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景区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吉林文庙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始建于1736年,是清朝乾隆皇帝御批在关外兴建的第一座文庙,占地面积16354平方米,建筑面积2997.12平方米,虽历经风雨洗礼,红墙黄瓦依旧,雕梁画栋清晰,建筑风格绮丽,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彰显了皇家建筑的泱泱气度。与曲阜孔庙、南京孔庙、北京孔庙并称中国四大孔庙。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吉林文庙保护范围外为吉林市昌邑区文庙街道居民区,文物环境整体较差,尤其是城市格局、建筑风貌和草木种植等方面,与文庙均有不够协调之处,具体如下:
1、文庙保护范围外的绿化树种单一、数量偏少、树冠不够高大,花色搭配层次不够丰富。
2、城市功能、城市建设以及道路交通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使文庙在所处环境中非常闭塞压抑。
3、文庙周围,有大量建筑体量过大、造型平常、材质杂乱、色彩亮丽、缺乏民族特色和地方传统,与文庙很不协调。
4、作为文庙消防通道的围墙西侧空地被修建成临时建筑和露天古玩市场,延庆胡同和南昌路被作为早市、商品街和旧书市场,既对文庙有安全隐患,摆摊经营的嘈杂声又影响文庙环境;文庙东侧围墙外紧贴围墙修建多栋现代建筑,占用了消防通道;文庙院落外周边地面普遍抬升,雨水向文庙倒灌,影响其风貌形象。
二、吉林文庙保护规划及其相关规定
2013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吉林文庙文物保护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规定,吉林文庙的文物保护区划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个级别;其中,建设控制地带细化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和Ⅱ类建设控制地带2个层次;共2个级别、3个层次。总占地面积约为22.06公顷。其中,保护范围占地面积约为2.76公顷,约占保护规划范围面积的12.5%;建设控制地带占地面积约为19.3公顷,约占保护规划范围面积的87.5%。
在保护范围内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和“同类借鉴”的原则进项保护;在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可建设吉林市文庙博物馆附属设施和休闲空间,适当修建少量文化设施和其他特殊设施,建筑高度相对于原地形地貌的地上部分高度不得超过4米;Ⅱ类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不得破坏吉林文庙的历史风貌,损坏环境景观效果与和谐性,建筑高度相对于原地形地貌的地上部分高度不得超过18米。
三、措施与建议
根据《规划》内容,吉林文庙古建筑文物本体部分可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相关规定进行项目申报和项目。本提案将结合吉林文庙保护区实际情况,对整个景区的环境整治、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保护范围内(吉林文庙古建筑群景区)
(1)吉林文庙内收藏和散落的碑刻石雕迁至文庙东侧规划修建的“吉林碑林”内。
(2)整治保护范围内的环境,去除对文物建筑、行人和消防通道造成障碍甚至安全隐患的物种,选种和文物环境相匹配的树木,尽可能多地留出地面空间以便作为活动时的疏散场地;统一设计具有人性化、精致化和特色化的路灯、环境小品、垃圾桶、提示牌等。
(3)拆除保护范围内的非文物建筑,主要包括:文庙西围墙外的临时建筑(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现办公用房)、东围墙外的临时搭建建筑和民居、北围墙外的公共厕所等,根据保护需要修建防火通道和绿植草坪。对保护范围内暂时无法拆除的非文物建筑需进行绿化遮挡。
(4)清挖保护范围内后垫高的道路与地面至原标高;拆除甬路上后铺的小块水泥方砖,并按《永吉县志》中记载的吉林文庙平面图中的路网布局重铺黏土方砖。
2、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内(吉林文庙文化旅游商业步行区)
(1)拆除东围墙外的住宅(总计32栋),修建吉林碑林、孔子文化研习园区、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以满足展示和学术研究需要,总占地面积约1.57公顷。
(2)拆除北围墙外的住宅(总计5栋),复建吉林文庙文昌宫作为国学讲堂、书院(前庙后学)及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办公用房。
(3)拆除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内东北部的住宅(总计6栋),规划修建吉林风情文化旅游商业区,展示、经营吉林地区各种可能开发经营的特色文化产品。
(4)拆除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内西部的住宅(总计4栋),规划修建吉林文物图书交流商业区。
(5)在孔子文化广场中轴线南端的人行道边,修建木构清代官式三间四柱黄琉璃牌坊以界定广场空间;重新设计和更换广场内与文庙建筑风貌不协调的灯光亮化设施;明确广场管理单位,确保广场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6)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内所有沥青和水泥路面更换为仿古石板路面;路灯、休息座椅、IC电话、果皮箱、公厕、无障碍设计等设施,宜按照国家5A景区标准设置,并与景区环境协调。
(7)沿着Ⅰ类建设控制地带修建如牌坊、隔离柱等设施,除文庙停车场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进入。
3、Ⅱ类建设控制地带内(吉林文庙文化旅游商业区)
(1)拆除区域内全部围墙和违章建筑,按照国家5A景区标准设置与景区环境协调的附属设施。
(2)区域内全部商业门市做仿古门脸装修,营业范围以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旅游和休闲服务业项目为宜。
(3)尽量限制和减少机动车进入本区域。
综上,建议市政府成立吉林文庙景区管委会,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吉林文庙景区环境整治、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将吉林文庙景区打造成我市文化旅游和儒家文化传承的核心园区,为促进吉林市乃至吉林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开发工作可分为三步走:
第一阶段:创办吉林文庙文化旅游景区
本阶段重点在加强吉林文庙文化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街路改造。复建吉林文庙牌坊,封闭景区内各出口,实现景区步行化;迁出文庙早市,拆除景区内全部违章建筑,将景区内街路全部改造为仿古石头路面,并对景区绿化进行全面整治;加强景区内商业业户管理,鼓励开办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吉林文庙景区硬件设施的质的飞跃,同时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升景区知名度。实现景区从有名到知名的蜕变。
第二阶段:打造成为吉林省旅游度假休闲胜地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在为我们广大居民群众做着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与社会团体旋节沟通连贯的作用。是我们信任的一个基础机构,与居民群众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基层组织。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都在互相影响。最近国家提出的“两型”社区也为了做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对于这个我们早有所闻,作为社区的一员我们应该为此出一份力。然后对于现在的社区环境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给政府提供一些资料,让其着手解决社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2019年上半年长沙在全国文明城市评比中名列前茅,但是长沙社区环境中仍存在着很多不良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意卫生环境问题,但是在无意中却更多地使环境污染、破坏、资源浪费,这样的环境形势是相当严重的。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社区。社区居民节能节水、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为了更好的做到“两型”社区,为了广大社区居民能自觉参与到环保行列中,暑假期间我特别对长沙市雨花区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之间以及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环境的居民之间的环保行为,环保意识以及获取环保知识等方面的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建设“两型”社区提供良好依据。
二、调查设计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次调查主要以长沙市雨花区三个社区(德馨园社区、湖橡社区、向阳社区)的居民为主,对象涉及学生、工人、知识分子、企业管理人员、个体户等多个职位,其中各个社区主要是在家度晚年的老人。共发问100卷份,回收97份,有效问卷97份,无效问卷3份。
2. 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节约和低碳、回收利用、对环保的态度,共23题。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三个社区每个社区16份问卷。针对不同文化程度、年龄等群体采取的调查模式也不一样:(1)不识字的社区居民(主要是老人):调查员直接访谈,由调查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代填问卷。(2)识字社区居民:采用一对一调查,个人现场填写问卷,现场收回。
(二)调查内容
内容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节约和低碳、回收利用、对环保的态度。个人基本信息中没有提及到姓名,证件号码等敏感性问题,只有简单的性别和学历两点,所以个人信息是不会对个人造成任何影响的。节约低碳以及回收利用主要是问,是否有节能节水、不浪费资源等相关问题。对环保的态度主要是问一些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还有一些保护环境的个人看法及一些环保知识等问题。此问卷的内容不会影响个人,进过前期的访谈,社区中出现的不足都整合成简单易懂的问题。而且在社区层面的问题基本上可以从问卷中看出来。在题量上来说也是恰到好处,不会太多,被调查者不会因为题量多少而不予填写。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主要收集了居民的环保态度,以下是社区居民环保态度情况,
我们可以看出在环保态度上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集体的环保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意出力保护环境,比如有人破坏环境时在86人中有31人觉得无所谓,举报的人只有10个,观望的有13个,积极制止的有32个。无所谓的加上观望的有44个,在其中占到52% 的比例,这个数据是不可小视的。
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人们对环保还不是很在意,有一部分人可能觉得环保跟自己没有关系,同时有一些被调查者觉得环保是非常重要的,也有意向了解更多的关于环保的各种知识。这表明政府或相关部门在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上做的还不够,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管理。导致社区居民的环保态度还不强,或者说还有其他原因影响了环保意识。同时在环保过程中我们不能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强制他人去完成,然而我们只能是加强个人的环保意识,让其自觉环保,所以对于环保态度是应该加强并告知其环保重要性,那样才有效做到环保。
当然这仅仅是环保态度一块的内容,在这次的调查结果里可以看出还有一些环保过程中的不良环保行为,节约低碳,回收利用等等的内容都有类似情况。
(二)在调查节约低碳、回收利用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由于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有一些人在无意中就对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无意中也浪费了资源,以下是节约低碳以及回收利用的分析,
可以看出在节约层面人们做的还不够好。如,同家人外出吃饭,剩下的饭菜打包情况中来看,有21人直接丢弃,有40人觉得份量多就打包回家,有25人不管份量就直接打包回家,直接丢弃占24%,看份量多少打包回家的占47%,这个数据还是不错的。同时我们可以从表二中看到回收利用中居民似乎做的很不好,如,处理废物时,是否有分类的习惯时,有的只有25人,没有的有40人,视情况分类的有21人,其中没有分类的占46%。
分析:根据以上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居民认为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没有必要进行垃圾分类,即使将废弃电池、垃圾分类处理好,也不知道哪里可以回收,觉得这样也是多此一举啊,还不如直接扔到垃圾桶,有些人认为现在科技也越来越发达何必苦了自己呢。
(三)在调查中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环保行为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一些涉及到比较书面,不是日常的一些环保行为,比如对燃放烟花鞭炮的态度,
可以看出,文化程度越高对烟花鞭炮的了解越高,知道烟花鞭炮中含有很多的破坏坏境的有害物质,而文化程度低一些的人就不会想到这些问题,因为不了解烟花鞭炮。从表三中完全可以看出文化程度的高低对环保行为的影响还是很深的。
四、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市雨花区社区居民的环保行为总体水平还是不高,一方面说明居民关注环保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还有一方面说明在宣传环保知识工作上还不够到位。
首先,了解到社区居民获得环保知识的途径很有限,主要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说明社区居民之间很少交流关于环保的话题,然而在一个小区内主要是人们互相影响的,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尤其是在家的妇女们。
