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创业调查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275-02
一、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及网络教学平台多元化
培养市场营销“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市场营销学是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立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课老师只有成为“双师型”教师,才能有力的增强实践教学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一,采取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聘请省内外著名专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高校做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参与拟订学科发展计划和实验室建设,联合进行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承担部分教学科研任务。其二,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
二、校内实践教育多元化
1.建立高仿真性的职业环境实验实训。校内实训是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需要,通过校内实训可以就某一技能或操作在集中时间内进行反复训练,直至掌握。这样,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进入职业角色,了解生产经营,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校外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市场营销模拟实验是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企业的经营环境,供模拟参与者进行企业经营决策的教学和训练的方式。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采用模拟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就有机会运用营销理论和营销策略,从事企业整体运作的经营决策活动,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引进市场营销软件,如世格SimMarketing 营销模拟系统、用友沙盘教学系统、因纳特营销模拟系统等。
2.依托第二三课堂,拓展学生科研和创业能力。学生通过第一课堂,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依托第二课堂,训练专业技能;创建第三课堂,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以学术节为平台,开展多姿多采的学术活动。学校现有CI策划协会、“挑战杯”团队等学术社团,每学期举办学术节活动。如创业设计大赛、CI设计、我行我销、商业策划、企业营销诊断、ERP、管理模拟决策大赛等学术性活动,构成了培养本科生探索性学习能力、提高创新和科研能力的课外学习体系。营销理论与实战经验论坛。将实战企业家和学院派知名学者请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通过介绍营销理论前沿为学生提供理论和营销实践经验。
三、校外实践教育多元化
1.校外实习:校企合作形式多元化。学校的空间是有限的,特别是近几年来招生数逐年增加,绝大多数高校校内资源满足不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要求。所以应该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与国家、省、市高科技园区的合作、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学校与研究院的合作、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可以根据企业或者社会需求选题,这样不仅能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发挥大学科技人才的优势,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可采用以顶岗操作、毕业实习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方式。
2.毕业论文(设计)实习方式及考核方式多元化。在实习方式上高校应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学院2003年系统提出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将该专业按照“一训两段三模块”将“研究型、应用型、创业型”三类学生实习分别安排。为了保证实习效果,学院制订周密实习计划与实习指导书,明确了学生在实习中的具体内容、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以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顺利有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方式多元化。学生毕业论文形式由传统的单一的学术型论文,拓展为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营销诊断、案例分析、管理设计五种形式供学生选择。对学生论文的评价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毕业论文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指导老师的评分占40%,评阅老师的评分占30%,但评阅老师可以否决毕业论文,这样毕业论文就必须修改,答辩小组的评分占30%,三者加总的分数为毕业论文的最后得分。
3.社会实践多元化。(1)认知实训。组织学生到工商企业,大型商贸中心现场观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2)专业调研。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调研、策划练习,在组织时建议调研主题要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在课程进行中布置一定的案例调研,让学生走到熟悉的公共服务企业,如超市、商场、快餐店等观察体验,将调研成果渗入课堂的专题案例研讨中。(3)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体做法是:教师联系合作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合同;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从事各项工作,明确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作用;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内容的同时,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市场调查;制定项目计划并与企业合作实际操作项目;企业负责打分和方案的应用,并提出运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总结项目执行情况。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可以达到与企业互惠互利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假期实践。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应聘营销职位,进入企业考察与实践积累经验,理论联系实际。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真正成为在各级工商企业、管理部门和各类营销岗位上从事市场营销、市场管理、市场策划、市场开拓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5)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周边设立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能为全校师生服务。新建本科院校可借鉴这样做法,建立移动式跳蚤市场,为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基础条件,在学校开辟一条商业街,面向学生招商。为帮助同学稳步经营,学院配备指导老师。(6)建立商业实体。实现专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业园相结合。帮助指导学生成立营销创业园,将有助于学生在创业中学习成长。典型形式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具体业务为纽带的“学生营销公司”,并以该公司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载体。建立商业实体、创业园,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好产权及可接纳的学生数量等问题。
四、营造创业环境,培养创业精神,手段多元化
1.共同形成一个优越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新经济形势下,政府对大学生的创业给予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一个良好政策环境、法规保障系统。降低大学生的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创办企业的注册资金,减免工商、税务等部门办证的相关费用,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全社会基本达成共识,形成一种创业文化,激励大学生创业行为。
2.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结合社会经济形势分析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创业过程。通过写调查报告、专题讨论和出墙报等,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启发学生的创业动机。设置弹性创业教育学分制,使其成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以此来强化创业教育。
3.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体系。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建立多元化的创业资金融资渠道,实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级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目前,国家已经在大学生创业基金上进行了大批的资金投入,社会企业有的专门设立了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扶持学生创业团队成功创业;高校设立创业基金。政府、社会、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主要是对大学生创业所需资金提供一定比例的支持,并不是为其提供全部的资金支持,还要学会整合和挖掘校友资源、家长资源,让这些资源发挥优势,与学校合作打造创业教育实践的硬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
五、职业技能认证多元化
实现专业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认证一体化。构建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1 +N”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文凭+多个证书)。
营销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职业资格认证的历史并不久,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应当与职业技能认证挂钩。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市场学会与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认证考试,获得认证后,即可享受市场营销学会的会员推荐,为就业开辟新的渠道。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多元化改革项目,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集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毕业论文以及教学管理等综合改革、整体优化于一体,着力于教学要素的优化配置,着重已有成果的集成和应用,在已有改革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继承创新。该成果解决了管理类专业,多年来在教学、科研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为管理类专业办学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创了新途径。这项改革,将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目标产生明显效果,并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研究区域概况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包括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相互衔接,依托沿海厦门、福州、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其以五大中心城市为中心所形成的经济圈构筑的地域分工明确、经济联系紧密、市场体系统一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笔者走访了海西各重点高校、创业活动相关的部门,了解目前海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状况,并以社会网络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科学分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二、问卷分析
(一)创业环境方面
1、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本调查有效对象156人,在问及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这个问题的时候,回答已经进行创业的有37人,占23.72%,但回答已经成功创业的仅为1人,占0.64%。回答考虑过可还没着手的有94人,占60.26%。据访谈了解,许多创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搭建成功创业者的网络交流平台,拓展自己的关系网络。搭建交流平台,对于带动创业氛围,促进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回答完全没有考虑过的有24人,占被调查者的15.38%;2、对国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大学生对国家相关政策比较清楚,只是偶尔关注的在此次调查中有72人,占被调查着46.2%。知道但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的有52人,占33.33%。这两者相加起来占被调查人数的80%。可见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能有效的利用政策的人较少,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创业政策的普及。而同时对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持肯定态度认为作用很大的只有19人,仅占12.5%。
