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我区环卫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从规范软件资料管理;强化日常巡查和考核;加大镇容村貌整治等多个方面对农环整治管理工作作了进一步要求,并明确完成时间和步骤。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的标准,实现农村环境综合管理的长效化。
二、整治重点、突出亮点,农环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在巩固提升大圩样本点的基础上以烟墩街道为新的突破口,面向全区全面深入推进,主要开展了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开展“净化”工程。我区部分街镇由于地处偏远,空旷,成了泔水猪的养殖基地,如机场南环沿线、十五里河沿线、监狱等,大量的粪便和污水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2012年,根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清理、规范养殖行业的整治行动,拆除猪圈5000余平米,迁移生猪16000余头,解决了农村环境的最大污染源,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环境。
二是开展“绿化”工程。结合我区部分街镇所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特点,进一步突出镇村驻地绿化、村庄道路沿线绿化、和高速沿线绿化的提升,“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如街道村、烟墩街道村、镇村及我区、高速沿线,通过大力实施绿化工程在我区逐步形成“点成景、线成廊、片成林”的生态景观效果,2014年,我区农环整治绿化提升共投资约1200万元
三是开展“靓化”工程。重点加强对高速沿线、城市出入口、街镇村居所在地的立面粉刷和招牌整治工作,2014年我区已完成了墙面刷白120000余平方,拆除改造店招标牌360余块约1500平米。
四是开展“硬化”工程。为加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改善群众出行,在区、镇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近千万元,对我区席井支路、黄平路、望城岗路,陈宗一路、田埠支路、圩西路等村庄内部道路进行了维修和改造,并对道路沿线的部分沟渠进行硬化和封闭。
五是开展“亮化”工程。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群众,解决夜晚村民出行照明问题,各镇村积极筹措资金在主要道路上试点安装了2600余盏40瓦的太阳能路灯。路灯可根据光线强弱自动控制开关,只要有光线就可以充电,蓄满电后连续几个阴天也能正常照明。解决了村民夜间行路难的问题。
六是开展旱厕改造。根据我区旱厕改造实施方案,改变入厕难和改善公厕环境,经统计实施农环整治的5个街镇共需拆除旱厕76座,新建公厕25座,改造公厕29座,目前j街镇旱厕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我局负责在老城区建设的8座生态公厕也完成招标工作,预计年前将投入使用。
三、以环卫城乡一体化为抓手,实现农村环卫长效管理
1、管理机构、保洁队伍建立健全
目前,全区五个街镇49个村居全部建立了保洁站(办)。并结合市行政村专职保洁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落实农村保洁员队伍建设,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农村保洁员数字库,在环卫城乡一体化400:1的人员配备标准上,要求街镇根据区域实际情况按照300:1或更高比例合理增配环卫工人,目前全区共配备环卫工人533名。
2、设施设备配齐配全,运转正常
目前,5个街镇环卫基础设施全部配套到位,共配备240L垃圾桶6517个、3吨后装挂桶式垃圾压缩运输车12台、高压冲洗车3台、电瓶保洁车110台、电瓶挂桶式收集车16台。同时,镇路垃圾转运站、大圩镇花园路垃圾转运站、街道汪潦垃圾转运站、烟墩街道(滨湖新区)玉龙路垃圾转运站全部运转正常,垃圾收集转运快捷高效。
3、环卫管理机制运行规范
目前,五个街镇“组保洁、村(居)收集、镇(街)集中、区(城管局)统一转运”的运行模式已全部建立,运行正常。、大圩、烟墩、还对垃圾收运和部分道路实行了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高了环卫作业效率。为加强农村环境日常管理,区、街考评督查机制已全面落实到位,街镇建立了对村居的日常考核制度,考核结果直接与环卫管理经费挂钩,其中镇为激励村居加大整治力度,拿出专项考核经费,对在每月考评中得分达到90分以上的,给予10000元的奖励,得分在80-90分之间的,给予5000元的奖励,此举大大激发了村居的工作热情。区农环办不定期对各街镇农环整治工作进行暗查,并坚持每月对街镇开展一次明查,对五个街镇进行打分排名并面向全区通报。
四、农环整治投入费用保障到位
为确保农环整治运行正常,经费保障是关键,为此我区出台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经费的投入保障。对在农环整治中基础设施投入部分,政府拿60%资金。垃圾清运按每吨24元给予补贴,保洁人员工资按常住人口数每人每年10元标准拨付保洁补贴。这两项费用纳入到区财政经常性工作预算,每年合计约508万元。对一些重点区域的重点整治,区城管局还从节约的费用中拿出部分予以奖补。2012年我区农环整治投入各项资金约4000余万元。
五、文明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自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广大群众坚决拥护积极参与,家家户户都自备了垃圾桶,每天都自觉将垃圾倒进镇村设置的垃圾桶。群众之间还相互监督,相互提醒。2010年9月,我区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的方式,对该项民生工程进行了督查评估,98%的受访群众认为日常投放垃圾比较方便,表明环卫设施规划建设比较科学合理;96%受访群众认为清扫保洁队伍比较尽责,清运垃圾及时、干净,表明清扫保洁队伍作用发挥比较正常;100%村居将清扫保洁相关制度上墙,考勤、督查记录完善。外在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广大村民思想观念转变,大家更加自觉接受文明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文明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六、全市农环考评位列前茅
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区“美好办”的指导下,我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市考核评比中始终保持着较好的成绩,2014年1至10月份,在全市七区(四个城区三个开发区)的统一考核中,4、5、6、7月连续4个月获得第1名,总共取得7次第一名的好成绩,目前综合得分全市遥遥领先。