其次,在回收利用中,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状况也越来越好,有些不用的东西就没有必要留着,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当然在老一辈的人来说,还是会回收,但是没有做到利用,主要是新的东西都有一大推,就没有必要用旧的了。就算;垃圾分类处理好了,之后也不知道放哪里去的问题出现。
最后,我也都知道文化程度对环保的重要性,但是现在我们能做的似乎也只有大力宣传环保,对于文化程度低一些的居民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二)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现提出以下对策:
2 调查范围
城市各街道小区,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
3 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4 调查情况
通过对各街道小区的调查,我发现以前的随处所见的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边角上依稀可见有少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甚者的是从商处房内扔出来的。道路两旁的垃圾箱由于清洁工没有及时清理,而导致垃圾溢出垃圾箱,还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气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炎热夏天会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味严重影响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也能招来许多苍蝇、蚊子,从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昆虫媒介传染病的散发和流行。影响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有些老年人经过而没有注意散落的垃圾,有可能使老年人滑到从而会造成伤害。通过调查还发现有些建筑垃圾散落无人及时清理,以及某些建筑单位引起的粉尘污染严重,造成社区空气中粉尘浓度增高,从而造成人们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但提高,汽车以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但是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还有汽车的喇叭声在社区对还在休息的人们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特别是在中午休息期间会使一些人烦躁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4.1 在对随机抽取的20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4.1.1 请问你平时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9人,占45%,回答不会的有4人,占2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7人,占35%。
4.1.2 平时关注关于保护环境的新闻吗?
大多数回答不会,占55%,回答会的占5%,觉得于己无关占40%。
4.1.3 你将废弃的电池怎么处理?
选择随手扔掉的占30%,选择扔进专门的垃圾箱的占17%,无所谓的占5%
4.1.4 你实行垃圾分类了吗?
选择实行的占20%,不实行的占80%
4.1.5 你赞成用塑料袋吗?
赞成占37%,不赞成占20%,无所谓占43%
4.1.6 你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知道的占75%,不知道的占25%
4.1.7 你有没有随地吐痰或扔烟头的习惯?
有的占20%,没有的占50%,有其中一项的占30%
4.1.8 你有没有随时乱扔垃圾的习惯?
有40%人说不太在意,25%说偶尔,25%说不乱扔垃圾。
4.1.9 你认为环境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没有明确的概念,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有些人认为环境就是简单的不乱扔垃圾,少数人认为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环保意识。
5 结果分析
5.1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5.1.1 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多数人对环境问题并不关注,认为与己无关,不自觉的乱扔垃圾、吐痰,对于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更是熟视无睹,对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也未能身体力行地参加,认为保护环境是政府的事与老百姓无关。
5.1.2 小区规划不力,管理不严格不科学,任意倒垃圾造成严重污染,处理不及时致使臭气熏天,有些部门对房地产建设用地管理不到位,致使粉尘污染严重,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未能达到各阶层,环境保护部门整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是环境保护工作陷入瘫痪,阻碍工作的整体进度。
5..1.3 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不一,素质有差距,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措施不同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也不同,增加了环境工作的难度。
5.2 社区的环境问题,对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危害
5.2.1 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随地乱扔垃圾滋生了大量细菌,冬季尚好,尤其是夏季大量的苍蝇,蚊虫等,传播疾病,污染空气,工厂排放废气混合着大量的木屑和有毒气体,使得很多的居民患有呼吸道疾病。
5.2.2 使土壤恶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塑料袋及其难以降解的物质,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
5.2.3 垃圾填满,降低了垃圾填埋厂处理垃圾的能力,垃圾中有细菌,病毒等物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害周围环境。影响居民的健康。
5.2.4 垃圾焚烧对环境造成的严重二次污染,焚烧时产生大量黑烟,有毒气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6解决措施及建议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和谐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6.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及环境保护意识,使居民自觉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多种活动,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6.2 实行垃圾分类,加强对废弃物的再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 强废弃物的处理,避免垃圾焚烧。
6.3 环境部门应建立各种保护机制及体系,加强对环境监督力度,各阶层要深入贯彻环境保护政策及措施。
6.4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加强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6.5 实行环保奖罚制度,奖励对环保有突出贡献的人,对工厂任意排放行为进行治理管制。
6.6 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建设城市污水及城市污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机构,
我市的开发区建设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十多年的滚动投入和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服务功能日趋完备。尤其是近年来,在加快发展外资、民资和企业“转制”的大背景下,在外向带动,城市化战略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开发区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截止20*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外商投资区、民营工业区、科技产业园等)36家(其中省级开发区2家),规划总面积205.7平方公里;开发区进驻企业总数2145家(其中外资企业625家),实际吸引投资337亿元(其中外资20.57亿美元);区内企业就业人数达到23.46万人;20*年区内工业投资约占全社会新增工业投资的85%。开发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2.97亿元,财政收入10.92亿元,完成出口16.52亿美元。开发区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主体,呈现以下鲜明特点:
1、形成了以省级开发区为龙头,以各镇开发区为依托共同发展的格局。
我市现有的两家省级开发区开发较早,近年呈加速发展态势。经过10年的发展,两区建成面积已由最初规划的10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近3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达到90平方公里。*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次年就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连续4年成为省、苏州市的先进开发区,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协会将我市评为2000年度投资环境最佳,投资风险最低的大陆城市。截至20*年底,区内企业共有417家(其中外资企业329家),实际吸引投资97.2亿元(其中外资11.2亿美元)。汾湖旅游度假区去年以来引资速度迅速加快,区内企业总数达到286家(其中外资企业1*家),实际吸引投资15亿元(其中外资1.2亿美元)。两区合计企业总数703家,其中外资企业431家,占全市开发区企业总数(下同)的33%和69%;实际吸引投资合计112.2亿元,其中外资12.4亿美元,占33.3%和60.2%。两家省级开发区是我市外向型经济名副其实的龙头。
我市各镇的开发区也发展迅速。盛泽、震泽、黎里、梅堰、南麻、金家坝等镇开发区内企业超过100家。所有镇开发区均有外资进入,并且呈加速增长的态势。如菀坪等镇以开发区为依托,去年至今年在利用外资、吸引民资以及财政收入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增长,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2、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
(1)开发区内产业高度集聚。
*经济开发区根据自身实际,选准主攻方向,把IT产业作为开发区主导产业来抓,以配套企业吸引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IT产业群。目前区内外资93%为IT产业,IT产业的产品门类齐全,产业链不断延伸,系列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内外资企业和世界IT产业联系紧密,技术设备先进,研发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20*年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称号。
围绕“一镇一业”,依托各自的产业基础,我市各镇的开发区也各具特色,普遍有较高的产业集聚度。盛泽民营经济开发区的纺织业,七都光纤技术开发区的电缆生产,黎里的日用化工业,金家坝的新型建材业,桃源的木加工业,铜罗的花木业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的升级,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区内企业的发展。
(2)我市的开发区建设不仅在工业产业上各具特色,而且近年来还逐步向服务业领域拓展,形成了产业联动,互相促进的局面。最近几年=来,汾湖旅游度假区按照工业开发与旅游度假相结合,招商引资二产三产相结合,以三产吸引二产,以二产带动三产的指导思想,第三产业有了新的飞跃。总投资超过1亿元,占地706亩的大渠荡景观区目前在抓紧施工;新锦发五星级度假村首期工程106幢游艇别墅,其中80幢土建已经结束,并已开盘销售;投资5000万元,规划12层的芦墟大酒店已破土动工;区内的莘园度假村、商业街等人气日旺。还有多家房地产开发商看好开发区,几个较大型的项目正在洽谈之中。*经济开发区引进了总投资2.5亿元的运东商务中心,并确定了运东汽贸城、新城花园等项目设计方案。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3、开发区内企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全市开发区企业平均投资达到1560万元。*经济开发区内的华宇电脑、大同电子、台达电子、中华映管、高创电子、全友电脑、华渊电机、亿光电子、亚旭电子等旗舰型大企业相继落户。高创电子、大同电子2001年已跻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00强,高创电子还入围200强。目前华宇、中华映管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区内企业生产的液晶显示屏、平贴式电阻、钽质电容、锂电池、多层线路板等科技含量高,都是国内乃至世界上较为先进的产品。汾湖旅游度假区今年引进的项目规模也都较大。各镇开发区内几乎都有当地近年崛起的龙头骨干企业,颇多企业投资规模超亿元。黎里等镇开发区近年还有旗舰型外资项目开始落户。
4、各项比较扎实的保障措施,促进了开发区快速健康的发展。
适时调整规划:伴随着工业新投入的快速增长以及区内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镇两级适时调整规划。市委市政府在机构改革中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将松陵镇16个村、同里7个村划归*经济开发区管理;将原芦墟、莘塔和汾湖旅游度假区区域规划三合一。发挥“原芦墟工业总量大实力足,原莘塔镇可开发面积比较大,旅游度假资源比较丰富及汾湖旅游度假区牌子大,知名度高”的三大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开发区的体量迅速增大。
