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淡水鱼养殖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3 15:00: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淡水鱼养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淡水鱼养殖

篇(1)

中图分类号: S9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5.049

1 淡水养殖概念

淡水养殖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是内陆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的对象主要为鱼类,养殖的虾类有罗氏沼虾、海南大虾等,养殖的蟹类主要是河蟹。目前,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包括:青、草、鲢、鳙、鲤、鲫、鳊、鲂、鲮、非鲫等经济性鱼类。中国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2 淡水鱼养殖技术

按照水温分类,淡水鱼养殖一般可分为温水养殖、冷水养殖和热水鱼养殖。其中温水养殖要求水温在15℃~30℃之间,如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等;冷水养殖的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鱼养殖要求水温在18℃~30℃之间,热水鱼主要包含罗非鱼以及白鲳鱼等。

根据其他条件淡水养殖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养殖方式:流动水养殖及静水养殖;采用混养、单养或者套养方式;稻田养殖、河道养殖、池塘养殖、水库养殖等方式。

本文主要针对最常见的养殖方式――池塘养殖进行技术综述。

池塘养殖方式在我国境内是最普遍的养殖方式。据统计,池塘养殖占淡水鱼养殖总面积的60%甚至更高,其特点也十分显著,投资少,收益可观,见效快,并且相对稳定。根据相关标准池塘养殖又可分为经济型池塘养殖模式、标准化池塘养殖模式、生态节水型池塘养殖模式以及循环水池塘养殖模式,这四种养殖模式要因地制宜进行选择。

2.1淡水鱼池塘养殖技术管理

2.1.1池塘规划 新建的池塘养殖必须符合当地的养殖要求和规划要求,并且要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发展的需求而定。在建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选址的水文、水质、气候等因素。土壤和土质也是池塘建造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建造前要充分调查土塘状况,保水力、土质疏松情况,而且要检测土壤pH值,pH值最好在7~8.5之间,高于或者低于这一pH值都不适合池塘养殖。池塘位置选择同时也要考虑道路、交通、电力和通讯等因素。淡水鱼的种类不同池塘的面积以及深度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成鱼池面积在8~15亩之间,水深为2~3米,鱼种池面积在2~5亩之间,鱼苗池面积在2亩左右。

池塘的布局形式要根据实际地形而定,对于狭长的地带采取“非”字形布局,地势平坦的采用“围”字形布局。具体布局形式如(图1)所示。

2.1.2池塘清理 淡水鱼的每个养殖周期都需要对池塘进行深度清理或者休整。在池塘淤泥清理之后,池塘要进行晾晒,直到泥表面出现龟裂为止。如果利用塑料膜的鱼池应进行有效清洗和消毒。

2.1.3池塘消毒 池塘污泥清理之后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消毒要全面,不能留死角,清除病原体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体。池塘消毒的药物主要有漂白粉、生石灰、茶皂素以及茶子饼等。

漂白粉消毒:配比标准,每立方米的水中加入含有效氯25%~30%的漂白粉20克,这种配比可以有效杀死原生物菌和细菌等。

茶子饼消毒:利用茶子饼消毒时,需要对茶子饼进行粉碎处理,之后用水浸泡几个小时,按照每立方米的水撒入75克左右的茶子饼。

茶皂素消毒:茶皂素消毒的用量小于茶子饼,每立方米水中加入1~2克,即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生石灰消毒:根据土质的不同可酌情加减使用量,对于酸性较大的土壤可以加大生石灰的使用量。一般而言,每立方米的水中加入0.2公斤左右的生石灰,即可起到杀菌作用。

消毒过程中不要忽视养殖中所使用的器具,这是消毒重点之一,器具上寄生大量细菌,如若消毒不彻底,对于接下来的养殖会产生负面影响。

篇(2)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3-105-02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水面面积较多的国家之一,总面积约为2 000万hm2,其中可供鱼类养殖的面积约占1/3。我国的水产品消费中,鱼类占50%以上;在消费的鱼类产品中,消费量超过200万t的有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和草鱼,这5类大宗淡水鱼占淡水鱼消费量的70%以上[2]。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养鱼先养水,良好的水质环境是实现水产养殖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之一[1]。而适宜的水温不仅是鱼类自身生长、繁殖及抵抗疾病等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水温在水产养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因此,了解水温变化规律及其对大宗淡水鱼水产养殖的影响,对指导淡水鱼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1 淡水鱼养殖水体夏季水温规律

夏季水体温差变化较小,水体温度受当日及前5d气温的影响较大。邓爱娟[4]等研究发现,对当日平均水温预报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前1d的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其次是当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且表层水温日变化大于深层水温日变化,深层水温更趋于稳定,浅层水温较深层更易受到当日的气温影响,深层水温则更易受前1d气温影响,体现了深层水温变化存在相对滞后性。马建波等[1]研究发现,水体昼夜温差较小,水深0.5~2.0m温度差小于5℃,白天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温逐渐上升,并在气温达到最高点后约1h,水体温度达到最高值,说明当日水体温度升高相对气温存在滞后性。

2 水温对淡水鱼的生理生长的直接影响分析

水体温度是水生生物环境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淡水鱼类是冷血动物,其体温及一系列生理活动均与水温的高低有密切关系[5]。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体温,并对其生存和生长产生影响。各种鱼类都有其自身生长的最适温度及适温范围,我国南、北方的主要大宗淡水鱼类有鲤、鲢、鳙、鲫,其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4±4)℃,产卵适宜水温18~30℃,最适温度为(25±3)℃。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可以加快鱼类的代谢强度,增加鱼类的摄食量,加快生长。上述鱼类在水温低于15℃和高于32℃时食欲降低,生长缓慢,水温低于10℃时,摄食量急剧减少,低于5℃停止摄食[6]。

淡水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其生长速度不同,在不同水域(水温)生长速度也不同。性成熟前,生长最快,水温高,性成熟早,生长速度提前减慢。因南方水温高,铒料生物丰富,淡水鱼生长期长,长江、珠江种群生长优于黑龙江,但珠江水温高,性成熟早,生长速度提前减慢,故长江种群>珠江种群>黑龙江种群[7]。

因此,采用水积温结合鱼类的生理习性,可判别各地热量资源对鱼类生长的适用性,有利于实现鱼类的快速生长及较高的经济效益。

3 水温对淡水鱼的间接影响分析

3.1 水温对水体中溶解氧、pH及氨态氮等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水体中溶解氧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溶量均与水温有关[6,8]。夏季水温升高,鱼类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大,由于浮游生物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水中溶解氧也随之发生变化,晴天较阴天含氧量高,白天较夜晚含氧量高,晴天下午含氧量最高,黎明前含氧量最低,当水中溶解氧量低至0.3mg/L,鱼类即开始死亡。因此,夏季应特别注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可采用增氧设备增氧,使水中溶解氧量保持在4mg/L左右。另外,水温还是影响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子[8]。温度较高有利于水中植物及浮游生物生长,而水中pH变化主要由水中CO2的含量变化引起,白天植物及浮游生物在光合作用下消耗CO2的速度大于鱼类等生物因呼吸产生的CO2的速度,pH值上升,晚间光合作用停止,CO2含量快速上升,pH值随之下降。含氮有机物分解,水生生物(包括鱼类)代谢以及反硝化细菌还原可以产生水中氨态氮,水中氨态氮含量与pH及水温成正相关关系,氨易溶于水,并对鱼类有毒害作用。因此,夏季高温时可以采取降低养殖密度、减少饲料喂养次数以及换水等方法,对水中的氨态氮加以控制。

3.2 水温对鱼类感染疾病的影响 夏季由于水温高,水质较肥,水中病原体大量繁殖,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池水负载量大,可能会降低鱼类本身抗病能力,使其干扰病原菌[9]。进入高温季节后,淡水鱼类易发暴发性出血病,该病是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弧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水温持续在28℃以上最易暴发流行,感染早期鱼体体表各器官均出现轻度出血,严重感染时,鱼体体表严重充血。因此,必须做好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药物消毒、换水保持水体清洁;降低养殖密度;使用质量较好的饲料或适当减少饲料投喂;使用增氧机及时降低水体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含量[10]。

4 结语

综上所述,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投饵施肥多,最易导致水质变坏;同时水温高,寄生虫与致病菌大量滋生,易引起淡水鱼暴发性疾病的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对夏季淡水鱼养殖进行科学管理,包括水质状况的检测以及鱼类疾病的监控等,这是实现夏季淡水鱼养殖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马建波,蓝宗坚,李永锋,等.大宗淡水鱼夏季混养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的昼夜变化[J].河北渔业,2011,03:15-19.