(二)创业实践方面
1、创业的方向。在对已经创业的调查者进行统计的时候,在选择创业的方向上,选择经营实体店面的有55人,占35.26%,而开网店的有22人,占14.1%。这当中主要是浙江某学院的自主创业的学生,因为该学院的学生自主创业主要以开网店为主,并且将开网店设为大学选修的课程之一,拥有学分激励,鼓励学生经营网店,在此导向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学校构建的制度网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2、资金的主要来源。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主要来源问题上,主要由家庭提供的有67人,占35%,而希望通过政府支持的有20人,占10.31%。可见家庭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在大学生创业获取资源来源,相对产生影响较小;3、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关于创业资金的问题上,有73.47%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创业资金为10万元以下;同样在回答创业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难回答资金不足的有100人,占被调查者的64.1%。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在解决创业资金问题上,很多同学都是依靠家庭的支持,家庭网络在遇到创业的资金危机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创业教育方面
1、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在回答认为创业教育有无必要的问题上几乎是一致的。认为有必要有144人,占92.3%。请成功人士讲授创业经验,到创业成功企业实地参观考察,请专家讲授理论,创业模拟训练,很多学生都选择了这些方式来增长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学校搭建的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2、创业教育的开展。针对当前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情况,85%的人对学校的创业教育持很一般的态度,认为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好的创业课程。许多受调查大学生希望通过引入创业导师这个平台,拓展大学生创业理论指导的社会网络,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3、创业课程的内容。针对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希望课程内容更注重哪一方面上,42%的调查者希望能够开展与自己创业方向相同的实践活动,34%的同学希望能够得到创业建设的个性化辅导,也有部分同学希望在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上能够有所收获。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创业课程内容,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来给他们授课,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三、海西高校大学生创业对策性建议
(一)政府制定各项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环境
从政府政策层面上看,应加大自主创业扶持力度与开展实效。政府提供的政策对于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政府行为,将大学生创业“燎原行动”品牌化,成为全国大学生创业的先行先试典范,为大学生创业出谋划策,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后援队伍。通过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提高创业优惠政策的普及,引入创业导师机制,在社会资源层面上,为拓展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提供政策性帮助。
(二)拓展关系网络,提高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
一、研究区域概况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包括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相互衔接,依托沿海厦门、福州、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其以五大中心城市为中心所形成的经济圈构筑的地域分工明确、经济联系紧密、市场体系统一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笔者走访了海西各重点高校、创业活动相关的部门,了解目前海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状况,并以社会网络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科学分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二、问卷分析
(一)创业环境方面
1、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本调查有效对象156人,在问及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这个问题的时候,回答已经进行创业的有37人,占23.72%,但回答已经成功创业的仅为1人,占0.64%。回答考虑过可还没着手的有94人,占60.26%。据访谈了解,许多创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搭建成功创业者的网络交流平台,拓展自己的关系网络。搭建交流平台,对于带动创业氛围,促进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回答完全没有考虑过的有24人,占被调查者的15.38%;2、对国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大学生对国家相关政策比较清楚,只是偶尔关注的在此次调查中有72人,占被调查着46.2%。知道但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的有52人,占33.33%。这两者相加起来占被调查人数的80%。可见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能有效的利用政策的人较少,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创业政策的普及。而同时对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持肯定态度认为作用很大的只有19人,仅占12.5%。
(二)创业实践方面
1、创业的方向。在对已经创业的调查者进行统计的时候,在选择创业的方向上,选择经营实体店面的有55人,占35.26%,而开网店的有22人,占14.1%。这当中主要是浙江某学院的自主创业的学生,因为该学院的学生自主创业主要以开网店为主,并且将开网店设为大学选修的课程之一,拥有学分激励,鼓励学生经营网店,在此导向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学校构建的制度网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2、资金的主要来源。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主要来源问题上,主要由家庭提供的有67人,占35%,而希望通过政府支持的有20人,占10.31%。可见家庭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在大学生创业获取资源来源,相对产生影响较小;3、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关于创业资金的问题上,有73.47%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创业资金为10万元以下;同样在回答创业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难回答资金不足的有100人,占被调查者的64.1%。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在解决创业资金问题上,很多同学都是依靠家庭的支持,家庭网络在遇到创业的资金危机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创业教育方面
1、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在回答认为创业教育有无必要的问题上几乎是一致的。认为有必要有144人,占92.3%。请成功人士讲授创业经验,到创业成功企业实地参观考察,请专家讲授理论,创业模拟训练,很多学生都选择了这些方式来增长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学校搭建的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2、创业教育的开展。针对当前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情况,85%的人对学校的创业教育持很一般的态度,认为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好的创业课程。许多受调查大学生希望通过引入创业导师这个平台,拓展大学生创业理论指导的社会网络,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3、创业课程的内容。针对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希望课程内容更注重哪一方面上,42%的调查者希望能够开展与自己创业方向相同的实践活动,34%的同学希望能够得到创业建设的个性化辅导,也有部分同学希望在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上能够有所收获。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创业课程内容,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来给他们授课,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三、海西高校大学生创业对策性建议
(一)政府制定各项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环境
从政府政策层面上看,应加大自主创业扶持力度与开展实效。政府提供的政策对于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政府行为,将大学生创业“燎原行动”品牌化,成为全国大学生创业的先行先试典范,为大学生创业出谋划策,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后援队伍。通过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提高创业优惠政策的普及,引入创业导师机制,在社会资源层面上,为拓展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提供政策性帮助。
(二)拓展关系网络,提高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
一、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之当前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在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全方位指导对社会和学生都越来越重要。
创业指导不是简单总结出几点别人创业成功的理论和经验,就可以进行复制和模仿的。万网副总裁周锚认为:创业的成功者,一定是出于他的使命,出于他的嗜好,包括各种机会正好适合了天时、地利、人和。①天时、地利可视为创业的外在条件,包括了社会、学校和家庭提供的条件;而人和则是创业的内在条件,包括了创业者的创业思想、创业精神和创业基本技能的情况。本文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必备条件。
二、大学生创业必备条件分析
(一)外在条件
20世纪90年代,全球性大学生创业热潮开始波及我国,在全国高校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的。但是,2007年上海大学生创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中国,有创业意愿的大学毕业生比例高达70%,而实际创业者却不足全体学生的1%。②大学生创业的愿望与实际偏差如此之大,不仅仅说明了大学生们缺乏勇气和热情,更重要的是说明国内缺乏创业的氛围和创业的环境。
1、社会环境
大学生创业热潮是在社会、经济、文化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之上兴起的,因此,社会环境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及实际创业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成败对社会环境有以下要求:[1](1)政府或社会各界人事组织设立投资基金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巩固经济基础,扶持大学生创业活动。(2)提供社会中介服务,包括项目评估、财务、法律咨询与管理咨询、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来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帮助,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3)政府要努力制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建立真正能够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管理和服务系统。(4)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业氛围,形成鼓励、支持和关怀大学生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2、学校环境
大学生创业的比率与各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理解与支持程度是紧密相连的,大学的创业教育指导和创业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命运。学校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应根据自身条件,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
(1)提供创业教育
学校可开设相关创业教育课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了解创业的流程,熟悉各种创业模式等等。鼓励和帮助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通过介绍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典型事例,引导大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除开设相关课程外,不定期地聘请社会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开设讲座,或组织学校已成功创业的在校或已毕业离校的学生举办创业指导座谈会,针对想创业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
(2)提供创业实践训练机会
