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大全11篇

时间:2022-07-10 12:59:2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

篇(1)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国家五部委关于紧缺人才报告指出:计算机人才需求年增百万;中国经济网通过市场调查,指出2010年计算机人才需求旺盛,在十大热门需求行业中排在首位;同时每年高校近40万计算机类毕业生,在600多万毕业生中所占比例不低。在“供需两旺”的状况下,却出现“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企业有岗无人”的局面。尤其是高职类计算机毕业生,就业的对口率方面不尽如意。

二、“无业可就,企业有岗无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有一定距

离。很多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的压缩饼干或若干年不变,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企业需求。(2)计算机师资素质有待提高。很多计算机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或实践动手能力,在授课时局限于对教材的讲解,与实际工作场境有较大距离,很难培养出与企业接轨的人才。(3)教学资源远远落后于行业的发展。新的技术、新的信息在计算机行业发展迅速,而要使之形成教材等教学资源,通过经历编者自己消化、教材编写申请、编写、发行等漫长的过程,常常落后几年时间。(4)学生能得到来源于企业实际实践项目训练的机会少。(5)企业人力资源低成本思想影响着无工作经验学生的就业。很多企业愿意从社会招聘有工作经验的计算机人才,而不愿花一定时间、人力、物力培养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三、解决问题思路

(1)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现在很多学校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如 “订单培养”、“2.0+0.5+0.5”、“模块式工学交替”、“半工半读”、“2+1”、“工作室制”等适应各专业特点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中“2+1”模式,学生在校学习2年,第3学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2)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式的构建应坚持课程设置服务于培养目标、坚持体现职业教育特征以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原则,并且依照上述原则将课程按照综合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进行重新整合。正确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精减优化专业课的设置,作好各专业课内容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交叉重复。(3)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抓好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高职教学特色的重要保证,更是抓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配备先进典型、完整齐备的实习、实验设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技术先进的大型生产企业,建立稳固、实用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缩短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很快掌握计算机技能。(4)以“双师型”教师为骨干,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前提。对计算机专业来讲,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要“能文能武”。对“理论型”教师来讲,要到实践中去摸爬滚打,尽快提高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并可获取第一手案例资料,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对“技能型”教师来讲,要尽快掌握教学特点和规律,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技能和经验。教学团队必须是专兼结合的团队。要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实习实训老师,要保证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有企业专家参与。要有较好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立企业专家资源库,随时补充企业、行业专家能手。要不断加强高职理念的学习。国外很多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有非常成熟的体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双元制,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要注重师德的弘扬。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一名教师只有具有高尚的品质,其一言一行才能被学生认可,才能感染、影响学生;也只有具有高尚的品质,才能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积极教改。

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整个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以科学手段进行调研,职业资格研究方法进行课程开发,以及行动导向的教学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篇(2)

计算机专业求职自荐信1

尊敬的领导:您好!

我是北京市__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应届生,感谢您能在百忙中翻阅我的自荐信.

经过三年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习,我能熟练的掌握:office常用办公软件、Photoshop、Dream weaver、windows service、精通Flash、VB、3ds ma_、AutoCAD,并能很好的应用.

三年的中专校园和社会实践生活使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开拓创新,为实现自身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期间我曾多次获过校级和北京市奖学金、职业风采大赛、优秀团干等奖项.我在本班担任过礼仪委和团宣传委员,积极配合老师和班干部的工作,并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肯定.因此我们班今年在开学典礼上获得了进步班集体.

在校期间,我参加过多次社会实践活动,并曾在美廉美超市做过促销员工作.一个月的实践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也让我学会了怎样与同事很好的相处.正因为此,使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很好的与同事相处,而且更加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我期望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快速积累最基础的工作经验.我坚信,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未来的事业更要靠自己去探索和拼搏.请您相信我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如果能得到您的欣赏,我将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您的信任.谢谢.

我很希望能进入贵公司,并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计算机专业求职自荐信2

尊敬的先生/小姐:

您好!

我是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明年7月我将顺利毕业并获得工程学士学位。获知贵公司正在招聘人才,我自信我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情况会有助于我来应聘这些职位。

我凭借自身扎实的基础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经过几年不断的学习,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努力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积分为200分,在整个学院名列前茅,并于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 ,为今后外语和计算机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专业外语上,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有较强的翻译能力。在业余时间,相继学习了WINDOWS98/NT,C语言、FORTRAN语言及、AUTOCADR14、CAM、WORD、PHOTOSHOP5.0、ME等应用软件,同时具有较强的硬件基础。工业PC机编程能力强,能设计PC机程序控制系统,熟悉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在专业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我的各门专业课大部分过了90分,对机电液一体化设计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动力传动系统及控制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望贵公司领导相信,我有决心,也有能力把领导交给的工作做好。

我有较好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于今年通过国家的软件资格水平的程序员考试 !我能熟练的进行Windows _p/server20x_操作,能独立建网站和网络,对linux_各种应用操作和建网,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安装操作维护,能独立解决软硬件故障,维持公司局域网正常运转.并能使用C,asp ,vfp,vb等语言编程。对网络技术也了解,参加今年的11月份网络工程师考试 。另外我还能用Photoshop网页三剑客会声会音等软件进行相关工作。

我的英语水平也很突出,在二年级通过了国家四级考试 ,在三年级获得六级成绩单。能够用英语进行翻译与写作,并能进行简单口语交流!

