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团支书意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活动简介
应社团活动发展的需要,及延伸学生课余生活的展示,“社团之间”联谊活动是我院社团联合会举办的一个中小型互动娱乐、极具校园特色的社团联谊平台。在这个活动平台上,以社团文艺表演为主,结合形式多样的互动娱乐游戏融入身边,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增进友谊,使彼此感受到丰富的校园文化和优秀精粹的社团生活,构建出和谐校园,展示校园风采。青春无极限,社团之间,让激情起航!
三、活动背景,目的和开办方式
学生社团是校园生活所延伸的第二课堂,随着其不断发展和丰富出更多的新内容 ,为了使其到得到充分展示,搭建出更多与同学相互联系的纽带,在此背景下,由社团联合会开创并举办了“社团之间”活动,建立了融聚校园文化,体现社团风采的重要平台。积极倡导校园文化新风尚,构建和谐之家,将社团表演,互动游戏及社团特色演绎融为一体,体现了社联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交流为主的举办理念,充分展示班级特色,彰显校园文化!
四、 活动细则
时间:xx-10-18 下午5:30-6:30(若天气有变,则另行通知)
地点: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花源区体育馆门前
主办方:花源校区社团联合会
协办方:乐舞林
参与社团:··········
五.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活动开展前一周,由新闻宣传部做好前期宣传准备
1、新闻宣传部提前一周贴出活动相关海报,并通过校广播站加强宣传,提前对舞台设计做出草案和规划。负责活动前后期的通讯稿撰写,以及主持人开场白的编写,并协助宣传部构思宣传标语及文字内容、采集配场音乐。
2、外联部负责寻求商家赞助,联络各社团,通知社团演出准备,以及主持人和社团的征选等。
3、策划部组织活动策划书,详细安排可行方案,预先统计出经费和购置活动所用道具,并协助各部门完成工作,以达到活动预想进展。
(二)中期安排:
活动开展前(至少前1天),召集各参与单位的负责人开会,明确相关内容和事项,配合工作开展,再次详细落实人员任务。
(三)活动开展
1、主持人开场白
(1)介绍参与社团,由社团代表人发言,打出社团口号。
(2)介绍嘉宾和赞助商,致开场欢迎词,调动气氛。
2、开场秀:乐舞林表演(限5分钟内)
3、互动环节:本环节将分三个单元进行,将娱乐与学习相结合,第一单元:“超级大玩家”,有2个互动游戏,各社团同学积极参与,大家一起happy;第二单元:“我行我show”,各班进行精彩的才艺展示,选出班级明星;第三单元:“纯娱乐”,纯娱乐游戏不计时不计分,让同学们一起轻松happy,;让参赛同学在激情澎湃的气氛中进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比拼,各展所长。游戏环节采取时间累计制,完成游戏时间的累计时间最短的班级将获得精美的奖品!
4、活动要求:社联各工作人员暂无具体工作或者所负责的工作完成后就坐到观众席前两排或集中整齐站在一处,不要在现场散乱的站或走,以免感觉现场混乱。
第一单元:超级大玩家
(一)争分夺秒,合作无间
目的:考验队员合作精神
时间:不限
道具:绳子、剪刀3把、彩纸(若干)、纸杯9个、矿泉水3瓶、胶水3瓶
游戏要求:每社团3人,3个组同时进行
游戏规则:
1. 每组3人,中间的组员与左右两人面向相反方向,排成一直线。
2. 3人手挽手互相交叉手挽手,3人的腿相互用绳子绑起来(3人4足的形式)。
3. 3人做以下事情:
a、左、右两人分别用一只左手和一只右手将中间组员双脚的鞋带解开(3人保持手挽手的形式,不能松开,中间组员不能帮忙)。
b、左、右两人一人一只左手及一只右手,互相合作将桌上的彩纸对折用剪刀剪出一个圆形和一个心形纸片。
c、在四张裁剪好的彩纸上分别写上队员最想说的一句话。
d、左右两队员合作将矿泉水瓶打开,将水倒入3个纸杯中,左右两人各喝一杯水,再将剩下的一杯水喂给中间的队员喝。
e、左、右两人再重新绑好中间组员的鞋带。
f、在彩纸背面涂上胶水,然后3人4足走到三米外的展板处,将彩纸贴在展板上。
4.以完成以上6项任务时间最少的队获胜。
(二)合力吹气球
目的:考验团队互相配合的默契度 时间:不限
道具:气球、便签纸18张
游戏要求:每社团6人,3个组同时进行
游戏规则:
1. 每组6人,每组6张便签纸,上写有嘴巴,手(左、右手)、屁股、脚(左、右脚)。
2. 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抽到嘴巴的必须借着抽到手的两个人的帮助来把气球吹起来不能用他自己的手,然后抽到手的两个人中的任意一个把气球扎起,然后两人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气球给坐破。
3. 在最短时间内坐破5个气球的胜出。
第二单元 我行我show
各社团才艺展示
才艺展示最精彩、最受欢迎的社团将获精美礼品
5、根据各社团累计的时间情况,宣布时间最短的获胜社团,并颁发奖品
第三单元 纯娱乐
趣味跳绳
目的:考验协调反应能力 时间:不限
游戏要求:每社团8人,3个班同时进行
游戏规则:
1. 第一轮:每组8人,选出两人各握住绳子的一端,游戏开始,则不停地舞动绳子,其他6人排好队轮流跳过绳子。第一轮没有跳过的人将被淘汰。
2. 第二轮:经过第一轮淘汰后,剩下的人则排队轮流跳入,但不跳出,直到剩下的人全部跳入,最后再一个接一个地轮流跳出
3. 时间最短的队获胜。
本环节不计时不计分,大家轻松玩游戏,在本环节欢快的游戏中结束本期社团之间活动,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6、工作人员合影,并打扫会场
六.活动道具及经费预算
道具:(游戏一)剪刀3把、彩纸(若干)、纸杯9个、未开封的矿泉水3瓶、胶水3瓶、短绳6根(绑腿)小礼品9份
(游戏二)便签纸18张、气球15个 小礼品18份
(游戏三)长绳3根 小礼品24份
奖品:社团表演礼品1份、“社团之星”奖状1张、“社团明星”奖状1张
打工者这个特殊的群体连接着城市与乡村,同社会的发展、城乡的建设具有紧密的关系,而打工者的组织建设与文化建设,是城乡互动、城市建设与乡村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打工青年艺术团的核心成员、打工文化博物馆馆长许多,从他自身参与的打工青年艺术之家的发展道路入手,描述打工者文化建设与组织建设的动态过程。
从“艺术家”到打工者的身份认同
打工青年艺术团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我们来北京,和广大进城打工的工友们一样,无非是为了“求个生存、图个发展”。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打工青年艺术团的核心成员都有些文艺爱好,来的时候,都带着些“艺术家”的错觉。
演员王德志是我们中最早到北京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带着对相声的热爱与向往,偷了家里为数不多的几百块钱,踏上了进京的火车。一下火车,他打听着路直奔中央电视台,到了央视的大门口,经过一番自我勉励,他鼓起勇气向门卫倾诉了自己的心声。可门卫对他说,春晚的节目是早就定好的,像他这样是根本不可能参与的。失落的王德志在北京街头徘徊许久,最后只好进了一家饭馆干起了杂工。在我们几个核心成员中,王德志干过的工种最多,这在他后来创作的相声作品《漂》中有过生动的描写:“我是东城干过饭馆,西城修过水暖,朝阳跑过广告,宣武掏过下水道……”
艺术团的团长孙恒和我有些相似,当初都是受了些摇滚乐的诱惑,觉得家乡太压抑,“逃”到了北京。我们的想法很简单:生活在别处,因此拼命地要去挣脱地面的一切枝枝蔓蔓,要飞到天空中去。可是,当我们似乎真的自由自在地飞进了天空,却发现天是空空荡荡的,四处满是望不到头的迷茫。后来,孙恒离开了北京,去各地流浪。我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透过墙上的窗,想象着外面的世态万千,然后闭门造车,去街头、地下通道、地铁站,弹着吉他孤独地唱着自己的忧伤和愤怒。
2001年夏末,我遇到了流浪回来的孙恒,他流浪归来后到了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教孩子学音乐,我深受启发,也到了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当音乐老师。到了这时,我才发现,原来生活不在遥远的别处,意义不在自由得只剩下自己的天空中,生活的意义在脚踏实地地前行中,在拥挤的人群之中;我们也不是什么高高在上、自我陶醉的艺术家,我们是要靠双手来养活自己的劳动者、打工者。
当我们回到地面,回到脚踏实地的生活中,我们便有了种子找到土壤的感觉。于是,我和孙恒决定要成立一个为打工者演出的文艺队。2002年五一劳动节那天,我们用三轮车驮着一个大堂鼓和两个既小又破的音箱,背着吉他,从北五环外一直骑到二环路内的雍和宫附近,参加在那儿的一家为外来女工服务的公益机构举办的联欢会。就是在这次演出中,我们的“打工青年文艺演出队”宣布成立了。
从高高在上的“艺术家”,到认识到自己是普普通通的“打工者”,这个过程所包裹着的既有我们鲜活的生活体验,也有我们身份认同后的理性思考,体现了我们对社会、对生活的重新认识。
像我们这样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异乡人,刚到北京的时候,总有种强烈的羞辱感。我们在郊区的村子里租房住,最怕的就是联防来查暂住证。有时候在屋里睡觉,也得把门从外面反锁上,制造屋里没人的假象。出去唱歌时,我们也生怕被罚款,更怕被收容。
最开始,我是用一种艺术的审美来消解这种羞辱感的,用一种个人的、摇滚的愤怒来发泄,用一个所谓的艺术家中立的身份,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而这,只能让我沉浸在一种自我的审美之中,时间长了,连愤怒都被稀释掉了,只剩下伤感和迷茫。
而当我们打破了“艺术家”的幻象,真实地回归到一个劳动者、一个打工者的身份认同时,我们便找到了现实生活中一个鲜活的主体,确立了一个真实有力的立场。有了这个主体,确立了自己的立场,我们犹如找到了土壤的麦种一样,扎根进结实的泥土中,麦芒锋利地向上生长,我们对现实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种成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我们当时创作了一批全新的作品。王德志根据自己的打工生活创作了相声《漂》;我和孙恒的歌,也都不再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忧伤,而是抬起头来写周围工友们的生活;曲风不再自我陶醉,而是变得朴实粗犷。当时孙恒创作了《打工打工最光荣》《团结一心讨工钱》《天下打工是一家》,我创作了《打工号子》《走南闯北》等歌曲,我们还根据真实事件创作了一个反对身份歧视的短剧《月英的故事》。
从艺术团到草根NGO:确立劳动价值,建设打工文化
2003年春天,我们得到了乐施会的支持,添置了一批演出设备,准备五一时去南方作一次巡演。在排练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新人加入我们,演出队开始壮大,于是,我们就将“演出队”更名为“打工青年艺术团”。
虽然那一次巡演因为非典 的原因而被取消了,但在非典过后,我们就带着自己的节目去工地、工厂、社区、学校给工友们义务演出。艺术团的口号是“用歌声呐喊,以文艺维权”,我们演出的主题是“反对身份歧视”。像这样由打工者自己发出的声音,在当时的环境中,非常稀少。或许也正因如此,很快就有媒体自发地对艺术团的行为进行报道。为打工群体发声的打工青年艺术团,就这样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打工青年艺术团,是在实践一种大众文艺,它与精英艺术绝对无关。一方面,艺术团就是要为广大打工者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让工友们有权利、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我们从来都没有把艺术形式与技巧放在第一位。孙恒演出的时候经常会说:我们的歌唱得不好,我们唱歌也会跑调,但我们唱的是这个群体真实的声音。另一方面,在为工友们演出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和工友们一起建立打工群体自身的文化。我们把真实的生活写进歌里,力图打破主流文化对工友的“洗脑”,希望他们打破生活的幻想,直面现实,认同劳动的价值,认同自身的价值,互助合作,维护权益。