七、2014年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加大”美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提升环境的同时提升村民的文明意识。
二是根据区“三线三边”整治要求,依据《关于深入推进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重点开展“三线三边”的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加强薄弱区域的墙体出新及破旧招牌、遮阳雨篷的拆除改造等,在巩固前期整治成果的同时全面提升整治标准和效果。
1.1水环境的调节功能下降
如今的农村已经再也不是以前的农村,大量荒地无人去种植,使得农村整体氛围比较萧条。农村的环境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水环境的调节功能明显下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河床的整体抬高,从而导致大部分的河道出现淤积的现象,使得有些地方严重缺水,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同时也会对农村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生物会由于不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发生大规模的迁徙。
1.2土地板结严重
由于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留下来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观念并不强,从而出现滥用农药化肥的现象。长此以往,造成了现在农村土地的大量板结,土壤中的有机质大量减少,这对于农村的危害和影响是巨大的。土地板结严重将会为以后的作物种植带来很大的难度。庄稼种植在缺乏有机质的土壤中是不会得到充足的养分的,致使庄稼大量减产。
2解决目前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的具体措施
目前,我国新农村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只有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真正地解决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才能改善新农村环境。
2.1加大资金的投入
加大资金的投入是解决目前新农村环境问题的首要措施。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农村还存在着猪圈、粪池等设施,这种设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农村的环境。同时,新农村缺乏一些公共的垃圾处理设施,出现垃圾任意堆放的现象。国家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比如垃圾处理场、垃圾桶、路灯等。在解决新农村综合环境的问题上,必须要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进行,不然新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将会寸步难行,加大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在资金投入方面也应该加大对农民的优惠政策,目前已有的惠农政策有种地再也不用交钱交税,这种惠农政策在我国农村得到了很大地反响。
2.2综合治理环境
综合治理已经被破坏的环境是解决目前新农村环境问题的基础。只有将现已被污染的环境治理好才能谈及其它。农村的相关部门应该将农村环境治理做成一个完整的规划,对河流、山坡、土壤等进行综合治理,邀请相关专家到新农村进行考察,接受专家们的建议,保证在治理环境方面做到高效快捷,最好能够采用高科技的手段和设备。比如,在河流治理方面,农村相关部门首先应该彻底清除河道下面积压的淤泥,使河道恢复到正常的高度。同时还应该将河面上覆盖的一些对于河流有严重危害的植物做到彻底清除。定期为河道清理杂草,待河水的水质变得较好的时候,可适当放养一些鱼苗,种植一些能够净化河底水质的水草。综合治理已被污染的环境是改善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的必要途径。
2.3增强农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目前新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保证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顺利实施。在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别人来对当地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不如强化当地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行治理。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向农民传授一些知识,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消除农民一些陈旧的观念,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可以在新农村的未来发展中形成一股全新的风貌,鼓励当地农民自主地对当地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以全面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坚持标准,落实责任,努力改善农村综合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二、工作目标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镇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达到保洁范围全面覆盖、设施装备全面到位、日常管理全面加强。
1、打造“清水走廊”、创建“碧水之村”。通过河道清淤、河面清洁、河坡整治、清杂拆违、绿化美化等综合整治措施,构建村村碧水相连、组组净河环绕的人水和谐新环境。
2、加强道路建设、落实管养责任。农村公路好路率达70%以上,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达100%。全镇农村公路好路率每年递增8%左右,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公路好路率达85%以上,同时,要制定日常管养制度、落实措施、明确要求、责任到人,保持我镇农村公路的“畅、洁、绿、美、安”。
