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3-05 22:32: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篇(1)

1.1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因选择考研而“放弃”的机会所折合成的成本。通过中国新闻网挂网调查3个月显示,2015年已签约的本科生的平均薪资为3694元,从签约单位所在城市来看,选择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本科生签约月薪为4364元要比省会城市的月薪(3692元)高出672元,比地级城市及以下的(3162元)高出1202元[1]。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本科生的就业薪资还是不错的,那么这也显示出,考研的机会成本不低。考虑到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性,我们结合招聘会市场常给出的薪资作为参考,结合网上问卷调查将本科生毕业前三年的月薪均值暂定为3500元,那么三年就是126000元。

1.2 非机会成本

非机会成本主要由读研时期的消费成本以及此成本的投资收益损失费用两部分组成。

1.2.1 消费成本

据2014年《青岛早报》公布,山东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研究生教育标准称山东省高校研究生学费每年最高将达到8000元,专业硕士学费最高可达一万元[2]。三年读研学费即24000元。青岛高校研究生住宿费每年均值在1000元左右,学生生活费因个人差异而存在着较大差别,我们通过数据调查取均值按每月人均800元计,每学年在校时间取10个月,则每学年生活费为8000元,三年生活费、住宿费、学费之和即51000元。

根据相关调查,我们得知备考一年的资料成本大约在3000~4000元[3],更有甚者高达几万元。除购买考研资料之外,考生们还需交考研报名费150元,到报考学校进行复试,交通费用也由此产生。根据有关调查,考研期间的交通费用大约在800元。即其他成本共为950元。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读研的消费成本C消费=51000+4000+950=55950元。

1.2.2 投资收益的损失费用

根据上面我们得知,读研的消费成本为55950元。如果这些费用不投资于教育,而是用于其他投资,那么研究生三年的非机会成本又将获得多少收益呢?我们以最基本的银行存款来进行假设,目前2015年的三年存款年利率为4.68%。所以三年所得利息为i=C投损=A×4.68%×n=55950×4.68%×3=7855.38元。

1.3 小结

读研总成本=机会成本+非机会成本,结合我们上面的理论,C成=C机+C非机。再根据我们调查到的数据C机=126000,C消费=55950,C投损=7855.38。则读研总成本C成=126000+55950+7855.38=189805.38(元)。

2 读研收益

2.1 读研期间所节约的生活成本

读研和工作不一样,读研期间居住宿舍,用餐食堂,虽有花费,却远远不及工作的花费数目。下面我们来算一下读研三年将会节约的生活成本,相关数据以青岛地区为例。衣,一年节约费用约为2000元;食,一年可节约2400元;住,一年的房租为12000元[4](此处是以合租为参考标准);行,一年节省的交通费用为960元。

综合上面的数据,我们可得C节=C节’×3=(C衣+C食+C住+C行)×3=(2000+2400+12000+960)×3=52080(元),即三年节约生活成本为52080元。

2.2 读研期间奖学金收益

伴随2014年秋季自费读研政策的施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也随之出炉。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现有的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范围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具体标准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高等学校主管部门确定,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建立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5]。读研三年即为3×6000=18000(元)。

2.3 毕业后薪资收益

从终生收益总和来看,到60岁,研究生收益总和比本科生收益总和高655574元。由于终身收入涉及时段较长,中间变数较多,所以上表只能粗略的代表终身收入预期。不过,毫无疑问,从长远来看,研究生薪资收益远大于本科生。(表1)

2.4 小结

根据C收=C薪+C节+C奖,在考虑研究生毕业后终身薪资收益的情况下,C收=2280244+52080+18000=2350324(元),相比于读研成本189805.38元,可以明显看出收益大于成本。

篇(2)

公共政策调查

公共政策调查是基于特定的政策问题、政策对象,围绕所形成的或将要形成的政策议案而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公共政策调查是公共政策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是考察公共政策运行状况的重要方式,是形成公共政策的路径依赖。公共政策调查根据政策研究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即普遍调查,非全而调查就是对调查对象总体中一部分所进行的调查,如典型调查、重点调查、个别调查、抽样调查等。典型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典型,并由典型推及一般的调查;重点调查是指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对象所进行的调查;个别调查即个案调查,是指为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对特定的个别对象所进行的调查;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并以对样本进行调查的结果来推断总体的调查。公共政策调查是公共政策形成与完善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以公共政策议程为中心所开展的调查研究更加促进了公共政策决策系统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质量。公共政策调查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直接调查方法,是公共政策资料获取的一个重要来源。观察能帮助我们获得对政策问题的深入了解,观察能够提供对一个政策制定情况或一群人、一个组织所经历的问题的迅速洞察。通过观察所收集的资料包括路边调查、机械性的点数(例如交通量的点数)、选择商品和物件的偏好、类似表面磨损或腐蚀之类的物理力量,甚至包括通过卫星传输的图像。观察法要坚持客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按照政策事实的本来面目正确认识;坚持全面性原则,考察对象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坚持深入性原则,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坚持持久性原则,进行长时间而不是短暂的考察。在观察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选择观察的对象和环境;选准观察的时间和场合;灵活安排观察的程序;努力减少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及时作好观察记录。

访谈法。访谈法就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向被访问者了解实际情况的方法,是面对面的直接调查,是获取公共政策信息的口头调查。访谈可以分为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如电话)、集体访谈和个别访谈、标准化访谈和非标准化访谈等类型。在政策研究和分析中经常使用精英访谈,作为一种迅速、基本的资料收集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分析者都要依赖于这种方法,特别是对短期项目、新的主题以及在很少或几乎没有文献的场合。在这种情况下,被采访者不愿意将某些答案写出来,大量的资料难以获得,被雇用的采访者也可能对突然出现的政策问题的复杂性感觉迟钝。在这些情况下,政策分析者要获得专家的洞见,包括机关的全体职员、规划的参与者以及有机会接触未被发表的材料的人。在访问调查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准备好详细的访问提纲,选准访谈的具体对象;要选好访谈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场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表明来意,消除疑虑;掌握语言技巧和非语言信息交流的技巧;做好访谈记录。

问询法。问询法即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问卷调查是标准化调查,一般都是间接调查、书面调查。根据问卷的传递方式不同,问卷调查可分为报刊问卷、邮政问卷、送发问卷和访问问卷;根据问卷的填答者不同,可分为自填问卷和代填问卷。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是: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和审查问卷。其中问卷设计是关键性阶段,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问卷调查的回答质量、回复率、有效性。问卷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前言是对调查的目的及有关事项的说明,包括调查目的和意义、对被调查者的希望和要求、问卷调查的匿名性和保密性、回复时间与方式、组织单位及个人身份等;主体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调查的问题、回答的方式及其说明等内容,其中选择调查问题必须符合实情,必须围绕案例所需要的问题,必须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能力及考虑其真实回答的可能性;结语是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真诚感谢之类的部分,也可征询被调查者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的看法和感受。

在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之后,要进行统计和调查资料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最后的分析报告应该包括如下一些内容:摘要、问题界定、评估标准、替代性选择方案、分析与比较、结论。但从目前来看,相当多的公共政策调查流于形式,对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层次性和优先性缺乏认识,调查手段单一,调查方法贫乏,因而未能充分地收集民意和表达民意。

公共政策咨询

公共政策咨询是政策咨询人员根据政策主体或对象的需要,以其专门的知识,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和评估,客观地、独立地提供最佳的或几种可供选择的公共政策方案,为咨询者提供服务的活动。公共政策咨询主要针对综合性、战略性、全局性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提出建议、对策或进行论证。它是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佳决策的有力保障。具体来说,公共政策咨询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决策者准确地判断公共政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帮助决策者科学地择定公共政策方案,并对公共政策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控;有效地保证公共政策效果,减少决策失误。公共政策咨询是实现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在面临全球化冲击的现代社会中,公共政策问题不仅繁多,而且涉及的领域广阔,因此,仅仅凭政府的公职人员掌握的有限知识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制定和实施各种繁杂政策的需要。要解决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专业知识和技术紧缺的困难,就需要政府或非政府的公共

