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市政道路建设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前言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以市政道路为骨架的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由于沥青砼路面较水泥砼路面具有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众多优点,因此在讲究品质的现阶段,沥青砼路面日益成为城市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选择,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大量应用。
然而伴随着沥青路面的大量建设,由于技术、管理以及原材料选择等原因,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较高速公路要严重得多。譬如:沥青砼路面出现大量纵、横向裂缝,夏季高温季节车辙,雨季出现坑槽,交叉道口行车道沉陷等等,引起了业内人士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大量思考。要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水平,施工是基础、监管是保证,而且取决于建设各方主体自觉行为和当地资源的保障程度。因此我们必须从施工、监管等方面探究,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又是相互影响和关联的。
2施工方面
2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基本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从通车后观察主要表现为: (1)路面裂缝多,平均7~8m就有一条横向裂缝,还伴有较多纵向裂缝,较高速公路30~40m一条横向裂缝,病害发生率明显偏高; (2)连续降雨后,路面网裂严重、坑洞多; (3)道路交叉路口及公交汽车站台周边,多有面层细料脱落、车辙严重等病害。究其原因,与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其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 1. 1半刚性施工质量低劣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普遍存在下列违反规范的行为: (1)集料级配严重失控,集料大于40mm颗粒数量占粗集料总量的30~40% , 10~40mm颗粒数量严重不足,混合料产生严重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普通(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人工摊铺,严重影响了拌和料的均匀性,导致混合料离析现象产生; (3)为保证混合料成型,采取提高水泥用量并用细料罩面; (4)施工缝多但处理草率等。这些问题导致半刚性基层裂缝增加,直接影响到通车后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增多。
2. 1. 2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没有保证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与高速公路相比,其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更难以保证,主要表现为: (1)未能封闭施工的客观环境,更易造成连接层面间污染,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层层间连接不严密; (2)基层透层油喷洒往往在铺筑沥青层时进行,由于污染和粉尘,实际上不能达到透和联的作用,而半刚性基层暴晒时间过长将产生干缩裂缝; (3)沥青面层间粘层油施工没有按规范进行,现实中因急刹车导致面层整块滑移、撕裂或脱落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层间连接不紧密,易导致地表水浸入,此时若在层间有浮尘或松散颗粒,水进入层间缝隙后,缝隙中饱和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动水压力及以后荷载重复作用,对缝隙产生冲刷,形成唧浆,使缝隙处结构层强度降低,最终形成空洞,造成路面损坏。
2. 1. 3沥青面层施工工艺粗糙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摊铺,由于通车的需要,在施工中往往是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由此导致纵向冷接缝现象较为普遍。但由于处理冷接缝的工艺粗糙,影响了路面施工质量,其主要表现为: (1)压实机具配置不合理,碾压操作未能按工艺要求严格进行,影响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 (2)交叉路口铺筑分块不合理,人工作业增加,影响路面铺筑质量; (3)冷接缝处常产生骨料离析现象,影响路面质量且易产生路面病害。
2. 2对策措施
2. 2. 1加强集料质量控制
资料表明,沥青砼面层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的最关键因素是集料质量和集料级配。集料应符合下面两项要求: ( 1)碎石表面微观粗糙度大,且形状接近立方体,质地坚硬; ( 2)使用人工砂,限制使用圆形颗粒的天然砂。从目前市政道路就地采购的碎石来看,其规格普遍不符合要求,因此沥青路面施工用碎石必须向无风化片石料场定点采购,要求料场采用二次破碎工艺进行碎石加工。一破采用锷式破碎机进行破碎,二破采用锥式或反击式轧石机进行,以减少针片状碎石含量,且筛孔的尺寸应与要求碎石的最大粒径相匹配。
采购进场集料应按规范进行检验,尽可能加大抽检密度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退场。堆场必须进行场地硬化,避免堆场表土掺合于集料中。不同规格的集料要设置隔仓堆放,以免不同规格碎石混杂。各种不同的集料堆场要设置有料源、粒径、用途等内容的标志牌,便于抽检,防止上料差错。
2. 2. 2提高基层施工质量
(1)改变施工方式。淘汰水泥稳定碎石层现场拌和、人工摊铺的施工方式;采用水泥稳定土拌和楼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的方式。(2)抓好原材料控制。水泥等级应选用低于32. 5级且不带R的初凝在5h以上、终凝时间12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集料用做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1. 5mm,并形成良好级配。(3)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太大。这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裂缝增多增宽;水泥用量宜控制在5%以内。(4)重视混合料摊铺接缝的处理。尽量减少施工纵缝,采用全幅摊铺或两机并铺;当纵缝不可避免时,务必把松散部分挖除并做成垂直整齐的下切面,把握好松铺厚度按规范要求碾压;对于横向接缝,一般以两构筑物间作为一个施工段落,无构筑物较长路段,应加大一个作业班次内的施工长度,尽量减少横缝。横缝的处理方法同纵缝。(5)压实、养护环节不可忽视。压实时,压路机的机型、激振力应与基层厚度相匹配,碾压长度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应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碾压长度要随之调整;养护宜采取喷洒透层油进行,并用土工布覆盖,以利于成品保护,避免车辆、行人闯入,喷洒应选择在半刚性表层风干时即可进行。
2. 2. 3强化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执行过程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在调查以往同类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经验和使用效果基础上进行,这里强调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必须铺筑100~200m (单幅)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现场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从而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按质量管理要求制订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混合料的生产质量;严格执行经检验的标准配合比,如遇材料变化并经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与实测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或重新设计。城市环线道路及一级主干道必须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其他道路当材料与同类道路完全相同时,可直接引用成功的经验,但应注意过程检测技术指标。
2. 2. 4加强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
在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中,平整度和压实度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控制好市政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混合料要制订好现场作业计划,配置匹配的施工机具,在运力上要有所冗余,压路机必须达到3台以上(包括一台轮胎压路机) 。(2)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压实工艺,进行初步、复压、终压三个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3)注意接缝处理,市政道路接缝较多,应严格按规范操作,特别由于通车需要纵向接缝冷接缝较多,鼓励摊铺设备加设沥青加热系统,实现冷接缝热处理,最大限度改善冷接缝所产生的问题;认真对待纵向接缝产生的接缝离析现象,在作业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并通过严格的施工工艺加以避免。
3监管方面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重要的公共品,它的质量关系到全体民众福利,当公共品责任主体职责不清时,易导致全体不负责,使公共品质量虚化。在当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标准未能系统建立时,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纠偏控制工作量大,且对沥青路面质量影响显著的状况,更需相关部门、机构厘清职责,各负其责,共同监管,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
3. 1市政建设主管部门
市政建设主管部门应对区域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依据的标准做出统一规定并检查监管标准执行情况,并对区域道路路面建设标准依据城市发展交通量的需求作出界定,组织设计单位分类建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标准模式,提升建设效率。
3. 2业主单位
业主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全责。业主应针对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对原材料、施工机具及过程检测要求高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对策。如在招标阶段,应对潜在投标人施工能力进行考核,重点考察拌和设备、施工机具、现场试验室是否具备等内容;在施工准备阶段,应检查施工单位所用集料生产厂生产的碎石是否符合要求;在施工阶段则应对施工、监理单位履约情况进行检查。
3. 3监理机构
沥青混合料路面普遍采用热拌热铺的施工方法,其过程控制极为重要。因此监理人员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认真、全面的监理,并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3. 3. 1施工准备阶段
监理工程师工作要点: (1)对作为沥青路面主要承重层的水泥稳定碎石层质量的检查和验收。特别在施工过程注意对碎石级配及水泥用量的检查; (2)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配合比设计审查。特别要注意对粗集料质量的检查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验证阶段的检查; (3)施工机具设备控制检查。重点检查是否配备满足试验要求的试验设备及实验室,能否及时提供监理工程师需要的试验资料; (4)试验路段的监理。科学选定试验现场,宜安排100~200m的试验路段,并解决好以下问题:确定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松铺系数,压实机具碾压控制,作业段的适宜长度等。
3. 3. 2施工阶段
监理工程师工作要点: ( 1)沥青混合料拌和。检查原材料进料仓温度、拌和料出厂温度,拌成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结团或块结严重的粗细料颗粒离析现象,且对拌和料的性能、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 (2)沥青混合料运输。检查混合料到达工地的温度及运力配置情况; ( 3)沥青混合料摊铺。检查摊铺是否按照标准作业,当出现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应仔细检查,问题严重的要责令整层铲除; (4)沥青混合料压实。检查压实过程是否按规范要求进行,特别是经压后是否达到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终了温度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5)接缝处理。检查接缝处理是否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并用3m直尺检查其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
3. 4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其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方面负有监管职责。因此在做好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监督的同时,应重点对以下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3. 4. 1半刚性基层施工混合料质量、现场施工工艺、无测限抗压强度及基层平整度,特别应注重现场取芯及混合料水泥用量控制。
