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历史自我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6-03 02:58:3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历史自我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历史自我总结

篇(1)

我应聘的岗位是实习会计,被建业公司安置到了xx-x置业有现公司。xx-x公司的财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名财务经理,两名出纳,两名会计。此次负责我实习的是公司出纳刘爱丽,刘姐根据我的实习时间,主要是让我了解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会计凭证。公司采用的是金碟财务软件,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通过财务软件完成。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金蝶财务软件的操作。

开始单位不会让什么,观察我是否有耐性全身心的投入本行业。然后是大批量的工作,数量和难度都很大但是要求不高,这是考察我的能力,也让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单位里完全按能力来分配待遇,而不是学历。社会的准则就是不能劳动的人就是废物,即便你是大学生、文化高、素质高、说话有水平、气质高、斯作等等。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虚心向他人学习有真材实学才是当务之急。

作为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基本上能耳目能熟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通过实践了解到,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下面就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还算扎实,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实际中学会做账。

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会计具有很强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其一,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其二,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其三,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矗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在登帐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不过慢慢觉得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又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清朝改良派代表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总之,在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我可谓受益非浅。

助理实习自我鉴定总结二 本来意愿去珠吉街实习,是想亲身参与乞巧节的筹备与开展的,是想见识真正大型活动的样子。没想到阴差阳错,来到了党政办当起了一名小小的实习助理。刚开始是真的很遗憾很郁结的,但后来慢慢就释怀了,也开始慢慢喜欢现在的工作,也开始慢慢享受到其中的点滴乐趣。其实在这里,有属于它那一份独特的魅力。

努力工作,发现不足

其实办公室的工作真的是挺繁琐的。在实习期间,我的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党建这一块。主要内容包括:(1)核对辖区五个社区党员名单的正确性(2)复英整理归类、制作、录入街道辖区内各社区的党员档案(3)定期播放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并撰写相关学习情况稿。此外,作为一名211院校出身的廉价劳动力,单是从事党建相关事宜是不足够,还必须帮忙其他方面的工作。其他方面的工作主要有:(1)帮忙做几位领导做公务员网络大学堂,在九月底前完成了相关作业(2)协助团建指导员一些工作的开展与完成,如团建信息的录入、团建相关资料的复英问卷的填写、街团工委微博的管理等(3)协助办公室、工会、财务室、文化站、城管科、居委等科室开展工作,如企业资料的输入、盖章、固定资产的核对、档案目录的制作等(4)在创文国检中,当了七天光荣的志愿者,维持花城大道(华穗路口)的交通秩序(5)实习前期,分类整理近一两年来的档案,包括政府下发的文件、街道有关的资料(6)在人大换届选举方面,则是复印文件、张贴公示、填写选民证、核对街道讲话稿和选举方法等。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日常工作,但每一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且对于维系整个街道运转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回头看,发现自己所接触的事情还是挺多的,挺开心的。虽然自己很渴望忙碌的工作生活,可若真到那一天,自己是否会像现在这样期待与兴奋呢?

由于在办公室实习,所以接触的事物还是比较全面的,不能说完全了解整个办公流程,但也略知大部分。对办公室人员的分工安排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那一块,但却又不那么清晰,没有明显的界限。主要体现在当上级有某一任务下达时,往往不只是负责该领域的人单纯完成,其他人员也会一起协力。又例如一人员事情太多,或科室办公人手太少时,是可以允许从其他科室或社区调派人手过来帮忙的。我就有这样的切身经历。一次是帮居委弄创文存档资料,一次是去文化站制作档案。我并不是在抱怨什么,我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对于可以出一份力感到非常高兴。只是很诧异居委专干可以这么任意调派,只是不大明白为什么人员的职责会如此的模糊,可以如此任意调动,只是搞不懂街道人员职能的准确性。

在办公室实习并不像团建指导指导员那样可以把工作量化,也不像在文化站实习那样有举办大型活动的经历,所以要想在数量和活动上总结自己的工作成绩,是比较有难度的。因为办公室体现更多的是简单事,更多的是小事。即便如此,大成绩谈不上,小赞扬还是有的。例如,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去年档案的录入;大家都乐于把公务员网络大学堂的任务交给我;撰写了几篇有关党建和工会的稿子,反映不错;帮忙乞巧节、人大换届选举、创文国检相关工作,从不同的阶段感受了这几件大事的筹备和开展等等。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算不上是有成绩,但只有体验过了,才可以知道其中的好。我的成就感总是从小小的繁琐的事情中萌发的,特别是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或是看到一大堆文件被整理得很素雅。另外,我觉得自己还算蛮勤快积极的,通俗来讲就是腿勤脚快,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了不同的事情。乐于去当个跑腿,乐于去做每一项交与我的工作,乐于听从差遣,乐于承担工作。说我腿勤脚快,倒不如说我是在享受这其中的点滴,无论是劳累,还是错误,抑或是肯定。我个人觉得,千万不能去挑剔工作,也不能带着消极的情绪去做事。这样不仅会减少很多学习的契机,也会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虽然有人说我动作挺快的,但我却并不是这么认为。就我感觉而言,我的工作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核实材料这方面。总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完成,写稿也是。如果不给我一个时间限制的话,会比较容易分心,效率也会比较低下。我总结了一下效率不高的原因我这人集中力不够,往往会不自觉地就分神了。除了这点,耐心度不够也是个原因。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耐心的孩子,但经历了实习,却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在核对资料的时候,往往刚开始的时候会很认真,渐渐到后面,就显得有点不耐烦了,就变得有点烦躁了。所以当听到别人说你那么快就做完了的时候,心里会很不好意思。其实我不是个手脚麻利、效率高效的人。我只是在一些方面做得比大家快一点点而已,而且作为一枚尚未踏出社会的菜鸟,还没沾染到机关效率低下的风气。其实应该要谢谢这次实习,让我可以发现了很多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也督促我要不断地改进。