机构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大量依靠公共机构外的专业人才和他们的智慧。在美国,联邦、州、市(县)三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的专家咨询和公众咨询。卡内基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和美国企业研究所等一批致力于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的专家咨询机构,能够通过专业分析帮助决策者和公众了解各种政策选择的可能后果和影响。我们知道,公共政策专业咨询机构是意见交换和政策理解的促进场所,多数政治家经过和专家的互动,可以参与分享这些专家在政策问题上的观点,能为决策者提供多方案的政策选择,并对不同的选择作出专业的评估、比较和分析,从而弥补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上的不足。同时,通过对政策制定过程、决策、执行过程和效果的分析、评论,专业的政策咨询机构可以帮助社会公众对政策作出公正评价,帮助政府检讨得失和提高决策能力,帮助公众深入了解公共政策议题。美国政府提交的政策方案往往会附有专家的咨询意见和评估报告,以便公众对政策方案有更全面、更专业的认识。

专家咨询正是由于公众对独立、客观、公正的专业政策分析的需求才成为了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中国,政策研究室、调研室、参事室、研究中心等成为了政府系统内部常设的咨询机构。这些机构的职能主要是围绕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为决策提供情况、报告和政策建议。有些地方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咨询委员会,汇聚了地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高等院校教授、有丰富领导经验的领导干部,重点围绕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咨询活动,参与重大公共决策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和设计,参与重大项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这种专家咨询支持下的公共政策决策流程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委托或部署专家进行研究,一是专家对研究结果进行论证、检查、验收。但是,独立咨询机构的缺乏和决策流程的简单化容易导致政策结果成为“空中楼阁”或者只为少数人服务。

众所周知,专家咨询既是公共决策对技术理性的追求,又是决策民主化的重要形式,但是这种民主化的形式不应该代替公众的参与。由于专家行为的自利性存在,当决策结果与专家个体利益或价值偏好具有联系时,专家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去获取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当专家咨询制度被过度使用而忽略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便会损害公共决策的公共性和民主性。过分地强调理性、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技术路线,容易形成官僚精英和知识精英联手的“知识一权力”垄断体制,或多或少地会使公共决策偏离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取向,因此公众咨询也显得不可或缺。

美国联邦、州、市(县)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咨询。法律都有明确的法定程序让社会公众对公共政策有全面的知情权和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表达权,典型的公众咨询形式是公众听证会、利益团体的公开游说游行活动、新闻媒体的政策辩论等。虽然任何一项公共政策不可能100%为所有的团体和个人带来均等的利益,但是总有利益分配不均衡存在。因此,美国各级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不反对利益团体和个人的游说活动,而且还提供各种渠道鼓励公众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以便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好地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由于公众咨询在美国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在政策方案制定和评估中多途径、多形式地听取并吸收公众意见,尽可能地使政策方案趋于完善。

公共政策听证

公共政策听证就是在公共政策出台之前或实施之后,就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方案或公共政策效果等方面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听证一词,本意为诉讼上应听取他方当事人意见的制度。也就是说,法院在审查事实或法律问题时,要以公开举行的方式听取证人和当事人的意见,以保证审判的公平,从而实现正义。随着司法听证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公共决策领域愈来愈感觉到有移植的必要,于是科学而民主的决策听证制度应运而生了。听证作为公众参与的决策制度,正在走进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

公共政策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客观要求。公共政策听证制度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证政策的合理性,有效地避免重大的政策漏洞;其次,政策听证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的过程,是一个民主的过程,它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保证政策的代表性,不至于在政策出台后面临多数利益相关者的反对和抵触;最后,它可以及时发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不足,以便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听证制度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制度,重大的内外政策出台之前必须经过相应的听证,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论辩。因此,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就是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过程,是就各方利益的公共政策论辩过程,反应了一定程度的公共政策民主。

篇(3)

(2)制定国内税收政策,并通过执行机关组织征收;

(3)制定关税政策,管理海关事务;

(4)负责支出管理;

(5)在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国债政策方面,与中央银

行保持密切的合作与协调;

(6)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

(7)管理国有资产。

其中最为重要和最基本的职责是:

确保公共支出的有效分配和管理。即:

根据国家特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确定适当的、有

约束力的支出限额,它一般是通过政府年度预算和原鸽的

预算执行来实现的。

根据一定时期内政府的工作安排和公共政策目标,按照轻

重缓急的原则,确定公共支出重点,优化支出结构,确保

财政资金重点用于政府最为关注的核心领域。

通过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确保公共资金最大限度地

发挥效益。

上述支出管理的职责主要由预算管理部门承担。为了实施有效的支出管理,各国的预算管理部门具体承担了下述职责:

(1)准备和编制政府年度预算;

(2)制定跨年度预算即中长期财政计划;

(3)负责组织预算执行及其分析报告;

篇(4)

一、引言

自上世纪末以来,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与重视,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部门与高校都在本世纪初建立了公共管理的教学与研究机构。近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相关的研究项目申请成倍增加。同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政府逐步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并将更多的资金和关注投入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因此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现实需求。马克思曾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纵观管理科学东西方的发展历程,其繁荣与辉煌几乎都产生在社会急速变迁的大变革时代。这说明社会的强烈需求是学科发展和繁荣的基本条件之一,理论研究发展的动力不仅来自于理论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且来自于科学实践的需求。在中国,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迅速,需求旺盛且很有前景的新兴学科。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在美国公共管理领域的排名一直在前3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它的课程设置分析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科方向的确立有一定的比较和参考价值。虽然国内以往对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关注也比较多,但大多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一提而过,很少有对其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详细介绍与分析。本文将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课程设置人手,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以求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概述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立于1936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卓越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旗下包含15个研究中心,超过30个职业培训和学位项目,在全世界有广泛的影响力。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立足于公共管理研究前沿,并以此为基点为公共部门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

1.学院的使命感与办学目标。

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清晰的办学目标是政府学院前行的动力。成立之日起学院就将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研究作为使命。现任院长戴维・埃尔伍德(DavidT.Ellwood)认为,在推进公共利益方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弘扬这一优良传统,学院明确了研究生培养的方向,突出了自身的地位和特点,即培养文明社会的领导者,汇集思想,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公共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2.学院的专业设置。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建院多年来,无论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设有两种学位,即MPA和MPP(MasterinPub-licPolicy)。以MPA招生目录为例,设有公共管理在职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国际发展公共管理硕士三个培训项目。丰富的课程内容、多样的专题报告和大量的作业与案例分析报告,使得所有学生都必须全脱产在校学习。这与我国目前的在职不脱产、类似于“函授”形式的MPA教育模式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3.学院的课程设置。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不仅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设置合理,在课程设计方面也非常科学和务实。所谓科学是指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都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管理和倡导三种核心技能展开的。所谓务实就是紧紧围绕美国和世界的热点公共政策问题来设计课程。具体来讲,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课程设置可分为四大模块:政策与制度分析,公共组织战略管理,政治倡导与领导艺术及分类政策与制度研究。

其中,政策分析涵盖经济分析、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经验分析、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方法等课程:公共组织战略管理包括组织战略与实施、政治管理、财政管理、人力资源与动员等课程;政治倡导与领导艺术包含领导艺术与公共资源的动员、选举政治与政治领导艺术等课程;分类政策和制度研究囊括了企业和政府政策、犯罪和司法公正、公共卫生政策等课程。

综上所述,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认为,面对日益变动和复杂的公共管理领域,管理者的职业生涯充满变数和挑战,只有具备了娴熟的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和倡导能力并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自如,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就。因此,以领导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熟练的管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倡导能力就成了哈佛大学课程设置的着力点和学科建设的方向。(如图所示)

以一年制公共行政硕士项目的课程设计为例,该培训项目是专门为那些正处于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丰富公共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而设计的。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至少七年以上在政府或非政府组织重要岗位的工作经验。正式入学前,学院会开展4周的夏季培训,负责咨询与辅导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职业背景、工作经验和个人兴趣,紧紧围绕以领导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熟练的管理分析能力和倡导能力的课程理念,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设计制订具体的课程方案。入学后,根据学习计划学生必须在四大课程模块中,每一模块至少选择1门课程。每个课程模块都是围绕具体培养方向精心设计,且每个模块都有多达数十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方法论相关课程锻炼学生的技术与数据分析能力,管理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政策制度类课程培养学生的政治倡导能力,领导类课程提升学生的使命感和领导能力。丰富且目标清晰的课程模式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了促进学生多项能力发展的课程理念。通过一年紧张的强化培训,学生具备了独立从事高层次公共管理所必需的知识框架和领导技能。