3. 4. 2沥青混合料质量及空隙率,特别是空隙率计算的标准密度控制应能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道路的畅通是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道路至关重要,在城市建设中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也越来越被受到重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市道路的畅通。正是因为如此,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才显得如此的重要。一般来说市政道路的施工程序并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每个城市的规划都不同,但是我们必须考虑的是每座城市的具体情况。我们在施工的时候不仅仅要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还要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这是十分困难的工作,有时候正是为了这些因素而导致无法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即使如此,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也存在着一些较为常见的通病,这些通病严重的影响了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如何来确保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已成为当前市政施界普遍探讨的课题之一。我需要做的是对工程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设计出来最有的方案,根据所设计的方案,合理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
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市政道路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观念出发,协调各种影响的因素,使其整体环境最有利于我们施工。在此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点主要的影响因素:
1.工程设计是工程的蓝图,是工程科学合理的前提,所以工程设计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大的制约作用。工程设计是工程开始的第一步,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高质量图纸设计那么就不可能会建造出来高质量的工程。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具体环境的设计理念,并作出优质的设计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各种数据必须准确无误,结构必须科学合理。如果设计方案中存在明显的缺陷,那么必然会以后留下无法弥补的质量隐患。
2.施工的组织设计和具体的施工工艺是施工灵魂,它们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该根据设计图作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设计必须交给监理单位审核,审核通过才可以使用。在构思组织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的一些影响因素,比如市政道路可能受到征地以及拆迁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还要以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3.施工人员是工程实施的执行者,理所当然工程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必然的。于此同时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要求也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合格的施工技术人员不仅仅要能十分熟悉工程的具体情况,包括设计意图和一些施工的要求,还要有能力按照要求完成施工。同时,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注意观察,认真的思考。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出场的问题,并且及时的向监理单位或者设计单位反映具体情况,为保证整个施工的顺畅进行作出自己的贡献。
4.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具有很大的制约因素。目前,工程招投标的方式已经在建筑行业得到推广,市政道路工程通常也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施工企业,但是由于评标方法和建设单位对低报价的热衷,造成中标价偏低,有的甚至低于合理造价。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盈利,往往会降低质量标准、偷工减料。所以建设单位应该制定合理的工程限价,选用合理的评标办法,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5.工程材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工程材料可以说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所以对工程材料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辨别材料是否合格主要是检查材料的检验合格,与此同时还要留意材料的运输、保管是否恰当等,因为这些都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材料的质量。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是工程高质量开始的保证,市政道路的图纸设计要求是相对较高的,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的考虑施工区域的施工条件,尤其是地理条件。设计是必须结合城市的其他设施,比如城市的排水系统,电力设施或者是燃气、通讯线路。因此,建设单位在作整体设计时要与其他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和联系,协调好各个单位间的关系和利益。与此同时结合本城市的近期规划和长远期规划,尽可能让设计单位交出高水平的设计方案。
2.提高施工参与者的质量意识,道路施工的参与者是多方参与的,提高参与者的质量意识,要从管理者着手,逐级强调核实。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树立质量第一的的工作观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另外,在施工的工程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同时强化监理单位的质量审核要求,以高水平质量要求所有员工,工程的各方参与者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必然会带动道路质量的上升。
3.道路施工材料质量及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寿命,所以我们在选择材料时要严格的遵循相关的审批程序。对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建立健全完善的材料质量检测体系,遇到有质量问题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而且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还要定时的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以保证用于施工材料的质量能符合工程要求。
4. 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在市政建设项目中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对规范施工行为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设单位应在合同中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权和责任,使监理工程师能科学、公正、独立的开展工作,按图监理。除此以外,现场监理工程师要做好质量监控,准确确定质量控制点,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做好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理,若发现施工单位有不规范施工行为时,必须及时制止并发出整改通知书。
四,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这是比较常见的,我们首先要正确的对待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在思想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的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并且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来解决。措施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应该从设计及施工等各个方面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成市政道路工程高质量。同时,要进一步的明确质量责任,不断的规范作业流程,具有精益求精的施工精神,这样方能有效的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波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期刊论文] 《江西建材》 -2011年3期
[2]曾水明 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30期
[3]王伟权 混凝土在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分析 [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 -2011年12期
[4]张美领 综述道路施工过程中的粉喷桩质量控制要点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9期
[5]鞠宁松 龚坤 如何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8期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道路的畅通是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道路至关重要,在城市建设中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也越来越被受到重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市道路的畅通。正是因为如此,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才显得如此的重要。一般来说市政道路的施工程序并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每个城市的规划都不同,但是我们必须考虑的是每座城市的具体情况。我们在施工的时候不仅仅要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还要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这是十分困难的工作,有时候正是为了这些因素而导致无法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即使如此,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也存在着一些较为常见的通病,这些通病严重的影响了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如何来确保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已成为当前市政施界普遍探讨的课题之一。我需要做的是对工程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设计出来最有的方案,根据所设计的方案,合理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
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市政道路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观念出发,协调各种影响的因素,使其整体环境最有利于我们施工。在此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点主要的影响因素:
1.工程设计是工程的蓝图,是工程科学合理的前提,所以工程设计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大的制约作用。工程设计是工程开始的第一步,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高质量图纸设计那么就不可能会建造出来高质量的工程。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具体环境的设计理念,并作出优质的设计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各种数据必须准确无误,结构必须科学合理。如果设计方案中存在明显的缺陷,那么必然会以后留下无法弥补的质量隐患。
2.施工的组织设计和具体的施工工艺是施工灵魂,它们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该根据设计图作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设计必须交给监理单位审核,审核通过才可以使用。在构思组织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的一些影响因素,比如市政道路可能受到征地以及拆迁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还要以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3.施工人员是工程实施的执行者,理所当然工程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必然的。于此同时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要求也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合格的施工技术人员不仅仅要能十分熟悉工程的具体情况,包括设计意图和一些施工的要求,还要有能力按照要求完成施工。同时,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注意观察,认真的思考。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出场的问题,并且及时的向监理单位或者设计单位反映具体情况,为保证整个施工的顺畅进行作出自己的贡献。
4.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具有很大的制约因素。目前,工程招投标的方式已经在建筑行业得到推广,市政道路工程通常也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施工企业,但是由于评标方法和建设单位对低报价的热衷,造成中标价偏低,有的甚至低于合理造价。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盈利,往往会降低质量标准、偷工减料。所以建设单位应该制定合理的工程限价,选用合理的评标办法,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5.工程材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工程材料可以说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所以对工程材料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辨别材料是否合格主要是检查材料的检验合格,与此同时还要留意材料的运输、保管是否恰当等,因为这些都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材料的质量。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是工程高质量开始的保证,市政道路的图纸设计要求是相对较高的,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的考虑施工区域的施工条件,尤其是地理条件。设计是必须结合城市的其他设施,比如城市的排水系统,电力设施或者是燃气、通讯线路。因此,建设单位在作整体设计时要与其他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和联系,协调好各个单位间的关系和利益。与此同时结合本城市的近期规划和长远期规划,尽可能让设计单位交出高水平的设计方案。
