在1000万至5000万之间的企业占15.8%,超过5000万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3%。而印度已出现数家超过50000人、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美元的外包企业。
2.产业结构不平衡
我国的软件外包业务发展相当不平衡,在接包业务上,以ITO和BPO为主,KPO很少。据2010年工信部数据统计,我国外包业务在2010年额度达到约2750亿元,但是ITO和BPO则达到了95%的比重,而其他的比如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则只有约5%。总体上,我国软件外包企业承揽的是技术含量低的工序,如程序录入、单体测试等。而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比如创意、设计等智力密集型工序仍多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我国整个软件产业在IC设计收入方面只有3%左右。这种模式的附加值非常的低,这也是制约我国发展高端软件外包企业的一块软肋。
3.分布地区集中
分布地区上,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小城市较少。我国软件外包的分布地区比较集中,大都分布在沿海的一些发达的城市,在中西部地区则比较少。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大连、杭州、厦门、西安和成都等城市的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迅速,形成了规模较大、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备产业集聚的专业园区,吸引了美、日、欧等国和地区的发包商。而在其他的中小城市,软件外包业发展得相对较少。
4.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每年都要吸收大量员工,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创新型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预计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缺口每年约20万人,而且缺口量正以每年2 0% 的速度增长。外包人才的缺口从结构层次来看,不是局部的人才短缺,而是全方位的供应不足。
另外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人才结构也不不合理,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即底部程序员与顶部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管理人才少,中间软件项目工程师太多的局面,不符合产业需求的“金字塔型”结构。国内软件外包行业不仅缺少掌握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外包工程师,也缺少具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够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更缺少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
推动我国软件外包行业发展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决定一个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优良的投资环境。我国政府应努力为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开、公平的经营环境。既要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投资于我国软件外包产业,不断的鼓励外商在华设立高水平的软件研发中心,鼓励国内软件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合资或合作。
2.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最制约我国软件外包行业发展的瓶颈就是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复合型人才,既有计算机技术的业务能力,又能与国外客户交流沟通,还具备一定管理水平的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应该不断完善高校的教育体制,打破原来学校教育和企业需要相分割的状态,从而把学校教育与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点对推动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软件外包企业不断接到关于知识产权的控诉,这也影响到我国承接欧美国家的外包业务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不断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并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合力,以推动我国软件行业的良性发展。
4.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我国软件外包企业的普遍缺点是规模过小,我国规模最大的东软集团从事软件外包的人数也不过4000多人,外包合同额2006年仅1亿美元。而印度的TATA公司拥有3万多名员工和2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所以中国的软件外包公司要具有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对分散的企业进行整合,从而形成集群规模优势。这样才能提升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5.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
我国软件外包产业涉及的领域普遍很广,包括电信、电力、保险、行政、交通、物流、传媒、制造业等多个行业,但是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做得非常优秀。我国的软件外包行业在国际范围内没有明显的独特之处,这也影响到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和市场定位。事实上,俄罗斯在高档软件和装嵌软件的外包业务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埃及则重点突出欧洲语言呼叫中心的业务,新加坡因为具有完善的安全和法律体制,使其在承接高安全性外包业务时更有把握。我国软件企业如何准确定位我们的目标市场,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外包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正吸引着全世界软件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受到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因此探索我国软件外包发展的道路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需要我国政府、企业、社会广泛参与,才能促进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更好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杨咏.论我国的软件外包服务[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
[2]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宏观分析报告[R].
