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排版实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1-21 14:07:5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排版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排版实训总结

篇(1)

【摘 要】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构建酒店管理专业“与专业融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并针对这一教学模式给出具体的执行过程,主要包括工学结合、与专业结合编写教材、网络课程建设、课堂中引入技能竞赛、实训中导入企业典型岗位、改革考核机制、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并为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融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与专业融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计算机基础

基金项目:黔江区科技计划项目“高职旅游类《计算机应用基础》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应用”(2013032),主持人:郑健江。

1 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成为服务于各行各业的重要工具,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问题:

1.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未与专业知识融合

教师上课未与企业师傅和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与协作,与市场需求脱节,孤立的将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课程,就知识讲知识,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习了该门课程后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1.2 学生未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去解决专业领域问题

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不强,这与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度紧密相连。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的自己的专业中。另一方面,学生课后没有相应的学习环境,如精品课程或网络课程等,造成学生学习环境的单一。

2 构建教学模式

为顺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与专业融合,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2.1 工学结合,在学校办企业

在课堂中的实训项目都是虚拟的项目,为解决学生真实实训问题,学院在校内开办山水宾馆和校园酒吧。其中校园酒吧采用“防火墙”模式进行管理[1],学校负责酒吧的初期投资,由学生管理并自负盈亏。山水宾馆由学院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而宾馆的日常事务由学生完成。

2.2 与专业结合教材的编写

由计算机教研组组织编写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项目式教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从12年9月开始在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使用。该教材打破以往教材的常规思维方式,一方面将整个课程分为6个项目,每个项目由多个任务构成,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另一方面该教材配备相关实训,且实训素材与旅游相关,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与行业进行接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为了与岗位进行衔接,编写酒店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实训指导书》作为顺序辅助资料。

2.3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2]。它是一种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将制作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项目和任务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工程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

将酒店管理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为6个项目,根据项目分析将每一个项目由多个任务构成。如在项目三“Word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要完成该任务一共安排了6个子任务分别是:酒店旅游通知录入与排版、酒店简介文字排版、黔江最豪华酒店文字排版、世界最奢华酒店排版、世界最艺术酒店排版、国内主体酒店排版,这6个子任务循序渐进将Word文字排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全部涵盖,学生在实训中除了掌握理论和技能外,还能了解酒店的相关知识。在每个项目完成之后会安排一个项目模块综合测试,如Powerpoint基础知识学习完之后,会安排主题为“我最喜欢的酒店介绍”,让学生分组进行该PPT的制作。

采用该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项目教学法中对团队协作、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为其走入企业奠定良好的职业素质。

2.4 实训中导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

实践教学上,强调技能培养,强调计算机应用基础与职业岗位对接,高星级酒店、高档餐饮连锁、会议中心、豪华游轮、高级会所等旅游企业及其他相近企业服务类岗位。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1~2年能适应基层管理工作,5~8年能胜任中级管理及以上工作。我们通过大量调研工作总结出与本课程有关的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并以此组织教学内容,如图2所示。

要完成典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任务,其需求的技术能力主要有网络应用的能力、数据库应用的能力、多媒体应用的能力、Office软件办公的能力和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的能力。据此,我们与高星级酒店工作人员共同制定酒店管理专业的项目实训指导书作为与企业接轨的第一步,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感知在酒店工作的任务。

2.4 引入技能竞赛机制

竞赛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在酒店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贯彻“做中学,学中做”原则,本课程在教学中安排以下3个技能竞赛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技能竞赛项目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安排技能竞赛,在竞赛前后学生会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中更加注重实用。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要在实践环节上突出学生实操能力的考核。以生产成果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更具有评价的准确性、合理性和激励性。

2.5 网络课程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网络课程,可以克服以往教材形式单一、提高其适用性,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促进优秀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另一方面,体现了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立体化教材在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以课堂和网络为纽带,以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站为门户的立体化教材建设,用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优质的教学服务促进教学改革[3]。

立体化教材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处理信息、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2.6 改革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在原来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基础上,增加项目测评。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如在项目测评过程中以“功能导向”为思路,对计算机能力进行项目划分,每个项目以功能为教学目标,避免过深的理论,强调培养学生在功能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每个项目完成之后都会设置一个综合项目——如Word基本知识完成之后会安排“酒店报刊”的制作与排版,由此给出学生成绩并占考核的20%。

3 结语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以其特殊的优势以及作为现代高科技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广泛性,定位于服务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学,在教学中努力把专业前景、专业研究方向、专业发展和未来融入到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构建“与专业融合,以就业未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应用,取得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赖锦辉.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运用结合的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4),91-94.

篇(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校均在尝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但是在办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校企合作往往仅仅停留在表层,有名无实。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学校和企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个体,校企合作的引入固然解决了诸多校内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中职校的校企合作不等同于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学校与社会的过渡实践,其仍然仅是一门课程,在引入企业的过程中已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一)合作校企观念不一致

很多企业在进驻学校的时候未能和学校达成统一的认识,只是把学校当成廉价厂房,把学生当成免费劳动力,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从来不加思考。一味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与企业不相关。企业在利益和教育面前毅然选择了前者,把学生的教育当成了负担,这样的校企合作价值大减。

(二)教学模式与企业运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中职校学生在校企合作的课堂中难以将自身的定位迅速由学生转变为学员或企业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既不能用学校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也不能完全以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行为。由于平面设计行业的特殊性,学校的短期教育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项目化制作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后在老师和企业人员的共同帮助下找准自身的定位,在师傅的教导下边学习,边进行项目实训。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环境中快速提升自身的工作与学习能力,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企业利润无法最大化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如果将主要力量投入现实的校企合作中,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而且,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这样必然会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热情。要想校企合作这种模式进行下去,只能摸索出一套双赢的合作办学模式。

