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儿保健康教育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1-23 14:29:5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儿保健康教育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儿保健康教育总结

篇(1)

1 工作开展

1.1 健康教育和儿童保健工作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健康教育贯穿在儿童保健的全过程。每年在爱耳日、预防出生缺陷宣传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爱眼日、爱牙日等重点时间点,我们向托幼园所老师、各级计生主任、妇女主任及乡村医生等重点人群,通过报纸、电台、宣传车、标语及深入群众心贴心、面对面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妇幼卫生法律法规,尽可能地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及时宣传到千家万户,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开创儿童保健事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儿童的早期发展,开创儿童保健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1.2 日常工作中,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向全社会积极宣传儿童健康促进、疾病的预防、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技术,转变家长的理念,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使健康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使儿童保健的观念深入人心。重点针对准备要孩子的未婚、已婚夫妇及家庭的亲朋好友,介绍如何孕育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宝宝?应该在身心状态、膳食营养、家庭环境等方面注意什么?对已经怀孕的夫妇及家庭,在建立了保健手册来院进行孕情查体时,我们主动和妈咪课堂协作,为他们讲解如何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怎样避免孕育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了解怎样迎接孩子的出生?科学的护理、母乳喂养知识,早期儿童保健的内容和流程,让“准父母”为新生儿的平安降临做好思想上、客观条件上的准备,为科学养育儿童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在“准父母”入院待产时,我们把儿童保健的内容和流程通过温馨提示的宣传页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在紧张、欣喜的时刻,熟悉家长的职责和任务,明明白白地了解何时、何地做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注意事项;待新生儿出生后,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观察新生儿的正常生理表现、科学护理、异常变化的处理及何时母乳喂养?如何喂养?在新生儿首次预防接种时,我们给予建立健康档案,发放手册,向家长宣传0-6岁儿童保健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注意事项,让家长感受到全新的保健理念,切实对儿童保健重视起来,把新生儿访视到421体检的内容全程记录,使祖国的未来接受规范的、系统的、全面的、连续的全程健康追踪服务。

篇(2)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社区年1月至年12月参加儿童保健的约386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18名,女1544名,年龄(0-4)岁。

1.2儿童保健方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社区配置1名具有医师资格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保健知识的培训。(2)儿保医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每年对社区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心肺检查等。(3)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教育儿童跟母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儿童营养搭配注意事项,儿童日常卫生指导,意外伤害等。(4)配合上级单位工作,对社区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及电话随访,对社区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和监测。为社区0-4岁的儿童建立4-2-1卡,进行系统化管理。(5)不定期召开儿童健康知识讲座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6)对儿童智力进行早期筛查,对高危儿、出生缺陷儿进行专项管理和综合干预。

2结果

各年的建卡率、母乳喂养率和系统管理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建卡率已为100%,母乳喂养率为85.9%,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出生缺陷儿及高危儿的检出人数较前几年明显增加。

3讨论

3.1社区儿童保健的现况分析:社区儿童保健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性、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证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务,是整个社会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我们为社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健康知识教育等多方面的医疗服务,以全科医学的观念指导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儿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已建立4-2-1卡,建卡率为100%,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母乳喂养率已达85.9%以上,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

篇(3)

一、 健康检查工作:

1、严格执行健康体检制度。本学期,抓好新入园幼儿的入园体检工作,做好健康档案建档事项,入园体检率达100%。2、抓好新入园教职工体检工作,对园内所有的教职工按要求在九月份前进行全面体检,合格率达100%。

2、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晨检时注重“看”、“摸”、“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确保每天在园的幼儿身体健康。及时掌握生病幼儿的情况,晨检后反馈到班级,使带班教师可以对生病的儿童进行特殊护理,保育员及时反馈保健医生幼儿的当日情况,以便做好全日观察。规定幼儿午睡时,带班老师、保育老师要每间隔15分钟巡视一次,纠正幼儿不良睡姿,防止事故发生。

