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问责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党的十六大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是一个世界性的恒久课题。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高效率的政府,是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保证。
行政效率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到行政效率。行政职能是否完备、行政组织要素是否优化、国家公务员是否精干积极、行政领导者是否具有较高水平、行政决策是否正确、行政执行是否准确快捷、行政监督是否有效、行政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是否先进等是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
“文山会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的繁重工作,从一个侧面肯定了政府的工作业绩,但是它也带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直接引发了政府机关人浮于事,工作效能低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政府职能定位模糊,管了太多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务,精力分散从而影响到其他正常事务的处理;二,工作模式的陈旧,以开会为工作的方式在政策制定下达和办公模式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三,忽视了对现代办公设备的运用,没有利用好计算机网络以及无纸化办公的优势条件。实践已经证明,“文山会海”已经是落后的政府工作模式,严重制约了政府工作的开展,不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要消除“文山会海”现象,提高工作效率,根本途径在于转变政府职能。这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放开多余权力。政府过多的插手其他非政治性行业,管了太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是造成目前政府机构庞大、人员冗余、响应迟缓的根本原因。各地政府需要认真研讨,根据当地实际,把本来该由市场、社会团体、中介机构负责的工作事务移交办理。精简政府机构,腾出更多精力在处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做一个社会的管理者而不是参与者。
第二,改进政府的工作模式,积极学习现代的管理思想。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政府工作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把握潮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思想,以为民办事实为态度,以解决问题为办公责任,以高效便捷为工作效率,创建多种工作模式。如现场办公,各部门集中办公,限时办公,无纸化办公,网上政府,设立政府及各部门领导的接待日,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的走出办公室来到街上,乡村接访群众。同时限制会议的数量,提高会议质量,逐步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先进方式代替传统的现场会议提高会议效率,降低会议成本。
第三,提高政府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就要要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制定出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机制,与贡献能力相配套的激励机制,选好用好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优秀人才。
一、学习《行政问责办法》的重要意义
行政问责制度是我市政府提速增效、提高信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提高行政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权必有责,政府应为其所有行为负责,对因不作为(有权不用)、乱作为(滥用权力)或不当作为(工作过失)而造成不良后果的,必须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问责制度不仅是法治政府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而且也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 同样,作为一个企业实体也要规范内部的各种行为,作为卫生消杀服务这样一个特殊的公司,肩负着全市的病媒生物防制任务,加之大多数单位对目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致使工作难度加大,完成任务压力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认真遵守《**市行政问责办法》,以防出现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情况。
二、目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一)对于新形势下的行政问责办法,不能及时融会贯通于具体实际工作之中,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工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力求全面发展,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于应付本职工作,不精益求精。
(二)在爱国卫生相关法规、技能知识继续教育上,放松了自我学习,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不强。没挤出时间学,给自己找客观原因,自己放宽自己,轻视理论学习,致使理论素养跟不上形势发展,了解大局不够透彻。
(三)业务知识须进一步增强。现有的知识已不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安全工作形势,新方法、新情况层出不穷,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尚有所欠缺。工作方式、方法上创新不够。干工作时放不开,敢吃苦、的精神不强,抓落实的劲头相对不足。
三、具体整改措施
(一)在深刻学习、领悟行政问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行政问责办法,与现在的业务工作相结合,在不违法违纪的基础上,再加强自律,即也不违反行政问责办法。
(二)增强工作创新意识,工作争强当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找路子,扎实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好今年的目标任务。
一、学习《行政问责办法》的重要意义
行政问责制度是我市政府提速增效、提高信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提高行政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权必有责,政府应为其所有行为负责,对因不作为(有权不用)、乱作为(滥用权力)或不当作为(工作过失)而造成不良后果的,必须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问责制度不仅是法治政府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而且也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 同样,作为一个企业实体也要规范内部的各种行为,作为卫生消杀服务这样一个特殊的公司,肩负着全市的病媒生物防制任务,加之大多数单位对目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致使工作难度加大,完成任务压力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认真遵守《**市行政问责办法》,以防出现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情况。