2.提高施工参与者的质量意识,道路施工的参与者是多方参与的,提高参与者的质量意识,要从管理者着手,逐级强调核实。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树立质量第一的的工作观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另外,在施工的工程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同时强化监理单位的质量审核要求,以高水平质量要求所有员工,工程的各方参与者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必然会带动道路质量的上升。
3.道路施工材料质量及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寿命,所以我们在选择材料时要严格的遵循相关的审批程序。对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建立健全完善的材料质量检测体系,遇到有质量问题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而且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还要定时的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以保证用于施工材料的质量能符合工程要求。
4. 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在市政建设项目中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对规范施工行为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设单位应在合同中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权和责任,使监理工程师能科学、公正、独立的开展工作,按图监理。除此以外,现场监理工程师要做好质量监控,准确确定质量控制点,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做好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理,若发现施工单位有不规范施工行为时,必须及时制止并发出整改通知书。
四,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这是比较常见的,我们首先要正确的对待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在思想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的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并且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来解决。措施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应该从设计及施工等各个方面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成市政道路工程高质量。同时,要进一步的明确质量责任,不断的规范作业流程,具有精益求精的施工精神,这样方能有效的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波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期刊论文] 《江西建材》 -2011年3期
[2]曾水明 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30期
[3]王伟权 混凝土在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分析 [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 -2011年12期
[4]张美领 综述道路施工过程中的粉喷桩质量控制要点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9期
[5]鞠宁松 龚坤 如何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8期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开始新建、扩建、改建城市,原城郊结合区域开始城镇化。在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主要设施,其功能及服务被广泛关注。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要着眼于未来的需求,奠定发展基础。
二.市政道路设计。
1.道路特色设计。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其对于自身生活的文化环境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身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关键集中地,城市形象的特性占据着极其关键的地位。而对城市个性而言,城市街道的规划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在设计、规划城市街道的时候,一定得综合思量城市所处环境的现实状况,强调并突显城市的人文历史特性,促进城市道路与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实现和谐、统一。每座城市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各不相同,同时又有各自的文化底蕴和环境特色。这就要求市政道路的设计要考虑城市的整体要求,在符合交通运输方面的要求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体现城市的人文文化、自然特色,使道路与城市融为一体,成为城市风景的一部分。
市政道路在设计方面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对物质的追求慢慢升华到对精神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对居住环境的文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道路设计中这就要求道路不能破坏城市固有的完整性,不能破坏城市特色、城市形象,尽可能的在设计工作中融入城市文化和特色,突出城市优势,提高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市政道路的设计要符合城市的功能要求。道路的设计必须满足城市交通量的需求,实现交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功能。道路的规模要符合实际,不可华而不实。只有同时符合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设计出来的道路才能和城市成为一个整体。
2.路基及路面设计
(1)路基设计
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应当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气象、地震等资料,结合环境景观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成,进行路基排水、防护、弃土等的综合设计,加强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
为了有效地确保路基压实度标准及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本路段路堤采土质或土石混合填料,按《路基设计规范》土质路堤或土石路堤的填筑要求执行。路堤分层填筑、采用机械分层压实。土质路堤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土石路堤最大松铺厚度不超40cm。
(2)路面设计。
路面设计需要根据城市道路功能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比选。设计中要注意城市施工条件、施工材料来源、养护条件、安全使用等多个方面,尽量满足功能需要且经济合理,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城市道路设计中大多以沥青路面为主,因为与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颜色为黑色,对交通的影响较小且与交通标线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利于行车安全和交通管理。 在满通量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路面结构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快捷的方案。
城市道路设计中,在新老路拼接时往往采用挖台阶、铺设土工格栅、提高新填土压实标准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保证路面的拼接平整。对于地质条件差、存在软弱土地基时,必须要控制道路拼接新老路两侧的沉降差异,防止不均匀沉降导致的纵向裂缝的产生。
对于路面基层中水泥稳定碎石层,为了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层开裂影响沥青路面,导致开裂,影响道路平顺以及行车安全。在水泥稳定碎石层的设计中必须提高石料的品质和砂当量。同时细集料需降低含沙量,粗集料需减少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还要适当的选择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保证路面的平整、顺畅,减少安全隐患。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本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的集料不应低于Ⅱ级。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施工规范中粗集料合成级配范围的要求。细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机制砂,使用的集料不应低于Ⅱ级。机制砂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品种生产机制砂。填缝材料应具有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抗嵌入能力强、耐老化龟裂,负温拉伸量大,低温时不脆裂、耐久性好等性能。根据不同施工方法选用合适的材料,其性能应满足规范要求。
设计道路不可避免的会与桥梁进行连接,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桥头跳车。导致桥头跳车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较为复杂,其中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桥台和路堤的沉降存在差异,在连接处形成高差,汽车以一定的速度驶过,产生跳车现象,既降低了行车的舒适度又存在安全隐患。在设计中,一方面要加强地基的处理强度、提高路基的压实度来减少地基沉降。另一方面可以在连接处设置一大尺寸的搭板,对两边进行连接,起到过渡作用。另外,也可以在桥台和路堤之间设置一定距离的过渡路面结构来缓解两边的沉降差。
路面基层中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等,选送材料至具备资质的材料实验室,做击实实验并取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标准,制作为现场压实度的对照值。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宜在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得施工。在雨季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稳定材料遭受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雨后重新开始施工时,应彻底排除下承层表面积水。基层在满足强度标准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水泥剂量(通过试验确定),应在水泥稳定土材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并达到重型击实法确定的压实度要求。对于基层,压实度应大于98%,对于底基层,压实度应大于97%。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底基层和基层应使用塑料薄膜保湿养生。
3.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1)给水管道工程设计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应积极以消防规范、室外给水管道设计规范和给排水设计手册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为根据,对管道的管材、管径排水量及设计施工要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确定。通常来讲,市政道路给水管道大都敷设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下,也可根据情况敷设在机动车的慢车道下。基于给水管道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负责给水管道设计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城市管线综合设计规范及相关规划进行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给水管道敷设在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下。
除上述外,市政道路给水管道管线的设计应尽量遵循“避急选缓、避曲选直”原则,即对管道敷设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尽量避开急而陡的变换,选择较为平缓的布线方式;尽量避开弯曲的变换,选择较为顺直的布线方式。另外还应注意给水管道管线的纵向变换幅度和频率,尽量避免给水管道深埋与浅埋的频繁变换,从而有效降低水头损失、减少排气排泥点和隐患点等的存在。
(2)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主要用于排除雨水和污水等,以确保城市免受雨水和污水的侵害,从而营造出舒适、优美的城市生活环境。对于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设计,首先要进行前期规划,即主要针对排水体制的选择,具体的排水体制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新城区采用分流制;其次是排水管线的定位,通常情况下将排水管线定位在城市建设其他管线的里侧,同时尽量将排水管道敷设在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下,如此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并方便于日后的维护检修。另外排水管道埋设的深与浅,也将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人员应立足于实际情况,在保证排水系统有效的前提下,减少埋设深度,并灵活、有效的处理排水管线与其他管线的交叉问题,以确保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3)给排水管线的管位布置。