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另一个问题工作方式显得比较稚嫩青涩,甚至还带有点慢条斯理,不够魄力和自信。观察了一下身边人的工作方式,各有特色。阿珊这人做起事来会比较风火,走起来路也是匆忙的,这可能与她的工作比较繁忙有关。淑玲相对于阿珊,会显得稳重些,看起来不那么急躁。而且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式,有板有眼,有条有理。丹丹有时候做事也是比较风火,带有湖北人的行事作风;但更多的时候,做事比较小心谨慎,可能与她工作时间短有关。双福带有男孩子做事那种沉稳,做事有自己的想法,懂得怎么去把一件事做好,但感觉工作态度稍微有点松散和消极。学勤这人做事比较勤快踏实,乐于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但给我感觉自信不是很足。强伟做事勤快主动,有逻辑有条理,比较风火,对于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挺受大家欢迎的。这只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而已,正不正确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回归主旨,为什么我会感觉自己工作方式稚嫩呢?在核实材料的时候,我是一接到手就立马投入苦干,完全不会先想想以怎样的方式才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还比较高。留意到同事们做事可不是这样的。他们接到任务,会先了解其大致的要求和内容,再结合特点来开展工作。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会有计划地改正,但还显得不够成熟。还有挺多类似的情况,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还得多加强这方面的历练才行。

实习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让自己经历和感受行政机关的工作及作风,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同时也可以清楚看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采取措施不断弥补自己的短处。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实习是件挺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可以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做事的东西。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天无意间多问了几句其他人的行程,同一办公室的同事用带有点指责的口气对我说:不要随便问别人一些无关工作的东西,在行政机关里要少说话多做事。我似懂非懂地点头,接着陷入反思。这事给我一个很大的教训: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特别是在行政机关,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谨言慎行,不可越轨,亦不可拘谨。从这事,我又感悟到一个人生道理:低调做人。低调做人,无论在什么行业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适度的语言,得当的言辞,平常的心态,这些都是低调做人的体现,而这也正是我所必须所提升和加强的。谨言慎行,低调做人,是我在这里学习到关于为人的最深刻一课。

篇(2)

随着网建工作的不断深入,访销员向客户经理过渡,如何在这种职能的转变中不影响销量完成部门目标任务,是我今年思考较多的问题。在局(中心)的正确领导下,我带领部门员工转变观念,学习上海烟草人“与时俱进、锐意进娶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严格执行营销科的每个销售策略,在深化服务的同时脚踏实地确保销量。

首先合理地制定营销计划,将部门任务科学合理地分解到每位客户经理头上,提高了客户经理工作积极性;并利用早会总结安排、要求客户经理随时对比客户销售周期变化,在拜访中帮助客户清理库存、抓住促销机会加大宣传力度、及时补货等措施,以“不放过一个销售机会”为口号,通过细化销售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既保证了访销员的职能转变,又没有影响销量:今年1-10月完成总销量30519.21箱,占计划的99.41%,比去年同期上升2857.07箱,约9.39%。

2、抓落实,花大力气做好品牌培育工作

(1)随着工业企业的不断重组和品牌的不断精减,现市场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我深刻认识到要解决这一症结,必须做好目标品牌的培育与推广工作。根据局(中心)“三个方向两个重点”要求,带领部门员工抓住目标品牌宣传不放松,下苦功夫做好品牌置换与新品牌的上摊工作,通过统一口径宣传、零包上摊、每天早会重点强调、选择重点经营户以点带面、借助促销活动扩大影响力及客户库存量等手段进行,并要求客户经理站在客户利益角度做好解释工作,将行业信息带与经营户,使他们转变观念,互动起来做好品牌培育工作。

通过这一系列积极的工作,使“时尚宏声”、“醇香红梅”等品牌成功置换了“盖红河”,减低了市场压力,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前者更是由最初的1548条上升到如今的10642条;“红白盖天”上摊率达90%以上,其它目标品牌上摊率也达到分公司及局(中心)要求。

(2)加大重点品牌宣传力度。重点品牌是公司利益的支撑,我作为城区市场经理更是时时以提高重点品牌销售为目的,要求客户经理将重点品牌溶入到每天的拜访和客户分析中,见缝插针地宣传。不仅如此,更是要求客户经理熟悉各品牌毛利,有针对性地宣传高毛利品牌,尽最大可能创造更大经济效益。1-10月部门创利占全公司的44.79%。

二、以“决战网建”为动力,狠抓基础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1、严格要求,提高各项基础工作质量

我深刻地意识到,上海网建“精细、严谨、扎实、创新”的作风贯穿于工作的各项环节中。因此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的营销报告、早会记录等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在不断的学习与总结中提升质量,带领整个营销部做好网建基础工作,使雁江城区营销部的网建基础工作水平始终保持在全市前列,并得到盛市网建检查的一致好评。

2、做好电话订货初期摸底工作、电子结算推广工作

篇(3)

心理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班级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完讲座,心情十分放松,精神上得到了鼓舞,心理长期的压力得到了有效释放,并且重新找到了学习方向,重拾过去的信心,能够更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篇(4)

本人于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期间在xxx单位实习,实习期为x天。在单位实习期间,本人态度端正,学习踏实,工作认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岗期间能吃苦耐劳,工作责任心强,尊重上级,团结同事,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

短暂的实习,我主动了解我管理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基本情况,并且严格遵守我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全程参与了管理处筹备”xxxxx苑-xx”验收、交房的工作,在工作中接受能力较强,能独挡一面,在任务繁忙的情况下,不计较工作时间,加时加班进行工作。在服务中心较圆满地完成了业主装修引导、业主问题接待和处理等工作,本人运用掌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参与小区的数字化管理,得到领导的肯定。

主动要求到其它小区了解学习,先后去了xxx-xx、xxx-xx等小区。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各小区人员的交流,本人全面地了解各小区的不同特点。并出色的完成上面交给的各项实习任务,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管理处人员的一致好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希望通过学习进一步的提高专业知识,在物业管理领域不断地探索,为物业管理行业做出贡献,做一个优秀的专业管理人员。

