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学科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课堂习惯未养成
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但在科学课堂上,尤其是探究活动中,学生常常是一进入实验室,注意力便被实验材料吸引,对于教师的导入环节等内容不屑一顾。活动中,学生倾听不认真,观察不细致,记录不详细,交流不用心。教师还要花大部分时间组织课堂纪律,从而导致课堂效率较低。
三、活动不能全员参与
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差异以及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因素,真正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学生少。小组活动中,只有个别学生能够全程参与探究活动,成为小组探究活动的主力,其他学生则成了旁观者,甚至不闻不问,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
四、探究不深入
探究活动之初,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准备得不充分,缺乏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不能认真思考并制定研究方案,组员之间也缺乏沟通与交流,不能进行思维的碰撞。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动手操作,却没有动脑思考,至于自己的探究目的是什么,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根本说不清楚,只停留在探究的表面。我认为,导致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中低效的因素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受学生的主观因素影响。一直以来,尤其在农村,学生在主观意识里,科学是副科,学习好坏无关紧要,所以将学习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语数外三个学科上,导致各学科发展不均衡。第二,科学教材成为学生科学探究学习唯一的信息源,有些课本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单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第三,农村教师师资力量匮乏,缺少专职教师,大多数语、数、科由班主任一人担任,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钻研教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指导缺乏策略,表现为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指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
五、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教师必须把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因此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学习、去探究,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关注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重在过程。有效探究是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并有一定的收获。科学探究过程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探究目标和精细的小组分工,责任到人,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全程参与,适时引导,真正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保证合作探究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七、科学评价
科学的评价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对于课堂学习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口头和肢体语言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回答及课堂表现,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都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二,有形的精神奖励。如通过评选“小发明家”“小科学家”“创新小能手”等活动,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第三,量化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如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将评价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用,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分学科
在小学阶段开设的各类学科中,进行各学科间的科学教育的渗透整合,达到学科教学和科学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提升的目的。在学校开设的十余门课程中,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科学因素,有机渗透科学理念,在注重学科差异性教学的基础上,适时根据教学内容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采用感知质疑的问题模式、动手操作模式、小组合作模式等,进行学科间科学教育的渗透整合。如在语文课上,我们采用科学课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感知——质疑——探索——延伸”。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质疑或教师提出重点疑问,抓住实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通过学生的积极互动以科学的研究态度积极地辨析,运用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实验法等进行实践,让学生到更广阔的科学天地里不断探寻、验证。如课文《新型玻璃》(你还能想象或设计怎样的玻璃)、《曹冲称象》(还有什么好办法?)、《乌鸦喝水》(还可怎样能喝到水?)、《跳水》(船长的办法最好吗?)、《詹天佑》(自己用泥土做一个隧道进行开凿,设计“人”字形铁路)、《捞铁牛》(你还有什么办法?)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各学科刻意培养的学生素养,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水平。在各学科都在进行科学教育的渗透整合下,科学课的教学因此大受裨益,学生的科学素养大大提升。语文课让学生们练习了严谨的科学现象的描述能力,让学生们在科学实验之后能够用语文的标准来完成实验现象的描述,在进行植物种子的种植过程中,写出好的观察日记等;美术课渗透了科学教育的意识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使学生们在描绘科学实验的草图时更加准确,而且开发了科学思维,使学生们的想象力更丰富,能从多个角度完成图纸绘制,并用科学的语言加以解释。在各学科相互渗透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做到了学科教学和科学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学生能在各学科中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形成了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二、如何实现小学科学有效教学
