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教务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2-11-09 17:03:2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务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务管理

篇(1)

前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在推进素质教育、强化高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高新技术为学校服务,强智人潜心研制开发,隆重推出学校网络办公综合应用平台。该平台以国家教育部正式实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为依据,是一套基于校园网的支持各类学校办公应用的服务平台。平台由各学校教务管理系统(SEAS-School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System)和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SOAS-School OfficeAutomatization System)两部分组成。系统根据各种不同学校办公的特点,巧妙地与高校业务系统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教师、学生、学校领导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轻松完成日常办公,处理教学、管理等工作,并且可以实现像在本地一样的远程移动办公。这种办公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管理模式。

1 教务管理系统的种类

随着时展、科学的进步,各方管理不断趋于完善,教务管理系统的软件日渐繁多。如:文件格式:DOC/Microsoft Word-HTML版、恩迪For培训学校(sQ]版)、上海安脉中小学教务管理软件、起点教务管理系统5,3网络版、DOC/Microsoft Word-HTML版、南京电大的CPS1.0版等百余种之多。当然运营比较好的、且比较先进的是南京电大的CPS1.0版。教务管理系统是整个教学管理工作的龙头,其业务性强,教务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将促进学校教务管理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重要保证。她要求管理者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认真运用科学知识、充分交流,熟练操作,掌握过硬的教务管理软件应用技能。为今后的科学发展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奠定基础。

2 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对象、内容及方法

2.1使用对象:凡加入系统、且存有密码者均可使用该系统

2.2使用的内容:

2.2.1各教学管理环节的系统化管理模块。

2.2.2任课教师所授课程学生成绩的网上录入和提交、有关教学信息的查询。

2.2.3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学生成绩网上查询、各种单学科竞赛、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网上报名等。

2.3使用的方法:教师、教务人员可从学院网页上“教务信息”栏目中查询操作手册。学生从学院网页上”教务信息叫兰目中查询操作手册。

2.4教师的使用安排和要求

2.4.1学期授课教师所授课程学生的成绩必须由授课教师通过网上直接录入和提交,学期成绩网上录入时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提前、或拖后考试成绩录入时间由院、系及学校报相关部门许可后,另行通知),截止时间为考试周最后一门课程考试结束后相应天数内完成,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学生成绩录入系统,否则系统将自动关闭。

2.4.2授课教师应按规定录入平时成绩、期中考核成绩(为期中考试成绩或期中考察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在选择各部分成绩比例后由系统自动生成总评成绩。

2.4.3授课教师录入成绩后,系统自动生成一张成绩登记表,授课教师必须在表中考试后记栏中填入有关内容,打印相应份额签名后交相关系(部)及相关人员,教学秘书归档保存(其中一份交教务部门存档)。

2.4.4授课教师应尽快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并上网修改个人初始密码并核对本人信息,同时核对授课学生名单,如有问题尽快和各相关部门的教学秘书或教务人员或教务部门联系更正,教师用户名和初始密码由对应的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统一发放给所在系(部)人员,教师个人密码必须小心保管,如果教师忘记了个人密码,可到相应部门查询。为防他人上网录入成绩或修改成绩,教师在录入成绩时会提示输入该门课的密码,教师可在所在对应的教学秘书处或其管理人员处查询密码。

2.4.5学生使用安排和要求

(1)学生按时注册后,方可进入系统可以正常使用各项功能。不注册的学生不能参加网上报名及各门课程考试,考试成绩不能进入系统的数据库。

(2)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由学生进入本系统在网上完成,评估时间由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另行通知,评估地点为所有能够上网的计算机,学生必须按时间、按要求认真评估。否则学生不能进入系统、不能参加英语等级考试报名、学生本学期成绩不能进入系统的数据库。评估方法以及操作说明届时可在系统网页上查询。

3 教务管理系统操作说明

3.1普通理论课教学任务安排:教学计划管理一教学任务管理一计划任务安排。进行合班和教师的安排。

3.1.1填写合班要求。

3.1.2填写教师姓名、起止周(相应修改周学时)、教室要求、教学要求等,面向对象等信息。

3.1.3注意修改自己所在校区(或学校)的代码。

3.2公共选修课任务:

3.2.1核实本学期课程,需要停开或增开学科,请上报教务部门,其审批备案后,由教学管理部门或人员在网上备案后,才可教学。

3.2.2进入教学计划管理一教学任务管理-公共选修课任务。选正确的学年、学期,点击该课程-修改记录,核实起止周,填写教学班容量、上课校区、教师职工编号(选完教师后,出现提示框:要修改选课课号吗?点击是)、教室要求,即任务安排完毕。

3.3实践教学任务安排:

3.3.1进入实践管理-实践管理-实践课程专业分组,进行专业分组。

3.3.2实践管理-实践管理-实践任务安排,选正确学年、学期、年级、课程以及具体的组号,进行教师、时间、上课地点、实习单位等的安排。

(1)安排教师时必须先安排主要教师,选课课号的教师职工号为成绩录入的教师。安排的教师必须为参加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所填写的教师作为以后学评教数据。

(2)起始、结束时间及上课地点必须安排,上课地点不定的输入待定。

(3)短学时间请参照教务部门或教务管理人员短期课程的初步安排的时间。因设备、师资等条件方面的限制,需更改短期时间段的教学,若该专业应修课程中还有其他学科开课,请及时与其他开课部门联系。实践时间起始、结束时间请按课程实际起止时间填写。

结语

篇(2)