给予扶持政策和调整管理体制:在开发区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除了充分执行好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市委市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吸引鼓励资本入区的政策。同时根据区划调整和发展实际,*经济开发区和汾湖旅游度假区的管理体制也有了相应的调整,更有力地保障了开发区的健康发展。各镇也都把开发区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在组织领导得到保障的同时,许多镇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管理,成立了管理机构。如黎里镇抽调了分管书记、分管镇长和镇长助理,将开发、建设和管理职能集中,成立了开发区管委会。规范运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大部分工业项目进入了开发区。
招商得力:两家省级开发区和各镇都建立起强有力的招商队伍。内外资并举,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建立起了许多招商渠道,同时也探索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办法。
服务到位:服务是开发区第一投资环境。无论是“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定期上门”还是“个性化服务”,开发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都能以客商为对象,努力建立符合WTO规范的服务体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5、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快速推动了城市化建设。
随着开发区的建设,农村快速向小城镇聚集,重点城镇向城市型转变,我市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目前我市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0%以上。同时也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年全市三产增加值达到86.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7%,占全市GDP的的比重达到37%。
二、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我市开发区建设的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比较突出的有:
1、开发区建设与资金不足的矛盾。
各开发区征地开发成本较高,征地难度大,同时客观存在的在招商引资中的竞争又抑制了转让价格,许多开发区,主要是镇级开发区处于转让一亩亏损一亩的局面。各镇除了确保必需的“开门费”,可支配财力基本上投入了开发区建设,但毕竟资金有限,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跟不上项目建设。另外进区企业效益产出的滞后性,短期内也无法缓解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2、快速发展与管理相对滞后的矛盾。
目前我市对镇级开发区还没有统一认定,开发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均由各镇自行负责。部分开发区功能定位不太明确,不但行业规划、行业管理比较滞后,有些项目还给周边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此外,随着开发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资源紧张,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也缺乏。
3、招商引资与用地矛盾突出。
根据*市2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我市至去年年底的建设用地面积已接近耕地面积的一半,未利用地所占比率小,土地后备资源贫乏,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更少,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同时,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不断深入,各类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招商引资与用地矛盾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据了解,今年我市土地需求量约为3万亩,而省里给的指标仅为1000亩,通过项目争取到了1万多亩,缺口尚有1万多亩。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得到切实的保证和推行。
近年来规划调整和规划跟着项目走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部分乡镇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原则时,没有对对规划期内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导致了近年来频繁的规划调整。另外,部分乡镇干部缺乏规划意识,过于迎合投资者的要求,选择厂址过于随便,导致了规划跟着项目走的现象的发生。多年来各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得到切实的保证和推行,而且随着调整规划工作量的增加,延长了建设用地审批时间,降低了办事效率,使得今年“土地证”的办理十分缓慢,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意。
5、土地的实际利用率过低。
许多企业的单位面积土地投资额偏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很低;有的企业闲置土地,征而不用;还有的假借项目圈地,试图从中牟利。从而造成了我市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产生了巨大的浪费。
6、镇级工业开发区布局过于分散。
原因在于:第一,由于投资者的反对,好多镇的开发区抛开了原有的规划,转而沿路开发,形成了许多小区。第二,一些镇除了镇级设立开发区外、各村也有开发区,不仅造成开发区的小、乱、散,而且还造成了基础设施的重复投入。
三、对全市开发区发展的思考
(一)发展思路:
以把*建成为一个接受上海大都市辐射、以五大经济区域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卫星城市为目标,把开发区作为我市培育和发展区域竞争优势产业的空间基础,充分整合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突出产业集群,加强投入开发,重点建设好若干开发区。
(二)主要目标
1、国内生产总值。“十五”后两年年均增长25%,“十一五”年均增长22%。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大关。
2、进出口总额。“十五”后两年年均增长30%,“十一五”年均增长26%。到2010年达到250亿美元。
3、产业集中度。加大生产力布局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力度,延伸产业链,以“政府引导、企业决策、市场运作”的思路,组建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到2010年争取组建成10家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
(三)发展原则
1、高起点规划原则。确立精品意识,以产业集聚为目标,明确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集中建设、联动开发、滚动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
2、可持续发展原则。确立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3、开放式开发原则。创新观念,冲破体制障碍,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化投入的开发机制。
4、循序推进原则。要根据规划,逐步推进,切忌一刀切。
(四)对策措施
1、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对开发区资源进行空间整合,发挥产业集聚效益。
(1)将我市规划为五大经济区域,以五大经济区域为中心,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合理布局,严密规划。。五大区域分别为:电子产业、旅游业区域,包括松陵、同里,以电子产业和旅游产业为发展主体。临沪经济区域,包括金家坝、北厍、黎里、芦墟,以建材产业和日用化工产业为发展主体。纺织服装区域,包括盛泽、平望、梅堰、南麻,以丝绸纺织服装产业为发展主体。临浙经济区域,包括震泽、七都、八都、铜罗、桃源,以光电缆产业为发展主体。沿太湖经济区域,包括菀坪、横扇、庙港,以生态农业——特别是太湖水产业,缝纫机产业,羊毛衫产业为发展主体。
每个区域中不排除有特色的目前规模尚不太大的行业的发展,如芦墟的IT产业、旅游业,北厍的铜字业、制鞋业,桃源、铜罗的花木业、制桶业,震泽的服装业等。另外在每个区域中要培育一、二个规模型龙头企业作依托,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行政服从经济。利用此次乡镇合并的机遇,围绕城市化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总体建设,不可各自为政,齐心协力打造五大经济区域,根据各个经济区域的产业特色,调整内部各个开发区的区域发展布局和规划,加快各园区的一体化建设,防止盲目重复布点,引导园区朝着大工业、大产业、特色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全市经济总量的提升,加快城市化进程步伐。行政体制要紧跟经济区域,成立对应五大经济区域的五大行政中心,协调经济区域内的发展建设,加强对经济区域的管理和监督,为经济区域的发展打造保姆式服务。
(3)明确产业集群目标,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我市目前六个名列省重点培育的经济板块分别是:IT产业板块、盛泽丝绸纺织板块、七都光电缆产业板块、菀坪缝纫机产业板块、横扇羊毛衫产业板块、金家坝彩钢板产业板块。我们要以此作为新一轮发展的起点,进一步推进集聚,做大做强板块经济,以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至2007年,六大经济板块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
(4)诱导产业依次向开发区集中。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中是形成产业集聚的重要前提。所有开发区不仅要引导国外企业进入,还要向国内企业敞开大门,为国内外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相互接触、相互学习,共同利用外部资源,开展专业化分工的机会和条件。
2、改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1)加快建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集开发、规划、建设为一体的高效完善的开发区管理机制。各开发区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协调运作。更要增强市场观念,树立“经营”开发区的理念,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投融资环境,改变单纯依靠财政支持的做法,广开聚财生财之路,实现开发主体和开发资本的多元化。
(2)提高开发区的管理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从依靠政策优惠向依托综合环境优势的方向转变。按照“产品项目一体化、公共辅助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思路,营造开发区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创业环境,积极发展信息咨询、会计、金融保险等中介机构,从整体上增强开发区的服务功能。
3、抢抓国际制造业转移契机,提高开发区国际化水平。
(1)不断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速度。继续加大利用外资力度,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欧美跨国公司的引资力度,争取已经落户的外资企业进一步追加资本投入,推动跨国公司本地化。
(2)加强外资上下游产业的配套延伸。把着力点放在关联度大、集聚度高的产业链上,引导外资企业上下游产业的配套延伸,增强外资集聚效应,构筑外资项目产业链的延伸平台。
4、推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依托我市目前比较发达的交通条件和已经形成的集群优势,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培育具有特殊区位优势、具备综合服务功能、依托开发区、为重点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和以商贸连锁配送为主的现代物流企业。
5、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
加快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高速公路及国、省道为骨干,地方公路为主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未来五年,*应基本建成放射型高速公路网,配套建设干线公路网和县道公路网,实现每个镇20分钟内可上高速公路,1小时内可到达上海郊区外环的目标。积极推进重点电力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电网改造,确保供电充裕、安全和可靠。加快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程,推动信息网络化进程和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2)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为投资者提供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在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的基础上,继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越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环境。
强化亲商、重商、护商、安商观念,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开发区外来投资的“绿色通道”,未设立服务窗口的开发区应尽快设立“一站式”服务的窗口,制定便捷服务、预约服务、特事特办制度,形成快速办事通道,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对投资者有意投资,并适合我市发展需要,但国家产业政策有所限制的较大项目,要积极加强协调沟通,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支持,创造条件让其落户我市。积极帮助现有外资民资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现有企业健康发展。对现有外资民资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视同新办企业,同样给予优惠扶持。对外资民资企业引进的中高层管理人才,要给予其家属和子女入户、入托、入学等方面的优惠。对在外资民资企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人事服务,与同类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对现行保留的审批和核准项目要进一步清理。同时,要加强对审批事项的监管,政府各职能部门要规范、公开审批和核准事项的内容、条件、程序、时限和责任,接受群众的监督。对外资民资投资服务实行马上受理、马上办,并实行“一个窗口”审批项目、“一条龙”受理投诉、“一个口子”收取行政规费的制度,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营造出人人参与优化环境、关心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6、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1)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开发区须争取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区内新增各类企业的税收,除按规定必须上交国家的部分外,全部返回开发区建立专项发展基金,用于开发区的建设。开发区应制定专项发展基金的使用办法,报市财政同意后执行。