2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小学科学教材和初中化学教材进行文本分析,试图针对教材衔接中体现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以及方法运用进行探讨。首先,整理出小学科学教材中与初中化学相关的核心内容,进行分类对比,了解对应性,探讨知识广度;其次,对比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课程的核心概念,了解小学科学学习对化学前概念的影响,探索衔接中知识深度的把握;再次,整理小学科学阶段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运用的方法,分析其对于化学研究方法和探究技能的基础作用。目前九年级化学教材和小学科学教材版本众多,为了充分考虑实际衔接情况,并没有考虑同一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而是选取笔者所在的南京地区所选用的教材。小学科学选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郝京华主编的版本,而初中化学则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
3初中化学和小学科学教材衔接特征
3.1知识广度
小学科学涉及面广,其中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分布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与空间科学三大领域中,比较集中在化学变化的初步认识、身边典型的化学物质等方面,少量涉及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例如,初中学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之前,初中生已经对氧气的助燃性、空气的组成、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水的溶解性质、铁生锈、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紫甘蓝等有了初步了解,而中学化学教材对于这五个二级主题则有所展开,涉及多方面的知识点。现以“我们周围的空气”主题为例进行小学科学教材和初中化学课标的知识点比较。小学科学中只是简单了解到氧气助燃性,但不了解体现助燃性的具体化学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产生的白色浑浊早为学生所熟知,对于石灰水仅停留在名称的知道层面,也没有深入到浑浊的具体物质。小学科学中涉及到的化学物质主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十种左右,往往停留在了解具体的反应现象。基于此,涉及面更为广阔的初中化学课程,呈现层出不穷、性质各异的物质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体现了足够吸引力。
3.2知识深度
美国最新推出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共通概念及核心概念》将“学习进阶”作为学习期望的核心表述形式,认为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就像爬楼梯的过程,学习进阶的中间过程类似于楼梯逐级上升的台阶,各个台阶象征着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能达到的理解核心概念和科学操作技能的不同水平,其理念要求中小学科学课程在宏观上必须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课程内容均指向科学素养)与连贯性(各学段所学内容具有良好的关联和衔接)。在我国,小学科学是学生系统接收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为中学生理化生地的学习提供了广泛的知识基础。就化学学科而言,多个科学概念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已经出现,但限于小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历,小学科学不可能对某一化学主题概念进行全面、清晰的表达,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精深的讲授和分析,只能在有限的生活经历基础上加以感性认识和简单辨析,所以初中阶段还需要围绕核心概念加以整合和发展。“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九年级化学学习中的第一组重要概念,变化观也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学科观念。学生在小学六年级时就已经接触到了“化学变化”——只是此时没有专门提及这个概念。在小学科学教材“蜡烛的变化”中,以蜡烛的变化特征将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小学科学不关注概念的界定,尚未清楚物理和化学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分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将重心落在学生的体验和观察。而且在生活经历中,学生或多或少积累了些化学关注的主题内容,但是由于民间传说、媒体报道的误导,往往存在很多迷思概念,化学课程教学的作用就自然体现。当然,小学科学阶段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只是科学启蒙,对于其深入理解还需要在化学各模块教学中不断升华、进阶。
3.3科学方法和技能
无论是小学科学还是初中化学都很关注科学探究。这种科学技能实际上既包含心智技能又包含动作技能,即要动脑又要动手。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在每一册都安排了一章“科学过程技能”专题,平均每个专题安排一到两种技能,它们不仅体现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技能,也成为初中理化生开展探究教学的技能基础。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模块都是采用集中专题与分散融合的综合呈现方式。初中化学重在第一章安排“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科学探究”的启蒙,以两个典型案例呈现化学学习特点和科学探究全过程,但很多科学过程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还依赖于小学科学的学习作为基础。小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动作技能还停留在简单操作,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层次较低。相比较而言,九年级化学由于学科性的增强,除了要求完成基础学生实验,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小学科学和九年级化学教材中铁生锈实验的设计极其相似,均关注观察、假设、交流等技能,尤其在控制变量方面同样给予学生思维的启发,但九年级化学教材在蒸馏水和干燥剂的使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实验的成功——毕竟小学生知识所限,考虑问题不全面。从“铁”到“洁净无锈的铁钉”,“水”到“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都是对恒量和变量的准确描述与定性,更加凸显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的严密思维和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当然,正因为该实验的小学基础,初中阶段还可以适当增加开放性,减少教师的指导成分,将更多思考的自还给学生。
4处理教材衔接问题的途径
由于我国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科课程是分别设计的,小学和初中之间、初中和高中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大量脱节现象。据不完全调查,现有初中化学新课程和小学科学课程的衔接存在明显缺失:鲜有中学教师主动了解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理科教学并未切实建立在小学科学的学习成就之上;小学科学课程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落实情况较差,很多小学客观物质条件不具备或关注不够,实验活动开出率低,小学科学课程形同虚设;科学任课教师多为其他学科兼职教师,即使是专职教师也存在科学思维狭隘、科学素养薄弱的现状,导致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或观念传递存在一定的科学性错误,需要初中理化教师更正和指引。