二、目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一)对于新形势下的行政问责办法,不能及时融会贯通于具体实际工作之中,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工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力求全面发展,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于应付本职工作,不精益求精。
(二)在爱国卫生相关法规、技能知识继续教育上,放松了自我学习,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不强。没挤出时间学,给自己找客观原因,自己放宽自己,轻视理论学习,致使理论素养跟不上形势发展,了解大局不够透彻。
(三)业务知识须进一步增强。现有的知识已不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安全工作形势,新方法、新情况层出不穷,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尚有所欠缺。工作方式、方法上创新不够。干工作时放不开,敢吃苦、的精神不强,抓落实的劲头相对不足。
三、具体整改措施
(一)在深刻学习、领悟行政问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行政问责办法,与现在的业务工作相结合,在不违法违纪的基础上,再加强自律,即也不违反行政问责办法。
(二)增强工作创新意识,工作争强当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找路子,扎实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好今年的目标任务。
新闻媒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信息的有效平台,能够主导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塑造人民价值观,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因此,新闻媒体也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要重视自身的行为和言语,改善新闻媒体行为,端正盈利动机,加强产生正面积极的社会影响的意识。避免新闻媒体只看重经济利益,用低俗的行为和言语来吸引眼球,而忽略了社会责任感的现象。相反,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变换的需求,还要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一、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新闻媒体是联系党政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故其权利的赋予来自于国家党政和社会不同阶级的群众,因此淡化民族和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媒体,背离了党政以及人民所需求的初衷和基本原则,更甚至危害了社会道德规范,为社会带来负面的不良影响。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是媒体的核心,是支撑媒体挺立的必要前提,所以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所有媒体中最有力的组织,树立和提高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只有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有利于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才有利于提高收视率和收听率,才有利于增加经济利益,才有利于主导社会的发展方向。
二、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随着电视、报刊、图书,尤其是网络等媒体对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闻媒体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行业管理中,要加大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的工作力度。避免为了吸引观众眼球或者增加经济利益,而提高收视率、收听率的同时淡化了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本文着重从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在报道时要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制度,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1.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提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中至关重要,也是加强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之一。新闻媒体工作者,要以谦虚的态度和实际的行动,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作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教育,通过自律与制度约束,来坚贞不渝的履行自己的义务与责任。在提升从业人员道德修养的同时,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大建立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优秀队伍的工作力度,为提高新闻媒体质量和社会责任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人为本,实事求是
新闻媒体在报道时要本着客观、用事实说话、反应事实全貌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评论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是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不论是在写稿时,还是在报道时都要实事求是,不要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而对事物片面描述和分析,更不要为了激发群众的反应,对真实的事物夸大其词,这样不仅违背了从业人员自身的道德规范,而且往往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反响而适得其反。从业人员要做到要根据事实描写,而不是根据期望来描写,要保持新闻的真实性,要合理的选择传播资源,杜绝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这是新闻媒体最起码的社会责任。
3.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制度
新闻媒体提高社会责任除了需要从业人员自律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约束制度,为此在提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要完善新闻媒体与社会互动的制度,加强媒体传播的内外监督,建立专家评阅和问责组织,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要从严查处。根据相关的政策建立健全的新闻媒体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要对不实文稿、虚假报道、片面和夸大言辞的报道明确处罚措施,真正做到严惩不贷。
综上,虽然新闻媒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也不能脱离社会制度的大环境,更不能脱离党与政府和群众单独存在。因此,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是这一行业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新闻媒体服务于国家和广大人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与前提。新闻媒体只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逐渐成熟,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影响力。新闻媒体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闻媒体自身行业行为和言语日益规范的前提下,新闻媒体一定可以担负起那份应尽的社会责任,可以在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风气的工作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忠诚、敬业、勤奋、合作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精华;是公司员工守则的浓缩;是公司处于转型时期的指路明灯。移动交换中心围绕忠诚、敬业、勤奋、合作展开讨论,气氛热烈,畅所欲言,每个员工对照公司的员工守则一条一条的找差距。集中学习和讨论使个人的思想和思路得到了升华。