一、《电子政务概论》课程现状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政务专业在2004年招收第一届高职生,自2007届开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就开设了《电子政务概论》这门课程,至今已完成十一届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该课程在大二上半学期开设,是电子政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解电子政务基础理论知识、政府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电子化、政府公共服务的电子化及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等知识。电子学院电子政务专业所开设的《电子政务概论》课程周学时4学时,共15教学周,共计60学时,没有安排实践课时。
二、《电子政务概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教学师资不足、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不高,等等,特别是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电子政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培养既掌握相应的公共管理理论的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和政务软件的复合型人才,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其要求。因此,《电子政务概论》教学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是传统的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内容较多,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简单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足矣,最多就是使用多媒体,举一些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主,指导思想上以注入式为主,启发式少,讨论式少,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参与度低,在功能上以知识传递、灌输为主,运用单一的讲授方法多,而运用多种有利于培养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的方法少,特别是运用讨论的方法、独立实验的方法、社会调查的方法、研究的方法少。
三、《电子政务概论》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1.以社会调查形式的教学模式
社会调查是公共管理学专业常用的教学与研究方法,主要形式有问卷调查、结构化或非结构化访谈等。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可以了解书本和课堂上无法直接传授的社会现实状况,并能够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电子政务概论》中也有多个环节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比如去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市民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办理网上行政审批事项的市民等。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市民服务中心下设工商、国税、地税、公安,四个分大厅,我们把学生分为3三人一组,每个小组人选一个大厅的任意业务,可以应用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社会调查,最后得出调查报告,报告内容要反映出这项业务政府是怎样进行创新的。
2.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以第五章《政府公共服务的电子化》中政府门户网站这个内容为例说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政府门户网站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现状,网站运行,功能及作用,等等,使学生掌握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模式、发展阶段和运行原理。授课步骤为:分组任务、多轮讨论、评分总结、分析评价。
(1)分组任务
将学生分为六人一组的小组,全班约为七个小组。选择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南京、杭州七个政府门户网站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分别负责一个城市。各组组员在课前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包括设计特色、用户友好、信息交互、政务公开、网上事项、改进建议六个方面,并在课堂上向其他小组进行介绍,每组十分钟时间。
(2)多轮讨论
各小组将自己所负责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首页打印在A3白纸上,做成海报。首先,小组对自己负责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进行评价,内容分为设计特色、用户友好、信息交互、政务公开、网上事项、改进建议六个方面,组员将评价结果写在彩色便笺纸上,并贴在打印着网站首页的海报上。然后,各组轮换,进入对下一个城市门户网站的讨论及评价,并分别将评价意见用彩色便笺纸粘贴在相应海报上。通过轮换,每组都对各个城市网站进行相同的讨论和评价。
(3)评分总结
各小组对上一轮贴在海报上的便笺纸进行整理,归纳信息,并进行总结,将本组城市门户网站设计特色、用户友好、信息交互、政务公开、网上事项、改进建议六个方面的总结和其他组给出的评价总结整理形成最终城市门户网站分析报告。然后每个小组按照设计特色、用户友好、信息交互、政务公开、网上事项五个方面分别对其他小组负责的城市门户网站进行评分,各项最高分为20分,满分为100分。评分完成后,对各网站所得分数进行加总,选出得分最高的网站。
(4)分析评价