目前城市道路的宽度较典型的有三种分别是24m,42m和60m,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范》的规定:道路红线宽度大于30m的城市干道宜两侧布置给水排水管线和燃气配气管线,道路红线超过50m的道路城市干道应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线。由于雨、污水管线—般管径较大,埋深较深,—般将其布置在车行道下。又遵循习惯做法,将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的东、北侧的位置,将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的西、南侧的位置。60m宽的道路—般为景观道路,两旁建筑均沿着管线保持一定距离,将该范围用作绿化带。《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范》要求这种道路的给水、排水均采用双管线布置。为了避免破坏板块的整体性和板块受力时造成应力集中而使板块出现裂缝,将检查并布置在板块正中或齐缝式布置来适当调整管位。
(4)给排水管材的确定。
给水管道常用管材有承插式给水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焊接钢管、镀锌钢管、预应力(自应力阚筋混凝土管、玻璃钢管、塑料管、复合管等。无压排水管—般很少采用金属管,只有当排水管道需要承受较高压力或对渗漏要求严格的地方洳污水泵站的进水管和出水管韵才采用金属管材。较为常见的为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近年来,双壁波纹管、HDPE高密度缠绕管等也在室外排水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4. 其他方面的设计
(1)人非共板的设计。
人非共板就是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合并成一条道路,称之为“人非共板”路。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合并成一条道路,主要是为了满足机动车道道路通行的需要,减少车辆堵塞现象。但这给行走在“人非共板”路上的人们增加了许多交通隐患。特别是现在出行骑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电动车不仅行车速度快且无声音,这样就会对行走在共板断面上的老年人更危险。
(2)车道宽度的设计。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已迅速提高。市政道路的交通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大车、客车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小车、私车为主。由于目前使用的市政道路设计规范是20 世纪80 年代末制定的,当时市政道路上行驶的主要是大车,行车道宽度和转弯半径等指标的数值都偏大,这对中心城区,特别是繁华地段的土地利用很不合理。
(3)盲道设计 。
在实际中,由于盲道设计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盲道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行进盲道与圆点形提示盲道均不能明确地提示方向,导致盲人不能辨别方向而出现走错道路的现象。提示盲道路砖缺乏针对性。提示盲道缺乏对盲道的起点、终点和转变处,以及地铁入口、人行横道入口和汽车站等提示作用的设计内容。
盲道设计时,在方形路砖面设计上,采用徐高的方式,制出一端低另一端高的搓板样棱条,用箭头棱条指明方位。方位定位砖采用与行进盲道相垂直的横向棱条,用不同的棱条数目对应不同的商场、公交车站、医院、公共厕所等的方位。盲人可通过踩着方位定位砖辨明其指向,轻松到达上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在盲道两侧、交叉口处等合适的位置,设计分别用汉字和盲文指示的导盲路牌。
(4)城市道路景观一方面展示城市风貌,另一方面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视觉和感觉的场所,是城市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者,也是城市发展历程的忠实记录者,它总是及时、直观的反映着城市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总体水平以及城市的特色,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道路上的人流、车流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观赏街景,出于不同的交通目的和采用不同的交通手段,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征, 所以应在设计中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表现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方面统一。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尽量加强自然要素的运用,恢复和创造城市中的生态环境,让城市道路中的硬质景观融入自然并与自然共存;第三,考虑综合效应和整体性原则。注重观赏与功能并重,将城市自然景色、人文景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三.结束语:
市政道路设计涉及内容繁多,设计水平的好坏通常能反映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随着经济增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市政道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聪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探讨 [期刊论文]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7期
[2]王扶乾牟小军 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2期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城市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工程,因此,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各项经济建设。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
1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
1.1准备期短,开工急。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这一目的,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又十分严格,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
1.2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由于城市道路工程一般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场地狭窄,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给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
1.3地下管线复杂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当中,经常遇到与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对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论文参考,质量控制。
1.4原材料投资大城市道路工程材料使用量极大,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达到50%左右,如何合理选材,是工程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的分布,运距的远近都是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
1.5质量控制难度大在城市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片面追求施工进度,不求质量,只讲施工方效益的情况,给施工监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1.6地质条件影响大城市道路工程中雨水、污水排水工程,往往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能组织沟槽的开挖,如管道埋设深,土质差,还需要沟槽边坡支护,方能保证正常施工。论文参考,质量控制。
2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2.1测量质量控制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市政道路由于建筑物、构造物较密,地下管线复杂加之排水管道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应提高其测量精度,以免发生配套管线碰头和擦边现象;市政道路工程高程控制一般按线路布设成复合水准路线,水准点的布设应有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两种,在路线起、终点和需长期观测的重点工程附近宜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应标志明显、牢固、使用方便,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低于三等,并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复测并签证,测量控制要严格按照二级复核程序要求,即施工单位放样、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复核,误差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值内,并及时完成测点任务后加以测量保护,监理检查、记录并复核签收。
2.2原材料质量控制目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各种材料销售名目繁多,对采购人员极易产生误导,所以要严把材料关,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优选供货厂家,随时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厂方的供货情况,选择有国家认证的生产许可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检验、资金雄厚、社会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递交材料。
2.3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2.3.1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方路基
开工前,必须进行填方试验路段,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根据试验得出的技术参数作为该种填料施工的依据。在填方路基前将原地面上的杂草、耕作物及地表层腐殖土清除干净,用平地机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填前压实,如果清表后原地面、表层土含水量较大,就必须就地翻松、打碎、晾晒,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允许偏差条件下,直接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如果路基下卧淤泥质土、欠固结土或砂土,属大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土层应挖除全部软土,因地制宜,换填适宜填料,然后分层压实,提高路基的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论文参考,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重点,故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压实,压路机对路基填土压实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再中间、从低处往高处的碾压原则。
2.3.2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挖方路基应按设计的横断面及边坡坡度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和欠挖。边坡开挖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严禁因开挖方式不当而引起边坡失稳或坍塌,土方开挖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石方路堑边坡坡面严禁过量爆破,非特殊情况不得采用大爆破施工。边坡修整与边坡的稳定也是施工的主要工序,开挖层靠边坡的两侧宜采用减弱松动爆破或光面爆破,以利于边坡稳定。
2.4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时混凝土28d抗弯拉强度需达到4.0MPa-5.0MPa,抗压强度达到30Mpa-35MPa;为保证水泥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及抗腐蚀性,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标号不低于425号)。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比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因各地施工方法不一,气温影响不同,采用坍落度大小也有差异,但一般为1cm-2.5cm,城市道路最大水灰比不应大于0.5;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应按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和掺用外加剂等通过试验确定。
2.5人行道施工质量控制人行道采用5cm厚C30混凝土方砖铺砌,横坡为1%,应在稳定层施工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人行道的砌筑。人行道砌筑前先进行测量放线,利用侧石为基准,测出人行道的外边线,并每隔5m测放水平桩,以控制方向及高程,需对人行道的土路基进行机械压实,保证土基密实度达到96%以上,然后铺设10cm厚的水泥石粉稳定层,压实后再用3cm的砂垫层调平砌筑人行道预制砖。论文参考,质量控制。