忠诚在企业文化中是处在首位的,在学习中深刻体会了忠诚的意义做事先做人。忠诚是一种人格特质,它能给人带来一种自我满足感,更加懂得自重,它是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的精神力量。不能错误地把忠诚理解成对某人自始至终都忠诚不二,忠诚是对整个公司负责,不是去拉帮结派,忠诚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忠诚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具体表现在要与公司共同进退,不钻尖营私,对公司的业务不应怀有二心,不从事间接或直接影响公司利益和业务的经济活动,不论身处何时何地不做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时刻为公司献计献策,公司荣我荣,公司衰我耻。同时公司对于每个员工也存在着忠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员工,使每个员工平等享受个人发展的机会。不该讲的伤害人的话绝对不能去讲,随意的行动总是要思考再三,要把责任二字时刻写在头上,忠诚地对待人和事。广而泛之,以不同的身份涉及的责任也不同,表现的忠诚的方式也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忠诚不是对某个公司或者某个人的忠诚,而是一种职业的忠诚,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责任感,也就是对所承担的某一责任或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忠诚就是忘我的工作热情。忠诚就是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忠诚就是自觉自愿、自动自发的工作精神。忠诚体现在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就做最好,这样才能使我们成为单位不可或缺的人物。忠诚体现在工作主动,责任心强,能细致周到地体察领导的意图。
我们要做一个忠诚的人,做一个敬业的人,做一个勤奋的人,做一个合作的人,做一个时刻充满热情的人,矢志不喻地实现心中的理想,为公司及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样才能使得公司在激烈竞争的电信市场利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际一流的企业。
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安全和公众心理健康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多元化,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要,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也越来越高。新闻媒体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问题的报道要有真实性,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要求,否则新闻媒体会出现不讲道德、诚信等问题。
1 社会责任的内涵
新闻媒体首先是要做好为党和人民传达重要信息的任务。新闻媒体是国家和人民的喉舌,新闻的报道有利于人民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式、开阔人民的视野,有利于国家了解广大人民的生活、倾听人民的心声。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要对新闻的真实性负责认,不能有偏见,要进行全面阐述。新闻的报道要尊重被报道者,不能报道虚假新闻。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前提下,媒体才能追求更高的效益。
2 新闻媒体要加强自律
要使新闻媒体加强社会责任感,首先就要从内部的管理和自律上着手,完善自律和监督制度、严厉惩罚报道虚假新闻和触犯规定的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的素质。
其次是让人民大众来监督新闻媒体的工作。这样可以促进新闻媒体与大众的关系,增加新闻媒体的影响力,让二者更加互相信任、互相监督,人民的呼声可以时刻提醒着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以不至于让工作者忘记自己的使命。
最后是新闻媒体内部机构可以设立自律评价制度,新闻媒体的自律问题不单单是媒体自身的问题,还需要外界人士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提出相关的建议,让媒体的工作制度更加完善合理,同时在管理体制上也会得到很大的促进。
3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3.1 新闻媒体要遵守规范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闻工作者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对工作者的要求也提高了。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应该自觉维护人民的信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是新闻媒体报道新闻的主要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新闻媒体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有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才会得到国家和人民的信任,才会赢得更多的收听率、收视率等。新闻媒体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会的现象、及群众的意见想法的体现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中国新闻媒体担负的社会责任是责无旁贷的。
3.2 维护国家和大众的利益
在新闻媒体的实践操作方面,维护国家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是新闻媒体担负社会责任的前提条件。适当的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批判和抨击、替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说话、帮助弱势群体传递有用信息,这些都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事情。不但发挥了新闻媒体的作用,新闻媒还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让人民大众更加的信任,提高了人民的社会文化品味,从而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3.3 报道内容要真实
目前,很多新闻媒体趋于商业化,各种报刊杂志层出不穷,所刊载的内容也五花八门,许多谈论内容肤浅,而不是针对事情的本质而谈,这就损害了新闻媒体的社会形象,且在大众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是新闻媒体不负社会责任的表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强调的是国家和大众的利益,所以,新闻媒体事业应该适当的制定道德规范,实现内部自律,同时防止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做一些违反社会规律和法律的事情。
4 结语
总之,新闻媒体在传播有效信息和揭示社会现象的工作上,要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弃责任于不顾。没有社会责任和那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媒体必将会遭人们的厌恶,最终会被人们所淘汰。所以,在新闻媒体的市场上,要追求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国家和人民的信任,就必须把握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将自己的位置摆正,并且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让新闻媒体在大众心中站稳。
参考文献
[1] 柳妮,国清鉴.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与自律. 传媒文化与管理,2007(4).
