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校本研修工作经验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一些学校的薄弱学科发展,桥东区教育局实施了骨干教师支教工程。2009年6月,把省、市级骨干教师派往各校,尤其是偏远的、规模较小的学校支教一年,逐年轮换。连续两年派出支教教师19人,涉及中学物理、化学、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10个学科。这样的支教机制帮扶的是学校的薄弱学科,成长的是教师自身。骨干教师支教工程实现了用一个人带动一个学科,引领一支团队,影响一所学校的理想境界。
一、理念接力――注入新鲜活力
支教教师在支教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一是举办理论专题讲座;二是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三是上好示范引领课,构建教学模式;四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并在个人工作室记录支教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触发的感想,与全区共享。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支教工作中来,多次开展经验交流互动活动,将自己学习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好方法、成功的经验一一进行汇报展示。如支教教师的《支教一年苦与乐》和《多捕捉育人的蝴蝶》的经验介绍;所作的《幻灯片的制作与使用》讲座,提高了全校教师使用电脑的技能、技巧以及自制幻灯片的能力;引领学科教师的《如何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受援学校注入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高效的备课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行为带动――做实专业引领
承担管理工作――这些骨干教师,在受援学校承担着一定的管理工作,他们注重细节的管理方式受到好评。有的教师承担起了教导处教学管理工作:指导学科教学、校本课程、辅助完成各级检查验收、组织师生家长读书活动:有的老师承担了受援学校实验仪器室管理工作,在省教育督导评估中规范实验室管理,顺利通过验收,辅导学生参加桥东区实验操作竞赛,获得优异成绩;有的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和备课组长;有的老师担任了起始年级的实验教学的改革任务,他们与组员一起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及反思,开展了一次次有效的教研活动,逐步完善了备课模式,尝试新的改革,为带出一支支优秀的、过硬的团队努力工作着。
开展课题研究――与支教学校老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有的老师带着课题来到了受援学校,有的老师协助受援学校申请了“十二五”省级课题,在课题中他们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进而提高了支教学校教师的科研水平。
课堂教学实践――讲授不同类型的示范课,指导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有的老师通过数学学科的概念课、图形课、复习课的不同教学方法,向全校教师展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朱洁老师每天听课、评课进行问题诊断;有的老师做不同年级的示范课、视导课、组内研究课,指导五年级专题备课;有的教师组织教师开展主题研讨课、说课及评课、撰写课后反思。有的教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认真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心打造优质常态课,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
结对协同共进――与受援学校的骨干教师结对,进行备课、讲课、评课、议课一系列活动,为对子做示范课、引路课。由于他们的引领作用,使所在的教研组的整体研究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反思跟进――经验总结提升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看,存在有“八多八少”的现象,即“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立项课题多,结项课题少;一般性的成果多,有指导价值的成果少;理论构思的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工作经验总结的多,有理论色彩和学术价值的少;撰写论文的多,实际探索的少;靠外部压力的多,源自内在需求的少;依靠专家搞科研的多,自身开展校本研究的少。”[1]从教师这个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认识:
(一)科研无用论――缺乏动力
河北省在六个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状况的调查,调查显示有88.9%的人认为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有帮助的,有87%的教师赞成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但是仅有44.4%的教师准备从事或进一步从事教育科研。[2]对教师科研困难的统计结果表明,教师普遍认为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没有精力搞科研,教学任务繁重成为了影响教师开展科研的重要因素。38.3%的教师认为许多学校现有科研课题与改进教学质量关系不大,再加上缺乏良性的评价激励机制,最终导致教育科研在教师们眼里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二)科研神秘论――缺少方法
不少学校天天在喊搞科研,但是仍有不少教师根本不知道研究从何入手,认为搞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高深莫测的工作。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对教育科研知识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对教育科研的程序、方法掌握不够。再加上选题不当,造成的“假”、“大”、“空”现象,使教师与教育科研工作产生了心理距离;二是前一阶段教育科研过分地强调“严格的规程规范”,过分强调“科学性”和“理论性”,教师们无法完全用一些自己并不熟悉和擅长的操作程序来实践,也无法用一些高深而陌生的话语系统来总结,让教师们感到教育科研“神秘”、“难”、“高不可攀”。
(三)科研唯文论――缺失过程