提升教务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归根到底,教务管理工作都是服务于人同时也是最具有人性化的管理工作.在现行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在校学生以及教师对于教务管理工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隔阂,原因就在于教务管理者在自己的工作中没有将管理工作中的“人本性关怀”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当中.因此,要想提升管理者的业务水平,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管理素质,在工作中体现人本关怀.要提升管理工作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这一点以往我们在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中主要就是强调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以及正确的政治思想倾向.这样的思想修养培养虽然保证了管理工作人员主要的政治方向的正确,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窄化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涵盖水平.而且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方向性引导在具体工作中的功能发挥是有限的.针对工作人员思想到得修养的提升我们还应该加入进服务意识培养,以及人性关怀培养.让管理人员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可以从服务对像的需要出发,切实将自己的服务落实到实处.让服务人员学会走进到学生中间去了解问题,不要将自己的管理思路限制在办公室的狭隘环境之中.现今我们的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服务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脱节,学生有问题需要教务部门协助时往往也不能得到有建设性的意见.因此,在进行管理人员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工作中,首先要想工作人员灌输的就是这种深入基层的服务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教务管理工作每天要处理的日常琐事非常的繁杂.因此就需要管理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感.每年临近毕业前夕,关于学生的学籍问题都会给毕业就业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因为在平时工作中出现的细小问题,很多学生的学籍信息出现问题,不仅给学生也给教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而这种情况的持续出现是需要教务管理人员进行深思的一个问题.现阶段我们的教务管理工作对于在校学生相关信息的处理上都存在这样的一种思想:等毕业时再进行核对.这样的服务态度直接导致了教务工作在毕业季异常的繁忙,也正所谓是“忙中易出错”,在最后的核对中往往就会出现更多问题.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教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在平时就注意这种细节问题的处理,要不怕麻烦一学期为单位对学生的在校信息,包括考试成绩以及获奖、惩罚情况进行核对.对学生反应的问题事无巨细都要细心核对,特别是在重要文件的保管各方面,更要体现出管理者的责任感,要意识到自己管理的信息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管理工作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如今我们的高校教务管理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这就要求管理工作者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可以熟练的运用相关的管理系统软件,将各种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登记、整合以及分析.除此之外,想要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专家能手,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具备相对广泛的文化知识、在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上也能掌握一定的分析技巧.对于管理理念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如果那些从事教学实际工作的教师要求对自己的所在领域知识做到“专”,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务管理工作者,对于各门知识的要求则是要尽量做到“博”.掌握这么广泛的知识面主要是因为在高校进行教务管理工作直接或者间接面对的都是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计划进行组织、审定、管理和协调.要做好这些工作,就要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以及教学规律,不同专业要不同对待.在进行教学质量监督的过程中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才能更好的为管理工作铺路.而且除了广博的多学科知识之外,还需要工作者具有必须的教育管理知识,比如要掌握一定的排课技巧,在文书书写上也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籍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教材选择以及考试安排上,都需要教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修养.所以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务管理人员,在知识积累方面也要有严格的要求.

培养教务管理的创新意识

创新概念如今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热点讨论话题.创新意识可以给我们的日常工作带来活力,同时也会提升工作效率适应不断变化中的社会状况.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引入创新的概念,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就是要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其次,就是在处理具体事物中要实现工作手段的创新.教务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创新现在我们的高校教务管理体制中,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以往的管理体制.这种就有的体制面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高校管理环境已经不能发挥他的活力,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了墨守成规、死板应变能力差、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表现出过于形式化的不实用性.这种不切实际老套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在新时期已经充满竞争压力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继续新的管理制度创新来提升制度内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新的管理体制制定,要体现创新之处,首先就要从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入手.从人的发展角度来制定管理策略.要使将要推行的管理制度不仅体现学生发展的要求,还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管理制度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实现个人工作能力上的提升.从这两个方面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善高校管理内外部条件实现营造创新环境,要实现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创新,就要在体制内部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内部环境,使管理环境更加的开放,制定奖励条例鼓励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尝试,激励工作人员的创新管理意识,使传统上被动的管理服务,通过员工创新能力的激发逐渐向自主型管理、服务型管理转变,实现具体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目前来看,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工作分工依靠的是岗位责任制的计划性思想,这种分工主要强调的是每个岗位上的员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但是,新时期、新环境下的高校教务管理体现出的是一种相互联系的工作互动性,因此这种传统分工造成的“各扫门前雪”的管理形式已经不能在已经变化的学校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了适应全面变化的教务管理环境,我们逐渐引入了一种“业务流程再造”观念进入管理工作中,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思想.这种全新的工作手段相对于老旧的服务手段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组织教学的环节,运用流程再造手段有效地整合了处在分离状态中的排选课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实践教学管理以及毕业管理等项目,另一方面,这种工作手段将目前服务管理中繁琐的人为性操作管理逐步转化成监督性管理,并且升级成制度性管理,逐步加强教务管理中对教育教学环节研究和布置,安排好教学绩效的测控前后的工作,通过这种转变将会有效地提高现有教务管理的地位和水平.通过将教务管理的机构创新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构建健康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用最少的管理成本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实现我国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总而言之,现阶段我们的高校教务工作建设需要面对着的是现代化教育的全新发展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有一种使命感和强烈的危机意识.面对新的教育挑战,要满怀信心做好应对的准备.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努力学习科学的具有现代化优势的先进管理理论知识,积累工作经验,加强自己的管理技术的训练.培养以及增强在管理服务方面的创新意识,学习掌握管理理论创新本领.将自己的管理工作与具体学校情况接轨,在具体的教务工作之中发现新的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才能解决在新形势下教务工作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诸多问题.管理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充满开拓的动力,充分自己的能力与智慧,从实现自身价值出发,使高校的教务管理永葆生机和活力.