三、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课程建设的启示

目前国家各部门正抓紧制定“我国高等教育的中长期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正在制订自己的学科发展战略和遴选优先资助领域。公共管理学科将是今后需要大力加强和扶持的新兴学科。作为公共管理教育的典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学科发展模式、课程设置理念和教学方法无疑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仍然不失为一种良策。

与此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哈佛的课程设置及其学科建设与它所处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等因素息息相关,我们绝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必须辩证的,在引进、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

中国的公共管理教育既是我国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发展战略,也是提升党政干部管理决 策水平及其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此,必须将提升我国领导干部的管理决策能力和执政水平与公共管理的教育模式相结合起来,由此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其学科发展方向。

1.立足本土,构建科学发展模式。

我国的公共管理教育要坚持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取向,立足本土服务,探索与构建以领导能力为核心的,集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倡导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发展模式,并由此实现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型培养向以领导能力为培养核心的现代化培养体系的根本转变。

2.扩充课程,满足个性学习需要。

从学科课程设置的角度来说,哈佛大学课程设置的面宽量多,可选择的空间相当大,这样才能保证多种学位类型、各个研究层次的授课与讨论需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在强调基础理论、技术分析方法等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特别是经济学、数量分析基础方面的课程的同时,还在多个专业方向与领域有许多相应的课程,保证每个学位方向均有一定的深度,满足多样化的个性需求。

3.提升师资。促进学科长远发展。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科学而丰富的课程设置,主要得益于哈佛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这也是学院得以长存不衰并领先于其他公共管理学院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对于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而言,加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方面的师资力量结合,提高教师团队的理论水平,对于学科的长远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4.关照现实,提升学科实用性。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学科建设以政策应用为研究导向和出发点,涉及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安全等各个层面,关注国际发展的几乎所有热点和重点问题,注重多学科交叉。我国公共管理方面的学科建设也应以此为出发点,注重实际应用、培养模式与现实环境接轨,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略论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问题――兼谈学位制度的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篇(5)

大学生毕业论文是培养毕业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是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真实体现,是衡量办学水平和教学总体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重点。因此,毕业论文成为考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近几年,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独立学院的毕业论文工作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也写出了一些较好的文章。但从总体看,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还不理想,在论文撰写和答辩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毕业论文流于形式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自2003年建校以来,即对本科毕业生实施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环节教学,在毕业论文这个环节的实施方面做了一些深入大胆的改革与探索,同时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本文就此做以总结和探讨。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1、论文形式改革

毕业论文要求具有知识创新,普遍指导价值,这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说,有一定偏颇。为了改变管理类毕业论文的形式单一现象,我们在毕业论文形式上采用设计方案及调查报告等形式来代替以往的纯理论综述性质的毕业论文,改变毕业论文写作内容的局限性。

为了保证这样的目标能够达到,我们分几个专业规划选题方向,具体如下:市场营销专业采用创业设计方案、营销方案策划、市场调查报告;工商管理专业将采用人力资源诊断报告、生产管理诊断报告、质量管理诊断报告、供应链管理诊断报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用社会问题分析报告、社会现象分析报告、公共政策分析报告。通过上述这些设计方案及调查报告让学生把研究点落到实际问题当中,加强毕业论文的应用性。

2、论文写作过程改革

以往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包括开题、写作、答辩、修改定稿等环节,但大多数同学在毕业论文撰写之前都不知道该写什么,头脑空空,因此,我们将指导过程拟定为阅读文献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选题、调查(设计)、整理分析、写作、定稿、答辩几个环节。让学生提前阅读一定的文献资料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充实头脑之后再来确定选题,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和空洞性,同时增加调查(设计)环节让学生切实深入论文的实际形成当中,动手动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作一个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抄袭和拼凑。因此,将指导过程拟定为阅读文献或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和拷贝别人的工作内容。

3、论文组成部分改革

绝大部分高校毕业论文均由以下部分组成:(1)封面;(2)扉页;(3)任务书;(4)中文摘要、关键词;(5)目录;(6)正文;(7)参考文献;(8)指导教师评审表;(9)评阅人评审表;(10)答辩评审表;(11)封底。为了简化形式,我们将设计方案及调查报告规定为以下组成部分:(1)封面;(2)目录;(3)正文;(4)附录(主要包括问卷,样本,数据等);(5)指导教师评审表;(6)评阅人评审表;(7)答辩评审表;(8)封底。在毕业论文的组成部份中去掉了摘要、关键词以及参考文献等部分内容,要求学生附有问卷,样本和数据,尽可能的去掉部分形式及理论上的内容,更多的加强和鼓励实际操作,以及报告本身内容的完整和深化,更加侧重报告的内容而不是形式。

4、写作和指导进程改革

大多数院校毕业论文的安排都是在大四下半学期,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最后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里来准备毕业论文,这样的毕业论文不仅质量低下而且流于形式。针对此问题我们对毕业论文进程做了具体安排,要求各专业教师于第五、六学期一开始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训练,对学生提前进行写作训练,为未来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各专业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在本专业的课程中选取一门考查课或必修课来训练论文的规范书写,教师可根据课程将其作为考试或作业来训练。从第七学期开始选题,指导组织学生进行论文框架写作雏形;论文框架定好后,组织学生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确定之后,方可开始具体写作。实施过程中要求师生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保证毕业论文有全面充分的准备。

二、改革的主要成效

1、学生写作兴趣有所提高

设计方案或调查报告与毕业论文一样都能考察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体现应用性的特点。设计方案或调查报告等都针对具体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不一定都要运用新知识,也不要求有知识创新,相反要求运用知识的成熟性,保证方案的成功概率。解决方案不一定要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把应用效果作为报告的评价标准。

从改革实施以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已有不少毕业生以毕业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论文,并且这一数字近年来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设计方案或调查报告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写作需求,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凡是自主选择调查报告这一形式的学生,其在调查报告的努力程度及最后成果的质量上均要超出其他学生。这也说明学生的自主意愿性和自主选择对毕业论文的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论文质量有所提高

针对毕业论文准备时间短、准备不充分等问题,我们要求各专业教师于第五、六学期一开始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训练,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在本专业的课程中选取一门考查课或必修课来训练论文的规范书写,可作为考试或作业来训练。由于写作过程的全方位改革,从2008级、2009级同学的实施效果来看,此过程改革确实有助于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也理顺了教师的具体指导思路。

3、论文规范性有所提高

针对毕业论文不够规范的问题,我们制定出毕业论文有关程序文件及写作细则文件,并为学生提供可参照的模板。细则文件中详细的规定了各项教师指导内容及学生写作规范要求。例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的《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毕业论文程序规范文件》,该文件主要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原则,指导的具体任务,毕业论文答辩要求、评分要求以及附有具体时间及具体内容的毕业论文进程要求,并把有关的毕业论文材料列出清单,从多方面规范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此外,针对不同的作品形式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写作细则。包括:《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毕业调查报告(设计方案)写作细则》《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毕业论文写作细则》,由于分形式制定具体细则文件并有可参照的写作模板(范例),毕业论文的执行步骤更加清晰,学生写作的规范性也在逐渐加强。

三、改革经验总结

1、对改革的高度认识

在此次毕业论文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高度的改革决心和改革的态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让改革处于广泛需求的推动之下,上下统一思想,将改革提到实际操作层面,不能只是想想或被动执行,必须上下齐心主动寻求改革的方法与步骤。其次,必须认识到毕业论文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毕业论文的改革不仅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指导教师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在指导教师身上,指导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态度,因此,指导教师对于毕业论文改革的高度认识是推动改革实行的强劲动力。

2、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几乎所有的改革都需要有力的措施来推动。在此次毕业论文改革过程中我们设置了多种管理办法和制度来保证改革的落实,例如,以具体的比例来推动调查报告或设计方案,规定各位指导教师多带各种毕业调查报告且数量不得少于所带学生人数的20%,并逐年提高比例,争取每年每位教师以10%的比 例提高,三到四年最终将毕业调查报告或设计方案总比例达到30-40%,逐步争取把部分论文变成创业报告,诊断报告,市场策划等多种形式,借此改变毕业论文纯理论的空洞形式,提倡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实践应用性。

对于指导教师则落实具体任务,例如规定指导教师要做到师生面对面指导,每位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导论文次数不得少于3次,要求各位指导教师保存每次的批阅指导记录,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指导教师需尽职尽责,在指导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品德与模范作用。

3、配套政策的保障

配套的政策对于制度的落实有着根本的保障,因此,改革还需要配套的政策来支持。例如在试点中,我们对于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在毕业论文或毕业调查报告的最后得分上予以相应的减分,此办法也有助于教师最后对学生作品的科学打分。对于教师,我们将具体的指标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规定的任务不能完成者将在年终考核中予以相应减分。此外,设立毕业论文专项检查小组,检查小组由系主任牵头,各教研室主任组成,采取交叉检查和抽样检查的办法,定期对毕业论文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以此保证毕业论文过程的有效进行。多项配套政策的出台对于教师和学生都起到了严格的监督管理作用,进一步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施小平.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J].高教探索,2006.4.