不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成果就是或获奖。造成科研工作“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热热闹闹开题,轰轰烈烈结题”,将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研究的过程随意,缺乏计划性。一旦结题只有临时搞突击,匆匆忙忙赶资料、赶成果。这样的教育科研必然是浮躁的、浅显的,造成科研成果在应用和转化上缺乏实际效果。调查显示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有92.6%的教师忽略研究成果的积累与呈现形式,38.3%的教师科研方式只是总结经验独立撰写论文。[3]
二、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当有自身逻辑
教师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错误认识,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对教育科研缺少认同感,体验不到科研的实惠与快乐。教育没有“神话”,投身科研的动力蕴藏在教师自己身上。其实教育科研不管在哪个范围、哪个层次、哪个环境中开展,都有一定的逻辑,按照马杰(Mager R.R,1984)的观点,必须思考下列三个问题[4]:(1)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确立目标”的过程。(2)我们怎样到那里去?这是一个“导向目标”的过程。(3)我们是否到了那里?这是一个“评估目标”的过程。
(一)找到一个原点――解决真实的问题
这是确立目标的过程。课题与问题的关系,应该说是较为明了的。先有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对“事实”、“应该”、“可能”、“可行”的思考形成研究课题。这是所有课题形成的基本思维路线。研究者始终需要有一个清醒的意识:这项研究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研究应该聚焦的方向是什么,研究能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哪些帮助。没有了问题,或者说问题不集中,课题研究的价值与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都给中小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挑战,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问题。教育科研应该自始至终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这样的教育科研才会具有生命力,才可能结出累累硕果。
创办于1994年的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由于建校时间短、教师年纪轻,教学研究氛围不浓,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病理现象,如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杂乱无章的教学安排、填鸭式的灌输、单纯的静听接受、教学与评估分离等。学校通过诊断研究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薄弱。于是,学校开出了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处方”,先后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生态课堂的教学研究”以及“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由于课题研究的是教师每天都在打交道的课堂中的问题,教师们参与科研的热情高涨,随着研究思考的深入,实现着对“常识”的超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引导课堂教学的学科教学观念和方法。科研,让教师们进入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至今的短短五年间,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省、市级一等奖的就达30人次,有上百篇文章在省级以上获奖、发表。目前,学校拥有市级学科荣誉的老师已由五年前的7.5%上升到了24.8%。
(二)把握一个方向――回归教学研究之路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不是要产生新的理论,而是对自己教育教学问题的应用性研究、思考及探讨。一如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那样:“我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5]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整合。
1.研修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也是教育科研的实验室。我们要以“行动学习”主导学科研修共同体,培育研究状态,支撑课堂转型;以课例研修推进同伴学科教学改进,累积经验碎片,再造行为文化;以循环实证磨练学科教学知识,累积为师底蕴。我校主要通过推行“同课异构”的研究模式、施行“滚动推进”磨课方式、打造“联合体”的合作教研方式(跨校研修和跨学科研修),来构建研修式的课堂。这种集教学、科研、教师培训于一体的研究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课题式的听课评课。过去,教师的听课、评课主要关注他人教学的“是”与“非”,而缺乏自觉的反思与内省。这样的活动重在“判断”而非“研究”。为了实现教科研一体化,我们把教师按子课题进行分组,提出了“课题式的听课、评课”的要求,即让课题组成员带着明确的研究课题参与听课、评课。例如,“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课题组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列出了情景创设、问题设计、多元表征、课堂交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观测要素,让每个教师选择一两个研究“点”作为自己的研究小课题,从而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有选择性地评。这样的听课评课,既关注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求,又关注了课题研究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效应。当课题组成员带着自己的研究问题参与到活动中时,他们的观测更加细致,思考更加深刻,研究也更加投入。