(四)合作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由于印前排版行业本身的原因,很多中小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校企合作,但是其本身没有能力和精力从事行业前沿技术研究,仍停留于早期的设计及加工技术。他们只是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学校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学校寻求不到大的合作单位等因素,借着校企合作的名义进行岗位培训,筛选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工作,这样的合作形式违背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初衷。

二、引企入校,多种形式共存

职业学校的老师承担繁重的课业负担,如果在现有工作的同时再加入企业调研、行业探究等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系提出“请进来,走进去”的口号,即引入企业进驻校内进行校企合作,教师走进校内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我校信息技术系自2009年成立平面设计专业以来便尝试实行校企合作,先后与南京旭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印刷分公司、沃设计室、苏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学生在排版综合实训课程中承接企业实际项目,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其中客服、宣传、设计、照排、制图、装订、校对等岗位全部由学生担任,学生完整亲历企业业务流程,在学习的同时承接企业内刊、报纸、杂志、个人博客、小说、诗歌等个性出版物的设计及制作,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一站式数字印刷服务。短短三年的时间,教学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初见成效。我们是如何引企业入校,让多种校企合作形式在综合实训课上共存的呢?

(一)股份制运作,互动双赢

学校前期投入固定资产,在校内建有与企业生产密切吻合的生产实训基地,并投入基础设施,以此为股本引入优秀的企业进驻学校。企业投入相应的专业设备、成熟的技术及企业管理模式。在校内呈现前校后厂的格局,以企业的发展带动专业的建设。在此过程中,由企业主导,学校配备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训教学,与企业共同管理。在顶岗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行业认知得到了改善。同时由于企业与学校是以股份制的形式存在,因此企业必定投入大量的精力参与学校的教学与日常管理,从而确保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二)租赁形式,灵活多变

以协议的形式与企业建立租赁关系。这种方式较为单一,学校以教学为目的,通过租赁的形式引入行业先进的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企业负责对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对机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此方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技术及设备的精度要求不高。我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印后工艺加工便是采用此合作模式,有效解决了校内专业师资缺乏这一瓶颈。

(三)订单式培养,高效快捷

订单式培养又称为“人才定做”。在专业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行业内部有很多企业岗位较为分散,且留不住人才。企业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对新进人员进行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实训的过程中将岗位进行细化,学生在进入岗位前进行自主选岗,定期轮转,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在实习期间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直接参与企业的项目制作。此方法将企业的培养期放在了学校,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学生入职后从容应对企业的真实项目。企业仅需要投入一定的技术指导与模拟项目,并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修订,深受企业欢迎。

(四)专家指导,学生创业

职业学校,特别是以工学结合为主导的职业院校中经常会涌现出个别有创业理念和创业热情的优秀人才,但是他们往往缺乏行业经验,如果直接进入社会进行创业会走不少弯路。但是我校教师有别于国外的职业教师,都是从学校走进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此时引入行业专家,对学生的创业团队进行指导,与学校一起共同扶持,帮助他们注册公司,解决公司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入行业的技术和理论。只有这样,他们才不至于被接踵而来的挫折压倒,才可能在成长的道路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平面设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不仅仅是一堂课,在这里四种培养模式并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借鉴德国双元制,确立了“行动导向、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与合作企业一起将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行为习惯、职业素养有机整合,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突出职业素养培养。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岗,让其在喜欢的岗位上发挥特长,真正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三、中等职业学校印前排版专业校企合作规划蓝图

校企合作的模式是职业院校必然要经历的教育教学模式,如何才能让企业与学校两个主体有机融合,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推动我国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呢?在摸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模式以及澳大利亚TAFE体系。这些都是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在运用的过程中结合我国的国情,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共同摸索,不断进行总结,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叫得响,易操作”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以政府引导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

要想让我国的平面设计行业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政府应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发展。政府应主动为学校和企业搭建合作的平台,而不是仅仅依靠学校或企业单方面寻求。

例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吸引行业优秀人才进学校当教师;可以进一步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责任;可以要求企业在用人制度上规定:企业人员在正式入职前要有相应的岗前培训,且培训必须交给职业院校完成,而非自行培训。要求学校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对于校企合作的单位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鼓励学校进行校办企业的建设,在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只有政府各部门在政策、法规、人、财、物上对校企合作给予充分的支持,才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企业愿意加入校企合作的行列,互利共赢的校企合模式才能在健康的状态下走得更加长远。

(二)选择知名企业,实现校企联动培养

所谓的校企联动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具体的合作合同,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专业的人才。具体的做法是,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与学校共同制订专业方向、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制订一系列的课程标准。学校提供特定的技术支持,优先为企业输送优秀的学生。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进入企业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才能适应企业需求。例如南京展望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企业对于新进员工都会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安排顶级的培训师进行入行指导,即便是员工转正后,仍然需要不断地培训。校企联动可节省企业的培养成本,可见实现校企联动的重要性。

实现校企联动后,学校不用考虑引进优秀的专业教师,现有的教师就能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同时实现校企联动后,企业也因为员工在学校已经接受过企业的相关技术学习而缩短岗前培训时间。同时企业还会有新生力量不断补充,从而变得生机勃勃。

总之,实现校企联动是一个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方式,实现了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采用信息化实训方式,以生产带动教学

由学校根据企业项目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流程开发出一套适合企业实训管理的软件,该软件中包含企业办公自动化、企业数据处理、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管理、企业市场调研、自主学习及考核等一系列模块。学生依据企业的分工按岗位各司其职。岗位考核合格后可自主选岗学习新知识,进入新一轮考核,合作双方管理层进行有效管理,所有操作不受时空的限制。

这种信息化实训方式,使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实训工作的前提下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篇(3)