二、 防病措施:

本学期,我们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的不同,对园内幼儿活动和生活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消毒,保育老师做好消毒记录,并由保健医定期检查,备案。坚持开窗通风,每日为幼儿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空间。在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和防流感期间,尤其是在预防手足口和流感工作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疫情防治工作做足做细,我园专门成立了传染病预防工作小组,并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相关防治措施,有效避免了疫情在我园的发生。加强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建立了缺勤监测、报告与管理制度,对缺席幼儿进行电话联系,了解缺席原因,对患感冒、发热的幼儿作好观察隔离工作,并主动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

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工作,对幼儿的疫苗接种进行登记管理,及时做好漏种幼儿的宣传发动工作,保证了每个适龄幼儿能按时得到接种,保证计划内免疫接种率达到国家要求。

认真筛查体弱儿肥胖儿,对营养不良和有肥胖倾向的肥胖儿进行个案管理,一日活动中从运动、餐点等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并及时与家长交流意见,使家长能够理解管理的意义,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相配合,共同管理。对幼儿体检中发现的疾病缺点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进行规范矫治,疾病矫治率达100%。

疾病预防方面,我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我园除了根据不同季节,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外,还协助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各种疫苗的接种、体检工作,如配合市妇保所、医院做好春季体检工作和按时按年龄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做到事先先通知,尽量使孩子不漏检。

认真做好幼儿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的登记、身长体重的测定、评价以及统计等工作,发现疾病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平时定期向家长宣传有关健康知识,在宣传栏张贴幼儿身心发展保健知识,管理好体弱儿、肥胖儿与疾病矫治对象,并与家长联系,定期复查,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三、 营养与膳食工作:

1、制定并公布食谱,在制定幼儿营养食谱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市场供应情况制订适合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食谱。广泛听取伙委会成员意见,改进幼儿食谱,让食谱天天不重复、周周有创新。积极开展伙委会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伙食情况,家园携手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2、本学期重点抓炊事人员实际操作技能,提高食堂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严把进货质量关,实行所有食品进货索证索票,餐具每餐做到清洗消毒无污染,生食品后门进,熟食品前门出,确保伙房无外人进出。严格幼儿带量食谱的制定,力求做到营养全面,不剩饭。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进餐前,老师会结合当天菜肴进行营养小知识的教育,减少幼儿偏食的产生;进餐时,要求幼儿安静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正确使用餐巾;进餐后,要求能自己进行桌面的清洁整理工作,碗筷轻轻放;并且培养幼儿饭后漱口、洗手的好习惯。平时为幼儿提供水温合适的开水,保证了幼儿全日自由安全卫生饮水,饮水机在固定地方放置,定时消毒并做好记录,定期更换滤芯,保证饮水卫生。

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教职工培训,强化健康意识

1、继续把健康教育课纳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做到心中有目标,随时有教育。

2、有计划性、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升旗、早会、集体活动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3、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向幼儿家长开展卫生知识专题讲座。

4、加强教职工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定期对保育老师进行岗位培训,加大考核力度,及时巡查并做好记录。在教师中开展幼儿急救知识培训,以防事故的发生,让每人都掌握急救知识,在事故发生做到积极应对。

五、 卫生消毒工作

抓好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要求各班保育老师严格按照卫生保健制度,实行定人定点,分片包干。根据幼儿园的美化、净化、绿化、儿化特点,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保持园内外经常性的清洁,定期检查,后勤主管进行每月一检查,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改正,促进幼儿园环境的整洁。

消毒工作是幼儿身体健康的保障。保健室每天进班巡查,指导保育员和食堂人员做好消毒工作,使保育员能全面掌握消毒方法,在分餐点时做到规范操作。幼儿的生活学习用品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毒保洁,各班保育员做好消毒记录。厕所每天用消毒水冲刷,做到无尿垢、无臭味。食堂人员严格执行食品卫生规范操作,食物及用具按生、熟分开处理和存放,有效避免了交差污染。

