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院实习各科实习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供应室实习期间,我能认真遵守科室的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尊敬老师,关系和睦融洽,工作积极主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差错事故发生。在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的的指导下,经过x天在的实习,熟练掌握了缝合包、人流包、各种手术包、储槽、手术衣、等多种器械和无菌用品的清洗消毒。在老师的辛勤教导下,我基本掌握了供应室各项工作流程及要点,学会了操作各种仪器设备。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物品,器械,包裹的清洁、消毒和无菌处理,还学会了制作无菌棉签、无菌凡士林油纱条、无菌棉球、无菌纱布等。
对各科送来及取回的包裹认真登记,未发生任何差错。实习期间,我工作积极主动,仔细认真,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
五官科:
五官科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书本里面一带而过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在临床上均非常重要。在此科期间,我不迟到早退,尊敬老师,关系和睦融洽,工作积极主动,在五官科实习的三周里,我学会了很多,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在带教老师认真而细心的教导下,我熟练掌握了眼科、耳鼻喉科及口腔科病人手术前的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及护理,学会了眼部、耳部、鼻部、喉部、口腔的常用检查方法。
急诊科: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急诊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实习态度端正,实习动机明确,工作主观能动性强。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严格“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现已了解了预检分诊和院前急救的流程,熟悉了急诊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掌握了洗胃、心肺复苏、除颤等急诊专业技术和急救仪器的操作、维护。 基本掌握了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鼻饲,吸痰,给氧,洗胃,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心电监护等技术操作规程。
内科: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能正确处理护患关系。熟练掌握了内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包括采集动脉与血气分析、心脏电复律、引流、呼吸机的使用以及心电图、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常见心律失常鉴别。这段日子,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接触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专科知识和技能,重新拾起了很多操作技术,例如氧气的应用,以及抢救车的五定等。
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这只是实习之初,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下一个科室,并牢记老师的教诲,不断地学xxx步。同时,我要感谢本科室的患者,他们很配合的让我做治疗,俗话说,病人就是老师。希望下一站,一切顺利。
外科: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外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在老师认真的指导下,熟悉掌握了外科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前备皮,术前术后护理,熟悉换药,拆线,包扎,各种引流管与胃肠减压的使用与装置,掌握了外科常见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污染敷料的处理。同时也掌握了大手术如胃癌,胆囊结石,结肠癌,直肠癌的术后应注意观察的内容。能够独立承担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阑尾炎,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术后的护理工作。这段实习期间,使我了解到,普外科是手术科室,要求护士具备短时间处理大量问题的应急能力及较强的技术水平。希望在下一个科室学到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儿科:
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儿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
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冻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1个月的实践我基本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儿科的特点及儿科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能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新生儿的各项生活护理,以及新生儿培养箱,蓝光箱,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希望在接下的科室能更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妇科:
个人自我鉴定: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妇产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生逐步向护士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
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阴道分娩,产程观察处理。熟练掌握听诊胎心音,骨盆外测量,阴道冲洗,灌肠等等。
手术室:
到目前为止,纸笔化考试仍然是检查教学效果和考核学生水平的主要且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我院中医学课程考试存在以下现状:
1.1考试目的功利化 中医学课程考试已经异化为中医学课程的终结,成了中医学业成绩评定的唯一手段,进而成了学生评优和毕业的重要依据,而从根本上忽略了考与学,考与教,考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1.2考试内容教材化 中医学课程考试内容以教材为主,过于狭窄、片面,重书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记忆能力的考核,而轻实践能力的运用,忽视了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最终把学生模式化,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3考试方法模式化 目前考试采用闭卷为主,开卷为辅的传统模式,这种考试形式主要考査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片面强调了记忆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以至形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忘笔记”的怪圈。
1.4考试评价分数化 由于考试的分数仍是考核的重点,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考试的目的产生错误的理解,纯粹为了最终的分数而并没有对知识充分掌握,死记硬背成了争取高分的手段,从而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1.5考试作弊现象 以闭卷考试、强调机械记忆为主的考试方式,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卷面成绩比重过大,也不利于学生们平时的学习和积累;考试成绩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获得学位,而且是学生评优、评奖、人党甚至找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致使学生在考试中为了通过考试、考出好成绩铤而走险,利用各种手段谋求作弊,造成考试作弊现象。
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考试存在的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了教学质量,阻碍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2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特点
2.1突出重点,横向联系 中医学内容丰富但课时少,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授相关知识,需要在内容上有所侧重,应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理论的教学上。中医学的精髓内容要讲深讲透,要突出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和辨证论治,避免引用大量的文言文。在讲解藏象和辨证部分时,突出重点,删节重复,同时注重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系。比如,在讲解脏腑功能的水液代谢方面时,可以将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湿、肝主疏泄、调节水液代谢以及肾主水等功能加以联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使学生对水液代谢和脏腑关系有整体认识。
2.2注重中西医理论的联系 在教学中,坚持中医学理论特色同时,还应结合现代医学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讲授,例如:西医注重外因的分析,而强调内因是中医学病因学的特点;西医对局部病理变化研究细致,而中医学则侧重整体的变化;在治疗方面,西医对病原学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对扶正祛邪有独特的理论和治则,通过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对比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中西医学思维互补、方法互参、技能 互用的优势,使学生建立有利于医学创新和发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方法。
2.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由于中医理论多比较抽象,与学生在此之前所学习的西医理论知识联系较少,此时若继续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不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即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考试改革思路
高等医学教育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要培养和提髙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通过对考试方法、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改革,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考试改革是实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考试不应再以考察学生的记忆力为重点,而是要突破回忆式纸笔测试的考试模式。
结合目前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考试的现状及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特点,拟提出考试改革思路。
