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儿童能否得以健康良好发展,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他人的激励,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善于自我反思行为,敢于质疑的精神是最重要的因素。
一、激励,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有效手段
一个人即使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具有能力意识,也需要以别人的激励为契机。有经验的教师都明白,教师的每一次鼓励,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表示肯定的简单体态动作,都能激发儿童发奋努力的自信心和内动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是非判别能力很弱,他们往往以成人的表扬与批评来判别自己行为的对与错,因而,他们的每一次行为表现都渴望能得到教师或家长的的评价,并在每一次肯定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这种喜悦的心境下,学生的思维比常态下更活跃,兴趣更浓烈,这就为高效率的教学奠定了心理基础。由此可见,成功的教学手段不是强制,不是命令,而是激励。人文主义哲学思想认为:“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上进心,都想进步,都想发展。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位儿童潜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模式,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利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成长与进步,是增强儿童学习自信心的关键。
二、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因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好奇情趣。渴望好奇情趣的满足,避苦求乐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无止境的本能欲望。儿童对学习有兴趣,就能在学习中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态,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为满足这种好奇心,学生就要看、就要听、就要问、就要想,就要动手操作、探索、研究、实践,兴趣来了,尽头足了,注意力集中了,思维也被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油然而生了,学习怎能不有效呢?要想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经久不衰,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摆正教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废弃师道尊严,在教学中以极大热情关注每一位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用真情实感激起学生学习的热烈情趣。其次,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启发式谈话、情境创设等各种新颖教学手段和电脑动漫等现代教学技术,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比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课时,我以播放海底世界录像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海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海底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三、反思是正确思维的根本保证
《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格言都强调了反思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它能让感性的实践升华成理性的经验。有个性、有主见的孩子是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儿童敢于直抒胸意的优秀品质,也要注重培养儿童勇于直面自我的良好个性。在整个教学中,要善于用科学的眼光,敏锐地捕捉时机,及时激励、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我,通过不断反思自己、不断解剖自己,克服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自己正确的思维形成。例如,在学习《蘑菇奖给谁》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就“蘑菇能不能奖给小黑兔”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经过辩论,大多数学生认为可以将蘑菇奖给小黑兔,理由是,在比赛前妈妈并没有规定比赛要求,也没有指定比赛对手,小黑兔选择弱者轻而易举地获胜是聪明的表现。听了孩子们的发言,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如果你是一只小兔子,愿意做一个像小白兔一样勇于挑战强者的人,还是做一个像小黑兔一样轻而易举战胜弱者的人呢?哪一种人对自己的发展更有利?经过思想斗争和思维的不断碰撞,孩子们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清醒的认识,个个表示,要向小白兔学习,敢于挑战强者,做一个勇敢的人。此后,在学习《蚂蚁和蝈蝈》一课时,对蚂蚁的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和蝈蝈的懦弱懒惰的性情,又进行了一场讨论。可喜的是孩子们已不再向学习《蘑菇奖给谁》时那样人云亦云了,他们开始大胆地、批判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蚂蚁和蝈蝈各有各的劳动观念,但自己更欣赏蚂蚁,做一个勤劳勇敢的人,不愿做“无远虑”的蝈蝈。从两课讨论的情况看,似似乎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差异,但却透视出来两种不同的思维,两种不同的思想。如果我们听之任之,忽略这一细节,不加引导儿童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事物,审视自我,就会严重阻碍儿童崇高的人生观的形成。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该宽容时就宽容,该苛求时一定要苛求,否则将会导致儿童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只有常常启迪他们审视自我,自省自悟,才能养成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优秀品质。
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才能避免探究随意化,切实提高课堂探究的有效性呢?
