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光伏项目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7-19 00:18: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光伏项目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光伏项目总结

篇(1)

0 引言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近几年来在国内外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国内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光伏相关专业,但目前这些专业大多侧重于光伏产业链的中上游,即光伏电池、组件及其材料的加工和制作,而光伏电站施工与调试课程的探索和实践相对较少。下文拟对光伏电站施工与调试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进行总结。

1 明确课程目标,寻求课程特色

光伏电站施工与调试是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各类光伏电站的施工和调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本课程总课时96学时,其中理论课40课时,实践课56课时。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学生除掌握光伏电站施工的必要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外,还要具备光伏电站的施工和调试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的。

光伏电站施工与调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上,为了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本课程采用了项目式教学,在项目的选取上充分利用学校和地方资源,采用的项目和课程分配如表1所示。三个项目分别涵盖了离网、分布式和集中式三种类型的光伏电站,同时安装地点包含了地面和屋顶两种安装量最大的地点。通过三个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各种光伏电站的施工和调试。

2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完全根据实际光伏电站的工作过程来设置,项目一的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根据离网光伏电站施工的过程将项目分为离网光伏电站施工准备、离网光伏电站基建施工、离网光伏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和离网光伏电站调试四个子项目和施工技术准备、施工材料准备等12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又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分成2~3个教学任务。如施工技术准备教学单元设置了施工现场考察、施工图纸识读和施工图纸会审三个教学任务。

3 教学做一体化

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的三个项目均是现实中的光伏电站,为本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保障。如任务组件的安装,首先,利用图片向学生介绍光伏组件的形状和规格,然后,利用视频向学生演示组件的安装过程,同时讲解组件安装时的要求和方法,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开始安装组件,最后,对学生安装的过程进行点评,并总结组件安装的要点。

4 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

本课程的实训基地包括理学校的工南楼2KW离网光伏电站、机电大楼屋顶100KW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浙江中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9MW集中式光伏电站,很好的满足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

同时我们还与浙江中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光伏电站施工与调试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浙江中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光伏电站施工队伍,可以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案例和素材,企业的工程师为学生进行实践课的指导,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光伏电站施工和调试的“实战”机会。

5 结束语

经过三年时间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改革,光伏电站施工与调试课程已经批准为第二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公开出版了教材,并建立了教学网站。当然,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完善的地方,我们将继续进行课程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范继魏.《电子交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3,1.

篇(2)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煤、石油、天然气大量消耗,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急剧短缺,同时也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面对日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能源短缺问题,发展可再生资源,优化能源的使用方式势在必行,由此可见,光伏产业的开发和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光伏产业的发展背景

1999年底,石油价格10美元一桶,2005年,升至大约50美元,到了2009年,升至约100美元。石油价格大幅度的增加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供需失衡”。全球范围内面临着化石能源价格日益上涨的困境,所以可再生资源将扮演“拯救人类文明”的角色。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中长期的可再生能源及光伏行业发展的规划。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起步迟,与风力发电相较,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也较少。

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扩张突出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存在非理性扩张的问题,例如江苏某太阳能生产企业,全盛时期的产业额高达13亿美元,但企业并没有把钱投资在太阳能核心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上,而是继续投资在产业的扩张上,一味地追求增加利润,导致产能大幅度扩张,产量急剧增加,出现产能过剩的早期预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是认为有足够的市场,接着扩大产能,结果市场上产能过剩,企业之间低价竞争加剧,形成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2.缺失核心技术

光伏产业是一个技术性要求较高的产业,目前,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人才梯队。持续稳定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强大的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我国在该方面的人才培养速度已经跟不上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尤其是在高端领域,企业依靠海归和国外人才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缺乏核心技术人才是光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的障碍。

3.政府干预过多

国家大力扶持光伏产业,无论在项目审批、税收、用地、信贷上都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这就给了投资商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只要进入光伏产业就能赚钱,使光伏产业急剧发展,产能大幅度扩张,致使产能过剩,越来越多的公司濒临破产。

三、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1.总结光伏产业的发展规律

国内光伏产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放缓,经营效益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到了瓶颈期。在人口红利下,低廉劳动力成本促进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两头在外”的模式严重制约着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即原材料进口价格高和产品出口利润低,导致企业利润微薄,企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为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深入总结和探寻光伏产业发展规律,针对风险采取一定手段和方法予以化解,并结合规律形成一整套的风险应对和发展体系,以真正推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2.开拓国内光伏市场

目前,国内光伏产业市场以海外为主,这样的经营和发展模式虽然能够为企业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却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环境的影响。比如,技术壁垒的出现直接造成国内光伏产业海外市场销售额急剧下滑,许多企业都濒临破产困境。对此,在全新的市场形势之下,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市场至关重要。首先,国内光伏产业应积极开展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与联系,结合政府优惠政策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特别是对于西北、中部等城市和地区,在自然资源贫乏的情况下,可利用光伏电站满足地区电力能源需求。其次,国内光伏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研发适合于个人家庭的光伏产品,开拓全新消费市场,增强产业稳定性,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

首先必须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光伏产业应与国内研究院和高等院校加强联合,通过长效科研攻关机制实现技术工艺上的突破,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其次,除了从生产角度降低成本之外,同样可以从使用寿命和维护角度,提升电站的整体使用寿命和效果,这同样也是有效降低发电成本的方法。

4.落实各项帮扶政策

作为重要新兴产业,光伏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能源短缺等危机都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光伏企业前期投入较高,资金回收周期较长。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国家政府政策的大力帮扶和支持。

目前,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发展较为可观,其中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光伏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这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针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也相机颁布和推行了一定的鼓励优惠政策,但是在力度上仍有所不足。对此,国家政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光伏产业的关注,调整光伏产业战略地位,制定光伏产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为光伏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为解决光伏产业所面临的资金瓶颈,国家政府也应该积极拓展资金获取途径,建设和开通全新的融资平台,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单位紧盯政策,盲目上马项目,利用国家补贴政策,贪图眼前利益,靠政府补贴生存等。因此,在项目的立项、审批上就要求相关部门加以甄别。

四、结语

我国光伏产业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必须要不断总结和吸取长期的发展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不断降低光伏产业成本,协调国内外光伏市场,全面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可靠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4-0077-02

一、引言

目前,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尤其是近几年化石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导致了化石能源出现不可忽视的危机,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将目光投向清洁的新型能源,特别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更是新能源的首选,太阳能必将是未来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基于此,国家能源局出台《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期提高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2013年8月12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下发了《南方电网公司进一步支持光伏等新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南方电网计〔2013〕84号),进一步支持和促进新能源产业有序协调发展,大力推广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伴随政策的出台,除了大容量光伏电站投产建设之外,各种包含个人屋顶光伏系统在内的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也不断建立起来,这要求从事光伏产业的电力类专业学生具备光伏发电专业知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课程为电力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具备较为全面的光伏发电系统知识,考虑到该课程概念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为使学生更好理解掌握关键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项目任务驱动配合校内外实践动手教学方式,采用贴近生活的项目任,配合学生动手与参观实践相结合方式促进课程的学习。在成绩提交和考核阶段,以类似于产品会形式展示自己作品成果,提升学生对完成成果的自豪感,且牢牢记住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步骤和所涉及的知识。

二、以项目任务将概念知识具体化

(一)课程专业体系分析

1.课程内容分析

“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课程涉及原理概念多,各个原理虽以光伏发电系统为实例,对光伏发电系统包含的关键部分,如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光伏组件控制器、光伏交直流配电配等,都做了或具体或简略的讲解,但还是比较抽象,学生难以将书本上的原理与实际器件相联系。即使将系统做个整体讲解,学生也只能知道个大概用处,对专业知识仍无法深刻理解。

虽然课程概念性强,但具体的系统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均可以见到,可以引入常见系统,再结合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小系统到大系统自主分析设计,在主人翁状态中学习知识。

2.课程专业岗位分析

在光伏专业目标是成为能独立设计光伏发电站的光伏工程师,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从光伏工程师助理开始,半独立设计光伏发电站,逐步积累经验,接着成为光伏工程师,最后成为完全能够独立设计的高级光伏工程师。

(二)生活实例形成项目,以项目驱动法教学

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将生活分布式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引入形成项目任务,首先根据学生初次了解知识的情况设定岗位,其次是完成各项任务,在任务不断学习过程中根据考核其学习情况改变岗位,接着对任务进行成果讲解,最后做集体分析总结,因此,根据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岗位变化,可以形成几人形成一个项目组,也可以个人成组。项目驱动及校内外实践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图1项目驱动及校内外实践教学过程