3.1改革考试内容 考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考核,要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考试方式可实行开卷考试、闭卷开卷相结合、半开卷考试。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第二部分为操作技能考核,主要是四诊部分中脉诊的基本操作方法、常见脉象的诊察,考核方式以实际操作为主;第三部分为综合运用能力考核,采用案例分析方式进行考试,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考核方式可采取课堂上学生小组讨论、上交实验报告的方式进行。
3.2改革试题题型 加强命题的科学性、合理性。考试要测试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注重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编制的考题,在内容上不仅要对课程内容具有足够的覆盖率,也要涵盖新确定的教育目标;题型上要根据考试内容、考试目标,灵活采用不同类型的试题。填空、选择、是非判断等客观题与简答、分析、论述等主观题的比例最好为40%和60%,少出一些只用一种方法或只有一个答案的题目,而多出些需经学生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才能做出来的题目。
进入的第一个科室是微生物室。首先得熟练掌握生物安全基本知识、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及处理、医疗废物的处理流程。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常见细菌染色法、常用培养基的的制备、院感相关技术、结核菌的培养、真菌的培养、镜检抗酸杆菌等。
进入的第二个科室是生化室。首先熟练掌握临床化学检验标本的采集要求及影响因素,样本的检验前处理,化学检验组生物安全相关知识。与微生物组不一样的是这里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流水线,需要对仪器十分熟悉。操作时得十分细心。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常规化学项目(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心肌酶类)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生化分析仪及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操作与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13-02
《客户关系管理》是培养学生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必修课。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更加重视实践,以适应公司业务的发展。为迎合企业需要,独立学院在开设《客户关系管理》中,更加重视实践。但由于资金、人才等的约束,《独立学院》在开展《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革。
一、独立学院开展《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现状
独立学院,是依托公办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创办,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即社会上俗称的“三本学校”。[1]为满足企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针对营销类相关专业,积极开展《客户关系管理》教学,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独立学院营销类专业开展《客户关系管理》情况。调查显示,独立学院营销专业100%开展了《客户关系管理》。98.59%的学生认为独立学院营销类专业有必要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剩余的学生则认为没必要。
在《客户关系管理》的讲解中,独立学院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直观法、语言法和实践法。在这些教学方法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法可以帮助其更好地了解、理解和巩固《客户关系管理》的相关知识。
由此可见,在开展《客户关系管理》的教学中,独立学院应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
2.实践教学方法在独立学院《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在开设《客户关系管理》的过程中,69.01%的独立学院运用了“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软件模拟法、讨论法、创造性作业法、参观实践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参观实践法。
二、独立学院开展《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学习《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课程性质认识不清楚。营销专业1.41%的学生认为独立学院营销类专业没有必要开展《客户关系管理》,这与《客户关系管理》的课程性质不符。
(2)注重实践,忽视理论。学生在学习《客户关系管理》时,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了解、理解和巩固《客户关系管理》的相关知识。调查发现,在了解、理解和巩固《客户关系管理》相关知识方面,独立学院学生偏向的教学方法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独立学院学生在学习《客户关系管理》相关知识时,偏向于实践。
2.教师在讲解《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型教学方法应用不足。独立学院教师在讲解《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时,运用教学方法的情况如下:
独立学院教师在讲解《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时,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直观法、语言法和实践法,创新型教学方法应用不足。
(2)“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应用比例还不高。独立学院教师在讲解《客户关系管理》时,30.99%尚未引进“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这与独立学院以“满足企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为宗旨的办学模式相悖。
3.独立学院在开展《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教学尚未普及。客户关系管理,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个软件。要了解客户关系管理的相关内容,独立学院既要开展《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还要引进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由于资金有限,只有6.34%的独立学院引进了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实施软件模拟教学。
(2)客户关系管理学术交流开展不足。《客户关系管理》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新观点层出不穷。如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不同的研究机构有不同的见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Gartner Group、Carlson Marketing Group、Hurwitz Group和IBM。[2]
由于资金、渠道等方面的限制,独立学院很少开展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的学术交流。
三、独立学院《客户关系管理》改革措施
1.学生方面,加强课程性质认识,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在学习《客户关系管理》前,可通过查找本专业培养方案了解《客户关系管理》的课程性质,并通过任课老师讲解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学习《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对理论具有学习作用。[3]独立学院学生在学习《客户关系管理》时,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切勿仅注重实践,忽视理论学习。
2.教师方面,提高创新型教学方法和“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书本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4]独立学院教师在《客户关系管理》讲授中要引入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实践性人才需求缺口的扩大,使得独立学院开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客户关系管理》教学中,独立学院必须引进“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软件模拟法、讨论法、创造性作业法、参观实践等,并加大其应用比例,以满足社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
3.独立学院方面,引进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积极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学术交流。客户关系管理软件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给出相应的客户管理方案。通过引进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独立学院学生可深层次地了解客户关系管理流程,在此后的工作中,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客户管理方案。鉴于资金问题,独立学院在引进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时,可采用联合、合作的形式。
学术交流,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客户关系管理学科也不例外。开展学术交流要适应学科发展的新特点、新需求。[5]关于客户关系管理学科的理论日新月异,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的学术交流也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客户关系管理》教学要与时俱进,就必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独立学院可定期组织知名专家到学院讲解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以促进《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
为满足企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在开展《客户关系管理》的教学中,积极引进“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但由于资金、渠道等方面的限制,独立学院在开展《客户关系管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教师和学院本身三方面。针对独立学院开展《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本文从学生、教师和学院本身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这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独立学院开展《客户关系管理》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侯晓阳.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极限概念”教授方法的探究[J].科技信息,2008,(31).