学校可开展创业大赛,1997年,我国清华大学学生发起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历时五个多月,320名学生组成98个竞赛小组,递交了114份创业计划。③2007年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共同主办了以“激发创新思维、成就创业梦想”为主题的大学生创业梦想大赛。同时,上海市各高校已经形成了各种配套措施,将创业计划大赛作为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课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学校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各种专业、各种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创业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如:一个社团或一次沙龙的组织与管理、一类产品项目的设计与模拟制作、一种新产品的包装和宣传方案制作、一种商品的营销方案的设计、一次社会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等等。
(3)提供资金设备支持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设备支持,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这方面,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综合型高校做的非常好。
3、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很大程度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实施和成败。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创业者创业意识的形成,创业精神的历练以及创业资金的筹集有着很大影响。沿海江浙一带,许多成功在校创业的大学生,其家庭也都属于创业之家或是有着自家公司、厂矿等。一方面家庭创业意识较强,另一方面资金投入有一定的保障。得到家庭支持的创业者成功的几率比未能得到家庭支持甚至家庭反对的创业者高很多。
(二)内在条件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创业的根本还要依靠创业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发挥作用。综合大量青年大学生创业家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品质条件:
1、良好的创业意识
我国虽然有近70%的大学毕业生怀揣创业的梦想,但有创业的梦想和热情并不等于树立了良好的创业意识。科技论文。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力、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是制约个人创业的动力结构,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④要想成功创业,必须先具有良好的创业意识,然后才有良好的创业态度和成功的创业行为。
2、优良的创业精神
创业可能成功,更多的可能是失败。创业需要激情,需要作好吃苦的准备。科技论文。创业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成功的创业者必然具有开放的个性和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具有锲而不舍、吃苦耐劳,面对挫折和失败有超强承受能力的创业精神。因此,要求创业大学生必须具备顽强的创业精神。
3、积极健康的创业心态
创业的道路是一个充满曲折和艰辛的过程,大多数创业者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与打击后才成为成功者,面对这些失败与打击,需要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切记不要急于求成。
首先要坚定自己创业的信念,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其次,针对具体问题,迅速找出解决办法,改变创业思路。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不管是初次创业,还是再次创业,即使你的心智成熟,技能高超,项目正确,方法得当,作为经理人的你也需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4、过硬的创业技能
除了具有良好的创业意识、优良的创业精神和健康积极的创业心态以外,大学生创业还需具备一些基本的创业技能:
(1)市场调查技能
市场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寻找目标市场可能的商机,为自己进入该商业领域提供定性定量的依据,它是创业的基础。通过调查,了解市场需求,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一个好的市场调查,就是创业投资的“眼睛”,能够帮助确定市场定位和产品价格。
(2)创业分析技能
准确的创业分析能有效地指导创业走向成功,创业分析需要进行资源分析和行业分析。
资源分析需要对人力资源和财务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对人力资源进行分析,分析自身能力,团队能力和社会关系是否有利于创业和产品的畅销。另一方面对财务进行分析,要想成功的获得资金支持,大学生必须能够规划出一种盈利模式,以便获得融资者或赞助者的信任;而要想用好获得的创业资金,又必须学会分析几种常用的基本财务报表:成本费用表、资产负债表、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科技论文。财务报表是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的综合反映,在经营过程中要获得更多的投资者,一份完善的良好的财务报表是投资者了解公司、决定投资行为的最全面、最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创业者了解经营状况和发现问题的详实资料。
行业分析是要根据资源分析的结果,针对市场调查提供的相关材料,分析项目和产品的可行性,分析创业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这需要具体行业具体分析,行业分析是否准确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计划书的撰写技能
学会撰写创业计划书是大学生创业的另一项重要技能。创业计划书的内容包括:描述公司的创业设备情况(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和创业机会,阐述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揭示风险和预期回报,并制定相应对策,提出行动建议。它是对创业者创业可行性的一次全面分析,是在创业分析基础上的书面呈现。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大学生,应该学会撰写创业计划书,并按照创业计划书的要求审视自己创业计划的可行性。
(4)实施技能
创业者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行业分析、撰写出计划书以后,在创业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①信息接收和处理技能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信息资源丰富,信息更新快速,因此,要求大学生创业者具有高度的信息接收和处理的能力,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方法接收并处理相关信息。
②与人合作技能
与人合作是一门艺术,处理得当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处理不当则限制发展。在创业过程中与人合作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要选准合作伙伴;二要团结一致、以诚相待、互相尊重;三要公平公正,利益均等;四要胸怀大度,。
③管理技能
创业者需要具备独到的,科学的管理能力。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能使企业散发活力,充满生命力,形成企业文化,能带领企业进行团队作战。反之,一个没有独到、科学管理能力的创业者带领的企业则犹如一群团伙,缺乏战斗力与生命力。
三、结语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理智,健康地看待创业的问题。大学生创业不是就业的最后选择,它的实施比找一个工作更艰辛。如果有创业的意愿,就应认真分析自身所具有的创业条件,在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树立良好的创业意识、塑造优良的创业精神、保持健康积极的创业态度和掌握过硬的创业必备技能,为成功创业,实现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注释:
①崔衎衎.创业和职业化,谁将赢在中国?[J].中国电子商务,2008年第6期:86
②魏栓成,周小理.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建构与优化[J].上海企业,2008年第4期:27
③陈国光,巫嘉宁,陈铭康.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22
④吕镇城,郭平章,秦继红.创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新领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78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总量剧增,2013年毕业生人数在700万左右,需要就业的大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而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应对突如其来的创业形式,从素质理论和大学生主题角度来看,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影响大学生能否由潜在创业者顺利转化为实际创业者的主观前提因素,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谓创业心理素质是指在人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固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本研究通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进行了探讨,将其划分为以下四个纬度: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人格特质及创业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这一主题,运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对策”这一分析框架,分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现状特点,找出这些特点的成因,并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建议。
(二)问卷编制
参照相关问卷设计文献,从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人格特质、创业相关知识等五个维度编制《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共52道题目。
(三)样本选择
此次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的问卷发放范围涵盖了重庆的不同层次的5所高校的650名大学生, 学科包括文、 理、工、 艺, 对不同的学历阶段、学科和年级进行了控制性的问卷发放,力争使调查具有代表性, 并客观的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创业心理。问卷发放 7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650 份,回收有效率为 86.67%。
(四)数据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通过五点计分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
1、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比较分析
大学生创业动机指大学生创业者由于个体内在或外在的需要在创业之前所表现出来的目标或愿景,它驱动着个体的创业行为,并影响着创业行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动机中成就导向的均值为7.47,远远高于生活导向的均值11.32,他们创业以成就导向为主,与一般创业者持有一些相似特点。这与张美凤学者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他认为两者在创业动机上普遍持积极态度,并且创业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创业绩效。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能够客观的认识自主创业,并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其中以“创业是为了挑战自我,锻炼能力”、“创业是为了赚很多钱”作为自身创业动机的人数较多。同时,较少人赞同“创业是为了使自己当老板”,这可能与我国的“官本位”、“重工轻商”的传统有关,也说明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亟待提升。
2、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比较分析
美国学者Jimnons. J.A.认为,创业企业家创业时首先遭遇失败,之后他们在“做中学”,经历错误的学习方式的尝试,从而具备创业企业家的能力。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人际能力等。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较强的创业能力是学习能力(A=15.72)、应变能力(A=12.86)、合作能力(A=11.67),其次是创新能力(A=11.43)、领导能力(A=11.21),人际能力最差(A=10.74)。在各因素的频数分析中,大学生“利用书籍、网络获取创业信息”、“与创业者交流”的学习能力较高;同时大学生创业能力中“团队创业”、“别人认为我值得信赖”的得分较高;另外大学生“洞察市场变化”、“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以及“灵活应对政府政策”的得分也非常高。
3、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的比较分析
人格被认为是每个人从自身中选出来的愿意公诸于众的一面。而后,人格又被引申出了包括气质、兴趣等的含义。特质指持久的品质或特征,这些品质或特征使个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本文认为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是指大学生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并影响其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总和,同时借鉴西方研究中的“大五”人格结构,设置出包括责任性、相容性、开放性、外向性、情绪性在内的五大因子。
由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中得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责任性(A=11.34)、相容性(A=10.39)、开放性(A=10.08)、外向性(A=8.92)、情绪性(A=6.08)。在各因素的频数分析中,大学生在选择“比较赞同”的选项上人数较多的是“勇于承受失败与挫折”、“做事情前有所准备”、“能体会别人的感受”、“有丰富的想象力”等。
4、大学生创业相关知识的比较分析