一、 目标明确,让学生会探究
提问目的要明确
设计问题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提问应立足于全体学生都能围绕其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思考的价值。因此,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设计不同问题,切忌漫无目的地撒网。
提问指向要明确
问题设置指向要明确,对探究内容要方向明确,任务清晰。如果仅仅问《少年王冕》一文表现了什么?《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写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过大过空,让学生无从答起。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精心设计,充分预设,把教学的内容以中心问题的方式呈现,如《少年王冕》一课,我先让学生长文读短:读了这篇课文,少年王冕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将关键词写下来。再让学生短文读长:你从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王冕的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明确的问题指向,让学生学有方向,在探究学习中抓住课文重点,突破课文难点。
二、 语言通俗,让学生善探究
提问语言要简练
人的注意阈很短,而记忆由听觉得来的知识尤为有限。因此,课堂上教师语言是否精炼,表达是否清楚,直接决定一堂课的高效与否。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必须严谨科学,在问题确定后,要字斟句酌,力求问得清楚、明白、通俗、简练。一个问题若是拖泥带水,很容易使学生厌烦和乏味,听到一半就走了神,更谈不上深入探究。
提问语言要准确
教师的问题描述要清晰、准确,不要模棱两可,让学生云里雾里、无处下手,要让学生能够直接体会明白对所要探究的问题的主要内容。任何含糊其辞的语言都有可能导致学生曲解问题,给探究问题的方向造成偏差。此外还应考虑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如对低年级学生提问时,以简短明确的口头描述,适当辅以图文,更能让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如《蚂蚁和蝈蝈》一文,“夏天,蚂蚁在干什么?”教师口头描述时,在课题“蚂蚁”旁板书“?”,“蝈蝈在干什么?”在“蝈蝈”旁板书“?”,学生一看就知道要探究的内容了。
三、 难易适度,让学生乐探究
提问要基于实际
一个班级的学生思维反应不一样,其思考深浅度及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异,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来设计,既不能让问题过于浅显直白,没有讨论价值;也不能过于深奥,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对所探究的问题的兴趣。仅供个别学困生或个别优生回答的问题在课堂上不能占太多时间,以免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提问要有开放性
在围绕文本教学时,问题的设计要树立开放意识,注重优化思维的培养,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开放”不仅指思维的开放,还包括解决问题的方式多样,评价机制的灵活多样。对开放性问题的探究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所得,并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起更深层次的思考,形成共同的“思维场”。如《嫦娥奔月》这一课,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最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展开思维活动。
提问要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智力起源》一书中说过:“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因此,问题的设计应在充分了解、熟悉、预估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将教学活动建立于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上。要让学生站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上“跳起来摘桃”。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主动探究教学内容的欲望。
四、 问出理念,让学生深探究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体现大语文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探究语文,学会学习语文,并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指导学习方法
在提问中体现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如教学《黄山奇松》一文,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迎客松姿态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迎客松“奇”在何处。学生根据问题要求,读课文、找句子、品关键词,在读、品、悟中与文本对话,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积累。接着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品味文中对“陪客松”、“送客松”描写。通过明确的问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课文,引领学生渐渐走进自主学习的殿堂。
指导自主反思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帮助学生更多地依靠自我进行深入思考。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习这篇课文后,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指导拓展学习
1、自己读书,找出小动物栽树的句子。然后让孩子们一起讨论,相互补充,找出小动物栽树时对应的关键字词:小野猪――硬硬的嘴巴――拱;小袋鼠――皮口袋――运;小象――长鼻子――吸、浇。