我来到单位正好是中午休息时光,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的茫然大概人人都有的吧,而且又不是上班时光,我一时不知所措。贵单位的其他部门对我们这些实习生也都很照顾,只要有问题、有麻烦,不管找到谁都会给我们指导。在那里始终能够感觉到和谐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温暖和关爱。

在我理解了自我的工作之后,觉得单位的管理条例很细也很严,尤其对于我们设计部的要求很严格。我们做的是一条龙的综合设计,初到公司,领导觉着对工作不太了解,一开始要我主要负责设计部的画图,然后领导根据我的潜力让我负责广告的版面设计,包括广告视觉传达中的文字;广告视觉传达中的色彩;广告视觉传达中的形象,广告画面的编排等等。

短短的一个月,在工作的过程中体会到软件操作的重要性和软件运用的熟练程度。公司并不像在学校老师让我们作业的时候有足够的时光去慢慢想,慢慢完成,而公司对工作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尤其在时光的限制上,因为做的又是一条龙设计,所以要求在规定的时光内务必做出必须数量的方案!

短短的一个月,我对广告有了更深的感受和认识。设计的实用性是很重要的,它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设计师就应和一个企业的领导团队紧密相连,与设计团队共同收集来自企业领导的反馈意见,反过来说,实践了"外部"从"内部"而来,"内部"又源于"外部"。,我们的作品,尤其是出此刻公共场合的作品是不可能不被人看到的。无论它是对是错,都不可能不看到它,而这也正是我们设计的职责所在。

就这一点而言,我觉的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平面设计师要用图形的方式与公众沟通时,就需要向建筑设计师、城市设计师、社会学家和工业设计师展示设计方案。然而,我们的设计应将人放在首位,为城市和环境思考,对新文化有所贡献,用一种新的美学感觉和对市民的尊重来从事设计。以前想来排版就应是一种很简单的工作,真正实践了才发现自我对版面文字的编排存在着很多问题,天做版面设计工作,对文字的大小没有准确的尺度,领导告诉我文字处理不好,打印出来画面是很不协调的,记的哪天晚上忙到很晚,一个本以为很简单的排版做了三四遍,由于公司做的主要是宣传广告,主要应对大众化,不得不以全身的精力去投入工作中。

在实习的过程中,透过向领导,同事的交流和向他们虚心的学习,总结了在广告版面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的许多方面:

(1)在版面的文字的排列方面:从文字的大小;字体的外形变化,字体笔行变化;字体外行的变化,排列的变化慢慢改善。透过改变字体外部结构特征,笔形的特征;字体笔画间的疏密关系;或对部分笔画进行放大缩小以及改变字的中心,使字体显得新颖别致,在排列上打破常规的字体排列顺序,使字体从而具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在广告的色彩运用方面:依据广告对象属性的用色原则,对不一样的消费者做出不一样的色彩视觉信号,比如:公司设计的“爱国者mp3

(3)场地域特征的用色原则,针对不一样国家和地区的广告设计,还有民族习俗的关系,在图形的设计和色彩的运用上也有所思考。为了有效的突出设计主题和广告的表现力,在安排图色与底色上,注意了调整图案和底色的色彩关系,将纯度,明度,色度的颜色用于品牌的文字、标识、图形等主体要素中。在整体统一局部活泼的用色原则上,在广告版面的设计中,注意广告的主体色调和局部的色相比较的关系,,这样既能够把握广告整体性又能够使画面充满生机活力。

篇(4)

20世纪90年代德国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即突破学科体系框架,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加以融合,强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知识的载体,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这种模式注重了学生的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我们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由原有的模块化教学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作为2009年的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试点,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课程标准

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是规定该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实施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合理、准确的课程标准的定位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因为计算机基础课是学生入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将服务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所以我们调研访谈了所有专业的专业主任及部分教师,了解了各专业教学对该门课程的相关知识需求,同时了解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需要掌握的相关技能,获得了专业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根据不同专业特色进行分专业教学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去各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了企业目前正在使用的软件,企业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从而获得了企业需求的相关资料,也收集了大量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案例,为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提供了依据。我们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对该门课程入学时的掌握程度、希望获得的知识技能、喜欢的授课方式等,获得了学生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邀请了专业主任、企业专家与我们一起制定了课程标准。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定位是根据职场工作过程、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组织形式,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架构课程结构,实行情境化教学;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

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在掌握课程技能的基础上,融入了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的培养。其中课程技能目标为:能够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日常维护;能够进行资源管理及系统设置;能够运用网络处理信息;能够利用Office软件熟练解决办公应用问题;能够根据专业特点模拟职场,完成不同专业特色综合任务。社会能力目标为: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方法能力目标为:能进行信息处理、分析;能进行沟通与总结;能制定计划并实施。

三、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以任务为载体的学习情境

在教学内容上,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组织形式,实行情境化教学,通过对企业与专业的调研,我们归纳出22项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知识体系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见表1)。

学习情境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学习情境设计要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对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排列;在学习情境的具体实施中,专业不同,各情境完成的具体任务也会不同。例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要求学生会利用网络收集旅游相关资料;下载使用图片专家、DV编辑软件等旅游相关软件;会利用Word制作风景介绍、游览行程表文档,进而排版旅游杂志;利用Excel软件制作、分析旅行社报表;利用PowerPoint制作旅游宣传画册、影集;最终组成团队来完成旅行社日常综合性任务。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则是要求学生制作幼儿画刊、营养食谱、动画课件等。

每个学习情境的完成又是建立在以任务为载体的具体任务完成的基础上,例如在第三个学习情境“利用Word排版杂志”中,包含了创建规范的文档、制作表格、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档、制作目录、制作个人简历表等工作任务,通过这些由简到难的典型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具有Word文档的建立、排版、页面设置、图文混排、表格制作、摘要目录的制作能力,从而能够完成杂志的排版。