我很希望能加盟贵公司,发挥我的潜力。十分期待贵公司的面谈!

此致

敬礼!

计算机专业求职自荐信3

尊敬的领导:

您好!

辛苦了!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这封自荐信!在外打拼三年的我,久闻贵公司是一家相当有实力有前景的公司,对员工要求严格,正在招聘人才加盟,于是,本人写此自荐信,诚挚的希望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本人于20__年毕业于__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系,计算机_级_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能熟练运用WORD、E_CEL等OFFICE软件,会简单的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制作音乐光盘。

本人曾从事过QC,QA,经理助理,业务员,销售代表等工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也获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和好评。

因此,本人自信可以胜任贵公司要求的职位,希望您可以用你的慧眼开发我的潜能,我会用我的潜能创造共同的利益,我虔诚的希望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为公司的发展竭力!

此致

敬礼!

篇(3)

专业对口机会难寻

计算机专业是热门专业,但这个热门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却在暑期打工路上屡屡遭遇坎坷。

“暑期工作难找么?”面对记者提问,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李育辉说:“要找到一份暑期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很困难。只要你肯去找,不挑工作,可选择的打工机会是很多的。”

“工作并不难找,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找到了。现在中介和网上的招聘信息都很多。”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的王天舟也告诉记者。

显然,在校大学生想要在暑期出去打工并不十分困难,但要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就难了。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被调查大学生没有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大部分人仍在从事着家教(41%)、促销员(18%)、服务员(29%)等传统工作。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系学生张婧暑期打工的二十几位同学当中,只有一个找到了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同时,调查也显示,未来就业的压力使得“积累经验,为成功就业增加筹码”成为在校大学生暑期打工的最主要目的。

“找工作就是为了积累经验,能挣到钱当然好,挣不着也无所谓。毕竟将来就业走入社会后经验更重要,现在暑期找工作就是为将来做准备。”王天舟说。张婧也表示:“我打工的目的就是在就业之前先接触一下社会,起码要对社会先有个认识,不然就业以后会不适应。”

有了这样的目的,大部分学生在寻找打工机会时都瞄准了与计算机相关的IT企业。“我曾经往11家IT企业投过求职简历,并自己去过其中的几家,但都没能成功。”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小江说,“这些企业都说不需要短期工。我想这也是大部分人没找到与我们专业对口单位的原因吧。”

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几乎不接收一些大二、大三的学生来金山暑期实习或是打工,主要是担心这些学生会牵扯相关部门或员工的精力。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有很大工作压力。即使我们把学生安排下去了,但哪个部门或员工愿意在承受压力下,还留出精力带他们呢?”金山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刘伟说。

用友人力资源总监黄治民也表示:“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它不愿意接受暑期实习生更多的是基于短期利益考虑。暑期实习的大学生只来一两个月,一般第一个月开始熟悉,第二个月熟悉差不多的时候又要走了。这对企业来说是不利的。”

另外,获取信息渠道窄也是影响计算机专业在校大学生找不到打工机会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56%的大学生是通过亲属或朋友介绍获得打工机会的。“自己找工作就像大海捞针,实在不好找。”王天舟说,“我们本身就与社会接触少,信息量不大,难以接触到其他更多的信息渠道。”

实际与预期有差距

事实上,就算找到了与专业对口的打工机会,这些大学生也并不感到轻松,实际工作与他们的预期相差甚远。

“在工作的时候,感觉别的同事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好象总觉得我什么都不行,感觉很不自在。有时候向他们请教问题,他们也显得很不耐烦。”有接受访谈的大学生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打工经历,“可能因为自己不是正式员工,同事觉得我没能力,把我看成一种负担吧。他们的态度让我感到很紧张,越紧张工作就越做不好。”

“进到企业,你得去学习从来没面对过的东西。我觉得观察就是一个提高自身学习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很好方式,但因为工作忙,我基本没有时间来观察和学习。”南京理工大学的小赵说。

除此之外,由于是短期打工,工作辛苦、赚钱少是普遍现象,但多数人并不太在意。

“我倒是找到了做网页的工作,偶尔还会写些程序,但工作内容杂乱繁重,有干不完的活儿在那儿等着你。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廉价的劳动机器。”小赵说,“而且公司里的人不容易接触,让我感觉很不舒服。”但她告诉记者一点都不后悔,在企业打工一个多月,懂得了很多道理,也改掉了过去任性、拖拉等不良习惯。