3结语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寿命。论文参考,质量控制。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比较复杂,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论文参考,质量控制。所以,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飞,朱海珍,浅谈市政道路施工的测量工作[J],山西建筑,2008.36.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市政道路易受行政干扰和地质情况及人气等因素影响,施工场地狭窄、战线长,地下管线交错复杂,而工期要求紧,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城市供热、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等因索影响,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所以,要在施工生产全过程中下功夫,把功夫用在平时,用在日常质量管理中。本文就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出以下三方面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在材料检查中所采取的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与使用的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使用和寿命。原材料、管构件的质量对道路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第一道关口。道路及其附属结构的养护和畅通,为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创建优质工程打好基础。构造物不仅要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常年暴露在大气环境下,经受各种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对其使用的原材料,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项目质量监管部门对工程材料的监管,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材料来源渠道往往变化较大,种类复杂,特别是砂、石的来源变化频繁。所有材料在工程验收之前,监管工程师都有权进行检查、抽样测试和复试,对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工程材料(水泥、砂、石集料、钢筋等),必须提供“三证”并按有关标准规定抽样检验,执行见证取样制度,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应给予清退。在工程材料检查验收工作中,监管工程师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来源,加强对材料的抽检工作,以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把好原材料、管构件质量关。
二、在现场施工中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到家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但如果不分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质量管理措施过左不好,过右也不行,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通融的余地,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 平时严格要求项目中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对质量问题该说到的必须说到,说到的必须做到,做到的必须记录在案,形成一种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的良好工作习惯,以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建设优质工程的目标。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三、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也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控制的中心目标。施工是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施工阶段要合理完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工程建设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以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件,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如可行研究、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五个阶段中的各环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预防、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才能满足使用单位对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才能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市政道路的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查,合格后填写工序质量报验表,经验收认可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每道工序检查验收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该量尺寸的要量尺寸,该检测试验数据的要检测试验数据,要按所要求的检查频率见证取样。同时,在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时要排除外界一切干扰,特别是在工期紧迫的时候,工序质量的检验更不能放松,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牵涉到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工程项目质量好,就会使国家增强经济实力,也会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质量不好,就会带来大量资源的损失。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应明确各自的质量责任,规范业主的某些行为,加强设计质量管理,加强监理单位的科学监理,通过科学管理,使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共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Abstract: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good or ba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order of life and city resid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unicipal roads 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process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ettlement measures, to reduce accidents, ensure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were carried out smoothly,ensure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problems;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市政建设的项目业越来越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质量的管理控制作为市政道路建设中最关键的环节和最核心的工作,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市政建设道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是保障我国社会生产、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具有不确定因素多,政治性比较强和环境依赖性大等显著特点,这使得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非常复杂,对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关系到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由此可知,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市政道路建设中经常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市政道路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狭窄,人流量比较大,很难完全封闭交通,单独进行施工;而且电力、自来水以及热力排污管道管线交叉,相互干扰。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问题。
市政道路建设施工的困难
在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很好的控制人流,导致施工现场更加的拥挤,不仅缩小了施工的空间,而且增加了施工的困难;同时对某些管道管线认识不清楚,很有可能把管线挖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是人员伤亡,给道路的建设带来不良影响,阻碍了施工的进度,增加了额外投资的成本,使工程施工质量不断下降。
2、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时,产生的噪音很容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很好的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违规违章施工,没有很好的控制工期,工程周期计划不是很周密,就会影响施工单位的形象,对市政工程的建设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软,处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3、道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复杂性对施工人员要求比较高,如果没有专业的技能训练和技能培训,缺乏相应的文明安全施工意识和人身权利的意识,施工工艺水平低下,施工的环境比较复杂,同样会增加道路施工的难度。
(二)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质量问题
1、路基的强度是保证路面稳定的最基本的条件,由于城市道路低下管线比较多,沟槽回填的密度和湿度对路面影响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倾斜碾压和填土达不到标准或是不符合要求,就会影响回填土的稳定和强度,达不到相应的密实效果,从而导致路基路面出现沉陷的现象,对道路下面的管线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另外,块状物支垫产生叠砌的现象,没有压实,给周围留下了空隙,给道路施工留下了沉陷隐患;如果回填土中含水较多,在夯实过程中没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夯实,一旦土壤中的水分下渗后,也会导致回填土不实,产生下陷的现象,危机路面的正常的使用。由于对混凝土的保护和养生工作做得不到位,就会导致混凝土板块各种各样的裂缝,在角隅处很容易产生细小的裂纹;如果切缝的时间把握和掌控不好,就会导致路面基层出现下沉的现象,最终使板块发生断裂。
2、市政道路排水出现问题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会出现地下管道渗水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管道基础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造成局部积水,甚至会出现管道破裂的现象。在管道材料的选择上,如果没有把好质量关,在歪理的作用下也会出现破损和开裂;在管道接口的地方,施工质量不达标,就会使连接处松散,接管的连接处不稳,闭水风口不严,导致渗水漏水的现象的产生。
3、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盲道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通常情况下,忙道口处在人行道的下坡位置,使得此处的道板需要切割,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容易出现道板脱落的现象,造成施工质量存在缺陷。
二、预防市政道路修建施工问题的措施
保证道路施工质量无小事。市政道路建设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施工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道路施工质量。
(一)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管理体制