各学习情境具体的任务组成如下:

情境一,按需求管理个人计算机由认识计算机的组成(2学时)、查杀计算机病毒(2学时)、建立个人的文件管理系统(4学时)组成。

情境二,利用邮箱传送搜索到的产品信息由网上信息的搜索下载(2学时)、利用免费电子邮箱收发文件(2学时)组成。

情境三,利用Word排版杂志由排版杂志的技能点的信息收集(2学时)、创建规范的文档(4学时)、制作表格(4学时)、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档(6学时)、制作图书目录(2学时)、制作个人简历表(4学时)组成。

情境四,利用Excel处理销售业绩表由处理销售业绩表的技能点的信息收集(2学时)、数据表格的制作与格式化(4学时)、数据的图表分析(4学时)、表格中的数据处理(4学时)、数据表的综合操作(4学时)组成。

情境五,利用Powerpoint制作各种用途的演示文稿由制作宣传广告技能点的信息收集(2学时)、课件文稿的制作(4学时)、宣传文稿的制作(4学时)组成。

情境六,模拟职场,完成不同专业特色综合任务由相关信息收集(2学时)、职场办公事务的处理(6学时)、操作技能的熟练强化(2学时)组成。

总之,教学内容的设置在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时,力求满足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工具性和应用性的需求,满足岗位的职业需求。

四、按工作过程的六步法进行课程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每个教学情境中,教师仿照实际工作过程,结合相应的任务为学生分发教学任务单,然后分小组让学生按照任务单的要求进行“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在此期间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各阶段的教学组织为:

资讯阶段。教师通过机房计算机的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本次课教学任务单;学生阅读、分析教学任务单,明确工作任务;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单提供的完成该任务所用的主要知识点自行查阅、熟悉相关操作;教师可依据具体情况加以适当点拨。

决策计划阶段。依据课程特点学生单人或分组讨论,制订工作计划;教师接受学生的咨询并监控学生的讨论。

实施阶段。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监控学生的操作并及时答疑;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统一讲解;教师提供相应案例学生再操作;教师系统总结本次课知识点。

检查评价阶段。学生对本次课的操作给出自我评价,并记录到教学任务单上;教师利用机房计算机的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完成结果进行抽查演示,学生之间进行工作评估,将对该组评价分值记录在教学任务单上;教师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进作业;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回收本次课教学任务单及完成任务。

以“网络信息的搜索下载”一课为例,课程实施的“六步法”见表2。

五、编制依据课程标准的多种表现形式的立体教材包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单一的纸质教材已满足不了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需求,为了高效率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制作了立体教材包。

1.编制了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基于工作任务的教材和配套实训指导书。

教研室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编写了适合高职的任务驱动的教材,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实行情境化教学,通过若干个任务模块,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内容,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同时也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实训指导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教程中的内容、增强操作技能,实训书保持与课程同步,针对教程章节加强实训训练。

2.制作了适合不同专业的教学案例库、课后练习的习题库

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制作了适合不同岗位需求的教学案例库,这些案例均为企业调研中获得的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案例,目前共有99个案例,涉及9个专业,同时配有练习题,教室授课可根据专业选择使用。

3.制作了整套的课程多媒体课件,建立了课程的网络资源

将课件、教学文件、题库与案例库、教材电子版安装于上课机房及校园网中,方便学生下载、学习,并建立与学生交流的平台。

六、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

公正、客观的考评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课程考核方案的制定上,我们将考核分为平日考核(10%)、过程考核(60%)和期末考核(30%)三部分,平日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的考评,满出勤,为10分,旷课一次扣2分,旷课4次没有成绩,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学习态度5分。过程考核主要是评定情境任务完成中的表现,采用教师指导量化、学生团队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法,

过程考评成绩见表3。

期末考核为期末综合操作能力考试,考核全部采用上机操作完成,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期末考评成绩见表4。

经过一学期的试验训练,我们对课程进行了调研,我们对152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29份,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息的整理,我们获得以下数据:在对课程的评价中,0%的学生认为没有收获;6%的学生认为收获较小;55%的学生认为有收获;39%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在对是否喜欢这种授课方式中,1%的学生不满意;71%的学生满意;28%的学生很满意。这些数据也验证了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我们对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篇(5)

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的讲解再配合学生的练习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老师先传授基础知识,再给学生演示教学实例,演示完成后再让学生做练习来巩固学习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持续了好多年,他的好处是教学系统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完整。可是这种教学方法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教师在台上面面俱到的教,可是学生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难以理解,老师在孜孜不倦的教,可是学生却兴趣缺乏,往往是老师累得满头大汗,学生却收效甚微。为此,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1.1教师备课以学生为主导,要准备合适的案例为学生开启网页设计的大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人翁,教师实现备课,除了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以外,我准备大量的设计实例。网页设计在技能上更注重设计,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准备各个阶段的案例项目。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网页设计之初,要给学生一个网页的整体设计思路。这时候要准备大量的成品优秀案例,最好是获奖作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网页设计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要及时的准备教学实例,这个阶段要及时地把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融入其中,这个阶段的教学实例要简单易行,让学生比较容易上手,这时候的案例要比较充裕,以大的作业量来提高学生的基础设计水平。在学生掌握了基础制作水平以后,就是学生的提升阶段了,这个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网页设计教学的成败,这个阶段案例的选取要有代表性,这时的案例要全面可行,每一种案例都要涉及。最后的一个阶段是总结阶段,这个阶段的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实用性,要采用企业的实际案例,模仿企业的运行模式来教学,案例要选取企业中实际制作项目。这样一整个备课过程下来,教师就对整个教学有了事先的良好把握。