4.1关注小学科学,全面了解化学相关学情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开展学情分析往往有所局限,认识或只关注化学教材已学内容,或只联系初中物理和生物的学习,从学生学习的延续性和综合性来看是十分不利的。根据以上教材对比,我们挖掘出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认为小学科学作为科学教育启蒙阶段,其内容设置、实践设计都会对初中的理化生教学产生影响。科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基于学习进阶研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合理规划,对每个学习阶段提出符合学生科学认知发展水平的要求,从而实现各阶段科学课程的无缝对接,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连续一致的发展。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小学科学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避免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分析不完善,应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关注初中和小学所学内容的差异。建议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档案了解其小学阶段科学课的开设情况,便于掌控化学教学与小学科学的联系点;利用课前交流、问卷、测验、课堂导入时候的开放式提问或实验问答等掌握学生的前概念。
4.2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已有基础
九年级化学课堂,需要设计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小学科学中建构的已有概念,启发针对新旧知识中产生矛盾的思考,从而促使学生的开放性思考。笔者设计了相应的提问,表现基于小学科学的化学学科提问。
4.3利用学生已有基础,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学生常常对于缺乏基础、难度较大的问题具有畏难心理,而个人生活经验、学习背景对新知识的建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思考已有基础、选择性加工和应用新信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小学科学中已经在四年级开辟主题“我们吃什么”和“怎样搭配食物”,并安排设计食谱活动,所以九年级《化学与生活》“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可以设计成食谱活动的延伸: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食谱,从食谱中的肉蛋引出蛋白质,介绍蛋白质是如何被人体利用的;通过分析食谱,纠正学生对蛋白质存在的认识误区,了解人体内重要的两种蛋白质:血红蛋白和酶。再看食谱:从食用油的添加引出油脂,区分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的区别。此时学生已经深入体验到物质、能量、变化等核心观念,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蛋白质、糖类和油脂的供能作用比较。三看食谱,由饭店用餐结束后都会上一道果盘,引出维生素的学习。
如《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如果直接提出“铁为什么生锈了”或“铁生锈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觉得问题枯燥无味,并不能让学生有强烈兴趣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如果让学生直接观察生锈的铁,并拿一块未生锈的铁与之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这块铁怎么会生锈的吗?学生会把问题聚焦于“铁生锈的因素是什么”。于是学生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就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不会迷失方向,探究就能有效进行。
2.预设问题关注学生前概念
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在备课时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基础是什么,充分预设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情况,在学生前概念干扰下怎么去引导。听过一节实验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上课教师拿出一杯装有水的烧杯,问学生:“一会儿老师往这杯水中加一勺食盐,食盐溶解了,老师继续多加一些食盐,还能溶解吗?”学生异口同声说“能”。教师再问:“我不断往里面加食盐,它能不断溶解吗?”学生还是回答可以。教师没办法了,只好说:“不断地加,食盐不可能无限溶解,下面我们来研究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位教师其实就是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四年级学生刚接触溶解,之前已经知道食盐可以溶解,但不知道食盐的溶解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饱和的状态。那么学生的前概念就是“食盐可以溶解,跟多少无关”。听课过程中多少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有的老师措手不及,搪塞过去后按自己的计划往下讲,但也有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解读出了学生的前概念,及时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二、有效探究的前提——材料
对于一堂科学探究课,材料是顺利进行的前提。材料使用合理让课充满生机,材料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
1.用材料提升探究的效度
材料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探究的程度,是否能够成就高效探究。材料不宜求多求全,否则学生盲目动手会起到负面作用。在听《我们周围的磁铁》一课时,磁铁性质材料盒里面材料很全,各种不同形状磁铁和材料,教师将实验盒直接发给每一组。学生对五花八门材料兴趣很浓厚,有的同学整节课都在玩材料。教师没有在材料的选择上认真考虑,探究活动低效。
2.用材料推进探究的深度
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最好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们思考:我可以怎么用这些材料?为什么要这么做?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中,易拉罐就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推进探究深度的材料。易拉罐本身是金属做成的,可以导电,但由于外面喷上了一层涂料,导电性能大大降低,用学生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根本测不出来。学生就会在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个金属材料不能导电呢?学生会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和讨论,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这里,教师提供的材料直接决定了学生探究的深度。
三、有效探究的保证——指导
1.指导自主探究,要由“扶”到“放”
有“扶”才能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有“放”才能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扶要扶的恰到好处,放要放的张弛有度。让学生自主探究,一直是科学教育关注的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的干预、指导往往过多,教师“扶”的痕迹很明显,教师放不开,使得学生的探究流于形式。实践证明,只要老师引导到位,很多问题学生都可以自己解决。就算实验探究失败了也没关系,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在参与探究过程中深刻体验成功、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
2.有效指导,激发探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探究内容有兴趣了,就会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进行有效的研究。在教学《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谁可以把书分开”。我课前就把两本书一页一页的纸张交叉重叠。我故意挑选了班上两个力气比较大的男生让他们去拉书,将书分开。两个男生很不屑去做这个游戏,认为自己力气大,区区两本书,很容易分开。结果他们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能将书分开。这是什么道理呢?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四、有效探究的支柱——体验