[2] 岳强,王秀珍.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思路初探[J].中国证券期货,2011.10.

篇(6)

关键词:城市交通;政策协同;创新驱动

Key words: traffic;policy coordination;innovation driven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49-02

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政策的现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城市交通亦然。21世纪是城市化浪潮汹涌的时代,但与此同时,生态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日益显现,城市交通如何做到既快速发展,又节能减排,就亟需寻找矛盾的平衡点,实现城市交通更快、更稳地发展[1]。

我国城市交通的特点:

1.1 交通拥堵严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城市病拥堵日趋严重。根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权威机构披露的《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2016年,我国济南、哈尔滨、北京为全国最为拥堵的三座城市,其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分别为2.173,2.116,2.061,平均r速仅为19.853,21.477,23.144km/h。以江苏南京为例,在2014年第一季度,南京的拥堵延时指数为2.29,平均延迟时间、平均速度分别为21.74分钟、24.18km/h。同年二季度,南京已退出前10名,至第三季度,南京在39个参与排名的城市中已退至第21位,拥堵情况大为改善。在2016年,南京的拥堵排名进一步下降,已降至第27位,全天平均拥堵延时指数为1.771。

1.2 环境污染加重

交通环境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颗粒物、声污染等。根据环境保护部的《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我国已连续七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2015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9亿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我国部分大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复合污染格局,如监控的北京、上海等9座城市的移动排放源对PM2.5的贡献范围为15%-52.1%。2015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如图1所示,其中NOx排放高达76.37%。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比例均超过八成。

1.3 交通事故增多

随着我国进入汽车化社会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图2 显示2007-2012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以及死亡人数,2012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04196起,共计有59997人死亡,平均每天死亡59997人,预计随着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城市规模的增加,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将进一步上升。

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政策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国务院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素。交通运输,节能先行。作为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交通运输要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这是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是交通运输业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必然途径。

“节能减排”源自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再次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提到了崭新高度,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思想应运而生。2011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明确十二五期间研究推广符合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的绿色养护技术,如沥青路面再生和温拌、水泥路面就地利用、废旧轮胎橡胶利用等循环利用技术。同年10月,交通运输部印发“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提出今后需强化节能减排制度,加强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推广节能管理经验来大力发展绿色道路运输,实现城市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2012年,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公共交通,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优化换乘中心,提升公交分担的总目标。2016年,国家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专项支持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

3 政策建议

为了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同时又能够合理地调整交通结构,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减少拥堵和环境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3.1 坚持生态本位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城市道路交通不仅是一个功能性的空间载体,更是一种安全、舒适、宜行的环境,同时,城市交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尊尚自然发展规律,使得交通发展被生态环境承载所制约。毋庸置疑,交通发展肯定会向周遭环境排放一定量污染物,但不能突破环境容量,必须与环境承载力相平衡,减少索取,节约资源[2]。

3.2 推进公交优先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通过加大城市公共交通运力,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建设,同时通过“城市交通政策与城市交通战略、公共政策体系的衔接”,引导广大居民理性选择公交出行,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增强公共交通分担率,从而保障政策的前瞻性[3]。

3.3 深化科技创新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交通运输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方面继续承担先行官作用。如何加快综合交通,提升智慧交通,打造绿色交通,构建平安交通,实现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交通运输,政策驱动、科技创新是主攻方向,这就需要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促进智慧交通与绿色交通的深度融合;加强绿色交通科研基础能力建设,健全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研水平;组织实施绿色交通科技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绿色交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参考文献:

篇(7)

在知识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部分学者针对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展开了调查研究行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仅有53%的大学生对教育培训行业有着初步的了解,同时,基于人群调查的基础上发现,8.6%的人群倾向于教育培训行业讲授法的实施,另有54%的人群热衷于实地考察的教育方法。为此,当代教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以下就是对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状况的详细阐述。

一、当前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教培训行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品、服务水平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即基于2015年相关调查数据表示,教育培训纠纷案件已经上升至2500件左右,以3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同时质量投诉案件所占比例最大,为45%。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当前教育培训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以此达到教育目的;第二,在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调查中得知,有30%以上的人群认为教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机构众多、集中度低”的规模发展问题。例如,规模超过100人的教育培训机构仅占据2%左右,为此,应强调对其的有效处理,提升整体教育行业服务水平。

二、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发展前景

当前教育培训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稳固我国教育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要求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应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即从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发展前景市场预测调查中得知,我国教育行业在语言、会计、就业技能、IT等领域发展过程中,将以2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同时,我国政府部门亦将鼓励各地区家庭增加5000元的教育培训支出费用。此外,就2015年教育培训行业总规模调查数据表明,其在线教育比重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上升至8%左右,即约800亿元,同时市场规模增量亦将凸显出3500-4500亿元的发展趋势。另外,在教育培训市场分析报告中显示,到2016年为止,我国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将呈现出约23%左右的发展趋势,即超出1700亿元。为此,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自身优势资源的利用,即落实实地考察等教育方法,继而由此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且推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已经上升至约736万人,且结业人次为92.28万人次。同时,教育部调查数据显示,非学历中等教育学生的人数及毕业数量分别为4613万人次、5084万人次。同时,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已经达到约10万所,即其未来市场发展规模呈现出较大的发展趋势,为此,中国教育行业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三、教育培训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

(一)建构公共服务平台

在相关数据调查中得知,希望政府部门公示合法机构、办学标准、教师资格查询的人群分别占据了62%、50%、45%,因而在此基础上,新时期教育培训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整体竞争实力,即应注重公共服务平台的建构,且在平台建构过程中注重对网络平台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为教育者、教育机构等提供公共政策法规制度、公共信息公示等信息交流平台,就此提升教育培训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并引导其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手段。此外,基于公共服务平台建构的基础上,要求技术人员应注重完善平台信息采集、、查询等功能,并强调对教育行业发展状况、规模、社会评价等层面的真实反映,由此达到最佳的教育状态,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且就此缓解就业危机问题。

(二)完善管理体制

在教育培训发展状况调查中发现,有38%的人群鼓励信用保证金制度的建立,以此来满足教育行业发展需求。为此,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空间,当前教育机构应强调信用保证金制度的落实,即以20%-30%为标准,要求学员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缴纳一定金额的教育资金,以此来保障学员利益。同时,在信用保证金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求保险公司应作为第三方机构对教育部门的资金运作状况进行监督,以此在教育机构倒闭的情况下保障学员利益不遭到侵害。此外,在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过程中,亦应注重强调检查、评估、认证等制度的建立,以此来实现对教育机构发展状况的评估,达到高效率教育目标。

(三)加强社会监督

在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过程中强调社会监督环节的落实亦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为了提升教育机构教育质量,要求教育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应建构自我评价系统,继而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此增强群众整体信服度,达到最佳的教育状态;第二,为了推进新时期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我国教育部门应注重倡导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完善,由此引导学习者、社会主动参与到教育机构服务质量评估过程中。例如,某教育机构在培训课程效果评估过程中即鼓励学生家长及社会成员代表参与到评估环节中,并以举报箱、投诉点等途径来展开评估行为,由此引导教育行业不断优化自身课程形式,且就此实现对自身发展规模的系统化扩大。