1.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校企一体化”的模式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模仿企业的运营模式,老师是项目经理人,学生是企业员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学生就是作为新进员工参与其中的,教师指导学生做大量的基础案例项目。这种项目可以是把制作好的网页模板切片做必要的基础链接,可以是为网页设计漂亮的导航,可以是为网页优化布局。当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网页整版设计,要注意要及时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完成的好的作业案例要给予表扬,适时的肯定学生的成绩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为有益。在基础案例做的比较多的情况下,学生的基础制作水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候要及时的推动教学进入下一个提高阶段,这时候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项目经理人,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比如为某酒店制作一个网站,提出各种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完成。这阶段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要有一定的高度,对于学生的要求要严格,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马上提出,并督促学生做出优化设计。这个阶段的案例一定要全面,给学生的项目要有代表性,对目前使用范围比较广的网站设计方向要把握准确。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教师提出的案例最好是企业所提供的,这种实例更具有实际性和探索性。比如,为宏福祥服饰有限公司制作网站。在这个网站的制作过程中,就有学生的大量参与,从选片修片到整个版面的设计,乃至后台的制作设计,学生们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这个网站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做出了五套网站设计方案,最终有一套方案被企业录用。这种企业的教学模式在网页设计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3教学结果评价的改革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以考试来评定教学结果的。在新的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摒弃了以往的评价模式,采用作业考评结合平时表现的模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平时表现,作业成绩三七开的方法来考核学生。在作业的评定中,为了使评定结果更客观,我们采用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学生的作业讲评,根据讲评综合给分。这种考核方法更为合理有效,不仅仅考核了学生的全面的专业技能还考核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2.有效合理的利用校内实训

篇(6)

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的讲解再配合学生的练习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老师先传授基础知识,再给学生演示教学实例,演示完成后再让学生做练习来巩固学习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持续了好多年,他的好处是教学系统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完整。可是这种教学方法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教师在台上面面俱到的教,可是学生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难以理解,老师在孜孜不倦的教,可是学生却兴趣缺乏,往往是老师累得满头大汗,学生却收效甚微。为此,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1.1教师备课以学生为主导,要准备合适的案例为学生开启网页设计的大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人翁,教师实现备课,除了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以外,我准备大量的设计实例。网页设计在技能上更注重设计,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准备各个阶段的案例项目。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网页设计之初,要给学生一个网页的整体设计思路。这时候要准备大量的成品优秀案例,最好是获奖作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网页设计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要及时的准备教学实例,这个阶段要及时地把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融入其中,这个阶段的教学实例要简单易行,让学生比较容易上手,这时候的案例要比较充裕,以大的作业量来提高学生的基础设计水平。在学生掌握了基础制作水平以后,就是学生的提升阶段了,这个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网页设计教学的成败,这个阶段案例的选取要有代表性,这时的案例要全面可行,每一种案例都要涉及。最后的一个阶段是总结阶段,这个阶段的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实用性,要采用企业的实际案例,模仿企业的运行模式来教学,案例要选取企业中实际制作项目。这样一整个备课过程下来,教师就对整个教学有了事先的良好把握。

1.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校企一体化”的模式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模仿企业的运营模式,老师是项目经理人,学生是企业员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学生就是作为新进员工参与其中的,教师指导学生做大量的基础案例项目。这种项目可以是把制作好的网页模板切片做必要的基础链接,可以是为网页设计漂亮的导航,可以是为网页优化布局。当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网页整版设计,要注意要及时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完成的好的作业案例要给予表扬,适时的肯定学生的成绩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为有益。在基础案例做的比较多的情况下,学生的基础制作水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候要及时的推动教学进入下一个提高阶段,这时候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项目经理人,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比如为某酒店制作一个网站,提出各种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完成。这阶段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要有一定的高度,对于学生的要求要严格,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马上提出,并督促学生做出优化设计。这个阶段的案例一定要全面,给学生的项目要有代表性,对目前使用范围比较广的网站设计方向要把握准确。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教师提出的案例最好是企业所提供的,这种实例更具有实际性和探索性。比如,为宏福祥服饰有限公司制作网站。在这个网站的制作过程中,就有学生的大量参与,从选片修片到整个版面的设计,乃至后台的制作设计,学生们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这个网站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做出了五套网站设计方案,最终有一套方案被企业录用。这种企业的教学模式在网页设计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3教学结果评价的改革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以考试来评定教学结果的。在新的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摒弃了以往的评价模式,采用作业考评结合平时表现的模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平时表现,作业成绩三七开的方法来考核学生。在作业的评定中,为了使评定结果更客观,我们采用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学生的作业讲评,根据讲评综合给分。这种考核方法更为合理有效,不仅仅考核了学生的全面的专业技能还考核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2.有效合理的利用校内实训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22-02

一、课程简介

“校园英语报”是一门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必修课,本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本课程还为英语专业学生创造了一个锻炼自己和检验已学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运用进而内化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培养语言编辑和校阅能力。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播报校园内的最新时事,可以书写自己的心情故事,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轶闻趣事和幽默短篇。“校园英语报”这门课程对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在语言知识方面,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写出用词恰当、语句通顺、逻辑清晰的文章;在编排能力方面,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报刊采编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技能,能够应用编辑校对符号对文章进行编辑加工,掌握基本的板式设计能力、图片加工处理能力和文字编排能力;在思想政治方面,本课程要求学生要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校园英语报”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课程是在第6学期开设的。在此课程开设之前,英语专业学生已经修习了阅读、口语、听力和写作课程。在这些已开设的课程中,写作课与本课程密切相关。

二、创新教学安排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任课老师安排了6次共计12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其中具体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如下。