[2]邵兵家.客户关系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作为ACM规定的计算机科学主干课程之一[1],编译原理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国内外编译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来自于20世纪70、80年代编译技术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其经典教材的内容与教学框架在今天几乎所有编译器教材中都可找到显著痕迹。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也许在未来的工作中都没有机会从事编译器本身的设计与研究。因此,编译原理这门难学、难讲的“理论型”课程的学习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直接决定了编译原理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一问题的实质,实际上是对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加州Berkeley大学为代表的国内外计算机领域教育机构与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案。其研究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9]:
第一,明确了编译课程教学对象的变化,即从面向编译器设计专家转变为面向一般性的软件专家。Berkeley大学的Rastislav Bodik在文献[2]中明确表示,其教学内容已经从主要集中于后端优化等最新技术,向更加重视前端分析器设计的方向转变。
第二,设计新型的实验型编译器和小型语言,以尽量满足不同领域教学对象的要求。如采用DSL语言等专用语言,以提高学生对编译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与操作能力。
第三,采用辅助工具和方法,尽可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掌握编译技术的内容。
以上三点是目前国内外对于编译技术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思想和方法。然而,仅根据编译课程教学对象的变化,并不足以从软件技术发展和人才教育新需求中宏观把握编译课程发展的趋势。要真正理清编译课程在现代软件学科教学中的位置和需要进行的改革,必须寻找高水平软件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并据此对现有的编译器设计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下面以此为线索,对编译课程的创新体系进行探讨和思考。
1编译课程的历史地位与角色变化趋势
在编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编译原理的教学内容属于前沿技术领域。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有很多机会成为新型编译器的设计者或完善者。但这种情况在21世纪开始时就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尽管编译技术本身仍有很大发展,但其发展点已经与目前编译课程教学的重点有了很大偏离。新环境下的教学对象不再是编译软件本身的设计者,而是编译软件和编译技术的使用者。换而言之,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效果,已经从本源性的创新向应用型创新转变。
实际上,编译技术本身的应用与发展也正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在编译器前端技术中,分析算法和分析器设计占了绝大多数。这些技术除了在编译器本体中发挥作用外,在网络管理、中间件设计、软件工具设计和各种格式化文件描述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CORBA等中间件中出现的各种IDL语言编译器,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一方面,对编译技术的深入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认知层次。如果只能看到应用软件的表层现象,而不能从本质上抓住软件系统的核心要点,就很难造就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软件人才。编译技术无论从理论体系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目前的教学方式没有将编译课程与软件系统的核心技术真正关联起来(这里所说的核心,并不是说编译器属于核心软件,而是说对于理解软件系统的本质来讲是核心的),没有真正做到各个层面的软、硬件知识融会贯通。
2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设定
为明确课程定位,必须首先对所培养对象的目标与未来发展进行准确分析。未来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坚实的软件理论功底,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抽象工具对事物及其关系进行建模与分析。
第二,具备一定的研究素养,能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真正掌握各项技术的原因与本质。
第三,对软、硬件系统运行机理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迅速抓住复杂软件的核心,并利用所建立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分析实际的软件问题。
第四,掌握基本的工具、方法,能够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对于编译课程来说,可以对以上目标进行更为明确的定义。
第一,通过学习编译技术,建立自动机理论的基础,并使学生掌握自动机理论在编译技术中的应用方法。同时,通过对编译器架构设计、算法设计等进行具体讲解,使学生从语言分析器的角度,看到如何将一个具体语言编写的程序表示为一个抽象模型,以及如何在编译器设计中实现这一模型,进而提高其抽象设计与实现的能力。
第二,通过介绍编译器技术中的各项技术及其原理,为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理论建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法。
第三,通过对软、硬件系统本质的对比与分析,明确指出编译技术的本质是解决软、硬件机理上的差异,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向学生展示编译器设计者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由此为学生建立一条深入理解软、硬件系统核心运行机理的途径奠定基础。
第四,使学生掌握语言建模、分析算法设计、代码优化等多种工具,为学生运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根据上述分析,应当对新形势下编译课程的定位进行调整,具体思路如下。
1) 培养软件基础理论的功底,具备建立抽象模型和编程实现的能力;
2) 培养对符号流处理的基本程序设计技巧和算法基础;
3) 利用来自实际应用的例子提高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实际软件的例子,深入讲解系统如何实现各种高级语言抽象元素的方法,为建立完整的软、硬件运行机理和提高实际软件研发能力提供保证。
3课程目标的实现与课程改革的思路
3.1应用领域的扩展
如前所述,编译技术在软件学科中的作用早已不再局限于培养编译器设计者这个单一的目标。实际上,编译技术是诸多相关技术的基础。例如:在虚拟机技术中,各种代码优化和程序解释执行的思想都与编译后端的优化密切相关。而符号调试相关的技术则与反汇编、类型理论与实现方法、控制流分析等技术密切相关。在程序分析技术中,各种程序切片、数据流/控制流分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软件测试领域,这些技术也被用于进行代码覆盖和优化测试用例设计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在诸如数据检索、知识建模与推理、网络协议、面向方面的编程等方面,各种编译器前端与后端技术都得到广泛应用。在各种脚本语言和文档格式语言中,编译器前端技术也同样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编译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编译器设计。实际上,除了编译器优化、代码生成等后端技术仍非常活跃外,各种新型应用对前端分析器或分析技术也同样有着巨大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编译课程的教学对象和内容也必然发生变化,其所需要具有技能的侧重点也与传统编译课程有了很大变化。
3.2编译课程教学目标的改进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编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对软件系统核心机制的深入理解作为教学的关键点,以此为基础,实现硬件、操作系统和编译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体系,为学生建立完整的软件系统概念,真正体现编译技术在软件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在浓缩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相关理论与技术点贯穿起来,为学生深入理解各理论与技术点及其相关关系奠定基础。对理论的浓缩并不意味着将编译课程变为对某种编译技术应用的教学,而是更加强调理论的目的性和用途,使学生可以从更真实的例子中看到理论所发挥的作用。