严格消毒制度,坚持幼儿食具一餐一消毒,有效避免了幼儿通过食具引起的交差感染,确保了幼儿在园的健康。为防止病从口入,保健室加强了饮食卫生管理,督促食堂人员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班便后流动水洗手,上班时穿戴好工作衣帽。每天冲洗食堂,保持经常性的灶台、食具、用具清洁,每周彻底大扫除,不定期进行灭蚊灭蝇灭蟑灭鼠工作,确保幼儿饮食的卫生安全。

六、加大幼儿日常生活及常规的培养力度

1、重视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和指导工作,尤其对小班及大中班新入园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要求保育老师注意观察并配合教养老师、家长对幼儿生活常规如饮食、洗手、穿衣、坐姿、站姿、睡眠、大小便等习惯进行培养,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交流、纠正,三方面努力使幼儿进园后就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2、利用晨间检查时间,指导并培养幼儿常剪指甲,勤换衣服,使每个幼儿都有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

篇(4)

在县(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实际工作中,部分家长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家长表示孩子能吃能喝而且家里亲朋好友都没有聋哑的,没有必要进行听力筛查,因此家长主动筛查的依从性差,需要儿童保健人员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因此,及时总结分析确诊听力障碍儿童的围生期影响因素,有利于在健康教育宣传中使全社会尤其是儿童家长认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避免出现了听力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后再进行干预和康复,确诊后的听力障碍儿不但承受了巨大的身心伤害,而且家长也身心疲惫,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还要承受不菲的经济支出。为防患于未然,切实做好我县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县儿童保健工作质量和水平,我科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儿童保健听力筛查中心转诊市听力筛查诊断中心确诊的13例听力障碍儿的资料,对围生期的常见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儿童保健科听力筛查中心转诊市听力筛查诊断中心确诊的13例听力障碍儿。

1.2 方法

在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由我院儿保科使用丹麦AccuScreen PRO 听力筛查仪利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进行检测,左(右)耳一侧不通过或双耳都不通过者,均判定不通过;42天之内对双耳进行复筛(单耳或双耳不通过的),如果单耳通过或双耳不通过,转诊至市听力筛查诊断中心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确诊:

3个月内:使用美国智听Smart EP诱发电位系统进行 听性脑干反应、Tb--ABR或40Hz相关电位、耳声发射检测;使用美国GSI Tympstar 进行多频声导抗检测;频率特性的行为观察试验。

2.围生期影响因素描述

篇(5)

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为本,以保教结合为原则,依据幼儿园计划中的相关内容和上级保健要求制定本学期的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1、工作人员调换情况:本学期新增三大员8名,包括保健老师1名,保育员5名,厨师1名,备餐间人员1名.两名营养员均无幼儿园营养室工作经验,缺乏幼儿烹饪和备餐技巧以及相关工作经验,因此,本学期食品安全管理重点在日常规范操作和常规营养工作,新增的5名保育员则需要进行分层管理,以基础工作为主.

2、保育服务提升基础:经过第一轮四年规划的实施,保育员各项操作已具备一定水准,92%的人员已达到本园初级规范操作标准,骨干保育员对保教结合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规范操作中级标准和开展教育行为评比活动,广泛提升保育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

3、营养工作基础:经过专题研究《做活幼儿营养工作中的食趣》,我们已具备制作集品种丰富、饮食有趣的幼儿膳食,本学期由于厨师的更换,需要巩固以往的成果,保证膳食烹饪的质量.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提升三大员为幼儿服务质量,达到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新进三大员基本掌握初级规范操作标准,并在日常工作中能规范执行,骨干保育员在掌握中级标准的基础上能开展展示活动.

2、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保证幼儿营养工作的质量,使幼儿饮食有食趣,膳费使用合理.