第01次上课为教学导论课,主要介绍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为学生讲解“校园英语报”的性质、教学实践要求和考核方式。《校园英语报》共发行6期,完全由学生负责撰稿、编辑、校对和发行。这门课程的学生分成3组,每组学生负责编排2期《校园英语报》。第1组负责第1期和第4期,第2组负责第2期和第5期,第3组负责第3期和第6期。每组由12~13个人组成,其中主编1名,校对2~3名,其余则为撰稿人兼编辑,组员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在该组内的职责。《校园英语报》采取主编负责制,即主编负责确定选题策划和板式,统筹整份报纸版面。同时,主编需要协助任课老师印刷和发行其所负责的报刊。校对人员主要负责图文的编排和校对,同时辅助主编工作。撰稿人兼任编辑,就主编所选定的题目进行撰稿并编辑,最后把编辑整理好的图文稿件交由校对人员和主编。在此过程中,任课教师始终作为指导者和解惑者,为学生提供报刊采编和校阅等原则上的指导,解决学生知识性的难题,但任课老师并不参与具体的报刊编校工作。

第02次上课为新闻写作课,主要讲述新闻写作要领和简明英语规则。本次课程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简明英语就是“以读者感到清楚的方式组织信息的技巧”,是读者“只需读一遍即可以理解并据此采取行动的语言”。简明英语“不仅强调语言,也强调外观设计和排版”[1]。简明英语要求避免写一些中式英语和烦琐复杂的句式。本次上课使用的主要教学参考书为:李长栓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关于“简明英语和简明英语运动”的一章;William Strunk于1918年出版的写作教程The Element of Style;[2]史振洪和李展共同编写的《新闻采编与制作综合实训》的部分内容。[3]在本次课堂,任课老师提醒第1组学生编排提交第1期《校园英语报》。

第03次上课为编辑校对课程,主要讲解编辑知识、编辑原则、校对知识和校对常用符号。编辑校对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进行《校园英语报》学习实践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这是因为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将来会从事文字编辑或者出版发行等领域的工作。现实情况是编校知识和技能在英语专业的常规课程设置中却常常被忽视。如果在大学期间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尽快地融入工作角色,从而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本次课堂使用的参考书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附录4”,[4]主要讲述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文章行文格式;《科学出版社作者编辑手册》“校对符号”一章,主要讲解校对符号的类型和使用方法。本次课堂还就第1组提交的第1期《校园英语报》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在本次课堂,任课老师提醒第02组学生编排提交第02期《校园英语报》。

第04次上课为编辑排版课程,主要讲述微软word的编辑功能以及简单介绍了主流排版软件。本次上课的重点是介绍微软word的编辑排版功能和使用。针对有些学生对微软2007版的word使用仍然不熟悉的情况,任课老师仔细讲解的内容包括:微软办公软件常用的快捷键、“插入”菜单栏下面的页眉和页脚、“插入”菜单栏下的文本编辑、“页面布局”菜单栏下面各个条目。同时,任课教师还简单地介绍了方正飞腾排版软件和Adobe旗下的排版设计相关软件。本次课堂还就第2组提交的第2期《校园英语报》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在本次课堂,任课老师提醒第03组学生编排提交第03期《校园英语报》。

第05次上课为报刊点评和建议。截止本次课堂,3个小组都已经分别做出了一期报刊。本次课堂针对这3期《校园英语报》进行集中点评。任课教师点评的角度如下:报刊的版式设计、文章选题、语言风格、语言用词和句式、篇章结构、标点符号和写作格式等。通过课堂集中点评,大家认为在文章选题方面《校园英语报》应该突出“校园”二字,对读者群有个准确的定位;其次,选题应该关注目标读者身边所发生的事件、感兴趣的话题和校园里的事务。在行文格式方面,应该严格按照英语写作的标准格式进行书写,标题中实词首字母的大写是容易出错的地方,不规范的中文姓名拼写容易令读者误读和误解,空格在标点符号前后的使用也是需要小心谨慎的地方。在本次课堂,任课老师提醒3组同学按时依次提交其余各期《校园英语报》。

第06次上课为课程总结。首先,任课老师展示6期《校园英语报》,肯定了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进步。从第1期《校园英语报》到第6期《校园英语报》,学生在报刊的版设设计、文章编排、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上都呈现出逐渐进步的趋势。该报刊在学院内部进行了小范围的试验性传阅。传阅过程中该报刊受到学院师生的普遍好评,然后任课教师将这些评价反馈给学生。其次,学生自由发言,对本学期的实践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总结。最后,任课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对该实践课程进行总结。教师欠缺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分配给该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任课教师在课堂内容上要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难免存在不足和不当的地方。

三、教学反思

“校园英语报”这门课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回顾这一个学期,任课教师有如下反思。

首先,如果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提供必要的条件,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出色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呈现出非常优秀的实践成果。

其次,“校园英语报”是一门实践教学课程,应该突出实践、弱化教学,而实践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所以学生在课程中应该享有极大的实践自由。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以无直接利益关涉的旁观者身份参与该教学活动中,仅为学生提供编校原则的指导和知识的解惑。

第三,“校园英语报”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校园英语报”是由十多个学生组成的编排小组共同制作而成。一份报刊的出版并非个人劳动的成果,而是集体合作、共同创造的结晶。这门课程要求并鼓励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的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该报刊纸质版应该在全校公开发行,并在期数和发行上达到一定的量。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实践必修课,面对的学生是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学习过英语专业的基础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大学三年级正是利用和提高这些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时刻,而开展《校园英语报》的实践学习恰恰给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把《校园英语报》推广到整个学校,并公开发行。这种做法会给参与报刊编排的英语专业学生带来荣誉感和成就感,使他们更加积极,再接再厉,做出更好的报刊。

第五,《校园英语报》应该综合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增加移动终端的呈现形式,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校园英语报》作为以“校园”为特色的报刊,应该跟得上时代潮流,充分利用潜在读者群所熟悉的信息获取渠道,直接送达他们的移动终端平台上。这些新型的信息获取渠道可以是校园英语报网页、微信、微博或者人人小站等。

最后,扩大稿源。鼓励其他院系的同学向《校园英语报》积极投稿,使非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在供稿方面形成竞争。如此,英语专业学生就会产生危机感,从而促进英语专业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步。对于那些投稿的非英语专业同学可以在大学英语成绩或者评奖、评优方面进行嘉奖和加分,让他们产生荣誉感和成就感。如此,也可以提升那些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4:162-163.