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要充分考虑给排水、热力、燃气以及通信等管线的交叉,避免对管线造成破坏和大幅度调整。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保证施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效合理的保证施工质量。要依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根据市政道路施工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细则,保证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实行;对每一道工序和施工环节以及关键部位,都要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监控,对于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不得拖延影响工期。要对施工单位的数据进行抽查和检验,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另外,施工单位要尽量改善施工条件,完善责任机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以及质量意识,从而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路基和土方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道路施工开始前,对路基和沟槽的中线边线进行严格的测量,还要经过复验,水准标高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核验,符合相关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在道路挖土过程中,挖土的接卸设备要严禁在沟槽和支撑上进行碾压,施工中挖出的土,要及时运走,要控制好基底的挖掘程度,防止出现挖土回填的情况。要清除树根等杂物,对基底要进行适当的压实处理,并要保持稳固。在选择填筑材料时,要使用粗粒图,保证控制好土壤内部的含水量。在对路基和沟槽进行分层的填筑过正中,每一层都进行压实,厚度一般情况下不超过20cm,同时不能出现混填的行为;对于边坡,在它的连接处要设置台阶,坡顶和坡脚要做好相应的排水系统;而路基在填筑过程中,速度不要太快,不能掺杂杂物或是大块的干土,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三)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贯穿于整个的施工过程,会影响整个道路的寿命。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前,必须计算好各种材料的使用比例,控制好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做好材料的剂用量,调整好砂子的含水量,使水泥砂子是自的各项指标都达到相关的要求。施工单位要从混凝土的强度、土板厚度以及路面平整等几个方面对混泥土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要不断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和工艺,不断满足新情况和新要求,保证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同时达到相关的强度和稳定要求,从而实现科学的配置混凝土,提高经济的综合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的修建是城市文明的体现,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所以要求市政道路工程的各参建单位要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担负的质量责任,加强施工的质量管理和科学监理,使道路建设项目能够进行科学决策、精心设计和高效施工,有效的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完善市政道路施工,促进市政道路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孙青青,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6月。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rise ceaselessly, the urban construction is also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people's thought and aesthetic concept had great changes.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no longer content to its practical, and further to functional, beautiful sex, culture aspect development. The municipal road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fic research, for peer discussion.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Road construction; program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城市优质道路的形成以及各种地下管线中的煤气、热力、电力、给排水管道等的交错复杂、相互影响,因而对施工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城市中进行游览、休闲活动的人群,大部分活动空间都是在附属工程上,例如,人行道、步行街、休闲广场等等。这就要求设计、施工人员不仅要搞好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还要加强对附属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才能给城市的人们一个美丽、通畅的活动场所。下面笔者就铜陵市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程序进行具体的剖析,以供同行探讨。
一、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特点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复杂程度高。市政道路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较大,相对时间长。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不确定性因素多。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复杂,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周边社会关系等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其不确定性程度高。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目标高,要求严,政治性强。它事关群众生活和城市形象,质量标准高,多数工程要求“争市优,创国优”。同时,工期紧,冬季施工费用投入较大。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程序
1、工程的招投标管理
首先要建立招投标工作的组织体系,作为业主单位和责任主体,负责委托招标中介机构实施招标的具体工作。招标单位要认真编制招标文件,提高招标文件的质量。招标要进入有形市场公开交易。并通过政府批准的网站招标公告,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在国家指定的报刊招标公告.以增进市场开放力度和竞争强度。为进一步开放地方市场,积极鼓励并邀请高水平的外埠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与工程投标。按招标法组建评委,评委会应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和诚信的原则对投标单位的投标工期、质量、施工组织体系、施工方案、企业信誉、业绩、总报价等进行综合的评价,最终评定出中标单位。
2、对监理单位的准备工作进行审查
对已中标的监理单位的工作前审查包括监理规划、监理工作实施细则、监理程序等。审查组应由业主单位的技术部门、工程的设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组成。在审查结束后应有批复意见书。
3、技术(施工图)交底论文
开工前的技术(施工图)交底是必要的。开工前的设计交底是业主主持的。由设计部门对工程的技术要点、难点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说明,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也可以提出工程中的技术问题,而且通过交底会可以使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与设计部门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要求参加施工交底的有业主单位的技术部门、计划部门、预算部门、项目负责人,还有工程总监、驻地监理、设计单位的设计负责人及设计者、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项目总工及相关技术人员。交底后要形成会议纪要.以便以后查用。
4、协助监理单位组织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包括道路、桥梁、绿化等专业,有些工程兼有多个专业,每个专业又各有其专业技术性,如桥梁有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而道路施工有管网排迁繁杂、作业面大涉及面广等特点,绿化则是工期要求严格、维护性强等特点。因此,为了能按期保质的完成工程,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论证。业主单位应协助监理单位组织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5、组织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开工前的检查,开工报告的批复
施工单位应向业主单位提交开工报告。报告被批复后方能进行施工。业主在批复施工单位的开工报告前,应组织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最后的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人员、机械设备及相关技术储备情况,检查施工单位对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的落实情况。检查后确认已具备开工条件的批准开工报告,允许开工。
二、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施工监理力度不够、职权受限,不能充分发挥监理作用
一方面,对有些质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袒护施工单位;另一方面,由于怕与业主单位搞不好关系,工作畏手畏脚,不能尽职尽责。我认为业主单位首先要按规矩办事,使监理单位能充分发挥作用;监理单位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职责,认真负责并维护监理的权力;应增强市政质量监督部门执法力度。
2、解决问题要彻底,遗留问题处理要及时。
一方面,市政道路工程往往是多个专业的统一体,如道路工程不仅仅是修路,它还包括各种管网工程、交通工程以及街路两侧的衔接及亮化等,要力争各项工程的同步实施,尽量减少重复工作;另一方面,就某一个专业而言,解决问题也要力争彻底,如对道路改造方案的选定,按实际情况该翻建的就不要盖被,避免投资浪费。所谓百密一疏,但对遗留问题应妥善处理,尤其是在工程尚未移交的情况下,业主单位要保持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联络与调度权,以便及早解决问题。
3、安全用电方面
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是极其重要的,不可小视。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操作属于特种作业,特种作业由于对操作者本人及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因此需经过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组织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在取得操作证后方准其独立作业。
三、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市政道路工程在建设的工程中涉及的单位、人员和施工环节众多,政府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坚持平等的原则,认真监督,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严格监管,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安全,对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负责。
中图分类号: U4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以人为本角度下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人们出行息息相关的市政道路设计,也应该符合时代的进步。市政道路是一个城市的交通骨架,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市政道路,不仅要能满足人们基本的交通运输和出行的需要,还要能给人们带来舒适的享受。因此,在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角度下的市政道路设计才能真正做到人、车、环境三者的有机结合,使道路交通不仅安全、快速、实用,而且便利、舒适和美观,才能创造出和谐的市政道路环境。
2.以人为本角度下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遵守自然法则
市政道路建设属于城市建设的范畴,自然环境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市政道路建设必须要遵守自然法则。以人为本角度下的市政道路建设,不仅要考虑到道路的基础运输和交通功能,而且要考虑到舒适、美观和实用的功能。但这并不表示,就可以以破坏城市的自然环境为代价。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在符合技术要求和规范的前提下,应当尽量避免有对城市自然环境过大填挖的情况出现。如果为了改善交通环境,却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那是得不偿失的。所谓遵守自然法则,就是要建立和自然环境统一协调的关系。例如,在风景区的道路设计中,我们就应该根据其景点的分布、游览路线和交通的情况进行设计。使道路尽量连接每个景点,沿着景点穿过,使得施工的时候不会破坏到景点的环境。这样,游客在游览的时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兼顾到每个风景区的景点。如果是在沿河沿海的道路设计中,应该使道路的设计路线尽量与河道保持一致,这样不仅能发挥了道路的基本功能,而且将河道的风景和道路融为一体,形成了不错的视觉享受。
2.2市政道路的线形设计
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能为市政道路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使用效果,而且能给城市带来良好的交通运输状态。一般来说,直线和短线的设计,当然是最经济最快捷的。但是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直线和短线的设计不仅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而且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般来讲,曲线的道路设计,比直线的道路设计,更能符合行驶力学和视觉心理上的要求。如果在环境和地形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曲线形的道路设计,更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需求。市政道路空间是一系列变化着的构图,设计的着眼点是道路景观的总体效果。所以设计的时候,要从整体规划出发。道路的线形设计分为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和两者的组合设计。但是要注意的是,线形组合设计要注意驾驶员视觉上的连续性,避免骤变,还要尽量避免交角小的曲线。还要注意保持平面、纵断面两种线形的均衡。另外,线性组合设计除了要保持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间的协调外,还应该注意与市政外部的自然风貌和地质条件的适应和配合。
2.3公平设计
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是交通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我们实际的生活和实践中,不自觉的就会将行人和非机动车忽略,将机动车视为交通的主体。这种情况,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也是显而易见。例如,在设计红绿的时候,机动车通行的绿灯时间远远大于行人通行的绿灯时间;机动车道的路面宽度远远大于非机动车道的路面宽度;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划分到一条道路等等。这就无法体现市政道路设计的公平原则,也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市政道路的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机动车辆的增长速度。许多城市,为了拓宽机动车道,只得压缩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虽然这种方法有效的利用了一定的空间,但是,对非机动车和行人却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不管是行人还是非机动车,作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应该享有和机动车相同的权利。因此,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应该合理布局,本着和谐共处公平使用的原则进行设计。