[2]刘佳.我国淡水鱼产量将会持续增长[J].农业知识,2014,15:14.

[3]张志勇,张志伟,张曹进,等.江苏南部沿海养殖池塘水温时空变化规律研究[J].海洋通报,2010,06:674-677.

[4]邓爱娟,刘敏,刘志雄,等.洪湖地区养殖鱼塘春夏季水温变化及预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61-68.

[5]童裳亮.鱼类生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83-292.

[6]叶建生.养殖水环境因子对淡水鱼类的影响[J].渔业致富指南,2008,09:26-27.

[7]李思发,王瑞霞.长江、珠江水系鲢、镛的性成熟速度及其遗传分析[J].水产学报,1990,03:189-197.

篇(3)

该场年产虹鳟约600吨,每年的用水费用大约为2000英镑。养殖排放水需经环保部门检测总氮、总磷和悬浮物等指标,达标后才允许进入湿地净化处理。湿地和养殖池塘面积比例达到1∶1,经湿地净化处理,悬浮物总量明显下降,总氮和总磷降解80%。

2.荷兰Wangnigen大学欧洲舌鳎养殖试验渔场

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模式:以3个池塘为一组,1个池塘生产欧洲舌鳎、1个养殖贝类、另一个种植藻类。要求养殖用水达标排放,并按人的生活用水排放量标准核定排污费。该养殖场共有12000米2,每年收取相当于23人废水排水量的排污费。

3.匈牙利Jaszkiser现代渔场

是集养殖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精养渔场,主要养殖鲤鱼。整个渔场的生态养殖布局有11个3亩左右的养殖池通过独立的生态进排水沟渠与1个约360亩的湿地净化池相连,构成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

4.池塘高密度循环流水养殖

吴江四大家鱼国家级良种场将一处池塘分为套养池和主养池,主养池一端设置有将套养区内的水引入主养区的增氧推水装置,另一端与沉淀池相通。沉淀池底部设置有将鱼类粪便和残饵等收集至集污塔内的处理装置。

二、大宗淡水鱼池塘循环水养殖研究

1.净化池中种植的水草筛选

在净化池中种植芦苇、菖蒲、再力花、千屈菜、凤眼莲、睡莲、藨草、菹草、狐尾藻、空心菜等水草,并将它们进行实验比较,得出在相同使用面积的前提下他们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差异(图1)。

2.微生物净化水质技术研究

实验表明:复合芽孢杆菌对试验水体总氮下降显著,同时对试验水体氨氮去除显著;EM菌对试验水体总氮、氨氮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

3.池塘固定化微生物净化技术研究

固定化材料:弹性生物填料(生物刷,长度1米,每立方米44根)。微生物的来源:土著微生物,外源性微生物采用固体浓缩型(以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为主)。固定化微生物净化效果:(1)生物刷可将池塘水体中103数量级的细菌提高到菌膜上106以上的数量级,外源添加微生物可比池塘土著微生物提高10倍的附着量。(2)水面下50厘米处主要富集了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以好氧为主的菌群,近底层50厘米处主要富集了以反硝化细菌等兼性和厌氧微生物为主的群落。(3)对水体总氮、总磷、氨氮、亚硝酸盐、COD的处理效果明显,特别是池塘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对于控制水质富营养化效果较好。

4.生物浮床水质净化技术研究

当生物浮床在养殖池塘水面覆盖率为7.5%时,可使水体透明度增高,氨氮、亚硝氮含量降低,养殖产量可提高20%,并能提高鱼肉品质。

5.背角无齿蚌对养殖池塘水质的净化特征研究

背角无齿蚌能够有效地净化养鱼水体水质。对氯化物、总氮、硝酸氮、总磷、铝、硌、铁、镍、锌和钼的最大降低(去除)率分别为90.9%、90.8%、24.1%、23.1%、23.4%、63%、78%、12.7%、100%、80.6%。

6.净化池塘和养殖池塘之间的关系研究

(1)按净化池塘所能承接的养殖池塘一次总排放水体计算:1亩净化池塘可以净化15亩养殖池塘,也就是养殖池塘和净化池塘的面积比为15∶1。(2)按养殖池塘所排放的污染物浓度降解力计算:1亩净化池塘可以净化7.5亩养殖池塘。这个比例我们只考虑了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而没有考虑净化池塘中的微生物、藻类,以及净化池塘的沉降和过滤等作用。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养殖池塘与净化池塘的面积比约为10∶1。

三、大宗淡水鱼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构建

1.大宗淡水鱼池塘三级净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一级净化:一级净化池以河道为主体,在河道两边种养凤眼莲、水花生,吊挂生物刷(进行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同时放养河蚌、青虾、花白鲢,形成一个天然的水质净化系统。二级净化:二级净化池是一个有一定面积的土池,在深水区设置浮床;在浅水区种植有多种水生植物,有浮水的、挺水的、沉水的,同时在池中也放养河蚌、青虾、花白鲢等动物品种。三级净化:三级净化池是一个浅水池塘,这里以挺水植物为主,种植有各种各样的挺水植物,同时也有一定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水生动物有河蚌、青虾、花白鲢等。以武进三级净化养殖功能小区主要养殖模式为例,从生态循环池塘养殖模式水质净化效果看,从三级净化出来的水质要好于水源的水质。经三级净化出来的水体,氨氮的去除率平均为60.49%,亚硝酸氮的去除率平均为86.51%,总氮的去除率平均为74%,总磷的去除率平均为68.5%,叶绿素(藻类)的去除率平均为73.67%。武进水产养殖场主养团头鲂,通过循环水工程建设、池塘生态环境营造、生态免疫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团头鲂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2.多介质层复合潜流湿地在池塘循环水养殖中的应用

湿地主体由上行-下行垂直潜流湿地复合而成,多介质层。复合湿地对于水体中氮、磷、农药、重金属等均有较为稳定的处理效果,处理能力为100吨/天,湿地和养殖池之比可达1∶90。复合湿地工程建设:管道铺设。利用混凝土整板技术建设好湿地池体部分,然后开始进行管道铺设,根据进水量进行打孔后布置在池体底部,利用青石对管道保护。第一、二层滤料填充。滤料层共为三层,底部两层分别为两种粒径的鹅卵石,先铺设较大粒径的鹅卵石,再铺设小粒径鹅卵石。粒径大小根据进水质量选择。第三层滤料填充。在小粒径鹅卵石上铺设粒径为2~4厘米的生物陶粒,陶粒种类繁多,应选择孔隙度较好的浮性陶粒,便于微生物膜的形成,也可富集较多的微生物。复合湿地植物种植:初期主要选择了三种植物作为种植对象,分别为再力花、美人蕉、梭鱼草。种植初期,用纱网打孔对植物进行固定,防止倒伏,待植物根系稳定后,去除纱网。因为三种植物长成后植株大小差异较大,植物在种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好间距。

四、大宗淡水鱼体系其他生态养殖模式集锦

1.鱼——藕互惠种养复合系统:该模式对改变漳泊湖渔场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生态观光水产示范基地,对改变过去鱼病成灾、药残严重、效益低下的现象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2.池塘青鱼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以“池塘生物浮床+生态沟渠”为核心构件,运用循环水调控技术建立养殖小区“四个一”工程化水质修复技术模式。