篇(8)

二、任务重

在《网页美工设计》课程中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网页设计所需要的版式、色彩、字体等等基本的设计知识外,还要针对网页美工设计的特点进行专项的学习和实训,有些甚至还要新学习1-2个绘图软件,任务相当繁重。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也给教师的教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顺利的解决这些问题,开设这门课程就不能达到本来的目标,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而且学生学习后没有得到提升,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了更好的上好这门课,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特提出一下几点新思路:

(一)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网页设计的特性,调整教学内容,删除相关性不大的内容,对相关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要求掌握的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等内容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且与网页设计相关性不大,就可以舍去,重点放在图像处理和图文排版的内容上,教学案例的设计上都以各类网页为主,从按钮设计到整个网页页面的设计,使整个内容具有高度专项性质。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其更有针对性,并且系统性的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更加轻松的掌握知识。

(二)使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对于网页美工设计这个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能只进行空洞无力的讲解,应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从实践中引入相关理论的讲解,使学生能更快的掌握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和知识。对学生的培养也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法、项目式教学法、PBL教学法等。通过以现有网页为案例讲解网页的设计思想,通过安排学生完成规定的项目了解网页设计的流程等。以实际案例作为实训项目,精心安排实训的内容,内容要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可以先将案例分段布置给学生完成,待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再将整个案例安排给学生,学生可以自行独立完成或者分组完成,完成设计后可以让学生对起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进行陈述,老师和同学都可以进行点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们适应市场的能力。考核方式也更加灵活,注重学生实训的过程考核。

(三)加强课外练习和指导。

由于网页美工设计的课时相对于大量的教学内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由于该门课程大部分内容都是用于实践,且与其他多门课程存在相关性,在其他课程学习或实践的同时,也可以强调考察学生网页美工设计的能力。而且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加强引导,可以收集提供资料供学生参考和练习,学生要做到多看多练多思考,提高自身自学能力,才能达到全面提升的效果。

篇(9)

中等职校教师,要主动尝试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如结合专业实际,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此,我们以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积极探索如何开展情境式教学。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中职学生的学习原动力是学习兴趣、专业兴趣。广大学生只有形成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专业兴趣,才能产生比较强烈的求知欲望。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对中职学生来讲,几乎是全新的课程,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觉得课程索然无味,容易出现厌学心理,产生学习畏惧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网页设计课程时,由于学生对上网具有浓厚兴趣,所以在学习网页设计前,教师事先可以准备PPT,让学生欣赏一些设计精美、布局合理、风格突出的网页,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手上教材里呈现的课程资源。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优美的网页,无形之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自主设计网页的专业学习兴趣。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以优化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来源于探究的欲望。广大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形成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逐步产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学习意志,为有效的学习奠定基础。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他们才会想说、想做,愿意主动思考。因此,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针对专业课程的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学习Excel时,教师可以不按照书本上的顺序按部就班地讲解,而是以制作学生成绩汇总表,引出我们需要掌握Excel的计算功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如求和、统计最高分、求平均分、按照总分排序、排名次、图表的制作……数据由学生采集身边的数据,分小组来完成。我们通过创设真实工作任务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动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以优化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彼此交流、互学互进、互爱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布线章节的教学中,当学完了基本知识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布线设计施工实训项目,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共同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每个学生遇到问题,既可以问问老师,也可以问问自己的同伴,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通过创设小组合作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小组长管理协调能力比较强,整个实训项目任务分工非常合理;有的小组成员动手能力比较强,在仿真墙上线槽的布局设计比较合理,出色地完成实际操作任务。因此,我们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做到“学会”“会学”“乐学”“好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篇(10)

陕西人民出版社建立于1951年,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出版社。主要出版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青年读物、词书译文和工具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建社以来,始终致力于优化选题,出版了一批层次高、品位高、质量高的图书,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好评。有600余种图书分别获全国及省以上优秀图书奖。

二、实习内容:校对

在实习中的第一周,由于对一些情况还不熟悉,开始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看各位同事的操纵,他们校对的熟练程度和经验设置不是我一时能乞及的。所以在学习时必须聚精会神的往看,有时候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一点,还得请教让他们再重新演示给我看,多思考就会发现题目,然后往寻找答案,这样我天天也是有收获的。偶然有很简单的东西他们也让我试慢慢着做,但我的表现还不甚让人满足。显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动手练习,否则你以为把握了实在并没有,不动手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比如在校对一份作者的投稿时,你都能看到同事轻而易举的几步完成,可是自己操纵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也不正确,中间还出现将对的改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现在是有深刻体会了。

本人这次在陕西人民出版社进行为期三周的企业实训。陕西人民出版社,1954年景立于西安,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出版社。前身是1951年1月成立的西北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青年读物、词书译文和工具书。出版有《中*史人物传》、《秦汉史研究》、《唐代文学》、《鲁迅研究》、《当代史学》、《中国风俗》等。

