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地域建筑大全11篇

时间:2022-07-30 20:52: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域建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地域建筑

篇(1)

回到地域建筑,基于以上的阐释,我们不难明白,地域建筑的形成一定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只有承载了地域文化的建筑才能成其为地域建筑,地域建筑一定要有地域文化的基因。但是反思近年来许多“地域建筑”的创作,有延续文化脉络,和谐处理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真正地域建筑;也有部分仅是徒有其表,根本不具有与建筑形态相协调的文化内涵。一些建筑师认为,只要造出传统建筑的外表,弄点青砖、屋檐,那就是地域建筑了,殊不知,地域建筑的核心在于文化,没有与之相呼应的文化,那么这个地域建筑就不再是真正的地域建筑了,充其量是个“死”的地域建筑。因此,地域建筑创作不仅要有“形”,更要有“魂”,做到“形”表其外,“魂”聚其中。

二、游学考察:地域文化探索的有益尝试

有幸参加今年于成都举办的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西南联席会2013年会的川北地域文化考察行,承办方选取了阆中古城和剑阁古蜀道两个极具地域文化特色考察目的地。在两天的考察时间里,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两地浓郁的地域文化。在感受独特地域文化的同时,我也将自己的见闻和一些思考作一个分享:之前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的一批热衷于研究西南地域建筑的建筑师们就希望组织会员单位的建筑师们参观考察地域建筑文化,由研究考察地地域文化的知名学者或是文化名人带队,通过游学的方式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及其与地域建筑的关联。本次活动的组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次地域建筑文化考察的有益探索,其中加入游学的部分,使考察更加有深度和意义,值得以后借鉴和发扬;其次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融合问题。

阆中古城三面环江,一面临山,以中天楼为轴心,围绕其而布局,据说由唐代袁天罡设计,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整个古城充满了生气,不论是街道的整体布局还是单个的明清式小院,亦或是屋檐窗花、门楹吊檐等都能很好地传达出当地的地域文化气息,建筑真正成为了文化的符号,成为了地域文化向外展示的窗口。但是到了剑门关顶,有几处仿古建筑却看着那么生硬,了无生气,死气沉沉,完全是为了仿古而仿古,却没有将根本的文化植入其中,使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三、项目实践:地域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合二为一

篇(2)

引 言

民居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建筑要求必须适应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传统民居建筑中,像南方的依山伴水,北方的地区气候偏冷,用地相对宽松,地形更为平整使得民居建筑普遍强调向阳,并呈现出质朴、敦厚的建筑特色。

1 建筑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地域建筑的特色是在地域文化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从建筑的外形到建筑的内部,都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各个方面。优秀而又充满当地特色的建筑作品能够从各个层面体现出当地群众的生活信仰。好的建筑作品能够赋予建筑环境不同的内涵,并且渲染出特定情况下的环境氛围,表现出地域的精神。建筑设计必须充分的考虑地域性和历史性。建筑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应该深入地分析地域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特点,要从外形、习惯、空间和材料上,令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地方的传统文化和特有的民俗精神可以延续和传承下去。

贵州历史悠久,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这片高原土地上,创建了贵州的史前文化。贵州的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色,它的绚丽多彩、意蕴深厚令其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光流逝、历史变迁和文化演绎后,仍然具有着独特的风韵,在经历过几千年历史的翻云覆雨后,它那秀美的山川、独特的美景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也是极具魅力的。

贵州的水族村寨的布局有着其鲜明的地域特点。水族村寨一般选择在平坝建村,或在半山腰台地建村,少数在山顶建村。村寨的规模大小不等,一般有十几户、几十户,少者只有几户,多者达上百户。水族是农耕民族,村寨大小要根据耕地面积而定,耕地集中面积大,则村寨大,耕地分散面积小,则村寨小。老寨大而新寨小。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村寨,都要有下列四个有利条件才可作为选择盖屋建寨的场所:一是容易获得水源的地方,二是有建筑房屋的竹、木等材料的处所,三是靠近耕地的地方,以便耕种,四是野兽出没较少的地方。

水族民居的底层作为饲养牲畜、家畜、家务劳作、存放家具什物之用。有牛猪圈、鸡笼、灶房、碓等。

居住层从平面组合来看,不外乎有五个基本单元素,即楼梯、堂屋、卧室、走廊、客厅。楼梯既是沟通上下层的交通手段,也是民居入口的标志。堂屋占平面面积的比重最大,是民居的中心。它直接楼梯相连,是通往卧室、客厅的必经之地。堂物设有祖宗牌位,祭祀神坛,在牌位常设一张供桌。堂屋门口一般有一段短廊,廊的一端连接楼梯,另一般通向晒台。前廊与堂屋有在门和么门,么门高一米左右,作用是档家禽。堂屋是举行活动主要场所,如过端节敲铜鼓。卧室是在堂物的一边,是家人睡觉的地方,一般外人不得入内。客厅在堂物的另一侧,设有火塘及客床,是就餐和客人留宿睡觉的地方。神龛背后有一间小屋,通常也作卧室用。晒台一般是房屋的附属品,与居住层一样高,作晒粮食、晾衣之用。水族村寨的布局如图1所示。

2 地域建筑创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建筑的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任何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和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环境的好坏对于建筑的影响甚大。

2.1 建筑与气候

世界各地的民居俱不相同,都是在人类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化而来的。那些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下的传统民居无一不表现出其特有的智慧。

贵州是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纬度偏低,所以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温暖舒适,加上山地自然条件和森林植被茂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2.2 建筑与地形、地貌

建筑的空间和形态与自然地理的风景特质保持着直接或象征性的联系。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到当地建筑的布局、传统技术与构造以及外观形象。建筑设计不能阻隔自然环境,建筑与自然环境场所应相互渗透,使人们强烈感受到建筑深深根植于自然所获得的某种生命力。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地势西高东低,多山多水,一直以来都比较落后与封闭,山区仍然保留着不少至今不被世人所知的村落。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逐渐被开发出来,而这些村落的房屋形态也以一种崭新的民居形式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如图2所示。

2.3 建筑材料与地方特色

地域的材料和气候原因是形成地域之间不同的建筑特色的两个主要因素,材料和气候原因对建筑的风格和形式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的艺术主要表现为形体和空间的巧妙组合,整体和局部之前良好的比例关系,色彩和质感的妥善处理来获得。

因此,无论是建筑整体还是局部的处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筑材料的运用都是最主要的手段和表达方式。