项目任务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生活到生产的内容制定,从日常生活的小型太阳能发电器件引入,激起学生兴趣,同时导入相关原理知识点,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原理知识点。课程在执行过程中,为强学生学习兴趣与知识点理解,把校内外实践安排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形成项目任务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贯穿在整门课程的教学始终。

三、利用校内外资源,形成实践教学系统化特色化

(一)校内资源实践系统化

在完成本门课程过程中,为使学生更系统理解任务需求,更好对任务进行展开。每项任务在进行之前,应让学生先树立系统概念。此时,采用参观校内相关系统设备,让学生实际动手运行,做好笔记心得,同时教师做部分讲解,提醒应该注意的方面。最终学生对任务项目具有具体而系统概念,实际动手完成任务时考虑较为周全。

(二)校外资源实践特色化

因校外大型实际投产运行中的光伏发电系统不允许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只能大致参观一遍,但可根据能够实现的任务项目,参与部分校外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建设,进行“小而全”的特色系统工作,如个人家用小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项目。学生实际参与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做力所能及实事,结合自己设计任务内容,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又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

四、以“产品”与答辩形式将考核趣味化

根据目前翻转课堂的思想,当学生为课堂主人翁时,更能融入到学习当中去。在课程每个项目任务执行后考核中,将完成的项目任务作为“产品”,小组代表作为小组“产品人”展示成果,讲解完成过程、系统涉及原理、系统功能特点等内容,同时,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并做出回答。教师在过程中加以引导,最终根据学生综合表现给予相应成绩,对于只有单人成组完成项目的学生,在成绩上可适当增加权值。通过这种形式,学生更深刻理解自己执行的项目过程,牢记项目任务执行时遇到的问题与所用到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

五、结束语

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仍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推广的新能源产业,各地区不断兴起一批批与太阳能光伏相关的企业,因此,具有太阳能光伏专业知识的学生必将有所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课程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知识,采用项目任务驱动与校内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方式,将概念知识具体化,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可使用多种信息设备与虚拟软件,丰富教学呈现手段,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饯伯章.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及展望[J].中国环保产业,2009(4):24-28.

[2]肖志刚,蒋瑶,尹绍全,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课程改革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1):61-64.

篇(4)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1-008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1.042

近日,正泰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5万千瓦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由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大同市正泰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位于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紧靠著名旅游景点“云冈石窟”,建设容量50MWp,年发电量达到6900万度,是光伏示范基地6个“领跑者计划+新技术、新模式示范项目”之一。与其他“领跑者”项目开发商不同,正泰集团是国内最早实行横向整合的光伏企业,从光伏电站投资、光伏全套设备供应,到EPC形成了基本闭环、可控的光伏全产业链。正泰无可比拟的系统集成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提高系统匹配度,提供最便捷的运营维护。对此,本文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从而为同行提供参考。

1 项目设计阶段

一座优质工程就好像一块好的天然玉石,经过精心设计、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件优秀作品。光伏设计必须经过反复论证、精细设计才能建造出优秀项目。

优秀项目与好设计密不可分。设计图纸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在这里不是寓意不切实际。设计得当能使工程省时、省力、省钱;设计不当,施工中拆改、返工、造价控制不住。大同项目作为领跑者项目,对使用技术的先进性、设计理念的前瞻性要求较高,为体现项目“领跑者”精神,肩负着正泰项目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使命,保证正泰大同光伏项目优秀的设计,公司技术人员协同上海电力设计院各专业设计人员多次现场测绘、踏勘,多次组织设计方案论证会议;考虑到很多新技术未得到成熟应用,公司技术人员多次去多家厂家调研论证,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最终确定项目设计方案;项目从构思、确定方案到体现在设计图纸上,无不体现项目“技术先进性”领跑者特性。现项目已按设计建成,新技术应用的光伏电站项目源源不断稳定地向电网输送清洁能源,心中成就感油然而生,回顾项目设计历程,其主要取得以下经验:

1.1 创新设计方式

大同项目为煤炭沉陷区,项目前期的地块稳定性分析报告显示正泰大同项目所处地块为煤炭采空区,主要涉及侏罗系的5个煤层,煤层累计采厚达10m以上,采深90~420m,采煤沉陷区会产生一定的地表破坏、移动与变形,对该区域内的光伏组件基础、电缆埋设、逆变升压房基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光伏常规项目的支架形式及基础形式势必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难以保证电站生命周期内的设备安全。对此经过与设计院一起多次论证,考虑短支架、增基础、箱变现浇基础等方案减少地块沉陷对电站的影响。

1.2 加强协调工作

正泰大同项目用地紧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项目地块分散、地形起伏大,坟头较多,拆迁难度大,政府提供原规划地块不足以满足50MW的规模,实际地势地貌仅有35MW的规模,需在规划地块外寻找新增土地,大同市政府和大同发改委积极参与,为企业排忧解难,发挥“大同模式”的优势,基地办为了项目圆满完成,加班熬夜放弃周末多次协调村镇完成租地工作,同时进行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减少土地占用。

1.3 大胆引入新技术

正泰大同项目设计方案类别多、设计任务重。为保证项目新技术的领跑性,该项目从整体设计、设备选型,到智能运维,融合了各种优秀技术,最大程度地提高电站效率,包括采用320W转换效率超过16.5%的多晶硅光伏组件、带直流拉弧检测智能汇流箱、集散式逆变器、高效逆变器、非晶合金低损耗变压器、单轴自动跟踪系统、智能化运营监控系统等,该“领跑者项目”要求多晶硅组件效率大于16.5%,逆变器最大效率大于99%,该次设计满足甚至部分超过了领跑者项目要求。

1.4 严把质量关,控制项目风险

考虑到很多先进技术,市场上还未得到成熟应用,公司技术人员多次与厂家沟通交流,通过调研论证、比较分析,确定各个设备技术参数、使得设备适应大同项目地实际情况,通过编制技术协议、测试方案,严把质量关,降低公司新技术使用风险。

2 工程招标及设备采购阶段

招标是“货比三家”,是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施工单位、节约投资、保证工期的有效手段,同时有保护我们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作用,应当充分重视。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内容很多,除设计、勘探、监理招标外,主要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的招投标,其次分包单位、设备、材料招标等,一项工程要多次招投标;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具有“电力工程总承包叁级资质”,自主进行项目总承包管理,下面主要就施工分包单位以及设备供应体系管理的一些内容总结:

2.1 不断完善招投标制度

(1)根据本光伏工程建设地点、工程特点,拟定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要求投标单位有类似工程施工业绩;(2)通过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网络了解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信誉有无不良记录;(3)组织对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考察,考察内容为已建成的工程实例,体验工程观感效果并征询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意见;(4)在编制工程招投标文件时,要求报价和工期合理,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竞标和承诺不合理工期。该类施工单位往往会在进场后以亏损等理由降低工程质量和拖延施工周期;(5)一个集团公司只允许一家分公司参与投标;(6)投标单位应向招标单位缴纳投标保证金,以保证招投标工作过程正常进行,减少随意违约;(7)评标工程建设单位尽可能派人员参加评委会;(8)设备、材料招标时,必须要求提供技术协议,技术协议尽可能详实,至少含有产品材质、规格尺寸、性能、检验报告等内容,最好能提供样机或应用案例协调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

2.2 构建设备供应商管理体系

(1)对供应商考评,采取量化评价的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供应商生产规模、制造能力、供货能力、备件质量、服务技能等各方面情r;(2)增加长期合作供应商,建立完善机制,从源头到产品形成完善供应链,在实际采购过程中进行检测和工艺分析,保证产品质量;(3)实时跟踪市场价格(如铜、铁、硅等),对采购价格实施动态管理的设备进行市场考察和业务分析,在招标、询价、谈判时进行分析和控制;(4)估算产品和服务成本时要求明细,与供应商一起寻求降低大宗材料成本途径,同时了解同行伙伴的优势,从供应商自身结构、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找到方向,领跑行业先机;(5)加强供应商考察,积极组织技术交流,前期谈判就将产品生产工序及时间明确,进行驻厂监造,并制定预防措施、质量管理、违约处理等相关资料。