篇(5)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1-0029-06

一、引言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三十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人均GDP从1980年的272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2034美元;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增加到2006年的35万亿人民币,人均存款近3万元。按照邓宁的发展水平理论,我国目前已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注:根据邓宁的发展理论,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在其中的第三个阶段,本国对外投资规模快速增加,并逐渐超过引入外资的规模。人均GDP达到2000-4750美元间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笔者注。),即本国对外投资快速增加,并将最终超过引入外资额的阶段。这一点已经明显地在我国经济中表现出来。从对外投资的情况看,在对外投资之初,我们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较重视单个投资项目的操作,而缺乏整体、宏观的策略。时至今日,具备相当实力后的我们,考虑对外贸易、投资区位选择战略时,应该从多重角度,通盘考虑。

理论界至今还未形成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一般理论,但很多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都包含了区位选择的思想,这些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区位选择理论有较为完整的阐述。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FDI的理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不长,与国外丰富的理论成果相比,中国学者更多地从经验角度对FDI区位理论进行了深化,从东道国区位因素、投资主体、投资动机等角度研究了中国企业FDI的区位选择,虽然验证方法不尽相同,但缺乏对诸多因素合并分析的综合研究框架。本文在总结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FDI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对我国FDI区位选择战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角度上,提出结论。

二、理论研究汇总

(一)FDI区位选择理论沿革

对FDI区位选择最早的论述见于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由Hymer(1960)提出,后经Kindleberger 和Caves 发展形成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了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垄断优势理论主要从投资动因角度分析FDI行为。[1]从中不难推论,拥有垄断优势的发达国家是FDI输出国,而不具有以上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则是FDI输入国。R. Vernon在垄断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从动态角度解释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该理论认为,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周期特性,经历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的新产品从最初生产该产品的发达国家,依次向其他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国家转移,在不同的阶段,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投资战略。20世纪70年代,Buckley & Casson(1976)提出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正是内部化的动机,促使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就是在国际间实行市场内部化的过程,交易成本是影响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变量,跨国公司投资趋向于交易成本低的地区。除此之外,信息成本也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Caves(1971)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趋向于交易成本低的地区。

Dunning(1973)在总结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并吸收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即OIL(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模型,首次将区位因素纳入了FDI理论分析的范畴。他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则是其充分条件。[2]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企业优势的微观基础上,对FDI的动因及区位从宏观角度做出了解释。

Kojima根据日本国情,发展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出比较优势论。他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从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其结果不仅可以使国内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东道国产业的调整,促进东道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双方都产生有利的影响。

随着跨国公司活动的全球化,除了传统的区位因素(自然资源、市场规模、基础设施、贸易壁垒等),集聚经济已成为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跨国公司倾向于把其海外分支机构的区位选择在与其具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上下游企业集聚区,以利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集聚效应。一个产业的空间集聚会形成产业特定的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在产业集聚地区,基础设施发达,熟练劳动力充足,产业配套条件较好,知识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性较强,便于外国企业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Luger & Shetty(1985)通过其对产业的研究,验证了集聚经济对公司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Porter(1990)认为,产业集聚能加强该产业的竞争优势。[3]

(二)发展中国家FDI区位选择理论

随着发展中国家FDI活动的急剧增加,对其区位选择的理论研究也是FDI理论的重要方面。前苏联学者阿勃利兹若伊利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他提出,发展中国家往往存在传统落后的农业部门与采用较新技术的现代工业部门,同时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使产业在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经济组织形式上产生差距,使产业间的联系减弱。同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在供给和需求上的低弹性,无法对现代工业部门提供的经济发展机会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使产业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这样,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工业部门在远远未到规模效益要求的情况下,出现了结构性供给过剩乃至个别行业或企业的相对过度资本积累或相对资金富余,于是对外投资就成为可能。

Louis T. Wells(1983)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该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摒弃了那种只能依赖垄断的技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的传统观点,将发展中国家FDI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在于:(1)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2)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具有优势。(3)低价产品营销战略。该理论指出世界市场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即使对于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的企业来说,参与对外直接投资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和较大的市场空间。[4]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利用东道国的种族纽带和人文共性来对其投资,因此,拥有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适宜对收入水平较低、市场容量不大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

Lall(1983)通过分析印度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尽管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但并不是被动地模仿和复制引进的技术,而是对其进行了改造、消化和创新。技术地方化理论更强调发展中国家对引进技术的再生过程,按照该理论,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对相邻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投资区位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针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的现象,Cantwell & Tolentino(1990)拓展了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升级理论。[5]依据该理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受“心理距离(Physical Distance)”的影响,其FDI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迹,即首先在周边国家投资,然后向其他发展中国家逐步扩展;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开始生产高科技产品。同时,向发达国家投资以获取更先进的制造业技术。Dunning(1998)指出,无形资产在FDI区位选择中的影响越来越大,FDI区位的决定因素日益综合化。

小泽辉智(1992)提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阶梯形的等级结构,跨国投资的模式选择应能激发国家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并使其最大化。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投资模式必须结合工业化战略,将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和跨国直接投资作为互相作用的三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他认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动机是发展中国家从纯吸引外资转变成向海外投资,并把这种转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第二阶段是外资流入并向海外投资转型;第三阶段是从劳动力导向的对外投资贸易支持型向技术支持型的对外投资过渡;第四阶段是资本密集型的资金流入和资本导向型对外投资交叉发展阶段。

(三)其他文献研究

很多学者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FDI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Root & Ahmed(1978)利用公司税率这一变量,研究了财政政策对投资者的影响。Nigh(1985)证明了稳定的政局对投资的正面影响。Contractor(1991)证明了政府政策对FDI投向的影响。Loree & Guisinger(1995)研究了政策变量和非政策变量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他们发现东道国实际税率对FDI显著正相关,准入门槛对FDI进入有显著负相关效应。[6]一些非政策性变量,如政局稳定、自然距离、人均GDP和基础设施对FDI流向也有显著正效应。

通过分析美国对OPEC国家的FDI数据,Olibe & Crumbley(1997)发现,政府资本性支出为显著正影响因素,而人口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7]Mudambi(1999)运用理论,分析了政府投资机构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作用。Reuber等(1973)对不同国家FDI流量及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FDI更多地流向发达国家。另外,也有研究关注FDI初次进入市场的情况,而不是对FDI进行动态监测。但从FDI投资路径上分析,的确存在地域性因素。这种观点认为随着东道国社会环境的变化,FDI类型也在发生变化。欠发达国家吸收的FDI大多集中于资源开采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劳动者劳动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会吸引更多附加值高的投资。当然,公司战略和其他宏观经济因素也会对FDI产生影响。