在为工友们演出的过程中,我们不断遇到了工友们的许多实际问题。比如,工友们下了班没事干,想学习又没有合适的地方;权益受侵害了,不知如何维权;在城市里,工友们经常感到孤独,但也无处可去,等等。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我们逐渐意识到,许多问题已经超越了艺术,也超越了艺术团的承载能力。现实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也没有回避这个要求。于是,打工青年艺术团扩展成为“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这是个专门为工友提供文化教育及权益维护的公益机构,这个机构的性质是时下人们常说的NGO――只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NGO这样的概念,我们在成立了“工友之家”之后,有人说这是家NGO,我们也就说这是NGO了。
移民社区的文化建设
工友之家最开始就将打工者集中居住的社区作为开展工作的地点。工友们工作的工地、工厂,一般都很封闭,而工友们居住的社区,相对来说,就有自由得多的空间和时间。所以,我们决定立足社区,然后再向外辐射。
我们在社区的工作首先是在打工子弟学校展开的。在学校里,通过学生,可以和工友们建立亲密联系。2003年下半年,我们把自己的活动地点搬到了海淀区肖家河社区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开始的时候,我们每周六、日举办一些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打工青年文艺小剧场(说是“文艺小剧场”,其实就是工友们把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现场再现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的简单表演形式)、工友论坛(由工友来主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文艺联欢等活动。活动虽然简单,但工友们还是在这里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开始勇于表达自己。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也增强了自信心。慢慢地,我们的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陆续在这里办起了工友互助图书馆、工友电脑教室,还和工友们一起创办了《社区快报》。不久,我们以三方(居委会、社区打工子弟学校和工友之家)共建的方式,成立了“肖家河社区打工者文化教育协会”,并在民政部得到合法注册。
我们在肖家河社区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个在移民社区开展打工者文化教育活动的可行性模式。肖家河社区是个很大的移民社区,大约有两万外来打工者居住在这里。在这样的社区,外来工友的人数一般都会超过本地居民的两三倍,社区的移民问题因而也是基层政府、居委会面对的新问题。因此,我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直积极地和社区的居委会建立良好的联系,进而向上渗透到街道、区市政府部门――这后来也形成了我们的工作模式,以自下而上的倡导,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认同和支持。
除去文化教育之外,工友之家的活动也介入到为工友维权的活动中。2003年,在温总理为打工者讨工钱之后,打工群体工资被拖欠的问题浮出水面,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维护打工者权益的相关政策。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没有官方背景的民间组织,此时也可以大力开展打工者维权工作。2004年下半年,我们在朝阳区东坝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内新设了一个办公地点,成立了打工者问题协助中心。我们还开设了工友热线,展开针对打工者权益问题的个案协助工作。在协助工友维权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只是关注一个维权个案是否成功,而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协助,增强工友维权的能力,也希望在这样的过程中,将一些工友培养成维权骨干,日后可以协助更多工友,增强打工群体的维权能力。
面对现实问题的自主发展道路
随着工作的展开,我们想建设一个具有更多自主性的根据地,于是决定创办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为什么选择建设学校呢?一方面,一般的打工子弟学校只能保证孩子们有学上,而我们却想更深一步,探索一条更适合流动儿童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随着学校的自我运转,我们也可以以此为根据地开展具有更多自主性的活动。
恰好在2004年9月,艺术团发行了首张唱片《天下打工是一家》,我们也得到一笔版税。于是,我们就用这微薄的版税作为了学校的启动资金。经过艰苦的筹备,2005年下半年,我们在朝阳区皮村创办了“同心试验学校”,随后就把工友之家的主要办公场地也迁到了这里。白天,孩子们在学校上课,晚上,我们在学校里开办工友夜校,为工友们开设了大众文艺课、法律课、社会基础课等等。学校逐渐成为社区的学习中心。
有了这个根据地,开展活动就变得更为自主了。在随后的几年中,我们在这里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一是开办了“同心互惠”二手店,二是建立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
开办“同心互惠”二手店,是因为我们注意到:在消费主义主导的城市,城市人的物品更换很快;而工友们的消费水平有限,必须务实地消费。我们就想搭建一个资源流动的平台,将城市人过剩的资源转移到工友手中。于是,我们就去学校、居民小区募集各种闲置物品,然后将各类物品加以整理,再拿到二手店,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工友。这个二手店的确降低了工友们的生活成本,非常受他们的欢迎。对于我们来说,二手店的所得盈利可用来支持工友之家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每个二手店又是一个为工友提供服务的窗口,它与工友之家一直以来所倡导的理念价值及其他服务相链接,这也是我们把这个店取名为“同心互惠”的用意。之后,有学者跟我们说,“同心互惠”二手店的这种模式叫做“社会企业”。
如果说开办二手店,是我们想探索一种通过和工友们的日常需求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既协助工友解决生活问题,又能完成自我造血的发展模式,那么,创办“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则是为了打造一个能够辐射全国的打工群体的文化阵地。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设在离同心小学不远的一个院子中。2008年五一劳动节,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首先要承载的任务,是记录打工群体的文化及历史变迁――没有文化就没有历史,没有历史也就没有将来。我们用不着等待学者来记载我们的文化,我们自己也可以保存我们的历史。我们希望通过博物馆传播一种新文化――一种体现劳动价值的文化。我们希望,这种文化观能真正促进打工群体生存状况的改善。
工友之家这些年的发展道路,并不是我们设想好的,我们只能从现实出发,从打工群体的需求出发,不断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从最开始为了发出自己的声音,创办打工青年艺术团,到为进行工友文化教育,成立工友之家,开展维权工作,再到创办同心试验学校,建立自己的发展根据地,开办同心互惠的社会企业,创办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这一步步的脚印,都不是理念推导出来的,而是不断地根据实际需求,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与此同时,我们的每一步发展,又都是在中国社会现存秩序中展开的,是在现实的框架下拓展出来的空间。因此,这是最鲜活的例证、是最具生命力的实践、是最可推广的经验。
资源整合的现实路线
工友之家这些年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发展,也是因为我们在现实中不断地调整运作方式,整合一切可团结的资源。
在整合资源的道路上,当然不是一帆风顺,最开始也都经历过失败的教训。2002年下半年,我们想在一个移民社区里为工友们办一个文化活动室,但当时我们只是埋头忙碌,没有和社区基层组织有任何联系。我们到处张贴海报,结果被当地派出所顺藤摸瓜取消了我们的活动。有了这次失败的教训,我们并没有剑走偏锋,与基层政府对立,反而很注意和社区居委会建立良好的联系,争取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哪怕是默认也可以。在移民社区,面对新的社会问题,基层政府也在谋划现实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打工群体的生存状况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所以,民间组织和政府――特别是和基层政府组织之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我们在皮村建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时,也积极争取政府的资源。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区文化馆的支持,建立了工友影院、工友图书馆;我们又和村委会积极合作,共建了皮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工友,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整合资源中,我们不但和基层政府合作,也和上一级政府开展合作,积极参加团中央、文化部、司法部等举办的活动;我们也充分争取媒体的资源,借助媒体最广泛地传播我们自己的声音,传播我们的文化理念。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如何广泛地发动社会各界志愿者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工友之家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许许多多志愿者的主动参与;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倡导的新文化的凝聚力。
一点思考