这次实训我被按排在校对部,工作主要是协作社里的校对,正确使用校对符号,消灭错字,补齐遗漏,纠正版式错误,严格执行三校加点校制度,保证期刊质量

接下来的二周,由于把握了各种校对符号,和校对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技巧,所以在后面的一次又一次校对中,开始速度进步了很多!但与同事们还是差距很大。比如,再对原稿中的错字别字要逐一罗列出来,并在错误的地方要用校对符号标示出,但我还是太马虎了,遗漏别字,标点符号,有些地方忘了标记。并要坚持做到保持页面整洁,美观。在交校样时,我还请同事们再校对一遍,并提出意见。之后慢慢琢磨,改进方法!后面碰到新的题目,不仅是能力上的,更重要的是知识上的欠缺。比如在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等,自己有很多不太了解或记得不清楚,但校对要求的就是真实,正确,正确。所以我不得不利用闲时查阅观阅这些知识,以充实自己的知识筹备。进而达到更高的级别。

1.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

很快进进到第三周,在校对精确度和速度进步的情况下,我起初开始独自校对一些报纸,稿件,并逐渐做二校、三校点校,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最后快结束实习实习时协助编辑接触一些报纸和书籍的校对,这个校对要求相对来说是更严格的。但对我的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不仅要

2.检查版面、格式,图表位置及表题、图题,字体、字号、字距和行距。

4.检查目录及对应的页码、刊眉、页码顺序、版权,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的文字、刊号、年月期号。综合处理,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但在实习老师的鼓励和协助下,我门也完成的不错,通过这个高层次的锻炼,让我更是连贯的接触了由校对,到排版,美编,校对处理到印刷出版的整个流程,达到对我的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的更进一步学习!

3.检查标题位置、层次及转行,注释、参考文献及序号,核对中英文目录及页码与文章的一致。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 专业实体 工作室 教学工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4-01

一、课题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艺术行业的人才需求困局在于:在高端缺乏优秀的创意人才,在低端缺乏熟练的图形图像制作蓝领人才。在我国,前者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本科教育,后者的培养主要依赖于高职教育。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都存在对行业需求和专业方向定位不清的问题,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行业经验培养及实训环境等都普遍落后于市场需求。因此,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不熟悉行业流程和规范,与行业期待不符。

“教学工厂”作为一种能够适应行业需求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艺术设计类的人才培养中有值得借鉴之处。

二、“教学工厂”理念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简称“NYP”)的核心办学理念和教学系统,以学校为本位,在NYP现有的教学系统上设立,通过“全真+仿真”的模式在教学环境中全方位地营造企业实践环境,以企业的实际项目和企业实习为载体,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厂”吸收了英国“三明治”和德国“双元制”的优秀教育理念,将企业实习和项目与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学中采取“2+1”的课程设置:前两年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在其间穿插小型的企业研发项目;第三年除了“专向培训”外,学生还需完成为期12周的“企业实习”和为期12周的“毕业项目”设计。

为保证学生的实习内容,教师需要不断地承接并参与到企业项目的研发中去,了解企业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实际的职业能力需求,提高了专业能力。对于学校,则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能够更精准地为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培训。

NYP“教学工厂”的建设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院建立模拟的企业环境,吸收企业的技术,建立全真的企业环境,引入企业项目并让学生参与项目工作,从中感受企业的技术需求并得到锻炼。

第二阶段,学院不间断的根据企业需求为学生安排企业项目。学院的教师要求具有企业背景,无论是来自企业还是让教师进入企业锻炼,都要求教师能够清晰的了解企业需求、发展趋势,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胜任企业项目的实施和学生的指导。

第三阶段,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与分享,奠定“教学工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院在“无界化”理念的指导下,让师生参与大型综合项目的设计,将完成的项目进行总结,并加入到知识库中供师生共享。

第四阶段,继续发展与完善“教学工厂”。

三、关于建设“专业实体”的设想

结合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现状,在教学改革中借鉴“教学工厂”理念,就建设“平面设计工作室”这一“专业实体”提出一些设想。

1.服务范围

工作室成立后,初期可服务于学院内部,完成简单的平面设计与制作工作,如校刊校报的设计排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后期可模拟企业的运作模式承接更复杂的社会项目。

2.分阶段实施

(1)初期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工作室并实现初步运作,同时完成骨干教师的企业研修培训。

在该阶段,选派专业骨干教师进入企业研修,在企业中通过完成实际项目熟悉行业运作流程,积累行业经验,并将完成的项目吸收到工作室的“项目资料库”中。

在该阶段,吸引少数优秀学生,承接简单任务,如学院的校报校刊的编辑排版等工作,并将这些工作项目主要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扩大工作室为教学服务的范围。

(2)中期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丰富工作室的“项目资料库”,并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工作室的工作中来。

骨干教师经过在企业中的锻炼,将参与的项目用于丰富工作室的“项目资料库”,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进入工作室学习、体会实际工作流程的机会;也可将工作室的部分工作任务作为实训项目引入到学生的顶岗实习中。

在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工作室承接“威客”网站的设计任务,建立起虚拟的网络实训教学场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校企合作伙伴项目不足和设施、场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3)后期

该阶段的任务是逐步实现工作室的企业化管理。

工作室的教学活动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为核心,随着工作室规模和影响力的扩大,能够容纳所有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项目。项目的实施以独立或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对于团队项目,参照设计公司的经营结构对项目小组的学生进行专业分工,按照企业管理的方式学习和工作,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和学习业绩进行管理,以任务分工和完成效果进行考核。教学活动的项目来自于企业,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运作流程,有深度、有广度的进行研究和实现。

四、总结

对于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主要应立足于解决好建设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境。

通过工作室这个专业实体的建设,能够使得高职教育与企业接轨,更加准确的了解企业需求;并以此为载体,将教学、实践、项目承接一体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并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案例积累、师资培养、校企合作上,都有诸多裨益。

参考文献:

[1]郑婷.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读与写:教育教学刊[J],2012.6

[2]张永军.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陕西教育[J],2012.5

[3]胡承武,万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讨.职业技术[J],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