作者:黄巧思 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篇(3)

关键词:

教育改革;教务管理;创新策略;理性思考

引言

众所周知,在我国各类学校中,教务管理工作是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所学校,教务管理工作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发展前景。因此,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教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当前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积极创新,寻求科学、新颖、高效的教务管理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务管理工作实践,就如何创新当前教务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务管理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1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阶段的教务管理工作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中的科学发展观,仍然讲究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时时刻刻将学生的利益与需求放在首要位置。用科学的管理策略来实现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科学发展观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新时期的教育方向为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务管理人员需要调整思想方向,具备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方法陈旧,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要培养现代的多元化人才,必须采取积极探索和寻求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创新教务管理工作的全新理念。

2应时展需求,实现现代化的教务管理模式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现阶段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无论是在教务管理的内容还是教务管理的理念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前的教务管理工作需要处理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和数据,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教学质量的好坏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而完成这些工作的重要因素便是教务管理技术。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教务管理技术的改进,建立起系统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将各类管理内容清楚地划分为不同的板块,这样不仅能够大大节省人力资源,还大大提升了教学管理效率。教务管理工作的各个部分可以通过网络来传递数据,实现数据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3强化和提升教务管理工作队伍的质量

3.1提升教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理论与专业修养:

教务管理工作者虽然很少参与学校一线的课堂教学活动,但是,教务管理者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管理人员,教育管理者在学校里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协调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因此,要求教务管理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与高水平的素质修养才能够具备管理教务的资格与本领。教务管理者在完成基本课程安排等工作内容之外,还需要负责很多专业性的工作,例如制定科学的学生培养方案、建设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这些都要求教务管理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对教学所涉及的所有课程要有最基本的认识,才能够将这份协调与管理工作做到位。

3.2提高自身的协调与管理能力:

在很多外行人的眼中,教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看似比较轻松、自由,不用在一线教课,不用参与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评价,其实不然,教务管理者在实际的教务管理工作中每天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教学行政事务,这些行政事务虽然不像任课教师的工作那样具有专业性,也不会像校长那样做出的任何一项决定都必须要同时具备前瞻性和实效性,但是,这些行政事务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繁琐,要想处理好这些繁琐的事务,教务管理者必须要具备足够的细心、耐心与信心,具备强大的协调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具备发展的眼光,才能正确处理好各项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切实将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3.3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引入科学竞争机制:

之所以要在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引入科学竞争机制,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所有的教务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公平合理、规范有序的工作场所和环境,让教务管理工作者能够在一个公平却不失竞争意识的工作氛围中高质量完成自己的管理任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积极引入科学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务管理者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建立并且健全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将教务管理工作具体分工到个人、保证分工的合理性,让负责教务管理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教务工作者都能够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管理任务,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要想保证竞争激励机制的长久适用性,就必须要同步建立起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定期考核机制,用考核制度来督促每一位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定期评选出优秀的教务管理工作者,将每一次考核结果与教务管理人员的津贴和晋升直接挂钩,以此来激发教务管理人员的进取心,将学校的利益与教务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是保证教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最有效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要想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就必须要从提高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着手,积极寻求科学有效的新型管理办法,加快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步伐,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健全现代化的教务管理工作机制,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谭丽华 单位:白城毓才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付强,关山-《山海经:故事》-2015.

[2]学校管理工作理念及管理机制的创新思考.李明岩-《才智》-2015.

篇(4)

2系统简介

广播电视大学教务管理系统(B/S版)是一个需要国家开放大学、省级电大、地市级电大、县级教学点等四级管理单位密切配合,同时需要各级具体负责课程、专业规则、学籍、选课、考务、成绩、毕业审核等业务管理部门相互协作,才能发挥其作用的管理系统。系统从物理上分为2个后台数据库(国家开放大学、省电大)和5个系统平台(国家开放大学平台,省电大平台、地市级分校平台、县级教学点平台、学生平台)。中央电大后台支撑中央电大平台,主要由国家开放大学使用,数据是各省数据的全集。省电大后台支撑本省的省电大、地市电大分校、县级教学点、学生等4个平台,各个平台分别由省电大、市级分校、县级教学点、学生使用,数据是本省电大数据的全集。省电大平台、地市级分校平台、县级教学点平台等3个平台功能有一定交叉,但大部分工作需要独立完成,即教学点平台具备的功能(如选课、报考)其他平台不具有,无法通过其他平成;分校平台的免修免考功能,其他平台没有,无法通过其他平成。每个平台内部,各模块之间也有前后数据使用和共享的约束,需要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管理任务。

3系统使用的成效与作用

开放教育分级管理的办学模式使各层级的管理人员面对着不同的学生,处理不同的业务工作。国家开放大学、省电大级管理人员面对的主要是系统中一个个“虚拟”的学生,即一条条的学生数据,通过系统完成这些学生的学籍、选课、考试、成绩、毕业审核等各个环节的教务工作。而到了市电大分校、教学点等基层管理单位,面对的通常是一个个实际的学生,学生的虚拟化程度逐渐降低,更多是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来为学生办理各种学习及教务需求服务,他们不能像省校管理人员那样花太多时间在系统上进行业务处理。系统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上述理念,这从各层级系统平台的菜单数量就可以看出,随着层级的降低,系统菜单相应减少,各层级系统功能都充分考虑了各层级管理人员的业务需求,使大家通过系统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的教务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系统还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性:

(1)系统采用基于web的B/S架构模式,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登录系统,使用各种通用浏览器就可以完成系统的所有功能,解决了以往C/S版系统在每一台使用的电脑上都需要安装客户端,并进行数据库的各种配置、连接操作所带来的问题。