3、整治村容村貌、美化居住环境。村内垃圾统管统运,日产日清。绿地、草坪、绿化带日常管理到位。农户家前屋后清扫及时,保洁到位,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广告牌匾规范整齐、美观大方、内容健康,无乱贴乱画现象。
4、坚持绿化造林、建设生态农村。加强道路绿化、河道绿化、村庄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
三、基本要求
各村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要建立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一名村主要干部具体负责环境整治工作。
2、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发动,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的有关要求,制定村民卫生公约,不断增强全民主动参与的意识。
3、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落实管护责任,确保能扫得净、管得好、不反弹。
4、要多元化拓展筹资渠道,采取村组集体出一点、“一事一议”筹一点、能人志士捐一点、政府财政补一点等多种方式筹足集齐资金,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街办督查人员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对存在问题随时提出随时整改。街办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对包社区领导实行日报制制度,更好的促进了工作的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
为全面有效推进我镇202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镇成立了以党委委员、副镇长XX为组长,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XX为副组长,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及军埠村党支部书记任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本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协调、调度和相关材料的上报;项目实施进度督导检查;组织协调年度项目考核验收等工作。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际,制定和下发了《XX镇2020年军埠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限要求,强化绩效目标,严格项目管理,有效提升了我镇202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水平。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形成长效机制,特制订《XX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实施办法》按照全面覆盖、受益广泛、常态运行、注重实效的基本要求,各村配备专(兼)职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员,加强日常运维管理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我镇始终积极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微信、QQ、信息报道等方式普及生态畜牧养殖知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通过召开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会,及时总结前一段时间的工作成果,挖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统一镇村干部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感。
三、落实重点工作改善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市农村环境现状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重点开展了饮用水安全、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污染的专项治理。经过多年努力,农村整体环境有了较大改观。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一)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
我市现有农村人口107.4万人,多数饮用水以地下水为主,只有少部分村屯使用了自来水。农村群众取的都是浅层的地下水,由于农村的污染治理尚未到位,地表的污染物极易渗入地下造成污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不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安全的规定。
(二)垃圾污染日益突出
目前,农村垃圾多数村庄仍是自然堆放和随意排放。虽然少数村庄有垃圾收集点,但由于许多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自觉性较差,收集点的作用不大,利用率不高。生活垃圾房前屋后随意堆放现象严重,特别是公路和河道两侧的公共用地。这些垃圾不仅影响环境卫生,有的甚至堆积河道,污染水体。
(三)畜禽养殖业污染日趋严重
近年来,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养殖场大多数都分布在取水方便的河道边上,有的甚至建在汤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缺少配套的粪便处理设施,在河道内任意堆放,对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四)农村面源污染逐步加重
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致使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比例增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农村每年施用化肥(折纯)51142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4984吨、农药使用量2457吨,导致土壤污染、土地板结、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五)工业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我市农村企业大部分都是生产工艺较落后的小规模企业,废水、废气、废渣随意排放现象严重。