以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为重心
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重要基础设施,于2015年11月26日上线运行并与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围绕服务江海联运服罩行慕ㄉ韬透酆郊喙芊务,平台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夏宝龙同志赴平台指导时指出“要攥紧拳头,集聚市场信息资源”;时任浙江省长的李强同志在调研平台时指出“要提高定位,打造全国最具权威的江海联运数据平台”;时任舟山市委书记的周江勇同志作出批示“要继续努力,切实提高实际影响力和成效”;胡旭明局长在调研时指出,“要集聚整合长江沿线物流、经济信息,江海河联运信息,做实服务,产生经济价值。” 2016年12月18日,江海联运信息平台与马鞍山港实现互联互通,马鞍山江海联运子平台同步上线运行。2016年1月至11月,该平台累计交换江海联运数据超过51万条,接入舟山企业85家、长江企业和单位23家,有48个国家,国内31个省(市)、123个地市的用户访问平台,访客达35774家。
完善江海联运数据交换平台。依托港航EDI系统,重点对江海物流数据的交换格式、交换频率和方法进行了统一。《江海联运数据交换技术规范》、《江海联运数据公共代码集》、《江海联运数据港口代码集》、《江海联运数据船舶、货类代码集》在与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中已成功应用,目前正推广应用于与马鞍山港的互联工程,为今后与其他长江沿线港口的数据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
江海联运信息互联取得阶段性成效。2016年1至11月,与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累计交换数据超过51万条,内容涵盖港口、船舶等10大类江海联运信息数据。12月18日,与马鞍山港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海进江、港口、航运、船舶4大类数据资源交换共享。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确定了基于EDI中心的互联方案,已于11月初正式启动具体实施工作。与宁波舟山港集团进行了4次对接交流,初步形成了江海联运数据交换共享内容和技术实现方案。与武汉新港开展了3次现场对接,基本达成数据交换和平台共建合作意向。
深化企业应用和服务。一是开展企业培训。对全市403家港口、航运、等港航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层人员培训,培训人数超过1100人次。二是进行应用推广,借助港航综合监管与服务信息平台升级为省级平台的契机,面向全省11个地市的港航管理部门和重点港航企业进行推广,在调研和对接期间,向武汉、马鞍山、南京、张家港、太仓等长江沿线港口宣介,扩大平台的影响力。三是提高海进江物流动态、港口调度、船舶引航、长江水运、港航气象等信息更新的实时性,丰富平台门户网站公共服务信息。四是完善企业生产管理服务功能,实现了船舶、港口、货物信息资源的共享,改变了企业间传统的纸质或传真共享数据方式。1-11月,船代、港口企业和管理部门共通过平台共享电子数据42731单,有效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四是开发政务服务功能,港航企业可通过企业空间网上申请港政、运政等19类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许可事项的网上申请、网上办理和网上反馈,方便了企业办事。截止11月底,有48个国家,国内31个省(市)、123个地市的用户访问平台,访客达35774家。
完善江海联运数据中心。江海联运数据中心汇聚整合了舟山、长航局和马鞍山港的数据,数据量超过210万条。从船、港、货三个维度,完成对境外货物流量流向、江海联运货物流量流向、航线分布、江海联运船型等10个主题数据的建模,编制了《江海联运信息资源数据目录》,年度江海联运数据分析报告框架已形成。
以智慧港航项目建设为抓手
该项目经过近2年的建设和9个月的试运行,于2016年9月21日通过了省港航局组织的竣工验收。作为该项目核心成果的港航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得到省局认可,升级为省级平台并已在全省推广应用,实现了所有港航行政许可和其他行政权力事项(行政许可19项、其他行政权力8项)的网上办理,并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张清单一张网”的要求实现和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无缝对接。
港航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整合了港航基础数据管理、危货作业审批、日常动态监管、年度核查核验等功能,通过查询平台信息,可以动态掌握全市港口生产情况,尤其是危货作业情况;及时掌握检测维护超期、年审超期、营运许可证超期的设施设备情况;及时掌握从业资格证过期的从业人员情况等,实现对港航企业经营资质、设施设备、从业人员、港口作业动态的全方位管理,方便了企业经营管理以及行业管理部门检查,提升了行业监管和服务的效率。2016年1至11月,已完成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嘉兴港、湖州、绍兴、舟山、台州、金华、衢州等11个地市的12局和重要企业的培训,共组织培训14次。截至2016年11月底,全系统共录入平台12317件,同步给浙江政务服务网12317件。
以信息网络及设施建设为基础
将原有的信息资源迁移到海洋政务云平台,降低信息化运维成本。搬迁至政务云机房物理设备共计55台,其中服务器共计40台,存储2台,光纤交换机6台,虚拟带库2台,交换机5台。搬迁至新大楼物理设备66台,其中服务器6台,网络及安全设备48台,机柜12个。政务云虚拟服务器共计申请212台,迁移虚拟服务器185台。
实施了内外网络建设工程,保障办公正常运行。完成新大楼5-13楼34台接入网络交换机的部署,核心交换机、视频网闸、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等13台机房网络设备安装调试;对网络链路进行无缝切换,共割接链路82条,其中外网4条、内网17条、监控视频链路71条,为全局提供了可靠、稳定的信息化运行环境;实施普陀、定海、新城分局视频会议系统升级改造,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