2.3 施工过程管理阶段

施工单位进场后,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交底,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出问题,设计单位应书面给予答疑,答疑文件是施工依据,与图纸有同等效果。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本工程建设场地以及光伏施工的特点安排的施工计划,包括质量保障措施、工程进度计划、施工人员、材料供应、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冬季施工措施等。

工程开工建设前夕,应当报当地建筑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3 质量管理:控制施工工艺、材料检验、隐蔽工程

质量管控放到项目管控的最重要位置。针对该问题,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的措施:(1)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需要的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来进行临建设施布置,设备和材料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对设备要实行开箱检查,其说明书等资料都要齐全,做好施工的记录工作和完整试验记录;(2)控制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源头。钢筋与钢材进场时,材料的品种、规格、级别以及数量符合设计的要求,并遵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抽取试件去进行力学的性能检验,材料的质量要符合相关的规定。水泥进场时,检查水泥的品种、级别、散装或包装的仓号、出厂日期等规格,并要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其他重要性能指标实行复验,质量要符合现行的国家规定。模板及其支架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及稳定性,可以可靠地承受住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和施工的荷载;(3)对钢支架安装、电缆接地埋设、汇流箱安装等方面,重点控制钢支架的垂直度,钢支架与埋件焊缝的饱满度。接地主要是埋深度、焊接焊缝的饱满度以及焊接;(4)自始至终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保存,为竣工验收做好基础。

4 加强资金控制

光伏电站建设工程相比其他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其突出的特性是建设周期短、资金投入大。一个看似很小的不合理因素可能会导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建设资金的浪费。资金的使用要先紧后松、从前而后。

5 结语

2013年以来,光伏电站的建设呈现爆发性、粗放性增长,但随着光伏政策的缩紧,光伏电站的建设和投资亦会越来越精细化,大同项目作为国内第一个领跑者项目,提供了光伏行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平台,引领国内其他光伏电站的建设,大同正泰领跑者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正泰新能源公司后续的光伏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建设方向。正泰新能源公司将继续秉承脚踏实地,低调务实,认真进取,创新发展的态度和作风,在光伏行业内精耕细作,努力前行,成为真正的“领跑者”。

参考文献

[1]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郊区马营洼5万千

瓦项目地基稳定性评估报告[R].

篇(5)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发电;投资风险;风险管理;风险因素

0引言

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1]。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安全、稳定、清洁等特点,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技术开发,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预计2015年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100万kW。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资金密集型项目,投资大、周期长,目前尚无完整、全面的投资风险因素分析体系,这将给项目投资带来不确定性[2]。因此,探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存在的投资风险因素,提出相关建议和管理措施,对于保障该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产业特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新能源产业,不同于传统能源发电项目,如风力发电和水利发电,它有着自己的产业特点。

1.1鼓励政策扶持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设计及并网发电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也正是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才能蓬勃发展[4],这一切都来自于政府基于环境压力及能源结构的长远考虑。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有在一系列鼓励政策的扶持下,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1.2发电成本较高若不考虑环境因素,仅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成本高于传统能源发电项目[4],虽然太阳能光伏技术的进步正在使项目成本逐年降低,但目前高成本仍然是制约我国太能能光伏发电项目大规模商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1.3电量输出不稳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能量输入源是光能,有太阳光时可以发电,反之则无法提供电能[5]。由于昼夜、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同一地区的单位面积太阳光能量既是间断的,又是不断变化的,项目的电量输出也随之变化,影响了电网安全运行。虽然可以通过储能技术缓解这个问题,但这将大大增加项目成本,使本来就居高不下的发电成本进一步抬高,不利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健康发展。

1.4社会认知偏低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其商业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整个光伏市场还处于培育时期,公众对于项目投资额度、发电量大小、使用方式等概念还未形成统一认识,社会认知度水平还比较偏低。

1.5节能减排明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并网运营过程中,不但产生清洁电力,且无任何污染物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例如,一座1MW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约113万kWh等同于节约383t标准煤,减少排放191t二氧化碳及5t粉尘污染物,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

2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方法,系统的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科学合理的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才能全面确定存在的风险因素。

2.1投资风险来源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占有的份额逐年增大,其不仅需要鼓励政策的扶持更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具有高成本、高技术、低能耗、零排放的特点[6]。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形式,其投资风险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外部环境。例如全球经济状况、国内政策调整、行业竞争等;

②项目复杂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多晶硅等核心技术尚未国产化;

③项目局限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从设计到施工运行均存在高技术人才储备的局限性。

2.2风险识别过程风险识别是一个既复杂又精细的管理过程,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风险管理的切入点,需要从多个方面预测分析风险因素,科学提升和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风险管理体系,整个风险识别过程主要包括

:①查阅资料分析内外环境;

②汇总整理风险因素清单;

③确立风险因素分析方案;

④核实风险因素是否存在遗漏并完善风险因素清单;⑤完成分析并结束风险识别流程。

3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因素

3.1技术风险因素技术风险因素主要是来源于技术本身存在的缺陷或更先进、可替代技术的出现,可分为技术的成熟度、技术的可替代性、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的适用性和技术的保密性等几个方面。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技术产业链条主要包括硅材料提纯、晶体硅片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光伏电站建设等环节[7]。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掌握多晶硅核心技术,产业链的部分上游材料供应依赖进口,容易受制于人,给行业发展埋下隐患。

3.2市场风险因素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中各因素的变化波动,给项目竞争优势带来的一种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规模、产品竞争力、服务水平、营销能力等方面。由于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还处于初级阶段,上网电价受国家政策管控,成本核算和费用分配存在波动。此外,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缺乏核心技术支持,存在设备资金“大投入”与电量效益“小产出”的矛盾,导致发电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较弱,给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局限性。与此同时,在政策扶持因素影响下,光伏企业的多晶硅产能快速提升且有过剩的迹象出现,产业的无序发展给市场风险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3.3政策风险因素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政策风险是该产业最为核心的风险因素,其可分为两个方面:①整个太阳能兴伏发电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远不及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②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来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健康发展,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的规范与监督。因此,政府政策的改变会给整个光伏行业带来巨大影响。

3.4外部环境风险因素产业的发展以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为依托,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动导致市场需求发生改变易引发风险[8]。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较大,一旦国外经济出现问题或市场受到封锁,则太阳能光伏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给太阳能光伏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4管理措施

4.1风险预警风险预警是为了可以提前避免或减少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即针对可能引起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风险的因素进行隔离及破坏,以达到降低项目投资风险发生的概率。建立全面的风险预警系统,需要重点从三方面考虑:

①自然条件。从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立项之前,针对目标地区全面开展日照时间、日照强度、空气湿度、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分析工作;

②设计条件。调查委托设计单位的资质情况、业绩情况、人员情况等,分析工程设计能力;

③运营条件。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如利润率、现金流动、负债率和毛利率等。

4.2风险隔离风险隔离指通过分离或复制风险单位,使任一风险事故的发生不至于导致项目整体资产受到致命损毁,是针对特定风险的一种重要管控措施,使项目的总体风险得以降低。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产业性质,采取特定的管理制度以实现项目风险隔离,确保项目内部各部分之间不互相影响,维持总体风险处于较低水平。具体管理制度包括:

①特定的并网电价管理制度;

②特定的扶持政策管理制度;

③特定的购电补偿管理制度;

④特定的税收抵扣管理制度等。

4.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指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等效转移至其他组织,以此来降低项目风险因素带来的损失。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风险转移方式就是购买商业保险,通过购买相应的商业保险种类,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风险损失转移至保险公司,保证项目总体利益。

5结语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是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领域之一,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总结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产业特点,并通过风险识别理论详细分析项目投资风险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为今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提供理论指导,对于推动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震宇.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1(13):6-7.

[2]孟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产业发展[J].安徽科技,2010(1):17-18.

[3]李伟,李世超.太阳能光伏发电风险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1(5):11-12.

[4]郑志杰.大规模光伏并网电站接入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2):15-16.

[5]孟浩.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研究评述[J].高技术通讯,2013,23(6):654-66.