[2] 付俊龙,王旭.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大家,2011(8).
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往往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比如,赊账、分期付款等等,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使得应收账款数量急剧上升。再加上企业间互相拖欠贷款,企业应收账款越来越多,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解决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以期更好地适应企业与社会的发展。
一、新会计标准下应收账款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普遍存在着应收账款过多、企业现金流减少、资金周转困难、甚至产生坏账等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应收账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应收账款的初始计量金额问题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当企业制定合同时,则应确定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即,当企业销售出商品后,就应该对应收账款进行确认。但在新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提到企业的应收账款应该用怎样的金额进行初始计量测算。
2.计提坏账
在应收账款中,坏账是不可避免的,其主要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账款结算回收存在问题,进而造成的损失情况。
第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顾名思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资产运行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债务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形成一定的问题。对于企业资产来说,如果存在一定的负债现象,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弥补,如果弥补方式补足,计提坏账严重,对企业经营将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第二,应收账款收回不及时。企业运营离不开资金的运行,一味的依靠固定资金以及现金流的形式,不仅不利于资金周转,而且对企业运营存在一定的风险。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运营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不及时回收,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3.预付账款与应收账款中的问题
在新会计准则中,并没有对预付账款是否属于应收账款进行任何规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市场还是基于买方的市场,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之间即使有预付账款,其额度也不会太大,因此没有必要将其纳入应收账款条款中。但随着最近我国市场基础发生了变化,带有预付账款合同条款也越来越多。因此,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标准有必要将预付账款与应收账款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区分,一方面预付账款与应收账款所属资产类型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属于货币性资产而预付账款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另外,预付账款作为企业尚未出货而现行回收的账款,对企业的风险较小,而应收账款是企业已经发货还未回收的账款,相比之下具有较大风险。
二、新会计标准下完善应收账款的措施
新会计准则下,应收账款属于金融资产。因而,所有企业的应收账款都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来核算。
1.完善应收账款相关的初始计量
应收账款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属于金融工具的一种,在对其计量过程中,应当按照一定的公允价值予以计算,并予以相应的确认。公允价值主要体现一定的公平作用,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公允价值不可以直接呈现,而是结合所确认的收入值进行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应收账款的形式。通常情况下,以未明确利率的短期应收账款为主。在交易过程中,如果现值过高,与实际交易价格不存在任何差异,那么可以采取以实际交易价格为主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给予扣除一定的金额,以确保交易公平性。
第二,应收账款收账期过长。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如果无法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在交易双方合作过程中,无论是否约定利息,必须将成交金额予以明确,并将其包含一定的货币时间价值,在回收不及时,能够对账款金额有所保证,从而保障企业的资金周转。
2.后续工作的开展
对于应收账款来说,其后续工作相对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第二,扣除该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实际利率法,指按照应收账款的实际利率计算器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由于短期应收账款不考虑时间价值,故不涉及实际利率问题,短期应收账款摊余成本=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扣除该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3.应收账款的资产减值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应收账款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坏账准备)。根据减值迹象做出减值测试,再对应收账款做减值后的减值处理,达到减值准备的转回,从而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和保障。
三、新会计准则下,如何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由于各种原因,在应收账款中总有一部分不能回收,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在保证应收账款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应收账款防控体系
一是要建立企业信用测评体系,对可以垫资的单位的信用标准和条件加以明确,并针对此制定一套详细的流程和审核制度;二是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对于建设单位的付款方式、归还时间、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三是要建立应收账款的责任制,明确规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四是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作为业绩及审计管理的考核指标。
2.实施全过程控制,避免坏账、呆账的发生
要想做好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主要对项目招投标企业的偿还能力及财务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对业主的信用评价状况全面了解,从而做出是否对其垫资的决策;其次是在项目的履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责任人是谁,并且按照合同约定的归还期限对业主进行督促,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如生产质量、工期、结算等是否按合同规定操作。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3.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企业的应收账款主要由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操作及审计工作,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否存在风险与财务人员有着密切联系[6]。因此,企业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持上岗证并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及对风险预测的能力。从企业与建设方签订合同起,对生产部门、销售以及售后部门进行及时跟踪,一旦有任何不合理、不规范的行为,一定要对其制止,避免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4.提高对应收账款的认识
企业要提高对应收账款的认识,坚决杜绝不良应收账款。现阶段,因资产变现困难形成的大量不能按期还款,已经成为企业破产、被收购的普遍现象,不良的应收账款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威胁作用,因此,必须提高对应收账款的认识,杜绝一切不良应收账款。
四、结语
在新会计标准下,应收账款的相关准则变得越来越明确,面对当前企业应收账款核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企业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不应忽视不管,必须勇于思考、不断创新,并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预防随时可能发生的风险,逐步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的标准机制,从而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士玲,任秀春.基于新会计准则下应收账款核算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5,(03)29:90-91.