3、通过加强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和疾病防治,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三、重点工作与措施

1、中级规范操作标准的实施

(1)按年龄段实施中级规范操作标准.

小班以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中班以自觉自理行为、大班以自我服务为实施重点,逐渐养成良好卫生、生活、健康好习惯,具有正确的健康意识和行为.通过保教结合在保育活动和生活活动中进行.

(2)操作展示与交流

操作展示以各楼层骨干保育员为主进行自我申报与展示,保健老师负责指导,全体保育员进行观摩、研讨.

(3)中级标准理论知识测试

为使保育员重视、规范执行中级标准,除了操作展示以外,进行理论知识测试,促进对中级标准文本的掌握.

2、专题研究

结合中级规范操作标准的实施,进行专题《保教结合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的实践研究,计划进行两学期的实践研究,注意积累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对保育员进行教育行为评比活动,来强化教育行为,重点关注儿歌运用行为,在此基础上整理《幼儿生活习惯培养儿歌集》.

3、三大员岗位培训

(1)新进三大员园内培训

保健员:保健老师负责进行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培训;营养员:规范操作由保健老师和保健员负责进行岗边指导和理论学习,其他有经验人员进行协助;保育员:由各带教师傅进行规范操作指导与训练,保健员依据初级规范操作标准进行考核与检查.

(2)骨干保育员外出培训

选派保骨干保育员到市、示范性幼儿园进行跟岗学习,提高的同时将学到的好的经验结合本园实践进行交流、推广.

(3)理论考试

三大员参与消毒隔离新规的培训与考试,掌握新规要求,能说会做,考试成绩与考核挂钩.

4、幼儿健康管理

本学期幼儿在册人数达到489人,其中营养不良加瘦小幼儿16人,肥胖幼儿17人,超重幼儿44人,贫血幼儿1

人,龋齿管理17人

.其中新进特殊儿童的矫治管理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通过家长会、个别交流等措施,使家长了解疾病危害,掌握日常矫治措施,并在家实施.五官矫治管理主要以复查复治和宣教为主.疾病的预防工作由保育员落实,比如瘦小但未达到营养不良的孩子,比如食欲好,体重较重但未达肥胖的孩子,还比如挑食的孩子,这些孩子的日常饮食管理需要个别关注,饭菜量的分配适度有增加、有控制.

本学期进入秋冬季,天气逐渐变冷,保育员配合老师做好幼儿日常穿脱衣服、束裤子以及加强运动中的保育等护理工作,减少生病.日常关注孩子户外活动时间是否保证,增强抵抗力.

5、秋冬季传染病防控

本学期进入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首先做好预防接种的查验、补种工作;其次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严把晨检关,做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日常预防消毒的检查注意室内开窗通风、消毒液的正确使用、环境物品的规范消毒.发生传染病后,联合班主任及时做好家长联系工作,及时做好接触者的隔离、确诊病例的上报,并指导两大员规范消毒.

6、食品安全与营养工作

本学期由于更换了2名主要岗位上的营养员,加上9月份天热,是食品安全的危险期,所以食品安全以抓规范操作为主,日常检查关注操作的每一环节,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营养工作的质量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幼儿是否喜爱等内容.

本学期膳费使用由专人管理,而且膳费的收取与配菜中心的结账相一致,所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预期会更完善、更合理.

四、其他常规工作

1、健康宣教

本学期结合新生入园,宣教重点为洗手、晨检等卫生习惯、传染病预防、一日活动安全、秋游、寒假等外出活动安全、饮食安全等,进行形式多样的、主题式宣教,宣教对象依然为幼儿、家长、教工.

2、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落实在以周检查结合日常抽查、节假日前检查中,物品检查与保修由两大员负责,操作中安全检查由保健员负责.

五、具体工作安排

9月

1、保健计划的制定与审议.

2、开学环境卫生与安全检查.

3、健康教育:新学期健康宣教(保护牙齿、服药、晨检、幼儿在园的身体健康等).