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劳动者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劳动者的声音也非常微弱。事实上,两亿打工群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这两亿人的何去何从关系着中国社会的未来,而打工群体生存状况的改善,首先需要的是打工群体自身的觉醒,需要打工群体争取更多的话语权。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是要“熬得住”!中国的劳工NGO和打工群体有着共同的生存处境,大家都要先放弃幻想,认同工人身份,认同劳动价值。身份认同和自我觉醒,需要的就是建设打工群体自身的文化。只有有了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才会应运而生。
然后就是得“死磕”,不急不躁,从实际情况出发,勇于创新,不拘泥于任何已有的模式,创造新的组织方式,也要不断地把经验推广出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06
Abstract As the key probl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vocational education presents the tendency of group development, and also becomes the key to the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structing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lthough the number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and related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such as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like protrus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but how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quantitative to qualitative change needs further demonstr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 and culture indus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and path of exemplary art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construction, aiming at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xempl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under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Keywords demonstration; art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path
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对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形式,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性作用,还能够有效整合各项教学资源。从校企合作成立之初,到今天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方兴未艾,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职教模式,从而形成校企“相互参与、互惠共赢、协同发展”的新方式。目前,据粗略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职业教育集团的数量已达到1048家;学者们对职教集团的概念、类型、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数量非常可观,具有非常大的理论价值。本文结合艺术文化行业特色,从职教集团内涵、路径论述,旨在探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示范性艺术职教集团的建设。
1 示范性艺术职教集团的内涵
1.1 示范性艺术职教集团的基本思想及原则
建设示范性艺术职教集团是全国职教集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艺术类职教集团发展的高级阶段。虽然各地艺术类职教集团在数量上都有较大提高,但是还需要关注到质量建设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示范性艺术职业教育,需要重视校企合作,以“产、学、研”办学链为纽带,突出专业特色优势,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服务文化艺术领域,培养与现代艺术文化产业相匹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完善集团的指导功能、协调功能、监督功能以及服务功能,进而完善各项规章工作制度,构建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促进集团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标准化发展,从而丰富集团化办学内涵,更好地发挥艺术职教集团的文化品牌效应。同时,以引领带动和共建共享为原则,最大化推进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产教融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有目的、有重点地吸纳文化行业、企业院团和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不断增强集团成员院校的办学水平,减少校企合作的阶段性和不确定性,保障艺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1.2示范性艺术职教集团的基本要求
与其他职业教育集团相比,示范性艺术职业教育集团具有更加成熟、更加规范、更加具有活力的教育体系。首先,建设基础较好。艺术性职业教育集团往往能够有效整合政府、行协、企业等多个成员来实现深度合作,进而有效整合地区经济发展、地区产业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艺术职教集团社会服务能力。其次,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实绩。它是在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过程中,能科学地制定发展规划、构建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资源合作共享、服务能力等各方面均有较高水平,能办出特色的示范,引领艺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再者,外部环境完善。它是在政府充分发挥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主导区域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责任,能统筹协调和规范保障艺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使之拥有专项经费保障,受到统一的规范、引导与监督。确保集团在坚实的发展基础上办出水平,同时获得经济效益用于自身可持续发展。
2 示范性艺术职教集团建设的路径
2.1 做管理的示范,形成艺术类校企共生发展的体制机制
2.1.1 建设多元融合的示范性艺术职教集团管理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架构。职业教育集团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与中职、高职、地方艺术性本科学校之间的沟通,结合区域联合来实现其与骨干龙头发展企业、中央企业之间的有效关联,同时还需要注重与行业协会、文化发展产业园区管委会等组织的合作,进而有效的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实现互利共赢,这样能够实现艺术性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有效性,不断扩大集团规模,增强整体实力。按照规范管理、推进合作的要求,发挥联席会议的协同指导作用,促使董事会以及理事会等都能够参与到民主决策中,实现办公室日常处理工作的有效协调,利用专业合作委员会来做好执行工作,这样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组织管理工作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工作人员能够完成管理工作。
(2)完善集团管理工作制度。在进行职业教育集团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升规范意识以及制度观念,构建集团化办学体系。结合艺术行业发展特点以及艺术类职业教育工作集团组织性质,需要更加广泛征集成员工作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这样能够制定更加完善集团工作章程,这样能够增强成员单位之间的自觉性;职业教育集团需要重视与项目集团的合作,结合专项活动以及信息传递等等来构建更加完善的日常工作制度,明确职业教育集团主体工作要求,为集团组织常态化进行提供保障;职业教育集团需要结合发展情况来构建年度考核工作制度,结合基层组织情况、成员参与情况来进行针对性考察以及考核,构建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动态调整工作机制,提升运行水平;职业教育集团还可以根据办学目标来制定表彰奖励工作制度,对先进项目、先进委员会、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激发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2.1.2 形成示范性艺术职教集团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的运行机制
(1)寻求运行体制中利益共同点。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离不开教育和产业。艺术职业院校、行企协会、政府机构在一个运行体系中,从本职工作角度出发,难以权衡利益结合点。综观三者,都体现出服务功能、促进功能、引导艺术功能,艺术性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性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政府以统筹协调来指导行业发展,另外,艺术类职业院校更加倾向于培养出文化意识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样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人才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多方利益出发点并不矛盾,而是存在交集,从而构成工作隶属、业务指导、供给需求的关系。因此,在这个机制中,艺术职业院校、行企协会、政府工作机构在其中居于主体地位,利用艺术教育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提升实际的工作有效性,企业需要重视高职院校在其中的依托作用,通过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合作来实现有效发展。