[2]卢凌.新会计准则下应收账款核算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5)33:285.
[3]阳宏伟.新会计准则下应收账款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5)03:87-88.
二、学习"算好三种帐"有关精神,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社会确实还存在着腐败、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但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应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这些社会问题,以坚定的立场来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
早在1968年,美国学者戴维•林诺维斯便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这一概念,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社会责任会计的一个分支。西方国家经过40多年的研究与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对于我国的披露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制定并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该准则首次对上市公司提出了社会责任要求。2006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对社会责任予以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在2007年11月了《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7):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社会责任》,明确表示今后上市公司必须定期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正式展开。
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结合国外经验以及国内相关准则的要求,我国企业在披露相关社会责任信息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公司治理方面,包括公司的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发展目标,发展观等信息;环保方面,包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相关的治理措施,节能工作的开展和新能源的开发等;产品方面,包括产品的质量、社会价值以及顾客的满意程度等;员工方面,包括员工的报酬、福利信息,接受再教育和培训的信息以及员工的人身安全状况等;社会方面,包括企业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捐赠以及为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等;利益相关者方面,包括企业的供应商、顾客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其他方面,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其他信息。
(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形式
国内外现存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1、以文字说明的方式编制社会责任报告
这是最简单的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方法,即编制一份单独的社会责任报告书,以文字叙述为主要形式描述企业在上述的各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在编制完成之后由相关的审计部门审计通过后即可公开。该报告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数据,较少涉及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内容。
2、通过财务报告披露相关信息
所谓通过财务报告并不是简单地以附注形式加以披露,而是在财务报表中添加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并予以披露,例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有关社会责任的会计科目,通过科目余额来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并在报表的附注中加以解释说明。这一阶段需要结合社会责任会计的有关内容来编制企业的财务报告。
3、基于社会责任会计编制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这是目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最完善也是最有效地方式,这种披露形式不是简单的文字叙述,而是基于社会责任会计,利用不同于传统财务会计的会计科目和会计计量方法,编制一套独立于财务报告的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包括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以货币计量的形式来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在编制完成之后由权威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并公开。
三、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问题
我国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起步较晚,较之西方国家人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首先,披露形式单一。前面已经介绍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三种形式,虽然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能对社会责任进行相关披露,但采取的主要是第一种形式,即编制一份文字性的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中没有太多的数据分析,只能从定性的角度来描述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而不能用货币计量的方式加以量化;此外,企业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没有统一的时间要求,多数企业采取不定期的方式来公布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使得企业间的信息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同时也不利于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监管。