2、在此基础上,我让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连带表情。接着请小朋友各自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分别表演三个小伙伴。小朋友惟妙惟肖的表演,逗得大家都笑了。如:演小野猪的,有的小朋友以手为嘴,弯着腰在地上不停的拱土;有的则直接趴在地面上用嘴巴不停地拱土。演小袋鼠的小朋友,把两只手放胸前,做袋鼠口袋,然后一蹦一跳,十分可爱。演大象的,则用两只手搭成大象的长鼻子,然后弯着腰吸水,吸完再直起身子。
3、让小朋友完整的再读课文,让小朋友明白:遇到困难、问题,大家团结起来,就一定能把困难克服,问题解决。然后让小朋友自由分小组进行排练完整的故事。
4、汇报表演,小朋友一组四人:小野猪、小袋鼠、小象,还有一个旁白。小朋友的精彩表演让我大开眼界。三个小伙伴排着队伍,扛着一棵小树(用拖把代替),边走嘴巴里还边唱歌。到了目的地,他们把树放下,然后发现栽树的工具一样也没有带,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情。忽然,小野猪抬起头来,兴奋的告诉大家:“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说完趴在地上,开始用他硬硬的嘴巴拱土,还不时发出声音,不一会儿就拱出了一个大坑,然后大家把树放到了大坑里。可是没有口袋运肥料,怎么办呢?大家又露出了为难的神情。这时小袋鼠高兴地喊起来:“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一个皮口袋。”说完,蹦蹦跳跳地去运肥料,然后又蹦蹦跳跳地回来,大家一起给小树培上土,要浇水了,没有水桶,怎么办呢?大家又面露难色,这是一直不吭声的小象说话了:“不要紧,不要紧,我有长长的鼻子。”接着就跑到小河边,伸出长长的鼻子(用两只手搭成的),吸足了水分,跑回来给小树浇水。三个小伙伴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小树栽好了,围着小树又蹦又跳又叫,不时发出欢呼的声音……看着孩子们栩栩如生的表演,再反思这节课,我发现“这表演走进语文教学”有如下几点好处:
【案例反思】
一、用演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
兴趣,心理学的解释为: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的积极的特殊的倾向。具体到学习兴趣,就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它是学习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成分,也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此,我们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的――表演,这一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把单独表演和集体表演结合,最大限度地给孩子们营造表演发挥的空间,把孩子乐于表达的情绪推至极至。如此生动活泼又不拘泥于古板的“坐直立正”的教学方式自然让感性思维发达而理性思维欠佳的孩子们喜欢,语文课也就获得了孩子们的“芳心”。
二、用演再现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孩子们把课文内容排练表演出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感悟的过程,表演可以再现课文情景,表演也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轻松地明白事理。
1. 演――再现情景
对于故事性课文来说,它内容丰富,情节完整,角色个性鲜明,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充分调动孩子的智力因素,投入表演,可以再现课文情景,加深课文理解。如《北风和小鱼》这一课,学完课外之后,再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北风、小鸟、梧桐树、青草和小鱼。孩子们身临其境的体验情感,再现了课文的情景,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 演――明白事理
在孩子们一般理解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还可以让孩子们深入体会,使课文抽象的事理变得简单而直观,在自己渲染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如在学习《蚂蚁和蝈蝈》这一课之后,孩子们栩栩如生的表演了:夏天――蚂蚁们在挥汗劳动而蝈蝈们在一边的大树下乘凉,悠闲自得的场面;冬天――蚂蚁们躺在暖和的洞里悠闲自得的吃着东西过冬而蝈蝈在寒风中有的已经被冻死,有的也蜷缩在角落里冻得直发抖,这让孩子们更深刻地明白了事理:只有通过勤劳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三、用演创造性地丰富课文的内容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它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创新。而在课堂中给予了孩子表演的空间,让他们对课文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再创造,他们不但会表演出课文中已经写出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演出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既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扩展,又促进他们认识和体验的升华,激起表达欲望,想象力、创造力也得以充分发挥。如在学习了《秋姑娘的信》一文以后,小朋友的表演中就加入了许多他们想象出来的东西,就以“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为例,小朋友把信发给小青蛙后,小青蛙把信读出来,等小青蛙到地里去冬眠了,秋姑娘还亲自来探望,看看小青蛙是否真的照她的吩咐做了,如果没有她还要帮他们盖被子。
四、用演调动学生多元智慧的参与
成语的界说以及成语词典的收录标准向来异说纷呈,宽严不一。目前看得到的成语词典,收得少的只有几千条,收得多的可达两万多条。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取从宽的一说。除了大家都公认的成语以外,也酌收了少量由谚俗等其它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以及正向成语转化的固定短语。小学生学习语文,不是重在给他们建构一个语文知识的系统,而是重在培养他们的读写听说能力。我们选收成语,编写成语歌,着眼点是常用不常用,有无积累价值,而不是界定其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
“在低年级就安排儿童学习成语,是不是为时过早?成语多来自书面语,有的还是典故,儿童能理解得了吗?”