综上可知,我国教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服务质量较低等问题影响到了自身整体发展步伐,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高水平教育环境的营造,要求新时期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应从加强社会监督、完善管理体制、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角度出发来扩大自身发展规模,并基于“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贯穿下营造良好的教育空间,迎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篇(8)

货币政策是指央行实施的,用以影响货币和其他金融条件,达到持久的真实产出增长、高就业和物价稳定等广泛目标的经济政策。对于政府而言,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指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这三大法宝。

1、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展

法定存款准备金,规定了商业银行或某些国家中的储蓄机构在其存款负债中必须上缴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或者是预留库存现金。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来调节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限制了银行的一定的现金流,保障了存款用户的相对风险。从2006年第一季度到今年的第一季度,这四个季度,央行已经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13次,每次的调整基本都是提高0.5个百分点。搭配使用央行票据等对冲工具,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回收多余流动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适当调节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再贴现率,央行在通过“贴现窗口”贷款或再贴现或购入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向银行体系直接提供准备存款的活动中索取的利息。从而影响货币资金供求。再贴现率现为3.24%,而且这个数据近年一直都没有变动。

公开市场操作,如回购和逆回购协议、买卖政府债券、发行中央银行证券等。从我国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可以得出去年到今年的五个季度的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票据发行总量和季末票据余额都是比较大的数额,央行对公开市场化操作幅度越来越大,而且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操作的幅度也不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改善通货膨胀,而且可以灵活安排。政府在今年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进一步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人们要面对是央行的政策,但是怎么样才能有效的达到央行的预期?改善货币政策透明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2、我国货币政策透明披露回顾

1993年以前我国央行主要是通过领导讲话来披露我国的货币政策,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通过领导讲话进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较低,公众很难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准确的预期。1993年起人民银行开始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里面明确列出:“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6年起正式采用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每月中旬人民银行还公布上月M0、M1和M2的实际增长率、金融机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企业贷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情况等月度金融统计数据。2001年开始执行货币政策报告,在每一个季度公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内容有: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搭配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方式回收流动,协调运用好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保持对冲力度,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维护总量平衡。2002年2月份,首次对外公布了货币政策司撰写的稳健货币政策有关问题的分析报告,报告中解释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实施效果。2004年,央行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时间表,内容包括:本外币存贷款数量、余额和经济运行状况等。

从前述内容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经济运行透明度在最近几年提高很快,这有利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提高。但是也要认识到,我国货币政策经济运行透明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善和提高。如金融数据公布的完整性、项目全面性、经济金融运行的预测报告等。

二、改善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优点

1、降低抑制通货膨胀的成本

有利于形成对中央银行的外部监督。当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排除政治干预,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就会具有用通货膨胀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偏好,倾向于采取“有所作为的政策”。而在实行公开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任何以通货膨胀来换取短期产出提高的行为,都将被市场主体所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将会破坏中央银行的信誉,丧失公信力是中央银行实行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代价。这样,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就会提高中央银行的公信力。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持物价稳定,减少管理监管通货膨胀的成本。

2、减少信息不对称,有效引导预期

像所有公共政策一样,货币政策可以从公众的支持与理解中受益。在货币政策透明度较高情况下,中央银行向公众公开货币政策决策过程,说明决策依据,进行全面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及时而准确地有关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统计资料等,这种高度透明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公众获得更为准确的货币政策信息,避免公众对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误解,从而获得公众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理解与支持,使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畅通。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如果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提供调控经济运行的各种信息,态度鲜明地表明对未来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风险的预测,以中央银行的权威与信誉,就可以影响公众预期,使其按货币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调整投资和消费行为。

3、减少市场波动,稳定金融市场

政策可信性越大,该政策对公众预期形成和决策行为的引导作用越大,其政策效应就越好;反之,可信性越小,其政策效应越差。政策的透明度是决定货币政策可信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由于中央银行不能完全预料到未来的意外冲击,因此事前宣布的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等指标与事后的实际结果不会完全一致。如果货币政策不具有透明度,公众就无法判断目标的偏离是由中央银行的短期行为或控制不当造成的,还是由未曾预料到的需求与供给冲击造成的,这样就会对货币政策的可信性造成损害。如果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高,政策信息全面、详细与准确,那么公众不仅可以了解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还可以了解中央银行通过什么手段与措施去实现其目标,对正在实行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与所宣布目标偏离的原因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理解,这样便可以保持公众对中央银行的信任。当人们适应这个规则以后,政策的明确化、制度化有助于保证实现货币政策的延续性,或者至少可以增加未来政策继续采取目前这种方法的可能性,减少市场由于不确定带来的风险,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三、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借鉴

货币政策透明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目标透明度、认识透明度、操作透明度。在这三个方面上,每个国家的侧重点都不一样,现在将对外国几个有代表的银行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的借鉴。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在《联邦储备法》中被确定为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适度的长期利率。对于会议记录等信息披露在格林斯潘时期,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提出货币政策决策,投票结果基本是全票通过。伯南克任职到现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会后3个星期对会议纪录予以公布。美联储从1994年才开始对外公布政策。在此之前,公众和市场只能间接通过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的政策动向来判断货币政策行动的变化,即使政策决定没有变化,也对政策保持不变的依据进行解释和说明。2003年8月以来,美联储在会后声明中更加注重使用描述性的前瞻性语言,向市场传递美联储对经济前景展望和货币走势方面的信息。

新西兰储备银行采用的都是通货膨胀目标制,1990年率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其物价稳定的衡量标准是由财政部长和储备银行行长通过签订政策目标协议确定的;货币政策决策由行长个人做出,对行长货币政策决定的详尽解释取代了会议纪要。央行还会在每个季度提供短期名义利率预测,并尝试以图表的形式向公众和市场未来最有可能的政策利率路径,向公众说明其未来可能的政策行动。英格兰银行采取的措施与新西兰基本类似,即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决策上,英格兰银行采用的是“多数票”原则。

篇(9)

评议满意和不满意单位是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派人士、领导干部、离退休老干部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市民代表等七个层面的评议人,被评对象涵盖了市直机关、依照公务员管理的市直事业单位和省(部)属在温单位,由七个层面组成的评议人对被评单位给出一个满意度的直观评价,在各评议人独立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计算出被评单位的满意度。评议人的组成非常广泛,共一万多人。在评议中不仅仅是对被评单位一个满意度的测评,更重要的是评议人可以对各部门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在前两年的评议中,共收集到3289份意见表,意见和建议共计7100余条。

从对所提意见建议内容分析来看,社会各界突出对以下四大问题的关注:一是突出对社会公平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生产资源分配、教育资源分配、一次分配公平等问题上。如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是否做到平公赋税;一些垄断行业部门工资奖金过高,一次分配显失公平;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各学校收取高额捐资费、择校费等教育乱收费的关心。二是突出对社会发展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企业后续发展上。如城市规划滞后,前瞻性差,随意性大;城乡违法用地与违章建设的现象多;工业用地批拨不规范,对被征土地缺乏跟踪管理;全民健身活动的设施和场所少,市民健身活动场所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三是突出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平安温州建设方面的意见。如批评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对油烟排污、噪声扰民等现象治理力度不大;对重污染企业处罚不及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市容市貌较差,占道经营、无证小贩太多;交通管理重罚轻管;对外来人口、出租房管理不严,街头行乞人员较多。四是突出对民生民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安置房建设、医疗卫生、食品质量、社会保障、关心弱势群体等方面。旧城危房改造力度不够,城市拆迁范围大,但拆迁安置建房的进度十分缓慢,房价节节攀升,加大了居民和企业生活生产成本的压力;看病难、看病烦、看病贵,对医疗单位监管不严,对某些医生收受红包、拿药品回扣的违规行为处罚不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淡化,医托、虚假医疗广告泛滥;对百姓密切关注的食品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公告,在生活中经常发生食品质量问题;医保普及面不广,看不起病仍是低收入群众的心头大患,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可以说,评议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是全方位的,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意见的表达是直观的,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客观现状和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而且市民代表和中小企业代表非常积极地提出意见建议并献计献策,市民代表与企业代表分别是评议活动中回收意见表数和提意见率最高的,这充分说明了广大市民和中小企业主是很重视和珍惜在评议中表达自己意志与利益的机会的,社会评议为市民和企业开通了表达意见建议的又一个很好的平台,成为民意表达的直通渠道。