(2)以品牌共建为目标,形成鲜明行业特色。艺术职教集团除了拥有一般职教集团的基本属性外,还要面临文化艺术产品的商品性与特殊性、文化产业体系的结构分析、文化艺术资源竞争等特殊领域问题。因此,首先要建立好集团品牌文化。“集团品牌文化是职业教育集团发展产物,集团文化体现出集团内部沟通,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艺术性职业教育集团品牌文化存在着特殊性,需要集团各个成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具有共同价值、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一个有机整体。品牌文化作为艺术职教集团的无形资产,对其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渐进过程,尤其是艺术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实效性。因此,除了统一内部文化差异、建立制度层面标准外,还需建立集团品牌文化提高集团品牌文化在社会中的知名度,从而提高集团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对艺术职业教育进行正面解读和报道,发挥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2 做改革的示范,开拓艺术类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
(1)探索多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艺术职教集团作为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态,正是艺术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办学和参与社会分工的结果,它不是简单的将校企拼凑、组合成庞大的个体,而是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创业”等合作模式,将市场主体和艺术人才培养各环节有机加以整合。集团企业积极应参与内部办学和管理,共同制定多种途径的艺术人才培养方案,如现代学徒制、多形式的中高职衔接、校际联合培养等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其中,集团内部的专业建设委员会需要组织集团内部的企业与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布局,做好课程调研工作并且及时调整课程,同时还需要适当开发区域性产业,构建优势产业艺术型人才培养工作方案,这样能够使得职业院校集团内部形成艺术型职业院校之间合理专业结构布局。职业教育集团内部需要重视艺术型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实现教学、学习、练习之间的有效结合,有效深化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构建导向性教学模式、合作性教学模式等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凸显就业导向性作用。
(2)实现集团内“双师型”教师互培互聘。在国家示范校建设的基础上,依托艺术职教集团平台,多方协作,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建设与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品牌相适应、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通过统一制定集团内所包含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培养计划,分层次、分梯级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有效整合职业教育集团内部企业、职业教育专业人才、职业教育专家、专业教师等进行合作,构建艺术类职业教育教学的常效性发展机制;完善政、校、企三方政策保障制度,建立相适应的艺术职业从业资格标准,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多元开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监控管理工作机制以及评价工作机制。根据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制定的艺术型人才评价工作标准,需要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质量评价工作体系。集团内部企业、行业协会等都需要积极参与到人才质量评价工作中,利用多方认证来提升艺术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沈建根.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研究报告[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1.1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活动丰富多彩
大学生艺术团举行的活动在之前都是比较单一的,没有创新之处,高职院校在创建大学生艺术团的过程中注重德育和美育的,根据素质要求进行教育。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建设大学生艺术团的过程中,通过借鉴先进的院校方案,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等组织的艺术活动。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思,还丰富了高职院校的文化氛围,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更加丰富多彩。
1.2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管理工作不断提高
大多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并且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派专业的指导老师对大学生艺术团进行专业指导,在加强对社团指导的同时,并对大学生艺术团制定了有效的管理体系,促进了大学生艺术团的发展,使大学生艺术团的校园文化艺术更加丰富并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1.3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教育资源不断提高
随着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艺术团的不断重视,高职院校也加大了对艺术团的投资,近些年,高职院校如,大学生活动中心,不断增加和完善了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此外,还引进了高学历的老师,加强了大学生艺术团师资力量的建设,为大学生艺术团提高了技术服务。
2. 高职院校中大学生艺术团存在的问题
2.1 艺术团人员频繁流动影响艺术团的发展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成员主要是由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组成的,由于这些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安排不统一,艺术团的训练时间基本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的时间,导致大学生艺术团人员流动频繁,稳定性差。艺术文化需要时间的沉淀,由于艺术团人员频繁的流动影响了艺术团的持续发展。当前高职院校中,大学生主要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艺术团活动,当艺术团活动与自己的学业发生冲突时通常都会选择学业,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非常严峻,在大二下半年和大三一整年,高职院校的学生会选择社会实践,当艺术团训练和活动与艺术团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社会实践。
目前艺术团主要成T主要来自艺术特长生和兴趣爱好者,两者的艺术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指导教师在课程设置时,往往考虑艺术团的整体水平,从而,艺术团就很难有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2.2艺术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艺术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个地区没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没有固定的艺术团指导老师,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艺术课程设置上大多都是自主安排、自编自导。
在自编自导的过程中,受到指导教师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的影响,使得在艺术课程内容设置出现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艺术团教学的发展,限制了艺术团专业化与艺术化的发展。
2.3高职院校艺术团缺乏经费保障
高职院校中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相对薄弱,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与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较为重视行业特色和专业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大学生艺术团
建设的重要性。在这种发展的模式下,导致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在师资的配置、课程设置和场地分配中都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艺术团的发展。
由于高职院校领导对大学生艺术团建设认识的缺乏,对大学生艺术团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不能够为大学生艺术团提供专业的场所和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艺术团的场地维护、设备维护、演出服装制作费用以及演出的经费等问题都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从而影响了大学生艺术团的训练和比赛,不利于大学生艺术团的发展。