“体验”不能仅仅是个标签,教师应该努力放大其功能,让它成为学生生命感受的一部分,让“体验”成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支柱。对孩子来说,大自然就是学习科学的好课堂。在公园里,可以观察各种小动物、植物;在工地上,可以看到杠杆、滑轮、轮轴如何运作;在马路上,斜面、惯性、热胀冷缩的原理的应用随处可见……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1.开展“信息大观园”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的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教师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学生主动搜集各种科学资料、收看最新的科学新闻、捕捉最新的科学信息,以此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浓厚的科学兴趣。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可以搜集学生中比较好的信息材料张贴在教室的一角。每周更新一次,让学生时刻可以接受最新、最好的科学知识的熏陶,为今后学生创新探究精神的形成打好基础。
二、满足学习科学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优质微课程应基于小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学习科学的个性化需求,关照学生的科学前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特点很鲜明,爱动,爱玩,喜欢操作,爱做实验,喜欢新鲜刺激,富有想象力,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爱刨根问底,但是由于探究经验的缺乏,注意力不持久,其动手破坏多,观察现象少;汇报有关和无关现象多,动脑思考少;得出结论不靠现象,更喜欢靠直觉、经验,经常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冒出来,且与观察实验本身没有任何联系。在微课程中,对讲授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适宜方法。受时间限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掌握好教学的节奏,消除与课堂无关的干扰;授课过程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贴近生活的问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授课过程中经常提出问题,是及时提醒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好方法。满足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富有趣味的科学微课程不能是纯粹的知识讲解,而应该像动画片一样充满童真童趣,富有游戏的元素和视觉的冲击力,给学生书本上看不到的惊奇的发现。具体应该做到:综合运用讲授、解题、答疑、实验、故事、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构思新颖,人机互动性强;富有挑战性,运用奖赏手段,奖励学习币换学习用品;具有故事性,增强童话色彩;恰当运用权威作用,让教师的头像出镜;运用卡通作为引导,增强趣味性;加强观察、实验、制作等内容,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采取任务驱动,提高观察实验制作的目的性;增加提示成分,引导他们动手又动脑;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实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服务。微课程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和水平,还需要学生来评判,让学生提出修改建议。微视频并非只讲授,不思考,而要提示学生暂停视频进行思考,写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与后面的教师讲解相对照。
三、紧扣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解决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小学科学优质微课程的内容应紧扣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能够解决教学中的瓶颈问题。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这就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利用视频、动画、课件、录像、录屏等手段,将内隐变外显,将抽象变形象,将呆板变活泼,将静态变动态,将快放变慢镜,让时光停滞,让时间倒流,让科学史再现,让设想变现实。同时,应该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正确,系统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比如,《导管和筛管的认识》微课程的设计,能让不容易观察的变得容易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让长期观察的结果通过微课程显性化呈现。
四、高品质的设计与制作技术,发挥技术优化教学优势
小学科学优质微课程应富有技术含量,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完整性、针对性与层次性,包括微课视频、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微教案、微课件等辅助扩展资料。微课程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内容方面,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语言方面,要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录制技术方面,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五、任务驱动贯穿探究全过程,实现自主高效学习策略
小学科学优质微课程不仅设计精美,信息简约,同时还有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任务驱动贯穿探究全过程,能实现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策略。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准备很多观察、实验和制作材料等。未雨绸缪,就等开讲,心中有数,静心听讲,那就等于提前进入了学习状态。由于看微课程是一种自主学习行为,是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补习的一种学习方式,需要的是主动,重要的是坚持,弥补的是不足。因此,科学教师有必要在设计与制作科学微课程的过程中设置阶梯式问题和学生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有的放矢地参与科学探究体验活动,避免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引领学生观看微课程之前反思自己的学习基础、知识储备、技能水平,找到不理解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后观看微课程视频。基于上面的思考,设计与制作微课程应注意课前使用的以预习为主,课中使用的应体现精讲,课后使用的微课程应体现拓展与延伸。小学科学优质微课程往往有一份高质量的学习任务单。学生学习任务单成为学生与微课程之间的沟通桥梁和任务驱动按钮,可以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使自主学习成为高效学习策略,不仅仅帮助学生学习与内化知识,还帮助学生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者可以随时暂停播放,积极思考问题,并在不理解的时候倒回去重播,一遍乃至数遍,直到达成学习目标为止。学习任务单作为探究脚手架,具有六大功能,一是资源共享功能,在《奇妙的失重现象》微课程任务单中,教师写道:“为了帮助你顺利完成探究任务,我建议你用好下面的学习资源:①视频资源:微课程《奇妙的失重现象》视频。②网络资源:失重百科”二是学法指导功能。如在《奇妙的失重现象》任务单中,教师提示学生:“在学习本微课程的过程中,希望你做到以下几点:①有条件乘坐电梯的使用台秤测量一下电梯极速下降时候的读数,并做好记录,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②关于重力及失重的资料,网络和科技书刊中还有很多,希望你不局限于学习微课程,而是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来丰富自己的认识,可以制作资料卡。③期待着你能在课堂上大胆地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展示思维导图、介绍实验发现等)介绍你的研究成果,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与喜悦。”三是任务驱动功能,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四是后续学习准备功能,指导学生根据后续学习内容做好前期准备。五是困惑反馈功能,让学生记录下学习中的困惑,教师在查阅学生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就可以动态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六是评价提升功能,可以在任务单中设计相关评价量表,指引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模式