3 地域建筑与技术的关系

从民居建筑的技术手段方面来看,地域的建筑应该利用唯物辩证观的观点来对待。传统的建筑物中大部分材料是来自大自然,像最早的竹屋、木屋到后来用石头、土等建筑材料等等。建筑的外形特征、空间构造和建筑材料的使用无一不受到经济水平和建筑水平的影响。建筑技术或是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了建筑的发展。

4 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

注重地域特色是当今现代主义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地域的建筑要以地域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为基本,在进行创新和传承。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尊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尊重历史特点、尊重环境因素、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和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域建筑的创作不仅仅是要尊重传统建筑,更不该只是对传统建筑进行简单的抄袭和模仿,要对其深层次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强调在保护传统、寻找传统的同时,要努力地探索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新风格,创造能够与传统结合统一的新建筑形式,来表达新的时代精神。

绥阳县自开展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近两年来,全县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重点突破、面上跟进、以“富”字当头,突出“黔北民居”建筑特色,丰富了“四在农家”创建的新内涵,设施不断完善的新农村建筑如图3所示。

4.1 “传统文化元素”新诠释

地域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样性,它提供一种观念,贵州民居有一种格局,就是南方山区典型的穿斗结构及吊脚楼形式。一般建筑都是三层,底层是喂牲口的地方,二层是人居住的,三层是粮食及杂物堆放处,每家都有一个能眺望外景的出挑大阳台,设美人靠,屋顶形式很有特色。一边山坪面是一般的悬山,另一边则是歇山做法。也有的没有这一间,而是简单的加一间偏屋,一般加的这一间都作为灶房用。有大阳台的那间屋叫堂屋,是全家的中心。出挑部分的地面用木板,另一半落在地面上的用当地的石板,中间有地灶,是全家人取暖聊天的地方。贵州山区的村民在冬天几乎不干农活,整个冬天就是围在这种地灶边烤土豆、烤红薯、嗑瓜子,享受一年中难得的轻闲,谈过去的一年收入如何,谈东家道西家,畅想明年的收成比今年好。

4.2 “地域建筑”的延续和发展

地域性建筑创造应该反映历史与时代特征。建筑的物质形式是某种社会形态、经济、技术、文化的直观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种理想,地域性建筑功能形式、风格以及空间秩序无不打上了历史与时代的烙印。“按照产业基础好的先行,沿207省道和主要县道先行,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先行的原则,开展‘黔北民居’创建活动”。

地域性建筑的创造,首先是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尊重地域自然地形的特征,尽量避免对于地形构造和地表肌理的破坏,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具有地域特征空间模式;合理利用材料和资源,提倡研究、使用地域性建筑材料,注重继承和保护与此相应的建造技术和传统。

阳春三月,走进诗乡绥阳,一条条连户水泥路在油菜花中阡陌交错,一幢幢“黔北民居”建筑风格的新房依山而建掩映在树丛竹林中,如图4所示。

5 结 语

纵观历史,在经过了百年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贯彻了坚持理性和功能主义的本质精神,加上综合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坚持与时俱进,对于国际教条化的设计原则和刻板、单调的建筑面貌进行发展和创造,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风格,建筑创作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和稳定。

参考文献

[1]雷沐羲.地域文化对当代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0(S1).

篇(3)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对比世界各地的建筑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建筑物在满足自身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其目的都在于取得和谐的艺术风格。设计者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如异型钢结构,浇注异型模版等;又或者采用不同的建筑元素,如传统元素,宗教元素等,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但是无论那个设计者或者设计大师都的受制于地域性这一特点。俗话说“人有百样,物有不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地区或区域都有各自的建筑特点,在建筑中都赋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如山区的建筑和平原的建筑;地震带活跃地带的建筑和非活跃地带的建筑;佛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等等。这是很值得我们设计者深究的一点。那么在下文中我就主要简单分析一下地域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一.建筑特点离不开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才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比如:在欧洲就存在着古希腊、古罗马、法国(哥特式)等建筑风格,在亚洲则有中国、日本、伊斯兰等建筑风格。

1、每一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需求与不同的地理优势,因此,在建筑设计时也就必须得综合考虑不同地区或者区域的需求特点和利用当地的地理位置优势,要考虑怎样既能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又能利用当地的地理位置的优势,鱼与熊掌兼得。如高原的建筑必须考虑防风防寒、江苏沿海的建筑必须做到防潮防碱,海南的建筑必须注意防高温、抗台风,北京的建筑必须注重增日照、防风沙;山区大部分建筑会就地取材,用石头来建造,而到了平原地区则会烧制砖瓦来建造。到了地震的多发带则会优先选用木制的建材,虽然建筑方式与取材各不相同,但无疑都是当地的最明智的选择。

2、不同地区的文化的差异也是建筑风格差异的原因。最明显的应属伊斯兰教的标志建筑――清真寺。走到哪里我们一看到体量高大,屋顶陡峻,装修华丽,色彩浓重的清真寺,就会知道我们到了一个信奉真主的伊斯兰地域。同样,在世界各地看到中国式的亭台阁榭,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主人或者建筑物的设计者是一个对中国文化具有深厚感情的人。

当然,大部分标志着地区文化特色的建筑物都会建在其文化的繁荣地,即使是曾经的繁荣。雅典的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中国的故宫等建筑无不是在向我们见证者一个个曾经伟大的文明。

虽然地域与文化的差异导致建筑风格的迥异,但是却都创造出被世界人民所赞颂的不朽的美的象征。这证明不同的建筑方式与风格都能取得和谐的效果。地区的文化底蕴不会因为建筑需求的改变而被抹杀。

二.在世界信息传递快捷的今天,资源与信息的高度共享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使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共享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使得各个建筑流派、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而另一方面,地域建筑文化逐步受全球文化影响,其各自所具有“地方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从文化互动角度看,明确或含蓄地接受外界的价值观念和物质文明或者强调民族和自身文化的价值,反对和抵制全球化进程都是暂时的,都是不能长久的。反之应积极面对全球化的现实语境,致力于传统文化观念和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型与融合。使地域性特点搭上全球化的高速列车。建筑风格的快速发展是无法被阻止的。正如无法阻止历史的前进一样。