4、健康证、预防接种证核对与登记、漏种补种.

5、建立新生健康档案,对新生预防接种进行电子文档的建立.龋齿矫治.

6、特殊儿童立案、登记、体检、评价、反馈、矫治管理任务布置.

7、新进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指导.

8、视力检查.

9、接受上级检查.

10、完成并上交保健工作年报.

11、三大员业务活动:中级操作标准实施要求、新消毒常规培训

12、专题研究问卷调查、实践内容培训

13、新进营养员专项操作培训与指导.

14、膳管会召开:幼儿饮食情况反馈与调整.

10月

1、三大员业务活动:

新消毒常规测试、中级标准展示申报、

保育员教育行为案例学习.

2、健康教育: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和一日活动中的安全

3、预防接种的漏种补种工作.

4、重度体弱儿月小结.

5、9月份的幼儿膳食营养分析与膳管会召开.

6、新进保育员消毒指导

7、卫生检查:月环境卫生大扫除

8、专题研究: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情况交流、实施情况反馈

9、膳管会召开.

11月

1、三大员业务活动:中级标准实施情况反馈与调整、保育知识学习

、特殊儿童矫治情况交流、外出培训交流

2、健康教育:自我保护,包括“11·9”消防日活动,秋游安全.

3、新进保育员餐点服务指导.

4、重度体弱儿月小结.

5、10月份的幼儿膳食营养分析.膳管会召开:幼儿烹饪方法研讨与展示.

6、卫生检查:月环境卫生大扫除

7、专题研究: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情况交流、实施情况反馈.

8、膳管会召开.

12月

1、三大员业务活动:中级操作标准展示与观摩、研讨

.新进人员初级标准达标考核.

2、健康教育:冬令保健.

3、卫生检查:月环境卫生大扫除

4、全园幼儿身高、体重测量及评价.

5、新进保育员运动护理指导.

6、11月份幼儿膳食营养分析.

7、膳管会召开.

8、两大员操作达标考核.

9、专题研究: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情况交流,问卷调查

1月

1、三大员业务活动:保育员教育行为案例展示、评比,学期考核反馈、特殊儿童矫治情况反馈与寒假矫治要求.

2、健康教育:

寒假安全等

3、卫生检查:学期末环境卫生大扫除.

4、体弱儿、肥胖儿体检及评价、阶段小结、结果反馈.

5、特殊儿童寒假管理.

6、12月份幼儿膳食营养分析与膳管会召开.

篇(6)

【中图分类号】R1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婴幼儿智能发育包括社会适应性、认知、运动发育、语言发育等,这些发育的情况与促进大脑发育紧密相关。针对婴儿发育关键时期,儿保医生联合家长,共同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探讨适合我科婴儿发育训练指导模式,将其发展理论和技术与儿保工作相结合,探讨一种新型儿保服务模式,将其逐步纳入儿童保健工作中,以适应社会和儿保事业发展的需要[1],促进婴儿身心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做了以下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随机抽取2010年3月和2010年5月出生的健康足月儿共407名作为检测对象,将2010年3月出生的196人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系统体检及宣教,未进行任何干预;将2010年5月出生的211人为实验组,对其家长进行口头宣教,发放纸质宣传资料,定期举办家长大课堂,互相交流经验.一年后对照组有192人完成跟踪调查,实验组208人完成跟踪调查,继而对监测的婴儿进行DDST筛查,家长进行“小儿发育训练指导”问卷调查,按照评判标准,进行结果判定。

1.2 方法。根据研究内容编写小儿智能发育训练指导教材,对参加常规体检的所有保健医生专题学习班培训,严格按照指导语进行培训,并进行一致性考核;对实验组家长进行小儿发育训练理论及技能技巧培训指导;对实验组小儿进行常规体检时,根据个体化原则,并注重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给予恰当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及评估; 讲解婴儿的护理、营养与辅食添加;利用家长大课堂活动, 讲解婴幼儿发育的重要性,加强互动交流,鼓励指导家长有意识多参与包括婴儿语言的发育、精细动作和大运动训练的游戏,督促强化训练内容,结合门诊做好智能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使训练有的放矢。