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回顾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回顾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改革开放初期。最初几年规模很小,年均投资流量不足4000万美元。然而,随着改革的进行,对外投资量迅速扩大。至2006年底,我国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海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共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906.3亿美元(见图1、图2、图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产生(1979―1984)、早期繁荣(1985―1991)、稳定发展(1992―1998)、贸易跟随(1999―2002)、“走出去”(2003至今)等几个阶段。

2002年十六大的召开,明确了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产业政策。“走出去”不仅指企业增加出口,也包含企业增加对外投资。这一政策转变也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由于受制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我国虽然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通过“走出去”的政策,也有利于我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优秀品牌,真正参与全球化竞争。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目标国区位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虽然遍及世界172个国家或地区,但其区位分布并不平衡。从2006年的投资流量来看,拉丁美洲地区和亚洲是我国的两大投资地点,分别占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总量的48%和43.4%。投资流出地区分布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06年中国对外FDI流量区位分布

数据来源:商务部,《2006年中国对外投资公报》(M),北京。

从国家(地区)来看,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靠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开曼群岛、中国香港、英属维京群岛、俄罗斯、美国、新加坡等。从我国对外投资存量来分析,截至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亚洲和拉丁美洲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标区域,分别吸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63.9%和26.3%。接下来依次是非洲(3.4%)、欧洲(3%)、北美洲(2.1%)和大洋洲(1.3%)。我国对外投资的区位分布随时间而变化,北美在早期吸引了更多的中国投资。至1990年,33%的投资投到了北美。此数字在1991年跳升到86%,但在随后的大多数年份,至2001年回落到21%。与此同时,对拉丁美洲的投资则持续上升。相比之下,中国对亚洲的投资则比较稳定,在90年代的多数年份,有30%以上的投资都投向了亚洲。

表2 2006年中国对外FDI流量前十位国家(地区)

数据来源:商务部,《2006年中国对外投资公报》(M),北京。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组别国家之间的分布也十分不均衡。在1979―2001年间,我国对中东欧国家总共才投资了355个项目,涉及投资额1.78亿美元,只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4%。同一期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吸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35%和60%。我国对两类国家的投资有三个特点。一是对发达国家的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大于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二是在1991年之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发达国家。具体讲来,在1979―1991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72%以上进入了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只获得了24%。这一特点与一般公认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应主要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大相径庭。三是1992年以后,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持续增长,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比例从1991年的6%飚升到1992年的42%,在随后的三年分别达到59%,76%和68%,在1996―2000年更是达到83%。[8]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国家之间分布的差异要比在不同地区或不同组别国家之间的差异大得多。总体而言,我国的海外投资流量高度集中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个发达国家。至2001年,约30%的海外投资投到了这三个国家,各分别占中国对外投资的13%、9%和8%。这三国,加上香港、秘鲁、泰国、墨西哥、津巴布韦、俄罗斯、柬埔寨、南非和巴西,共占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67%。

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一)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Dunning,1993a),只有当三类影响条件同时具备时,FDI才可能发生。这三类影响条件分别是:跨国企业内部的所有权优势、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和企业的内部化优势。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可以抵补企业在别国投资的额外成本,东道国本土企业的优势也会被削弱。所有权优势应与东道国的某些区位优势(如市场容量、资源成本、基础设施等)配合作用。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取决于跨国企业本身,而区位优势则是来自东道国的影响因素。只具备所有权优势的企业可通过出口、特许销售、专利转让等方式进入该市场。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后,企业就会考虑通过FDI的形式进入该市场,条件就是东道国区位优势的存在。如此便知,东道国可通过区位影响因素影响FDI。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其的《World Investment Report》中对FDI东道国的区位因素有着较为深刻的阐述,其将东道国区位因素分为政策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其他商业性因素三类,并对不同动机的FDI影响因素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分析(见表3和表4)。

表3 FDI东道国区位因素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World Investment Report》(M),1998。

表4 不同类型FDI,经济性因素的不同影响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World Investment Report》(M),1998。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情况来看,市场导向型投资与资源导向型投资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两个最为重要的诱因。而对这两类投资而言,东道国市场规模、市场结构、资源禀赋、消费偏好等因素都会对我国企业FDI产生重要影响。

毋庸讳言,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之初,仍见“贪大求全”、“赶英超美”的观念(注:如1979―1991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72%以上进入了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只占24%。),但客观衡量企业在“大国”的投资前景后不难想见,发达国家本就是资本输出大国,其市场已接近饱和,竞争激烈几近残酷,平均盈利水平甚至不及国内,而且其经营管理、技术进步、成本控制、产品创新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我国企业进入后市场拓展空间有限,进入的障碍和进入后的管制成本高昂,较高的人力成本、高房租和低市场空间,会使得我国企业难以发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中国被称为“中央大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邻国众多,这一点不同于美英日。与美国接壤的国家,北面是加拿大,南面是墨西哥;英国和日本都是岛国,没有哪个国家与其陆地接壤。而中国则不同,与中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有十四个之多,其中不乏如“金砖四国”中的俄罗斯和印度那样的大国,也不乏经济发展势头很猛的小国,如越南。如果再向南延伸,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具有潜力的国家,那是一片被称为“新兴市场”的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以及与之相伴的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循着影响因素的思路,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GDP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政治经济稳定、“心理距离”短的周边国家,才应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

五、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探讨

针对我国FDI区位选择的命题,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徐滇庆和耿健(2000)[9]指出我国的资本输出应遵循“快半拍”准则,林毅夫和汤敏(2002)提出了我国对外投资应遵循“早半拍”的原则,同时他们分别进一步指出,符合其原则的有东欧、中亚等地区。赵春明和何艳(2002)从国际经验出发,指出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应首先考虑东盟国家,其次是前苏联的一些国家和地区。[10]杨大楷等(2003)基于对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回顾和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以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为重。江心英(2004)认为国际投资区位选择是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正和博弈,利益原则是双方经济交往和合作的基础,FDI区位选择最终取决于东道国引资目标与投资主体投资目标相吻合的程度。