由当今的设计实践可以看出,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反映在城市和建筑文化领域就是导致了不同城市中建筑的雷同和城市特色风貌的消逝。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认为:“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乐趣来自多样化和地方特色。”民族性与地域性更多地扎根在历史,很多场合下会带上一些封闭和保守的性格,以至于在迅速发展的洪流面前,被作为淘汰的对象而消失或削弱。但是,作为我们社会上的一员,总是需要有自己的归宿感与认同感的。因此,当技术进一步开始消蚀社会的凝聚力的时候,我们又会重新提出民族感与地域性的要求。只是赋予了了它新的内容。

三.在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环境下,地域建筑的更新包含保护、发展、创新多层内涵,这需要建筑设计人员不仅要融入全球文化发展的潮流中,积极汲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建筑文化,而且要保护优秀建筑文化遗产,发掘地方文化特色,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精华,导入现代生活的内容,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也就要求建筑师有着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和掌握当代建筑发展的趋势。并使其与地域性建筑相融合,创造出符合时代的特色建筑。

建筑物必须要有地域特征的定位。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地理、生活习惯、经济水平、文化传承、等,现实中仍有许多在地域界限上无法跨越或模糊的地方。如高原与平原、沙漠与海滨、热带与寒带等。

基于此,新时期地域建筑文化,可以从建筑立意、规划布局、建筑设计三个关键环节上有机把握、灵活运用,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地域建筑文化目标。其具体表现为如下特点:

1、地域性:地域是建筑的经纬点和立身之地,建筑的构建必须符合地域特征构成的各种要素。如自然、地理、地貌、环境、气候、交通。在差别上有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山区与平原、盆地与丘陵等。建筑符号的运用,首先应考虑其地域的差别和适应性,并要在建筑符号上突出地域性特征。

2、民族性: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文化、礼仪、生活方式、文化活动,建筑作为为人服务、让人使用的工具,就必须尊重这种民族传统。

3、人群性:人群既是一个动态的群体,又是相对静止的群体。作为建筑,被人使用,为人服务,公众建筑、住宅建筑、单体建筑、群体建筑,都应充分考虑到功能适用,经济承载,方便生活,利于工作,满足需要。

4、景观性:满足使用需要是建筑的主要功能,也是基本功能、根本目的,此外,建筑还有愉悦性,透析出情调和韵味。北京的鸟巢在作为运动场馆的同事,也成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和国内外游人的观光项目之一。

5、科技性:在一定程度上说,建筑是衡量当时当地科技水平的标尺,也是观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的晴雨表,建筑与科技互融共生,相伴相随。作为21世纪新建筑,应充分利用新时代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手段、措施、技艺。

6、谐调性: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建筑则是构成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赖关系――建筑与环境的谐调性。“建筑”当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获取,而信息资源涵盖了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生态资源,这为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提供了可能。

地域建筑的特点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它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吸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不固定的模式。对于建筑设计,我们只有创造性的发展地域文化才能使其保持原有的魅力。

我们应积极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支持下,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更加合理地分析出地区的地域特性,用其长,避其短,设计出适合当代人与未来人的优秀建筑。

作者简介:李晓娟(1980―),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篇(4)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

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

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

(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

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

(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

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

(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④。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

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

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3.地域建筑文化再生的原则

在现代地域建筑再生创作中,除了要注意的设计策略的应用外,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把握地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原则;

篇(5)

建筑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从古到今,人类的活动从未离开过建筑。远古的人类就常常就地取材,利用原始而实用的建造技术营造栖身之所.它们大多针对各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状况,慢慢地发展到现在形式各异的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合理的部分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被传承下来,从而使建筑带有浓厚的地域性。

建筑的特点总是与“地”紧密相连,它建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属于一定的地域,这个地域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等因素都对建筑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建筑的地域性来源于自然,源于历史文化。建筑的地域性体现在建筑能够具有本土精神。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筑的独特之处往往和地方因素紧密相关。建筑师在设计时客观真实地积极与自然呼应,传承文化,体现当地风貌。这正体现了“一切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建筑是一个地域文化景观的主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地域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讲,它首先受到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影响。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受建筑地段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的影响。当然,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域的历史,人文环境之中,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的习惯及方式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寻根,发掘有益的文脉,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

地域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任何一建筑都建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始终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环境,就建筑特点来讲,地域主义的建筑仍然立足于当地技术发展水平,在建筑空间组织及其形式上都与当地气候环境,地理状况和资源利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建筑的形态特征,空间组合和构造方法也普遍地反映出当地建造技术的发展水平。例如,传统建筑中的材料大多就地取材,来源于自然材料如:石、木、土、竹等等。无论是原始的地域建筑还是当代地域主义建筑,均能在技术水平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材料、地域资源,巧妙而合理地利用本地传统技术进行建造,其建筑形式几乎完全由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状况、地域风俗等决定。

就我国而言:北方建筑比较厚重,南方建筑比较轻巧。在民居中,有皖南民居的马头墙,因为大量的徽居是密集建造的,相邻建筑之间用防火山墙分隔,这些墙的角部造型类似马头而称为马头墙,它主要起隔绝火焰、避免火灾蔓延的作用。还有湘西吊脚楼,福建土楼和傣族竹楼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比如说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就不适合南部地区,同样地,吊脚楼则是南方的建筑“特产”。另外,我国的传统民居从南到北都有合院形态,但因地域气候差异,南方与北方院落形态还是有差异的。在南方地区,天井较狭窄,四面的房屋很紧凑,因为南方夏季炎热、潮湿,日照时间长,天井狭窄,有利于形成阴凉环境,而且在冬季也不致受到风沙雨雪影响。北方则表现为建筑南北向较长,院落空间开阔,以便得到充分日照。

二、地域性与文化延续的关系

地域性除在建筑中体现出地域气候特征之外,更多的是对城市文脉的回应。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文化的表达方式、宗教文化、社会思想以及自然条件等影响因素都使建筑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成为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西方天主教从哥特建筑上表现出神秘耸上的升腾之感,东正教堂从群穹顶式建筑中表现出教意的辉煌,而伊斯兰教拱券和高塔则表现出对真主的虔诚……这些都透出了宗教文化的特征。比如说形式各异的建筑,其建筑是各有特点,各自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方化,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性。中国的传统建筑较之西方古典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可以从地域文化中找到答案。比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它提倡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文艺复兴就是在此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建筑风格讲究理性、极富条理性,如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它所显现的是以对称、规整、具有条理的美。而在中国,不少传统建筑体现了儒家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比如北京的故宫,严格遵守中轴对称,它深刻地表达了君权至上的思想。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建筑受到地域性文化的强烈影响。