3.科研型的案例反思。“行成于思”,围绕自己的科研方向,随时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可以让教师的专业发展驶上“高速公路”。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每月一反思”活动,让教师们在案例研究中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在反思中形成对课题的再认识、对教育的深理解。许多教师还撰写博客、教学日志,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着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智慧型教师的蜕变。
(三)追求一种气氛――建设学习型组织
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是否是学习型组织,是否具有学习能力,是决定这个组织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首要因素。[6]所以,我们在组织广大教师总结以往课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建设学习型组织放在课题研究的首位,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1.对话式学习,实现理论“着陆”。为了改变过去专家讲、教师听的理论学习方式,我们把学习定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推行了每月一次的“专家进校园”活动,搭建平台让教师与专家进行零距离对话。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培训、专题研讨等策略实现理论着陆,实现专业引领。当然,“学习型组织”最成功的学习方式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集中学习、专家讲座等,而是一种自发的、临场性的学习方式,我们鼓励教师个性化的学习及教学方式,倡导即时、即事的研究。
2.研读式学习,促进思考深入。学校并非天然就是学习型组织,要想让学校变成学习型组织,只有先给予一定的压力及任务。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式学习,要求教师进行针对性学习,将学习的重点落实在“研”字上,即“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去学习”,“带着学习后的感受去实践”,“带着实践中的体验再学习”,从而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开展“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以来,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的研究,从“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数学理解”到“小学生理解性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从“搭建合适脚手架,促进数学理解”到“多元表征促进数学理解”等,课题组成员带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学习研讨、实践研究,带着实践研究的体验参与课题研究活动,他们对课题的理解变得深入,思想更具智慧。
(四)遵循一条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来说,研究的一切目的都在于应用。否则,教育科研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与价值。著名的“青浦实验”告诉我们,教育科研有自身的运行轨道:教育科研必须致力于发现和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设想,并在实验验证之后,把经过验证的理论假设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7]因此,我们鼓励教师成为研究、开发工作的局内人,从点入手,从小研究开始,凭借“实践”与“思辨”相结合的筛选机制,对零碎的、杂乱的、表面化的、原始的“成功教学经验”进行筛选,使之上升为“纯粹经验”,借助实践,对有关教学经验或理论假设进行运用与调整,并在寻找新的研究模式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研究路线。实践证明,按照“情况调查”、“经验筛选”、“实验研究”、“推广应用”四阶段模式运作,可以科学、合理、有效地实现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储远辉,辉进宇.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几多几少”[J].中国教师,2006(3).
[2][3]窦才,宗树兴.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情报参考,2007(8-9).
[4]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5]转引自翟李红.从“小”尝试和“小”研究做起[J].人民教育,2011(11).
关键词:
网络环境;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一本+三线”
为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甘肃省民勤县东关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以“深化教研,切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为本,以着眼“愉快学习有效课堂”构建、学生成长、资源建设三个方面的发展为主线,力求综合提升,形成了属于学校自己的经验与特色,对周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起到了带动作用。以下笔者将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进行简要阐述。
一、“一本”
近年来,学校把“以研促教科研兴校”提上了新高度,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在教研组内,以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以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二是在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争取机会外派教师到教育信息技术化水平较高的实验小学学习、取经。学习归来对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真正做到“一人出学,全体受益”。三是组织成立了“校长—教导处—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名师工作室—教研组”五级培训梯队,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门、系统、有针对性的计算机技术通识培训。信息化领导小组利用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和技术应用平台组织教师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名师和专家零距离对话,共享优质资源,使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得到强化,能力得到提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更为具体化、常态化。