马先仙(2006)运用2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企业FDI区位选择的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我国从东道国的进口、建交时间、人均GDP和距离等因素对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11]程惠芳、阮翔(2004)应用引力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引力巨大型”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澳门。[12]“引力型”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菲律宾、泰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越南、德国和马来西亚,主要是东盟和中亚转型国家,位于中国的周边位置。“引力一般型”的国家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处在这一档次的国家也主要集中在东盟和欧盟国家。“引力不足型”的国家包括加拿大、埃及、澳大利亚、新西兰、赞比亚、马里、南非和巴西。这些研究都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没有涵盖影响FDI区位选择的所有影响因素,也未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对外FDI区位选择研究框架。

结合上一部分中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套用技术创新升级理论(Cantwell & Tolentino, 1990),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在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进行战略考量时,也应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轨迹,充分利用我国与睦邻国家经贸往来密切、心理距离短、华人华侨分布广泛、汉文化影响深远等独特优势,实现企业对外FDI效益的最大化。

六、结论

第一,我国目前已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之初,我们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注重单个投资项目的操作,而缺乏整体、宏观的策略。时至今日,具备相当实力后的我们,考虑对外贸易、投资伙伴国时,应该从多重角度,慎重考虑。

第二,理论界对FDI区位选择的研究早已有之,从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到Kojima的比较优势理论,从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技术模型”到对“逆向投资”现象的研究等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创新升级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对外FDI区位选择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第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组别国家之间的分布也十分不均衡,1991年之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发达国家,至2001年,约30%的海外投资投到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个发达国家。

第四,FDI区位选择受到跨国企业内部的所有权优势,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和企业的内部化优势等三类因素的制约。从我国情况看,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GDP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政治经济稳定、“心理距离”短的周边国家,才应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

参考文献:

[1]Hymer, S. H.,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M]. The MIT Press, 1976. Cambridge, Mass.

[2]Dunning, J., 1977.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N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In: Ohlin, B., Hesselborn, P., Wijkman, P. (Eds.), 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MacMillan Press, London.

[3]M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NY: Free Press, 1990.

[4]Louis T.Well.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 the Rise of Foreign Investment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M]. The MIT Press. 1983.

[5] Cantwell, John and Tolentino, Paz Estrella. 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nd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J].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Business Studies, No.139, 1990.

[6]Loree, D.W., Guisinger, S.E. Policy and non-policy determinants of US equity foreign invest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 1995.

[7]Olibe, K.O. and Crumbley, C. Determinants of US privat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in OPEC nations: from public and non-public policy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Public Budgeting,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 1997.

[8]杨德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与理论[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4).

[9]徐滇庆,耿健.中国资本输出[J].中国投资,2000,(11).

篇(6)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01-01

一、莱茵河与泰晤士河水资源纠纷案例

莱茵河位于欧洲中部,是一条国际河流,其发源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中部,流经奥地利、瑞士和法国边界,穿过德国境内,至荷兰入北海。人口与能源消费量的增长、沿程土壤的农业开发以及使用杀藻剂和人造化学试剂等成为造成莱茵河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各国针对莱茵河水污染采用的主要治理措施有:一是建立国际性的管理机构,制定有关协定、条约;二是大力兴建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加强对污染物监测;四是治理重点污染源与工业区污染;五是采用人工充氧设备和增氧机。①荷兰于1950年发起成立“莱茵河国际防污染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莱茵河污染性质、程度与来源,提出防污具体措施并制定共同遵守的标准。德国政府于1961-1971年共投资68亿马克用于治理莱茵河,1971年后,每年直接用于治理莱茵河投资为14亿马克。

泰晤士河作为伦敦市及其西部郊区以及牛津市的主要水源,1800-1850年间,工业污染以及人口膨胀导致污染负荷增加成为泰晤士河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设施不完备,抽水马桶的粪便未经处理就直接进入泰晤士河,造成河水污染。针对上述污染原因,1850-1900年间,把建设污水排放系统、提高河流流速、建立污水沉淀厂做为治理重点;1900-1950年间,“非点源”污染物(如农业灌溉水)排放、“点源”(如污水排放口)排放、工业区水管直接排放以及雨水从污水管表而溢流成为泰晤士河水污染物主要来源,其采取主要治理措施为一是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二是建立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二是采取河内人工充氧。英国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成立泰晤士河水务局,隶属环境部,统一负责泰晤士河流域治理和管理。供水收费和利用市场集资与融资是泰晤士河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泰晤士河流域根据区域生态特点设立水质保护目标;根据水环境容量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公平分配排污权。

二、伊利湖与琵琶湖水资源纠纷案例

伊利湖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美国五大湖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洗涤剂工业迅速发展、大量含磷洗涤剂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化肥的大量施用导致伊利湖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制定相关协议和加大投资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成为伊利湖水污染治理的两大主要措施,协议内容主要涉及美加两国政府在污染治理和保护方而权利、责任及义务;制定点源污染排放标准;制定农业发展计划,消减非点源污染;制定法令禁止含磷洗涤剂的生产与使用。

琵琶湖不仅是滋贺县生活用水的来源地,也是农业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其位于日本滋贺县中部,水质恶化原因主要有:生活方式转变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污染以及下水道普及率滞后于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所导致的耕地减少。琵琶湖水污染治理措施主要有制定有关法规和条例以及制定具体的排水负荷消减对策两种,其中排水负荷消减对策分为工业排水负荷削减对策、农业排水负荷削减对策以及生活排水负荷削减对策。工业排水负荷削减,一是对新设企业和原有企业设立不同的排水基准,对新设立企业的污染排放限制更为严格;二是政府针对脱氧和除磷处理实行专项融资制度,给予进行处理设施建设的中小企业长期低利的融资。农业排水负荷削减主要是施肥量的削减,施肥方法改良并在施肥期间防止污水流出,以及对土壤进行相应管理。生活排水负荷削减着手于高度的末端处理,主要是合并处理净化槽和加强下水道建设。制定法规分别是禁止含磷洗涤剂使用,农业生产中恰当使用肥料,并对农业用水进行适当管理。