第三,结合软件测试、数据检索、数据格式语言(如HTML等)、虚拟机等技术,进行扩展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编译技术的用途。与对狭义上的编译技术进行介绍的目的不同,扩展教学的目的不再局限于编译技术本身和对软件系统核心机制的理解,而是更强调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活学活用。其目标是设计新语言、新编译器或分析器、新工具等方面。
第四,设计完整的实验体系,使学生可以对每个学到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实验,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分析和完善。
第五,对编译器后端技术和编译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介绍,要求学生主动对其未来应用、技术现状、技术特点、面临困难等进行研讨和分析,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同时,使其真正接触到编译技术发展的前沿。
4课程目标的实现与课程改革的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当对教学内容、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建立以深入理解软件系统核心机制为目标的编译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软、硬件协作层面为纽带,汇编语言和CPU核心指令集、内存管理机制为中心,首先建立基于抽象或具体CPU的实际软件系统执行模型。基于该模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之间本质差别的具体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文字上的描述。
第二,在充分理解软、硬件界面模型的基础上,优先培养学生对底层指令和系统的深入理解。通过设计相应的实验环节,使学生迅速掌握底层软件设计的核心和要点,并能够理解各种优化、代码生成等后端技术的直观含义。使学生掌握能够运用底层代码进行设计和优化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际优化能力。
第三,建立了底层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讲述高级语言翻译为低级语言的核心方法与思路。其讲解思路可采用先手工再自动的方式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手工翻译的要点,因此对自动翻译的过程将更加容易理解。
第四,在学生掌握了主要编译算法、模型的思想和技术后,设计相应的实验,使学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实验以加深理解――其一,自己动手进行翻译;其二,对真实编译器产生的中间表示、未经优化的中间代码、优化后的中间代码等进行分析和运行调试。
第五,通过对软件测试、代码覆盖、程序分析等技术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数据流分析等代码优化技术的核心思想,并能够灵活运用。
第六,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可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扩展教学工作:
① 结合实际编译器、操作系统和硬件,深入介绍新型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环境下,实际编译器、链接器、汇编器、调试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核心技术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在新的软、硬件体系结构下,库、动态库、内存管理等技术与编译器的本质关系,并可深入理解调试器这一关键技术。由于符号调试与语法、语义分析都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将此作为编译器前端技术实际应用的很好例子进行讲解。
② 对各种脚本语言、虚拟机等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理解软件系统底层运行机制,并开展相应的实验。由于虚拟机与指令集等底层概念之间相关,可为开展各种优化、代码生成实验提供很好的运行与调试环境。
③ 为学生实际讲解一个格式语言或脚本语言的翻译与解释过程,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其语法、语义和执行引擎。在此阶段之前,应当在前期教学中建立的坚实的程序设计语言理论基础,并通过各章节的小实验与练习掌握了对实际语言进行建模和改善的技术。
5课程体系的建设
要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完成上述所有教学内容是非常困难的。仅依靠先修课程提供必备的知识,而不将知识串联起来也同样不能满足系统化教学的要求。编译课程的改进与调整,将对课程的教学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提出需要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的多层面教学体系。
第一层面,核心技术层面。在核心技术层面,只讲解编译器最核心部分的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此层面的教学内容仅围绕这基本指令集和高级语言主要特征开展。在内容上与传统编译课程的教学基本类似。但在教学方法和角度上,对底层软件核心机制的理解和进行人工翻译的能力进行了专门要求(要求熟练掌握此项技能)。此层面同样对基本的编译器设计理论进行介绍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与分析技能,能够对实际语言中的场景进行有效处理。
第二层面,实际系统层面。本层面的教学将建立在对实际编译器及其相关软件的使用和分析的基础上,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际系统,并能够自行设计测试用例,以分析实际编译器的工作方式(通过翻译结果猜测系统采用的主要算法等)。此阶段的工作除了原理性的分析外,同时侧重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复杂的大型软件系统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分析培养透过表象理解软件系统核心机制的能力。
第三个层面,建立现代软、硬件体系结构下的编译技术框架,使学生初步掌握库、动态库、构件库、软件框架、多任务环境下的编译相关技术。并通过调试器的介绍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对软件结构进行动态分析的技能,深入理解动态环境对编译和解释执行的影响。
第四个层面,将知识体系扩展到更广阔的范围,根据教学课时等对虚拟机、格式语言、解释语言、信息检索等领域中对编译技术的应用进行介绍。
上述技术内容可根据情况安排在一门或几门课程中。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1) 本科阶段开设的基本编译原理课程,讲述第一层面的内容。
2) 本科阶段开设的使用编译器实用性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过了基本编译原理课程,讲述第二层面的内容,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实际编译系统的理解,课程开设方式可以是教学或实验。建议着重根据一种编译器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
3) 开设本科选修或研究生课程,内容涵盖第三层面的内容。本阶段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系统软件的核心机理,并综合利用调试、链接、编译等技术,对软件结构能够进行动态分析。可根据需要,开设符号调试器设计或链接器、程序加载器设计方面的实验内容。
4) 在上述课程中适当增加编译技术的应用实例,或在独立课程、实验教学中对某一种或几种具体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课程的内容要涵盖第四个层面的内容。
6课程发展面临的困难和要解决的问题
编译原理课程属于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授课教师基础有较高的要求。在新的人才培养形势对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水平教师短缺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因此,只有解决了教师队伍培养和提高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编译相关课程体系改革时所面临的问题。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在办学方针上虽然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但不少课程却依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尤为如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方针下,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革。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1.与专业技能课程相比较,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甚至质疑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必要性。不少学生认为自己上高职就是为了学习一门谋生的技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直接的影响,学不学关系不大。甚至有的同学认为,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类似的政治课,所讲的道理大家都熟悉,上不上课无所谓,学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白白浪费时间。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陈旧,不能与高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差别不大,未能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职学生缺乏吸引力。更何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内容还与中学课程存在着交叉与重叠,课程缺乏时代感、超前性。另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往往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大班上课等客观因素,不仅增加了教师的上课难度,也进一步削弱了课程本身的吸引力。