总之,农村环境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必须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如何推进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做法
1、建立健全各级组织,广泛发动宣传攻势
一是要市编委正式行文,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其他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各县(市)、区政府和部分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二是要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正式予以实施。三是举行盛大的启动仪式,广泛发动宣传攻势。组织各新闻媒体做大力宣传,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2、加强部门联动,全力整合涉农项目与资金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必须同心协力,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交通部门:要解决行政村的出行问题,整修路基。农业部门:要建成户用沼气池。林业部门:要开展村屯绿化、造林、植树;水利部门:要开展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环保部门:要争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在各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通过部门联动,才能使广大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面貌有较大的改观。
三、现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存在问题
1、由于重视程度、基础条件、资金保障等原因,各县(市)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体进度不平衡,试点村之间存在差距。
2、各县(市)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没有做到统筹规划、系统设计。
3、各县(市)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资金来源基本都以财政拨付为主,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压力较大。
4、各县(市)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创新不足,招法不新。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新技术、新方法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应用不够。
结束语
如何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艰巨,如何面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新机遇、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提高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通过综合整治工作整体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并且能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才是真正起到探索道路、积累经验和示范推广的作用。
以全面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坚持标准,落实责任,努力改善农村综合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二、工作目标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镇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达到保洁范围全面覆盖、设施装备全面到位、日常管理全面加强。
1、打造“清水走廊”、创建“碧水之村”。通过河道清淤、河面清洁、河坡整治、清杂拆违、绿化美化等综合整治措施,构建村村碧水相连、组组净河环绕的人水和谐新环境。
2、加强道路建设、落实管养责任。农村公路好路率达70%以上,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达100%。全镇农村公路好路率每年递增8%左右,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公路好路率达85%以上,同时,要制定日常管养制度、落实措施、明确要求、责任到人,保持我镇农村公路的“畅、洁、绿、美、安”。
3、整治村容村貌、美化居住环境。村内垃圾统管统运,日产日清。绿地、草坪、绿化带日常管理到位。农户家前屋后清扫及时,保洁到位,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广告牌匾规范整齐、美观大方、内容健康,无乱贴乱画现象。
4、坚持绿化造林、建设生态农村。加强道路绿化、河道绿化、村庄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
三、基本要求
各村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要建立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一名村主要干部具体负责环境整治工作。
2、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发动,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的有关要求,制定村民卫生公约,不断增强全民主动参与的意识。
3、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落实管护责任,确保能扫得净、管得好、不反弹。