山东大学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小钱,去年暑期已经在某IT企业打了一个多月的工。由于有了以前的工作经验,今年暑期他很容易就在一家网站找到了兼职,做网页编辑。她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难怪用人单位都喜欢要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有经验就可以快速地适应工作。虽然打工时很累,工作环境也会给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直接影响到自身能力的锻炼与发挥,但只要能坚持下去,不断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将来一定能很快适应工作,也不用再为就业发愁了。”

呼唤校园职介

在采访中,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在校大学生普遍反映,他们暑期外出求职都很盲目,不知道在哪儿能找到与专业对口些的工作。找到的工作也多是亲属朋友的推荐,真正通过自己努力或学校、正规中介机构介绍的很少。调查也发现,目前在北京等高校集中的城市里没有任何一家专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求职服务的中介机构,各大学校园海报栏里的广告所招聘的80%以上都是家教等传统岗位,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打工需求。加之这些在校大学生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也屡屡发生。

篇(4)

关键词:计算机;就业能力;途径

Key words: computer;employment ability;way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211-02

0 引言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56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不能够胜任市场中各用人单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匹配度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当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主要侧重于学校(就业服务、专业设置)、社会(就业环境)、学生(综合能力、就业观念)等几个维度对就业能力原因和对策分析,而针对某一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就业为导向,采取SWOT分析计算机专业的就业能力,提出计算机专业就业能力提升的各项措施,有利于减少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完善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促进本专业招生质量的提高,以及为其他信息学科专业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1 SWOT分析计算机专业就业能力

研究对象:面向学院2016届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发放问卷101份,收回101份。其中男生为76%,女生为24%,其就业状态为升学10.4%,签约28.1%,正在实习19.8%,未就业41.7%。运用管理学SWOT分析方法,在SWOT分析法中,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aunity)、威胁(Threat)。[1]通过SWOT分析问卷,正确认识计算机专业就业能力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就业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从而研究提升计算机专业就业能力的方法和措施,其SWOT分析计算机专业就业能力模型见图1。

1.1 优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岗位数量日趋增加,2015年学院计算机岗位供需比4.6:1。62.8%的学生通过校园招聘会获得第一份工作,53.1%的学生就业优势是社会工作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76%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有利于自身就业。IT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业之中,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2]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较其他专业有明显的专业优势。

1.2 劣势 59.2%的学生在就业中最欠缺的能力是实践能力和相关工作经验,24.6%的学生认为是专业知识技能。55.17%的用人单位最看重计算机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56.7%用人单位反馈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加强动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85.3%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工科女生就业困难,工科女生在就业选择中存在局限性,部分企业对工科女生存在一定的差别待遇。

1.3 机会 72.4%的用人单位通过到岗实习来招聘毕业生,并愿意给学生实习机会,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培训学生,完成项目。学生只要通过在单位实习3个月,考核合格就可以签订三方协议。另外,云南省制定了《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政策》和云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走出去”就业创业机制,“互联网+”有利于计算机专业就业创业。

1.4 威胁 计算机专业学生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就业薪酬与学生个人能力关系密切。通信、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部分学生通过培训和公司实习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减少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

2 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2.1 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和实践

①以计算机专业相关学科竞赛为契机,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计算机相关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大赛、ACM蓝桥杯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为其就业增加砝码。

②精准化拓展就业市场,以院企合作形式搭建实习平台。

认真梳理和汇总计算机专业的高质量用人单位,建立标杆性用人单位信息库,定期到用人单位回访,并积极寻求与用人单位开展院企合作,签订实习协议和“订单式”培养计划,实现学院与企业零距离接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可以通过到用人单位实习来完成,促使学生尽早适应用人单位工作环境,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2.2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基于计算机专业及互联网行业特点构建覆盖学生生涯认知期、职业规划期、实践体验期、实战培训期四个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一年级重点进行职业基础知识教育,二年级开展自我认识教育和社会知识拓展教育,三、四年级开展择业与创业教育,并指导其适应职业和适应社会。[2]同时邀请互联网行业的专家或HR,优秀校友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行业职业生涯规划、深刻解读互联网行业、讲解求职策略;举办求职面试工作坊,新老生“求经问道,职引未来”经验分享交流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3 依托项目研究精细化就业帮扶,提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能力

以项目研究的形式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优先推荐的“个性化”辅导。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项目,依托贫困生社团,通过科研能力培养计划弥补计算机专业低年级科研能力低的现实,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PPT制作大赛、励志演讲比赛、模拟招聘大赛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针对计算机专业女生实施“就业质量提升计划”,有针对性进行全程化干预指导,采用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帮助其正确认识自身和职业的匹配度,克服职业困惑,并主动联系工科女生比较适合的单位,为工科女生提供更多、更适合的就业机会。