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上述挑战使得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恢复应有的功能,对课程本身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就势在必行。作为一位在高职院校从事多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我认为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生的特点,改革和修订新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改革不仅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也是一个有学术意义的课题。
1.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职教育的特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专题性地进行教学,甚至有必要重新编写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编撰的材,它比较符合普通高等院校的体系和教学,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针对性不强。高职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传统的社会精英,而是培植新型的专门技术人才。针对这一培养目标,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现状,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深化教学内容,而且要根据时代要求进行专题性教育,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1)将人生观、世界观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大多数高职生的人生目标都比较现实,没有太多的理想化,踏踏实实为其所长。对此,教师应针对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导,对其进行立志教育,从而帮助学生作好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鼓励他们脚踏实地地去实现人生理想。(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由于学生的职业操守与职业精神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败,因此职业道德是企业特别重视的人才基本素质要求之一。对此,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3)进行企业文化教育。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体现,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它作为凝聚职工的重要思想武器,要求职工融于企业的文化氛围中。因此把企业文化纳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非常必要的。 2.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教学方式,采取开放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往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教师满堂灌,特别是大课教学,一个教室超过上百名学生,师生互动极少。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辛苦,效果微乎其微。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呢?其重要手段就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1)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组织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在讲授“基层民主建设”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到附近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并由小组写调查报告分别对村民自治、大学生村官等问题进行探讨。(2)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课堂专题讨论、辩论、演讲、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这些教学形式可以将当下的各种新闻热点、社会热点,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作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想,动嘴讲,动手做,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代感。比如在讲解“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这一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我介绍高中学习生活情况,教师则介绍大学生活学习特点,并比较大学与高中的不同,使学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有更全面的了解。之后,让学生观看《考霸张非》的视频,并让学生就视频进行讨论:“为什么一个能连续两次考入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却会多门挂科,两次被退学?”从中使学生认识到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转换角色的重要性,从而为顺利地进行大学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又如2011年11月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也是非常典型的事例,完全可以作为讲解道德诚信内容时课堂讨论的案例。(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是三节课连上,中途虽有休息,但如果一直由教师讲授学生听,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如学生一直听教师讲授,其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25分钟。因而,教师必须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一般第一节课由教师进行20分钟的课程导入和案例讲解,以生动又带有思考性的案例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之后,由学生带着讨论题进行分组讨论25分钟;第二节课由学生进行主题发言和自由辩论,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并适时点评;第三节课由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对本课程内容进行展开讲解25分钟,最后布置课堂作业,学生当堂完成。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
三、建立新的考评体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考评体系多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三七开或四六开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过分注重以考试为中心来考查学生,忽视了学生课内外实践的表现。实质上,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所以必须对传统的考评体系进行改革,丰富评价内容,增加评价主体,注重多样化和及时化的考评。
1.丰富评价内容。教学质量评价不仅要考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纳入评价指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以及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非智力方面的发展。
一、国贸专业资格认证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影响