1.3 基本情况调查。课题实施前后,对调查对象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婴儿的基本情况、家庭经济情况、抚养人的文化水平、对婴儿发育情况的认识和关注度等。

1.4 评判标准。爬行动作形成10个月,手膝爬行3米。

语言形成12个月,能有意识叫妈妈或爸爸。

精细动作9个月,能拇他指捏起葡萄干大小的小豆。

1.5 统计学方法。采取横向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儿对爬行动作形成的比较 实验组充分提供小儿训练的空间,避免过度保护,有目的地对小儿进行训练爬行指导,爬行动作形成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见表1。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语言发育的比较。 实验组有目的地对小儿进行口腔功能训练,从添加辅食的质地到种类,到经常和小儿进行语言交流,创造语言环境,其语言形成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见表2。

2.3 实验组和对照组精细动作的比较。实验组有目的地对小儿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指导,其精细动作形成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见表3。

讨论

3.1 开展小儿发育训练指导的成效显著。 婴幼儿发育训练指导是根据正常小儿神经精神发育程序,“超前一步”进行发育训练,针对婴儿发育的敏感时期,给予指导,训练,能较早激发他的反应,使其顺利度过,并为下阶段的发展做好铺垫,目的是促进小儿发育,开发智力潜能。遗传为儿童发展提供生物学前提,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2]。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这个敏感时期给予有效地恰当的刺激,所产生的效果就是: 通过医生家长联合的指导训练,实验组小儿在大运动形成、语言形成和精细运动能力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婴儿发育训练指导模式使得儿保工作不再单纯的关注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更加使其工作内容具体而广泛,更有意义,值得在儿保工作中长期推广。

3.2 健康教育对小儿的训练指导模式推广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3]。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家长是重要的是角色,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认识,得到他们的认可,成为小儿发育训练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年的跟踪调查显示,首先各位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婴幼儿发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配合,儿保医生利用本职工作之便,结合家长大课堂,发放宣传资料,普及训练的相关知识,既增加亲子交流的机会,也促进了婴儿发育。

3.3 政府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动作发展过程主要受人体器官生理成熟和所处环境两大类因素影响,而前者也受后者(环境教育)的相关影响[4]。政府适当提供财力物力保证,医生加强指导教育方面的宣传,提高抚养人的文化程度,及育儿知识,倡导更多父母参与育儿工作,对于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全民的人口素质、早日实现《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的相关目标产生积极作用。

总之,婴幼儿发育是在固定时间内,遵循固定发展顺序,是需要自由空间的。推广婴幼儿发育训练指导,大力推广科学育儿观,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秀玲,武英华,等.婴幼儿早期教育社区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小儿保健杂志,2003,4(11):119~120

篇(7)

在院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各基层单位广大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群体保健科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齐心协力、抓住重点,在两个系统管理、“三网”监测、全市妇幼信息网络建设、妇幼保健健康宣教、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促进我市妇女儿童的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基层业务指导全面细致,效果明显。

基层业务指导工作责任到人,大致分四大块进行,即妇保、儿保、妇幼信息、健康教育。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总结,重视指导实效,狠抓薄弱环节。对工作做得较好的单位,给与技术支持,协助其拓展保健新业务。对问题较多的基层单位,重点指导与扶持,有时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其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对辖市区保健机构一季度至半年指导一次;对所辖厂矿、企事业单位、托幼机构、妇儿保门诊一季度指导一次。指导结束,进行总结,及时向有关人员反馈,问题严重的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共同商讨,寻找解决办法,指导效果明显。全年深入妇幼保健机构指导19次;所辖厂矿妇女保健工作指导25次;爱婴医院妇女保健工作指导27次;儿童保健工作指导82次;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指导19次;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指导8次,妇幼信息网络运行情况督查数次。