2.4 紧密结合“互联网+”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计算机专业紧密结合,发挥其专业优势,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针对低年级学生,通过学科、职业生涯规划讲座,邀请校友、创新创业典型进校交流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介绍创业优惠政策,解答创新创业疑惑,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勇气,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积极创新创业;针对高年级学生,依托创新创业计划大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赛、“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等,孵化创新创业团队与创业项目,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创业实践。

3 结语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在实践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其就业能力进行剖析,找出计算机专业学生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差距,从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创新创业教育等四个措施入手,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计算机专业知识与英语相结合的复合型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的工具,其具有专业性、客观性、实义性等特点。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该课程的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传统英语式的课程教材,对此,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如何在特定的课时内,把握教学目的,将英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量的现代计算机专业词汇,能熟练地看懂计算机屏幕信息的英文提示、菜单、帮助文件及出错信息,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本专业资料,能翻译计算机的软硬件手册、资料和说明书,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是值得我们专业任课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2 计算机专业英语实践教学现状

在高职教育办学过程中,旧的办学模式、以及实践技能环节特色的缺失,使一些高职毕业生并未达到职业教育所谓具有高学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1 课程教材滞后,内容重理论轻应用,缺少适合高职教育的实习指导书及课程设计资料

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在使用所谓的“高职高专教材”,但普遍的情况是,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基本上是由本科教材改编而来的,无论是从教材的知识体系,还是内容结构上,与普通的本科教材没有本质区别,对于一些专业词汇运用、新技术并未及时补充,没有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易理解、重实践、可应用的特点。此外,各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实践教学依然采取了传统英语的教学模式,脱离了实际训练,不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技能和应用,达不到应有的实训效果,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得不到强化。

2.2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针对性不强

现有的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模式仍是偏重理论讲授,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实践环节更是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实践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目标上,还只是注意到与理论教学的简单对应,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2.3 任课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实践知识

任课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是各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对一些计算机专业英语实践知识并不了解,甚至可能有些任课教师连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词汇的含义都搞不懂,更有甚者直接是英语专业的教师任教。使得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仍然偏重于英语单词和短语的记忆,甚至有的教师直接把计算机专业英语当成一门纯理论课来对待,只热衷于讲授教材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忽略了计算机专业英语原有英语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结合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职业技术教育特点。

3 计算机专业英语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措施

3.1 具有高职特色且适用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编纂与使用

计算机专业英语已成为参加国内、国际IT认证考试的必备工具之一,同时它还关系到能否及时、有效地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动向。因此,教材编写首先,必须具备对学科的准确把握能力,能够将教材建设与学科前言的发展相结合。其次,编写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把握教材建设的核心,建立内容、方法和形式三者之间的有效关联,并能把握教材与教学环境的配合问题。第三,编写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同时,在教材中应将英语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做到完美的结合,突出高职教育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3.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1)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理论课程的课内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如通过参观、演示、场景模拟以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络视频等形式)来实现,达到训练IT英语职业技能的目的。

(2)注重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通过校内系列实验室、语音室来完成。实践教学各环节除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包括与专业技能相关的一般能力(如收集和处理现代信息的管理能力、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组织的能力等)的训练。

(3)将计算机专业英语技能培养内容按照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分解为递进的多个教学项目,以教学项目为基本的教学单元,以技能培养的具体行动为执行方式,配置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过程,最终完成技能培训任务。

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程,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学校应以产教结合为桥梁,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不断增大力度。

(1)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参加专业英语培训、进修;(2)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英语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等。

4 结论

计算机专业英语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尽管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距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否则培养出的学生可能会眼高手低,达不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标准。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教学改革后的实践环节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让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真正成为面向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二、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思考

1.与市场接轨,加强校企合作第一,高职院校必须及时更新教材,使之与市场需求同步;第二,高职院校必须大胆走出去,与用人单位共同研讨培养机制和教学方案,还要借助企业的平台进行教学,或者培训教师的技能;第三,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基地,建立健全实习制度,由企业提供正在进行的项目作为学生实训内容,学生与带队教师组成开发团队,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双方共同完成项目任务,不仅学生能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有更多机会接触生产一线的技术,而且能大幅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教师要针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融为一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树立独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采用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创造激励教师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条件。如承接各种计算机开发项目,把实验项目向生产实际转移等。此外,高职院校还应把教师的实践能力作为职称评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一项重要指标,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认证考试,获得证书,打造既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又具有一定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实现教、学、做、用的统一。

4.顺应时代变革,改革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应改革考试模式,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主的全程考试模式,即把考试成绩分为理论考试、上机考试和平时考核三个部分,并根据时展的需要,逐步提高上机考试和平时考核的比重。通过上述三种考核模式,能正确评价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5.加强就业指导,建立职业规划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把就业指导课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使得学生不能较早地做好职业规划。没有职业规划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就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所以高职院校应较早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职业规划,让学生考虑长远的职业发展。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从基层做起,踏实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方向,通过不断积累,逐渐成长为高端人才。