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种贸易活动、争端都更为频繁,对从业人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业资格认证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从独立学院学生培养的角度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入世后随着进出I:1经营权的放宽,大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企业、零售企业纷纷进入外贸行业,对国贸从业资格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往往需要毕业生通过一种或多种专业资格考试。
(2)随着机会的增多,企业为了考察毕业生的专业功底,更注重其专业资格认证的成果,对其在业务熟练程度、外语水平、产品知识、贸易争端问题等方面都有很切实的要求,希望“来即能用,用既有效”。
(3)资格认证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取得相关岗位的“通行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拓宽视野,增强理解社会的能力,使其通过资格认证进一步切实的理解其重要作用和企业的入职标准。
由于国际贸易的特殊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很多毕业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应用型技能而不能适应实际业务需要,难以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大多院校在发展专业技能认证领域的准备还不充分,企业也难以直接获得经过专业认证的基础性人才,一系列因素的叠加使得国贸领域的从业人数多,但综合素质高,专业化程度高的人才缺口较大。
因此,针对国贸专业领域开展并实施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对于学生培养、学院发展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独立学院未实施国贸专业资格认证的主要原因
国际贸易领域内的专业资格认证根据涵盖范围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较广的资格认证考试,主要包括:外销员、外贸业务员、跟单员。主要特点是涉及面广’对知识面、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要求较高;另一类是针对性较强的资格认证考试,主要包括:报关员、单证员、国际货运从业资格、报检员等,具有针对性、专一性的特点。
当前独立学院未实施国贸专业资格认证的原因如下:
(1)独立学院是从原来公办院校的二级学院演变而来,在运作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借鉴原来母体学校的办学经验,在其专业风格和设置方面大多延续母体学校的办学特色。有的独立学院开设专业以理工类更具特色,经管类相对普通;有的独立学院文科基础较好,但因为学院成长历史较短,从人员、师资、资金、后勤等多个方面都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资源配置也需要进行优化,在加强国贸领域的专业建设方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大多数的独立学院都开设有国际贸易方向的相关专业,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等,但在师资力量方面都是以年轻教师为主,具有丰富实际业务经验的老师较少,对于专业资格的重要性和项目实施意义等方面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也不是非常深入。
(3)独立学院的学生数量经历了由少至多的发展过程,由于早期生源较少,学院也无法与相关机构就专业资格认证在学生中实施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也就无法把专业资格认证项目的实施过程具体化、实践化,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在认知、了解和参与上一直存在诸多例如选择认证种类、现场确认、寻找报名点、购买教材、参加培训、证书注册等实际问题。’
三、实施国贸专业资格认证的有利因素
(1)学生培养方面
就业是毕业生步入社会面对的首要问题,虽然学生对资格认证的种类、特点、应用范围等内容了解不一定很具体,但是通过考试获取一种或者多种资格证书,为就业增加砝码,是大多数学生都具备的基本意识,所以学生中对资格认证考试有很大的需求,通过了解“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考”等一系列思考,也可以提高学生认知社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另外由于独立学院大多离市区较远,学生在考试、报名、培训及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便,因此由学院组织实施资格认证,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便利。
(2)师资培养方面
独立学院的师资以青年教师为主干力量,大多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有限的实践经验,通过实施资格认证,可以有效的使青年教师参与其中,一方面通过整个项Ilf的实施锻炼其在工作中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其提高教学水平,更切实的感受到社会竞争,感受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宗旨。
(3)学院品牌建设方面
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其品牌,品牌建设包含硬软实力多方面,通过开展专业资格认证,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与否直接影响学院声誉,其次实施专业资格认证加学历教育的“双证式”培养模式,更容易得到学生家长的信赖和支持;最后可以通过取得专业资格主考单位的授权,成为在学院所在地区获得授权的指定考点或者培训点,这样对于提高独立学院的品牌竞争力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四、实施国贸专业资格认证的步骤与可行性
实施专业资格认证可以一举多得”,使学生、企业、学院三方面受益。具体步骤与可行性分析如下:
1.资格认证的概念与开发
(1)在学生中调研,首先通过向学生介绍专业资格认证的种类,使其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实施问卷调查(关于项目种类、培训时间等),最后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院系组织讨论实施的可行性,主要包括:根据考试时间和应用范围分别开设考试项目的种类;培训机构的接洽;实施时间和针对年级等。
(3)培训机构的联络与选择,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教材以及培训价格的议定,由于在校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因此在培训费用的问题上需要由学校和机构协商,降低机构收取的培训费用。
(4)培训机构选定后,需要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考试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
(5)当报名工作结束后,开始培训辅导报名和时间安排等工作。由于资格认证涉及到毕业求职环节,所以大多数学生对此都有很浓的兴趣,学生的需求就是资格认证实施可行性的前提保障。
2.实施与控制
(6)培训报名工作结束后,开始按照课程表进行专业培训,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紧迫感、端正态度、掌握认证考试所需要的知识点,为顺利通过资格考试奠定基础。培训工作一般需要经历数月时间,因此需要安排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并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反馈,注重培训的方式方法,以帮助其通过资格考试为首要目的。
(7)培训内容结束后需要准备考试工作,有的资格考试时间为2天,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好学生考试当天的交通与安全问题。该阶段重点在于师资,主要由培训机构安排有丰富实训经验的老师,同时对于独立学院自己的青年教师而言,也是非常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的公办院校经过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或多项专业资格认证主考机构的指定培训考试单位,他们的成功经验是值得独立学院学习和借鉴的。
3.收尾阶段
(9)证书的领取发放与注意事项
资格认证考试结束后学生可以自行从网上查阅自己的成绩,这个阶段需要做好资格证书的领取与发放工作。由于国贸专业资格认证具有特殊性,例如外销员等资格需要定期年审与注册,报关员与报检员资格必须寻找接收企业向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等等,关于注册年审的内容需要由以后的就业单位办理,但是学院需要向取得专业资格的学生说明具体情况,同时对于其毕业后办理相关审核手续给予一定的建议和指导。
(1O)总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18-02