诚然,我们编写教材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我们却不可形而上学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实践证明,儿童学习语言,对于某个成语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是一个成语的方方面面都理解了才去运用,而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地加深了对这个成语的理解,逐渐地知道了该怎么运用这个成语。实际上这是一个动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我们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自然要教给他们语言的精华,教给他们长效的、终生有用的东西。而成悟恰恰是汉语言的精华,而且文化含量特高,让他们从小接触这些语文精品,不仅能提高其语文能力,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蕴,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郑板桥有一副对联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语文教学也应该做到“删繁就简”,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有一些树叶,一秋、二秋就落了,唯有“三秋树”上的树叶是不掉的,是耐寒的,是经得起考验的。成语是汉语言的精粹,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汉语言词汇库中的“集成块”,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不正是“三秋树”上未凋的树叶吗?这恰恰是我们应当好好抓住的东西。好几年前,朱家珑同志曾打过这么一个比方:“现在很多家长都在给孩子安排食谱,以便让孩子科学地进食,健康地发育成长。但是给孩子吃什么?怎样吃?吃多少?这里面是大有讲究的。蛋糕香甜可口,孩子大都爱吃。稀饭易于消化,在中国的家庭里大致也是要常吃的。而牛肉之类是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缺点是消化起来慢一些。如果要使你的孩子有强健的体魄,光靠蛋糕、稀饭的营养毕竟不够,还必须补充牛肉这类的高蛋白。所以,我们绝不能因为牛肉之类比较难消化就从孩子的食谱中将其取消,那样做显然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我以为这是颇有见地的。多年来,我们一味强调要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却忽略了开发儿童的潜能,忽略了当今时代儿童知识面扩大、感悟力提高的一面,其结果是造成了我们的孩子语文功底浅薄,文化积淀甚少。这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为了克服这一流弊,我们应当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吸收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像“二月花”那样领导标新,敢为人先,大胆冲破这一人为的禁区。
可不可以等学生进了中学,理解力强了,再去背成语歌呢?我以为这是不可以的。国外学术界有一种“文化剥夺”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的某一特定阶段未能充分发展某一方面的特征,那么这种特定特征在生命的较后的各个阶段常常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种思想在动物和婴儿的行为中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儿童时代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童子功”。如果在他们的记忆高峰阶段被剥夺了必要的记忆刺激,是不是也会产生某些无法补救的损失呢?这就正像《金缕曲》中所说的那样,“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低年级儿童正处在启蒙阶段,识的字很少,没法查成语词典,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成语歌里的成语呢?”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然而只要我们顺应儿童的思维特点,遵循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办法总是有的,而且教学效果也不会差。
我有一个6岁的孙女。有一次她正在画画,我问她:你会画些什么?她说:会画机器猫,画小狗,还会画大自然。我问她:什么是大自然?她说:大自然就是有山、有水,有花,有小鱼……她不是从概念上去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而是用相关的表象来说明她对这个词的理解。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让儿童理解成语的意思,不是要给成语下一个定义,让儿童把定义背下来。儿童理解成语的过程就是在他们的头脑里建立对象的言语形式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因而以具体而形象的事物作为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当是行之有效的。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一、联系课文内容教成语
为了给儿童学习成语提供方便,单元练习里成语歌的内容大都与该单元的课文内容有一些联系。我们教学成语歌就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如本册第8单元有《司马光》一课,该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歌便是:“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我们一看便知,这就是对司马光临危不惧、从容应变的赞颂。帮助学生理解这几个成语,只要联系《司马光》这课的故事情节说一说就可以了。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情况危急,别的小朋友吓坏了,司马光却不害怕,这就叫“临危不惧”。他急中生智,想出了砸缸救人的好主意,并立即行动,这就叫“多谋善断”。他不慌不忙,很能沉得住气,这就叫“从容不迫”。“方寸不乱”,“方寸”就是“心”,“方寸不乱”是说他遇事心里不乱,跟“从容不迫”的意思差不多。