二、“三线”
(一)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愉快学习有效课堂”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是以新课改背景下徐博承的《愉快学习有效课堂》一书的相关理念为依据,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依托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为:制定方案—理论学习—起草模式—示范引领—对比研讨—课堂评优—模式完善—实验推广。为了扩大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胆探索:一是利用学校微信群和QQ群,加强各教研组对“愉快学习有效课堂”相关专著和文章的系统学习,使广大教师能方便、快捷地明确“愉快学习”的魅力和要义。二是全校教师均开通了教师个人学习空间,实现了教师“人人通”,使教师能熟练应用国家、省级资源平台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进行愉快学习,高效沟通。三是充分利用一体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开展信息技术在“愉快学习有效课堂”中的创新应用示范课、观摩课活动、对比研究课,以及教学技能大赛,有效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共进和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四是鼓励各学科组围绕中央电教馆备案的大课题《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积极申报子课题,一边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题研究,一边总结经验,撰写相关教育教学论文,努力营造以研促教的、教学相长的育人氛围。
(二)发展学生个性,坚持教育信息化发展导向
学校的信息化设施建设、内容建设、运行方式都力求符合学生特点和现代化的育人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平等、健康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愉快学习和个性发展。学校各个班级都利用甘肃省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班级空间,有一部分学生还建立了个人学习空间。课前,大多数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接受教师的延展性作业,查询学习资料,通过自主学习将课堂以外的信息资源引进到课堂学习中,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可以借助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单进行资源共享、问题讨论、信息交流和成果展示。课后,学生能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和工具,适时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教师、同学进行网上交流探讨,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重视资源建设,把准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
优质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了增加资源储备,为今后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提供有力的软件支撑,学校一方面建立了教师原创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应用、开发激励机制,将教师录制教学视频、制作教学课件、撰写优质教案、开发电子软件等纳入考核奖励之中;一方面通过网络下载和购买引进等方式将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试题、课件、教学案例等充实到学校资源库,以备教师使用。
中图分类号:G5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099-03
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近20年来,中小学教师研究实践(即草根实践)中不仅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素材(事实、经验等)。如何从这些有价值的素材中,挖掘其深刻的内涵,让普适思想彰显出来,使之成为可分享的科研智慧资源?值得深思。这里的科研智慧是指一种自我研究的能力,即指对鲜活的、具体的复杂情境和过程,有清晰的问题意识,能提出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并进行合理性的论证,以减少研究和行动的谬误。根据我们的经验,科研智慧的生成需要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潜隐到显化的意义建构过程,呈现出积淀、审视、表达三个阶段。本文以我们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探索为例,阐述草根实践中科研智慧的生成过程。
一、智慧孕于积淀
先是积蓄和储存素材(事实、经验等),然后消化和内化感知所得的信息、操作所得的经验和理解所得的观点与思想,这是获得智慧的源泉。
1.留心观察,寻求事理
我们有意关注外部世界时,才有可能从形形的信息中发现其意蕴所在。经常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在探索中善于捕捉一闪之念,随时随地搜集、保存各种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使之系统化。观察时要做到视域广、视点小,在观察中学会追问和思考,于司空见惯而又稍纵即逝的事件中悟出其内在的价值。关注方法有随笔、摘录、拆剪、复印、电子存档等。如,教育科研是上世纪末才延伸到中小学校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伊始,因缺乏经验就“照葫芦画瓢”。自然沿袭了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管理模式,结果让中小学教师对于研究仍是摸不着边。如课题申报方案难以合乎立项评审要求,开题报告与申报方案几乎一样。课题中期检查不知准备些什么。结题鉴定偏重理论性而轻视实践性,教科成果评奖标准理解偏差较大,等等。因此,机械套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做法并不适合中小学教育科研,其中的奥秘需要我们以独特的视角去寻找答案,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实践中给予整理与总结。