(2)系统的国家开放大学、各省电大级数据库独立搭建,既减轻中央后台数据库负担,也便于各省级电大围绕省级数据库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满足各省特色化教务管理的需要,如文献中开发的省校成绩查询系统和文献开发的考试通知单优化系统等。

(3)省校的4级平台使用统一数据库,确保了省校数据的完整性、同步性,使各级管理人员围绕统一的平台进行各种教务管理操作,体现了教务管理在学校管理运行中的枢纽作用。同时,各级平台权限分明,职责明确,使各级管理人员更加明确自己需在系统中完成的业务工作。

4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4.1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兼容性应进一步加强

为了体现开放教育的开放性特征,国家开放大学、省级电大甚至市级电大分校都围绕教务管理开发了大量的管理、学习、考试等应用系统,这虽然大大提高了开放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水平,但各个系统与教务管理系统的兼容性、统一性还不够,数据共享程度并不高。以成绩管理为例,就有多套考试系统对应教务管理系统的多种处理方式。

4.1.1本科全国网络统考课程成绩:由国家开放大学将成绩接入中央平台,省校通过在线方式从中央平台接入省平台,同时需接收相应的课程和专业对照表后记录成绩才算处理完毕(统考课程需在教学点平台进行选课,如不选课则无法记录成绩,但不需报考,如报考则将收取相应的报考费,影响后期考试费用核算)。

4.1.2专科《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成绩:由国家开放大学通过文件形式放在考试论坛,各省校先登录论坛下载后再导入省平台,省校进行成绩合成与后,从省平台导出上传至考试论坛,待中央管理员从论坛下载导入中央平台后学生成绩才算处理完毕(该课程不需选课,也不需报考)。

4.1.3基于网络课程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试成绩:需省校从各个考试平台下载后导入省平台(有些成绩数据甚至需要省校技术人员进行处理成符合要求的格式才能导入省平台,否则需工作人员一条条手工录入系统),合成与后导出通过考试论坛上报国家开放大学,待成绩接入中央平台后才算处理完毕(该类课程既需在教学点平台进行选课、报考,也需在相应的考试平台进行选课或报考)。

4.1.4本科学位外语课程成绩:与专科《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成绩处理流程相同,但成绩文件不能直接导入省平台,需进行技术处理或手工录入(该类课程需在教学点平台选课并报考)。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务系统在与应用系统进行兼容时,采用的是一种被动兼容方式,即有一种新的应用加入,就开发一个新的接口来对接新的应用,这导致教务系统功能及业务流程逐渐复杂化。而采用主动兼容方式,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即教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接口,有新的应用加入时,新的应用需符合教务系统接口标准才允许加入,这既体现了教务管理系统的中心枢纽地位,也能进一步简化、规范业务流程。

4.2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性

4.2.1系统虽然采用基于web的B/S架构模式,简化了系统的开发、使用和维护,使系统的配置管理及培训推广具有C/S版系统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系统为降低开发难度,开发更有针对性的功能,对部分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安装插件实现的,如打印报表插件、成绩录入插件,这些插件需省校上传到某个公用的ftp、论坛或其他网络存储服务器端,用户使用系统过程中自行下载并安装,系统不能自动提示安装或自动下载安装,部分用户由于没有安装插件导致功能无法使用时以为是系统故障,或不知从何处下载插件进行安装。同时,由于现行的浏览器种类较多,即使同一浏览器也存在较多版本,用户使用浏览器的偏好差异性较大,部分浏览器的设置需进行较多的调整才能使插件得以正常运行,这对用户的计算机技术和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系统作为一个区域级平台,涉及用户多、用户分布广,目前系统使用的插件安装技术给系统的使用培训和故障排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可通过将插件内置在web服务器上,用户在使用相应功能时,系统自动提示下载并安装插件。或者采用浏览器内置支持的javascript脚本语言开发相应的功能,进一步扩展系统的自适应性。

4.2.2开放教育庞大的管理结构、分级的管理模式、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决定了其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持续渐进式的。目前系统采用的是通过更新补丁的方式来扩展或调整系统功能。但采用的是一种被动更新模式,即用户发现部分功能不完善或无法使用后,再联系系统开发人员进行补丁下载安装,给用户的业务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如能采用主动更新模式,系统开发人员更新补丁后,能自动下发至各省平台,并提示用户进行更新,使系统保持最快的更新速度,保证系统功能的完善。

4.3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作为一个关系到各省数万至数十万学生用户以及全国300多万学生用户的教务管理系统,其安全性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因为学生数据涉及学籍、成绩、毕业等各个环节。系统在设计开发、安装配置、系统环境要求等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来确保安全性,如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分开搭建、web服务器采用linux系统环境,程序执行代码封装为dll模式。但是,在用户层的设计还稍有欠缺:一是虽然系统设计规定同一用户不能同时在不同的机器登录,但实际上在同一网段的局域网内,同一用户是可以同时在不同的机器登录;二是用户账号如果被盗并进行了相应的系统操作,用户是无法识别出。如能像QQ登录那样采用排挤式登录(即同一用户在不同的机器登录时,会给先登录的机器做出掉线提示)以及记录最后登录地址和登录时间,并在用户每次登录系统时做出提醒,让真正的用户了解最近的登录是否是本人登录,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账号安全性。同时,数据库中用户表的密码存储方式是明码形式,这对省校进行数据备份保存,开发应用系统使用数据库时都存在安全隐患,如采用加密方式存储密码,将大大加强安全性。

篇(5)

1.政策性

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教育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党和政府对于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十分重视,其中也包括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工作。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已经针对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而高校在实际开展学生教务管理工作时必须要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一方面,高校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还要遵守学校本身的相关规章制度。只有始终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来开展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该工作的有序开展。[1]