又如,“练习7”的成语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蚂蚁和蝈蝈》中的蝈蝈就是这个样子的。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储备过冬的粮食了。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帮助学生理解这首成语歌,只要联系《蚂蚁和蝈蝈》一课的有关情节说一说,让学生大体上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二、借助生活经验教成语
启发儿童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是理解成语的好办法。如“练习1”的成语歌:“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这几个成语都是描写欢庆、热闹场面的。“申奥”成功那天夜里人们狂欢的场面,儿童仍记忆犹新。教师便可启发学生回忆回忆当时的情景,相机出示成语,解说意思。教师可以问学生:当“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是什么情景?(生答:广场上沸腾了,人们伸出两个指头欢呼着,跳跃着,一次又一次地把鲜花抛向空中。)这就叫“欢声雷动 欣喜若狂”。还有的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这叫做什么呢?(生答:载歌载舞。)广场上的灯都亮了起来,照得广场就跟白天一样,这就叫──(生答:灯火辉煌。)
三、观察相关事物教成语
将儿童带至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讲解,让成语与该成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情景在儿童的头脑里挂起钩来。如教学“练习2”的成语歌“春暖花开/春*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教师就可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把儿童带到公园里,让儿童观察一下园子里的景物,说说看到了什么。教师相机出示成语,让学生结合眼前的景物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可以现场进行教学:春天来了,小朋友观察一下,大自然有哪些变化?(生:风变得暖和了,花儿开了。)天变暖和了,花儿开了,这就叫“春暖花开”。(生:柳树发芽了,地里长出了小草,杏花开了,蜜蜂忙着采蜜……)你看,公园里到处都可能看到春天的景色,这就叫“春*满园”。春天的景色好看不好看?(生:非常好看。)春天的景色很好看,非常美,这就叫“春光明媚”。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热闹呀!春天的气氛多浓呀!这就叫“春意盎然”。
四、凭借语言环境教成语
有一些成语歌,几个成语意思连贯,很像一首四言小诗。教学这样的成语歌,不要孤零零地解释四条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教。要让学生一边读成语歌,一边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像,力求进入成语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去。读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是干巴巴地念四个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读,要一边诵读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力求读出感情来,读出韵味来,有一种美的感受。这么一来,儿童凭借语言环境,就能意会到这四个成语的意思。
如第3单元的成语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教。四个成语,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表达了一个中心:抱定一个宗旨,只要坚持不懈,顽强不息地干下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教学时,教师可联系《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帮助儿童理解成语歌的大致意思。(关于“愚公移山”,教师可以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让学生把它当作一首四言小诗来诵读。要读得铿锵有力,要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读出来。成语歌的意思明白了,四个成语也就自然理解了。
从传统的语文教学到近期的语文课改,朗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朗读教学的“时尚”,教学中忽略学生情感,形式上“喧宾夺主”,方式上“放任自流”,既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又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有口无心式的“假朗读”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一些教师不做任何指导就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结果学生是毫无生气、不动脑筋地在读。虽然课堂上出现了“书声琅琅”的喜人景象,但学生的内心缺少与文本、与作者、与生活进行交流对话的体验,其朗读也就变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问题二:蜻蜓点水式的“浅朗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上许多教师总担心学生学不会、听不懂,因而过分偏重“讲”和“问”,却忽视了学生的“读”。如课堂上预习性的朗读,学生要读准生字新词,还要读通课文,一些教师还没等学生全部读完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我们常常听到“把感情送到课文里读一读”、“你还差那么一点点味儿”等时髦的新课改教学用语,表面上是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把学习的自还给了学生,殊不知这种流于形式的“浅”朗读,学生在没有读通、读懂、读透的前提下,哪会有“质”的飞跃呢?