4、要多元化拓展筹资渠道,采取村组集体出一点、“一事一议”筹一点、能人志士捐一点、政府财政补一点等多种方式筹足集齐资金,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结合责任状督查,争取部门支持。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事关群众的切实利益和整个农村的发展环境,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部门协调配合,统一行动,形成合力。我们将按照年初签订的县长目标责任状的要求,进上步推进“六清六建”工作,会同建设部门,进一步清理试点村垃圾,建立垃圾管理制度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统一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机制,加大村落、街巷、庭院环境治理的监督管理,拆除违法建筑,清除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现象,保持村庄内道路通畅,房前屋后整洁卫生,建立村庄容貌管理制度。会同农林、卫生部门,指导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宅旁、路边植树绿化,人畜粪便和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工作,推广“一池三改”工程,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制度。会同水务部门,加强农村河道塘坝的水源保护,建立水面管护制度。
二是结合宣传发动,争取群众支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积极争取新闻单位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开展四进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关注环境,投身到整治工作中。一是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动员广大中小学生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家人,从不文明、不卫生的习惯改起。二是开展“外手拉内手”活动,动员广大回乡务工人员,把在打工期间接触的文明方式,通过自己现身说法,感染影响家人和周围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是开展“有形之手拉无形之手”活动,制定一系列乡规民约,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改变不良习惯,营造大家都来关心、支持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幸福指数,已经成为我们必须下气力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去年乡镇换届结束后,我们立即组织乡镇和相关部门到通化市、梅河口市等地学习考察。在此基础上,市里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门研究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首先在市级领导层面形成了共识。随后,召开千人动员大会,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广泛发动,并出台了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的实施方案和奖励政策,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了全员参与、整体推进的浓厚氛围。
2.突出重点,明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攻方向
突出重点部位。把公路、铁路、旅游沿线和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屯,作为优先整治对象,确定90个重点推进村,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力争2年内全部达到先进村标准,并从中培育出10个示范作用强、产业基础实、文化生活丰富的“样板村”;注重村屯特色。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整治,特别是在民居、围墙、绿化美化等方面,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强调“一村一品、整村一致”,充分展示乡村特色、地域特点和民俗风情;狠抓重点任务。重点实施五清、五改、五化三项工程,要求三年内全市303个行政村全部达到达标村标准。四是提高农民素质。定期组织科技培训和文化下乡活动,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评比,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场所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3.健全机制,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
1.强化组织领导,营造浓烈的建设氛围
从县情实际出发,研究部署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时间安排和标准要求,并把这项工作纳入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县里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要求各乡(镇)、村也要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负责乡(镇)、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并逐级签订了包保责任书,县、镇、村、屯层层落实了包保制度。坚持搞好宣传发动,大造声势。全县制作宣传条幅155条、书写标语535条,发放入户乡规民约宣传单23万份。通过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把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上来。使广大村民认识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农民知道农村环境整治是自己的事,要下大气力搞好,并且必须长期坚持抓下去,从而自觉地配合和参与到整治工作中。