其次,披露内容不全面。一方面,由于受披露形式的限制,社会责任报告主要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几乎没有用到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计量方法,没有数据的支持,使得披露的内容无法使人信服。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时由企业自愿披露,没有形成统一的内容要求,许多企业在披露相关责任的时候避重就轻,或者干脆“报喜不报忧”,只强调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中所作的努力,却不说对于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煤矿企业每年的安全事故一直较高,在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报告中只是简单介绍,却不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让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意义大打折扣。
最后,缺乏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由于我国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起步较晚,相应的监督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报告与财务报告相同,需要确保其准确性与真实性,这就需要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相应的第三方审计,然而目前我国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还是初级阶段,许多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并非聘请相关的会计事务所来审计,而是聘请国外的咨询公司来进行,可靠性不足。此外,社会责任报告主要依靠企业的自愿,有的企业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披露太多的社会责任信息或者干脆不予以披露,导致目前的社会责任报告内容混杂,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四、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
针对之前介绍的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这里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1、做好信息披露的准备工作
要明确哪些公司需要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目前的规定是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其他公司不做要求。但是除了上市公司,许多规模较大的非上市公司也有必要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另外还有那些在境外上市,内地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必须要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可以借鉴之前的学者提出的方法,根据公司的注册资本来确定公司是否需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至于具体的注册资本标准,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之前介绍过社会责任会计,它是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依据,因此要重视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工作,制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明确社会责任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制方法以及披露时间和要求,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为信息披露工作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2、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
仅靠简单的文字报告是远远不够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必然要结合社会责任会计来进行,即基于社会责任会计来编制完善的、全面的社会责任报告。这就要求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能够针对公司的自身情况,编制出一份合理的社会责任报告,既加强了报告的真实性,又增强了其可比性。
3、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的监管
在法规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但是多数规定只是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些企业而言的,内容不全面并且没有强制的法律效力,因此要尽快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在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后,还要建立相关的审计制度。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种是设立一个第三方审计机构专门审计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另一种是继续由现在的会计事务所来担任审计工作。在现有的情况来看,由于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一脉相承,没有必要单独设立一个新的审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学习掌握了社会责任会计之后即可从事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工作,因此可以完全交由现存的会计事务所来完成。
近几年,企业在社会中的影响日益甚远,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其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工作的全面展开仍需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发达的资本市场,使得持有公司股份的股大股东小比例分配给更广泛的市场参与者。因此,公司老板关注的焦点,在于投机性的需求流动性偏好。历史成本的局限性逐渐显现:一方面,该公司的服务主要所有者,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投资决策,不能满足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成本测量初始记录基于值测量属性稳定性较差,在市场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要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是困难的。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入,应用公允价值已逐渐发展起来。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的理论
社会环境和经济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下半年的公允价值的应用程序启动。在1998年《关于公允价值的应用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公平贸易是双方自愿的交易,结算时以非现金资产的债务和债务偿还的资金,取代资产和负债的金额公允价值。债务人必须以公允价值入账。”然后,在公允价值的应用中,扩展到投资于非金融交易领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相关租赁准则还参与了公允价值。