2.规律性

高校学生教务管理是一项多因素、多序列以及多层次的管理工作,且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连续性。观长期以来的高校学生教务管理经验来看,这项工作是具有规律性的。虽然在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实践过程中总会不停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但其工作的开展是一以贯之的,总体方向也是始终不变的。每个学期和学年的学生教务管理内容大致相同且联系密切,所以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教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2]

3.繁杂性

高校学生教务管理涵盖的内容有很多,且这些内容分布在多个环节当中,每个环节之间又联系密切、环环相扣。例如:学生学籍的管理、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安排、任课教师的安排、教室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学习成绩的管理、教学质量的评估等,均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由此可见高校学生教务管理的繁杂性。作为负责对以上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和安排的教务管理人员,往往面对着十分复杂、烦琐的工作及非常大的劳动量。[3]

二、高校学生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不高

以往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的束缚,高校普遍对学生教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所以所选配的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也不高。众所周知,任何岗位、任何工作,人力资源都是第一位的,若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不足,则自然也无法做好学生教务管理工作。

2.教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不够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样对于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工作而言,也必须要不断进行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的创新,才能够不断提高管理成效,真正发挥出高校学生教务管理的作用,保障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而创新的前提,则是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但是就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普遍都非常缺乏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墨守成规,过于死板,在遇到问题时不懂得灵活变通。这主要是由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所导致的。如前文所述,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具有繁杂性特点,教务管理人员往往面对着十分复杂、烦琐的工作及非常大的劳动量,所以其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呈现出模式化,即一味按照以往惯例来开展学生教务管理工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思维,而缺乏推陈出新的意识和思维。

3.教?展芾矶游椴晃榷?

由于高校尚缺乏完善、健全的教务管理工作制度,因此也难以保障教务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在现实中,高校教务管理这个岗位上的人员变动性很大,经常隔一段时间就有教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岗位成就感和个人发展空间而换岗或离职,然后学校就不得不再招聘新的教务管理人员,循环往复,使得教务管理队伍非常不稳定,自然也对实际学生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很大不利影响。

三、提高高校学生教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1.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

若想提高高校学生教务管理水平,首先要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故而学校要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具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提升平台和充足的自我发展机会,这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务管理研讨会议和活动,鼓励教务管理人员踊跃提出新问题和新思路,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再者还要加大招聘力度,邀请专业人员加入到高校学生教务管理队伍当中,以提升高校学生教务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2.转变教务管理理念

当今时代,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在办学和教学过程中对新教育理念的应用越来越深入,而与此同时,也应对教务管理理念进行改革。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学生教务管理不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理,而更加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注重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及学习,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才能够真正起到教务管理的作用,实现教务管理的目标。

3.建立健全教务管理激励体制

篇(6)

1 高校教务管理的现状

1.1 教务管理创新氛围不浓厚 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并不是学校教务管理成员单方面的创新行为,是通过管理者在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来引导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的管理创新行为。因此,气氛对于任何一个学校教务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1]。但是,现在有很多的学校存在着满于现状、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等问题,管理者缺乏管理创新的欲望,这对学校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弊端,更不可能有着浓厚的创新气氛,一个学校没有一个活力的有效的创新机构,致使这样的学校在创新活动中也不可能进行下去,教务管理的创新更是没有思路可言。

1.2 管理观念陈旧 学校教务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指导学校的管理行为。不同的教务管理理念也会产生不同的管理行为,当然,在各种管理行为的影响下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现今的很多学校的教务管理观念依旧没有创新,使用传统的管理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2]。

1.3 管理方法滞后 科学合理的教务管理方法,能有效的促进学校的教务管理。传统的管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目标管理方法、思想教育管理方法、行政管理方法等,上述几种方法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点,是管理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现今的教务管理中,又开辟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方法和学术管理方法等[3]。教务管理是每个高校管理中的骨干,所以,教务管理需要不断的更新。但是,还有部分学校在教务管理方法上仍然处于滞后的情况。

1.4 教学管理设备陈旧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的引入到各个高校使用。教务管理的创新是离不开新科技设备的,而现今有很多的高校的一些老套的设备仍在继续使用,导致办公条件较差,严重的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4]。

1.5 教务管理队伍薄弱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对教务管理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数所高校教务管理团队分析,有部分的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更有较大一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就直接上岗接受任务,头脑过于僵直,只知道按照文件、指示和经验来办事,没有创新精神,还有一部分是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后上岗的,但是,这些管理人员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欠缺开拓创新的意识[5]。根据对教务管理工作的分析,教务管理工作是责任较重、压力颇大、工作繁杂的工作,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担任教务管理一职,这也是导致高校教务管理队伍的不稳定的因素。还有就是教务管理的工作基本上是整天都需要忙于繁杂的事务,很难有时间对自身的业务水平进行提升,这也就间接的造成了大多的教务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存在着问题。

2 高校教务管理创新的方法分析

2.1 更新教务管理观念

2.1.1 利用期望理论作为教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利用期望理论做为高校教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更有助于增加工作人员创新理论的启示。期望理论模式可以说是期望几率和目标价值的总和,其主要就是能最大限度的增加目标完成的可能性,直接提升了教务管理目标本身的价值,间接的增加了教务管理目标可以实现的期望的几率。高校教务管理使用期望理论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让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摆正自身的态度,对事实有着良好的处理态度,并且要注重管理流程,在教务管理下分析、调整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使其形成有机的整合体,纵使教务管理的目标的实施一直处在一个良好的循环结构,也要进一步完善、创新高校教务管理的目标,提高有效的保证率。