篇(7)

提高我国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有着两个特点,分别是起步早、发展较快。由于我国相关政策的颁布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实践教学对于中职教育来讲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使得学生要学会实际操作,学会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现今也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和中职教育的规模进行协调同步的发展,这也是造成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弱。文章从三方面来进行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思考这一课题的探究。

1对现今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特点进行相关的分析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一般都是进行对“计算机理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讲,它的职业教育特征非常明显,它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且它的宗旨是培养出设计、维护、管理、服务等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主,然后给企事业单位进行熟练计算机操作和拥有较强维护以及设计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还有给企事业单位进行能够在特定的经济社会、行业经济情况下进行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人才培养。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里面,其课程设置在计算机实践操作方面较为侧重,并且要求学生在计算机运用技能的基础上开设和网络工作领域或者行业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具体来讲就是在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让这两者成为学生能够掌握的一门工具,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这个工具实现对各行业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和维护能力以及技能的提高,以及最终实现学生在各个行业环境下都能够胜任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应用,实现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在社会上发展。

2对中职计算机教师能力中相关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具有两个特点,即复合型、应用型,这使得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具备相应的较高能力。现对中职计算机教师能力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如下:(1)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拥有专业的知识能力。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要和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的特点即应用型和复合型这两个特点进行相互的结合。对于合格的中职计算机教师来讲其要具备的条件有很多,比如要有着坚实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和网络专业知识功底,还有要有着丰富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及经验。现今,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因此,这些的毕业生就会缺乏具体的社会实践工作经验,所以,当他们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就不能够深入、透彻的讲述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以及传授计算机操作技能,也不能够掌握了解新计算机以及网络产品,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够真正的掌握计算机知识,从而使得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还有就是这样能够培养出过时的毕业生,从而产生用人单位用人较少的情况。所以,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讲,一定要将自己不断的进行知识的充实,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知识,积极的了解计算机行业的新动态以及新行情,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教师还要不断地加强自学能力,不断地对新课程进行钻研,这样就能够使得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满足现代教学需要。(2)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拥有综合素质的能力。中职的教育对“职业”教育很注重,它主要是培养“职业人”,不是“教育家”。因此,要教师不仅仅要拥有职业能力,还要有综合素质的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地对中职计算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定位以及职业实践、职业道德、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等文化素质进行教育加强。要帮助学生拥有“能力本位”的思想观念,学会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转变,将“被动”学习的学习态度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进行听课的时候,要以课堂知识为主要的,然后利用其余的实践通过其他的学习途径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对待社会工作和计算机行业的工作环境。(3)中职教师要拥有职业教育的能力。现今,较多的教师他们都有着较为模糊的教育观念,这就使得在职业人才培养上其研究途径较少,使得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依旧落后。一些教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采用的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和一张嘴的方式,这就使得在讲课的时候对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忽略,使得不利于学会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使得现代教育方法和教学方法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3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能力提高进行相关的方法解决

通过以上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要求分析以及结合现今职业院校的情况,现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能力提高提出以下四种方法,具体如下:(1)不断地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加强“双师素质”建设。其“双师素质”具体是指首先有两年以上的在基层生产、建设和服务管理等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帮助本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指导,然后是指有讲师以上的教师支撑,最后是指主持过两项或者以上的项目研究,其研究的成果已经在社会的事业单位进行应用。进行“双素质”建设的加强,主要分为两方面。对于学校来将,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可以通过邀请一些在计算机、管理、网络等方面的专家来为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还可以通过将教师送至企业单位等(和计算机专业相关的都可以)来帮助教师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这样能够使得教师在为学生讲课的时候结合自身案例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对于教师来讲,教师要不断地对自身学习进行加强。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更是如此,还要考取对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的相关从业资格证书,这样能够使得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强。(2)进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其变革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点:基础以能力为主,导向以就业为主,重心是学生能够学习掌握职业技能。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采用“任务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来帮助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建立,还有要积极的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实验室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将实践运用于里面,帮助学生经验的积累。(3)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行不断地提高。教师进行科研是现今区别以往教师的明显特征。教师要不断进行教育型转变,这样才能够接受经济时代的挑战,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如果具有科研的能力,那么教师将其运用到教学中,然后进行分析和研究,那么就会找到最好的办法进行解决。还有就是教师进行科研,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地总结积累的经验,不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帮助教学的更好发展。(4)对教师职业素质教育进行加强。中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包含知识和技能,还有对学会恰当职业道德以及文化素质能力的培养。现今,企业都对就业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讲课时注意和校外的大量案例进行结合,以此来使得学生对职业品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还有就是要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组织能力等进行不断地提高,这也是教师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就要通晓商务礼仪、企业文化等知识,这样才能够在讲课时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4结尾