大学生创业的“理论知识”均值为6.34,得分较高,之后依次是实际操作3.25分,法律知识3.06分。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特点分析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通过“不同性别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t检验”得出,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各因素中,男生的领导能力(t=1.77)、责任性(t=1.91)、人际能力(t=2.13)、相容性(t=1.16)远远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情绪性(t=-0.40)、合作能力(t=-3.62)、应变能力(t=-2.82)、学习能力(t=-1.56)远远高于男生,而在创业动机、外向性、开放性等方面,两者的差异均不明显。
同时,大学创业者中男性有过创业经历的百分比为16.5%,高于女生中的13.3%的创业者人数;而且,通过进一步追问“未来是否有创业打算”时,数据显示男生有创业打算的人(76.7%)远远多于女生(58.7%)。
2、不同籍贯的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由“不同籍贯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F检验”得出,不同籍贯的大学生在创业能力(p=0.02)、创业人格特质(p=0.02)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创业动机与创业相关知识上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不同籍贯的大学生与创业能力各因子的差异性也有所不同,他们在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三者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而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这三面得分都比较高。另外,在创业人格特质的各因子中,他们在开放性和相容性表现出显著差异,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这两方面得分也是最高的。
同时,通过对“大学生将来有无创业打算”的调查,表明60.7%的村镇学生未来有创业打算,远远高出39.3%的城市学生。
3、不同学历的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表13显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创业心理素质中的创业动机(p=0.004)、创业能力(p=0.002)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而他们的创业人格特质以及创业相关知识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在学历程度上,专科生有创业打算的人数所占百分比相对于本科生来说较高;在年级差异上,二、三年级未来打算创业的人数占到61.9%,远远高于一年级和四年级的人数。这与 phan 在创业心理倾向模型中提到的正规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创业倾向的观点是相契合的。
三、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产生性别差异的原因
男女生在创业能力及创业人格特质中体现出的不同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与男女生所特有的性格差异有关,男生固有稳重、宽容等的特点。女性在交际方面也比男性戒备心理更强,而男性则比女性更加理智处世;第二,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有关,男生成人以后要慢慢担负起成家立业的责任,因此责任心远远高于女生;第三,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更倾向于喜欢稳定安逸的生活,因此,有创业打算的人数远低于男生。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产生籍贯差别的原因
不同籍贯的大学生,在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两方面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可能源于他们的生活环境的不同。环境影响他们人格的形成,城市的大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对比较开放,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的机会较多,接受先进文化的途径较多,从而在领导能力、合作能力、开放性等方面表现出特有的优势。
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大学生会选择创业的人数远远高于城市的大学生人数。这可能是因为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他们选择创业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想改变家庭经济状况,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在学历上产生差异的原因
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创业动机和创业能力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与大专院校学生的学历在就业中面临的巨大压力有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他们希望自己能通过自主创业脱颖而出。
大学生创业集中在二、三年级的大学生之中,原因是大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大学,处于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在探索自我理想的定位中充实自己;而大四的学生即将踏入社会,对创业为自身职业生涯带来的风险性有明确的认识,因此更多的选择稳定的工作。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创业教育,激发创业动机
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教育应渗透在下列环节中:首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创业意识;其次,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业动机;再次,营造鼓励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各种能力都是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形成的。高校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创业模拟赛或者实质性的创业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比如组织户外拓展和校内企业沙盘模拟大赛、建立创业基地等。
(三)构建良好氛围,塑造创业人格
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对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生活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式以及健康的心态;其次学校要塑造大学生完美的人格,家庭和学校都要注意不同性别的学生的人格培养方式。
(四)改善教育模式,形成创业知识体系
通过改善大学教育的模式,为大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而服务:第一,以创业计划竞赛为契机,开展创业教育;第二,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独立空间各种市场信息,同时向校外学生的创业创意,帮助学生吸引投资商;第三,设置相关课程加入创业教育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时椿,常建坤.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06.
[2]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6):88-911.
[3] 李娟.贵阳市大学生创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8.
[4] 张美凤.关于大学生创业特征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53-54.
[5] Jimnons.J.A.Entrepreneurial Behavior[J].Glenview IL:Scott Forsman,1999:25-27.
[6] 理查德·格里格著.心理学与生活[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88.
[7]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154.
[8] 李军红,蔡丹,王美艳.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5(9):13.
[9] 姚德明,彭晶.关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1(9):77-80.
一、概念界定
创业效能感是在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将自我效能感引入到创业研究领域中。目前,研究者对其概念的定义较为一致,认为创业效能感是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扮演各种创业角色或对完成某些创业任务或创业行为所具有的信心或能力知觉。同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一样,创业效能感反映的不是个体是否真实的具备创业能力,而是个体对创业活动或创业行为中所需的知识或能力具有一定的信心或信念。
二、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的测量工具
由于国内对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外创业效能感研究多以创业者或工商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为主,测量工具也较适合真正的创业者。有研究表明使用国外创业效能感量表,可能存在文化差异;同时,国内大学生作为非创业者是与真正的创业者有所不同,所使用量表的内容和结构维度上也存在差异。所以国内研究者更多的使用自编问卷进行测量。例如韩力争(2009)编制的大学生创业效能感量表,包含96个题项,9个维度(创业自信、创业目标成就、领导能力、人际关系协调与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效、意志不坚、力不从心和自我怀疑)。以及汤明(2002)编制的大学生创业效能感量表,包含22个题项、5个维度(创新效能、机会识别、风险承担、组织承诺和关系协调),这两个量表以及其他研究者也相应编制了大学生创业效能感量表,但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以检验这些量表的再测信度。
三、创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
袁屹(2011)的研究表明,男性大学生在创业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在风险承担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性。而曹坤峰(2011)的研究结果与其并不一致: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创业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机会识别维度上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
不同研究者对大学生专业类别在创业效能感总分和各维度差异比较的研究结果中得出相反的结果:曹坤峰的研究表明,人文类专业的大学生其创业效能感总分和机会识别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类大学生,其它分维度上的差异比较并不显著;而袁屹的研究表明,人文类专业的大学其创业效能感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理工类大学生。
由此可见,关于创业效能感在性别和专业类别的人口学变量上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被试取样偏差的原因,也可能是由测量工具不一致所致,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二)个体特征变量
张敏(2011)的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对创业效能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对他人情绪调节维度、对他人情绪评价维度和对自己情绪调节维度能够正向预测创业效能感,即这三个维度得分越高,创业效能感水平越高;而对自己情绪评价维度和对自己情绪运用维度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无显著预测作用。这可能意味着具备更好的建立人际关系的情绪智力,更为关注对他人的情绪评价和情绪调节的大学生,他们的创业效能感水平更高。
曹坤峰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对创业效能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有一定难度的任务,相比成就动机水平低的大学生,他们对创业活动的有着更积极态度。
四、创业效能感的影响效果
很多研究者对创业效能感对创业动机及创业意向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效能感对创业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曹坤峰采用由汤明编制的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创业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其创业动机,对创业动机中的追名求富维度、家庭影响维度和自我实现维度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对社会支持维度预测作用不显著。张敏采用自编大学生创业效能感量表对创业意向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效能感对其创业意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的研究在概念界定、测量工具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等 方面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的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较为丰富,揭示各变量对创业效能感的作用路径,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研究中,对大学生创业效能感与创业行为的实证研究较少见,这是由于大学生群体还不是真正的创业者,所以多见创业效能感与创业行为的前因变量的研究较为常见。这就提示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可以采用纵向跟踪研究以考查大学生在进入实际工作中的创业行为,为大学生创业效能感进一步的理论建立提供有力的实证基础。同时,为学校在理论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信心提供理论指导,在教学设置中开发创业课程或是提供学生创业实践和活动给予借鉴。
参考文献:
[1]曹坤峰,成就动机、创业自我效能感和企业动机的关系研究――以大学生为例[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和市场对营销本科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单纯强调专业课程的系统化和广博与精深,或者片面强调某项技能的熟练,不符合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围绕市场营销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框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包括:一个目标和三个层次。“一个目标”,即培养一个专业核心能力(指营销实战能力);“三个层次”,即基本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综合技能层次。
1.基本技能层次培养基本能力。具备政治人文素养、人际沟通与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自然科学素养等基本技能是高素质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其胜任市场助理、客户代表等初级岗位的前提。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技能层次设计了寒暑假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假期支农支教活动、日常的社区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掌握如何认识和了解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发现企业现有产品的不足和寻找尚未满足的市场需求的能力。通过广泛的校内社团活动,以及院内、省内甚至全国的大学生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竞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日后从事产品销售和营销策划相关工作的营销专业学生来说,高超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其与客户沟通的基本素质。
2.专业技能训练培养专业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的最大特点实践性特点,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高低决定了其就业竞争力的大小。所以,学生对一个地区的制造业、销售业、物流业中的典型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销售等营销实践活动要有清晰的了解,这一能力要通过专业认识实习环节来实现。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素质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核心环节,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环节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模拟训练环节和角色扮演训练学生的某些营销技能。
3.综合技能环节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市场营销高级岗位所需的一种革新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程、市场营销仿真模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参加校内外各种创业竞赛和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等综合技能环节得到锻炼。毕业设计(论文)是对高素质应用型本科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学生在选题、写作和答辩等环节中充分锻炼实践创新能力。采取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基地与校内大学生创业中心顶岗实习的环节,使学生熟悉特定岗位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特定岗位的工作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参加创业大赛与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通过写作创业计划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核心环节的实施与考核
1.社会调查与实践环节。社会调查与实践是营销专业学生走向社会,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全面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基本技能环节中制定前两年学生实践训练计划,安排一年级学生参加寒假社会调查、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二年级安排寒假进行专业调查、暑假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学生利用假期或者就某选题完成调查任务,或者选择一个单位深入下去进行实践体验,结束后撰写实践报告,在新学期开学4周内以班为单位进行交流、答辩,评定成绩,推荐优秀报告。
2.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服务营销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是每门课程选择5-8个典型案例,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采用大班交流与点评以及分组对抗辩论等形式深入和共享讨论成果;案例讨论的成绩以20%计入本门课程的考核成绩。
3.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对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利用培养计划中的半年(甚至一年)时间,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知名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理解论文任务、项目调研、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技术实现等具体要求方面能得到好于或相当于校内毕业设计所能得到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对于在企业环境下如何系统地进行产品销售能得到亲身体验,实现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一条龙。毕业设计的考核采用现场答辩与实习表现相结合的5级评价制。
4.市场营销仿真实验环节。为了在校内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锻炼学生根据市场环境运作企业的能力。市场营销仿真实验室配置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在电脑上全程模拟企业的运转过程,从企业的建立、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和设计、产品促销与销售、企业资金的运用与管理等方面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实战模拟成绩和市场报告核定每个企业的成绩,其中每个学生建立的企业其实战成绩通过企业的资本额、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市场区域和市场份额等指标衡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17-01
大学生创业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产生的,而且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社会掀起了一股大学生创业的热潮,众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但是鲜有大学生创业成功,大学生创业面临诸多负面影响因素的干扰,基于此,本文简单的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几大因素,阐述了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现状阐述几点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几大因素
(一)社会因素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停留在理论知识传授,且在创业方面的教育更是停留在片面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停留在过硬的理论知识阶段,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这导致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加剧,大学生为了生存与发展,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然而,当前社会大学生创业的形势不容乐观,相关政策落实也不到位,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
(二)大学生个人因素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创业意识,但是缺乏创业综合技能,且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观念比较落后,认为创业对于自身来说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更想顺利的就业,一味的追求理想中的“铁饭碗”,同时,加上家庭对大学生所施压的压力(大部分的家长希望孩子毕业后顺利的进入国企或者稳定的私企,不希望孩子走创业道路),往往导致大学生初步滋生的创业意识破灭,即使走上创业的道路,也因自身承受能力不足导致创业失败。另外,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片面的认知,缺乏深刻、客观的评价,甚至片面的打好理论知识基础,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而且部分大学生认为创业与学业是对立存在的,创业浪费学业时间,而且片面的追求经济回报,忽视自身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创业素质,吃不了苦、缺乏管理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弱、社会适应能力弱等等,往往不利于创业成功。总之,大学生个人因素是导致创业失败的关键,大学生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提出几点规避创业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大学生创业扶助政策的落实
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扶助政策是利于大学生创业的,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差错,如国家对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创业基金,在地方落实后就大大地缩水,难以保障大学生创业起步的顺利开展,另外,要不断的强化地方相关人员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他们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和社会责任感,全面的落实优惠的政策,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
(二)全面的培养、锻炼大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的图推行素质教育,建立完善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定期的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调查分析,定期的大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考评。另外,邀请专业的在创业认识或者创业成功人士担任教学任务,创业成功人士与大学生分享创业历程,大学生感受创业成功者背后的辛酸,掌握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提前打好坚实的心理基础,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为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的安排学生到成功的企业进行学习,学习并且掌握企业健康运行、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技巧,将从企业学习到的创业技能有效的融合在自身的学习体系之中,一方面提升自身的学业,另一方面全面的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总之,需要从方方面面提升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创业人才,优化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依旧是难以解决的难题,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失败,需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创业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创业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储备,且优化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促进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带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我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本文的分析阐述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是不能忽视其研究价值,期望能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而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1]叶静.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3(3):85-87.
[2]唐洁.高职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J].科学时代, 2014(3):1089-109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Students' Awarenes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WANG Tao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i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literature on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of the core concepts; surve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collated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and hope to be abl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search scholars.