2、“三网”监测工作更加规范,漏报率降低明显。

篇(8)

【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55-0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儿园体检时心理问题的咨询等。

1.2 方法自制表格对所有首次就诊的儿童均给予详细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拆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仆2-R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就诊原因根据临床情况及医生的诊断归类。配合疾病诊断及就诊原因分类的有儿童行为量表、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丫检验。

2 结果

2.1 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首诊儿童共198人,其中男童106人、女童92人,男女各占为53%、47%。6岁以下就诊儿童64人,6~12岁就诊儿童112人,13岁以上就诊儿童22人;13岁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30.76%、58.65%、10.5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 不同年龄组的就诊原因分布6岁前儿童就诊人数占所有就诊人数的30.76%,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问题、健康体检和咨询。儿童睡眠障碍和排泄障碍(尤其是遗尿症)等在心理门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所有就诊儿童中,健康咨询占33.3%,其所占心理门诊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由

3 讨论

3.1 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乡镇儿童保健机构尚未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本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刚刚起步、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3.2 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门诊儿童各个年龄段中,咨询均占绝大多数,但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儿童保健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不同有关。因6岁以下儿童属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对象,必须经常到医院进行阶段性体检,与义务人员交流较多,经常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宣教。这提示儿童心理问题。

早期发现、早期就诊,首先必须解决儿童家长的认识问题。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扩大健康教育的服务面,把宣教阵地延伸到小学、初中。利用书刊、电视、广播、橱窗、讲座及儿科临床、保健门诊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出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 匡桂芳,辛晓显,沈宜元,等.儿童心理咨询20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153-155.

[3] 关念红,张晋磅,唐济相,等。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客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02-204.

篇(9)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儿园体检时心理问题的咨询等。

1.2方法自制表格对所有首次就诊的儿童均给予详细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拆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仆2-R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就诊原因根据临床情况及医生的诊断归类。配合疾病诊断及就诊原因分类的有儿童行为量表、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统计学方法采用丫检验。

2结果

2.1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首诊儿童共198人,其中男童106人、女童92人,男女各占为53%、47%。6岁以下就诊儿童64人,612岁就诊儿童112人,13岁以上就诊儿童22人;13岁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30.76%、58.65%、10.5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不同年龄组的就诊原因分布6岁前儿童就诊人数占所有就诊人数的30.76%,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问题、健康体检和咨询。儿童睡眠障碍和排泄障碍(尤其是遗尿症)等在心理门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所有就诊儿童中,健康咨询占33.3%,其所占心理门诊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由

3讨论

3.1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乡镇儿童保健机构尚未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本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刚刚起步、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3.2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门诊儿童各个年龄段中,咨询均占绝大多数,但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儿童保健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不同有关。因6岁以下儿童属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对象,必须经常到医院进行阶段性体检,与义务人员交流较多,经常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宣教。这提示儿童心理问题。

早期发现、早期就诊,首先必须解决儿童家长的认识问题。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扩大健康教育的服务面,把宣教阵地延伸到小学、初中。利用书刊、电视、广播、橱窗、讲座及儿科临床、保健门诊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出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匡桂芳,辛晓显,沈宜元,等.儿童心理咨询20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153-155.