三、小结

对于上述国外典型河流湖泊水资源纠纷治理案例分析得出的对策、具体措施,可以看出国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污染治理体系,其对我国水资源纠纷的启示是:一是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解决水资源纠纷的根本;二是信息公开化政策和环境经济政策是治理水资源纠纷的有效手段;二是水资源纠纷治理工作应当与项目结合,辅之以各项配套措施;四是政府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标准,在水资源纠纷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五是国外在治理水资源纠纷过程中,以充足的资金保证治理工作顺利进行,非常重视资金投入。

注释:

①孟雪靖农村水污染经济问题研究[D].博士论文,2007

参考文献:

篇(7)

首先,不愿读书。表现在学生连作为历史学习最基本的资源――教科书都不熟悉,对于单元引言、每课的引言、楷体字、教材配备的图片、黑体字、引用的名人名言或者材料,根本不细看,或者就没看,更不用说课后解析与探究、知识链接、自我测评、活动建议。即使看也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每次组织的大型考试中,出错最多的题目基本都是教材中的原材料或原始内容。

其次,不会读书。部分学生没有养成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习惯。学生对文本缺乏认真阅读、理解和质疑。我们要求学生预习,预习的时候标注,但学生只将认为重点的教材内容用横线画出,甚至将整段整段内容全标画出来。不会使用也不知道使用不同符号,如横线、曲线、着重号、框圈等进行区别,即便用了,使用的标示符号也不够规范、清楚。

再次,不善读书。我们在预习案中将教材问题化,进行了整合,但学生预习的时候或者总结自学检测、解析与探究答案时,往往从课本上找不出或找不准,不会分析教材内容,更不用说概括和总结。即使部分答出来,语言也不够精练、不准确、不会使用历史专业术语、不会找文中关键词或中心句。

最后,不会思考。虽然有的学生也看教材了,但是只是看了一遍,提不出但确实是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疑难”的问题,对疑难“熟视无睹”。

尽管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但教材还是教学重要资源,首先要读懂教材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只要教材真正弄懂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基本达到了。至于拓展必须紧紧围绕教材适度拓展,或者相关知识、材料补充,目的是理解教材服务。所以读懂教材首当其冲。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文本材料呢?

全面把握,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自觉内化教材。要内化教材,提高教材利用率就必须学会做好笔记。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画符号,书旁写提示,本上写笔记。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学校提出学生的“三宝”之一的双色笔,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画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画横线,必须准确记忆的用双横线表示,三角符号表示关键性的字词,加问号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圈注表示难认的字或难理解的词,竖线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写提示即阅读时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加解释写评语。还要让学生对教材内容阅读全面到位,指导学生完成对教材每一部分的理解和运用,包括引言、正文和课后练习。利用正文阅读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通过课后“知识链接”等拓展知识面,丰富学习内容;运用课文每一个关键环节中设立的“学习思考”及在课后设置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等反思阅读漏洞,发现疑难。

用好导学案。导学案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反映,将教材知识问题化。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指导,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另外可以提供材料,组织讨论和探究,适时启发点拨,及时评估矫正。编制反馈练习,设计课后延伸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变被动为主动,从“教”为重心转移到“学”为重心,通过“问题导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想读、细读、深读”。

篇(8)

任务型教学原则运用于历史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模式,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的机会。任务型教学原则的运用,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权和探究权,获得了更多的感思与体验。通过任务引导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一方面,能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目标方向性,便于学生主动探究,另一方面,能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教学主角,积极融入其中进行相互探学,使得他们在主动探学破解过程中积淀知识。通过任务引导,让教学过程更加具体,互动更加自然,让历史教学不再以解读教材文本为唯一依据,在动态化学习中不断释放诱人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

一、预设话题任务导学,指明思考方向

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预学话题,让他们在知晓学习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具体目标,更有方向感,让他们获得相应的策略指导。围绕话题任务的设置,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理解感知,更能够使得历史课堂富有鲜明导向性。

预设的话题在体现历史知识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多给学生自我质疑思考的空间。如,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运动与》时,结合《天朝田亩制》的颁布时间、意义、效果等,我给学生提供了其中一部分文件的影印本,并要求学生结合其中内容,就“为什么说的运动是农民的革命运动?”“运动有怎样的历史现实意义?”“你认可从运用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等,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中相关史料主动查找,形成足够的辅佐证据。运用预设话题,让学生在把握课堂学习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有更多理解依据。

在创设话题中,不妨多以相关史料为基础,多给学生设计相应的导思话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出其中内容。预设的话题在结合课程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多给学生自我补充完善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主动补充的过程中不断探寻更多样化的史料证据,帮助他们强化整体理解感知。多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话题,让他们能在主动拓展延伸中找到学习的切入点。

二、优化话题任务探学,深化感知体验

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能有更多运用的基础和载体。借助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多彩的话题和递进性任务,引导学生自由选择与大胆尝试,让他们在探知中活化学习思维方法。有话任务话题,使得学生有了更多探学的依据和载体。

在创设任务话题中,多给学生交流策略引导,能使得他们的感知更加深刻。如,在必修1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的“从到八国联军侵华”中,我在授课前,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直观感受晚清时的“风雨飘摇”情形。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就“为什么说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进行同伴对话,让学生能结合相关史料进行主动交流。同时,根据学生的交流,组织他们就“中国人民进行了怎样的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通过,你发现了什么道理?”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他们在主动探学的过程中找到足够的史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指导学生运用话题任务进行互动探学,使得学生走出教师听讲的模式,在主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深刻体验。多给学生留白和设置相应话题,引导学生就自己的理解感知主动对话。鼓励学生运用同伴交流、小组讨论、争辩沟通等多样化的方式活化理解感知,让他们带着探究的激情主动探学历史,给予他们更多自学和合作的机会。

三、总结话题任务深学,反思探知过程

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自利不可忽视,尤其是关注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多给予他们自我总结反思的机会,让他们在归纳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修正不足。引导学生总结话题任务探究对提高学生理解感知能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利于学生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话题任务总结,使得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在必修2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学中,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结合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针对“古代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及评价”建议学生总结探学规律与理解感悟。有的同学说,古代经济政策多以重农为主线,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重要表现;有的同学说,古代经济发展有过繁荣,特别是休养生息和轻徭薄赋等政策实施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的同学说,通过四堂课的合作探究,让他知道学习历史需要通过一定的史料补充,让他们有更多开阔视野的机会。