水生动物医学相关课程体系包含了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综合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体系,故其实验和实践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进入生产第一线后的专业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而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水产养殖及相关专业的共同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本教学团队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水生动物病害很感兴趣,但也担忧所学课堂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脱节,非常希望有机会参与疾病诊疗全过程,提高实战能力。天津农学院水生动物医学教学团队通过多年的实验实践教学积累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生产单位的认可。
一、整合与临床诊疗直接相关实验内容,使技术连贯完整
水产动物病害一个完整的病例临床诊疗涉及到的内容和技术包括:疾病发生
时水体和水生动物现场调查和观察方法;关键内容问诊及信息收集记录,养殖记录表格分析;水样和病料的采集和运输;病料的实验室检查内容和方法;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综合分析疾病发生原因,初步诊断疾病种类;根据诊断结果,筛选、制定治疗方案并小范围实施;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判;总结疾病诊疗流程和主要技术点,形成病例诊疗报告。因此,一个完整的病例临床诊疗涉及到最紧密相关和最连贯的技术分别包含在水产微生物学、水产病理学,水产动物免疫学,水产药理学和水产动物病害学等紧密相关课程实验里,故水产动物病害学临床诊疗技术势必与这些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有相交和重叠内容。将分散地包含在《微生物学》、《病理学》和《水产动物病害学》等课程里的实验内容整合成独立开课的《水产动物疾病实验》课程,并进一步优化实验项目设计,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将病例检查和诊断技术连贯,既可避免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相交和重叠,又可弥补各自课程实验时间不连贯和实验时间不足问题,避免实验检材浪费,更重要的是让原来碎片化的水产微生物学、水产病理学、水产免疫学和水产动物病害现场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增强了水产动物病害实验和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技术的连贯性、完整性,使学生所学技术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
二、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整合提升
以天津市水产养殖和生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水产养殖重点学科为依托,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平台,建立了仪器设备完备的水生动物病害实验室和设备先进的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实验室,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吸收对水生动物病害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实验教学活动,实行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业余科研活动提供方便。
三、广泛收集、精心制作实验教学素材
水生动物病害实验教学需要大量而齐全的第一手教学素材,如病变标本、病理和病原体装片等,由于各种原因,这类素材已很难购买到。本教学团队充分发动学生在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实习等实践环节,甚至通过毕业后进入生产一线的校友广泛收集第一手病例材料用于实验室诊疗教学,并尽可能地将其制作成能长期保存的病变标本、病理切片和病原体装片用于以后的实验室教学。
四、建立持久稳定的现场实践教学基地
水生动物病例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几乎很难在被安排的实验课上见到被计划和被安排的活体病料,更谈不上现场实践教学,再加上水生动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复杂,病原体只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实验室有限的标本和装片观察与实际生产中疾病的综合诊疗能力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造成学生面对实际生产出现的疾病问题时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胆识。因此,通过与养殖企业(户)长期稳定合作,将水生动物病害教学空间和时间延伸到生产第一线,让学生现场实地参与水生动物疾病诊疗的全过程,对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胆识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
1.疾病发生时现场诊疗及采样实践。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已与很多水产养殖企业(户)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水生动物病害的现场实践教学提供场地和方便。
现场实践教学操作流程如下:组织对水生动物病害感兴趣的大三学生报名将学生分组设计日常养殖管理表格每组对应联系水产养殖企业(户)发放养殖表格并不定期地走访养殖基地,了解养殖情况。
疾病发生时,指导学生现场对水生动物病害病例全程跟踪及诊疗,创新动物病害实践教学与养殖企业(户)的合作模式,将课堂、实验室和生产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大大拓宽了水生动物病害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强了水生动物病害教学的客观真实和实用性,训练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水生动物病害实践教学体系。
2.水产动物生产全程疾病预防管理实践。将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组成创新创业团队驻点养殖企业(户)全程深入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为日后就业和自主创业热身。在日常管理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每天需生态防病管理、疾病发生前判断与预警、防治药物购买、储存及使用等全程病害监控和防治,并通过该平台在病害防治方面开展了多项创新性实验研究,显著提高了其独立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最大限度地将收集制作的实验实践教学素材数字化
最大限度地将收集制作的实验实践教学素材数字化,充实水生动物医学实验实践教学素材资源库,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加病例图片及影音内容,进一步充实实验内容,形成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完善教学资源库系统的架构和信息检索能力,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获取方式,推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使之成为能够为多层次教学――科研共享的水生动物医学资源库。通过多媒体放映数字化素材及图片,学生不仅对病症和病原体有形象、具体生动的认识,对病害的特征印象深刻,更是使水生动物医学病例教学摆脱了病害发生的季节和地域限制,使学生对病例的见识更多更全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
六、建立公正客观可量化的实验实践考核标准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实验考核办法能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以实践能力考核为重点,建立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一体的实验考核体系,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验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基础内容实验报告成绩、实践性综合诊疗报告和实验考试命题五部分组成。过程考核成绩包括出勤、回答问题、操作规范等方面,在设定的平均基础分上增减。实验操作成绩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操作正确规范与否,操作速度及细节,每个考试项目设定时间,在设定时间内外增减分。如随机抽取没有标签的病原装片、病理切片或病害标本,通过肉眼和显微镜对样本进行观察后,现场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等。基础内容实验报告和综合诊疗报告成绩包括结果过程描述、数据处理、结论准确度、结果分析和对实验的不合理性提出的改进意见,提高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考试命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逻辑分析及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部分考核先独立后统一,考试成绩分别计分,再根据各部分成绩在总成绩里所占一定比例,得出实验实践总成绩。
参考文献:
[1]杨道兵,陶鹏,杨秀芹.水产类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措施[J].高等农业教育,2012,(8):64-67.