问题三:矫情做作式的“伪朗读”
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较差,一些教师常常是煞费苦心地把课文肢解成单个的字或词,然后对学生进行声音高低、停顿长短、重音把握、语气处理等技法方面的讲解。还有的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轻)些,把某些句子读得快些(慢些)。其实,朗读指导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技术问题,实则在其“神”。尽管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感受演化为纯技巧的朗读,但脱离情感体验的朗读,学生只会云里雾里,依样画葫芦。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只求“形似”而不求“神似”的用力模仿,只会让人感觉到拿腔捏调、矫情做作。
问题四:雁过无痕式的“空朗读”
周一贯老师认为:“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追求面面俱到、普降细雨,其结果就会面面不到。”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选择“读点”时,对非重点部分不能做到“忍痛割爱”,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其实,朗读应该融理解、感悟、生发、渲染于一体,而我们的课堂上,常见的情景是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把×××语气读出来”,如此隔靴搔痒的引导,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使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殊不知: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就越不明确。
二、策略思考
策略一:让朗读成为快乐感悟的大擂台
朗读是一种视觉、发音器、听觉思维与书面语言结合的过程。低年级学生表现欲比较强,自控能力差,这一心理特点决定着他们对朗读的注意与兴趣,缺乏持久性与稳定性。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一字字、一句句真真切切地感悟语言文字,体会语文所特有的丰富情感和无限韵味。
如在教学课文《冰花》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课件给好奇的学生观赏了不同形状的冰花。学生对冰花有了充分的了解,此时进行朗读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我在引导学生朗读比喻句“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时是这样做的: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它像宽大的树叶。
师:(插话)“宽大”读得好,让人感到树叶大和美。
生:(读)像柔嫩的小草。
师:(插话)“柔嫩”再读轻读慢些,小草柔柔的、嫩嫩的,会更舒服。要这样读:“像柔嫩的小草”。
生:(读)像丰满的牡丹。
师:(插话)如此娇艳美丽的牡丹就跟我们刚才看到的一模一样……
通过这一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不失时机的插话,正是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之中,教学生读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当然,这种插话我们不能演变成时时的“打断”。
策略二:让朗读成为放飞想象的魔术盒
想象和朗读是密不可分的,朗读能让课文内容与学生想象的意象达成一致,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在含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们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其实,我们汉语的每一个词汇都是有生命的,低年级孩子对于词语的感彩比较模糊,其敏感性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培养起来。
《蚂蚁和蝈蝈》一课中“自由自在”这个词语,低年级的孩子在没学习之前,不太明白其所包含的感彩。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引起感情共鸣的:
师:书上也有一个词语是写蝈蝈的,读一读,找一找。
生:自由自在。
师:看到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生:有的唱歌,有的睡觉,有的跳舞。
师:它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快乐吗?
生:快乐!
师:舒服吗?
生:舒服!
师:我们来读一读。
生1:(快乐地)自由自在。
生2:(享受状)自由自在。
师:是啊,蚂蚁在搬粮食,它们自由自在,多会享福啊。
(再指名读,学生摇头晃耳,很是陶醉。)
师:嗯,它们很快乐,还会干什么?
生:(纷纷举手)睡觉、做游戏、唱歌、跳舞、拉小提琴、吃冰棍、打篮球、爬树……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发挥,在理解“自由自在”的同时,朗读教学也由表层向纵深递进。是啊,只有学生心中有了“词的音响”,才能弹奏出“句篇的动人乐章”。
策略三:让朗读成为情境表达的竞技场
朗读是口头语言艺术,又是一门学问,正确的朗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学生朗读没有一定的节奏,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常常容易产生一字一顿、无停顿、不会控制音量,唱读等现象。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和低水平的重复上,应让学生弄清作品中强、弱、浓、淡的思想感情,学生才能体会到语文的“形”,真正触摸到语文的“情”和“神”。
教学《咏华山》“啊!华山真高哇!”这句时,教师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
师:请小朋友自由练读这两句话,试试看?
(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试着朗读,让人感受到华山真得很高。
师:谁能读得比他还要好?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华山真高啊!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体会一下华山的高。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亲眼看到了这雄伟美丽的华山景色。如果此时你也在华山上,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会做动作的还可以做做动作。
生:(边做动作边说)啊,真是太美了!
生:华山真高啊!
师:是啊,华山的风景多美啊,小朋友读着读着,就不由得发出了赞叹,有的还做着动作,这就是“情不自禁”。
师:咱们一起“情不自禁”地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只有让学生进入情境,学生才能真正体会语言的意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把课文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达到了理解、情感与朗读的自然融合,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而且更读得生动、自然。形神俱备的朗读是最美妙的,我们都应为追求这美妙的境界而努力!
策略四:让朗读成为积累运用的练兵场
低年级学生学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他们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因此,有感情地朗读对孩子们来说很难。为此,我们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让学生有读的目标,唤醒读的意识;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朗读要求;其次,同一朗读对象,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有不同要求,直至最后达到目标。朗读教学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模式,力求面面俱到,应确定恰当的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实现“效益最大化”。
如在教学二年级《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朗读的:
1.扫读——先让学生扫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再把这些生字多读几遍;
2.抽读——指导学生将课文中带生字的长句子读通顺;
3.整读——即学生进行整篇课文的朗读,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4.竞读——指名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读的段落,让学生进行评价谁读得好,为什么?