3. 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3.1 规范大学生艺术团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一方面是指对大学生艺术团机构的管理,另一方面是指对艺术团成员的管理,由于大学生艺术团活动的特殊性,在艺术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制度,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与规范大学生艺术团日常训练,安排值班制度与例会制度,不断加强艺术团的建设,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成员的自己艺术素质的培养,而且还需提高成员自身修养的提高,使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团队精神,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逐步开始注重学科团队建设,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均取得了有效进展。尤其是自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充分利用“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处于蓬勃发展状态。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尤其是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学科融合性都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有着自身的个性特点。
首先,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集人文性、工具性和职业性为一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竞争力,这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他如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如今课堂教学需要用到课件、图片、动画等各种多媒体素材,教师教学的开展必须要不断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再次,大学语文课程一般都涵盖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除大学语文教师要了解所教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外,艺术类教师也必须要参与进来,对专业知识点进行把关。尤其是近年来微课、慕课等新形式课程及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对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想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不遗余力建设一支涵盖大学语文教师、艺术类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在内的集学科知识为基、艺术涵养作辅、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团队。对此,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重点考虑以下方法。
一、内培外引,选拔带头人
教学团队带头人是整个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团队运行的掌舵人,在团队中起着管理和组织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学团队带头人的选拔,一是要外引,引进校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有着独特见解和科研能力的人,通过“老带新”和“传帮带”,促进团队其他成员的发展。除引进必要的新鲜血液之外,还要引入竞争机制,注重从内部选拔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有责任心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有效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影响辐射作用,以带领本团队能够和谐发展。同时,对于教学团队带头人,还要注重其先期和后期管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其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便其更好地胜任、管理工作。
二、协调统一,培养教学骨干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一位教师不可能完全精通所有内容,这就使得教学骨干的培养难上加难。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分为四门分课程,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学经典导读》《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由本学科或有所长的教师授课。这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在各个科目之间培养多个教学骨干,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本学科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最终实现多门学科协调统一于大学语文之中。
三、优化数量,老中青结合
一个教学团队中的成员不宜多,如果成员较多,很容易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或“搭便车”的情况。成员的数量可以根据大学语文的性质、教学目标等来确定。如1个带头人,根据分课程选拔4个教学骨干,每个分课程下各有2―3名专业教师,1―2名相关艺术类教师和1名信息技术教师。这样的组合更容易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更好地促进本团队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团队中各个年龄段的教师数量,合理配备老中青三种不同的年龄结构。
四、分析整合,打造校本教材
大学语文是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兼具工具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综合实用能力提升的课程。纵观现今的大学语文教材,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突出了高职教育“实用、够用”及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但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却存在内容安排不尽合理、专业性不强等问题。相比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中,打造适合文化艺术类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校本教材的水平能够直接反映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因此,团队成员之间要各尽其能,通力合作,编写出凸显艺术专业性、实用性与人文性并举,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相互补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任何一个团队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期的摸索、探讨和改进。高职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融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团队的建立和发展,除了需要在带头人、教学骨干、团队结构和教材建设方面下功夫,还需要各种运行机制的保障及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式,才能达到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近年来,社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队伍,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解释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总结了目前“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一、什么是“双师”教学团队
机电一体化“双师”教学团队,从表面上说就是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具体来说,双师素质指教师不仅要具有机电及相关领域讲师以上职称,还要有职业工作的资格证书,或者是在机电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等,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双师结构是指教师团队的整体结构,机电一体化“双师”团队应该由学校理论知识扎实的理论型教师和在企业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型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应该是一个梯形团队,既有专业骨干带头人,也有年轻教师,既能够保证教学的熟练与准确,又能保证教师队伍的生命力。
“双师”教学团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三方面。首先,“双师型”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促进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其次,“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敬业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再次,“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三种能力结构,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全面指导的能力不足