(2)采取积极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中小企业是产业集聚不可缺少的成员。中小企业的特定性质使其在集聚的形成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方面,发挥着大企业难以替代的特殊作用,中小企业是建立多品种少量生产体系的重要保障。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必然要面临经营不稳定、新产品开发能力低、信息不灵等难题。为克服中小企业的上述局限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活力,应给予积极而广泛的政策支持。充分运用好我市已成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建设担保等。
(3)全面清理各类收费。对开发区内企业取消属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服务性收费项目,按证照成本核定证照工本费。开发区内属于强制或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
(4)改进项目建设管理。在开发区内投资的项目,在符合国家招投标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允许企业自行决定项目的勘察设计和建设施工招投标。在符合行业规定的前提下,任何部门或机构在提供公用事业服务时,不得要求开发区内企业项目施工采用其指定的设计、设备及施工单位。
(5)适时调整引资政策,实施一定程度的区域倾斜引资政策。
区域倾斜的引资政策应以有效地构筑产业集聚为指导思想,以补充必要的经营资源缺陷为原则。
7、解决好招商引资与用地矛盾
(1)大力推进实行企业集约用地。过去由于我市企业发展基础差、起步晚,在招商引资中为了吸引外商、民营企业主前来投资开发,采取了一些优惠措施,以较多的土地资源换取资金和技术。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新的经济态势,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谋取投资效益。因此,实行企业集约用地,不仅可以遏止投资者的“圈地运动”,而且可以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加快企业基建的步伐。
(2)强化土地规划管理。土地规划必须高标准,要与城建规划相吻合。当前我们要尽量减少对规划的频繁调整,逐步改变规划跟着项目走的被动局面。尤其是对于新开发区,要切实推行相对集中、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对于建设项目用地,要突出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1、事前管理:要严格按照部、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方法》要求进行预审,把好土地供应关,按建设项目单位面积投资额确定供地量,约定土地建筑密度,土地容积率,凡是达不到要求的应核减用地。要促成村级工业建设用地项目向镇级开发区集中,小区向大区集中,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2、事后管理:要建立用地信息的反馈和评价制度,对供地状况进行监测,从而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遏制违法违规的现象,为今后正确供地提供对策,促进建设用地的审批工作。
(4)盘活企业现有土地。主要是针对老开发区或工业小区,这些区域土地基本已征完,厂商大多已落户,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我们要提高其土地利用水平,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1、对于投资没有到位或投入产出率低,甚至严重亏损的厂商,可以通过协商,把多余的土地投入市场,重新加以开发利用。2、对于征而不用和长期抛荒的企业土地,应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收回土地使用权,安排给新上马的企业使用。
1校园整体状况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位于徐州市南郊,位于云龙湖的小南湖南端,占地面积191hm2,建筑面积67万m2,绿化率为63.4%。清流溪从校区中间穿过,长度约为2.5km。原址多为荒地和零星的村落以及部分农业用地。该校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7°14',北纬34°12',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4.2℃,7月平均气温27℃,极端高温40.6℃,1月平均气温0℃,极端低温气温到达-18.9℃,年平均日照数为2445h,年蒸发量为1789.9mm,年降水量为847.9mm。截至2014年11月,中国矿业大学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5000余人,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18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294.2hm2(文昌校区103.6hm2,南湖校区190.5hm2),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m2。
2环境景观总体概述
校园的绿化景观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矿大南湖校区景观丰富,层次多样,在教职工和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矿大主要景观节点有北门博物馆景观节点、东门景观节点、校友公园景观节点、公共教学景观节点、不显山景观节点、图书馆景观节点、镜湖音乐台景观节点、专业教学区景观节点、镜湖大讲堂景观节点等。各个景观节点贯穿校园环境始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校园和谐统一,多元共生又各具特色的环境景观。
3具体景观节点调查———镜湖大讲堂
3.1景观节点环境认知
镜湖大讲堂周边景观是矿大景观节点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该景观节点位置处于公共教学区域,学生宿舍区,食堂,绿地公园4个区域的交汇处,此处的景观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具有很大影响。该处景观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手法,结合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围绕镜湖大讲堂为中心,沿清流溪布置大面积多层次绿化,铺设砖石曲径,架起虹桥和廊桥两座小桥,分别通向人造小岛和学生生活区。
3.2人流量与实际情况
由于调研时间为周5、周6,基本能够反映出学生在有课和无课状态下人流量和场地的使用情况。人流量大多为从学生公寓为起点,且经过该区域的一般是来自竹苑和梅苑的学生,经过校园公路到达公教区或者镜湖大讲堂时,会经过该景观节点中的廊桥,或是博雅桥。博雅桥便和这片景观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在上下课期间,廊桥的人流量巨大,如下图所示;当休息日或者上课时,人流量则相对较小。部分同学会从小岛或者岸边休闲,但一般来说,逗留人数较少,一来因为天气寒冷,二来该景观空间过于开敞,没有与景观相配套的服务学习空间。
3.3目标群体与潜在使用者的行为特征
该片景观区域的主要目标群体为师生,是部分同学上下课,听讲座的必经之路,除此之外,退休职工及带领的儿童,大多在游园中散步,闲谈,拍照,逛景,有些退休员工也会到此进行晨练,跑步,早起的学子会到此晨读、朗诵,也会有情侣在此谈情说爱,朋友在此畅谈心扉。
3.4场地功能分析
根据本次调查分析,该场地承担着交通通路,人流疏散,休闲娱乐,生态调节四项重要功能。首先,该场地的位置决定了它作为连接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通路,绝大多数同学1周内都至少要经过这里1~2次,从公教到达镜湖大讲堂,到达快递点,到达三食堂,到达部分宿舍,这里都是最快通路。在上下课人流量庞大的时刻,这里多种道路起到了有效的分流疏散作用。该场地景观丰富,环境优美,植被充裕,也是教职工同学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也起到了对整个校园的环境净化调节的生态效果。
3.5景观使用情况分析
3.5.1虹桥。虹桥作为该景观节点的组成部分,起着美观兼具实用的功能,作为景点,虹桥强烈的空间韵律和色彩给人带来较大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吸引游客的驻足观赏,同时也作为岸边绿地与小岛的唯一地上联系通道,将人群引导到对面小岛上去。平日里,来到这里的人群相对于廊桥较为稀少,人群也往往不愿意过久停留,经过观察思考,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该处位置较为偏僻。非人流必经之地;(2)景观设施较为陈旧。景观绿化还有待优化改进;(3)小岛上缺乏休闲座椅等服务设施。3.5.2廊桥。廊桥将公共教学区与校园公路连接起来,作为教师生上下课的重要交通枢纽,工作日人流大幅增加,从学生公寓前往公教、镜湖大讲堂、以及前往其他景观区都可能会经过此节点。此桥不仅具备鉴赏景观的观景桥的作用,还成为师生重要的交通通道。3.5.3亲水平台。在该景观节点的南侧区域有一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亲水平台,作为校园南侧的重要观景平台,在春天或是盛夏,是一个绝佳的欣赏校园风光的观景场所。宽阔的水域和平整的草地为人提供良好的视线,平台与对面的虹桥和小岛遥相呼应,带动了活跃的氛围,自然岸边曲线给人亲切平和之感,虽然现在天气寒冷,依然有人愿意在此处活动,放松心情,欣赏岸边美景。
3.6提高空间品质建议
经过本次实地调研考察分析,并结合当代景观的设计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建议增加该景观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和数量。如在净心岛上增加座椅、廊道、景观亭,让师生可以再次驻足,乃至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增加私密空间的数量,吸引人们到此休憩。可以在净心岛上设置景观带与人行硬质铺地小路,方便学生使用,防止泥土粘在鞋上带入教室。②建议加强后期管理,保持植物正常的生长与发展。该节点处部分草坪生长过长,已变的杂草丛生,部分道路石阶已被破坏,部分道路被过于茂盛的草木遮盖。修剪景观带花草树木在一定程度确定局部隐秘性同时能有视线的畅通性。③在远离通向公教的桥处,可以在水体中增设石头踏步,来减轻桥的交通负担,同时也提高水中景色的利用率,虽然水中的石头踏步不能作为主要的交通动线,但是对交通效率来说可以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可以减少主路边的石凳,同时增加植被的茂盛程度来增加分隔休憩空间与交通空间,避免行走的人对休憩空间的直接影响,减少视线直接到达休憩空间的范围,营造一个安静的小空间。④建议在该景观节点处选择合理位置,增设雕塑小品。该景观节点在全校师生的日常活动中具有重要影响,是部分学生上下课的必经之处,也是教职工及广大同学休闲活动的好去处。增设小品雕塑可增加该景观的空间层次和特点,具有文化内涵的小品雕塑更是会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积极影响。⑤建议在亲水平台处增加茶室,加强外环境的处理设计。茶室可以解决老师同学的餐饮、交流、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在园区内设置茶室,可充分利用水景景观。解决该处景观过空的问题的同时,也营造了视觉焦点,从而吸引人群进入景区。且该亲水平台面积较大,可以通过对外环境的丰富起吸引人群,增加空间趣味性的作用。
据调查,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商品市场26个,总营业面积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场4个(XX大市场、XX大市场、XX大市场、XX大市场)、农贸市场11个。城区商品市场共有管理人员200余人,其中,专职清洁员120人。从性质上看,事业性管理的商品市场有8家,占30.8%;民营型商品市场16家,占61.5%;股份制商品市场1家,占3.8%。空壳市场1家,占3.8%。4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站,5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桶,9个商品市场对厕所每天进行冲洗,9个商品市场有污水管并与市政污水管连接,13个商品市场有公厕,3个商品市场建立了绿化带,15个商品市场聘有保洁员,9个商品市场由环卫部门代运垃圾,11个商品市场每天进行卫生清扫,6个农贸市场有家禽宰杀场地,并每天进行冲洗,1个商品市场对生鲜经营场地每天冲洗,1个商品市场有肉食类保鲜设施,1个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有健康证,5个商品市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贸西街(区XX局南侧)马路市场(未计入全市26个商品市场内),该马路市场既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无固定的管理人员。但见有人收费,却无人进行管理和清扫,致使市场内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近年来,城区各商品市场管理机构,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如XX市场、XX市场、XX市场等,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应的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每年从收取的门面、摊位和卫生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卫生的整治。聘请了专门的保洁员,并做到每天对场地、厕所、排水沟、家禽屠宰场地等卫生角落进行清理,确保了垃圾及时得到清运。XX区市场服务中心为改变市场环境卫生,先后对XXX市场、XXX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市场环境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级。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场由于没有人员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环卫硬件设施,业主自发组织请人打扫卫生。如XXX农贸市场,该市场已整体拍卖,正在改建,原来业主自发组织对市场内环境进行清扫。还有XXX建材市场,该市场原属区农委管辖,由于建筑商离开,致使物业无人管理,业主也是自发组织请人对场地卫生进行打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商品市场对卫生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死角多;三是商品市场周边发展不平衡,易受影响;四是周边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五是绿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数商品市场没有绿化带;六是个别商品市场环境卫生服务工作走过场、标准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七是环境卫生监督力度不够;八是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理健康证的不多;九是多个商品市场防尘防蝇设施为零;十是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经常有被盗现象。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办证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开发区科技创新主要特点:
1、产业高端化。经过20年的发展,开发区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目前开发区已成为全国七大信息产业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IT产业从电子基础材料、电子零部件生产逐步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整机延伸,再向上游TFT-LCD显示面板生产发展,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层次不断提升。2006年笔记本电脑产量预计达到2800万台,数码相机产量近1000万台,分别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和八分之一,成为全球范围内举足轻重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2006年,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预计可达1250亿元,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5%。精密机械产业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体,围绕整车部件系统,不断填补产业链空白,逐步引进底盘、电控系统等关键部件制造企业,并在不断拉长零部件产业链的同时,成功引进三一重机、极东开发等工程车、专用车整车生产企业,实现了电子控制系统、机械臂系统等特种车核心部件的自产自配,有望成为国内特种车重点生产基地之一。民生用品产业科技创新十分活跃,从生产向两端延伸,研产销紧密结合,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为引领全国乃至全球食品添加剂、果汁饮料、方便食品、食品无菌包装、运动型自行车、厨房电器市场的佼佼者。
2、研发本土化。在*投资的外资企业,已不再把*仅仅当作一个“大车间”,而是不断扩大研发团队,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水平,实现研发与生产一体化。据对开发区百家科技型企业抽样调查显示,上述百家企业拥有博士学位的研发人员25人,硕士学位的研发人员154余人,本科学历的达2376人,每年预计研发经费投入超过5亿元。*开发区内外资企业在拥有大量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实验室的同时,产学研联合协作非常活跃。目前,已有50余所国内外名牌大学如清华、同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以及科研院所如中科院食品研究所、光电研究所、上海物理研究所等与*企业联姻,共同推进研发本土化。同时,在开发区内还拥有相当数量的跨国、跨地区性的研发机构,如恩斯克中国技术中心、艾利(中国)有限公司的亚太研发中心和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的食品添加剂研发中心等。
3、技术高新化。外资企业大量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在许多领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提升了开发区产业技术水平。特别是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引进,有力地促进了支柱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例如,龙腾光电引进的第五代TFT-LCD液晶显示板生产线,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量已超过上广电、京东方;利乐包装从德国引进全套食品无菌包装盒(袋)生产线,全部设备以电子轴取代机械轴,实现了高速低噪音,2006年产量可达209亿只,居世界第一。沪铼光电采用世界先进的蓝光技术制作空白DVD光盘,存贮密度比采用红光技术制作的光盘提高了近三倍,单张光盘容量达到15G。一些民营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层次,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汉江机床厂*分厂开发的数控球面冲孔机能够在直径100毫米的喷丝板上冲出6万-7万个小孔,开发的卫星用高精微型丝杆,在太空条件下可实现6年免维护无故障,居国内第一;国力真空研制生产的多项陶瓷真空器件填补国内空白,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4、品牌国际化。开发区目前已拥有国际知名商标或品牌60余个。NSK生产的空调轴承占领了国内80%的市场,近年来开发的汽车轴承为丰田、本田等知名汽车厂商进行配套;丹尼斯克是雀巢、和路雪等知名食品制造商的固定合作伙伴,其主打产品食品添加剂质量上乘,占据着国内30%的市场份额,被誉为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宝马”;沪铼光电生产的CD-R、DVDDL,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前2名,是国内光盘第一品牌;丰田叉车稳坐全球叉车销量头把交椅,丰田工业(*)有限公司是全国第四大叉车生产基地;牧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电动工具制造商,产品以全自动的机械设备生产和严格的品质、安全检测而闻名于世。此外,一批国内包括台湾注册的知名品牌如捷安特自行车、樱花厨房电器、正新MAXXIS轮胎、建大橡胶KENDA轮胎等都享有很高的品牌美誉度,占据着国内外较高的市场份额。
5、路径多样化。开发区自主创新方兴未艾。目前拥有各级高新技术企业120家,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开发区科技创新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创业园内的软件企业表现比较突出。网进、双叶、三棱等软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出一系列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及应用软件,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应,推进开发区软件产业形成集聚优势。二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许多台商投资企业在OEM、ODM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自创品牌。如微盟、昆达分别推出了自主品牌的MSI笔记本电脑和MIO全球定位手机。三是集成创新。华恒公司的“装载机车桥自动化焊接的柔性生产线”的加热系统、压装系统、自动传送系统、主控系统是华恒自己研发的,机器人和数字化焊接电源、焊烟收集处理系统分别从德国、瑞典引进,实现了在国外及自身先进技术和装备成功整合基础上的集成创新;三一重机生产的履带式挖掘机,通用性较高的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全部通过市场进行采购,而自已则专注于核心部件--挖掘机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从而成功实现了整车的集成创新。四是买断技术升级创新。为了抢占光电产业核心技术高地,开发区通过控股龙腾光电、参股德芯电子,买断关键技术和核心专利等,拥有了一批生产专利,再通过研发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流程改进,从而为光电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动自主创新主要举措:
下一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取得突破,促进全区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1、制定科技创新中长期规划。在开发区“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
制定“十一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主导产业、种子产业的中长期规划。以规划为导向,定向招商选资,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增值含量更高的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过来。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要制定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引导企业自主科技创新,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的种子产业,如生物医药、特种车辆、机器人及光机电一体化等。
2、重视企业研发机构的招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分工的推进,有远见的外资、台资企业纷纷把研发机构迁至开发区,实现研发与生产的紧密结合。研发机构的大量迁入,带来了各行业最新的科研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开发区科技水平。因此,作为提高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条捷径,我们对企业研发机构的引进应予以高度重视,不应再重复以前“搬工厂”的招商模式,而应把招商重点放在对核心技术项目和对企业研发机构的招商上,特别是对已在*设立生产基地,具备一定规模,而研发机构设在外地的企业,要通过营造优良投资环境,制定和实施有关优惠政策,把这些企业散布在外的研发机构吸引过来,提高开发区企业生产研发一体化水平,提升全区科技创新能力。
一、经济特区金融从业人员基本概况
经济特区市各类金融机构194家,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76家,17家证券公司,16基金公司,13期货公司,保险类金融机构60家,上市公司105家;保险中介机构197家,信用担保公司154家,创业投资公司25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24家。此外还有电子结算中心、征信公司、资信评估公司等金融配套机构数百家。
(一)金融从业人员数量
从1990年起,伴随着经济特区市金融业的飞速发展,金融从业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从1990年不足15000人增长道120000人。截止目前,金融行业从业数量约12万人,其中,银行从业人员44984人,证券基金从业人员23888人,保险机构(包括保险营销员)从业人员4.8万人,期货公司从业人员1200人,创投类机构750人,金融辅助配套机构约2500人。
(二)金融从业人员结构
经济特区金融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从业人员已经向着专业化、年轻化、高学历化发展,而且金融从业人员中男女比例差别不大。通过调研,经济特区市金融业中3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占到了从业人员总量的53.71%(仅包括银行、保险、保险中介),其中保险中介行业3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竟占到总人数的70.67%。在学历层次上,整个金融行业中有47.16%的从业人员受到过高等教育,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扩招以及金融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但是,在专业技术职称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尽占到了全部从业人员的6.34%,70%以上都是初级技术人才。
1、银行业
银行业从业人员中男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47.61%,全体从业人员中有奖金50%的员工受过高等教育,初级管理人员占到管理人员总数的70.63%。银行业的从业人员呈现年轻化的特点,40岁以下的人员占总人数的83.61%;文化层次分布较为均匀,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管理层人员分布呈金字塔形状。
近年来,银行机构内部人员流出现象逐年上升,大部分流出人员为普通员工,拥有高学历、年龄40岁以下,流入同业的较多。主要原因:一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导致银行间相互“挖角”;二是银行待遇不高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分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三是银行实行问责制度压力使得少数员工被动离职。
2、保险业
调研结果显示,保险行业中男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55.68%,与银行业相似,但保险业中营销人员所占比重为47.7%,高出保险业24.39个百分点。经济特区保险业现状是,保险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但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文化层次需要提高。
保险业是人才流动最频繁的金融机构,人才争夺和流动频繁的现象尤其严重。这不但增加了保险机构的经营成本,而且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影响到客户服务的水准。保险业是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最多的行业,招聘门槛较低,甚至一些保险公司为增加客户的安全性,同时减少流动频率过大带来的弊端,在招聘条件中增加了“深户、已婚者优先”,而对于学历、经历和其他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反而很低。这种招聘人员的简单方式决定了保险人员的质量和流动性。
3、证券基金业