Keywords: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core concept; situation survey; impact factors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个体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创业的首要前提是要有超前的创业意识,因为创业行为是建立在创业意识基础之上的。因此,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国内外学者对创业意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理论方面,主要是对创业教育的核心概念进行解读,在实证方面,主要对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调查。笔者关于创业意识,对国内外部分文献进行研究,整理出有关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文献综述如下:
1 国外研究
在国外,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著名创业教育家Timmons,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集中体现在《创业学》(New Venture Creation)一书中。内容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等五部分。①而关于创业意识的单独研究几乎没有涉及。
国外学者有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实证调查与研究:Scott、Twomey和Blackburn对英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调查发现,54%的学生有创业方面的意愿。②Sandholtz对美国匹兹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44%的学生想去创办企业。③Brenner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超过55%的美国大学生希望自己将来去开办公司而不是被企业雇佣。④这些研究都说明国外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是比较明显的,从而也反映出他们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
另外Garavan和 O’Cinneide对欧洲国家的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往往都有着较强烈的创业意识:在丹麦,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有将近50%的都想创业;在法国,则有35%的学生有这一想法;而在爱尔兰,这一比率竟高达58%。该研究表明,创业教育能教给学生创业意识,指导学生进行创业活动。⑤Webb等人发现在美国的百森商学院(该学院致力于创业领域的研究,在全国排名为第十五位)的学生更倾向于创办企业。⑥LarsKolvereid对所学专业是创业学的以及非创业学的人进行比较,发现专业是创业学的学生中已创业人数,以及他们的创业意识都高于非创业学专业的学生。⑦
从以上的文献来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意愿的实证调查方面。但笔者认为这些研究都不完善,并没有从各方面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差异进行全面的分析,加之国内外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差别,因而这些研究对于我国创业意识的研究指导性十分有限。
2 国内研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对于创业意识,国内许多学者都做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创业意识的概念解读、创业意识所包含的内容、创业意识现状分析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笔者查阅相关创业方面的著作以及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搜集有关创业意识的论文,现将相关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2.1 创业意识的概念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者多采用彭刚的《创业教育学》一书中关于创业意识的定义:“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信仰和创业世界观等心理因素。”⑧
张文平对创业意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具有逻辑性的论述:“一切的创业活动最开始是有创业需要而引发的,当创业者的创业需要逐步强烈,升级成创业动机时,那创业活动也就开展起来了。而创业兴趣是能够让创业者保持长久的激情与坚强的意志力的。⑨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都会对自己所进行的项目有长期的目标和追求的向往,这就是其创业理想。创业理想是创业者最为重视的,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创业者往往都会努力拼搏,通过艰苦磨练,建立起一种为完成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当创业者在逐步的创业活动中不断跌倒再爬起,慢慢走向成功时,其思维和心境也随之升华,逐渐形成对创业的最高层次的认识——创业世界观, 这种世界观是能够把创业者个性发展的方向与社会义务感、责任感与使命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去不断追求创业更新更高的境界。
李运华和许文兵则认为创业意识是整个创业教育的开始,如果没有创业意识,那自主创业就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创业意识是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内部动机,支撑着整个创业活动的运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创业意识是创业者心理活动能动性体现,是创业者来源于自己的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进行加工,从而形成的创业设想,是创业者内在的强烈需要和创业的强大动力。⑩
关于创业意识的核心内涵,国内学者都有详细的论述,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说服力,但要对大学生创业意识进行测量的话,就必须对创业意识的内涵进行具体的概述。个人认为,创业意识应这样去理解:创业意识是指人们对创业正确认识、理性分析和自觉决策的心理过程,是由创业需要意识、创业机会意识、创业规划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和创业个人品质组成的个性心理系统。
2.2 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相关学者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做了实证的调查和详细的分析。谢志远等人对温州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进行实证调查,并与其他地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温州地区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意识都高于其他地区,并且毕业后更善于创业。因此他提出要以温州人创业精神来指导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孙志艳等人对哈尔滨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进行调查,发现高职院校中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比率远远大于本科院校。 周斌对西安718名大学生的有关于创业方面的调查分析发现,西安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但真正进行创业的较少,创业行动较谨慎。
何婷英、曾晓玲等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做过问卷调查,他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观陈旧,享乐思想严重、有很强的依赖性、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创业意识不强,主要表现有:(1)大学生虽然具备初步的创业意识,但主动性还不够;(2)虽都有从市场为导向出发创业,但缺乏创新性;(3)虽有较多的创业想法与项目,但缺乏对风险的考虑;(4)虽有创业的心理准备,但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质;(5)虽能认识团队的重要性,但缺乏团队形成的氛围。对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他们认为这与我国的社会环境、教育培养方式以及学生缺乏对自身条件的正确认识等有很大的关系。
邹华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被动接受创业、对创业认识不足、在创业行动上盲目,大学生普遍还没有自觉的、理性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行动。
总之,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研究集中在对创业意愿的实际调查,这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今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对于大学生创业现状也作出了一些分析与总结,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是存在诸多问题的。但目前国内学者的现状分析有的是以一个学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有的是以一个地区的大学生为对象,还没有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我国的高等院校学生创业意识进行实证调查,另外现有的调查都很少有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校资源以及大学生本身不同的个人特质进行分类调查,因而研究不够全面,代表性不强。
2.3 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影响因素的分析
许多学者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证分析。其中周秋红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加以剖析:一是个人特质,人格特质是个体的心理、思维以及行为模式的综合,对个体解决问题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她认为个人特质表现力跟创业意识的形成是成正比率的;二是家庭与知识文化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有重要作用,另外是否接受过创业教育、是否参与创业团体并进行创业活动,与其创业意识形成也是呈正相关;三是创业环境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地域文化环境、学校教育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四是社会风气浪潮,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上创业浪潮的广泛兴起,对于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是非常有作用的。正是在这种典型事迹与模范带动下,更多大学生不愿做被雇佣的工作,他们敢于成为“吃螃蟹的一代”。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参与到加入到创业的活动中去,从而也较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
袁泉通过实证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传统的就业观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与就业选择倾向;二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有较大的束缚作用;三是整个社会对于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大学生创业还面临很多的现实阻碍。
马书臣也从传统文化观念、社会环境条件、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以及大学生创业的社会保障五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缺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以上学者的观点主要是从大学生本人、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政府政策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造成我国大学生目前创业意识薄弱等问题,另外也有从地区地域特点来分析,囊括了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较为全面。但目前对于影响因素的分析,还不够系统全面,针对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意识存在的诸多问题,在通过文献的分析总结,笔者认为影响创业意识的因素为社会文化条件、父母工作经历、学校资源及个人特质四个方面:(1)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有较大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和当地的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有很大关系。综合近几年来的文献,很多学者都发现我国沿海地区的城市经济发达,地域开放程度高,创业氛围浓厚,创业政策与条件都比较齐全,因而该地区大学生创业率也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从整体上看都相对薄弱,因此学生创业偏保守,说明了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的重要性。(2)家庭有无创业背景。很多研究者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如果大学生的家庭有人进行创业活动的话,创业意向都要高于一般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家庭成员的创业会潜移默化给大学生本人带来影响,耳濡目染的作用往往大于刻意学习的效果。另外,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多还是以家族制为主,子承父业的观念使得大学生在主动与被动中都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因而创业意识也会受到影响。(3)学校资源。目前国内很多大学都建立了创业孵化园等创业基地来支持大学生创业。此外,还会组织大学生创业规划大赛等一系列创业活动来鼓励大学生创业,这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会有较大的外部影(下转第7页)(上接第4页)响。另外,许多学校与当地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聘请优秀企业家开班讲座,组织学生到优秀企业实习等,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这些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都具有较大的影响。(4)个人特质。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六个方面的素质:竞争、合作、创新、诚信、勤劳、风险。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得出,创业意识较高的大学生都具有果断、大胆、敏锐、领导气质等这些品质,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主观核心要素。
注释
① Timmons J A. 1999.New Venture Creation [M]. Singapore: Mc-Graw-Hill.