2.突出工作重点,制定明确的任务目标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突出“点线面结合”。“点”是抓好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屯以及示范村的环境卫生整治;“线”就是沿公路线、村村通线和旅游线的环境整治。在四平市确定“一核三带”节点镇的基础上,伊通县还抓了伊通——公主岭线、伊通——长春线、伊通——小孤山沿线乡镇、村的环境整治,整治重点乡镇达到了84%,沿线村达到了36%。“面”是重点打造5个样板村群:以景台镇景台村、大榆树村为中心,辐射马鞍山岗阳村、镇铁炉村、街里村、新农村、马鞍村、东风村;以伊通镇建国村为中心的样板村群,辐射伊通镇五四村、福庆街道东新村、福宁街道小营城子村、福安街道新四村;以靠山镇河沿子为中心的样板村群,辐射靠山镇下沟村村、靠山镇靠山村、庄家村,黄岭子镇黄岭子村、莽丈村、老烧锅村;以营城子镇杂木村为中心辐射带动营城子村、红塔村、四间村、新家村、新宏村、向前村;以河源镇保南村为中心的样板村群,辐射河源镇榆树村、大酱村、吉祥村等,达到了全面整治的目标。全县明确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和任务。突出主导产业,要求每个示范村都要建设一个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一个蔬菜棚膜小区、成立一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达到5万元以上,农民纯收入增长12%以上。民生目标达到基础设备完备,村域内道路交通、安全饮水、消防水源、供电、清洁能源、泥草房改造实现全覆盖。农村环境整治做到村屯内无垃圾、无粪堆、路旁无柴草垛、无路障,院落整洁美观,切实解决好垃圾、粪便污染地下水、空气和生活环境的问题。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加大资金投入,夯实稳固的建设基础
为了解决资金投入瓶颈问题,伊通县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通过积极申报,2011年伊通县争取省级专项资金521万元,全部用于21个示范村的项目建设,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农民筹资酬劳用于新农村建设。整合资金集中投入重点项目。伊通县将林业、水利、农业、卫生、文化等部门涉农13类项目资金整合到一起,全部投入到村镇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去,村镇面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伊通县对新农村建设项目非常重视,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在会议上强调,无论哪个乡镇、哪个村,对新农村建设项目必须严肃对待,严格按标准和要求建设,对项目资金要严格审查,项目完成的,全额拨付,没完成的按进度拨付,没做的一律不准拨付。对此,省里项目资金到县财政后,县里立即组织农业局、财政局、县新农办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项目大检查,对21个村的建设项目逐一检查验收,对合格的项目及时拨付了资金,对不合格的,限令整改,项目资金也及时拨付到位。
4.开展联动共建,建立稳固的帮扶机制
建立了领导包保、部门帮扶、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广大农民共同参与的全社会共同推进工作机制。安排19名县级领导包保19个乡镇(街道),42个示范村、沿线村、重点村,每个村安排2个帮扶单位。帮扶单位对所帮扶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的帮助。乡(镇)也建立了机关站办所帮扶工作机制。县里特别强调各帮扶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任务,扎实有效开展帮扶工作,重点在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对示范村建设规划、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指导。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市、县级各帮扶部门和单位、企业积极行动,四平市烟草专卖局等市级帮扶单位为伊通县帮扶资金物资折合人民币95万元,伊通县林业局等15个县直部门为8个示范村提供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达74.85万元,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
5.强化督导检查,落实完善的奖惩办法
以实现村庄整洁、道路整洁、河流整洁、田园整洁和办公休闲区整洁、工贸旅游区整洁为目标,突出垃圾污水治理、街道庭院改造、绿化美化提升,全面落实保洁经费、保洁设施和保洁队伍,建立健全设施维护、卫生日常保洁长效机制,努力创建天更蓝、水更清、田园更整洁、村庄更美丽的农民幸福家园。
工作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梯次推进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民俗文化特点,实行梯次渐进式整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县级主体原则。建立省办指导、市(州)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好县一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支持。
――部门协作原则。各级发改、财政、农业、住建、环保、卫生、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动作,形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合力。
――农民参与原则。充分发挥村“两委”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建立村规民约,落实生活垃圾清理和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制度。
二、主要任务
整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任务是:
(一)抓好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以治大、治散、治乱为重点,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年度计划,突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社会事业服务水平。
(二)整治农村垃圾污水污染。坚持不懈地开展春秋两季农村垃圾专项整治活动,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
1.清垃圾。清理公路主干道及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解决好垃圾围村、围田、围路问题。特别是沿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和环城镇周边的“三线一环”地带,做到无积雪残冰、无垃圾、无树上浮挂物。
2.清柴草垛。清理乱堆乱放的柴草垛,统一堆放在房屋下风头,远离村屯房屋,尽量避开公路视线,整齐美观。