篇(10)

总之,随着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从事幼儿园卫生保健康的幼师,在研究幼儿健康教育的特点,重视课程内容选择的科学性、阶段性的同时,还要树立优化教育过程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的意识,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以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09-02

产后访视是为了满足产妇及新生儿护理指导、心理支持、健康知识等各方面的需求而实行的全面、全程、系统管理的健康服务。我们通过对本院辖区内450例产妇及455例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了解产妇的生理与哺乳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情况,给予健康指导与宣教,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辖区内2010年1月~2012年10月被访视的产妇450例,新生儿455例(含5对双胎)。产妇年龄19~39岁,初产妇278例,经产妇172例,自然分娩290例,剖宫产160例,孕周37周440例,孕周≥42周5例;早产儿5例,过期产儿5例,足月产440例,低体重儿5例,巨大儿13例。

1.2 方法:按照妇幼保健规范要求,于产后7、14、30d有院保健科产后访视小组成员入户进行随访。向产妇及其家属宣传产后访视的目的与意义,因人而异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宣传,并且针对产妇与新生儿的不同健康问题分别进行耐心指导,对当时不能解决者,回院向专家请教后立即回复解决。

1.3 访视内容

1.3.1 产妇:监测生命体征,检查产妇子宫复旧及会阴伤口的愈合情况,了解恶露性质、量,检查情况,了解乳量,强化住院时传授的健康知识,包括喂哺、含接姿势与方法,预防皲裂,传授挤奶的方法,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腺炎的发生。对产妇产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心理有问题的产妇及时进行疏导,并动员其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使产妇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

1.3.2 新生儿:监测生命体征,检查新生儿精神状态、行为反应、心肺、皮肤颜色、皮肤黏膜、囟门、口腔、生殖器官、脐带、大小便等情况,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运用健康教育、技术指导、护理支持等手段加以解决,根据情况酌情增加回访次数,缩短回访间隔时间,严重不能解决者动员住院诊治,杜绝不良后果发生,强化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抚触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督导42d母婴回到分娩医院复查。

1.3.3 建立健康随访热线:将我院保健科及妇产科、儿科电话公布到每一户被服务家庭,及时帮助解决随访间隔期出现的健康问题。

2 结果

经过产后访视的产妇,无一例乳腺炎、切口感染发生,子宫收缩良好,12例皲裂、10例母乳汁分泌不足者通过产后访视指导,成功地进行了纯母乳喂养,2例子宫复旧不良的及时发现并入院治愈,21例产后便秘者得到及时指导解决,18例心理问题产妇得到及时疏导,心理压力得到解除,无一例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通过产后访视,新生儿得到良好照顾,体格监测均正常,无一例脐炎发生,病理性黄疸及时得到就诊,摒弃了传统习俗,杜绝了不良陋习的发生,母儿身心健康均得到满足。

3 讨论

3.1 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随着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母乳喂养的好处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但是由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与技能缺乏而放弃母乳喂养者大有所在,我们的产后访视工作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通过产后访视,产妇获得解决母乳喂养中存在的健康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3.2 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产妇的自理能力,保证了围生期保健质量。

3.3 随着产科技术不断提高,产妇住院时间缩短,产妇及其家人处理产褥期健康问题能力不容乐观。绝大多数产妇缺乏产后护理知识,缺乏新生儿喂养、新生儿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等知识,加之分娩及角色转变所带来压力等问题,通过及时的产后访视,针对性进行护理指导与健康教育,给予产妇很大的身心支持,使产妇们充满信心面对新角色带来的各种挑战,从而提高产妇的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围生期保健得到切实保证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益。

3.4 产后访视者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素质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后访视质量面临更大挑战,访视者在产后访视过程中要对产妇和新生儿存在的、潜在的以及产妇和家属提出的健康问题做详细、专业的解答和护理指导,这不仅要求访视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业务技术,还要求访视者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访视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丰富专业知识,熟练业务技术及沟通技巧,才能满足不同层次产妇对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的需求,更好地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

3.5 规范和完善了产褥期健康教育内容:产褥期健康教育是产后访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产妇及家属的健康行为,关系到母婴的身心健康。在产后访视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总结影响产后母婴健康的问题,及时制定全面性、专业性、可行性的健康教育内容,为产褥期保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综上所述,产后访视是孕产期母婴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母婴出院后健康状态的一种延续,是母婴顺利渡过产褥期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