1.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我们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要前提,我们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合理的分组模式:一种是常规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情况就是,教师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将各类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保证组内异质,但是组间同质,这种分配模式比较有利于良性的竞争,能够激发各个小组的合作动力。第二种是学习任务型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教师要组织班级内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对相同的内容进行科学化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特质,让学生们自主尝试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第三种就是按学习方式划分的组合模式,这种组合里,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可以自主选择想要探究主题,学生们会形成一种主动意识。
2.完善分工。
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中,教师要保证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求知性,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全面的发展,对于每一名学生的任务安排,教师可以采取轮换制,使学生们体会到每一个环节的乐趣与艰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还能够使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3.教师指导。
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中,要充分扮演好导师的角色,不仅要明确指导好小组学习的任务和操作的程序,还应该具体地安排小组合作的时间和形式,将小组学习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个体上面,保证小组学习的正常进行,以及学习的正确方向。三、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运用意义1.激发学生兴趣。在科学课上实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对于新鲜事物及信息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们集体合作,解决问题的热情和信心,全面应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促进目标完成。小学科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合作学习实现了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学会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实现了共同进步,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3.增强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需要培养的,从小学科学课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合作的好处和乐趣,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也会将这种团队意识继续发扬,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理论性成果,是科学与文化在观念层面上的直接关联部分。若把其他文化要素比做科学文化的血肉,则知识文化要素为科学文化的骨架。知识文化要素是科学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他文化要素的载体。化学课程中的知识文化要素主要是化学学科知识,包括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知识等等。
2.技术文化
技术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操作性成果。技术文化离不开知识文化的理论支撑,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知识基础上的一种生产性文化,对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化学课程中的技术文化要素主要是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是化学技术文化的集中体现。
3.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对过去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事实、进程进行记录、诠释和研究的一种文化。历史文化中包含着人文、哲学、科学、伦理道德等多种亚文化,可为现今及未来远景提供参考依据,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化学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要素主要是各种化学史,如化学家们的事迹、与化学相关的发明、发现、发展和生产的历史等。
4.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的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生命与自然环境及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的文化。自然科学中融入生态文化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双面性,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化学课程中的生态文化要素主要是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化学知识,如矿物资源的开发、化学变化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等等。
5.艺术文化
艺术文化区别于人类其他亚文化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审美价值,除此以外,艺术文化还具有认识、教育和陶冶等功能。让学生在满足审美需要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通过艺术文化,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引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深刻变化。化学课程中的艺术文化要素主要是与化学相关的美的存在,如生态环境美、科学精神美、化学美等。
6.伦理道德文化