3.“上粮下鱼”和以稻田为净水单元的复合养殖模式:利用无机固定化浮板构建了水稻净化浮床,研究发现,水稻浮床对水体总氮、总磷净化效果显著,浮床水稻的单产为7103.6千克/公顷,比大田水稻减产23.33%。浮床水稻的穗长、每株有效分蘖、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为大田水稻的88.26%、85.95%、68.35%、88.22%和86.22%。

4.重庆综合试验站创新池塘水上立体式浮架,开展水上栽培、水下养鱼的“鱼菜共生”技术,被农业部确立为2013年、2014年农业主推技术,已推广6.2万亩。

篇(4)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淡水鱼养殖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淡水鱼的养殖密度在不断的加大,同时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样就使的在淡水养鱼过程中鱼病的防治已经成为淡水养鱼的重要工作。预防措施控制的不好就会造成鱼的产量下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二、当前我国淡水鱼养殖鱼病防治的现状

当前由于我国淡水鱼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的不断扩大,淡水鱼鱼病的防治现状呈现出了较为复杂的态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淡水鱼养鱼鱼病的发病频率以及发病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由于当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造成鱼苗的种质资源在退化,也就是说淡水鱼抵抗病害的能力在降低。同时,由于当前交通运输业较为发达,许多养殖户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将南方的鱼苗运输到北方来养,或者是将北方的鱼苗运输到南方去养,这样就造成淡水养鱼发病的频率越来越高,发病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经过粗略统计当前我国的淡水鱼养殖的病害主要有200多种,而且一旦发病大面积爆发,由此可见淡水养鱼病害已经是阻碍养殖户和我国淡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当前我国淡水养鱼的鱼病防治还是以治疗为主,预防机制和措施还不健全。这是淡水养殖户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发现鱼有病了才去治疗,根本没有什么预防机制和措施。平时不注意鱼病的预防和养护,淡水鱼自身的抵抗能力就若,等到发病再去治疗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有的养殖户大量的给鱼用药进行治疗,这样做容易造成鱼的大面积死亡,但是用药剂量小对于鱼病的治疗根本不起任何作用。综合以上我们分析的情况,可以很好的说明,我们的养殖户在淡水鱼养殖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预防机制,都是以治疗为主,这对于鱼病防治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当前淡水养鱼鱼病的防治忽略了养殖用水的环节。可以说水是鱼能够生存的关键。因此,在养殖淡水鱼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水质的控制。水质掌控好了,鱼就不会得病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持养殖用水的水质清新,不要把生活污水或者是工业废水排放到池塘当中,因为这些废水和污水当中含有很多病原微生物,一旦进入养殖用的池塘就会加速池塘水的恶化,这个时候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在水中要加入一些水质改良剂。另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池塘水中的含氧量,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中午多开增氧机,并且要保证水中含氧量的均匀程度。最后要注意观察水体的透明度,一般情况下池塘养殖用水的透明度应该保持在25厘米左右,并且要适时的为池塘注入新的养殖用水,这些工作对于保证养殖用水的水质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发病的主要原因

1、病原体及微生物的感染

主要包括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和呼肠孤病毒感染等。发病的初期淡水鱼的身体表面会出现充血等现象,通常体现在体侧、颈部、口腔等位置上,进而导致淡水鱼的食欲逐渐下降,在水中的活泼程度开始降低,病情严重的鱼体表会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眼球位置极度突出,腹部也开始逐渐膨胀,导致鳞片的竖起,开始排泄粘液便直至感染,最后死亡。同时还有一些带着病原体的鼠类、蛙类、鸟类直接吞食淡水鱼,直接或间接对鱼类造成危害。

2、营养调配不合理

在喂养淡水鱼的过程中,养殖户往往习惯使用单一饲料,喂养饲料的系数普遍偏高,从而导致了淡水鱼类的生长期长。这样不但制约了生产水平,而且导致了经济效益差,不利于淡水鱼的养殖等后果。再如过量投喂各种小杂鱼、每天不间断地强化喂养,特别容易诱发鱼类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导致鱼类自身的平衡性被破坏,从而得不偿失。在鱼类生长的水生环境中,注水不当也会导致鱼类得白头白嘴病、跑马病。

3、药物性的外在因素

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多外来的污染物或内部产生的病菌,可以引起淡水鱼重金属中毒,农药、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中毒,造成鱼肝组织变性、坏死。如果地下水收到严重污染,会导致淡水鱼的成长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淡水鱼养殖病防治技术

鱼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要以多方面进行防治,才能够有效,具体做法如下。

1、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是一种不污染环境并防止鱼病发生的有效方法。该法通过人工作用,调动鱼体自身的抵抗力,抵抗病原的入侵和干扰,从而战胜病原。鱼体免疫目前在国内使用的方法有注射法、口服法、浸洗法。其中,注射法免疫率最高,可达80%~90%。口服法次之,浸洗法仅能使10%左右的鱼体能获得免疫。在国外有较先进的喷雾加压法。免疫防病主要是预防细菌性和病毒性类鱼病,对寄生虫性鱼病和当今其他防不胜防的暴发性流行病,还缺乏有效的药物,在免疫方法和技术上也有待改进和提高。

2、生态预防

生态防病是一种方便、省钱、无副作用的防治方法,对水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防病可通过清除淤泥,改良土质、改良水质、控制病源、流行区域进行轮换养殖对象、流行季节采用避开发病高峰期等,创造有利于鱼类生长的水生环境来进行防病。目前对于草鱼出血病、鲤鱼痘疮病等已取得可喜效果。

3、改良品种提高鱼体抗病能力

放养优良品种不仅节省饲料,而且能加快鱼体生长速度,在抗病和对环境适宜方面,也有很大优势,如高产的建鲤、澎泽鲫等,的确对养殖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目前对品种的选育和良种的推广步子还较慢,就养殖的鲤科鱼类而论,通过审定且被推广的良种仅39种,鲤鱼15个品种,推广的覆盖率仅40%左右,有1/2以上养殖的种类仍是遗留下来的传统品种,有些已退化,有的在生长和抗病能力方面已占优势,应进行更换。

4、药物防治

正确合理地使用鱼药对鱼病的防治能起到积极作用。生产中常见的鱼病在药物的作用下得到了治愈。在饲养过程中药物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但也有多种鱼病在药物治疗下,效果并不明显。其中原因:一是没有掌握好最佳治疗时机,等到用药已晚;二是所用药物很难进入鱼体内发挥药效;三是所用药物数量与养殖面积、水深等情况的计算上有误差。目前在饲养过程中,施药方法主要是口服的内用药和全池泼洒的外用药;其他方法如注射法、浸洗法等在大面积饲养期间很难进行。口服药即便是药物对症,但因为病鱼食欲下降,很少摄食,因此药饵不易进入体内。外用药虽说能杀死水中病原,但这通常是群防群治的泼洒法。将水中有益微生物统统杀灭,往往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有的药物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5、其他防病方法

改善传统的饲养管理方法和改进落后的操作方法,合理配置饲料营养结构,使饲料营养更丰富、适口,避免营养性疾病发生,加大环保力度,控制水质污染,尽快建立和完善鱼病的检测制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科学的养殖方法会给淡水鱼养殖业带来新的商机,在进行科学管理养殖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身边的有利条件和资源,这样就能减少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养殖户不但要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还要根据养殖条件和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使我国的淡水鱼养殖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2、外部性状体型较大,常见为2~2.5千克。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眼大而圆,口上位,下颌坚厚、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侧线明显,前部略向上弯,后部横贯体侧中部略下方。鳞小,侧线鳞80~93枚。腹鳍基部至有腹棱;背鳍有强大而光滑的硬棘,第二棘最甚,胸鳍末端几达腹鳍基部;臀鳍长大,不分支鳍条3,分支鳍条21~25;尾鳍深叉形。体背浅棕色,体侧银灰色,腹面银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