此外,还扩建港口视频监控系统系统,新建视频点7个、更新12个、接入企业建的21个,全市港口视频监控点达到252个,对外开放泊位、危货作业泊位视频监控率分别达到94%、77%。同时,对AIS船舶动态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对嵊泗、衢山、岱山、金塘4个基站设备进行了更新,新增绿华、岙山、六横3个AIS基站,全市AIS基站达到10个,信号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以信息网络安全工作为保障
开展港口视频监控系统失窃密隐患专项整治。针对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视频监控系统连接互联网,存在弱口令登录隐患,被台湾、美国等境外地区的远程IP登录并查看视频监控情况的问题,中心联合港口管理处对全市对外开放港口企业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组织市国安局、市公安局、市口岸办、舟山海关、舟山国检、舟山边检、舟山海事等部门专题研究防控措施,消除了200余路视频监控点的安全隐患,建立了全市港口视频监控系统管理档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保障G20峰会期间网站信息安全。组织力量对舟山港航网、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浙江船检在线、舟山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网开展安全检查、评估和压力测试,建立了日常巡检、值班值守、应急处置、信息通报等流程机制;组织应急处置演练,做到一旦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恢复,确保了G20期间未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提高了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我局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以舟山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主线,以提升行业管理、保障行业安全、服务港航发展为目耍深化智慧港航工程建设,推进信息化与港航生产、管理和服务全过程融合。
继续做好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行
一是加强研究,为平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借智借力完成顶层设计方案,进一步明确平台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建设路径和运营模式;梳理铁矿石、油品、粮食、煤炭四大货种江海联运一二程运输的业务流、信息流,研究平台功能优化和完善;跟踪国内外航运电商、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动态,研究吸收借鉴好的做法和经验。二是继续实施江海联运信息互联工程。深化与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马鞍山等信息平台的合作,推进与宁波等省内港口的信息交换共享,推动与武汉等长江沿线主要港口的对接。三是提升平台地位。加强与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的对接,2017年实现互联互通,争取成为分平台。四是拓展信息服务功能。研发港口企业、航运企业、企业通用应用软件,服务中小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联合舟山国检等单位,共同开发江海联运口岸信息服务功能;开发完善船盘、货盘功能,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五是深化江海联运数据中心建设。利用AIS、网络爬虫等技术,采集进出长江船舶、港口和货物信息,完善江海联运数据库;梳理完善江海联运信息资源目录,建立完善常态化江海数据分析机制,形成月度、季度、年度江海联运数据分析报告。六是推广应用,做好平台运营。整合信息中心、EDI中心、软件公司和合作单位的人力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合力做好平台运营;吸引舟山本地典型江海联运企业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协同开服务功能需求调研、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
全力抓好港航指挥中心运行
一是建立健全市局、分局两级联动工作机制。完善港航指挥中心值班制度、工作规范、指挥机制、反馈机制等相关配备制度,确保运作高效、有序,将指挥中心逐步渗透到业务管理中,发挥其在港航的安全管理、港口管理、航运管理、行政执法、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利用先进技术,提升指挥中心智能化程度。升级改造港口视频监控系统,搭建基于互联网的视频监控综合平台并向乡镇延伸,对重点区域进行高清视频改造,提高视频监控覆盖面,危货作业泊位监控率、对外开放泊位监控率达到100%,研发移动终端功能;加强与船讯网等单位合作,在重点区域布设AIS基站,扩大信号覆盖面,完善AIS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功能;建设港航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和港航应急指挥系统,将视频监控、AIS功能与港口、航运综合监管等现有业务系统融合,实现对港航运行的全方面监测、集中展示和信息服务功能,为港航日常监控、安全监管、非现场执法提供信息化支持。
三是建立日常运维机制。规范指挥中心各类运行系统、外场监测设施、硬件支撑平台等巡检和维护,落实日常值班监控和场地管理责任。
继续做好智慧港航工程建设
一是根据交通运输部《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指南》要求,建设舟山港口危险品安全管理系统,整合视频、AIS、GIS等信息资源,提升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安全监测、预警及事故应急反应处置能力,有效防控风险。
二是完善港航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争取港口动态监管、航运动态监管功能在全省推广应用。开发集装箱、国际邮轮、理货等管理功能,完善行政许可系统、航运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积极配合省局做好智慧港航二期港航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全省的推广应用。