[6]张宁.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

篇(6)

在传统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成效难以满足电力工程发展需求。对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发展新形式,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借鉴国际领域,设计相应的采购和管理模式,也就是EPC管理思想,这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业主向总承包商说明情况,总承包商为业主负责,对工程施工进行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

1EPC光伏电站工程建设的意义

伴随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光伏电站工程建设逐日凸显,光伏电站工程建设是我国绿色能源工程项目,其发电系统的运作流程,主要是将太阳光能进行转换,使其成为电能,然后通过电网对其进行传送。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电站不会出现能源枯竭的危险;太阳能是环保能源,并且可再生;对电站建设进行区域选择,将光能资源作为基础性内容,不会受到太多约束。因为太阳能芯片数据追踪存在一定精确性,因此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2EPC光伏电站工程项目

EPC光伏电站工程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简称,也就是在EPC管理模式下,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签订合同,合同内容中明确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工作内容。总承包商以总价合同为依据,具体实施电力工程项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总承包商对安全问题、成本问题以及工程质量问题等进行严格把控,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此外,EPC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要牢牢抓住项目管理特点。因EPC项目管理模式和传统管理方式相比,其服务的范围逐渐向项目前做出了进一步的延伸[1]。

3EPC光伏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3.1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光伏电站建设周期较短,但是所占用得土地面积较大对光电伏站工程设计、材料设备的采购上均存在较大影响。对此,对光电伏站的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合理控制,十分重要。光伏电站工程实施前,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计划,以光伏电站供电工程工期为依据,对施工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对所安装的机电设备进度进行规划和分析。总承包商与施工设备供应商之间签订设备采购合同,明确设备供应具体时间以及所供应设备的具体情况,确保设备及时送达,并确保设备质量。设备抵达施工现场后,根据施工图纸,进行设备安装。在光伏电站工程施工现场,对设备存放位置进行科学规划,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方便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减少施工现场二次运转设备次数,确保光伏电站施工秩序,避免交叉作业,促进施工进度。

3.2施工成本控制管理

和普通电站相比,光伏电站施工成本较高。因此,EPC光伏电站工程对成本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十分必要。在对施工成本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投资进行科学控制。总承包商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理部门,对光伏电站工程投资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并在企业内部制定相应的经济制度,对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各类账单进行复审,确认无误后才能签字。此外,总承包商还要跟踪施工投资金的应用情况,对于偏差的部分做出详细分析,并找出导致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纠正问题[2]。总承包商对施工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施工成本。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商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对设备供应商进行选择,让供应商之间相互竞争,从中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同时,总承包商对项目各类合同进行严格管控,对施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3.3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

对光伏电站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管理,能够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光伏电站工程设计变更,会极大的影响工程投资,因此,要对电站工程施工设计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变更出现。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确保施工质量。例如电池组件,设置最佳安装角度,提高组件转换效率。对于电站电缆而言,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使损耗降到最低,这样做能够使光伏电站转换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最终促使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3],图1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3.4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光伏电站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时刻注重安全问题。随着“以人为本”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光伏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要高度重视施工质量,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要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合理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为施工人员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委派专业安全员进行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升人员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相关管理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光伏电站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EPC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通过优化施工设计,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质量措施,优化施工工艺,强化图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图经营核算等管理手段,在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作者:贺才伟 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7)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场(浙江嘉兴)交流会上的讲话

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吴新雄

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场交流会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现场交流会,学习、研究分布式太阳能利用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和矛盾,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一、注重实际效果,深刻认识发展分布式光伏产业的本质意义

(一)支持新兴战略产业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在国际上能够主导市场的产业并不多,光伏产业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个。美国和欧洲的“双反”,就是要采取贸易保护的手段,对我光伏产业进行战略遏制,就是要独占国际光伏市场,抢占先进能源技术的制高点。在这场国际产业竞争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掌握主动权。经过近10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光伏产业体系和巨大的生产能力,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市场70%,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同时应该看到,我国光伏产业长期过多依赖国际市场,重生产、轻应用,产业发展不平衡,市场风险很大。近几年欧美等国“双反”给我国光伏企业带来了惨痛教训。这充分说明,只搞制造不行,必须加快拓展国内应用市场,构建完整的光伏产业体系。国务院出台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为拓展国内市场创造了条件。我们一定要乘势而上,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切实拓展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实现从上游制造向下游应用的延伸,培育和完善产业链,实现我国从光伏制造大国向光伏产业大国的转变。尤其是浙江、江苏、江西、河北等光伏大省,更应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切实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光伏应用上走在前列。只有这样,才能把光伏产业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二)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确保我国能源战略安全

6月13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听取国家能源局关于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汇报,明确提出“四个革命”和“一个合作”,即: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强调着力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拥有巨大的资源量和发展潜力。第一,在用电负荷达到30万千瓦的工业园区,安装屋顶光伏的规模可达1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占到工业园区用电量的10%左右,优化能源结构效果明显。第二,光伏发电负荷与工业用电负荷在时段上十分吻合,既能满足工业用电需求,又能“顶峰”发电,优化电力系统运行。第三,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力争到2020年实现光伏发电用户侧平价上网,光伏发电将在替代化石能源、保障清洁电力供应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对于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各地区各企业高度重视、大力推动,总书记提出的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就一定能够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三)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创新城乡用能方式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出到2020年城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到13%。目前,国家能源局按照任务分工,正在抓紧制订《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计划》。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清洁、环保、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是城镇新能源利用的现实选择。按照计划,到2020年,光伏发电将达到1亿千瓦,每年可减少燃煤5000万吨,在替代城镇煤炭消费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5000到2万人的小型建筑群,使用LNG实现冷热电三联供,既能集中制冷、制热、发电,还能解决天然气调峰问题。这样就能实现能源的清洁化利用,改善城乡用能方式,实现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

(四)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的方针,切实提高太阳能发电、用电的效率和竞争力

我国西部地区光照条件好,未利用土地辽阔,适宜发展集中式大型光伏电站,但度电补贴需求高,约0.6元以上,且当地用电需求小,大规模开发就地消纳困难,电力需长距离外送,变损、线损高,输变电投资成本高。东、中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虽然平均利用小时数稍低,但电力易于就地消纳,且网购电价高,度电补贴需求少,约0.42元,与西部集中式光伏电站相比,用同样的补贴资金能够多支持30%―50%的光伏发电。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因地制宜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够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更多的光伏发电应用,更加有效扩大光伏产业的国内市场空间。同时,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利于鼓励企业和地方协同,加强技术改造、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太阳能开发、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更加高效地发好、用好、管好光伏发电,不断提高光伏发电、用电的效率,不断降低光伏发电建设成本、管理成本和用电成本,切实提高光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为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拓展光伏应用市场,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五)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今年6月,总理主持召开8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发展稳中有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要支持新兴产业中成长型、创新型领头羊和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光伏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型领头羊。今年1―5月,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00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100%,直接带动投资近300亿元。目前,光伏发电储备项目超过1000万千瓦,带动社会投资潜力巨大。在当前实体经济疲软,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和光伏应用,实现产业与应用的有机结合,以应用带产业,以产业促应用、促投资,对于培育和扩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齐心协力,努力破解分布式光伏发电难题

(一)多措并举解决好屋顶问题

当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重点是中东部地区电价较高、负荷较大、经济性较好的各类工业园区。建筑物屋顶拥有者、项目单位和用户不是同一主体,经济关系复杂,利益难以平衡,需要地方政府协调。各方面反映的“屋顶落实难”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屋顶资源,而是难以协调使用。嘉兴市采取统一配置屋顶资源的办法避免了开发企业恶性竞争和业主漫天要价的矛盾。秀洲区要求新建建筑物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的企业屋顶在符合安全的条件下必须安装光伏发电,这对解决“屋顶落实难”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为做好屋顶资源的统筹协调,我们鼓励地方政府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引导建筑业主在符合安全的条件下积极开展或配合开展光伏运用,协调电网接入、项目备案、建筑管理等事宜。各地区可根据需要,对达到一定屋顶面积、符合安全条件且适宜安装光伏的新建和扩建建筑物要求同步安装或预留光伏发电设施。地方政府还可以将建筑光伏发电应用纳入节能减排的考核及奖惩制度,并允许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折算成节能量和减排量参与相关交易,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综合运用上述措施,努力解决好“屋顶落实难”的问题。