3、食性①摄食频率高,在严寒的冬季及繁殖期间都照常摄食。②主要以鱼类为食,食物选择性很强,多为自然水域中上层小型鱼类。③随着个体的长大,食性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小个体主要以藻类、水生昆虫等为食,体长24厘米以上者,以鱼类为主要饵料。

篇(6)

1.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的养殖,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出现了两大特点:一是对高质量的水产品需求量增加,二是由季节性需求转变为常年需求。因此,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的养殖是适应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一是开发利用好现有的水产养殖品种(如鲤鱼、鲫鱼、武昌鱼等)。二是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如罗非鱼、黄颡鱼、鲇鱼、鲟鱼、淡水白鲳、罗氏沼虾等)。三是对养殖周期长、市场价格高、深受群众青睐的水产养殖品种(如野生鳖、黄鳝等),可因地制宜发展,逐步形成成规模化生产。

2.发展规模养殖。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大面积连片池塘养鱼,能够充分体现出规模效益。实施规模养殖好处很多:一是有利于水、电、路等生产基础设施的配套,为精养高产提供保证。二是有利于技术指导,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更快更好地得到应用。三是有利于饲料、鱼种等物资的供应,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费用。四是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3.开辟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饲料成本占整个水产养殖成本的70%左右,广泛开辟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是种草养鱼。草鱼的市场价格要比鲤鱼高得多,草鱼具有生长快、饲料易解决等优点,利用空闲地发展种草养鱼不失为一条致富捷径。二是渔牧结合。根据养鱼用肥的需要,保持适度的养猪、养禽规模,采取鱼畜结合、鱼禽结合等综合养殖模式,逐步建立起良性生态循环。这样,既能增加水产品产量又能节粮降本,大大提高水产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三是推广配合饲料养鱼,缩短水产养殖周期,达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

4.合理套养混养。一是套养鳜鱼、甲鱼、黄颡鱼等名优水产品种。二是套养鱼种。在养殖食用鱼的池塘中,同时套养鱼种,不需要增加饲料、肥料,不影响商品鱼的产量,培育出的鱼种供第二年放养,既能保证鱼种质量,又能节省开支。这样减少了购买鱼种的成本,相对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三是鱼、蟹等养殖水面套养青虾。四是合理混养。即实行鳖、乌龟、河蟹、青虾、牛蛙、美国青蛙等水产养殖品种与鱼类混养。既可以鱼为主,也可以鳖、蟹、虾等水产养殖品种为主,利用二者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充分利用有限的水体资源,提高单位水面的经济效益。

夏天福

篇(7)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1.鱼病发生的原因分析

由于病毒或有害微生物侵入鱼的体内,扰乱了鱼的正常的生命活动,从而导致鱼生病。鱼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养殖水环境、生物因素、鱼自身内在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

1.1水环境的因素

众所周知,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最为基本的环境条件,若水质污染严重或者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过低,PH值不适宜等将会直接影响到鱼的身体健康。此外,若池塘底部的淤泥过厚,水中的残食、粪便等过多时,便会向水中散放出有毒的气体,当这种气体的浓度过大时,便会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生活,从而导致其产生疾病。另外水温也是导致鱼病产生的因素之一,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是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若水温突然发生较大的变化,鱼的身体难以适应,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

1.2生物因素

一般鱼病是由某些有害微生物传染或者入侵鱼体内而造成的,我们又将这些导致鱼病的微生物称之为病原体。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粘细菌、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等,其中植物性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霉菌、粘细菌等,这些由微生物引发的鱼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也称之为传染性鱼病。而其他的均为动物性病原体,往往称之为寄生虫,因他们而引发的鱼病则称为寄生性鱼病或者侵袭性鱼病。

此外,水蛇、水鼠、水鸟、蛙类、凶猛鱼类、水生昆虫、青泥苔、水网藻、水草等,有些直接对鱼类的生命造成威胁,有些则会传播病菌而威胁鱼类的正常生存。

1.3鱼自身内在因素

鱼自身一般都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抗病菌的能力。有时候,若只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者只有病原体的影响,不一定能使鱼类发生疾病的,另外还要看鱼体对环境因素或者某一种病原体的敏感程度怎么样,如果,鱼体对病原体不太敏感或者具有免疫能力,鱼就不会发生疾病。而反之,如果鱼体对病原体较为敏感,那么,就会在病原体的作用下产生疾病。

不同种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鱼由于其身体结构、体质状况不同,其免疫能力也不相同。比如,同一个池塘的青鱼与草鱼发病时,鲢鱼、鳙鱼却不发病;体长在5公分以下的草鱼容易患白头白嘴病,而5公分以上的草鱼则一般不会患这种病;还有就是有时候爆发某流行病时,有的鱼患病严重而死亡,有的却较轻,有的却没什么事。

鱼身体上的鳞片、粘液层、皮肤、粘膜等都有阻止病原体侵入的功能,而只有当鱼体受到损伤其防御能力大大降低时,病原体才能入浸到鱼的体内并生长繁殖,此时,鱼才会产生疾病。

2.鱼病的防治措施

2.1鱼类水生环境的调控

水质是淡水鱼生长的基本,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淡水鱼就不会健康的成长。所以农户要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水环境。让淡水鱼发病的细菌以及病原体主要藏匿在水底的淤泥内,这种病原体可以在安逸的环境中存活长达一年之久,因此要想根治淡水鱼的发病,就要对水底的污泥进行定时的清除,例如:在鱼苗投放之前一定要检查好养殖区域的养殖环境,对养殖区域先进行消毒、除淤泥等工作以保证水体的整体环境良好;在发病流行季节养殖区域的水体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的同时还要使用中草药类型的杀毒剂对水体进行杀毒,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杀毒剂,以免造成水体污染。

2.2科学的喂养方式

农户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科学合理的喂养方案,应该注意鱼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合理单配,同时还要注意鱼类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例如: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给水体中注入适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用量应控制在28%~34%,同时还要根据鱼类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投放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同时还要合理的注入碳水化合物,如果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不足就会影响到鱼类对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2.3淡水鱼水质的调控

要对淡水鱼的种类进行合理安排,注意放养密度和科学的喂养技巧。农户除了要对养殖环境、水质、饲料的质量进行管理之外,还要对淡水鱼的养殖方式进行管理,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混养、密养的养殖密度。基本要求是在施行多品种混养的基础上,提高池塘鱼类放养的密度,这样能充分提高水体的生产能力。

3.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分析

3.1病毒性疾病

在病毒性疾病方面,草鱼最易发生的是血病,此种病在发病时,会使病鱼的腮、眼眶周围,以及头顶、上下颚等部位产生充血现象,鱼体呈现暗黑色。一般情况下,此种疾病易发生在2.5~15cm长的草鱼身上,但也并不是绝对的,二足龄以上的大鱼有时也会患上此病。草鱼发生血病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可达到70%~80%,并且发病时间短,发病2~3d即可死亡。

3.2细菌性疾病

3.2.1细菌性出血病

受细菌性出血病危害最大的是草鱼,草鱼在患病初期,其典型表现症状是轻度出血,一般可表现在鳍基、鳃盖、口腔和上下颚部位。患病严重则可呈现体表出血状况,并伴随腹部膨大、肝肾红斑点症状,甚至有些鱼类会出现鳞片竖起症状。

3.2.2烂鳃病

烂鳃病也是细菌性疾病的一种,此病最易危害草鱼和鲤鱼。患病初期,病鱼会呈现游动缓慢、食欲不振、头部发黑,并且鳃丝粘液变多等症状。患病严重期,病鱼腮部可以看到明显的蜡黄色或者泥灰色斑点。该病判定时要注意与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和鳃霉病进行区分。