“双师”素质要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师既具备理论知识,有具备实践经验,在实际中,大多数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双师教师都具备讲师以上的职称,并具备在企业实际锻炼的经验,但即使具备了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在实践上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实际上,双师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本身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不但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还要求教师懂得电工电子、单片机等方面的知识,即使教师在日常的学习中了解相关知识,但是实际应用比学习要难的多,教师也很难了解所有机电领域内的前沿知识,因此全面指导是“双师”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对“双师”结构的认识不全面
双师结构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要求各个层面的教师组成一个梯形团队,而不单是对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叠加。有些高职院校对“双师”结构的理论存在误区,仅仅把双师结构看成是教师的叠加,校内有一些具备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然后再去企业聘用兼职教师,这样的做法也不是不可,只不过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雄厚,师资力强,在学校内建有校中厂,那么这样的聘任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学校的实力不够雄厚,没有建设校中厂的条件,要想聘任合格的兼职教师也非易事,即使能够聘任到,数量也是十分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双师”教学团队的数量要求,这对于校企合作不深入的高职院校来说难度很大。双师结构的梯形结构也容易被忽视,双师结构要求有专业带头人,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做到这一点。
(三)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离不开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应该保持积极性,一起建立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人员在校企之间的合理流动,但是在实际中,学校和企业都不愿意触碰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怕蒙受损失,不敢尝试。关于校企合作,企业的积极性一直不是很高,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并没有必须要为学校提供人才的义务,另一方面人才在企业中得到的待遇要高、成就感更强,在学校工作会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制约,待遇也不能保证比企业待遇要好,因此,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来说,在企业工作的吸引力要比在高职院校好,他们都不愿去学校工作,使得“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是很顺利。
三、加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建议
(一)促进“双师”教学团队中个体的发展
双师型教师是组成双师教学团队的个体,个体的发展会提高整体团队的素质,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首先,应该明确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方向,团队中需要有带头人,需要有骨干教师,教师队伍的层次、结构都是会发生变化的,这就需要做好统筹规划,把教师的发展方向和规划结合起来。其次,教师的研究方向要与其所教授的内容和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来说,教师应该了解先进的机电技术,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电子技术,在了解这些方面的基础上,再有所侧重,针对某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使每个教师都有深入研究的方向,整体提高了教学团队的素质。
(二)全面认识“双师”教学团队的内涵
正确全面的认识双师教学的内涵是建设双师教学团队的基础,不仅要加强高职院校的认识,也应该加强企业的认识。双师教学团队是要建立一个由高素质专业理论教师、较高教学能力教师、丰富实践经验技术人员组成的师资队伍,双师教学团队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高职学生就业,促进高职院校发展,而且还能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双师教学团队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研小组,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做好沟通交流,使企业了解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好处,从而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双师团队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企业的配合与支持是双师团队建设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可以依据自身实力建设校中厂,鼓励企业在学校内投资建厂,由企业来安排技术人员的指导,使企业技术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对企业来说,在学校内投资建厂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一些小型机械的零部件制造、机械设备的简单组装等都可以在校中厂进行,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还可以利用学校的设备来进行开发研究,减少了企业的设备投入,由企业技术人员来给学生上课,既能够完成学生的实训任务,还能够完成企业的生产计划,再为企业减少成本的同时扩大的企业效益,由此可见,校中厂的校企合作是一共双赢的局面,并且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四)发挥政府作用
高职院校往往是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一线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撑,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首先应该认识到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益处,并大力支持和倡导校企合作,政府还应该发挥作用,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促进区域内机电企业与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衔接,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政府还应该发挥政治功能,颁布相关保护政策,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把员工培训纳入年终审核,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实力,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到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中来,共同为学校与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张华.论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科技信息,2009(14).
[2]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信息网,2008,09,09.
[3]刘媛媛,张福杰.中美合作机电一体化专业办学的思考——基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中美机电一体化专业合作项目[J].科教导刊,2010(28).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对于艺术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来讲,就是走学校与艺术院团结合之路。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重点实施的“十大计划”的第二项计划就是“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推进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行工学结合,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北京市杂技学校自建立之日起,即与中国杂技团资源共享、统筹统管,形成了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格局。在这种“团、校一体”的办学模式下,中国杂技团派领导担任学校、专业教学负责人,确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参与期中、期末考评,监控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实践演出剧场;北京市杂技学校为杂技团演员进行专业训练、文化课培训、学历教育,根据杂技团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演出剧目的编导、音乐设计、视频制作、节目单制作、艺术人才培训等,双方共享教学、演出资源,降低育人成本等,形成学校、杂技团的双赢。
一、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团、校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以服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德艺双馨、高质量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为特色,广泛吸收中国杂技团资源,加强与相关艺术团体的密切合作,构建“团、校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坚持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同步、课程开设与艺术发展同步、教学设备与各专业道具更新换代同步、培养方案与市场变化同步的四条原则,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艺术院团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双导师双评价”质量评价体系,使之成为学校探索“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蓝图。