3.清粪堆。清理村内街道两旁和田间地头散落堆放的粪堆,发酵后肥田。农户饲养的畜禽新产生的粪便要及时清运到屯外,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屯内空气。
4.清院落。清理院落内私搭乱建、墙壁乱涂乱画、室内环境卫生不整洁问题,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做到室内、院落整齐清洁、明亮舒畅。拆除残垣断壁与废弃的棚架、圈舍和仓房等。解决好“地趴粮”问题。
5.清路障。清除村道和屯内街路边堆放的红砖、砂石等建筑材料,清除废弃的农用车、建筑废料,清除木头杆子和木头疙瘩等。
6.清沟渠。道路两侧建有排水沟,河岸两侧砌浆砌石。清理村道、屯道、巷道两侧的排水沟和村内小流域、河流等内的垃圾污物,保持排水通畅。
7.清死角。清理城郊、镇郊、村屯相邻地带、公铁路区间相邻地段的卫生死角,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管理责任,确保环境整洁。
8.清小广告。清除内容低俗、不健康的户外广告和各种推介产品的野广告,根治乱贴乱画,治理墙面“疥疮”。
9.清病死畜禽。清除丢弃在村庄周围、路边沟、沟塘河渠里边的畜禽动物尸体,实施填埋处理。
10.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畜禽粪便培肥地力,建筑垃圾用于平整道路,柴草等综合利用,废纸和废塑料回收利用,依法依规处理废弃电池、医疗垃圾、农药瓶子、废弃日用化学品、丢弃化纤衣物、病死畜禽等有毒有害垃圾。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1.维修农村道路。通村、通屯的砂石路和土路要逐步实现水泥路、柏油路硬化,加快推进对破损农村公路的维修和重建。
2.整修农户房屋。加强现有危房改造,有条件地方对砖瓦房统一更换彩钢瓦、墙面保暖和粉刷涂料,更换塑钢门窗等。
3.整治围墙大门。对现有破损和断条的围墙大门,做好修新和改造,有条件的建设高标准的围墙大门或栽种绿篱。
4.建设垃圾场点。根据村庄大小和人口规模,合理设置垃圾临时收储场点、配备垃圾转运车辆、设置垃圾箱等。
5.改造r村厕所。积极推广水冲厕所,达到村屯、农户无臭味,减少蚊蝇繁殖,切断病虫害传播。中心村屯要建标准化公共卫生厕所。
6.推进人畜分离。结合改圈,推广建设远离村屯的畜禽养殖小区,推进牲畜、家禽标准化集中饲养,逐步杜绝散放散养。做好畜禽粪尿无害化处理。
7.综合利用秸秆。积极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燃料化,禁止野外焚烧秸秆。
8.保护水源地。村屯地表水没有污染,无异味、臭味,排灌沟、渠,河、湖、水塘等里边的水保持清洁。清除用于农村饮用水的河流、塘坝、泵站等水源地各种化工污染源、建筑垃圾污染源、畜禽粪尿等污染源,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9.加强绿化美化。农户房前屋后和村屯四周、道路两侧绿化美化,荒山、荒坡、荒滩、荒沟种植树木,有条件的打造村屯景观带和花海旅游基地,推进整镇、整县、整市美化。
10.推进村屯亮化。主要街道、巷道和庭院大门两侧设立路灯,主要街路的商铺、企业设置美观灯饰。积极推广节能灯和太阳能灯。
11.规范公共场所建设。村部、村卫生所、村小学、休闲广场和其他公共服务场所,既要美化亮化清洁化,又要整齐规范有序。
12.绘制文化墙体。墙体可绘制各种有益健康、文明、向上的宣传画,村部、健身广场等地方可设美观整齐的村务公开栏等各种宣传栏。
13.有序管理小城镇、农贸集市和旅游景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环境卫生管理,保证垃圾及时清运、环境卫生整洁。
(四)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做到有经费、有队伍、有手段、有制度。
1.强化经费保障。要多渠道解决经费保障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县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果能持续发挥作用。
2.建立保洁队伍。集镇和农贸集市要配备充足的环卫人员,以解决好人流大、垃圾多的问题。有条件的要设立公益岗位,解决环卫人员的后顾之忧。村组要雇佣保洁人员,落实好保洁费用和垃圾清运责任。各地要积极探索利用公益性岗位解决农村保洁人员短缺问题。
3.完善相关设施。村组要配备必要的垃圾清运车辆,设置必要的垃圾箱,按需要建设垃圾堆放点、分类场所和填埋场地。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分类、密闭、压缩要求,升级改造现有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设施、设备。
4.健全管护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建立设施维护和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全面落实“五包”、“八不准”",即:农户包新建院墙大门维护,包门前街道卫生清扫,包清除积雪,包花草树木成活和路灯管护,包路边沟清理;不准乱垛柴草垛,不准乱堆放粪堆,不准乱扔垃圾,不准在墙体乱写和张贴广告,不准畜禽散养乱跑,不准随意焚烧秸秆,不准在庭院内外随意摆放物品,不准在街路随意停放车辆。
三、实施步骤
整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启动申报阶段:1~2月份,有意向开展整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行政村,向县(市、区)提出申请。
(二)集中整治阶段:3~6月份、9~11月份,集中开展春秋两季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建章立制阶段:7~11月份,推动各行政村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农村设施维护和卫生管理日常保洁长效机制。
(四)检查验收阶段:12月份,县(市、区)对整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提出整改意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整村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点部署,统筹安排,落实责任,全力实施,确保全面完成任务。
(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y筹政府性基金和公共预算各项资金来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调动乡村和农民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物资、捐建、捐款、提供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和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