二、社会评议是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

在民主监督方面我们过去曾采取过多种措施,如设立各种投诉信箱、投诉电话、意见征求信等,这些措施也曾取得过一定的作用,但相比于社会评议,它的范围、力度和作用等都不及社会评议这么广泛和深刻。“对干部实行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干部监督所作的一段重要论述。作为文明古国尧舜之治,曾有如此之说:“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这欲谏之鼓、诽谤之木类似于现在的意见簿、投诉箱之类。投诉也好,意见箱也好,总之是广开言路的一种方式。相比于举报、投诉之类,社会评议要光明正大得多、广泛得多、深刻得多。评议不仅具有广开言路、下情上达的功效,而且在目前民主制度正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评议活动起到了民主监督的作用。在民主制度还不完备的体制下,行政主管往往乐于接受歌功颂德之辞,难于接受批评意见,甚至于拒谏饰非,往往因个别意见的不太准确而成了诋毁的口实,扣上诽谤污蔑的帽子。在社会评议中各界群众所提的意见建议就无此顾虑,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言之所想,想之由衷。意见只有在充分的宽松环境下表达,才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也才谈得上真正的民主监督。

目前对县以上领导干部民主选举还处于间接选举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让社会各界来评议机关部门与机关干部的好与差,说说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与群众的要求有哪些距离,最需要从哪些方面开始做起,未尝不是民主监督的有力举措。因为有了下一年度再次评议的监督机制,评议过后市直机关各参评单位都非常重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针对评议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制定整改措施,狠抓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并着力从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做起,提升群众满意度,这充分反映了民主监督的力量和作用。那些群众意见相对较多、满意度相对较低、评议排位比较靠后的单位,更加重视对存在问题的整改,通过整改取得实效,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正因为群众切切实实看到了整改的成效,这些单位在第二年社会评议中群众满意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如果没有下一年度再次评议的压力,整改的力度不可能这么大,整改的成效也不可能这么明显,这正是社会评议发挥民主监督的威力之所在。

那么整改又从哪里开始入手呢?从分析前两年评议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来看,既与群众更加注重民生问题解决有关,也与主管部门的工作业绩有关,既有历史累积的原因,也有主管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难以协调的原因。为此,各被评单位更加重视对民计民生问题的解决。为了寻找对这些问题解决的方案,一些职能交叉的相关部门主动地加强了联系、协调与沟通,变部门外部运转为部门内部运转。对反映在我市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滞后于我市的经济发展,政府在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群众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不足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引导职能部门集中大量的公共资源注入到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中去,变生产投资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这也是因为有了社会评议的民主监督制约机制,加强了对意见建议回应的有效性。

三、社会评议是民主决策的有利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概括了民主决策的基本要求:“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强调决策过程要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虽然作为个体的评议人所提的意见是个例和个案,但是由七千多条意见汇集起来的建议,就不是只解决个别的问题了,而是要解决带有普遍性意义的问题了。因此,对评议中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建议,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责成社会评议的组织牵头单位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全方位地梳理、归类和分析,既要忠实于原意见,又要有所提练和归纳。对整理出我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组织人事和平安温州等七个方面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参考对策和建议,并形成书面报告呈市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单位,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首先,建立解决民生热、难点问题协调机制。在当前政府机构职能划分过细的情况下,部门之间的协调比较困难,在继续优化组织机构、减少管理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一个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部门职责明确的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新机制,为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探索新的路子。

篇(10)

一、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自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产生以来,关于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的定义有很多,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电子政务是国家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二、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功能结构设想

电子政务平台,可实现政府门户网站及相关部门的分网站的、企业信用数据交换系统、公务员的电子邮件系统、远程办公信息交换系统、办公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网上市民对话服务系统、网上电子表单下载系统等多项应用。通过企业信用数据交换系统,电子政务可实现与工商、银行、国税、地税、质监、海关、法院、公安、环保、劳人、建设、信息产业等部门和单位的实时数据交换,从而形成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远程办公信息交换系统,解决分布办公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文件及资料传递问题,从而实现办公信息交换无纸化。利用办公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使系统成为实现办公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办公效率和领导决策支持的有效工具。 同时电子政务平台还应设置相应的服务平台。如公务员电子信箱服务,为政府部门和单位的广大工作人员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市民网上对话服务系统,成为政府部门与市民沟通、交流的平台;网上电子表单下载系统,提供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的表单下载服务,以及公布办事指南,还可实现网上纳税和部分业务网上申报等功能。

三、完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功能,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完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功能,发展电子政务,必然会促进网上采购行为,并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随着电子政务系统的不断完善,使得政府不再游离在网络之外,那么,企业就可以开展对政府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开展后,也能推进公众网上采购行为的发生,继而也会产生网上采购行为。这种利益引导比宣传劝导更直接、更有效。同时政府只有加速电子商务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经济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呈现出蓬蓬勃勃的发展态势。电子商务在“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群众受益、企业行为”理念中发展,政府可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关键作用。目前,很多企业通过电子政务,不仅获得许多免费而及时的各类信息,而且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开拓新的市场。

四、完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功能,有利于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

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电子政务引导。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手段和商业运作模式,电子商务的成长,不仅取决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能否营造一种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需要法律、工商、税务、银行、运输、商检、海关、外汇、保险、电信、认证等部门,以及商家、企业、客户等单位按一定规范与程序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共同完成有关电子活动。因此政府需要运用行政手段,以身作则,带头利用信息技术,以电子化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服务,将会起到很强的引导示范作用,也能提高社会公众对电子商务的信心与认知度。

五、完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功能,有利于提高电子商务交易量增长

政府运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能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程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使政府管理手段更加快速有效。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较大进展,政府利用电子政务平台,依法加强对信息服务、网络交易行为、产品及服务质量等的监管,查处侵犯知识产权、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化网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使信息消费市场秩序井然,促进了电子商务交易量增加。

参考文献:

[1]《2013-2017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篇(11)

Abstract:Since the 1990s,various countries' Central Bank to guide and manage the market anticipated,enhances the monetary policy the transparency,takes seriously more and more with the social public in the monetary policy goal,the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 aspe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Because the various countries' Central Bank locates the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different,objectively existen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ifferent strategy.This inter-species difference disassimil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since the Central Bank the income which and the risk brings to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arries on the balance the consideration,is also to make the bette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ogress to need. PBC was devoting variously in recent years to the monetary policy transparency enhancement,but was enhancing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he valid aspect also to need to further consummate.

Key Words:monetary policy,transparency,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vari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4-0030-06

从国际视角观察,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中央银行都在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它们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与公众交流其政策决策和操作方面的信息,许多做法颇具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中央银行加强与社会公众信息沟通的动因

中央银行之所以越来越重视与公众的信息沟通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效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预期影响着公众的投资与消费等经济决策,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实施其政策措施引导公众的预期来实现的。理性预期理论认为,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之前,总是根据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对与当前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值进行预测;因为经济主体无法确知未来,所以只能将其计划和决策建立在对未来预期的基础之上。既然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公众对该政策的预期,如果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公众,那么货币政策就会对公众的预期产生影响。伍德福德(2005)认为,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解释说明甚至比政策本身的行为更能够影响市场上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随着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和居民广泛参与投资和金融产品的交易活动,金融市场也就通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变动以及资产结构调整和财富效应等多种渠道传导货币政策。但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参与者对未来资金价格和资产价格走势的预期,因此,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自然成为了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与市场主体的信息沟通,有效影响和管理市场预期,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获得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主体不可能完全占有对方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信息拥有方为谋取自身利益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存在于微观经济领域,也广泛存在于宏观经济领域。例如,宏观经济调控者所掌握的信息与相对应的被调控者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前者占有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优于后者,并因而导致公众对宏观经济调控者的政策不信任和不配合。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调控者与被调控者能够更多地共享决策信息,即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因此,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公开宏观经济决策信息,就成为解决政策制定和实施部门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本方式和手段。为了降低公众面临的未来不确定性,作为政策决策部门的中央银行及时有效地披露政策信息,会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公众的疑虑和预测误差,使双方走向合作博弈,使货币政策效率得到提高。像所有公共政策一样,货币政策可以从公众的支持与理解中受益。中央银行向公众公开货币政策决策过程,说明决策依据,展望未来的政策取向等,可以使公众获得更为准确的政策信息,获得公众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三)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理论认为,在政府干预下,中央银行有违背稳定物价的承诺,实施带有通货膨胀倾向货币政策的动机。为了防止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问题的出现,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心和诚信保证,约束其履行稳定物价的承诺。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可信度越大,该政策对公众预期形成和决策行为的引导作用越强,政策效应就越好;反之,政策的可信度越小,其政策效应越差。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是决定货币政策可信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央银行不能完全预料到未来的意外冲击,因此事前宣布的通货膨胀率与事后的实际结果不会完全一致。如果这些情况不能及时全面与公众进行沟通,公众就无法判断调控效果与承诺目标的偏离是由于中央银行的短期行为或控制不当造成的,还是由未预料到的需求与供给冲击造成的,这样就会对货币政策的可信度造成损害。如果中央银行采取了有效的信息沟通,使公众对货币政策了解得更加全面、详细与准确,那么公众不仅可以了解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还可以了解中央银行通过什么手段与措施去实现其目标,对正在实行的措施和效果与所宣布的目标偏离的原因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理解,这样便可以增强公众对中央银行的信任,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四)强化中央银行的责任感