2.潜心阅读,吸取精华
文献有助于弄清研究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状况。帮助发现自己所研究问题的独特价值之所在:也使自己受到别人思想的启发,触发灵感,发现新问题,形成新观点。阅读要广泛涉猎,做到点面互补,或精读深究、力求甚解,或粗略浏览、大致知晓,并能从容取舍、自如应用。特别是专题阅读,要注意循序渐进,边阅读边反思,从中吸取精华。如通过阅读有关教育科研方法论的文献,参照一些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使我们认识到中小学教师研究更多属于实践性研究,是融研究、学习、培训、教学为一体的探索性实践。实践性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研究是一种富有个性的研究,况且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职前没有受过系统的研究训练。可见,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主要是着眼于引导教师自我研修,把研究与学习、教学和自身专业成长密切结合起来。
3.用心实践,体悟本质
要留意自己的科研行为,即使娴熟自如,也不可满足于现有方式,应关注其不同时机或情境下的差异,主动超越自我,勇于探究和尝试新的方式与策略,寻找内隐的本质理念以及产生功效的根本原因。实践中每一个行为都孕育着智慧,关键在于是否用“心”。而只有蕴藏着智慧的实践,才能丰盈心灵世界,真正成为一种积淀。
如:①基于对教科规划的新认识,针对中小学教师研究可能的薄弱之处,结合我们的科研管理实践操作,把中小学教科规划课题分为申前(预案)论证、立项评审、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等管理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评价性质作了区分,强调管理的侧重点,构成了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有机整体。②随着群众性教育科研的深入与普及,各级各类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出现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化,于是有些地方根据经验从其中划出一类小(微型、个人)课题进行管理,有其特殊意义和价值。
二、智慧成于审视
如果说,积淀更多的是在意识和观点层面上的东西,审视则是寻找它们合理性的依据。要提取解决某一科研问题的智慧,使其成为实用的策略与技能,我们必须学会审视。批判性考察理念、观点的合理性,力求反思平衡,减少谬误,取得客观性的结论。这是一个缄默知识显化的过程。
1.纵向审视,原点追问
面对事实,不被表象所迷惑,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进行原点追问,思索深层的根源,力求揭示事物的本质。合适的结论来自所依赖的正确前提,错误的证据无法证明所提出的结论。进行原点追问,就是要搞清楚支持结论的前提正确性和推理合理性。
如:①我们对中小学教科规划课题各个管理环节,有必要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关键事件”逐一进行梳理。只有明白了各自的“概念、目的、属性、路径、方式、产品”,指导与管理才能有的放矢。②尽管大小课题只是相对而言,都具有“预期一行动一收获”系统,倘若我们从研究总体特征、路径和各式文本进行梳理,就会发现它们在“课题研究的期待、研究者的条件和对时空的把握”上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把草根课题分为大(常规、主干、综合)与小(微型、个人),进行分类指导与区别管理。
2.横向审视,合理借鉴
对某些比较权威的教育科研理论或者比较普及的方法策略等,不是盲目迷信、全盘接纳,而是保持虚心学习、辩证理解、批判吸收的态度,以求有独特的发现、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教育研究离不开对他人观点的分析和批判,但在学术辩理过程中不能曲解他人的观点,而是吸收其合理的成分来帮助自己建立科学的论证体系,以取得可信的结论。
如:①在梳理各管理环节的过程中。会发现“申前论证、开题论证、中期检查”,基本上是研究者与专家及同行的对话活动,更多属于形成性评价,可归之为“课题论证”;“立项评审、结题鉴定、成果评奖”,基本上是研究过程中的仲裁活动,更多属于终结性评价,可归之为“课题审定”。②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得大小课题辩证关系是“大课题微型化”和“小课题系列化”。大课题微型化,即把大课题按内在逻辑结构分解或转化为教师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小课题进行研究,最后各个小课题的集合就是大课题的研究。小课题系列化,即教师有意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拓展或深化另一研究“点”,逐渐使自己的研究形成系列,串联一系列小课题成果成就了某一主题的大课题。
3.竖向审视,准确把握
竖向审视,主要对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普适性考量。适用于不同情境下的科研智慧都有一定的相似点和差异点,只有通过全面、立体的审视,追寻理由,找到共有的东西,形成共识,这样才能使在特殊视角下产生的科研智慧对相关科研行动具有普遍的指导力。这也是科研智慧客观性的基础。
如:①可把同属“课题论证”的“申前论证、开题论证、中期检查”,从“界定、目的、论证内容、思维路径、产品、组织者”等方面进行比较;把同属“课题审定”的“立项评审、结题鉴定、成果评奖”,从“界定、目的、属性、审定材料、审定方式、评判标准”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课题论证”与“课题审定”从特征、本质、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这样厘清了各自的功能与要求,大大提高了科研指导与管理的针对性与操作性。②我们受大小课题辩证关系的启发,针对“教师往往各自为政,选题分散和研究重复比较严重,以致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难以开展”的现象。通过“自上而下分化、自下而上聚合、上下互动对接”的方式,及时分化学校课题或整合教师自主课题,把这些研究领域相近、彼此互有联系的分(子)课题,依靠所共有的一定研究领域(主题)这根纽带联结成一个校本课题群。根据点与群的相互关系,实施“统分结合、领雁主导、适时提炼、多元推广”校本课题群的管理机制,这样就能集中力量协作攻关,形成学校的品牌优势和群体特色。
三、智慧亮于表达
让成熟的智慧依托典型的材料。借助合适的话语方式“亮相”,落脚于言说或文本的表达。这是共享、传承所必需的。如何表达才能赏心悦目、发人深省呢?