2.4以人为本----行人
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专指行人。所谓行人,是作为城市交通中的最弱者,他的权力更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市政道路设计,更应该考虑到行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
2.4.1斑马线和红绿灯的设计
斑马线是行人过街的必经通道之一,也是提醒机动车让行的主要标志。斑马线的设计也可以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现在道路上的斑马线大多为白色的长条,颜色单一。如果将斑马线设计成七彩的长条或是白色和黄色相间的长条,那么不仅可以改善单调的交通环境,还能更大程度的提醒机动车司机注意避让行人。另外,还可以通过拓宽现行的斑马线宽度,增加行人过街的流量,加快行人的过街速度。
在红绿灯的设计方面,我们就可以考虑将行人过街的绿灯时间延长,特别是对于老人或者是儿童,是非常人性化的一项措施。另外,还可以在红绿灯上加上智能装置,使红绿灯自动提醒行人过街或是等待,不仅大大方便了患有色盲症的弱势人群,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来说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2.4.2无障碍设计
如果说行人属于交通中的弱势群体,那么残疾人就属于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对他们而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道路设计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无障碍设计就是针对残疾人的专门设计。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不仅要能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而且要合理规范,尤其是在工程质量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例如,新闻曾经报道过,在某城市的火车站广场前的盲道,就出现了偷工减料的情况。该盲道不是用带有凸起的砖块铺成的,而是用钉子将带有凸起的橡胶皮垫钉在地上,咋一看和普通的盲道没有区别,但是在触感和质量上却有天壤之别。对于盲人来说,过马路的时候,盲道对他们来说就是我们正常人的眼睛。还有很多地方在铺设盲道的时候,经常会在遇到障碍的时候就会出现不连续,断开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人性化设计不达标的体现。
2.5道路照明设计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必须满足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使城市道路照明技术先进、科学合理、节省能源。能为驾驶员及行人提供安全、舒适、经济、节能的良好环境。
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中需重点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2.5.1路灯的布设
路灯的布置包括:路灯间距、路灯安装高度及灯具亮度。路灯的合理布置对提高照明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在综合考虑路况、路面反射特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照明器具的配光特性,使布局尽量合理。在设计中,灯杆的设置要根据城市道路的宽度、绿化隔离带的设置确定,一般采用单侧布置、双侧对称布置、双侧非对称布置、中心对称布置等方式。
2.5.2灯杆、光源、灯具的选择
市政道路照明兼有景观要求,一般宜选用较为美观的灯型,但首先应满足技术上的要求。在以往的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中,都选用拔梢钢杆,内外热镀锌表面喷塑,灯杆壁厚不小于4 mm,具有较强的抗弯能力。光源选用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透雾性好的高压钠灯,灯具选用截光或半截光、防眩光、能效利用率高的优质产品,防护等级一般选用IP65,整流器、电容器触发元件均装于灯杆内。
2.6市政道路设计应体现城市特色和人文情怀
一个城市的市政道路建设,还应体现一个城市的特色和人文情怀。不论哪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历史特点,在道路设计中,我们应该体现出这种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历史轨迹。市政道路的建设也承载着传承和弘扬其城市文化和经济风貌的责任。例如南京的游1路公交,从南京的中山陵,途径下马坊、中山门、明故宫、总统府、鸡鸣寺、玄武湖公园及红山森林动物园等各个景点,这是一条汇集了旅游、交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公交线路。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结束语: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在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基本的功能和科学合理外,还应该加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充分理解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并增加对人的需要的重视。市政道路的人性化发展是市政道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今后的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和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倡人文精神,共建一个美好和谐的交通路况格局,创造更加和谐、文明和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和生活。
参考文献
张寄英.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营造.山西林业.2006(2)
韩鹰飞,李杰.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工程逐渐增多,市政道路管线分布日益复杂。这样一来市政道路施工中,如果采用“明挖施工法”不仅会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还会导致地表破坏,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另外,一些特殊地段并不适合使用明挖施工法进行施工。有鉴于此,非开挖技术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追捧。相较于明挖施工法来说,非开挖技术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不仅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还不会阻碍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逐步成为现阶段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热门技术。
一、非开挖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优势分析
(一)对交通影响较小
基本而言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采用非开挖技术,基本上不会对交通出行产生过多影响。这样的优势在需要穿越河道、高速公路甚至铁路的道路上表现的更为明显。除此以外,非开挖技术因为工程量较小,不会影响人们的交通出行,更不会影响城市正常的管理秩序。
(二)地表影响范围和程度小
非开挖技术因为不用开挖土方,所以对于地面结构的破坏就可以忽略,这样一来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时就不会影响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种绿化带等。相应的,不开挖或者少开挖自然不影响地表建筑的拆迁,无形中节省了一定的成本。
(三)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非开挖技术施工量较小,这样一来即便是在繁忙的商业地段也可以施工,对施工地段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除此以外,市政道路施工中基本上不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和粉尘,能够有效的保障生态环境。
(四)效率高
非开挖技术因为工期较短,所以季节、气候变化对其影响较小。除此以外使用非开挖技术意味着自动化程度较高,所以一方面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施工的效率。所以总的来说,使用非开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效率。
二、非开挖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一)市政道路施工中非开挖技术施工流程
一般来说施工前要将各种管线的具置充分考虑清楚,以便进行施工的曲线设计。对于非开挖技术来说,合理的钻孔曲线图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待该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按照已经确定的钻孔曲线确定地面标注,以便修改地形管线图。随后设置工作坑,定位钻机。当钻机定位完成之后,需要事先进行试钻工作,确保工作坑与钻坑位置正确。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具体的非开挖施工工作,具体来说为导向孔的设置、连接管材,并要保证泥浆设备的正常。随后需要扩张钻孔,方便后续的管材的铺设。接下来的工作则是利用机械设备把已经连接好的管材拖入钻孔。需要注意的是,市政道路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非开挖技术的施工流程进行操作,否则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二)前期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
前期准备工作是保障非开挖技术顺利实施的前提。在准备工作阶段,必须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以便充分掌握待施工路段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管线的分布等资料。只有这些工作做完,才能确定非开挖技术具体的施工要求。
此外还需要合理选择施工中使用的钻机。在选择钻机时就会用到前面所收集到的各项资料。一般来说,钻机的不同类型受到市政道路施工规模的影响。
最后,施工之前必须严格检查所要使用的管材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因为管材一旦铺设到地表以下,就很难再加以处理。这样一来,如果管材有问题势必影响非开挖技术的应用。不仅如此,施工前还需要检查管材连接部位,确保其坚固,确保管材不会因为拉拽的力度过大而断裂。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使用钻机的安全性,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利用隔离带。当钻进时,应该严格依照曲线设计内容,有必要时可以将钻进轴线标注出来确保钻进的准确性。在地上阶段,钻进的角度、速度必须充分保证,可以借助人工引导的方式,提高其准确性,避免误差的出现。钻进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钻进的相关参数,保证钻孔的重要性。除此以外,调配泥浆时,也应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需要保证泥浆的性能。处理管材时,要注意管材的质量,切忌用力过猛造成损害。
(三)市政道路施工中非开挖技术控制要点
导向孔位置需要根据轴线来确定,所以必须对轴线定位进行严格的测量,及时校正其中可能存在误差。为了保证导向孔钻进的科学、正确,需要利用设置在非开挖区域的导航设备将钻进信息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导向孔依照曲线设计内容进行钻进。在钻进的过程中,要实时调整钻机的相关参数。也就是说,盲目信任准备时期所收集到的地质勘测情况是不可取的。施工时必须加大监控的力度,以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泥浆漏失、钻压突变等),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在施工时发现存在这类问题,应该立即停止施工,并要求施工人员及时查明问题出现原因,如果问题较重还应该启动问责机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只有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才能接着进行施工。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待导向孔钻进作业完成之后,要严格检查工作坑内入土口、出土口的相关参数,这样才能保证与设计要求相同。
结语:综上所述,非开挖技术因为对城市交通、城市地表影响小,施工范围和施工量较少并且其效率较高,已经逐步被应用到市政工程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充分掌握非开挖技术的施工流程,并明白其中几个较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童艳. 非开挖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浅谈[J]. 建筑知识:学术刊. 2014
中图分类号:F2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220-02
我国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激增,城市交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市政工程量逐年增加,工程质量和速度都有所提升。市政道路作为公共工程的一部分,属于政府非盈利项目。虽然市政道路建设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道路工程的好坏却可以产生强大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利益,所以道路建设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市政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量增加,道路工程造价也水涨船高。因此,如何在保证高质量的基础上控制市政道路造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概述