(一)“团、校一体”订单式人才培养形式。杂技专业作为学校的龙头骨干专业,承担着为中国杂技团输送优秀学员的重任。学校与杂技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面试、招生、组班,共同组织教学,共同考评学生学业,学生毕业后按订单协议进入中国杂技团工作。
(二)“团、校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形式。学校与中国杂技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杂技团的演出市场,根据演出需要和学生学习的节目成熟情况,定期参加天地剧场的演出,在演出中检验教学效果,在演出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
为更好地培养杂技后备人才,学校与中国杂技团共同创立了“未来之星”艺术团,打造了《杂技第一课》(A、B两版)《杂技第二课》《未来之星的梦》等实习剧目,在实训基地常年不断地进行实习演出,既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也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效益。
此外,学校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开展实习实训。近年来,各专业学生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以及人民大会堂的各类庆典演出,80名学生参加了残奥会开幕式演出,14名学生参加了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出,40多人次参加了中国杂技团《魔法传奇》晚会的演出,舞蹈专业还有40名学生参加了中国杂技团建团60周年专题晚会“一封家书”的演出。
(三)“双导师双评价”质量评价体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又有杂技团专家的指导;学生每学期期末考核评价由学校和杂技团共同组织考评组,进行“双导师双评价”。通过这一评价体系的实施,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加适合杂技团的需要,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有针对性。
二、深化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一)构建技能型教学体系。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杂技专业以“节目为中心、学演结合”培养人才,根据实际演出需要排定节目,根据节目训练;二是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三是改变基于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编排方式,构建基于工作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深化教学改革,各专业融合发展。基于建校目的、办学模式、市场需求、就业渠道等主客观因素,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以杂技专业为龙头骨干专业,各专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一方面,其他各专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为杂技专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将舞蹈的身韵、美术的审美、影视表演的舞台表现力、武术的精气神导入杂技专业教学,充实杂技教学的内涵,从而使培养出的杂技演员不但专业技术水平高,而且综合素质、艺术修养好,表现力、创造力强,受到杂技界普遍赞誉。另一方面,杂技专业也为其他专业提供帮助和支持,各专业之间在教学上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杂技专业为舞蹈、武术专业的技巧等提供师资,舞蹈专业为学生开设杂技、武术、表演等兴趣课,美术专业组织学生到杂技排练现场写生等。多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推动了培养艺术人才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化,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使他们在就业或升学时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三)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在研究艺术类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规律和难点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学管理的适应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使教学管理有利于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学校新修订了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各专业课程建设方案等管理方案,根据“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重新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教学指导方案和核心课程标准等,使之更符合学校“团、校一体”的发展战略。
(四)加强教材建设,推进教学科学化。学校坚持“严格管理、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杂技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认识到杂技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培养杂技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北京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在原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探索,积极借鉴和吸纳国内外杂技艺术领域及体育学、教育学、创造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历时三载,编写并出版了《杂技教程》一书,填补了杂技教育事业的空白,推动了全国杂技教育的科学化、标准化发展,受到杂技界、杂技教育界的广泛好评,美术系自编的教材也获得全国教育成果二等奖。
三、培养“产、学、演、训”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夯实“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产”指艺术生产,是教师的艺术创作。“学”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演”指教师参与演出实践。“训”是指教师的培训。“双师型”教师应该既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规范的专业技能培养指导能力,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他们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及相应的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艺术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在杂技专业开设教师形体培训课程,发挥学校多专业融合发展的优势条件,由舞蹈专业教师担任课程主讲。这一举措填补了杂技专业教师及杂技团在校兼职教师在形体训练方面的空白,从而适应了教学发展的需要。
中国杂技团积极配合杂技专业的教学,指派资深专家兼任学校杂技专业教师,并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优势,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学校也通过选派教师到杂技团实践、锻炼,培养一批既精于理论教学,又善于表演实践的教师队伍。
四、加强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为“团、校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教职员工积极撰写学术论文,成果喜人。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广大教职员工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倡导教师不做教书匠,应该成为研究者,在教学领域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在教学中要有前瞻性,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学校教科研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学校教师在近年的各类征文比赛中屡获佳绩。仅2010年就有近130人获国家级奖项,占全体教职工比例达80%以上。这些教师都是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撰写论文。从选题到成文,都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特色,既是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也是推动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理论基础。
(二)全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教科研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为适应学校“团、校一体”的发展战略,在校长的率领下,学校以《“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共有10个校级重点课题、36个校级一般课题。其中《“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被立项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团、校一体”系列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将包括6个专业(杂技、舞蹈、美术、表演、滑稽、武术)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指导方案、核心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及相关学术论文。学校每年投入50万元作为教科研经费专用于课题研究,这充分体现了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的极大重视。