3.3寄生虫性疾病

3.3.1粘孢子病

粘孢子病在鲤鱼鱼群内发病率较高,鲤鱼发病时其尾鳍、腹鳍、胸鳍和鳃丝等部位出现灰白色胞囊。发病后期,病鱼的肠道、脑和眼睛也会出现瘤状胞囊。

3.3.2指环虫病

在鱼类中,鲤鱼和鳙鱼是最容易受指环虫病危害的,该病典型表现是病鱼在吃食时会发生炸群现象,在做镜检时可明显看到病鱼鳃丝上出现指环虫。

3.3.3车轮虫病

鲤鱼易在每年5~8月易发生车轮虫病,车轮虫病会对鲤鱼鱼苗产生严重的危害。该病患病前期是不易察觉的,其突出症状就是鱼苗“跑马”和“白头白嘴”,另外仔细观察可发现病鱼离群独游后会绕着池子狂游。该病严重时病鱼寄生处粘液会变多,病鱼呼吸困难,镜检时也会发现其鳃丝上的车轮虫。

3.3.4锚头鳋病

锚头鳋病最易在草鱼群中流行,尤其夏季水温在12~33℃时是该病流行的自然条件。发病时表现为鳞片色泽变淡,并伴随鱼体充血性红斑症状,病鱼也会出现食欲不振、迅速消瘦和躁动不安等症状。

4.淡水养殖鱼类疾病治疗方法

4.1鱼发病共同特征

不同鱼类发病各有其表现特征,但总体来说淡水养殖鱼类发病还是有着共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行动和体色。普遍症状是:病鱼离群缓慢独游;病鱼成团拥挤,或呈现躁动不安症状;病鱼体色一般是黑色,也有些是白色。

4.2治疗方法

4.2.1中草药治疗

中草药疗法是我国治疗鱼病较古老的方法,其在鱼病治疗上有一定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草药疗法也获得了新发展。目前,已有生产企业将传统中草药制成合剂,这样既方便使用又有更好地疗效。

4.2.2大蒜头

大蒜头作为治疗肠炎病的一种土方法,在治疗鱼病上有良好疗效。其用量按每50kg鱼用大蒜头0.25kg,5kg饲料再加200g盐。目前我国已完成从大蒜头中提取大蒜素的试验,并已进行生产。这使得其使用和储存更加方便,加工成的大蒜素药饵可直接喂鱼,效果很好。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淡水鱼养殖是我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整体水质的不断恶化,淡水鱼的发病问题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要想突破现在淡水养殖的瓶颈,就要提高淡水养殖的技术,并针对鱼种类不同研究多套治理鱼类发病的策略,从根本上降低鱼类发病率。要针对不同的鱼类发病的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我国淡水养殖业蓬勃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V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049-01

在高温季,持续的高温干旱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较大,有时常规防治措施往往很难奏效。在持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原经常使用的加水或换水的方法就不管用,有时如不注意还会适得其反。

1 鱼类对水质的要求

1.1 充足的水源

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地下水应先曝气才能注入鱼池。水深要求2m左右。

1.2 水中溶氧充足

溶氧量在5mg/L以上是最理想的养殖用水。在这种水中饲料的转化率高、饲料系数低、鱼病少、鱼产量高。

1.3 透明度

要求30cm左右。影响透明度的因素包括浮游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其他悬浮物质。

1.4 PH值

适宜于淡水鱼的PH值应在7~8.5之间,当PH小于4.2或大于10.5时,鱼类将出现死亡。在4.2~7或8.5~10.5之间会造成鱼类生长缓慢,饲料系数偏高。

1.5 氨氮

主要是由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分子态的氮对鱼有很强的毒性,分子态氨和离子态铵在水中的比例随PH值和水温而变化。非离子氨增加,对鱼的不利影响增加。

1.6 硫化氢

对鱼有极强的毒性,如池水中出现硫化氢,鱼类将发生死亡,所以池水中应尽量减少硫化物的含量。最好没有硫化物的存在。

1.7 硝酸盐

在养殖密度大的池塘,不换水或换水很少、不开增氧机、池塘底部处于缺氧状态,使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反应受阻,因此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氨大量积累,造成鱼体中毒。症状是鱼白天呈浮头状,解剖血液呈黑褐色(亚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细胞携氧能力降低,长途运输和越冬后容易因缺氧而造成死亡。

1.8 水温

常规养殖鱼类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30℃的范围内。这是鱼生长最为适宜的水温,我国南方地区一年中约有7~9个月的时间,北方地区只有4个月左右,长江流域约有5~6个月。

2 适当控食

夏天水温高,水中溶氧相对较少,过饱的饮食会增加水生动物的耗氧率而使水生动物易因缺氧死亡。同时在高温条件下,由于水生动物体质弱,摄食量本来也低于平时,而过量的投喂会造成剩余残饵污染水体而加速养殖水体的水质败坏。一般情况下,高温季的投饲量控制在平时的60~70%,而遇闷热或雷阵雨天气,投饲量可减少到平时的40~50%。

3 保持良好水质

对养殖池塘应灌满塘水,鱼类养殖池塘水深达到1.8~2.2m,虾蟹类养殖池塘水深1~1.5m,对田改塘较浅的池塘多放养水草,以降低水温,创造适宜的水环境,使养殖品种良好生长。在晴天水温不太高的上午,每15~30d每亩用5~10kg的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或投放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

4 养鱼池坚持午间开启增氧机

午间开增氧机可以打破夏季鱼池水体的热成层现象。在午间通过开动增氧机,可有效搅动养殖水体,使鱼池上下水体提早对流,使底层的缺氧水通过对流而直接进入水体上层,使全池水溶氧量混合均匀。由于中午强烈的光合作用,上层水的氧气含量很高,加上持续的光合作用,搅水后可使全池水的总体溶氧快速上升,使底层水含氧量迅速上升,从而使整个水体溶氧量提高,这样可有效减轻翌日早晨鱼池的缺氧状态,缓解或减轻鱼池浮头死鱼现象的发生。一般在中午11:00~13:00开启增氧机两个小时,这样既可减轻鱼浮头又能约用电成本。

5 谨慎对养殖池进行添水或换水

长期的高温干旱,水产养殖池的水源水质大多较差,对于部分位于江边或水源水质较好的养殖池可通过添水或换水改善水质。但在高温条件下务请广大水产养殖户注意添水或换水时间一定要选在白天。这是因为在夜里特别是在晚上加水会破坏养殖池的热成层,从而导致养殖池严重缺氧,这种惨痛现象已在我县出现多起。根据本县水产养殖户的经验,高温季添水或换水时间以9:00~14:00为最好,这是因为14:00后的光合作用仍比较强,在这时停止冲水仍有足够的时间建立新的热成层。因此9:00~14:00这段时间添水或换水是比较安全的。

6 预防疾病以内服药为主

持续的高温会造成水生动物体质变弱和水质变差,加上外用药物后往往引起浮游生物死亡而产生的毒副作用,有时会引发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而造成损失。而采用内服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并且安全得多。如果部分养殖池发生的病害较为严重,迫不得已需要全池泼洒药物时,则尽量不使用硫酸铜等烈性药物。在具体用药时,要精确计算准养殖水体的体积,药液要求冲得淡,泼得匀,用药后如发现天气异常应整夜打开增氧机,有条件的还应做到多换水。

7 虾蟹养殖池的水草应适量减少

虾蟹养殖池种植的水草一般以伊乐藻为主,这种水草再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虽然这种水草在白天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晚上也会因呼吸作用而消耗过多池水溶氧,过多的水草也会造成虾蟹养殖池缺氧。另外在持续高温干旱情况下池水一般较差,很容易造成水草的大量死亡而引起水质败坏,导致虾蟹产生病害。根据习惯做法,在夏天高温阶段,虾蟹养殖池水草的数量保持在平时的50%左右为宜。

篇(9)

中图分类号 S9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285-01

安徽蓝田特种龟鳖责任有限公司在系列化的甲鱼养殖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常年偏高,夏季蓝藻旺发,一直困扰养殖生产,为探索经济适用的控制方法,2010—2012年商品甲鱼采用生态养殖模式,结合微孔底增氧和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培育优质的单细胞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氨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优势的单细胞藻类是滤食性鱼类的优质饵料,并能抑制蓝藻生成,从而达到控制水体中无机“三氮”预防疾病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甲鱼种的放养