建筑的地域性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建筑的地域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建筑师在创造某地的建筑时,通常需要充分考虑该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特征,并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对这种传统和特性加以体现。如印度的建筑师柯里亚在其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印度建筑语法,如伞形、百页、露台、水池等,都是从寺庙、宫殿凉廊住宅原型中提取的表现炎热气候特征的元素的组合。中国福建的民居土楼,这种建筑形式的出现,是跟该地域的环境、气候完全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村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全体现了一种聚居功能,它把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和中国传统的文化揉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聚居的村落形式。这跟一个地区的文化和环境是完全分不开的。所以说各个地区的建筑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建筑创作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延续。

地域性与适宜技术的应用

现代设计中,绿色建筑、生态建筑都为很多设计师所运用。其实,生态建筑根本离不开特定的地域环境,它们都是扎根于所在的地域土壤,融合于地域环境之中的。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它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建筑设计要通过使用现在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物质的选用。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我们都知道建筑技术总是从十分具体的地方条件发展而来的,一定的建筑技术首先满足产生这个技术的地方的需求;而技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方化等方面的条件才能合理地加以利用。有些技术虽适用于一些地方,但并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地方。又如,在设计中,要选用有地方特色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技术措施。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来做出安排。如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充足的地方,可以运用这些能源来减少照明和空调的负荷。运用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技术,可以体现地方传统。而这些地方性的适用技术也是我们今天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

篇(6)

在诸多古代建筑论著及各类建筑著作中,民居建筑及聚落都不属于重点。并且由于西南地区距离汉文化的中心相对较远,所以在建筑文化方面相关的描述也比较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开始从民居研究,通过一段时期的摸索,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范畴才逐渐扩大,从简单的单体建筑研究逐渐向聚落、乡土建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

1文化学视域下的西南

西南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包含四川、广西及云南三省,从广义范畴来看,还包含贵州、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地区。而现代研究中,多数还是从广义范畴出发。四川广大地区及云贵高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发展,受长江流域、西北草原及黄河流域中游三大文化区的相互交融,各时期的民族融合等,造成了西南地区文化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及异质性的特点。而地区虽然从地缘关系上也属于西南,但由于的民族文化特质线性,族群单一,所以,不包含在西南地区内。所以,本研究中,对西南地区的定义主要包含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重庆市

2西南地区建筑学的民居研究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相关学者对西南地区典型住宅开始研究,采用西方古典建筑学方法进行调研。刘敦桢在1941年在《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完成后,被普遍认为是西南民居甚至是中国民居研究的开始。而进入40年代后,刘志平在对四川、云南地区大量民居进行实际调查以后,著作《云南一颗印》,属于中国首篇民居建筑研究的学术论文,其后在1990年出版了《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是对民居研究的一个新的阶段,在全国建筑界内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进入80年代后,关于西南地区民居研究的发展速度较快:云南省设计院在1986年编写《云南民居》;朱良文等于1988年完成《云南白族民居》;启燊于1989年完成《四川藏族住宅》;陈谋德、王翠兰于1992年著作《云南民居续篇》;唐璞于1994年完成著作《山地住宅建筑》;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四川省建设委员会及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于1996年联合编写《四川民居》;季富政于2000年编写《中国羌族建筑》;孙大章于2004年作者《中国民居研究》;李先逵于2005年著作《干栏式苗居建筑》;罗德启于2008年著作《贵州民居》等。纵观20世纪30年代至今,关于西南地区民居建筑的专著较多,也反映出我国在民居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丰硕,大量西南地区民居建筑著作也为西南民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所以在本研究中,也应用到这些基础性的资料。

3文化学影响下的西南民居研究

文化热思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在学术界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对于西南地区来说,从地理特征来看,其海拔自东向西逐渐升高。西南地区有诸多少数民族,是民族聚居区,在文化特征上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我国民族文化研究中,西南地区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研究,西南地区文化研究从最开始的单一文化学研究,已经发展到现阶段的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并且由以往各省份单独研究,转变为当前的大西南研究视角。所以,在西南建筑学研究中,也应该基于大西南的视角。在文化热思潮下,建筑学界也表现出了异常的敏感性。在文化热思潮下,西南文化研究热潮直接影响到居民建筑的研究:私心直于1992年编写《西南民族建筑研究》、杨大禹于1997年完成《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蒋高宸于1997年著作《云南民族住屋文化》等一大批著作完成,尽管这些著作都是从民族学角度对西南少数民族建筑进行相关的研究与讨论,但其还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研究的主线均为文化视角。

4从民居到聚落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动因

民居建筑研究在文化热思潮的影响下,在民居文化纵深方向的研究已经很难满足探索的渴求,所以地域建筑文化逐渐从民居向聚落研究的角度发展。聚落是民居建筑的集合体,包含的文化信息更全面、复杂,数量更大。所以文化研究的内在动因方面,地域建筑从民居向聚落转变本身就属于一个动因。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文化热,还无法实现研究方向的转变的全部动力,这其中也包含了建筑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聚居学导论》面世,对聚落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聚落是乡村聚居类型中复合永久性聚居的方式。进入到90年代,人类环境科学的系统综合学科理念由吴良镛提出,其中指出了建筑概念从房子到聚落的延伸,在人居环境建筑理论中,聚落也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除此以外,民居到聚落研究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还包含现代建筑设计实践,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其生活空间载体就是住宅,但是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所有的活动也并非全部在家庭中进行。家庭与社区的互动、人与人的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社会属性。当代建筑在信息时代文化快速传播中也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建筑内部功能逐渐增多,空间也更加复杂,建筑体量呈现出庞大化。所以在对现代建筑研究中,不能以之前民居建筑视角来对待,因为聚落更加的复杂与综合,与现代建筑功能发展更加吻合。从相关统计来看,从1994年开始,关于聚落研究的报道以及关注度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这就表明了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聚落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方向。随着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以及研究的深度增加,西南聚落研究方法及理论不断深入,并且研究也向着新的切入点发展,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逐渐形成。并且在西南聚落研究中,也并非只局限于建筑学,其它学科也相互交叉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如历史学、社会学等对西南聚落都有影响。至此,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以聚落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又结合了诸多学科,使研究的深度、广度等都不断拓展。

5结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在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从单体居民建筑向人居环境中的聚落研究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影响的研究视野。但在实际研究中,还存在诸多研究角度比较孤立,片段性、分散型的研究结构表现相对突出;在聚落的研究方法及历史考证中,研究理论单一,在聚落课题研究中仍然占据着主流。对于西南各民族而言,其生活以聚落为外在表现,并且聚落中涵盖了诸多文化种类,由于文化元素比较多,在研究中极易出现混乱的现象。所以,建立一种系统的、整体的研究狂下,对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并且使各文化与聚落之间的关系能够理清,这在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钟陈友

参考文献

[1]郑宏飞,张瀚.地域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以重庆地区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04(15):35~37.