因此,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完善、较低的市场活动,利用可验证差的公允价值。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会计简单的应用程序出现了。2006年,财政部在国际会计标准部,标志着中国的并购趋势,作为前五位的会计计量之一,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了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中国正在销售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三个层次评价方法类似于项目的技术的法律,并成为具体涉及不同程度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引。在特定条件影响下,计量金融工具确认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交换非货币性资产的商业活动。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资产司的正常交易,使用公允价值进行定义企业资产。根据市场参与者进行计量,公允价值计算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企业要接受债务或转让出售,使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价格支付。将被定义如下:熟悉执行清算交易,资产或负债的自动清盘的现状卖双方之间产生的价格如下:国际会计准则将被定义为“自愿双方公平交易对结算量的债务交换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公允价值资产的计量。”
市场参与者公允价值,确定企业的实体资格,避免不当交易。市场的参与者要熟悉新会计准则,当事人自愿从贸易流通股进行公允价值的定义。成熟的市场下,贴近完全竞争市场,为确保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公平,公允价值接近交易价格。
三、公允价值的分析
讨论性质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目的,公允价值提出了自身属性。包括:狭窄的独立测量、综合指数和目标的手段、标准规模。与了解视点的公允价值本质的其他四个会计计量属性,进行比较这两个观点后,没有公允价值,限制了其他的计量属性存在。
多数学者力证计量属性的存在,并倾向于支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并列的狭义独立的计量手段的公允价值,有其他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取得成本、重置成本,可被定义为其属性与可变现的会计计量的净现值,到2006年中国的会计准则将被捆绑。强调了其他三种类型的历史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基于在市场参与者的终值。与其他测量属性的比较,公允价值更加明确各方面的定义。通过非活跃市场和市场价值可变现净值,更换成本等估算方法。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下,公允价值等于现值。
四、公允价值的实践
使用公允价值,及市场相关的财务信息,提高了可操作性的风险。
(一)融信息增加
投资性房地产,得到的租金收入和房地产资产的价值。固定资产,也就是之前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通过折旧免税额的比率,适用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调整对应的账面价值,形成了盈利和亏损之间的差别。
(二)债务重组
债权转股权中,其公允价值与负债和损益的区别,应认定为债务重组收益,按照通用会计准则,非现金资产还清了债务。债务和价格的基础上支付之间的差额,再计入资本公积。出于这个原因,债务重组过程中,会影响企业的利润。通过直接的收入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因此,客观公允价值的定义,可以减少操作企业盈利的风险。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应用
根据相关税收增加携带外汇非货币性资产,核算成本决定了资产的入账价值。采用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下,“账面价值”的可被计入报表中,应更换当期损益的原账面价值。
(四)长期股权投资
核算成本过程中,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有者权益账面连年摊销,本年度的差异列表的体现了投资价值。新的会计准则下,调整为投资成本的公允价值。成本投资减去盈亏之间的公允价值差异,以调整投资成本。因此,根据新的会计标准,可以被分摊到原来的增益的量。
(五)交易性金融资产
原会计准则下,短期投资基于成本测量,根据新会计准则下的市场价值,企业的入账价值较低,公允价值确定年底的盈亏。
五、小结
一、引言
2006年制定并自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关于在建工程的专门会计准则,而是仍旧将在建工程作为固定资产的一种取得形式和固定资产一起一并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规范,国际会计准则也是如此。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新建、改扩建等成为了企业持续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把“在建工程”单独作为一个会计准则,并出台具体的核算办法来规范企业在建工程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以充分保证在建工程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基本都实现项目流程化管理。以企业新建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为例,需要经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建设过程管理、初步验收、竣工验收、结算、决算等很多环节,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
方案阶段――设计阶段――预算及审核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决算及审计阶段――财务结算及转固阶段。
本文试图对在建工程核算的若干方面进行探讨,而不拘泥于上述项目流程的6个阶段。
一、在建工程相关明细科目的设置
(一)相关二级明细科目至少应反应的内容
以自建复杂的在建工程为例,在建工程二级明细科目至少包括进度款(预付款)、设备、材料、三通一平、土建安装、利息支出、人工工资、土地使用权、其它费用等。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二)主要应设置的二级明细科目说明
1 建议设置“进度款(预付款)”,而不是在。预付(应付)账款”中反映。主要是能在在建工程科目中汇总反映工程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企业一般进度款是根据工程进度支付),同时准确反映企业工程资金流出信息,便于和客户对账。这主要是针对有工程出包或部分出包的情况。
2 建议不再设置“待摊支出”,而是将其细分至相关二级明细科目“其他费用”内。因为具体操作中还有其它“隐性”待摊支出,如小额材料、部分土建安装费用、利息支出等等。
3 设备。反应为在建工程而购入的工程用设备,可先通过工程物资科目,再转入该明细科目。同时应包括为工程进口的成套设备检验费、相关特种设备检验费、设备所附土建及安装费等。
4 材料。反应企业工程领用各种材料,包括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及其他除设备外的各种材料,也包括为工程而购入及临时从生产经营所用材料中领用的材料。
5 三通一平。包括土地征用费、补偿费(房屋拆迁费)以及为达到工程项目可以正常施工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通讯、通煤气、通热等费用。