甲鱼种是2010年7月繁殖经温室养殖至2011年4月底,规格0.4~0.6 kg/只,水泥池放养4只/m2,土塘放养2只/m2,池塘中搭配投放规格100 g/尾的白鲢2 250尾/hm2、花鲢300尾/hm2,规格60 g/尾的鲫鱼1 500尾/hm2。池水深度1.8 m,商品饲料蛋白源主要以鱼粉和豆粕为主,精细制作,使用时一般以人工配合饲料为基础,添加比为50%~80%,适当添加包括肉联厂分离的动物内脏、各种冰冻海鲜、低值淡水鱼类,添加量20%~50%。

1.2 微孔增氧设施的配备

水面配备动力0.11 kW微孔增氧设备、PVC送气主管、支管尾塑料软管、锥形曝气盘(直径80 cm)、罗茨风机送气。在甲鱼生长旺季,每天夜间开机8 h左右,水体尤其是底层水体溶氧量保持在5.0 mg/L以上。

1.3 使用微生态制剂

养殖过程中每7~15 d使用1次微生态制剂,主要品种为EM菌、乳酸芽孢杆菌,用量为每次30 kg/hm2,晴天施放,针对不同养殖水体、不同生产季节和水质变化情况,调整微生物品种和用量。对底泥较深的老塘口,每7~10 d使用1次。饲料中也可以添加乳酸芽孢杆菌,用量为2 kg/t,随用随加。

1.4 培养有益藻类

养殖甲鱼的池塘中,由于投喂含高蛋白的饲料,加上代谢排泄物和残饵的积累及腐败,极易引起水质恶化。对氮和磷吸收效果最好的藻体是螺旋藻、小球藻、栅藻、颤藻、栅列藻等,尤以小球藻的降氮能力最强,利用微孔增氧设备和微生态制剂调水,促进滤食性鱼类优质天然饵料的藻类生长,如隐藻、硅藻、金黄藻和绿球藻等,在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被藻细胞吸收的同时,也抑制了蓝藻的旺发[1-2]。

2 结果与分析

2.1 收获情况

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养殖的商品甲鱼陆续上市,平均规格1.05 kg/只,最大个体规格为1.6 kg/只,5月对水泥池、土池收获情况进行统计,具体情况见表1。水泥池和土池单产较往年分别提高12 345、5 580 kg/hm2,品质明显提高,体色、口感等指标均优于往年。

2.2 水质检测结果

整个养殖期间对水质进行连续检测,结果见表2。往年水质的检测结果,高峰值NH4+达到4.2 mg/L,NO2-达到0.51 mg/L,相比较,采用技术措施后(2011年),氨氮、亚硝态氮控制在较低水平。

2.3 疾病发生情况

往年甲鱼的出血病、腮腺炎、白底板病、出血性败血症、出血性肠炎、穿孔病、腐皮病等发生较为严重,养殖甲鱼成活率75%左右,2011年水泥池养殖平均成活率86.6%,土池养殖平均成活率达91.4%,表明采用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在养殖水体零交换的情况下,能将氨氮、亚硝态氮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对疾病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1)养殖甲鱼使用的都是高蛋白饲料,由于大量投饵而留下的残饵及水体中水生动物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导致水质恶化,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高,硝化作用减弱,造成亚硝酸盐积累。高温与碱性环境下,离子氨离解成分子氨。亚硝酸盐、离子氨的毒性通过鳃渗进水生生物体内,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使呼吸机能下降。水体溶氧量愈低,毒性也就愈强烈。研究证明,氨氮、亚硝态氮的存在水平与水生动物疾病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分别将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控制在0.5、0.2 mg/L以下对于减少其毒害与预防疾病发生非常重要。

(2)藻类是光能自养生物,以光能作为能源,利用氮、磷等营养物质合成藻体氨基酸、蛋白质及叶绿素等含氮物质。藻类的生长可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在养殖水体中培养有益藻类,当其形成优势群体时,可抑制有害藻类(如微囊藻)生长,既可起到除氮产氧的作用,又能为滤食性鱼类增饵,是甲鱼养殖生产中水体调控的好方法。

(3)微孔底增氧,能直接提高底层水体溶氧量,促进上下水层对流;消除池塘水体的温跃层﹑氧跃层﹑水密度层,保持水体高溶氧,以促进微生物有效分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抑制氨氮尤其是分子态的氨和亚硝态氮的生成,有利于养殖动物生长,增加单位水体产量。

(4)生态制剂是从天然环境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微生物,经培养扩增后形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制剂,能调节水产养殖生物环境,改善和调理微生态,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或增进养殖水生动物健康水平[3-4]。池塘高产养殖水体底部常常积累大量的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和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这些物质往往导致水质败坏,诱发水生动物病害。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具有氧化﹑氢化﹑硝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及固氮等作用,能将上述有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不仅净化了水质,还能为单胞藻类的繁殖提供营养,有利于藻类的繁殖、生长,从而促进滤食鱼类生长[5-6]。

4 参考文献

[1] 张庆,李卓佳,陈康德.复合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生态因子的影响[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9(1):32-34.

[2] 高政权,孟春晓.微藻与水环境修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30-33.

[3] 王斌,康白.微生态调节剂对鲤鱼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1):32-35.

篇(10)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12)01-0009-04

我国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淡水鱼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养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为我国消费者提供了丰富而质优的蛋白源。

目前,我国居民淡水鱼消费具有鲜活性、连续性、规模性,且消费品种已从大宗的淡水鱼,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等,扩展到黑鱼、鲶鱼、鲈鱼、鲑鱼、罗非鱼、鲟鱼、鳗鱼、鲳鱼等。而我国淡水鱼的养殖区域则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辽宁、山东等省,生产具有季节性、小规模养殖的分散性以及区域性等特点,因此,我国淡水鱼产销间存在着南方北方、东部西部、城市乡村等区际的大量流通。

淡水鱼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主要是生活消费领域)的流通过程,一般包括淡水鱼的集货(出塘、暂养、装车)、运输、批发、零售等一系列功能环节。淡水鱼流通组织就是参与淡水鱼流通过程,承担集货、运输、批发、零售等一系列功能活动的相关流通主体。由于各相关流通主体之间存在不同的联结方式,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

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不同,其运行的效率也不尽相同。如何评价不同的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的运行效率,并找出影响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以此提出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选择策略,对解决我国水产品季节性、区域性的供求平衡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1 我国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类型分析

根据笔者对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以及湖北等销地及产地水产批发市场、超市、饭店以及水产养殖户、合作社等的调查,按淡水鱼流通过程中各功能主体之间的联结方式(包括资本、协议、合同),可把我国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分成市场交易型、联盟合作型和企业产运销一体化型三种。

市场交易型指淡水鱼流通过程的各功能环节由不同主体承担,各主体之间没有协议或合同,一般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随机进行对手交易。根据流通过程经过的渠道环节不同,我国淡水鱼市场交易型流通组织模式目前主要包括四种:水产生产者――销地批发商――水产零售商――消费者、水产生产者――水产贩运商――销地批发商――水产零售商――消费者、水产生产者――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水产零售商――消费者、水产生产者――水产贩运商――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水产零售商――消费者。

联盟合作型指淡水鱼流通过程的各功能环节由不同主体承担,各主体之间以某种协议或合同明确各自分工,形成长期交易联盟关系,实现了淡水鱼供应链风险和利益共担合作机制。根据流通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主体属性,我国淡水鱼联盟合作型流通组织模式目前主要包括三种:以水产优势产区的名特优淡水鱼生产合作社为核心的合作社主导型:以产地批发商和销地批发商为核心,有效连接各自上游供货商(生产者、贩运商等)和下游零售餐饮企业的批发商主导型:以超市、餐饮企业或星级饭店等为核心,直接与产地养殖户建立订单农业或与水产贩运商、产地批发商或销地批发商等形成稳定的长期联盟合作关系的定点零售餐饮企业主导型。