文章通过三方面对其课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对中职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进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中职院校的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各中职院校要不断地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孔线丽.职中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实效之比较[J].考试周刊,2007,04.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计算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自1998年开始试点,计算机专业是职业院校最先发展起来的专业,在2004年前后计算机专业的招生人数达到顶峰,在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万人,是我省高职院校公认的大专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到社会上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从总体来看,社会上计算机类人才缺口很大,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8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50万人(其中高级人才10万人,中级人才25万人,初级人才15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

两者形成了矛盾,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不能适应计算机行业的需求,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方面与计算机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2003、2004年我们通过对我院1998、1999、2000、2001级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反馈信息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学校学了很多的知识,但到了社会上什么也做不了,到用人单位应聘,学生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材料,没有工作经验,现场测试什么也不会做”。问题出在哪里?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学生的信息反馈,我们发现计算机行业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项目开发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围绕这一问题我们举办了多次专题讨论会,分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知识结构上的不合理。

(2)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比较扎实,按理说也应当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但是不少用人单位反映,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虽然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许多毕业生存在着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等问题。

(3) 通过企业调查发现,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另外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特征不明显,因而缺乏竞争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真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 现行的教学计划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开设的课程多而且杂,大部分课程是一些“老”课程,知识过于陈旧。

(2) 教学方法也存在着问题,多数课程采用的是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课后学生上机练习,虽然也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特别是在实践的内容和实践的方法上,过多强调的是书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3) 用人单位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项目开发能力的技术应用型的人才,而我们的教学过程缺少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项目开发的实践环节,导致我们的学生既没有实践经验也没有项目开发的能力。

(4) 理论课和实践课分配不合理。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都在强调要注重实践、实训课的开设,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实践、实训课程的设置方面缺少科学性,只是把理论课程与实践、实训的课程简单的划定一个比例,

有些课程甚至统一规定理论授课和实践课各占一半。这样的分配原则是不合理的,因此所取得的实践、实训效果不会明显。

2职业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在这里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等,教学改革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对衡量一个教师的评价标准也由单一的教学能力水平转变成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要评价教师的应用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每一个教师都会受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的应变能力:计算机应用技术变化很快,开设的课程的内容也要不断更新,教师应不断吸收新东西,最好能把专业理论与当前的最新的应用技术结合起来。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能结合所教授的课程,系统学习,并亲自体验和参与项目开发和应用的全过程。

(2) 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必须要了解所教课程目前的应用和进展情况,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讲课过程中尽量多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所学内容具有的实际应用价值,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最终达到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自身学术水平要较高,而且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项目实践和开发经验。

(3) 教师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课程设计方面,根据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逐步减少以单一知识学习为目标的传统课程,逐步加强以岗位目标为特征的综合课程。以单纯理论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转化为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的新的授课方式。在教材的组织形式上也要逐步完成以内容体系相对独立的理论教材向综合性的面向工作岗位的过程化的教材转变。

3以项目教学为突破口,推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我们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过程中,以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深化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在改革的初期,根据我系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我们的教师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因为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也没有项目开发的工作经验。2005年6月我系选拔了8名系里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北京、深圳、济南等有影响的大公司和培训机构学习和实践锻炼,参训的老师不仅学习知识,而且直接参与公司的项目开发,在项目开发中得到实践锻炼,如王德才、张成霞两位教师到深圳一家大型影视制作公司实践一个半月,他们参与了公司很多项目的制作,并且帮助公司策划完成了一些项目,得到了公司的高度平价。通过培训我们为实施“项目化教学”做好了师资方面的准备。

2005年9月开始,我们面向2003级学生实施分方向培养和“项目化教学”的试点。将2003级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三个方向:动态网站设计方向、影视多媒体方向、多媒体技术应用方向。

3.1动态网站设计方向

该方向涉及的内容有C# 程序设计语言与基于C# 的.net framework程序设计、网站设计,在内容的讲授上紧紧围绕项目的开发需要,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用到哪些知识就讲哪些知识,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该方向的学生先后开发的项目有购物网站的开发,网络搜索引擎网站的开发,网上电子交易系统与数据库系统开发等。我们要求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完成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并且拿出自己成功的作品,项目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项目完成的情况确定学生的成绩。

3.2影视多媒体方向

多媒体技术方向的学期教学计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前10周划分学科进行能力培养,这些课程大部分是已经在前面开设过的课程,主要是强化各门课的应用能力。课程包括Photoshop、Flash、Premiere、AE和3D等;后7周实行项目化开发培养,主要分为3个大项目:二维动画项目开发、三维动画项目开发和影视动画项目整合开发。

影视多媒体方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搜集影视动画、多媒体制作行业的典型项目案例,给同学们分析讲解,不求多但求精。要求学生必须高标准的完成,不要求以会做为目的,而是必须熟练地完成最终效果。通过反复训练,学生适应行业要求的信心大增,已经基本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3.3多媒体技术应用方向