在指导学生总结过程中,多根据话题任务的创设,给予学生主动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归纳出具有共性问题的基础上,能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抓住本质深入探知。借助平台让学生展学,让他们带着研究或者发现成果主动交流,有主动出彩的空间,帮助深化理解。关注学生的发展创新,多给予他们建言献策的机会,让他们有幸福感。

由此可见,历史课堂上任务教学尝试,能在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便于学生抓住重点深入探学,引导学生在自觉质疑深思、协作探究中深化感悟;在总结探知过程中提高综合语用技能。多设计话题任务,鼓励协作探究则是历史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互动中增强感知体验,提高历史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9)

一、丰富的教材内容,演练穿越那个时代

面对新课标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给教学着实带来很多帮助,通过“演”字,让学生铭记于心。为了能够更好地打开思路大门,通过学生自主对演创建角色来的更有趣、更写实。有一节“秦王扫六合”的课文,最著名的诗人李白就曾创作出一首著名的《秦王扫六合》,简短明确地指出并评价秦始皇一生的功与过,我会让学生通过李白的诗对照白话文初步了解上课内容,其中,秦始皇消灭六国的故事我也会扩展讲解如:“挥师灭韩”“吞灭齐国”等著名的历史事件,他们事件的起因、过程、人物、结果又是怎样?换位思考将事件的主人翁换作是你,又会怎样做?这一点往往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阐述自我观点。我在备课中找出灭六国的著名人物和导火索,分别让学生对演再到自我总结出原因,学生不仅学会课本内容及知识要点,更加深刻地感悟六国失败原因,从而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比如荆轲刺秦王?他的起因是为何?结果如何?带着一系列问题,学生一步一步走近历史,历史是生活化的一面镜子,只有擦试朦胧的镜面才能看清历史原因对照自己的未来。

二、激发学习兴趣,开展历史的舞台

历史对于大多学生来说只是作为一门副科,其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考值分数过低就是因为对历史不感兴趣。这也很正常,现在学生对于已成为事实的事情,都只是抱有顺其自然的态度。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激发学习探讨的兴趣?利用“开展”一词找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首先是发现,初中历史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每个学生想知道的不一样,但必须在课堂中接受同样东西,不论你是否对他感兴趣,请把“我可以尝试学习,并且会把他学习好”的心态放在我的课堂上,就像乔治・屈维廉说的一样:“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对,就是教育别人,为什么中国在唐朝是鼎盛时期?据了解,中国辉煌的时代是宋朝,不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是佼佼者!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导致中国推迟发展,等都是在教育我们你不学习,你不前进就会吃苦,就会落后以至于被社会所淘汰。当我一次一次给学生灌输历史事件导致中国怎样结果的内容时,我在潜移默化地观察他们对哪一点感兴趣,对哪些方面感兴趣。从听课的认真态度中我可以察觉,从渴望知道后面的答案我可以感觉。他们给我的信念是肯定的,因为从骨子里就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为什么当初中国闭关锁国?为什么割地赔款?各种的起因和结局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弱者。上课前罗列课文重点,解释难点,分析考点,其余的时间就是我走进学生中和他们一起探讨上面的几个问题,开展学习新思路。

三、课堂演练与体验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死记硬背、强行植入的时代已经过时,面对如此发达的科技信息时代,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有所改变和创新。

篇(10)

教师的专业成长历史,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内部因素分为两个方面:职业理想与自我意识。教师的职业理想通常在于,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来完成社会对语文教师提出的道德义务和教学需求,履行身为语文教师的职业精神以及责任感与使命感,对自身所积累的教育行为进行评价和提高,这是教师专业成长历史中最为重要的精神源泉。构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关键点,是教学反思与研究、专业课程内容学习、教育改革实践,最终完成个人教学理想,通过上述一系列行为,教师会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并对于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评价。在漫长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会不断坚定和纠正自身的人格理想与职业抱负,怀着高洁的服务精神将自己置身于教师职业当中,而教师自身的进步与成长,便是对整个专业所构成的直接影响,教师将自己的理想、见解与判断融入到专业当中,推动着专业的发展,吸取他人经验来完善自己,因此教师职业理想可以说是教师专业成长中至关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

而自我意识在教师专业成长历史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教师内在的心理需求,对于在学科专业领域内的自我发展与强化;其二是主体意识,判断自身所处地位,对当前教育模式的理解,与此同时自我意识也是策动语文教师自主性、创造性观念生成的根基。自我意识,是推动专业发展历史向前迈进的动力,它能够将教师目前的执教状态与未来教育目标结合在一起,使语文教师树立自身发展方向。由此延伸的自主能力使教师得以在教育活动中持续优化、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与教育状态及教育行为,教师一旦正确运用自我意识,不仅可以让自身成为专业主体,还能够在自我总结中及时发现缺点,进而主动去迎合外部社会对教师专业发展历史所带来的改变及促进,让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二、影响教师专业成长历史轨迹的外部因素分析

外部因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社会环境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在认识和完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公众对语文教师专业的期待会随着当前社会的具体需求而演变。我们身处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前所未有。高中阶段的每一次课程改革都可能有大幅度的知识更新,高中教育也趋于综合性和适用性,这对于语文教师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社会环境影响在客观上促使了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在客观上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技能提高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要求,例如,在目前施行的高考体制下,语文学科仍然占据绝对重要的成分,因此社会对于语文教师所寄予的期待将会持续增强,而直接暴露于公众期待下的语文教师,无疑会在教育活动中愈发谨慎,甚至战战兢兢,在语文学科专业上的创造力与教学创新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尽管社会影响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要素,但工作环境可能为发展历史注入的变数依旧不容忽视。工作环境细分到每个不同的学校,在针对教师特定发展阶段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利用学校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校方领导支持和鼓励下,筹备和开展教育活动,帮助教师们对先进教学经验进行总结,真正实践和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让学校的教师们组建共同学习进步的专业教师团体,并针对教师采取必要的考核以及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利用学校现行的考核标准来督促教师完成教育计划,并且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深造,提供系统化专业培训。上述行为是多数教师身处的真实工作环境,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无法离开特定的工作环境,也离不开学校为师生配置的教育资源及教学资源,而其中校方领导的带动作用与教师之间的研讨支持也十分重要,这些外部因素是每一位教师成长历史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与意义