在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各界对其责任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种责任感是需要央行通过与政府、公众之间的对话来实现的。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作为公共政策部门,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必须接受公众的评价与监督,同时还要接受权力部门的问责,而这又是以公众和权力部门对中央银行政策信息的充分了解为前提的。当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排除政治干预,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就会具有用通货膨胀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偏好,而在实行“公开”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任何以通货膨胀来换取短期产出提高的行为,都将被市场主体所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将会破坏中央银行的信誉,使中央银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要付出丧失公信力的代价。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持物价稳定,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把货币政策紧紧盯住物价稳定这一目标上,而公众则依据中央银行的政策行动以及目标完成情况,对中央银行的绩效做出评价,这就需要中央银行将其政策意图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缺乏信息沟通,公众就无法了解中央银行的目标和承诺,也无法对中央银行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中央银行与社会公众信息沟通的主要做法

(一)货币政策目标方面的信息沟通

货币政策目标的信息沟通是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中短期量化通货膨胀目标的公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多重目标和单一目标之分。一般来讲,单一目标比多重目标更清晰。因为在多重目标的情况下,公众难以把握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到底以哪一个作为优先考虑,以及对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目标赋予多大的权重。而最终目标虽然在各国的中央银行法中都有明确规定,但大多都是原则性的,要把这种原则性的规定变为具体实施方案,还需要制定中短期量化通货膨胀目标。一般说来,量化目标比定性目标更精确,也更容易为公众所理解。

美联储(FED)货币政策目标在《联邦储备法》中被确定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利率水平。对这三个目标,美联储并未对其进行重要程度的区分,也不对外公布中短期量化标准。但从其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看,美联储是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作为其调控目标的。如果预期未来物价涨幅超过这一水平,美联储就认为存在着通货膨胀压力的风险,联邦基金利率就会上调。从多年来的货币政策操作看,美联储是把稳定物价放在首位,兼顾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欧洲中央银行(ECB)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对外公布稳定物价的量化标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虽然规定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维持欧元区物价的稳定,但该条约并未对物价稳定给出量化的界定。为了使政策目标更具可操作性,欧洲中央银行给出了物价稳定的目标值――中期内欧元区消费物价协调指数的年上涨率低于但是接近2%,并把这一目标公布于众。

英国目前实行的是通货膨胀目标制,1998年通过的《英格兰银行法》要求英格兰银行(BOE)实现价格稳定。英格兰银行对物价稳定目标进行量化并予以公布,量化标准由政府制定,英格兰银行负责具体实施。目前,其通货膨胀目标值设定为2%,它是以每年的消费物价指数(CPI)来衡量。当现实通货膨胀率低于1%或高于3%时,英格兰银行行长需要代表货币政策委员会向财政部长写出公开信,解释实际通货膨胀率偏离目标的原因以及计划采取的措施。

从各国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实践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界定是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的最基本内容。为了增加货币政策的可信度,负责任的中央银行一般都要公布年度或中期物价稳定的量化目标。而在中央银行已经做出了目标承诺又未能达到所公布的目标时,信息沟通显得更加必要。如果中央银行未能实现承诺的目标,又没有与公众进行坦诚的沟通,公众就难以对目标偏离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货币政策信誉度就会受到影响。只有通过必要的沟通,让公众对目标偏离的原因有一个客观的了解,才能对货币政策效果给出合理的评价。

(二)货币政策决策方面的信息沟通

货币政策决策的信息沟通是指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披露,既包括对外公布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和决策程序方面的信息,也包括对货币政策讨论过程进行描述的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的公开披露。

欧洲中央银行采用的是“两支柱”货币政策策略,即经济分析和货币分析。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主要依据这两大支柱所需的大量数据和信息。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货币政策,欧洲中央银行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递货币政策决策信息:一是通过新闻会与公众沟通。每次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讨论货币政策事项之后,立即召开新闻会,向公众介绍管理委员会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与货币政策相关的物价稳定的风险评估,并通报会议讨论的其他议题和决策的相关信息。二是通过文字性材料与公众沟通。欧洲中央银行每月“月度公报”,向公众公布所有统计信息和货币政策决策所依据的数据,也提供专家对货币政策的分析文章。

联邦储备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是美国货币政策的决策部门。FOMC每隔一个半月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决定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制定联邦基金利率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结束的当天,美联储就宣布利率是否变动以及变动的幅度,两周后公布会议纪要以及对某一项政策措施的投票率。会议结束两个月后,对外公开发表完整的会议记录,包括会议讨论的议题、结论,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以及有表决权人员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日本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政策委员会,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每次会议之后,委员会立即公布会议决定,委员会主席则在新闻会上解释政策决议,新闻会内容在相关媒体公布。另外,委员会主席还要根据政策决定整理出会议内容副本,并根据委员会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公布。在委员会会议结束后的第四个星期公布会议纪要以及会议讨论的具体内容,政策委员会决定的其他问题则在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月度报告》中公布。

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决策机构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会每月举行一次会议。英格兰银行主要通过调整短期利率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短期利率是由货币政策委员会每月投票决定的。决议一经多数通过即为集体决议,并成为对外公布的货币政策决定。英格兰银行在会后两个星期详细的会议记录,包括会议的主要议题、委员的各种观点和投票结果等内容。

(三)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

货币政策操作的信息沟通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一经决定便迅速公布,同时还要对公众进行政策决定的必要解释,以及披露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和预测展望。在货币政策操作的信息沟通方面,中央银行一般是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评述,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前景进行分析和预测。

美联储从1994年开始对外公布政策决定,即使货币政策维持现状,美联储也对政策保持不变进行解释和说明。自2003年8月开始,美联储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之后立即发表政策声明,对货币政策进行解释,向市场传递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展望和货币政策走势方面的信息,发挥政策窗口告示效应。联储主席和FOMC的其他成员一般都会根据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向公众披露美联储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并表明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取向,以帮助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走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使政策力量与市场力量结合起来,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超国家机构”,向公众和市场用“一个声音”说话、保持信息沟通的一致性非常重要。在每月一次的新闻会上,行长详细介绍ECB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物价稳定的风险评估,解释政策决策的理由,并通报管理委员会讨论的其他议题和相关信息。新闻会的文字材料也于同一天刊登在欧洲中央银行的网站上,以便这些政策信息及时呈现给公众。每月的《欧洲中央银行月报》对经济形势进行全面评估,对政策决策所依据的数据给出更详细的解释。但欧洲中央银行不向外界提供未来明确的货币政策取向。

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结束后立即向金融市场和媒体公布政策决议和新闻稿,给市场主体提供货币政策委员会思考问题的线索,但只在政策取向发生变化时才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英格兰银行每个季度《通货膨胀报告》,不仅对经济运行进行详细的评估,而且还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走势进行预测。但英格兰银行不提供未来明确的货币政策取向。