6 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八的土地使用权。
7 土建及安装。包括房屋、构筑物、工艺管道、专用电线电缆等设备以外的土建安装。应与预期转固可辨认部分与不可辨认部分分开列示。
8 利息支出。其前提是符合资本化条件,建议单独设置明细科目,企业实际上许多重大工程项目都有较大的专项贷款,应根据重要性原则予以考虑。如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循环经济项目计划投资17.2亿元,以获贷款额度9.3亿元。
9 其它费用。包括设计费(有些地区税法规定可列管理费)、研究试验费、工程项目管理费、工程保险费、监理费(质监费)、工程项目报建费、招标服务费、勘探费、基桩检测费、临时设施费、劳保基金、临时设施费、相关税金、工程转固费用、建设其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及负荷联合试车费等其它与工程项目相关的费用。
(三)工程项目在方案阶段及至管理层正式批准立项设计期间发生的支出,建议列入当期损益,包括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技术咨询、行业考察、经济分析等相关费用。
(四)工程竣工后发生的技术检测费、环评费、安检费、职业病评价费、房产办证费等其他工程相关费用应列入当期损益。
(五)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经济业务重要程度设置三级及多级明细核算。
二、在建工程项目细分
(一)企业通常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新、扩建等。或者一个大的项目下有许多相对独立的子项目在同时进行,同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用于核准的用途大部分是工程项目投资,这都要求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用途、工序等相关独立性予以归类和细分。
(二)工程项目细分的作用。便于准确、具体计算工程项目的实际投资,便于“工期-成本”优化管理和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便于工程竣工结转固定资产,便于企业项目管理和信息披露。
(三)财务核算工程项目细分的理论借鉴。WBS理论(Work Breakdown Structures工作结构分解):指通过对项目总目标和总任务的研究,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将项目系统总范围分解为许多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项目单元。以这些项目单元作为项目管理的对象,满足项目设计、计划、控制和运行管理的需要。现在,WBS理论在不同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实际上。只要WBS的结构底层满足财务核算、管理项目所需最低层次的信息即可,在不同的企业财务核算要求、不同的项目管理者、不同的项目阶段,WBS的结构底层是不同的。
如大型有色冶炼上市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既有募股资金用于工程项目,又有自有资金用于改、扩建项目,部分工程项目细分见图1:
(四)单个小项目的项目细分:对于自建或出包的小项目。同样可以应用“WBS”理论细分至最底层的“工作包”,同时又实行“小项目大管理”,但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来进行财务核算和相关项目管理。
(五)经过对在建工程项目细分,结合企业的在建工程科目多级明细账核算,在财务软件系统中(如金蝶财务软件)可获得每一个独立的工程项目及其工程子项目的相关数据。由项目细分和在建工程会计科目多级明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WBS矩阵――在建工程核算模式。
三、在建工程转固相关问题探讨
(一)在建工程转固条件的确认:
1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在建工程,预列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调整原以计提的折旧额。
2 满足所有转固条件的在建工程,此时出包工程部分已财务结算完毕,“在建工程进度款”帐户余额已;中为零。
决算金额已列示在在建工程其它明细科目中。
(二)正式转固
1 解包小组的成立。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往往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分厂(车间)、多个工艺流程、多项资产类别,因此在建工程转固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企业实践中俗称“解包”,即把在建工程所有支出(相当于俗称的“工作包”)转化为固定资产单个实体的过程。对于大的工程项目,企业应成立“解包小组”,由财务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等部门的人员组成,参与人员应当包括对固定资产及其分类、存放地点、建筑安装、工程决算、财务结算等与固定资产划分、管理、使用相当熟悉的人员。
2 资料收集。财务部门应负责或要求相关部门配台准备完整的在建工程转固资料。
3 固定资产实体(不含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担任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但由于企业经营内容、规模不相同。各企业应根据准则中规定的固定资产的标准,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按管理权限批准,并已报送有关各方备案等。作为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依据。
4 单个固定资产实体价值确认及相关共同费用分配
如何确定单个固定资产的最终价值,应当遵循可辨认性。相关性原则,实际上最终固定资产将划分为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器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类,共十大类中的一类。
(1)对应固定资产可辨认的工程支出,直接计入该固定资产的成本。如“在建工程――设备”明细账对应的机器设备,“在建工程-土建(安装)”对应的房屋、建筑物等。
(2)不能对应固定资产的工程支出,根据相关性原则,以最可能对应的固定资产的可辨认支出增加相应固定资产的成本,如自行安装某大型机器设备的土建、安装支出。
(3)不能最终辨认的共同费用(如“其他费用”、“利息支出”、“材料”明细账中的小额易耗材料、部分共同土建安装费用等)根据上述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实体价值。按金额比例分配,或采用其他更合理的分配方法,增加相应固定资产的成本。
5 将利息支出作为共同费用分配的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6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处理
新准则没有对工程完工后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处理做出规定,建议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将在建工程账面余额转为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转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样既保持了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反映了工程实际支出情况,也没有因为转固定资产而消除了原来的减值情况。同时,在记录固定资产及卡片时。根据可辨认性、相关性原则确认单个固定资产或资产维的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