② Ajzen I. 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 Organizational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③ Burkheimer G J, Novak T P. 1981.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Sponsored Research Report Series Research Triangle Park [M]. Center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
④ Bjorn Hoagland, Marcus Lundgren, Robert Songsong.2001.The Unit of Analysis in Entrepreneurial Research:A Survey of 130Articles[J]. Working Papers of PEG.
⑤ Busenitz et al. 2003.Entrepreneurial Research in Emergence: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 [J].Journal of Management.
⑥ David J. Ketchen, Jr. 2003.Why Do Firms Use Franchising Asian Entrepreneurial Strategy a Meta-Analysi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⑦ Elizur, D, &Sagie, A. 1999.Facts of personal values: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life and work values [J].Applied Psychology: Interview Review,48(1):73-87.
⑧ 彭刚.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⑨ 张文平.推开创业虚掩的门——谈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⑩ 李运华,许文兵.广东省“211”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教育调研[J].航海教育研究,2012(2).
谢志远,林茹.温州大学生与其他地区大学生创业意识比较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1-63.
孙志艳,索志林,韩雪.哈尔滨市大学生创业意识瓶颈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49-150.
周斌.区域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
何婷英,张丽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以温州高校大学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7:15-17.
邹华,叶建国.浅析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9).
论文摘 要: 伴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日益引起了相关学者和专家的重视。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上,选取河北省典型高校,构建了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框架,从创业教育认知、创业课程、创业师资和创业教育研究、校内创业教育环境四个方面对河北省高校创业教育进行分析研究。
1.国内外创业教育评价理论综述
创业教育评价是评价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高程度,以及其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创业教育的评价是对创业教育目标完成的程度、水平和状况所作出的价值判断,是创业教育实施水平和效果的信息反馈和调整纠偏机制,是创业教育操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Vesper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主要应该从以下方面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价:提供的课程,教员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对社会的影响力,校友的成就,创业教育项目自身的创新,校友创建新企业情况,外部学术联系。对于创业教育核心内容——创业课程的评价,McMullan-Long认为,创业课程应该以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为判断。Peter Robinson & Max Haynes认为对创业课程的评估可以用这个课程所能得到的支持与资源来评估。
国内对于创业教育评价的研究也伴随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发展而迅速增加,郭必裕(2003)将主体性、实践性、技术先进性、创新、团队整体性等五项原则作为大学生创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李景旺(2003)提出了高校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思路。陈浩凯(2007)等从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师资、校内创业环境和学生特质等四个方面建立了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2.河北省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的理论框架
以Vesper等国外学者对于创业教育评价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文章试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的理论框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理论框架更多的基于创业教育过程的创业教育评价,对于创业教育的结果并没有过多涉及,这可能是本理论框架的一个不足之处。
(1)创业教育认知
对创业教育的认知既是创业教育在高校内开展的基础条件,又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的基本内容。对于创业教育的认知包括对创业教育本质的认知和对创业教育目标的认知。
(2)创业课程评价
创业课程是创业教育开展的核心内容,创业教育要通过创业课程的设置来体现和实现。对于创业课程的分类,陈浩凯(2007)用核心创业课程和教学方法两个二级指标来评价创业课程;孙星(2007)将创业课程划分为显性创业课程和隐性创业课程;李景旺(2003)将创业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笔者结合以上观点将创业课程分为第一课堂创业课程和第二课堂创业课程。
(3)创业师资和创业教育研究评价
高素质的专业师资力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既是创业教育的理论源泉,又可以促进创业教育的理性、健康发展。对于创业研究的评价可以通过高校教师或出版相关学术著作来评价。
(4)校内创业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创业和创业教育环境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培养创业人才的基本前提。校内创业教育环境又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创业教育硬环境指为在校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的场所与设备,提供创业资金和创新奖励基金,建立虚拟公司与创业园等。创业教育软环境主要包含学校领导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创业鼓励相关制度建设等。
3.河北省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统计分析
课题组选取河北省三个地市(保定、石家庄、邯郸)的九所代表性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包括高校各行政部门教师和院系任课教师,共发放问卷405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
(1)创业教育认知
对于创业教育内涵的认知,77.7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数据表明,绝大部分高校教师对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正确,创业教育的内涵本质是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创业教育目的的认识,37.31%的教师认为是为了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60%的教师认为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这种数据分布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对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视,另一方面体现出与教师对创业教育内涵认识的内在一致性。
(2)创业课程
对于河北省高校第一课堂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创业教育课程已被众多高校所重视,在被调研院校中,仅有一所院校尚未开设创业课程,从课程数量上,各学校开设的创业类课程数量较少,从课程种类上,创业课程在大多数院校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创业和就业指导方面,而实际意义上的创业课程(如创业管理)很少。这反映出我省创业课程开发和创业师资的严重不足。高校第二课堂的创业教育活动是当前河北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具体方式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经成为所有被调研高校的创业教育形式,这反映出创业计划竞赛在河北省高校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这一活动作为模拟创业的有效形式,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受。
(3)创业师资和创业教育研究
23.81%的被调查者反映本校有专职教师队伍,40.48%的被调查者反映本校目前还没有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数据反映出河北省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并不完善,发展程度较低。创业教育研究具有为创业教育提供课程支撑和师资配备的重要作用。数据显示,曾经发表过相关论文的仅占被调查者的24.43%,曾经申请过相关项目的仅占被调查者的17.61%,出版过相关著作的仅占被调查者的8.52%,这说明当前河北省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非常薄弱。
(4)校内创业教育环境
第一,创业教育软环境。文章选取对创业教育研究有无奖励和对大学生创业有无优惠政策作为评价指标。40.91%的被调查者反映本校对创业教育研究有奖励措施,39.47%的被调查者反映对学生创业活动有优惠政策,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第二,创业教育硬环境。文章选取了专项资金和场地提供两项评价指标,仅有30.95%的被调查者反映本校对于创业教育有专项资金投入,这反映出河北省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存在严重不足。从资金的投入分布结构来看,创业教育资金的投入还主要停留在举办创业相关赛事或用于创业组织的运营支出上,与创业直接相关投入很少。在被调研高校中,仅有18.42%的被调查者反映学校已经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场地,尽管有55.26%的被调查者反映本校正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活动场地,但并不能掩盖当前河北省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缺乏物质支持的现实状况。
参考文献:
[1]Vesper K H,Gartner W B.Measuring progres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4):403-421.
[2]陈浩凯.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7,(5).
[3]李景旺.探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6,(18).