证券基金业在经济特区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经济特区金融人才最为集中地行业,从业人员中男性所占比例为58.19%,女性所占比例为41.81%。同时,无论从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还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比例来看,都明显高于其他金融行业。
同时,证券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银行与保险行业高。这一方面归因于证券行业的知识高度密集性,另一方面得益于经济特区市证券投资行业发展已处于成熟阶段。但是,证券投资业作为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的集聚地,“挖角”现象突出,使得证券投资业薪酬普遍高于其他行业,增加了行业运营成本。
4、期货业
期货业起步较晚,从业人员学历和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低至高中,高至硕士、博士。由于期货专业人士稀缺,且分类监管滞后,期货公司的人才建设问题日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5、外资金融机构
经济特区市的外资金融机构主要是以外资银行为主。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构成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外资银行的岗位构成也较中资银行平衡。主要是因为外资银行具有良好的管理经验,能为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二、存在问题
(一)高素质人才引进难,对人才吸引力不够
由于金融业发展迅速,市场主体扩张较快,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又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因此整个金融从业人员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跟不上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各方面的金融人才严重不足,位于人才梯队的高端和中端人才供应不足,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金融行业分析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了解国际金融市场情况、熟悉国际金融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短缺。经济特区经过多年的发展,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但金融人才的占有率相比北京、上海等地区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同时,受房价高企、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特区地区对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的吸引力在逐步下降,失去比较优势,难以形成人才聚集高地。由于各类人才相对紧缺,金融机构即使在付出较高成本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引进困难的问题。
(二)“挖角”现象突出,人才流动秩序待规范
在金融专业人才普遍短缺而市场需求较大的情况下,行业内“挖角”“护角”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出席“拔苗助长”的现象,人才流动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同时,由于人才流动频繁,行业内不同性质的机构之间企业文化和运营机制间差异较大,经常出现引入人才“水土不服”现象,不仅影响人才的发展,还对行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作用。
(三)银行、保险分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银行、保险公司尚未健全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和中长期激励机制,机构更是迫于市场压力追逐短期业务和短期激励,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公司的正常稳定的经营,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同时,部分机构分配机制不合理、不公平,这些都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甚至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人员流失。
(四)引进人才难度大,经济特区比较优势有待上升
近年来,经济特区地区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居民生活成本不断提升,医疗、教育水平与其他大城市相比供给不足,同时国内很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经济特区为人才提供的工作生活环境优势不再明显,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步弱化。经济特区现有金融高端、紧缺人才向北京上海等城市流动增多,造成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金融机构在招聘外地人才往往需要在薪资方面付出更高的成本,甚至在公司内部调动中,也遭遇过因高级人才考虑经济特区生活成本过高,不愿意离开原任职地到经济特区工作的尴尬。
(五)保险机构保险营销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突出
一是保险营销员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一直以来,“能干的不爱干、愿意干的干不了”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保险行业。同时,营销员队伍的自我经营管理能力较弱,业报保险营销员的整体形象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但是,现在部分公司还停留在“人还战术”,精英销售员的队伍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营销员制度本身带来的营销员归属感不强。营销员的考核相对比较严格,营销员不但展业压力大,其在保险公司体系内生存下的压力也同样大,缺乏从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三是销售工作本身的特苏醒导致的营销员大进大出而带来的成本问题。如前所述,由于营销员考核的严格性和各家公司为增员而设置的优惠政策,造成营销员流动性较大,从而造成了公司招聘、培训、管理营销员的成本较大。同时,新修订保险法事实上也对保险公司加强营销员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三、京沪深三地金融人才状况对比
以往,经济特区金融业凭借优惠的待遇和灵活的机制,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高端人才。正是因为众多金融人才的汇集,经济特区市金融业才能够在国内金融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北京历来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学云集,人才辈出,为全国各地培养了无数人才。而上海作为国家战略定位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积聚迅速,大学众多,也是金融人才大量积聚的地方。三地金融人才相比,各有优势,各有所长。
(一)人才现状
1、京沪深三地高等教育对比
高等教育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与金融业发展也密不可分。对高等教育状况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一座城市后被力量和人才素质定位和提升的空间。在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上,北京拥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名牌高校,数量达到70多所;上海拥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国内一流名牌高校60多所。相比之下,经济特区本土高校经济特区大学显然不具备竞争优势。
2、京沪深三地金融从业人员比较
三地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上海是经济特区的3倍多,北京是经济特区2倍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特区的金融人才存量储备上与上海、北京相比有较大差距。
三地金融业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经济特区金融总量在三地之间的弱势。经济与金融总量的积累对于金融人才储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经济特区在这方面还稍显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特区金融从业人员比例和金融机构网点比例在全国均居前列。据有关数据显示,经济特区市每2000人就拥有一个银行网点。另外,经济特区信息服务业比较发达,从事信息服务业的企业超过3000多家,这些中介服务产业对于经济特区金融业的发展壮大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3、京沪深三地优惠政策的比较
京沪深三地都相继出台了引进金融人才的优惠政策:年《经济特区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及相关实施细则,北京在2008年出台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和年4月4日上海出台了《-年浦东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纲要》。具体规定见下表
从上面三地优惠政策比较看,我们认为:北京要优于经济特区和上海。虽然北京与经济特区市在很多方面都出台了金融人才支持政策,但总体上讲,一是北京在吸引金融人才上门槛相对我们较低,二是北京市优惠政策惠及各层次金融人才,而经济特区优惠措施侧重于高层金融管理人员。最后,北京优惠政策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体现了灵活性。
四、经济特区吸引金融人才优势劣势分析
(一)优势
1、经济特区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开放的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这一优势,在全国只有上海能与经济特区相比。经济特区的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国前列。经济特区还是全国金融产品最齐全、金融服务质量较高、金融电子化水平最领先的地区。目前,全市每2000人就拥有一个金融网点,每100人中有一人从事金融业务,网点密度和从业人员比例居全国大众城市之首。
2、经济特区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经济特区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对外交通设施、城市园林绿化和美化工作、人均公共绿地在全国大众城市均名列前茅。
3、经济特区具有优良的民间创业传统和创新动力。经济特区市政府先后组建了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技术市场信息中心、技术经纪行、专利服务网、高新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形成了一个包括交易市场中介结构、创业投资环境十分优越。经济特区市对金融企业开展金融创新十分支持,在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业外,大力支持创业投资、信用担保、私募证券等新兴的金融行业。这些行业对传统金融行业是很好的辅助和创新,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业务知识。这类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特区积累和储备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4、经济特区市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经济特区毗邻香港,而香港凭借其自由灵活的市场机制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国际化的各类专业人才。所以经济特区加强与香港合作,简化通关手续,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
5、经济特区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特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总值的58%,排在全国城市首位,这吸引各类人才流入经济特区。高级金融人才应当具备金融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信息知识。各类人才流入经济特区,有利于经济特区内部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6、经济特区金融业具有宽松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政府服务。经济特区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市场化方式推进金融发展,尊重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不以政府意志配置金融资源。这一宽松的市场环境得到了企业的高度好评。此外,市政府着力于为金融机构服务、为金融人才服务,出台了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等优惠政策,以及出台了金融高级人才的配偶子女入户就学等方面的政策并得到有效执行。
(二)劣势
1、经济特区移民城市的特征,使得金融人才的个体需求得不到满目。经济特区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巨大的制造业与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经济特区,为经济特区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人员往往来自农村地区,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庞大的劳动力群体构成了经济特区市人口的主题。经济特区金融从业人员基本上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需求与外来务工人员有很大不同。在外来文化这个大的主题下,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环境显得“先天不足”,政府难以为金融业人才需求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保障。