分析工程造价影响因素之前需要清楚地了解学术界对于工程造价的一些基本定义。工程造价,参照学术界的论文,大致可以总结出两种定义:一是指进行一项工程的预开支或实际开支中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的综合;二是单纯的指一项工程的工程价格。关于第一种定义,它主要是从业主的角度考虑的。对于选定的投资项目,投资者会通过预评估来分析可能获得的收益,随后再进行的一系列工作:项目设计、招投标、项目竣工验收等支付的所有费用组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这样,工程造价其实可以被解释为工程投资的全部费用。对于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定义,它主要是从投资方的角度考虑的。包括一个建设项目在承包、劳动、设备、土地等因素下产生的总价格。工程造价的两种定义在笔者看来,其实是对同一定义的两种角度的把握,两种定义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投资方和业主方所追求的各自的经济利益。
相对于工程造价的两种定义,随着而来的是工程造价控制也就衍生出两种定义:一是指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的管理,属于投资范畴;二是工程价格的控制。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费用管理,指的是为了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在编写完规划方案之后,实时监测,预评价工程造价的变动活动。对于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从微观角度来说,是施工企业在良好的把握市场价格的基础上,为达成预目标而对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从宏观角度看,是政府依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利用合情合理的方法(行政、法律等手段)对价格进行监管和微调,以及通过市场管理来规范主体价格行为的一系列活动。
二、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一)工程受自然环境影响严重
市政道路工程由于是露天作业,同时施工工期较长,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例如道路工程在地质地貌十分复杂的山区和处在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相比,无论是施工前期的勘察工作还是施工中都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施工当地的气候特征也是影响道路施工的重要原因,例如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多雨,很有可能导致工期拖延,增加工程造价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二)欠缺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影响市政道路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控制造价,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按工期完成任务。但是,如果出现重大工程安全事故,不仅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会延长工期,增加工程施工费用。所以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加强风险控制,坚决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三)道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健全
道路工程造价管理中时常出现多重管理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道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的道路工程造价定额存在很多形式,其主管单位和管理部门的权限不同,例如,全省的工程造价统一定额与市政府的工程造价统一定额,由于两个部门的要求和掌控尺度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具体工程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矛盾和差异,导致施工单位比较混乱,不知道以哪个标准为主。
(四)计价方式不适合道路工程领域应用
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计价方式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以定额计价为主,然而这种传统的计价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根本无法同现代工程造价预期相适应,换言之,市政道路工程部门针对工程造价编制的工程预算定额也只是适用于道路工程的评价水平,在市场竞争中仅仅可以作为参考数据,根本无法实现将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消耗同管理水平有效反映出来,限制了企业的公平竞争。
(五)未能对工程造价进行全程监控
市场经济的到来,给我国施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相应的管理却没能跟上建设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面对这种情况,更加加剧了道路建设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导致目前很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盲目压价、缩减工期、拖欠工程款等问题,影响了整个道路工程质量下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实现。此外,工程中出现超预算和浪费的情况很严重,甚至可能会出现甲、乙和中介三方私下串通,加大工程造价,从中获取利益的情况发生。
(六)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工程量的增加,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也逐渐重视起来,各个工程中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但是,真正具备国家认证资格的工程造价师很少,而且具备综合管理能力和专业管理知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致使我国工程管理领域中出现很多非专业造价师,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造价师培训机构,但是其培训内容有限,对于投资控制、组织协调及事故赔偿等方面的工作还存在很大缺陷,这也导致工程超出预算范围,增加了工程成本。
三、控制道路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一)深入研究招标文件,熟悉现场,精通行情,合理报价
要看清招标文件里的条款,特别是每条工程量清单项目所涵盖的内容,所包干的范围。熟悉现场,配合技术部门比选制定出经济效能高的施工方案。参照工程定额并结合企业内部成本信息、市场造价信息进行合理报价。
在标价编制中,实体项目工程造价的偏差一般不大,关键在于措施项目费用计算是否准确合理。因此要求工程造价计价人员除了能熟练地按图抽料外,还必须熟悉现场的施工条件、拟采取的工艺流程和相关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准确地计算出各项措施费用。同时,工程造价计价人员还应是精明的询价员,通过不断地询价调查,准确地掌握每一时期劳务、材料和机械设备租赁的价格行情,这样才能在投标报价中精确地把握市场的脉搏,赢得先机。
(二)加强施工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首先,加强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管理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生机,在投资决策阶段,需要实施建筑项目法人责任制,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做好市场的调查分析研究。制定项目计划的时候以市场为基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项目的投资风险。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投资方需要保证资金及时的到位,同时需要在项目获得批准后施工,不能边施工边报批。并且要做好周围环境的分析,地质、气候、运输方式等都需要做好深入分析。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并制定好解决措施。保证项目的投资预测的可靠性,并对投资方案进行评选,以找出合理的投资方案。
其次,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就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工程设计。在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项目成本控制是关键环节。在不影响项目目标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案可以减少项目的成本,以此保证效益最大化。需要进行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的合理控制,将施工技术和经济效益两者科学的连接,然后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设备。施工设备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其寿命等方面的因素,杜绝带病设备进场。施工方案选择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需要不断的调整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在调整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的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人为的调整偏离。
再次,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程招、投标是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方式,既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保证,还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业主可以使用招、投标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尤其工程量清单一定要在工程的招、投标中使用,招标文件既包括合同及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和参考格式等内容,还要包括工程量的清单,可以更好的为施工单位提供投标报价的参考。
最后,加强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竣工结算阶段是项目最后审查阶段,需要同时对质量以及造价的管理工作进行审核。在审核工作之前,需要审计人员深入到项目中去,充分的熟悉项目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图纸以及变更签证等信息,来做好项目决算审计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都必须认真检查施工记录和验收文件。变更签证手续,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仔细检查和计算工程量,必要时刻可以通过开挖的方式来调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审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项目人员需要核实成本。
(三)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首先,国家需要设立一个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不断强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各部门职能,强调其宏观调控能力,健全工程造价的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工程造价的法律规范,健全建筑市场发展机制,维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合法权益。其次,管理部门要理清工程造价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让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和各项规定实现更好的衔接,将工程造价的工作重点放在完善相关规定措施,协调部门工作,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上。
(四)加强造价人员的培训
任何工程造价都离不开专业的工程造价师,所以说,高校需要抓紧培养一批合格的工程造价师。专业的工程造价师可以基本掌握工程施工的整体造价,帮助施工企业以最小的消耗和最优的质量完成道路工程,同时保证工程质量。所以说工程造价师对施工企业和道路工程施工具有重要作用。除了高校加强造价人员培养,社会培训机构也可以广泛培养工程造价师,可以聘请专业的在职工程造价师、高校教师等进行培训。此外,施工企业还应该对现有的工程造价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总结
市政道路造价的影响要素包含多个方面,从施工前期的方案的制定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同时还有工期控制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因此,市政道路造价控制是一个需要综合策划的复杂问题。市政道路造价控制既应该包括工程前期的造价控制,也应该包括施工阶段中的造价控制。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做到不仅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标准,而且真正有效地对市政道路的造价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延君.探讨控制工程成本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作用[J]. 科技与企业,2012(18).
[2] 朱晓萍,周显贵.浅析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 现代商业,2012(32).
[3] 林成龙.解析市政道路工程中现存的问题[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6).
[4] 王培阳.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 2013(18).
[5] 黄惠芳.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J]. 河南科技,2010(16).
[6] 唐奇贵.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及管理[J].门窗, 2013(11).
[7] 洪 欢.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及管理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