[4]郭必裕.对构建在大学生创业评价体系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92-03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及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2016年就业形势比较复杂、非常艰巨,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为历史最高,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毕业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是,目前我国大学毕创业的大致比例仅为1%,因此,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是教育领域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系下的重要民生工程。为了深入了解河北省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课题组在全省大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各高校在校大学生,涉及到的W校有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唐山师范学院、邯郸学院、衡水学院等高校,包含经济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物流管理、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0多个专业的学生,涵盖了文史、理工和艺术类,覆盖面广。
调查问卷从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自主创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自主创业的原因、学校层面的教育和培训、对省和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自身素质等6个方面,15个问题来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26份,其中有效问卷500份,运用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性别结构来看,本次调查对象48.2%为男生,51.8%为女生,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其中36%为大一学生,30%为大二学生,24%为大三学生,10%为大四学生,人数分布集中在大二、大三的学生,符合当前情况(大四学生忙于考研或找工作)。具体分析如下。
1.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态度。从问卷结果看(如表1所示),在500份有效问卷中,有369名学生对自主创业是认同的,仅有6名学生反对自主创业。通过交叉分析发现这与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宣传是密不可分的,在369份认同自主创业的问卷中有260多份问卷中都提到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仅有1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对学生自主创业不太重要。
2.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问卷显示,在500份有效问卷中,有196份有创业打算,但没有试过,193份不太好说,正在考虑中,64份从来没有想过要自己创业,47份有打算,而且尝试过或正在进行(如表2所示)。从性别来看,男生创业意愿高于女生,196份有创业打算的问卷中56.12%为男生,47份有打算,而且尝试过或正在进行问卷中,62%为男生。有创业打算或正在考虑创业的学生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创业的关系不大,有约2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所学专业与自主创业毫无关系。
3.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原因分析。从数据统计结果看(表3),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原因主要有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自我价值,崇尚自由工作时间和空间,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也有的学生认为创业不失为就业的一条成功出路,还有创业可以解决严峻的就业形势。当今市场的多元化、灵活化愈加明显,加以就业的压力,当代大学生渴望通过创立自己的事业来成就自我,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当然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学校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动机也有重要影响。
4.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形式主要有合伙创业、家庭创业、独立创业、连锁加盟、开网店等几种方式,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见图1,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多选合伙创业模式,占到了62.2%,独立创业的占16%,家庭创业的只有3.6%,在其他选项中也有学生写到合伙开网店,合伙加盟等形式。通过个别访谈以及微信朋友圈可以发现,目前开网店、做微商在高校学生兼职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微商,投资小,经营灵活。毕业生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可以依据社会资源和自身资源,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选择更适合的创业形式,自主创业可以掌握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团队创业可以有效缓解创业的经济压力,分担风险,也可以博取众长,制定更利于企业发展的计划,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对风险意识淡薄,资金匮乏,这是选择团队创业的主要原因。
5.大学生希望学校在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所做工作。从统计结果看(表4),学生对学校的创业培训还是很期待的,希望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来提升创业素质,调查显示,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创业基金的排在首位,约占70%。举办创业大赛和聘请成功人士开设讲座也是学生期望的,另外,多举办创业比赛,锻炼学生各方面素质,与成功人士面对面的交流也是其他选项中所涉及到的。所以,学生对于学校的创业培训还是很渴望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压力变小,可支配时间增多,有创业意愿的同学增多,他们选择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者进行校园创业。高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站,在这里,大学生将最后一次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在大学期间的不断努力和锻炼,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取得更大的成就,由此看来,高校教育对于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大学生对国家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了解的分析。近几年,国家和河北省、市等都出台了不少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给予了高校毕业生创业更大的支持,各级政府也在着手有针对性地实施这一政策,整体看来,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改善创业环境,建立创业支持体系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从上述统计结果来看,见图2,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很了解的仅占2.2%,完全不了解的占到22.2%。学生普遍存在对高校政策比较熟悉,但是对省市地方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却了解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高校的政策更偏向在校学生,侧重为在校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而地方政府的优惠待遇更侧重毕业后创业的大学生,各有侧重。
7.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见表5,500份有效问卷中超过400份认为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原因中创业项目及资金、个人专业知识与能力最重要,其次是政府鼓励与支持,占50%,还有40%多的认为需要家庭给与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另有提到要有大局观、坚持不懈的精神等个人素质。
三、提升河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1.完善自主创业教育体系,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自主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当前的在校大学生来讲,要熟悉和实施这一工程,接受系统的自主创业实践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在西方发达国家,自主创业教育已经开展了较长的时间并日益得到了普及。在我国,自主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都是最近若干年才开始出现的。由于时间短,我国的自主创业教育发展还很不成熟。这主要表现为:发展不平衡,目前在大中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已经开始受到重视,而在经济发展不太发达地区还没有实质性发展。
2.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主力军,高校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培养自然也不能离开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师资力量。所以,要培B具有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业精神的大学生,作为培训实施者的教师首先要求具备同样的素质和意识,否则这种空洞的纯理论性说教在现代的大学课堂上早已失去了立足的可能性。换句话说,能否培养出具有自主创业精神的青年学生,关键是要看从事培训工作教师的教学知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调查与访谈得知,目前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创业经历,而且这类课程也并不是教师自己的主攻专业方向,大多数是由班主任或者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兼职承担,所以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应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在这方面,邯郸学院从2014年以来一直鼓励各专业教师利用平时业余时间和寒暑假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并且实践锻炼对教师的职称评定、经费支持有一定倾斜。这无疑提高了教师实践的动力,自己主动积极地去联系单位,对教师创新创业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3.拓宽宣传渠道,强化创业政策宣传和落实。从调查结果来看,由于宣传力度不够,高校大学生对河北省的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并不是十分了解,如大学生创业税收减免政策,银行小额贷款的贷款利息优惠,鼓励创业风险投资优先投资大学生创业,对于大学生创办公司和企业,政府头几年免收企业所得税等。学校可借助媒体的力量,比如建立“创业政策”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学校网站、校内创业社团、学校报纸、广播等来进行广泛宣传,让每一个有志于创业的学生都有专业的渠道获得最新的扶持优惠政策。
4.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首要问题是资金问题,虽然政府和高校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但是能享受者寥寥无几,对此可以考虑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的形式,资金来源要多样化:政府财政出资、企业捐助、校友资助和学校董事会出资等,提高基金的总金额,扩大基金的覆盖范围。
5.组织开展创业专题活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于富于梦想、渴望成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外部偶像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成自身内在精神的直接动力。如安排企业专家和创业明星来学校举办讲座,让学生与成功人士近距离接触,沟通交流创业思想。通过创业论坛、专家讲座、经验交流分享等形式,为广大创业学子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企业家创业初期的复杂心态、创业动机、传奇般的创业经历,能有效激发、鼓舞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加强他们克服创业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6.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通过与一些初步取得创业成功的毕业生交流发现,他们在校期间就有自己创业或者兼职的经历,比如一个快餐加盟店的创业者,在校期间就利用业余时间到麦当劳、德克士等快餐店打工,了解他们的经营模式和加盟条件,毕业后还是打工,经过两三年的经验积累,才加盟开了自己的店。还有人开了教育辅导机构,也是在校期间经常做兼职,光顾各种辅导班和辅导机构。
7.构建京津冀高校大学生创业合作平台。河北省环绕京津,省政府和各高校应该抓住京津冀一体化这个机遇,与京津的高校建立相关的创业服务平台,发挥京津冀高校的优势创业资源,实现资源共通、信息互享,抓住优势创业项目,从而实现区域内高校大学生创业的联动发展。
另外,“十三五”期间河北省正在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网上也经常报道大学生回乡创业成功的案例,大学生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回乡创业,利用自己在大学生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建设,同时还能提高基层劳动者的整体素养,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有效缓解我国年轻人整体外流,改善基层农村老人儿童留守无人照顾问题,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各级政府要优惠农村创业政策,鼓励回乡创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新常态下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相关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JRSHZ-2016-01072);2015年度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34201095-1。]
参考文献:
[1] 朱震杰.政府主导下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撑体系的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6(1)
[2] 李海峰等.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2(26)
[3] 崔鹏.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
[4] 王云瑜,陈宪泽等.福建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研究现状及问题调研报告[J].福建电脑,2015(8)
[5] 刘富成.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路径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5(4)
[6] 陈香兰,蒋春艳.河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社会科学论坛,2014(8)
[7] 安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问题研究.江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