[2]钱锡栋,周俊.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实践———以象山商会大厦建筑设计为例[J].浙江建筑,2012,07(21):10~12+16.

篇(7)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first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and then from the life cycle cost, function and externality three aspects of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economic value.

Keywords: regional architecture connotation the life cycle cost function externalities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地域性建筑的内涵

地域性建筑即是以地域性作为基本属性的建筑,这就决定了影响地域性建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地域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及自然资源等构成的环境因素;其二是地域的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所构成的文化因素;其三是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及装饰工艺等构成的技术因素。这三个因素不是孤立的,它们互为补充,共同影响与促进地域性建筑的发生及其发展。因此,地域性建筑具有的理念是:

1.1节能降耗理念

有研究表明,世界上40%以上的能量消耗与建筑业有关,可见,将“节能降耗”的理念运用于建筑设计中是多么的迫切与重要。

自然条件在所有影响地域性建筑的元素中是客观而稳定的,是设计的根本,适应气候是设计的关键,适应气候环境的设计是最大的节能设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用,运用适合当地经济条件的适宜技术,不仅可以造就地域性建筑千姿百态的勃勃生机,而且节约了建造成本,降低了能源消耗。

1.2 环保理念

地域性建筑尊重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倡导利用地方绿色材料、运用适宜技术(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废水、垃圾处理以及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力争实现环境零污染。

1.3和谐理念

地域性建筑不仅强调建筑空间与外界融合,而且强调建筑文化与外界融合,采取一种开放的、谦逊的态度与环境对话,这种追求外部与内部融会贯通,自动调节的建筑环境有利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实现了建筑与环境和谐的生态共存。

2. 地域性建筑的经济价值

2.1 全寿命周期成本

通常建筑的使用寿命都较长,如,一般性住宅建筑的使用寿命为50年,而重要性的建筑寿命则更长。因此,进行成本核算时,不仅要考虑决策期的成本和实施期的建造成本,更应该考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即全寿命周期成本。虽然该成本大量在实施期和生产运营期产生,但决定项目总成本的却是决策期。

地域性建筑由于在决策期就秉承节能降耗、环保和谐的理念,坚持适应气候、因地制宜和运用“适宜技术”的原则,因此,它不仅在建造过程中能从实际出发,减少浪费,循环利用,争取资源的最大效益,而且更注重使用过程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具有最优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2.2成本与功能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①它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分析,研究如何以最低的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去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建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建设费用和使用费用;必要功能指产品或系统的功能水平必须满足用户要求,才能获得最优的价值,但并非功能水平越高越好,无论功能不足或过剩,都与用户的要求相悖。功能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关系式为:V = FC(其中,V代表价值,F代表功能,C代表全寿命周期成本),从该公式可以看出,价值与功能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建筑产品功能水平的提高,建筑产品的使用费用降低,但是建设费用却增高;反之,使用费用增高,建设费用降低。建设费用、使用费用与功能水平的变化规律决定了:全寿命周期成本如图1所示的马鞍形变化;决定了全寿命周期成本存在的最低值,建设费用C1的曲线和使用费用C2的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即为最低值,最低全寿命周期成本M0所对应的功能水平f0是从费用方面考虑的最为适宜的功能水平。

地域性建筑的美感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和谐的生态观的基础上,讲求实用、朴实,谦虚,摒弃了盲目追求夸张的立面效果和精雕细琢的视觉效果的观念,追求用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为人们创造有利于生理和心理健康环境的适宜的功能水平,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3外部性分析

2.3.1外部性的内涵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2.3.2地域性建筑的外部性分析

地域性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里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减少了大气的污染,周围其他人因此获得一定的环境收益;地域性建筑创造了千姿百态的建筑形式,保持和发展了文化多样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地域性建筑运用“适宜技术”,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虽然,地域性建筑社会带来了有益的影响,但是社会并不会因此而向建造地域性建筑的主体支付报酬,而且这种建造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大于建造主体的个人收益,换而言之,地域性建筑的生产者不能享有其全部社会效益,但是却承担了社会成本,因此,建造地域性建筑的行为具有正的外部性。由此可见,大力推进地域性建筑的建造对社会环境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注释:

①参见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112

参考文献:

① 刘晓君、杨建平、郭斌编著.技术经济学(第三版).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

② 单德启著.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③ 丛培经主编.工程项目管理(修订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④ 张彤著.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⑤ 全国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考试专家委员会编. 投资建设项目决策.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篇(8)

Abstract:Alva Aalto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dern socialist building great master in 20 century, and also one of the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 He is a prolific architectural design talent, architectural building one of the few poets. He through the building and piet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ncept, architectur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mutual respect building in regional nationalization, the deep attainments, make oneself of building from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works to the fore, far-reaching influen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lva, alito architecture design idea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s, with today's Chinese design exploration of the road, trying to answer in the pieces of is be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urbanization fretting land, how to create national, regional, or touched of architecture.

Keyword: Alvar Aalto;natural ; regional ; architecture creatio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人生经历简介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1898~1976,全名为Hugo Alvar Herik Aalto)是世界著名的芬兰现代建筑师,是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现代建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阿尔托于1898年2月3日生于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Kuortane),1916年至1921年在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Helsingin Teknilien Korkeakoulu, Helsinki)学习。阿尔托事务所选择开业的时间正好,芬兰在1917年独立后,建筑设计任务很多,也很希望确立新的风格。在伊万斯奇拉,阿尔托是青年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组织中的一员,他们渴望在芬兰的复兴中出力。他们包括年轻建筑师Aino Marsio——阿尔托于1924年与她结婚,阿尔托靠做记者维持生活,他狂热地参加并经常赢得建筑竞赛。

阿尔托于1940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年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76年5月11日逝于赫尔辛基。