2、经济特区在城市生活环境上不如北京和上海。一是生活成本高企,使得经济特区在吸引金融人才上面显得困难。经济特区是全国房价最高和涨幅最大的城市之一,金融人才虽然属于高收入群体,但在高涨的房价面前,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北京、上海等城市而不是经济特区。二是经济特区作为新兴城市,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配套环境也不如北京、上海。三是经济特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治安状况一直没有彻底改观,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使经济特区市对高级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下降。
3、金融培训资源不足,使得经济特区金融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北京上海高等院校众多,可以为当地金融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经济特区只有一所经济特区大学。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多需要引进和进行培训。一些金融机构为培养人才,自行建造培训学院,如中国平安集团,但大多数企业还没有也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需要与外单位合作开展培训活动。但由于本地金融培训机构少,这一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4、金融业内部尚未形成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经济特区金融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非常匮乏,在市场压力下,很多金融机构急功近利,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塑造,为了业绩而过多的把资源投入到从其他单位挖掘人才和客户资源,金融机构离职率居高不下。
五、政策建议
(一)建立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战略
1、建设金融人才交流平台。建立适合金融业需要的人才库,着眼于全球金融高峰领域,立足于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组织赴国外举办海外人才的招聘活动,引进熟悉国际经济金融人才和年富力强、有一定经验的留学人才,进一步提升经济特区金融保险业高层次人才的整体水平。举办金融业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国际交流会,吸引国内外的金融业专才和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前来求职招聘,将经济特区打造为金融业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区。在经济特区定期举办金融业高端论坛峰会,分别建立各类金融高端专业人才的定期交流机制,将经济特区打造成为金融高端专业人才俱乐部。
2、加大高层次人才和中端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金融机构高层次人才和中端人才的培养,解决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后劲,以政府牵头建立“大金融”理念的高级人才的培养计划,筹建设立经济特区各类金融高级院校,聘请国际和国内有相当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讲学,实行在职人才后续教育和全日制毕业生培养并重,一方面为经济特区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增强经济特区在金融人才培养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发挥院校与经济特区金融业实现研发成果的转换,达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3、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为金融机构开展人才培训提供自主。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经济特区大学等高等院校作用,利用高校培训资源优势,推动金融企业开展广泛的人才培训活动。同时,支持金融各行业在经济特区建立全国性的培训中心,将经济特区发展成为金融创新人才孵化地和领先区。
4、加强金融产业服务链创新。在加快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同时,大力发展与传统金融业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产业,如创业投资、私募基金、产业基金、信用担保等,把经济特区打造成为新兴金融产业的积聚基地,从而为经济特区积累相关的金融人才。同时,利用经济特区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中的“加快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机遇,加大力度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为经济特区金融业提供既熟悉高新技术,又熟悉金融市场业务的人才。
(二)建立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
1、更好发挥“经济特区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作用。经济特区市政府设立了“经济特区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高级人才可以享受市政府颁发的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奖励。该项政策对金融业吸引高端人才具有重要的吸引力。但在执行中,由于我市金融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金融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以及个人薪酬,普遍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和提升,金融业在申请奖励的人才数量中,比例偏大。受政府奖励额度的限制,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不得不提高金融业人才申请奖励的标准,减少金融业受奖人员数量,致使该项政策在执行中无法保持普惠性和持续性。建议以市政府加大该项政策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该政策在人才吸引方面的作用。
2、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的“1+6文件”。经济特区2008年出台了关于高层次人才的“1+6文件”,对引进高端人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未对金融各类行业高层次人才的认定等进行明确,建议专门制定金融各类行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促进“1+6文件”在金融业的落实。
3、对引进境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经济特区毗邻香港,应充分发挥这一地缘优势,下大力气吸收引进香港高素质的专业及管理人才,这对提高经济特区人才整体竞争力有巨大、长远的现实意义。由于目前缺乏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在香港人才引进的具体运作上,困难还比较多。直接表现在:一方面,两地个人所得税制度区别较大,为保持同等收入水平,企业在引进香港人才时需要付出更高昂的薪酬成本;另一方面,两地出入境生活便利措施不足,如港籍人士就存在赴港车牌难以办理等情况,也影响香港人士赴深工作的意愿。建议提供一些必要的政策支持,如港籍专家个人所得税优惠、生活便利措施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4、关注各行业金融监管部门中人才需求。驻深金融监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金融市场,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合法合规运作等,日常监管任务繁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监管部门收入增长困难,干部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对人才队伍的吸引力不断降低。建议请市政府关注驻深金融监管部门人才状况,在住房、周转房、子女入托、入学、干部收入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对各类金融机构出台中长期激励机制给予支持
近年来,*县民族工作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和发展稳定”这个核心,狠抓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增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03年,*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被省民委授予“全省民族宗教局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该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称号。2006年被白城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称号。
二、保障民族权益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规划。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时保留了两个民族乡及乡长职位。2009年,在实施统战工作“四个50工程”中按照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要求,确定了50名乡局级少数民族干部,建立和完善了少数民族后备干部档案,实行定期考核并有计划地培养提拔。目前,全县已发展少数民族干部746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7.1%,基本接近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其中,有6人担任副县级以上领导职务,有55人担任乡科级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县乡科级干部总数的10.6%。全县少数民族党员已发展到981人,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的少数民族同志分别占17.62%和18.9%,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3282人,占全县专业技术干部总数的47.5%。2008年县委组织部选派了10名少数民族干部到财税、金融、经济、保险等部门挂职锻炼,培养了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素质好的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
(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发展少数民族语言为重心,切实加强了民族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强化管理,完善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教学工作意见》,结合实际采取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蒙语文的教学模式,为少数民族学生入中学继续学习蒙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学校的双语教学的发展。蒙中寄宿生管理工作,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中小学寄宿制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二是加强交流,促进提高。县教育局和民族学校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和其他地区民族学校联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民族学校的内部管理水平。2008年,在哈尔滨举办的东北三省蒙古族教育教学研究会成立20周年会上,该县教育局被评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三是搞好研究,力主创新。民族学校加强了民族教研课题研究,教研课题“民族中小学自主创新三语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注重四个结合,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获得国家认定。
(三)有效保障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的权利