伦理道德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自愿接受的内在的价值理想,二是遵循内在价值理想的外在的行为规范。科学文化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以及所表现的价值理想和行为规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化学课程中直接属于伦理道德文化范畴的材料较少,一般隐含于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中,如化学家献身于科学事业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等。下面以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为例,列出教材中所含的部分文化要素(因教材中的文化要素都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呈现,故表1中未列出知识文化要素)。
二、文化视角下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
在“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1]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新课程教材加强了人文与科学的结合。人文文化作为满足人精神世界需要的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的目标就是强调化学学习不仅是获取化学知识,更要接受化学的科学精神、思想的熏陶,塑造科学品质,提升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1.创造丰富情境,凸显STSE教育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STSE教育是在人类生活的背景中将化学科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其实质是融知识、技术、生态、艺术、伦理道德等多种文化为一体的“多元文化教育”。通过STSE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还能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STSE教育也是在科学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运用化学知识权衡利弊并做出恰当的选择,感悟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说,STSE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化学知识可承载的STSE内容,将具有类似STSE教育价值的不同的化学知识内容,用类似的设计思路组织教学,使学生分析、解决同一类实际问题时能形成正确的角度、思路和观念。例如在学习氮及其化合物时,先是在自然界的背景下呈现氮元素的存在及循环,然后是具体代表物的性质,再到应用物质性质分析解释环境问题。那么在学习硫及其化合物时同样采用自然界物质性质社会、环境的模式组织教学,就能让学生主动建构同一类实际问题的分析角度、思路和观念。[5]
2.融合历史文化,塑造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史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一部分,它以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和科学史知识为载体,呈现了化学科学在人类历史中的发展轨迹,展现了人类在化学科学研究上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在化学教学中融合化学史教育,让学生在历史背景中学习科学知识,既能让学生在科学发现、演变的基础上,更准确地理解化学知识,又能在化学史蕴含的科学态度、精神的熏陶中,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合理、恰当地融入化学史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既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又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受到科学精神熏陶。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化学的历史文化素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让不同类别的化学史充分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例如:利用化学家的故事,可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如舍勒发现氧的故事、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故事等等。利用化学发明、发现史、生产史、应用史,既能让学生了解前人的科研事迹,又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如侯氏制碱法、苯的凯库勒式结构等,都是很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3.发掘地方文化,体现校本课程魅力
发掘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资源,在传承地方文化的同时,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学习化学,是促进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一条重要途径。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留给学校和老师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基于地方和学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地方文化资源是宝贵、丰富的校本课程开发资源。以地方文化资源为载体,整理找出与化学关联的内容,然后确定其对应的国家课程内容,开发合适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感受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地方文化资源非常广泛,包括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等都是课程开发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包括历史文物、风俗习惯等;自然环境资源包括地质、矿物、水、气候、生物等;生产生活包括当地的工业、农业、手工业、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等。这些资源都可结合地方特点,发掘出与化学相关的文化要素,例如陶瓷文化———硅酸盐、地方饮食文化———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大城市的雾霾———硫和氮的化合物等等。
4.展现化学之美,培养科学的审美观
法国哲学家韦伊曾说:“科学的真正主题是世界之美”。尽管美在科学中没有准确的定义,人们对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美的确客观存在于科学之中,它总是与和谐、秩序、统一、完善等相联系。化学科学对物质世界的外在现象和内在结构的精确描述,展现了化学科学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化学中处处存在着美,只要潜心挖掘,就会发现其中有着丰富的美学资源。科学审美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一部分,也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在化学教育中将审美和科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化学及其文化之美的熏陶下,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的审美观。化学之美主要体现在现象美、结构美、守恒美、平衡美、理论美等等。如烟花燃放时发出的五颜六色的光、酸碱指示剂变色等,这些色彩绚丽的化学现象,展现的是化学现象之美;苯分子的环状结构、C60的足球状的结构等,它们对称、均匀的特征,展现的是物质结构之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展现的是化学守恒之美;勒夏特列原理指导下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等,展现的是化学的平衡之美;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其简洁性、规律性、预见性,展现的是化学的理论之美。