建筑创作思想

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坚持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即建筑不是机器,建筑必须具有人情味。阿尔托在创作中善于使用诸如木材、砖块、石头、铜以及大理石等天然资源,同时也利用自然光线进行自然的衔接,风格实在而且连贯。阿尔托大量不朽的建筑不但在纹理上相当丰富,而且在传统原料上来说也是相当广泛,主要体现在流动的空间、自然光线、空间的分配以及其他大量的细节等方面。

2.1 诗意的缘分

阿尔托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时正值20世纪20年代现代建筑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阿尔托在积极投身这场现代主义建筑的运动不久之后,发现纯粹的现代主义建筑过于极端,过于推崇工业化、机械化,并不是自己所向往的建筑创作风格,于是就在设计理念上与极端现代主义产生了分歧,走上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人情化与地域化的建筑创作道路。

芬兰地处北欧,盛产木材。阿尔托生长于芬兰丰富的森林自然环境之中,芬兰遍

及疆土的大片森林,是阿尔托设计审美气质上独特的自然要素。“我们北方人,特别是芬兰人,爱做‘森林梦’……森林是想象力的场所,由童话、神话、迷信的创造物占据。森林是芬兰心灵的潜意识所在,安全与平和、恐惧与危险的感觉同时存在。”阿尔托曾如此表述自己对树木的感觉。这种眷恋造就了阿尔托的特性,也凝聚成了北欧设计的特色。他一生中对木材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深情的说:“树木的保护包围感仍然深藏在芬兰的灵魂中”。

2.2 文情的衷述

芬兰的森林,森林中的木屋,地中海的古老城墟,父亲的白色绘图桌……神秘与诗意,化作点点滴滴,在阿尔托的现代形式中被记忆,被回味,被复述。他注定了与机械时代的欧洲激进国际主义者柯布西耶、密斯等人不同。地域与国际、历史与现代、北方与南方、城市与自然、社会与个人、理性与本能、标准化与多样化,阿尔托在种种矛盾之中,没有选择单纯的结论和教条,而是在他的设计和写作中,不断在矛盾中寻求解决之道,使矛盾成为他综合多种元素的、有机的个人风格的内在力量,将建筑所处环境,文化记忆和设计创新综合一体,树立了现代主义建筑中的另外传统。

阿尔托强调:“建筑不应该脱离自然和人类本身,而是应该遵从于人类的发展。”他所设计的建筑平面灵活,使用方便,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建筑造型娴雅,空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使人感到空间不仅是简单地流通,而且在不断延伸、增长和变化。

建筑作品赏析

3.1芬兰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

篇(9)

建筑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象征,除了在视觉上给予人们悦目美观的形象,其背后存在的意义与地域文化继承和发展之间有很大的联系。作为建筑师,应该创作出蕴含自己国家文化精髓、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建筑,弘扬地域建筑文化,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

1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

传承文化就是要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传统文化之糟粕。优秀的建筑文化会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和精神面貌,这种理念和精神面貌反过来也会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作为最本质的东西,是建筑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和特征。建筑文化传承应该注意三个原则。(1)结合性原则。建筑设计创作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地域文化特性,相应地结合当地文化、历史内涵、审美观念、人文环境等。结合并不是单一的照搬照抄,而是注意与时俱进,延续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背向现代化的传统是自取灭亡的传统。重视利用地域文化的精神,挖掘传统文化的物质性技术文化特征,积极借鉴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提炼、归纳,满足社会发展和地域的传承。(2)生态型原则。生态型原则是在创作地域文化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遵循地域发展的规律,保护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景观的有机生长可以促进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并且注意原有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协调,体现出人文景观的价值,从而打造出符合现代生活、安全、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3)再生原则。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包括保护、传承、创新等几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在吸收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保护优秀地域文化,同时放眼世界建筑文化,理性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及材料,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不断增强原创能力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创作具有中国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

2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

受地域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民族信仰、习俗、爱好、以及的影响,社会结构和人文风貌各有各的特点。地域文化形成因素较多而且变化也大,加上各地匠人的工艺、技巧的差异,因而各地建筑及其特征就呈现出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面貌。比如苏州园林的设计,把空间隔断,利用缩景的技法给人一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感受,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和典范。它的民间性、地域性就显得更强烈、更明显,刺激了建筑师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才能的发挥。除了国内南北差异,还有中外差异,比如欧式建筑里的哥特式建筑,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大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所以,作为建筑师在设计时应该深入研究当地历文化风情,创造出环境与人和谐的的建筑空间,弘扬优秀的建筑文化特色。

3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内容

地域建筑文化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孕育了当地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①建筑特征是建筑的个性,不同的建筑各有差异。从不同的层次来看,其个性表现也会不一样,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技术手法,或是从审美层次上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②文化特征,建筑所蕴含的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等,对于同一类型的建筑物来说,其文化特征是有共性的。两者特征相互紧密联系,并共同依赖于同一载体之中。文化特征有三个层次,由表及里,由浅至深:a.浅层意义上主要包括平面布局、细部、色彩、装饰、结构构造和图案等,这些元素的相互碰撞具有较大视觉冲击力,是建筑创作中常运用的,一般称它为抄袭或叫模仿行为;b.中层次表现要经过摸索、综合,从符号、象征、寓意、手法上寻找可以作为典型代表性的特征;c.高层次理解文化表现,与上述文化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和探讨,找到一些从物质技术性升华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符号、创作理念、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代表本地区的特色建筑。

4地域文化的作用

地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人们观看建筑载体中的地域文化特征,接收设计者的思路、概念、以及设计中的相互关系等信息,使人们在回忆中增加对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认识,从而增强对家乡、对本民族、对祖国的热爱,提高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和增进爱国主义情结;②通过地方建筑文化特征,有利于弘扬城市特色文化;③作为建筑师,通过建筑感受到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例如有名的唐人区,它的入口地带都有一座中国古典特征的牌坊,在侨居国外的华人看到祖国的建筑形象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5建筑创作中,传承地域文化的方法

创作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要从现代建筑创作的需要出发。在建筑中重现代表当地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建筑细部构件,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风格,这只是对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通过符号表达地域文化,结合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可以组成城市空间环境。原则是“外来建筑本土化”,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但也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拒绝一切外来文化。在最终成果的表达的环节上,设计者还应该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技术之间的关系,考虑按建筑的不同的功能要求以及不同的限定条件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通过各种条件的限定反复调整和比较选择最终方案的形体,注重环保材料的运用,满足现代的功能需要。

6结束语

为了使我国创作的现代化新建筑作品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作为建筑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精髓,坚持生态的设计创作原则,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延续优秀的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发现和挖掘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为中国特色建筑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7).