篇(11)

 

 

高一第一学期自我总结2020(一)

光阴似箭,回首高一上半学期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对我来说真是飞跃的半年,在这半年里,无论是学习方法、态度还是纪律都比中学更上了一层楼。

(一)学习

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认真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二)学习方法及态度

高中的学习与初中小学有许多不同。初中和小学,我们被老师催着赶着向前走。而高中更注重自主学习,老师讲的不再满足我们的需要。我能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较强的求知欲,学会了自我反省,检查,提前预习的学习方法,获益匪浅。

(三)纪律

在纪律方面,我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尊重师长,爱护同学,与同学们和睦相处。这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己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俗话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新的学期里,我会更加加倍努力学习,不会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

以上就是我对高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高一第一学期自我总结2020(二)

光阴似箭,转眼我的学习生活已过去三个多月了,在这段学习生活中有过汗水,有过喜悦,也有过迷茫,但我始终坚持不懈,不畏困难,取得了进步,积累了经验,总结了教训,使自己有所成长和提高,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对我在这段时间的状况,我总结了一些我的进步和不足。

进入高中,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我能保持端正的态度,每天能以较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学习和生活,坚持当日事当日毕。在高中的学习中,我渐渐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在老师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上课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做好复习工作。在班集体里,我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尽量多的结交朋友,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并积极参加集体的活动。

但是,我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我在学习上不够主动,遇到难题经常退缩,不积极解决,没有经常去问问题。时间安排不合理也是我的一大坏毛病,没有很好地利用时间和效率不高致使我经常“开夜车”,不但使身体疲劳,也影响次日的学习。时间的利用问题成了我学习的一个绊脚石。今后我会制定时间表,合理的规划时间,提高对时间的利用率。而且我对平时的错题回顾做得还很欠缺,导致有时出现做过的题还不会的情况。以后要认真改错题并经常积累,反复练习。

以上是我总结出的一些我在本学期的大体情况,我要以此为明鉴,保持好的,改正不好的,不断鞭策、改进自己,力求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做得更好。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学习的新知识和高梯度的题越来越多,以后的课程也会越来越困难,但是我会吸收这次考试带给我的经验教训,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高一第一学期自我总结2020(三)

时间一声不吭,悄悄的溜走了。转眼间,高一生活已经过半。在这一学期里,是我很不平凡的一学期。在过去半年的内,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

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出勤情况:我有过两次迟到。其余好像没有。

在日常生活上:通过7天军训生活和这半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现在我已经可以自己做饭,洗衣服,自己照顾自己了。

在学习上: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想大家都适应了高中的学习节奏。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的安排时间外,有一套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方面,我感觉我和期中相比,有了一些进步。我还要继续努力,听老师的话,做好预习、复习。数学方面,我还是听不懂,这个寒假我想我会好好补补数学,不要和别的同学落下差距。我应该背会公式并且会熟练的应用,掌握解题技巧有好的解题思路。英语方面,我的英语有所下降,不是一般的下降,这一学期我几乎不知道学了什么。哎……不知什么原因,好多同学都和我有一样的同感。

在接下来的日子,我要好好学英语,争取尽快适应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物理方面,不好。一到考试,脑子就晕了,背的知识一下子就忘了。我想我还是学的不够扎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加油了。化学方面,我想我的化学式背的不是特别的好,所以致使我考试卷上的一些不该错的题都错了。今后我要把化学式背熟。历史方面,考的还可以,比期中有进步,但是我的笔试部分还是应该再拿多点分。政治方面,平时我学的不是很好,这次能及格已经很出乎我的意料,今后我会努力学好政治。地理方面,我考的不是很好,我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有些知识我还很陌生,在今后的日子我要上课认真听讲,弄会所学的知识。

在纪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高一第一学期自我总结2020(四)

时光像水中的倒影,一晃一学期就过去了。开学时的画面似乎还在脑际游移,而今新一个学期的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蓦然回首,感慨颇多。刚迈入高中的时候对一切似乎都充满新鲜感,于是到处跃跃欲试,结果碰壁较多。不过“吃一堑,长一智”,高一学期我除了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利用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现将我上一学期的总结如下:

一、在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基本,除了有个性有特长外,最起码的就是要有知识文化的功底,所以,我至始至终都把学习摆在第一位,努力扎实自己的文化功底,坚决做到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珍惜每一次文化课。在课余时间,我能充分利用自己身边有限的资源,完善、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二、在生活上

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习惯。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八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平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身为xxx的寝室长,很荣幸在辅导员x老师的悉心帮助和呵护下使全寝室的成员都养成了一个讲卫生、集体荣誉感强的好学生。

三、在实践中

(1)身为班上的一名班干部,在辅导员与班上全体同学的帮助和支持下,基本上完成了老师交予的各项任务,提高了自己在处理各种问题上的应变力。

(2)作为校报社秘书部副部长、电子商务协会组织部副部长、系组织部成员、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成员的我,能够较好的把握和利用这些平台,努力的锻造自我,成就自我,充实自我增强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工作协调能力。

(3)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本学期先后参加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读书演讲比赛”“系首届短剧大赛”等,虽然未曾获得大奖,但是我从中受益匪浅,使我坚定了自己向前闯的信心,铸就了我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的参赛信念。

四、利用剩余时间在校外做义工

通过兼职义工我知道了许多工作中的细节和与老板、同事间的处事的细节。最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我认识到了在与陌生人相处时,平等是第一位的,在与人交往中要将一些身份、地位去除——这样既有利于交往,又是尊重别人。

展望新的学期,我将扬长避短,认真总结高一的经验,虚心向老师请教,争取有更大的飞跃!

高一第一学期自我总结2020(五)

通过在高一学的知识使我又成长了一步,转眼时间过去了,我还恋恋不舍的怀念。我要感谢老师传授给我知识,感谢同学给予我的关怀。让我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茁壮成长,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班级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高中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