三是开发港航运行监测和分析预警系统。一是证书到期预警,通过比对业务系统的数据,对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设施设备有效期、经营许可证有效期等实行失效前预警;二是实时监测港口企业作业申报动态,对成品油、化工品码头的高危作业行为进行预警;三是违规行为预警。对于通过视频抽查发现违法违规等行为,及时向分局和企业进行警示。四是突发事件预报,对于台风、大雾、雨雪冰冻恶劣天气等突发现象,及时向企业、从业人员传达预警信息和应急避险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五是AIS自动预警。通过分析AIS数据,对比预设数据,自动对港口作业未申报等行为进行警示。
完成港航EDI中心升级改造
中图分类号:F4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1-0013-03
一、精细管理的内涵
1.精细管理概念
精细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重在过程。它是源于二十世纪的日本,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在现代企业竞争中,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都意识到细节的重要,都认识到把管理或工作做精做细的重要性,“精细”已经成为竞争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精细管理也成为决定未来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精细管理作为企业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过程,是企业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精细管理不仅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成为一个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的必然选择。“精细”是一种意识,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理念,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2.浙江石油构建精细管理模式实践
从2002年开始,在体制上收不久,省、分、县三级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在企业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以及在成品油需求减缓、资源过剩、配置油进销价格倒挂的形势下,时任浙江石油总经理的海潮副总裁在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了“精心经营、精细管理”的精细管理理念,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与完善,浙江石油构建了精细管理模式的特色。
历任领导坚持“精心经营、精细管理”工作风格,在浙江石油全省系统所有企业管理工作中,大张旗鼓全面实行精细管理模式。浙江石油率先提出了构建精细管理理念的“四维度”模式,探索出构建精细管理方法的“三阶段”模式,归纳出构建精细管理方式的“六步法”模式,总结出构建精细管理评价的“三层面”模式。
在本文中,以上管理模式具体表现如下:在数质量管理上精耕细作,牢记“抓损耗就是出效益”,严把六关;在财务管理上精打细算,多渠道控制成本,努力降本减费;在零售管理上精心经营,推出神秘顾客调查制度大力提升服务;在安全方面精细管理,形成了一套“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强化于制”的安全文化体系;在考核对标方面,开展管理评价的“三层面”模式,精谋细划力争先进。通过构建精细管理模式,进一步降低零售损耗,进一步落实降本减费,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从而通过精细管理提升企业软实力。
二、构建精细管理模式主要内容
1.构建精细管理理念的“四维度”模式
“四维度”模式是指全面创导、领导风格、工作氛围、员工工作理念四个方面。
2.构建精细管理方法的“三阶段”模式
“三阶段”模式指事前谋划、事中控制、事后剖析三个阶段。
3.构建精细管理方式的“六步法”模式
“六步法”模式是指调研试点论证推广总结提高。
4.构建精细管理考核评价的“三层面”模式
精细管理评价的“三层面”是指机关部门、地市公司、县支公司。
三、主要做法
1.精耕细作,数质量管理严把关
浙江石油从领导到基层一贯高度重视数质量管理工作,“抓损耗就是出效益”这一理念深入每位干部职工的思想,而超耗治理是损耗管理的关键。根据构建精细管理方法的事前谋划、事中控制、事后剖析“三阶段”模式,主要做法有:一是制定详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应急机制;二是全程监控把好“六关”,即进油关、出库关、在途监管关、进站关、加油机计量关、全民监督关,确保销售油品100%合格;三是强化数量管理考核,做好总结与分析工作。
2.精打细算,控制成本多渠道
随着物价、人工成本的上升,费用的刚性增长几乎难以避免,浙江石油注重外拓思路,内挖潜力,积极开展“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活动,力争节约每一分钱,控制每一滴油品损耗,减少每一笔经济损失。根据构建精细管理方法的事前谋划、事中控制、事后剖析“三阶段”模式,主要做法有:一是强化预算管理,全面控制费用;二是细化费用管理,落实降本减费;三是建立垂直考核体系,强化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3.精心经营,零售管理出新招
为提升加油站规范化服务管理,浙江石油聘请了两家专业咨询公司开展了加油站“神秘顾客”访问制度,这在销售企业中也是最早开展该项工作的公司之一。根据构建精细管理方式的“六步法”模式:调研试点论证推广总结提高,主要做法有:一是通过调研撰写神秘顾客调查制度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二是在杭州、温州两个分公司开展试点;三是通过论证,该制度确实大大提升加油站服务管理水平;四是2009年在全省系统推广;五是进行总结,该制度大大提升了加油站服务水平;六是提高:逐步完善了执行办法。
神秘顾客调查是经过验证的一个良好的管理工具,浙江石油对加油站的管理会越来越受益于神秘顾客调查的开展,并会对管理方法带来一次新的变革。
4.精细管理,安全理念记心中