2.1.2 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高校教务管理的好坏与每位工作人员的心态有着直接的联系。心态是在外界的环境影响下而变化的,教务管理应抛弃传统的限制、强制的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务观念。处处为员工着想,在教务管理中制定激励的机制,如: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提高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管理人员自身的潜力,使其全部投入到教务管理的创新中,并且,实施领导行为的机制,使其逐渐的变成一种管理的模式,建立有活力、有生机、重效益等的竞争机制,促进教务管理人员对自身技术,对自身潜力的挖掘[6]。

2.2 加强教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对教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高校来说,要积极的创造条件。比如:可以出资让一些教务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和深造,由教务管理部门领导带领教务管理人员去参观一些知名院校的教务管理,并且,学习国内外先进院校的教务管理经验,借鉴这些知名院校的教务管理理论等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院校还可以邀请一些国内外的知名院校教务管理的专家和学者到本院校开展管理技术讲座,院校还应积极的鼓励和发展教务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相互之间吸取工作的经验,进而制定自己学校独特的教务管理技术、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等。打造一支有文化、有素质、有技术、有个性、有创新的管理团队,有效的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水平。

2.3 教务管理设备的更新 软硬件资源是高校教务管理的基础,要想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效率就要增加教务管理基础设备的投入。随着我国逐渐步入电子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对于任何的行业都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在高校教务管理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硬件设施,计算机信息储存量、传输率等都是非常强大的,更方便于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及时的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信息,并且使用人单位能更好的了解即将毕业学生的各个相关的信息,以及每位毕业生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的传输把自己推销出去,快速的传递到需要人才的用人单位。

2.4 做好教务管理的评价工作 评价可以及时的发现工作中存在着的错误,评价可以让一个人快速的进步,评价可以让一个人能了解到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应积极的开展对教务管理工作的评价,分析错误,了解正确的思路,创新崭新的模式,这都是评价可以带来的好处。不仅如此,对教务管理工作的评价,更能有效的提高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有组织、有计划推进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中的评价、指导、和检查的工作,根据该高校教务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让管理人员认清现今自己的不足,再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总结,找出教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突出性、共性等问题,切合实际的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2.5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的基本服务意识,在高校教务管理的服务中要做到优质服务、精心服务、衷心服务、忠诚服务等。教务管理的工作很繁杂、很累,但是,在这样一个条件下会影响到教务管理员工的心态,在这里就需要教务管理人员要积极的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积极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要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对待自身的工作,随时都保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并且,在管理工作中不断的提取精华,精益求精,充分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在高校的教务管理的工作中,经常会解决一些教务上的问题,这需要每个教务管理人员加强自身的口头表达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和获取信息处理的能力。教务管理人员通过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3 结束语

本文针对于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实际的教务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全面的了解在教务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辉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筑民办高校科学管理模式[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11(01).

[2]严洁.浅谈新形式下高校教务管理者的素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11(01).

[3]余婉娜.高校教务人本管理刍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7).

篇(7)

关键词:高校 教务管理 服务意识

Key words: sens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ervices

作者简介:祝燃,女,1983年3月13日,现任职于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教务处

一、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是发展的需要

教务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和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前提。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建设与改革的优劣与成败。教学工作是高职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多个教学要素构成,要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就要依靠管理。教学是动态的,要对教和学的众多环节实行控制,取得效益还要靠管理。如何保证中心工作具有科学的运行机制,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探讨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近几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办学层次和办学方式日趋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我院在校师生人数日益增长,各种教学资源逐渐完善,教学内容与手段不断更新,这就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务人员在教学管理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更好的应对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和复杂情况。

二、服务意识在教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学校教学机制正常运转的枢纽,而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及人员素质的提升就尤为重要。

教务管理部门虽然是职能部门,但是教务工作本质上是服务性工作。其涉及学校诸多部门,工作繁杂琐碎。既为学校的教学服务,又为一线的教师服务;既要保证教学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老师和学生,又要保证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准确快捷地传达给相关部门,可以说离开了服务,教务管理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务管理人员加强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是提高教务管理质量的关键。

三、如何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首先,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务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最新的党内文件、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水平。在工作中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夜应有意识地锻炼培养自己,通过政治思想觉悟的提升以加强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并能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新问题,提高正确分析、综合、鉴别能力。

其次,教务管理人员要有主人翁意识。作为联结学校与基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务管理人员要及时把教学一线的教学状况、教学信息、教学动态,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遇到的矛盾、困难,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想法、见解及意见等下情上传给相关领导,并在职责范围之内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其工作与学习创造便利。比如课务管理中的课表编排是一项涉及课堂、课时、人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工作。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又要以人为本,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加强与学生、教师之间的沟通。

再次,教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同时要具备全盘意识,顾全大局,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善于同各色人等打交道,协调各个教学环节,建立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彼此信任、和谐的工作氛围,形成强大的群体合力,以保持管理渠道的通达顺畅。树立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意识,时时处处为师生利益着想,顾全大局,加强主动服务意识,热心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繁琐的工作中,既做到热情、诚恳,又力求周到、细致,努力满足师生们的合理要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使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把工作做好。在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越来越广泛,联系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教务员要为促进学校的横向联系,增进同社会各界的友好往来发挥作用,用优质的服务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为学校教务管理上层次、上台阶添砖加瓦。

最后,要理清教务管理思路,在教务管理中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工作中不仅仅是对教学计划、考试成绩等“物”的管理,也包括了对学生进行加强学习的目的性和责任感等“人”的管理。在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考试管理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素质,让教师、学生明确教务管理政策、流程,让他们懂得一部分教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教务管理更有效地开展。