(二)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嘉兴、杭州、合肥等地都探索了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建立了上下联动,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分布式光伏应用的统筹协调。政府主导不是脱离市场机制,而是要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关键是找准发力点。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浙江、江苏等省结合分布式光伏的潜在市场,统筹开展了屋顶面积及利用条件调查,系统开展光伏发电规划,为今后的发展建立了基础。二是加强政策引导。许多地方对光伏运用出台了支持政策,在国家补贴基础上适当给予地方补贴,形成了中央和地方的合力。这里要说明一点,各地这样做是可敬可佩的,后续还应继续这样做。但是作为企业,如果这个产业十年、二十年都靠补贴才能存活,那这个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扩大应用规模,摊薄成本,使光伏发电成本与煤电相当,提高市场竞争力。还有一个政策要说清楚,政府确定的政策,比如说二十年的补贴政策是不会变的,当然随着时间推移,随着成本降低,补贴标准有什么变化,那是另外一回事,这个要说的很明白。三是加强产业监测。浙江、江苏等光伏产业大省组织行业协会,建立了光伏产业发展信息监测体系,对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应用市场、行业管理等实施动态监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信息服务。

(三)完善龙头企业引领发展模式

有效拓展光伏应用市场是关系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我们鼓励龙头光伏制造企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鼓励用电大户积极生产和消费光伏发电,也鼓励其它企业参与光伏应用。技术先进的龙头企业在制造基础上向下游延伸,既为自身光伏产品打开市场,也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例如:保定英利利用荒山荒坡建设光伏电站,积极向下游光伏应用延伸,既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上汽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建材集团等大型央企,作为能源消费大户,在系统内组织企业利用自有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使集团的建筑屋顶得到充分利用,产生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青岛昌盛日电以现代农业设施建设运营为重点,在农业大棚上安装光伏发电,棚下发展高端农业,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在光伏与设施农业结合方面树立了典范。随着国内市场规模扩大和应用领域的增多,必将培育并形成众多引领型的光伏应用龙头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光伏应用的全面发展。

(四)切实做好并网运行和计量结算等服务

并网难曾经是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国务院24号文专门对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和服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国家发改委的《分布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也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和运行作了具体规定。国网公司、南网公司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并网工作,制定了相关技术规范和工作规则,对基层电网企业规定了办理流程和工作时限,提高了并网服务效率和质量。江苏电网公司介绍了简化规范并网服务的经验,希望其他的电网企业很好地参照,认真地执行,同时做好并网运行、计量结算、产业信息监测和补贴资金拨付等各方面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五)坚决抓好标准和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是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生命线,标准是质量工作的保障。各地方政府要建立建筑安装光伏的统筹协调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分布式发电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嘉兴市制定了项目建设、施工安装、安全管理等系统规范性文件,同时积极引入保险机构提品质量险,切实保障了项目建设质量。各地区都要加强光伏产品、光伏发电工程和建筑安装光伏的标准和质量管理,对建筑安装光伏的载荷校核、抗风、防震、消防、避雷等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工程规范。为保障光伏产品质量,国家认监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要求光伏设备必须采用经认证机构认证的光伏产品,各地区要严格执行。今年下半年,国家能源局将组织光伏发电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在光伏发电发展之初就严格把好质量关。与此同时,各地方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不得限制外地符合国家标准和市场准入条件的产品进入市场,不得向项目单位提出采购本地产品的不合理要求,不得以各种方式为低劣产品提供市场保护。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必须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我们已经研究了新的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将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在大力扩大市场规模同时,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六)多方努力解决项目融资问题

融资难始终是制约我国光伏发展的难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投资企业自身应该努力,利用好现有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正泰集团、晶科集团做得比较好,利用国外资本市场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也要创新光伏金融服务。国家能源局建立了政银企沟通平台,通过交流沟通,银行对光伏产业加深了认识,减少了担忧,有些银行已经把光伏产业作为重要支持领域对待。我们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结合分布式光伏特点和融资需要,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利率和贷款期限上予以优惠,鼓励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为光伏发电提供一体化服务,鼓励基金、保险、信托与产业资本结合建立光伏产业投资基金,更为重要的是,鼓励探索售电收益权和项目资产作为质押的贷款机制。对个人安装分布式光伏贷款,可以个人收入等为信用条件减免资产担保。国家开发银行率先在光伏融资方面进行了探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我们将继续与有关银行机构保持沟通,特别在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中,协调银行一并参与,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我们还将继续完善光伏发电的政策,在电量交易、电费结算、工程质量方面,消除金融机构的担忧,为金融机构的支持创造良好条件。

(七)加强全过程监管

重新组建的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能源监管工作,特别针对光伏发电,要求各地能源监管机构从项目设计、安装施工、电网接入、并网运行、电费结算和补贴发放等方面建立全过程监管,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华东监管局、江苏监管办、甘肃监管办已经上报了专项监管报告,今后还要利用好这些报告,对违规情况进行处理。各地能源监管机构都要会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等,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监管,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安全监管,加大争议协调解决力度。同时,每半年要编制光伏发电专项监管报告,将有关监管情况向全社会公布,引入全社会监督,共同促进工作改进。

三、加大政策落实和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长期向好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光伏发电政策

目前,解决分布式光伏应用遇到的各类问题,最根本措施还是健全完善配套政策。国家能源局近期拟《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对有关政策进行细化和调整。一是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备案时,既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也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额上网”项目的全部发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收购。二是在“自发自用”电力用户用电量显著减少或者消失的情况下,可以转为“全额上网”,执行光伏电站标杆电价,消除投资者对电费回收的后顾之忧。三是对于利用地面场所或农业大棚等无电力消费的设施建设、在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单个项目容量不超过2万千瓦且所发电量在并网点变电台区消纳的光伏电站项目,可以纳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指标管理,执行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此外,各省(区、市)要按照简政放权要求,进一步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细则,设立“一站式”备案管理服务窗口,简化项目备案和管理流程。国家能源局也已商财政部、发改委,确保上网电量的和国家补贴资金按月(或双方约定)结算。总之,要让投资者看到政策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激发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光伏发电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成本上还高于常规能源,在发电特性上又是波动的,现阶段不可能单纯依靠市场自我发展,还需要政府扶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市场培育和引导力度,特别是地市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浙江、江苏、河北、江西等光伏大省,更要高度重视光伏应用,首先扩大本地市场,加大光伏应用推广力度,鼓励地方政府建立光伏应用协调工作机制,深入研究光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加大政府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和质量监督工作力度,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为光伏发电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三)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促进多元发展

各地区要高度重视光伏发电对优化能源结构、防治大气污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将光伏发电纳入能源利用、城镇建设、电力发展等相关规划,特别是“十三五”能源规划之中,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协同推进。一是鼓励屋顶面积大、用电负荷大、电网供电价格高的开发区和大型工商企业率先开展光伏发电应用。二是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电价补贴政策基础上制定配套财政补贴政策,对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适当加大支持力度。三是鼓励在火车站(含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飞机场航站楼、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筑、大型体育场馆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系统的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四是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统一组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并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作为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五是鼓励因地制宜利用废弃土地、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滩涂、鱼塘、湖泊等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

(四)进一步落实好年度实施计划

为做好规划与补贴资金、配套电网的协调,我们对光伏发电实施年度计划管理。今年是年度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年初已将2014年新增备案规模下达到各地区,但是上半年总体执行情况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光伏电站的规模指标迟迟落实不到具体项目,造成大多数项目还没开工建设;二是电网公司对光伏电站项目接网审核时间太长,而且内部决策程序繁杂;三是市场消纳条件好的东、中部地区,受屋顶使用协调难、售电收益不确定、贷款融资难等影响,分布式光伏建设进展缓慢。会后,各地区要加大年度计划的执行力度,对列入计划的项目,要监测进度,对不能按时开工的项目,要及时进行调整,明年制定计划时要以各地区今年计划执行情况为基础,执行不好的地区,相应减少年度规模。电网公司也要积极配合办理项目接网手续,及时建设配套电网,简化内部审核流程,确保光伏发电年度计划顺利执行。近期,国家能源局将根据各地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对年度计划进行微调,主要原则:一是在优先保障自发自用光伏项目的基础上,调整部分规模指标给分布式光伏电站。二是对南疆、河北、青海等有特色需求的地区增加部分光伏电站指标;三是对分布式光伏有建设需求但受规模指标限制的地区增加一些指标,对计划执行不好的地区,不再增加其光伏发电规模指标。各地区要加大计划执行力度,按季度报告实施进度,力争全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以上。