1.结构适切,合乎逻辑
应根据实际进行了何种研究、手头拥有了哪些素材、形成了怎样的智慧,以及自己所擅长的写法等选择合适的文体。每一种文体通常都有其普适的结构范式,如案例在叙述实例或描述情景之后揭示其蕴含的理念或意义即可:专题总结通常是“总分总”结构,这要考虑阐释是否严谨,合乎逻辑。如,对于课题管理每个环节的专门阐述,应围绕操作节点展开,并结合案例有针对性说明。《对中小学教科课题开题论证的再思考》的提纲如下:
一、开题论证的功能
1.蓄势待发 2.集思广益 3.运筹帷幄
二、开题论证的组织
1.提交开题报告 2.召集论证会议 3.修改开题报告
三、开题报告的撰写
1.重新审视研究的切入点 2.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
3.整体鲜活,形象生动
通常有演绎举例(将有关原理和要义推演为实践的具体做法);归纳提升(将实践中形成的有效做法概括成普适结论);类比迁移(从其他领域或事件中发现与自身实践的内在联系,迁移归纳出自身领域的实践理念和策略):隐喻外显(借助故事映证和凸现相应的教育主张或教学策略);反例佐证(从某种与既有观点、策略构成明显悖论的事实中,揭示出另一结论借以推倒既有观点、策略)。当我们以巧妙的构思统率丰富的题材去进行经验总结时,作品方能丰满,智慧方能拥有优雅的“外形”,活泼的“体态”,感人的魅力。如,《中小学教科规划课题过程性管理操作表解》全部用表格形式阐述,各方操作要点既简洁又一目了然。提纲如下:
一、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课题论证
二、基于终结性评价的课题审定
三、课题论证的会议程序
四、n题审定的组织程序
五、课题的论证与审定之比较
其中“五、课题的论证与审定之比较”如下表。
3.语言灵动,亲近实践
按时空逐步扩大、意义逐步加深的顺序层层推进,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语言有条理能文顺其眼,有诗意能情动其心,有哲理能意启其思。如,《望闻问切:深化课题点评》。在教师研究过程性管理中,科研指导者与教师“面对面”时都要用到课题点评。如何提高指导者的课题点评艺术呢?我们把中医“望闻问切”四大诊疗手段(并列关系),迁移到了课题点评上(递进关系)。
一、望――细心解读文本
1.读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读出研究规划和逻辑结构
3.读出研究局限和存在问题
二、闻――静心倾听汇报
1.理解发言者的内容 2.捕捉发言者的闪光点
3.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
三、问――耐心征询疑难
1.从课题研究的缘起处咨询 2.从课题研究的特色处设疑
3.从课题研究的困难处发问
四、切――用心点拨沟通
1.点拨关注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2.点拨关注研究问题的梳理和解决
3.点拨关注研究案例的讨论和开发
还有一类是用不同于纯粹逻辑性语言的生活语言来表达,通过生活化的叙事方式来进行阐述,乐于被教育实践者所接受。如《我们是这样吸引老师参与合作的》,全文借助于合作“意愿、任务、规则、效益”四要素的分析框架,以《教师课题研究精细化指导探索》为例,通过讲述基层教科研人员与一线教师合作研究的故事,来阐释合作要素之把握。提纲如下:
一、合作开端:主体的意愿
1.差异使合作有了契机 2.共同愿景促成了合作
二、合作期待:分解的任务
1.系统分解研究主题 2.明晰彼此的分工与责任
三、合作行动:共享的规则
1.践行共同约定规则 2.置研究成果于试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