5.美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出蝴蝶谷的“美”。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备课手册》中配备了一张电脑光盘,它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挥了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融为一体的优势,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眼看、耳听、手脑并用,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阅读,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特别是电脑动画的运用,更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动画有着一份特殊的爱好,看起动画片来,个个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如果在课堂上也能看到动画,特别是看到把课文内容也变成动画片,毫无疑问,每个学生都会被牢牢吸引过来,自觉自主地投入学习。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教具大多是静止的,如板书、挂图、生字卡片、幻灯片等,那么电脑动画这一动态事物的出现,势必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教师要的就是让学生上课能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动画这一手段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更好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动画演示文字书写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识字书写
就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言,其具体形象思维往往占主导因素,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教学教授学生汉字笔画,帮助他们分析汉字结构,动画演示运笔顺序和方式的示范,把教学中学生难以观察清楚的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书写过程直接清晰地再现,以此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教师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汉字笔画、结构等特点,让他们便于记忆摹仿。通常来说,对于那些一般生字,学生自己可以分析字形、理解字意:当他们遇到难于书写或不易理解的汉字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化困难为容易,使学生学会正确识字书写。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对比
显示。例如,奶、姥、机等合体字,部首是紫色的、偏旁是红色的,色彩鲜明的文字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同时也突出了汉字的偏旁和部首。小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很快学会利用汉字部件来记忆合体字而不是毫无规律地无意识记忆,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大大简化了小学生识字的心理认知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按笔画写字时,可以在屏幕上先呈现出田字格,然后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并且根据需要随时控制书写的速度。同时学生跟着屏幕的显示逐笔进行描红。这样学生既能清楚地临摹,又能写得较整齐规范。
二、动画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在教师讲授拼音字母的时候通常在教材上配以情境图片,用于帮助教师进行字母教学。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情境图,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即兴说话,以此引出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课本上的那些情境画面是静止的,不能完全让学生进入情境。于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情境图制作成为一个个生动的动画片段。例如,笔者在进行i、u、n这一课的情境动画时是这样设计的:伴随着轻松明快的音乐,慢慢展现出一条小河的画面,有一对小蚂蚁站在岸边要过河,但是他们不会游泳,看起来非常地着急,那么他们有什么办法呢?就在这时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慢慢地游过来,非常热心地把小蚂蚁们背过河去了。旁边的小鱼儿看见了,现出笑容。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些字母的发音,学习起来也感到非常的轻松,兴致很高。使用动画技术,教授学生拼读规律 ,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中,要求学生准确地拼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忘记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字母读音与表音图片相结合),通过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迁移。例如,教师可以将“P”的发音同“乌龟爬坡”的“坡”联系在一起,借以突破拼读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拼音的时候,不同的方言会成为学习拼音过程中的障碍,因此说如何克服方言影响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制作口腔发音动画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动画过程,正确地依照发音部位及发音方式进行反复的练习和矫正,就能够轻松地掌握发音要领,突破发音难关。教师讲授声母和韵母拼读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动画进行演示,帮助学生通过拼读关。首先要求学生学习声韵相拼的方法,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动画:有两只小猴子正在推木箱,箱子上分别书写着声母和韵母,左边的推声母,速度很快,右边的推韵母,速度很慢,之后字幕显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揭示出声韵母的拼读规则。
三、辅助课文教学,发挥多种功能
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中有不少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如《蘑菇该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这儿真好》《蚂蚁和蝈蝈》《小松鼠和花生果》等,光盘中都配有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来辅助课文教学。在初读课文时,完整播放一遍动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全文,弄懂题意;在深入理解课文时,可以通过一个个片断,有重点的播放,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在指导朗读和背诵时,有意识地使动画演示与课文朗读同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目的、不同形式地使用动画,可谓一举多得。如教学《世界多美呀》这样情、境结合的课文,利用动画,不仅能发挥以上作用,还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以动画为一定的形象依托,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写话训练。
结语:
把有趣的动画搬进小学语文课堂,通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活跃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课改对我们是机遇,更是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发展中的
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只要我们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