5.引入通俗文化,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通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和构成要素,是人类文化中诸多的亚文化之一。有着大众基础的通俗文化,作为我们身边发生的文化事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引入通俗文化,寻找合适的交点,让课堂上的科学文化与课余时间的通俗文化交融在一起,以通俗文化为纽带,拉近化学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一首《石灰吟》让学生们感到化学并非只能通过枯燥的文字和化学符号表达。再看北大原校长周其凤创作的化学之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普通老师创作的化学版流行歌曲《青花瓷》等等,这些都是在“接地气”的通俗文化中传播化学文化。尽管有些创作从科学的角度看并非那么完美与严谨,甚至有些世俗和随意,但不可否认这些和通俗文化交融的化学,让化学知识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化学文化中感受、学习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生物和小学科学在衔接方面的一些尝试
1.设计梯度合理的内容设计根据一些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比起小学生思维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思维由形象思维逐渐发展到抽象思维,抽象的思维虽已有很大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直接作支持,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学生思维仍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根据初中生心理发育的特点,遵循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逐步到抽象,从易到难,从部分到整体的递度合理的设计。例如,“尿的形成”这个知识点,我是这么设计的:我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先组织学生由表及里的观察真实的猪肾脏,形成对肾脏真实完整的宏观认识,再由颜色启发学生猜测肾脏内部形态结构,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展示肾脏中肾单位显微结构,再将肾单位显微结构转换为模式图进入肾单位结构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微观认识。最后利用一个组装游戏强化肾单位结构。完成肾单位结构教学,实现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过程。然后指导学生观察肾单位中两处毛细血管,根据学过的知识毛细血管利于物质交换,那么血液在流经这两处毛细血管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合作分析表格资料,通过指导学生横向比较不同结构中液体成分,依次得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对血液有过滤作用及肾小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的结论。在分析数据的同时,利用自制演示实验(带网眼的小盆过滤大小不同的豆子)帮助学生理解过滤的含义,再通过过滤动画明确血液过滤的成分,用数据原尿180尿液1.5的巨大差异凸显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突破肾单位功能这一重难点,实现从结构到功能的认识过程。通过这样有梯度的内容设计,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把课本当作传授生物学知识的载体,更通过对初中生物课本的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方式,获得启迪和教益,提升学生的生物素质。
小学科学学科实验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现代化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不仅要有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思想、努力学习先进的实验室管理、实施符合学生的创新型教学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提高业务能力,真正地推进实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教学仪器按及各类装备,不仅要管理得有条有理,而且使用率要高,科学课上所涉及到的实验,尽可能的确保学生能亲自动手实验操作,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全程参与指导,在确保学生安全顺利的进行实验的同时,尽量避免损坏现象出现。作为科学教师除了学会教材要求的各种操作方法以及简单的保养维护工作外,还要积极学习更多的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实验操作,以此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热情。也只有搞好了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科学实验室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场所,其学科资源优势十分明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般的实验室只是在学生上科学课时利用一下,导致实验室大量的学习资源使用效率极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科学课堂具有开放性”。作为科学教师,除了要做好教材中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及探究欲望。观察和实验则是学生检验真理的途径,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没有办法真正感受并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此时我们应进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而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发展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注重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从提出问题到猜想,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实验,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沉与浮》一课时,给每个小组准备好工具箱,先让学生从工具箱中自由选择各种材料,然后及时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材料在水中会下沉?哪些会浮在水面上?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把学生的这些猜想和假设板书出来,并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探究的创造性发展。可见,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总之,我们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科技小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和发明创造的乐园。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创新教学----自制教具