简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所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经济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日趋产业化,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的一员,应当充分认识到服务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培养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层次增多,因此对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创新教务管理模式,动态管理加人性化设计

教务管理的创新,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教务管理效率问题的首要方面。

1. 坚持导师制,对学生整体施教,引入竞争机制。把导师制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中,学生在导师的积极教育和指导下: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个人素质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识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同时进行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有条件的选择导师,密切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的适应性,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求教。

2. 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量化指标,数据说话。每学年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归总计算,作为毕业资格审定、学位授予、评优选秀、申请辅修的重要依据,激励学生们注重平时的学习和训练,避免年终突击复习、临时抱佛脚的被动局面。同时允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分,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就业,设计更加人性化。

3. 基础学识与专业素养培养相结合,为就业做好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当前企业对于专门人才的需求并不急迫,而是复合型人才受到更大的欢迎,一专精、多专灵是职场就业的大趋势。根据市场的调研,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各自特点,允许学生在圆满地完成主修专业后,可以自由的选修其他专业课程,鼓励学生考取本专业实用的从业资格证书,并可以计入选修课的学分,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二、创新教务管理运行机制,变点面管理为无缝链接

现代化高校下沉式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快速、准确、高效,这和以往延续下来的以教务部门为中心、集中一点、向下的辐射的模式有着极大的区别。尤其是两者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实行下沉式管理,适应改革的需要

从管理模式上看,一个是浮在上面,下面没有专门的管理设置,处于上面指示我执行、需要汇报我应付的局面,责任不清,制度不明,上下不通,问题多多。而下沉式管理模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弊端,为教务管理工作打开了新思路。

(二)运行机制滞后,必须予以创新

高校教务工作旧有机制表现出来的就是,整天忙于事物,工作杂乱,传递速度缓慢,中间环节阻止,下沉不到位,上下脱节。表现在工作效率上,工作目标模糊,主动性不强,数据缺乏,或者严重失真;表现在管理考核上,责任追溯不清,主责在上负担过重,对下执行无责可担。

(三)横向交互呼应,纵向无缝链接,实现两级管理

首先,以教务部为中心点,协同其他平行管理部门,形成交互管理的上层,主导重要决策的研究和制定,解决学院方向性、政策性、前瞻性的问题。

其次,通过院、系(部)分级管理,化解上下沟通的不畅的瓶颈,达到有效可行的无缝链接。系(部)相对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主体,责权利清晰明确,更能深化教务管理的针对性,有效的处理各种事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三,明确责任,处理好上下层之间的所属关系。制定相应的各级管理制度,明确各自管理权限、工作内容、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下层接受上层的管理、指导和考核,下层对上层负责,并使工作重心下沉到系和班级,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三、利用现代化手段,搭建运行平台,做实技术保障

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离不开现代化的网络运行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可以对教务管理实行全程监控,有效的保障新机制的正常运行。

(一)构建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教学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成几何数字增加,参与选修课学生的人数急剧增加,可供选择的科目也是越来越多。学籍、成绩、重修(选修)管理工作繁复,规章制度的制定,教学计划调整以及毕业审核等等难度加大,对两级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仅仅依靠几个人,单纯的手工运作难度可想而知,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教学计划、学籍管理、考试与成绩管理、报表统计等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有序、规范的完成。

(二)构建教学信息平台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不仅需要建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建立教务信息系统来满足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信息和近段时间内对教务工作者的统筹规划与工作安排的及时,全面提高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改善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教务信息信息系统主要是建立办公飞信群、QQ群和手机短信平台,加强教务管理部门与学院、系(部)教务管理工作者之间的联系,使学院能够将教务管理相关文件、学校关于教学管理的有关事宜付诸于实践,同时,教务工作者也可通过飞信群或QQ群将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反馈到教务管理部门的系统中,实现工作的主动流。

(三)构建移动教务信息系统

随着移动手机在高校人群中的普及与应用,以及高校无线网络的建设,可以实现教务信息系统的移动化。通过手机用户与无线网络可以为校园内的学生建立一个便捷获取教学信息的方法,并将其补充到当前的教务管理系统中来,从而实现校园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篇(9)

1、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1有助于教务管理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

教务管理系统是面向学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并为其提供服务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务管理,可以使原有的教务管理及其流程更为科学化和规范化,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在学校内的所有信息都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不但可以节约人力资源,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使教务管理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教务管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1.2有助于师生与教务管理人员进行信息交流,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借助于网络的开放性,师生与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上公告、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使得教学与教务管理结合得更加紧密,更加及时。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实现高水平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跨平台的信息资源访问,使全校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共享。

2、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和信息化建设相适应

毋庸置疑,在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论设备和技术如何先进,最终决定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务管理者的素质。教务管理信息化对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充满活力、相对稳定,并且既懂得教学管理规律,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精通信息技术、业务熟练、能快速解决各种问题的技术人员还不能满足需求,教务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还有待加强,一般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2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缺乏统一规划

一方面功能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教务管理信息化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普遍先于学校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多数高校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仍处于独立运行状态,并且只是利用了系统中众多功能的极少一部分,并没有真正地将信息化的理念渗透其中,系统利用率普遍不高。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与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特别是扩招后的多校区办学、学分制的实施和管理重心下移,对传统的教务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还不能实现对教务管理全过程的管理,部分业务仍需以人工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系统本身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2.3系统灵活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较差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但已建成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多数不具有扩充性,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难以进行及时调整,造成教务管理工作的不规范和不连续。就目前来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不尽合理,规划与设计者对系统的设计通常仅从系统当前的实用性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到高等教育改革及发展的需要,这使得系统的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存在滞后问题,从而导致管理系统不能长期稳定地使用。