(五)进一步创新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

各地区要继续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重点开展发展模式、投融资模式及专业化服务模式创新。国家能源局将选择部分示范区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区域电力交易试点,允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向同一变电台区的符合政策和条件的电力用户直接售电,电价由供用电双方协商,电网企业负责输电和电费结算。同时,还将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指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与示范区政府合作建立支持光伏应用的融资机制,开展金融服务创新。此外,各能源央企也要发挥大企业的带头作用,在投资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同时,开拓性地开展分布式应用。每家能源央企至少要与一个地方政府合作,成建制地开发建设一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大型民营光伏开发企业也可以这么做。大型光伏开发企业还应联合电网企业,创新分布式光伏投资运营模式,在技术上和商业模式方面取得新突破,在电力运行和市场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六)进一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当前,发展好分布式光伏发电,不仅要试点先行、破解难题,还要通过示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国家能源局先后总结推广了浙江嘉兴、江台、河北曲阳等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经验,希望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继续坚持“典型引路、示范推广”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各类示范点,逐项突破发展难题,及时总结经验,争取全面推广。同时,各方面要加大光伏发电的宣传力度,通过培训会、媒体宣传、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对光伏发电的认知,让更多人认识到光伏发电的好处,更深刻地认识光伏发电对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意义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全面激发社会和市场的活力,为光伏发电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社会氛围。

四、分工合作,全力抓好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一)能源局重点工作

一要研究出台各省用电清洁能源配额政策,将各省非化石能源生产消费量作为碳排放、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的依据。二要研究拟订《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计划》,确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三要根据实际情况,调研拟订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财政补贴政策微调的可行性和具体办法。总的补贴政策不变,但集中式的补贴可能要适当降一点,分布式的补贴要适当提一点。四要将绿色能源县、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授牌与实际的清洁能源利用,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结合起来,并与相应的政策挂钩。五要对多晶硅电池组件等产品单位能耗、成本等动态排序,供有关主管部门参考,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六要组织好分布式发电规划、计划、并网服务等重点环节的监管,运用监管报告推动政策措施的联动。

(二)各地政府重点工作

篇(8)

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定位和任务是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强调职业院校的学生要具有突出的实践能力。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要求: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则强调教学内容要结合企业实际[1]。归根结底是即要有实践能力,又必须结合社会实际。

光伏发电是我国在能源领域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也是最近几年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发电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为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光伏技术型人才。这促使了高职院校对光伏发电技术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由于太阳能光伏技术属于跨多学科的新兴学科,它涉及气象、光学、半导体、电力、电子、计算机和机械等多学科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而且光伏发电要求从业的技术人员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合理的设计使用和充分发挥光伏设备的作用。而理实一体化教学重视市场对人才技能的要求,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项目化课程突出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因此开展光伏发电设计安装与维护教学一体化与项目化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

二、光伏发电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多块即独立成体又紧密联系的项目化教材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具体的方法和要求是以典型设计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最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2]。

根据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需求,把能够独立完成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安装与维护的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将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分为下述七个项目进行教学和实践,这七个项目紧密联接,共同完成一个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程。

1.光伏组件的选型

光伏组件的选型包括组件的尺寸、型号、额定功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转换效率等技术参数的选择,要想会选型就必须了解组件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光伏发电原理,组件的结构组成等。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有理论有实践,实践学习包括一系列的实验和实训,这些实训均在光伏发电试验箱上完成,有太阳电池发电原理实训,太阳电池能量转换实训,太阳电池组件效率测试实训及环境对光伏转换影响实训等;在掌握了组件的基本知识以后学生便能够顺利地完成组件的选型及串并联个数的设计。

2.系统最佳倾角的设计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多少跟组件的倾角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最佳倾角,如有的系统要求全年的发电量最大,而有的系统要求一年四季发电量尽量均衡,这两个系统就会有不同的最佳倾角,另外要掌握系统的最佳倾角计算还要掌握方位角,太阳角,时角等概念,在这部分的学习中会有光照强度对发电量的影响实训和倾角对发电量的影响实训。

3.光伏汇流箱、控制器和逆变器的选型

光伏汇流箱是将串联起来的多路组件汇流成一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电流和输出功率;汇流箱具有过流保护,接地保护,电压电流显示等功能;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在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里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是将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变为交流电输出,逆变器有多种类型,有离网型和并网型,有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等;正确的选型必须建立在对设备参数性能等详细的了解基础上;这部分内容通过让学生对设备进行拆装等实训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光伏控制器控制实训,光伏逆变器原理实训,光伏逆变器输出电能质量分析等。

4.电缆和支架的选型与安装

光伏组件之间串并联使用专用电缆,其截面积大小应满足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以及回路允许电压降,由公式可计算不同组件间以及组件至汇流箱的距离所需电缆的规格;光伏方阵支架需考虑承重,通风,抗震,防雨雪等要求。一般采用角钢制成的三角型支架,其底座是水泥混凝土基础,组件前后间距离需根据组件倾角进行计算确定。

5.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因光伏组件置于屋顶之上,有可能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电波的侵入,同时,逆变器直流输入以及交流输出等处应附带有避雷器,以防止雷电波的侵入。主要对各种感应雷进行有效应对。

6.测量监控系统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监控测量系统一般用于大、中型光伏系统中,可根据光伏系统的重要性等因素考虑选用。监控测量系统一般可对系统进行实时监视记录和控制,系统故障记录与报警,以及各种参数的设置。还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显示当前发电功率,日发电量累计,月发电量累计,总发电量累计等数据。

7.安装与调试

安装与调试是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除理论教学外,另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光伏系统安装与调试。通过接线、调试、运行掌握安装与调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在对课程项目化分解以后,再将每个项目具体化为专业知识讲解,动手能力训练两个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模块,这样就能保证每个项目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也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光伏发电课程能力标准分解列表见附表一。

三、光伏发电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有了以实际工程为基础的项目化教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同样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是光伏发电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3]。光伏发电课程教学实行理时一体的强化训练方式,将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安装工程项目分解成上述七个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将知识点融入到各项目之中,在实训室内按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练、学做合一“教、学、做”有机融合的一体化教学[4],达到岗位技能培养的目的。以项目一光伏发电系统组件选型这部分内容为例;将该项目的内容分成多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如测试不同倾角太阳电池的发电量,测试不同温度下组件的发电量,测试不同光照强度下组件的发电量,测试光伏组件效率等。明确任务后将学生分为10组,每组4-5人,每个小组的组长轮流担任,一个任务一个小组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组织能力的锻炼。拿到任务后填写工作任务书,明确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工作步骤工作方法以及提交的成果等。

任务实施,如学习任务光伏组件效率测试,测试之前先给学生讲授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如光伏发电原理,光伏组件结构组成等,然后教授学生测试方法及步骤,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操作实验箱,如何记录数据并绘制伏安特性曲线,求出最大输出功率,最后计算组件效率。计算完后要求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并总结。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和不良操作习惯。

四、光伏发电项目化教学考核与评价

教学过程与评价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能力。整个课程的考核包括操作熟练程度的考核,对问题理解的考核,完成任务期间表现的考核,团结协作意识的考核,学习态度的考核等,将课程考核放在课程进程中进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果采用成果演示和答辩的考核方式,其中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占本次考核成绩的40%,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及熟练程度占40%,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占20%。该课程共有七个项目,每个项目考核一次,而七次考核的加权平均作为本课程的最终成绩。以班级中的小明同学为例,假设小明被分在第一小组,本项目有多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则第一小组将分别演示几个任务,如光伏板效率测试,不同光照上发电量的测试,不同倾角下发电量的测试等,不同的任务由不同的成员担任组长,考核时由该小组协同完成该项目的几个任务,根据任务完成的水平给小组一个任务完成分作力每个成的员共同的操作分如第一小组操作分为85分,然后在根据完成任务期间各自的表现打出不同的社会能力分,如小明在成果演示过程中表现出团结协作,积极配合,圆满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因此社会能力分给90分,最后是答辩考核,要据小明对本次实验原理及基本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给出专业成绩如90分。这三个成绩再乘以各自的权重得出最终的成绩,因此小明本项目的最终成绩为85*0.4+90*0.2+90*0.4=88分。最后本课程完成以后由七个项目的成绩共同决定了小明本课程的成绩。

五、结语

篇(9)

关键词:

光伏农业;发展现状;农光互补

光伏农业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农业的一种新模式。“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推进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和西部地区光伏电站规模化发展,推进重点经济带及重点生态保护区高比例光伏应用,这对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光伏发电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契机。