1 培养复合型教师
学院重视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行业的接轨,那么首先必须解决师资问题。教师除了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素养之外,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因为高素质的教学团队能提高独立院校的教学水平,所以教师要将自身实践经验与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授课,丰富教学内容。因此,学院除了给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和进修机会之外,还需要鼓励教师参与设计相关项目;邀请艺术类专家到校举办讲座与教师们进行沟通交流;让学院里的教师建立专业教学指导组,为学生指引实践方向,分享经验;无论是国内学院,还是国外的学院都应保持联系,不定期举办研讨会,相互分享教学经验,及时掌握社会艺术设计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等重要信息。
2 添加实践课程和文化素质培养
一直以来无论是什么专业,理论专业知识都是课程教学的重点。为了突出实践的特点,应该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调整教学计划,把实践教学加进课程设置中,让学生走出教室融入社会,从社会现状中寻找灵感,根据社会生活中提取创作素材。例如,室内装修设计,不能仅仅只靠一个平面图就设计出符合客户要求的装修设计,得进到房间,探查房间的格局,观察房间日出、日落对房间布局的影响等,只有进行实践操作,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
在实践教学上加强对文化素质的培养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设计想象力和思维拓展,而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创新奠定知识基础。由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如西安,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古城。将西安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概括为关中十大怪,它们分别是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和唱戏吼起来,所以根据这些特点,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了解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对地方和民族的了解,甚至还可以利用民族文化元素和地方文化元素进行再创造。
3 多种实践教学方式
首先,开设讨论组。在教师讲授完专业理论知识后,给学生命题,布置作业和设计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并把设计过程记录下来形成设计方案;[2]然后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讨论,提出看法和意见;最后教师从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总结。例如,服装设计理论课程结束后,教师给学生们提出关于“青春”的命题,让学生根据“青春”二字进行服装设计,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作业,再第二堂课上展示作品,老师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和总结。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采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趋势,而多媒体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更鲜活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更直接地进行学习和观察,并要求学生除了设计手稿之外,还要进行实践操作,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软件进行设计,然后将设计亲手自作出来。例如,服装设计,在设计稿上画出图纸,标注颜色和材料之后设计才只是进行到一半,只有把成品制作出来才能算是完成设计。其三,创建工作室。可通过参与各企业的艺术设计项目和竞赛活动或教师虚设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共同去完成相关任务。例如,虚拟要对一处地表进行规划并为之进行园林设计,学生必须对地表的地势、地表周围的气候变化、地表上能适合种植什么样的植物等进行调查和探讨,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因此,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之间相互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4 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活动
教师还应该把艺术设计竞赛和艺术设计时间教学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教师先把各类的竞赛特点、竞赛模式、竞赛要求等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做成教学报告,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推荐他们去参加适合他们的,并且正规专业的设计竞赛。[3]例如,2016年,第11届“镇海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2016年,第9届斯科普里国际学生海报竞赛;2016年,第10届日本漫画大奖征集和金点设计奖等。然而,参加竞赛不是单纯为了得奖,而是从竞赛上学生和教师都能得到丰富的竞赛经验,通过竞赛能更深刻地了解专业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发挥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竞赛上考核的不仅仅是作品的新颖独特和实用性,它还考验着参赛者的团队配合和知识运用技巧。
5 提供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办学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高职学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明显滞后,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是高职院校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 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应当具有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1.1 基本素质
1.1.1 健康素质
(1)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加强体育锻炼,拥有良好的体魄是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2)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的手段能使学生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1.2 道德素质
(1)社会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人在进行一切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群体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2)职业道德。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是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高技能人才,而不同的职业岗位会有其特殊的职业操守,约定俗成的规范要求,甚至是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它们是作为职业者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1.2 专业素质
“术业有专攻”,在校期间的专业课学习是学生将来就职的最基本条件。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不能仅靠老师讲,还要逐渐培养自学的能力,甚至是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
1.3 能力素质
除去作为人的基本能力外,还应具进行其他活动,实现自身价值的诸如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语言能力等。
2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2.1 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弱
很大部分高职学生经历了高考的失败,而总结高考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从小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基础知识匮乏,跟不上学习的进程。
2.2 自我约束能力弱,缺乏目标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初次进入大学校园,缺乏监督和管理,不能尽快适应独立的生活学习。(2)没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随波逐流,进而自暴自弃。
2.3 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范围狭窄
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初、高中期间获得课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很少,接触科技最新动态的机会也不多,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初期学习压力很大。
3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现状
3.1 枯燥的理论课程
由于专业课的量比较大,又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很多内容非常抽象,而教师的教学手段又大多停留在课堂“教与学”的模式下,导致学生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
3.2 单纯的技能训练
由于各学校资源有限,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投入更加捉襟见肘,学校在实训设备的投入上明显不足,导致实训条件较差,与实际工程的区别很大,很多设备都是验证性的模拟实验设备。而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换代很快,实训设备又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这样就导致学生日复一日地埋头苦练,精力与兴趣逐渐消磨,进入企业后又发现实际差距巨大。
4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中
4.1 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1)以多媒体资料,专题报告会、讲座的形式让学生听取本专业成功人士,师兄师姐等人的成功故事,了解本专业就业后要做些什么,现在应该做些什么。(2)通过网络、杂志、书籍等方式了解本专业最前沿动态,最新信息。(3)让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的分析,辅助学生制定自己的第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4.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就是基于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采用讲授的方式,忽略了学生作为获取知识的主体的存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引入新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1)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教学过程中、工程进行过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参与学会怎样处理问题。表演结束后,再让“演员”发表看法,全班一起讨论,最后教师给予归纳性总结,深化扮演效果的正效应。这样的实训方法学生参与兴趣高,情境强,效果好。再者,角色扮演生动有趣,简单易行,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岗位的要求。
(2)项目教学法。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事先制定好项目,然后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运用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又有利于发挥出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项目设计的锻炼,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素质,为学生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和将来适应工厂环境奠定了基础。
4.3 将课外活动引入到专业教学中
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可能他们在课堂上是“萎靡不振”,但是在操场上却是“精力充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果,获得赞扬,会使学生拥有强烈的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同时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建立与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一专多能”。
我院自动化专业的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通过校团委、学生会与所在当地的小学进行联系,参与到小学的课外活动(四驱车比赛)中。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作为大哥哥、大姐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组态软件为比赛提供了集中监控系统,在提高了比赛科技含量,学以致用的同时还获得了小学师生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向往和立志于刻苦努力并向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的情感流露使我们的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出了高考失利,“低人一等”的阴影,发现了自我价值。
纵观整个活动,除了初期是由学校和老师与对方联系外,中后期包括活动的策划、人员的组织、工程项目的构建等均是由学生自己负责,这样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等,还使学生获得了工程实践的体验,尤其是在工程项目建立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与失败,而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没有灰心丧气,他们选择了迎难而上,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更是难能可贵的收获。
5 结语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是学生就业的根本,学校重视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尤其是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教师不仅要规划好学生的一门专业课,让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帮助学生完善综合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规划好他们自己的职业人生。
参考文献
[1] 杨洪雪.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6(30).
[2] 崔贯勋,王勇,潘瑜,等.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