小学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创新的环境。实验室是为观察实验活动而设置的特定场所,因此,实验室的环境设置应当具有科学的氛围,使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如同来到发明创造的圣地。让孩子们在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学会观察,感受到科学创造就在身边。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模仿倾向十分强烈,并善于乐于模仿,课本中的一些实验,在实验室中无法取得符合的器材,那么不妨发挥一下教师的想象力,就地取材,设计教具。如:教师事先做好有科学依据的教具,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模仿学做,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探究,并得出科学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变掌握了概念,且不易忘记。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具以它的直观性在小学的实验教学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教具的演示及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实验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也是其它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科学实验教具的配备还存在不足之处,还有就是配备的教具不理想,实验效果不明显。基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经济、实用、直观的教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又对教材进行了补充,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2提高操作能力
科学教学中提倡动手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实物教具可以满足学生动手的欲望。在老师任务布置后,可以借助操作实物教具完场教学任务。特别是教学中的难点,利用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教学中的难度,比教师讲解或直接告诉学生要好,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准备的教具有鼓、钢尺、橡皮筋等。可以让学生按照以下方式动手操作,操作鼓:①用力按鼓;②用木棒击鼓。操作钢尺:①用力弯曲钢尺;②轻轻拨动钢尺。操作橡皮筋:①用力拉橡皮筋;②轻轻拨动橡皮筋。问题:①这些操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②结果又有什么不同?然后,学生进行分小组活动。最后学生得出的操作相同点是都用了力,不同点是第一种操作手都没有离开,第二种操作手用力后离开实物教具。结果是第二种操作实物教具发出了声音,第一种操作没有。然后再设问:你认为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很多学生回答与用力有关,这时教师反问:“还有吗?”细心的学生回答与手没有离开有关。教师再布置任务并按刚才的要求进行操作,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最后学生发现第二种操作是实物教具在振动,进而得出了物体发出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学生利用教具通过不断地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反复思辨,最终突破教学难点,完成了学习任务。
3拓展发散性思维
激活学生的旧知识和经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进行感知、思考和分析,进而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是科学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法,同样,同一种教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也有不同的结果。在研究“声音的变化”时,我们使用的实物教具还是钢尺。首先提问学生,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使钢尺发出不同的声音。一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把钢尺放在桌子上,桌子上的那一部分用手按住,另一部分用不同的力弹能发出声音。然后鼓励学生“你们还有其他的玩法吗?你们先试试,然后再回答”。结果有一位学生发现了,可以把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短,用同样的力弹尺子。在进行科学教学中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有些问题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以后再回答,或交流讨论再得出结论。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需要动手实践的课,要激发在动手中思考,集中精力去研究,而不是没有根据的凭空想象。实物教具易于准备、操作简单,学生边动脑边动手去探究学习中问题的效率是很高的。学生在这里用了这两种方法,得出了第一种方法随着用力由大到小,声音由强到弱;第二种方法随着尺子伸出桌面的越长,声音越低。这时应该鼓励学生再去操作,思考尺子有什么变化吗?学生带着问题认真操作,细心的学生发现第一种方法尺子振动的幅度不一样,用力大振动幅度大,声音强,用力小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第二种方法得出尺子振动速度不同,尺子伸出桌面短则振动快、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则振动慢、声音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和拓展后,持续有意观察实物教具操作时发生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显著。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利用教具进行探究,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研究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并由此提升了教学效率,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乐趣。在利用教具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实物教具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分析教具的特点,还可以动手操作教具,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在教师及时、合理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利用实物教具进行学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探究“简单机械”时,利用自行车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先找到了自行车上简单机械,研究这些简单机械的作用。基于这一内容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可以采取骑自行车亲自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接下来各小组对简单机械的零部件进行再次观察,或骑在车上体验。
①车把的作用。
车把是一个轮轴,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用手握住车把进行体验。学生发现,车把上部手捏的两端构成一个无形大轮子的直径,下部是小轮,中间是一个轴。手转动车把,就改变了前车轮的方向。学生体验到改变方向时很省力,利于控制,并且能够控制自行车的平衡。
②自行车的刹车系统用到了杠杆原理。
为了体验刹车系统,学生把小车推到教室的空地骑行体验,分别找到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受力点。刹车系统以车把上的刹车柄的转折关节为支点,起到了省力的作用。刹车部件的前闸和后闸都是杠杆。学生发现用力点到支点距离长于阻力闸皮力到固定点的距离,所以轻轻地捏住闸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使车停止行驶。刹车非常省力,是一个省力杠杆。
③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组成省力轮轴,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半径。
学生找轮轴时遇到了困难,花盘一看就知道是个轮轴,另外脚蹬的轮在哪里?提示学生寻找脚蹬连在哪里,学生才发现是在中轴上。中轴连接脚蹬是一个大轮子,大轮子带动花盘小轮就是一个轮轴,而且是省力的。
④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组成费力轮轴(齿轮半径小于后轮半径)。
学生对这个轮轴掌握得最好,因为飞轮带动车后轮比较直观,容易发现。小轮带动大轮子是费力轮轴,但是加快了速度。因此简单机械的作用不仅省力,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速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