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财经、教育等方面的支持意见,为发展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8年*县委统战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成立了全县少数民族联谊会,明确职责,建立制度,落实组织,为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加强联谊,增进团结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保障。认真贯彻落实《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吉林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围绕各项民族条例的学习贯彻落实,切实加强了民族法制宣传工作。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党校授课、新闻媒体宣传、举办学习讲座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切实增强了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法制观念和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尊重回民风俗,协调民政部门在*镇太平村选址,为他们解决了墓地问题。协调工商等部门积极为回族群众开办清真饮食业办理各项相关手续,全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深入与创新上下功夫,结合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了以“比团结、比发展、创和谐”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坚持召开两个民族乡周年庆祝活动,并每年分别在两个民族乡召开全县民族工作座谈会,通过这些举措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县委、县政府在扶贫资金、教育经费、贷款投放、转移支付资金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乡村最大倾斜,并动员相关部门,尽其所能地帮助民族乡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一是发挥立地优势,全力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2个民族乡不断增加烤烟、花生等经济作物,烟田面积达到4000亩。哈吐气乡2008年实现烤烟产值达400万元,烤烟收入成为了种植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哈吐气乡积极配合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搞好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现已完成土地平整约6万亩,为以后开发水田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坚实的基础。莫莫格乡充分发挥立地优势,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面积达1500公顷,杂粮杂豆面积1000公顷,仅花生一项收入达700余万元。二是着眼当地条件,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莫莫格乡2008年筹措资金232万元,打深水机电井120眼,为春季抗旱播种和抗旱保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结合地方特色,着力加强牧业强乡建设。2008年两个民族乡大牲畜发展到11800头(匹),羊发展到7.6万只。粮食总产量达到3.47万吨,农业总收入实现9539万元,两个民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00元和4000元。四是抓好保障,努力做好民族乡的医保、低保工作。两个民族乡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共有969名符合条件的困难农民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保障率达100%。为彻底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县乡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民族乡村五保户、贫困户等弱势群体在备耕生产、住房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最大优惠政策,每年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7.8万元,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
按照陕西省能源化工地质工会陕能工发〔2013〕32号《陕西省能源化工地质工会关于对基层工会经费使用情况开展调研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省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工会的具体安排,澄合矿区工会对各单位工会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 会计机构设置及会计人员配备
矿区各级工会按照《工会法》、《会计法》、《中国工会章程》、《工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单独开立账户、独立进行核算,配备工会财务人员,并能够在工会委员会成立同时建立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特别对去年以来新成立的单位督促并协助他们在银行开户,设置账簿,确保由专人负责。
2 定措施,强意识,确保工会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为了抓好经费的收缴和上解工作,为各级工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物质保障,一是抓好经费收缴的宣传教育,增强有关部门人员拨缴上解经费的意识,依法促收,以理服人;二是建立健全有效激励机制,注重用政策和经济手段调动有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不断完善工会财务竞赛办法,实行经费收缴“一票否决”制;四是把经费收缴工作作为工会整体工作考核和评比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工会经费的收缴。由于按照工资总额2%提取经费有限,我们还积极争取各单位行政对工会工作的支持,大多数基层行政单位在2012年都给工会拨付了补助款,有效缓解了经费紧张的局面。特别是2012年8月至10月矿区工会组织开展了澄合矿区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费用支出数额比较大,各单位行政都给予了很大的资助,确保了活动的成功举办。
3 加强预算管理,确保工会经费管理合理化、科学化
每年初,矿区工会都根据基层工会编制上报的预算,结合矿区工会工作重点,对各基层工会预算逐家审核,对每一个会计科目所列的预算数额进行审核核定。矿区工会本级也能够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工会核定的预算,从未出现过超预算列支现象。在工作中及时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定期分析,采取措施,做到“年初有预算、季末有检查、年终有决算”,确保预算执行合理合规。同时,要求本级和基层工会对每项大的活动、大的支出必须有专项预算,经主席办公会研究后才能执行。坚持了经费无预算及超预算支出不予报销的原则,强化了对工会财务的预算管理,提高了各级工会组织的预算管理意识。
4 完善财务制度,促进工会经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在严格执行上级工会有关财务制度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制定完善了《车辆费用报销制度》、《工会日常工作考核奖罚制度》、《招待费用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用制度管理经费,使经费管理从工作管理走向预算管理,重大开支事项由集体讨论决定,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对物品采购坚持“两人以上,货比三家”制度,从而保证购物价格的合理性和质量的可靠性,防止超计划购物导致的无谓浪费以及违纪现象的发生。
5 经费收支情况
严格执行工会经费开支范围,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依法设置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根据本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严格执行有关财务法规,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事项均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核算,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在安排支出时,确保重点、统筹安排、合理支出。明确了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和审批人的权限和责任,明确了经费支出的范围和开支标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经费开支,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
6 电算化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所有基层工会都安装了财务软件,并且全部投入使用,能够正常的处理账务,财务规范化程度得以提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定期帮助基层解决软件应用中的问题,联系软件公司,我们把问题集中、汇总,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把软件公司人员请来逐户协助解决。矿区工会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关于电算化工作,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局矿两级把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推进澄合矿区工会财务工作不断规范。
7 存在问题及建议
①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业务培训力度不大,建议加大对财务人员培训的力度。
②会计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财务分析制度等尚未建立健全,应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控制制度。
③财务人员岗位变动较频繁,由于人员变更调整还有部分财务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应尽快取得改变无证上岗的状态。
④虽然经过努力完成了下达经费任务,但随着煤炭市场低迷,效益下滑,经费收缴压力难度越来越大,收缴上来的经费都在内部银行,工会开展活动缺少货币资金。
⑤工会开展的职工文体活动等各类活动大部分都在基层工会,应加大基层工会经费的留成比例,由现在的50%提高到60%应更好一些。
参考文献:
1、企业现金来源外来化,对银行依赖程度降低。由于煤炭市场火爆、产品供不应求,导致现金交易成为主要结算方式,企业通过产品销售就可以获得大量现金,从销售方获得大量现金成为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渠道,相应从银行提取的现金量急剧下降。据对10家煤炭企业抽样调查,20__年—20__年5月期间,企业现金收入18700万元,通过产品销售从买方获取的现金有14100万元,占比高达75.4,从银行提取的只有4600万元,占比24.6,与20__年前平均90的水平出现巨大反差。
2、大量现金流入,为现金交易推波助澜,使企业更加趋向用现偏好。由于企业可以轻易获得大量现金,不必再受开户银行管制,现金交易又可以随心所欲,从而促使企业间经济往来中现金交易更加盛行。从10家企业来看,现金交易占其经济往来的比重平均达到80,较低的也在60以上。
3、企业销售收入的现金大部分自身持有,现金归行率越来越低。企业通过产品销售所得现金按照规定应缴开户银行,但大部分企业明显违反规定,取得的现金并不全额缴存开户银行,只有在必须转账时才向银行缴存少量现金,致使现金归行率越来越低。据了解,10家煤炭企业中,20__年、20__年、20__年现金归行率分别为34、29、21,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同时,企业货币资金大量集中在自身的库存现金,而银行存款却极少。20__年末、20__年末、20__年5月底10家企业货币资金总额达667万元、840万元、1060万元,同一时点上在银行存款却仅有290万元、247万元、196万元,占比只有43.4、29.4、18.5。
4、企业账户异地化倾向严重,现金提取异地化发展。在新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实施后,企业在异地开立账户更加方便,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人居住外地,纷纷在异地开立银行账户,大量的资金在异地金融机构周转,一旦需要投入企业使用,在外地提现即可。据不完全统计,煤炭企业在邻近的尧都区金融机构开立银行账户的企业达206个,占企业总数的73。而调查的10家企业均在异地开立了银行账户,20__年1-5月,在异地提现达1790万元,占同期从银行提现总量的67。
5、金融机构监督弱化,对企业提现疏于控制。由于煤炭企业这几年资金充足,不仅不向银行贷款,反而可以带来巨额存款,以致成为各金融机构竞相追逐的优质客户。为拉笼这些优质客户,放松现金管理成为首选法宝,对其现金需求有求必应,根本不审查现金用途,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10家企业20__年从金融机构提取现金2800万元,而同期企业合理支现额(工资、差旅费等)只有600万元,其余2200万元属于违规用现,包括支付材料设备采购款、基建支出等,违规比例高达75。
6、企业现金大量涌入储蓄机构,既浪费了金融机构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造成了信用回笼的失真。企业为了安全的需要,所得现金大部分以法人或人的名义存入储蓄机构,频繁地支取以满足现金交易的需要。企业自己方便了,却对金融机构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增加人力,进行现金整理,库存现金较多时还得上缴,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客户提现的需要,又得保持高额的库存现金。同时,大量企业经营性资金进入储蓄机构,信用回笼掺杂了水分,使信用回笼的信息严重失真。从10家企业来看,各家企业都设有以个人名义开立的储蓄账户,其生产经营资金全部通过储蓄账户周转,如XX企业以会计名义开立的储蓄账户,其日均存款在20万元左右,月均收支额在270万元左右。
二、原因分析
煤焦铁热销带来的现金流通变化,有煤炭行业本身发展过热的问题,也有社会信用环境不健康的因素,但从金融体系来看,金融体制改革不完善,导致对中小企业服务出现“断层”也有很大关系。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全面撤退后,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狭窄、结算工具单一的现状,决定了其难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结算方式,地处农村的中小企业只能被迫选择现金交易。二是现金结算与转账结算的成本相差无几,甚至某种程序上还低于转账结算的成本,促使企业必然选择现金结算。如XX家法人代表反映,办理一张银行汇票要到30公里外的县城,还不如直接拿着现金去交易。三是金融机构管理意识淡化,助长了企业用现偏好。如果说过去企业靠转账结算回笼资金需要求助银行才能套取现金的话,那么企业现金交易体外循环后,金融机构则处于插不上边的状况,再则为了拉存款争客户,必然要放松现金管理。四是现金管理中注重对支出的控制,完全忽视了对收入的监督,致使缴存款管理十分簿弱,严重影响了现金归行率的稳定。
三、结论分析
从十家煤炭企业调查情况来看,由于企业不须经过银行便可得到大量现金,仅通过现金交易也可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对银行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也致使银行对此类企业现金的管理鞭长难及,管严了企业可能完全脱离银行搞“体外循环”,放松了管理效果又会大打折扣。因此面对这种现状,需从加强现金的缴存管理入手,从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入手,一方面加强现金管理力度,提高现金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拓宽农村信用社的结算渠道,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使现金流通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四、几点启示
1、频繁的大量现金收付,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使银行陷入无效劳动之中,因此应尽快推行收取点钞费,抑制现金“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