(三)“团、校一体”战略发展系列丛书出版,不断攀登。以“攀登”为主题,学校出版了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团、校一体”系列丛书(简称“国艺丛书”)。2010年,以“迈步与初探”为年度主题,出版了《2010年教科研年会集》《2010年教师获奖论文集》等。丛书的出版既是对先前成果的汇编,也是对师生未来学习工作的激励,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同时也向兄弟学校及社会展示了学校的风采。学校将2011年的主题定为“实践与求索”,2012年的主题定为“提升与展望”,我们应把这项工作坚定不移地做好、延伸下去,为学校明天的辉煌添砖加瓦。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其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北京市杂技学校与中国杂技团相互依托、双赢互补,在探索中前进,以“团、校一体”模式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建构了“团、校一体”的办学模式、“演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合作育人、产演结合、服务社会、多元定位、全面发展”的“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及“产、学、演、训”一体化的“团、校一体”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坚信,在团与校相互支撑、共谋发展的前提下,一定会把北京市杂技学校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有世界影响的艺术名校。
参考文献:
[1]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4]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蓝皮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二、活动背景:
南粤大地,向来领风气之先,常有不同凡响的手笔。从XX年7月1日申办成功那天开始,经过了6年多“亚运效应”的持续发酵,广州正经历巨大变化。昔日蓝图,已转换为城中处处新的风景;声声倒计时,传递出的雄心与期盼,清晰可闻。
实际上,将广州亚运放在更大的时空坐标系中去打量,更会明白这一盛会所承载的意义。亚洲地跨万里,从地域到人文,姿彩万千。能汇聚于亚运会这座舞台之上,不仅是因为彼此怀有交流友谊之意,更在于能够通过体育打开或有阻隔的心灵,上演一幕幕感人故事。广州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大气与细腻并存的城市气质,正可与亚运精神互相印证。
千年古城,今日亚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必将带给广州更光明的未来,也为亚运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活动目的:
参加“亚运”主题团日活动,有助于大一年级的医学新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亚运主人翁身份,进而以更高昂的热情支持和参与亚运工作,达到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举办机构:
XX级xx学院团总支实践部、组织部
五、活动开展:
1、主要工作、相关部门及负责人:
主要工作
相关部门
负责人
组织策划
实践部、组织部
武云龙、陈伟栋
整理活动资料
各班团委
各班团支书
活动评委
实践部、组织部以及各班团支书
申请教室、奖励
实践部
2、流程:
(一)
a·各班团委与班委组织各班以“亚运”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b·各班团支书要将整个活动以照片(或视频)、文字等形式详细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和筛选。
c·11月28日以前由各班团支书把资料(团日活动策划、团日活动相片、团日活动总结报告)制成压缩文件。发至zsyXXzzb@
d·11月29日以前由组织部收集各班资料后汇总将资料群发个各位团支书,然后团支书需传给各位宿舍长。
e·接下来是宿舍长的配合了。请宿舍长召集各舍友进行评比,通过对资料中的图片和文字等等因素进行排名,把自己宿舍的意见(前6名的班级报给团支书)表见附录一
f·团支书汇总班里情况,制成表格,表中数据则代表该班意见。表见附录二(附录二在12.4发到)
以上意见(占总分的60%),由组织部汇总后进行排名,按60、58、56(……)进行计分,为第一大部分(a~f)得分。
g·现定于12月5号周日晚上7点到9点半进行团日活动的评比(要求各班团支书准备一个时长5~10分钟的展示,形式不限,但需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班团日活动的特色和收获,内容丰富,这也是重要的评比标准)
h·更好体现公平原则,决定当天的评委由实践部、组织部成员以及各班代表(各班可派三位同学参加大会,但一班只有一票)共同担任,当天会给大家统一发纸质版的评分表。然后进行排名。
然后按40、38、36(……)计分,以上意见(占总分的40%)为第二大部分(g、h)得分
(二)
由两大部分综合起来即为此次团日活动评比的总分。分的一个班为一等奖;二三名为二等奖;四五六为三等奖。
(三)
为了鼓励大家参与团日活动以及感谢大家对评比活动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在第一轮评比中增加照片评比工作,每个宿舍在各班团日活动资料中可以选出宿舍全员认为的1张相片,最终我们会根据宿舍投票的结果从中选出优秀的照片在团日活动的照片展示中加以标志,并在参评宿舍中随机抽取5个幸运宿舍赠与精美礼品一份。
六、经费预算:
一等奖(一名):一等奖锦旗+价值150元的礼品
二等奖(两名):二等奖锦旗+价值100元的礼品
三等奖(三名):三等奖锦旗+价值50元的礼品
鼓励奖:价值30元的礼品
幸运奖(五名同学):精美亚运礼品一份
七、场地设置:
教室在申请之中,到时会提前通知(请留意飞信)。
附:
a关于各班团日活动的评比,要求各班团支书准备5~10分钟的展示,内容和形式不限,主要目的是将自己班的团日活动的特点和收获,尽量丰富并能够新颖独特,别出心裁。
b关于向组织部交的团日活动的资料问题具体如下:
1.团日活动的详细策划:包括活动主题、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数以及详细的活动流程等内容。
1.组织部与各班团支书商议选举时间与地点,联系督察部,找监督人员;
2.各班举行选举班会,组织部干事讲述竞选要求,并进行拍照;
3.正式选举:
(1)上一届班干部对过去一个学期的工作做述职报告;
(2)有意竞选班长、团支书的同学发表竞职演讲;
(4)竞选班长、团支书演讲后组织部干事收班长、团支书选票,确保每人都上交一张选票,每张选票只有两个名字;
(5)组织部干事唱票,一名本班同学监票,二名本班同学记票,当场公布竞选者的得票数;
(6)有意竞选其它班委的同学发表竞职演讲;
(7)竞选其它班委演讲后组织部干事收其它班委选票,确保每人都上交一张选票,每张选票只有六个名字;
(8)组织部干事唱票,一名本班同学监票,二名本班同学记票,当场公布竞选者的得票数;
4.团干部的确定:
(1)班长、团支书的确定:投票结果占最终决定权的50%,学生党支部组织部意见占20%,老师意见占30%。如有两名及两名以上的同学在竞选同一职位时得票数量相差在2票(包含)以内则由组织部报团总支决定;
(2)其它班委确定:在第二轮投票中取票数前六名定位其它六位班委,在组织部和团总支研究决定班长团支书后,具体职位由新任班长团支书初步决定,党支部和自己导员最终决定。
5.选举结果公示:
选举结果将在选举结束后在二教大厅宣传栏公示一周,并接受同学的监督,如有问题反映,组织部及时落实;
二、团干部任职条件:
1.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单个学期补考科目不超过2科,累计挂科不得超过3科;
2.未受到校级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
三、注意事项:
1.改选时确保班级所有同学到齐之后再开始,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选举的,务必要向辅导员开具假条,凡是未能在现场参加选举的同学均无投票权;
2.投票阶段,投票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人数限制,多投、少投无效;
4.在选举结果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新任团干部方可履行职责,在此期间一切班级事务皆由上一届班委会执行;
5.班长、团支书只能分别由一人担任,其他团干部职位如须两人同时担任,需由组织部报团总支批准后方可执行;
6.如对选举有任何异议,应该结果公布后的一周内及时与组织部联系;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14日
【活动地点】福州市左海公园
【活动对象】福建工程学院法学系法学0904班全体同学
【活动流程】
1.11月9日团支书关于志愿者活动提出此计划并征求同学意见,并全班同学开班会,集体讨论此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同学的时间安排冲突问题.
2.11月13日晚上在食堂召开班委会讨论活动所需准备物品,分配生劳委员购买面包,明白乘车路线,关注会晕车的同学.
3.11月14日8时法学00904班全体同学在d区门口集合,团支书进行分组,以宿舍为单位,宿长为组长,检查所需物品的到位情况,团支书宣告乘车路线,并通知全体同学注意安全.
4.14日8时30分全体乘123路出发,9时左右福大东门集合,团支书请点人数,接着乘91路到达左海公园.
5.到达之后班长团支书与左海工作人员达成协商.
6.10时左右,法学0904班全体同学整装待发.团支书分配任务,组长带头带上面包开始进行活动.
7.同学们以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分散在左海公园的各个角落,有的人整理垃圾桶旁的垃圾,有的人帮助公园的工作人员拔草,有的人捡垃圾,有的人向路人宣传环环保意识,有的借来扫把打扫枯枝落叶等等.
8.直到12时左右,同学们开始吃面包,把面包当着午餐
9.14时左右,在左海公园大门口集合法学0904班全体同学,班长团支书进行发言,表扬了全体同学,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感到别是另一番滋味在心头.
10.最后全体人员在公园大门进行留影,作为纪念.
11.因为各自有事,团支书通知全体同学注意安全,就各自解散了法学0904班第一次志愿者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预算】
调查目的:为了和谐我们的班级,提升我们的学习环境,改进工作方法使班委及时的掌握
班级动态,从而更好的为大家服务。(所填内容均保密,所有内容由团支书保管,任
何人不得以私利查看,填的内容由团支书向各位班委表达,对有些不称职的班
委可重选。不要以为此表只是做样子,也许你的一句话会使班级变得美好,另
外请不要敷衍对待,你敷衍对待班级管理,班级也会对你敷衍处理。)
姓名:一、调查问卷
1、你认为班委还存在哪些问题
2、你认为班上还存在哪些问题
二、意见表达
1、请对以下各位班委提出建议或批评
班 长:刘汉忠
班 长:潘贵松
副班长:季永菊
副班长:何 亚
学习委员:宋伦丹
组织委员:胡 宇
生活委员:杨天林
团支书:赵 权
劳动委员:刘 犇
文艺委员:李 萍
体育委员:李洋洋(此栏男生填,女生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