多媒体技术方向开设Photoshop、CorelDraw、Flash、3DS Max四门课程。教学目的和宗旨是为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网络公司等计算机设计单位培养美工设计人员。教学对象为直接面临毕业的2003级学生。鉴于毕业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储备工作经验和技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共设计了三套方案,经过尝试与修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职本科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

第一套方案,根据课程用途,设计多个项目。以项目为依托,主要讲解项目的制作流程、注意事项,把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的制作中让学生掌握。如平面设计课程分解为招贴广告、海报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封面设计、包装设计等六个项目。

第二套方案,在项目制作前,先通过案例讲解知识点,在案例进行到相当的程度后,再采用第一套方案。

第三套方案,在前两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项目化教学较为完善的方案。流程为,先呈现本门课程的总体框架,后采用案例展示,最后呈现项目。这种方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良好,但需特别强调的是:(1)案例需要精心挑选,必须要在案例中融入所有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2)项目必须精心设计,囊括本课程所有的应用领域;(3)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丰富,能随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4)学习小组划分要充分考虑个性的差异;(5)鉴于课时问题,知识总体框架尽量简单明了。

经过尝试,发现第一套方案比较适合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只为了解项目制作流程的综合课程的大型项目的教学。第三套方案比较适合学生刚接触某门课程、单课的教学。无论何种方式,项目都必须精心组织。

经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实验,我们对整个过程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参与改革实验的老师写出了情况分析报告,组织全系教师召开了教师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学生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项目化教学分析报告,总结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开展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4教学改革成果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组织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反馈,“项目化教学”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学习的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2) 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主动学习的;

(3)“项目化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2003级分方向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改革试验的基础上,我们从2004级开始全面启动分方向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改革计划。通过几年来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过程,我们整个教学工作发生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着重谈两点体会:

(1) 用项目驱动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项目化教学中,要采用少讲精讲,用项目来拉动教学的教学策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都是挑选有代表性的例子(不一定在教材上)精讲,并且帮助学生分析它会用在什么地方,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而类似的例子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引导学生去学习相关的知识点,扭转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局面,使学生逐步完成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 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通过一年多的项目化教学实践,参训学生获得了扎实的职业能力,在就业招聘过程中,在和同类专业本科生的平等竞争中以过硬的职业技能而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器重。目前,参训学生有一部分能够顺利的闯进北京、深圳、广州、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4形成有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改革,我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四个方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 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对每个专业我们通过认真的分析和广泛的社会调查,确定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职业核心课程,围绕职业核心课程设置我们的课程体系,使每个专业的课程有比较明确的岗位目标,形成了每个专业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目标定位。

(2) 在能力培养方面形成了项目化教学的培养模式。我们把课程教学计划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职业基础课程,没有明显的专业特征,计算机各专业统一开设,在第一学年完成,职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主要由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基础,计算机的组装维护课程,英语课程和计算机操作的技能课程组成。第二部分是计算机方向(专业)课程,这一部分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各个专业开设的课程紧紧围绕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第三阶段的岗位课程和项目课程打基础。第三部分是岗位课程,我们也称为项目开发课程,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运用,在项目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项目的制作,这一部分是我们整个培养计划的关键,要求指导教师要认真选择合适的项目,对项目的完成所用到的知识要有一个概括介绍,引导学生初步进入到项目开发的过程中。

篇(9)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同一时期计算机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也逐渐出现在各个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之中。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20年的发展,院校的数量与办学规模逐渐扩大,而计算机专业也一度成为最为热门的专业,在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广泛开设。然而,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中显示,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是各个专业中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在这个计算机深入到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计算机时代,计算机专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如何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办出特色,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毕业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压缩型本科”的课程体系使得培养的人才职业特色不鲜明

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各种课程体系改革推行多年,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是带有浓厚的“压缩型本科”的影子,依然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课程保留、压缩、扩充力度不够,职业特色不明显。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的宽度与厚度方面逊色于本科毕业生,又体现不出职业性的自身优势,自然在就业中处于尴尬的位置。

2.“双师型”教师短缺,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与其他学科相比,计算机专业的最显著特点是计算机新技术层出不穷,更新过快。这就使得教师很难跟上前沿的技术发展,再加上近年来高职学生人数的猛增,原有师资不足,不得不大量引进年轻教师,年轻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毕业后,迅速从学生角色转换成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无法承担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因此,双师型教师短缺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高职计算机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一主线、二强化、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内涵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强化专业技能实训;按学习衔接紧密的专业课基础阶段,强化岗前实训提高实践能力的阶段,以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阶段。

1.一主线: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所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牢牢抓住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这条主线。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按照IT职业岗位群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在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紧紧围绕计算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条主线,进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建设。