一、光伏发电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伴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健康的意识也随之提高,传统农业应该实现从注重农产品数量向注重质量和整体效益转化,进而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光伏模式和农业的结合具有重要性,发展光伏农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光伏产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很好地提升农业的品质,同时也可以缓解光伏产业的困境,从而使得农业和光伏产业“双丰收”。

(一)有利于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

在传统的农业中,农业病虫防治,主要依靠的是使用大量的农药、杀虫剂等化学用品,降低土壤的肥沃度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农产品也将会有携带农药残留的问题。但是太阳能杀虫灯等设备,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二)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光伏发电和农业的结合可以在保证年发电量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同样的生态养殖收益,不仅为周围的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同时还实现了发电和生态养殖的循环。光伏温室的大棚不仅不多占耕地,还可以使得原有的土地进行增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在不断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其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果能够在农村推广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取暖等,将会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对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有很大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四)有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

光伏发电和农业的结合,不仅解决了光伏产业和农业发展之间土地资源争夺的矛盾,而且也可以解决现代农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光伏发电的加入使得传统农业有了新的活力。光伏发电和农业相结合,不仅推动了光伏农业的发展,而且也解决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困境,光伏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光伏产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农业利用光伏发电面临的困难

(一)理论研究不充分,技术不够成熟

甘肃通渭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地区现在的光伏农业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是光伏农业经营模式、光伏农业重点发展领域、光伏农业政策等问题。同时目前由于通渭地区自身技术不成熟,光能的利用率还是比较低的,高端的光伏农产品还相对不足,相应的应用领域也不广,比如光伏大棚,光伏养殖场等光伏农业的应用设施相应的设计也不够完善,导致能源利用不够高效,光伏农业的种植、养殖技术不够成熟等。

(二)投资成本较高、投入与产出不平衡

目前,由于光伏农业的发展还是起步阶段,所以一般一次性投入比较大,比如光伏蔬菜大棚等,大多数投资成本偏高,对于普通农民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农民作为光伏农业发展中的经营和参与者,这样可能会打击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会阻碍光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通渭地区的光伏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宏众工程也只是扶贫试点,前期的投入可能比较大,这就导致了光伏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相对比较低,因此成本的回收期比较长。

(三)土地资源紧缺

通渭县的气候以干旱为主,这样适合农业耕种的良好土地较少,很多地区的旱地多,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目前农村的耕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的单一,由于气候条件比较干旱,耕种的面积和条件没有改善,导致农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不过,气候的干旱说明有很好的光照条件,太阳能源充足。另外,我国要求地面集中式的光伏电站用地为国有未利用的土地,就目前我国通渭县的土地现有的状况来说,大面积国有未利用的土地条件相对比较差,这样的话,能够利用的土地资源很少也是制约着集中式光伏电站发展的另一个难点。

三、促进农业利用光伏发电发展的对策

(一)国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

光伏农业是对传统农业提升的重器,它不仅是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农业新体制、新结构、新的产业形式的新农业形态,而且它的发展也将是必然趋势,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实际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经济、行政措施来推动,解决问题促进光伏农业的发展。各地政府不仅要建立相应可行的光伏农业用地、用电以及建立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用来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到光伏农业领域中去,不仅给相关的公司进行补助,提高相关公司的积极性,还应该从每年的专项新能源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来用于光伏农业的发展。光伏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二)打造光伏发电示范基地

大型的光伏发电和农业的结合,不仅节约我国的土地资源,而且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可以使科技农业和大型光伏发电能够融合并可持续发展。在搁置的耕地建光伏电站,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光伏农业和土地的冲突问题。改善土地环境,在不适宜布置组件的地方种植农作物,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2015年,通渭县被列为全省光伏扶贫试点县,通渭县新能源基地建设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正在向创建全省新能源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奋力前行。国家不仅要扶持相应的行业,同时也要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要在条件好,积极性高,交通方便的地区建立示范基地,总结实践经验,总结理论成果,逐渐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推广。

(三)制定特色整体发展规划

可以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状况,确定光伏农业的发展策略,只有方向准确了才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同时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整体规划,选准品种,稳步推进。各种花卉、蔬菜等植物,根据不同植物相应的生长规律应用不同的原则,光伏大棚的设计和建造也要区别对待,渔光互补,农业浇灌等项目也不一样,所以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的对待,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方案。比如通渭地区具有发展光伏电站的气候优势,光热资源充足,2015年,通渭县被列为全省光伏扶贫试点县,通渭县新能源基地建设从无到有,快速逐步发展壮大,目前通渭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39万亩、鸡存栏42.86万只,饲草种植面积3350公顷,多年来积累的种植和养殖经验,已经形成规模化效应;农业在和光伏发电结合情况下,发展农光互补,不仅仅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而且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把大型的光伏发电和科技农业结合不仅可以节约现有土地资源还可以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三者的持续可协调发展。

(四)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光伏农业作为一个农业经营项目,所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是农民,发展新兴农业,尤为关键的是引导农民参与其中。首先要处理好农民在整个光伏农业项目中的责任、权利、利益之间的关系,让农民作为光伏农业的主要参与者,才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农民可以独自也可以一起承包经营,也可以和农业合作社以及相应的光伏农业合作开发部门订立合作的关系。通过政府合理的引导,将会吸引到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建立光伏农业技术试验基地,为推进农户、企业、科研高校的合作提供技术体系。大型光伏发电与当地农业有机的结合,才可以真正实现现代农业和发电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盈利。才推动新型的科技农业发展和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必须承认目前的农业互补项目在技术方面比如大型光伏供电站和通渭地区的农业科学技术结合方面还是一个初步的阶段,不过单一技术的成熟,相信也会对光伏农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曹玉梅 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先鹏,邹志荣,郭康全,李建明.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2

[2]陈蓉.低碳时代湖北发展光伏产业的战略选择[J].宁波经济丛刊,2011(8)

篇(10)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项目管理是基于一系列项目管理计划、程序、标准和准则,以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我国的项目管理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通过项目管理的实施,大大降低了项目投资并有效缩短了工期,因此项目管理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发展。PDCA循环理论是以提升管理质量为目标的促进管理实施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对推动项目科学化、高效化、规范化管理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须遵循“PDCA”管理运行模式,依据PDCA循环理论为项目的两个管理重点――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提供服务,从而明确项目管理的根本目标。在对具体项目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并在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后,可以采用 PDCA循环法对项目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项目管理的质量。

二、PDCA循环理论概述

1、PDCA循环理论意义、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PDCA是保障活动有序进行的一项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广大企业项目管理中得到了普遍应用。PDCA的意义分别是:策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或改进(Action)。首先,策划是指预先安排和计划,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谁负责做;其次,行动是指根据策划展开实施,按照预计的情况确保整个运行过程符合策划,确保策划实施达到预期结果;再次,检查是指对实施的过程展开检验,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或保障措施,以确定管理计划能否顺利进行,保护措施能否起到作用;改进,是指当系统运行之后,通过总结实施经验,对现有的组织进行完善和调整,确保管理始终具有合理性、时效性。

PDCA循环理论在应用时,各阶段主要步骤及相应的管理方法详见下表:

阶段 阶段实施步骤 阶段管理手段、方法

P阶段 1、分析现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KJ法、工序能力分析、矩阵图法等、因果分析图法、关联图法、散布图法、矩阵分析法、目标管理法、系统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2、分析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内外原因

3、深入原因分析影响管理的主要因素

4、按照管理问题制定具体措施

D阶段 5、按照策划要求执行措施 系统图法、关联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矩阵图法

C阶段 6、分析策划执行的结果 控制图法、系统图法、排列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A阶段 7、展开效果调查 标准化、制度化、KJ法

8、综合分析未解决的问题

2、PDCA循环法在项目管理应用中的适应性

PDCA循环法是一个循环的、动态的过程,它要求不断分析、总结,并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达到提升项目质量的管理目标。而项目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管理人员须实施主动的动态控制及事前控制。动态控制的关键在于跟踪分析整个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并随时注意进行动态化调整。事前控制也是主动控制,它须借助管理计划来实现。管理计划是否可行、目标计划是否具有针对性、管理质量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这些内容都须借助管理过程来实现。管理目标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来完成,PDCA循环法将管理分成计划、执行、检查以及总结(改进)四个阶段。计划是项目管理的第一步,是对项目合同、项目管理目标等进行全面了解后,制定与项目实施目标相一致的项目管理目标。执行则是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按照项目管理计划,进行管理实施及目标控制。检查则是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验和分析,主要检查管理计划的执行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总结(改进)是进行项目管理的第四步,是对前一阶段的检查进行分析和总结,若发现管理漏洞,则立即制定可行的应对方案,并将问题与解决方案列入下一个循环管理中。