企业产运销一体化型指淡水鱼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过程各功能环节均由企业同一个主体完成。这种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生产环节实施一般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运输环节生产者自建流通配送中心,销售环节自建连锁专卖店或专卖区,甚至参股零售餐饮企业的经营,流通更快、更准、更优。目前这种模式多见于品牌化经营的水产企业或合作社。

2 我国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评价指标及作用机理

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运行绩效的高低,应依据其满足相关主体的需求程度而定。淡水鱼流通过程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市场流通主体(如水产品经销商、贩运商等)、消费者和政府管理部门。流通主体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消费者追求的是质优价廉且安全充足的淡水鱼供给,政府追求的是保证淡水鱼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故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评价可从流通组织的质量保障能力、数量保障能力、成本竞争优势、快速供应市场能力和节能减排优势五方面进行。

(1)质量保障能力及其作用机理

保障淡水鱼质量是消费者和政府对淡水鱼流通最基本的需求。这包括保障淡水鱼流通过程中安全、卫生、鲜活、营养等。淡水鱼质量越高,营养、鲜活度、安全、卫生状况越好,给消费者及政府带来的满足程度就越高。

由于淡水鱼质量受流通各环节主体行为的共同影响,只有各环节主体采用协调的行动,才能保证淡水鱼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若淡水鱼流通过程参与主体越多,不可控因素就越多,淡水鱼质量受损可能性就越大,质量安全性就越低。故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质量保障能力可由模式中参与主体多少来衡量,参与主体越少,质量保障能力越高。

(2)数量保障能力及其作用机理

数量保障能力是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产出和规模的体现,可反映其满足消费者数量需求的程度,这也是政府为保障生鲜农产品市场稳定供应的基本要求;另外,在满足消费者质量和数量需求前提下,充足的市场供应,也会提高流通主体获益水平;当然,过大的市场供应,则会降低流通主体的市场快速反应。

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的数量保障能力主要依赖于淡水鱼生产主体的生产量,参与淡水鱼流通运输的主体数量以及消费者对淡水鱼市场需求量。若淡水鱼消费者需求量大,生产供应量大,就会吸引较多的淡水鱼运输主体参与淡水鱼运输,流通组织的数量保障能力就会越强。

(3)成本竞争优势及其作用机理

淡水鱼流通过程中费用支出水平的高低,不仅可以反映消费者剩余的多少,也可反映淡水鱼流通过程的管理效率及各利益主体的盈利水平,当消费者对价格较敏感时,较高流通成本,会减少消费者剩余,进而会降低产品竞争优势和参与主体获利水平;而当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敏感度高于价格敏时,则形成高质量的高成本以及高价格,会提升产品价值和各参与主体的获利水平。

淡水鱼流通过程的成本高低取决于淡水鱼运销主体的初始运销设施投资,以及运销过程中的交易费用。若淡水鱼流通运销主体初始运销设施投资高,运销过程参与主体多,经过环节多,各主体为寻找适宜合作伙伴,需花费大量搜寻费用和甄别费用,则淡水鱼流通的成本高,成本竞争优势就低。

(4)快速供应市场能力及其作用机理

淡水鱼在流通中耗用时间越短,鲜活性越强,

周转速度越快,流通主体的获利能力就越高:同时,运输时间的缩短还可以保证跨区域运输的顺利进行,以及市场上淡水鱼稳定快速的供给,进而保证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稳定的水产品供应。

淡水鱼流通过程从产地到销地的距离越近、经过环节越少,运输路线设置越合理、运输道路越通畅、运输设备效率越高,流通时间就会越短,快速供应市场能力就越强。

(5)节能减排优势及其作用机理

淡水鱼从起鱼到消费各环节的运输过程中,运输设备的能源消耗状况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不同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采用的运输设备各不相同,消耗的能源和排放量也不相同,因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相同。

在淡水鱼流通中,产地到销地的距离越短、经过环节越短、使用运输设备越先进,产生的污染排放和使用的能源消耗就越少,节能减排优势就越明显。

3 我国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评价

(1)质量保障能力评价

市场交易型模式下,淡水鱼流通渠道长,参与主体多,各运销主体以随机交易为主,关系极不稳定,组织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可追溯性差;联盟合作型模式虽然流通渠道可能较长,流通环节可能较多,但由于各主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稳定性较高,可形成一定的质量追溯体系:企业产运销一体化模式流通渠道最短,环节最少,只有一个运销主体直接面对消费者,可形成良好的质量追溯体系,且针对市场变化可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生产种类,对市场做出较快反应,且针对市场变化可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生产种类,对市场做出较快反应。故从质量保障能力看,企业产运销一体化模式>联盟合作型模式>市场交易型模式。

(2)数量保障能力评价

市场交易型模式下,淡水鱼以广大养殖户生产大宗淡水鱼(如“四大家鱼”、鲫鱼、鲤鱼等)为主,面向中低收入家庭,运输则以庞大的个体贩运商为主,流通过程总体数量保障能力很强:联盟合作型模式下,以广大养殖户生产名特优淡水鱼为主,运输一般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自建流通配送中心,客户多为酒店、超市以及特色餐饮企业,最终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由于各流通主体合作关系稳定,流通过程数量保障能力较强:企业产运销一体化模式下,企业主要生产大宗淡水鱼,终端客户多为超市以及特色餐饮企业,面向中端消费者,需求量相对较大。但由于企业资金以及管理水平制约,产量扩张会受到一定限制。故从数量保障能力看,市场交易型模式>联盟合作型模式>企业产运销一体化模式。

(3)成本竞争优势评价

市场交易型模式下,运销主体的初期设施固定投资一般不高,但由于产运销由不同主体控制,交易环节较多,各主体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搜寻、甄别合作伙伴以及进行价格谈判:联盟合作型模式下,运销主体设施固定投资一般较大,但由于运销规模较大,流通主体关系稳定,搜寻和甄别交易合作伙伴,价格谈判成本等费用较低;企业产运销一体化模式下,同一主体涉及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期初设施投资很高,不过由于主体的单一性,搜寻、甄别合作伙伴以及谈判等交易费用很低。故从成本竞争优势看,联盟合作型模式>市场交易型模式>企业产运销一体化模式。

(4)快速供应市场能力评价

市场交易型模式下,流通环节和参与主体较多,运输设备效率低,且各主体间没有形成稳定关系,随机交易,故流通时间相对较长;联盟合作型模式下,各流通主体之间有稳定的合作关系,谈判时间较少,运输路径明确,运输时间相对较少:企业产运销一体化模式下,流通环节最少,运输设施先进,组织化程度高,淡水鱼在途时间最短。故从快速供应市场能力看,企业产运销一体化模式>联盟合作型模式>市场交易型模式。

(5)节能减排优势评价

市场交易型模式下,流通环节多,运输主体以个体贩运商为主,运输车装载量少,动力性能较差,加之车主对车况及运输路线较少进行科学设计,能耗水平相对较高;联盟合作型模式下,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运输车辆先进,动力性强,装载量大,加之统一调度,可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总体能耗水平;企业产销一体化模式下,运输距离一般不会太长,多采用先进环保装备,并进行运输路线优化,单位能耗水平会较低。故从节能减排优势评价,企业产运销一体化模式>联盟合作型模式>市场交易型模式。

4 我国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选择

(1)大宗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选择

大宗淡水鱼主要包括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和鲂鱼等品种,是我国人民在食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水产生产的主要品种构成。

从消费看,大宗淡水鱼价格低廉,消费群体以广大家庭为主;从生产看,大宗淡水鱼养殖面广,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南、华南和华中等区域,市场供应量大,持续性强;从流通距离看,大宗淡水鱼主产区一般也是主销区,少部分品种会在区域间流通,运输距离中短途为主;从运输设备看,大宗淡水鱼运输大多使用较为简陋的设施装备,比如低端三轮车、拖拉机、农用车等,稍长距离的运输则会采用中型活鱼运输车,而大型进口集装箱式活鱼运输车在大宗淡水鱼中很少见到。