安全是石化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浙江石油在安全管理方面采用构建精细管理理念的“四维度”模式:即全面创导、领导风格、工作氛围、员工工作理念四个维度,具体做法有:一是全面创导:推行企业安全文化;二是领导风格:落实定点联系与畅通上下沟通渠道;三是工作氛围:率先推行HSE未遂事件报告制度;四是员工工作理念:推行安全生产十个“想一想”。
5.精谋细划,考核对标争先进
在加强考核方面,建立“三层面”精细管理评价机制。
一是对省公司机关开展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分别对省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省公司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省公司中层以下经营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及技能操作人员进行考核。二是对地市公司实施经营者考核奖惩办法。制定了《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对分公司经营者考核奖惩办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关键指标,并采用综合竞争力排名的方法。对地市公司经营者的考核中,考评内容包括经营规模与经营质量、发展能力和发展质量、管理工作及执行力、约束性指标四个方面。三是对县支公司实行“四项职能”年度考评办法。制订了《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支公司“四项职能”年度考评办法》。考评内容主要包括加油站网络发展和加油站管理、当地市场开拓和客户维系、当地政府部门关系协调、企业内部管理协调和安全稳定四个方面。
在紧抓对标方面,树立“三层面”你追我赶竞争意识。
一是省公司层面每月召开一次经营分析会议,都对要浙苏粤鲁豫冀六家省公司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各省公司对比分析寻找差距与不足,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追赶。二是地市公司层面对标管理主要分为每月分公司经营情况比较分析与每季度分公司经理会议工作交流与对比分析。三是支公司层面主要分为年经营量10万吨以上与10万吨以下两档进行比较。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类型支公司的考核相应有所变化。如陆上、沿海、内河支公司考核的指标侧重点有所不同;合资公司所在区域的支公司与其他支公司考核内容权重有所不同等。通过区分使各支公司的对标更科学合理,更具有比较性。
四、构建精细管理模式的成效
通过构建精细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取得的效果主要有:
1.2011年各项经营指标比2001年明显提高
2011年全年实现经营总量1311.7万吨,与2001年的668万吨相比,增长96.4%;其中零售量976万吨,与2001年的329万吨相比,增长196.7%;2011全年实现报表利润总额27.88亿元,与2001年的5.88亿元相比,增长374.1%;2011年营业网点总数2004座,与2001年的1422座相比,增长40.93%;2011年单站销量4812吨,与2001年的2314吨相比,增长108%;2011年万吨站总数272座,与2001年的35座相比,增长677.1%; 2011年全年运输损耗率为0.9‰,与2001年2.2‰相比,下降59%。
2.精细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在全省系统全面创导“精心经营、精细管理”工作方法,浙江石油从上至下都树立了精细管理工作理念,构建了精细管理理念的“四维度”模式,形成了精细管理方法的“三阶段”模式,塑造了精细管理方式的“六步法”模式,建立了精细管理评价的“三层面”模式,精细管理的企业文化全面形成,企业软实力大大提升。
3.数质量管理成效显著
油品综合损耗由2010年的0.02%,下降到2011年的0.01%,同比减少损耗3806吨,按市场价每吨9000元计算,可节约3425万元;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完成了油库数量管理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每年节约纸张500多万份;通过创新管理方法,规模使用自动计量系统,取消了加油站专职计量人员,使油库减少了1/3计量人员,同时也降低了60%的劳动强度;自销售公司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以来,每年都取得“计量损耗管理”争优红旗。
4.降本减费成绩突出
利用镇海炼化算山码头和管线,全年转输外采资源26万吨,既确保了市场资源不断档,又提高了物流效率,节约运费2600万元;注重内审监督融入企业经营全过程,对5万元以上项目,全部有审计人员参与,2011年全年累计减少开支5780万元。对全省801座加油站进行了油气回收改造,获得政府油气回收改造补助1700余万元;2011年,积极向各地税务部门做工作,共计减免水利基金等税费4600万元;全面实行单联发票,节约印刷费300万元;继续争取到省技术监督局授权开展计量检定,节约检定费用500余万元;2011年,浙江石油考核口径吨油费用为224元/吨,为销售企业最低。
5.获得多项企业荣誉
2011年在集团公司考核中公司获A级并位于销售板块第一名。在销售板块比学赶帮超活动中获得63面红旗,红旗总数与年度红旗数均列销售系统第一名。再次被评为“标杆企业”;连续14年被集团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在2011年销售企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二;荣获“浙江省十大领军企业”称号。
实践证明,构建精细管理模式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构建精细管理模式这项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精细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浙江石油将在总部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开展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探索与完善队伍建设、基础管理建设、激励机制等课题,为打造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公司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念怀:《精细化管理III——操作方法与策略》,新华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