3、完善高校教务信息系统的途径

3.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度

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订的制度要规范、严密,便于操作,同时要体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学分制实行以来,特别是在选课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分制等制度的执行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要求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修改及补充意见,促使教学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教务管理规范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规范化就是要求各项工作要按一定的标准去进行,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章办事,杜绝随意性的凭经验办事。

3.2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套好的系统并不能彻底解决教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设计和实现一套功能全面完善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只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但是最终将其应用到教务工作中并且决定该系统功效的还是广大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研讨会、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技能培训,使之适应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水平,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能自如应用信息技术处理繁杂的教务工作并及时反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将科学管理方法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利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3.3更新现有不配套的制度教务

管理系统的使用简化了教师的很多工作,逐步变成教师的自我管理,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增加了随意性。如教师调课的随意性变大,教务管理人员不易管理,因此必须制定新的调课管理制度来规范调课的程序,减少随意性。为了使学校教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维持学校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按照教务规律并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适应信息化需要的教务管理规章制度,使得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均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操作,使教务工作有条不紊地按照制度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务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认真分析影响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因素,努力探索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树立现代化教育管理理念。各高校都应当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教务教学管理模式,以教务管理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强.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常熟高专学报,2006:11.

篇(10)

2、与学籍管理人员、考务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及时通过网络收集、上报、下载教务、考务管理的有关信息和资料。

3、及时准确做好学生注册、课程注册、科目报考等工作;

4、按时下载学号、准考证号、考试成绩、考场编排、分发到各工作站、教学点、教学班;

5、做好期末考试成绩、补考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实践性考核成绩登录、下载、上报工作;

6、及时统计各工作站、教学点、教学班学生学籍异动情况,按时上报有关材料;

篇(11)

关键词 高校 教务管理 体系 研究

高校学校目前需要构筑一套科学、规范,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务管理体系。才能实现教学过程、学生学籍和考务的管理,以及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间的整个管理工作。

一、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体系的思想和原则

1.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体系的思想。一方面要求教务管理做到系统性思想。也就是说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应该从整体上把握系统运行规律,并运用系统方法调节、控制教务系统的运行方法,最终引导管理对象实现预定目标。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务管理做到服务管理职能。教务管理工作中有很多职能,包括职能是多方面的,可以将其概括为服务职能、研究职能、参谋职能、行政职能和督导职能等等方面。其中质量管理职能虽然在企业中是重中之中的一个方面,如企业一样强调“质量第一、全员参与、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等质量管理,而对于高校中的教务管理同时也要强调质量管理职能,如强调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怎样培养综合性的素质人才。另外的一个职能就是服务管理职能,这是高校教务职能管理中是的中心工作。因为这一职能是完成好与坏,是其他职能的前提,也是教务管理的实质所在点。

2.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体系的原则。高等院校的本质最终是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所以在教务工作中,要强调贯彻党的领导和党的方针政策,科学性原则,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和处理教务工作,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其次要做好教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层次性原则。教务管理工作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应该强调整体性,如教学目标,统筹考虑,全面协调,同时做到合理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管理方面。而在层次方面,应该按照决策、指挥、执行这样一种运行层次来组织教务管理活动,达到明确院、系和教研室的责权与职责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常规性工作的原则,教务管理工作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做好学校的教学活动和例行的周期工作。

二、高校教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1.建立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系统。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系统跳出当前大多教育管理软件的局限,已经能够通过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处理、反馈来指挥和控制教务管理活动。包括学籍的管理、教学的管理、成绩的管理、专推本的管理、学位的管理、毕业的管理、系统的维护、系统的帮助等模块,能够让家长、学生自己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这些模块对于学校的教务管理需要学校成立了教师信息员队伍、学生信息员队伍、专家信息员队伍,才能保证教务管理信息的有效性、适时性和前馈性。

2.高校教务管理的新手段。高校教务管理的新手段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前提,也是保证提高管理效率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在高校教务管理中应该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建立起高效灵敏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且使教务管理工作的决策能够更科学化、民主化、定量化,同时使教务管理更加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综合性。如建立“数字化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包括教学计划管理、学生选课系统、学生管理、成绩管理、教职工管理、排课系统、学籍管理等方面,这样既方便了学校了管理,也方便了学生和家长的了解信息并利用信息。

3.高校应该不断强化教务管理监督系统。高校教务管理的监督应该成立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并且建立了一套公开化的办公制度,使其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办事程序以及服务宗旨公示于学校醒目位置,自觉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同时在监管的环境下,学校还应该给予一定的奖惩工作,如开展优秀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等多种奖励项目的评奖活动或者是制订严格的教学事故和违纪行为查处制度。以此方式来促进了教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教务管理的规范。

4.构建合理科学的教务管理组织系统。科学合理的管理是使工作效率事半功倍的一种方式。教务管理机构是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机构,主管各教师的教课任务,目标,进度及计划,学生的学习要求,目标,计划及考试等等方面的教与学各方面的事务,是高校的主要机构之一。所以对教务处内部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以及设立教务科、考试科、学籍科、实践教学科、教学建设科、综合和质量监督科,以及把教学质量监督科与综合科合并为综合与质量监督科,不仅精减了人员,而且还可以利用综合科的综合协调作用,以此真正的提高了教学质量监控的效率工作。

5.建立各种有效的教务管理机制。一是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些机制可以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二是建立严格的教学事故和违纪行为查处制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而且对出现教学事故的教师严肃处理,真正实现对学校的教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三是建立对学校教学工作定期进行自查、自评、自改、自建的制度。对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做出评价,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总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枢纽,同时也是稳定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