三、中央银行差异化信息沟通策略分析

(一)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方式与所依托的社会背景相适应

中央银行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方式,与中央银行所依托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构成的影响。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采用的是集体负责制,考虑到管理委员会成员可能承受自身所在国的压力,而无法从整个欧元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一因素,所以他们不公开会议记录,也不宣布投票结果。与此相反,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决策强调委员的个人责任,采用个人负责的原则。每个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对每一项政策调整意见都要进行投票表决,多数赞成的即为对外宣布的货币政策决定。会后的会议记录,包括会议的主要议题、委员的各种观点和投票结果等内容。

欧洲中央银行之所以不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是因为欧洲中央银行面对的是一个多元文化环境。而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都在规定的时间内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

澳大利亚中央银行(RBA)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中由于包含了来自社会各部门或行业的代表,受到委员会成员构成这一特殊制约因素的影响,所以会后也不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而是选择了其他的信息沟通渠道。

另外,各国货币政策决策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的也不尽相同,瑞典银行公布会议记录,并披露对政策决定持保留意见的委员姓名;而日本银行虽然也公布会议记录,但只对参加会议的政府代表的言论进行署名,而其他委员和代表的意见则不署名。

(二)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需要规避不确定性风险

鉴于货币政策传导存在着时滞,货币政策决策应该具有前瞻性。但是在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实践中,为什么有些中央银行对披露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和预测展望持谨慎态度呢?这是因为,披露未来政策取向和进行预测展望可能会使中央银行与公众的交流变得更加复杂。明确的未来政策取向和预测展望是基于现在所能获得的经济信息做出的预测,但中央银行无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出完全准确的判断。然而,公众往往会低估中央银行预测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把未来政策取向和预测展望当作中央银行的一个“准承诺”,而忽视了中央银行这些信息时强调的前提。当新的情况出现后,中央银行有可能调整政策取向,这就会发生与已经披露的政策取向偏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会认为中央银行以前的预测出现失误,或者是说了不算,如果这类情况经常发生,就会使中央银行的信誉和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受到损害。可见,只有在信息沟通有利于维护中央银行权威和信誉的前提下,增加信息沟通内容的做法才是有益的。此外,信息沟通虽然有助于货币政策效率的提高,但也要掌握恰当的频率,伯南克(2004)指出,中央银行信息的数量与透明度并非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因为不相关的信息对市场主体来说是“噪音”而不是有效信号。

(三)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应注意把握限度

在实际信息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中央银行向公众沟通的信息数量越多、内容越具体,其效果就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在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分析和判断时,有不少因素是不确定的,中央银行也会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分析判断。然而,随着中央银行信息沟通范围的扩大,市场主体可能过分依赖中央银行的信息,而无法理性地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造成中央银行的公共信息对市场主体私人信息的挤出,进而导致真实客观的市场反应无法有效地反馈给货币政策的决策者。这一问题也许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明显,但如果中央银行的分析判断或政策决策出现失误,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力度的加大就会加剧失误的严重程度。

在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公众都能完全理解和掌握中央银行公布的完整信息,有些公众和市场主体只是从中央银行公布的全部信息中选取一部分,并以此形成自己的判断并参与市场活动。这种情况的存在对于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也带来了挑战。如果中央银行公布的多数信息无法被公众所吸收,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就会出现资源浪费,从而增大了信息沟通的成本。实际上,各国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限度的判断标准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与中央银行所处的历史、文化、制度背景有关,也基于各国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的结果。在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清醒地认识到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公开并不意味着最有效的沟通,这一点对于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

(四)中央银行应根据信息沟通的不同对象采取差异化的方法

中央银行面对着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对象,不同沟通对象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应采取差异化的沟通方法,提高信息沟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差异化的信息沟通方法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沟通渠道来进行。完整准确的信息沟通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来进行,如中央银行的统计数据,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决策会议记录等内容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网站、中央银行月报、财经类报刊来登载。而对政策的解释宣传和未来政策走向等方面的信息沟通则可以通过中央银行负责人答记者问、在经济金融论坛上发言、专题演讲等口头方式进行。但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信息沟通,都必须经过事先认真准备,能够完整准确地传递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

四、启示与建议

(一)国际经验的几点启示

1. 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成为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综观各国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的理论和实践,制定有效的信息沟通策略,采取不同的信息沟通方法,是各国中央银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金融宏观调控作用的日益加强,公众和市场对中央银行政策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货币政策关注和反应程度不断提高,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决策方法和决策过程。而中央银行则希望加强信息沟通,提高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2. 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着眼点在于有效管理市场预期。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关键取决于中央银行影响市场预期的能力,因为预期可以通过人们的工资和定价行为影响未来的物价水平。当货币政策日益成为一门管理艺术的时候,也就决定了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引导、稳定市场预期。中央银行与公众信息沟通的目标,从长期来看,就是通过政策引导将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锁定在低且稳定的水平;从短期来看,则是让公众全面理解当前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形成当前的市场预期。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应保持长短期目标的一致性,从而有效引导公众预期,促成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3. 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各国中央银行所处的经济和金融体制环境不同,信息沟通也就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总的来说,中央银行应区别不同目标群体来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以使目标群体更全面透彻地理解货币政策。即使在相同的货币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也要根据社会中各个领域沟通群体的需要,来选择适合不同目标群体的沟通策略。

4. 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是信息公开和信息反馈的双向过程。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并不是简单的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只关注了中央银行在沟通过程中作为信息“传送者”的角色,而忽略了社会公众接收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角色。信息沟通是一个信息传送与接收反馈的双向过程,因此忽略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沟通的预期效果。为了达到信息沟通的目的,中央银行需要与市场主体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这应该成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不同沟通渠道对公众和市场预期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不同沟通渠道的有机组合,实现不同渠道的互补,寻求最佳的沟通效果。

5. 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有利于培养一个具有经济学知识的社会群体。伍德福德(2005)认为,在西方国家,中央银行与公众信息交流的程度的提高,使经济活动中出现了更多的知识丰富和信息丰富的人群。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沟通意愿和水平,公众的沟通需求和合作也不可或缺。加强信息沟通的过程,也是加强金融教育和普及金融理论知识的过程。在信息沟通的同时注重提高公众和市场主体的经济学素养,使信息接收者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理解政策信息,有利于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

(二)提高我国中央银行信息沟通效率的几点建议

随着中央银行与社会公众信息沟通的加强,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也在不断提高,这有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工作尚需不断完善。首先,对外公布金融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有待提高,在月度金融统计数据中所公布的统计项目比较少。其次,尽管央行对外公布了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货币政策相关问题分析报告,但是对于公众在形成预期时所需要的对将来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预测分析报告公布较少。因此,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加强中央银行与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还有空间,在以下方面还需要完善和加强。

1. 增强货币政策制定程序方面的信息沟通。即通过适当方式,向公众详细说明货币政策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其依据是什么,目的何在。这里包括对具体货币政策进行解释的内容及意义,以及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商议和讨论等。货币政策决策的信息沟通一般包括公布对决策的解释和对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的透露。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未来的货币政策是在以往货币政策执行的基础上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之后才能进一步行动。所以,应当建立货币政策决策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时间与形式,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传媒手段增强与公众的沟通。

2. 增加对货币政策制定所依据经济信息和预测模型的披露。现代社会公共决策的特点是科学、民主和透明,货币政策也应遵循这一要求。为此,中央银行应公布货币政策决策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经济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如何建立起经济模型,这些模型所统计和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经济运行的拟和程度等等。此外,中央银行还应对预测分析的信息进行披露,因为预测分析是否透明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有着关键性作用。通过解读中央银行的预测分析,公众可以了解货币政策决策者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偏好,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有助于解决调控者与被调控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 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中央银行应当详细公告其执行货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在达到货币政策目标的进程中对调控效果偏差的控制,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可预测到的国内外经济、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冲击。在对前期货币政策操作效果进行总结时,应向公众提供更具深度的货币政策报告,分析并说明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途径、政策调控的实际效果与目标偏离的原因,等等。通过上述措施,使公众准确地把握货币政策的取向,更好地引导公众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Ehrmann,M.and M.Fratzscher(2003),“Monetary Policy Announcements and Money Markets:A Transatlantic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Finance 6(3),309-328.

[2]钱小安.货币政策规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