篇(10)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构合理的现代地域建筑特色的前提是城市活动的原有模式与理想形态所提供的场所能否吻合,同时影响与被影响着城市的活力。因而,必须尊重当地居民的行为模式和文化心理模式,不能做武断的判定。城市发展的过程犹如生物的生长过程,动态而开放,同时需要有规律地生长和突变。城市新陈代谢的痕迹、现状和未来,是城市改造和更新的依据。

1依山就势的规划布局

对于当今城市快速发展下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遇山推山,遇水填水,只为寻求更高容积率的做法,是对地形的极度不尊重的态度,也是对社会发展不负责的行为。因此,与其在住宅区建成后,挖空心思拿各种噱头吸引住户,不如一开始对地形规划就做出研究和遵从的姿态。对于建筑物和聚落来说,地形是最大的潜在力量。要建造适合于地形的建筑和聚落。要善于利用地形,赋予地形新的意义,建筑物的天际线是新的地形。通过山的地形,可以看出聚落的空间结构。即使地面平坦没有变化,人们也可以通过建筑物变化而感受到假象的地形。不仅是作为物理性的构筑物,它还蕴涵了各种“场”所包含的深意。人们在城市不断通过尝试和记忆而逐渐形成一个认知地图,时刻伴随他们将过去的生活空间与有关的世界模式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有关城市意识的空白是通过自己所居住的房间、空间、楼梯、街道、商店和城市景观等一系列景象逐渐填充,形成相对稳定的地图。认同的对象是实在的环境要素,是人类感觉归属的基础。

2因地制宜的建筑空间布置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都具有原本应该存在的场所,而事物真正回归到这一场所时,它也就恢复了其本来的面貌,这就是运动的原因。城市聚落的发展告诉我们,场所中蕴藏有历史的力和自然的力,当场所中“力”聚集,才能达到所需表现的“意”,是设计存在的本质。

在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社会地位也在提升,全球关注的目光使得千年的文化再度受到高度的评价和推崇。因此,与其照搬欧陆风情的外壳,不如寻找和发展传统的特色。从空间布局的角度而言,因地制宜的院落空间是传统民居区别其他建筑文化的最大特征:1)方向性,是除了均质空间之外给空间以秩序的最基本的因素。一个地区的建筑井井有条的原因之一,都在于有共同的方向性。根据日照、风向决定住宅机能上的构造,使之成为建筑和环境配置的依据。不限定在轴线或东西方位,但是朝向的考虑仍然是当今购买住房或其他建筑的首要考虑条件之一。2)在空间上有流通性的,界线模糊的设计。从苏州大多人群而言,住宅设计考虑到舒适地度过梅雨季节,有着通透的门窗设计是吸引其投资房产的重点之一。3)材料的使用和耐久性的考虑。虽然国内建筑设计界不仅在设计上,同时也在材料使用上有着不同时间上的流行趋势,但是原始和有历史传统的材料更加符合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使用需要,如原木、青瓦和麻石的再度流行就证明了这一点。走访老民居街巷,我们看到天井多数置正厅两侧且对称分布,屋场沿横轴伸展;也有在中轴线上的,屋场沿纵向步步升高,呈窄而深的布局。其中的包容力不仅体现于布局造型对多种风格的兼收并蓄,还体现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共荣。建筑本身既反映了自给自足、诗书传家的农耕文化,同时倡导天人感应的道家文化的印记也无处不在,如房屋设计可见五行相生相克理念等,与此还兼顾尊卑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儒家礼教。这从苏州园林文化建筑中都默默体现着一中深远的文化。

3个性鲜明的建筑形式符号

建筑符号形态传递一定的信息,且表达一定的概念,是人对建筑的视觉感知以及理解其符号意义的客观前提,与人的心理结构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感受活动有关联。由于各人躯体的和社会的经验不同,空间与实体给人的体验和感受也不同,人们对建筑环境的感知也不同。但是在特定社会成长的群体,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方对建筑环境的感知也会趋向一致。大众希望看到具有个性、历史感和地方传统的建筑形象。因此,除了空间布局上的考虑外,建筑形态上的学习和运用也是当今建筑设计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方式。

人们情感发生的场所是构成聚落环境的灵魂和人性的地理,历史文物和情感场所构成人类的存在空间,情感场所或许是一栋普通的建筑物,或是一些特定的地点,让人们感到自我的存在。分析当地传统建筑中那些给人们以情绪与情感影响的各种空间与实体(也即情感场所)的构成方式及其构成要素,提取恰当的形式符号,将有助于创造出独特的地域建筑风貌。姑苏文化的浪漫主义人文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性格特征,让资本萌芽的初期在混沌的状态下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组织:我们似乎看到晋商和徽派混搭的建筑风格的影子,但又再生出“本地化”的依山就势、随遇而安的古城形态。在当代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古迹逐渐消亡,出现历史断层,设计中的“非理性状态”:感觉好却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仅仅笼统用“感性”一词概括,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何有效借鉴,将理性思维和感性表达统一到平衡的境界,构想混沌,但现实有序地运用于设计,不是仅仅模仿与重复,才是研究过去的原动力。可以肯定,创造性地继承传统中合理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是必须的,传统形式符号的变形与简化并不能形成建筑创作的全部。分析当下特定的城市和特定的建筑环境,包括历史、文脉、自然地理、人文风俗的各方面的环境特征,这才是建构现代地域建筑特色的基本途径。应立足现代,放眼未来,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提炼出至今仍有生命力的“根”或“遗传基因”。

在现今融合多元化的世界环境中,可持续发展、保护地方特色,是当今世界两大主要课题。独特的地方文化遗产无疑是城市参与未来竞争的王牌,如王树的博物馆。创造性地保护城市整体环境、历史性的建筑和传统的建筑技术,创造性地保护历史性街道、建筑、景观等,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如同使汉墓文物维持出土时的鲜艳,而不是在接触空气后就开始暗淡甚至无光。现代化进程与历史维护怎样双赢,实现四度空间的持续和谐发展,是建筑设计业界需要认真考虑的。

参考文献:

[1]王钊.生态视野下的聚落形态和美学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06.