三、PDCA循环理论在具体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项目背景

XX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是宁夏太阳山20MWp光伏并网发电工程。项目位于宁夏吴忠市太阳山移民开发区境内,由宁夏XXX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与国外合作方中国碳基金共同投资建设。本工程拟采用多晶硅电池组件,全部为固定式安装。逆变器采用500kW容量,升压变低压侧采用双分裂绕组1000KVA变压器,高压侧电压等级为35kV。电站接入系统采用35kV电压等级送出。该项目周期较长,可以借助PDCA循环理论对其进行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

2、项目实施

(1)计划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国家、区域法律法规,制定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方针和目标、确定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以及项目程序文件。

首先,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进度与质量以及投资是重点管理环节。管理人员需要在这一阶段对项目过程进行详细的跟踪,可运用列表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S形曲线法、横道图比较法、香蕉曲线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度进行控制,找寻项目设计中存在的成本偏差。其次,问题找出之后,就需要针对偏差采用因果分析法、专家意见法等方法分析其原因,以便能够有针对地解决问题并编制与项目相一致的可研报告,保证项目按照原有设计方案顺利进行。最后,明确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后,还须对其进行优化改善,以为项目管理计划的执行做好准备。

(2)执行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不同阶段的文件,并根据制定的文件一一执行。执行阶段是PDCA循环法中最核心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目标制定与实施的完整过程。由中外双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监管人员对项目全程进行监督考核,并通过定期检测、评估、提议等途径向项目负责人反映项目管理情况。

(3)检查阶段

采用正确的评估方式对上一阶段的情况展开合理评价,确保上阶段的执行行为符合制定文件的要求,检查的范围涉及分包商、施工现场、联合合作商。在这一阶段,项目管理负责人所要进行的就是对设计的每一个阶段进行成本检测,以便及时明确项目管理的效果,如某一执行环节是否超出预计执行计划,或者某一材料的支出资金是否超过成本预算、某一环节的执行质量是否达标等。

(4)处理阶段(改进阶段)

对以上阶段的执行情况展开评价,及时发现执行阶段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比如程序问题、文件出现不合理、文件的可操作性、执行人员自身问题等。处理阶段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管理中起到的是分析与总结的作用,即分析项目管理控制中的不足,总结项目管理取得的成效、经验。通过经验总结之后,对该项目的项目管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提出一定的问题解决方法。

四、结论

PDCA循环理论的四个阶段相互衔接、密不可分,各个循环都应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为下一个循环提供升级基础。它通过动态、往复、循环的管理过程,一步步地进行项目管理,最后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的质量。在应用PDCA循环理论时,首先须明确循环理论的意义与要求,在详细分析项目的基础上,将循环理论的四个阶段融入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中,并明确各个管理阶段负责人的各项管理任务,促使循环理论成为各个部门监督管理、提升管理质量的方法,从而让PDCA循环理论的效用达到最大值,让项目管理的效益达到最大值。

参考文献

[1]谢晖.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研究以大连市A项目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2011(6)

[2]刘国军.戴明PDCA循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中应用探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篇(11)

随着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光伏电站行业的到了迅速的发展。至2013年我国光伏电站已达到了1716万-千瓦的装机总量。因为光伏电站的装设适用与任何能够取得光能的地方决定了光伏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等特征。现在光伏电站实行并网运行,这就给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光伏电站进行检测评估。经过相关研究一些检测系统被研发,本文将针对光伏电站特有的环境因素采用光伏电站集成检测系统设计进行阐述。

一、集成检测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一)集成检测系统的特点。集成检测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通过集成检测系统的检查实现对光伏电站系统的控制和数据的采集。根据国家电网相关规定对光伏电站发电的电能质量、发电功率、低压穿越、防孤岛以及并网后频率的扰动等进行检测。其结构图如下:

图1 光伏电站现场检测系统结构图

此系统主要体现如下特点:1、集成系统对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的控制,收集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2、光伏发电信息实时性较强。因为光伏发电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且电力系统运行时的参数变化迅速且频繁,所以对于光伏发电实施信息的检查至关重要。3、集成检测系统检测信息的可靠性。检测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以及相应的控制命令的准确可靠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正常运作。3、整体化设计,此系统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和数据分析同时进行,还能够自动生成分析报告。4、整体中又分由选择性的模块化设计,提高整个检测系统的兼容性。

(二)光伏电站集成检测系统的功能。集成检测系统能够对现场设备和环境进行监控,之后把采集的数据分析传输至总网的功能。此外,由于此系统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特点还能够进行选择性项目测试,例如对于电能质量,功率特性,低电压穿越和孤岛测试正色几个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由选择的进行测控。同时还具备对检测装置进行调节控制的功能。其系统功能图如下:

图2 集成检测系统功能结构图

二、集成检测系统的设计

系统的整体化结构便于统一管理,节约资源,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下图为基础检测系统设计的整体结构图:

图3 检测系统整体结构图

主工作台主要是接收各个装置检测的数据,再根据这些仪器检测到的的数据进行调整控制并发送控制指令。

(一)主工作台的统一管理。把集成检测系统的整个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监控装置的融汇到一个统一直观的主界面,建立包含有各项检测数据的各项检测数据的统一平台。其中数据采集系统对整个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采集,避免多出数据采集造成资源浪费。项目测试系统的模块化,可根据不同测试项目的要求进行选择性测试。

(二)集成检测系统的数据平台。数据平台的设计要具有对各测试装置的数据的采集,同时还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数据平台中的数据库为集成检测系统中的监控功能提供数据,它对各检测装置的数据和参数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各个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交换和整体的数据共享。

(三)系统设计中的增设功能。1、在集成检测系统中加入模拟调度系统,此系统是为了模拟调度中心对电站的输出功率要求,利用此系统能够做到和调度系统同样发送指令的功能。2、孤岛测试自动调节功能。改变之前的手动调节负载的方式,在此系统中事先输入指令,根据指令要其自行完成负载和输送功率的匹配。

(四)对各项目的测试设计。项目测试采用模块化,具有选择性的结构,其内容包含了光伏发电的质量,低电压穿越,传输功率的特性,防孤岛检测功能,频率的波动等。1、检测电能的质量时通过质量分析仪采集电站的电能信息,并通过无线传输把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送至集成检测系统,在集成检测系统中进行数据处理。2、对于低压穿越装置的检测,由集成检测系统指令,模拟电网跌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及时采集相关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之后评估光伏电站的低压穿越能力。3、对电站功率特性的检测,是利用模拟调度功能调节光伏电站的功率,气象装置利用无线电传输把相关数据传送到集成检测系统,之后电站并网的功率信息通过功率分析仪把并网点功率信息传至集成检测系统,经过GPS对时达到数据的同步共享。4、对于防孤岛装置的测试主要检测电站防孤岛的保护能力,是利用自动加载负载功能对模拟RLC负载做出自动调整,同时检测出此过程的参数,来计算防孤岛的保护时间的方式。5、频率波动。通过测控系统下达指令来控制频率扰动装置,在模拟电网频率保护的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对光伏电站频率波动的情况进行评估。

(五)测试结果的处理设计。在测试完成后要进行整理总结做出相关的测试报告,在设计系统自动生成报告程序。按照测试报告内容的相关要求,仍采用模块化设计,利用系统数据库的数据,自动加载相应的检测数据,形成较为完整的数据测试报告,之后打印备用。

(六)对集成检测系统的功能进行验证。对系统功能的验证,系统可根据要求对各检测装置下达指令,同时采集检测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作出整理分析最后出具相应的报告。之后拿实际数据、集成系统检测的数据和在旧方式下测得的数据进行核对。现以低电压穿越的数据值为例验证得出集成检测系统各项设置运行完好,数据准确可靠。

三、结束语

对于光伏电站现场设备和环境的检测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本文中的集成检测系统通过各项设置的模块化检测和相关数据的采集以及其中一些设置的自动调节到最后系统数据统一化的管理,通过一体化的平台对光伏电站的各项性能进行监控和调节。这样集成检测系统的运用,提高了对光伏电站的检测效率,节约一定的资源,更是促进光伏电站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