2.二强化:一是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强化以诚信、敬业、责任为重点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走向。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的人,拥有再好的职业技能也很难有好的发展,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二是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强化专业技能实训,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各种专业实训是在实验室内对学生进行短期的某种特定技能的强化训练,重点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以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专业实训,可以使学生在短期内熟练掌握某种开发工具或技能,快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高专教育强调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怎样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实训效率,经过实训后,使学生迅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具备独立开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或产品的能力,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贴近实际的实例和设计题目贯穿实训的始终。实训过程中讲解的实例和要求、学生完成的题目一定要贴近实际,难度适中。贴近实际的实例可以让学生看到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终期设计题目按企业用户需求标准完成,实验室现有条件不能达到的标准要有解决方案。终期设计题目要选取真正企业使用的产品作为设计题目,使得学生的设计更有实际意义,学生也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去完成终期设计题目。③在实训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出实验室中遇不到但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各种训练是一种在理想状态下的设计开发过程,开发设计出的作品或产品应用到实际当中,还会遇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的过程中应把实际开发中和使用时出现的问题描述给学生,提出各种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让学生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给出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一个面对问题、深入分析、探求解决方案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实训应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专业实训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某种开发工具或技能,快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探讨研究、协同工作、团队合作的能力。

3.三阶段: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三个阶段6个学期完成。①第1-3学期为衔接紧密的理论课程学习阶段,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时间的变相缩短,必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保留、压缩、扩充等改革,可以将面向对象的代表语言C++作为学生的入门语言,整合微机原理、接口技术等课程,扩充JWEE高级编程等介绍流行技术的课程,形成衔接紧密、职业特色不明显的课程体系。②第4学期为以岗前实训为主的提高实践能力阶段。岗前实训按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用全真案例进行上岗前的模拟训练,由企业工程师和校内双师素质教师共同指导,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③第5-6学期为以顶岗实习为主的积累工作经验阶段。顶岗实习是指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在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让学生介入企业生产,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有指导和检查方法和制度;在顶岗实习结束后,要有技术总结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果载体和书面报告。通过顶岗实习把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落到实处,避免了学生顶岗实习与教学脱节的现象出现,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积累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篇(10)

我国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然而因现有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大都没有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接受计算机专业学习、担任计算机专业任课教师前,也没有相关的实习、实践经历,这就使得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队伍很难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主要思路

(一)根据市场需求及学校发展建设规划确定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

高校如若提升专业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必须要大胆探索,积极尝试。首先,高校应大胆突破原有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的制约,克服行政化倾向,充分行使办学自,积极主动的推进专业建设。其次,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校如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用人单位用的好、用得上的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做好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制定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高校自身整体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引下,进行周密细致的市场需求调研,通过对行业企业进行沟通访谈的形式、通过对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反馈的形式,通过建立由高校计算机学科专业教学带头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相关人员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市场需求及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确定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定位。高校只有明确了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整个计算机专业建设工作就有了方向与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工作才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探索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联合培养人才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这为我国高校创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方向引领。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上述规划内容,结合高校计算机学科专业特性,高校计算机专业应大力探索尝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外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过程中与互利共赢。

篇(11)

居住地:广州

电 话:125******(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1年8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律师/法律顾问

职 位:法务经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文科类其他专业

学 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自我评价

具备计算机专业和法学专业的双学术背景。精通民商法学和民事程序法学专业知识,掌握IT通信领域知识,具备过硬的软件、硬件和网络技术以及局域网构架、网络接口、数据库管理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多年法律援助工作经验和法务经验。熟悉诉讼、非诉和仲裁程序性流程,积累下丰富的业内经验和人际资源。与歌华有线和市府职能部门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具备大型商事谈判经验。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律师/法律顾问

目标地点:广州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法务经理

工作经验

2013/7—至今:XX有限公司[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律师/法律顾问

法务部 法务经理

1、负责合同事宜,包括起草、审阅和动态管理以及公司各类业务立项的营运合同及法律文书;建立公司合同和档案管理体系。

2、为公司各业务部门的立项提供法律咨询、指导、建议和监督。

3、对公司涉案纠纷准备证据、提供法律支持、接洽法院和仲裁庭并执行庭审事宜。

4、执行民商事主体公司行为,指导或自行办理相关程序性事务,成本化公司主体股权、债权运转;参与投资、融资、并购、重大合作项目,出具项目法律意见书并跟进实施。

5、为公司大型立项活动和大宗进出口贸易等商事运转进行风险评估和后合同跟进。

6、依托计算机专业的学识和背景,架构本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以及涉计算机网络域名体系。

7、处理公司日常经营中发生的各类法律问题等。

2012/6—2013/6:XX有限公司[1年]

所属行业: 律师/法律顾问

项目部 项目经理

1、凝聚团队,屡创佳绩。参与大型行政、法务和商事谈判活动。

2、前期负责数据库整合维护和市场信息采集,后期兼管合同起草、审核、修订和动态管理、知识产权事宜。

3、接洽上级部门和市府职能部门,传达广电总局日常文件和批示。

教育经历

2008/9—2012/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文科类其他专业 本科

证书

2010/6 大学英语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