篇(11)

地域性绿色建筑源自于对绿色建筑与地域建筑理念的综合考虑,两种建筑理念均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相对比较这两者而言,绿色建筑更注重利用绿色技术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地域建筑更加注重自然与地域文化的因素,当然,这两者的概念和具体要求也有着相互的渗透,而这些都是现代建筑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发展

绿色建筑概念在我国2006年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中的定义为:在建

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总的来说,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提倡了利用本土材料、利用地域气候条件、利用新能源、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等可持续的思想。

绿色建筑可以说是“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的继承者,延续了他们的共同心声,确有这自己更为鲜明的主题和全面性。1990年,由英国建筑研究机构(BRE)作为学术机构了《绿色评估手册》(BREEAM),作为最早的绿色建筑倡导者,提出了具体的绿色建筑评估方法。1995年,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成立并制定《能源与环境设计导向》(LEED),并且发展到了市场经济机制的程度,培训出了很多职业绿色建筑评估师。1998年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发起的“98绿色建筑挑战”有美国、英国等14国参与,组建了世界绿色建筑组织(WGBC),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强大后盾[2]。

我国近些年来也跟随国际建筑潮流,重视发展绿色建筑,这对于我国能源消耗大国和政策规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极大的意义。

2. 乡土建筑和地域性建筑

“乡土”一词来自拉丁语,意为国内的或者本土的。其发展是一个有机过程,涵盖了社会的整体。他通过具体的地理位置、特定的民族与文化群体以及独特的历史时期与传统紧密相关。所谓地域性建筑,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地方形式和地方材料创造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技术经济条件等相适应的特色建筑[3]。地域建筑的设计注重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地域自然气候。

可以说,乡土建筑和地域性建筑有着异同点。相同的是两者都是历史文化和地方气候传统民族等因素的不断传承发展出来的建筑,不同的是,地域性建筑的关注尺度更大,是针对于大气候的建筑来讲,而乡土建筑的关注尺度相对比较小,市针对于微气候来谈的。不管怎么说,乡土建筑和地域性建筑都是继承文化文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3. 适应地域特点的绿色建筑

随着世界化的趋同,世界各地的地域性建筑受到形式和文化上的冲击,甚至有些拥有

地域特色的建筑正在消失和没落,这不得不呼唤我们关注和改善这种状况。地域化被全球化所代替,出现建筑国际化的现象,有文脉地域性的村镇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遗传,而现代化城市没有根据地理气候和文脉,去建造全球化的现代符号建筑。此外,只保护地域性建筑不是我们的目的,面对人们对建筑的居住和使用品质的提高、全球化现代建筑技术的冲击,我们渴望把绿色建筑技术和地域性建筑的融合,这样才能做到传统的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和继承。

4. 发展地域适应性绿色建筑的要点

4.1气候及地形因素的影响

影响建筑的气候和地形因素被考虑为建筑如何存在于“此时此地”的问题[4]。地域性的重要差异来自于自然气候因素和地理地形的因素。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凸显了本质上是一种气候适应性的建筑,人类长期活动经验证明,建筑原本就要适应气候。在我国,湖南湘西地区属山地地形,地表潮湿,吊脚楼建筑架空的底层既通风防潮,又避暑防寒;徽派建筑依山建屋、傍水结村,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形成冬暖夏凉、舒适宜人的地域微气候;在北方,黄土高坡的窑洞,主要以宁夏南部、陕北地区、山西都有传统的窑洞居住点,大多建造在山坡上的,结合地形,窑洞居住环境可以说是冬暖夏凉。

4.2文化、文脉因素的影响

传统建筑技术具有地方传统文化和美学的内涵。诺伯格在《现代建筑之根源》一书中提出“新地域主义”的概念,他认为:“任何一种建筑语言都应该与当地的情况相适应,只有表现出真实的,具有根源感的内质,建筑材得以存在” 发展地域性绿色建筑,就要深入到地方人民的文化、文脉中,从民居、传统建筑中找出绿色建筑技术创新的思源,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地域文化的创新性使得地域性建筑成为现代和传统的有机结合,更是地域性建筑和绿色建筑的融合剂。

4.3经济成本因素

发展绿色建筑,特别是将绿色建筑与地域性建筑相结合,更适合我们发展中国家实践和实施。此时此刻,我们要打破绿色建筑就是高技术的建筑,高成本的建筑的观点。经济方面,经济落后,人口技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不适合以来化石能源、人工温度调节的现代建筑技术,而应该改良和发展利用地方自然能源的传统建筑技术的策略。

4.4现代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建筑的融合

地域建筑保留自己的传统建造技艺和艺术表现,但是面对全球化现代国际建筑的洗礼,地域性建筑收到冲击,想要继续保留和发展自身民族特色和适宜本土建筑的方式方法,就必须选择走融入现代绿色建筑技术的道路,否则就成为了穿着传统建筑衣服的现代建筑的傀儡。在我国地域性建筑实践过程中,传统的复兴、符号的借用以及里面的拼贴往往被认为是地方性建筑的标签,其中很少有对地方性气候、地方技术或者地方建筑文化的生层次认知。

4.5社会认知、政策、法规的因素

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刚刚起步十几年,还在借鉴国外的绿色建筑体系,忽略了建筑地域化的绿色技术发展,没有发掘和应用传统的地域建筑的技艺,也没有很好的把现有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到地域建筑中。通过以上文字的阐述,我们不得不说,当今我们还是对绿色建筑没有大力推广和发展,更没有把现代绿色建筑应用到地域建筑中,这需要政府的宣传和引导,给企业发展绿色建筑经济上的补贴和支持。

4.6乡土建筑师的经验

现代建筑师为了甲方和企业的要求,在设计中偏向于注重开发商的需求。大多数甲方、建筑师都不是使用者,而是利益方,很少注重和关心绿色建筑的发展。而乡土建筑师大多是自发建造、自己使用的群体,他们对乡土建筑和地域建筑有着更好的理解,他们更能够代表着绿色建筑发展的心声。发展绿色建筑与地域化建筑的融合,就要发掘拥有地域文化的乡土建筑师,这样才能传承和发展地域建筑的艺术表达和建造技艺。

5.小结

展望未来,只有发展绿色建筑才是解决资源、环境矛盾的正确道路,也是提供人类舒

适生活的正确方法,当然,绿色建筑只有在特定的地域中才能有他的鲜活的生命力。让绿色技术和绿色理念在有传承性的地域性建筑中融合,创造出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才是我们的心声。

参考文献:

[1]赖明.建筑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绿色建筑[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