作为我国城乡居民食品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宗淡水鱼,其流通组织模式满足各评价指标的次序依次为:消费者对数量需求、消费者和政府对质量要求、流通主体对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需求以及政府对流通能耗指标的需求。因此,针对大宗淡水鱼流通,市场交易型模式是优选模式,企业产运销一体化与联盟合作型模式则是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2)特优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选择

特优淡水鱼是指具有地方特色或养殖技术特点,或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优质优价的淡水鱼,例如鲈鱼、鳜鱼、罗非鱼、黄颡鱼、斑点叉尾鲴、鲟鱼、虹鳟鱼等。这些品种是提高我国居民淡水鱼消费档次的重要品种。

从消费看,特优淡水鱼价格高,一般居民消费频率低,主要以饭店消费为主;从生产看,特优淡水鱼养殖对水温、水质等具有独特性,产量相对较少;从流通距离看,特优淡水鱼除自产自销外。一般会运至全国各大中城市,流通运输距离属中长途;从运输设备看,由于消费群体对价格不敏感,以追求高质量为主,为保障长途运输鱼体的鲜活性,特优淡水鱼运输大多采用中型活鱼运输车或高端的大型进口集装箱式活鱼运输车,许多情况下会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进行。

由于特优淡水鱼单价高,消费层次高,消费量相对大宗淡水鱼低,其流通组织模式满足各评价指标的次序依次为:消费者和政府对质量要求、流通主体对运输时间需求、消费者对数量需求、流通主体对成本要求、政府对流通能耗指标的需求。因此,针对特优淡水鱼流通,联盟合作型模式是优选模式,企业产运销一体化模式次之。

(3)品牌化淡水鱼流通组织模式选择

篇(11)

淡水鱼的养殖无论是对于渔业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人们饭桌上的美味,都是不可缺少的。我国对于淡水鱼的养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但是,对于北方淡水鱼安全越冬的问题,在技术上还有一定的欠缺。为了保证淡水鱼能够持续顺利的进入市场,更加淡水鱼饲养业的发展,渔业的相关部门对北方淡水鱼安全越冬的问题应该加以重视和研究,为我国众多的淡水鱼养殖户提供更有效的越冬方法和技术。

一、越冬前的准备工作

1.1 池塘要求

越冬鱼塘应以0.33~1.33公顷为宜,水深1.8~2米。池底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鱼塘保水性能好,靠近水源(河流,水井),用水方便。冰封前20天加满池水,达到越冬水位的要求。

1.2 强化育肥

在越冬前一个月应投喂高能量及营养均衡的优质饵料。适当提高饵料中维生素 C 和 E 的含量,每隔 10 天 用光合细菌或E米菌拌饵,连续投喂3天,增强鱼的体质和抗应激能力;适时投喂拌有强肝利胆素的药物饵料,增强肝脏解毒功能,预防冰封后病菌的侵害引发的肝胆肿大,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提高淡水鱼越冬的成活率。

1.3 池水消毒、肥水

将未放养淡水鱼的鱼塘进行消毒、肥水。其方法是先杀虫,再灭菌,后肥水。一是用90% 晶体敌百虫0.5毫升/升 全池泼洒,灭杀寄生虫;二是用有效氯28%的漂白粉30 毫升/升或溴氯海因0.4 毫升/ 升泼洒全池,灭杀病菌,控制病害; 三是用药3天后,使用专用渔用肥,按施肥量37. 5千克/公顷泼洒全池肥水,培育有益藻。

1.4 适时放养、密度适宜

越冬鱼类放养时间不宜太早,因为水温太高,鱼类游动活跃,拉网并塘时鱼体容易受伤,但也不能太晚,水温过低拉网搬运时容易冻伤,一般水温10度左右放养为宜。越冬鱼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水中溶氧量,鱼体大小,鱼的种类,水面大小和类型、管理措施等具体条件而定,盘锦地区鲤鱼越冬密22500千克/公顷,原鱼塘鲤鱼越冬密30000千克/公顷也能安全越冬。

1.5 水质调控

淡水鱼越冬对水质理化指标的要求比较严格。pH值一般为7~ 8.5pH偏高,水中非离子氨浓度增大,毒性增强,pH 偏低,硫化氢毒性增强,病菌大量繁殖。因此越冬前将池水调到正常值pH值调控方法:当池水pH值偏高呈碱性时,可泼洒醋酸或盐酸调解;当pH偏低呈酸性时,可泼洒生石灰,一般泼洒30千克/公顷生石灰可提高1个pH 值;溶解氧要求4毫升/ 升以上。溶解氧过低时,鱼会出现浮头现象,此时要通过换水增氧。开增氧机、泼洒增氧剂进行增氧;氨氮应小于0.2 毫升/升,氨氮过高时会引起鱼中毒,重者会造成死亡。

二、北方淡水鱼安全越冬的技术

北方淡水鱼安全越冬是广大淡水鱼养殖户的一大难题,本文在这里提出了几点淡水鱼安全越冬的技术和方法,希望能够为淡水鱼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2.1 提高测氧频率了

由于冬天池面结冰或积雪等现象经常出现,就会极易引起池底缺氧的现象。所以,每当冬天到来时,应该提高测氧的频率。提高测氧的目的在于及时的勘测池底氧气的情况。在测氧的过程中,如发现池底的氧气每升水低于4毫升时,就应该对池底增氧。测氧的频率一般为7-10天一次。

2.2 除乌冰、扫积雪

冬天天气寒冷,结冰在所难免。但是,对于淡水鱼的养殖来说,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好乌冰和积雪,对于池底下的淡水鱼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及时除冰的目的在于能够让阳光直射水底,从而保持水底植物的光合作用。然而,除冰并不是把冰除去,而是将湖面的乌冰除去,保证池面结的是透明的冰。池面上的冰一般分薄乌冰和厚乌冰,两种冰的处理方法不同,薄乌冰要用水泵将其冲开,而厚乌冰则需要开冰槽。如果池面积雪,则要及时清雪,其目的是保持池底的植物能够接触阳光从而产生光合作用,为池底的鱼提供足够的氧气。

2.3 打冰眼、勤观察

一般越冬鱼塘每公顷水面打宽1米、长2米冰眼30个比较适宜。日落用草帘盖好,日出把草帘移开。冰眼的作用很大,一方面可以使水体中的有害气体逸出;另一方面通过冰眼可以观察鱼塘是否缺水、缺氧。当池水缺氧时,在冰眼附近可以看见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上浮聚集。

2.4 原池循环水增氧

在没有补水条件下,用原池循环水增氧。具体操作方法: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在原池打好间距30米左右的两个冰眼,把水泵放到一个冰眼里,将原池水抽出来,通过输水管道注入另一个冰眼,应有1米以上的扬程。通过扬程,使缺氧的气体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这个过程称为曝气,含有氧气的空气进入水体,池水中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挥发出来。值得注意是:由于水温下降较快,原池水增氧时间不要过长,避免越冬鱼类发生冻伤。

2.5 挂袋施肥

这种方法适宜于池水过瘦的越冬鱼塘。池水过瘦就是水体中有益藻类过少,生物增氧弱,产氧能力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应进行挂袋施肥,培育有益藻类。一般施用碳酸氢氨和过磷酸钙按2:1 比例的混合肥。每公顷水体挂30~45袋,每袋装混合肥1~1.5千克,用绳子系好,挂于距水体表面80厘米,绳子上端用竹竿系好卡在冰眼上。挂袋的位置应保证肥料在水体中均匀分布,有益藻类尽早形成。

结语:综上所述,北方淡水鱼安全越冬是淡水鱼养殖户比较难解决的一件事,而且北方淡水鱼安全越冬的技术也是一项内容繁多、比较复杂的一项技术。所以,渔业的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北方淡水鱼安全越冬重视,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坚持不懈的研究,从而研究出更科学的、合理的、实用的淡水鱼越冬技术,为淡水鱼的养殖户解决一难题,更为我国淡水鱼的饲养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